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伊集乃鲁水稻种植问题小研究

元代伊集乃鲁水稻种植问题小研究

一、元代亦集乃路水稻种植问题小考(论文文献综述)

尹思奇[1](2019)在《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研究》文中指出元朝时期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作为中书省所辖“腹里”地区,有着较以往各朝更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内蒙古地区农业进行专门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经济状况的了解。文章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中的不足,对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状况以及农业灾害进行了探讨,以求更加全面地展现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结合史料记载,分析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研究农业生产所具备的基础以及汉族人口迁入的问题。其次,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组织形态、农业生产技术、水利设施等角度出发,重点探讨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在探究麦类种植问题的基础上,对大、小麦种植面积大小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黑水城汉文文书的相关记载,对水稻种植情况作出判断。最后,对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所发生的气象、生物、地质与饥荒等农业灾害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农业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陈瑞青[2](2018)在《四十年来黑水城汉文经济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水城汉文经济类文献总计900余件,是研究宋、西夏、元代社会经济历史的重要材料。四十年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黑水城汉文经济类文献的集中刊布掀起了研究热潮,涌现出大批研究论着。总结黑水城汉文经济文献研究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必将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

张秦源[3](2017)在《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党项羌拓跋氏建立的西夏王国是我国中世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并非单纯性质的游牧民族国家,西夏人利用植物的历史也很长久。《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一文即针对西夏人在日常生活中栽培、鉴赏和利用植物资源的历史作为专题进行讨论,展现了西夏人在日常生活中与植物关系紧密相关的九个层面。文章以传世文献与考古文物为论证材料,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进行较为综合、全面的阐释。论文共分七章,其中如西夏人早期的农事活动、西夏人药用植物产地分析、西夏人食用植物异名辨析、西夏人对花卉的鉴赏与运用等章节内容的讨论属本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通过上述各方面的分析可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植物在西夏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且植物对西夏人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较为深入的。

史志林[4](2017)在《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河流域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随着近2000年以来的强度开发和利用,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直接威胁着流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探讨流域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的过程、表现和原因,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对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合借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利用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在文献考证、实地考察和遥感分析的基础上对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环境演变过程、主要表现和演变的原因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结论有:就流域的整体气候状况而言,西汉时期和唐朝中后期属于温暖湿润期,东汉时期、隋朝初期、五代十国时期及明朝前、后期属于温暖干旱期,东汉末三国时期、南北朝前期、唐朝前期及清朝初期、末期属寒冷湿润期,两晋时期、南北朝后期、隋朝后期、宋元时期、明朝中期及清朝中期属寒冷干旱期。在这样的气候黑河流域环境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汉代后期、唐代中后期和明清时期是典型的沙漠化时段,流域中典型的五块沙漠化绿洲民乐李寨菊花地、张掖“黑水国”、古居延绿洲、马营河、摆浪河下游、金塔东沙窝都是在这些时间段形成的。其二,黑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霜冻、风暴、虫鼠害、地震等类型,其中以旱涝和地震最为严重。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呈现出时间上分布不均衡、不同阶段灾害的构成状况有较大差异和同一种灾害持续连年发生等特征。其三,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城市选址与城市兴衰,都与地理环境及其演变有着密切关系,交通线路的走向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其四,黑河流域的气候变化还对流域内的野马、野骆驼等分布及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黑河下游古遗址出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与气候的好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关于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研究,文章从农牧业开发、水利建设,人口数量与结构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驱动机制在空间上由于人类活动的强弱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上游水环境以气候变化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效应也已初步显现;中游水环境以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为主要驱动力,人类活动已经完全掩盖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游则受到气候变化和中下游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影响逐步上升为主导驱动力。

