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革兰阴性杆菌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比较

普通革兰阴性杆菌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比较

一、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韩飞,张帅帅[1](2021)在《综合医院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住院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儿童及成人痰培养所分离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结果儿童和成人患者痰培养分离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别占71.3%和91.4%,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28.7%和8.6%;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21.9%)和流感嗜血杆菌(19.4%),而成人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25.3%)和肺炎克雷伯菌(24.5%);儿童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均100%敏感,耐药率最高者依次为红霉素(96.9%)、四环素(75.8%)、复方新诺明(49.3%);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利福平100%敏感,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49.8%);成人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9.7%,对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耐药率多数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15%,对其他抗菌药物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耐药率<40%。结论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菌谱和耐药性差异大,经验用药时应考虑这种差异性,及时参照病原学结果合理规范治疗。

陈琳[2](2021)在《艾滋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3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确诊艾滋病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VITEK-CompactⅡ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2019年10月间艾滋病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370株,其中真菌114株,占30.81%;革兰阴性菌130株,占35.14%;革兰阳性菌126株,占34.05%。检出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为37株,占10.00%,非发酵菌共36株,占9.73%;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菌居多,共82株,占22.16%。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检出率分别为70.83%和32.43%;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8.33%,29.73%;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57.14%和22.2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37.04%和92.68%。结论:艾滋病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较广,耐药菌检出率偏高,需加强对艾滋病患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控,选择适合艾滋病患者的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出现的速度。

王瑞[3](2021)在《泌尿系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我院泌尿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患者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的641例泌尿系感染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尿液一般菌培养、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泌尿系感染病原体构成及耐药特点。结果:泌尿系感染患者共641例,其中男性213例(33.2%),女性428例(66.8%),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为1:2.01,平均年龄(66.1±16.1)岁。641例患者中,糖尿病患者294例,占45.9%;慢性肾脏病128例,占20.0%;前列腺疾病117例,占18.3%;肾、膀胱结石96例,占15.0%;导尿及输尿管膀胱造瘘191例,占29.8%。妊娠患者4例,0.6%。641例患者中,362例尿培养阳性,占56.5%。362例患者共分离培养得到476株菌株,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为301株、98株、77株,各占63.2%、20.6%、16.2%。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84株(38.7%)、肺炎克雷伯菌50株(10.5%)、奇异变形杆菌15株(3.2%)、铜绿假单胞菌13株(2.7%)、鲍曼不动杆菌7株(1.5%)。革兰阳性球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屎肠球菌52株(10.9%)、粪肠球菌16株(3.4%)、无乳链球菌B群7株(1.5%)。真菌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21株(4.4%)、白色假丝酵母菌15株(3.2%)、热带假丝酵母菌12株(2.5%)。男性泌尿系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女性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奇异变形菌。≥60岁常见病原菌依次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粪肠球菌。糖尿病患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慢性肾脏病患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0.8%、50.0%、67.9%,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厄他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耐药率分别为100.0%、100.0%、84.3%、11.2%、2.2%、1.1%、1.1%、1.1%、0.0%。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耐药率>90%,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分别为16.7%、0.0%,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耐药率为0.0%。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47.6%、33.3%、47.6%,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0.0%、0.0%、6.7%,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分别为58.3%、50.0%、58.3%,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耐药率均为0.0%。结论:我院2018年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尿培养检出率在性别方面无差异,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导尿患者尿培养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非慢性肾脏病、未导尿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尿培养检出率增加,中老年患者易患泌尿系感染。