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4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一、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文献综述)

陈俊卯,赵鹏,陈建立,王小涛,王长友,张国志[1](2012)在《胃小细胞癌一例诊治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诊治一例胃小细胞癌(SCCS)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对文献中19例临床资料较完整的病例从其临床表现、诊断、病理、治疗和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治SCCS提供参考。

叶历,王小军[2](2010)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方法收集48例食管小细胞癌,分析临床病理资料,每例均采用SP法做五项免疫组化标记,分别为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yn(突触蛋白),CgA(嗜铬素A),CK(细胞角蛋白),LCA(白细胞共同抗原)。结果根据镜下形态,食管小细胞癌分为单纯小细胞型,中间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三种类型。免疫组化染色NSE,Syn,CgA,阳性率分别为93.7%,95.8%,79.2%。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合理应用,NSE,Syn,CgA等两种以上阳性表达是食管小细胞癌的阳性指标,对诊断有确定性意义。

严晓梅,孙林,王山[3](2009)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11例食管小细胞癌,根据其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1例食管小细胞癌,平均年龄59.2岁,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光镜下分为单纯小细胞型5例,中间细胞型2例,混合细胞型4例,免疫组化提示肿瘤细胞可同时表达NSE、CgA、Syn及上皮性标记物CK、EMA阳性,随访生存期均少于12个月。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可能来源于食管黏膜的原始多潜能干细胞。

赵华锋,赵锡江,唐鹏,马明全,王世江[4](2007)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疗及预后(附67例报道)》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81年1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67例,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治疗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依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手术、化疗、放疗及综合治疗。I+Ⅱa期、Ⅱb期、Ⅲ+IV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9.5个月、7个月,病理分期越晚生存期越短,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各治疗方案中,局限期手术+化疗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单纯手术治疗方案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手术+化疗方案预后优于单纯手术治疗预后(P<0.05);广泛期放疗+化疗方案中位生存时间最长,但各治疗方案间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易早期发生淋巴及远处器官的转移,病人多在12个月内死亡,该病应早期诊断,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早期治疗,以改善病人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田学武,张建国[5](2006)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文中指出①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②方法对7例食管小细胞癌的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③结果7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5.4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3例,下段4例。光镜下多为单纯小细胞型,1例伴有灶性鳞癌样分化。肿瘤呈明显的浸润性生长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均表达NSE、CgA及Syn,其中5例同时表达EMA。随访6例,其中5例死于癌转移,平均术后生存8个月,1例已存活3年。④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其组织来源尚未明了。

宫惠琳,董炜疆,徐长福,张学斌[6](2003)在《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和诊断。方法 :分析 4例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 ,并做免疫组化。结果 :根据细胞形态分为单纯小细胞型 2例、中间细胞型 1例、复合细胞型 1例。免疫组化染色 NSE、Syn、Cg A阳性率分别为 4 / 4、3/ 4、4 / 4。结论 :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免疫组化的合理应用可提高诊断率 ,组织发生上支持来自全能干细胞。

乔振亚,乔东方,张秀红,王桂平[7](1997)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26例病理分析》文中认为报告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26例病理分析,其中手术标本12例中,小细胞型8例,中间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各2例;胃镜活检标本14例。镜检时癌细胞易出现挤压现象,发生完全性、不完全性及单个细胞坏死,残留固缩核。另发现4例癌细胞侵入食管上皮层内,应注意与粘膜相关淋巴瘤鉴别。

