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期后事项和审计报告日期的拙见

对期后事项和审计报告日期的拙见

一、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日期问题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邹卓凡[1](2021)在《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资本市场的改革提速,科创板的制度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局势不断升温。但随着经济市场的扩大,投资者对审计报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也十分看重。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数量的增加,也使得竞争不断增大。德勤员工举报事件,使得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开始从内部角度关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对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本文以B会计师事务所具有重大错报风险的D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对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现状进行描述,目前事务所将审计过程分为审计业务承接阶段、审计业务准备阶段、审计业务执行阶段以及出具报告阶段四个阶段。其次,以具有重大错报风险的D项目为案例,对其审计项目组的审计质量控制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及评价。建立起以4个阶段为一级指标,进一步划分的22个二级指标的项目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模型,得出其综合评价属于略低于较好水平。通过对D项目的调查及评价,发现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过分追求审计项目收入、审计计划不合理、函证体系不合适以及期后事项未能完全发现等问题。最后,以在D项目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合适的晋升体系、建立函证中心、使用大数据结合审计、增加控制测试复核程序以及增加期后事项发现程序等重要措施,进而可以对整个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优化方案。

尹军乔[2](2019)在《试析期后事项在会计、审计和税务中的处理》文中提出基于对期后事项在会计、审计和税务中处理的研究,首先阐述期后事项基本内容,然后分析期后事项中的会计规定、审计规定以及税务规定,最后针对期后事项当中的会计规定、审计规定以及税务规定当中的涵盖范围进行比较。

李瑶[3](2018)在《期后事项审计存在问题与完善建议 ——基于注册会计师期后事项审计执行情况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财政部于2016年12月底,颁布了最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至此,期后事项审计准则已进行了四次修改。从不断地修改中可以看出,我国将期后事项审计看得越来越重要。另外,通过对2013-2016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统计研究,本文发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由于期后事项审计问题导致其被发表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通过对证监会2008-2017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研究中,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期后事项审计导致其出现审计失败的严重后果。然而,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本文发现除了少数期刊对期后事项审计问题予以探讨外,并未有前人曾对期后事项审计实践的问题予以归纳研究。因此,结合制度方面的改革以及实践方面出现的问题,本文将对期后事项审计从理论、制度以及实践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于发现当前期后事项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在理论层面,本文阐述了期后事项审计的概念,对会计上的期后事项与审计上的期后事项作出区分,并将期后事项与其他事项进行辨析。另外,本文根据准则,认真梳理了期后事项审计对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性以及概括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内容,旨在提醒注册会计师对各自阶段的责任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制度层面,本文对准则按时间点进行梳理,从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期后事项》开始,至2016年1底颁布的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为止,对各个阶段的审计准则的变动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2016版准则与变动之前的区别,也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在准则认识理解、实践运用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提请注册会计师注意。在实践方面,首先,本文对2013年-2016年上市公司年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越来越多企业由于期后事项审计问题导致其被发表非标意见审计报告。一方面提醒注册会计师在意识层面加强对期后事项审计的关注;一方面也归纳出部分频繁发生的具体期后事项情形,提请注册会计师在以后的审计中注意这些方面。其次,本文对近十年证监会的处罚公告进行研究,发现了注册会计师在期后事项审计识别和调整两个阶段存在不同的问题,并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归纳出期后事项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存在对准则的理解不到位,对被审计单位了解不足等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归纳出近年频发的具体期后事项情形,提醒注册会计师予以注意;第二,本文总结出注册会计师在执行期后事项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以及对于这些重点关注部分的具体处理方式;第三,本文提出期后事项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希望在实践过程中,给予注册会计师一定的参考。综上,期后事项审计愈发重要,因此,就应当从多个层面去正确认识其存在的问题。笔者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注册会计师正确地执行期后事项审计有所帮助。

