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土壤粘土矿物研究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土壤粘土矿物研究

一、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土壤粘土矿物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昕悦[1](2021)在《钛同位素在化学风化过程和高分异花岗岩中的分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钛(Ti)作为亲石分散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大陆上地壳中的TiO2含量可达0.64 wt%。Ti有五个稳定同位素,46Ti、47Ti、48Ti、49Ti和50Ti。自然界中Ti同位素质量分馏(δ49Ti)可达2‰,在示踪岩浆岩甚至是经历变质改造的岩石样品的源区构造背景方面有重大应用潜力。但高精度Ti同位素的测试仍然存在较大难度,Ti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测试过程中受到干扰元素的影响,需要利用化学分离提纯出纯Ti溶液进行测试。目前的Ti分离提纯方法存在流程繁琐、回收率低、引入人为分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在地质过程中的示踪应用。而且与Ti同位素质量分馏相关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岩浆过程,岩浆演化的后期例如高分异花岗岩Ti同位素分馏的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在表生地质过程方面的研究就更加缺乏了。在本论文,我们首先建立了基于MC-ICP-MS分析测试的高精度Ti同位素分析方法:碱熔法结合AG50W-×12阳离子交换树脂两柱分离Ti,和酸溶法结合Ln-Spec+AG50W-×12树脂两柱分离Ti。其中碱熔法最大的优势是高温熔样,可以更高效地分解难熔矿物,亦能直接使用利用X荧光光谱法(XRF)测试主量元素所制作的的全岩玻璃样品,方便快捷,在整个溶样过程中没有任何HF酸加入,避免CaF2沉淀生成引入的人为分馏影响,使Ti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分配系数免受HF酸的干扰。但碱熔法样品用量比较大,制备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Li和B,使得配套的AG50W-×12树脂两柱分离的流程过长。酸溶法对于低Ti含量的样品以及珍稀样品更具优势,我们的工作表明在样品中加入适量的硼酸可以有效避免酸溶法引入的HF的干扰。这两种化学分离方法都能有效去除样品中的基体元素,获得纯Ti溶液,同时回收率接近100%。高精度的Ti同位素组成测试在Neptune Plus MC-ICP-MS上进行,使用标准样品-样品-标准样品间插法进行测试过程中的仪器分馏校正。标准样品NIST SRM 3162a的长期重现性为0.047‰(2SD,N=130),足以满足探索地球样品在多数地质过程中的Ti同位素分馏的精度要求。Ti同位素组成的表生地质过程中的分馏特征及其控制机制的研究极为欠缺,已有不多的研究认为,表生风化过程中Ti同位素组成不受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可以保持原岩的Ti同位素组成特征。然而在强烈化学风化过程中Ti会发生明显的迁移,很有可能造成Ti同位素的分馏。为更好检验前人的这一的假设是否成立,需要了解极端风化过程中是否存在Ti同位素的分馏,厘清其机制。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了经历强烈化学风化的海南新生代玄武岩风化剖面。我们对残积土全岩、母岩全岩及单矿物、风化产物化学提取的结晶铁(氢)氧化物相和残余相的Ti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综合测定。结果表明,在残积土样品中伴随着Ti元素的迁移存在明显的Ti同位素的分馏,δ49Ti从-0.066‰~+0.078‰间变化,最大幅度可达0.14‰。残积土的平均δ49Ti值为0.028‰,比玄武岩基岩(0.054±0.032‰)轻。化学提取的结晶Fe(氢)氧化物相和残余相(由粘土矿物和Fe-Ti氧化物组成)之间的Ti同位素分馏更为显着,最高可达0.6‰。残余相Ti含量占总Ti的72%至94%,具有轻的Ti同位素组成,δ49Ti介于-0.163‰到+0.045‰之间,其中主要的含Ti矿物为具有低δ49Ti(-0.198±0.038‰)组成的原生抗风化的钛铁矿。结晶Fe(氢)氧化物相Ti含量占总Ti的5%至26%,是硅酸盐风化后形成的次生含Fe矿物,δ49Ti介于0.110‰~0.542‰之间,其Ti同位素组成可能继承自具有偏重的δ49Ti值的辉石斑晶(0.178±0.004‰)和基质(0.155±0.041‰)。综合看来,含Ti矿物的形成和溶解控制了本风化剖面的Ti同位素组成变化,使得风化产物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Ti同位素组成。除了风化过程中Ti同位素的分馏外,风化产物在河流搬运和沉积过程产生的矿物分选也可能产生Ti同位素的分馏。因此,Ti同位素组成在沉积物来源研究中的应用需要谨慎。自Ti同位素在地球样品中的研究兴起以来,岩浆过程中的Ti同位素的组成及其分馏机理一直受到大家广泛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发现高SiO2含量的样品中Ti同位素的分馏最大,但其分馏机制还不清楚。本论文针对该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选择了 I型、S型和A型的华南高分异花岗岩,对其全岩及单矿物进行了高精度Ti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表明华南高分异花岗岩δ49Ti值的变化范围较大(δ49Ti=0.133‰~3.288‰),不同类型的花岗岩的δ49Ti值都有随SiO2含量增高而变重的趋势,但是幅度明显有差别。A型花岗岩的Ti同位素分馏最大(δ49Ti=0.648‰~3.288‰),I 型花岗岩次之(δ49Ti=0.133‰~0.964‰),S 型花岗岩最小(δ49Ti=0.224‰~0.303‰)。而花岗岩矿物之间的Ti同位素的分馏更显着,从最轻的钛铁矿(δ49Ti=-0.050‰±0.040‰)到最重的磁铁矿(δ49Ti=7.112‰±0.029‰),分馏可达7‰。花岗岩中70%以上的Ti赋存于镁铁质造岩矿物中如角闪石、黑云母和绿泥石,这些矿物均具有重的Ti同位素组成。与前人预测不同,花岗岩Fe-Ti氧化物之间的Ti同位素组成差异极大。钛铁矿具有较轻的Ti同位素组成,而磁铁矿则具有最重的Ti同位素组成和极低的TiO2含量,这可能与花岗岩中的磁铁矿是在岩浆晚期结晶有关。花岗岩的Ti同位素分馏受到岩浆的物质来源、矿物组成、温度、氧逸度及含水量等条件的控制。S型花岗岩的Ti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到源区组成控制,分离结晶过程对于其影响很小(~0.08‰);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具有偏碱性、无水和还原的特征,使得其Fe-Ti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产生更大的Ti同位素分馏。综上,我们认为花岗岩的Ti同位素组成有潜力成为指示岩浆活动构造背景的指标。

兰静[2](2021)在《云贵高原西部不同海拔碳酸盐岩风化壳风化程度、粘粒矿物与铁氧化物特征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红色风化壳究竟是现代气候的产物还是高原隆升前古气候的产物,目前并不十分清楚。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论文选取云贵高原垂直气候带谱发育最完整的西部地区作为研究区,对不同海拔碳酸盐岩风化壳的化学风化程度、粘粒矿物和铁氧化物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风化壳的化学风化指标SiO2/Al2O3、SiO2/Fe2O3、SiO2/Al2O3+Fe2O3、风化淋溶系数(ba)、A指数、B指数、化学蚀变指数(CIA)、A/NK、A/CNK、Rb/Sr并不一致,说明不同海拔风化壳不是形成于同一种气候环境。各化学风化指标参数反映的不同海拔的化学风化程度与根据现代气候推算的理论化学风化程度一致,说明这些风化壳的形成受现代立体气候环境影响。(2)粘粒矿物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海拔高度三水铝石含量(占总粘粒矿物)具有较大的差异,说明不同海拔高度风化壳化学风化程度不一致。三水铝石含量随海拔变化的特征与现代立体气候特征相似,说明不同海拔风化壳是现代立体气候环境的产物。(3)铁氧化物鉴定结果显示,针铁矿含量(占总铁氧化物)随着海拔上升而逐渐增加,含量从8%逐渐增加到52%,这一变化趋势与现代立体气候干湿状况一致,说明风化壳受控于现代气候环境。(4)通过野外观察和地球化学元素识别,论文在海拔2000-2400 m和>3200m的高度上发现了风化程度不受现代立体气候影响的古风化壳残留体。说明尽管云贵高原不同海拔高度风化壳的形成主要受控于现代立体气候,但也存在少量反映高原隆升前古气候环境的古风化残体。

龚亚玲,胡忠行,李文,周云鹏,朱丽东[3](2021)在《浙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特征及其对成土过程的响应》文中认为以位于浙江磐安县的玄武岩风化壳红土(XZ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环境磁学分析,结合常量元素、漫反射光谱、有机质等分析手段,研究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的磁性特征,并探讨磁性特征与风化成土过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风化成土初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较强,具有较高的磁化率()和饱和等温剩磁(SIRM),磁性矿物主要为原生多畴(MD)颗粒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钛磁铁矿),磁性特征继承了母岩特性;随着风化成土作用的增强,土壤中的原生亚铁磁性矿物逐渐转化为次生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赤铁矿、针铁矿等),导致土壤磁性降低,但细颗粒磁性矿物逐渐增加;强风化成土阶段,原生亚铁磁性矿物进一步减少,反铁磁性矿物仍表现出一定高值,同时大量成土成因的细颗粒次生强磁性矿物(SP颗粒磁铁矿、磁赤铁矿)逐渐生成,导致土壤持续升高。本研究显示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的磁学特征与风化成土过程具有紧密的关系,磁性参数fd%可作为亚热带地区玄武岩风化壳红土成土过程和成土强度的指示指标。

