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红陶小口尖底花瓶的再发现

半坡红陶小口尖底花瓶的再发现

一、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卫雪[1](2019)在《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尖底瓶应是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典型陶器之一,无论如何理解仰韶文化的内涵特征,尖底瓶都与仰韶文化有关。本文在总结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尖底瓶体型大小、形态结构等为分类标准建立新的分类体系,运用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将尖底瓶分为中小型和大型两大类,每类之下又可细分为亚类、小类,各类尖底瓶拥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可分别代表独立的演变序列。在类型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尖底瓶的共存关系,将其演变过程分为三期四段,以关中地区为核心的渭水流域是其分布中心,周邻文化均受其影响。针对尖底瓶的功能和用途,历来存在汲水器与酒器等诸多争议。本文以仰韶文化的相关发现为基础,运用设计学方法,参考材料、制作技术及使用方式,通过模拟实验,并结合陶器残留物的分析结果,认为尖底瓶是储酒器,中小型尖底瓶兼作饮酒器,并着重探讨了尖底、小口及腹部双耳的功能意义。模拟实验证明,尖底瓶形体越大,器壁越薄,则分段数量就越多,结构复杂者尤甚。由于尖底不便放置,分段制作应始于腹壁,其次制作、粘接尖底,再次分段制作、粘接肩颈部,最后粘接口部,耳部安装方式多样。分段制作工艺使尖底瓶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隐性特征,其一,分段制作、延时粘接的干湿度差异,使得粘接处的紧密度不均匀,在搬运移动时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尖底瓶双耳的功能与此有关,且大小有别,具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其二,尖底内壁结构由平整光滑向保留泥条筑痕、甚至刻意按压指窝痕的演变,始终没有引起注意。分析认为尖底的主要功能在于沉淀分离、澄清酒液,而后人们利用凹凸不平的内壁结构强化了沉淀物的稳定性。尖底瓶的小口结构不适于谷物酒发酵,但便于封盖和开启,口部的发展演变可能与封盖方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使用功能的模拟实验表明,尖底瓶的核心结构确为尖底,该结构在集中稳定沉淀物、减少渗水性方面优势明显。尖底瓶规格大小的背后,实际隐含着功能及使用特点的差异。由于尖底瓶核心结构是尖底,其主要功能是沉淀分离,一旦人们找到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沉淀分离技术和方法,不便放置的尖底很快被淘汰,尖底瓶便消失于史前文明之中了。

