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飞行中保持良好状态

如何在飞行中保持良好状态

一、如何在飞行中保持亮丽的外表(论文文献综述)

刘绍勇[1](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认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向天一[2](2020)在《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文中认为莫言小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既呈现在小说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莫言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进行音乐形式的创作与小说音乐性的书写,另一方面莫言用音乐的戏曲腔调进行小说音乐性书写的借鉴与摹仿;同时,也体现在小说的内在结构中,莫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折射到小说结构的曲式呈现。就此,本论文以莫言部分具备音乐性特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莫言的个人音乐观为研究依据,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理论背景,试图透过跨艺术的视角从“小传统”——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传统戏曲音乐语言到“大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对莫言小说与音乐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进行新的解读,对音乐与情感进行深层剖析。莫言是一位“用耳朵阅读”的小说家,音乐自然成为莫言生活与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亦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中音乐领域研究的动机所在。“自然声响”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先对莫言熟知的故乡高密自然声响进行外围梳理,认识到故乡的部分自然声响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而后进入到具体的小说文本研究之中,揭示出四种主要自然声响——“洪水声”、“马声”、“植物(高粱)声”与“蛙声”在文本中具备的外在音乐“表情”性特质,诠释出莫言如何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语言)对自然声响进行二次创作与音乐书写。为了凸显莫言音乐书写的独特性与独创性,笔者通过反复的文本细读,对这四种自然声响进行音乐性特质的深入发掘,初探到自然声响在文本中呈现出“标题音乐”与“自然乐声”(语言诗化)的特殊表现力,极大地增添了、丰富了音乐性呈现的文本效果。“插曲”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二种音乐形式。“插曲”介入莫言小说的方式类似于配置在电影或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歌曲,它是作为叙述内容与手段共同出现在小说之中,构成对文本外在音乐性特质的基本呈现。莫言对于传统歌曲有一套独特的音乐书写方式,他在小说叙事中——论文以《黑沙滩》、《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以及《檀香刑》四部小说为主,惯用两种“插曲”排列组合方式——“单曲循环”、“多曲杂烩”,和一种“戏曲化”的传统唱段演事手段进行对歌曲契合文学创作的二次音乐书写。“插曲”不仅仅是莫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影响小说叙事过程的表达。“戏曲腔”是莫言运用的一类特殊传统音乐手段及其小说中音乐性特质呈现的特殊内容。笔者通过莫言的两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与《红高粱家族》为代表进行戏曲“拖腔”的具体研究。“拖腔”属戏曲腔的一类表现范畴,“拖腔”介入文本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一型与组合型,目的有二:既是为歌者情感的需要作出延伸,以放大歌者情感特征之表现,揭示歌者难以言表的情感内蕴;同时,也是指向“拖腔”为唱段本身营造出对包蕴其间重要主题事件的重申与展示。“唱腔”属戏曲腔的另一类表现范畴,笔者主要是从小说语言层面体现出来的节奏与韵律之“戏曲化音乐性”特质进行细读考察。戏曲唱腔形式繁多,在莫言小说中主要以念白中的贯口、哭头与叫头三种音乐形式共同制造出人物的“言”外之音。在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中,念白作为一种“无腔调”的贯口表现,戏曲的腔调隐匿在言语表达之间,言语的韵律隐匿在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叙述之间;在小说《檀香刑》中,念白作为一种“有腔调”的贯口表现,言语的韵律隐匿在戏曲的腔调之间,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充斥着浓浓的戏曲腔味,呈现出一股众声喧哗的“有声”语言氛围;在小说《檀香刑》中,“哭头”除了对人物情绪起到渲染的目的,更是为小说叙事作出准备,它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因素进行推动,对人物情感制造的行为方式进行演绎,对人物情感衍生的主题进行暗喻。“叫头”和“哭头”一样在叙事过程中不止充当着戏曲开场白的作用,它们还具备着“唱、念、做、打”的舞台效果,让整部小说的叙事形成一定的戏曲化风格。“曲式”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内在结构进行的一类文本音乐性特质探讨,主要透过莫言作为一位小说家持有的音乐观去理解其小说文体结构中存在着的对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本曲式的借鉴与摹仿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以“曲”谈“文”,而是以“文”论“曲”,在反复潜心“文本细读”的前提下,结合莫言个人的音乐(创作)观进行互文性曲式诠释与分析。其中,小说《红高粱家族》和《蛙》便契合莫言对“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创作观,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痕迹;小说《民间音乐》和《春夜雨霏霏》便契合莫言“牛羊歌手”与“触摸人的灵魂”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叠奏曲式的痕迹,另这两部小说内在结构的叙事方式也契合了叠奏曲式的基本特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与《天堂蒜薹之歌》便契合莫言“勾勾弯弯不断头”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循环曲式的痕迹,另在循环曲式中,笔者加入了音乐“复调”内容与“复二部曲式”内容作为延伸进循环曲式在文本中主题递进的情感把握与结构扩充。此外,笔者还结合大型传统音乐套曲曲式进行综合性论述,从小说《丰乳肥臀》的重要主题表现中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套曲曲式渗入叙事过程的深刻内蕴,以及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溯型”进行曲式微观层面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作出如下结论:莫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创作进行有机交融最为深刻且“大踏步撤退”得最远的一位小说家。难怪莫言的挚友大江健三郎会由衷感慨到莫言作品中释放出的强烈音乐“能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虽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最佳人。

