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有哪些规定?

67、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有哪些规定?

一、六十七、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工作有何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明锁[1](2020)在《中国民商法典编纂中对债的制度的重认回归与聚合完善——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债(承)权编”草案建议稿(黄河版)》》文中研究表明民商法典是市场经济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法律。中国民法典编纂实属民商法典之编纂。民商法典通则为其道,人身权、物产权、知产权、债承权与继承权为其象,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之五行学说相对应。债乃民商主体间法律之锁链,属金肺之象,呼吸交替、纳新吐故,相互移转承接者也。债本统一之制,将其任意砍分,实属对债的真情本性之背离,对法治诚信文明之毁损。编纂中国民商法典,当对数千年科学传统债之本真予重认,使其回归聚合并完善张扬。债的基本核心制度为债的产生与履行。对债不履行者,当重其责任,严其后果。担保乃债之附随辅助之制,当与主相从。本文依持理论实践结合、法治德治结合、守正创新结合、科学民主结合,以及天人合一、民商合一、知行合一之理念,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草案建议稿(黄河版)》的"通则编"226条、"人身权编"247条、"物权编"398条、"知识产权编"195条之后,毅力于债,完成"债转承接"漫卷,为667条,加上前面四编,共计1733条。就整个民商法典言,尚剩继承独编。若沿改上编结语,可谓是:通人物智峰嶂过,债岭磅礴征进难。知行百里九十半,长城望雁赏枫花。

陈添翼[2](2020)在《清代民国时期账局研究》文中认为账局萌芽于明末,成熟于康乾之际。账局兴衰发展的演变轨迹,可以窥探到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实际。账局的兴起、发展与全国商品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长途贩运、汉蒙民族贸易与恰克图贸易的兴起,扩大了商业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京债经营机构、印局、当铺等其他金融机构,为了满足扩大了的商业需求开始扩充业务,向工商业放款,当对工商业放款在其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时,账局经营必将走向专业化、专门化。账局专门从事辅助商业周转的金融借贷,以获取利息为主要目的,为商业运转提供资金支持。账局作为独立的行业分享了商业的部分利润。账局的制度设计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量身定制,并不适应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因而其被社会淘汰成为必然。账局的组织制度与经营管理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账局的组织管理采用合伙制,账局由银股(钱股)和身股(人力股)两部分构成,银股和身股按股俸共享经营所得利润。账局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以完全分离为主,但不排除不完全分离的情况存在。在账局经营中银股负无限责任,而身股在营业亏累时,无分红可分,但每年仍可支取一定的应支银,负有限责任。账局的原始资本主要来源于商人与商号以及官僚等,其经营资本主要来自股东投入的原始本银以及对外吸收的存款。账局的利润来源以出放借款所得利息为主,对外投资其他商号的分红与应支、银两的平色余利收入、银钱买卖收入、汇费及兼营其他商业的收入,占据一定的比例。在账局盈利情况下,支出结构中营业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经营性支出的比重相对要小些,反之则出现亏损。而疲账撇除所占比例影响账局的盈利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账局的资本收益率大致在10%——20%之间。账局有限地吸收存款,以放款的出放量为标准,量出为入,当贷款放不出去时,即使是相熟客户,也会催促其将存款取回。其存款的主要来源为确实进行工商业经营的商人或商号。账局吸收存款要与客户开立约、票、帖、凭折等凭证,甚至业务往来频繁的相熟客户,不需开立何凭证,只需登注入双方账簿上即可。账局并未发展到将民间社会闲散资金以存款的方式吸纳组织起来,做为金融资本借贷给工商业运营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质上,账局是中国银行的早期阶段。账局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之上进行放款,商号组织均为无限责任制,商号股东的资产均可作为贷款偿还的来源。账局对放款严格管理,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客户的动态信息,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背景的商人或工商业字号为主要放款对象等因素,决定了账局采用信用放款的可行性及稳定性。账局自成立伊始就专门为工商业运行融通资金,进而开展了借贷业务,并在其基础上扩展业务,为与之有业务往来的商号进行债权债务清算服务。其清算方式可以通过账簿直接拨兑,也可以通过信札下达支付命令。账局的清算主要在同时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商号间进行,这与上海钱庄的结算制度有很大的不同。账局是地方化、区域化的民间金融机构,其对外存放款遵循当地金融市场的借贷习惯。

王飞[3](2020)在《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清代张家口经贸发展与商帮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描述了张家口的历史沿革,清代张家口商业、张家口手工业、张家口交通运输业、张家口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清代张家口商人主体的构成情况。最早张家口是北部边塞一座因军事目的而修建的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北部“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着名的“张库商道”的起点城市。张家口的名称始于明代,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指挥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下堡)。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增筑关厢。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兵部尚书余子俊筑边墙,即外长城,大境门为要隘。明嘉庆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开筑下堡小北门,俗称张家口。内地出口俄罗斯和蒙古的货物,俄罗斯和蒙古进口的货物,都是先运到张家口集中,然后再发往各地。为了管理商务以及处理民族事务,清政府在上下二堡设置了很多衙署机构。张家口的对蒙贸易、对俄贸易的商品种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俄、蒙输入张家口的商品以毛皮、纺织品、牲畜、土碱为大宗。由俄国输入商品种类繁多,其中输入毛皮数量最多。熊皮、狼皮、海獭皮、狐皮是较为贵重的毛皮。数量居第二位的商品是纺织品。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各类贸易货物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毛皮类产品。从1820年开始,毛皮类产品所占的份额才开始下降,纺织品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旅蒙山西商人在牧区市场收购并贩运内地的牲畜是蒙古输入内地的大宗商品。每年由蒙古经张家口运往内地的马、牛、羊数量达数百万头。土碱也是从蒙区输入的大宗商品,张家口碱商在察哈尔正蓝旗和镶白旗的牧地收购土碱,运回张家口进行再加工,清除杂质,制成碱砖,运销京、津,再转售各地。经张家口流转输出的主要是对俄贸易货物,货物的种类主要是:棉织品、丝绸、茶叶等。