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张海洋卫星照片

我国第一张海洋卫星照片

一、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写真(论文文献综述)

许雪华[1](2016)在《汉日同形词词性的实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日同形词是中国和日本两国词汇交流的结晶,同时也是两国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关于汉日同形词语义方面的研究较多,关于其词性对比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已有的同形词词性对比研究多数未对同形词进行数量上的统计,因此汉日同形词词性差异的整体情况还不明了。再者,现有研究往往根据词典的词类标注判定汉日同形词的词性,未能对同形词的词性进行客观考察。本文综合利用词典和语料库,全面考察了汉日同形词的词性差异。首先对照《现代汉语辞典(第六版)》(《现汉》)和『新明解国帮辞典(第七版)』(『新明解』),抽取汉日同形词,明确了其在两国词典中的词性对应情况。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利用统一的词性分类标准,在中日两国的语料库中验证汉日同形词的词性,对比分析了同形词的词性差异。最后,从汉日同形词在两国语言中词语结构的异同,是否为古代中国已有词汇等角度考察词性差异产生的原因。本文共有八章,内容分别如下:第一章首先对现有的汉日同形词及其词性差异相关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章首先对照《现汉》和『新明解』,抽取了11649个二字的汉日同形词,然后对照这两本词典的词类标注和释义,选定了词义基本相同,词性存在差异的3137个汉日同形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外,对中日两国词典的词类标注进行探讨,指出其问题所在,表明利用语料库判定词性的必要性,并介绍了中日两国语料库的具体使用方法。第三章,分别探讨了日语汉字词和汉语的词性分类标准,详细阐述了利用语料库判定汉日同形词词性时使用的判定标准和判定过程。第四章至第七章是对语料库判定结果的具体分析,主要考察了在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类词之间词性存在差异的汉日同形词。根据语料库中的具体用例,对比分析了这些同形词在两国语言中的词性和用法差异。具体内容如下: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讨了在名词和动词之间存在差异的汉日同形词。其中,第四章考察分析了『新明解』标注为名词、动词,而《现汉》标注为动词的同形词(1870个),以及『新明解』标注为名词、动词,而《现汉》标注为名词的同形词(86个)这两个大类。第五章则考察了『新明解』标注为名词,而《现汉》标注为动词的同形词(346个),以及『新明解』标注为名词,而《现汉》标注为名词、动词的同形词(103个)这两个大类。第六章主要考察了在名词和形容词之间存在差异的汉日同形词。具体考察了『新明解』标注为名词、形容词,而《现汉》标注为形容词的同形词(350个)、『新明解』标注为名词、而《现汉》标注为形容词的同形词(177个)、以及『新明解』标注为名词,《现汉》标注为名词、形容词的同形词(65个)这三个大类。第七章主要考察了在动词与形容词之间存在差异的汉日同形词。具体考察了『新明解』标注为名词、动词,而《现汉》标注为形容词的同形词(103个),以及『新明解』标注为名词、动词,而《现汉》标注为动词、形容词的同形词(37个),这两个大类。第四章至第七章的考察结果归纳如下:3137个汉日同形词中,在中日双方的语料库中、或者在其中一个语料库中未能检索到例句的同形词共有211个。剩余的2926个词中,在两国语料库中词性一致的同形词有516个,而词性部分相同的同形词有1978个,最后在中日两国语料库中词性完全不同的同形词有432个。因在中日两国词典中这些词的词性皆存有差异,故词典的词类标注与语料库的词性判定结果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如下:在判定词性时,『新明解』注重形态特征,而语料库注重功能特征;《现汉》在兼类词的处理上存在一定问题,语料库验证对其进行了修正。根据语料库验证的结果,部分汉日同形词确实在中日两国语言中词性存在差异,而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部分汉日同形词在两国语言中词语结构不同;汉日同形词的词性发生了历时性变化;日语的汉字词整体上名词性较强;词性与词性之间无绝对界限。第八章归纳了本文的结论并明确了今后的研究方向。首先根据语料库的词性判定结果总结了新的词性对应关系,并与词典的词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其次根据第四章至第七章的考察结果,提炼出了汉日同形词词性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指出了留待今后考察的课题。