卫雪,钱耀鹏[2](2019)在《陶尖底瓶的功能结构分析》文中认为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陶器之一,有关其功能或用途的争议由来已久。认为是汲水器(甀)、酒器、欹器(侑卮)、祭器(礼器)、魂瓶等观点,均立足于不分大小的形态结构,分别通过民族学、古文字或典籍记载、外国考古资料乃至残留物分析结果进行跨时空比较研究。即便符合功能决定形态的内在逻辑,但工业设计的概念是"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将功能、结构、材料和生产手段、使用方式统一起来"[1],即材料、制作技术及使用方式可能也会影响使用功能,必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指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李彬森[4](2018)在《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考古材料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与文化过程作用结果,了解这些过程是考古学“透物见人”的基础。目前中国考古学界就这一问题研究较少,致使解释考古材料的过程中常常忽视考古材料的形成过程。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中,考古材料如何被废弃又是重中之重的问题。不同生计方式的群体,尤其是狩猎采集者与农业群体,在遗址废弃方式上存在着重要的区别。反过来,通过废弃过程分析可以从一个角度来透视原始农业的发展过程。本文正是着眼这两个方面的需要,尝试运用废弃过程分析来探讨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进而探讨早期农业从非稳定性定居走向定居的变化过程。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论文采用的理论方法回顾。论文强调,考古材料的形成深受遗址形成过程影响,废弃过程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新石器早期普遍存在与后期不一样的废弃模式,这是源于农业发展早期的非稳定性定居,废弃过程是阐释农业发展过程的良好方法。这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考古材料形成过程和废弃过程相关的研究史,然后对理论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探讨,系统梳理废弃过程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介绍。结合考古学与民族考古学研究成果,以期提供可供参考的分析模型。最后,介绍研究的时空范围与拟采用的相关研究概念与术语,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具体流程。第二部分为材料的论证分析部分。以新石器早期年代约为距今8500‐7000年内我国北方地区五大考古学文化的遗址材料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其中包括,位于生态交错带的辽西地区,以兴隆洼、兴隆沟、南台子三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兴隆洼文化;华北中心区域北部,以磁山、北福地两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磁山文化;华北地区中南部的中原地区,以唐户、莪沟、贾湖三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裴李岗文化;华北东部沿海地带的山东地区,以后李、西河、小荆山、前埠下、月庄五个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后李文化;华北西部地区的关中和陇东地区,以大地湾遗址及其区域为代表的大地湾文化。这个部分综合运用废弃过程分析、石器分析、遗址关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各遗址的废弃过程和生计方式,从房址、灰坑等遗迹、遗物的完整和空间关联分析遗址废弃时古人可能采取的行为策略,从而得出有计划与无计划、预期返回与不返回、短期与长期的废弃模式结论,并通过石器工具分析、出土动植物遗存分析等方面综合考察遗址的生计方式,对可能采取的废弃策略予以佐证。分析结果表明:(1)兴隆洼文化诸遗址的废弃策略较为一致,居住面普遍保存大量完整器物,这个时期实行狩猎采集与原始农业混合利用的生计方式,均存在预期返回策略,遗址呈现出季节性利用的特点;(2)华北北部地区的诸遗址,早期的磁山遗址出现大量埋有粮食和陶器、石器工具的数十座灰坑,这并非祭祀行为的结果,而是一种因定居能力不强采取的预期返回的储备。年代偏晚的北福地遗址已经出现大量房址,但“祭祀场”仍然储备完整多样器物,同样表现出预期返回策略;(3)华北南部的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分为三期,早期已实现定居,但整体看三期的废弃模式并未有较大差别,晚期农业经济占比重明显提高,定居能力较强。唐户与北岗遗址同样如此,出现房址,并有明显的农业经济,定居能力较强,废弃过程有计划且较缓慢;(4)山东后李文化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并有所差别,各遗址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发展出稍有不同的混合制经济。定居能力较稳固的遗址,废弃时更有计划性,这主要指依靠渔猎经济比重较大的遗址;定居能力较弱的遗址,则呈现出短期重复利用遗址的特征;(5)西北地区以大地湾遗址为主要代表,遗址一二期差别显着。一期房址很少,二期房址呈“涌现性”式增长。一期时灰坑内物品储藏种类多样,完整物品多。狩猎采集经济占比重大,遗址呈现出短期预期返回的废弃模式。通过废弃过程研究显示,定居与农业发展是一个缓慢的渐进式过程,新石器时代早期定居能力普遍不强,农业系统初建时不够稳定,需要定期迁居。在混合制经济中,农业所占比重高的定居能力较强,反之较弱。由于水生资源利用的补充作用,生计方式中含有它的遗址,定居能力也较强。第三部分为总结与讨论。首先通过对华北地区新石器早期废弃过程的研究,总结出各地区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同一性为普遍出现定居生活,但是定居不够稳定,遗址并不是常年利用;差异性与各地区自然环境与文化系统相关,可分为农业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华北中部和东部地区定居能力普遍较东北与西北地区强,流动性低。其次对本文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总结,并对可扩展的研究区域进行展望。最后回顾全文,检视分析的不足之处及创新之处,并提出未来思考与研究的方向。