最初,中国向俄国出口的主要是棉织品和丝绸商品。从1802年开始,棉织品输出比例不断下降,茶叶输出比例不断增加。茶叶输出额最终超过棉布、丝绸输出额,占据中俄商品贸易的主体。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主要包括皮毛业、制碱业、制革业、蒙靴业等几个行业。明清时期,张家口是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仅经营毛皮的商号就有几千家。大境门外的西沟街,是繁华的皮毛交易市场,街道两旁商号林立。张家口皮毛加工系统主要向纵横两方面延伸、扩展。横向是各种毛制品和皮制品的生产,纵向是从皮子鞣制到下脚料综合利用。张家口的制碱业属于民办官商性质,须经官府授权,才允许民间经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碱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张家口口碱业便开始走下坡路。张家口的制革业主要分为三类:白皮行、黑皮行和皮鞍业。白皮行以生产各种皮条和车马挽具为主,张家口的皮条铺主要集中在边路街。北起玉带桥南至深沟口。车马店和骆驼店都在西沙河、三合店巷、元台子、长胜街、福兴里一带。张家口黑皮行的数量比较多,产品主要是:黑熟底皮、白熟底皮等,主要集中在元台子、沙院、通兴巷、福兴里、宋家大院、隆昌巷一带开设手工作坊。张家口的皮鞍业,以生产皮马鞍为主。所生产的皮鞍通过旅蒙商运销到蒙古牧区以及内地官衙骑兵和商贾各界,供马鞍上装配使用。蒙民需要蒙靴数量比较多,在清代时张家口的蒙靴生产达到兴盛。靴铺机构,有的是自财独资经营,有的是合资合伙经营。大境门内外的几十户大旅蒙商京外馆,在外蒙地区都有座庄外号,每年运往库伦的蒙靴约有二十多万双。张家口的交通运输起源比较早,商周时期商王朝经常出兵征伐鬼方,这就说明当时坝上张北至商王朝都邑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就有了道路。清代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全国的道路网。康熙帝曾选派台官治理驿务,并从张家口至库伦间整修了驿道,沿途设立了台站。张家口地区在清代的邮驿,基本上可分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宣化府范围所属驿站和暖铺,归属于直隶省。另一大部分是口北三厅,除张家口和独石口各有一个汉驿外,都是通往蒙古的军用台站。张库商道是指张家口到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这一贸易路线还延伸到俄国的边境城市恰克图,是我国北方连接蒙、俄的一条国际商品运输线。恰克图的开埠,商业互市的发展,使张库商道继续向北延伸,这条国际运输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繁盛起来。西伯利亚铁路建成通车,中俄商品运销经海参崴转口,这对张库商道运输是致命的打击。随着外蒙的独立,张库大道路断人稀,商品运销趋于绝迹。张家口的金融业主要包括典当业、账局、票号、钱庄、银行业等。典当是一种以互利为目的的金融活动,这种活动俱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其根本功能在于以这种临时融资形式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到了清代,典当业的发展势头是空前的,典当服务于商品流通,典商的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账局,是雍乾之际在北京、张家口等北方商业城市产生的以存放款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账局的主要业务对象是私营商业。从清雍正、乾隆之际到咸丰年间,是账局发生及不断发展的时期,从咸丰末年到民国初年,是账局由鼎盛到衰败的时期。票号是19世纪20年代初期产生的一种金融机构,它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票号从道光年间兴起,同治年间,票号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到光绪年间,票号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张家口的钱庄前身是钱铺,钱铺是我国实行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的产物。钱庄开始大部为商号兼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专营性质。钱庄本身靠信用吸收存款,再向具有信用的商号发放贷款。张家口历史上设立最早的一家国家银行是大清户部银行张家口分行。清末民初张家口当地银行机构大小合计有二十二个。主要的银行机构有中国银行张家口分行,交通银行张家口分行、边业银行张家口分行和察哈尔兴业银行四家。这些银行都经办汇兑、存款、贷款业务。张家口外国银行方面主要有华俄道胜银行、远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等。张家口的商人群体主要有晋商、京帮、口商。张家口的晋商是商人的主体,晋商经营的行业主要有盐业、粮食、棉布、棉花、丝绸、茶叶等。张家口的晋商使当地人有了商品经济的观念,他们重信誉,以诚信取胜,晋商经商有道使得张家口人学到了经营之道。张家口的京帮主要是拿着国家俸禄的旗人组成的商帮。张家口京帮从事的贸易主要是自北京、张家口输往蒙古牧区砖茶、面粉、丝绸、布匹等商品,自蒙古牧区输往张家口、北京地区羊毛、驼毛、羊皮、狼皮等商品。张家口的口商主要是指张家口本地的阳原、蔚县、怀安人组成的本地商帮。张家口晋商所组成的商业行社或把持的商业行社在清后期成为张家口工商业行社的主要力量。从清嘉庆至民国时期张家口商业行社多数是商贸业、手工业的组织,也有地方乡谊性质的组织。总之,在清代张家口是我国北部边境重要的贸易城市。张家口最初只是因军事目的修建的一座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北方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张家口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蒙贸易、对俄贸易。张家口最初的道路也是因战争而修建,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张家口、库伦等地修建了几条官方驿道。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地区的商道逐渐发展完善。张家口商贸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张家口金融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其商业和外贸的发展。这种良性的互动效应使得明清时期张家口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功能不断丰富。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的产生就是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在北部边境城市中是比较发达的。张家口的商人主体主要是晋商、京帮和口商,其中以晋商居多,并且晋商主要从事贸易和票号的经营。这其中有地缘文化上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晋商具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传统,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经营上讲究经营谋略,这使其能够在商业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进而占据张家口商人群体的主体地位。

杨奇超[4](2020)在《西南联大时期郑天挺的日常生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历久弥坚,完成了战时国家赋予的使命,创造了中国大学史和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郑天挺既是西南联大的历史教授,又是西南联大的总务长,在西南联大的成功办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南联大时期,郑天挺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承担教研工作,又要负责联大的日常行政事务,二项事务交杂繁复;在经济生活上,收入来源少,消费事项多,往往收支不对等,薪资水平也仅够维持生计;在日常交游中,也只是通过极其简单的交游方式,来放松自我。但是郑天挺克服战时艰难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成果,又保障了西南联大的顺利运行,对国家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在日常生活中,郑天挺为人谦虚,真诚待友,忠爱于家,尊师爱生,克己奉公,表现出高尚的为人品行。并且郑天挺一直坚守着学术传统,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具有坚定的抗日战争必胜信念,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彰显了以郑天挺为代表的西南联大师生在国难中的坚忍与担当。

