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用电浪费,低谷地区居民应享受用电优惠

减少用电浪费,低谷地区居民应享受用电优惠

一、减少电能浪费 居民低谷用电应优惠(论文文献综述)

田立霞[1](2021)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交通系统作为用能大户,为加速实现“双碳”目标,近年来,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能源、交通融合发展的战略与政策。高铁作为中长途运输中的主力军,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高铁用电构成中,牵引用电占比最大,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高铁运营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现深度绿色交通,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开展了一系列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研究,以优化高铁用能结构,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铁牵引负荷不同于生活、工业用电负荷,具有分布广、冲击性强、随机不稳定、功率大、时段特征显着、安全要求高等特征,大大地增加了新能源牵引供电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难度。在前期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高铁牵引负荷的特征、新能源发电出力特征及高铁沿线新能源分布情况等因素,在高铁沿线分段构建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使之与沿线大电网一同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在保障牵引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对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规划、容量配置以及后期运行调度展开研究,最后对高铁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1)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安全是高铁运行的前提条件。牵引供电系统作为高铁运行的唯一动力来源,在高铁安全稳定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部分中,首先介绍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其次,分别从高铁牵引供电风险分析和新能源发电并网影响的角度出发,确定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风险因子;然后,结合风险因子、高铁牵引供电和新能源发电相关技术条例,建立了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最后,根据安全测评体系,提出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为后续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及运行优化研究奠定基础。(2)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比分析高铁牵引功率、新能源出力及储能系统的特征,确定新能源发电采用高铁新能源微电网AT所的方式并入牵引供电系统。其次,综合高铁牵引网络分布特性及沿线风光分布情况,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给出了“局部微电网、全国高铁微电网互联、区块链技术做监督、大电网做安全保障”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和基本框架,解决了传统微电网供电范围与高铁路网分布广的冲突。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间电能互传互济,有效平抑不稳定新能源带来的冲击,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高铁新能源微电网与沿线大电网相联,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可保障高铁牵引供电安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3)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首先,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将牵引供电安全作为微电网定容模型的约束条件之一,采用多目标均衡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通过有效整合高铁线可用空闲土地面积、风光分布情况及相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装机等资源,实现互联新能源微电网新能源装机及储能容量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其次,采用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IQGA)对模型求解,结果发现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具有较好的新能源消纳潜力。(4)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首先,以牵引供电安全、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为指导,提出了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安全调度的基本原则;其次,根据牵引负荷特征,在牵引供电安全的约束下,对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系统进行“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调节,采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以牵引供电安全系数最大、成本最低、碳排放最少为目标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可提高互联微电网各环节能量综合利用率、牵引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最后,采用IQGA对模型进行求解,发现互联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成本低于不互联模式。

王姝睿[2](2021)在《储能在区域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经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对于提高能源效率、更有效地调度和使用电力、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关于能源的合理安排和战略调度对我国未来能源行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再生能源、储能、互联器在区域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有关研究,为当地电力系统参与方的风险控制以及规避进行支持、也为市场政策的拟定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对国家未来清洁发电目标的稳健实现具有战略布局意义。本文对2030年典型区域电力系统进行技术经济、电力电价和CO2排放上的预测,并确定增加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的好处,以及储能在其中的作用及技术经济性开展研究。采用的具体研究对象为内蒙古电力市场。该电力系统中的清洁发电占比相对较高,现有风电机组以及规划新增清洁能源发电机组容量增加,因此更加适合模拟电力系统中的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搭建了内蒙古电力系统模型,并对研究储能技术、可再生发电渗透率、互联容量等在电力市场中的经济价值评估。基于电力市场经济学理论,根据电网容量约束的要求,采用日前市场与日内市场联合模拟、省内市场与省间市场联合模拟的方法,构建竞争市场模型。采用不同时间粒度对市场进行模拟,使得模型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市场运行决策结果。采用地理上省内与省外联合模拟的方法,对互联器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同时采用省外的容量模拟更好地辅助竞争市场省内的模型运行,使得省内运行结果精确度更高。确定了竞争电力市场模型的经济性分析评估指标主要包含年度批发系统边际价格(SMP)、总发电成本、总发电净收入和CO2排放量。使用经济性分析评估指标,采用模型验证的方式,验证了竞争性电力市场模型的可用性和准确性。研究建立了 2030年典型区域电力系统的三种情景,即可再生能源情景、储能情景、互联情景,并分别进行了一系列案例研究。情景建立是根据现有的政策预测,并结合情景规划方法进行推演得到。可再生能源情景评估了内蒙古地区具有不同水平的电力可再生能源(RES-E)目标时,对电力市场整体产生的技术经济性和环境上的影响。储能情景包含四个具有不同储能容量的案例研究,用来从经济性的角度预测对于内蒙古电力市场来说合适的储能类型和容量。互联情景设计了四种具有不同互联容量的案例,以确定内蒙古电力市场的2030年恰当的互联容量值。研究表明,实现2030年的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可以降低消费者的电费,还可以实现总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模拟结果得出,内蒙古电力市场2030年的储能总容量在中等储能规模时可以最优化电力系统目标函数。更高容量的互联对降低电价、总发电成本和内蒙古电力市场的CO2排放具有有益的影响。对于典型区域电力系统进行敏感性情景分析,确定燃料价格波动因素、电力机组退役因素、储能成本因素以及储能政策因素对于模型结果的影响。采用经济性分析评估指标,在敏感性分析情景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结果鲁棒性较好,模型结果表现稳定。

