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与树种选择

浅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与树种选择

一、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郭愍[1](2018)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山西临县李家山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千百年农耕文化的载体,其价值不言而喻。传统村落根据其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不同谱系家族的文化传承具有着其地域性的传统村落价值,吕梁山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形态,成为中国历史上外迁人民的聚居地,农耕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基于自身资源和地形特点诞生并传承了一大批具有吕梁山区地域特色及价值的传统村落。吕梁山区的传统村落因地貌崎岖,交通不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受外界影响较少,村落内的建筑、格局、文化等相对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各项政策的推行,吕梁山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一些现存的和潜在的威胁。根据国家最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吕梁山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现状,因地制宜的探索具有传统村落地域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模式。论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吕梁地区村落保护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吕梁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交通、自然灾害等情况,对吕梁山区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现状以及人口、交通、产业、经济、建筑、基础设施、生活饮食、节日习俗等人文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确定吕梁山区传统村落的价值所在,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总要求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存在的产业及资源问题、生态及人居问题、价值传承问题,明晰吕梁山区传统村落所面临的困境。在对吕梁山区传统村落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之后,选定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这一包含李家山古村、李家山新村、河南坪村三个自然片区的传统村落作为研究的具体样本,该样本具有吕梁山区传统村落所共有的村落特点,同时具有社会发展过程中演变后的新生村落的特征,村落保护与发展冲突明显,是具有吕梁山区传统村落相对全面特征的典型村落。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深入分析和研究典型传统村落李家山村的村落现状,对村落概况、村落格局演变、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以及三个自然片区各自的村落空间、公共空间、街巷空间、建筑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明确其产业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配套、村落各层级空间及建筑现状,发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要求下村落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价值传承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十九大最新提出的针对乡村问题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结合村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总要求以及其他保护相关的原则出发,从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总要求及其他发展相关的原则出发,分别明确相应的保护与发展的对象,确定保护和发展的目标,提出保护与发展需遵循的原则,探寻扎根于吕梁山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与发展策略。

张艳阳[2](2017)在《吕梁地区绿化树种选择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吕梁地区(即今吕梁市范围)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属于丘陵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介绍了该区自然环境概况与绿化树种选择现状,提出了该区绿化树种选择的基本要求。

邓景成,高鹏,穆兴民,赵广举,孙文义,田鹏,宋小燕[3](2017)在《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文中认为基于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我国实施了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迁和农耕文明前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气候和植被带的南移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破坏,指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对植被恢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气候改善都起到了显着的成效,但仍存在水资源需求增加,承载力不足、耕地面积减少,短期内粮食产量下降、政策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树种,利用节水措施以缓解水资源问题,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优化土地配置,从工程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上入手,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巩固已有的成果等建议,为以后更好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陈芳淼[4](2013)在《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演变状况看,荒漠化问题区域特征明显,整体可归属于地理系统问题。因此,用地理系统方法衡量与评价荒漠化问题具有科学性。地理学是实践科学。使用地理系统方法在认识荒漠化演化机制的同时,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地理学特征,可将区域荒漠化问题划分到耕地、草地、林地、湿地-水系、沙地、社区六元结构板块,进行基本状况、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及演化机制认识(简称六元法)。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政治地位重要、文化结构多元,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出现了区域荒漠化问题加重、生态环境恶化、地理系统变化剧烈等问题,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本研究用六元法,从村庄、县域、省域、区域尺度,对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进行逐级研究验证,分析认识区域荒漠化演化机制,探索防治对策,同时检验六元法的有效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基本机制通过六元法多层次、多点、长历史时段考察,得出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化机制为:耕地扩张,耕地质量下降;天然草地缩减、人工草场扩大,草地整体退化严重;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近期人工林地面积稳步扩大,林地生态经济功能较弱;湿地-水系萎缩,地表水面积减少,河流径流不稳定性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冰川融化加剧;沙地系统局部得到控制,整体扩张:社区扩张明显,城镇居民区和工矿区建设步伐快,大量占用郊区优质耕地。上述发展趋势反映出耕地、社区、人工林地扩张,草地、湿地-水系显着退化,沙地整体形势严峻,西部地区荒漠化形势不容乐观。进一步分析表明,导致西部荒漠化问题严峻化的基本因素为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主导方面。2、我国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对策建议研究对未来西部地区防治荒漠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机制建设;2)彻查全区资源环境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发展,其中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严格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4)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5)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6)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7)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3、六元法应用认识对“六元法”的实际应用得出如下认识:1)利用“六元法”进行区域荒漠化研究可覆盖全地理区域,研究方法简洁,研究结果条理清晰,问题定位准确,容易得出明确结论;2)“六元法”适用于多尺度地理系统(从村庄到全球系统)研究,上下尺度间研究结果互为印证,利于原因诊断;3)可分别六单元进行纵向历史发展趋势演变研究,借以从历史角度清晰地判明各自的发展轨迹与彼此演替机制;4)可分别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单元荒漠化轻重关系与主次矛盾:5)县域及以下尺度的研究中,注意从主体地理单元把握荒漠化现状及其演化过程的细节,寻求针对性防治对策;县域以上尺度的研究中,注意对各地理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归纳总结,理清演变机制。

