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浅山人工植草应注意的问题

青海浅山人工植草应注意的问题

一、青海省浅山地区人工种草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王嘉萌[2](2017)在《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撒拉族传统民居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建筑体系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在撒拉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的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乡村聚落中,以传统庄廓院为主要的居住形式,庄廓院内单体民居又分为松木大房和篱笆楼民居两种形式。本文所研究的篱笆楼民居,是以篱笆围墙建楼,斜置板梯为标志,适应地方资源与气候条件建造而成,具有强烈的生态理念和精妙的营建智慧,是一方土建筑的多样性代表之一。乡土建筑的传统营建技艺是一项多方因素结合的社会活动,其体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相互作用,生成以及影响乡土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因此,对于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对其载体乡土建筑和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建筑的多样性、传统民居缺乏保护,以及营建技艺的高科技化,使得传统营建技艺在保护与传承中流失或失真,从而严重制约了传统民居的发展。由此可见,保护濒临灭绝而篱笆楼营建技艺迫在眉睫。文章结合作者的认知程度与学术水平,以营建技艺为切入点,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保护与传承篱笆楼及其营建技艺的价值所在,并提出可行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提高营造价值可能性。本文将研究对象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解析,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章)针对撒拉族篱笆楼进行背景的梳理分析。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的相关理论,从建筑学层面对撒拉族的概况进行解析,总结出影响撒拉族篱笆楼生成的内因与外因,以及篱笆楼营建技艺衰退的内因与外因。第二部分(第四章至第五章)是论文重点章节,对营建技艺进行较为完整的梳理和记录。以营建技艺为切入点,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调研法、分析归纳法,通过对仅存的篱笆楼聚落——青海循化孟达大庄村进行走访和调查,从建筑学角度,对篱笆楼营建技艺进行静态分解,研究其载体的物质文化特性;并结合人类学与社会学角度,对营建技艺进行动态分析,较为完整的记录了施工过程及技术要点。第三部分(第六章)对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更提出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通过对前五章的分析,得出撒拉族传统篱笆楼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并且针对可营造价值的技艺要点,编笆技艺、轻型结构、空间形态等,及营建智慧,因地制宜,节地理念等,进行研究与提取,使之优化和多样化。例如将编笆技艺符号化,建筑形制的模数化,建筑构件的预制化等,以仅有的篱笆楼聚落孟达大庄为案例,将这些优化后的营建技艺作用在新型篱笆楼民居中,或将因地制宜的营建智慧拓展到其他的领域。通过以上部分的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撒拉族篱笆楼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少数民族民居,也是一方乡土建筑风貌代表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在当代环境中,篱笆楼的建筑形态具有较强的符号性和辨识度,通过对篱笆楼特色建筑形态的“产业型”保护与传承可达到将撒拉族文化发扬的目的,即可提升其社会文化价值地位,也可带来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最终达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对营建篱笆楼这种特色建筑形态的营建技艺进行技术提升和优化,则使这种特色的民居建筑形态得到保护与传承,同时民居也成为营建技艺的载体,将技艺与智慧传承下去。

张进升[3](2013)在《青海林业变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从简单地利用火,到发明和使用火,经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到工业的兴起,生产力提高,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增强,人口增加,相应的对森林破坏加剧,尤其当代,各地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还有对环境的污染。而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环境保护有非常大的作用,而青海又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因此,保护该地区的林业,以保护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青海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青海自然条件严酷,气候严寒,干旱少雨,林业发展面临很大困难,但青海省幅员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因此形成了“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这又为林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青海在远古时期曾有较丰富的森林资源。喜马拉雅运动使高原隆起,冰期来临,气候变迁,森林发生多次进退,最后大面积消失。历史时期,远古青海先民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牧业、农业。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牧业发展,及交替,各种战火的频发,同时人对林木的各种利用,使得有限的森林遭到极大地破坏。尤其汉、唐、宋,明清时期,为了充实固守这些地区,移民屯田,发展农业,毁林,破坏草场,对森林、草地带来极大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坏境。清末到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时期,青海境内的森林几乎消失殆尽。青海森林的破坏,使得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趋势严峻,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童山濯濯、荒地千里,一望无垠”状况,因此,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作用的生态效益得到更深地认识,因此,保护森林已是当务之急。寺院对林业和环境的保护,古今恒有,寺院的生态保护功能已是大家的共识,而青海多民族、多宗教、多寺院的有利条件,无疑对林业和环境保护会起到更大的作用。通过了解青海地理环境变迁,影响到森林的繁茂和退化的变化,从而使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森林的变迁,除自然作用外,历史时期,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其结果不论在那个时代,总体上是对森林的破坏,要想森林得到恢复,就得减少人口,较少人类活动,而且还要帮助修复生态,退耕还林还草,退出不适宜种植农业的山坡地,种草种树。同时,要认识到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是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人类要尽可能地从事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生产活动,以及养成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习惯,要以中国古代农业“三才”理论为指导,在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回归传统,寻求人类生活和生产走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王公博[4](2012)在《城乡统筹下青海浅山区农村规划研究 ——以洪水泉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发以来,国家贯彻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直至当今,我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长期对于农村发展的忽视,城乡二元结构日渐明显,各方面问题突出。2003年10月,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五个统筹”,并将“城乡统筹”列为首位,加大了对于农村发展的政策、经济等各方面投入。