胡鹏[4](2013)在《产品召回、内部缺陷和期后事项审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安全保障意识的加强,在国内外时常会出现一些产品召回事件,越来越多的产品在期后被召回,不光有汽车行业、食品行业、化妆品行业都存在这类事情,这些事件在发生后不仅引起了人们对召回产品的争论和关注,对召回产品采取何种处理的方式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虽然召回事件它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发生之前对它的可能影响的范围、金额都难以做出合理的估计和预测,但是一旦召回发生,它对厂家产生的损失却是无法估量的,数额和影响都非常巨大。产品召回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源自于厂家生产产品的不可靠性,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召回事件的发生企业应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召回一旦发生即表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的不健全和不足之处。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审计作为一项具有监督职能的外在力量,与企业的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期后召回会计处理的复杂和繁琐性,以及事件本身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这也为企业的舞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可能性。审计作为一个有效的监控手段,对于践行科学审计理念,促进企业健康良性运转、提示风险、查处违法违规案件、提高其监督成效,对于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公共财政的“卫士”作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召回产品的会计处理,审计监督显得至关重要,它是保证企业财务健康良性运转的一个好的手段和武器。本篇文章首先介绍了产品召回的原理以及召回制度得以实施的原因,接下来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分析了产品召回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缺陷及制度漏洞,最后分析了一旦发生产品召回对企业审计的影响,并针对此事件做出财务和审计上的相关对策建议。笔者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极易导致企业产品召回,同时薄弱的内部控制也会对审计意见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内部控制作为三者关系的枢纽,需要管理者的极度重视。

崔敏[5](2012)在《期后事项审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中的期后事项越来越多。由于其重大错报风险较高,对其审计也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阐述我国期后事项审计质量低下的基础上,分析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期后事项审计质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蔡香梅[6](2008)在《期后事项审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新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在对《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期后事项》进行修正的基础上作出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新准则的实施对审计实务将产生一定影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应该把握新老准则的变化要点,有效识别期后事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审计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期后事项进行审计,

李晓慧[7](2003)在《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文中指出 一、CPA对期后事项的责任以及期后事项对审计的影响本文探讨的期后事项比《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5号——期后事项》的范围要广,大致分为三个时间段:1、资产负债日至审计报告日;2、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3、会计报表公布日之后。但无论哪个时间段的期后事项,都可以根据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能为资产

郑宁,王治[8](2000)在《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日期问题刍议》文中提出

林茂绩[9](1999)在《浅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个特殊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探讨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个特殊问题: 调整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及其判断依据; 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差异问题; 日后事项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及审计责任的界定问题; 期后事项审计报告日期的确认问题

马春静[10](1999)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包涵若干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中应明确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减轻或免除;二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是对已审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这种审计意见具有鉴证作用,但这种鉴证作用是有限的;三是由于期后事项的存在,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有所不同。

二、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日期问题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日期问题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2.1 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2.1.1 审计质量的概念
        2.1.2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2.2 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
        2.2.1 外部因素
        2.2.2 内部因素
    2.3 相关理论
        2.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3.2 独立审计
        2.3.3 内部控制
第三章 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3.1 B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3.1.1 基本情况
        3.1.2 组织结构
    3.2 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流程描述
        3.2.1 审计业务承接阶段
        3.2.2 审计业务准备阶段
        3.2.3 审计业务执行阶段
        3.2.4 出具报告阶段
第四章 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在D项目应用状况的调查及评价
    4.1 D公司审计项目介绍
    4.2 D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状况调查
        4.2.1 业务承接阶段
        4.2.2 业务准备阶段
        4.2.3 业务执行阶段
        4.2.4 出具报告阶段
    4.3 D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状况评价
        4.3.1 评价体系的构建
        4.3.2 评价指标及分析
    4.4 D项目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4.1 业务承接阶段的主要问题
        4.4.2 业务准备阶段的主要问题
        4.4.3 业务执行阶段的主要问题
        4.4.4 出具报告的问题
第五章 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优化方案
    5.1 业务承接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1.1 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务体系
        5.1.2 提高审计约定的效力
    5.2 业务准备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2.1 合理的计划审计流程
        5.2.2 全面了解内部控制
    5.3 业务执行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3.1 改善函证体系
        5.3.2 增加监督盘点的审计培训
        5.3.3 提高人员执业能力
        5.3.4 将审计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
        5.3.5 增加控制测试复核程序
        5.3.6 加强三级复核制度
        5.3.7 建立关键审计事项的选择框架
    5.4 出具报告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4.1 增加期后事项发现程序
        5.4.2 提高合并财务报表质量
        5.4.3 加强质量监督部门力度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试析期后事项在会计、审计和税务中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期后事项基本概述
2 期后事项中会计、审计以及税务的规定
    2.1 会计规定
    2.2 审计规定
    2.3 税务规定
3 期后事项中会计、审计以及税务的涵盖比较
    3.1 会计规定
    3.2 审计规定
    3.3 税务规定
4 结束语

