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双树大坝落差预报方法探讨

龙口双树大坝落差预报方法探讨

一、双戗堤进占龙口落差预报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1](2017)在《三峡工程截流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三峡工程建设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导流方案,大江截流最大水深60 m、实测最大流量11600 m3 s-1大,河床深厚覆盖层达20 m,截流过程潜在堤头坍塌风险;明渠截流最大设计流量10300 m3 s-1、落差4.11 m、龙口流速7 m s-1、水深20 m,明渠基面平整光滑、不利抛投料稳定,截流进占抛投强度11.46万立方米/日;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均需兼顾施工期通航要求.大江截流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截流方案;导流明渠截流采用"垫底加糙、双戗立堵、上游双向进占、下游单向进占"的方案.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的综合困难程度乃世界截流史所罕见,两次截流的成功实施,标志中国河道截流技术跻身世界领先地位.

陈小祎[2](2017)在《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相关施工技术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充分开发水利资源和改善居民生存与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在了分布有深厚覆盖层的河流中下游河床上。随着这些工程的兴建,深厚覆盖层条件下截流工程中又出现了的一些新问题,如覆盖层的抗冲刷特性、覆盖层的防护施工方法、覆盖层条件下的截流抛投料的选用及降低截流难度措施等,而仅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和科学理论还无法完全解决这些与覆盖层冲刷相关联的问题,尤其是在工程实践方面。结合参与建设的几个工程实践进行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相关技术的研究,试验模型得出了淤积型和窄级配堆积型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条件下覆盖层的最小抗冲流速为0.5m/s0.7m/s,当水流流速大于0.50.7m/s时,就开始对河床产生冲刷,该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为截流护底方案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通过对深厚覆盖层河床护底施工技术的研究得出了新的河底施工技术即“先进后退”护底法,该护底方式采用先平堵后立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预先进占一段至龙口处,对龙口区域进行护底防护,随后再将预进占部分进行挖除,利用此方法代替船舶或栈桥抛投护底,可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此项技术解决了不易采用船只、栈桥护底的难题,是立堵戗堤截流护底的一种新方法,对于深厚覆盖层截流技术进行了有效补充。由于深厚覆盖层抗冲刷能力低,在流速大于0.5m/s0.7m/s时会对河床造成冲刷,在龙口合拢前提前进行护底,采用先进后退方法就是:“进”要满足运输车辆和设备交通而下部填筑护底材料,上部填筑满足交通要求,由于上部填筑料占压了流水过流的断面,进而护底完成后后退法挖除上部满足交通的材料;施工的时候先从一侧龙口段满足先进后退法施工,预留满足水流通道,之后进行另一侧的龙口先进后退法施工,最终形成了龙口护底施工。