王建雄[5](2012)在《山西吕梁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与主要气象灾害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既是一个农业气候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气象灾害频繁的国家。可以说,气象灾害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的稳产、高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广大农业气象科学工作者虽然在这方面课题中取得了不少成果,并陆续编印印发了许多这方面的论着,但随着我国灾害天气的不断出现,各种极端的气象灾害严重的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同时山西吕梁地区气候也正在发生着显着的变化,近几年来,降水减少、干旱严重、气温升高等现象,给当地的农业环境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了解吕梁地区气候变化的特征,寻找其变化规律,对提高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灾害学、农业灾害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气候倾向率分析、线性倾向估计法、距平百分率法等方法,以山西省吕梁地区为例,根据吕梁地区从1960-2009年这50年常规观测资料(气温、日照、降水、风速等),从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间以及风速的变化趋势,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山西省吕梁地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吕梁地区近年来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进10年,增幅较为明显。季平均气温明显升高,气候变暖明显,气候变暖主要为冬季。降水量总趋势减少,90年代后较少趋势较为显着。由于气候的变化直接造成了吕梁地区干旱的严重趋势,尤其是1997-2002年连续6年的干旱为历史罕见,2009年更出现了近50年来罕见的秋旱。此外还带来了冰雹、大风等恶劣的天气现象。吕梁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气温的升高在一方面对农业的生产起到有益作用,但温度升高使作物发育速度加快,生育期缩短,导致单产下降,可能使地区气候生产潜力下降。同时,气候变暖尤其冬季增温幅度大使病虫害发生几率明显增大,造成农作物减产等。在利用吕梁地区多个气象站点、长年的实测数据,对该地区长年的气候变化做了较为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由此变化对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实质性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吕梁地区灾害经济理论构建和灾害损失定量评估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刘诚[6](2009)在《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林草业生态建设史上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投入最多,政策性最强,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系一项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公共政策。应用政策评估方法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以完整的退耕还林政策过程为对象,即以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为分析和评估的对象,尝试借鉴公共政策学的分析框架,基于《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数据,运用多目标分析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建立起退耕还林政策分析评估体系及具体评估指标,评估退耕还林政策的综合效果,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第一章前言,首先对全文研究框架进行了总体安排,具体介绍了全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对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综述,并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了与退耕还林政策分析和评估相关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首先介绍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及工程发展进程,进而分析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并提出退耕还林政策的评价框架,包括具体的评价思路、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的评价方法。第四章至第七章借鉴公共政策学的逻辑分析框架,分别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进展及政策效果三个角度进行了退耕还林政策全过程分析与评估。第四章侧重回溯分析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宏微观背景,以揭示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五章侧重分析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进展情况,分析和评价政策执行进展的轨迹、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成因及纠偏举措。第六章分别从退耕还林的生态目标实现程度、退耕对农民收入影响、退耕对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退耕对粮食安全等多个维度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第七章基于层次分析法,运用多目标评价框架,围绕政策目标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对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第八章总结全文研究,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和本研究的创新点,并提出相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总结全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具有必要性、重要性和合理性;2)退耕还林政策体系随工程实施进程动态渐进且日趋完善;3)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总体进展顺利,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退耕数量、退耕经费、退耕效果偏差,原因主要在于政策设计存有缺陷、管理上有漏洞;4)退耕还林政策效果显着,政策设计的生态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威胁越来越小;5)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较为显着,退耕还林工程应该持续开展。同时,本论文也提出了如下一些政策建议:提高政策制定的参与性;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工程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关系:健全和完善退耕工程的论证、监控和协调反馈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配套政策,确保退耕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确保退耕工程实施的可持续性。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运用政策学分析框架,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进行了系统性的全过程评估;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维度效果进行了综合性的量化评估。