盛彧航[3](2020)在《批评架构理论框架下2015-2019年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高等教育概念化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架构理论和批评隐喻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批评架构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隐喻性架构进行分析。本文旨在阐释受众理解和接受语言的认知机制,关注教育语篇背后的观念、意识以及社会理念的构建过程。本文根据2019QS世界大学排名情况,选择排行靠前的中、美各5所高校2015-2019年间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辞,共计50篇。本研究按以下三个步骤对文本进行分析:架构识别、架构分析、架构阐释。本研究在宏观层面上强调观念意识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强调受众对话语的认知过程。研究表明,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均出现旅程架构、园艺架构和商业架构。旅程架构在两方语料占比最大,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园艺架构在中方语料中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在美方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既体现了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又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根本原因是在中国教育史上,常以“桃李”比喻为学生,以“园丁”比喻教师。商业架构剖析了教育商业化的过程,各高校校长致辞中明确对高等教育商业化持反对态度。赋能架构、行军架构和舞台架构为中方语料特有架构。赋能架构体现了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同时呼吁高校通过教育赋能的重要性。行军架构强调军人的主体作用以及纪律、原则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国家对与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和战略指导使得各高校愈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舞台架构突出机会平等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社群架构、建筑架构和战争架构为美方语料特有架构。社群架构关注个人与集体的协同发展,同时体现了美国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建筑架构体现了各高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战争架构更多关注外部环境,同时重视荣誉感的作用。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批评架构分析可更全面地阐释话语理解和接受的认知机制,并能够揭示架构背后的观念与意识。从实践角度来看,本研究有助于洞悉中、美高等教育概念化对社会理念的建构,为研究中、美教育观提供参考。

黄金[4](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认为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孟祥梓[5](202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作家横空出世,成为我国当代文坛的新生力量。他们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社会的动态,把握时代的脉搏、剖析城市社会的病症、表现人性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其中,邱华栋及其都市小说创作在“新生代”作家群体中可谓独树一帜。邱华栋以城市社会为观照的中心,着力表现转型时期北京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变化,其创作数量颇丰的都市小说,在当代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其以城市社会生活为背景兼具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中国都市小说,是中国急遽都市化的现实与文化逻辑影响下的产物,是典型的中国故事。论文由绪论、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表现研究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的意义、方法、叙事主题研究综述及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考察等内容。邱华栋都市小说的叙事主题研究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针对邱华栋都市小说所表达的现代性精神困境、欲望主题、异化主题及两性关系主题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表达的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惑进行了讨论。现代都市人在体验现代都市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焦虑、孤独等情绪,这是现代与后现代社会带给人的真实感受。第二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异化主题进行了讨论。在全面化的市场经济与消费理念、生产模式、社会规约等影响下,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判断能力逐渐丧失,产生异化。异化使人与都市社会、市民个体之间产生了隔阂,使个体主体自我人格的完整性产生断裂,面对此种境遇,有人默默接受,安然处之,有人则做出了决绝的抗争。第三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欲望主题进行了讨论。邱华栋善于表现都市人丰富的欲望:爱欲、金钱欲、物欲、被接纳和被尊重的欲望以及成名欲。在邱华栋看来,都市民众的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在“虚假欲望”的引诱下,城市中的人越来越变成被欲望捕获的“单向度的人”。邱华栋展示的都市欲望场景,不仅表现人们在追逐和满足欲望过程中的疲惫困顿,同时也展现欲望获致后的虚空与无聊。邱华栋在展示欲望的同时也对都市欲望进行批判,此举有着人性救赎的意义。第四章,是对邱华栋都市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即情感主题进行了讨论。在“转型”时期和信息化时代,都市人在被欲望支配的情感游戏中迷失,真爱变得稀缺、遁形。与此同时,性别叙事在邱华栋的都市小说中也表现得格外突出。最后是结语部分,概括了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所具有的鲜明特征:纪实性、批判性、哲理性、矛盾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小说叙事主题所呈现的多种样态与所蕴涵的丰富文化特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都市社会的精神现象学实质,其思想史、文化史、文学史和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将逐渐显现出来。

