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整顿机会,做大社刊工程

抓住整顿机会,做大社刊工程

一、抓住整顿机遇 壮大社刊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认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汪颖奇[2](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雷露[3](2020)在《《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溪流》创刊于1980年春,至今已有40年的发展历程。以“小小溪流”“大诗人小诗人”等旗帜性栏目展现了办刊特色、铸就了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湖南省内唯一的纯文学少儿期刊。作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少儿刊物,《小溪流》以“培养文学新人为己任”,一直坚持“学习语文的助手,练习写作的向导,课外读物的乐园”的办刊宗旨,刊载精美童话,可读性强,文字充满奇思妙想,插画精心设计,贴近目标读者,与文字完美结合,营造梦幻般的童话世界。刊发学生习作,激发其文学想象,提高写作能力。开设“作文辅导”栏目,引导小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刊发名家名作,拓展小朋友课外阅读量,使之在文学阅读中发现生活乐趣。与时俱进,培养优秀少儿作者,定期推出新作,从而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内容特色。《小溪流》在时间和风雨的打磨下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少儿文学刊物,亦成为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教师以及家长的良师益友,影响力和美誉度俱佳,是一本地道的学生启蒙文学刊物。基于儿童文学发展大潮、少儿阅读需要以及期刊的地理文化布局的特点等期刊媒介发展背景,《小溪流》经历了筹办创刊、稳定发展和全面改版三个阶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小溪流》坚持“内容为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点,以其独树一帜的办刊宗旨、与众不同的编辑风格以及独具匠心的栏目设置等内容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团结一批湖南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新秀,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在形式方面,《小溪流》的封面设计极具特点,封面形象具有时代特色、版式编排体现儿童需求、图文搭配彰显视觉魅力,形成个性鲜明的整体风格。较之于省级刊物《少年文艺》(江苏版)和省内少儿刊物《小学生导刊》,《小溪流》贴近湖湘大地,定位明确,注重培养少儿作者,且装帧设计体现目标读者需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今面临新的媒介环境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小溪流》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其同质化竞争严重、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少儿读者需求待进一步适应、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不够等不能回避的一系列问题,《小溪流》必须把人才作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努力培养优秀的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原则,贴近少儿读者,拓展读者群体,满足少儿多元化需求;坚持“内容为王”的总原则,打造内容品牌,确保刊物的鲜明特色和内容质量;发掘原创的少儿文学作者,不断为刊物注入新鲜血液;依托出版集团组建社刊群,实现优势资源互补;通过开发电子版期刊,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壮大自身力量,增强经营意识,突破传统的少儿期刊营销模式,有效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张硕[4](2019)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变迁与量化研究(1978-2018年)》文中提出政策是国家和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目标所采取的行为规范,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群众体育政策的指引和规范。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变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变迁分为四个阶段:群众体育政策的探索阶段(1978-1994年)、群众体育政策的法制化阶段(1995-2000年)、群众体育政策的逐步完善阶段(2001-2010年)、群众体育政策的改革创新阶段(2011-2018年)。并同时对各个阶段我国群众体育政策进行量化分析,找出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特点与趋势,从而为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指明方向。(1)群众体育政策的探索阶段(1978—1994年):群众体育政策在拨乱反正中进行探索,提出普及城乡群众体育,增强全民身体素质,开创群众体育的新局面的发展目标。这一时期群众体育政策呈现出探索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但在政策文件中没有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无法真正贯彻执行。根据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聚焦点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国家体委对于人才的培养、国家体委积极领导广大群众、领导队伍的改革。(2)群众体育政策的法制化阶段(1995—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规范群众体育政策,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益,使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为建立全民健身计划体系,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围绕其颁布了一系列配套文件。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政策呈现出系统性、规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相关措施开始真正意义上普及全民。根据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聚焦点为我国群众体育体制的改革、群众体育法制化的建设、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和全民健身体育工程的实施。(3)群众体育政策的逐步完善阶段(2001—2010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围绕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口号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政策旨在加快和改进群众体育工作,逐步完善全民健身体系。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政策呈现出全面性、协同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根据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聚焦点为全国各级领导部门积极推进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继续开展、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群众体育政策覆盖的全面性。