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863计划

“十一五”863计划

一、"十五"863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姚琛[1](2011)在《基于信息提取计算的动态交通数据分析及应用》文中认为交通数据是开展一切与交通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其中对动态交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更是影响现代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成效的关键。目前,随着大量各式数据采集设备的投入使用,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数据从“量”到“质”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为更好地掌握交通状态,更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基础支撑,但同时这也向交通数据处理提出了挑战。面临着如此海量的,标准、形式各异的交通数据,如何对数据进行融合,使其间形成互补,从而避免重叠浪费;如何对数据进行挖掘,发现其间内在联系,进而获取交通状态;如何对数据进行快速智能分析,减少反应时间,从而满足实时交通控制需求,成为现代交通数据处理技术的应有之义和迫切需求。信息提取计算技术(Granular Computing)是目前信息智能处理领域研究的新热点,它以“粒度”思想为指导,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定义、度量和推理,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处理问题,以求得最优近似解。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在处理信息时并不拘泥于细节,因此在对海量、模糊、不确定、不完整的信息进行分析运算时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当前,信息提取计算理论已成功应用于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智能搜索等领域,但在交通信息处理方面尚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论文在分析动态交通数据特点、信息提取计算技术适用范围以及现代智能交通管理对数据处理工具需求的基础上,将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应用于动态交通数据处理(其中包含交通流量、平均车速等数据),构建交通信息提取计算技术理论体系,描述其一般建模流程,分别以“短时交通流预测”、“路网交通拥堵路段识别”、“交通异常数据检测”为例,详细介绍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应用过程,并验证其效果。主要内容如下:(1)信息提取计算理论研究。该部分详细介绍了信息提取计算理论的产生、演变过程,并从方法论及实际应用两个方面论述了其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对该理论基本概念、所研究基本问题和所依托基本数学工具的论述,确定了其理论研究框架和工程适用领域。最后简要概括该理论的基本模型及算法。(2)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框架及建模。该部分将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引入到动态交通数据处理领域,采取继承和发扬并重的策略,搭建了完整的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框架。一方面,继承信息提取计算技术的思想理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将已有用于交通数据处理领域的好方法与信息提取计算技术相融合。同时,该部分还提出了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建模的思路、原则和一般建模流程。(3)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短时交通流预测。该部分选择短时交通流预测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以粗糙集和神经网络作为构造并计算信息颗粒的工具。首先,利用粗糙集构造交通数据预处理颗粒,约简原始数据属性及数量,同时提取数据间关系规则。其次,利用规则构造基于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信息颗粒,完成对交通流的短时预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时空拓展研究。(4)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路网交通拥堵研究。该部分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技术用于路网交通拥堵识别,采用模糊商空间理论构造拥堵判别模型。首先,建立路网交通拥堵影响因子评价体系;其次,利用模糊商空间理论对模型输入数据进行分层次规约,选择合适的粒度对所研究路网的各路段进行聚类分析;最后,根据不同粒度层次,分析聚类结果,确定拥堵路段。(5)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交通异常数据检测。该部分构造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回归预测模型对交通异常数据进行检测。模型以粗糙集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弱耦合为基础,首先利用粗糙集对原始交通数据进行属性和数量约简,对不同交通参数的属性值进行排序并确定回归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集;其次,将最小二乘法引入到支持向量机中,对交通异常数据进行检测。

邱罡[2](2010)在《可信系统保护模型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个人计算平台逐渐由终端设备变为参与网络计算的基本元素。这一变化造成了网络上非可信软件对个人计算平台更为严峻的安全威胁,对当前个人计算平台的防护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计算机终端的安全,基于纯软件的安全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防范攻击事件的发生。为此,可信计算组织提出通过修改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增强硬件功能等措施实现对系统的保护。本文通过对可信计算标准的研究,对现有标准进行改进,将可信计算的应用从终端保护推广到网络传输,提高数据信息的安全性。本文对可信计算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可信计算技术,提出了终端平台信息的安全保护方案。该方案结合智能卡的指纹识别技术,加强对平台的使用授权数据的保护,增强用户身份的认证和管理,提高了信息安全保护的等级;同时,提出一种在连接时验证用户终端状态的协议,根据终端平台的度量状态确立网络连接是否可靠,体现了可信网络连接的安全概念。2.针对现有整性度量仅仅是对代码加载前的二进制值进行的度量,不能反映程序执行时动态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系统操作无干扰的完整性度量模型,该模型借鉴信息流的无干扰理论,通过分析进程操作的完整性及进程间完整性的传递,从动态的角度对系统的运行完整性进行度量。针对模型的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进程间信息流控制的完整性度量模型,通过对Biba模型主体和客体的完整性标识进行动态调节,在扩大了主体的访问范围的同时,能够从本质上描述系统的完整性要求,并且提高了系统兼容性。通过无干扰理论原理对模型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3.针对实时环境下的度量报告要求,对现有证明协议采用的挑战——应答方式的度量报告形式进行改进,在远程证明协议中引入Merkle树,既可以提高应答方证明的主动性,又能够保证证明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引入时间戳保证证明的新鲜性。改进后的证明协议减少了证明双方交互的轮数,提高了证明效率。4.针对完整性度量值会受到硬件配置差异以及运行程序升级的影响的问题,以Xen虚拟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机的度量模型。该模型研究了信任链从底层硬件到特权域再到用户虚拟域的传递方法,首先对主虚拟机进行完整性度量,在证明可信的主虚拟机的管理下,加载客户虚拟机镜像,并度量客户虚拟机的可信度。同时,对虚拟机镜像文件的生成过程进行研究,利用可信编译和集中管理镜像文件的方式,消除虚拟环境完整性定义的语义差异。该模型利用虚拟机的强隔离性和对底层硬件差异的忽略,有助于实现完整性度量方法的统一。