张银霞[6](2019)在《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文中研究指明文学叙事中的地理空间是一种包含了主观情感体验的构成要素,它与社会的深层权力结构和政治生态有着密切关联。非裔美国文学呈现出突出的地理书写现象,不同时期的作品有着符合各自时代特点的地理景观。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非裔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文学世界中充满了对美国南部的想象与书写,这种书写与早期非裔文学中逃离南方的地理叙事不同,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美国黑人文化的贮留地并对黑人群体的身份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莫里森的南部地理空间书写修正和补充了白人文学对南方地理空间的想象性呈现,集中展现了作家对黑人群体的历史遭遇及其当代困境的思考。莫里森早期小说滋养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历史文化环境,作品将南方地理空间和黑人青年的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建构联系起来,造成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秀拉》中匹斯家三代女性通过个人身体实践打破了界域化空间梅德林的深层权力结构,从不同层面完成了女性的主体性建构。《所罗门之歌》中生活于北方都市的黑人青年由于阶级的变化致使其种族身份和价值观失落,后通过深入南方腹地获得民族文化认同。南方乡村保留了非洲和美洲“在场”的诸多痕迹,虽然闭塞而落后,但完整而鲜活的非裔美国传统文化使该地绽放出勃勃生机。它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为此后的南方地理空间叙事定下基调。“历史三部曲”主要以记忆为手段再现了美国内战前后和南部重建时期非裔美国人获得自由及建立家园的种种努力。《宠儿》中人物对南部种植园“甜蜜之家”的记忆重访确证了他们曾经的奴隶身份,鬼魂则打通了生死界限,将过去带入现在,持续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林间空地”仪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人的群体性创伤,但真正的自由之路依旧漫长。叙事揭示出,只有直面奴隶制的伤痛记忆,黑人群体才能够获得某种解放。《天堂》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建立家园的渴望及其在南部的种种乌托邦实验。黑文是一个位于西南腹地的封闭黑人村镇,它维持了短暂的前现社会模式;其后继者鲁比卷入了现代化进程,突出的肤色政治和代际转换造成了城镇传统的瓦解;女修道院则提供了一个种族平等融合的政治样板,它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家关于黑人理想家园的政治设想。20世纪末,全球化现象和民族主义勃兴的背后是经济繁荣和国际政治环境的宽松,这造成了政治及文化的多元化面貌,文学创作题材进一步得到拓展。莫里森对该现象的关注散见于她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超越南方”的文学叙事。《柏油娃娃》着重强调了流动的地域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主人公经历了文化身份的错位、重建,南方小镇也无法改变她“局外人”的命运,最终远赴欧洲,走向身份漫游。《恩惠》出版于奥巴马就职前,小说回溯了美州被殖民时期弗吉尼亚的种族景观并展现了种族主义生产过程。白人移民从欧洲“弃儿”摇身一变成为美洲“主人”,印第安人则成为“本土的背井离乡者”,非洲黑人奴隶被“他者化”。与此相应的法律同时产生,造成了美洲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问题。两部小说依旧涉及到南方地域,同时延续了《所罗门之歌》确立的关于南方想象的基调,但叙事显然超越了对地域本身的执着而趋向更宏大的时代命题。与南方乡村相对的是北方都市,它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莫里森小说中关于都市的引入体现了作家对都市黑人命运的关注。美国黑人的两次移民潮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进入北方城市的黑人面临着价值观的断裂,《爵士乐》再现了这一历史境遇。一方面,以黑人布鲁斯为灵魂的爵士乐融合了突出的时代精神,被塑造成充满情欲面貌的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黑人群体的南方经验又赋予了这种艺术形式以严肃而忧伤的美学特质,都市黑人通过它来弥合上述断裂。《家》以战争和种族迫害为题材展现了 20世纪50年代黑人的命运。受到战争创伤和种族迫害的主人公通过南归实现了创伤疗治和自我重塑。南部乡村再次被塑造为当代黑人获得文化救赎的乌托邦。无论是《爵士乐》中对南方乡村的记忆与回望,还是《家》中的返乡,都体现出黑人面对现代社会困境时的一种姿态——回到象征性的南方以获得救赎。可以说,这种地域构想是作家对现代性反思后的选择,也是对早期创作的某种回归。莫里森关于南方的想象性塑造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诉求,它始终与黑人群体的境遇密切相关。虚构的南方一方面用于安放他们在美洲南部的历史,使他们在被压抑的“在场”中获得某种历史合法性;另一方面,也更为重要的是,南方被象征性地塑造为非裔美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他们处理当下困境和未来获得多种政治可能性的文化基础。

刘秀珍[7](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峰灵[8](2019)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文中指出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潜心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 14部短篇小说集,近200个故事。门罗专注于书写小镇平凡人物,尤其是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乃至平庸,但她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死水微澜”里。这里蕴藏着女性微妙敏感又复杂难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门罗特别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普通女性心理的隐情与波动,不仅彰显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异气质,也书写出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文学世界。门罗的写作姿态,明显受到了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她完整经历了女性主义多个发展阶段,在女性书写中审视女性生活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门罗的成长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在两性世界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多重身份、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等赋予门罗女性书写以复杂性和深刻性。本论文通过精读门罗文本,梳理女性主义与门罗文学之路的关系,分析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炼其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总结其女性书写的主题,从而揭示门罗女性书写的深刻内涵。