李丽娜[5](2010)在《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龙山至二里头时代,一般是指中国文献记载的夏代及其以前的尧舜禹时代,其中龙山时代代表了公元前3000~2000年之间的考古学文化;而二里头时代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但其并不能完全包括周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因为这些考古学文化的主要年代多数已进入了商纪年。考古资料表明,龙山至二里头时代是中国史前城邑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龙山时代各地区城邑的蓬勃发展和二里头时代中原地区城邑的继续发展而周边地区城邑的相继衰落。由于城邑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被看作是国家和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重要标志,在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进行比较研究是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和形成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各地区间地理环境和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差异,在龙山至二里头时代考古学文化分区的基础上,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可分为中原地区、海岱地区、江汉地区、巴蜀地区、太湖地区和河套地区等六大区域。在各地区考古学文化分期的基础上,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可进行一定的考古学分期,其中,龙山时代城邑可划分为4期,二里头时代城邑依据其共存关系,可初步分为两期。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时空范围的确定无疑为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由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各地区城邑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分化到融合的历史大趋势的推动之下,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经历了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由多中心到一个中心的变革。而这一过程正与文献记载的从“万邦”林立到夏王朝统一国家的出现的社会变革相一致。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体现了中国古代文明化进程的特点,即多元一体的演进模式。在这一演进模式的推动下,龙山至二里头时代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由“万邦”社会正式迈入到了文明与国家的社会。

徐英[6](2006)在《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研究讨论的对象,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 本文题目指称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限定于匈奴、突厥、鲜卑、契丹、蒙古这五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他们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余涉及到柔然、乌桓等中国北方其他一些游牧民族的文化及造型艺术,文中偶有论述,并非本文研讨的重点。同理推之,本文研讨的时空界定,也是上述五个游牧民族相对活跃的历史时段和他们主要的活动区域——蒙古高原。 另外,本文题目中“造型艺术”的概念限定在狭义的范畴,即: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几个造型艺术的主要方面。工艺美术的内容庞杂,因此分为上、下两章论述。宗教造型艺术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影响巨大,亦另辟章节,探微钩沉。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回溯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艺术史的角度切入,将造型艺术的主要门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置于中国北方历史的框架下和游牧民族文化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梳理。从史学、民族学、美学的多维视点,全方位探询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奥秘,以期获得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艺术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美学依据,管窥其与生俱来的北方草原艺术风格的民族学成因。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发生、发展、交融和变异的轨迹与规律,首次引入“净美”的审美概念,揭示北方草原造型艺术的魅力所在。

吴卫[7](2004)在《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的学术研究项目《中华古代艺术设计——水、火、木、金、土五行系列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水”篇。本文以人类如何实现“水往高处流”——由“自下而上”提水灌溉一“事”产生的“物”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展开对相关升水器械水车的传统农业生态自然以及社会思维两大背景的调研工作,对我国传统升水器械系列桔槔、辘轳、渴乌、翻车、筒车等逐一进行了案例研究,勾画了中国传统升水器械的历史发展脉络结构,探讨“象制”与“圜生”的过程与中国造物思想的必然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演变关系,论述了传统升水器械发展的局限和落后的根源,并揭示出中国传统升水器械的设计思想特征及造物原则。开篇第一章主要是针对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并对国际国内的研究状况和进展进行了综述。第二章直接从课题入手探讨五行之水和人为事物的对应关系,并着重对水的人为事物进行了分类,目的是提出“水往高处流”——如何自下而上提水灌溉一事,及因这个事而产生的升水器械的“物”链,为今后各章的论述建立目标系统。第三章围绕提水灌溉一事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自然(地理气候、农作物、耕作与农具、生产关系等)、社会和思维(文化思想、人文经济、风俗信仰)等背景。即从“物”后面绕过去看“事”,调查当时当地当物的相关事的背景。第四章重点探讨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传统升水器械系列“桔槔挈汲”、“辘轳绠提”、“渴乌气引”、“翻车龙骨”及“筒车轮济”等的案例研究。第五章探讨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事理关系。诸如:传统升水器械中物的演进逻辑、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局限性等等。第六章围绕提水灌溉一事探讨并挖掘其形而上的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六大特征:“崇实黜虚,致用厚生”;“人为物本,物因人用”;“工役俱省,简易捷利”;“假物役机,凭智巧先”;“随地所宜,观物取辩”;“器完不饰,素朴质真”等等。第七章针对人们在如何提水灌溉一事上所反映的造物设计思想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以上各章的支撑下阐述笔者个人的对此课题研究的结论。