白红霞[7](2008)在《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效及主要退耕模式分析》文中认为延安市13个县区全部被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试验示范点,成为全国唯一的试验示范市。退耕还林工程对延安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通过对延安退耕还林工程的实地动态考察研究,同时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成功经验,紧密结合延安退耕还林实施以来经济和生态状况所发生的变化,对延安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问题的分析,总结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提出适合延安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模式和主要技术措施。目前对退耕还林政策研究较多,但对退耕还林模式优劣的评价、退耕还林经验的总结和一些保障措施等很少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本研究认为目前延安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森林植被差,林分质量偏低且分布不均,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等。通过采用的生态林模式、林草牧模式、生态经济兼用树种等主要模式的退耕还林工程,延安市的林草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同时促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口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总体规划、林分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问题突出、不稳固户的比例偏大、制度建设滞后、林权改革缓慢等问题。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宜的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加强科学技术和制度创新机制,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大力开发退耕还林草资源,科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着重解决树种单一问题等措施几及建议。

王义平[8](2007)在《略谈吕梁市生态环境建设》文中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是林业建设的主旋律。文章紧密结合吕梁实际,在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并重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并进一步分析了资源保护的措施和生态建设的整体布局。

柯水发[9](2007)在《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退耕还林工程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户参与面最广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据国家林业局初步统计,从1999年到2006年止,退耕还林工程现已涉及3000多万农户、1亿多农民。本文以农户微观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通过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研究,揭示出农户参与退耕的行为机理,以更好地引导、激励和规范农户行为,提升农户参与的深度和层次,确保农户的持续参与和有效参与。本研究对于可持续地科学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构建和谐现代林业,保障林农利益,也有着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为导论,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勾勒出了本研究的概貌。第二章对本研究的相关研究范畴和核心概念加以界定,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并进一步明确了本研究的一些基本假设,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进展情况,并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机理。第四章介绍了农户调查方案及调查地区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五章结合样本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态度和行为特征。第六章剖析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行为决策、行为选择及行为激励机理。第七章尝试构建一个影响农户参与行为意愿决策的因素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加以实证,以揭示农户的行为决策机理。第八章在进行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经典博弈理论和进化博弈理论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做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相关激励机制。第十章对全文的一些研究结论加以总结,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建议,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一些创新之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借鉴较为主流和前沿的农户行为研究方法,一方面,采取较为规范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如研究中引入西方经济学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无差异曲线等经济学模型对农户行为机理加以揭示;另一方面,本文也通过引入logistic计量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行为意愿决策因素加以实证;此外,本文研究中也广泛运用框图的表达方式,直接明了地展现农户参与行为机理。本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较为全面地开展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态度及行为状态调查,并加以统计分析。(2)首次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机理;(3)首次较为系统地构建起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体系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4)较为规范地开展了退耕还林利益相关者及行为分析;(5)创新性地开展了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动态博弈分析和进化博弈分析;(6)首次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一套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的机制创新体系。由此可见,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于同类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进一步优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最终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是在委托代理制度安排框架内,在工程指标、风险和成本约束下,在利益机制驱动下,在政府激励机制作用下,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多重行为博弈关系中通过权衡成本收益和风险收益后做出的一种将坡耕地转换成林地并加以经营,最终实现个人承包的退耕和还林收益,同时实现国家所委托生态公共物品个人供给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本研究最终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社区林业参与机制建设;完善和创新补偿机制;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督导体系;尽快制定和颁布明细的后续政策,减少农户的风险心理预期成本;加强退耕区后续产业发展及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退耕还林工程的运行机制和相关配套机制。上述建议对于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仝小林[10](2006)在《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调查多年来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面积、林种结构、树种结构、涉及县区人口情况、政策兑现情况、农户基本情况以及取得的效益等,对延安退耕还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如下:1、延安生态环境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差,分布不均,南北差异极为悬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林分质量不高、树种单一、生长慢、生态和经济效益低下;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计划845.06万亩,其中生态林占90.92%,经济林占9.08%;乔木林占总面积的70.9%,灌林占总面积的23.1%,草占总面积的6.0%;全市有退耕还林农户228964个,其中稳固户211662户,占退耕总户数的92.4%。3、延安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草植被得到明显恢复,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延安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1356元提高到2004年的1953元,年均增长7.3%;使许多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传统农业和农村以外谋出路;农民通过选择合理的经营模式,从退耕地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耕地集约经营水平,增加了投入产出的比率;通过吸引龙头企业参与退耕还林,采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运作模式,不但增强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目的性,同时也调动了企业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4、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少全面规划,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和论证。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全面详实的规划,使工程实施过程中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大;盲目实施、急功近利;工程启动初期,没有按国家年度计划实施,存在超前实施现象;造林树种单一,兔鼠害严重。5、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趋势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隐性失业问题;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解决农村烧柴问题;实施生态移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二、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山西临县李家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