不同性别、年龄、基础病的患者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大肠埃希菌在各种人群中均是最主要的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约占50%,ESBLs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明显高ESBLs阴性的革兰阴性杆菌。治疗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可选用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头霉素、碳青霉烯)的耐药率高于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对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的耐药率低。在大肠埃希菌中,男性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女性。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男性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高于女性,老年患者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高于非老年。泌尿系真菌感染以光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耐药。

郭慧慧[4](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梁群[5](2020)在《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江西省肿瘤医院2016-2019年临床分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变迁。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上传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16年至2019年近4年的上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分析细菌分布情况、药敏试验结果,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8年版标准进行结果判断,数据用WHONET2018软件分析。结果:近四年江西省肿瘤医院从临床共检出10338株非重复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181株(30.77%),革兰阴性菌7157株(69.23%)。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占了革兰阴细菌的前四位;革兰阳性菌中检出的主要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菌标本分布以痰4615株(44.64%)和伤口分泌物1775株(17.17%)为主。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低于3%,相差不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复合制剂活性较好,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类耐药率低于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活性超过95%,对氟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大肠埃希菌高于肺炎克雷伯菌,二者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产生耐药性。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西丁的敏感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但是对头孢他定敏感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更高,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敏感。鲍曼不动杆菌没有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完全敏感。MASR的检出率在20%-3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氨基糖苷类、利福平、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呋喃妥因、氯霉素的敏感率均较高,除2018年检出有0.2%对万古霉素有耐药外,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数为0株。结论:江西省肿瘤医院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耐药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有效必要的措施控制,同时规范对抗菌药物的应用。

车瑞香[6](2020)在《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细菌,可引起猪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以及败血症,给猪的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上主要通过抗菌药物对猪链球菌进行防治。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逐渐增强,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因此,探究其多重耐药机制是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和合理用药的前提。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是兽医临床常用的药物。然而,猪链球菌对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不仅越来越严重,且表现为多重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已经在我国限制使用,为什么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对这三类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故本研究针对该问题,一方面开展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耐药监测工作,另一方面以猪链球菌ATCC 700794为研究对象,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通过体外诱导的方式获得了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多重耐药猪链球菌;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泰乐菌素压力下的猪链球菌蛋白质组学,发现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CysM)可能与多重耐药有关,为证明该蛋白和耐药的关系,采用基因敲除和回补技术构建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从耐药表型、细菌生物被膜、代谢产物含量变化和基因水平四个层面上,阐明CysM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猪链球菌多重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最后基于分子模拟和分子互作技术分析泰乐菌素是否还与CysM蛋白结合。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2017~2019年黑龙江省7个不同猪场的猪链球菌,进行了细菌的耐药监测。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省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以4型为优势血清型,并呈多重耐药的现象。分离的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最为严重分别为97.5%和92.5%,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大于128μg/m L,扩增率最高的耐药基因分别为tet M和erm B。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0%。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猪链球菌都具有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由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并不是100%,故推测生物被膜可能是猪链球菌形成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之一。