随着农村建设力度的增强,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借助发达的城市经济和自身资源优势率先发展起来,而西部地区农村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始终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困境。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洪水泉村即处于青海省浅山区。洪水泉村由于自然生态的恶劣、地理位置的偏远,缺乏外力的推动使得洪水泉村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条件依然低下。加之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外流,并衍生出了一系列农村人口、土地与产业问题。这都说明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亟待调整,以达到城乡协调发展。本课题研究视角将立足于城乡层面,以洪水泉村本底资源为依托,从产业发展入手提出人口与土地的流转、产业转型发展及其相应空间层级规划模式。论文第一部分,通过研究当前国内外城乡理论和农村规划建设现状,指出当前规划方法的欠缺,并提出研究视角。第二部分,通过研究洪水泉村资源、人口、土地和产业现状,展现农村生活面貌的同时,挖掘洪水泉村发展中所存在的恶性循环问题。第三部分,结合洪水泉村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土地和产业各环节的现状问题,通过对农村人口城乡流动、青海东部浅山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开发三个方面的理论整理和研究,为洪水泉村规划策略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以城乡互补性为原则,运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化解洪水泉村人口流变与土地浪费问题;结合本底资源及发展现状提出“宗教、现代农业观光——养羊产业——富硒生态农业”循环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将产业规划落实到空间层面,以“生产生活一体化”原则打造洪水泉村层级空间规划模式。第五部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实践探索,提出城乡统筹下洪水泉村发展规划。最后得出研究结论,一、依托村落自身本底资源、立足城乡区域视角下调整洪水泉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模式是解决洪水泉村产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二、通过农村人口的保留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方式应对洪水泉村复杂的人口流变问题;三、多元、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是解决洪水泉村土地资源浪费的主要途径。

杜发春,曹谦[5](2012)在《生态畜牧业: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走向》文中指出基于国内外有关草原畜牧业经济研究的文献评述,认为尽管在中国西部草原发展生态畜牧业面临很大挑战,还未形成成熟的系统理论框架和科技支持,但近年来根据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其必然的趋势。生态畜牧业对中国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的转型具有参考性,但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任重而道远。

鲁顺元[6](2011)在《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不是铁板一块。”纵观人类文化史,任何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文化,都是与别的文化不断地进行交流,而非固步自封。有交流,就会有文化的变迁。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对地处青海的藏族文化而言,由于地域广阔、环境多变,文化发展是在“影响—调适”的交错中进行的,这必然使文化的变迁产生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性是文化变迁的结果,也有社会设置层面的因素。比较不同地域藏文化的当代变迁,可以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认识差异,进而反思文化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为此,本文分八章来展开。第一章为导论部分,对研究思路、方法及所依借的理论作一介绍和评论。其中,对研究理论的评析主要从历时的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理论、共时的与文化地域分类相关的理论两方面来进行。第二章简要介绍青海文化变迁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意在强调变迁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历史背景,其中的自然环境变迁不但是文化变迁的基础还是其重要内容。从第三章开始,依次从人口、生计方式、语言文字、婚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各藏文化特质在不同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及其变化分章作出讨论。第八章对藏文化变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作一简要总结,并初步展望藏文化现代化的趋势,以对导论部分介绍的各个理论有所回应。本文主要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和个案访谈资料,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发现:青海藏文化变迁地域性差异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圈形态。这种形态可以用藏族人口的聚居程度以及不同地域藏人所操持的生计方式、使用的语言文字、传承的婚姻习俗和寺院教派、僧侣规模等标准来加以描述。同时,不同地域文化变迁也带来了文化圈圈层的多元化。这是藏文化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体现了藏文化的适应功能和特殊的现代化路径。笔者主张谨慎地给定文化现代化的目标,应当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一角度来看待青海藏文化变迁;从而发现,不同圈层藏文化现代化处于一个基准线的两端并呈连接但非更替的关系。透过藏人的文化心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文化自觉行动等可以初步预见藏文化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洪冬星[7](2011)在《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可持续的草原利用,再加上多变的气候加剧了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这对于中国西部地区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影响尤其突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一直在减少,对人类福祉构成威胁。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发挥着巨大的环境效益,然而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的公共品属性,传统市场无法实现其经济价值。这就使得依靠草原谋生的牧户一方面受到草原生产力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应对不同程度的草原保护举措,牧户利益受损,草原保护动力下降。学界和实践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完善草原承包制度、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草原、建立保护区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论文对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和配套政策进行研究,以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是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成效的关键为出发点,力图达到三个目标:第一,阐释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特征和运行现状,说明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设计生态补偿制度的原因及其设计方式;第二,评价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绩效,寻找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新机制;第三,揭示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需要与其他政策一道,来确保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持续发展以及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改善。