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出版五周年

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出版五周年

一、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汤湘希[1](2020)在《砥砺前行 成就非凡——祝贺《财会通讯》杂志四十华诞》文中指出一、这本杂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破茧而出时钟回拨到1979年11月16日,沐浴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并与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同步,由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湖北财经学院(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联合发起、并经湖北省民政厅批准的湖北省会计学会在武汉成立,学会章程第6条规定,编辑和出版会计刊物,翌年3月,《财会通讯》杂志破茧而出、呱呱坠地。

黄勇军[2](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认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谷胜军[3](2014)在《《满洲日日新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舆论操控、殖民文化宣传、殖民文化统治战略的开始。为了探究该报创刊的背景、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主张和伦理价值观,以弥补此领域研究迄今存在的仅侧重报纸发展史研究而忽略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缺憾,本文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援用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采用将哲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发展轨迹,以及该报对“满铁”及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和掠夺上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和研究。不仅探究了该报在日本近现代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的政治取向和思想主旨,而且阐述了其在日本由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向近代军国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舆论宣传作用和影响力,力争从史实和理论两方面阐明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统治和武装入侵的行为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为研究日本对中国东北实施殖民文化统治与催生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繁衍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历史与现实逻辑统一的观点。本文由绪论、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就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资料来源、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考察、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时客观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第一节考察了“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梳理了近代以来日本对东亚的认知和自身价值观的改变与日本迈向近代资本主义道路的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了日本在自我价值观更新、提高过程中与西方的文明发生冲突时为什么会出现必然的外在表现形式。解析了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日俄战争”爆发的因果关系。考察了作为“日俄战争”的衍生体“满铁”的成立主观地为《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提供了经济后援和保障的必然结果。同时,梳理了当时日本对华舆论操纵时出现的阶段性、方向性调整和转型过程,阐析了日本“北进南守”策略的制定与其在中国东北掀起创办报纸热潮的关系。并对该报第一任社长森山守次其人及其思想进行了考察,阐析了其人对东洋文化和伦理思想的认知与到东北兴办报纸的直接联系。第二节叙述了日本将其在东北的舆论阵地从营口转向大连的演变过程、“满铁”创立时大连日本报纸经营的状况。剖析了“满铁”为配合日本的“大陆政策”而对东北现存报纸进行收买、兼并和取缔的真实意图。第三节主要考察和叙述了《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后的业务经营状况及其被导入关东军对舆论控制机构的原因,揭示了其充当“满铁”和日本军部在东北双重舆论喉舌角色的本质。第二章分三节考察《满洲日日新闻》创刊伊始所登载的代表该报早期中心思想的社论、言论等所表达的伦理价值内涵和精神指向。从意识形态和思想史角度入手对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的政治思想倾向、文化认知和伦理价值取向等进行分析和解读。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对大陆政策在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时所具有的作用的认知。阐析该报所主张的“日清融合”、“满洲权益维护论”、“东北移民”、“经营统治”与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和精神实质。第二节考察了该报反对美国“排日”运动的原因,阐析该报在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上主张的意识观念和真正目的。第三节梳理了该报宣传以及主张“朝鲜人在东北权益”的本质以及与日本对东北政策的关联性,阐析了“朝鲜人在东北权益”与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必然联系和开发朝鲜的内在关系。第三章以《满洲日日新闻》对“满铁”的殖民经营中心论所表现的理论观点和价值内涵为解析的出发点。考察了中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日本大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阶段性和时间性的关联,阐析了进入1920年代后期日本必然要采用强硬手段推进大陆政策实施的演变过程。第一节考察并解析了1910年代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与日本进一步声张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客观因果关系。阐析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和殖民教育与日本推进“大陆政策”时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论证了该报主张殖民经营、殖民教育在殖民地开发利用、文化趋同、文化同化方面所具有的绝对重要作用和精神内涵的本质所在。第二节梳理“必先征服满蒙”方针浮出水面的时代背景以及对华二十一条缔结前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阐析了该报对中国政局评述的基本出发点和政治意图。进而评述了该报主张中国革命对日本在华利益影响的理论依据。第三节考察进入大正后期东北政局的变化与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内在联系,阐析了这个时期该报所主张的满蒙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依托的精神指向和价值取向的内涵。第四章重点考察了1926年(昭和初期)直到满洲国建国前后,《满洲日日新闻》对东北动荡局势和“9.18事变”前一系列事件报道时的理论观点和立场。梳理了日本对东北政策的调整从外交型对话到武力型征服的突变过程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节考察了第二次币原外交的意图以及失败的原因,阐析了“万宝山事件”、“中村大尉事件”与关东军修订日本的东北政策及强行推进侵略政策的必然联系和理论依据。第二节整理了“9·18事变”爆发时该报对事件爆发过程的报道。阐析了该报对事件爆发原因论调的真正内涵和价值取向。剖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东北不在中国的主权之内”等认知、主张的升级及政治倾向的本质。第三节解读了该报主张“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理论依据,阐析该报全力声援“满洲国”建国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意图。第五章作为主体的结束部分,分两节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论调为评述的主要对象。解析了该报坚持“日满一体”、“满日不可分”、“大东亚解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意图。阐述了该报将东亚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以营造东西方两大阵营氛围时所表现出的殖民主义思想文化和国际化政治思想倾向的实质。第一节考察了该报坚持“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理论观点和精神指向,剖析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该思想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内涵。考察了作为整个民族的战争,太平洋战争中制胜的法宝除了日本精神之外,就是增产节约的理论根据。评述了《满洲日日新闻》提倡的增产节约所表达的真正内涵。第二节考察和讨论了《满洲日日新闻》主张“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论调的精神指向和话语意图,阐析了该报主张“满日一体”在“大东亚共荣圈”这个理论框架之内的政治意义和国际影响力。

