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师范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一、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涛[1](2020)在《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教师作为知识社会的重要职业,不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其所承担的社会职能也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日益更新。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些剧变不仅给教师职业适应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职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新任教师来说,他们能不能尽快适应教师职业,完成从“准教师”到“教师”的身份转换,直接影响着其从教信念、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进而关乎到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此外,在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供给市场环境和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下,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不同的职前教育经历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性,值得我们深思。本研究借助实证研究的范式,将新任教师(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实践纳入研究主题,考察其对不同教育背景的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和理论基础的建构,就各研究变量即职前教育实践(自变量)、职业适应性(因变量)、新任教师人口学等特征(控制变量),分别作出操作性定义和分析维度、指标的界定。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与研究模型,利用《新任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调查问卷》和《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324位新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多数新任教师都有过职前教育实践经历,并对职前教育实践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认知。但不同教育背景的新任教师在职前教育实践的具体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2)新任教师总体职业适应性及其各分维度上的适应性表现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相比较而言,职业能力适应和工作环境适应表现较差。就总体职业适应性水平而言,新任教师在性别、教龄、毕业专业类型、工作学校区域和工作学校性质等特征因子上不存在差异性表现;而在学历、毕业学校性质、毕业学校类型和工作学校类型等特征因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具有显着影响,且不同实践环节略有差异。其中,职前教育实践类型、实践时间、实践指导频率、实践评价种类等预测变量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具有正向显着影响;而职前教育实践内容种类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即实践内容种类越多,职业适应性水平反而不高。最后,研究者就不同来源新任教师在职前教育实践和职业适应性上的差异性表现,对我国职前教师培养模式进行反思,以优化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提升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申慧宁[2](2020)在《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校生活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江苏自古便以物阜民安、人文荟萃、教育昌明而誉满华夏,自师范教育在我国兴起,江苏的师范学校在规模、类型、学生培养质量方面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辛亥革命之后,得益于清末已取得的丰硕成果,师范教育在江苏拥有较高的发展起点。尽管民国经济发展缓慢、政权更迭频繁、政策变幻无常,但江苏省对师范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却不曾松懈。为方便经费调拨以及师范生的管理与分配,民国初年江苏省将师范学校收归省立,此后为缓解基础教育师资匮乏的窘境又大力发展乡村师范教育。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江苏省中师生作为一个新群体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在学校的各项活动共同勾勒出一幅有血有肉、有情有景的江苏师范学校日常画卷。免学费、住宿费、膳食费的福利政策使师范学校吸引了众多经济拮据但渴望读书的寒门学子。经过严密的考试与激烈竞争,最终被录取的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学习生活是中师生学校生活的重心,包括课堂学习、实习活动与课后学习,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武装知识储备、学习教学技能,为谋求今后发展作准备。课余活动的闲适与个性化是课堂活动无法比拟的,质朴有序的宿舍生活、知行合一的研学旅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服务大众的社会活动是师范生习得良好习惯、调剂生活的重要途径。师范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构成了他们的情感世界,包括热忱与游移的家国情、和谐与对抗的师生情以及互助与竞争的同学情,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综而观之,江苏省中师生的学校生活具备一定历史价值,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学习活动练就了未来教师功底,质朴性与丰富性并存的课余生活中和了师范学校校园氛围,兴国梦与个人情兼蓄的情感世界则彰显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梳理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的学校生活,不仅是对教育原生态场景的进一步还原与探索,对当代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史鉴价值。

徐文秀[3](2019)在《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竞争加剧,世界主要国家都把提高教师质量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高度,“新教师教育改革”趋势正在形成。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师范专业认证制度基础上,正在着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文件提出,“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部,2014)。为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很多师范大学正在建立“大学——政府——学校”协同创新培养教师的模式,加强教育实践在教师培养中的作用。但如何改革传统师范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与新模式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破解的核心问题。英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现代教师教育改革,建立了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体系,并改革高等教育机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立了基于实践的高等教育机构与学校合作的教师培养模式。研究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情况,对于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本研究对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实施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研究问题。