陆贺[3](2016)在《具有辅助截流工的单戗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道截流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立堵截流法是当今世界上最常用的截流方法。对于大流量、高落差的截流工程,单戗堤立堵截流龙口水头落差大,水流能量集中,流速大,截流难度高。宽戗堤立堵截流、双戗堤立堵截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单戗堤立堵截流的龙口水力条件,但施工组织复杂,施工强度大,施工场地与场内交通要求高,龙口水力控制难度大。为此本文从分析戗堤下游水位对龙口水力条件的影响出发,提出截流工的概念,探讨采用截流工减小龙口水流流速,改善龙口水力条件,降低单戗立堵截流难度的施工新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数值模型模拟立堵截流龙口流态,分析戗堤下游水位对龙口流场的影响。首先根据立堵截流龙口水流特征,建立基于时均N-S方程的RNGk-ε三维紊流数值模型模拟龙口水流并用物理模型试验验证。分析戗堤下游水位对龙口水流流态的影响,并总结雍高龙口下堤脚水位的方法。(2)提出采用截流工降低截流难度的方法。对于大流量、高落差的截流工程,有必要采取工程措施降低龙口水流动能,减弱水流对河床及截流材料的冲刷,定义截流工为通过增大龙口水流能量耗散或者优化龙口水流能量转换达到减小龙口水流动能,减小流速,降低截流难度的工程措施;根据定义将截流工分为消能截流工和蓄能截流工两类;在对现有截流工型式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壅拦坎、楔形裹头两种新型截流工,并考虑将壅拦坎辅助截流工与楔形裹头辅助截流工组合应用形成组合截流工。(3)研究壅拦坎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及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介绍壅拦坎截流立堵截流的施工方法,探讨壅拦坎截流工对龙口水流流态的影响以及降低立堵截流难度的可行性,壅拦坎显着雍高龙口下游坡脚处水位,降低龙口水流水力坡降,减小水流流速,降低截流难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戗堤及壅拦坎的几何形状对壅拦坎立堵截流龙口水力条件的影响,壅拦坎高度是影响水力条件的主要因素,壅拦坎越高,龙口水深越大,流速、落差越小,对截流越有利,其他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应用总流能量方程、连续方程推导龙口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并对相关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壅拦坎立堵截流龙口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4)研究楔形裹头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及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平面形状龙口的水力特性,束窄形龙口的水力坡降小,流速低,对截流最有利,说明楔形裹头截流工能有效降低立堵截流难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戗堤、楔形裹头的几何形状对楔形裹头立堵截流龙口水力条件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龙口进口宽度、出口宽度是影响水力条件的主要因素,进口宽度越大,出口宽度越小,龙口水力坡降越小,流速越低,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应用经典水力学推导龙口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并对相关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楔形裹头立堵截流龙口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5)研究壅拦坎楔形裹头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及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分析壅拦坎截流工、楔形裹头截流工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将两者结合的组合截流工;对比分析单戗立堵、壅拦坎立堵、楔形裹头立堵、壅拦坎楔形裹头组合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征,组合截流工综合了壅拦坎、楔形裹头的优点,进一步雍高龙口下坡脚水位,降低水力坡降,减小龙口流速,从而降低截流难度;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戗堤、壅拦坎以及楔形裹头的几何形状对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壅拦坎高度、龙口进口宽度以及出口宽度是影响水力条件的主要因素,壅拦坎越高,进口宽度越大,出口宽度越小,龙口水深越大,水力坡降越小,流速越低,对截流越有利,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在经典水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壅拦坎楔形裹头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主要水力参数计算方法。从减小龙口水流动能、降低水流流速的角度提出截流工概念,壅拦坎、楔形裹头及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施工组织方便,显着优化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有效降低截流难度,对截流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其中壅拦坎截流工立堵截流在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三期导流明渠截流中得到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席浩[4](2015)在《山区河流河道截流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截流是水利水电工程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整个工程进度的控制性项目。随着我国水电开发向西部拓展,山区河流导截流工程增多,文章依托某水电站工程,运用施工导截流水力学及模型试验方法与研究手段,重点对龙口护底采用立堵进占退挖护底方式及其护底效果;挑流子堤对提高导流洞的分流比的作用;导流洞进口岩坎对分流的影响;下游围堰是否跟进进占等截流关键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研究成果解决了山区河流截流共性问题,截流过程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显着。研究成果将给今后类似工程截流设计施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李雪梅[5](2014)在《减轻立堵截流难度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截流是水利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工程,由于截流过程复杂,所以截流工程的成效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投资效益和工期。龙口水力条件是决定合龙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施工前,应该通过物理模型或数学模拟,提前研究龙口断面形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讨:首先主要从立堵截流过程的水力描述、龙口淹没流与非淹没流的界定、龙口轴线断面水深的确定、龙口水力参数变化规律及抛投粒径确定,五个方面对立堵截流水力学问题进行论述。然后从提高导流建筑物的泄流能力、双戗堤截流分配水位落差、增强截流块体的抗冲稳定性、采用宽戗堤降低截流难度、防止堤头坍塌提高截流安全度等方面,探讨减轻立堵截流难度的方法及其特点和适用条件。最后以利用宽戗堤降低截流难度为例,利用ANSYS CFX进行数学模拟,通过改变戗堤顶宽,分析戗堤顶宽改变对龙口过流量、水流速度、压力分布等水力因素的影响,研究戗堤宽度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在入口流速、出口流量和上游水位相同的条件下,龙口顶部宽度保持不变,戗堤顶宽增大,龙口流量、水流速度和负压都逐渐减小,但减小一定量后,戗堤顶宽继续增加,减小的趋势越来越慢,最后基本不变。