全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绪论着重阐述门罗文学之路及国内外对门罗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厘清国内门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要点与目标。第一章追述加拿大地域文化、个人成长经历对门罗写作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寻门罗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可能轨迹,进而探讨其成熟理性、温和平静的女性观。门罗生长于加拿大一个美丽但又闭塞的小镇,这促使她萌生了一种文化意味上的“边缘心态”。边缘心态使门罗在生活上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创作上也有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坛主流女性主义书写。第二章力图厘清女性主义与门罗女性书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阐释门罗女性书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门罗的文学创作几乎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同步,但阅读其文本便不难发现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特质。结合门罗的成长经历及其多次访谈记录,本章试图分析门罗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门罗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门罗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步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观,从而突破了传统书写对女性形象和性际关系的曲解,跳出了男女两性“非此即彼”的程式化循环。第三章着重分析门罗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细读其作品,我们便发现,地域色彩、女性主义只是其笔下女性人物的表面标签。她们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仍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男权社会的阴影存在。因此,她们或者面临某种生存困境,或者遭受某种误解,或者掀起某种情感和心理波澜,但她们最后都跟自己或他人达成了和解。她们的心理变化、情感成长已然超出二元对立的两性观,使我们看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世界和人生。第四章总结门罗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尽管每个女性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不完全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婚恋、做母亲、年老和死亡等过程。在这些不同的人生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最终促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概括起来,门罗书写触及了成长、婚恋、母女、离开等主题,意在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怎样得到相对的独立空间,由此思索如何与这世界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乃至颠覆这世界。第五章论析门罗小说的闪光点之一,即女性主题和叙事艺术的巧妙结合,旨在分析门罗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书信体叙事和开放式结尾对其女性书写的作用与意义。结语通过总结和引申“边缘”的文化意义审视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门罗的女性书写是一种融合共通的姿态,消解了男性/女性、男权中心/绝对女性、文明/野蛮、中心/边缘、城市/乡村等的对立对抗。沿着门罗的道路,文明可以思考,男女两性可以互融共通,其普遍的本质是人类性。同时,只有两种性状的动态互动才能够实现对对方的观察和反思,而静态对抗则难以实现。以此观之,“边缘”不是“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样的观察视角、更灵活的生存姿态、更柔和的处世态度。由此,门罗的文学世界才能被打开,其真正的价值才能被发现。

孙睿[9](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刘莉[10](2019)在《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神话乃是先人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多端变幻、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所形成的想象,其本质乃在于人类对自我生命起源的探索与对理想生活样式的想象。在口耳相传的时代,神话承担着人类代际传承的教化之责。以赫西俄德的《神谱》为代表,正是古希腊传统神话所追问的神圣起源开启并奠定了古希腊人的习俗生活,具体表现为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其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悲剧诗人通过改编神话在传承神意的同时有意引导人们思考现实生活的艰难,其神话内容也在凸显神之至高无上的同时传达了人类情感的真挚与可贵,可以说悲剧诗人时代的神话还保有对神圣起源的追忆。然而随着对言辞技艺的推崇,神话逐渐成为智术师追逐名誉与利益的工具,对传统神话的恣意重构也对古希腊传统教化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可以说智术师时代的神话已经完全遗失了神圣起源。从而随着神圣起源的遗忘与衰落,古希腊传统教化在逐渐走向衰微,城邦秩序也在逐渐走向混乱。这正是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重建雅典城邦秩序,柏拉图在对诗人与智术师批判的基础上,重新回到对起源的追问,在重溯起源的过程中,以秘托斯和逻格斯两种言说方式提出“善的理念”这一概念,并重建了起源的神圣性。万物作为对理念的分有与摹仿,围绕“善的理念”柏拉图建立了新的世界观、灵魂观;并以追求“善的理念”作为最高教化目的,柏拉图统一了和谐城邦政治与完善个体灵魂的道路,由此开启了新的教化之路。遗忘起源后,人类灵魂的基础境遇犹如洞穴。因此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中,教化的起点即认识自我的局限,教化的本质即灵魂的转向,教化的过程即完成从洞穴到洞外的攀升。这一认识、转向与攀升统一于灵魂的上升之中,即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个体灵魂从观看影像出发经由实物与数学上升到式样本身,其认知方式也随之从想象、意见、理智过渡到理性。上升的最终目的乃是为了下降,即在上升得以认识起源之后,再以下到洞穴的方式将起源带入当下,从而完成对城邦政治秩序的重建,也以此达成自我灵魂的整全。在柏拉图的这条教化之路上,重溯起源的方法乃是辩证法,即在开端与结论之间循环往复以求不断趋近理念本身。同时辩证法也是柏拉图进行哲学教化的主要方式,即通过辩证式对话来帮助个体逐步认识自己的无知、并进而走向求知。论文通过对具体的辩证对话进行情境分析,提出辩证式对话的核心在于:以创造闲暇为前提,在回到开端与重新出发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从而帮助个体在回忆中完成自我教化。柏拉图所面对的教化难题,也正是技术化时代个体成人的根本困境所在。遗忘起源使得个体精神生命游离于国家民族、人类历史,使得个体的生命境界变得渺小与狭隘。因此,重溯起源,以民族文化之源泉重育个体生命之根基,才是个体得以健全、人类得以整全的关键之所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即回忆。