第一,英国教师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理念是怎样的?第二,英国教师教育课程是如何组织实施的?即:该课程如何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第三,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与影响因素有哪些?第四,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哪些启示和借鉴?研究者利用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学的机会,以世界教育领域排名第一位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的中学英语PGCE课程(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Education,简称PGCE课程)为个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调查问卷和课堂录像观察与文本分析等方法,对该学院PGCE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进行考察,获得关于英国PGCE课程实施的系列有价值的发现,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参照和建议。首先,英国PGCE课程是在大学和实习学校两种不同情境下开展的教师教育课程。大学的PGCE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是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主导环节。通过对大学课程教学研究发现,英国PGCE课程以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为目标取向,以主题单元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以两个目标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包括:学科教学技能与学科理解、一般教学技能与学会教学的方法、课程政策与教学、学生知识与教育价值观、自我知识与职业认同等。教学活动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学生观察体验活动、实践反思活动和理论反思活动。以培养教学能力为目标的主题单元一般组织学生观察体验、实践反思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以培养批判反思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主题单元,一般组织学生阅读观察、个人经验反思和理论反思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对PGCE课程实施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发现是,该课程丰富和发展了“反思”的内涵,既包括实践活动反思(元认知),也包括理论反思,同时也包括对个人经验史的反思。其次,通过对英国PGCE课程大学与实习学校两种情境下的教师培养活动研究发现,教师培养活动流程包括集体教学活动(如大学的学科讲座)、小组研讨活动(导师组讨论和小组研讨)、教学实践和个人反思活动(任务与作业)。对这个培养流程进一步分析发现,英国PGCE课程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和社会互动的教师学习与发展理念基础上的教师培养模式。它以动态发展的“语境主义知识观”和“情境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突出学生在实践和教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导师(大学和学校)是促进学生在专业共同体情境下学习和发展的技能示范者、教学活动指导者和反思促进者。研究还发现,英国教师教育课程严格遵照国家《教师标准》(2011版)和《职前教师教育标准和支持建议》(2016版)要求,紧紧围绕中小学校《国家课程标准》内容和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同时鲜明地体现和坚持大学的学科教育思想和专业教育特色,是大学专业性与国家管理体系的协商统一。本研究还对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伦敦大学学院所有PGCE课程都被教育标准局评价为“优秀”,该评价结果涵盖教师培养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和领导与管理三个方面。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PGCE课程教学效果很满意,认为自己能够自信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经常对教学活动进行不同形式的反思。学生们认为教学实践对发展教学能力很重要,大学导师对发展教学能力最有帮助,学校指导教师和其他教师也有帮助,但具体情况差异很大;对大学与实习学校的沟通和衔接情况满意度一般。通过开放式问卷和访谈发现,大伦敦地区(Greater London)学校教师流动率很高,导致大学与实习学校合作关系缺乏稳定性。国家管理评价机制使培养机构和学生过度关注教学行为,导致课程教学受到限制,抑制教学能力自主发展。另外,PGCE课程的学制时间较短,与学生本科教育关联性不强,也是影响PGCE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最后,研究提出了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师培养的启示和建议。首先,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要紧密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为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课程内容和创新教学活动,建立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加强教师教育团队合作,凝练学科教育思想,从整体上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和创新教学活动,提升“体验观察—实践—反思”培养模式的连贯性和累积效应。同时,加强大学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大学导师与实习学校导师们的有效沟通,基于对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创新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活动,提高教师培养质量。鼓励各大学结合地区需求和自身专长,提炼和创建多样化教师教育课程,培养不同层次和具有多样化专长的教师。

樊莎莉[4](2019)在《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民国时期江西的师范教育为切入点,考察1912至1937年间江西师范教育的发展情况。并以江西省立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以及女子师范学校为落脚点,深入剖析选题这一时段江西师范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教育内涵等重要元素,彰显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特色,从而探讨师范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民国时期江西的师范教育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教育政策的推动之下逐步发展起来,与时代变化需求密切相关。动荡不安的国内时局、发展缓慢的江西政治和经济、动力不足的教育变革、反反复复的教育政策,共同为民国时期江西的师范教育铺就了一条曲折发展之路,使其先后经历了兴起阶段、曲折发展阶段和重建阶段,并在此历程中不断调整前进步伐以适应新情况、新节奏。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组织构建、课程设置以及教师与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找到了支撑师范教育发展的保障,并总结出了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丰富内涵与个性特征,包括师德养成教育、思维养成教育和实践养成教育。由此挖掘出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即有利于初等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乡村社会的进步,充分发挥了师范教育的独特性、优越性。