康迎宾[6](2014)在《水电施工截流模型试验及其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为大江大河的截流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和理论经验。相比于河道截流的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技术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ANSYS Workbench的新开发平台,兼容了包括流体和流场在内的很多模块。本文根据实际工程进行了水电工程截流模型试验,提出了基于ANSYS的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数值模拟方法。根据模型试验规程的要求,以实际工程的截流为依据,进行截流模型试验研究。从模型的比尺确定、河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河道模型的率定,到试验过程设计、截流试验准备,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然后按试验工况详细整理了截流试验成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截流难度随截流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分流能力的增强而降低,随下游尾水位的抬高而降低。在模型试验中,引入VDMS监测流场流态及表面流速分布,对截流控制性参数进行模拟,提出了分流因数的面积积分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来研究龙口宽度、截流流量大小、导流洞进口分流条件、下游电站蓄水位及隧洞流态等因素与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关系。在截流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截流河道水流及其龙口水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ANSYS建立了具有自由表面的水流流动分析模型。本文以APDL模块建立几何模型,以ICEM CFD模块建立流场模型,在CFX-Pre模块中设置流场分析类型、定义边界条件、加载初始条件,通过CFX-Solver Manager实现流场分析计算,并采用CFD-Post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详细介绍了河道流场数值模拟的过程。仿真后处理模块可以实现流速、水深等水力学要素的可视化表达。通过与光滑壁面流场的对比分析发现,在进口附近的水面线位置较低,水流紊动强度较弱。在进行水电施工截流龙口水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时,将非恒定流离散化为恒定流进行处理。根据模型试验工况一的上下游水流参数(流量、水位、流速等),进行了四种龙口宽度的截流龙口水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调用ANSYS Workbench的后处理模块,利用isoface和polyline求解截流期间不同龙口宽度的河段水面线高程。利用isoface和contour配合可以很好地解决龙口范围的流速分布及大小问题。采用纵横断面及水平剖面切割的方法去拾取、观察龙口范围内的流场。特别是通过使用等值面isosurface设置流速选项,利用水平面,结合等值线云图,取不同的流速值,观察流场中的位置,能够形象直观的描绘龙口流场内的流速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戗堤宽度对截流龙口的流速、水面变化等的影响,发现宽戗堤较窄戗堤,可以改善水流对戗堤端头的冲刷,同时也带来了龙口轴线下游流速增加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道截流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说明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截流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是可行的,为水电施工截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周厚贵[7](2010)在《长江上的3次截流与截流施工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长江干流上的3次截流即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和三期导流明渠截流代表了当今世界大江大河截流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在分析3次截流施工特点并评价其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研究了河道截流施工的新技术、新进展及趋势,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学海,韩继斌,程子兵[8](2010)在《减轻立堵截流难度措施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立堵截流难度包括抛石稳定性问题、截流规模问题、截流安全度问题。抛石稳定性涉及龙口水力因素、基础与抛投材料因素、人为因素等;截流规模涉及河道水文特性、分流条件等;截流安全度涉及堤头坍塌等。基于各影响因素及关联要素分析,归纳了减轻立堵截流难度的措施及其运用条件,包括提高导流建筑物分流能力及优化分流特性、双戗截流适用条件及落差分配控制、宽戗效应机理及其运用、增强截流块体抗冲稳定、平抛垫底提高截流安全度及其梯级调度、优化抛投方式、增大抛投强度等,探讨了深厚软基覆盖层条件下立堵截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彭扬平[9](2009)在《双戗堤立堵截流落差分配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外大江大河截流工程中,当截流落差、龙口流速较大,单戗堤截流难度过大时,可采用双戗堤立堵截流以分担截流落差从而降低其截流难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截流工程实践资料表明:由于双戗截流技术研究深度有限,以及在实际施工中,水力控制条件较为复杂,双戗截流在一些工程中运用得并不很成功,对其截流过程中的水流运动规律以及有效的落差分配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双戗截流水力学特性作了综述,并分别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对双戗截流落差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嘉陵江亭子口水电站工程,在1∶50水工整体模型上对三期导流明渠单、双戗截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双戗截流的水力控制条件,并对进占程序进行了初探。以曲线坐标系下的圣维南方程作为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离散,采用四边形贴体网格,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用该模型对亭子口三期导流明渠截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用数学模型对双戗截流的进占过程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满足上戗承担1/23/5截流总落差要求的进占程序。计算并分析了4个影响因素——超(欠)进占、下游水位、分流量、龙口位置对截流落差分配的影响,并对其规律作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双戗堤截流落差分配是可行的,数学模型其探索性的计算成果可作为设计方案比选时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双戗截流数值模拟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史德亮,吴平安,付峥,车清权,袁哲,杨伟[10](2008)在《大渡河深溪沟水电站截流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大渡河深溪沟水电站截流具有截流流量大、河道水面比降大、河床覆盖层厚等特点。介绍了有关截流方案、研究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即截流方式、戗堤轴线布置、单戗与双戗截流对比及降低截流难度的措施等。并结合截流施工现场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模型试验成果与原型观测数据有很好的相似性。