刘颖冰[4](2013)在《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文中指出慈善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树立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是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和“左”的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被提到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的高度,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而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无疑成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此为契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开始迈入发展的“高速快车道”。从1994年到2011年,慈善组织由几乎空白发展到近30万家①。全国民政系统收到的捐赠款物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只有284亿元②,但这一数字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32.78亿元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④“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对慈善事业社会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升华,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公民慈善意识普遍增强,现代慈善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随之带来的是各级慈善组织的增多和慈善捐款数额的增长。但同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2011年6月份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激发了人们对慈善问题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慈善款项使用的透明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质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和慈善捐赠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而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和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以及慈善组织主体发展差异对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宗教、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结合的视角,从中华慈善总会17年发展历程为着眼点,研究、分析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缘起及其发展的跃进和困境,以及如何促进发展的对策。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可以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也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本文第一部分厘清慈善事业的相关理论和观念,指出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慈善事业不同于第一、第二次分配,慈善事业是混合型分配,是自愿的行为,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强调了非政府行为是慈善事业的特色。第二部分研究古今中外的慈善思想及其历史活动,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官府和私人组织交替成为行善的主体,到民国时期,慈善事业一度发展到了历史高峰,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催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一度转变成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继续存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转轨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形成有了社会基础,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记录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和初始历程及组织机构变迁,揭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华慈善总会的主要工作及其启示。从中华慈善总会的常规救助和突发灾难性救助两条线索出发,回顾了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及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华慈善总会的项目建设、募款手段、救助管理、内部建设和发展模式。第五部分主要写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从主动接受管理和被动接受管理两个视角,从内部监督、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监督方面现存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经验,建议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依据和标准。第六部分统观全文,根据作者多年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史料研究,得出对当代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印象,功绩不可磨灭,困惑依然存在。最后从建设性的视角提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文明杂志社[5](2011)在《《文明》十年发展《文明》扬帆远航》文中提出从2001年12月创刊至今的十年发展历程,恰好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和中华文明传播的第一个十年,《文明》作为中国新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文化精品民族品牌杂志有幸成为见证者和传播者。在风起云涌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传媒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世界文明交融的核心平台:而在中国期刊丛中,《文明》以其独特的视觉表现展示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和世界文明的多样。