另外,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宝贵发展经验启示了当代社会应重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始终要将乡村教育改革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谢鑫[5](2018)在《“师者之师”的大学课堂: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须“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助力。教师教育质量之根本在于教师教育课程质量,2011年教育部开始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并强调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主导或引导下的教学过程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效教学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教育理论课作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成分,其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直接干系到师范生教育教学专业素质之养成,而实际上,当前包括师范生教育理论课课堂在内的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仍存有或轻或重、表征各异的低效甚至负效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广泛而持续的关切,国内现有的对这类问题的研究虽视角多样、重视实证、成果丰硕,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五点不足:在研究领域上,大学“遭冷落”,中小学“被偏爱”;在研究对象上,重“教的有效”,轻“学的有效”;在研究方法上,量化实证多而质性实证尚缺;在研究内容上,对实践策略的研究略显乏力;在研究深度上,较一般化,缺乏对具体课程的针对性研究。本研究首先以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科立考的有效教学“背景-过程-结果”分析工具等为基础,初步形成了课堂有效教学的系统分析框架,以此作为研究起点;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大学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五项系统外部诱因、大学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的五项教学特质等,为实证研究的深度开展厘清了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章)。其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搜集数据与资料,量化的SPSS统计分析与质性的扎根理论探索等分析方法结合互补、各项实证研究彼此印证,构建了教育理论课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扎根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准绳和基点,从案例院校的侧面探析了我国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基本现状、低效问题及其深层肇因,此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第三章)。最后,再镜鉴大学与教师教育领域有效教学策略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兼具理论支撑力、现实针对感和实践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方法与相关的保障条件(第四章)。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其一,扎根理论模型显示,教师教学准备的充分适切、教学表达的清晰明了、教学效果的反思改进、以实例经验促进理论教学、依循教材与拓展内容的张力平衡、互动实操与教师指导的张力平衡、学习管理严与宽的张力平衡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参与、课堂学习体验、课堂学习收获上的有效化是教育理论课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十项基本特征;教师教育者的课堂教学背景、师范生的课堂学习背景以及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条件则是其有效性的三大影响因素。其二,案例实证研究发现,目前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大多数评价维度及其具体指标上仍未达到“有效”水平;“学评教”数据在不同从教意向、通过CET-4与否、不同课外自学时长的师范生间存在一定的显着性差异,在不同类型的教育理论课程间也存在显着差异;教师课堂常规教学行为的低效化、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双重不力、依循教材和拓展内容的失衡、互动实操和教师指导的失衡、课堂学习评价与管理的低效化以及学生课堂隐性逃课行为不止、课堂活动参与质量不高、课堂学习收获十分有限、课外学习兴趣与投入低下等是其低效问题的主要表征;本科师范生从教意愿不明确或被动化、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弱、功利型学习动机占据要位、对课程内在价值认知不当等是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低效问题的主体性肇因,教师教育者中小学一线教育实践经验缺乏、“师者之师”的教学理解缺位、专业发展与课堂教学激情缺失等是其主导性肇因,班级规模过大和混班制的挑战、考试难度偏低及其内容导向失当、教学媒体和课程安排等方面的缺漏则是其条件性肇因。其三,要针对性地缓解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现存低效问题,提升其有效性,一方面,教师教育者应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主动学习和采用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策略及其具体的方法、技巧,包括:有效的讲授和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实践法、研讨教学法等;另一方面,高校层面应积极创设相应的有效教学保障条件,包括:推动“大学-中小学”合作平台和有效教学共同体的创建、分别提供“师者之师”和“未来教师”以教学管评制度和学习环境的适切支撑,并确保教育理论课课程安排、教材选用和考试设计等方面的配合优化作用。

孙玉凡[6](2017)在《学术史视野中的新中国师范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师范教育作为培养、培训师资的一项专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和实践活动,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是对其进行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价值所在。学术研究的兴衰也成为师范教育事业兴衰的重要标志之一,理论上二者应呈现正相关性,但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学术研究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使其学术史的轨迹较为特别。20世纪5060年代师范教育受到重视,发展迅猛,研究成果以政策类和批判性的文章居多;"文革"时期,师范教育与学术研究均受到了遏制和破坏而几无建树;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范教育及其学术研究双双复苏且日趋繁荣,研究深度、广度、数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并直接促成了师范教育学科的生成与发展。目前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着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空间。

魏芽芽[7](2014)在《高等师范教育学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指出教育学课程既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应用学科;最近几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在高校教育学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积极思考,找出解决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必备素质;就高等师范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追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使教育学课程的功能更好地发挥。