二、如何在飞行中保持亮丽的外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在飞行中保持亮丽的外表(论文提纲范文)

(1)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1.4 概念辨析
        1.4.1 品牌形象
        1.4.2 视觉识别设计
        1.4.3 区别与联系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2.3.1 经营价值
        2.3.2 消费价值
        2.3.3 传播价值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5.1.1 追求创新精神
        5.1.2 差异化的体现
        5.1.3 多维视觉表达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5.2.3 适用性的表达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莫言小说与音乐”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难点、对象、方法与内容
上篇 莫言小说“腔调”叙述的外在音乐性特质
    第一章 莫言的音乐观
        第一节 莫言谈“音乐感受”
        第二节 莫言谈“音乐与小说”
        第三节 莫言谈“音乐创作”
        小结
    第二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自然声响
        第一节 故乡地理版图的“自然声响”
        第二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第三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渗透关系
        小结
    第三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插曲
        第一节 小说《黑沙滩》之“单曲循环”
        第二节 小说《十三步》之“多曲杂烩”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与《檀香刑》之“戏曲化”唱段演事
        小结
    第四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拖腔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单一型”拖腔
        第二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组合型”拖腔
        小结
        附:茂腔《西京》唱段(片段)
    第五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唱腔
        第一节 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之“无腔调”贯口
        第二节 小说《檀香刑》之“有腔调”贯口
        第三节 小说《檀香刑》之“叫头”与“哭头”
        小结
下篇 莫言小说内在结构的音乐性“曲式”特质
    第一章 无再现单三部曲式
        第一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第二节 小说《蛙》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第二章 叠奏曲式
        第一节 小说《民间音乐》之“叠奏曲式”特质
        第二节 小说《春夜雨霏霏》之“叠奏曲式”特质
    第三章 循环、复调与复二部曲式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循环曲式”特质
        第二节 小说《生死疲劳》之“复调”特质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复二部曲式”特质
    第四章 小说《丰乳肥臀》之“套曲曲式”特质
        第一节 生存单曲
        第二节 灾祸单曲
        第三节 生机单曲
        第四节 孕育单曲
    第五章 莫言小说“曲式”发展手法:“溯型”
    “曲式”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致谢

(3)批评架构理论框架下2015-2019年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高等教育概念化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Synopsis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Previous Studies on Conceptualization
        1.1.1 The Cognitive Basis of Conceptualization
        1.1.2 Studies on Conceptualization of Semantic Structure
        1.1.3 Studies on Conceptualization of Event Relations
    1.2 Previous Studies on University Presidents’Messages
        1.2.1 Studies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1.2.2 Studies from Social Perspective
    1.3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Model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2.1 Theoretical Model
        2.1.1 Framing Theory as Foundation
        2.1.2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as Foundation
        2.1.3 Generation of Critical Framing Model
    2.2 Research Methodology
        2.2.1 Research Questions
        2.2.2 Data Collection
        2.2.3 Research Instruments
        2.2.4 Research Procedures
Chapter Three Metaphorical Fram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ir Motivations
    3.1 Metaphorical Fram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y President Convocation Speeches and Their Motivations
        3.1.1 JOURNEY Frame and Motivations
        3.1.2 GARDENING Frame and Motivations
        3.1.3 EMPOWERMENT Frame and Motivations
        3.1.4 MARCH Frame and Motivations
        3.1.5 STAGE Frame and Motivations
    3.2 Metaphorical Frames i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President Convocation Speeches and Their Motivations