(4)群众体育政策的改革创新阶段(2011—2018年):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建成,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国家继续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并首次提出“健康中国2030”,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增强国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一时期的群众体育政策呈现出深入性、科学性和公共性的特点,力图坚持改革开放的力度,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根据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政策聚焦点为加快推进群众体育事业改革、健康与医疗相结合、群众体育政策的市场化、全民健身计划以提高青少年水平为主。基于分析研究的结果,本文对于未来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建议是:(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体育发展思想;(2)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协调的发展战略;(3)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群众体育多元化发展路径;(4)坚持把建设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发展特色;(5)坚持群众体育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6)坚持群众体育事业国际化的发展视野。

许晓晓[5](2019)在《《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文中提出《觉社丛书》是上海觉社在1918年创办时发行的佛教杂志,应读者的需求,它在第五期出版后由季刊改为旬刊《海潮音》,并延办至今,成为中国近代唯一创刊以来未曾中断的佛学期刊。20世纪上半叶,《觉书》是太虚弘扬“人间佛教”理论的媒介平台,它承续着觉社阐明佛理、宣扬佛法的宗旨,担负着改革和复兴佛教的使命,也成为了佛教与近代新式科学、思想之间一决高下的阵地。因此,围绕这一佛学期刊的文学性,发掘它的文学价值,批判分析其中的思想资源,考量它在特定时代的文化、思想建设中的作用,并服务当今的社会文明建设,具有超越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的意义。本文以《觉书》中的雅言、杂文和诗歌分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它在近代佛教复兴和佛学传播中的地位,窥探它在文学发展中的独特功能,观察其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中的整体存在形态。此外,本文以《觉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和深刻意义为例,力求发掘这一佛学杂志之于当代社会文明的价值。

毛自鹏[6](2017)在《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文中研究指明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解放史。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不断追求自由、幸福和解放的过程。在这部解放史上,五四时期无疑是一个大写、特写“解放”二字的突出时期。五四时期求解放的渴望和思索可以说到了最深层次,也可以说最艰难、最焦灼、最痛苦;呼唤、发现“人”,也最直白、最突出、最强烈;而思考解放的出路又显得很模糊、很复杂、很彷徨。可以说“人的解放”这一宏大命题是五四时期最直接、最突出、最鲜明的主题。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是近代以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进一步加深的环境下中国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它与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是联系在一起的,且体现出更注重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体现出从个人的解放到工农大众整体解放的转折和趋势。五四时期追求“人的解放”,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决定了五四人在寻求“人”的发现、“个性解放”的同时,面临更大、更紧迫的生存挑战和社会责任,即要尽快应对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反帝的民族革命双重任务。这与西方有些不同,反映了五四人寻求解放问题的急迫。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 300年左右的时间;而在中国五四时期,从思想启蒙到大革命却只有短短12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独特的现象。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发生了这样大的急剧性变化,是值得思考的。它经历的阶段、演变的逻辑、问题域的转换以及经验与启示都值得深入研究,可以有力地回击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五四观。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大抵经过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隐含有两条主线索:一条是否定线索,即否定北洋军阀的统治,否定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一条是肯定线索,即寻找平民(国民、联合阶级)这个历史主体,以“、平民主义”的思想路线建构“民治政治”、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思路是:必须启蒙平民、国民或工农大众,联袂资产阶级,以民众的大联合,并组织政党推动国民革命,走民众起来革命、以民治政治替代武人政治、建立自己的国民政府的新路子,从而推动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最终在社会主义中获得个人的解放。他们努力为之的,正是完成“否定—替代—建构”任务。本文第一章总体上描述上述两大主线索,分析了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出场、五四人的生活境遇和寻找解放的出路。欧洲一战的资本主义的落败现象与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对比,以及他们的对华态度,使时人看到了解放的希望和前景。社会主义成为五四人向往的社会,也成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追求社会主义目标和时局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经历了“人的发现”、“社会改造”、“国民运动”、“组织政党”、“国民革命”这五个阶段,文章分别以这五个阶段为关键词,通过五个章节展开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五四人面对时局急速变化的应对之策。这就是通过寻找“新人”主体,启发政治觉悟,在社会改良尝试失败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社会革命,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开展与国民党合作,组织国民参与政治运动,进行国民革命,开展政治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文化转向政治,从个人解放融入到阶级、集体主义的解放中,是这个过程的一大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启蒙与救亡交织在一起,五四不是单一的文化启蒙或文化现象,它更多的是政治启蒙和革命运动,“人的解放”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文化现象的主线。