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滚动轴承滚动阻力试验研究(三)

车辆滚动轴承滚动阻力试验研究(三)

一、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的测试及研究(3)(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亮,杨浩,夏胜利,王俊峰,李荣华[1](2016)在《重载货车应用下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重载货车走行特性及其对调车场连挂区设计的影响,在进一步分析调车场连挂区各区段重要程度、不同车辆溜放距离需求、调车场纵断面设计车型及质量选定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中行车不利条件和难行车有利条件下的溜放距离为优化目标,以布顶数量、难行车不利条件下溜放距离、坡度范围及最小坡段长等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求解思路及优化方案。以27t轴重货车与既有货车混合应用背景下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为例,给出推荐设计方案。可为重载货车应用后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佟达[2](2016)在《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内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驼峰调车场速度自动控制的发展现状,依据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构建了由减速器、减速顶、停车器等影响车辆溜行速度及能量转换的计算模型,建立了钩车溜放过程中,发生碰撞时的能量转移方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驼峰调车场内溜行车辆的运动仿真模型,将全部溜放过程分解为以一定步长的分步溜放,使计算机能够通过使用该算法进行仿真。使用驼峰调车场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软件对单辆重空车、多辆重空车组成的钩车进行溜放仿真;对单辆车之间的连挂碰撞、单钩大组车之间的连挂碰撞进行了仿真;对不同线路条件下、不同阻力条件下的多列车进行了溜放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线路布置形式下、不同调速设备布置形式下、不同外部环境下的驼峰调车场的适应性,为驼峰调车场的设计及调速设备的选择布置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代晓明[3](2016)在《编组站自动化驼峰溜放速度控制及模拟仿真》文中提出铁路货物运输由于运输能力大、性价比高等特点一直在货物运输尤其是大宗货物运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铁路货物运输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铁路货物运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提高驼峰解编列车作业的效率是提高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核心。近些年来,随着编组站综合自动化驼峰的发展以及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对自动化驼峰溜放速度控制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进步空间。驼峰溜放车辆的速度控制作为驼峰调车作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制约驼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货车的研制和投入使用,传统的“查表法”确定减速器出口速度的方法的分级不足,适应性差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寻找和改进驼峰溜放速度控制模型,提高驼峰解编列车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日益突出。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驼峰自动化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的总结和分析,阐述自动化驼峰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当前对车辆溜放阻力分析和速度控制方面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接着对车辆的溜放阻力尤其是风阻力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原始风洞试验数据重新推导风阻力关于车型、车速、风速和风向的直接关系式,得到更为精确的风阻力计算公式。通过对车辆溜放过程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各个部位减速器制动目的的深入了解,得出对自动化驼峰车辆溜放速度的控制就是对车辆在各个部位减速器出入口速度的控制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部位的减速器制动目的的不同,在保证前后车辆安全溜放间隔和安全连挂的基础上,对二部位减速器的制动功能进行优化,通过提高二部位减速器的目的制动功能的手段来减少三部位减速器的制动能高,从而节约工程投资。针对各个部位减速器的制动目的来分别探讨速度计算模型,给出适于计算机实时控制的速度计算分段迭加模型。最后,文章还针对速度控制模型设计了驼峰溜放车辆的离线仿真软件,模拟车辆的溜放过程,绘制出车辆溜放过程的l-v曲线,并给出各个部位的减速器的制动情况,验证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驼峰溜车现场提供理论依据。

李仲茹[4](2015)在《哈密东编组站驼峰峰高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按哈密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哈密东站为地区唯一编组站,驼峰为哈密东编组站的关键设备,对提高车站解编效率满足编组站工作需要有重要的作用。为合理设计哈密东站驼峰峰高,根据哈密地区车流特点、自然条件等,分析目前货车车辆的发展趋势,哈密东驼峰理论峰高计算在规范规定的传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相结合综合分析的新方法,经驼峰纵断面优化设计,合理确定哈密东站驼峰峰高为2.98 m,提高哈密东编组站的作业效率,总结大、中能力驼峰的设计经验。