徐征和[3](2010)在《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文中提出龙口市为沿海经济发达缺水区,面对龙口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现状水资源问题日趋突出。为了揭示龙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态势,分析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关系。作者参考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充分搜集整理龙口市自然地理、气象、植被、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资料,通过系列资料整理、野外观测试验与理论计算,实施微观判断与宏观分析,预测龙口市的用水和需水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龙口市农业水资源进行了优化利用研究:(1)针对龙口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实际情况,在综合研究分析龙口市工业、农业、生活、生态需水的基础上,考虑区域不同水文频率年的供水能力,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了龙口市水资源合理调配,即50%年份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2179万m3,工业用水量4971万m3,农业可供水量10423万m3;75%年份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2132万m3,工业用水量4474万m3,农业可供水量8087万m3;95%年份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1850万m3,工业用水量3485万m3,农业可供水量6438万m3。。(2)利用大系统理论对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重点研究,,以区域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函数,建立具有两层谱系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并分别采用动态规划和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两层模型,确定该区域农作物的最优种植模式及配水过程,实现了研究区不同代表年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3)研究分析龙口市应充分利用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针对农业利用分散小水源灌溉的现实,采用多水源联网技术,将区域内可供农业用水的水源联网,建立起以多灌溉水源联网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用水模式,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结合在研究区进行的相关基础性试验,分析适宜于现代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主要农作物(冬小麦、葡萄)的节水灌溉制度,即平水年冬小麦地面畦灌灌3水(越冬水、拔节水、抽穗期),每次灌水量675m3/hm2,全生育期灌溉定额2025 m3/hm2;平水年年份葡萄全生育期灌溉定额1200 m3/hm2,其中树液流动期、新梢生长期、幼果生长期、枝蔓成熟期分别灌水300 m3/hm2。(5)针对目前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探究了保障农业高效用水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农业水资源水价计算方法与相应管理政策。本论文旨在通过上述研究为龙口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提供新的思路、理念和科学计算依据。因此,论文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重要实际应用价值,对龙口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徐涢基[4](2010)在《嵌入式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网络化测控NMC (Networked Measure Control)是测控系统一个发展方向。网络化测控仪器是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核心,是组成测控系统的基本单位,是进行数据采集和测控的物理基础。本文基于网络化测控理论、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和工程实际的具体要求,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嵌入式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论文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基于LXI-B标准的嵌入式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深入分析其原理与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实用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的体系结构;2.选用支持无线网络通信协议802.11b/g的网络接口卡(rt2571wf),根据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完成了无线网卡驱动程序的移植;3.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支撑下,设计和实现了网络仪器的测控软硬件;实现了基于SD卡的数据存储功能;4.基于远程文件数据传输协议FTP/HTTP,实现网络化远程文件下载功能;并利用HTML、CGI、JavaScript、实时RTP等技术实现嵌入式动态网页界面,完成了图像、语音和数据的远程网络化实时采集;5.分析了IEEE1588协议,给出基于该协议的时钟同步方法,并在嵌入式环境下实现了软件时钟同步。基于上述研究实现的无线网络测控仪器,已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说明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是可行的。

王浩[5](2009)在《车载柴油机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开发》文中提出柴油机尾气控制技术的研究已经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的柴油机过滤器技术可以基本解决柴油机碳烟排放的问题,其微粒排外净化率大于85%,安装本文的产品的原欧零、欧一的柴油机车辆微粒排放可达到欧三、欧四标准,极大的改善了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在柴油机过滤器方面,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所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基本掌握了其关键性的技术如再生时机和再生阀开启角度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开发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柴油机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要求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车载使用等特点。本文首先试验研究了柴油机过滤器对柴油机的性能及排放的影响。然后描述了其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采用ZILOG公司的Z86E08单片机进行控制,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本论文重点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工作原理和功能以及软件的设计思想和编程原理。硬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输入电路部分、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硬件采用了PROTEL PCB进行硬件的PCB开发。软件根据柴油机过滤器的原理进行了设计,采用了ZILOG STDIO开发平台进行开发,ZILOG单片机汇编语言进行编写。最后该电路控制系统经过台架试验,其性能稳定控制效果十分理性。