冯安冬[3](2021)在《电力系统用户负荷分析及需求侧响应APP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容易接受手机银行、掌上营业厅以及各种线上交易的使用,既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减轻了各行各业的服务压力。本文致力于实现电力监测和集营销、监测于一体的APP的研发,让广大群众做到不出家门即可完成所有用电业务,所有业务线上流转、公开透明,既能满足用户需求,也能实时跟踪监控业务流程,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响应,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从而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满意度。本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根据用电负荷的特性,针对电力负荷软件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后台监测用户用电行为,对用户监测指标进行梳理归纳,结合用户行为调研情况,从家庭住房面积、人口数目、收入水平、学历情况、能源电能使用情况、家庭参与意愿等方面,结合价格因素,分析以空调负荷为代表的负荷用电变化情况。(2)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监测,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负荷特性,运用算法计算用户的可转移负荷、可削减负荷,从而完善负荷曲线的优化,保持电网的供需平衡。首先,建立可调度负荷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可调度负荷的数学模型结合天气、工作日周期变化特性,建立可调度潜力模型,并依托照明负荷、课题负荷、计算机机房负荷,实现对总互动潜力的调度分析。(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监测软件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电力网与信息网的融合,利用Java语言,tidb作数据库,建立双向响应APP,实现电力网与信息网的融合,通过建立多元用户与电网供需互动模型,应用用户与电网供需友好互动的互动机理,满足政府、供电企业、售电公司、用户等不同用户主体的互动需求。

王淼[4](2020)在《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全过程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海洋建设工作,海岛的合理开发及利用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于偏远海岛地区,电力供应是其发展的关键,依靠传统海底电缆的供电成本较高,不利于海岛的经济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在降低经济成本且环保无污染的基础上解决海岛的电力供应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微电网的采用具有较多优点,充分应用海岛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清洁能源,积极建设多种能源互补的海岛微电网供电系统,不但能够解决海岛居民的用电难题,还可以为污水处理负荷提供电力供给,从而解决海岛污水排放和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对海岛经济发展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由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关于某海岛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项目,为本课题提供基本的经费支持,研究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系统的规划与运行全过程优化方案,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提出了首先以负荷侧污水处理机组作为可控负荷进行系统功率平衡调节,再由蓄电池及柴油发电机根据功率差额进行补充调节的系统调度策略,并根据此策略建立了海岛微电网的系统调度模型。(2)以极小化系统建设成本和极小化柴油发电机燃油消耗为目标,构造相关运行约束条件,建立了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系统的全过程优化模型,对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蓄电池、柴油发电机等组件的规划数量和运行功率进行全过程优化。(3)以某一海岛微电网为例,根据本文提出的全过程优化方法,分别建立包含固定负荷和可控污水处理负荷的两种优化模型,釆用一种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解,并介绍了此方法。最后通过对两种模型的最优解对比分析,说明了污水处理负荷的可控性对于系统功率平衡调节和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的显着作用,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邢通[5](2020)在《大规模风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启,确定了“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成效初显,中长期交易市场实现常态化运行,八个现货市场试点稳步推进,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电力市场体系初具雏形。在此基础上,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发用电计划放开比例逐步扩大,传统的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将退出舞台,市场成为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由于风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风电参与市场存在天然劣势,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设计风电参与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等全市场体系交易机制,从而实现新能源消纳的目标,是我国电力市场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重点考虑风电的消纳问题,从中长期市场到现货市场,由日前市场深入到实时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研究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及优化运行,针对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研究省间风电交易策略,主要研究容如下:(1)概述了国内外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及交易体系。首先从国外典型电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总结了美国、英国、北欧等国家电力市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各国的电力工业概况和电力改革进程;然后,根据上述各国电力市场现状,从市场运营机构到市场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最后,立足电力体制改革的大环境,结合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基于风火打捆参与电力中长期合约交易、风光储协同参与短期交易电量、风电调峰辅助服务交易三方面分析了风电参与多级电力市场交易路径,为后续章节的电力交易优化模型和运营模式的研究做出铺垫。(2)提出了风电-火电参与电力中长期合约交易优化模型。首先,建立了年度双边协商交易、月度集中竞价交易、挂牌交易的电量确定和电价确定模型,简述了中长期市场合约电量的年分解到月、月分解到日、日分解到时的分解方式。然后,提出了风电和火电参与电力市场的两种方式,综合考虑系统备用、弃风惩罚、绿证交易等问题,基于此建立风火独立参与市场交易模型和联合参与市场交易模型,在满足功率平衡、系统备用等约束条件下研究发电侧收益最大的问题。最后,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风电和火电联合参与电力市场与单独参与相比,具有额外效益,克服了风电出力波动给系统带来的威胁,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提出了风险中立情景和风险非中立情景下的风-光-储参与电力日前交易优化模型。首先,建立了风-光-储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模型及其处理方法;其次,分别构建了风险中立情景下的风-光-储独立参与日前交易和合作参与日前交易的优化模型。然后,构建了基于CvaR的风险非中立下风-光-储参与日前交易优化模型,研究在不同风险置信水平情景下,风-光-储协同参与电力日前交易的效益。最后,选取了典型地区进行了算例分析,提出了考虑清洁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及风险性的风-光-储协同参与电力日前交易的最优策略。(4)提出了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竞价交易模型。