郎玉凤[5](2014)在《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的探讨》文中指出针对通辽枢纽改扩建工程,结合通辽南编组站的车流特点、地形地貌条件,以及既有通辽南编组站存在的问题,对通辽南编组站的站型、车站规模、驼峰改造、车场联络线设置及进站道路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多种编组站改扩建方案。在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基础上,提出通辽南编组站的改扩建设计方案,该编组站设计思路对今后其他编组站设计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邱满根[6](2013)在《论驼峰溜放车辆走行阻力与速度控制》文中研究说明驼峰溜放车辆的走行阻力包括车辆本身的阻力、线路阻力、空气阻力,以及调速设备的残余阻力等,它们在溜放车辆的走行过程中,参与了调速设备对车辆的速度控制,而且它们对速度的"控制"是人们无法干预的,是复杂而多变的,故对车辆的正常调速起到了干扰作用,使调车作业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文中重点阐述了车辆走行阻力的基本情况,同时对车辆溜行速度控制产生偏差进行了分析。

邱満根[7](2013)在《论驼峰溜放车辆走行阻力与速度控制》文中认为从铁路调车场驼峰上溜放下来的单辆车或由多辆车组成的成组车,俗称为钩车,也统称为溜放车辆。钩车沿着驼峰加速坡、道岔区、减速区溜行,然后进入调车线股道内,最后到达连挂区与其他车辆安全连挂或停车。溜放车辆在这一走行过程中,从峰顶平台的低速,然后经加速坡加速,再经过走行中受到的各种人为的和自然的阻力,使钩

丁昆[8](2012)在《车辆溜放运动中风阻力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车辆溜放运动方程是驼峰自动化建模的基础理论,长期以来工程应用中一直按匀变速运动简化处理,不够精确。本文从研究车辆溜放风阻力着手,建立风阻力与溜放速度间的二次方程,通过数学推导获得溜放车辆的非匀变速运动方程,较匀变速运动方程能够更加精确地反映驼峰车辆溜放的运动规律。该方程已作为数学模型成功应用于驼峰自动化系统车辆溜放速度的精确控制与分析,收效甚好。该方程可供驼峰设计方法改进、车辆溜放阻力精确测量和驼峰溜放仿真时借鉴。

许鸿飞[9](2011)在《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的推进,以及计算机性能的提高,驼峰溜放的速度控制,尤其是目的控制环节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的计算是点连式自动化驼峰目的控制的核心,本文结合我国铁路调车驼峰特点,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结合现场实际,对驼峰溜放速度控制,尤其是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对驼峰溜放车辆进行动力学分析可知,车辆溜放阻力会直接影响自动化驼峰减速器出口速度和车辆溜放自动控制的参数配置。探讨了基本阻力、风阻力的影响因素,用数学拟合的方法获取了风阻力计算公式。(2)根据驼峰车辆溜放运动规律,分析和建立了车辆溜行过程的匀变速运动模型和非匀变速运动模型,构建了更加真实描述车辆实际运动情况的考虑环境风影响的非匀变速运动模型,并求解出车辆运动的l-v-t关系。给出了适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的减速器出口速度分段迭加算法。(3)设计了驼峰调车线钩车溜行的离线仿真软件,利用该软件模拟驼峰调车线内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和钩车溜行过程,统计钩车溜行的连挂状况,得到相应指标数据。并以成都北编组站驼峰基础数据为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张红亮[10](2011)在《基于货车大型化的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货物运输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受其影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逐渐向重载化、直达化、集中化等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铁路货车也向大型化、专门化方向发展,通用货车轴重由原来18t为主发展到21t为主,并逐渐向23t和25t轴重过渡,未来还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在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变化与货车轴重提高的背景下,我国铁路编组站驼峰逐渐表现出不适应性。由于峰高偏高,不得不降低推峰速度,导致作业效率降低、作业安全性差及能耗高等问题;驼峰调速控制不能够适应23t轴重货车应用条件下的溜放需求,造成轻载货车在不利溜放条件下溜放不到位,以及重载货车超速连挂问题。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目前23t轴重货车与既有货车混合应用条件下的驼峰调速控制以及基于货车大型化的我国铁路编组站节能型驼峰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1)论文在论述我国铁路货物运输、货车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编组站驼峰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2)论文对驼峰设计的复杂约束条件下的静态优化和动态适应特点,以及驼峰作业控制问题的复杂、动态、模糊控制的特点进行了深入阐述,系统地分析了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中的设计理念、车辆、车组、作业控制系统、平纵断面、气候条件及误差等影响因素,全面研究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3)论文在深入分析既有驼峰出口速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既有驼峰高度下,驼峰车组溜放的调速控制问题。分别建立了既有驼峰高度下,基于货车大型化的间隔制动出口动态速度控制模型和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目的制动出口速度控制模型。解决了目前我国铁路编组站存在轻载货车在不利溜放条件下溜放不到位及重载23t轴重货车车场超速连挂的实际问题。(4)论文在提出驼峰节能化设计理念的基础上,研究了驼峰设计中的“三难条件”(“难行线”、“难行气候”、“难行车”),分析了“三难条件”中各因素对驼峰设计的影响,指出既有驼峰设计规范中“难行车”选取标准的不合理性,研究了“基于三难条件出现概率”的“难行车”质量确定方法,并对驼峰设计中“难行车”质量提出了推荐值。(5)论文将计算机仿真理论应用到驼峰设计与作业模拟中,建立了驼峰作业仿真模型,并研制了计算机仿真系统软件。论文以某36条调车线驼峰为案例,进行了节能型驼峰峰高及纵断面改造设计,分析了驼峰作业过程各个环节的能量转换关系,建立了推峰能耗计算模型、制动能耗计算模型及改造经济效益计算模型,论述了节能型驼峰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以及驼峰改造的必要性、改造时机和改造技术路线等问题,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的测试及研究(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的测试及研究(3)(论文提纲范文)