(2)基于实验室前期的蛋白组学,通过Heatmap和PPI蛋白网络重新分析了1/4 MIC(0.125μg/m L)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猪链球菌的171个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CysM蛋白处于这些差异蛋白的中间位置,推测其可能与猪链球菌的耐药性有关。(3)在泰乐菌素选择压力下,利用实验室体外强诱导的方式,获得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并测定其耐药表型。结果显示,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金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分别增加了256倍、128倍、64倍、4倍、32倍和4倍,而对氟苯尼考和青霉素K的MIC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以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为受试菌株,利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技术对cysM基因和CysM蛋白的表达量进行测定,发现其表达量发生显着的上调,证明CysM蛋白可能与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4)利用同源重组的方式,结合流式细胞术获得了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同时利用质粒回补的方式获得了回补株。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cysM基因缺失株和cysM基因回补株的耐药表型。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泰乐菌素、四环素和恩诺沙星的MIC降低了4倍,替米考星降低了128倍,金霉素降低了8倍,氧氟沙星降低了32倍。而cysM基因回补株对上述六种药物的MIC虽然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恢复到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耐药水平。其中,泰乐菌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MIC升高了2倍,替米考星升高了32倍。耐药表型实验初步证明了CysM和猪链球菌的多重耐药性有关。(5)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探讨cysM基因与生物被膜形成量和形成能力的关系。结果显示,在cysM基因缺失株中,生物被膜的形成量和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证明CysM参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6)利用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进行了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含量及相关基因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相比,cysM基因缺失株中,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显着降低;而在回补株中,半胱氨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敲除前二者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S-腺苷甲硫氨酸的含量虽然有部分恢复,但没有恢复到敲除前的表达水平,仍具有显着性差异。cysM基因缺失株中met I、met K、mtn N和lux S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性的减少;而在回补株中,met I基因的表达量与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该基因的表达量相比无显着性的差异,而met K、mtn N和lux S的基因表达量虽有部分恢复,但与敲除前基因表达量仍具有显着性差异。(7)基于分子对接和BLI技术,阐明泰乐菌素是否能与CysM蛋白结合导致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产生。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药物与CysM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未能发生相互作用,泰乐菌素与CysM蛋白的亲和解离曲线没有变化,证明泰乐菌素和CysM蛋白没有结合。综上所述,cysM基因所调控的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可以影响猪链球菌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金霉素和四环素的多重耐药性。

岑道机,麦嘉琳,周毓源,耿昊宇,刘昌海,邓国辉,姜琪,方亮星[7](2020)在《广东鹅场大肠杆菌耐药状况及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文中认为为揭示广东地区鹅场动物和环境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CTX-M的流行与传播特征,本研究从广东省江门及阳江市共10处鹅场采集鹅及环境样品199份,采用MALDI-TOF-MS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采用PCR法检测头孢噻肟耐药菌中blaCTX-M基因及其基因环境,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接合转移和质粒复制子分型等方法探究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结果显示,共获得196株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链霉素耐药率均超过50%,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10%~25%,其中头孢噻肟耐药菌有49株(24.6%)。阳江地区大肠杆菌对受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江门,且动物源高于环境源,尤其是头孢噻肟和头孢噻呋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头孢噻肟耐药菌中共检出19株携带blaCTX-M基因,包括blaCTX-M-55(n=17)、blaCTX-M-27(n=1)和blaCTX-M-65(n=1),且blaCTX-M基因阳性菌均可对5~11种药物耐药,呈现多重耐药的表型。blaCTX-M-55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CTX-M-55-orf477,且在ISEcp1与blaCTX-M基因之间有3种长度的间隔序列;而blaCTX-M-27和blaCTX-M-65的基因环境均为ISEcp1-blaCTX-M-27/65-IS903。19株blaCTX-M基因阳性菌呈现10种PFGE谱型,存在一种主要流行的谱型(47.4%),其包括多种来源菌株,暗示存在克隆传播现象。12株(63.2%)blaCTX-M基因阳性大肠杆菌中blaCTX-M基因转移成功,blaCTX-M基因阳性接合子携带的复制子型为IncFⅡ(n=10)和IncHⅠ2(n=2),且存在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耐药表型与blaCTX-M基因共转移现象。研究发现,阳江鹅场大肠杆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blaCTX-M基因存在一定的流行性且以blaCTX-M-55亚型为主,blaCTX-M基因阳性菌的克隆传播和质粒及插入序列ISEcp1介导的水平传播是导致该基因在鹅场大肠杆菌中扩散的主要原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姚宗会[8](2020)在《河南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及对常见碳青霉烯酶地区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河南省各地区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细菌的药敏情况,研究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以及常见碳青霉烯酶的地区分布,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1采用WHONET软件分析河南省18地市109所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率,比较各地区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比较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上述三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2对收集的180株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性降低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2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3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KPC酶、NDM酶、VIM酶及IMP酶;4采用SPSS 