文章的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⒈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生产着巨大的环境效益,然而,生态建设所恢复和供给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具有公共品属性,导致传统市场无法实现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再加上要求对所供给的服务付费的产权和其他法律手段的缺乏,造成牧户保护草原的动力下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足。市场失灵和制度缺位,制约了草原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切使得构建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成为必然。⒉作为一种创新的环境管理政策,生态补偿被广泛用于对土地管理者提供经济激励。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就是鼓励草原管理者采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管理实践,激发微观群体自愿参与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协调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中的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制度安排,解决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⒊当前草原生态建设补偿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政策,属于“临时性的政策支持”。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都是依托草原生态建设工程或项目实施,而且草原生态建设项目规模大、并以范围广泛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者参与为目标,并采用由中央政府设计项目、对项目投资和地方政府执行的模式。缺乏政策可持续性并造成更大的变数和风险。⒋补偿标准偏低,而且由于对改变草地利用的机会成本的评估差,为了公平起见而且易于管理,采取统一补贴。实证研究表明,实际上补偿标准统一并不意味着公平,而且实际机会成本要比补偿率或者高或者低,如果低的话,一方面浪费资金,另一方面造成剩余资金的寻租;而高的话,则不足以引致对社会有益的行动。⒌资源利用者没有参与设计和管理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和规则。在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项目中,尽管对牧户实行自主、自愿和直接参与的政策,但补偿标准采取的是单一水平,项目规划上采取了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大多数地方政府对牧户参与进行了组织动员。牧民被排除在利益分享、决策、交易的格局之外,甚至还成为利益牺牲者,生态补偿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⒍通过相关性分析和Tobit模型分析发现:农牧民的文化程度、畜牧业收入、纯收入、自有草场面积、对已实施项目效果的判断和草地保护信念、气候风险认知等因素对其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意愿和投入极显着(p<0.01)正相关;年龄、草场面积、应对项目所造成的变化的能力和对自有草场健康程度的判断等因素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意愿和投入显着(p<0.05)正相关。而对草地退化成因认知和草场使用权分别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意愿和投入极显着(p<0.01)负相关和显着(p<0.05)负相关。⒎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是以草原生态建设措施的综合作用为基础,根据作为公共品的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者范围的不同,将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划分为全球性的、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遵循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理念和设计原则,基于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内涵,从纵横两个方向构建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确定了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期限的问题。⒏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有效运行有赖于财政、税收、金融等各项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构建和完善我国草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二是完善各级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横向转移支付机制;三是在中央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帮助和扶持下,也应该探索市场机制,建立受益者付费制度,实现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耦合;四是系统规划和全面监管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运行;五是深化草原资源产权管理,建立规范的草原产权流转制度土地产权;六是在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赋予当地社区更大的话语权,并给与牧户充分的自主选择权;最后是实行适应性管理,强化项目区域的能力构建。论文主要创新点包括:⒈构建了一个分析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理论框架论文从制度角度分析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围绕着制度设计、相互作用和绩效,构建一个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和有效性的多维度的框架,并把它应用于中国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项目,对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及政策的实施状况与效果做出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评价。分析结果揭示出政府主导的公共支付机制的有效性需要一定的配套政策支撑,国家在公共品供给中也存在着“失灵”问题。因此,论文提出依据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受益范围,从纵向、横向两个方向设计不同层级的制度安排,并引入例如生态系统服务市场、合作管理、适应性管理等,继续发挥国家供给公共品的主导作用。⒉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本文在考察生态补偿制度绩效时,鉴于目前国际社会和国家政策对气候变化对草地退化的潜在影响的关注,研究立足于探讨牧户对于人类活动与自然事件引发草原退化的风险认知和看法,以及这些认知是否影响牧户的草原保护投入。目的是要论证在设计生态补偿机制时,不能单一采用经济激励措施,除了考虑到经济激励影响牧户参与草原保护实践外,更要考虑到牧民的认知和社会经济变量对于参与草原保护的影响,与其他策略相结合来提高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有效性。这一结果有助于理解牧户复杂的土地保护决策,并且有助于针对恢复和保护具有高度脆弱性的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补偿政策的设计和完善。