(1)重载货车应用下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载货车走行特性及其对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的影响
    1.1 重载货车走行特性
        (1)单位基本阻力更小
        (2)溜放动能更大
        (3)风阻力增大
    1.2 重载货车对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的影响
2 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多目标设计优化模型
    2.1 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建模分析
        (1)调车场连挂区各区段重要程度分析
        (2)不同车辆连挂区溜放距离需求分析
        (3)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计算车型及质量分析
    2.2 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目标函数
        (1)中行车不利条件下溜放距离
        (2)难行车有利条件下溜放距离
    2.3 模型约束条件
        (1)减速顶数量
        (2)难行车不利条件下溜放距离
        (3)坡度合理范围
        (4)最小坡段长
    2.4 模型求解方案
3 案例分析
4 结束语

(2)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内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驼峰调车场设备及溜行速度研究现状
        1.3.1 世界铁路调车调速技术发展概况
        1.3.2 我国驼峰调车场溜放速度自动化控制技术
        1.3.3 点连式调速系统的研究成果
        1.3.4 关于车辆溜放阻力的研究概况
        1.3.5 钩车缓冲器、减速器、减速顶研究概况
        1.3.6 既有研究总结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核心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我国铁路驼峰调车场调速系统及技术设备概况
    2.1 驼峰调车场主要类型及技术设备
    2.2 驼峰调车场调速系统及调速设备
    2.3 驼峰调车场尾部停车与防溜设备
3 调车场溜放过程模型的建立
    3.1 调车场车辆溜放过程力学分析
    3.2 车辆溜放所受阻力分析
        3.2.1 车辆溜放的基本阻力分析
        3.2.2 车辆溜放中风阻力分析
        3.2.3 车辆溜放过程中制动力分析
        3.2.4 车辆溜放碰撞过程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调车场车辆运动模型
    4.1 溜行车辆在无制动位区域运动分析
    4.2 溜行车辆在布置有减速器和铁鞋区域的运动分析
    4.3 溜行车辆在减速顶区域运动分析
    4.4 溜行车辆在减速顶区域发生碰撞的能量转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调车线内钩车溜行过程计算机模拟
    5.1 仿真软件编制
        5.1.1 软件开发环境
        5.1.2 系统设计
        5.1.3 仿真过程
    5.2 计算机模拟参数设计和条件控制
        5.2.1 调车线参数
        5.2.2 溜放车辆信息
        5.2.3 调速设备信息
    5.3 模拟溜放
        5.3.1 单钩溜放仿真
        5.3.2 多列车辆在不同条件下的溜放仿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表格样式
学位论文数据集
详细摘要