二、双戗堤进占龙口落差预报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戗堤进占龙口落差预报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工程截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概况
3 大江截流
    3.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3.2 截流方案
    3.3 截流准备
    3.4 截流实施
4 导流明渠截流
    4.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4.2 截流方案
    4.3 截流准备
    4.4 截流实施
5 三峡工程截流施工的技术突破
    5.1 深水截流技术
    5.2 双戗堤截流技术
    5.3 截流期通航
    5.4 全方位截流综合保障服务技术体系
    5.5 截流施工组织
6 结束语

(2)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相关施工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参与建设和研究的三个工程实例情况简介
        1.5.1 潮州供水枢纽工程
        1.5.2 黄河河口水电站工程
        1.5.3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
第二章 深厚覆盖层河床抗冲刷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1 覆盖层的组成与分类
    2.2 龙口水流条件因素分析与实验
    2.3 龙口边界条件因素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护底施工技术探讨
    3.1 覆盖层河床截流龙口冲刷特征
    3.2 龙口护底的作用
    3.3 护底材料选择
    3.4 护底范围及厚度选择与确定
    3.5 护底措施的实施技术探讨
        3.5.1 行船法护底施工技术研究
        3.5.2“先进后退”护底施工技术研究
    3.6 小结
第四章 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抛投料研究
    4.1 截流抛投材料种类选择
    4.2 截流抛投材料尺寸确定
    4.3 截流抛投材料数量选取
    4.4 截流设计方案实例研究
        4.4.1 施工导流标准及建筑物特性分析
        4.4.2 截流方案设计探讨
        4.4.3 小结
    4.5 截流施工水力模型试验实例研究
        4.5.1 截流布置、截流方式及截流流量确定
        4.5.2 试验目的与内容的确定
        4.5.3 试验工况的选定
        4.5.4 模型设计、制作和测点布置方案研究
        4.5.5 试验成果探讨
        4.5.6 水力模型试验成果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深厚覆盖层河床降低截流施工难度技术措施探究
    5.1 护底体系形成前阶段探讨
        5.1.1 进行模型试验,提供设计依据
        5.1.2 依据地形勘测资料,合理选择龙口位置
        5.1.3 科学选择截流方式
        5.1.4 充分发挥导流建筑物分流作用,改善分流条件,降低龙口处水流落差
        5.1.5 改善龙口水力条件
    5.2 护底体系形成后阶段(即截流戗堤龙口合龙阶段)探讨
        5.2.1 增加抛投料自身稳定性
        5.2.2 对龙口抛石,加高河床减小水深,避免堤头坍塌
        5.2.3 防止戗堤发生坍塌的措施,降低截流失败风险
        5.2.4 合理选择堤头抛投方法
        5.2.5 提高材料抛投强度,降低施工难度
        5.2.6 其他降低截流难度的措施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具有辅助截流工的单戗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截流方法研究现状
        1.2.2 截流水力学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单戗堤立堵截流龙口水力模拟
    2.1 三维紊流数值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2.1.1 控制方程
        2.1.2 方程离散
        2.1.3 网格划分
        2.1.4 边界条件处理
        2.1.5 模型求解
    2.2 模型验证
        2.2.1 立堵截流龙口水流验证分析(一)
        2.2.2 立堵截流龙口水流验证分析(二)
    2.3 下游水位对龙口水力指标的影响
        2.3.1 试验设计
        2.3.2 试验结果分析
        2.3.3 抬高戗堤龙口下游水位的工程措施
    2.4 小结
3 壅拦坎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分析
    3.1 辅助截流工的概念
        3.1.1 概念提出
        3.1.2 辅助截流工型式
    3.2 壅拦坎截流工对龙口流态的影响研究
        3.2.1 壅拦坎截流工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结果分析
    3.3 壅拦坎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3.3.1 试验设计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4 壅拦坎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计算方法研究
        3.4.1 壅拦坎立堵截流龙口主要水力指标计算模型
        3.4.2 模型参数拟合分析
    3.5 小结
4 楔形裹头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分析
    4.1 楔形裹头截流工
    4.2 龙口平面形状对龙口流态的影响研究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结果分析
    4.3 楔形裹头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结果分析
    4.4 楔形裹头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计算方法研究
        4.4.1 楔形裹头立堵截流龙口主要水力指标计算模型
        4.4.2 模型参数拟合分析
    4.5 小结
5 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分析
    5.1 壅拦坎及楔形裹头截流工的局限性分析
        5.1.1 壅拦坎截流工的局限性
        5.1.2 楔形裹头截流工的局限性
        5.1.3 组合截流工
    5.2 三种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流态对比研究
        5.2.1 试验设计
        5.2.2 试验结果分析
    5.3 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条件影响因素分析
        5.3.1 试验设计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4 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水力计算方法研究
        5.4.1 组合截流工立堵截流龙口主要水力指标计算模型
        5.4.2 模型参数拟合分析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山区河流河道截流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装置结构及原理
    1.1龙口护底的必要性
    1.2龙口护底试验研究
    1.3龙口护底需关注的问题
        1)实施的时间
        2)护底的范围与顶高程
        3)护底的上下游位置
        4)护底材料
2山区河流在导流洞下游设挑流子堤的研究
    2.1挑流子堤方案的拟定
    2.2截流条件下的挑流子堤试验研究
3导流洞进口岩坎对分流能力的影响研究
4下游围堰跟进对截流的影响研究
5结论