风电-抽水蓄能联营能够增加风力发电的消纳率,且风电-抽水蓄能系统由于具有了一定的功率调控能力,其参与电力实时市场获得了盈利的能力。针对风电-抽水蓄能联营参与多时间尺度电力现货市场竞价的问题,考虑风电出力及市场结算价格的不确定性,关注日前市场与实时市场的联动关系,构建了风电-抽水蓄能系统多时间尺度竞价优化模型,在长时间尺度风电-抽水蓄能竞价优化模型中,对风电出力及实时市场平衡价格的不确定性,分别使用随机优化技术和鲁棒优化技术进行处理,并构建了基于条件风险机制(Conditional Value at Risk,CVaR)的日前出力申报决策优化模型;在短时间尺度风电-抽水蓄能竞价优化模型中,引入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机模型(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对风电出力及实时市场平衡价格进行滚动预测,并构建了实时出力申报决策优化模型对控制变量(实时市场出力申报量)进行控制优化,最后,加入反馈矫正环节形成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实时市场竞价的滚动优化过程,通过滚动优化,实现不确定性变量的提前预测值与实际发生值的逼近,保证实时竞价优化结果的准确性。(5)提出了火电-储能-需求响应联合参与风电调峰交易和效益补偿优化模型。从源荷两侧入手,引入需求响应机制,提出火电机组不同调峰阶段能耗成本模型,构建火电、储能与需求响应联合开展风电调峰交易优化模型;进一步,对比分析火电、储能、风电和需求响应合作和非合作时的运营收益,通过分析不同主体的效益变动情况,引入Sharply值法,构造火电、储能、需求响应联合调峰交易补偿机制;最后,选择中国东北某局域电网作为仿真对象。所提多源调峰交易成本测算模型,有效描述了不同调峰源的调峰成本。所提火电、储能、需求响应多源调峰交易多目标优化模型,能够兼顾调峰交易的经济性和环境性。相比火电、储能、需求响应独立调峰情景,当火电、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调峰时,调峰交易方案达到最优,表明两者间具有协同优化效益。所提火电、储能、需求响应多源调峰交易补偿机制,实现各调峰主体均能按照贡献率获取增量收益,实现调峰效益的最优化分配。(6)分析了风电参与跨省区电力市场消纳交易保障机制。首先,从政策内容解析、政策制定历程与调整、政策作用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梳理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政策。然后通过分析累计消纳权重达标值和测算电力交易需求量,建立了跨省区需求量交易模型和风电消纳水平评估模型,并以某省电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能够打破省间市场交易屏障,通过市场化方式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量。最后,从市场机制短期发展、运行机制短期发展、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远景三个方面给出风电参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的发展建议,针对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面临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消纳权重责任考核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量。

王坚娟[6](2018)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售电公司成立与关键业务研究 ——以YN省级电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的下发,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意见指明了深化改革电力体制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路径。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配售电公司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各界成立售电公司的热情高涨,但因政策准入、市场环境等约束,如何组建和运营售电公司面临诸多问题:如各类企业组建售电公司定位不清晰,对公司组建方式和业务运营问题的研究缺乏。论文将从实际需求着手,对省级电网企业组建售电公司案例开展研究,结论将对推进售电公司健康发展,促进电力体制改革政策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首先充分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观点,分析国外典型售电市场改革经验、典型售电公司组建经验和业务运营,结合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现状,以YN电网企业组建省级售电公司为案例,运用SWOT模型分析等方法,对省级售电公司进入市场的环境、技术、业务运营及合规设立等方面可行性进行分析。文章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电网企业自身运营特点,以实际案例提出了由电网公司所属企业来投资设立省级售电公司的可行性。针对售电公司运营提出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模式,对关键业务及其运营模式进行梳理,经过分析建议其应开展购售电业务、增量配电网业务、电能替代业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业务及综合能源管理业务,根据各业务运营特点分别提出“标准化”、“项目式”、“定制式”、“引导合作式”及“一站式”业务模式,来推动各项业务迅速投入运行并占领市场。作者希望能通过研究,为电网企业进入我国售电市场的可行性、主要业务运营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使得电网企业进入我国售电市场应该迅速且精准的找到定位,抓住电力市场改革的机遇,发挥电网运营及客户优势,发挥电网资本作用,结合政府政策导向开展业务,优化公司组织结构及内部运营,提升电网企业的市场参与程度及运行效率,不断发展取得更大的利润。

曹丽佳[7](2018)在《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智能电网以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和互补供能的思想来提高电力系统在能源转换效率、电能利用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以安全、清洁、经济、低碳、环保、电网与用户友好互动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智能电网用户接口(Smart Grid User Interface,SGUI)是电网与用户联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智能电网核心技术之一,旨在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革新电力服务的传统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开展,需求侧资源以其低成本、高效益以及响应速度快,自动化水平高成为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以用户侧信息、虚拟电厂为基础的理论研究亟需完善。虽然IEC61970等的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对电力市场下的发、输、配、用电有所定义与规范,但专门用于规范SGUI的信息模型没有详细的阐述,不能满足现阶段SGUI的发展需求,因此需建立SGUI统一的信息模型。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电网用户接口各参与方的具体需求以及不同用户的信息特征,即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的需求、场景、用例等基础性研究,构建出用户接口信息交互体系架构图,并给出其系统示意图。基于UML的建模方法利用EA建模工具,构建用户接口典型信息模型,并以用户接口中的具体场景分析信息模型的应用。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智能电网用户互操作需求分析属于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的共性技术研究,需要了解各方对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的具体需求以及不同用户的信息特征,并加以分析,主要包括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的场景、用例等基础研究。(2)针对智能电网用户接口相关业务应用的需求,构建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交互架构,给出用户接口的定义与用户接口信息交互体系架构图,为基础业务交互、用户接口业务交互提供技术实现方法。(3)用户接口建模分析基于UML的业务建模方法,利用Enterprise Architect(EA)建模工具,构建用户接口信息模型。根据用户接口中具体场景与用例分析,研究信息模型在用户接口中的具体应用。