彭开桂,葛霞[8](1994)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文中认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少见。本文对从国内文献收集的137例加上本院的5例共142例进行分析。发病年龄以50~60岁多见,男女之~为3.79:l,肿瘤长径范围为1.2~15cm,平均5.6cm。病变发生于食管上1/3者10例(7.5%)、中1/386例(64.2%)、下1/338例(28.3%)。髓质型50例(41%)、蕈伞型26例(21.3%)、溃疡型24例(19.7%)、腔内型16例(13.1%)、缩窄型6例(4.9%)。统计国内文献各该组发病率为0.7%~5.1%,本院组为0.1%。本病预后主,在可评价疗效的131例中,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全组为7.6个月和29%;单纯手术6.3个月和18.4%;单纯放疗11.8个月和36.6%;放疗加化疗12.3个月和50%;手术加化疗12.2个月和39.3%。单纯化疗和手术加放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和5个月,无1年生存者。根据资料,作者认为使用放疗或根治性手术加用化疗可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吴晓[9](2021)在《联合免疫相关标志用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预后分析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C)是一种罕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因其恶性度高、进展快、转移早、预后差而越来越受重视。目前PESCC尚未有统一规范的临床分期、治疗措施及预后判断标准,基于TNM分期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寻求新的标志物构建更精确的预后模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对延长PESCC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治疗为小细胞肺癌等小细胞癌的治疗开辟了新前景,而肿瘤微环境(TME)中免疫相关标志的表达不但影响了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拮抗剂的应答,还影响着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的预后。研究表明,肿瘤“干性”的表达不但与免疫相关标志存在着交互作用,还可能影响PD-1/PD-L1拮抗剂的应答。因此,研究PESCC的TME中免疫相关标志和肿瘤细胞“干性”表达以及潜在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课题旨在寻找可用于构建优于传统TNM分期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分析PD-L1表达潜在的调控机制,为PESCC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H&E、IHC、IF和Multi-IF等技术对PESCC和ESCC的TME状况以及PESCC肿瘤“干性”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PESCC的肿瘤“干性”与TME中免疫相关标志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独立预后因子,最后通过R语言构建更精确nomogram预后模型。结果:1)入组的81例PESCC多发于中老年男性(61/81),发病晚(48/81)、预后差(平均OS为18.3个月),TNM分期及肿瘤坏死情况与患者预后相关;2)33.33%(27/81)的PESCC患者出现PD-L1的表达,主要呈单纯性间质表达(25/27)。PD-L1的表达与CD4、CD8、CD163的表达呈正相关,并与患者总生存相关。对照组ESCC中30.95%(13/42)出现PD-L1表达,主要见于肿瘤细胞上(9/13),且表达于间质的PD-L1与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Is)浸润相关;3)与CD8+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相比,PD-L1+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20/27)多伴CD4+TILs的浸润,且PD-L1+CD163+CD4+比PD-L1+CD163+CD8+更多见;4)TME中TILs浸润以CD4+TILs为主(68/81,CD4/CD8≥1),PD-L1更常于CD4共定位。FoxP3+Tregs占CD4+TILs比例为13-27%高于ESCC组的9-13%。CD4、FoxP3、CD8/CD4和FoxP3/CD8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相关;5)在PD-L1阳性队列,FoxP3+Tregs、FoxP3/CD8及CD8/CD4与患者总生存相关;在PD-L1阴性队列中,肿瘤坏死状况、FoxP3+Treg及CD4与较长总生存相关;6)SOX2(43/81)表达是PESCC的常发事件,与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相关;7)SOX2与PD-L1表达呈负相关。且与其他组相比,SOX2+PD-L1-、SOX2+CD4+和SOX2+FoxP3+组的患者预后更差;8)TNM分期、PD-L1、CD4以及FoxP3/CD8为独立预后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预测预后的精度和拟合度方面优于单纯性TNM分期。结论:1.PESCC患者生存率低下与其抑制性的TME相关。CD4+TILs特别是Tregs亚型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可能扮演着重要作用。2.肿瘤免疫相关标志PD-L1和CD4、FoxP3及CD8等是预测PESCC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为临床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新的选择。3.SOX2的表达与PESCC的进展相关,且与TME中PD-L1的表达呈负相关。肿瘤免疫相关标志PD-L1、CD4和FoxP3等作为预后因子的价值受到SOX2的调节。4.PESCC患者中PD-L1的表达模式与ESCC等非小细胞癌不同,主要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研究分析PD-L1的表达、PESCC的TME状态及SOX2的表达可为临床上设计针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总之,我们首次构建了一个基于独立预后变量且优于传统TNM分期模式的预测PESCC预后nomogram模型,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生存预测模型。研究肿瘤细胞SOX2的表达以及TME中免疫相关标志的表达可为临床上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10](2020)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9例PESC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其中9例患者失访未纳入分析,共入组100例患者。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PESC患者入组分析,占同期食管恶性肿瘤1.5%。局限期(LD)80例,广泛期(ED)20例。PES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18.0%和11.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3.8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总体PESC 患者,病灶长度(OR=2.661,<0.001)、TNM 分期(OR=1.464,P=0.016)、治疗方法(OR=0.333,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的MST(21.6个月)长于单纯手术组(8.3个月,P=0.021),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MST(31.0个月)长于放化疗组(9.8个月,P<0.001)。所有患者均存在1个或多个上皮细胞起源标志物阳性。CD56阳性组患者MST优于CD56阴性组(24.1 vs 13.8个月;P=0.037)。结论:1.食管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2.病变长度、TNM分期、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TNM分期较VALSG分期方法可以更好地提示PESC患者的预后。3.手术是治疗局限期PESC的重要手段,联合化疗和放疗较单纯手术可显着延长生存。4.免疫组化染色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D56阳性表达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二、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胃小细胞癌一例诊治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简介
2 讨论