祁文寿[8](2011)在《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卓仓藏族世代居住在河湟地区这一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宗教共存的大环境中,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民族学研究资源。卓仓藏族在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极具典型性。卓仓藏区临近内地,处于交通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卓仓藏族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有过不俗的表现,他们为巩固青藏地区的稳定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和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是以卓仓藏族的历史与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学术界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卓仓藏族在起源、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和风貌。我们认为,开展卓仓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有助于拓展安多藏族文化研究的范围及深化安多藏族文化研究的内容,为构建安多藏族地区的和谐社会服务;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全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从四个方面全面阐明了本论文研究的选题背景、缘由及其意义,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并对本论文的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等作了必要的说明。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侧重于介绍卓仓藏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第二章主要探讨和研究了卓仓藏族的渊源、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重大事件与特点等;第三章分析和描述了卓仓藏族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第四章对卓仓藏族的婚姻制度和家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第五章聚焦卓仓藏族文化,重点对其语言、文学、艺术和体育作了深入细致的梳理;第六章较全面地论述了卓仓藏区的寺院教育和儒学教育,并对当下卓仓藏区的双语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第七章对卓仓地区藏传佛教变迁的历史与现状、寺院、教派和活佛传承系统以及卓仓民间信仰的状况作了阐述;第八章则对卓仓藏族的风俗习惯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杨虎德[9](2009)在《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青海藏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仅使该地区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因此,理清发展思路,采取切实措施,遏制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对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维护青藏高原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师江澜[10](2007)在《江河源区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环境因子地域分规律和生态功能区划则是该区生态建设和保护亟待解决的主要命题。本文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广泛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基础上,利用ArcGIS研究平台,系统地分析了江河源区环境生态因子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社会、经济、人文等资源状况,评价了江河源区生态用地、自然条件优劣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进一步依据环境因子地域分异规律,进行了江河源区自然区划和生态功能分区研究,以期为该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实地考察,利用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空间数据等数据资料和ArcGIS研究技术平台,全面分析总结了江河源的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状况等,明确了江河源区的生态特征和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2、在广泛资料数据基础,利用ArcGIS研究平台,全面分析了江河源区地势地貌、气候、土壤、水资源、植被、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因子的地域分异规律,明确了江河源区各环境因子的地域分异特征;3、在环境因子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基础上,根据江河源区生态环境特点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以湿润系数为一级指标,以≥0℃的积温为二级指标的定量指标体系,参照了地貌、自然生态景观特征等定性指标,利用ArcGIS研究平台,以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划分为4个生态区、12个生态亚区和21个生态小区,并描述了各分区特征;4、在明确江河源区生态用地充足的条件下,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江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自然条件优劣性、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明确了江河源区潜在生态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以及生态安全重要区和保护关键区的分布规律;5、在可持续发展与前瞻性原则、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相结合原则、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地域分异原则、主导生态功能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等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指导下,运用现代生态学理论与区划理论,依据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环境因子的地域分异规律,利用ArcGIS技术手段,主要提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功能的极重要信息、沙漠化控制、水土保持的重要与极重要信息,参照现行的产业模式、城镇发展体系,通过理性判别和相关分析,进一步将江河源区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类型区,沙漠化控制生态功能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类型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类型区,沙漠化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复合生态功能类型区,沙漠化控制-水土保持复合生态功能类型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复合生态功能类型区,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复合生态功能类型区,保护性农牧发展生态功能类型区及城镇发展生态功能类型区等10个生态功能类型区,获得一系列同比例尺的专题图,并在特征描述基础上,对各区生态管制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进一步丰富了江河源区的研究基础资料;2、填补了江河源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空白。

二、青海省浅山地区人工种草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省浅山地区人工种草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的起源:乡土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1.1.2 问题的聚焦:濒临消失的乡土建筑引发的思考
        1.1.3 问题的切入:乡土建筑营建技艺多样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基本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选取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撒拉族篱笆楼民居
        1.5.2 营建技艺
    1.6 本章小结
2 撒拉族形成与发展背景综述
    2.1 撒拉族起源与发展
        2.1.1 族源历史
        2.1.2 发展沿革
        2.1.3 聚居分布概况
        2.1.4 社会结构单元及组织形态
    2.2 撒拉族民族文化
        2.2.1 宗教信仰
        2.2.2 民风民俗
        2.2.3 民族建筑
    2.3 青海循化撒拉族聚居地概况
        2.3.1 自然环境
        2.3.2 历史人文
        2.3.3 社会结构
        2.3.4 篱笆楼聚落分布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撒拉族篱笆楼聚落与民居的特征
    3.1 孕育撒拉族篱笆楼民居生成的要素