刘广亮[6](2008)在《基于Globus Toolkit 4的网格服务研究开发》文中提出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发展,单台高性能计算机已经不能胜任一些超大规模需求问题的解决。利用网格技术能够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与连通。目前,Web服务技术和网格技术是两个研究热点,通过结合最新的Web服务技术和网格技术,形成了新一代的网格体系结构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基于OGSA的网格服务通过提供一组遵守特定约定的定义明确的接口,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和应用的融合与共享。作者分析了Globus Toolkit 4中的单资源模式服务、多资源工厂模式服务和端点引用管理等;在与单资源设计模式作对比的基础上,采用多资源工厂模式研究了数学计算网格服务的开发流程;开发了单只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多资源工厂模式实现了股票组合管理网格服务。论文在介绍网格服务相关概念和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开源的网格基础平台GlobusToolkit 4构建了网格试验环境;针对基于Globus Toolkit 4的网格服务的实现问题,介绍了单资源模式服务、多资源工厂模式服务的实现模型,并以一个网格数学计算为例,详细说明了多资源工厂模式网格服务的实现过程;为了缓解证券公司股票行情服务器在行情火爆的时候性能无法承受大流量的数据访问的问题,设计了以网格中间件Globus Toolkit 4为基础的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应用系统,以该系统为支撑,分别实现了单只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和多资源工厂模式的股票组合管理网格服务。论文验证了基于Globus Toolkit 4网格服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网格服务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朱洪军[7](2008)在《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建设与实现》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急切要求走出固定网络、有线互联的束缚。移动蜂窝通信技术、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WAP(Wireless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上网协议)技术、蓝牙技术等相继出现,在许多方面和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社会对地理信息服务需求也不断膨胀。例如,电力线检修、煤气管道故障排除、野外勘探测量等工作,人员必须离开固定的办公地点,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因而迫切要求一种具有移动性且能够以5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thing,Anydevice)方式进行工作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在此背景下,移动GIS(Mobile GIS,MGIS)近几年破土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移动GIS发展的早期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国外利用移动GIS实现了基于图象导航的多功能3D虚拟现实。而我国移动GIS的发展,现阶段主要应用核心仍然是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系统建设提供了未来空间信息服务蓝图,对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论文以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项目,“空间信息移动用户应用服务系统——GIS核心处理模块”,和上海市信息委653工程项目,“移动GIS技术创新与软件开发”为支撑,深入研究移动终端LBS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包括GIS理论与技术、Java ME技术平台、Mobile SVG规范、XML规范等;设计并实现了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建设的背景、目标和意义,并分析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目标。第二章“位置服务与移动终端”,论述位置服务的发展现状、关键功能和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与发展趋势。第三章“基于GIS的移动LBS系统的实现技术”,论述基于GIS移动LBS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GIS、Java、嵌入式数据库、SVG、XML等。第四章“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设计”,研究基于GIS移动终端LBS系统设计中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以及地理数据移动终端可视化设计。第五章“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在前面研究基础上,进行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开发、功能实现论述。最后一章对论文进行总结与展望。论文有以下研究成果:①论述位置服务发展现状,全面剖析位置服务关键功能与移动终端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解析各关键技术特点及其应用;②基于Mobile SVG规范,设计了地图符号的SVG表达;根据GIS系统设计原则,完成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总体方案、系统数据库和功能设计;③按照软件开发规范与流程,完成系统开发平台软硬件配置,制定系统开发进程,完成系统各个功能开发、测试,实现了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

王建涛[8](2005)在《基于Web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Web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地理信息系统带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地理信息技术与Web技术的结合,也推动了地理信息以更快的步伐部门化、产业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当前,网络技术在分布式技术的基础上,向网格技术延伸,给Web创造了新的契机,也使地理信息系统有由系统向服务转变的趋势。Web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也成为较为重要的一个分支。 本文在总结目前网络地理信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地理信息由GISystem向GIServices拓展的趋势。论文分析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Web技术发展的沿革,总结了国内外对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动态和实例。在对当前网络通讯和不同应用需要交互的基础上,对Web服务技术重点进行了阐述。利用Web服务的理念,结合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了Web服务与地理信息服务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开放条件下Web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和按需分配的地理信息应用原则。 