22.0对定量资料进行计数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河南省18地市109所医院CRE、CRKP和CREC的检出率分别是11.6%(4324/37283)、24.4%(2979/12187)和2.4%(434/16339),肠杆菌科细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的敏感性较高,CREC检出率最高的地区是开封(5.7%),CRKP检出率最高的地区是汝州(42.0%),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在CRE的检出率上有显着差异(P<0.01),两者耐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有显着差异。2 CRKP对β-内酰胺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均表现较高耐药性,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高,两种抗菌药物的MIC50、MIC90分别为0.5μg/m L、1μg/m L和0.25μg/m L、1μg/m L;CREC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达100%,未检出对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的CREC,对两种抗菌药物的MIC50、MIC90分别为:0.25μg/m L、0.5μg/m L和0.25μg/m L、1μg/m L。3河南地区CRE的耐药基因以KPC耐药基因型为主(92.0%,81/88),其次为NDM型,绝大部分地区CRE耐药基因检出均以KPC为主。结论河南省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高,各地区细菌耐药情况不一致,需要加强对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监控及控制。河南省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用药应参考当地流行特点和微生物药敏结果。河南省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要携带产KPC酶为主的耐药基因,但部分地区CRE携带的耐药基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杨承霖[9](2019)在《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mcr-1以及ESBLs基因的检测》文中研究说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兽医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随着抗菌药不断使用,多重耐药菌发展迅速。近年来,质粒介导耐多粘菌素基因mcr-1流行,甚至是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中流行已成为公共健康及兽医领域的威胁。因此,对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以及对耐药基因分子流行病学、传播机制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本次研究以20082017年从四川部分地区畜牧兽医临床上获得621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为检测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其对10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受试菌对不同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水平耐药性(耐药率范围27.595.2%),2017年分离菌株相比于2008年菌株耐药率增长幅度为12.249.5%。受试菌株对5种及以上抗菌药有耐药性的菌株占60%以上。禽源菌对大多数药物耐药率(20.394.9%)显着高于猪源菌(18.595.8%);受试大肠杆菌对各类交叉耐药情况严重,交叉耐药率在21.0100%之间,特别是β-内酰胺类药物相互之间(28.9100%),以及多粘菌素与β-内酰胺类之间的交叉耐药率(47.8%99.4%)较高于其他药物。621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mcr-1、ESBLs基因PCR-测序检测结果显示,22.1%(137/621株)携带mcr-1基因,42.5%(264/621株)携带ESBLs基因,分别为blaTEM(60.6%,160/264株)、blaCTX-M-1组(50.0%,132/264株)、blaCTX-M-9组(17.0%,45/621株)和blaOXA(3.4%,9/264株)基因,主要亚型为blaTEM-1、blaCTX-M-55、blaCTX-M-65以及blaCTX-M-14。未检测到blaCTX-M-2组、blaCTX-M-8/25组及blaSHV基因。鸡源菌mcr-1以及ESBLs基因的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7.3%及51.3%,且检测到更多blaCTX-M基因亚型。携带mcr-1大肠杆菌有66.4%(91/137株)同时携带ESBLs基因,显着高于mcr-1阴性菌ESBLs基因的携带率35.7%(173/484株)。采用接合转移试验和ERIC-PCR法分别检测了mcr-1阳性菌株耐药基因水平传播能力及菌株的遗传背景。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携带mcr-1基因质粒可以通过接合方式发生转移至受体菌,接合率为47.1%(65/137株),并且表现对多粘菌素及其他受试药物耐药(耐药率33.8100%),88.5%接合子携带至少一个>15kb质粒,且41.5%(27/65)接合子携带blaTEM或blaCTX-M基因。ERIC-PCR结果显示,选取的mcr-1阳性菌具有22种基因型,且携带有相同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具有不同的亲缘关系。mcr-1阳性菌遗传背景具有多样性。以上显示,本次检测的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菌株耐药情况严重,且不同抗生素间呈明显的交叉耐药性;mcr-1基因呈低水平流行,而ESBLs基因呈高水平流行,耐药基因的流行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耐药性及其基因型的检出与菌株来源有关,禽源菌株具有更复杂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携带mcr-1菌株ESBLs基因的检出更高,且呈更严重的耐药表型;携带耐药基因的菌株遗传背景复杂,本次检测的mcr-1和ESBLs基因主要以水平传播的方式在不同来源菌株间广泛传播。

李孟[10](2019)在《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及部分耐药基因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肠杆菌病是猪群中常见多发的细菌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仔猪安全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抗生素,因此导致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大肠杆菌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共生病原菌,动物源耐药菌的大量出现与广泛流行,不仅严重影响到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为指导临床科学选用抗生素,迫切需要对河南地区大肠杆菌临床耐药性进行监测,尤其是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粘杆菌素的主要耐药基因floR、CTX-M、mcr-1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开展了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研究。1.本课题对2013年~2018年分离的856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了 8类13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一直保持较高的耐药率(90%左右);对其他药物耐药率依次为:氟苯尼考(79.8%)、大观霉素(74.8%)、恩诺沙星(45.6%)、氧氟沙星(32.2%)、粘杆菌素(31.1%)、阿莫西林/棒酸(30.0%)、庆大霉素(25.5%)、头孢噻呋(15.5%);对粘杆菌素的耐药率从2013年~2015年持续增高,到2015年达到最高(56.6%),2015年之后开始下降直到2018年的0%。