李树静[5](2020)在《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文中指出契约是当事人对交易标的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的交换关系。“契约秩序”意指特定社会组织通过契约安排所达成的运行状态。全方位贯穿于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契约,既内生于农村社会,又与国家权力密切关照,构建了当代中国饶有特色的农村契约秩序。通过契约实现产权价值,是契约秩序的内在功能,契约的缔结形式、内容、契约的履行和纠纷解决方式,是契约秩序的外在表现。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将当代中国农村契约分为公共事务契约、私人事务契约两大板块,从三个层面对农村契约秩序加以梳理和分析:第一,通过翔实的数据和鲜活的事例展现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的基本样态;第二,以产权相对性理论为基础,阐释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在实现产权价值功能方面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第三,通过分析契约秩序所具有的系统性特征,从农村秩序系统的外在表征,即农村契约的形式与内容、农村契约的履行、农村契约争议解决三个维度,论证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基本样态。农村公共事务契约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为主,因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统称“村民自治规约”)建立在村民合意基础上,并且作为村民自治领域极其重要的社会规范,对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在内的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章将二者共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9年1月前延庆区尚在履行中的四类集体经济合同(资源类合同、资产类合同、资金类合同和其他类合同)基本样态进行分析,发现作为当代中国农村的主要契约类型,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存在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代表“村集体”行使产权人权能的主体混乱,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不清;二是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内容或过度规制,或监管不足,其中,乡镇政府审批和备案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已签约的村集体资源、资产闲置率较高,产权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四是合同内容违法者不在少数,集中体现在合同期限超过法律规定、违反土地用途管制法规(尤其是在未履行转批手续的情况下将农用地用于非农建设);五是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面临口头形式不稳定、书面形式不完善的双重挑战。通过对延庆区现存村民自治规约体例形式、内容、制定实施程序的分析,发现尽管随着国家对乡村治理关注程度的加深,村民自治规约的规范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目前延庆区村民自治规约的共通问题是:不能充分体现“民意”,村干部、政府的意志过多注入,尤其是村干部与村民代表组建的利益共同体,凌驾于村民之上操纵村民自治决定的情况仍很突出。另外,村民自治规约的频繁变动、村民自治规约与法律难以有机协调,法律法规对于村民自治规约侵犯村民基本权利的救济途径不畅,导致维权之路步履维艰,也是困扰延庆农村的重大难题。第二章,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基本样态。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具有社会保障属性的用益物权,与之相关的农户家庭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章梳理了延庆区此三类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及相关制度的演进脉络、契约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程度,认为农户家庭承包契约秩序相对稳定,以出租为主要方式的土地流转需要通过村集体实现,延庆区土地大多流转给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用于造林绿化,土地流转存在区域差异,并且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现象普遍。尽管国家对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施加诸多限制,但延庆区此等交易意愿强烈,受内生传统规则、外在法律规制以及时代发展进程多重影响,通过契约所交易的农村房屋宅基地因环境而异,相关买卖契约样态不断演变,现实中的农村房屋宅基地的权利主体多元、用途一主多辅。农村家事契约兼具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延庆区农村普遍存在婚约,相应制度调整需求强烈,广泛的“假离婚”现象冲击着当地社会秩序的公平与稳定,父系传统下准契约性质的传统分家协议,逐渐被父系传统弱化下具有契约特征的当代分家协议所取代。第三章,分析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产权价值。农村契约秩序形成的前提是存在用于交换的产权,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在于通过契约交换实现产权价值。以产权相对性为理论基础,本章对村集体资产、家庭财产、宅基地以及农用地的产权内容、产权限制及其价值实现方式展开研究。村集体对其资产所享有的所有权,受到承包权、经营权制约,最终收益权及其处分决策权属于村集体成员。有资格代表村集体行使产权人权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包括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二者之间的界分无论在法律规范层面还是在现实执行层面,都不清晰。避免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在代表村集体过程中出现僭越,确保村集体意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村民自治规约)真实反映其成员的集体合意,有赖于村级民主程序的正常履行,解决之策在于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司法审查力度、推动行政干预恰当有据。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研究,建立在家户关系、家庭结构分析基础上,由于中国农村家庭财产价值实现方式具有契约化特征,应以尊重家庭成员的契约自由为根本原则,但当此等契约严重扭曲了社会公认的价值理念时,需要外部权威力量及时恰度介入。在宅基地产权价值实现方式一节,首先阐述了宅基地产权限制政策的演变过程,推导出2018年后宅基地三权分置与农房使用权放活之必要性,借助宅基地“三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分析,建议通过宅基地使用权附条件入市,实现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关于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研究,首先以翔实的数据论证了当前农用地产权价值实现状况,进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一定程度的产权价值攫取问题,建议构建尊重产权人意愿、集体积极参与、国家适度干预和社会广泛动员的农村契约秩序。