王文华[4](2020)在《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浙江东部四明山顶古近纪夷平面的发现,为研究浙江东部甚至华东地区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作为古夷平面组成部分的古风化壳,不仅是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也是承载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强烈的受控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其理化和矿物特征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浙江四明山古夷平面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四明山古夷平面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征。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东部四明山的朱曹、坭坪岙与新岚等三地的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其粒度、常量元素、粘土矿物、磁化率以及pH值等指标,对四明山古夷平面上发育的古风化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当地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中朱曹剖面与坭坪岙剖面均以粉砂组分为主,其次为粘粒,砂粒组分含量最少;新岚剖面以粘粒组分为主,其次为粉砂,砂粒组分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三个古风化壳剖面样品集中在粘粒—粉砂连线端,粒度参数总体上具有平均粒径较小,分选差,峰态中等到宽的特点。粒度组分及参数特征总体上指示了古风化壳发育的成熟度较高,风化发育程度较好,其中新岚剖面发育的成熟度要高于朱曹和坭坪岙剖面,这与古风化壳剖面所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具有一致性。(2)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成分均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个剖面中Ca、Mg、Na元素都表现为强烈的淋失,其中Na元素几乎全部被淋失。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风化地球指标在剖面中的垂向变化特征指示古风化壳风化作用处于炎热潮湿条件下强烈的化学风化强度。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参数随着深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特征也同样表明风化壳是在母岩的基础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3)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以及1.4nm粘土矿物,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高岭石—1.4nm粘土矿物(主要类型有蛭石/1.4nm过渡矿物、绿泥石/1.4nm过渡矿物等)—蒙脱石。古风化壳中存在的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可能与潮湿淋滤的气候环境有关。发育在相同母岩之上的坭坪岙剖面与新岚剖面中蒙脱石含量的剧烈变化可能与古风化壳内部的滞水环境有关。(4)粘土矿物种类和组合特征以及化学风化指数CIA指示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在形成时期经历了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白玉坪古风化壳与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粘土矿物组合的差异可能受古风化壳形成时间差异所影响;将古风化壳与四明山区域内现代风化壳中高岭石含量进行对比认为古风化壳形成时期的湿热程度高于现代风化壳。(5)三个古风化壳剖面中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古风化壳剖面化学风化指数最低但低频磁化率值最高,表明朱曹剖面的磁化率高值受母质及气候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四明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认为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剖面较高的磁化率值可能是受后期玄武岩覆盖所影响。朱曹剖面、坭坪岙剖面以及新岚剖面pH值由风化前锋向下逐渐增大,而低频磁化率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指示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在逐渐减小,符合风化壳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低频磁化率与粒度组分含量以及代表性风化参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利用磁化率指标反演古气候时需谨慎。

姜志文[5](2020)在《不同成土环境下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的性质比较与分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性质的演变具有独特的规律,不同土壤系统分类系统对其分类的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玄武岩质火山碎屑物母质主要由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等矿物组成,是研究土壤发生发育的良好材料。本研究的土壤样品来自辽宁宽甸和内蒙古达里诺尔,通过对土壤样品的形态学特征、理化性状及矿物学组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比较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的发生学特性的演变规律,并按照不同土壤系统分类标准进行判定,比较分类结果。研究表明:(1)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拥有以下共同特点:随着剖面加深火山碴砾体积增大,含量增多;土壤颜色随着剖面的加深呈现由深至浅的变化趋势;随风化程度增强,小石砾含量增加、大石砾含量降低;各剖面常量元素均以SiO2、Fe2O3、Al2O3为主要成分,碱土金属发生一定的淋失;随着剖面深度的加深,土壤pH(H2O)逐渐增大,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CEC7值下降,磷酸盐吸持量先增大后减小,在B层达到最大值;供试剖面土壤交换性盐基以Ca2+为主,其次为Mg2+,K+含量位于第三位,Na+量最少;各土壤剖面原生矿物以火山玻璃为主,且随着土壤发育程度的增强而逐渐减少,均含有石英、辉石、橄榄石和角闪石;石英在土壤中的含量随着土壤发育程度的增强逐渐增多;次生黏土矿物种类均包括伊利石、高岭石、埃洛石、水铝英石。(2)干旱气候区与湿润气候区相比较,湿润气候区火山碴砾含量较少且粒径较小,表现为大颗粒石砾和石块含量更少,小颗粒石砾含量更多;细土部分含量更多,且砂粒含量更少、粉粒和黏粒含量更多,土壤类型由砂土转化为以壤土为主;砂粒总体为次圆状-次棱角状,比干旱气候区更加光滑,且表面气孔数量减少、直径变小,受风化作用的颗粒更多,出现了氧化铁,且脱玻化形成的石英更多,分布更广泛;土壤结构相对成熟,黏着性和可塑性更强,土壤变为酸性,磷酸盐吸持量远高于干旱地区,盐基饱和度变低,土体中的碳酸钙基本被淋洗出去,游离氧化铁(Fed)高于干旱地区,说明受风化作用更强,发育程度高,无定形氧化铁(Feo)高于干旱地区,说明有机质含量增多,非晶形铁主要以铁-腐殖质络合物形态存在,而不是以水铁矿为主;Na、Ca、Mg、K的流失量增多,Si出现淋失现象,Fe、Al富集程度更高;风化淋溶系数(ba)值更低,化学蚀变(CIA)指数更高,处于风化中期,风化程度高于干旱地区;原生矿物火山玻璃含量减少,斜长石和辉石含量降低,在各层次出现石英且含量增加;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增多,出现少量的羟基铝蛭石,水铝英石含量增多,黏土矿物的含量及种类增加。总之,成土时间相近的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的土壤,湿润气候区的发育程度强于干旱气候区。(3)成土时间较短地区和较长地区相比较,成土时间较长地区火山碴砾含量极少,表现为基本不含石块,大颗粒石砾含量更少,小颗粒石砾含量更多;细土部分含量远多于成土时间较短地区,砂粒含量更少,粉粒与黏粒含量更多,尤其是黏粒部分,土壤类型由壤土转化为粉质黏壤土、粉质黏土、粉质壤土、黏土;砂粒为次圆状到次圆状-次棱角状,几乎无棱角,表面几乎无气孔,氧化铁含量多,脱玻化形成的石英含量丰富;土壤结构更加成熟,黏着性和可塑性更强,土壤酸性增强,磷酸盐吸持量降低,盐基饱和度升高,Fed高于成土时间较短地区,说明受风化作用更强,发育程度更高,Feo高于成土时间较短地区,说明有机质含量增多,该地区主要的非晶形铁是水铁矿,与成土时间较短地区不同;K、Ca、Na、Mg流失量更多,Si开始大量流失,土壤中的Fe、Al富集程度很高,且富集率趋于平稳;ba值更低,CIA指数更高,处于风化后期,风化程度高于成土时间较短地区;土壤中原生矿物火山玻璃含量减少,基本没有斜长石和辉石的存在,石英含量增加;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增多,羟基铝蛭石消失,出现云母和水铁矿,水铝英石含量减少,黏土矿物的含量及种类增加。总之,成土气候相近的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的土壤,成土时间较长地区的发育程度强于成土时间较短地区。(4)火山碎屑物发育的土壤,通过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简称KST)、《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简称WRB)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简称CST)三种不同的土壤系统分类标准检索,检索结果如下:干旱气候区土壤在KST、WRB和CST的检索下都不符合火山灰土标准;湿润气候区,成土时间相对较短的土壤在KST、WRB和CST的检索下都符合火山灰土标准,成土时间较长的土壤仅在WRB的检索下符合火山灰土标准。不同分类标准检索结果不同。鉴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CST检索中存在火山灰土的内容相对滞后、诊断标准语言表达不够简洁、附图存在不足、在实践应用中比较困难的问题,建议将现行的CST检索中关于火山灰特性的定量标准修订参照KST第12版进行修订。