因此研究五四需要跳出庞杂而迷眼的就文化谈文化现象,不为所谓的“五四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和奇特的“哈姆雷特”现象所迷惑。五四人探索“人的解放”,要追求社会主义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却五花八门,这也说明了五四思想的复杂性、多岐性。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的解放”悖论,一方面是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的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启示我们不能重复走资本主义的路,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此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五四人的艰难探索开启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梦想追求,五四时期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在历经艰辛的同时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有着美好的前景。今天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四个自信”继续前行,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五四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中国梦、世界梦。

刘舸[7](2014)在《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把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作为研究苏联兴亡的核心线索,以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为依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论证了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的内在联系。首先,论文总结了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并从严格的概念上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和基本表现形式。其次,论文详细阐述了五代苏共高层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实际状况与苏联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对应关系:以列宁为核心的苏共第一代领导人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奠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以斯大林为核心的苏共第二代领导人具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并取得伟大成就;以赫鲁晓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三代领导人平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导致苏共理论与决策失误并为苏联亡党亡国埋下了潜在的政治危机;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苏共第四代领导人缺乏理论素养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总危机;以戈尔巴乔夫为核心的苏共第五代领导人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则将苏联彻底推进了亡党亡国的深渊。最后,论文得出三点基本结论: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社会主义初创时期还不完善,在对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监督不够的情况下,党的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和精神追求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带有决定性意义。正因如此,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与苏共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直接相关。第二,丧失阶级立场、放弃阶级分析方法是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思想与政治崩溃的起点。第三,自赫鲁晓夫以降的苏共高层领导人丧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导致苏联亡党亡国的关键。论文最后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生命共同体,一损俱损、共生共荣,其中马克思主义是这个生命共同体的灵魂。不断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特别是党的高层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对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巩固发展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共产党高层领导人都必须自觉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政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具有优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手中。

胡伟[8](2014)在《198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研究 ——以《读者》、《青年文摘》为主要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从198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一度空前繁荣,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市场前列。产生了包括《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意林》、《格言》等在内的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品牌期刊。但是,综合性文摘期刊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其“内容为王”的优势不再突出;新的期刊不断创办与崛起,使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受众阅读形式改变,直接挑战纸质期刊;文摘期刊同质化趋势出现……故此,本文以19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综合性文摘期刊为研究对象。全文主要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在对综合性文摘期刊加以梳理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其特点和媒介功能。第二部分主要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期刊,分3个阶段分析综合性文摘期刊的发展情况、发展特点、发展原因。第三部分从内容、品牌、读者、发行、广告等方面研究综合性文摘期刊的经营策略。第四部分探讨新时期下综合性文摘期刊的发展之路。面对新的时代环境和期刊生态,综合性文摘期刊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坚持全媒体路线和集团化、品牌化战略,重视原创传播,.