张金丽[8](2013)在《男性幼儿教师缺少的原因及对策——对苏州市四所中学初三应届毕业班男生的问卷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虽然近年来,政府和社会日益重视幼儿教育发展及男幼师的培养问题,但是男幼师依旧呈缺失状态。相应的解决策略:一是扩大各界宣传,促进观念转变;二是改进现有的招生制度;三是改革现行的幼师教育内容和方法;四是建立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一体化机制。

季思远[9](2012)在《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探究》文中提出师范类院校设置的教育学课程同综合性院校的课程有很大区别,教育学是师范类院校的基础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还得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教师素质。但是在基础教育不断改革的情况下,教育学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教育学功能的发挥。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师范教育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马玲玲[10](2012)在《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研究(1949-1956年)》文中提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之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高等师范院校内部,教育学科取得了一些显着的发展,并为当代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题旨在对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状况展开具体考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的缘起,并对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史料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厘清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以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制度变革情况为背景对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发展的环境进行考察与分析:在当时看来,学习苏联教育学科具有一定的应然性和急迫性;同时高校院系调整为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状况。主要从课程、教材、师资和教学组织这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在这个转型时期,经过新中国教育学科的开创者们得努力及苏联教育学科先进经验的影响,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经历了一轮紧接着一轮的课程改革,教材从改编、引进并发展为自编,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多元化的局面,推广了新的教学组织——教研组(室)。第三部分:以《人民教育》为例,对建国初期教育期刊与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考察。指出当时教育期刊对教育学科发展的几点作用,顺应并促进了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转型、传播苏联教育经验的有效途径、促进了教育学科师生的专业化发展、为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学术交流提供平台。总的来看,建国初期以《人民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期刊在引进苏联先进教育经验、促进国内教育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出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化、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性不足的问题。第四部分:在前文分析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相关史料,总结了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四个基本特征,即模仿性、政治性、专业性、师范性。在向苏联学习的大背景下,加强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获得了更加专业的发展,同时师范性得以增强。并指出在建国初期这段历史时期内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在不断的恢复建设中取得了新的发展。第五部分:再次审视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状况,概述了其取得的发展与不足之处。在这个历史和制度的转型时期,稳定了教育秩序并创建了新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为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科研创造了条件。此外,这一部分又从教育学科的继承性问题、学术性与政治性关系问题、教育学科的中国化问题这几方面分析了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在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的不足。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看来,这一阶段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奠基性和开创性。

二、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国家方针政策的引领
        (二)现实社会变革的呼唤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四)个人生活体验的反思
    二、理论基础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理论
        (二)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三)教师教育一体化理论
        (四)霍兰德职业适应理论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新任教师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职前教育实践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研究述评
        (四)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变量界定
    二、研究模型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工具
第二章 新任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的现状研究
    一、新任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的描述性分析
    二、新任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的差异性分析
第三章 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现状研究
    一、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描述性分析
    二、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职前教育实践与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
    一、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认知适应的影响
    二、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能力适应的影响
    三、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人际关系适应的影响
    四、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工作环境适应的影响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一、新任教师职前教育实践的基本状况
    二、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基本状况