(2)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临床资料
2 结果
    2.1 大体检查
    2.2 显微镜下检查
    2.3免疫组化
3 讨论
    3.1 临床特征
    3.2 诊断与鉴别诊断
    3.3 组织起源

(3)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
        2.1.1 肉眼观察
        2.1.2 光镜观察
        2.1.3 免疫组化
    2.2 治疗情况及随访
3 讨论

(4)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疗及预后(附67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TNM病理分期对预后的影响
    2.2 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
3 讨论

(6)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2.1
3 讨论
    3.1 组织起源
    3.2 临床病理特点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3.4 预后及治疗

(9)联合免疫相关标志用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预后分析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索引简表
第一章 前言
    1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研究现状
    2 TME与肿瘤
    3 PD-L1 与肿瘤
    4 SOX2与TME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溶液配制
    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2.5 主要实验方法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PESCC患者信息及临床病理特征
    3.2 TME中 TILs相关标志表达与PESCC患者预后相关
    3.3 PD-L1与TME中免疫相关标志表达相关并影响PESCC预后
    3.4 PD-L1~+PESCC和 PD-L1~-PESCC影响其预后的TME因素不同
    3.5 肿瘤干性基因SOX2 是预后不良因子与PD-L1 的表达负相关
    3.6 基于免疫相关标志构建的nomogram预后模型优于传统的预测模式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省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四、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胃小细胞癌一例诊治并文献复习[J]. 陈俊卯,赵鹏,陈建立,王小涛,王长友,张国志. 中国全科医学, 2012(23)
  • [2]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J]. 叶历,王小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10(08)
  • [3]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1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J]. 严晓梅,孙林,王山.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01)
  • [4]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诊疗及预后(附67例报道)[J]. 赵华锋,赵锡江,唐鹏,马明全,王世江.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03)
  • [5]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田学武,张建国.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6(03)
  • [6]食管小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 宫惠琳,董炜疆,徐长福,张学斌.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3(06)
  • [7]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26例病理分析[J]. 乔振亚,乔东方,张秀红,王桂平.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7(04)
  • [8]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报告及文献综合分析[J]. 彭开桂,葛霞. 肿瘤防治研究, 1994(05)
  • [9]联合免疫相关标志用于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预后分析及研究[D]. 吴晓. 汕头大学, 2021
  • [10]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D]. 夏伊麦尔旦·伊不拉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标签:;  ;  ;  ;  ;  

4例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