以继续发展和壮大。希望本文能够为综合性文摘期刊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秦志军[9](2011)在《教育报刊在我国新闻出版事业中的市场定位及其策略》文中提出教育报刊事业是教育事业、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肩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报刊,服务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光荣使命的同时,教育报刊还肩负着“发展和提升教育出版生产力、把教育宣传事业做大做强”的重任。研究教育报刊的现状和规律,不仅是教育报刊社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可以作为报刊媒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中国特色的报刊出版理论。本文通过回顾教育报刊的创办历程,对教育报刊品种进行分类,研究教育报刊的特性,分析教育报刊的存在模式。同时,对教育报刊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其不平等竞争环境,描绘其市场定位轨迹,特别是对教育报刊在我国经济实体中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出其市场化所面临的种种障碍。可以说,本文紧扣近二十余年来教育报刊改革的现状和成果,在总结教育办刊出版单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教育报刊的行业特性,较为透彻地揭示出教育报刊出版单位在体制、经营等方面的工作规律与发展趋势,对教育报刊如何改革、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有价值的策略。那么,如何理解教育报刊市场?教育报刊的生存空间到底有多大?教育报刊市场的未来前景如何?教育报刊应该选择怎样的繁荣途径?面对未来,该如何调整办报办刊宗旨,怎样更新经营策略和经营手段?本文运用最近几年报刊出版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自身多年的营销实践经验,对教育报刊这个中国报刊的特殊群体进行全方位、理性、透彻的分析,就报刊发行走向市场、预测决策、细分定位、开辟渠道、集团化战略及实际发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揭示了教育报刊出版单位在体制、管理、经营、编辑、发行、广告等方面的特征和规律,并且从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趋势的角度,预测和勾勒出教育报刊社的未来发展模式,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尝试办法。

杜开林[10](201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产业发展为研究视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为研究对象,按照“概述—回顾与启示—现实态势与发展路径—问题与瓶颈—战略建议”的逻辑展开研究。本文力图通过推进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中国化,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形成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认识,为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阐明我国文化产业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精神内核、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显着的阶段性特征和突出的资源型特征。进而通过比较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轨迹,得到三点启示:即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发展之需要、要特色发展之需要、是促进社会和谐之需要。论文省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和发展路径。指出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态势是:文化安全形势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文化出口、西方垄断文化内容标准和企业标准、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博弈时代。针对上述四种态势,提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五个路径:政策创新路径、转变发展方式路径、国际化发展路径、金融支持路径、智力支持路径。论文立足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深入分析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六大问题:发展方式问题、管理体制问题、运行机制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市场结构问题、技术和人才问题,总结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优势、传统文化消费习惯尚未转化为现代文化消费习惯、文化园区的培育和孵化尚未形成一体化市场。论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的五大战略和四条建议。五大战略,即创意优势战略、复合型资源整合战略、文化企业发展战略、产业“走出去”战略、城市群辐射战略;四点建议,即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条款的修改建议、对进一步深化出版发行企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对解决文艺团体改制后发展出路问题的建议、对规范艺术品(古玩)市场经营管理的建议。

二、抓住整顿机遇 壮大社刊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整顿机遇 壮大社刊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一 何市镇状况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一 在京社会交往
        二 日常活动空间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小结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小结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小结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参考文献
附录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一、相关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二、《小溪流》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创新点
        一、基本结构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小溪流》的创办与发展
    第一节 创刊背景
        一、儿童文学发展大潮
        二、少儿成长与阅读需要
        三、少儿文学期刊的地理与文化布局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历程
        一、生机蓬勃的创办时期
        二、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
        三、稳定繁荣的改版时期
第三章 《小溪流》的内容特色
    第一节 以优质内容构建少儿文学期刊品牌
        一、办刊宗旨独树一帜
        二、编辑风格彰显特色
        三、栏目设置独具匠心
    第二节 打造湖湘特色儿童文学
        一、文本选择贴近读者对象
        二、着力培养儿童文学湘军
第四章 《小溪流》的形式特色