徐清俊[6](2020)在《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板块在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其转换必然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然而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仍然存在争议。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域的叠合地带,其保留完好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和发掘中生代构造演化信息的理想载体,而且对弧后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板块俯冲历史与上覆板块盆地沉积关系的认识。本次研究以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整体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采样、开展盆地沉积相、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碎屑锆石地球化学等研究,建立沉积盆地的“源-汇”体系,并结合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古流数据等地质资料,探讨华南板块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模式。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盆地沉积相研究表明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在晚三叠世为浅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早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范围扩大;中侏罗世为湖泊相、扇三角洲,三角洲相、河流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岩盆地,盆地沉积相的改变是华南东南缘对海侵-海退的响应,也是盆地由扩张到收缩的反映。(2)“源-汇”体系分析表明晚三叠世粤东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南缘、海南岛地区、云开大山、南岭带等地,而永安盆地物源则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南武夷山、南岭带东段、海南岛地区等地。早-中侏罗世,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具有多物源区域,既有克拉通内部的物源供给,包括云开地区、扬子西南缘、南武夷山、浙西南-闽东北、日本西南部、南岭构造带等,也有来自推测的东部大陆岩浆弧带。早白垩世,凝灰岩物源既有盆地北部、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岩浆弧物源的供给,同时也有浅部地壳物质和壳幔耦合物质的加入。(3)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碎屑岩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的变化,以及对应物源区域的转变,是对华南板块从古特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这种转变开始发生在早侏罗世时期,完成时间为165±5 Ma;综合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太平洋板块于早侏罗世(~200 Ma)开始低角度向华南东南缘俯冲,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早期(~135 Ma),且俯冲角度不断变大。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200-135 Ma),华南板块东南缘东海-南海一带发育一条活动的大陆岩浆弧带,且向华南板块东南陆缘移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导致了浙西南-闽西北地区以及华南板块东部的隆升剥蚀,控制了华南板块东南缘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的物源特征和构造格局,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为受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的弧后前陆盆地。

李薇[7](2020)在《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琼北地区地震与火山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广泛发育。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质灾害等密切相关,它对城市建设以及人类生活都存在潜在威胁,沿发震断裂产生的地表错动是严重的位移带和破坏带。查明琼北地区断裂带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可以为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价、跨断裂带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及海南岛自贸区建设等提供地质依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高密度电法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与跨断裂带钻孔联合剖面综合研究,结合光释光(OSL)与14C测年,初步建立了琼北长流地区第四纪地层序列;通过对琼北长流地区主要断裂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运动方式及第四纪活动性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断裂带的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并通过应力场转化的初步研究,探讨了北北东向断裂带的形成机制。获得如下认识及成果:1、厘定了琼北长流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层序。研究区地层主要包括上新世海口组、早更新世秀英组、中更新世北海组及多文组、晚更新世道堂组及八所组与全新世琼山组和烟墩组。为研究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奠定了地层基础。2、对琼北长流地区主要断裂带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第四纪活动性研究。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由三条近平行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该断裂在3116ka B.P.发生过两期活动,第一期表现为南北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累计垂直位移3.3m,第二期为南倾正断活动。琼华-莲塘断裂带由两条倾向相反的正断层组成地垒构造,F6-1与F6-2为背向倾斜的正断层,最新活动时间不晚于98.9ka B.P.。3、在琼北地区首次发现北北东向的老城-西秀断裂带,并对其活动时间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该断裂带由四条近平行展布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其中局部出现雁列式反倾断层。其中F15-2活动的时间为8.906.45ka B.P.,F15-4活动时间为6.705.41ka B.P.。不同时代断错位移量表明,老城-西秀断裂带至少自上新世开始形成,琼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导致了北北东向断裂带的形成。该断裂带全新世活动的证据表明,新华夏构造应力场现今可能尚在持续作用。

张倩[8](2020)在《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球关键带是地表岩石-土壤-生物-水-大气互相作用的区域,关键带对生态环境的生存繁衍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与岩石、水、生物和大气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通常作为地球关键带的中心环节来研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有害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关键带中物质循环过程的影响,本论文选取贵州普定陈旗流域和福建九龙江流域为作为研究区。普定陈旗流域广泛分布碳酸盐岩,土壤瘠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受农业活动干扰;而九龙江流域分布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地层,受人为活动影响更为广泛,化肥过量施用及矿产资源盲目开采等问题突出。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两个流域土壤剖面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揭示它们在土壤剖面中迁移、转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并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为:(1)普定陈旗和九龙江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普定土壤中有机碳含量(4.6138.8 g kg-1)远高于九龙江流域的土壤(1.214.4 g kg-1),普定土壤中丰富的有机质更有助于重金属Cd和Pb的富集,但增加了Cr、Fe、Ni以及稀土元(REEs)的迁移性,不利其富集。两个流域土壤粘粒含量高、含铁氧化物矿物多,都有利于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富集。(2)两个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发现普定浅层土壤大部分重金属含量顺序为:农田>灌丛>弃耕地>草地>次生林地,而九龙江流域浅层土壤为:弃茶园地>林地,与农业活动输入有关。