(5)减轻立堵截流难度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2 立堵截流水力学问题研究
    2.1 立堵截流过程描述
    2.2 淹没流和非淹没流界限确定
    2.3 龙口轴线断面水深的确定
    2.4 龙口水力参数变化规律
    2.5 立堵截流水力计算
        2.5.1 用流速确定抛投粒径
        2.5.2 用临界落差确定最大粒径
        2.5.3 不均匀混合料抛投粒径确定
3 减轻立堵截流难度的措施
    3.1 提高导流建筑物的泄流能力
        3.1.1 优化泄流建筑物的形态和尺寸
        3.1.2 提高下游水位
        3.1.3 合理确定围堰的拆除程度
    3.2 双戗截流分配落差
        3.2.1 上、下戗堤的作用分析
        3.2.2 控制水力条件
        3.2.3 落差分配及控制
    3.3 增强截流块体的抗冲稳定性
        3.3.1 截流块体稳定的几个概念
        3.3.2 增强块体抗冲稳定性的措施
    3.4 采用宽戗堤减轻截流难度
        3.4.1 宽戗堤截流的水力特性
        3.4.2 宽戗堤应用条件
    3.5 防止堤头坍塌
        3.5.1 堤头坍塌的成因和形式
        3.5.2 防止堤头坍塌的措施
    3.6 其他措施
4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戗堤宽度效应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设计
        4.1.2 初始条件
    4.2 网格划分
    4.3 计算成果
        4.3.1 龙口和明渠流量 Q1和 Q2
        4.3.2 龙口流速分布
        4.3.3 龙口压力分布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水电施工截流模型试验及其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截流实践与模型试验
        1.2.1 截流实践及发展
        1.2.2 截流模型试验
    1.3 截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截流研究现状
        1.3.2 截流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试验理论及方法
    2.1 物理模型试验理论
        2.1.1 相似原理
        2.1.2 量纲分析
        2.1.3 流体运动相似理论
    2.2 数学模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2.4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2.2.5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2.3 小结
3 截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3.1 模型设计
        3.1.1 模型比尺的确定
        3.1.2 河道模型设计与制作
        3.1.3 河道模型率定
    3.2 模型试验
        3.2.1 试验过程设计
        3.2.2 截流试验准备
        3.2.3 试验成果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影响截流分流因素
        3.3.2 截流控制技术
        3.3.3 截流模型试验新技术的应用
    3.4 小结
4 截流河道水流的数值模拟
    4.1 截流河道水流数值模型
        4.1.1 河道几何建模
        4.1.2 河道水流流场构建
        4.1.3 流场边界条件
    4.2 河道水流数值模拟
        4.2.1 河道水流流速
        4.2.2 河道水面线
        4.2.3 自适应网格
    4.3 考虑糙率的河道水流仿真
    4.4 小结
5 截流龙口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5.1 截流龙口建模
        5.1.1 龙口几何模型
        5.1.2 定义模型边界
    5.2 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5.2.1 初始龙口分析
        5.2.2 龙口50m宽分析
        5.2.3 龙口40m宽分析
        5.2.4 龙口20m宽分析
    5.3 宽戗堤龙口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长江上的3次截流与截流施工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2 长江上的3次截流
    2.1 3次截流概况
    2.2 3次截流工程的特点
    2.3 3次截流的总体评价
3 截流施工技术进展
    3.1 截流技术进展
        (1) 减小龙口流量、流速、落差以及改善流态等水力要素。
        (2) 增加河床基础抗冲能力, 提高河床的抗滑稳定性。
        (3) 提高抛投料抗滑稳定性和发挥块料群体作用。
    3.2 截流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立堵逐渐代替平堵。
        (2) 趋向较高水头截流。
        (3) 加大抛投强度, 不用或少用大料。
        (4) 趋向降低设计标准。
4 结 语