张君君[5](2017)在《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为对象,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采用文献法、多学科交叉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交流载体以及交流效果等方面做出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清楚了解到宋元时期中外之间农作物、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及文化的交流现象。通过对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的使者、商人、移民、士兵、书籍等传播载体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宋元时期特殊的自然、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使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形态出现了很多变化,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对中外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以对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基本认识为前提,将研究视角转移到历史发展进程及时空变化中,通过综合归纳分析发现:一,这一时期大量域外香料引进中国,并开启了域外粮食作物的引种;二,农业印刷书籍开始在中外农业科技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三,元军成为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传播者并在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中作出巨大贡献。与前代相比,这是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研究又基于交流是双向性甚至多向性的认识,一方面,将视角关注到宋元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文化的引进和输出对中国本土经济、政治、社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将视角投向了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对中外交通沿线国家政治、经济、农业、文化产生的影响。由此探讨出:在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宋元时期出现了中欧国家官方与民间的多层次交流。宋元时期中外之间出现了以香料为载体的文化共性。这为中外进一步交流提供了前提条件。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继承并发展着汉唐以来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内容,并对当时及后世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产生深远影响。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几乎从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地位、内容、平台、思想等方面全面勾勒出中外传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的框架图景,在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陈光文[6](2016)在《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敦煌位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汉唐时期一直是中西经济、文化往来的交通枢纽。特别是隋唐五代宋初时期,敦煌户口滋盛,文化繁荣,商贾行旅往来不绝,达到其历史发展的最顶峰。北宋皇佑五年(1053)以后,西夏取代沙州回鹘并开始了在敦煌的统治。自此,敦煌又进入了其历史上的西夏至清代统治时期。1036年,党项军队攻克沙州(敦煌)、瓜州,但次年沙州回鹘势力又将党项军队逐出沙州,并建立短暂统治沙州的回鹘政权;瓜州在破城后一直处在西夏的统治之下。1053年以后,西夏军队击溃沙州回鹘政权,并开始对沙州的统治。西夏前期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在瓜州,1097年以后西夏在沙州设立了监军司,瓜、沙地区的统治中心又移至沙州。西夏在敦煌设立有监军司、转运司、经制司等机构,建立起完备的行政建置与职官体系,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227年,蒙古军攻克沙州、瓜州,沙州先后属拔都和察合台势力范围。至元十七年(1280),元代设立沙州路总管府,瓜州为其属州,同时任命出伯家族进行镇戍。元代时期,敦煌的农业、畜牧业等经济有所发展,敦煌也成为元朝至西域站赤交通的重要节点。西夏、元时期,敦煌佛教氛围浓厚。尽管敦煌石窟艺术已接近尾声,但其中的西夏、元代壁画仍然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1368年明军攻克沙州,但明朝并未在当地建立统治,而是先后设立了沙州卫和罕东左卫,以蒙古族首领担任都督、指挥使等官职实行羁縻统治。但明中期以后由于西北边疆形势的恶化,明代最终将七卫部众全部内迁,闭关绝贡,彻底放弃关西土地。清朝康熙后期,以平定西域准噶尔之乱为契机,开始经理关西地区。雍正三年(1725)设立沙州所、四年(1726)升为沙州卫,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式设立敦煌县。雍正、乾隆时期,通过设所置卫改县及建城移民屯田等举措,敦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均得到了恢复性发展。总体而言,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发展,敦煌在中西交通上的枢纽地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西夏、蒙元时期敦煌汉人数量减少,汉唐时期形成的以汉文化为主体、参之以少数民族文化的敦煌文化已逐渐衰弱。明代敦煌更是进入了其历史发展的最低谷时期。清代时期进行了积极经营,使敦煌的社会面貌和经济发展迅速恢复,但由于敦煌人口全为甘肃各地移民发展而来,其文化、信仰已非昔日之状。