第四章,论证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农村契约秩序具有自成一体的系统性特性,该系统的运作全部围绕契约铺开,契约的形式与内容、契约的履行与争议解决,共同构成了农村契约秩序系统的外在表征。本章通过对农村契约形式与内容的法律规制及实然状况分析,从法治化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与静态展现农村契约秩序的契约形式与内容不同,契约的履行和争议解决更多关照动态运作中的农村契约秩序。分析发现,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履行状况较好,土地流转合同履行状况不稳定,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履行状态欠佳。提升农村契约履约水平,有赖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本章聚焦于公权机关对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所应发挥的作用,建议政府强化程序性服务与指导、法院建立裁判文书依申请公开制度、检察机关配合公益组织推动农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监察机关强化村干部监管。为稳定农村契约秩序,本章提议构建农村契约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以解决当前以与村民自治规约相伴的农村公共事务契约纠纷、村民自治规约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国家法律刺激下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工合同纠纷和农村家庭契约纠纷为主要类型的农村契约争议。所构建的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应科学定位及有效发挥现有解决方式的作用,司法机关在充分履责的基础上坚守底线,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机构回归为民服务定位,信访部门在发挥纽带职能的同时强化问责,各级调处机构在前线冲锋陷阵将矛盾消解于基层,而农村契约的缔约者自行解决纠纷,至少通过提高缔约能力、强化留痕观念减少纠纷,方为根本之策。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需要通过统一尺度、搭建平台,信息共享、引导到位,村为平台、各方辅助的方式协调互动,形成农村契约纠纷化解共同体。

吴盛杰[6](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范睿[7](2019)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以M银行济南分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日常操作业务中,商业银行时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险情”,比如洗钱、逃税偷税、私吞企业或国家公款、金融诈骗等。银行企业结算账户业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最为基础的一项金融服务,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也就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操作中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面对这种风险,银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对策才能有效防控?这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所讨论的问题是银行在办理企业结算账户相关业务过程中如何把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论文以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过程为例,探知此项风险管理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完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第一章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之后,通过调查问卷、专家打分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研究的思路,进而得出可能的创新点,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了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人民币结算账户概念、企业结算账户管理概念、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的概念以及最新的风险管理理论。第三章主述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依据本人多年的银行工作经验,总结分析了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五章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衡量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主要影响因素设计了企业结算账户业务风险衡量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打分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32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并对风险等级进行了初步研判。第六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对策,为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建言献策。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一是M银行济南分行在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受益人审核缺少具体的执行标准;证件信息难核对;各银行间执行标准不一致导致;印章备案管理制度不完备;账户管理系统备案缺失复核程序;撤销企业结算账户的风险管理不到位;账户风险管理人员职责不明;账户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二是根据本人工作总结的影响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设计的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衡量指标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M银行济南分行对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的实践需要。通过调查问卷和专家们对每项指标的打分,结合实际风险防控措施,最终确定的对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造成实质影响的32个风险点及其风险值和权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据此,M银行济南分行可计算出每个账户的风险等级以及确定可能发生不良影响的风险点,进而能及时发现企业结算账户的风险隐患,银行据此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和处置。三是通过深入研究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衡量指标体系中权重较高的风险点,对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引导和促进银行对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控高度重视;从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和档案管理各环节加强风险管控,有利于银行将风险管理的关口最大限度的前移,将风险拦截在案件发生之前。

