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

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

一、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军进[1](2021)在《次氯酸钠消毒在水厂中应用的安全可靠性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分析在水厂制水消毒中,次氯酸钠消毒替代传统液氯消毒方式,次氯酸钠现场制备投加、次氯酸钠成品溶液投加两种消毒方式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以及次氯酸钠成品溶液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李雪[2](2021)在《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工艺改造在水厂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某水厂将液氯消毒改造为次氯酸钠消毒的工艺改造,包括设计要求、消毒效果、工艺运行等方面。结合水厂实际情况、当地气候和环境条件,通过有效氯浓度衰减试验确定次氯酸钠储存量,并经过方案比选确定了储存方式。同时介绍了投加单元和应急单元的改造要点,提出了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安全要求和配套设施,以及次氯酸钠的质控基本要求与建议,为类似项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方榕华,龚晓晔,陈辉,胡芃[3](2021)在《次氯酸钠消毒在清泰水厂的运行研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液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效果的对比,介绍了次氯酸钠的消毒性质、原理、工艺及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消毒更具优势,具有投加准确、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于储存、维修周期短等优点。并对运行成本作了简要分析,阐明次氯酸钠消毒在清泰水厂的良好运行现状。

王雪娇,费娟,丁震,郑浩,孙宏,徐燕[4](2021)在《次氯酸钠与液氯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水厂消毒方式由液氯转变为次氯酸钠后对出厂水消毒效果与消毒副产物的影响。方法采集6家水厂转变消毒方式前后出厂水水样共22份,检测消毒效果与13种消毒副产物的指标水平。结果两种消毒方式出厂水消毒效果与13项消毒副产物指标均合格;次氯酸钠消毒出厂水中游离余氯、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三卤甲烷、三氯乙醛的浓度均高于液氯消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游离余氯浓度≥1 mg/L时,消毒副产物中的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三卤甲烷、三氯乙醛浓度均比游离余氯浓度水平<1 mg/L时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1个月测定有效氯含量均为10%的次氯酸钠消毒剂,32℃保存条件下有效氯含量为原含量的67.40%,4℃保存条件下有效氯含量为原含量的89.51%。结论两种消毒方式均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部分消毒副产物指标差异受到消毒剂种类、有效氯含量的影响。

陈可欣[5](2020)在《饮用水处理消毒系统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消毒是饮用水处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艺。国内众多水厂仍采用以液氯为代表的消毒工艺。传统的液氯消毒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环境危害,而且,液氯消毒易产生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等具有致癌作用的消毒副产物。次氯酸钠具有安全性较高、投加设备简单、持续消毒效果好、不易产生消毒副产物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替代消毒剂。本论文以武汉某水厂为例,选取更加安全可靠的次氯酸钠作为替代消毒剂。通过消毒系统的升级改造,得到如下结论:(1)改进型次氯酸钠消毒系统主要由次氯酸钠储存系统、提升系统、管路系统、仪表系统、加药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采用前加氯和后加氯相结合的投加方式,并结合原水水质条件,适当调整加药量。(2)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处理水量(2019年)在33.16~47.93万t/d之间波动,平均处理水量为41.65万t/d;消毒剂投加量范围在3.68~5.25mg/L之间,平均为4.35mg/L;耗氯量介于14.25~25.16t/月,全年耗氯量约为200.10t。(3)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出水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出水p H值介于7.50~8.09,平均值为7.76;出水色度均低于5度;出水浊度稳定在0.03~0.27NTU,平均值为0.11NTU;出水CODMn介于0.64~2.24mg/L之间,平均浓度1.31mg/L;出水中溶解性铁浓度均低于0.05mg/L;出水总硬度范围108~154mg/L,平均值为137mg/L;出水氯化物范围12~35mg/L,平均浓度20.1mg/L;出水中氨氮平均浓度0.033mg/L。在微生物指标中,不同时期出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嗜热大肠菌群均为零,可视为完全去除。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限值要求。(4)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出水中余氯为0.70~1.16mg/L,总余氯0.81~1.38mg/L,平均值分别为0.93mg/L和1.03mg/L。工程实践中,源水加氯量(前加氯)控制沉淀池出口余氯在0.1~0.2mg/L左右,清水进库(后加氯)余氯控制在1.0mg/L。三氯甲烷和三氯乙醛等消毒副产物浓度与出水中余氯存在较好的正相关,认为次氯酸钠消毒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可能来自余氯与消毒副产物前体的反应。(5)液氯是水厂原氯消毒系统的主要的危险物质,液氯库是氯消毒系统主要的危险单元。液氯消毒系统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储运系统的液氯泄漏风险。水厂液氯库液氯最大储存量超过临界储存量,已成为重大危险源。次氯酸钠是改造后消毒系统的主要的危险物质,储液系统是主要的危险单元。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储液系统次氯酸钠的泄漏。因液氯属于剧毒物质,消毒系统中的液氯间已构成重大危险源,发生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后,最大风险值明显高于次氯酸钠消毒系统。(6)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药剂投加为0.0375元/吨水,总运行费用为0.1345元/吨水;改造后消毒系统的运行费用较原液氯消毒系统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另一方面,水厂次氯酸钠消毒系统改造后,减少了液氯消毒系统的各种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设施的安装及维护保养费用,且无需苛刻的压力和流量等要求,从而可降低相应的维修管理费用等。