胡宁科[7](2014)在《黑河下游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遗迹的遥感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地理景观,是干旱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场所。过去2000余年来,在自然因素与不同历史阶段人类活动的共同驱动下,中国西北干旱区的古绿洲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绿洲沙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历史是现在的一面镜子,当前绿洲与历史时期的古绿洲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开展历史时期绿洲人类活动及其演变过程研究,对于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流域内有限的水资源、以及实现流域和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黑河是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最重要的内陆河流域之一,其下游额济纳河流域的古居延地区人类文明历史悠久,曾有过繁荣的绿洲农业活动,在古丝绸之路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古居延绿洲在汉代之前是北方匈奴民族的游牧之地,水草丰美,适于牲畜繁殖,生态环境基本处于自然状态。西汉时将黑河下游的古居延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并通过修筑边塞、徙民戍边、兴修水利、开垦屯田、设立地方政府等措施对尚处于自然状态的古居延绿洲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绿洲内土地利用/覆盖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此后经过魏、晋、隋、唐等历史阶段不同程度的人类农业活动后,在西夏-元时期经历了历史上再一次大规模的人类农业屯垦活动。元代灭亡之后,古居延地区于明朝洪武年间被弃为酒泉和张掖的边外地,人类农业活动几乎消失。直到清朝乾隆年问旧土尔扈特部族人回归定牧于黑河下游,古居延地区才又一次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但这时旧土尔扈特部族人的游牧生活却已转移到黑河下游的现代额济纳绿洲,而原来生态环境良好的古居延绿洲则逐渐沙漠化。时至今日,古居延绿洲的沙漠化程度不断在加剧,沙漠的侵蚀范围不断在扩大,历史时期大量人类活动的各种遗存残留于无数的沙包和沙丘中。以历史时期的汉代和西夏-元时期为主要研究时段,历史文档资料、野外考古报告、多源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详细调查等多源数据综合用于本研究中。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依据近一百多年来多次正式出版/发表的野外考古调查报告中所记录资料,分别建立了黑河下游流域汉代和西夏-元时期人类活动古遗址电子数据库古遗址数据库的建立避免了传统考古遗址管理方式的低效率、难更新和编辑、易丢失和损坏等众多缺点,实现了遗址点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实时一体化,非常有利于研究区考古遗址的管理、查看、更新、编辑和分析等工作。2.传统的田野考古方法难以兼顾所有的调查区域,特别是调查人员更是难以进入一些严重沙漠化的地方;而对于那些隐藏于沙包和沙丘中的小型人类活动古遗址,传统的野外考古调查等手段更是无能为力。经过野外多个样点实地验证发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沙漠环境中历史时期小型人类活动古遗址的辨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遥感影像新发现的遗址信息极大地丰富了研究区的古遗址数据库,为开展古绿洲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3.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识别和提取了古居延绿洲历史时期的人工农业灌溉渠系,给出了研究区历史时期农业灌溉渠系的空间精细化分布,是研究区在古代曾有过大面积灌溉农业的可视化定量证据。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古代利用层级灌溉系统分级引水进行农业灌溉的方式与我国现代干旱区施行的农业灌溉引水方式基本类似,但古今人工灌溉渠系的原材料和修筑方法不同。4.绿城遗址周围是古居延绿洲上历史时期最大的一块农业屯垦区,垦区内现存的历史时期人工农业灌溉渠系是古绿洲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区域,可看作是研究区历史时期农业灌溉方式的缩影和典型代表。依据绿城垦区内现存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古遗存与农业灌溉渠系的空间叠加关系、以及绿城垦区内农业灌溉渠系的保存现状和已有的14C测年结果,可以推测分布于绿城垦区内的绝大多数人工农业灌溉渠系遗迹主要修建和使用于西夏-元时期。5.依据历史时期不同类别人类活动遗存在古居延绿洲的空间分布特征,解译和确定了研究区汉代和西夏-元时期人类农业屯垦活动的空间范围。同时,借鉴现代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使用的净耕地系数概念和数值,粗略推测和估计研究区在古代的非耕地系数至少约为30%-50%,由此计算可得研究区在汉代耕地面积约为(3.39~4.75)×104ha,在西夏-元时期耕地面积约为(2.18~3.05)×104ha。

张琰玲,张玉海[8](2011)在《国内黑水城汉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2010年以前国内发表、出版的有关黑水城出土汉文文献研究的12部着作,约260篇论文进行梳理并予以简要介绍,指出黑水城汉文文献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研究广度与深度尚需拓展。

徐悦[9](2009)在《元代亦集乃路农作物种类考述》文中提出黑水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黑水(古称弱水)曾流经这里,灌溉着农田草场,使这里成为阡陌纵横,禾苗葱茏,驼羊成群的宜农宜牧的绿洲。本次发掘出土的黑水城文书亦证实当时亦集乃路农牧业的繁盛。黑河流域灌溉农业自汉代伊始,仅居延古代屯田范围的面积就达4.3万公顷左右,经唐、西夏,直至元末明初这些大量农田才逐渐废弃。《元史》载:"亦集乃路,下。在甘州北一千五百里,城

船田善之,彭向前[10](2009)在《元代汉文公文书(文书原件)的现状及其研究文献》文中提出前言杉山正明曾经总结过,日本的蒙古史研究有两个新动态:石刻学的兴盛和文书学的兴起。关于前者,自1989年杨志玖指出日本元史学界出现"金石热"(相当于森田宪司所说的"石刻热")以来,迄今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稳步进展。关于后者,随着多语种史料的公布和发现,文书的整理、研讨工作正在推进。

二、元代亦集乃路水稻种植问题小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代亦集乃路水稻种植问题小考(论文提纲范文)