论文阐述了Web地理信息服务的服务结构体系、框架,按照Web环境提出了广义和狭义Web地理信息服务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并分别就这两种地理信息服务进行了分类和实例分析,着重介绍了基于C/S,B/S等经典Web地理信息服务方式,基于分布式、Anent和网格技术等当前开放环境下研究较多的地理信息服务。同时,分析了影响地理信息服务的服务能力的三个指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功能。按照地理信息服务的服务能力,论文提出了强(Strong)和弱(Tiny)Web地理信息服务分类,并分析了它们的类型范畴和应用。同时,在开放Web环境下,介绍了W3C的基于开放的XML技术,在XML基础上扩展图形技术的SVG与地理信息服务的关系及它们对与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开放地理组织OGC的Web地理信息服务体系、OWS计划,三种基本分类WMS、WFS和WCS,OGC的地理信息服务基础GML。 论文总结了基于XML的Web地理信息服务的实现机制和交互规范,包括为了XML文档有效性而定义的各种级别的文档定义格式和方法。论文阐述了基于XML的Web地理信息服务的实现机制和交互规范,阐述了XML的地理编码和解析流程,重点说明了XML与DOM解析,分析了通用地理数据表现模型后,按照XML数据表达模型的规范,在对地理数据进行CyberXML地理对象标签设计、编码的基础上,利用J2EE体系架构了自定义CyberXML的Web地理信息服务实例。论文介绍了W3C的SVG技术,SVG作为XML的矢量图形扩展,对建立Web地理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SVG规范的特征,适合构建地理信息的矢量图形特点。论文分析了SVG技术对Web空间数据发布的意义,阐述了地理信息格式与SVG、可视化实现的可能性,提出了基于SVG的地理数据编码原则,包含分层编码、地图符号编码实现、地理实体编码,并分别对空间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了编码得出SVG编码地图。在阐述了利用SVG的DOM方法对SVG编码地理数据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按照实现的DOM解析方式,利用这客户端语言进行了标准IE浏览器下的

涂春辉[9](2002)在《创业板市场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是一国经济可持续性增长的关键性力量,而促进科技进步,特别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制造出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支持体系,而金融市场体系中最核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就是证券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研究、设计、创新一套科学规范且具操作性的、切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板市场制度是决定我国创业板市场能否运行以及如何运行的关键和基础。 本文对创业板市场制度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阐述、总结、分析和比较,同时,对创业板市场在整个资本市场体系中的定位、内在功能、设立方式、市场模式、服务对象定位以及市场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和论证,籍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在这些方面的选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第二部分,研究和分析论证创业板市场运行制度,包括上市制度、保荐人制度、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交易制度、做市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等。在国际国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论证并推导我国创业板市场各项运行制度的设计与选择。第三部分,对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进行研究、论证和设计。首先,从证券市场监管的理论角度,分别对目前比较流行的两派不同的理论、模型及观点进行阐述和研究论证,从而为我国创业板市场是否需要政府监管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从证券市场监管的实践角度,分别对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和国内主板市场的监管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从而论证对创业板市场进行监管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实践依据;最后,在前面理论和实践分析论证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国内证券市场成功监管经验,总结吸取失败教训,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管体制、监管原则、监管目标、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监管理念、监管创新等进行制度选择与政策建议。

二、"十五"863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五"863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信息提取计算的动态交通数据分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1.3 论文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发展
        1.2.2 信息提取计算技术发展及现状
        1.2.3 信息处理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现状
        1.2.4 动态交通信息处理概述
    1.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思路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信息提取计算理论
    2.1 概述
    2.2 基本概念
    2.3 所研究基本问题
    2.4 依托基础数学理论
        2.4.1 集合理论
        2.4.2 区间理论
    2.5 主要模型理论及算法
        2.5.1 模糊集模型(Fuzzy Set)
        2.5.2 粗糙集模型(Rough Set)
        2.5.3 商空间模型(Quotient Space)
    2.6 研究意义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框架及建模思路
    3.1 概述
    3.2 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理论框架
        3.2.1 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基本概念
        3.2.2 技术框架
        3.2.3 发展策略
    3.3 交通信息提取计算建模原则及流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一般建模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短时交通流预测
    4.1 概述
    4.2 粗糙集理论(ROUGH SET THEORY)
        4.2.1 基本概念
        4.2.2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4.2.3 建立粗糙集模型流程
    4.3 构建基于信息提取计算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
        4.3.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4.3.2 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4.3.3 应用实例