    第一节 封面形象具有时代气息
        一、封面文字风格遒劲
        二、封面图片新颖美观
    第二节 版式设计体现儿童需求
        一、目录的设置
        二、字体的选择
        三、版面的编排
第五章 《小溪流》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第一节 《小溪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内容同质化现象
        二、期刊推广方式过于单一
        三、少儿读者需求的变化待进一步适应
        四、与新媒体的融合滞后
    第二节 《小溪流》的发展策略
        一、培养优秀少儿期刊编辑坚持“读者至上”
        三、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凝聚核心竞争力
        四、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纸媒网络齐头并进
        五、实施品牌战略突破传统营销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改革开放40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变迁与量化研究(197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对“群众体育”概念的讨论
        2.1.2 对“群众体育政策”概念的讨论
        2.1.3 对“政策量化”概念的讨论
    2.2 对国内外群众体育政策研究简评
        2.2.1 国外群众体育政策研究简述及启示
        2.2.2 国内群众体育政策的相关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政策内容量化分析法
        3.2.3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改革开放40 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4.1.1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探索阶段(1978—1994 年)
        4.1.2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法制化阶段(1995—2000 年)
        4.1.3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逐步完善阶段(2001—2010 年)
        4.1.4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改革创新阶段(2011-2018 年)
    4.2 改革开放40 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的量化研究
        4.2.1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探索阶段的量化分析
        4.2.2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法制化阶段的量化分析
        4.2.3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逐步完善阶段的量化分析
        4.2.4 我国群众体育政策改革创新阶段的量化分析
    4.3 改革开放40 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变迁的经验与启示
        4.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体育发展思想
        4.3.2 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协调的发展战略
        4.3.3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群众体育多元化发展路径
        4.3.4 坚持把建设全民健身体系作为发展特色
        4.3.5 坚持群众体育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
        4.3.6 坚持群众体育事业国际化的发展视野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觉社与《觉社丛书》
    第一节 “人间佛教”建设下的觉社与《觉社丛书》
    第二节 《觉社丛书》发行之目的
第二章 雅言分部:包罗万象的雅正之言
    第一节 若即若离的佛教与儒学
    第二节 一以贯之的思辨传统
    第三节 类比使用与语言气势
    第四节 个体行为指导与精神关照
    第五节 现实社会的摄入与反思
第三章 杂文分部:佛学的回真向俗与济学利生
    第一节 佛教实践与机构建设
    第二节 “济天下”与“善其身”
    第三节 佛学与西学思想批判
    第四节 文学开放与诗禅互证
第四章 诗歌分部:一方情采允集的禅土
    第一节 悠扬缱绻的酬和赠答诗
    第二节 罕譬而喻的发愿参禅诗
    第三节 以实为重的记事诗词
    第四节 山水流韵的游景诗
    第五节 旨远情深的咏物诗
    第六节 缠绵蕴藉送友怀友诗
    第七节 长歌薤露的悼亡诗
第五章 《觉社丛书》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觉社丛书》的影响力与《海潮音》的出世
    第二节 觉社及《觉社丛书》的弊端刍议
    第三节 《觉社丛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6)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的总命题: 否定、替代与建构
    第一节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命题的出场背景
        一、近代以来学习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的失败
        二、尊孔复古和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三、甲午战后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第二节 五四时期人的生存危机的加剧
        一、北洋军阀统治、资本主义剥削、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二、民众的生活苦况与失望的加深
    第三节 对十月革命、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一、对苏俄十月劳农革命的逐步接受
        二、对平民主义、民治政治的希冀
第二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一: “人”的发现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人”的发现的铺垫
        一、激烈反传统与“人”的发现
        二、文学革命与“人”的发现
    第二节 探索的核心: “人”
        一、“人”的发现的主要内容
        二、“人”的发现观念评析
第三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二: “社会改造”
    第一节 从“人”的发现到“社会”的寻找
        一、从“群”到“社会”的演变
        二、“人”的发现转向“改造社会”
        三、各种“主义”的兴起与新型社会团体的出现
    第二节 另造“社会”的实践与失败
        一、工读互助主义
        二、新村主义
    第三节 改造上层政治的理论构想
        一、“好政府”主义
        二、联省自治、联邦制
第四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三: “国民运动”
    第一节 从“党派运动”、“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变
        一、辛亥后“党派运动”的失败
        二、“社会改造”向“国民运动”的转向
        三、对国民政治觉悟的呼吁
    第二节 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一、民权(女权)运动同盟