2.建立了猪源大肠杆菌中对临床常用药物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粘杆菌素的主要耐药基因floR、CTX-M、mcr-1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多重PCR体系的引物及退火温度等参数的优化,并考察了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等。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46× 105 CFU/mL,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与单重PCR的符合率在98%左右,与传统的单重PCR相比,该多重PCR技术快速高效实用性强,为检测大肠杆菌临床常用药的耐药基因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3.利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分离的856株大肠杆菌主要耐药基因floR、CTX-M、mcr-1进行检测。结果显示,floR基因检出率为67.9%(581/856),其中郑州72.3%、开封84.9%、许昌82.3%、焦作48.5%;CTX-M基因检出率为8.4%(72/856),其中郑州2.1%、焦作6.3%、开封16.5%、许昌15.7%;mcr-1基因检出率为27.6%(236/856),其中郑州10.2%、焦作7.2%、开封45.6%、许昌43.8%。对不同地域用药习惯对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分布和流行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探明了不同地域用药习惯对耐药基因的分布和流行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调查了 2013年~2018年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临床耐药情况,建立了猪源大肠杆菌分别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粘杆菌素主要耐药基因floR、CTX-M、mcr-1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初步掌握了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floR、CTX-M、mcr-1基因的分布特征,将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风险评估和临床科学用药提供参考,进而为保障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二、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医院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仪器与试剂
    1.3 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检出病原菌分布比较
    2.2 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和阳性球菌耐药率比较
3 讨论

(2)艾滋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艾滋病患者送检标本中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艾滋病患者检出病原菌的标本来源:
    2.3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2.4 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2.5 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
3 讨论

(3)泌尿系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临床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三)结果
    1.基本资料
    2.尿培养检出率比较
    3.病原菌谱
    4.病原菌谱分布情况
    5.耐药性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泌尿系感染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病原菌分布
    3.2 标本来源分布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菌株及数据来源
    2.2 仪器
    2.3 方法
    2.4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结果
    3.2 多重耐药菌的分布
    3.3 检出菌标本来源分布
    3.4 革兰氏阴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3.4.1 鲍曼不动杆菌
        3.4.2 大肠埃希菌
        3.4.3 肺炎克雷伯菌
        3.4.4 铜绿假单胞菌
    3.5 革兰阳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猪链球菌
        1.1.1 猪链球菌简介
        1.1.2 病原特点
        1.1.3 流行病学
        1.1.4 毒力因子
    1.2 猪链球菌的鉴定方法
        1.2.1 猪链球菌的检测方法
        1.2.2 CPS对猪链球菌进行血清型分离鉴定
    1.3 猪链球菌的耐药情况
        1.3.1 国外猪链球菌耐药情况
        1.3.2 国内猪链球菌耐药情况
    1.4 细菌耐药性产生
        1.4.1 抗菌药物的滥用与超级细菌的产生
        1.4.2 应对措施
    1.5 细菌耐药机制
        1.5.1 细菌对抗菌药物传统耐药机制
        1.5.2 Lux S/AI-2与细菌耐药
        1.5.3 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与细菌耐药
    1.6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细菌耐药性研究的作用
    1.7 BLI生物分子互作技术
        1.7.1 BLI生物分子互作的原理
        1.7.2 BLI生物分子互作的优点及应用
    1.8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质粒
        2.1.3 药品
        2.1.4 培养基及试剂
        2.1.5 试剂盒
        2.1.6 仪器与设备
        2.1.7 PCR引物
    2.2 方法
        2.2.1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分离与鉴定
        2.2.2 体外诱导实验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的差异蛋白
        2.2.4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中CysM表达水平的检测
        2.2.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2.2.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2.2.7 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2.2.8 生物被膜生物生成量的测定及扫描电镜的观察
        2.2.9 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
        2.2.10 相关基因mRNA水平检测
        2.2.11 CysM蛋白的表达
        2.2.12 CysM蛋白的同源建模及与泰乐菌素的分子对接
        2.2.13 BLI检测CysM蛋白与泰乐菌素的相互作用
        2.2.14 数据计算及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猪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情况
        3.1.1 猪链球菌的检测情况
        3.1.2 临床分离株药物敏感性结果
        3.1.3 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
        3.1.4 临床分离猪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结果
    3.2 泰乐菌素诱导耐药猪链球菌的敏感性测定