乔红红[8](2018)在《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放开后的客户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本文系统性分析了售电侧放开及市场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后,供电企业在重构价值链和盈利模式,售电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监督管理严格化,电力市场呈现出多元竞争格局后,面对市场、人才、客户流失的风险,通过了解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营销策略,以德州供电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供电企业的营销现状进行多维度分析,并结合公司实际运行情况,制定适合德州供电公司的客户营销策略。首先,本文阐述了售电侧放开下我国电力市场面临的形势,分析了供电公司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宏观环境和市场环境,尤其是近期的售电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对供电市场带来的变化,以及月度竞价市场和长协市场的情况。同时,对德州供电公司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利用4Ps理论和SWOT分析工具对德州供电公司的客户现状和机遇做出分析。其次,引入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对“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体系如建设进行了简介,通过建立大数据模型,并以电力营销数据库为基础提出了适合德州供电公司的客户市场营销策略和服务营销策略。市场方面先根据市场STP战略分析进行客户市场细分,再从开展客户星级评定、优化售前服务和抢占“煤改电”增量市场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规划并提出客户应对策略。服务方面主要从客户差异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品牌服务策略和开展客户“互联网+”信息服务新模式四方面分别提出优化策略,加强客户粘度。随后,提出了德州供电公司客户营销策略的系列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建设坚强电网为基础,加强客户营销业务风险控制策略、增强竞价能力相关策略、人力资源保障策略和网络安全保障策略四个部分,为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最后,本文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管理体系,提出要在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下,对各类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和用电负荷的接入进行优化调度,交叉互补,以实现电网资源效益最大化。主要通过对包括综合服务流程、节能改造、优化园区供电服务模式、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体系以及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体系的建设,最终实现单一电力供应服务到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的转变。

张玮[9](2016)在《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效益分析、评价与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尤其是对电力的需求量,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力工业的基础性服务支撑,电力数据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晴雨表。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工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由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逐渐落后于二三产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仅在量上与日俱增,同时在质上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但是由于化石能源有限、清洁能源消纳比例低等原因,导致大量问题的产生,主要包括:电力供需不平衡、电力供应不足、电力事故突发等等。本文提出了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的概念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以电力客户群为研究对象,对有序用电效益、评价及优化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针对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序用电实施途径、方案编制、效果评价的研究现状基础上,对有序用电基本理论体系及基本管理框架、方案的编制流程、主要实践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序用电基本概念、有序用电主要内容、管理流程和实际意义;提出了有序用电的基本管理框架、方案编制原则和实施流程;从技术、经济、行政三个角度分析了有序用电的实践途径。其次,对有序用电用户进行了分类和分组,按照从属关系、可错避峰负荷量、用户行业等方面进行分类;设计了有序用电序位指标体系思路,并构建了有序用电指标体系,同时引入三角模糊评价模型,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处理,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对客户群有序用电编制与管理效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客户群有序用电方案编制方法,包括方案编制基础、方案设计等;在此基础上对客户群有序用电效果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计算算法;同时引入物元可拓模型,对指标进行集成赋权,并建立了管理效果检验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将虚拟电厂引入到客户群有序用电研究中,根据客户群用电特性提出客户群协同虚拟电厂参与发电调度优化的概念;建立了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和鲁棒随机调度优化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建立了客户群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效益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接着,对客户群参与有序用电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电动汽车用户群用电特性建立了电动汽车用户群有序消纳风电调度优化模型,并进行了多目标调度模型求解;分析了工业用户用电特性,建立了工业用户群有序消纳光伏发电调度优化模型和光伏发电增量效益分配模型;以清洁呢个月发电功率模拟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客户群有序用电收益分析模型和客户群有序消纳清洁能源调度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同时,分别研究了价格型需求响应理论和激励型需求响应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售电商参与需求响应的运营模式,建立了客户群响应负荷测算模型和售电商参与发电调度优化模型,并进行了算例分析;建立了客户群响应售电商调度的效益评价模型,对相关利益主体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并进行了算例分析。最后,本文对有序用电相关理论及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有序用电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所得研究成果对未来有序用电工作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王玥娇[10](2015)在《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与定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用户侧用电设备的技术更新,敏感负荷的增加使用户对优质供电的需求日渐强烈,对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质量扰动可能造成用电设备非正常工作,严重时引起生产过程中断,从而使电力用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优质电力园区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为目标,依靠定制电力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优质、高效的电力供给与应用,吸引了敏感负荷比重较大的各类行业用户入驻。本文针对优质电力园区建设中用户电能质量等级划分和电能质量定价模型两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以电能质量对敏感负荷影响分析、不同行业电力系统设计规范为技术依据,以电能质量扰动对敏感负荷影响产生的经济损失评估为经济性依据,根据电力行业标准《优质电力园区供电技术规范》中不同电能质量等级参数的规定,分别进行了单一用户负荷分级供电方案和以行业用户为对象的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电能质量经济性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利用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估方法,研究电能质量扰动给电力用户和配电网造成的技术经济后果,对电能质量经济成本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成本项的定义及量化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电能质量附加电价定价模型,在正确反映优质供电成本的前提下,以实现电力用户和配电网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综合考虑实行电能质量分级定价前后电能质量经济损失的差异、优质供电成本和配电网通过附加电价获得的合理利润,利用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估方法进行双方的成本效益分析。定价模型的经济性评估结果可作为用户选择电能质量等级和配电网优质供电方案投资决策的依据。最后,以国内某半导体制造业用户为背景,根据用户电能质量需求,提出可行的优质供电方案,验证了定价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性,选择兼具有效性和经济性的供电方案。