    4.4 模型预测时空拓展研究
        4.4.1 模型预测时间延展性研究
        4.4.2 模型预测空间关联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交通拥堵识别
    5.1 概述
    5.2 模糊商空间理论(FUZZY QUOTIENT SPACE)
        5.2.1 基本概念
        5.2.2 基本定理
    5.3 构建基于信息提取计算的交通拥堵识别模型
        5.3.1 模型基本原理及结构
        5.3.2 构建模型
    5.4 应用实例
        5.4.1 数据准备
        5.4.2 模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交通信息提取计算的交通异常数据检测
    6.1 概述
    6.2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6.2.1 基本概念
        6.2.2 支持向量机
        6.2.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6.3 基于信息提取计算的交通异常数据检测
        6.3.1 基于粗糙集的交通数据约简
        6.3.2 相空间重构
        6.3.3 异常数据检测原理及步骤
    6.4 实例研究
    6.5 结论
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博连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可信系统保护模型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信计算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1.2.1 可信计算的概念
        1.2.2 可信计算的发展历程
    1.3 可信计算终端平台体系结构
        1.3.1 可信平台体系结构
        1.3.2 可信平台模块
    1.4 国内外可信计算的发展现状
        1.4.1 国外可信计算的发展状况
        1.4.2 国内可信计算的发展状况
        1.4.3 当前可信计算发展面临的问题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可信终端安全研究
    2.1 相关知识
        2.1.1 可信平台密钥与证书
        2.1.2 身份认证
        2.1.3 平台自身的认证
    2.2 单点登录技术研究现状
        2.2.1 现有SSO技术分析
        2.2.2 基于TPM的SSO系统
    2.3 可信单点登录认证系统
        2.3.1 系统组成
        2.3.2 客户端用户身份认证
        2.3.3 Web服务请求流程
        2.3.4 系统安全及性能分析
    2.4 VPN环境下可信终端的安全接入
        2.4.1 VPN客户端认证
        2.4.2 解决方案
        2.4.3 安全性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完整性度量与保护研究
    3.1 可信计算平台的基本特征
    3.2 完整性度量
        3.2.1 启动时度量
        3.2.2 运行时度量
    3.3 基于无干扰理论的完整性度量模型
        3.3.1 完整性度量模型定义
        3.3.2 完整性度量定理
    3.4 基于信息流的完整性保护模型
        3.4.1 完整性策略动态实施模型
        3.4.2 模型安全性证明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Merkle树的远程证明研究
    4.1 完整性证明方法
        4.1.1 证明的概念
        4.1.2 TCG证明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机制
        4.1.3 TCG架构下的证明问题
        4.1.4 TCG架构下的证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基于Merkle树的远程证明方案
        4.2.1 背景知识
        4.2.2 基于Merkle树的证明方案
        4.2.3 安全性及效率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虚拟平台上的可信环境构建
    5.1 虚拟化技术
        5.1.1 Xen虚拟机的结构
        5.1.2 TPM虚拟化
    5.2 虚拟系统可信引导与度量
        5.2.1 操作系统启动的一般过程
        5.2.2 GRUB工作流程
        5.2.3 Trusted GRUB工作流程
        5.2.4 虚拟域的引导过程
        5.2.5 用Trusted GRUB实现虚拟域度量
    5.3 虚拟机环境中的数据保护
        5.3.1 基于配置的数据保护
        5.3.2 基于属性的数据保护
    5.4 虚拟镜像的安全管理
        5.4.1 可信代码编译
        5.4.2 镜像文件的安全
    5.5 基于可信虚拟平台的远程证明模型
        5.5.1 整体结构
        5.5.2 系统初始化过程
        5.5.3 客户VM初始化完整性证明
        5.5.4 客户VM完整性管理
        5.5.5 模型安全性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3)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资源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
        1.2.2 国内水资源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
        1.2.3 本选题领域中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简述
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思路
3 研究区概况
    3.1 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象水文
        3.1.5 河流水系
        3.1.6 水文地质
        3.1.7 社会经济
    3.2 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
        3.2.1 降雨量
        3.2.2 地表水资源量
        3.2.3 地下水资源量
        3.2.4 水资源总量
        3.2.5 水资源特点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3.1 供水工程现状
        3.3.2 龙口市可供水量统计分析
    3.4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的应用问题
        3.4.1 龙口市农业用水危机加大
        3.4.2 农业灌溉工程标准总体水平较低
        3.4.3 建立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技术体系
    3.5 小结
4 水资源优化配置中代表年的选定
    4.1 代表年降水量的分析计算
    4.2 典型年的选定
    4.3 小结
5 龙口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5.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
        5.1.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5.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
        5.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
        5.1.4 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5.1.5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
    5.2 龙口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
        5.2.1 数学模型
        5.2.2 模型参数确定