在垂向剖面上,两个流域的重金属均表现为表层富集,含量从地表到30 cm逐渐递减,30 cm以下无明显变化,表明这两个流域浅层土壤重金属的富集与大气沉降和农业活动密切相关,深层土壤重金属主要受控于地质背景。(3)稀土元素含量及配分模式的研究表明普定农田和弃耕地表层土壤中(50)REEs介于231248 mg kg-1之间,高于次生林地、草地和灌丛地的土壤(145223 mg kg-1);九龙江流域废弃茶园的浅层土壤中(50)REEs介于92103 mg kg-1,高于林地(4167 mg kg-1),可能都与农业活动输入REEs有关。普定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剖面中REEs的配分模式相似,均表现为中稀土相对于轻、重稀土有明显富集,农田和弃耕地土壤REEs的分异程度更明显;九龙江流域不同土壤剖面REEs的分异有差异,主要源于各土壤剖面发育的母岩不同。在垂向剖面上,两个流域的(50)REEs整体上呈现随深度递增的趋势,主要与成土过程中不断的淋溶作用有关;部分剖面从上到下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主要受外源输入和淋溶作用共同影响。(4)基于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两个流域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而不同土地利用下Cd对生态危害达到中等或强度级别。两个流域土壤中稀土元素未显示出明显的人为活动污染,主要为自然来源。整体上,普定土壤表现出轻微生态危害;九龙江流域未受农业干扰的土壤(林地)也处于轻微生态危害,而废弃茶园地土壤表现出中等生态危害。

赵睿[9](2020)在《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及其相邻海域,被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所环抱,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板缘与板内构造复杂交织的区域背景下,频繁遭受挤压、拉伸和剪切作用影响,拥有十分复杂的地貌特征、活跃的地壳变形活动、以及频繁的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运动对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如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等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充分利用地震、测井、岩心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从盆地动力学角度,围绕中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和构造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这一科学问题,以三个盆地作为三个切入点分别揭示了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双强作用”与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运动、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渐新世上干柴沟组物源突变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运动、琼东南盆地北部晚中新世以来陆架边缘不对称沉积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响应关系。解释上述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的深部动力成因机制,继而分析我国大陆周缘板块运动所产生的伸展、挤压和走滑等不同深部动力背景下,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相应的构造和沉积充填演化、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特征;进而阐明新生代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对大陆周缘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位于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西北部的南堡凹陷,近几年有可观的油气发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南堡凹陷渐新世东营组时期(Ed,28.5-23.8Ma)强烈断陷和强烈拗陷引起的强烈沉降作用进行刻画。采集南堡凹陷地区钻井岩心,通过地球化学方法对新生代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玄武岩母岩岩浆经历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壳混染、轻度分离结晶过程,并且以强烈的U、Pb、Sr和Ti元素正异常,低Rb/Ba和Rb/Sr比值为特征。南堡凹陷东营组玄武岩还具有以下特征:亚碱性、E-MORB型(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s)稀土配分模式,母岩岩浆来自部分熔融较高(30%-50%)的石榴二辉橄榄岩带和部分熔融程度较低(3%-1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的混源岩浆房。而南堡凹陷沙河街组和馆陶组时期的岩浆或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东营组时期的岩浆特征有所不同: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配分模式呈OIB型(oceanic island basalts),它们的岩浆来自于熔融程度低于5%的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过渡带岩浆房。结合前人对东北亚深部地幔转换带(mantle transition zone,MTZ)之上的形成于30Ma左右的地幔楔(mantle wedge)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引起了软流圈扰动和上涌,并提高了幔源岩浆房部分熔融程度;而在此背景下,华北克拉通的薄弱区,如南堡凹陷所在的郯庐断裂带将会重新活跃并容易被改造破坏;所以,南堡凹陷东营组强烈拗陷和强烈断陷所造成的“双强作用”,以及活跃的火山作用都是对深部新生代太平洋滞留板片的复杂响应。此外,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挤压作用影响下,黄骅坳陷东营组时期的沉降中心转移至南堡凹陷,东西向断裂受南北拉张作用而活动强烈,也是“双强作用”的成因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端的柴达木盆地清晰记录了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历史。本次研究报道了始新世末—渐新世初期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构造带沉积和构造记录中的右旋现象,该现象被解释为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的结果,证据如下:首先,物源方面,重矿物组合特征指示方向从西南转向西,顺时针旋转约45°;其次,倾角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顺时针旋转了约25°;再次,冷湖构造带内东—西走向断层活动性减弱,北西—南东走向断层活动性显着增强。砂岩百分含量显示,冷湖构造带沉积物供给强度从始新世的持续减弱到渐新世突然增强,与断层活动性的变化同步。本次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北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包括初始碰撞和完全碰撞都有着同步响应。渐新世末期,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引起的远程效应,使阿尔金断裂重新活化,开始左行走滑并在柴达木盆地产生北东向挤压应力分量,在祁连山前的冷湖地区发生顺时针旋转,控制构造应力场及物源发生相应右旋现象。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的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晚中新世以来堆积了不对称陆架—陆坡斜坡体。本次研究通过二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陆坡斜坡体形成所需的古沉积物通量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临近的海南岛所能提供的古沉积物通量相比,前者约为后者的3至17倍。这一巨大的差别指示琼东南盆地陆架边缘上的沉积物不仅仅来自于海南岛,反而更像是来自于一个更大的物源体系。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西段与东段相比,有着更为强烈(数十千米)的西南向迁移特征,东段则仅有1到2千米,指示一个集中于西段的强大物源体系的注入造成了琼东南陆架斜坡体高度不对称生长。结合琼东南陆架之上尤其是中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物的细粒岩性特征,推测其主要来自红河物源并以沿岸流的形式由北部湾陆架向东南搬运。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富泥质环境下陆架—陆坡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模式,即高水位时期绝大部分斜坡沉积体在同沉积下降的陆架上以浮泥形式斜向扩散。这一长期的(约107年)横向不对称堆积机制与世界其它地区源—汇沉积体系中的沉积物斜向搬运方式有所差别。本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对受新生代及现代海平面升降影响的富泥质陆架环境中沉积物斜向搬运和扩散现象的首次报道。此外,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不对称斜坡体的堆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活动的叠加作用有关。约10.5Ma红河断裂带开始右行走滑并在5.5Ma左右进入高潮,导致红河物源沉积物供给增大,同时产生的构造应力叠加在琼东南盆地西北部已有的东西向断裂之上发育走滑拉分活动,引起西部基底加速沉降产生巨大可容纳空间,沉积了巨厚黄流组、莺歌海组和乐东组地层。总体上,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过程的持续进行,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周围块体向四周挤出,该过程产生侧向推挤作用迫使中国大陆整体向东运动。自此中国大陆形成了一个以青藏高原隆升运动为动力源头,沿构造应力场呈扇状向东缘发散的统一体。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块具有连续的地壳运动特征。该整体过程产生的挤压应力作用和太平洋等板块的运动作用产生复合效应,在早期拉张、挤压和走滑应力场上叠加,控制已形成的渤海湾、柴达木和琼东南盆地的演化,在各自盆地构造变形和沉积充填过程中形成特征性构造沉积现象作为响应。