    3.3 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差异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 热图(Heatmap)分析
        3.3.2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
    3.4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及其蛋白水平变化
    3.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构建与鉴定
        3.5.1 PCR扩增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的上下游同源臂
        3.5.2 PCR扩增gfp基因
        3.5.3 重组克隆质粒pClone007::gfp-cysM的鉴定
        3.5.4 自杀质粒pSET4s-cysM的构建
        3.5.5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筛选
        3.5.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的PCR鉴定
    3.6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与鉴定
        3.6.1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构建
        3.6.2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回补株的PCR鉴定
    3.7 cysM基因对猪链球菌耐药性的影响
    3.8 cysM基因对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3.8.1 cysM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鉴定
        3.8.2 cysM基因缺失株生物被膜的扫描电镜结果
    3.9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9.1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
        3.9.2 cysM基因对同型半胱氨酸和S-腺苷甲硫氨酸含量的影响
    3.10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3.11 CysM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11.1 cysM基因的分子克隆
        3.11.2 pET30a-cysM表达载体的构建
        3.11.3 CysM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3.12 CysM蛋白的同源建模及与泰乐菌素分子对接的结果
    3.13 BLI检测CysM蛋白与泰乐菌素的相互作用结果
4 讨论
    4.1 黑龙江省监测猪场的猪链球菌流行病学的调查
        4.1.1 猪链球菌在黑龙江省7个猪场的感染情况
        4.1.2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分析
        4.1.3 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
    4.2 泰乐菌素体外诱导耐药猪链球菌的研究
    4.3 1/4MIC泰乐菌素压力下猪链球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4.4 CysM对猪链球菌多重耐药的作用
        4.4.1 泰乐菌素耐药猪链球菌cysM基因缺失株和回补株的构建
        4.4.2 cysM基因与猪链球菌耐药表型的关系
        4.4.3 cysM基因对生物被膜的影响
        4.4.4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影响
        4.4.5 cysM基因对半胱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部分基因表达影响
    4.5 泰乐菌素与CysM结合的验证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广东鹅场大肠杆菌耐药状况及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标准菌株
        1.1.3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细菌分离鉴定
        1.2.2 药敏试验
        1.2.3 耐药基因blaCTX-M的检测及其基因环境分析
        1.2.4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试验
        1.2.5 接合转移试验及复制子分型
        1.2.6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2.2 药敏试验结果
    2.3 头孢噻肟耐药菌与blaCTX-M基因的检出情况
    2.4 blaCTX-M基因阳性菌株耐药情况分析
    2.5 blaCTX-M基因环境分析
    2.6 PFGE分型结果
    2.7 接合转移试验与质粒复制子分型
3 讨 论
4 结 论

(8)河南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及对常见碳青霉烯酶地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全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河南省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及分布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菌株基础情况
        2.2 河南省18地市109所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
        2.3 河南省18地市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检出情况
        2.4 河南省18地市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析
        2.5 河南省18地市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
    3 讨论
第二部分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菌株培养
        1.3 菌株鉴定及筛选
        1.4 细菌药敏试验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及菌株分布
        2.2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21种抗菌药物药敏情况
    3 讨论
第三部分 河南CRE常见碳青霉烯酶地区分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试剂与器材
        1.3 菌株培养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耐碳氢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术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mcr-1以及ESBLs基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概述
        1.2 耐药大肠杆菌流行情况
        1.3 耐多粘菌素大肠杆菌概述
        1.4 产ESBLs大肠杆菌概述
    2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
        2.2 不同年份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流行规律
        2.3 不同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菌株耐药情况
        2.4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交叉耐药情况
        3 讨论
        3.1 621 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情况
        3.2 不同年份大肠杆菌对抗菌药耐药性分析
        3.3 不同动物源分离大肠杆菌耐药性比较
        3.4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交叉耐药分析
        4 小结
    第二章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mcr-1 以及ESBLs基因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mcr-1 基因的检测