余昱,朱兵海[6](2020)在《漂粉精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避免液氯消毒所产生的环保及安全问题,江汉油田水电厂采用漂粉精为消毒剂,考察了漂粉精溶液中有效氯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及水温对管网末端水余氯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投加液氯和漂粉精后各泵站出口水余氯含量的检测,比较了液氯与漂粉精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投加漂粉精后出厂水的余氯含量的稳定性更好,综合运行成本更低,投加装置具备了无人值守的条件。

任毅,陈志铎[7](2020)在《饶平县第二水厂三期扩建工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分析饶平县第二水厂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上移取水口降低原水水质安全隐患、优化混合与消毒方式补齐净水工艺短板、新增排泥水处理装置设施达到环保要求。同时,介绍了第二水厂原地扩建的工艺流程与总体布置,并设计了净水处理与排泥水处理的相关工艺参数与设备配置方案。

赵慕南[8](2020)在《水厂常规氯消毒工艺的改造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对人体的潜在健康影响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氯消毒是应用最广泛的消毒方式,但是采用传统氯消毒工艺的净水厂中易出现部分DBPs超标的问题,采用液氯消毒工艺的水厂厂区液氯储存单元同时还有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风险,虽然水厂消毒工艺的改造在国内外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从多个方面较为客观综合的对比评价不同消毒方式在特定水厂中的应用效果是较为少见的。本论文针对H市P净水厂采用不同消毒方式应用效果的对比与评价问题,首先,对液氯消毒期间该饮用水系统DBPs生成情况分析,三氯甲烷(Trichloromethane,TCM),三氯乙醛(Chloral hydrate,CH),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TCAA)和二氯乙酸(Dichloroacetic acid,DCAA)主要DBPs,其中CH质量分数最高(39.60%),通过分析水厂出厂水DBPs在季节间,季节内和年际间的时间差异性规律,其浓度水平存在季节间差异性(其中CH平均浓度在秋季最高为26.00μg/L,春季最低为14.83μg/L),但在两两季节间存在差异不显着的情况,DBPs浓度水平在季节内和年际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不显着。原水不同时期的水质特点可能对DBPs的季节间差异性产生影响,原水CODMn和色度与水厂出厂水DBPs浓度水平变化情况相关性较高(相关性r分别为0.517和0.458),由于P水厂水源为湖库型水源,具有一定调蓄涵养能力,且库区距水厂距离较远(180 km),H市月降水量对水厂出厂水DBPs浓度水平的影响存在两个月的延后期(r=0.466),DBPs浓度水平在边际状态和干旱状态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总DBPs平均浓度分别为70.15μg/L和60.33μg/L),但在非干旱状态显着降低(总DBPs平均浓度为39.29μg/L)。其次,明确P水厂液氯消毒期间的主要问题,一是厂区氯气储存单元为危险化学品二级重大危险源,二是水厂出厂水存在CH超标风险(>10μg/L),水厂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可省去水厂投碱环节,且出厂水DBPs浓度水平略有降低(CH平均浓度分别为21.4μg/L和17.7μg/L),同时,各DBPs浓度水平虽然存在癌症风险,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氯胺消毒较次氯酸钠消毒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水厂出厂水DBPs的浓度水平(反应4 h后CH浓度水平分别为5.88μg/L和16.10μg/L),不同有机物组成的水体DBPs的生成情况不同,但在上述所有情况中,随着实验水体与水中余氯接触时间的延长,DBPs均有持续生成趋势。最后,通过上述研究,初步确定水厂消毒方式改造方案,改造过程分两阶段完成,近期先完成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建设,远期考虑硫酸铵投加设备的安装,进而完成最终氯胺消毒工艺的转换,两阶段工程总投资为708.6万元,次氯酸钠和氯胺消毒的吨水单耗分别为0.043元/m3和0.044元/m3,液氯消毒吨水单耗为0.026元/m3。P水厂改造前后消毒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次氯酸钠和氯胺消毒方式较液氯消毒方式存在显着优势,氯胺消毒综合效果评价最优,在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方式确保水厂安全生产之后,建议早日将硫酸铵投加系统的建设纳入到水厂未来建设计划之中,确保水厂安全高效运行。