杨荣庆[6](2011)在《威权体制下自由主义话语及其命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文中认为1949年的沧海横流、惊惶动荡之中,一批反共的自由主义者觉得有振起舆论、挽救时局的需要,即希望通过创办报纸和杂志的形式,从思想上来与共产党作斗争。他们随着国民政府的百万军民撤离大陆,退守台湾。流离动荡之中,他们在台北创办了《自由中国》半月刊杂志,并以之为思想与政治阵地,一而高擎“反共抗俄”的旗帜,一而继续鼓吹“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雷震、殷海光等便是这个杂志的主要的负责人和撰稿人。胡适也曾一度被作为这个杂志的挂名发行人。在与国民党蒋氏政权度过了一段短暂的为“反共抗俄”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日子之后,《自由中国》逐渐张扬起自己的自由主义诉求,即开始向民众宣传自由与民主的真实价值,声言个人自由高于国家自由、主张言论自由、实行民主政治、成立反对党以监督一党专制,并且督促“政府”(各级的“政府”)切实改革政治经济、努力建立自由民主的社会。渡海来台的国民党政权在经过一番痛定思痛的反省之后,对国民党加以大力改造,非但没有实行民主政治,反而继续坚持一党专制的威权政治体制。随着朝鲜战争之后美国第七舰队的入驻台湾海峡及对台扶助政策,国民党政权走出风雨飘雨之后,加紧了对自由主义诉求的压制和打压,《自由中国》与国民党政权之间的歧见也便曰渐张裂而扩大,在经过《政府不可诱民入罪》、胡适辞职抗议信及《计划教育质疑》等几次风波之后,胡适脱却发行人衔名,雷震被注销国民党党籍,《自由中国》批评时政的尺度也便节节升高,亦更多碰触当权者的禁忌,尤其是“祝寿专号”的刊发和“今目的问题”栏目的开辟,刺破国民党政权假借“反攻复国”的口号而威权统治台湾的政治神话。国民党政权遂对《自由中国》进行全面性的围剿和围攻,罗织罪名,污蔑构陷。在反对修改“宪法”及反蒋三连任的舆论鼓吹失败之后,雷震终于走上与台湾地方政治人物结合,筹组新党的实际政治活动,这导致国民党当局的最大恐慌,也造成《自由中国》与国民党政权的最后决裂,《自由中国》因此遭到当局取缔,岛内这波自由主义运动也在雷震被捕入狱的悲剧中落幕。《自由中国》生命历程中的三位关键角色:胡适、雷震及殷海比,长期成为学界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胡适的消极退让使他“自由主义之父”的光环渐渐消褪而蜕变为一个“乡愿”,不仅在新党组建上无所作为,对雷案也失语噤声:雷震从“坐而论道”到“起而力行”的突破,是岛内自由主义群体从媒体论政走向组党参政的开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榜样:殷海光的奋槌梃击,义无反顾为他奠定了历史的声名,但也加速了《自由中国》的毁灭,并为自己遭遇迫害埋下了祸根,他们各自的命运对岛内后续的自由主义运动当有着相当的借鉴意义。《自由中国》对“一个中国”的坚持和省籍问题的关注值得后人深思,它将祖国大陆反抗威权统治的自由主义精神“横向嫁接”到台湾,兴起了岛内自由主义运动的声浪,并为后来的党外运动所“纵向传承”。雷震被捕和《自由中国》终刊,威权政治笼罩台湾社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遭到压迫和迫害,但杂志所宣扬的自由民主理念并未就此熄灭,《文星》、《大学杂志》、《台湾评论》、《中国论坛》等刊物的接续出现,《自由中国》则是其重要源头。它们同样标举自由主义旗帜,在岛内播撒自由民生理念以及西方政党政治主张——即合法的有力的反对党的存在是监察、督促政治清明的良方。可见,《自由中国》充当了在台湾传播自由主义的先驱者的角色。

