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首批机组运行

三峡工程首批机组运行

一、贺三峡工程首批机组发电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樊启祥,陆佑楣,李果,强茂山,林鹏,刘益勇,邬昆[1](2021)在《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创新与实践》文中提出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面临建设环境复杂、资源流动强、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多、建设历时长等管理挑战,通过智能建造管理实现高质量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围绕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环保、工期及造价等管理内容,提出了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定义、特征和体系,构建了工程建设智能建造"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闭环控制管理理论;其次,面向电站设计、建设、运行的全生命期,围绕工程建设中资源投入、工艺过程、业务流程、结构性态、工程进度及实物成本等六大管理要素,以建筑物结构性态安全为核心,构建了深度融合关键智能建造技术的实时动态分析、耦合仿真预测和交互协同调控的智能化管理方法;最后,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建造工程数据系统DIM和集成应用GIS+BIM+MIS技术的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研发智能化控制成套设备和应用软件,并通过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及协同创新,达到优质安全绿色高效的工程建设绩效,实现价值创造。智能建造管理成果在金沙江溪洛渡300m级高拱坝智能化建设中取得了显着成效,并在乌东德、白鹤滩大坝工程中全面深化应用,也可在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肖紫薇,秦建彬[2](2021)在《三峡工程机电设计的长江智慧》文中认为1994年12月14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7月10日,长江三峡工程第一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700兆瓦的2号机组提前20天实现并网发电。2017年3月1日,中国第一座发电超1千亿千瓦时的水电站诞生了。2020年6月22日,三峡电站32台水轮发电机组和两

程锡勇[3](2019)在《三峡工程建设实录》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前,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工程,已于1970年12月30日在宜昌举行开工誓师大会,并于1971年5月下旬开始施工。由于仓促上马、设计不周,1972年12月停工。经修改设计,1974年10月20日复工,后因原材料、能源等短缺,1976年又被迫停工。改革开放后,葛洲坝工程的建设步伐加快。1981年1月顺利实

武菲[4](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翦健,何幼军,钟远标,李峡[5](2019)在《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从"项目管理与监理合二为一"项目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出发,论述从"项目管理与监理合二为一" 到"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思路、项目实践,论证该模式在我国现阶段水电工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中的可行性,希望能为类似工程的项目组织实施提供参考。

任红,谢泽[6](2018)在《三峡工程:百年梦想今朝圆》文中提出"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如今,高峡平湖的壮丽画卷已然展现在世人面前,三峡工程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生态等巨大效益。这个始自孙中山《建国方略》的梦想终得实现。

陈建波[7](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李三虎[8](2017)在《三峡大坝的社会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三峡工程的投资规模巨大和经济社会生态影响广泛,可以把三峡大坝的历史生成置于规模政治学加以分析:一是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再到邓小平,这些政治家-设计师不断强化了三峡工程的水政治和电政治意义;二是三峡大坝意义实现包含了在技术、经济、社会和生态影响方面的解释弹性,林一山-李锐之争,以及地方政府参与和公民社会卷入突显了三峡工程的开发层级、坝址和坝高选择,形成了一级开发的三斗坪175米大坝框架;三是进入物质化建构阶段后,主要转向融资、移民等的工程解题,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威权政治组织和动员力量;四是三峡大坝建成后,出于以环保为理由的反坝运动要求,逐步转向以可持续工程理念为核心的生态政治治理。认为,像三峡大坝这样的大型工程框架选择,是一种容纳各种歧见的社会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各种技术和非技术因素,最终结果取决于所处历史阶段、工程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或政治协商程度。

尚存良,陆佑楣[9](2016)在《长江三峡工程的工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三峡工程历经70余年论证决策、17年工程建设,现已全面进入运行阶段并发挥综合效益。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工程系统,三峡工程蕴含着丰富的工程方法。本文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深入挖掘三峡工程决策阶段勘测规划、工程设计、科研试验、论证决策等方法,实施阶段建设管理顶层设计、五大要素管理、技术路线、移民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法,运行阶段运行管理顶层设计、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行管理、生态环保建设、工程后评估等方法,凝炼其中所体现的一般性工程方法的共性特征,并总结印证了工程的协调和权衡、有限理性概念下的满意适当等工程方法论。

董必钦[10](2016)在《难忘的岁月,利及千秋的跨世纪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回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9月18日下午,世界最大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宣告进入试通航。这标志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1994年开工建设到现在,三峡工程历时二十余载,期间历经坎坷,每一项成就都牵动着中国人的心。这一"世纪工程、民生工程、科技工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走向复兴的标志。在这一工程画上圆满句号之际,参加过这一工程建设、如今已达耄耋之年的董必钦老人特意写下了这篇回忆文章。从董老的回忆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我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的艰辛发展历程;更可以感受到老一代"装备人"那种致力于发展中国制造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意。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制造大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在这一历程中董老的这篇回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迪??