二、减少电能浪费 居民低谷用电应优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减少电能浪费 居民低谷用电应优惠(论文提纲范文)

(1)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铁供电安全研究现状
        1.3.2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现状
        1.3.3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定容研究现状
        1.3.4 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微电网调度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高铁供电理论
        2.1.1 高铁供电系统基本架构
        2.1.2 牵引供电原理
    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
        2.2.1 可行性及必要性
        2.2.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牵引供电的特殊性
        2.2.3 重点研究内容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牵引供电安全理论
        2.3.2 定容优化理论
        2.3.3 调度优化理论
        2.3.4 多目标优化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方法研究
    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的重要性
    3.2 风险识别
        3.2.1 历史电力机车故障分析
        3.2.2 新能源发电并网的影响
        3.2.3 风险因子
    3.3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性测度
        3.3.1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测评体系
        3.3.2 高铁新能源牵引供电安全系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4.1 新能源发电并入牵引供电系统的并入方式
        4.1.1 特征分析
        4.1.2 并入方式的选取
    4.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构建原则
    4.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基本架构
    4.4 建立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的核心技术
        4.4.1 能源互联网技术
        4.4.2 区块链技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研究
    5.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主要相关因素分析
        5.1.1 新能源发电预测
        5.1.2 牵引负荷预测
    5.2 “源-源-储”互动调节机制
    5.3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定容模型
        5.3.1 MOPEC模型框架
        5.3.2 目标函数
        5.3.3 约束条件
    5.4 基于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求解
        5.4.1 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4.2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5.4.3 改进型量子遗传算法流程
    5.5 算例仿真
        5.5.1 输入数据
        5.5.2 参数设置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研究
    6.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
        6.1.1 高铁“源-网-车-储”多环节互动机制
        6.1.2 情景分析
    6.2 基于安全约束的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调度模型
        6.2.1 目标函数
        6.2.2 约束条件
        6.2.3 模型求解
    6.3 算例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研究
    7.1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7.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基本理论
        7.2.1 模糊神经网络
        7.2.2 模糊神经网络原理
    7.3 高铁新能源微电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3.1 模型的构建
        7.3.2 模型评价过程
    7.4 算例仿真
        7.4.1 数据预处理
        7.4.2 模型求解
        7.4.3 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果与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储能在区域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际电力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2.2 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2.3 电力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竞争电力市场经济分析与评估模型
    2.1 竞争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及交易模型
        2.1.1 区域电力市场及交易模型
        2.1.2 互联电力市场及交易模型
    2.2 竞争电力市场建模
        2.2.1 建模方法与逻辑
        2.2.2 经济性分析指标
    2.3 模型验证
        2.3.1 综合单一电力市场
        2.3.2 英国大不列颠电力市场
        2.3.3 法国电力市场
        2.3.4 模型验证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典型区域电力市场情景分析
    3.1 情景建立
        3.1.1 可再生能源情景
        3.1.2 储能情景
        3.1.3 互联情景
    3.2 可再生能源情景结果分析
        3.2.1 系统边际价格
        3.2.2 平准化电力成本
        3.2.3 系统总发电成本
        3.2.4 电力系统净利润
        3.2.5 碳排放
    3.3 储能情景结果分析
        3.3.1 系统边际价格
        3.3.2 平准化电力成本
        3.3.3 系统总发电成本
        3.3.4 电力系统净利润
        3.3.5 碳排放
        3.3.6 储能在区域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3.4 互联情景结果分析
        3.4.1 系统边际价格
        3.4.2 系统总发电成本
        3.4.3 电力系统净利润
        3.4.4 碳排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敏感性情景分析
    4.1 燃料价格
    4.2 电力机组因素
    4.3 储能成本因素
    4.4 储能政策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电力系统用户负荷分析及需求侧响应APP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负荷监测概念
        1.2.2 智能终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电力用户用电行为监测分析
    2.1 引言
    2.2 用户监测指标
    2.3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
        2.3.1 家庭住房面积
        2.3.2 家庭人口数目
        2.3.3 家庭成员最高学历
        2.3.4 家庭收入水平
        2.3.5 家庭能源及电能的使用情况
    2.4 价格因素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力负荷调度潜力分析
    3.1 引言
    3.2 用能监测