石遥[2](2013)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洪水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遥感技术在公路洪水灾害的应用上是一门新兴技术,它具有视野宽阔、数据采集客观和及时等特点,已成为大范围、快速获取和掌握公路灾情信息一种新的手段。遥感技术应用于公路洪水灾害的预防,对水体淹没范围的获取,路面淹没情况的分析,淹没水位到达的预警监测值的获取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对公路洪水灾害的预警和监测提供重要服务。首先,本文介绍了公路洪水灾害的主要类型和公路洪水灾害带来的危害性,通过对遥感技术的参数分析,选用合适的卫星用于公路洪水灾害,进而得到水体识别、道路识别和公路水毁灾害识别的研究,在公路水毁识别中用到单层次方法和多层次方法,主要用多层次方法。其次,本文研究了遥感影像数据与路网空间数据的匹配,这样就可以实时得到公路路网在洪水灾害前后的信息,然后根据遥感图像对于公路洪水灾害监测的实时性,对公路洪水灾害按照突发事件进行等级划分。再次,本文在公路洪水灾害等级基础上,设立了公路洪水灾害的预警等级,根据得到的各种预测预警信息,通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做好防洪准备,接着还介绍了相关的应急处置的技术方法。最后,公路洪水灾害的发生主要由于短时间的强降雨或暴雨,本文分析了我国公路洪水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强度也不同,遥感技术获取这些信息,并结合相关部门的有关信息,对公路洪水灾害的预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王泽云[3](2008)在《县级耕地质量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保持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及时掌握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变化情况对于合理规划和利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农业,解决实际的农业规划决策、技术推广、土地管理等问题。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土地管理部门都或多或少地应用了GIS,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对GIS的应用仅仅是进行最基本的信息查询、变更、统计以及图件的编辑、修改、输出等操作。为提高GI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作用,本研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结合耕地质量评价的特点及要求,建立耕地质量评价系统,这是实现耕地质量评价可视化,拓展GIS应用领域,满足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本文根据对国内外有关农业上土地利用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数据库技术和GIS二次开发技术,根据耕地质量评价的模型和方法,针对县域的实际情况,采用Visual Basic 6.0和ADO集成开发技术对属性数据库进行开发和管理;选用AreGIS Engine和Visual Basic 6.0集成开发技术对空间数据库进行开发和管理,建立了基于GIS的县级耕地质量评价系统。该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不仅可以成功地支持整个耕地质量评价过程、可视化土壤养分及耕地等级的空间分布,还可以获得评价区的深层次的信息;数理统计科学与专家知识相结合选取参评因素的方法,不仅避免了单纯采用数学方法的机械性,也减少了单纯靠专家经验知识所带来的主观性。系统主要模块如下:1、GIS图形数据信息管理模块。供属性数据的输入、编辑、浏览、删除功能。提供输入点、线、面图形的功能;改变己有的点、线、面图形的样式的功能;删除点、线、面图形的功能;提供新建、打开、保存图表的功能;提供放大、缩小、漫游、恢复等视图操作的功能;提供点选择、矩形选择、圆形选择和多边形选择等图形选择的功能。2、耕地质量评价模块本模块。主要的功能是对属性数据提取主成分,通过隶属函数对主成分数据进行标准化的数据结合层次分析求得的组合权重计算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最后根据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对耕地进行分等定级。

卢军[4](2008)在《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镶嵌和色彩均衡研究》文中提出遥感技术是信息革命的产物,是人类在当今经济社会中及时了解、掌握地球资源信息的有效手段。遥感影像是遥感的主要载体,是地物电磁波谱特征的实时记录,人们可以根据影像特征对地物进行定性或定量研究。影像镶嵌产生于实际的需要。一是不同卫星传感器功能的限制,单景卫星影像的覆盖范围有限;二是收集影像困难(如某些地区天气阴雨多云或卫星过境的不连续,本文研究的就属于这一种情况)。在研究或应用过程中,通常需要将几种不同分辨率、不同卫星的影像拼接在一起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是遥感影像的镶嵌或拼接(Mosaic)。不同分辨率、不同卫星影像,由于影像拍摄曝光参数不一致,加上各种卫星由于成像日期、系统处理条件存在差异,不仅存在几何畸变问题,而且还存在辐射水平差异,导致同名地物在相邻图像上的亮度值不一致。对于不同分辨率、不同卫星影像镶嵌,面临两个问题,即分辨率变化和色彩的均衡问题,必须对图像进行处理,使镶嵌后的影像分辨率既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又能使影像色彩接近一致。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分辨率的影像镶嵌和色彩均衡的处理方法。本研究以专业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E V9.1和ENVI4.0为技术平台,选用2004年的ASTER和2000年的TM数据为遥感数据源,通过对影像几何校正、影像配准,同时借鉴匀色、色彩反差消除等影像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从波段分析入手,通过波段重组等一系列处理后的影像进行镶嵌,最后实现不同分辨率的影像镶嵌后分辨率最大化和色彩均衡。为后续利用影像解译专题图奠定基础。

张俊杰[5](2002)在《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写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不久,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正式成立,我国于2002年上半年将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从而结束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被命名为HY—1卫星,是一颗试验型业务卫星,这颗卫星将在798公里的高空,以可见光和红外探测海洋,有效实时探测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区和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洋水色、水温,为航运及相关行业提供所需的空间探测卫星图像数据。记者来到北京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采访了该中心主任、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蒋兴伟研究员以及其他科研人员,向人们揭开了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神秘的面纱。