    三、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显着影响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为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提供制度性保障
    二、师范院校应强化职前教育实践环节,为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提供专业性优势
    三、社会公众应积极参与教师培养项目,为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提供社会性支持
    四、新任教师应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提高自身职业适应性能力不懈努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2)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校生活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 关于民国时期中等师范教育的研究
        2. 关于民国时期江苏师范教育史的研究
        3. 关于学生生活史的研究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
一、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生活背景寻踪
    (一) 社会环境全览
        1. 承袭清末,师范发展
        2. 政权更迭,政策变换
        3. 经费扩充,补助诱人
    (二) 中师学校掠影
        1. 收归省立,发展乡村师范
        2. 变革学制,在曲折中推进
        3. 就近招生,广纳寒门子弟
二、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习活动描样
    (一) 考录镜像:择优录取,竞争激烈
    (二) 课堂活动:名师荟萃,各显神通
    (三) 实习活动:授前观摩,授后评析
    (四) 课后学习:查漏补缺,方法多样
三、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课余生活拾零
    (一) 寄宿时光:衣食住行,简单朴素
    (二) 研学旅行:游学参观,历遍山川
    (三) 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井然有序
    (四) 社会活动:服务社会,展现风采
四、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情感世界回溯
    (一) 家国情:热忱与游移兼顾
    (二) 师生情:和谐与对抗共存
    (三) 同学情:互助与竞争并重
五、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校生活评价
    (一) 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校生活的历史价值
        1. 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的学习生活练就了未来教师功底
        2. 质朴性与丰富性共存的课余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3. 兴国梦与个人情兼蓄的情感世界彰显了学生责任担当
    (二) 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校生活的当代启示
        1. 切实确保师范教育的重要地位,多途径提高师范生的生源质量
        2. 坚持学术性和师范性有机统一,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体系
        3. 鼓励师范生宽基础专业化发展,营造活泼和谐的师范校园氛围
        4. 树立师范生正确的职业伦理观,提高师范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二)英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推动
        (三)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诉求
    二、研究问题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教师教育与职前教师教育
        (二)课程与课程实施
        (三)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与实施
        (四)英国PGCE课程
    四、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一)“教学技能型”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二)“全人教育”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三)“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四)“研究型实践者”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
    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相关研究
        (一)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三)世界各国(地区)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研究
        (四)英国教师专业标准内容的研究
    三、教师教育课程组织原则与设置的相关研究
        (一)课程的组织原则与课程类型
        (二)“集合型课程”和“融合型课程”
        (三)国际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四)英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四、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一)一般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三)英国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的相关研究
    五、小结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弗朗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框架
        (一)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二)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构成
        (三)对弗朗课程实施分析框架的评价
    二、埃利斯教师学科知识发展语境化模型
        (一)埃利斯教师知识发展模型的理论基础
        (二)埃利斯教师学科知识发展模型的构成
        (三)对埃利斯教师知识发展模型的评价
    三、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构
        (一)建构研究框架的目的
        (二)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的内容
        (三)教师教育课程实施分析的层面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
        (二)研究的方法
    三、资料收集与整理
        (一)课堂录像收集与文本转写
        (二)访谈录音转写与文本整理
        (三)调查问卷数据收集与整理
    四、研究的效度
        (一)研究过程的效度保障
        (二)研究结论的效度保障
    五、研究伦理
        (一)研究者身份公开
        (二)尊重被研究者的隐私与保密性
        (三)公正对待研究数据和资料
第四章 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政策与管理体系
    一、英国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与课程要求
        (一)教师教育资质认证时期的教师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
        (二)教师教育标准化管理时期的教师教育目标与课程要求
        (三)教师教育与管理一体化时期的教师培养目标与课程要求
    二、高等教育机构主导与学校主导的教师培养途径并存格局
        (一)英国教师教育主要是本科后(Postgraduate)的专业教育活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主导(HEI-led)与学校主导(School-led)的多种教师培养途径的形成