(1)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
    (三)基本史料与研究现状
        1.基本史料
        2.研究现状
    (四)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写作思路
        2.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农业生产条件
    (一)自然环境
    (二)农业基础
    (三)人口迁入
        1.上都中的汉人
        2.其他地区的汉族移民
二、农业生产状况
    (一)农作物的种植
        1.粮食作物的种植
        2.经济作物的种植
    (二)农业生产的组织形态
        1.上都路屯田
        2.亦集乃路屯田
        3.大宁以及高州屯田
        4.红城以及燕只哥赤斤屯田
        5.塔塔里屯田
    (三)农业生产技术
        1.生产工具
        2.粮食加工工具
        3.积肥与施肥
        4.区田法
    (四)水利设施的建设
三、农业灾害
    (一)农业气象灾害
    (二)农业生物灾害
    (三)农业地质灾害
    (四)饥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四十年来黑水城汉文经济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水城西夏汉文经济文献研究
二、黑水城元代汉文经济文献研究
三、黑水城汉文经济文献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3)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难点
    第三节 篇章结构及创新
第一章 西夏的生态环境及西夏人早期的农事活动
    第一节 西夏的生态环境特点
        一、西夏的历史气候偏寒
        二、西夏的自然灾害不均衡分布
        三、针对西夏植被条件的分区讨论
    第二节 对党项羌不事耕稼的置疑
        一、略谈党项羌的族源
        二、党项羌从事稼穑的可能性分析
        三、西羌从事农耕的证据——基于岩画的分析
第二章 考古发现西夏木制品及西夏的木石结构建筑
    第一节 西夏的木制品
        一、西夏印本中的植物及木雕板
        二、西夏的木制宗教品
        三、西夏墓葬中出土的各类木器
    第二节 西夏建筑中用木情况分析
        一、西夏的宗教建筑用木
        二、西夏的陵墓建筑用木
        三、西夏的城镇堡寨建筑用木
第三章 西夏人用于医疗和饮食的植物
    第一节 西夏医方中的植物药
        一、西夏文药名的特殊性
        二、对植物药产地的详细查证
        三、补充说明三件汉文医方中的植物药
    第二节 西夏人食用的植物
        一、对西夏人产生影响的西北传统植物食材
        二、西夏人栽培与常食的植物食材
        三、黑水城西夏文献中典型性植物食材、用材分析
第四章 方志资料中所见西夏故土的植物资源
    第一节 方志记载甘肃与宁夏境内西夏故土的植物资源
        一、甘肃环县、会宁县与靖远县的状况
        二、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和定西市的状况
        三、宁夏南部地区的状况
        四、宁夏中北部地区的状况
    第二节 方志记载青海省西夏故地的植物资源
    第三节 方志记载陕西省西夏故地的植物资源
        一、陕西省榆林市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三县的状况
        二、陕西省榆林市中南部四县的状况
        三、陕西省志丹县、安塞县的状况
第五章 西夏人的花卉赏鉴及西夏兵器制造所用植物材料
    第一节 西夏人对花卉及其纹样的赏鉴
        一、西夏的牡丹纹和芍药纹
        二、西夏的莲花纹
        三、西夏的瓶花
        四、西夏的蔷薇花纹
        五、西夏的菊花纹
        六、西夏的其他花卉纹
    第二节 西夏兵器制造所需的植物材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材料与方法
    第四节 黑河流域水系概况
第二章 黑河流域历代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二节 魏晋北朝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四节 西夏元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规模
    第五节 明清时期黑河流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建置与人口
第三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与特征
    第一节 过去2000年黑河流域的气候状况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特征
第四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典型区域的沙漠化和盐碱化
    第二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尾闾湖的变化
    第四节 环境演变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野马、野骆驼为例
    第五节 地理环境及其演变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第六节 气候变化对黑河下游植物种类的影响
第五章 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开发与环境演变
    第二节 黑河流域历代时期的水利建设
    第三节 黑河流域历史时期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第四节 人口结构、数量与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黑河流域年表(BC202——AD2014)
附录二 黑河流域古遗址统计表
附录三 黑河下游地区植物种子鉴定图录
附录四 黑河流域农田水利文献辑录
附录五 张掖水利设施遗迹
附录六 张掖地区山谷水库调节供水渠道、河流、泉水引水渠道一览表