张子为[9](2020)在《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整体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当前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与城市交织在一起,风险管控难度相对较高。目前,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是将定量风险评价(QRA)方法应用于化工园区,虽然解决了如何开展区域风险评价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等问题,但未结合各危化品行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区分,不便于对同一危化品行业内的企业风险程度进行排序和差异化风险控制。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的基础上,辨识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风险构成,划分出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区域事故风险评估单元,建立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后选取国内某城市区域进行实例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城市区域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对国内外的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城市区域事故总体趋势及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特点,剖析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2)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构成研究对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构成进行分类,分别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重点对涉氯和氨气两个领域的事故风险构成进行辨识。(3)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单元划分分析城市区域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风险单元,分别对城市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和城市区域公共设施风险进行风险分析。(4)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对大型化工企业、油漆、涂料类企业、黏胶剂类企业和工业气体类企业风险特点进行分析,并对行业的危险源按定量风险计算方法、事故后果模拟法和危险指数法进行分级,研究建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涉氯和涉氨企业的风险评估方法。(5)实例应用以国内某一城市区域为例,使用本论文中提出的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到使用过程的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应用。该论文有图14幅,表26个,参考文献80篇。

程曦[10](2020)在《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剂在供水管网中消毒效果的评估研究》文中认为液氯比次氯酸钠消毒剂有易泄漏爆炸的安全风险,两者对细菌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可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但净水厂出水经过复杂的供水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余氯不断衰减,水质有可能恶化,管网内细菌会二次生长繁殖,管壁的微生物积聚形成生物膜并发生腐蚀,影响管网水质与用户安全。因此本文将实验室模拟管网系统、烧杯小试与扬州市第五水厂用次氯酸钠替换液氯消毒前后供水区域管网实测相结合,探究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对管网余氯衰减、管壁生物膜生长及管壁腐蚀、管网水质的影响。(1)通过实验室自制管网模拟装置研究了两种消毒剂作用下管网水中余氯衰减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管网中沿程余氯衰减速率随着初始余氯的降低而增快;管网余氯衰减速率与温度正相关;管网余氯衰减速率与pH值负相关。相同影响因素下,次氯酸钠消毒余氯衰减速率稍低于液氯消毒。(2)通过模拟管网系统研究了两种消毒剂作用下管壁生物膜的生长规律,余氯浓度和管材分别对管壁生物膜生长及管壁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铁和PE管材生物膜量在10天内均能发育稳定,前者生物膜量是后者的12.63~14.22倍。铸铁管壁生物膜量与余氯浓度正相关,PE管壁生物膜量与余氯浓度负相关。铸铁管壁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8天后逐渐趋于稳定。余氯浓度越高,铸铁管壁腐蚀越严重,余氯为0.5mg/L、1.5mg/L和3.0mg/L的腐蚀速率介于0.54~0.006g/(m2·h)之间。PE管材老化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老化速率介于0.003~0.025 g/(m2·h)之间。(3)通过6-12月对第五水厂出厂水及供水管网的实测,对比分析了两种消毒剂处理后管网水质变化规律,以及部分水质指标与温度的关系。同时辅以实验室烧杯小试实验,探究了水中不同形态铝含量与pH的关系。结果表明,余氯沿程指数衰减,次氯酸钠余氯衰减比液氯余氯衰减慢,更有利于保持管网余氯。次氯酸钠消毒时管网pH值高于液氯消毒时,液氯消毒时管网pH值由7.48沿管线上升至7.8,次氯酸钠消毒时管网pH值由8.0沿管线下降至7.4~7.6。管网CODMn沿程无明显变化,次氯酸钠消毒出水CODMn略低于液氯消毒的。管网浊度沿程增加,两种消毒剂出水浊度无明显差异。管网水中细菌总数沿程指数递增,液氯消毒时的细菌总数略高于次氯酸钠的。CODMn与温度负相关;浊度、细菌总数与温度正相关。管网AOX含量沿程线性递增,次氯酸钠消毒比液氯消毒削减了 19.8%的AOX。次氯酸钠消毒时管网氯酸盐含量随时间线性递增,增长速率常数为0.0002mg/(L·min),液氯消毒时基本不产生氯酸盐。管网沿程总铝浓度差异不大,在244.38~308.71 μg/L之间。液氯消毒时溶解铝含量沿程增加;次氯酸钠消毒时管网溶解铝含量沿程减少,溶解性铝平均含量比液氯消毒时增加了 6.7%。在pH=7.4~8.2范围内,溶解铝含量随pH的上升而增大。