        1.1.2 吕梁山区环境的脆弱性
        1.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吕梁山区传统村落研究
    2.1 吕梁山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人文概况
    2.2 传统村落概况
        2.2.1 我国传统村落概况
        2.2.2 吕梁山区传统村落概况
    2.3 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价值
        2.3.1 经济价值
        2.3.2 学术研究价值
        2.3.3 文化传承价值
    2.4 小结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3.1 吕梁山区传统村落自然环境现状分析
        3.1.1 自然资源分析
        3.1.2 气候分析
        3.1.3 地貌分析
    3.2 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人文环境现状分析
        3.2.1 人口分析
        3.2.2 交通分析
        3.2.3 产业分析
        3.2.4 建筑分析
        3.2.5 空间格局
        3.2.6 基础设施
        3.2.7 生活饮食
        3.2.8 民俗文化
    3.3 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
        3.3.1 产业及资源问题
        3.3.2 生态及人居问题
        3.3.3 价值传承问题
    3.4 吕梁山区典型传统村落选择
    3.5 小结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典型传统村落分析——以李家山村为例
    4.1 村落概况
        4.1.1 区位分析
        4.1.2 交通分析
        4.1.3 用地分析
    4.2 村落演变
        4.2.1 第一阶段:明清时期
        4.2.2 第二阶段:清初-民国末年
        4.2.3 第三阶段:1987年-2004年
        4.2.4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
    4.3 生态环境分析
        4.3.1 土壤植被分析
        4.3.2 农林资源分析
        4.3.3 自然景观分析
    4.4 人居环境分析
        4.4.1 建筑分布
        4.4.2 公共配套
        4.4.3 产业分析
    4.5 古村片区空间格局分析
        4.5.1 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4.5.2 公共空间格局分析
        4.5.3 街巷空间格局分析
        4.5.4 建筑及院落空间分析
    4.6 新村片区空间格局分析
        4.6.1 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4.6.2 公共空间格局分析
        4.6.3 街巷空间格局分析
        4.6.4 建筑及院落空间分析
    4.7 河南坪片区空间格局分析
        4.7.1 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4.7.2 公共空间格局分析
        4.7.3 街巷空间格局分析
        4.7.4 建筑及院落空间分析
    4.8 乡村振兴战略下李家山村现状问题分析
        4.8.1 “产业兴旺”方面存在的问题
        4.8.2 “生态宜居”方面存在的问题
        4.8.3 “乡风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
    4.9 小结
5 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李家山村为例
    5.1 乡村振兴战略
        5.1.1 战略分析
        5.1.2 传统村落保护方面的问题
        5.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义
    5.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保护
        5.2.1 保护对象
        5.2.2 保护目标
        5.2.3 保护原则
    5.3 李家山村生态环境保护
        5.3.1 山水格局整体保护区划定
        5.3.2 山体保护
        5.3.3 沟谷保护
        5.3.4 河流保护
        5.3.5 农田保护
        5.3.6 林木保护
        5.3.7 景观视廊保护
    5.4 李家山村村落格局保护
        5.4.1 村落格局整体保护区划定
        5.4.2 公共空间格局保护
        5.4.3 街巷空间格局保护
        5.4.4 建筑空间格局保护
        5.4.5 各类空间格局具体要求及做法
    5.5 小结
6 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发展探索——以李家山村为例
    6.1 乡村振兴战略
        6.1.1 战略分析
        6.1.2 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问题
        6.1.3 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意义
    6.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传统村落发展
        6.2.1 发展对象
        6.2.2 发展目标
        6.2.3 发展原则
    6.3 李家山村内向发展区规划
        6.3.1 内向发展区规划
        6.3.2 林区建设发展规划
        6.3.3 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6.3.4 生态庭院发展规划
    6.4 李家山村外向发展区规划
        6.4.1 外向发展区规划
        6.4.2 公共空间发展规划
        6.4.3 街巷空间发展规划
        6.4.4 建筑空间发展规划
    6.5 李家山村发展规划开发策略
        6.5.1 李家山村发展规划特点
        6.5.2 开发问题分析
        6.5.3 阶段性开发策略
    6.6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2)吕梁地区绿化树种选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环境概况
2 绿化树种选择现状
3 绿化树种选择对策
    3.1 绿化树种选择目的和要求
    3.2 绿化树种的选择
        3.2.1 以适地为原则, 重点选择枣、沙棘等乡土树种
        3.2.2 以抗污染、降尘降噪为原则, 重点栽植黄栌、银杏等树种
        3.2.3 以观赏价值为原则, 重点选择栾、元宝枫等树种
4 结论与建议

(3)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
    1.1 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 退耕还林工程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退耕还林工程显着增加了植被盖度
    2.2 退耕还林优化了土地资源的利用
    2.3 退耕还林对气候的影响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水资源承载力问题
    3.2 退耕还林区粮食产量供给问题
    3.3 退耕还林的政策可持续性问题
4 对策建议
    4.1 水资源承载力
    4.2 土地资源合理配置的思考
    4.3 加强后续管护力度
5 结语

(4)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发展
        1.2.1 荒漠化研究进展
        1.2.2 研究理论的发展与建立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划分
        1.3.2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庄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2.1 耕地系统演变
    2.2 草地系统演变
    2.3 林地系统演变
    2.4 湿地-水系演变
    2.5 沙地系统演变
    2.6 社区系统演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1 舟曲县、九寨沟县地理系统演变对比研究
        3.1.1 基本背景
        3.1.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对比