附录七 西夏国的水利灌溉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3.2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宋元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文化的输出
    2.1 农业物种
        2.1.1 粮食作物
        2.1.2 经济作物
        2.1.3 牲畜与家禽
    2.2 农业科技
        2.2.1 农具与动力
        2.2.2 农田水利与土地利用
        2.2.3 耕作技术及多熟制
        2.2.4 施肥技术
        2.2.5 农产品加工技术
        2.2.6 花卉栽培
        2.2.7 水产捕捞
        2.2.8 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2.2.9 天文历法
    2.3 农学文献及农学思想
        2.3.1 农书
        2.3.2 风土观
        2.3.3 儒化的劝农思想
第三章 宋元时期域外农业科技文化的引进
    3.1 域外物种
        3.1.1 粮食作物
        3.1.2 红蔗与园艺作物
        3.1.3 动物
    3.2 域外药材
    3.3 域外农业技术
        3.3.1 农具和动力
        3.3.2 沤肥技术
        3.3.3 畜牧与兽医
        3.3.4 农产品加工技术
        3.3.5 天文历法
第四章 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媒介
    4.1 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交通概况
    4.2 书籍与人际传播
        4.2.1 使臣与书籍
        4.2.2 商人
        4.2.3 僧侣
        4.2.4 移民
        4.2.5 海盗
    4.3 边疆居民与周边地区的交流
        4.3.1 东北边疆与高丽
        4.3.2 契丹
        4.3.3 蒙古族与岭北行省
        4.3.4 西北榷场与藏族居民
        4.3.5 大理国与云南行省
    4.4 元军与中外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
        4.4.1 元军对中外农业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的贡献
        4.4.2 分析元军对中外农业科学技术交流作出贡献的原因
第五章 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影响
    5.1 对社会生产和中国商品经济的影响
        5.1.1 影响作物种植方式和区域,促进雇佣关系的发展
        5.1.2 蒲氏家族垄断泉州一带海外香料贸易
    5.2 中外物质交流对政治的影响
        5.2.1 开启谷物引种,将域外引种提升到治国的高度
        5.2.2 完善市舶管理,建立市舶法则
        5.2.3 交通要塞:三佛齐、阇婆国崛起
    5.3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3.1 域外香料对中国社会风俗的影响
        5.3.2 对衣料的影响
        5.3.3 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5.3.4 对医学的影响
        5.3.5 农书对高丽的影响
    5.4 欧洲人的回响:对东方的探索
        5.4.1 欧洲从民间到官方开始与中国建立直接联系
        5.4.2 元代欧洲人对东方的探索之因
        5.4.3 余论
    5.5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文研究中“敦煌”的时空限定
    二 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研究意义
    四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五 研究资料概说
    六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西夏统治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西夏在敦煌建立统治的过程
        一 党项军队攻占沙州始末
        二 西夏前期沙州的外部政治环境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一 沙州监军司——正、副、通判、习判、都案、案头
        二 沙州刺史——都案
        三 沙州经制司——大人、承旨
        四 沙州转运司——正、承旨、都案、案头
        五 沙州——州主、城守、通判等
        六 沙州的基层建置以及作为民间基层组织的“社”
    第三节 敦煌的社会经济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规模
        二 生产方式与经济构成
    第四节 西夏时期敦煌的佛教
        一 西夏统治者的崇佛政策
        二 敦煌石窟的营建、重修与清沙活动
        三 信众游客对敦煌石窟的巡礼活动
第二章 蒙元统治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蒙古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一 蒙古军第一次进攻沙州
        二 蒙古军第二次进攻沙州
        三 蒙古军第三次进攻并占领沙州
    第二节 敦煌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一 蒙古帝国时期沙州的隶属情况
        二 元代沙州、瓜州的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第三节 出伯家族及其后裔对敦煌的出镇
        一 第一代豳王出伯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二 第二代豳王南忽里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三 喃答失太子对沙州、瓜州的出镇
        四 嗣越王阿剌忒纳失里对沙州的短暂出镇
        五 出伯家族的支系化与西宁王系对沙州的出镇
    第四节 蒙元时期敦煌的地理特点与驿站交通
        一 敦煌的地理特点
        二 敦煌的驿站交通
