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环保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一、《环境保护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洋[1](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张胤[2](2021)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对环境资源的大量索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环境污染、生境破碎、人口流失、经济衰退等城市发展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减少污染、改善环境、提升公共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多种功能,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开始广泛应用。七台河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2009年,七台河市被正式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寻求城市转型之路。本文选取七台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七台河市GI网络在2000-2018年间的变化规律和驱动力,并提出了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和优化策略,为七台河市进行GI网络实际构建工作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GI网络存在“破碎-恢复-稳定”的演变规律七台河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这一时期,七台河市GI用地和非GI用地之间互相转变。总体来看,GI用地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七台河市GI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先增加后减少,各区县中,新兴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佳,桃山区下降最多。MSPA景观类型中,核心区面积持续减少,核心区斑块数量持续增加。七台河市东部地区连通性水平较高,西部地区连通性较差。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显示,2000-2010年间,GI网络快速破碎,2010-2018年间,GI网络逐渐恢复并趋于稳定,破碎化程度不再加深。(2)人为因素和政策因素起主要驱动作用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人为因素筛选归纳为人口与工业因子、城乡变化与其他产业因子和第一产业因子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产业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从发展到衰弱的过程,总人口数先增加后减少,城市人口占比持续增加,其他产业逐渐兴盛。第一产业先衰弱后逐渐复兴。城市转型政策逐渐深化。七台河市GI网络变化受以上因素综合影响。(3)构建了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提出了优化策略基于MSPA法和MCR法构建了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进一步结合现状补充完善了 GI网络优化模型,探究了合适的生态廊道宽度,重要廊道和待建设廊道的适宜宽度为60-100m。依据前文的分析结果,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发展政策三个方面为建设七台河市GI网络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规律和优化策略,可以为七台河市进行实际的城市GI网络构建工作提供参考,为政府制定下一步城市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王雨彤[3](2020)在《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文中研究指明在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城市化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然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城市、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引发更多人的思考和关注。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后现代、解构等多元建筑思潮大量涌入。引进建筑理论晦涩难懂,且快速的城市化建设借鉴更多的是各式符号拼贴,建筑理论与创作实践严重脱节。虽然建设数量与规模空前,但是原有的城市文脉与肌理遭到破坏,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危机,实际上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在此背景下,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通过对中国山水文化的复归,凭借着丰富的理论内涵,给未来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带来启示。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并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思想和多元实践的发展脉络。论文追溯了中国传统山水意象:山水画、山水园林、山水诗文的多元意蕴。在理论维度上,重点研究钱学森的山水城市理论,整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学森与建筑界学者的往来书信及相关期刊文献,梳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发展以及逐步深化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现代建筑理论学者顾孟潮将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引入建筑领域,本文梳理其与钱学森的往来书信以及观点论着,研究其理论成果。如今,面对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重建建筑文化的自信。中国很多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实践也呈现出山水意象的发扬和传承。在实践维度上,论文选取王澍、马岩松、朱锫三位中国现代建筑师作为代表性研究案例,研究其受教育经历、从业经历以及山水意象下的建筑设计实践。论文经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的梳理提炼和总结研究后,最终提出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以期对当下的建筑实践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山水城市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深深影响着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兼顾了城市过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回归,对盲目照搬国外建筑符号的现象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随着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实践不断增多,从实践中归纳出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山水城市理论。