吕若淮[7](2010)在《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文中指出台湾文社是1918年台湾传统知识分子“恐斯文之将丧”之时,为“作砥柱于中流”而创设的以“鼓吹文明、研究文章诗词、互通学者声气”为宗旨,具有现代社团组织结构特点的文学团体。它是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当诗歌蓬勃发展却日益缺乏内涵之时,传统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文”的形式来完成诗歌不能完成的历史使命的呼吁下诞生的。它靠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聚集全台精英知识分子,成功地将台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范围拓展至全台,成为台湾文艺届的领头雁。它充分利用先进的印刷技术手段,创办机关刊物《台湾文艺丛志》,开辟了稳定的文学场域,既是全台知识分子文章交流的场所,亦为刊登大小诗社佳作的园地,修补并纠正了文坛诗文一度不平衡的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史料。台湾文社以《台湾文艺丛志》为中心,汲取“五四”文思,传承中华文化,译介西方文明,反思东方传统,始终坚持一种相对自由开通的文化立场,追求东西文明的融会贯通,以此对抗强势的日文压制和殖民现代性的入侵。台湾文社与时俱进,旧中有新,保守中有进步,是一个自觉的文学启蒙团体,它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共同体的诞生。

罗执廷[8](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许培莲[9](2008)在《话语与社会变迁:《文汇报》文化短新闻的历时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信息社会中,新闻和广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和借用。广告对新闻文体特点的借用,可称为“广告新闻化”;而新闻对广告文体特点的借用,可称为“新闻广告化”。从目前来看,前者非常显着,因此也引起了学界的极大重视。但是新闻广告化则相对隐晦,它主要体现为原本以告知信息为主的新闻逐渐引入了推销的色彩,这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历史过程且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较小,因此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以此为关注问题,选取《文汇报》1955年到2005年选取135篇文化短新闻为样本,采用费尔克拉夫的“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向度的话语分析方法,立足于语篇的语言分析,从宏观语步结构和微观语言使用两个方面对样本进行具体的语篇分析,注重量化的数据统计,描绘出文化新闻话语的历时变化。通过分析,考察出文化新闻语篇在后期逐渐吸收或借用了原本不属于新闻体裁的推销性因素从而具有广告文体的特点,并且新闻中的这种广告因素并不像新闻式广告语篇那样显着,语篇仍然保留住了新闻体裁的特点。在得出判断后本文还讨论了新闻广告化的话语实践产生过程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界定了广告和新闻的概念,限定了新闻为报纸上的新闻。广告的文体功能是推销,相应的成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建构商品的积极形象,说服受众消费;新闻则是客观地告知最新的事件。另外本章还梳理了相关的研究现状、启示以及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关注的问题。第二章,理论框架。本文采纳的是费尔克拉夫关于话语的观点及其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向度的话语分析方法。其中文本分析包括以Swales、巴蒂亚的语步为基础的宏观结构和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的微观结构两个角度的分析。第三章,文本分析。本章以所选样本为对象,逐条分析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使用。宏观结构分析:首先根据巴蒂亚的语步观点及新闻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出新闻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的九个具体语步,再通过本文的样本进行验证,定量化样本出现的语步,列出各个年份的语步统计表格,得出了文化短新闻出现频率高的语步,并考察出宏观语步在历时上的变化。微观结构分析:主要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展开两个层面四个方面的分析:1)概念功能:包括语场(进入文化短新闻的作品)、及物系统(文本句子过程分析);2)人际功能:人称代词分析新闻机构立场和角度;褒义形容词性词汇分析新闻机构对报道对象的态度。通过文本分析得出判断,后期新闻语篇在宏观结构和微观语言使用上都逐渐地加入了广告推销性因素。另外本章还通过一则信息式广告和样本个案的简单历时分析表明文化新闻中广告的混入是一个逐渐的历时过程。第四章,话语实践分析。话语实践分析涉及到文本的生产、分配、消费过程。样本中后期文化新闻和前期相比更多地体现出推销性,表现出广告特点。这种语篇的产生过程首先和新闻、广告体裁本身的不确定性相关,其次也和现代社会中依赖信息源的新闻制作过程有关系。第五章,社会实践分析。本章主要探讨新闻报道中出现广告推销特点背后的社会文化条件。商品化的社会文化大语境、相应的文化产业化背景及由此形成的新闻和广告的共生共荣关系使得原本客观告知的新闻逐渐加入了广告特点。最后结语。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缺憾。综上所述,本文第一次初步系统地讨论了文化新闻话语变迁中表现出的广告化现象,进行了量化的具体的语篇分析,并从现象的说明深入到原因的解释。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10](2005)在《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4年)(征求意见稿)》文中认为我们试图忠实记录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的繁荣与发展的轨迹。忠实记录中国知名经济学者、管理学者的重大学术活动和数百家中国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及几十家国有或民办知名经济研究机构的重大学术活动,也忠实记录国内经济学界、管理学界的其它重大学术事件。为中国经济学人提供一份全面把握和了解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发展动态趋向的记录文本。热诚希望全国同仁给予大力支持,批评指正,并向本刊提供您所了解的相关信息。