杨毅[10](2020)在《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晚新生代期间,浙闽沿海一带发生了频繁的玄武岩浆喷发事件,形成了一套由多期次喷发的玄武岩和河湖相沉积组成的地层,主要分布在浙江东部(嵊县组)和福建东南部(佛昙组)。前人基于这套地层中产出的植物化石(包括孢粉)开展了较多的古植被和古环境分析,但有关研究区在较长时间尺度上植被和环境演化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孢粉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同时结合扫描电镜对栎属花粉进行属内划分,对枫香属花粉进行蕈树类/枫香树类的区分,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浙江东部和福建东南部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通过对浙江嵊州-天台-宁海一带共7个剖面的80个样品和福建漳浦-龙海一带及明溪共7个剖面的118个样品开展孢粉分析,本文建立和完善了嵊县组和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由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以及晚中新世晚期的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组成;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包括早中新世中晚期的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的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及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以及随后由早到晚连续过渡的三个孢粉组合: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山矾属-枫香属孢粉组合和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根据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所反映的植被变化,本文识别出闽东南地区漳浦-龙海一带在中新世至少发生过3次对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的野火事件,以及多次对植被演替造成干扰的低强度野火。这是孢粉记录的野火事件以及相关的植被演替历史在该研究区的首次发现和报道。研究区多期次的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可能是引发较为频繁野火事件的主要原因,而季风气候条件下明显季节性分配的降水和较高的温度(尤其是干冷季节的温度)也是野火发生的有利条件。野火事件对研究区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火烧后土壤侵蚀和岩石风化增强,同时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导致环纹藻的大量繁殖。本文依据扫描电镜下花粉外壁纹饰特征,对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植物群的84粒栎属花粉进行了属内划分。结果表明:以上两个孢粉植物群的栎属花粉均以Quercus Group Cyclobalanopsis占优势,Q.Group Ilex次之,并出现少量的Q.Group Protobalanus,反映出浙东和闽东南地区中新世的植被是具有一定海拔梯度的山地森林植被;而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出现的高山栎类花粉则指示,中新世浙江东部存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同时,Q.Group Cyclobalanopsis类群的组成表明,中新世浙江东部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与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更加接近,而闽东南地区较低海拔地带的植被为具有明显热带性质的常绿阔叶林。此外,通过“单粒花粉技术”对上述栎属花粉进行观察的结果支持本研究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枫香属植物由温带向亚热带和热带,其花粉外壁穿孔有变小至完全填充的变化趋势。本文依据这一发现对佛昙组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的32粒枫香属花粉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外壁穿孔较小,并被大量凸起状结构填充)、类型Ⅱ(外壁穿孔极小,且穿孔无填充)、类型Ⅲ(外壁穿孔较大,且穿孔无填充)和类型Ⅳ(外壁穿孔较小,且穿孔无填充)。其中,类型Ⅰ、Ⅱ和Ⅳ同部分现生蕈树类花粉可以比较,类型Ⅲ同部分现生枫香树类花粉可以比较,说明本文所观察的枫香属花粉兼有蕈树类和枫香树类,而统计结果表明前者居多。这两类枫香属花粉与山核桃属花粉在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中同时出现,反映出漳浦-龙海一带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的植被与现今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具有相似的特征。基于上述嵊县组和佛昙组孢粉组合序列,以及对古野火事件和重要类群的分类研究,结合植物大化石的证据,本文重建了浙闽研究区中新世植被和环境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研究区中新世生态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全球性气候冷暖变化的影响下,山地植被带的垂直迁移。而全球冰量/温度作为东亚季风和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控制着研究区的干湿特征,对植被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自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结束以来,全球气候显着的阶段性变冷,不仅导致垂直植被带向下迁移,而且由于水汽的减少造成气候变干,导致适应干旱气候条件的植物出现或增加。此外,晚新生代频繁的火山活动也对浙闽研究区的植被和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闽东南地区,火山活动导致野火事件频发,造成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干扰植被演替,同时引发了一系列水文和生态条件的改变;而嵊县组福建柏属叶化石角质层上乳突的大量出现,也被认为可能是对火山作用造成的大气中颗粒物及有毒气体含量增高的响应。

二、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土壤粘土矿物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土壤粘土矿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钛同位素在化学风化过程和高分异花岗岩中的分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非传统同位素研究进展
    1.2 钛元素及同位素
        1.2.1 钛元素性质
        1.2.2 钛同位素及其表达方式
    1.3 钛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1 微区原位分析
        1.3.2 溶液法分析
    1.4 钛同位素研究进展
        1.4.1 天体地球化学
        1.4.2 地质储库中的Ti同位素组成
        1.4.3 岩浆过程中的Ti同位素分馏机理
        1.4.4 地质过程中的Ti同位素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高精度Ti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导言
    2.2 分析方法
        2.2.1 试剂准备以及溶样杯清洗
        2.2.2 碱熔法及AG50W-×12阳离子交换树脂两步分离Ti
        2.2.3 酸溶法及Ln-Spec和AG50W-×12树脂两柱分离Ti
        2.2.4 MC-ICP-MS分析
    2.3 数据处理与标准化
    2.4 岩石标准样品测试结果
    2.5 影响Ti同位素测试精度和准确度的因素评估
        2.5.1 不同溶样方法的对比
        2.5.2 氟化物沉淀引起的分馏以及样品中残余HF的去除
        2.5.3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2.5.4 干扰元素在MC-ICP-MS引起的Ti同位素仪器分馏
        2.5.5 NIST SRM 3162a标样在MC-ICP-MS上的测试稳定性
        2.5.6 ~(47)Ti-~(49)Ti双稀释剂的尝试
    2.6 小结
第3章 化学风化过程中Ti同位素分馏机理
    3.1 导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
        3.2.2 化学连续提取实验
        3.2.3 连续提取样品与矿物样品的元素测试
        3.2.4 Ti同位素测试
    3.3 结果
        3.3.1 玄武岩基岩矿物中的Ti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3.3.2 风化产物的Ti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3.3.3 化学分离提取样品中的Ti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
    3.4 讨论
        3.4.1 Ti的来源
        3.4.2 风化剖面上Ti同位素分馏