        3.1.3 生态环境结果
    3.2 生态工程作用下安塞县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3.2.1 基本背景
        3.2.2 地理系统演变过程
        3.2.3 生态环境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区)尺度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 内蒙古自治区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1.1 耕地系统演变
        4.1.2 草地系统演变
        4.1.3 林地系统演变
        4.1.4 湿地-水系演变
        4.1.5 沙地系统演变
        4.1.6 社区系统演变
        4.1.7 基本认识
    4.2 新疆维吾尔自治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2.1 耕地系统演变
        4.2.2 草地系统演变
        4.2.3 林地系统演变
        4.2.4 湿地-水系资演变
        4.2.5 沙地系统演变
        4.2.6 社区系统演变
        4.2.7 基本认识
    4.3 云南省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4.3.1 耕地系统演变
        4.3.2 草地系统演变
        4.3.3 林地系统演变
        4.3.4 湿地-水系演变
        4.3.5 沙地(喀斯特地貌)系统演变
        4.3.6 社区系统演变
        4.3.7 基本认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区域尺度--黄土高原地理系统演变研究
    5.1 耕地系统演变
    5.2 草地系统演变
    5.3 林地系统演变
    5.4 湿地-水系演变
    5.5 沙地系统演变
    5.6 社区系统演变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综合研究
    6.1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演变
        6.1.1 耕地系统演变
        6.1.2 草地系统演变
        6.1.3 林地系统演变
        6.1.4 湿地-水系演变
        6.1.5 沙地系统演变
        6.1.6 社区系统演变
    6.2 综合评价
    6.3 西部地区荒漠化演变机制特征
        6.3.1 耕地、社区扩大是地理系统变化的起点,在西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水、在西南地区表现为系统间争地
        6.3.2 湿地-水系萎缩带来全局性影响,水资源争夺更是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源头
        6.3.3 草地、林地是地理系统发展趋向优劣化的重要风向标
        6.3.4 自然灾害频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趋势
    6.4 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根因分析
        6.4.1 自然原因
        6.4.2 根本原因
        6.4.3 直接因素
        6.4.4 综合分析
    6.5 西部地区地理系统未来发展建设对策建议
        6.5.1 加强区域防治荒漠化管理机构与体制建设
        6.5.2 彻查整个区域资源环境情况,为管理建设提供依据
        6.5.3 严格控制耕地、社区(包括工矿业经济)发展,建立完善的草地、湿地-水系保护体系
        6.5.4 将防治荒漠化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村庄或嘎查
        6.5.5 尊重民族区域防治荒漠化的传统经验,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政策
        6.5.6 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在西部地区产生的荒漠化效应
        6.5.7 全面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科学技术体系建设,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六元法”应用认识
    7.1 “六元法”应用方法讨论
    7.2 基于“六元法”西部荒漠化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归纳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一 问卷
    附录二 附表

(5)山西吕梁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与主要气象灾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气候变化研究
        1.2.2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
        1.2.3 气象灾害的研究
        1.2.4 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问题的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宏观资料统计方法
        2.2.2 数理分析方法
        2.2.3 逻辑演绎与归纳总结相结合
第三章 吕梁地区气候变化现状分析
    3.1 吕梁地区气候基本概况
        3.1.1 气候资源
        3.1.2 土地资源
        3.1.3 农业资源
        3.1.4 生态环境
        3.1.5 森林资源
        3.1.6 水资源
    3.2 吕梁地区主要农业气象要素及其变化特征
        3.2.1 气温
        3.2.2 降水
        3.2.3 日照
        3.2.4 蒸发量
        3.2.5 风
        3.2.6 无霜期
    3.3 吕梁地区农业气象条件空间分布特征
        3.3.1 西部沿黄(河)区
        3.3.2 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
        3.3.3 吕梁山山地区
        3.3.4 东部丘陵区
        3.3.5 平原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吕梁地区主要气象条件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1 吕梁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
        4.1.1 干旱
        4.1.2 冰雹
        4.1.3 暴雨洪涝
        4.1.4 霜冻
        4.1.5 大风(风沙天气)
    4.2 吕梁地区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
    4.3 吕梁地区气象灾害对农业产的影响
        4.3.1 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遭到破坏
        4.3.2 农业生产减产减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吕梁地区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措施
    5.1 充分利用吕梁地区的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潜能,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5.2 开展全天候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和管理机制的研究,充分发挥气象服务的作用
    5.3 强化吕梁地区生态体系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数据来源
    1.4 研究的思路及结构安排
2 研究基础
    2.1 国内外退耕还林政策研究的文献述评
        2.1.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2 国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1.3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小结
    2.2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分析及评估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及行政补偿理论
        2.2.3 外部效益理论与环境公平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公共管理理论
        2.2.5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理论
3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及评估框架
    3.1 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3.1.1 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3.1.2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进程
    3.2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分析
        3.2.1 退耕还林政策体系
        3.2.2 退耕还林相关政策规定
    3.3 退耕还林政策评估框架
        3.3.1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体系的思路
        3.3.2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框架和内容
        3.3.3 建立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的原则