        3.1.1 自然要素
        3.1.2 人文要素
        3.1.3 经济要素
    3.2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的地域分布概况
        3.2.1 篱笆楼诞生初期
        3.2.2 篱笆楼发展鼎盛时期
        3.2.3 篱笆楼发展衰败时期
        3.2.4 篱笆楼亟待保护时期
    3.3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聚落特征
        3.3.1 篱笆楼聚落概况
        3.3.2 聚落自然选址
        3.3.3 聚落空间形态
        3.3.4 聚落组织方式
    3.4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建筑特征
        3.4.1 院落布局
        3.4.2 建筑风貌
        3.4.3 平面形制
        3.4.4 装饰及材料
        3.4.5 篱笆元素其他应用
    3.5 篱笆楼共性与差异性研究
        3.5.1 青海藏族篱笆楼民居建筑特征
        3.5.2 撒拉族篱笆楼与藏族篱笆楼对比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撒拉族篱笆楼营建技艺研究
    4.1 营建技艺主要构成
        4.1.1 营建流程
        4.1.2 营建材料
        4.1.3 营造体系
        4.1.4 工具及度量衡
        4.1.5 传承系统
    4.2 承重结构及其营建技艺
        4.2.1 承重结构
        4.2.2 基础处理
        4.2.3 大木作营建
    4.3 围护结构及其营建技艺
        4.3.1 围护结构分析
        4.3.2 院墙的营建
        4.3.3 院门的搭建
        4.3.4 底层外墙的构建
        4.3.5 篱笆外墙的编制
        4.3.6 室内隔墙的建造
        4.3.7 屋面结构的施工
        4.3.8 楼板隔层的铺设
    4.4 装饰装修及其营建技艺
        4.4.1 装饰装修分析
        4.4.2 小木作(装修)
        4.4.3 墁地砌台
        4.4.4 庭院景观
        4.4.5 装饰色彩
    4.5 藏式篱笆楼和撒拉族篱笆楼营建技艺对比研究
    4.6 本章总结
5 撒拉族篱笆楼营建技艺的影响因素探究
    5.1 篱笆楼营建技艺三大构成因子
        5.1.1 技术技艺
        5.1.2 人际关系
        5.1.3 精神指导
    5.2 影响篱笆楼营建技艺的三大动因
        5.2.1 自然因素
        5.2.2 社会环境
        5.2.3 民族文化
    5.3 篱笆楼营建技艺承载的信息
        5.3.1 地域文化
        5.3.2 民族文化
        5.3.3 营建智慧
    5.4 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的价值
        5.4.1 文化价值
        5.4.2 生态价值
        5.4.3 经济价值
    5.5 营建技艺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5.5.1 传承载体渐失
        5.5.2 制度缺乏完善
        5.5.3 技术维护薄弱
        5.5.4 传承方法单一
        5.5.5 经济支持缺乏
    5.6 本章小结
6 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6.1 营建技艺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6.1.1 保护传承载体
        6.1.2 加强完善制度
        6.1.3 优化营建技术
        6.1.4 更进保护办法
        6.1.5 重视经济支持
    6.2 营建技艺的再生与传承策略
        6.2.1 元素提炼
        6.2.2 抽象升华
        6.2.3 符号应用
        6.2.4 策划创新
    6.3 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案例解析
        6.3.1 篱笆楼聚落保护性规划
        6.3.2 篱笆楼单体营建技艺的提升与优化
        6.3.3 篱笆楼元素的建筑风貌设计案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调研日志汇总
附录2 孟达大庄村现存篱笆楼名录(按保护处理办法分类)
附录3 访谈录汇总
附录4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3)青海林业变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范围界定
        1.3.1 森林
        1.3.2 林业
        1.3.3 林业保护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林业史研究现状
        1.4.2 中国林业史研究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1.4.3 青海林业史研究
        1.4.4 青海环境史研究
        1.4.5 青海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
        1.4.6 青海人与环境关系的多学科审视
    1.5 研究思路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青海发展林业的重要性
    2.1 青海的自然地理环境
        2.1.1 青海的基本情况
        2.1.2 青海特殊自然条件
        2.1.3 青海森林的原始分布
    2.2 青海林业
        2.2.1 青海林业发展情况
        2.2.2 青海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 青海自然环境与林业发展的关系
        2.3.1 自然条件对青海林业的影响
        2.3.2 青海林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3.3 林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2.4 青海保护林业的重要性
第三章 青海森林的历史变迁
    3.1 地史时期青海森林的历史变迁
    3.2 历史时期青海森林的历史变迁
        3.2.1 秦汉以前青海先民对森林的简单利用
        3.2.2 秦汉时期移民屯垦对青海森林的破坏和利用
        3.2.3 隋唐时期战争和垦殖对青海森林的破坏
        3.2.4 宋元时期农牧交替对森林的破坏和政教合一对森林的保护
        3.2.5 明清时期大量垦荒对青海森林造成极大地破坏
        3.2.6 近现代对木材的巨大耗费和对森林保护的重视
第四章 青海在不同时期对森林的利用和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1 青海在不同时期对森林的利用和破坏
        4.1.1 原始社会对森林的依赖和主要“火猎”导致的森林破坏
        4.1.2 农耕时期垦殖、战争、农牧交替和各种用材对森林造成巨大破坏
        4.1.3 工业时期对森林的开发利用以及工业和农牧业等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4.2 青海森林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4.2.1 水土流失严重
        4.2.2 土地沙化趋势严峻
        4.2.3 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旱灾等自然灾害频发
        4.2.4 物种生存条件恶化、破坏,数量减小,种类减少
        4.2.5 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第五章 青海寺院在林业保护中的作用
    5.1 青海多民族和多宗教形成众多的寺院
    5.2 寺院对林业的保护作用
    5.3 如何更好地发挥寺院对林业保护的作用
第六章 青海环境与森林变迁的重要启示
    6.1 青海自然环境对森林的影响和森林重要的生态作用
    6.2 青海森林变迁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6.3 青海林业保护和古代思想在林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
    6.4 寺院对林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城乡统筹下青海浅山区农村规划研究 ——以洪水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乡关系理论研究
        1.2.2 农村规划建设实践研究
        1.2.3 城乡统筹下青海省农村政策的梳理、实践与反思
        1.2.4 本研究的视角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2 洪水泉村现实与问题
    2.1 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交通区位
        2.1.3 生产条件
        2.1.4 区域文化
        2.1.5 宗教信仰
        2.1.6 生活起居
        2.1.7 本底资源