吴卫[8](2004)在《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文中认为

丁清贤[9](1990)在《河南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文中指出 河南,地处中原,北有太行山,南有大别山,西部是伏牛山的余脉,东部为广阔的华东平原,全省大部分地区被一层土质松软的黄土复盖。举世闻名的黄河从河南的中部穿过,淮河发源于豫南的大别山中,两条大河的支流犹如人体内的血管遍布于河南各地。全省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非常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是远古人们理想的活动场所。从远古的时候起,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给我们的子孙遗留下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高广仁,邵望平[10](1984)在《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文中研究指明一、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学研究探讨中华民族史前文化发展的脉络,追溯中华古代文明形成的过程,是中国史前考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一课题的研究史上出现过种种不同的论说,粗略分来,大致有二。一是中国文化外来说,以西来说为其主流;一是本土起源说。持前说者多系外国学者,他们往往囿于某种偏见,以主观臆测和牵强附会的治学方法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早在三十年代期间,老一代的考古学者就批评过这些"西洋人研究‘中国学’者",说他们"犯了生吞活剥的毛病,摭拾一鳞半爪,强为沟通,造出种种奇

二、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 题解暨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1 仰韶文化的概念问题
        1.2.2 尖底瓶的时空范围
        1.2.3 尖底瓶分布范围的史前环境特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预期
第二章 尖底瓶研究现状述评
    2.1 尖底瓶的研究历程
        2.1.1 20 世纪20年代—60 年代(初始研究阶段)
        2.1.2 20 世纪70年代—80 年代(深入研究阶段)
        2.1.3 20 世纪90年代—至今(实证研究阶段)
    2.2 尖底瓶研究现状反思
第三章 尖底瓶的分类
    3.1 分类标准及结果
        3.1.1 分类标准
        3.1.2 分类结果
    3.2 甲类(中小型尖底瓶)
    3.3 乙类(大型尖底瓶)
    3.4 小结
第四章 尖底瓶的时空演变
    4.1 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4.2 分期研究
    4.3 分区研究
    4.4 源流探析
第五章 尖底瓶的成型工艺
    5.1 尖底瓶成型工艺考察
    5.2 传统制陶工艺的启示
    5.3 成型工艺的模拟实验
        5.3.1 尖底瓶主体成型工艺
        5.3.2 器耳及底部的安装与修整
        5.3.3 小结
    5.4 成型工艺的时空差异
第六章 尖底瓶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分析
    6.1 成型工艺所致的隐性特征
    6.2 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
    6.3 残留物分析结果的验证
    6.4 使用功能模拟实验
    6.5 小结
第七章 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1 尖底瓶出土状况考察
        7.1.1 居址出土尖底瓶
        7.1.2 墓地出土尖底瓶
    7.2 社会功能分析
        7.2.1 居址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2.2 墓葬中尖底瓶的社会功能
    7.3 民族学材料及国外考古材料的启示
第八章 尖底瓶相关问题的研究
    8.1 尖底瓶时空分布与区域文化类型关系考察
        8.1.1 半坡期
        8.1.2 庙底沟期
        8.1.3 半坡晚期
        8.1.4 小结
    8.2 中外尖底瓶的比较研究
        8.2.1 形态结构的比较
        8.2.2 功能与使用方法的比较
        8.2.3 尖底瓶的沿用与消失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陶尖底瓶的功能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尖底瓶功能的既有认识
二、尖底瓶形态结构的演变
    (一)A类
    (二)B类
三、成型工艺及隐性特征
四、尖底瓶的功能结构与使用特点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时空范围
    1.5 相关概念说明
第二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回顾
    2.1 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简史
    2.2 考古材料形成过程研究的基本概念体系
        2.2.1 文化形成过程
        2.2.2 自然形成过程
    2.3 废弃过程研究简史
        2.3.1 废弃过程的概念
        2.3.2 国外研究
        2.3.3 国内研究
        2.3.4 最新研究进展:地质考古学的兴起
    2.4 废弃过程分析方法
    2.5 实践:经典案例研究分析
第三章 生态交错带遗址废弃过程研究:辽西地区
    3.1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及其研究
    3.2 兴隆洼遗址
        3.2.1 房址分析
        3.2.2 石器工具分析
        3.2.3 小结
    3.3 兴隆沟遗址
        3.3.1 遗址概况
        3.3.2 房址分析
        3.3.3 小结