        二、废督裁兵运动
        三、非基督教运动
        四、国民会议运动
第五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四: “组织政党”
    第一节 从国民运动到组织政党的思考
        一、国民运动的发展到组织政党的需要
        二、“非党”与“造党”的争论
        三、集合高素质的党员
    第二节 新型革命政党的建立与合作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探索
        二、国民党改组
        三、国共合作
    第三节 部分知识精英的追求
        一、鲍明钤对欧美政党政治的追求
        二、梁启超对代议政治的追求
第六章 五四时期“人的解放”探索阶段之五: “国民革命”
    第一节 国民运动向国民革命的转变
        一、国民运动转向国民革命
        二、“国民革命”思想的发展
        三、国民革命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节 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一、国民党对领导权的争夺
        二、中国共产党对领导权的认识
        三、“人的解放”与革命领导权
第七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人的解放”悖论与“社会主义”的解困之道
    第一节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悖论
        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成就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人的解放”困境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与“人的解放”之思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创立与对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现象的批判
        二、马克思主义超越资本主义、实现“人类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解放”的关注与诠释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应变之道与“人的解放”之路
        一、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多方探索与“社会主义”的应然之道
        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增强“四个自信”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7)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2.2 关于理论的重要性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1.2.3 关于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分析
        1.2.4 关于苏共高层领导人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之间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难点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及其前提条件
    2.1 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2.1.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建者和传承者
        2.1.2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核心的主心骨
        2.1.3 无产阶级政党威信和形象的最主要体现者
        2.1.4 共产主义事业首要倡导者
        2.1.5 革命和建设历史转折关头的决策者
    2.2 无产阶级领袖发挥历史作用的前提条件
        2.2.1 理论素养
        2.2.2 实践历练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内涵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表现形式
        3.2.1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而不是教条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2.2 养成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习惯
        3.2.3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具备良好的党性修养
        3.2.4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5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2.6 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第4章 列宁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4.1 列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4.2 列宁创立了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
    4.3 在扞卫真理中展现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4.3.1 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4.3.2 对“合法马克思主义”和“经济主义”的批判
        4.3.3 对考茨基帝国主义和平论的揭露和批判
    4.4 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4.5 新经济政策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5章 斯大林的理论素养与斯大林模式的伟大成就
    5.1 在革命的办报生涯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5.1.1 创办《斗争报》
        5.1.2 创办《无产阶级斗争报》
        5.1.3 创办《巴库无产者报》和《汽笛报》
        5.1.4 创办《真理报》
    5.2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历练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5.2.1 在革命运动中确立起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
        5.2.2 在流亡生涯中坚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5.2.3 在列宁的启发下成为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家
    5.3 在党内思想斗争中扞卫和继承列宁主义
    5.4 领导苏联探索并创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斯大林模式”
    5.5 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
    5.6 对斯大林晚年在工作中所犯错误的分析
        5.6.1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形成与发展
        5.6.2 斯大林个人迷信的消极后果
第6章 赫鲁晓夫理论素养的缺陷与苏共理论导向和决策失误
    6.1 片面评价斯大林引发国内甚至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混乱