        3.3.4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3.3.5 退耕还林政策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背景回溯分析
    4.1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全球背景
        4.1.1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4.1.2 世界几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做法及分析
    4.2 发达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和背景
    4.3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现实背景及分析
        4.3.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
        4.3.2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呈扩大趋势
        4.3.3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
        4.3.4 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
    4.4 退耕还林政策制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4.4.1 政策制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4.4.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前国家粮食生产及储备情况
    4.5 本章小结
5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分析
    5.1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进展状况
        5.1.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总体概况
        5.1.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历年情况
        5.1.3 退耕还林具体政策的执行情况
    5.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进展状况分析
        5.2.1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偏离
        5.2.2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发生偏离的原因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多维度评价与分析
    6.1 维度1:生态目标实现程度
        6.1.1 退耕还林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增加
        6.1.2 退耕还林遏制了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恶化
        6.1.3 退耕还林进一步减少了沙化土地面积
    6.2 维度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 维度3: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6.3.1 退耕还林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6.3.2 退耕还林对退耕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
        6.3.3 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
    6.4 维度4: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4.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及本质
        6.4.2 退耕还林后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6.4.3 退耕还林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综合评估
    7.1 退耕还林政策的多目标评价
    7.2 指标及属性的确定方法
        7.2.1 指标的确定
        7.2.2 确定指标集属性值
        7.2.3 属性集的规范化
    7.3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1 层次分析法工作原理
        7.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7.3.3 综合评价计算方法
    7.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的应用
    7.5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退耕还林政策的出台符合时代背景
        8.1.2 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虽有偏差但总体进展顺利
        8.1.3 退耕还林政策多维目标基本实现
        8.1.4 退耕还林政策综合效果显着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政策调研和论证
        8.2.2 提高政策制定参与性
    8.3 本文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国退耕还林大事记
个人简介和成果
导师简介
致谢

(7)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效及主要退耕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必要性
        1.1.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背景
        1.1.2 退耕还林的内涵
    1.2 退耕还林(草)的发展历程
        1.2.1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1.2.2 国内退耕还林概况
        1.2.3 延安市退耕还林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延安市生态环境概况
    2.1 基本概况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气候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2.3 生态环境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 森林植被差,且分布不均
        2.3.2 林分质量偏低
        2.3.3 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2.3.4 水资源严重短缺
        2.3.5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三章 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现状及效益分析
    3.1 组织实施
    3.2 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现状
        3.2.1 退耕还林工程涉及范围
        3.2.2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模
        3.2.3 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兑现情况
    3.3 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
        3.3.1 生态效益
        3.3.2 社会经济效益
    3.4 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缺乏总体规划,工程指标下达不科学,计划变幅过大
        3.4.2 林分结构不合理,林种树种单一,补植面积大
        3.4.3 退耕林的经营管理问题突出
        3.4.4 不稳固户的比例偏大
        3.4.5 退耕还林草的制度建设滞后
        3.4.6 林权改革缓慢
        3.4.7 自然灾害严重
        3.4.8 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和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退耕还林主要模式分析及建议
    4.1 延安市退耕还林主要模式分析
        4.1.1 基本思路
        4.1.2 主要模式及特点
        4.1.3 主要模式配置方式及技术要点
        4.1.4 实施五个模式的技术保障
    4.2 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的措施及建议
        4.2.1 始终坚持规划先行
        4.2.2 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
        4.2.3 大力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的资源优势
        4.2.4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不停步
        4.2.5 发挥政府机构的主导作用
        4.2.6 完善退耕还林草的有关政策及利益补偿机制
        4.2.7 科学调整林种树种结构,着重解决树种单一问题
        4.2.8 鼠兔害的防治
        4.2.9 健全推进制度创新机制
第五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略谈吕梁市生态环境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源保护