    2.2 人口资源现状
        2.2.1 人口城乡流动现状
        2.2.2 常住户城市化意向
        2.2.3 人口城乡流动规律和问题
    2.3 土地资源现状
        2.3.1 村域土地利用现状
        2.3.2 耕地利用现状
        2.3.3 宅基地使用现状
    2.4 产业发展现状
        2.4.1 种植业
        2.4.2 养羊产业
        2.4.3 旅游产业
    2.5 空间格局现状
        2.5.1 生态格局
        2.5.2 村落格局
    2.6 小结
3 洪水泉村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关经验借鉴
    3.1 人口的复杂流变
        3.1.1 人口流动特征
        3.1.2 人口流动影响因素
    3.2 土地粗放利用与闲置浪费
        3.2.1 耕地粗放利用的影响因素
        3.2.2 宅基地闲置浪费的影响因素
    3.3 产业发展的滞后性
        3.3.1 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
        3.3.2 乡村旅游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
    3.4 相关经验借鉴
        3.4.1 农村人口与土地的流转模式
        3.4.2 生态修复背景下的农业发展模式
        3.4.3 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建设的原则
    3.5 小结
4 洪水泉村规划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4.1 洪水泉村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
        4.1.1 城乡统筹的互补性发展原则
        4.1.2 依托农村本底资源的发展原则
        4.1.3 技术的农村适宜性原则
        4.1.4 “Enabling”原则
        4.1.5 示范带动原则
    4.2 人口与宅基地的调控策略
        4.2.1 “平安县—洪水泉村”城乡体系下人口与土地流转
        4.2.2 洪水泉村宅基地的置换与转型
        4.2.3 洪水泉村宅基地的调控
    4.3 产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4.3.1 城乡视角下的产业转型与定位
        4.3.2 打造复合型农业产业链条
        4.3.3 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动态量化调控
        4.3.4 富硒生态农业适宜性农作物选择
        4.3.5 养羊产业成本优化对策
    4.4 空间规划策略
        4.4.1 村域空间层级规划
        4.4.2 村落空间层级规划
        4.4.3 公共空间规划
        4.4.4 户前空间规划
    4.5 村民引导策略
        4.5.1 村民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4.5.2 规划理论与实践的“通俗化”
    4.6 小结
5 洪水泉村规划设计实践
    5.1 研究目标和思路
        5.1.1 总体发展思路
        5.1.2 发展建设目标
    5.2 规划设计实践
        5.2.1 农业产业规划
        5.2.2 村落空间规划
        5.2.3 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
        5.2.4 道路系统规划
        5.2.5 景观规划
    5.3 示范性建筑设计实践
        5.3.1 “根屋”示范性民宅设计
        5.3.2 养羊专业户示范性民宅设计
        5.3.3 村委会示范性建筑设计
    5.4 农村规划建设表达方式的“通俗化”
        5.4.1 规划成果表达
        5.4.2 建筑成果表达
    5.5 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研究结论与启示
        6.1.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6.1.2 论文研究中的创新点
    6.2 有待深化和拓展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工作
附录 1
附录 2

(5)生态畜牧业: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态畜牧业理论和实践
二、草原游牧文明与畜牧业经济转型
三、关于人工种草和围封草场的争议
    1.西部牧区人工种草的可行性
    2.围封草场的实效性
四、牧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牧区畜群结构不合理
    2.西部牧区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
    3.畜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 市场辐射面太小
    4.西部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5.基础建设滞后
五、畜牧业经济发展趋势和出路
    1.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下的有机产业
    2.发展生态旅游业
    3.草原保护条例

(6)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从地域差异的角度研究藏族文化变迁的必要性
    第二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一、关于青海藏族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藏族文化地域分类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
        二、研究理论与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及环境
    第一节 藏文化变迁的由来
        一、古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二、现当代的青藏高原藏文化地域分异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变迁
        一、生态环境特点
        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三、生态环境的演变
    第三节 代表性个案概况
        一、农业区个案
        二、半农半牧区个案
        三、牧业区个案
        四、城镇社区个案
第三章 人口民族结构与分布及其变化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人口的分布格局
        一、总体人口分布与密度
        二、民族人口分布
    第二节 当代人口分布及其变化
        一、民族自治州人口的民族结构
        二、东部农业区的民族人口
        三、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第四章 生计方式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第一节 民国时期生计方式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一、"生番"与"熟番"
        二、尚不发达的农业
        三、分布广泛的畜牧业
        四、作用显着的商贸流通
    第二节 不同生计之间的现实选择
        一、职业身份的自我认同
        二、经济收入结构
    第三节 畜牧业内部的差异:以畜种为例
        一、牦牛的文化地位及分布
        二、不同种类羊的分布
        三、牛羊的牧饲方式
        四、食用肉储备方法及宰牲选择
第五章 语言文字使用的地域性差异及其变迁
    第一节 藏语的地域分异
    第二节 语言文字使用的流变
        一、藏语使用人数和群体
        二、藏语使用场合与代际变化
        三、藏文的使用
    第三节 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教学模式之争
        一、对语言文字的认知
        二、"双语"教学模式之争
第六章 服饰与婚姻圈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第一节 受他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服饰
        一、便服备受青睐
        二、男女有别的穿戴要求
        三、服饰文化的自我调适
    第二节 婚姻圈的变迁:一个独特的个案
        一、数据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三、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宗教信仰的变迁及其地域性差异
    第一节 寺院分布的地域差异
        一、不同地域寺院的数量
        二、各地寺院所属不同教派
        三、农牧民眼中的藏传佛教教派
    第二节 宗教从业人数的定额与超员
        一、超员与有寺无僧:以果洛州与海东地区为主的比较