        5.2.3 模型求解、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5.2.4 林果的用水问题分析
    5.3 小结
6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
    6.1 大系统优化理论
        6.1.1 大系统优化理论
        6.1.2 大系统优化理论特点
        6.1.3 大系统优化分解协调模型
    6.2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6.2.1 单作物优化模型(第一层模型)
        6.2.2 多种作物之间优化模型(第二层模型)
        6.2.3 龙口市研究区农业及农业水资源状况
        6.2.4 龙口市研究区小麦、玉米水资源优化配置
    6.3 小结
7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的联网利用研究
    7.1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7.1.1 经济发达缺水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点
        7.1.2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7.2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的工程规划
        7.2.1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工程规划原则
        7.2.2 多灌溉水源联网工程规划
    7.3 多灌溉水源联网工程设计
        7.3.1 工程区基本情况
        7.3.2 管网管径的选择与水力计算
        7.3.3 管网投资与管网运行费用分析
    7.4 多水源联网工程供水优化
    7.5 多水源联网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
        7.5.1 工作原理与系统功能
        7.5.2 系统的应用效果
    7.6 小结
8 龙口市现代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1 冬小麦地面畦灌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1.1 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设计
        8.1.2 试验成果分析
        8.1.3 冬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2 葡萄滴灌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2.1 葡萄采用滴灌工程的适宜性分析
        8.2.2 葡萄滴灌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8.2.3 葡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3 小结
9 提高龙口市农业用水效率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
    9.1 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模式的内涵
        9.1.1 现代化的定义
        9.1.2 农业用水市场化管理
    9.2 现代化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9.2.1 龙口市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9.2.2 龙口市农业用水管理服务体系
    9.3 关于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
        9.3.1 强化区域农业水资源的统一调配运用
        9.3.2 进行农业高效用水的投入机制改革
        9.3.3 加快农业用水的水价改革进度
        9.3.4 进行农业用水工程的"产权"改革
    9.4 构建农业灌溉水资源的价格体系
        9.4.1 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的构成
        9.4.2 区域农业用水水价体系
        9.4.3 水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
    9.5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嵌入式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测控仪器的发展历程
        1.2.1 智能仪器
        1.2.2 虚拟仪器
        1.2.3 网络仪器
    1.3 嵌入式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的研究现状和意义[14]
    1.4 本文内容结构
第二章 系统总体结构与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系统总体结构
    2.3 实现方案
    2.4 小结
第三章 数据采集节点信号分析、处理及软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数据采集器节点信号分析、处理及硬件设计
        3.2.1 VPWR、TPS、IAPS、ECT、IATS 信号分析及硬件处理电路设计
        3.2.2 点火信号分析及硬件处理电路设计
        3.2.3 喷油信号分析及硬件处理电路设计
        3.2.4 转速信号整形电路设计
        3.2.5 电源电路设计
        3.2.6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2.7 单片机最小系统
    3.3 测控仪器节点软件设计
        3.3.1 程序初始化参数设定
        3.3.2 主函数
        3.3.3 MCU 初始化函数
        3.3.4 串口通信子函数
        3.3.5 数据发送子函数
        3.3.6 PCA 中断子函数
        3.3.7 现场数据采集情况
    3.4 小结
第四章 控制仪器节点硬件及其Bootloader 的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控制仪器节点的硬件平台设计
        4.2.1 MCU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设计
        4.2.2 存储电路模块设计
        4.2.3 DM9000 网络通信电路设计
        4.2.4 音频电路设计
        4.2.5 USB 及RS232 串口通信功能接口电路设计
        4.2.6 电源及复位模块电路设计
    4.3 Bootloader 的设计与实现
        4.3.1 BootLoader 的stage1
        4.3.2 Boot Loader 的stage2
    4.4 小结
第五章 测控仪器通信节点软件开发平台构建及应用软件设计
    5.1 引言
    5.2 Linux 操作系统开发环境的建立及Linux 内核配置
        5.2.1 Linux 操作系统简介及几种主流Linux 操作系统发行版对比
        5.2.2 Linux 开发环境的建立
        5.2.3 定制Linux 内核及制作目标板文件系统映像
    5.3 Linux 系统设备驱动结构、内核特点、无线网卡驱动原理及其移植测试
        5.3.1 设备驱动的结构[33]
        5.3.2 Linux 内核的特点、组成、虚拟文件系统、网络接口
        5.3.3 无线网卡设备驱动原理
        5.3.4 无线网络驱动移植与测试
    5.4 Linux 操作系统下应用程序开发
        5.4.1 HTTP 协议在远程数据传输中的应用
        5.4.2 测控仪器图像采集及远程传输功能实现
        5.4.3 测控仪器语音采集及远程传输功能实现
    5.5 小结
第六章 无线嵌入式ARM-Linux 系统时钟同步
    6.1 引言
    6.2 时钟同步在无线网络化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概况
    6.3 IEEE1588 时钟同步原理
    6.4 分布式网络化测控时钟同步体系结构
    6.5 时钟同步的软件实现
    6.6 时钟伺服
    6.7 时钟同步效果测试