    3.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潜力分析
        3.3.1 潜力分析数据矩阵
        3.3.2 潜力分析相似日
        3.3.3 潜力分析对象
    3.4 算例分析—某小区用能分析与潜力计算
        3.4.1 空调负荷
        3.4.2 照明负荷
        3.4.3 客梯负荷
        3.4.4 计算机房负荷
        3.4.5 总互动潜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力监测APP设计
    4.1 软件需求
    4.2 设计思路
    4.3 软件功能
        4.3.1 首页展示
        4.3.2 方案公告
        4.3.3 时段分布
        4.3.4 收益明细
        4.3.5 用能分析
        4.3.6 奖励兑换
    4.4 模块介绍
        4.4.1 首页未参与用户提示
        4.4.2 首页展示
        4.4.3 方案公告
        4.4.4 时段分布
        4.4.5 捕获明细
        4.4.6 每日捕获明细
        4.4.7 用能分析
        4.4.8 用户特征与能耗水平
        4.4.9 用能建议
        4.4.10 奖励兑换
        4.4.11 兑换电费
        4.4.12 绑定E+
        4.4.13 兑换E+积分
        4.4.14 兑换商品
        4.4.15 用能监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全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当前研究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海岛微电网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2.1 传统海岛微电网的总体结构
        2.1.1 微电网概念
        2.1.2 微电网的典型运行模式
        2.1.3 传统海岛微电网的典型结构
    2.2 风/光/柴/蓄模型
        2.2.1 风电机组模型
        2.2.2 太阳能发电系统
        2.2.3 储能系统
        2.2.4 柴油发电机组
    2.3 传统海岛微电网的不足及优化方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模型及调度策略分析
    3.1 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结构
    3.2 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数学模型
        3.2.1 风电机组
        3.2.2 太阳能发电机组
        3.2.3 储能系统
        3.2.4 柴油发电机组
        3.2.5 负荷模型
    3.3 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系统调度策略
        3.3.1 污水处理负荷调度策略
        3.3.2 储能系统及柴油发电机调度策略
        3.3.3 含可控污水处理负荷的海岛微电网系统调度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全过程优化模型
    4.1 优化问题的提出
    4.2 目标函数
        4.2.1 极小化系统建设成本目标
        4.2.2 极小化柴油发电机燃油消耗模型
    4.3 约束条件设置
    4.4 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算例分析
    5.1 算例概况
    5.2 优化结果分析
        5.2.1 优化中的最优解分析
        5.2.2 污水处理负荷可控作用分析
        5.2.3 系统功率平衡分析
        5.2.4 特殊情况下的系统经济性和稳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大规模风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电参与中长期合约交易研究现状
        1.2.2 风电参与日前交易研究现状
        1.2.3 风电参与实时竞价交易研究现状
        1.2.4 风电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风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现状及交易体系概述
    2.1 国外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及风电参与交易情况
        2.1.1 美国电力市场现状及风电参与交易情况
        2.1.2 英国电力市场现状及风电参与交易情况
        2.1.3 北欧电力市场现状及风电参与交易情况
    2.2 国内电力市场发展现状及风电参与交易情况
        2.2.1 电力市场概况
        2.2.2 电力市场改革进程
        2.2.3 风电参与市场交易情况
        2.2.4 电力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2.3 国内电力市场交易体系
        2.3.1 中长期交易市场
        2.3.2 日前现货交易市场
        2.3.3 实时交易市场
        2.3.4 辅助服务交易市场
    2.4 风电参与多级电力市场交易路径
        2.4.1 风火打捆参与电力中长期合约交易
        2.4.2 风光储协同参与现货市场
        2.4.3 风火调峰辅助服务交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火电参与电力中长期合约交易优化模型
    3.1 引言
    3.2 中长期电力市场
        3.2.1 中长期电力市场交易方式
        3.2.2 中长期合约电量分解
    3.3 风电-火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优化模型
        3.3.1 风电与火电独立参与市场交易
        3.3.2 风电-火电联合参与市场交易
        3.3.3 约束条件
    3.4 算列分析
        3.4.1 基础数据
        3.4.2 算例结果
        3.4.3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电-光伏-储能协同参与电力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风-光-储系统不确定性建模及处理
        4.2.1 风-光-储系统不确定性建模
        4.2.2 风-光不确定性处理
    4.3 风险中立情景下风-光-储参与电力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4.3.1 风-光-储参与电力日前交易机制
        4.3.2 风险中立情景下风-光-储参与电力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4.3.3 算例分析
    4.4 风险非中立下风-光-储参与电力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4.4.1 CVaR理论方法
        4.4.2 风险非中立情景下风-光-储参与电力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4.4.3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风电-抽水蓄能电站参与电力实时竞价交易模型
    5.1 引言
    5.2 电力实时市场概述
        5.2.1 日前市场与实时市场的联动关系
        5.2.2 实时市场中的两种典型结算方式
        5.2.3 多时间尺度竞价优化框架及基本假设
    5.3 长时间尺度风电-抽水蓄能竞价优化模型
        5.3.1 风电-抽水蓄能出力模型
        5.3.2 风电-抽水蓄能日前竞价收益函数
        5.3.3 基于CVaR的长时间尺度竞价优化模型
    5.4 短时间尺度风电-抽水蓄能竞价优化模型
        5.4.1 短时间尺度竞价优化流程
        5.4.2 基于SVM的实时市场滚动预测模型
        5.4.3 实时竞价策略的滚动优化模型
        5.4.4 反馈矫正策略
        5.4.5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火电-储能-DR联合调峰交易优化模型
    6.1 引言
    6.2 不同调峰源参与调峰交易成本
        6.2.1 火电调峰成本
        6.2.2 储能系统调峰成本
        6.2.3 灵活性负荷调峰成本
    6.3 火电-储能-DR联合调峰交易优化模型
        6.3.1 多源调峰交易目标
        6.3.2 多源调峰约束条件
        6.3.3 算例分析
    6.4 火电-储能-DR联合调峰交易补偿机制
        6.4.1 不同主体角色分析
        6.4.2 不同主体效益分析与测算
        6.4.3 不同主体效益协调模型
        6.4.4 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风电参与跨省区电力市场消纳交易保障机制
    7.1 引言
    7.2 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政策
        7.2.1 政策内容解析
        7.2.2 政策制定历程与调整
        7.2.3 政策作用影响分析
    7.3 风电参与跨省域市场消纳交易保障机制
        7.3.1 累计消纳权重达标值
        7.3.2 电力交易需求量测算
        7.3.3 跨省区需求量交易模型
        7.3.4 风电消纳水平评估模型