        二、寺院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博弈
        三、对藏传佛教信仰地域差异的民间解读
第八章 藏文化变迁的地域差异性与现代化
    第一节 藏文化圈基本形态及多元化
        一、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
        二、汉文化圈的形态
        三、圈层多元化
    第二节 环境作用下的藏文化变迁
        一、自然环境演变对藏文化变迁的影响
        二、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功能调适
    第三节 藏文化的现代化
        一、民众对文化未来的态度
        二、对文化现代化趋势的初步判断
附录
    一、访谈大纲
    二、青海民族宗教情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主持、参与课题
致谢

(7)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2 建立和完善中国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重大实践意义
    1.2 研究问题与相关概念
        1.2.1 问题的提出及其界定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框架
2 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2.2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研究现状
        2.2.1 理论研究
        2.2.2 生态补偿实践
        2.2.3 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述评
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主要经济学理论基础
        3.1.1 公共品理论
        3.1.2 外部性理论
        3.1.3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3.1.5 博弈论
        3.1.6 自然资源价值理论
        3.1.7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重要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激励理论
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分析框架
    4.1 草原生态建设与草原生态系统服务
    4.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4.2.1 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讨论
        4.2.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
    4.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分析框架:设计、绩效和相互作用
        4.3.1 生态补偿制度研究
        4.3.2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设计
        4.3.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绩效
        4.3.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的相互作用
    4.4 小结
5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实践和相关政策评析
    5.1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和现实背景
        5.1.1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背景
        5.1.2 建立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现实选择
    5.2 西部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政策的制定及其内容
    5.3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实践和政策的效果评价——以内蒙古为例
        5.3.1 生态效益评价
        5.3.2 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5.3.3 项目区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5.4 草原生态建设补偿制度讨论
6 牧户实施的草原保护实践和草原生态补偿意愿研究
    6.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6.1.1 研究步骤和研究思路
        6.1.2 调查内容及问卷设计
        6.1.3 调研实施情况
        6.1.4 调查数据的分析
        6.1.5 数据统计分析工具
    6.2 调研结果分析
        6.2.1 调研旗县(管理区)概况及草原建设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6.2.2 被调研户的基本特征分析
        6.2.3 被调研户的草原生态补偿意愿与其社会、经济、认知、生理特征的相关分析
        6.2.4 基于 Tobit 模型的农牧民参与草原生态补偿意愿分析
    6.3 结论
7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构建
    7.1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所秉持的基本理念
    7.2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7.3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框架
        7.3.1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
        7.3.2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的界定
        7.3.3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额度的确定
        7.3.4 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期限的确定
8 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体系研究
    8.1 构建和完善我国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8.2 完善各级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8.3 建立多元化的和可持续的融资渠道,推动政治和社会参与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意愿,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4 系统规划和全面监管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运行
    8.5 深化草原资源产权管理,建立规范的草原产权流转制度土地产权
    8.6 在项目设计和执行过程中赋予当地社区更大的话语权,并给与牧户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8.7 实行适应性管理,强化项目区域的能力构建
9 全文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9.1 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 介

(8)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藏族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状况
    三、基本情况说明
第一章 卓仓藏区的自然人文环境
    第一节 卓仓藏区的区域界定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三节 人文环境
第二章 卓仓藏族族源及其历史沿革
    第一节 “卓仓”地名的由来
    第二节 卓仓藏族族源概述
    第三节 卓仓藏族历史沿革
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
    第一节 卓仓囊琐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卓仓囊索政教合-制度及其特点
    第三节 卓仓藏族社会经济生活
第四章 卓仓藏族的婚姻制度与家庭
    第一节 婚姻形式与婚姻程序
    第二节 卓仓藏族的“骨系”等级婚制度
    第三节 卓仓藏族的家庭
第五章:卓仓藏族文化
    第一节 语言
    第二节 文学
    第三节 艺术
    第四节 体育
第六章 卓仓藏族的教育
    第一节 寺院教育
    第二节 儒学教育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卓仓双语教育现状调查
第七章:卓仓藏族的宗教与信仰
    第一节 佛法在卓仓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第二节 寺院、教派及活佛传承