        3.4.3 主要含Ti矿物相的Ti含量变化和Ti同位素分馏
        3.4.4 剖面上迁出的Ti及应用展望
    3.5 小结
第4章 华南高分异花岗岩中Ti同位素分馏机理
    4.1 导言
    4.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4.2.1 I型花岗岩
        4.2.2 A型花岗岩
        4.2.3 S型花岗岩
    4.3 分析方法
        4.3.1 主微量元素分析
        4.3.2 Ti同位素组成分析
    4.4 结果
        4.4.1 I型、S型与A型花岗岩的Ti同位素组成
        4.4.2 花岗岩矿物的Ti同位素组成
    4.5 讨论
        4.5.1 温度对于高分异花岗岩Ti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5.2 岩浆组成对Ti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5.3 氧逸度及水含量对于Ti同位素分馏的影响
        4.5.4 矿物的Ti同位素分馏
    4.6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云贵高原西部不同海拔碳酸盐岩风化壳风化程度、粘粒矿物与铁氧化物特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云贵高原风化壳形成模型
        1.1.1 古风化壳模型
        1.1.2 现代风化壳模型
    1.2 风化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风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1.2.2 地球化学元素研究
        1.2.3 粘粒矿物研究
        1.2.4 铁氧化物研究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概况
    2.3 研究区地貌概况
    2.4 研究区气候概况
    2.5 研究区土壤概况
    2.6 研究区植被类型
第3章 样品的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处理和测试
        3.2.1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测试
        3.2.2 粘粒矿物的提取与鉴定
        3.2.3 铁氧化物的提取与鉴定
第4章 化学风化指标模型揭示的化学风化程度
第5章 不同海拔碳酸盐岩风化壳矿物特征
    5.1 粘粒矿物组成
    5.2 铁氧化物组成
第6章 云贵高原西部碳酸盐岩风化壳成因
    6.1 现代风化壳模型的证据支撑
        6.1.1 现代气候条件下的理论化学风化程度
        6.1.2 地球化学元素证据
        6.1.3 粘粒矿物证据
        6.1.4 铁氧化物证据
    6.2 古风化壳残体的发现
        6.2.1 古风化壳存在的野外证据
        6.2.2 古风化壳存在的地球化学证据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浙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特征及其对成土过程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与剖面概况
    1.2 实验方法
2 数据与分析
    2.1 磁性特征
    2.2 漫反射光谱特征
    2.3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和TOC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4)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风化壳与风化作用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
        1.2.3 风化壳的定年研究
        1.2.4 古风化壳、古土壤的古气候环境意义
        1.2.5 四明山古夷平面成因与演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概况
    2.2 气候特征
    2.3 地质地貌特征
    2.4 土壤与植被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及剖面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
        3.2.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3.2.3 粘土矿物XRD测试
        3.2.4 磁化率
        3.2.5 pH值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结果
    4.1 粒度特征
        4.1.1 粒度分布特征
        4.1.2 粒度参数特征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粘土矿物XRD分析
        4.3.1 粘土矿物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4.3.2 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4.4 pH值及磁化率特征
第五章 讨论
    5.1 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征
    5.2 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及化学风化强度
    5.3 四明山古风化壳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探讨
        5.3.1 古风化壳粘土矿物成因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5.3.2 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与世界各地现代风化壳的对比
        5.3.3 古风化壳低频磁化率与粒度和风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不同成土环境下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的性质比较与分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物理学研究
        1.2.2 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化学研究
        1.2.3 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形态学研究
        1.2.4 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矿物学研究
        1.2.5 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土壤样品采集
    2.3 土壤样品分析
        2.3.1 土壤样品前处理
        2.3.2 土壤样品的分析方法
    2.4 土壤发育程度分析
        2.4.1 土壤风化淋溶系数(ba值)
        2.4.2 化学蚀变(CIA)指数
        2.4.3 元素迁移率
第三章 土壤形态学特征分析
    3.1 土壤宏观形态学特征分析
        3.1.1 土壤剖面宏观形态描述
        3.1.2 土壤剖面的基本形态特征
    3.2 土壤微观形态学特征分析
        3.2.1 达里诺尔剖面的微观形态
        3.2.2 宽甸剖面的微观形态
    3.3 土壤发育程度比较分析
第四章 土壤物理学特征分析
    4.1 土壤物理学特征分析
        4.1.1 土壤的粒度特征
        4.1.2 土壤质地
    4.2 土壤发育程度比较分析
第五章 土壤化学特征分析
    5.1 土壤的常量化学组成与特征
        5.1.1 达里诺尔剖面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5.1.2 宽甸剖面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5.1.3 不同火山群土壤剖面元素分布特征比较
    5.2 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
        5.2.1 土壤pH值
        5.2.2 土壤有机碳
        5.2.3 磷酸盐吸持量
        5.2.4 碳酸钙
        5.2.5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7)
        5.2.6 交换性盐基
        5.2.7 盐基饱和度
    5.3 选择性溶解分析
        5.3.1 铁氧化物
        5.3.2 铝氧化物
    5.4 土壤元素迁移特征
        5.4.1 达里诺尔土壤剖面
        5.4.2 宽甸土壤剖面
        5.4.3 不同火山群的元素迁移变化率比较
    5.5 土壤发育指数
        5.5.1 土壤风化淋溶系数(ba)
        5.5.2 土壤化学蚀变指数(CIA)
    5.6 土壤发育程度比较分析
第六章 土壤矿物学特征分析
    6.1 土壤原生矿物
        6.1.1 非晶质矿物——火山玻璃
        6.1.2 晶质矿物
        6.1.3 关于土壤中石英的出现
    6.2 土壤中的黏粒矿物
        6.2.1 晶质矿物
        6.2.2 非晶质矿物——水铝英石
    6.3 土壤发育程度比较分析
第七章 土壤系统分类判定
    7.1 火山灰土判定标准
        7.1.1 KST中火山灰特性定量诊断标准
        7.1.2 WRB中火山灰特性定量诊断标准
        7.1.3 CST中火山灰特性定量诊断标准
    7.2 火山灰土的判定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与建议
        8.2.1 结论
        8.2.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6)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构造背景
        1.2.2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砂岩碎屑成分骨架颗粒统计与岩矿鉴定