(3)编组站自动化驼峰溜放速度控制及模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驼峰的发展历程
        1.3.1 国外驼峰的发展阶段
        1.3.2 我国驼峰的发展情况
    1.4 编组站自动化驼峰研究概述
        1.4.1 国外编组站自动化驼峰研究情况
        1.4.2 我国编组站自动化驼峰研究情况
        1.4.3 关于驼峰车辆溜放阻力的研究
        1.4.4 关于驼峰车辆溜放速度控制的研究
        1.4.5 关于驼峰作业过程仿真方面研究
        1.4.6 既有研究总结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的核心内容
        1.5.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溜放过程中阻力分析
    2.1 基本阻力
    2.2 风阻力
    2.3 曲线阻力
    2.4 道岔阻力
    2.5 小结
3 车辆溜放过程分析
    3.1 车辆溜放过程描述
    3.2 溜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2.1 车辆自身因素
        3.2.2 外界因素
    3.3 驼峰减速器作用概述
        3.3.1 我国减速器概述
        3.3.2 各部位减速器作用概述
    3.4 小结
4 溜放过程的速度计算模型
    4.1 分段迭加求速度计算模型过程推导
    4.2 一部位减速器出入口速度计算模型
        4.2.1 一部位减速器入口速度确定
        4.2.2 前后车最小安全间隔的确定
        4.2.3 一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模型
    4.3 二部位减速器出入口速度计算模型
        4.3.1 二部位减速器入口速度确定
        4.3.2 二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确定
    4.4 三部位减速器出入口速度计算模型
    4.5 减速器制动能高计算
    4.6 小结
5 驼峰溜放过程模拟仿真
    5.1 计算机仿真软件编制
        5.1.1 仿真软件开发环境及系统设计
        5.1.2 仿真过程
    5.2 基础数据收集
        5.2.1 线路基础数据
        5.2.2 溜放车辆基本信息
        5.2.3 气象数据
    5.3 模拟结果演示
    5.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通辽南编组站概况
2 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
    2.1 设计年度作业任务和能力
    2.2 站型及车站规模选择
    2.3 驼峰设计
        2.3.1 峰轴线方案
        2.3.2 驼峰减速器布置方案
        2.3.3 驼峰峰高的确定
    2.4 调整调车场调速设备的配置
    2.5 既有调车场尾部改造
    2.6 道路排水系统
3 结束语

(6)论驼峰溜放车辆走行阻力与速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溜放车辆的能量转移
    1.1 溜放车辆具有的初始能量
    1.2 车辆的能量转移过程
2 各种阻力的分析
    2.1 车辆走行的自然阻力
    2.2 车辆走行的线路阻力
    2.3 车辆振动阻力
3 调速设备的制动功与残余阻力功
    3.1 调速设备的残余阻力功
    3.2 调速设备的制动功
4 车辆走行阻力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5 车辆走行阻力对速度控制的影响
6 结束语

(8)车辆溜放运动中风阻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车辆溜放中的受力分析
2 车辆溜放风阻力模型
3 车辆溜放运动方程
    (2) 数学选择
    (3) 有解边界
    (4) 风向角
    (5) 特殊解
4 案例分析
    (1) 不同打靶距离、不同风向的出口速度
    (2) 打靶距离固定, 空、重车出口速度随风向角变化
    (3) 空、重车辆在顺风或逆风情况下走行的v-L曲线
5 非匀变速运动方程在驼峰打靶控制的应用
    (1) 匀变速运动模型应用
    (2) 考虑空气阻力的非匀变速运动模型应用
    (3) 考虑风阻力的非匀变速运动模型应用
6 结论