    3.4 南台子遗址
        3.4.1 房址分析
        3.4.2 灰坑分析
        3.4.3 石器工具分析
        3.4.4 小结
    3.5 总结
第四章 华北中心区域北部
    4.1 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简史及其典型遗址
    4.2 磁山遗址
        4.2.1 既有研究与问题
        4.2.2 废弃过程研究
        4.2.3 小结
    4.3 北福地遗址
        4.3.1 既有研究与问题
        4.3.2 废弃过程研究
        4.3.3 遗址生计方式复原
        4.3.4 小结
    4.4 总结
第五章 华北中心区域南部
    5.1 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研究简史
    5.2 唐户遗址
        5.2.1 地层所显示的自然沉积过程
        5.2.2 房址分析
        5.2.3 石器工具分析
        5.2.4 小结
    5.3 莪沟遗址
        5.3.1 房址分析
        5.3.2 石器工具分析
        5.3.3 小结
    5.4 贾湖遗址
        5.4.1 灰坑分析
        5.4.2 房址分析
        5.4.3 小结
    5.5 总结
第六章 华北东部沿海地带:山东地区
    6.1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简史
    6.2 后李遗址
        6.2.1 遗址概况与地层堆积
        6.2.2 废弃过程分析
        6.2.3 小结
    6.3 西河遗址
        6.3.1 发现与研究
        6.3.2 房址分析
        6.3.3 动植物遗存分析
        6.3.4 小结
    6.4 小荆山遗址
        6.4.1 材料整合
        6.4.2 房址分析
        6.4.3 小结
    6.5 前埠下遗址
        6.5.1 遗址概况
        6.5.2 遗址内出土器物分析
        6.5.3 H259的废弃过程分析
        6.5.4 小结
    6.6 月庄遗址
        6.6.1 材料整合
        6.6.2 8层下14座灰坑的分析
        6.6.3 小结
    6.7 总结
第七章 华北西部地区:关中与陇东地区
    7.1 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概况
    7.2 大地湾遗址
        7.2.1 基本材料
        7.2.2 房址分析
        7.2.3 灰坑分析
        7.2.4 石器工具分析
        7.2.5 细石叶遗存分析
        7.2.6 动植物资源分析
        7.2.7 小结
    7.3 总结
第八章 华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进程与区域差异
    8.1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废弃过程反映的普遍性
    8.2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废弃过程反映的差异性
    8.3 废弃过程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
第九章 有关废弃过程理论与分析方法的讨论
    9.1 废弃过程理论的适用性问题
    9.2 废弃过程方法的应用
        9.2.1 田野发掘层面
        9.2.2 考古分析层面
    9.3 未来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9.3.1 借鉴当代物质文化研究
        9.3.2 加强特殊遗迹研究
        9.3.3 建立石器使用模型
    9.4 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5)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对象和时空范围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的时空范围
    1.2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发现与研究回顾及研究的意义
        1.2.1 考古发现
        1.2.2 研究回顾
        1.2.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3.1 考古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1.3.2 聚落考古的理论与方法
        1.3.3 文献和考古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
        1.3.4 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
2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分区、分期和类型
    2.1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分区
        2.1.1 区系类型理论的形成
        2.1.2 区系划分的理论依据
        2.1.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分区
    2.2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各区域城邑的分期
        2.2.1 中原地区
        2.2.2 海岱地区
        2.2.3 江汉地区
        2.2.4 太湖地区
        2.2.5 巴蜀地区
        2.2.6 河套地区
    2.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类型划分
        2.3.1 根据建筑材料划分
        2.3.2 根据城址形状划分
        2.3.3 根据城垣结构划分
        2.3.4 根据城址规模划分
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兴衰的背景