    2.1 资源现状
    2.2 天然林资源保护
        2.2.1 进一步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2.2.2 管护好森林资源, 必须坚持依法治林, 加强法制建设
        2.2.3 管护好森林资源必须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3 抓好重点工程, 推动生态建设

(9)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步骤和技术路线
    1.7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 研究基础
    2.1 主要研究范畴
        2.1.1 行为经济学
        2.1.2 农户经济学
        2.1.3 社区林业学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退耕还林(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land Program)
        2.2.2 农户(Household)
        2.2.3 参与(Participate)
        2.2.4 行为(Behavior)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内外农户行为研究评述
        2.3.1.1 国内外农户经济行为理论研究
        2.3.1.2 国内外农户模型研究进展评述
        2.3.2 国内外退耕还林研究评述
        2.3.2.1 国内退耕还林研究
        2.3.2.2 国外退耕还林及农户行为研究评述
        2.3.3 国内退耕还林农户行为研究评述
        2.3.3.1 退耕还林农户行为博弈研究
        2.3.3.2 退耕还林农户认知和响应行为研究
        2.3.3.3 参与式方法在退耕还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2.4 基本研究假设
        2.4.1 从“经济人”假设到“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
        2.4.2 农户“理性”与“非理性”之争
        2.4.3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
3 退耕还林工程及实施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3.1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简析
        3.1.1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简况
        3.1.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进展简况
        3.1.3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简况
        3.1.4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政策进展简况
        3.1.5 与农户参与利益密切相关的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措施
    3.2 退耕还林实施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3.2.1 退耕过程中坡耕地与林地转换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3.2.1.1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坡耕地与林地转换机理分析
        3.2.1.2 基于帕累托最优交换理论的坡耕地与林地转换机理分析
        3.2.2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框架的退耕还林机理分析
        3.2.2.1 退耕还林委托代理制度安排模式分析
        3.2.2.2 退耕还林工程的委托代理契约特征分析
        3.2.2.3 退耕还林的农户私人供给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调查原理及调查区概况
    4.1 农户调查原理
        4.1.1 农户调查样本情况
        4.1.2 农户调查实施过程
        4.1.3 农户调查方法
        4.1.4 调查问卷设计
        4.1.5 调查样本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
    4.2 样本省--陕西省退耕还林概况
    4.3 样本县--陕西省延长县和镇安县概况
        4.3.1 样本县自然、经济、资源状况
        4.3.2 样本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4.4 样本乡镇概况
        4.4.1 延长县的样本乡镇概况
        4.4.2 镇安县的样本乡镇概况
    4.5 本章小结
5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态度和行为状况调查分析
    5.1 理论基础与数据来源
        5.1.1 态度与行为理论
        5.1.2 数据来源与调查内容概述
    5.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态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5.2.1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5.2.1.1 农户对退耕工程政策内容的认知
        5.2.1.2 农户对退耕工程目的认知
        5.2.1.3 农户对退耕还林生态功能的认知
        5.2.1.4 农户对退耕林木所有权的认知
        5.2.1.5 农户对退耕信息渠道的认知
        5.2.2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判断调查分析
        5.2.2.1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公平性的判断
        5.2.2.2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信息透明度的判断
        5.2.2.3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中技术支持情况的判断
        5.2.2.4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景的判断
        5.2.2.5 农户对工程期满后农户收入预期的判断
        5.2.3 农户对退耕还林的意愿情况调查分析
        5.2.3.1 退耕还林工程农户拥护意愿
        5.2.3.2 退耕还林工程农户参与意愿
    5.3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5.3.1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类型
        5.3.2 农户参加退耕的行为动因
        5.3.3 农户未参加退耕的原因
        5.3.4 农户自愿选择参与权的落实情况
        5.3.5 农户退耕过程中自主决策权的实现情况
        5.3.6 退耕农户林权证兑现及效用情况
        5.3.7 农户参与退耕合同签订和检查验收履行情况
        5.3.8 农户退耕还林模式情况
        5.3.9 退耕还林工程林种农户选择情况
        5.3.10 退耕还林工程种苗供给农户选择情况
        5.3.11 退耕工程补助政策及其兑现情况
        5.3.12 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影响
        5.3.13 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农户反映情况
        5.3.14 退耕工程期满后农户行为打算
        5.3.15 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担忧和期望
    5.4 调查分析结论与启示
6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机理分析
    6.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决策机理分析
        6.1.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决策模式
        6.1.1.1 自主理性决策模式
        6.1.1.2 从众模仿决策模式
        6.1.1.3 被动接受决策模式
        6.1.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决策心态与行为演进机理分析
    6.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分析
        6.2.1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机理
        6.2.1.1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的成本分析
        6.2.1.2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的收益分析
        6.2.1.3 基于成本收益比较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选择机理
        6.2.1.4 基于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机理
        6.2.2 基于风险收益分析的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机理
        6.2.3 农户参与退耕行为选择曲线及机理
    6.3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激励机理分析
        6.3.1 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激励机理
        6.3.2 农户退耕还林行为与补偿激励机理