(3)期后事项审计存在问题与完善建议 ——基于注册会计师期后事项审计执行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四) 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一) 期后事项审计理论基础
    (二) 期后事项审计基本理论问题
    (三) 期后事项审计制度背景
三、期后事项对审计意见的重要性
    (一) 注册会计师对不同时间段期后事项的责任
    (二) 期后事项对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
四、上市公司期后事项审计执行情况
    (一) 注册会计师已识别并处理的情形
    (二) 注册会计师未识别或未应对的情形
五、期后事项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注册会计师意识层面不到位
    (二) 注册会计师对准则的理解、执行不到位
    (三) 注册会计师忽略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四) 注册会计师对准则的了解不深入
    (五) 对期后事项审计的分工不合理
六、期后事项审计的建议
    (一) 准则、制度层面的建议
    (二) 组织管理层面的建议
    (三) 实务工作层面的建议
七、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产品召回、内部缺陷和期后事项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二章 产品召回、内部控制与审计机理分析
    2.1 产品召回的定义与条件
        2.1.1 产品召回的定义
        2.1.2 产品召回的条件
        2.1.3 产品召回的利益相关方
    2.2 产品召回的事前、事中控制
        2.2.1 产品召回的事前预防
        2.2.2 产品召回的事中控制
    2.3 产品召回的审计监督
第三章 产品召回与内部控制缺陷
    3.1 产品召回制度
        3.1.1 产品召回制度的由来
        3.1.2 产品召回制度的优势
    3.2 产品召回的内部控制缺陷原因
        3.2.1 产品召回案例分析
        3.2.2 产品召回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分析
第四章 产品召回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4.1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4.2 内部控制与审计之间关系
    4.3 召回企业与非召回企业对比
第五章 产品召回的期后事项会计处理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5.1 产品召回前的会计处理
        5.1.1 生产阶段
        5.1.2 销售阶段
    5.2 召回发生时的会计处理
    5.3 产品召回后的会计处理
    5.4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六章 产品召回期后事项审计对策
    6.1 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产品召回
    6.2 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生的产品召回
    6.3 财务报表报出日后发生的产品召回
    6.4 期后事项审计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6.4.1 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6.4.2 审计准则与会计准则规定不协调
        6.4.3 审计人员及会计人员对期后事项的重视程度不够
    6.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期后事项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企业期后事项及其审计的概述
    (一) 期后事项审计的内涵
    (二) 期后事项审计现状
三、我国期后事项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期后事项业务的重大错报风险高
    (二) 未能尽到应有的职业关注
    (三) 未形成规范和科学的审计程序
    (四) 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四、完善期后事项审计工作的对策
    (一) 准确评估期后事项重大错报风险
    (二) 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
    (三) 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7)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CPA对期后事项的责任以及期后事项对审计的影响
二、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影响的案例分析

(9)浅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个特殊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调整事项与或有事项的关系问题
二 关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的确认问题
三 关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的判断依据问题
四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与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差异问题
    (一) 关于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二)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五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审计责任的界定问题
六 关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对审计意见的影响问题
七 关于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审计报告日期的确认问题
    (一) 签署双重报告日期
    (二) 更改审计报告日期

四、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日期问题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邹卓凡.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试析期后事项在会计、审计和税务中的处理[J]. 尹军乔. 当代会计, 2019(06)
  • [3]期后事项审计存在问题与完善建议 ——基于注册会计师期后事项审计执行情况研究[D]. 李瑶.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4]产品召回、内部缺陷和期后事项审计[D]. 胡鹏. 河南大学, 2013(02)
  • [5]期后事项审计问题研究[J]. 崔敏.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12)
  • [6]期后事项审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J]. 蔡香梅.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03)
  • [7]期后事项对审计报告的影响[J]. 李晓慧. 财务与会计, 2003(07)
  • [8]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日期问题刍议[J]. 郑宁,王治. 江西财税与会计, 2000(12)
  • [9]浅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几个特殊问题[J]. 林茂绩.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 [10]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探析[J]. 马春静. 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02)

标签:;  ;  ;  ;  ;  

对期后事项和审计报告日期的拙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