        (三)高等教育机构PGCE课程是最主要的教师培养途径
        (四)教师教育与教师培训:不同教师培养途径的目的和教师培养效果
    三、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师教育管理机构:从教师培训局到国家教学与领导学院
        (二)教师教育评价机构:教育标准局
第五章 伦敦大学学院职前教师教育概况
    一、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机构概况
    二、伦敦大学学院教师教育发展现状
        (一)研究生教育证书PGCE课程
        (二)合作开展学校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
        (三)教学第一项目
    三、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与教学
        (一)早期教育教师课程
        (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
        (三)中学教师教育课程
        (四)义务教育阶段后教师教育课程
    四、伦敦大学学院职前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与管理
        (一)大学战略与政策的顶层设计
        (二)机构设置与人员组织的保障
        (三)基于实践的PGCE课程一体化方案
        (四)职前教师教育人员培训制度
        (五)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
第六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目标与设计
    一、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目标
    二、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设置与结构
        (一)PGCE课程设置
        (二)PGCE课程结构
        (三)PGCE课程要素的时间安排
    三、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设计
        (一)学科教学
        (二)专业教育
        (三)教育实践
第七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内容覆盖的范围与领域
        (二)学科教学内容在各个主题单元的组织实施
        (三)学科教学内容组织实施的特征
    二、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一)学科教学活动的类型构成
        (二)学科教学活动在各个主题单元的组织实施
        (三)学科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模式与功能分析
    三、培养教学能力与批判反思能力是学科教学实施的目标取向
        (一)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
    四、伦敦大学学院英语学科教师的培养活动流程
        (一)主题教学:师生集体学习,发挥导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
        (二)导师组研讨: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模拟教学
        (三)教育实践:从辅助教学到独立教学
        (四)任务与作业:基于实践的个人反思
    五、专业教育与实践的实施
        (一)专业教育的实施
        (二)专业实践的实施
    六、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的评价
        (一)学科教学的评价
        (二)学科教育实践的评价
        (三)专业教育与实践的评价
第八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特征分析
    一、课程实施紧扣国家政策和中小学教学实际
        (一)课程设置与结构遵照《教师标准》与《职前教师培训标准》要求
        (二)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围绕《教师标准》与《职前教师培训标准》的要求
        (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教学人员的融合
        (二)教学情境的融合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融合
    三、基于专业共同体的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培养模式
        (一)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反思性实践者
        (二)在专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中学习与发展
    四、大学的专业教育思想与国家政策的协商统一
        (一)基于学术研究凝练专业教育思想
        (二)利用前沿研究成果创新教师培养路径
        (三)鲜明地阐释学科教学价值信念
        (四)重视学生在实践与批判反思中的主体地位
第九章 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一、伦敦大学学院英语PGCE课程实施的效果分析
        (一)教育标准局对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的评价
        (二)PGCE课程学生和相关学校对课程教学的评价
    二、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一)英国教师教育政策的影响
        (二)国家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影响
        (三)伦敦地区的社会状况和合作学校的因素
        (四)英国高等教育机构PGCE课程本身的因素
    三、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的总体分析
第十章 结论与借鉴
    一、结论
        (一)“反思性实践者”的教师发展价值取向
        (二)融合型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组织原则
        (三)基于共同体情境与社会互动的教师学习理念与发展模式
        (四)鲜明地体现大学的专业教育特色和学科教学思想
        (五)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严格遵照国家政策与要求
    二、借鉴
        (一)以基础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明确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二)重视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促进“体验观察—实践—反思”环节的连贯性
        (三)加强教师教育团队合作,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的融合
        (四)建立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循环互补机制
        (五)创新基于实践的教师培养模式,使教师教育课程特色化发展
结语
    一、研究的反思
    二、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一)研究样本的覆盖程度稍显欠缺
        (二)研究的深入程度不足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探究不足
    三、研究的启示和建议
        (一)研究启示
        (二)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TRANSCRIBER1.04课堂录像转写标注符号代码表
    附录二 伦敦大学学院PGCE课程英语学科教学内容及时间表
    附录三 导师组研讨活动内容与流程
    附录四 学生小组研讨活动内容与流程
    附录五 英国PGCE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附录六 30年来英国教师教育政策文件、管理机构及培养途径表
    附录七 英语学科主题讲座5课程录像转写文本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史料价值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师范教育的总体性研究
        (二)关于民国时期地方师范教育的研究