    6.2 抛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6.2.1 背弃马克思主义的“三和”路线
        6.2.2 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
        6.2.3 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民党”和“全民国家”理论
    6.3 把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严肃性变为随意性发挥
        6.3.1 宣称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彻底巩固论
        6.3.2 从简单的物质生活层面对共产主义做出庸俗化解释
        6.3.3 不切实际地倡导并推行社会团体治国论
        6.3.4 人为地将苏共分为工业和农业两个党组织
    6.4 改革在总体上演变为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拙劣行动
第7章 勃列日涅夫缺乏理论素养与苏共意识形态和执政危机
    7.1 不读马列导致庸俗的世界观
        7.1.1 不学习更不懂马克思主义
        7.1.2 掩盖不学无术出尽洋相
        7.1.3 庸俗的世界观导致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2 对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辩证分析
        7.2.1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日益僵化的体制机制
        7.2.2 缓和对斯大林的评价与固守赫鲁晓夫的基调
        7.2.3 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击与流于形式的无效宣传
    7.3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社会信仰危机和苏共执政挑战
        7.3.1 社会信仰危机
        7.3.2 苏共执政危机及其掩盖的理论危机
第8章 戈尔巴乔夫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与苏联亡党亡国
    8.1 一个自称“二十大产儿”的领导人
        8.1.1 好学但学会的主要不是马克思主义
        8.1.2 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俘虏
    8.2 借“公开性”丑化苏共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8.3 在“民主化”和“多元化”的旗号下剥夺了苏共的领导权
        8.3.1 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
        8.3.2 大批撤换党的高层领导干部,提拔“民主派”人物
        8.3.3 把苏联共产党“革新”成社会民主党
        8.3.4 推行西方式的议会总统制和多党制
    8.4 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成为埋葬苏联的坟墓
        8.4.1 苏共逐渐丧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
        8.4.2 社会动乱和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8.4.3 各种反共势力发展壮大并乘机夺取政权
        8.4.4 民族矛盾激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8)198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研究 ——以《读者》、《青年文摘》为主要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的特点与媒介功能
    第一节 综合性文摘期刊的名刊
        一、两大老牌
        二、三大黑马
        三、其他名刊
    第二节 综合性文摘期刊的特点
        一、内容广博 集纳性强
        二、紧抓人性 突出励志
        三、编辑精选 浓缩信息
    第三节 综合性文摘期刊的媒介功能
        一、信息集束与媒介整合功能
        二、传播优化与效果提升功能
        三、人文关怀与普世导向功能
第三章 198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1980-1989年:迅猛崛起发展阶段
        一、改革开放提供机遇 读者需求促进发展
        二、《读者》《青年文摘》《农民文摘》崛起
    第二节 1990-1999年:平稳健康发展阶段
        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读者选择余地增多
        二、期刊数量增加 《读者》 《青年文摘》 继续壮大
    第三节 2000年至今:多元竞争发展阶段
        一、新媒体时代到来 受众阅读方式改变
        二、呈多元竞争趋势 《读者》 依旧坐大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经营略论
    第一节 内容经营:坚持真善美 打造心灵读本
        一、综合性为基本
        二、真善美乃核心
    第二节 读者经营:主攻年轻人 与受众齐办刊
        一、年轻读者为主
        二、编读互动助力
    第三节 发行经营:以邮发为主 坚持低价策略
        一、把住邮发主渠道
        二、走低价发行路线
    第四节 广告经营:发展较滞后 市场大有潜力
        一、老牌期刊较给力
        二、广告发展空间大
    第五节 品牌经营:集团化路线 形成期刊群落
        一、打造期刊群落
        二、发挥品牌优势
第五章 新形势下综合性文摘期刊的发展之道
    第一节 细分读者 瞄准精品市场
        一、以目标读者为中心 找准期刊定位
        二、以精品策略为方向 办出自我特色
    第二节 紧跟时代 走全媒体路线
        一、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二、与互联网产业链互动共进
    第三节 优化品牌 多元立体发展
        一、以编辑理念为先 全面提升内容质量
        二、以期刊集团为基础 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三、以集约经营为重点 探索全方位营销路径
    第四节 彰显创意 尝试原创传播
        一、用“金点子”武装期刊内容
        二、尝试创办原创刊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教育报刊在我国新闻出版事业中的市场定位及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引言
一、教育报刊的特性与分类
    (一) 教育报刊的创办历程
    (二) 教育报刊的品种分类
    (三) 教育报刊的存在模式
        1. 公益性报刊与产业性报刊
        2. 报刊存在模式考因
    (四) 教育报刊的鲜明特性
        1. 教育报刊的一般特性
        2. 教育报刊的经济特性
        3. 教育报刊生存的市场调节特征
    (五) 教育报刊的存在价值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教育报刊发展
        2. 教育报刊的存在价值
二、教育报刊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定位
    (一) 教育报刊市场的概念
        1. 一定的区域
        2. 潜在的消费受众
        3. 潜在消费受众的购买力
        4. 潜在消费受众的购买欲
    (二) 教育报刊市场的不平等竞争环境
        1. 报刊审批准入制度造成的不平等竞争
        2. 报刊出版行业内部也存在不平等竞争
        3. 国有报刊发行单位与一些非国有发行单位之间的竞争
    (三) 教育报刊的市场定位轨迹
        1. 行业报刊与专业报刊的区别
        2. 以行业报刊形式存在的教育报刊的主要特征
        3. 对机关化转为市场化的生存选择
        4. 行业报的改革