(9)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世界铁路调车调速技术发展概况
        1.3.2 我国铁路驼峰自动化的发展概况
        1.3.3 驼峰自动化点式控制调速的研究
        1.3.4 关于车辆溜放阻力的研究概况
        1.3.5 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概况
        1.3.6 驼峰溜放计算机仿真研究概况
        1.3.7 既有研究总结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核心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 驼峰车辆运动动力学分析
    2.1 驼峰溜放车辆动力学分析
    2.2 车辆溜放时的阻力分析
        2.2.1 车辆溜放的基本阻力
        2.2.2 风阻力
    2.3 车辆溜放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车辆本身因素
        2.3.2 线路条件
        2.3.3 外界环境
    2.4 小结
3 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数学模型
    3.1 匀变速运动模型
    3.2 考虑空气阻力影响的非匀变速运动模型
    3.3 考虑风阻力影响非匀变速运动模型
        3.3.1 考虑环境风影响车辆溜行的运动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3.3.2 考虑环境风影响的减速器出口速度分段迭加计算方法
    3.4 小结
4 调车线内钩车溜行过程计算机模拟
    4.1 计算机仿真软件编制
        4.1.1 软件开发环境
        4.1.2 系统设计
        4.1.3 仿真过程
    4.2 计算机模拟参数设计和条件控制
        4.2.1 调车线参数
        4.2.2 溜放车辆信息
        4.2.3 钩车的实际溜放参数值
        4.2.4 钩车的测量参数值
        4.2.5 减速器的控制误差值
    4.3 验证实例
        4.3.1 数据准备
        4.3.2 模拟过程及结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货车大型化的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发展趋势
        1.1.2 我国铁路货车发展趋势
        1.1.3 我国铁路编组站驼峰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2.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2.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3 论文研究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论文结构
        1.3.4 论文技术路线
2 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理论分析
    2.1 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问题的科学描述
    2.2 设计理念分析
    2.3 过峰车辆及车组分析
        2.3.1 过峰车辆
        2.3.2 过峰车组
    2.4 作业控制系统分析
    2.5 平纵断面分析
        2.5.1 横向运动力
        2.5.2 纵向作用力
    2.6 气候条件分析
    2.7 误差分析
    2.8 小结
3 基于货车大型化的既有驼峰出口速度控制模型
    3.1 既有驼峰出口速度控制模型
        3.1.1 间隔制动出口速度控制模型
        3.1.2 目的制动出口速度控制模型
        3.1.3 既有出口速度控制模型的不足
        3.1.4 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3.2 间隔制动出口动态速度控制模型
    3.3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目的制动出口速度控制模型
        3.3.1 建模背景
        3.3.2 目的制动出口速度控制模型
    3.4 小结
4 基于货车大型化的节能型驼峰设计与改造研究
    4.1 节能型驼峰高度与纵断面设计
        4.1.1 驼峰设计的"三难条件"
        4.1.2 节能型驼峰高度设计
        4.1.3 节能型驼峰纵断面改造设计
    4.2 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4.2.1 节能效果
        4.2.2 改造费用
    4.3 既有驼峰改造问题研究
        4.3.1 既有驼峰改造必要性
        4.3.2 既有驼峰改造时机
        4.3.3 既有驼峰改造技术路线
    4.4 小结
5 驼峰作业仿真分析
    5.1 驼峰作业仿真的必要性
    5.2 节能型驼峰作业仿真
        5.2.1 计算机仿真理论与方法
        5.2.2 驼峰作业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5.2.3 驼峰作业仿真模型
    5.3 仿真案例
        5.3.1 间隔制动出口速度控制
        5.3.2 间的制动出口速度控制
        5.3.3 制动能耗节省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驼峰平面设计图
附录B 节能型驼峰峰高检算图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滚动轴承车辆溜放阻力的测试及研究(3)(论文参考文献)

  • [1]重载货车应用下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方法研究[J]. 张红亮,杨浩,夏胜利,王俊峰,李荣华. 铁道学报, 2016(10)
  • [2]编组站驼峰调车场内车辆溜放及连挂过程仿真研究[D]. 佟达.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01)
  • [3]编组站自动化驼峰溜放速度控制及模拟仿真[D]. 代晓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4]哈密东编组站驼峰峰高设计研究[J]. 李仲茹. 铁道标准设计, 2015(06)
  • [5]通辽南编组站改扩建设计的探讨[J]. 郎玉凤.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4(12)
  • [6]论驼峰溜放车辆走行阻力与速度控制[J]. 邱满根. 减速顶与调速技术, 2013(03)
  • [7]论驼峰溜放车辆走行阻力与速度控制[A]. 邱満根. 减速顶市场开发与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8]车辆溜放运动中风阻力影响研究[J]. 丁昆. 铁道学报, 2012(02)
  • [9]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D]. 许鸿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 [10]基于货车大型化的驼峰设计与作业控制理论研究[D]. 张红亮. 北京交通大学, 2011(10)

标签:;  ;  ;  

车辆滚动轴承滚动阻力试验研究(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