二、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次氯酸钠消毒在水厂中应用的安全可靠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现状
2. 安全性分析
3. 使用
4. 结论

(2)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工艺改造在水厂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背景
2 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机理
3 次氯酸钠消毒工艺改造的基本要求
    3.1 移药单元
    3.2 储药单元
        3.2.1 储量计算
        3.2.2 储存方式确定
    3.3 投加单元
        3.3.1 投加点的选择及建议
        3.3.2 投加泵流量的确定
    3.4 应急单元
        3.4.1 泄漏收集单元
        3.4.2 收集处置单元
4 安全要求与配套条件设施
5 次氯酸钠的质控基本要求与建议
    5.1 质检要求
    5.2 卫生安全要求[6]
6 结语

(3)次氯酸钠消毒在清泰水厂的运行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2 次氯酸钠的性质及消毒原理
    2.1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2.2 次氯酸钠的化学性质
3 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运行对比
    3.1 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效果对比
        3.1.1 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效果中p H对比情况
        3.1.2 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效果中耗氧量对比情况
        3.1.3 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效果中总碱度对比情况
        3.1.4 次氯酸钠和液氯消毒效果中余氯对比情况
    3.2 次氯酸钠和液氯运行成本对比
4 结论

(4)次氯酸钠与液氯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验方法
    1.3 检测指标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监测水厂基本情况
    2.2 有效氯衰减情况
    2.3 转变消毒方式对总大肠菌群的影响
    2.4 不同消毒剂类型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2.5 不同游离余氯水平对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3 讨论