    第三节 卓仓藏族的民间信仰
    第四节 卓仓藏族宗教信仰现状调查
第八章:卓仓藏族的风俗习惯
    第一节 饮食习俗
    第二节 服饰习俗
    第三节 居住习俗
    第四节 丧葬习俗
    第五节 传统节日
    第六节 民间禁忌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附录

(9)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青海藏区生态环境现状
    (一) 适宜人类规模居住并进行生产活动的地域较小。
    (二) 光热条件限制着植被的生长。
    (三) 生态系统极不稳定。
    (四) 扬沙危害难以根治。
        1、草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3、鼠、虫害严重。
        4、土壤物理特性改变, 保水能力降低。
    (五) 自然灾害频繁
二、生态环境恶化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一) “生态难民”大量涌现, 导致纠纷不断。
    (二) 群体性迁徙导致利益冲突加剧。
    (三) 社会经济发展受制约, 贫困面加大。
三、遏制青海藏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路径
    (一) 划区实施生态保护。
    (二) 适度转移人口, 减轻草场压力。
        1、加强宣传, 进一步调动广大牧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2、拓宽建设资金渠道, 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
        3、深入研究, 着力解决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还草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4、强化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社会经济政策。
        5、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工作。
        6、应把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到突出位置。
        7、弘扬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 将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的保护融为一体。
        8、深化改革, 创新牧区经营模式。

(10)江河源区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资料来源与技术路线
        1.4.1 资料来源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河源区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1 研究区范围
    2.2 自然资源特征分析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水资源
        2.2.5 植被
        2.2.6 生物多样性
    2.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2.3.1 人口
        2.3.2 产业结构总特点
        2.3.3 农业
        2.3.4 畜牧业
        2.3.5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
        2.3.6 第三产业
    2.4 主要生态问题
第三章 江河源区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1 环境要素构成
    3.2 地势地貌分异规律
        3.2.1 地势
        3.2.2 地貌
    3.3 气候环境分异规律
        3.3.1 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
        3.3.2 温度
        3.3.3 降水
        3.3.4 湿润度
    3.4 土壤环境分异规律
        3.4.1 水平分异规律
        3.4.2 垂直分异规律
        3.4.3 非地带性隐域分布
        3.4.4 土壤成土环境
        3.4.5 土壤有机质
    3.5 水环境分异规律
        3.5.1 水网密度指数
        3.5.2 水资源特征
    3.6 植被环境分异规律
    3.7 土地覆被/土地利用时空格局
        3.7.1 空间格局特征
        3.7.2 LUCC 特征
    3.8 生物多样性分异规律
        3.8.1 生物丰度指数
        3.8.2 植物
        3.8.3 野生动物
第四章 江河源区自然区划
    4.1 自然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4.1.1 一般性原则、依据和方法
        4.1.2 江河源区自然区划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4.2 江河源区自然区划的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构建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分区结果
        4.3.1 命名方法
        4.3.2 分区系统
        4.3.3 分区描述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分
    5.1 研究方法
    5.2 生态用地分析
    5.3 自然条件优劣性评价
        5.3.1 降雨变率
        5.3.2 温度变率
        5.3.3 气象灾害
        5.3.4 自然条件优劣性评价
    5.4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5.4.1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5.4.2 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5.4.3 生境敏感性评价
    5.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5.1 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评价
        5.5.2 水源涵养与水文调蓄重要性评价
        5.5.3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5.5.4 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
        5.5.5 生态系统产品提供重要性评价
    5.6 江河源区生态功能类型区划分
        5.6.1 划分原则与方法
        5.6.2 划分依据
        5.6.3 命名方法
        5.6.4 分区结果
        5.6.5 分区特征及其生态管制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青海省浅山地区人工种草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青海撒拉族篱笆楼民居营建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D]. 王嘉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3]青海林业变迁史研究[D]. 张进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4]城乡统筹下青海浅山区农村规划研究 ——以洪水泉村为例[D]. 王公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5]生态畜牧业:西部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走向[J]. 杜发春,曹谦.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01)
  • [6]当代青海藏族文化变迁的地域性差异研究[D]. 鲁顺元. 兰州大学, 2011(09)
  • [7]西部地区草原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D]. 洪冬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8]卓仓藏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 祁文寿. 兰州大学, 2011(10)
  • [9]生态环境保护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J]. 杨虎德.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9(02)
  • [10]江河源区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与生态功能分区研究[D]. 师江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青海浅山人工植草应注意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