        3.2.1 JOURNEY Frame and Motivations
        3.2.2 COMMUNITY Frame and Motivations
        3.2.3 BUILDING Frame and Motivations
        3.2.4 WAR Frame and Motivations
        3.2.5 COMMERCE Frame and Motivations
    3.3 Summary
Chapter Fou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phorical Fram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President Speeches and Their Causes
    4.1 Similarities in Metaphorical Frames and Their Causes
        4.1.1 JOURNEY Frame in the Two Corpora
        4.1.2 COMMERCE Frame in the Two Corpora
    4.2 Differences in Metaphorical Frames and Their Causes
        4.2.1 GARDENING Frame in the Two Corpora
        4.2.2 MARCH Frame in Chinese Corpus and WAR Frame in American Corpus
        4.2.3 EMPOWERMENT Frame in Chinese Corpus and BUILDING Frame in American Corpus
        4.2.4 STAGE Frame in Chinese Corpus
        4.2.5 COMMUNITY Frame in American Corpus
    4.3 Summary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Exampl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President Convocation Speeches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Acknowledgements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三、邱华栋都市小说发生的现实与文化逻辑
第一章 精神困境与内在忧惧的现代性体验呈现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焦虑
    第二节 浸透灵魂的孤独
    第三节 现实世界的荒诞
第二章 人性异化与主体的抗争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异化之源
        一、商品占有与消费主义的挤压
        二、社会分工与社会角色的强化
        三、社会法则与社会规约的控制
    第二节 面向城市的抗争
        一、异化之创痛
        二、决绝的抗争
第三章 欲望的表达与反思
    第一节 欲望的表现和构成
        一、欲望场景的展现
        二、欲望的构成
    第二节 欲望辩证观
        一、欲望双面性
        二、欲望的表现和反思
    第三节 透视欲望
        一、欲望与人格
        二、欲望与虚无
        三、欲望与救赎
第四章 情感虚无化的两性关系的描摹
    第一节 基于20世纪90年代的情感书写
        一、爱情的稀缺与爱欲的无望
        二、情感乌托邦的给予与坚守
    第二节 情感故事中的性别叙事
        一、单薄且孤立的女性形象
        二、男性视角与男性立场
    第三节 跨世纪的爱情书写:“十三种”情态
        一、情感的积淀和理性的表达
        二、物质与精神的共合
        三、数字化时代的爱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少数族裔家园困境与莫里森小说中的地理现象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阐述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第一章 体验南方:身体实践与种族身份构想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建构:《秀拉》中的身体实践
        一、界域化空间:梅德林“底部”
        二、女性身体实践与主体性建构
        三、解域化身体实践的意义
    第二节 塑造南方与文化身份认同:论《所罗门之歌》
        一、先天不足:种族身份与价值观的断裂
        二、沙理玛:非洲和美洲的共生体
        三、黑人文化英雄再造
    小结
第二章 回忆南方: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
    第一节 《宠儿》中的记忆政治
        一、回忆“甜蜜之家”与奴隶身份确证
        二、124号鬼魅与奴隶制遗产
        三、“林间空地”仪式与黑人的自由之路
    第二节 南方乌托邦实验:《天堂》中的政治实践
        一、黑文的创立及其前现代乌托邦形态
        二、鲁比:现代化进程中的黑人城镇
        三、女修道院:种族融合的政治样板
    小结
第三章 超越南方:全球化时代流散群体的伦理关怀
    第一节 《柏油娃娃》中流动的地域与身份
        一、加勒比海骑士岛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二、纽约与黑人文化身份重塑
        三、埃罗和“局外人”
        四、巴黎及其它与身份漫游
    第二节 《恩惠》:殖民时期的种族景观及种族主义生产
        一、从“弃儿”到“主人”:欧洲白人移民的身份转变
        二、“本土的背井离乡者”:印第安人主体性的失落
        三、非洲黑人奴隶的“他者化”
    小结
第四章 回归南方:现代性视野下的地域构想
    第一节 《爵士乐》:音乐、小说形式与政治
        一、爵士乐与小说形式
        二、移民潮、北方都市和爵士乐
        三、南方经验与爵士乐
    第二节 危机与救赎:论《家》的反现代性叙事
        一、战争与人性的失落
        二、人体医学实验、“斗狗”:种族迫害与伦理
        三、南归:塑造乌托邦和文化救赎
    小结
结语
    一、作为虚构和象征的南方
    二、南方与非裔美国人的家园
    三、保守退避抑或野心勃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位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艾丽丝·门罗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门罗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地域文化背景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
        一、殖民史与边缘文化的“突围”
        二、移民潮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三、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宗教背景
    第二节 门罗的边缘心态与女性书写
        一、边缘心态——打开门罗女性世界的钥匙
        二、小镇——边缘心态的表征
    第三节 门罗的文学之路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加拿大女性主义运动与门罗的女性意识
        三、加拿大英语文学传统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面面观