二、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砥砺前行 成就非凡——祝贺《财会通讯》杂志四十华诞(论文提纲范文)

一、这本杂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破茧而出
二、这本杂志:感受着领导们的关怀和学者的爱护
三、这本杂志:倡导着学术流派形成的落地生根
    (一)会计学的本质———会计是一门什么科学?
    (二)受托责任理论的落地———国家审计的本质
    (三)宏观会计控制理论的创建
    (四)会计控制论的形成
四、这本杂志:耀眼着光辉灿烂的会计历史进程
    (一)“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展现了百年会计的恢宏篇章
    (二)中国会计历史的成就更加辉煌
    (三)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会计学者
五、这本杂志:引领着复杂会计实务的前行轨迹
六、这本杂志:承担着推介中国会计的历史责任
七、这本杂志:承载着广大读者对“她”的厚爱

(2)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满洲日日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约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三、 难点、突破与创新
第一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背景、经营方针和目的
    第一节 “日俄战争”的爆发、“满铁”的建立与日本对华舆论操纵的调整及转型
        一、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之战
        二、 “满铁”的中心价值观
        三、 对舆论宣传的掌控与日本试图再造新文化氛围
        四、 “大陆政策”引出的对东北的狂热及办报的兴起
        五、 森山守次其人
    第二节 日本在东北舆论阵地的更迭、大连报界的走向
        一、 营口的衰退、大连的兴起
        二、 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及《满洲日日新闻》舆论主导权的确立
        三、 “满铁”、日本报业人士与东北日本报纸的急速增长
    第三节 《满洲日日新闻》的创刊及经营
        一、 后藤新平的决断
        二、 人事变动、管理、个人经营到股份经营
        三、 强化内部实力、拓展外部空间
        四、 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五、 关东军对东北报业、媒体的介入及统辖
第二章 《满洲日日新闻》创刊初期的殖民主义思想、言论(1907-1910 年)
    第一节 自我主张的论调
        一、 实现日本近代化国家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二、 “日清融合、提携”之说
        三、 满洲权益维护论
        四、 东北移民论
        五、 大连经营与殖民地开发
    第二节 对他国动向的报道
        一、 美国的排日运动
        二、 中美关系
        三、 俄国动向及日俄关系
    第三节 对朝鲜问题及朝鲜人的主张
        一、 朝鲜人在间岛的权益及对朝鲜的开发
        二、 吞并后对朝鲜人保护的论调
第三章 《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11-1925 年)
    第一节 殖民主义思想的继续张扬
        一、 对中国阶级、国情及国力的报道
        二、 普及日语及日华融和策略
        三、 殖民地经营
        四、 殖民地教育
    第二节 对华二十一条约缔结前后的论调
        一、 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二、 安丰线等铁路的主权问题
        三、 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评论
        四、 对华二十一条的主张
    第三节 以军部的主张为张目的论调
        一、 郑家屯事件与满蒙政策的摸索
        二、 满蒙问题的抬头
        三、 郭松龄事件及对张作霖的评价
        四、 有关张作霖去留问题的认识
第四章 “9·18 事变”前后及满洲国建国时的《满洲日日新闻》(1926-1933 年)
    第一节 加快“大陆政策”的实施步伐
        一、 第二次币原外交与东北政策
        二、 万宝山事件
        三、 中村大尉事件
    第二节 “9·18 事变”的论调
        一、 有关柳条湖事件的关联报道
        二、 对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三、 事件爆发后的评论
        四、 满日不可分、一体化主张
        五、 东北不在中国主权之内的主张
    第三节 “王道自治”与建立独立国家的论调
        一、 “王道自治”的精神实质
        二、 “满洲国”建国的目的
        三、 满洲国国体论的内涵
        四、 关于承认满洲国问题的指向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满洲日日新闻》的评论分析(1941-1943 年)
    第一节 日本全民族的战争
        一、 战时“皇国思想”、“大和魂”的精神内涵
        二、 增产节约、日常生活的主张
        三、 整个民族战争的论调
    第二节 建构“大东亚共荣圈”、“大东亚解放”理论框架的实质
        一、 再次强调“满日一体化”的政治意图
        二、 建设满洲国学的意识功能
        三、 设置满洲国国语的语境功效
        四、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真正目的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东北日本人创办及经营的报纸一览表