    第五节 元代敦煌的社会经济
        一 沙州、瓜州城池的修建
        二 人口规模与族属构成
        三 屯田举措
    第六节 元代敦煌的宗教信仰
        一 佛教信仰
        二 景教、伊斯兰教与道教信仰
第三章 明代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明军攻克敦煌与关西七卫的设立
        一 明军攻克敦煌的历史过程
        二 关西七卫的相继设立
    第二节 明代敦煌沙州卫历史研究
        一 设卫背景与卫所性质
        二 设卫时间与卫治、辖区
        三 沙州卫兴废史
    第三节 明代敦煌罕东左卫历史研究
        一 罕东左卫卫治与辖区
        二 罕东左卫兴废史
        三 罕东左卫部众内徙与吐鲁番占据敦煌
    第四节 明代敦煌社会诸相
        一 族属构成与人口迁徙
        二 生产方式与物产
        三 敦煌的佛教景象
第四章 清代统治时期的敦煌
    第一节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与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一 清代经营敦煌的历史背景
        二 敦煌行政建置的逐步设立
    第二节 清代敦煌的城堡修建与移民实边
        一 城堡修建
        二 移民实边
    第三节 清代敦煌的经济发展与文化教育
        一 经济发展
        二 文化教育
    第四节 清代敦煌的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
        一 佛教信仰
        二 道教信仰
        三 伊斯兰教信仰
        四 民间信仰
结语
    一、行政建置与职官设置
    二、人口数量与族属构成
    三、经济发展
    四、宗教信仰
    五、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黑河下游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遗迹的遥感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1.2.2 历史时期水资源变化研究方法
        1.2.3 黑河下游历史时期绿洲演变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2.1 研究区简介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2 古居延地区历史变迁过程简介
        2.2.1 汉代之前古居延绿洲
        2.2.2 两汉时期古居延绿洲
        2.2.3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居延绿洲
        2.2.4 隋唐时期古居延绿洲
        2.2.5 西夏-元时期古居延绿洲
        2.2.6 夏元之后古居延绿洲
    2.3 数据源介绍
        2.3.1 历史文档资料
        2.3.2 考古调查资料
        2.3.3 遥感数据及预处理
        2.3.4 野外实地调查
第3章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古遗址数据库建立
    3.1 古遗址数据库建立方法
    3.2 汉代人类活动古遗址数据库
    3.3 西夏-元时期人类活动古遗址数据库
    3.4 遥感辨识人类活动古遗址
    3.5 重要古城址历史背景和考古发现
第4章 历史时期农业灌溉渠系重建研究
    4.1 黑河下游古河道变迁初探
    4.2 人工农业灌溉渠系特征
    4.3 历史时期农业灌溉渠系识别与重建
        4.3.1 农业灌溉渠系重建方法
        4.3.2 农业灌溉渠系空间分布
        4.3.3 农业灌溉系统与溉渠年代讨论
        4.3.4 农业灌溉规模
    4.4 绿城垦区历史时期人类农业灌溉活动
    4.5 历史时期人工农业灌溉渠系制图不确定性
第5章 历史时期农业屯垦范围探讨与研究
    5.1 农业屯垦区特征与识别方法
    5.2 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农业屯垦区对比
    5.3 历史时期农业屯垦范围可靠性对比与讨论
        5.3.1 直接对比
        5.3.2 间接对比
    5.4 历史时期农业绿洲内耕地面积估算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国内黑水城汉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整理、影印与出版
二、通论
三、 军政
四、 经济
五、社会、法律
六、 语言、文化、教育、艺术
七、 宗教
八、医药、历法
九、黑水城环境地理及相关问题研究
十、评介及其他

四、元代亦集乃路水稻种植问题小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元朝时期内蒙古地区农业研究[D]. 尹思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2]四十年来黑水城汉文经济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陈瑞青. 西夏研究, 2018(04)
  • [3]西夏人应用植物资源研究[D]. 张秦源. 兰州大学, 2017(02)
  • [4]历史时期黑河流域环境演变研究[D]. 史志林. 兰州大学, 2017(12)
  • [5]宋元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研究[D]. 张君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6]西夏至清代敦煌史研究[D]. 陈光文. 兰州大学, 2016(02)
  • [7]黑河下游历史时期人类活动遗迹的遥感调查研究[D]. 胡宁科. 兰州大学, 2014(12)
  • [8]国内黑水城汉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与研究[J]. 张琰玲,张玉海. 宁夏社会科学, 2011(06)
  • [9]元代亦集乃路农作物种类考述[J]. 徐悦. 西夏学, 2009(00)
  • [10]元代汉文公文书(文书原件)的现状及其研究文献[J]. 船田善之,彭向前. 西夏学, 2009(00)

标签:;  ;  ;  ;  ;  

元代伊集乃鲁水稻种植问题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