胡小京[8](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张茜茜[9](2019)在《汉口金城银行商业性放款纠纷研究 ——以刘子敬借款为中心(1925-1938)》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的蓬勃发展时期,作为调剂社会经济,扶助工商业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近代银行在此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商业银行主要围绕存款、放款及投资三大业务,充分运用社会闲散资金,加速资本的流通速度,不仅巩固了银行自身的实力,而且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汉口金城银行作为金城银行的重要分支机构之一,从创设之始即秉承总行放款业务的方针与原则,面向工矿企业、商业、个人及军政机关等放款。总的来看,商业性放款一直是汉口金城银行放款业务之大宗。金城银行向来注重资金投放的安全性,始终将放款的稳妥性放在第一位,对各项放款种类、金额及对象的选择严格把关,保持稳健审慎的态度,以求高效、灵活、稳妥地运用资金。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及后续事态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欠款难以收回的风险。围绕着债权人(银行)与债务人之间的经济纠纷,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矛盾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刘子敬作为汉口富商,其名下产业及经营实业均须大量周转资金,银行作为资本流通的中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刘子敬借贷的对象。汉口金城银行作为汉市着名的商业银行之一,面对汉市工商业广泛开展放款业务,对刘子敬的放款即为其众多放款对象之一。然而由于刘子敬的破产及突然病逝,导致汉口金城银行多次陷入巨大的债务纠纷之中。在这些债务纠纷当中,不仅涉及抵押品产权的争夺,而且涉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债权争夺,众多利益纠葛穿插其中,使纠纷难以调和。在此种情况下,汉口金城银行与债务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司法交涉与诉讼,以期达到维护债权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银行的诉求很难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满足,诉讼双方最终又回复到以和解的方式调停纠纷。本文以刘子敬借款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呈现汉口金城银行历次纠纷案件发展的全过程,阐释该银行在面对风险损失时的应对与处理机制,以此透视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发生债务纠纷的双方处理纠纷的模式以及经济纠纷背后的法律制度现象,进而探讨商事习惯、习俗与法律制度在调停纠纷中的相互作用。

孟凡琪[10](2019)在《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X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所面临的压力日愈强烈。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常伴随着财务成本居高不下、财务管理效率低等企业管理问题。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构建财务共享模式。财务共享模式将企业的资金调拨、财务核算等业务集中到统一的服务平台,对费用审核、财务核算等流程重新整合以达到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提高企业利润等目的。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内部控制是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管理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经营顺利进行的基础。企业在运行财务共享模式下,由于受到控制活动不完善,信息沟通滞后,风险点发生变化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引发一系列内部控制的问题,有待解决完善,为此对基于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于分析,以规模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控制论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内部控制的五个方面对X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内部控制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X企业采用财务共享模式前后进行对比,对X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的因素以及内部控制理论对内部控制要素等方面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对主要的环节流程再造,以提高内部控制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实施的效率和效果。通过研究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改善内部流程,实现流程再造,促进公司实现长远发展,提高公司经济效率,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六十七、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工作有何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十七、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工作有何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民国时期账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六、资料介绍
第一章 账局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账局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账局的起源
    第三节 清代账局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账局的资本及经营组织管理
    第一节 账局的资本组织形式——合伙制
    第二节 账局经营资本的来源及其构成
    第三节 账局的收支结构与盈利
第三章 账局的业务与功能
    第一节 账局的存款业务
    第二节 账局的放款业务
    第三节 账局的结算功能
    第四节 账局的其他业务
第四章 账局的借贷习惯
    第一节 北京账局的借贷习惯
    第二节 太谷账局的借贷习惯
    第三节 平遥账局的借贷习惯
    第四节 祁县账局的借贷习惯
    第五节 多伦账局的借贷习惯
第五章 账局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北京账局的放款与利率行市
    第二节 账局与标期制度
第六章 账局的衰落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账局的概况
    第二节 账局衰落的原因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5.1 史料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1 张家口概况