(4)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
        1.1.2 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
        1.1.3 本人对慈善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工作积累
    1.2 文献回顾
        1.2.1 中国慈善史研究
        1.2.2 关于慈善意识和慈善理念的研究
        1.2.3 当代慈善组织的研究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社会文化理论
        1.3.2 制度经济学理论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
        1.4.2 论文的资料来源说明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
        1.5.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基本概念界定
        1.6.1 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理解慈善
        1.6.2 本文理解的慈善
第2章 慈善事业的历史流变
    2.1 慈善的产生及历史流变
        2.1.1 我国慈善的溯源及历史
        2.1.2 西方慈善的溯源
    2.2 发展慈善事业的文化背景分析
        2.2.1 我国古代慈善文化
        2.2.2 我国近代慈善文化
        2.2.3 我国当代慈善文化
    2.3 我国当代的慈善组织分析
        2.3.1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2.3.2 慈善组织的基本类型
        2.3.3 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
第3章 政府慈善与民间慈善的突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3.1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3.1.1 总会成立的必然、需求和基础
        3.1.2 总会的初创与演变
    3.2 中华慈善总会的会内行政
        3.2.1 组织性质与组织制度
        3.2.2 组织架构运作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3 从中华慈善总会看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3.3.1 慈善事业与普遍道德水平
        3.3.2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力补充
        3.3.3 经济发展与慈善事业
        3.3.4 公共财政与慈善事业
        3.3.5 政府监管与机构自律
        3.3.6 动机与效果
        3.3.7 专业化与志愿者
        3.3.8 榜样与大众
第4章 领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跃进——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
    4.1 中华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设置和发展
        4.1.1 1994 年—2002 年
        4.1.2 2002 年—2007 年
        4.1.3 2008 年之后
    4.2 突发性灾难救助
        4.2.1 非典救助
        4.2.2 印度洋海啸
        4.2.3 南方冰冻雨雪灾害
        4.2.4 汶川震灾
        4.2.5 玉树震灾
    4.3 中华慈善总会的筹募能力建设与善款管理
        4.3.1 筹募手段与模式的变化与丰富
        4.3.2 善款的监督、审查和使用管理
    4.4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历程透视
        4.4.1 创立回顾
        4.4.2 突破进步
        4.4.3 实践探索
        4.4.4 未来展望
第5章 中华慈善总会的监督管理:主动与被动的选择
    5.1 内部监督
        5.1.1 从法律视角分析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5.1.2 慈善组织的特殊性在其监督机制中的反应
        5.1.3 内部结构不完善造成内部监督不力
        5.1.4 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5.2 公众监督
        5.2.1 作为慈善活动组织者的媒体
        5.2.2 作为与社会大众沟通工具的媒体
        5.2.3 妥善处理媒体与企业在从事慈善活动中的关系
        5.2.4 社会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众监督
    5.3 政府监督
        5.3.1 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立法薄弱
        5.3.2 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5.4 信息公开制度
        5.4.1 对捐赠者实施监督
        5.4.2 受益者的监督权
        5.4.3 行业自律——第三方评估机关的监督
    5.5 对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议
第6章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总体认识
    6.1 成绩——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
        6.1.1 慈善事业有利于提高公平和效率
        6.1.2 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6.1.3 慈善事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6.2 探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性研究
        6.2.1 慈善组织与慈善精神的互动研究
        6.2.2 慈善组织体系的问题表现及其研究
        6.2.3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
        6.2.4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研究
    6.3 困境——慈善组织在运行机制中仍有问题
        6.3.1 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6.3.2 在筹资机制方面的问题
        6.3.3 人力资源机制下的问题依然存在
        6.3.4 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
        6.3.5 绩效评估机制内问题依然存在
        6.3.6 监督体制上的问题
    6.4 对策——时代趋势与发展思考
        6.4.1 西方社会中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
        6.4.2 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6.4.3 提高政府慈善的公信力
        6.4.4 微公益的启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前后取得的科研成果