    第二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特点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温和的女性观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二、温和的女性观
第三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
    第一节 聪颖敏感而早熟的少女形象
    第二节 “疯女人”形象
    第三节 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
    第四节 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多重主题
    第一节 成长:认知的觉醒与自我追求
    第二节 婚恋:隐忍·觉醒与自我追寻
    第三节 母女:对抗到和解
    第四节 离开:家园隐喻与冲动
第五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叙事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的拼凑
    第三节 书信体叙事的运用
    第四节 含混的开放式结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9)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二、身体艺术
        三、身体与设计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文本结构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一、引导功能
        二、传达功能
        三、记忆功能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一、女性主义身体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一、抽象化设计
        二、写实主义
        三、超现实主义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一、戏剧化设计
        二、体验设计
        三、情感设计
        四、隐匿设计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一、拟人型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三、器官的抽象化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一、休息功能
        二、引导功能
        三、娱乐功能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一、怪诞艺术设计
        二、文化与身份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一、技术与身体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四、无器官身体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一、运动器械设计
        二、健身器械设计
        三、康复护具设计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逻辑框架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神圣起源及其失落:古希腊传统教化的衰微
    第一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中的神圣起源
        一、传统神话传承着古希腊文明传统
        (一)传统神话是人类建构的精神空间
        (二)传统神话蕴含了人类理想的生活样式
        (三)传统神话作为教化的主要方式
        二、传统神话追问着人类的神圣起源——以《神谱》为例..
        (一)《神谱》作为古希腊传统神话的典范
        (二)《神谱》中的神圣起源
        三、神圣起源是人类生命得以整全的原因
        (一)浑沌作为人类生命的初始状态
        (二)神圣起源引导着人类生活走向秩序
        (三)神圣起源蕴含着人类生命的整全样态
    第二节 神圣起源是古希腊传统教化的根基
        一、神圣起源的神秘性促生了古希腊人的信仰生活
        (一)对神圣起源的崇拜开启了古希腊人的习俗信仰
        (二)对神圣起源的祭祀规约了古希腊人的伦理生活
        二、神圣起源的崇高性塑造了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
        (一)城邦法乃是对神法的摹仿
        (二)法律作为教化的补充方式
    第三节 古希腊传统神话的改编与神圣起源的失落
        一、崇尚神圣起源:传统诗人的神话叙事
        (一)赫西俄德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二)维护正义:传统诗人的叙事目的
        (三)崇尚起源:传统诗人的叙事原则
        二、凸显两难选择:悲剧诗人的神话叙事
        (一)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神话
        (二)呈现张力:悲剧诗人的叙事目的
        (三)服从统治:悲剧诗人的叙事原则
        三、强调自我价值:智术师的神话叙事
        (一)普罗塔格拉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
        (二)突显自我:智术师的叙事目的
        (三)重建秩序:智术师的叙事原则
第二章 重建起源的神圣性:重溯起源的教化目标
    第一节 柏拉图对遗忘起源的批判
        一、遗忘神圣起源带来的社会困境
        (一)引入新神:传统习俗的堕落
        (二)城邦法沦为个人意志的表达
        (三)传统习俗与城邦法律之间产生冲突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教的批判
        (一)柏拉图对传统诗歌内容的删减
        (二)柏拉图对传统诗歌曲调的挑选
        (三)柏拉图对传统诗歌讲述方式的批评
        三、柏拉图对智术师的批判
        (一)智术师对传统的颠覆
        (二)柏拉图以言辞之术战胜智术师
        (三)柏拉图以城邦之爱教化智术师
    第二节 柏拉图对神话的运用
        一、柏拉图的神话创作
        (一)柏拉图创造的新神话
        (二)苏格拉底作为柏拉图塑造的神话
        二、神话在柏拉图对话中的作用
        (一)以神话叙事完善哲学论证
        (二)以神话叙事教化城邦大众
        (三)以神话叙事保护哲人自己
    第三节 柏拉图对神圣起源的重建
        一、至善是柏拉图重建的神圣起源
        (一)太阳比喻
        (二)万物是对诸理念的分有与摹仿
        二、至善者是宇宙万物得以生成的原因
        (一)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宇宙
        (二)至善者摹仿理念创造万物
        (三)以宇宙秩序指导城邦秩序
        三、灵魂是个体生命得以运动的原因
        (一)灵魂不朽与灵魂的马车神话
        (二)灵魂对个体的命运负有全部责任
第三章 追寻灵魂的整全:重溯起源的教化过程
    第一节 教化的起点:认识灵魂的自然状态
        一、洞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境遇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二)囚徒:人类的原生状态
        (三)诗人与智术师:意见的制造者
        二、洞穴乃是人类灵魂堕落的结果
        (一)天性的区分与混乱:贵族制城邦的困境
        (二)血气与欲望的膨胀:从荣誉制到僭主制的衰败..