    2.2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2.1 张家口的城镇布局
        2.2.2 张家口人口的聚集
        2.2.3 张家口市场的发展
        2.2.4 张家口税关的发展
第三章 张家口的商业活动
    3.1 张家口的茶马互市
        3.1.1 张家口的马市交易
        3.1.2 晋商商帮茶叶贸易
    3.2 张家口的旅蒙商业
        3.2.1 对蒙贸易
        3.2.2 恰克图贸易
        3.2.3 经张家口流通货物的演变
第四章 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
    4.1 张家口的皮毛业
        4.1.1 张家口皮毛贸易的兴起
        4.1.2 张家口皮毛业的发展
        4.1.3 张家口皮毛业的衰落
    4.2 张家口的制碱业
    4.3 张家口的制革业
        4.3.1 白皮坊
        4.3.2 黑皮坊
        4.3.3 皮鞍业
    4.4 张家口的蒙靴业
        4.4.1 蒙靴业的形成
        4.4.2 蒙靴业的鼎盛
        4.4.3 蒙靴业的衰落
第五章 张家口的交通运输业
    5.1 清代以前的道路
    5.2 清代的道路
        5.2.1 官道
        5.2.2 张库商道
第六章 张家口的金融业
    6.1 典当业
        6.1.1 概述
        6.1.2 典当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6.2 账局
        6.2.1 产生的历史背景
        6.2.2 账局的功能与发展
    6.3 票号
        6.3.1 票号的产生
        6.3.2 票号的兴衰
        6.3.3 票号兴衰对现代金融的启示
        6.3.4 票号信用对我国当前信用问题的启示
    6.4 钱庄
        6.4.1 钱庄的创立
        6.4.2 钱庄的组织
        6.4.3 钱庄的业务
        6.4.4 钱庄的账务制度
    6.5 银行业
        6.5.1 大清银行
        6.5.2 其他银行
        6.5.3 外国银行
    6.6 各金融机构间的相互关系
        6.6.1 票号与钱庄
        6.6.2 典当与票号
        6.6.3 典当与钱庄
        6.6.4 钱庄与外国银行
        6.6.5 账局与典当和钱庄
第七章 张家口的商人主体
    7.1 张家口的晋商
        7.1.1 晋商崛起的原因分析
        7.1.2 晋商经营的行业
        7.1.3 晋商的“晋义社”
        7.1.4 晋商对张家口社会的影响
    7.2 张家口的其他商帮
        7.2.1 张家口的京帮
        7.2.2 张家口的口商
    7.3 张家口的商业行社
第八章 总结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西南联大时期郑天挺的日常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四、郑天挺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介
第一章 郑天挺在西南联大的日常工作
    第一节 日常教学工作
        一、任课情况
        二、备课与授课
        三、其他教学工作
    第二节 日常学术研究
        一、西南边疆史地研究
        二、清史研究
    第三节 日常行政工作
        一、总务长的工作
        二、文研所的工作
第二章 郑天挺在西南联大的经济生活
    第一节 收入情况
        一、薪津收入
        二、拓展收入
    第二节 消费情况
        一、日常消费
        二、家庭消费
    第三节 薪资水平之比较审视
        一、西南联大教师的薪资水平
        二、昆明教师的薪资水平
        三、经济生活水平审视
第三章 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时期的交游
    第一节 学术交流与切磋
        一、学术交流
        二、学术切磋
    第二节 工作中的个人交往
        一、与梅贻琦的交往
        二、与傅斯年的交往
    第三节 日常娱乐交游
        一、有益身心之散步郊游
        二、欲食共享之聚餐会
        三、通俗的兴趣爱好
第四章 郑天挺在西南联大时期的精神风貌
    第一节 忠诚的品行
        一、为人之谦
        二、为友之诚
        三、忠爱于家
        四、为师之德
        五、克己奉公
    第二节 战时的坚守
        一、学术传统坚守
        二、工作岗位的坚守
        三、抗战必胜信念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农村秩序具有契约偏好
        一、农村契约具有构造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诸多与农村契约相关的问题有待解决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的:推动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和法治化
        二、研究内容: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和私人事务契约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契约”及其与“合同”的异同
        二、农村契约
        三、农村契约秩序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基本样态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合同
        一、资源类合同
        二、资产类合同
        三、资金类合同
        四、其他类合同
    第二节 契约合意下的村民自治规约
        一、延庆区村民自治规约的总体样态
        二、村规民约
        三、村民自治章程
        四、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第二章 北京市延庆区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基本样态
    第一节 农户家庭承包及流转合同
        一、农户家庭承包合同
        二、土地流转合同
    第二节 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
        一、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意愿强烈
        二、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基本样态
    第三节 农村家事契约
        一、婚姻契约
        二、分家协议
第三章 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产权价值
    第一节 产权与农村契约秩序的关系
        一、产权明晰是契约秩序形成的前提
        二、产权具有相对性
        三、实现产权价值是契约秩序的主要功能
    第二节 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价值实现
        一、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人及产权内容
        二、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第三节 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
        一、家与户的关系
        二、家庭结构
        三、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第四节 宅基地的产权限制及其价值实现
        一、宅基地的产权限制政策
        二、宅基地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第五节 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与攫取