        1.3.2 地质年代学
        1.3.3 氧逸度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的新认识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南板块大地构造演化
    2.2 华南东南部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地层
    2.3 华南东南部岩浆岩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2.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2.3.3 加里东期(早古生代)岩浆岩
        2.3.4 海西期(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
        2.3.5 印支期(三叠纪)岩浆岩
        2.3.6 早-中侏罗世(200-170 Ma)岩浆岩
        2.3.7 中-晚侏罗世(170-145 Ma)岩浆岩
3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环境
    3.1 粤东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3.1.1 新丰-连平地区
        3.1.2 紫金-揭西地区
        3.1.3 海丰-惠来地区
    3.2 永安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3.2.1 梅县-大埔地区
        3.2.2 南靖地区
        3.2.3 漳平-尤溪地区
    3.3 小结
4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与侏罗纪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
    4.1 样品采集
    4.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4.2.1 粤东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4.2.2 永安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4.3 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
        4.3.1 锆石阴极发光图以及微量元素
        4.3.2 粤东盆地年龄组成
        4.3.3 永安盆地年龄组成
    4.4 小结
5 早白垩世凝灰岩锆石年代学分析
    5.1 凝灰岩岩石学特征
    5.2 凝灰岩锆石U-Pb定年
    5.3 凝灰岩氧逸度
6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6.1 年代地层格架
    6.2 “源-汇”体系
        6.2.1 上三叠统和侏罗纪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6.2.2 下白垩统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6.3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6.4 小结
7 讨论: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7.1 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时限
    7.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7)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长流地区第四纪活动断裂研究现状
        1.2.2 隐伏断裂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琼北地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位置与交通
    2.2 地质构造及活动断裂特征
    2.3 区域新生代地层
    2.4 地震活动特征
    2.5 第四纪火山活动特征
第三章 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晚更新世活动特征
    3.1 马袅-铺前断裂带西段几何展布
    3.2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的主要证据及运动性质的判定
        3.2.1 晚更新世断裂活动的主要证据
        3.2.2 运动性质的判定
    3.3 断裂活动时代的测定
第四章 琼华-莲塘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4.1 琼华-莲塘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4.2 活动断裂的地貌证据
    4.3 断裂第四纪活动时代的约束
        4.3.1 苍龙村剖面
        4.3.2 琼华村剖面
        4.3.3 海口砖瓦厂剖面
    4.4 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
第五章 老城-西秀断裂带的发现及第四纪活动性
    5.1 老城-西秀断裂带的新发现及其空间展布
    5.2 老城-西秀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的证据
        5.2.1 构造地貌特征
        5.2.2 地球物理特征
        5.2.3 钻探验证
        5.2.4 断层活动时代的确定
    5.3 老城-西秀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
    5.4 北北东向断裂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意义初探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8)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
第2章 研究区背景、样品采集与分析
    2.1 贵州普定陈旗流域概况
    2.2 福建九龙江流域概况
    2.3 样品采集
    2.4 样品分析
    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3章 普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3.2 不同土地利用土壤表层重金属分布特征
    3.3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3.4 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3.5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
    3.6 小结
第4章 普定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4.1 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4.2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4.3 稀土元素的标准化分布模式
    4.4 Ce和 Eu异常
    4.5 稀土元素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
    4.6 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异的控制因素
    4.7 小结
第5章 九龙江流域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5.2 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5.3 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特征
    5.4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
    5.5 小结
第6章 九龙江流域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6.1 稀土元素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6.2 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模式
    6.3 Ce和 Eu异常
    6.4 稀土元素迁移和分异的控制因素
    6.5 小结
第7章 普定和九龙江流域生态风险评价
    7.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7.2 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
    7.3 土壤稀土元素风险评价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科学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我国大陆边缘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资料使用情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资料使用情况
        1.4.2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新生代板块构造与中国含油气盆地
    2.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及周缘板块运动
        2.1.1 中国大陆板块构造格局
        2.1.2 太平洋板块运动特征
        2.1.3 印度板块运动特征
    2.2 中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2.2.1 东部拉张型(裂谷)盆地
        2.2.2 西部挤压型(前陆)盆地
        2.2.3 过渡派生型(走滑)盆地
第三章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双强作用”——对太平洋板块运动的响应
    3.1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3.2 南堡凹陷东营组强断陷、强拗陷复合作用——“双强作用”
        3.2.1 强断陷活动特征
        3.2.2 强拗陷活动特征