    6.8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获得的成果和创新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个人简历
在校论文发表情况
参与项目情况

(5)车载柴油机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柴油机排气微粒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柴油机排气微粒的生成
        1.2.2 柴油机排气微粒机内净化技术
        1.2.3 柴油机排气微粒机外净化技术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3.1 柴油机排气微粒的危害
        1.3.2 柴油机排放控制标准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车载柴油机过滤器及其对柴油机性能排放的影响
    2.1 实验装置及方案
        2.1.1 实验样机和柴油机过滤器
        2.1.2 测试设备
        2.1.3 实验方案
    2.2 安装过滤器对柴油机排放烟度的影响
        2.2.1 衡量过滤器过滤性能指标
        2.2.2 过滤器的过滤效率
        2.2.3 实验分析
    2.3 不同挂烟量的过滤器对柴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
        2.3.1 加装空陶瓷对柴油机NO_X排放的影响
        2.3.2 柴油机过滤器50%挂烟量对柴油机NO_X的影响
        2.3.3 柴油机过滤器100%挂烟量对柴油机NO_X的影响
        2.3.4 实验分析
    2.4 柴油机经济性的变化
        2.4.1 不同挂烟量对柴油机油耗量的影响
    2.5 结论
3 车载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3.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3.1.1 外部传感器及其标定
        3.1.2 气动控制机构工作原理
    3.2 车载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3.2.1 过滤器需要再生时的判断
        3.2.2 再生时所需流入废气量的原则
    3.3 车载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动作流程
    3.4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及整体设计
        3.4.1 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
        3.4.2 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4 车载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
    4.1 主控制执行单片机Z86E08介绍
    4.2 系统电源部分电路
    4.3 控制系统信号输入电路
        4.3.1 热电偶信号输入
        4.3.2 压力传感器信号输入
        4.3.3 转速传感器信号输入
    4.4 系统显示按键电路
    4.5 系统数据存取电路
    4.6 执行信号输出电路
    4.7 光耦隔离电路
    4.8 系统PCB板的设计原则及设计图
5 车载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调试
    5.1 程序结构及其设计思想
    5.2 主控制程序
    5.3 温度中断程序
    5.4 读写存储器程序
    5.5 满陶瓷K系数计算程序
    5.6 再生程序
    5.7 延时程序
6 系统调试应用实验
    6.1 系统调试应用方案
    6.2 调试应用过程
    6.3 实际应用效果及评价
7 工作回顾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柴油机过滤器控制系统实物图
附录B 柴油机过滤器控制系统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Globus Toolkit 4的网格服务研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网格的发展与研究背景
        1.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和技术
    2.1 网格服务
        2.1.1 网格服务概念
        2.1.2 网格服务语言
    2.2 网格体系结构
        2.2.1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
        2.2.2 网络服务资源框架WSRF
    2.3 Globus和Globus Toolkit
        2.3.1 Globus资源分配管理
        2.3.2 监控和发现服务
        2.3.3 网格文件传输服务
        2.3.4 资源调度服务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Globus Toolkit 4的网格环境构建
    3.1 Windows和Linux系统下网格环境构建
        3.1.1 Windows下网格环境配置
        3.1.2 Linux系统下网格环境的配置
    3.2 GSI认证授权与代理
    3.3 单点登录与角色映射
    3.4 异构平台互操作
    3.5 本章小结
4 Globus Toolkit 4多资源工厂模式网格服务研究
    4.1 Globus Toolkit 4中的单资源多资源模式服务
        4.1.1 单资源模式服务
        4.1.2 多资源工厂模式服务
    4.2 多资源工厂模式网格服务实现
        4.2.1 定义服务接口
        4.2.2 服务实现
        4.2.3 建立服务配置部署文件
        4.2.4 编译生成GAR文件
        4.2.5 部署服务
        4.2.6 创建客户端程序并测试系统运行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Globus Toolkit 4的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实现
    5.1 引言
    5.2 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应用系统
    5.3 股票报价网格服务系统实现
        5.3.1 网络结构
        5.3.2 实现环境
        5.3.3 实现过程
    5.4 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6.2 应用拓展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股票报价网格服务客户端图形化程序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7)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建设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建设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位置服务与移动终端
    2.1 位置服务
    2.2 移动终端
第三章 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实现技术
    3.1 移动GIS
    3.2 JAVA技术平台
    3.3 嵌入式数据库
    3.4 MOBILE SVG规范
    3.5 XML
第四章 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功能设计
    4.5 地理数据移动终端表达
第五章 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
    5.2 系统实现
    5.3 系统功能运行界面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Web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从GISystem到GIServices拓展
    1.3 Web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2章 WEB地理信息服务与WEB服务
    2.1 Web Services技术
        2.1.1 背景一:为什么需要Web服务
        2.1.2 背景二:Web服务是未来?