        6.3.3 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偏离与补偿激励机理
    6.4 本章简短结论与启示
7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7.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框架构建
        7.1.1 农户内部影响因素
        7.1.1.1 户主特征因素
        7.1.1.2 农户的生产经营特征
        7.1.1.3 农户家庭特征因素
        7.1.2 农户外部影响因素
        7.1.2.1 退耕还林工程特征
        7.1.2.2 农户所在村社特征
        7.1.2.3 其它外部影响因素
    7.2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2.1 模型选择与设计
        7.2.2 变量选取与设计
        7.2.2.1 变量选取与影响方向预期
        7.2.2.2 变量定义及特征描述
        7.2.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7.3 本章简短结论与启示
8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博弈分析
    8.1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分析
        8.1.1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分析
        8.1.1.1 退耕还林工程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属性分析
        8.1.1.2 主要利益相关者职责及损益分析
        8.1.2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8.1.2.1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特征分析
        8.1.2.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目标差异
        8.1.2.3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分析
    8.2 基于经典博弈理论的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分析
        8.2.1 工程期限内农户退耕行为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8.2.1.1 动态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8.2.1.2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8.2.1.3 博弈分析结论与讨论
        8.2.2 工程期满后农户复耕行为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8.2.2.1 基本假设
        8.2.2.2 动态博弈模型构建
        8.2.2.3 博弈分析结论与讨论
    8.3 基于进化博弈理论视角的农户群体退耕行为分析
        8.3.1 进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8.3.2 进化博弈基本模型构建
        8.3.3 进化博弈模型求解
        8.3.4 进化博弈模型结果讨论
    8.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9 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制度创新设计
    9.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行为流程及参与程度分析
        9.1.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行为流程
        9.1.2 退耕农户参与程度分析
    9.2 激励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制度创新体系
        9.2.1 可持续的农户自我发展机制
        9.2.2 参与式的工程运行机制
        9.2.2.1 参与式退耕还林规划机制
        9.2.2.2 参与式退耕还林招投标机制
        9.2.2.3 参与式工程监测评估机制
        9.2.2.4 其它参与式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
        9.2.3 公平有效的政府配套保障机制
        9.2.3.1 多元退耕还林补偿机制
        9.2.3.2 充分的林权安全保障机制
        9.2.3.3 退耕生态林国家收购机制
        9.2.3.4 其它配套保障机制
    9.3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0.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1.2 国外退耕还林概况
    1.3 延安退耕还林概况
第二章 延安自然概况及其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2.1 延安自然概况
    2.2 区域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2.3 延安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 林分质量不高
        2.3.2 植被覆盖差,分布不均
        2.3.3 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第三章 延安退耕还林现状分析
    3.1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
        3.1.1 延安市1999 年至2005 年实施退耕还林面积统计
        3.1.2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林种结构分析
        3.1.3 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树种结构分析
        3.1.4 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县区人口情况分析
        3.1.5 延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兑现情况
        3.1.6 全市退耕还林农户基本情况
    3.2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的效益
        3.2.1 生态效益
        3.2.2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3.3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缺少全面规划,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和论证,国家计划缺乏刚性
        3.3.2 盲目实施、急功近利
        3.3.3 造林树种单一
        3.3.4 自然灾害严重
        3.3.5 现行政策不配套
第四章 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趋势
    4.1 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结构性调整
    4.2 延安市的应对措施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略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及树种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下吕梁山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山西临县李家山村为例[D]. 郭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2]吕梁地区绿化树种选择初探[J]. 张艳阳. 山西林业, 2017(06)
  • [3]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邓景成,高鹏,穆兴民,赵广举,孙文义,田鹏,宋小燕.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5)
  • [4]区域荒漠化演变机制的六元法研究 ——以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问题为例[D]. 陈芳淼.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5]山西吕梁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与主要气象灾害的研究[D]. 王建雄. 兰州大学, 2012(09)
  • [6]中国退耕还林政策系统性评估研究[D]. 刘诚.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7]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效及主要退耕模式分析[D]. 白红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01)
  • [8]略谈吕梁市生态环境建设[J]. 王义平.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7(04)
  • [9]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 柯水发.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3)
  • [10]延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与发展趋势[D]. 仝小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浅谈吕梁地区退耕还林布局与树种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