任明达[6](1980)在《陆地卫星相片的海岸带解译》文中研究说明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地带。海岸带的地貌和水文特征按潮汐海面可分为三带:高潮位以上的海滨,包括沿岸堤平原和海蚀阶地等,它们是古海洋作用的遗迹,一般不受现代海洋动力的影响,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间带,它们随涨落潮而周期性地被淹;以及低潮位以下一直到波浪作用极限深度的水下岸坡,包括浅海和泻湖水域,属于水下环境。

二、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写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写真(论文提纲范文)

(1)汉日同形词词性的实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中文摘要
摘要
目录
正文
附录
参考文献

(2)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洪水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公路洪水灾害在遥感图像中的识别
    2.1 公路洪水灾害及其主要类型
        2.1.1 公路洪水灾害
        2.1.2 公路洪水灾害类型划分
        2.1.3 公路洪水灾害的危害性
    2.2 遥感技术的研究
        2.2.1 遥感卫星技术参数
        2.2.2 遥感技术的应用效果
        2.2.3 遥感在公路洪水灾害中的应用
    2.3 水体的识别
    2.4 公路的识别方法
    2.5 水毁识别途径
        2.5.1 单层次识别的途径
        2.5.2 多层次识别的途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感图与地形图的公路洪水灾害分级
    3.1 遥感影像数据与路网空间数据的匹配技术
        3.1.1 遥感图像的空间配准
        3.1.2 图像与矢量地图的几何配准
    3.2 遥感信息与地形图结合下公路洪水灾害的分级
        3.2.1 遥感信息与地图的复合
        3.2.2 公路洪水灾害的等级划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洪水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处置
    4.1 预测信息
        4.1.1 气象信息
        4.1.2 洪水信息
    4.2 公路洪水灾害的预警等级划分
        4.2.1 预警信息
        4.2.2 预警等级划分
    4.3 应急处置
        4.3.1 汛前检查
        4.3.2 汛期的检查
        4.3.3 临灾处置
        4.3.4 应急抢险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遥感影像对预警的支持
    5.1 公路洪水灾害的时间分布及其规律
        5.1.1 汛期强降雨时间分布特点
        5.1.2 公路水毁时间分布规律
    5.2 公路洪水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规律
        5.2.1 汛期强降雨空间分布
        5.2.2 公路水毁空间分布规律
    5.3 遥感技术对预警的支持
        5.3.1 遥感对预警支持的途径
        5.3.2 提供预警支持的方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县级耕地质量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开发环境概述
第二章 耕地质量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2.1 耕地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
    2.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第三章 系统设计分析与目的
    3.1 系统建立的目的
    3.2 系统分析
    3.3 系统总体设计
第四章 县级耕地质量评价系统
    4.1 德惠市基本自然情况简介
    4.2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4.3 系统模型库的建立
    4.4 系统功能设计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镶嵌和色彩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际遥感发展概况
    1.2 中国遥感发展概况
    1.3 遥感影像镶嵌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遥感数字影像及色彩分析和均衡
    2.1 遥感数字影像的相关概念及格式
        2.1.1 遥感数字影像的概念
        2.1.2 遥感数字影像的结构与数学表达
        2.1.3 遥感数字影像的特点与类型
        2.1.3.1 遥感数字影像的基本特点
        2.1.3.2 遥感数字影像的类型
        2.1.4 遥感影像的数据格式
    2.2 的遥感影像色彩分析和均衡
        2.2.1 遥感影像彩色模型
        2.2.2 影像色彩均衡的实现途径
第三章 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预处理
    3.1 遥感影像辐射校正
    3.2 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和精校正
        3.2.1 畸变的产生和几何校正的必要性
        3.2.2 几何校正和精校正
    3.3 重采样的内插方法
第四章 研究样区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镶嵌和色彩均衡
    4.1 研究样区概况
    4.2 遥感影像镶嵌和色彩均衡是不同分辨率数据处理的需要
        4.2.1 影像空间分辨率与成图比例尺的关系
        4.2.2 影像镶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3 影像数据分析
        4.3.1 ASTER 数据
        4.3.2 TM 数据
    4.4 波段组合与色彩均衡
    4.5 几何校正
    4.6 影像镶嵌
        4.6.1 拼接成图
        4.6.2 色调调整
    4.7 影像裁剪及其应用
        4.7.1 标准图幅裁剪
        4.7.2 影像应用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写真(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日同形词词性的实证性研究[D]. 许雪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
  • [2]基于遥感技术的公路洪水灾害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D]. 石遥. 长安大学, 2013(06)
  • [3]县级耕地质量评价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D]. 王泽云.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
  • [4]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镶嵌和色彩均衡研究[D]. 卢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08(09)
  • [5]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写真[J]. 张俊杰. 中国船检, 2002(01)
  • [6]陆地卫星相片的海岸带解译[J]. 任明达.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0(04)

标签:;  ;  ;  ;  

我国第一张海洋卫星照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