三、教育报刊在经济实体中的特殊性与面向的市场化障碍
    (一) 教育报刊的特殊性
        1. 报刊影响和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的产业
        2. 以发行为主的经营方式
        3. 行政依赖性的事业单位
        4. 享受优惠政策
    (二) 教育报刊脱离行政走向市场面临的障碍
        1. 市场意识严重落后
        2. 内部管理体制落后,市场运作机制僵化
        3. 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4. 资产实力偏弱,发展脚步滞后
        5. 现代传播意识落后
四、教育报刊办报办刊的基本思路与市场策略
    (一) 教育报刊的市场竞争现状
        1. 教育报刊的竞争特征
        2. 教育报刊存在的弱势
    (二) 教育报刊办刊的基本思路
        1. 教育报刊的经营优势
        2. 教育报刊科学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 教育报刊办报办刊的市场策略
        1. 市场覆盖
        2. 市场定位
        3. 市场竞争
        4. 市场发展
    (四) 教育报刊应对竞争的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参考书目)
后记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创新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化观的演变
        一、马克思的文化生产力思想
        二、毛泽东的文化建设理论
        三、邓小平的文化发展理论
        四、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五、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思想
    第二节 关于"文化产业"
        一、国外对文化产业的表述
        二、国内对文化产业的表述
        三、文化产业的"合法性"
        四、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外延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核心特征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
        一、文化产业增长与文化产业发展
        二、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发展
        三、文化产业化与产业发展
        四、中国文化产业化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征
        一、文化产业高度结构化
        二、文化产业组织集群化
        三、经济文化一体化
        四、文化产业全球化
第二章 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第一节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一、萌芽阶段的文化产业
        二、起步阶段的文化产业
        三、成长阶段的文化产业
        四、发展阶段的文化产业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回顾
        一、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
        二、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三、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文化产业发展是国家发展之需要
        二、文化产业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与路径
    第一节 国际视野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一、文化安全形势严峻
        二、金融危机催生文化产业"出口导向"
        三、西方垄断文化内容标准和管理标准
        四、文化产业进入资本博弈时代
    第二节 国内视野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一、经济高速发展助推文化消费
        二、体制与政策环境初步形成
        三、国内外政策规则有待磨合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
        一、政策创新路径
        二、转变发展方式路径
        三、国际化发展的路径
        四、金融支持路径
        五、智力支持路径
第四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瓶颈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发展方式问题
        二、管理体制问题
        三、运行机制问题
        四、产业结构问题
        五、市场结构问题
        六、技术和人才问题
    第二节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一、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优势
        二、传统文化消费习惯尚未转化成现代文化消费习惯
        三、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与孵化尚未形成一体化市场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建议
    第一节 发展战略
        一、创意优势战略
        二、复合型资源整合战略
        三、文化企业发展战略
        四、产业"走出去"战略
        五、"城市群"辐射战略
    第二节 发展建议
        一、对保护知识产权法律条款的修改建议
        二、对进一步深化出版发行企业体制改革的建议
        三、对解决文艺团体改制后发展出路问题的建议
        四、对规范艺术品(古玩)市场经营管理的建议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博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抓住整顿机遇 壮大社刊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小溪流》的办刊特点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雷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40年我国群众体育政策变迁与量化研究(1978-2018年)[D]. 张硕.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5]《觉社丛书》的佛学阐释与文学研究(1918-1919)[D]. 许晓晓. 暨南大学, 2019(02)
  • [6]五四时期探索“人的解放”的历史与逻辑研究 ——从“人的发现”到“国民革命”[D]. 毛自鹏.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1)
  • [7]苏共高层领导人的理论素养与苏联兴亡关系研究[D]. 刘舸. 清华大学, 2014(05)
  • [8]1980年代以来我国综合性文摘期刊研究 ——以《读者》、《青年文摘》为主要个案[D]. 胡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5)
  • [9]教育报刊在我国新闻出版事业中的市场定位及其策略[D]. 秦志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11(06)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杜开林.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抓住整顿机会,做大社刊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