(5)饮用水处理消毒系统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饮用水消毒工艺概述
        1.2.1 氯消毒方法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1.2.2 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1.2.3 臭氧消毒技术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1.2.4 紫外线消毒在给水工程上的应用
    1.3 次氯酸钠的消毒机理及其特性
        1.3.1 次氯酸钠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1.3.2 次氯酸钠的消毒原理
        1.3.3 次氯酸钠消毒的特性
        1.3.4 次氯酸钠消毒效果
        1.3.5 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
    1.4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
        1.4.1 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1.4.2 消毒副产物的种类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第2章 原有氯消毒工艺系统
    2.1 水厂概况
    2.2 处理工艺
    2.3 水厂工艺组成
        2.3.1 取水泵房
        2.3.2 加矾
        2.3.3 反应沉淀
        2.3.4 滤池
        2.3.5 加氯系统
        2.3.6 清水库
        2.3.7 送水泵房
    2.4 液氯消毒系统设备组成
        2.4.1 真空加氯
        2.4.2 氯气投加系统
        2.4.3 液氯吸收装置及氯瓶自动关闭系统
        2.4.4 自动化控制检测系统
第3章 消毒系统整体技术改造方案
    3.1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工艺流程
    3.2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计方案比选
        3.2.1 消毒间布置方案
        3.2.2 次氯酸钠储存方式比选
    3.3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计要点
        3.3.1 消毒间整体设计
        3.3.2 管路投加系统设计
    3.4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设备组成
        3.4.1 储液系统
        3.4.2 提升系统
        3.4.3 投加系统
        3.4.4 管道系统
        3.4.5 仪表系统
        3.4.6 自控系统
    3.5 改造施工、调试情况
        3.5.1 管道铺设情况
        3.5.2 次氯酸钠流量计的安装
        3.5.3 计量泵的调试
        3.5.4 投加调试过程
        3.5.5 调试异常的水质保障
    3.6 小结
第4章 消毒系统改造前后运行情况分析
    4.1 消毒系统运行情况
    4.2 进出水水质
    4.3 余氯控制
    4.4 消毒副产物
    4.5 环境风险分析
        4.5.1 液氯消毒系统环境风险分析
        4.5.2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环境风险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技术改造及应用成效分析
    5.1 工程投资
    5.2 药剂消耗成本分析
    5.3 运行费费用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漂粉精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1.1 工艺流程(图1)
    1.2 工艺参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漂粉精溶液中有效氯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2.2 水温对管网末端水余氯含量的影响
    2.3 投加液氯和漂粉精后各泵站出口水余氯检测
    2.4 漂粉精投加装置及工艺的设计
    2.5 讨论
3 结论

(7)饶平县第二水厂三期扩建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存在问题
    2.1 原水水质存在安全隐患
    2.2 供水规模不足
    2.3 水处理工艺有短板
    2.4 不符合国家现有环保要求。
3 取水口上移及原水管道工程工艺设计
    3.1 取水枢纽
    3.2 原水输水管线
    3.3 调度管理
4 净水厂主要建、构筑物工艺设计
    4.1 处理工艺选择
    4.2 总体布置
    4.3 净水处理工艺方案
        4.3.1 混合方式
        4.3.2 消毒方式
    4.4 排泥水处理工艺方案
        4.4.1 污泥产量
        4.4.2 污泥调节池
        4.4.3 污泥浓缩池
        4.4.4 污泥提升泵房
        4.4.5 污泥调理罐
        4.4.6 污泥脱水机房
    4.5 系统衔接
5 结语