    3.1 龙山时代城邑兴起的背景
        3.1.1 生业背景
        3.1.2 技术背景
        3.1.3 社会背景
        3.1.4 环境背景
    3.2 二里头时代各地区城邑兴衰的背景和原因
        3.2.1 经济背景
        3.2.2 社会背景
        3.2.3 城邑兴衰的原因
        3.2.4 人地关系
    3.3 小结
4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基本内涵
    4.1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起源和发展
        4.1.1 起源
        4.1.2 萌芽
        4.1.3 初步发展
        4.1.4 初步完善
    4.2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筑法
        4.2.1 石城的建筑方法
        4.2.2 土城的建筑方法
    4.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布局
        4.3.1 城垣形状
        4.3.2 城垣结构布局
        4.3.3 城门道路布局
        4.3.4 城内功能布局
    4.4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功能
        4.4.1 防洪
        4.4.2 外部防御
        4.4.3 内部防御
        4.4.4 政治功能
    4.5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性质
        4.5.1 城邑性质的判定依据
        4.5.2 城邑性质的种类
        4.5.3 龙山时代城邑的性质
        4.5.4 二里头时代城邑的性质
5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比较研究
    5.1 早期夏文化问题探讨
    5.2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共时性比较研究
        5.2.1 龙山时代各地区城邑比较
        5.2.2 二里头时代各地区城邑比较
    5.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的历时性比较研究
        5.3.1 连续性
        5.3.2 阶段性
    5.4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与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的形成
        5.4.1 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形成标准的讨论
        5.4.2 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空范围的讨论
        5.4.3 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与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的形成
6 结语
附表一
附表二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缘起
    第二节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水平
    第四节 造型艺术概念的界定及本文各章节概说
第二章 绘画
    第一节 中国北方草原岩画
    第二节 壁画创作的广阔空间
    第三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宫廷画创作
    第四节 文人画的典与雅
    第五节 形式美的民族文化基因
    第六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绘画风格的谱系考略
第三章 雕塑
    第一节 中国北方草原上的早期雕塑遗存
    第二节 鹿石与石人
    第三节 玉雕
    第四节 青铜雕塑
    第五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雕塑作品与他们生活环境的关系
    第六节 创作方法与雕刻工具
    第七节 从实用到审美的精神流变
    第八节 文化内涵的复杂与多样
第四章 工艺美术(上)
    第一节 陶器
    第二节 瓷器
    第三节 金银器
    第四节 织品
    第五节 服饰习俗
    第六节 其它工艺品
第五章 工艺美术(下)
    第一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独特的手工艺技法
    第二节 耐久性与便捷性
    第三节 文化、审美内涵
    第四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的审美特点
    第五节 饰品与色彩的民族文化意蕴
    第六节 交流与变迁
第六章 建筑艺术
    第一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对空间概念的独特理解
    第二节 中国北方草原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建筑—流动式毡房
    第四节 永久性建筑的出现
    第五节 实用的价值观与文化审美内涵
    第六节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建筑中的多元文化因素
第七章 宗教造型艺术
    第一节 中国北方草原原始宗教艺术的原生态格局
    第二节 中国北方游牧文化与外来宗教
    第三节 宗教绘画与宗教雕塑
    第四节 宗教的建筑艺术
    第五节 精神依托的符号化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生活艺术化
    第二节 艺术民俗化
    第三节 宗教形象化
    第四节 艺术皆史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历史文化大事记
附录二: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文化遗址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后记
鸣谢