(9)双戗堤立堵截流落差分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截流在水电工程中的作用
        1.1.2 截流技术进展
        1.1.3 双戗堤立堵截流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戗堤立堵截流的水力学特性
    2.1 上、下戗堤在截流过程中的作用
        2.1.1 截流过程中无分流
        2.1.2 截流过程中有分流
    2.2 龙口泄流能力
    2.3 水力学控制条件
    2.4 落差分配及控制
第三章 水工模型试验
    3.1 概况
    3.2 双戗堤截流试验研究
        3.2.1 底孔泄流能力
        3.2.2 截流困难段
        3.2.3 基本水力控制条件验证
        3.2.4 进占程序及落差分配控制初步研究
    3.3 控制落差的辅助措施
第四章 双戗堤立堵截流数学模型
    4.1 控制方程
        4.1.1 笛卡尔坐标下的圣维南方程
        4.1.2 一般曲线坐标下的圣维南方程
    4.2 数值计算方法
        4.2.1 简介
        4.2.2 有限差分法
    4.3 边界条件
    4.4 参数取值
    4.5 计算步骤
第五章 数值模拟计算
    5.1 模型建立
        5.1.1 模拟范围
        5.1.2 网格划分
        5.1.3 戗堤概化
        5.1.4 边界条件
        5.1.5 参数取值
        5.1.6 计算方案
    5.2 模型验证
    5.3 进占过程计算成果分析
    5.4 落差分配影响因素计算分析
        5.4.1 超进占与欠进占
        5.4.2 分流量
        5.4.3 下游水位
        5.4.4 龙口位置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双戗堤进占龙口落差预报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工程截流技术[J].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08)
  • [2]深厚覆盖层河床截流相关施工技术探究[D]. 陈小祎. 长安大学, 2017(07)
  • [3]具有辅助截流工的单戗立堵截流龙口水力特性研究[D]. 陆贺. 武汉大学, 2016(07)
  • [4]山区河流河道截流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 席浩. 水力发电学报, 2015(09)
  • [5]减轻立堵截流难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李雪梅. 西华大学, 2014(03)
  • [6]水电施工截流模型试验及其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康迎宾. 武汉大学, 2014(06)
  • [7]长江上的3次截流与截流施工技术进展[J]. 周厚贵.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09)
  • [8]减轻立堵截流难度措施研究进展[J]. 李学海,韩继斌,程子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0(08)
  • [9]双戗堤立堵截流落差分配控制研究[D]. 彭扬平. 长江科学院, 2009(S2)
  • [10]大渡河深溪沟水电站截流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J]. 史德亮,吴平安,付峥,车清权,袁哲,杨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06)

标签:;  ;  ;  

龙口双树大坝落差预报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