        (三)从理性到欲望:洞穴的成型与幽暗
        三、教育即灵魂的转向
        (一)习俗教育让人从影像转向火光
        (二)哲学教育让人从火光转向太阳
        (三)从习俗教育转向哲学教育
    第二节 教化的上升:追问起源与灵魂的净化
        一、从影像到理念:灵魂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上升过程
        (一)从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
        (二)从意见到知识
        二、爱欲作为灵魂上升的动力
        (一)从身体之爱到普遍之爱:爱欲的上升
        (二)从爱欲身体到爱欲灵魂:个体灵魂的上升
        三、哲学教化的艰难
        (一)克服身体感官的影响
        (二)净化血气与控制欲望
        (三)选择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节 教化的完成:把起源带入当下与灵魂的整全
        一、将哲学带入城邦: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教育实践
        (一)苏格拉底之死
        (二)柏拉图三顾西西里
        二、在城邦生活中达到个体灵魂的完整
        (一)知识与意见: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根本矛盾
        (二)把起源带入当下:以哲学重建城邦秩序
        (三)向死而生:在教化中达致灵魂的整全
        三、政治教化的艰难
        (一)回洞之难:哲人不愿意统治城邦
        (二)成王之难:大众不愿意接受哲人统治
        (三)教化之难:洞穴之中进行哲学教化的危险
第四章 辩证法:重溯起源的教化方法
    第一节 追问起源:柏拉图的辩证法
        一、走向开端与走向结论:哲学与科学的探究思维之别
        二、经验作为哲学探究的基础
        三、辩证法作为哲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以灵魂不朽的论证为例
        (一)《斐多篇》中的灵魂不朽论证
        (二)追问真理作为辩证法的核心
        (三)循环往复作为辩证法的展开过程
    第二节 认识自己:辩证对话的过程分析
        一、侧重认识无知:苏格拉底与年长者的对话过程
        (一)佯装无知:唤起个体“说”的欲望
        (二)持续反问:刺激个体进行自我反思
        (三)陷入悖论:强迫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二、注重引导求知:苏格拉底与青年人的对话过程
        (一)真诚探讨:了解学生的天性与初衷
        (二)温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无知
        (三)理性教导: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
    第三节 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辩证对话的特征分析
        一、创造闲暇:辩证对话的前提条件
        (一)辩证式对话在闲暇中得以发生
        (二)创造闲暇是哲学教育的开始
        二、重新出发:辩证对话的主要形式
        (一)从身体出发转向从灵魂出发
        (二)从个人出发转向从人类出发
        (三)在往返之间敞开个体的心灵
        三、回忆起源:辩证对话的基础场域
        (一)在回忆中呈现过去
        (二)在回忆中展现真理
        (三)在回忆中建立师生关系
        (四)在回忆中完成哲学教化
结语 教化何以可能
    一、起源使得教化得以可能
        (一)起源为教化敞开了时间原点
        (二)起源为教化树立了典范原型
    二、当下面向起源应如何教化
        (一)回忆作为一种教化方式
        (二)朝向起源敞开个体生命的精神空间
        (三)在追问起源的过程中带出个体生命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如何在飞行中保持亮丽的外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2]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 向天一. 吉林大学, 2020(08)
  • [3]批评架构理论框架下2015-2019年中、美高校开学典礼校长致辞中高等教育概念化的对比研究[D]. 盛彧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邱华栋都市小说叙事主题研究[D]. 孟祥梓.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南方地理空间与政治想象[D]. 张银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D]. 王峰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10]重溯起源:柏拉图的教化哲学研究[D]. 刘莉.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如何在飞行中保持良好状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