(7)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 言
    1.1 课题背景、研究方法和选题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方法
        1.1.3 选题意义
    1.2 国际国内研究状况和进展
    1.3 论文各部分的简要内容
第二章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提水灌溉
    2.1 五行之水和人为事物
        2.1.1 五行之水
        2.1.2 人为事物
    2.2 对水的人为事物的分类和定位
        2.2.1 分类
        2.2.2 定位
    2.3 “水往高处流”自下而上的升水器械
        2.3.1 五行之水关系到农业灌溉的命脉
        2.3.2 自下而上的升水器械
    2.4 从提水灌溉之“事”入手建立目标系统
第三章 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农业生态文化背景
    3.1 传统农业自然生态背景因素
        3.1.1 地理气候
        3.1.2 农作物
        3.1.3 耕作
        3.1.4 农具
    3.2 明末影响升水器械的社会思维等因素
        3.2.1 人文思想背景
        3.2.2 社会经济环境
        3.2.3 民间风俗信仰
第四章 围绕提水灌溉一事的升水器械案例研究
    4.1 桔槔挈汲--杠杆
        4.1.1 何谓桔槔
        4.1.2 桔槔之美
        4.1.3 桔槔与红陶小口尖底瓶
    4.2 辘轳绠提--轮轴
        4.2.1 何谓辘轳
        4.2.2 辘轳与井
    4.3 渴乌气引--“虹吸”
        4.3.1 何谓渴乌
        4.3.2 渴乌与虹吸管
        4.3.3 渴乌与连筒
        4.3.4 渴乌与唧筒
        4.3.5 渴乌与辘轳
    4.4 翻车龙骨--链动
        4.4.1 何谓翻车
        4.4.2 翻车之美
        4.4.3 翻车类型
    4.5 筒车轮济--轮动
        4.5 1 何谓筒车
        4.5.2 筒车之美
        4.5.3 筒车的类型
        4.5.4 筒车与水轮
        4.5.5 南北筒车比较
        4.5.6 筒车与连筒
第五章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事理关系
    5.1 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逻辑性
        5.1.1 传统升水器械中物的演进逻辑
        5.1.2 传统升水器械中人的逻辑关系
    5.2 明末传统升水器械造物发展的局限性
        5.2.1 选材单一 劳力廉价
        5.2.2 季节性强 缺乏创新
        5.2.3 缺乏人才 工匠盲从
        5.2.4 重文轻技 排斥末学
第六章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和评判标准
    6.1 中国古代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特征
        6.1.1 文化思想层面
        6.1.2 造物认识层面
        6.1.3 设计技巧层面
        6.1.4 技术美学层面
    6.2 传统升水器械设计优劣的评判标准
        6.2.1 是否“省”“易”
        6.2.2 是否“巧”“智”
        6.2.3 是否“宜”“适”
        6.2.4 是否“真”“朴”
第七章 结 论
    7.1 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
        7.1.1 器以象制--传统升水器械形态特征:形式服从功能
        7.1.2 象以圜生--传统升水器械功能形态产生的根源
    7.2 对传统升水器械设计落后原因的思考
        7.2.1 选官制度与教育制度合而为一:八股取士
        7.2.2 小农意识和自给自足经济起到了屏蔽造物发展的作用
        7.2.3 儒家思想不是阻碍造物发展的直接原因
    7.3 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当代解读
参考文献
    中文古籍
    中文今着
    中文译着
    中文期刊
致 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8)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二、从器形说起
三、再谈桔槔与辘轳
    1. 桔槔
    2. 辘轳
四、小结

(9)河南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及当时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二、河南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征及有关农业方面的几个问题
三、龙山文化特点及有关农业的几个问题

四、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仰韶文化尖底瓶研究[D]. 卫雪. 西北大学, 2019(04)
  • [2]陶尖底瓶的功能结构分析[J]. 卫雪,钱耀鹏. 考古, 2019(11)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的废弃过程研究[D]. 李彬森. 吉林大学, 2018(12)
  • [5]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 李丽娜. 郑州大学, 2010(05)
  • [6]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研究[D]. 徐英.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7]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 吴卫. 清华大学, 2004(03)
  • [8]半坡红陶小口尖底瓶的再发现[J]. 吴卫. 装饰, 2004(01)
  • [9]河南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的发现与研究[J]. 丁清贤. 农业考古, 1990(01)
  • [10]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历史文化区[J]. 高广仁,邵望平. 史前研究, 1984(01)

标签:;  ;  ;  ;  ;  

半坡红陶小口尖底花瓶的再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