(8)水厂常规氯消毒工艺的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2.1 消毒副产物的毒性及人体健康风险研究现状
        1.2.2 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污染现状
        1.2.3 消毒副产物来源与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2.4 主要氯消毒方式的研究现状
        1.2.5 饮用水处理系统消毒工艺改造现状
    1.3 水质评价方法
        1.3.1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
        1.3.2 综合指数评价法
        1.3.3 模糊评价法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2 课题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2 水厂概况
    2.3 水样的收集保存与静态接触消毒实验
        2.3.1 实验室水样收集与保存
        2.3.2 现场水样收集与保存
        2.3.3 实验室静态接触消毒实验
    2.4 三氯乙醛与三氯甲烷的检测
        2.4.1 样品预处理
        2.4.2 检测条件
        2.4.3 标准曲线绘制
        2.4.4 质量控制
    2.5 其它水质指标的检测
    2.6 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评估
        2.6.1 癌症风险评估
        2.6.2 非癌症风险评估
    2.7 模糊集理论
        2.7.1 定义基本属性和层次结构框架
        2.7.2 基本属性模糊化处理
        2.7.3 定义相对权重
        2.7.4 广义属性模糊集的建立
        2.7.5 最终模糊集去模糊化
    2.8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水厂液氯消毒期间主要问题分析
    3.1 引言
    3.2 水质与水厂运行参数状况
    3.3 水厂消毒过程主要问题分析
    3.4 消毒副产物时间差异性规律研究
        3.4.1 消毒副产物季节间差异性研究
        3.4.2 消毒副产物季节内差异性研究
        3.4.3 消毒副产物年际间变化规律研究
    3.5 消毒副产物时间差异性规律的影响因素研究
        3.5.1 原水水质对消毒副产物时间差异性规律的影响
        3.5.2 降水对消毒副产物时间差异性规律的影响
        3.5.3 干旱对消毒副产物时间差异性规律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厂出厂水消毒副产物控制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消毒剂置换前后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分析
    4.3 消毒副产物在多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评估
    4.4 三氯乙醛的生成特性与控制研究
        4.4.1 三氯乙醛在不同水体中的稳定性研究
        4.4.2 实验室静态氯接触消毒实验研究
        4.4.3 实验室次氯酸钠消毒与氯胺消毒效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消毒方式转变方案的提出与消毒方式应用效果的评价
    5.1 引言
    5.2 消毒方式转变方案的提出与经济分析
        5.2.1 消毒方式转变方案的提出
        5.2.2 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5.3 水厂不同消毒方式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辨识
    2.1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2.2 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构成
    2.3 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辨识
3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单元划分研究
    3.1 单元划分原则及意义
    3.2 单元风险分析方法
4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4.1 方法选择基本原则
    4.2 危险化学品生产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3 危险化学品储存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4 危险化学品使用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5 涉氯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4.6 涉氨行业风险评估方法
5 应用研究
    5.1 区域概况
    5.2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行业风险评估
    5.3 涉氯行业风险评估
    5.4 涉氨行业风险评估
    5.5 风险评价结论
6 结论及创新点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剂在供水管网中消毒效果的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氯消毒技术原理
        1.2.2 供水管网有关消毒的水质评价指标
        1.2.3 供水管网中管壁生物膜生长的研究进展
        1.2.4 供水管网中管壁腐蚀的研究进展
        1.2.5 供水管网消毒模拟装置比较
    1.3 课题的提出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不同消毒剂余氯在管网中衰减规律及影响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管网模拟装置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方法
        2.1.4 分析与测试方法
    2.2 初始余氯浓度对管网水余氯衰减的影响
        2.2.1 液氯消毒时模拟管网余氯衰减规律
        2.2.2 次氯酸钠消毒时模拟管网余氯衰减规律
    2.3 温度对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
        2.3.1 温度对液氯消毒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
        2.3.2 温度对次氯酸钠消毒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
    2.4 pH对管网水中余氯衰减的影响
        2.4.1 pH对液氯消毒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
        2.4.2 pH对次氯酸钠消毒管网余氯衰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消毒剂对管网生物膜生长及管壁腐蚀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装置与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与测试方法
    3.2 供水管网中生物膜生长规律
    3.3 不同消毒剂对管网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3.3.1 余氯对管网中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3.3.2 管材对管网中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3.4 不同消毒剂对管网腐蚀的影响
        3.4.1 余氯对管壁腐蚀的影响
        3.4.2 管材对管壁腐蚀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消毒剂对实际管网水质的影响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实验方法
        4.1.3 分析与测试方法
    4.2 实际管网水质变化规律及分析
        4.2.1 实际管网中余氯、pH变化规律及分析
        4.2.2 实际管网中COD_(Mn)变化规律及分析
        4.2.3 实际管网中浊度变化规律及分析
        4.2.4 实际管网中细菌总数(HPC)变化规律及分析
        4.2.5 实际管网中消毒副产物变化规律及分析
        4.2.6 不同消毒剂对铝含量及形态组分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次氯酸钠消毒在水厂中应用的安全可靠性探讨[J]. 朱军进. 城镇供水, 2021(05)
  • [2]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工艺改造在水厂的运用[J]. 李雪. 供水技术, 2021(05)
  • [3]次氯酸钠消毒在清泰水厂的运行研究分析[J]. 方榕华,龚晓晔,陈辉,胡芃. 净水技术, 2021(S1)
  • [4]次氯酸钠与液氯消毒效果及消毒副产物对比分析[J]. 王雪娇,费娟,丁震,郑浩,孙宏,徐燕.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1(01)
  • [5]饮用水处理消毒系统技术改造及工程应用研究[D]. 陈可欣.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6]漂粉精在水厂消毒中的应用[J]. 余昱,朱兵海.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07)
  • [7]饶平县第二水厂三期扩建工艺设计[J]. 任毅,陈志铎.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07)
  • [8]水厂常规氯消毒工艺的改造技术研究[D]. 赵慕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城市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 张子为.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1)
  • [10]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剂在供水管网中消毒效果的评估研究[D]. 程曦. 扬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水厂液氯泄漏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