        (三)关于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概念与时段的划分
第一章 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社会环境
        一、国内时局变化
        二、民国时期江西的政治经济发展影响
    第二节 政策的推动
        一、教育变革的动力
        二、学制改革的影响
第二章 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起步阶段(1902—1912)
    第二节 曲折发展阶段(1912—1927)
        一、师范学堂改造——师范学校之发展
        二、师范教育与中学教育融合:师中合并
    第三节 重建阶段(1927—1937)
        一、恢复师范独立
        二、新师范教育思想,注重发展乡村师范
第三章 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组织建构
        一、领导体制
        二、行政机构
    第二节 课程设置
        一、1912—1930 年课程设置
        二、1931—1937 年课程设置
    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管理
        一、教师管理
        二、学生管理
第四章 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内涵
    第一节 师德养成教育
        一、做人之道养成
        二、为师之德养成
    第二节 思维养成教育
        一、科学思维养成
        二、艺术思维养成
    第三节 实践养成教育
        一、教学技能养成
        二、农事技能养成
第五章 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的意义与启示
    第一节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初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有利于乡村社会的进步
    第二节 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师范教育在教育体系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注重乡村教育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师者之师”的大学课堂: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引言 何以“师者之师”的大学课堂?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高校教师的本科教学工作获国家持续性的高度重视
        (二)本科师范生成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对象
        (三)我国大学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低效问题的严峻化
        (四)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如何?为何?何解?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的大学有效教学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有效教学”与“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
        (二)“教育理论课”
        (三)“本科教学”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有效教学意蕴
        二、课堂有效教学“背景-过程-结果”要素的系统分析框架构建
    第二节 大学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关键背景:系统外部诱因管窥
        一、高教规模持续扩张与大学师资水平、生源质量的“稀释”
        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与大学教师知识垄断者身份的式微
        三、功利主义社会风潮与大学中功利型教风学风的滋长
        四、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与学生被动化学习的“余毒”
        五、大学评价重心的偏离及教学管理制度的乏力
    第三节 大学教学及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特性初探
        一、大学本科教学的基本属性
        二、我国大学教学的现实特点
        三、大学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的教学特质
第二章 教育理论课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过程特征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方法简介
        二、问题界定
        三、数据搜集
    第二节 扎根理论的三级编码程序
        一、第一级:开放编码(Open coding)
        二、第二级:主轴编码(Axial coding)
        三、第三级: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
    第三节 教育理论课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过程特征与影响因素阐释
        一、教育理论课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特征
        二、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对扎根理论研究局限性的反思
        一、理论关系精密性的局限
        二、样本采集多样性的局限
        三、理论观念预设性的局限
第三章 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现状、问题及其肇因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调查与观察工具
        三、数据搜集及分析
    第二节 两所院校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问卷的量化分析
        一、各分量表及其维度的总体表现
        二、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背景有效性的具体现状
        三、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具体现状
        四、本科师范生教育理论课课堂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具体现状
        五、“生评教”数据在不同背景师范生间的差异分析
        六、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低效问题的基本肇因分析
    第三节 X大学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问题及其肇因
        一、X大学与Y学院的校间差异
        二、X大学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问题识别
        三、X大学不同教育理论课程间的差异分析
        四、X大学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低效问题的关键肇因透析
第四章 教育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化:教学策略与保障条件
    第一节 “内修”:教育理论课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大学有效课堂的一般教学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理念与策略
        三、模拟实践法的有效实施理念与策略
        四、研讨教学法的有效实施理念与策略
    第二节 “外塑”:教育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的保障条件
        一、“大学-中小学”合作平台与有效教学共同体的创建
        二、教师教学管评制度和师范生学习环境的适切支撑
        三、教育理论课课程设置、教材、考试等方面配合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学术史视野中的新中国师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除旧布新时期 (1949~1966年)
2 停滞时期 (1966~1976年)
3 恢复和渐趋繁荣时期 (1980年至今)