        2.2 mcr-1 阳性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特点
        2.3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ESBL基因的检测
        2.4 ESBLs基因阳性大肠杆菌耐药表型特点
        2.5 mcr-1 阳性大肠杆菌ESBLs基因流行情况
        3 讨论
        3.1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mcr-1 基因流行及耐药表型特点
        3.2 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ESBLs基因流行及耐药表型特点
        3.3 食品动物源mcr-1 阳性菌ESBLs基因流行特点
        4 小结
    第三章 mcr-1 阳性菌接合试验及亲缘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质粒接合转移试验
        2.2 接合子耐药表型的检测
        2.3 接合子mcr-1及ESBL基因的检测
        2.4 mcr-1 阳性大肠杆菌ERIC-PCR检测
        3 讨论
        3.1 接合子的耐药表型特点
        3.2 接合子的基因检测
        3.3 mcr-1 阳性大肠杆菌亲缘性分析
        4 小结
第三部分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10)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及部分耐药基因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 大肠杆菌概述
        1.1 病原学
        1.2 流行病学
        1.3 临床症状
        1.4 致病性
    2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耐药现状
        2.2 多重耐药现状
    3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3.1 耐药基因floR的研究进展
        3.2 耐药基因CTX-M的研究进展
        3.3 耐药基因mcr-1的研究进展
    4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 细菌耐药性的危害
    6 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的临床耐药性调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样本
        2.1.2 标准菌株
        2.1.3 试剂
        2.1.4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预增菌
        2.2.3 大肠杆菌分离纯化
        2.2.4 大肠杆菌鉴定
        2.2.5 微量肉汤稀释法抗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结果
        3.2 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耐药率
        3.2.1 同一年份不同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率
        3.2.2 不同年份同一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率
        3.3 大肠杆菌的耐药谱
        3.3.1 2013年大肠杆菌耐药谱
        3.3.2 2014年大肠杆菌耐药谱
        3.3.3 2015年大肠杆菌耐药谱
        3.3.4 2016年大肠杆菌耐药谱
        3.3.5 2017年大肠杆菌耐药谱
        3.3.6 2018年大肠杆菌耐药谱
        3.4 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情况
    4 讨论
        4.1 猪源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
        4.2 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和多重耐药情况
        4.3 猪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临床表型特征
        4.4 猪源大肠杆菌头孢噻呋耐药临床表型特征
        4.5 猪源大肠杆菌粘杆菌素耐药临床表型特征
    5 小结
第三章 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floR、CTX-M、mcr-1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引物设计
        2.2.2 大肠杆菌模板DNA的制备
        2.2.3 单基因PCR的扩增及测序
        2.2.4 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2.2.5 多重PCR方法的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基因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3.2 多重PCR方法条件优化
        3.2.1 引物浓度优化结果
        3.2.2 退火温度优化结果
        3.2.3 循环次数优化结果
        3.3 多重PCR方法验证
        3.3.1 多重PCR特异性实验结果
        3.3.2 多重PCR敏感性实验结果
        3.3.3 多重PCR灵敏度实验结果
        3.3.4 多重PCR重复性实验结果
        3.3.5 多重PCR符合性实验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耐药基因floR、CTX-M、mcr-1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细菌培养
        2.2.2 模板DNA的制备
        2.2.3 耐药基因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耐药基因的PCR检出结果
        3.2 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3.2.1 同一年份不同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检出率
        3.2.2 不同年份同一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分析
        3.2.3 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四、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医院儿童和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J]. 韩飞,张帅帅. 海南医学, 2021(17)
  • [2]艾滋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陈琳. 吉林医学, 2021(04)
  • [3]泌尿系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 王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2016-2019年江西某医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D]. 梁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6]黑龙江省部分猪场S.suis耐药监测及CysM在S.suis多重耐药性中的作用[D]. 车瑞香.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7]广东鹅场大肠杆菌耐药状况及blaCTX-M基因的传播特征[J]. 岑道机,麦嘉琳,周毓源,耿昊宇,刘昌海,邓国辉,姜琪,方亮星. 中国畜牧兽医, 2020(05)
  • [8]河南省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及对常见碳青霉烯酶地区分布研究[D]. 姚宗会. 河南大学, 2020(03)
  • [9]四川省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mcr-1以及ESBLs基因的检测[D]. 杨承霖.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河南省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及部分耐药基因分布特征研究[D]. 李孟.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普通革兰阴性杆菌与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