        3.2.3 南堡凹陷东营组“双强作用”的独特性
    3.3 “双强作用”与新生代西太平洋板块俯冲
        3.3.1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样品采集、处理
        3.3.2 玄武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
        3.3.3 南堡凹陷新生代玄武岩源区及岩浆演化讨论
        3.3.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3.3.5 “双强作用”成因分析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冷湖地区物源方向变化——对印度板块运动的响应
    4.1 冷湖地区区域地质概况
    4.2 冷湖地区渐新世物源方向变化
        4.2.1 重矿物组合指示古物源方向变化
        4.2.2 倾角测井特征指示古水流方向变化
        4.2.3 砂岩百分含量指示古沉积物供给强度、方向变化
    4.3 冷湖地区古近纪构造演化特征
        4.3.1 地震数据解释和构造几何学分析
        4.3.2 主干断层识别
        4.3.3 断层活动性特征
        4.3.4 基于地震反射特征的古水流方向恢复
        4.3.5 构造应力场变化
    4.4 柴达木盆地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响应
        4.4.1 对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的响应
        4.4.2 对印度—欧亚板块完全碰撞的响应
第五章 琼东南盆地新近系巨厚陆架边缘沉积体——对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运动叠加作用的响应
    5.1 琼东南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5.2 琼东南盆地新近纪陆架边缘斜坡体
        5.2.1 数据和方法
        5.2.2 海南岛河流沉积物携载量
        5.2.3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供应量
        5.2.4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形成所需沉积物通量与海南岛沉积物供给量不匹配现象
        5.2.5 琼东南盆地北部陆架边缘斜坡体沉积物来源
    5.3 陆架—陆坡斜坡体的“斜向”堆积模式
    5.4 陆架边缘巨厚沉积体构造控制因素
第六章 板块运动对中国含油气盆地新生代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影响
    6.1 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及地壳运动特征
    6.2 中国大陆新生代构造运动深部动力机制
    6.3 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6.4 盆地构造与沉积对板块运动响应的方式与识别标志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新生代气候和环境背景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1 嵊县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1.2.2 佛昙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记录
    1.3 主要创新点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1.1 嵊县组
        2.1.2 佛昙组
    2.2 地层时代
        2.2.1 嵊县组地质年代
        2.2.2 佛昙组地质时代
    2.3 地理概况
        2.3.1 浙江省地理概况
        2.3.2 福建省地理概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剖面
        3.1.1 嵊县组剖面
        3.1.2 佛昙组剖面
    3.2 孢粉的提取、制片、鉴定和统计
        3.2.1 孢粉的提取
        3.2.2 “单粒花粉技术”样品的制备
        3.2.3 孢粉固定片的制作、鉴定和统计
第4章 结果
    4.1 嵊县组孢粉组合
        4.1.1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山核桃属孢粉组合
        4.1.2 栎属(常绿型)-水青冈属-蒿属孢粉组合
        4.1.3 栎属(常绿型)-松属-菱属孢粉组合
    4.2 嵊县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4.2.1 嵊县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4.2.2 嵊县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4.3 佛昙组各剖面孢粉组合
        4.3.1 马坪-1剖面
        4.3.2 梧岭剖面
        4.3.3 和坑剖面
        4.3.4 红岭剖面
        4.3.5 马坪-2剖面
        4.3.6 林埭剖面
    4.4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
        4.4.1 栎属(常绿型)-禾本科孢粉组合
        4.4.2 栎属(常绿型)-青冈属-金缕梅科孢粉组合
        4.4.3 栎属(常绿型)-菱属孢粉组合
        4.4.4 栎属(常绿型)-枫香属-松属孢粉组合
        4.4.5 金缕梅科-朴属-水龙骨科孢粉组合
        4.4.6 金缕梅科-山矾属孢粉组合
        4.4.7 蕨类孢子占优势的孢粉组合
    4.5 佛昙组中新世孢粉组合序列
        4.5.1 佛昙组邻近地区孢粉序列特征
        4.5.2 佛昙组各孢粉组合年代及孢粉序列
第5章 佛昙地区孢粉记录的中新世野火事件
    5.1 野火的类型和强度
        5.1.1 F1野火事件
        5.1.2 F2野火事件
        5.1.3 F3野火事件
    5.2 佛昙地区中新世野火事件的控制因素
        5.2.1 火源
        5.2.2 大气的O_2水平
        5.2.3 气候
    5.3 野火事件的影响
        5.3.1 野火对侵蚀作用的影响
        5.3.2 野火对生态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单粒花粉技术”对花粉的研究
    6.1 栎属花粉
        6.1.1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6.1.2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中的栎属花粉
        6.1.3 常绿和落叶栎类花粉的区分
    6.2 枫香属花粉
        6.2.1 光学显微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6.2.2 扫描电镜下对枫香属花粉的区分
    6.3 小结
第7章 浙闽地区中新世古植被与古环境
    7.1 孢粉组合与植被的关系
    7.2 重要花粉类型的代表性
    7.3 嵊县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7.3.1 植被面貌
        7.3.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7.3.3 其它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类群
    7.4 佛昙组孢粉植物群记录的植被演替
        7.4.1 植被面貌
        7.4.2 植被演替及其所反映的气候变化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而成的土壤粘土矿物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钛同位素在化学风化过程和高分异花岗岩中的分馏研究[D]. 何昕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云贵高原西部不同海拔碳酸盐岩风化壳风化程度、粘粒矿物与铁氧化物特征对比研究[D]. 兰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浙江玄武岩风化壳红土磁性特征及其对成土过程的响应[J]. 龚亚玲,胡忠行,李文,周云鹏,朱丽东. 第四纪研究, 2021(01)
  • [4]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5]不同成土环境下玄武质火山碎屑物发育土壤的性质比较与分类[D]. 姜志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6]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D]. 徐清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琼北长流地区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研究[D]. 李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地球关键带土壤中重金属和稀土元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价 ——以贵州普定、福建九龙江为例[D]. 张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含油气盆地演化对板块运动的远程响应 ——以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琼东南盆地中的构造沉积现象为例[D]. 赵睿.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10]浙闽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植被和古环境研究[D]. 杨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标签:;  ;  ;  ;  ;  

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发育土壤粘土矿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