        7.3.5 实例分析
    7.4 风电参与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发展建议
        7.4.1 市场机制短期发展建议
        7.4.2 运行机制短期调整建议
        7.4.3 可再生能源消纳机制远景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6)电力市场竞争中售电公司成立与关键业务研究 ——以YN省级电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内容
    3.研究现状
    4.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售电公司发展综述
    5.国外售电公司发展情况
    6.国内售电公司发展情况
        6.1 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
        6.2 发电企业的售电公司
        6.3 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
第三章 省级电网企业成立售电公司可行性分析
    7.政策环境可行性分析
        7.1 全国性政策分析
        7.2 云南政策分析
        7.3 当前政策下电网企业定位
    8.技术可行性分析
    9.竞争性业务可行性分析
        9.1 管制业务和竞争业务界面划分的研究
        9.2 开展业务可行性研究
    10.合规可行性分析
        10.1 网所属企业投资设立省级售电公司
        10.2 公有企业投资设立省级售电公司
        10.3 直接投资设立省级售电公司
    11.电网企业成立售电公司SWOT分析
        11.1 优势分析
        11.2 劣势分析
        11.3 机会分析
        11.4 威胁分析
    12.省级电网企业成立售电公司分析结论
第四章 省级售电公司业务模式分析
    13.购售电业务
        13.1 购售电业务类型
        13.2 购售电业务模式
    14.增量配电网业务
        14.1 增量配电网业务类型
        14.2 增量配电网业务模式
    15.电能替代业务
        15.1 电能替代业务类型
        15.2 电能替代业务模式
    16.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业务
        16.1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业务类型
        16.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业务模式
    17.综合能源管理业务
        17.1 综合能源管理业务类型
        17.2 综合能源管理业务模式
第五章 YN省级电网企业成立与运营售电公司案列分析
    18.售电公司性质、功能定位和主要职责
        18.1 电网企业成立售电公司方案研究
    19.售电公司业务开展方案研究
        19.1 售电公司与电网企业界面划分
        19.2 售电公司主要业务模式
    20.售电公司的组织架构设计
        20.1 组织机构形式
        20.2 部门职责及岗位设置
    21.运行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22.研究结论
    23.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
        1.2.2 配用电领域信息模型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需求分析
    2.1 用户接口典型场景
        2.1.1 能效管理
        2.1.2 分布式电源并网
        2.1.3 优化电动汽车充电
    2.2 用户接口用例分析
        2.2.1 能效管理
        2.2.2 分布式电源并网
        2.2.3 优化电动汽车充电
    2.3 用户接口互操作需求分析
        2.3.1 功能性需求
        2.3.2 非功能性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架构研究
    3.1 SGUI交互架构研究
        3.1.1 SGUI交互架构原则
        3.1.2 SGUI信息交互架构
        3.1.3 用户接口系统示意图
    3.2 用户交互需求分析
        3.2.1 用户互操作概念模型
        3.2.2 用户交互需求分析
    3.3 用户互操作业务流程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构建
    4.1 信息建模方法论
        4.1.1 建模方法UML
        4.1.2 公共信息模型CIM
        4.1.3 EA建模工具
    4.2 SGUI信息模型的构建
        4.2.1 域包
        4.2.2 注册包
        4.2.3 事件包
        4.2.4 报告包
        4.2.5 参与包
        4.2.6 询问包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应用
    5.1 集中式空调参与需求响应项目
        5.1.1 场景描述
        5.1.2 用例分析
        5.1.3 信息模型的应用
    5.2 电动汽车充电参与需求响应项目
        5.2.1 场景描述
        5.2.2 用例分析
        5.2.3 信息模型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信息模型中缩略语表示的解释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放开后的客户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供电营销理论
    2.1 供电营销关键理论基础
        2.1.1 服务营销策略
        2.1.2 产品策略
        2.1.3 价格策略
        2.1.4 分销和促销策略
    2.2 市场营销理论工具
        2.2.1 4Ps理论
        2.2.2 SWOT分析工具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德州供电公司营销环境多维度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Eolitical)环境
        3.1.2 经济(Economic)环境
        3.1.3 技术(Technological)环境
        3.1.4 电力改革
    3.2 市场环境分析
        3.2.1 售电公司市场
        3.2.2 月度竞价市场
        3.2.3 长协市场
    3.3 行业环境分析
        3.3.1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3.3.2 潜在进入者的实力
        3.3.3 替代品的威胁力
        3.3.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3.5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4 德州供电公司营销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4.1 服务现状
        3.4.2 存在问题
        3.4.3 原因分析
    3.5 德州供电公司SWOT分析
        3.5.1 优势(Strength)
        3.5.2 劣势(Disadvantages)
        3.5.3 机会(Opportunities)
        3.5.4 威胁(Threats)
        3.5.5 SWOT分析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德州供电公司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4.1 “以客户为中心”的供电服务体系简介
    4.2 大数据模型的建立
    4.3 市场策略
        4.3.1 市场STP战略
        4.3.1.1 公司市场细分
        4.3.1.2 目标市场选定
        4.3.1.3 公司市场定位
        4.3.2 优化售前环节
        4.3.3 制定促销策略
        4.3.3.1 销售渠道
        4.3.3.2 广告投放促销
        4.3.3.3 形象宣传促销
        4.3.3.4 公共关系促销
    4.4 服务策略
        4.4.1 差异化服务策略
        4.4.2 多措并举提升电力服务质量
        4.4.3 开展“互联网+”服务新模式
        4.4.4 品牌服务策略
    4.5 新增“煤改电”市场
    4.6 供电服务体系保障措施
        4.6.1 业务风险控制策略的制定
        4.6.2 竞价策略的制定
        4.6.3 网络安全应对策略的制定
        4.6.4 人才培训与激励策略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能源管理
    5.1 综合服务流程
    5.2 节能改造
    5.3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建设
    5.4 优化园区供电服务模式
    5.5 构建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体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9)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效益分析、评价与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有序用电实施途径研究现状