(6)威权体制下自由主义话语及其命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文献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自由中国》的创办
    第一节 《自由中国》之创办背景及宗旨
        一、《自由中国》之创办缘起
        二、《自由中国》之宗旨
    第二节 《自由中国》之创办过程
        一、第一阶段:上海创办受挫
        二、第二阶段:台北再次筹办
        三、第三阶段:雷震艰难运作与创刊
    第三节 《自由中国》之经费、组织
        一、《自由中国》之经费筹措与来源
        二、《自由中国》之组织
    第四节 《自由中国》之主要撰稿人及栏目
        一、《自由中国》主要撰稿人概述
        二、《自由中国》主要栏目及变化
第二章 《自由中国》的主要思想主张
    第一节 《自由中国》的政治思想
        一、提倡民主自由的理念: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争论
        二、民主政治的主张
        三、言论自由的主张
        四、成立反对党的主张
    第二节 《自由中国》的经济思想
        一、“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的争论
        二、《自由中国》对公营企业的批判
        三、西方自由经济思想的引介及探讨
        四、《自由中国》经济思想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自由中国》的教育、文艺思想
        一、《自由中国》前期的教育基调:为反共抗俄而努力
        二、反对党化教育
        三、反对“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
        四、文艺“自由”的思想
第三章 《自由中国》与国民党由疏离至决裂
    第一节 《自由中国》与台湾国民党政府的风波迭起
        一、《政府不可诱民入罪》——冲突的开始
        二、胡适辞发行人——风波再起
        三、《计划教育质疑》等——再掀波澜
    第二节 “发行人胡适”衔名的脱卸与雷震国民党党籍的被注销
        一、“发行人胡适”衔名的脱卸
        二、雷震国民党党籍的被注销
        三、“匪谍”阴霾下《自由中国》的敢言
    第三节 “祝寿专号”与“今日的问题”栏目
        一、“祝寿专号”的发行——建言与被围剿
        二、《今日的问题》栏目的开辟
        三、陈怀琪事件——一次未完成的构陷
    第四节 反蒋三连任与雷震案的发生
        一、护宪与反蒋三连任
        二、寄望地方选举公平的失败
        三、筹组反对党与雷案的发生
第四章 胡适、雷震、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第一节 胡适与《自由中国》
        一、胡适与《自由中国》的创办——不发行的发行人
        二、裸露在威权下的《自由中国》与胡适的《艾森豪故事》
        三、胡适对反对党与“雷案”的态度
    第二节 雷震与《自由中国》
        一、《自由中国》实际负责人
        二、雷震与反对党
        三、从“坐而论道”到“起而力行”
    第三节 殷海光与《自由中国》
        一、渐渐融入《自由中国》的殷海光
        二、殷海光与雷震、胡适
        三、殷海光烛照威权体制的文字与《自由中国》的落幕
第五章 《自由中国》与1950年代的台湾
    第一节 威权体制与《自由中国》
        一、蒋氏父子之自由、民主及威权体制的建立
        二、《自由中国》之民主、自由
        三、威权体制下《自由中国》的抗争
    第二节 《自由中国》对统独与省籍问题的关注
        一、“一个中国”的坚持
        二、对省籍问题的关注
        三、从发行量看《自由中国》对台湾1950年代的影响
结语:《自由中国》的历史影响与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后记