二、贺三峡工程首批机组发电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贺三峡工程首批机组发电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一)智能建造管理理论
    (二)智能建造管理技术
    (三)智能建造工程实践
三、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的实践背景和发展历程
    (一)工程建设面临的挑战需要智能建造管理
    (二)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发展历程
四、金沙江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体系
    (一)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定义
    (二)智能建造管理闭环控制理论
    (三)智能建造管理体系
    (四)智能建造管理的创新特性
五、六大管理要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
    (一)资源投入管理
    (二)工艺过程管理
    (三)业务流程管理
    (四)结构性态管理
    (五)工程进度管理
    (六)实物成本管理
六、智能建造管理平台
    (一)工程数据模型及编码体系
    (二)工程数据的感知传输
    (三)智能建造管理的成套设备
    (四)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
七、实践成效
    (一)溪洛渡大坝智能化建设成效
    (二)乌东德和白鹤滩工程智能建造成效
八、结语与展望

(2)三峡工程机电设计的长江智慧(论文提纲范文)

攻坚克难 科研设计“两手抓”
创新发展 由“跟”到“领”“三级跳”
团结拼搏 合力布好“一盘棋”

(3)三峡工程建设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邓小平决策三峡工程重新论证
三峡工程的批准兴建与开工
按期施工屡创“世界第一”
国之重器的最后攻坚和完美亮相

(4)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5)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项目管理与监理合二为一”模式产生的背景
    2.1 社会背景
    2.2 技术背景
    2.3 企业重组背景
3 “项目管理与监理合二为一”管理模式的法理依据和整体思路
    3.1 法理依据
    3.2 “项目管理与监理合二为一”管理模式整体思路
    3.3 从“项目管理与监理合二为一”到“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演变
4 “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模式实践
    4.1 “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模式优点
    4.2 “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4.3 “精品机组”标准制定
    4.4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过程控制理念的实现
    4.5 “消灭顽症,誓创一流”和“首稳百日”质量控制理念的实现
5 结束语

(6)三峡工程:百年梦想今朝圆(论文提纲范文)

梦的缘起
    Ⅰ谁来平息长江的愤怒
    Ⅱ搁浅的民国三峡梦
    Ⅲ新中国的三峡梦
漫漫征途
    Ⅰ三峡梦长路也长
    Ⅱ如火如荼的实战演练
    Ⅲ历史性决议审慎出台
建设交响
    Ⅰ三阶段实施雄伟工程
    Ⅱ二十余年谱就辉煌乐章
    Ⅲ质量控制创造世界奇迹
大江安澜
电惠神州
川江淌金
科技创新
    Ⅰ由鱼而“渔”的机组国产化
    Ⅱ精益求精的三峡升船机
库区涅盘
环保承诺
    Ⅰ守护好库区的那片绿
    Ⅱ呵护长江精灵

(7)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论文创新点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
        2.1.1 区域经济理论
        2.1.2 创新理论
        2.1.3 灰色系统理论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2.2.2 三峡工程研究
    2.3 国外文献综述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5.1.1 工程建设创新
        5.1.2 资金管理创新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6.2.2 城市群概念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7.2 破解发展瓶颈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7.4 未来展望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参考文献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8)三峡大坝的社会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政治家动议和设想:水政治和电政治
2 工程框架选择:经济政治和地理政治
3 物质建构过程:威权政治和工程解题
4 可持续工程理念:生态政治治理转向
5 结束语

(9)长江三峡工程的工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三峡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方法
    1.1 提出工程设想
    1.2 探索自然规律
    1.3 工程规划
        1.3.1 坝址坝线
        1.3.2 水库水位
        1.3.3 防洪目标
        1.3.4 通航标准
        1.3.5 装机规模
    1.4 工程设计
    1.5 科研试验
    1.6 科学论证
        1.6.1 论证组织
        1.6.2 针对不同意见的分析研究
        1.6.3 论证结论和工程必要性、可行性
    1.7 工程决策
2 三峡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方法
    2.1 建设管理体制
        2.1.1 建立政府、企业、市场协同的管理架构
        2.1.2 实行以项目法人责任制为中心的建设管理体制
    2.2 五大要素控制
        2.2.1 投融资控制
        (1) 实行以资本金制为基础的多元化融资方案
        (2) 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投资控制模式
        2.2.2 进度控制
        2.2.3 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2.2.4 生态环保建设
    2.3 技术路线创新
    2.4 库区移民安置
    2.5 企业文化建设
3 三峡工程运行阶段的工程方法
    3.1 运行管理体制
    3.2 安全运行管理
        3.2.1 枢纽运行安全
        3.2.2 电厂运营安全
    3.3 高效运行管理
        3.3.1 调度模式优化
        3.3.2 船闸潜能挖掘
    3.4 生态环保建设
    3.5 工程后评估
4 结语

(10)难忘的岁月,利及千秋的跨世纪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机遇与挑战
改革与创新
    (一)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成套装备
    (二) 超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
    (三) 通航设备
    (四) 电子系统装备
    (五) 三峡枢纽工程施工装备
    (六) 枢纽公共工程设备
赶超与跨越
尾声:“三峡模式”, 我国装备制造走向“大国”与“强国”的里程碑

四、贺三峡工程首批机组发电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金沙江下游大型水电工程智能建造管理创新与实践[J]. 樊启祥,陆佑楣,李果,强茂山,林鹏,刘益勇,邬昆. 管理世界, 2021(11)
  • [2]三峡工程机电设计的长江智慧[N]. 肖紫薇,秦建彬. 人民长江报, 2021
  • [3]三峡工程建设实录[J]. 程锡勇. 档案记忆, 2019(07)
  • [4]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项目管理与监理“一体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翦健,何幼军,钟远标,李峡. 设备监理, 2019(05)
  • [6]三峡工程:百年梦想今朝圆[J]. 任红,谢泽. 中国三峡, 2018(03)
  • [7]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8]三峡大坝的社会建构[J]. 李三虎.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7(03)
  • [9]长江三峡工程的工程方法研究[J]. 尚存良,陆佑楣.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6(05)
  • [10]难忘的岁月,利及千秋的跨世纪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回眸[J]. 董必钦. 电器工业, 2016(10)

标签:;  ;  ;  ;  ;  

三峡工程首批机组运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