        1.2.2 有序用电方案编制研究现状
        1.2.3 有序用电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2.4 电力客户群用电管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主要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有序用电的主要理论体系
        2.1.1 有序用电基本概念
        2.1.2 有序用电主要内容
        2.1.3 有序用电管理流程
        2.1.4 有序用电实际意义
    2.2 有序用电的基本管理框架
        2.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2 错避峰指标分解
        2.2.3 有序用电方案编制
        2.2.4 有序用电执行后评估
    2.3 有序用电方案的编制流程
        2.3.1 有序用电实施原则
        2.3.2 有序用电实施方案
        2.3.3 有序用电分级预案
        2.3.4 有序用电实施流程
    2.4 有序用电的主要实践途径
        2.4.1 技术途径分析
        2.4.2 经济途径分析
        2.4.3 行政途径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客户群有序用电序位分析与评价模型
    3.1 有序用电用户分类与分组
        3.1.1 有序用电用户分类
        3.1.2 有序用电用户分组
    3.2 有序用电序位评价指标体系
        3.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2.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3.2.3 有序用电指标体系
    3.3 有序用电序位三角模糊评价模型
        3.3.1 评价指标预处理
        3.3.2 三角模糊赋权方法
        3.3.3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客户群有序用电编制与管理效果评价模型
    4.1 客户群有序用电方案编制方法
        4.1.1 有序用电方案编制基础
        4.1.2 有序用电方案编制中的错避峰目标分解
        4.1.3 用户有序用电用户选择与方案生成
    4.2 客户群有序用电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4.2.1 评价指标筛选
        4.2.2 指标体系构建
        4.2.3 评价指标计算
    4.3 客户群有序用电管理效果评价模型
        4.3.1 指标集成赋权方法
        4.3.2 物元可拓评价模型
        4.3.3 管理效果检验模型
        4.3.4 算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客户群有序协同虚拟电厂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5.1 客户群与虚拟电厂协调概念
        5.1.1 客户群用电特性
        5.1.2 虚拟电厂基本概念
        5.1.3 客户群与虚拟电厂协调
    5.2 客户群参与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5.2.1 虚拟电厂构成介绍
        5.2.2 虚拟电厂调度优化模型
        5.2.3 鲁棒随机调度优化模型
        5.2.4 算例分析
    5.3 客户群参与虚拟电厂调度效益评价模型
        5.3.1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5.3.2 虚拟电厂调度效益评价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客户群直接消纳清洁能源发电有序调度优化模型
    6.1 电动汽车用户群有序消纳风电调度优化模型
        6.1.1 电动汽车用户群用电特性
        6.1.2 电动汽车协助风电调度模型
        6.1.3 多目标调度模型求解
        6.1.4 算例分析
    6.2 工业用户群有序消纳光伏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6.2.1 工业用户用电特性
        6.2.2 工业用户协助光伏发电调度模型
        6.2.3 光伏发电增量效益分配模型
    6.3 客户群有序消纳清洁能源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6.3.1 清洁能源发电功率模拟方法
        6.3.2 客户群有序用电收益分析模型
        6.3.3 客户群有序消纳清洁能源调度模型
        6.3.4 算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客户群响应售电商参与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7.1 需求响应理论体系
        7.1.1 价格型需求响应
        7.1.2 激励型需求响应
    7.2 需求响应下售电商调度优化模型
        7.2.1 售电商运营模式分析
        7.2.2 客户群响应负荷测算模型
        7.2.3 售电商参与发电调度优化模型
        7.2.4 算例分析
    7.3 客户群响应售电商调度的效益评价模型
        7.3.1 系统动力学模型
        7.3.2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3.3 算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10)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与定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
        1.2.2 电能质量定价模型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2章 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
    2.1 电能质量等级划分的必要性
    2.2 电能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
        2.2.1 电能质量对敏感负荷影响分析
        2.2.2 不同行业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2.2.3 电能质量经济损失评估
    2.4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能质量等级划分
        2.4.1 单一用户电能质量等级划分
        2.4.2 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分级定价模型
    3.1 电能质量分级定价流程
    3.2 优质供电成本计算
    3.3 分级定价模型
    3.4 电能质量经济性评估方法
        3.4.1 数据收集方法
        3.4.2 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3.4.3 优质供电方案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能质量分级定价模型的应用
    4.1 调研及基础数据
        4.1.1 电能质量经济性调研
        4.1.2 基础数据
    4.2 电能质量现状经济性评估
    4.3 优质电力园区供电方案及附加电价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四、减少电能浪费 居民低谷用电应优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铁新能源微电网规划定容及调度优化研究[D]. 田立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储能在区域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经济性研究[D]. 王姝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3]电力系统用户负荷分析及需求侧响应APP的设计[D]. 冯安冬. 扬州大学, 2021(08)
  • [4]含污水处理可控负荷的海岛微电网全过程优化研究[D]. 王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大规模风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及优化模型研究[D]. 邢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6]电力市场竞争中售电公司成立与关键业务研究 ——以YN省级电网为例[D]. 王坚娟. 云南大学, 2018(01)
  • [7]智能电网用户接口信息模型的研究[D]. 曹丽佳.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8(01)
  • [8]电力体制改革售电侧放开后的客户营销策略研究[D]. 乔红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9]电力客户群有序用电效益分析、评价与优化模型研究[D]. 张玮.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12)
  • [10]优质电力园区电能质量等级划分与定价模型研究[D]. 王玥娇.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减少用电浪费,低谷地区居民应享受用电优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