(7)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中文文摘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以台湾文社和《台湾文艺丛志》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论文
        二、其他相关着述
        三、栎社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述结构
第一章 台湾文社的创立
    第一节 汉文化存亡断续的时代
        一、西风东渐对汉学的冲击
        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及对汉学和汉语的打压
        三、日本殖民当局对士绅文人的拉拢及诗社兴盛、文社稀缺的现象
    第二节 台湾文社正式成立
    第三节 台湾文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一、组织结构
        二、财务结算
    第四节 台湾文社的活动状况
        一、召开理事会议
        二、征文征诗
        三、支部活动和社团往来
        四、接待大陆文人团体
        五、其他社会活动
    第五节 台湾文社人物榜
        一、人物综合统计
        二、人物综合分析
第二章 《台湾文艺丛志》的刊发
    第一节 《台湾文艺丛志》的创刊和运作
        一、创刊
        二、出刊异常情况
        三、改版及版面沿革
        四、栏目设置:兼容并蓄、雅俗共赏
    第二节 台湾文社解散和《台湾文艺丛志》停刊原因探析
        一、文社经费不足
        二、"治警事件"的冲击
        三、新旧文学论争日益激烈
第三章 汲取与传承
    第一节 汲取"五四"文思
        一、论说类
        二、小说类
        三、游戏文章和随笔类
    第二节 两岸文人交流
    第三节 传承中华文化
    第四节 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学
        一、知识精英文化
        二、现代通俗文学
        三、通俗文学创作影响
        四、折中与调和
第四章 译介与反思
    第一节 引介异质文明
        一、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变革
        二、关于西方哲学
        三、关于西方科学
    第二节 翻译语言、风格评析
        一、源语言为英语
        二、源语言为日语或其他语种
    第三节 译作议题解析
    第四节 译者主体性的隐藏与凸现
第五章 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林子瑾(1878-1954)
        一、生平简略
        二、同栎社和台湾文社的渊源
        三、创办樗社和组织中嘉南联和吟会
        四、诗文成就
        五、理想与抱负
        六、被栎社退社风波
    第二节 蔡氏昆仲《丛志》显名
        一、蔡子昭(1888-1936)
        二、蔡梓舟(1895-?)
第六章 文社·刊物·知识分子共同体
    第一节 台湾传统知识分子结社
    第二节 转型时代的传统知识分子
    第三节 台湾文社:知识分子共同体的形成
        一、价值共识
        二、团体领袖:栎社诗人群体
        三、身份归属和交往网络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台湾文社大事(历年活动)一览表(1918-1925)
    附录二 台湾文社人物传略
    附录三 《台湾文艺丛志》目录明细表(按栏目分)(1919-1924)
    附录四 台湾文社征文一览表
    附录五 台湾文社征诗证词一览表
    附录六 其他诗社活动情况表
    附录七 台湾文社和崇文社同期征文列表(1918-1925)
参考文献
致谢

(8)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小结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第一节 发现模式
    第二节 倡导模式
    第三节 集结模式
    第四节 炒作模式
    小结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小结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话语与社会变迁:《文汇报》文化短新闻的历时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阐释
    1.2 研究现状及启示
    1.3 本文的研究问题及意义
第二章 理论框架
    2.1 费尔克拉夫的话语观点及研究范式
    2.2 本文的研究路径
    2.3 样本选择
第三章 文本分析
    3.1 宏观结构分析
    3.2 微观结构分析
    3.3 文本分析小结
第四章 话语实践分析
    4.1 广告和新闻体裁上的不确定性
    4.2 依赖信息源的新闻制作
第五章 社会实践分析
    5.1 商品化的社会文化语境
    5.2 我国文化产业化
    5.3 产业化背景下报纸和广告的共生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6.2 本文的不足和遗憾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创刊五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砥砺前行 成就非凡——祝贺《财会通讯》杂志四十华诞[J]. 汤湘希. 财会通讯, 2020(23)
  • [2]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3]《满洲日日新闻》研究[D]. 谷胜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4]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D]. 刘颖冰. 河北大学, 2013(12)
  • [5]《文明》十年发展《文明》扬帆远航[J]. 文明杂志社. 文明, 2011(12)
  • [6]威权体制下自由主义话语及其命运台湾《自由中国》杂志研究[D]. 杨荣庆. 南京大学, 2011(07)
  • [7]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D]. 吕若淮.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8]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
  • [9]话语与社会变迁:《文汇报》文化短新闻的历时考察[D]. 许培莲.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中国经济学大事记(2004年)(征求意见稿)[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 生产力研究, 2005(03)

标签:;  ;  ;  ;  ;  

祝贺《现代商业银行》出版五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