        一、当前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状况
        二、农用地的产权价值攫取
        三、农用地产权价值最大化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
    第一节 农村契约形式的规范化
        一、立法对农村契约形式的规制
        二、农村契约的实然形式
        三、农村契约形式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二节 农村契约内容的法治化
        一、立法对农村契约内容的规制
        二、完善农村契约文本内容
        三、农村契约内容的法治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动农村契约履行
        一、农村契约履行状况
        二、公权机关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应发挥的作用
    第四节 农村契约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一、农村契约纠纷的主要类型及发生原因
        二、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7)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以M银行济南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概述
    2.1 账户管理的相关概念
        2.1.1 人民币结算账户
        2.1.2 账户管理
        2.1.3 企业结算账户管理
    2.2 账户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
        2.2.1 银行账户风险管理
        2.2.2 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
    2.3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3.1 风险管理理论
        2.3.2 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业务概况
        3.1.1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业务概述
        3.1.2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产品概述
        3.1.3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业务流程分析
    3.2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现状
        3.2.1 企业结算账户业务量猛增使风险管理难度增加
        3.2.2 存量企业结算账户闲置严重,增加了风险管理成本和难度
        3.2.3 企业结算账户档案风险管理混乱
        3.2.4 取消开户许可核准增加了银行风险管理的责任
    3.3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面临的主要风险
        3.3.1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开立业务面临的风险
        3.3.2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变更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3.3.3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撤销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3.3.4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档案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
    3.4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现存问题
        3.4.1 受益人审核缺少具体的执行标准
        3.4.2 证件信息难核对、难整改
        3.4.3 各银行间执行标准不一致
        3.4.4 印章备案管理制度不完备
        3.4.5 账户管理系统备案缺失复核程序
        3.4.6 撤销企业结算账户的风险管理不到位
        3.4.7 账户风险管理人员职责不明
        3.4.8 账户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4.1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开立业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4.1.1 开户时提供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1.2 开户意愿真实性
        4.1.3 账户资料完整性
        4.1.4 账户信息有效性
    4.2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变更业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4.3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撤销业务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4.4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档案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衡量实证分析
    5.1 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衡量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5.1.1 问卷调查
        5.1.2 专家打分
    5.2 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衡量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5.3 M银行济南分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等级研判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企业结算账户开立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
        6.1.1 提高企业结算账户开户的准入门槛
        6.1.2 辅助客户提供开户资料,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6.1.3 建立风险案例库,增强银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6.1.4 对异地注册客户的开立业务要坚持审慎原则
        6.1.5 对异常可疑账户的开户业务进行监测并控制
    6.2 完善企业结算账户变更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
        6.2.1 完善高风险变更业务的审批制度
        6.2.2 实行风险管理专业岗位与操作岗位分离制度
        6.2.3 加强对印鉴比对制度和支付密码器的推广
    6.3 完善企业结算账户撤销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度
    6.4 完善企业结算账户档案管理的风险管理制度
        6.4.1 完善档案的移交和接收程序
        6.4.2 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档案信息数据库