        2.1.3 什么是Web服务
    2.2 Web Services体系结构
        2.2.1 Web Services的几个关键词
        2.2.2 Web服务体系结构
        2.2.3 基于J2EE的Web Services体系结构
    2.3 基于Web Services的应用
        2.3.1 Web Services的弊端和优化
        2.3.2 基于Web Services的应用
    2.4 Web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
        2.4.1 GIS Web Services与Web Services
        2.4.2 Web地理信息服务的提出
        2.4.3 Web地理信息服务—开放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
    2.5 Web GIServices:公众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WEB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3.1 Web GIServices的基本体系结构
    3.2 广义与狭义Web地理信息服务
        3.2.1 狭义Web地理信息服务
        3.2.2 广义Web地理信息服务
        3.2.3 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
        3.2.4 基于Agent的地理信息服务
        3.2.5 网格(Grid)与网格地理信息服务
    3.3 强(Strong)和弱(Tiny)Web地理信息服务
    3.4 Web地理信息服务的构建特点
    3.5 W3C的Web技术与地理信息服务
        3.5.1 W3C的XML
        3.5.2 W3C的SVG技术规范
        3.5.3 XML对于Web GIServices的重要意义
    3.6 OGC的Web地理信息服务体系
        3.6.1 OWS(OpenGIS Web Services)计划
        3.6.2 OGC的地理信息服务规范
        3.6.3 GML——OGC地理信息服务的基础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XML描述的WEB地理信息服务
    4.1 XML及其扩展与Web地理信息服务
        4.1.1 XML:为什么选择XML
        4.1.2 基于XML的GIServices交互机制
    4.2 J2EE体系下的CyberXML Web地理信息服务
        4.2.1 J2EE体系下的XML地理信息服务
        4.2.2 CyberXML:扩展XML自定义地理数据表达模型
    4.3 J2EE平台上CyberXML Web地理信息服务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VG技术的WEB地理信息服务
    5.1 SVG概述和发展状况
    5.2 SVG技术的图形描述与空间数据发布
        5.2.1 SVG的特征
        5.2.2 SVG技术的矢量图形描述
        5.2.3 SVG技术与Web空间数据发布
    5.3 基于SVG的地理数据结构与编码
        5.3.1 地理数据的结构组织
        5.3.2 地理实体SVG编码方案的设计
        5.3.3 基于SVG编码地图生成
    5.4 基于SVG的Web地理信息服务模型实例
        5.4.1 SVG对DOM的支持
        5.4.2 Apache Batik ToolKit
        5.4.3 基于Batik的SVG DOM解析
        5.4.4 基于标准IE浏览器的SVG Web地理信息服务模型实例
    5.5 SVG的发展前景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部门WEB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研究
    6.1 地理信息开发平台对Web地理信息服务的支持
        6.1.1 ESRI的g.net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结构
        6.1.2 MapInfo的MapXtreme2004和MapXtreme for Java平台
    6.2 基于AppServerLink技术的地理信息服务应用
        6.2.1 AppServerLink及其运行机制
        6.2.2 AppServerLink的Web开发结构
        6.2.3 AppServerLink的Web地理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6.3 GIServices平台应用实例:超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6.3.1 Web地理信息服务与物流
        6.3.2 AppLink Web地理信息服务下的PD MIS实例
    6.4 GIServices平台应用实例:电子商务平台
        6.4.1 电子商务与地理信息服务
        6.4.2 地理信息服务支持下的电子商务平台实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科技查新报告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致谢

(9)创业板市场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章 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基本概念
    第二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产生及发展过程
    第三节 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概况
第二章 创业板市场功能、定位暨组织结构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功能
    第二节 创业板市场定位
    第三节 创业板市场组织结构
第三章 创业板市场上市制度
    第一节 上市制度基本涵义
    第二节 美国NASDAQ市场上市制度
    第三节 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制度
    第四节 我国主板市场上市制度
    第五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制度
第四章 创业板市场保荐人制度
    第一节 保荐人制度涵义及其功能
    第二节 海外部分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简介
    第三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保荐人制度
第五章 创业板市场独立董事制度
    第一节 独立董事概念及其功能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崛起的动因
    第三节 我们主板市场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现状及问题
    第四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几个方面
第六章 创业板市场股票期权制度
    第一节 股票期权、期股理论基础
    第二节 期权原理及模型设计要点
    第三节 期股原理及模型设计要点
第七章 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
    第一节 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比较
    第三节 竞价制度与做市商制度比较
    第四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发展前景
    第五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的操作建议
第八章 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原则及审查
    第二节 创业板公司发行上市阶段的信息披露
    第三节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阶段的信息披露
第九章 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
    第一节 退市制度概念及其功能
    第二节 海外部分证券市场退市制度概述
    第三节 我国主板市场的退市制度
    第四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
第十章 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
    第一节 监管概念与监管体制
    第二节 证券监管的主要理论依据
    第三节 海外部分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比较
    第四节 我国主板市场监管制度
    第五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监管制度
    第六节 对我国证券监管的几点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十五"863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信息提取计算的动态交通数据分析及应用[D]. 姚琛.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4)
  • [2]可信系统保护模型研究与设计[D]. 邱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5)
  • [3]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 徐征和.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4]嵌入式无线网络化测控仪器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徐涢基. 江西理工大学, 2010(08)
  • [5]车载柴油机过滤器自动控制系统开发[D]. 王浩.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5)
  • [6]基于Globus Toolkit 4的网格服务研究开发[D]. 刘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7]基于GIS的移动终端LBS系统建设与实现[D]. 朱洪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8]基于Web的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D]. 王建涛.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04)
  • [9]创业板市场制度研究[D]. 涂春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标签:;  ;  ;  ;  ;  

“十一五”863计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