4 对新中国师范教育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4.1 新中国师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4.1.1 研究成果不均衡
        4.1.2 新中国师范教育研究与教育史的研究结合不足
        4.1.3 资料使用种类单一
        4.1.4 新中国师范教育的史料收集、整理、出版滞后
        4.1.5 关于新中国师范教育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4.2 一点思考
        4.2.1 研究需要大视野
        4.2.3 突出对师范生的研究
        4.2.4 丰富研究方法

(7)高等师范教育学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等师范教育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类课程课时设置较少, 师范类学校特色不明显
    (二) 大多采用大课堂授课,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三) 封闭的教学空间约束了学生的教学技能
    (四) 课程资源缺乏, 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五) 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考核方式不完善
二、原因分析
    (一) 出现师范教育学课程问题的由来
    (二) 师范教育学课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提高师范教育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 提高教育学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 突出师范高校的特色
    (二) 将大班课堂授课的形式改为小组学习
    (三)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拓展教学时空
    (四) 授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
    (五) 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8)男性幼儿教师缺少的原因及对策——对苏州市四所中学初三应届毕业班男生的问卷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初三应届毕业班男生对幼师专业了解不够
    2. 观念的偏差
    3. 学前教育内容不完善, 适合男幼师学习的偏少
    4. 工资低、待遇差、社会地位低
二、增加初三毕业班男生选报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对策与建议
    1. 扩大各界宣传, 促进观念转变
    2. 改进现有的招生制度
    3. 改革现行的幼师教育内容和方法
    4. 建立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一体化机制
三、结语

(9)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师范教育学的教学现状
    1. 课程设置不合理, 不能突出师范特色
    2. 课堂学生人数过多
    3. 教育学内容与实践活动相脱离, 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5. 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二改进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的策略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 改进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三结束语

(10)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研究(1949-1956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研究
        2.关于建国初期中苏教育交流的研究
        3.关于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的研究
        4.关于中国教育学科的研究
        5.关于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研究的主要史料
    (三)研究内容
        1.概念界定
        (1)建国初期
        (2)高等师范
        (3)学科
        (4)教育学科
        2.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比较分析法
        3.个案分析法
一、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发展的背景
    (一)新的文化教育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指导
    (二)打破旧思想旧教育需要新的教育理论作为批判武器
    (三)苏联教育学科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四)高等师范的独立设置为教育学科发展创造了平台
二、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一)课程改革一轮紧接着一轮
    (二)教材从改编、引进到自编
    (三)师资队伍结构呈现多元化
    (四)应用并推广新的教学组织——教研组(室)
三、建国初期教育期刊与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以《人民教育》为个案进行的考察
    (一)顺应并促进了教育学科的转型
    (二)有效的传播了苏联教育教育学科的先进经验
        1.促进了新中国教育学科的教材建设
        2.促进了新中国教育学科的教学方法革新
    (三)促进了教育学科师生的专业化发展
    (四)为教育学科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
四、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基本特征
    (一)模仿性
    (二)政治性
    (三)专业性
    (四)师范性
五、结语
    (一)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二)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1.教育学科的继承性问题
        2.教育学科的中国化问题
        3.教育学的学术性与政治性问题
参考文献
    基本史料类
    着作类
    学术论文类
    主要网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职前教育实践对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 王清涛.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2]民国时期江苏中师生学校生活研究(1912-1937)[D]. 申慧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英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个案研究 ——以伦敦大学学院中学英语PGCE课程为例[D]. 徐文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民国时期江西师范教育研究(1912-1937)[D]. 樊莎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师者之师”的大学课堂:教育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性研究[D]. 谢鑫.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5)
  • [6]学术史视野中的新中国师范教育研究[J]. 孙玉凡. 郑州师范教育, 2017(02)
  • [7]高等师范教育学课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魏芽芽.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 [8]男性幼儿教师缺少的原因及对策——对苏州市四所中学初三应届毕业班男生的问卷调查分析[J]. 张金丽. 学理论, 2013(11)
  • [9]师范教育学教学方法探究[J]. 季思远. 学园(教育科研), 2012(22)
  • [10]建国初期高等师范教育学科的发展研究(1949-1956年)[D]. 马玲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师范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