        6.4.3 完善账户档案风险管理人员的考核机制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8)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汉口金城银行商业性放款纠纷研究 ——以刘子敬借款为中心(1925-193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
第一章 汉口金城银行的放款及纠纷概况
    一、汉口金城银行的创设及其放款概况
        (一) 汉口金城银行的创设及演进
        (二) 汉口金城银行的放款及纠纷
    二 汉口金城银行对刘子敬的放款及纠纷缘起
        (一) 汉口买办刘子敬及其产业情况
        (二) 汉口金城银行对刘子敬的放款
        (三) 纠纷缘起: 刘子敬的破产及病故
第二章 汉口金城银行关于中华蛋厂的提单抵押纠纷
    一、中华蛋厂纠纷案缘起
        (一) 银行对中华蛋厂的放款
        (二) 天津聚兴诚银行截留提单货品
    二、金城银行与聚兴城银行关于提单蛋品归属的交涉
        (一) 直接交涉
        (二) 司法交涉
    三、讼争与妥协: 中华蛋厂纠纷案的解决
        (一) 关于执行“假处分”的诉讼
        (二) 天津中国银行与地方洋行对此案的参与
        (三) 提单蛋品的最终分配
第三章 汉口金城银行关于既济水电公司的房产抵押纠纷
    一、水电公司房屋产权的归属纷争
        (一) 刘辅堂遗业产权的归属问题
        (二) 蔡刘惠卿与刘家关于房屋产权的分歧
    二、汉口金城银行为保全抵押权的交涉与诉讼
        (一) 清理刘子敬债款合同的签订
        (二) 银行与蔡刘惠卿关于“假处分”的争论
        (三) 银行对房屋抵押权的最终确立
    三、收取水电公司租金之争
        (一) 交地执行与收租主体之争执
        (二) 水电公司房地价值的估定及租金分配方法的出台
        (三) 意外的和解: 水电公司房产纠纷的结局
第四章 汉口金城银行关于抵押租产的租金纠纷
    一、辅义里租户与汉口金城银行的分歧
        (一) 房屋修葺与减租的诉求与欠租之间的矛盾
        (二) 银行经租处与业主关于减租事宜的交涉
    二、欠租讼案——以租户汉口聚兴诚银行为例
        (一) 汉口聚兴诚银行欠租诉讼案缘由
        (二) 聚兴诚银行欠租讼案之结局
第五章 汉口金城银行对刘子敬抵押借款的清算
    一、刘子敬借款产生瑕疵损失数额的清算
        (一) 银行与刘府关于瑕疵账的交涉
        (二) 借款应补足瑕疵帐目及计算瑕疵之标准
    二、汉口金城银行对刘子敬借款的最终结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X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文献
        2.1.2 国内研究文献
        2.1.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财务共享模式内涵
        2.2.2 内部控制内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规模经济理论
        2.3.2 委托代理理论
        2.3.3 流程再造理论
3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风险分析
    3.1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特点
        3.1.1 风险由外部向内部转移
        3.1.2 风险更加集中
        3.1.3 对企业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3.2 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
        3.2.1 财务共享模式构建过程中
        3.2.2 财务共享模式运营过程中
4 X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4.1 X企业简介
    4.2 X企业财务共享模式建设概况
    4.3 X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运行情况
        4.3.1 内部环境运行情况
        4.3.2 控制活动运行情况
        4.3.3 信息与沟通运行情况
        4.3.4 风险评估运行情况
        4.3.5 内部监督运行情况
5 X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关键问题分析
    5.1 内部环境方面
        5.1.1 业务与财务部门分离
        5.1.2 中心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
    5.2 风险评估方面
        5.2.1 共享中心缺少内控风险管理部门
        5.2.2 缺少风险定量分析指标
    5.3 控制活动方面
        5.3.1 业务流程问题
        5.3.2 信息系统更新不及时
    5.4 信息与沟通方面
        5.4.1 对下属机构信息传递滞后
        5.4.2 内部沟通不足
    5.5 内部监督方面
        5.5.1 监督力度不够
        5.5.2 内部考核方式不合理
6 完善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控制建议
    6.1 改善内部环境
        6.1.1 改善人才培养机制
        6.1.2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6.2 优化风险评估
        6.2.1 确定风险评价定量分析指标
        6.2.2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6.3 完善控制活动
        6.3.1 缩短系统维护周期
        6.3.2 优化控制流程
    6.4 信息与沟通优化
        6.4.1 加强部门联系促进信息沟通
        6.4.2 完善沟通渠道建设
    6.5 加强内部监督
        6.5.1 将独立董事纳入内控评价中
        6.5.2 借鉴审计模式以完善财务考核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六十七、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工作有何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商法典编纂中对债的制度的重认回归与聚合完善——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商法典“债(承)权编”草案建议稿(黄河版)》[J]. 王明锁. 私法, 2020(02)
  • [2]清代民国时期账局研究[D]. 陈添翼. 河北大学, 2020(03)
  • [3]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D]. 王飞. 山西大学, 2020(08)
  • [4]西南联大时期郑天挺的日常生活研究[D]. 杨奇超. 三峡大学, 2020(06)
  • [5]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D]. 李树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7]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结算账户风险管理对策研究 ——以M银行济南分行为例[D]. 范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3)
  • [8]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9]汉口金城银行商业性放款纠纷研究 ——以刘子敬借款为中心(1925-1938)[D]. 张茜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X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 孟凡琪.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67、什么是代理记账?我国对代理记账有哪些规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