张馨文[4](2020)在《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业逐步蓬勃发展起来,这不仅解决一部分村民的劳动力问题,还有效提高当地经济水平。内蒙古地区有丰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条件,为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目前内蒙古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处在一种实践远大于理论的阶段、各项目发展良莠不齐的现象。旅游景观的规范化和重视程度等问题亟需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完善。本文通过“理论基础一调研一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五个层次开展研宄、共有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交代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对国内相关研究综述作简要的评述及概括。第二章对乡村旅游景观理论基础溯源做了相关概念的界定。简述了乡村旅游概念方面的主要定义的同时,对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做了解读。旨在在细致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为更好的解决旅游区景观出现的问题做依据。第三章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优秀案例,对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方面研究得到启示与借鉴。比如美国政府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旅游营销工作即宣传力度、“乌镇戏剧节”的中华文化传承等等。第四章在对内蒙古区域概况做简要介绍后,通过运用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两种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在游客满意度和需求度两个维度做了详尽的调研、其次通过实地调研以两个内蒙古旅游区为例,实地发现问题、根据调研结果汇总归纳分析发现内蒙古乡村旅游方面独特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针对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对完善合理指导规划和总结。内蒙古是一个天然旅游区,乡村旅游以及农牧业资源丰富,如何更好的发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更系统、完善的把自然人文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显得尤为重要,对内蒙古乡村旅游区景观进行详细调研发现现存在的问题并做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游客到内蒙古地区旅游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体验;同时应加强内蒙古旅游地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游客欣赏大自然的美、领略内蒙古草原和石林等奇特景观。

刘孟安[5](2020)在《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2015年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口号,其宗旨为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以及生存质量的全面发展。建筑作为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的承载体,是与环境关联最为紧密的一环。我国东北具有特殊的寒地地域环境,面对建筑与环境共生的问题要远比其他地区复杂。因此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应用新方法是让寒地建筑创作迸发活力的关键。处于内陆的北方寒地由于客观的地缘限制以及滞后的政策传递,加上相对落后审美标准的制约,建筑创作多沿袭了固有单一的抵御思想,以巨大厚重的形态作为复制的模板,对于建筑与景观生态的关系,态度多停留在景观的附属关系甚至直接忽略其存在,由此积累形成的局面导致了可以融入、体验、互动的环境日趋减少,巨大厚重的建筑形态以强势的态度直接对立存在于环境之中。对区域生态及气候环境都缺乏回应,加上为迎合效率,形态上盲目复刻,直接导致建筑空间布置混乱,景观环境更显随意,大量没有灵魂缺乏对话的建筑由此产生。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强调对寒地建筑与环境的呼应关系,提出适用于当前我国的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策略。文中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以其理论基础与寒地建筑创作进行耦合,根据改变单一抵御思想、增强建筑与环境融合性的表现以及加大建筑与环境互动性尺度的三个创作目的,从寒地遵从、寒地协同、寒地整合三个角度应对寒地建筑形态的创作环境并分别进行细化研究,通过引入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关注的地景化设计方法,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形成核心框架并引出相关策略的具体创作方法。第一,寒地遵从原则下应对冲突环境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消隐创作。寒地建筑的创作多处在具有冲突性的特殊环境之中,本部分内容通过将冲突性的寒地环境分为地势冲突以及水陆冲突两个类别,以遵从的思想为指导原则去适应冲突的创作环境,从而建构起建筑形态地景化消隐创作策略。第二,寒地协同原则下应对严苛气候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拟合创作。寒地建筑创作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严酷的自然条件。温度的强烈变化,日照资源的稀少以及强风雪的侵蚀都是寒地建筑创作时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本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如何应用科技让寒地建筑不应再以单一对抗防御的形式置于环境之中,并运用协同的指导原则进行相应的拟合创作,从协同光影的主动拟合及协同风雪的顺势拟合两个方向建构起针对寒地温度、光照及风雪的建筑形态创作策略。第三,寒地整合原则下应对区域异质性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拓印创作。寒地建筑形态创作是基于地域特色的精神传达方式,自然形态,环境肌理以及区域文脉等都是可以通过整合的思想重新拓印于创作中的,本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寒地建筑形态创作之于异质性环境应从最原真的独有特点入手,通过地域特点与建筑的互动性表达,升华建筑环境的整体氛围,从而创作出此时此地的寒地建筑作品。从寒地复杂环境的纹理还原性拓印以及多元区域场所精神的拓印营造两个方向建构起基于寒地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策略。本文将景观生态学这一目前前沿的思想引入当代寒地建筑形态创作之中,基于其与寒地创作耦合作用所提出寒地遵从、寒地协同以及寒地整合原则并将其对应到地景化创作的具体实践当中,提出了基于地景化手法的寒地建筑形态消隐个体、拟合环境、拓印营造的创作策略。针对目前生态背景下寒地建筑形态创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目前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策略体系构建起到推动和完善的作用,拓展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的视阈,推进寒地建筑行业高效、有序、健康的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钟雪[6](2019)在《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公共艺术计划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业飞速发展。然而,部分地区的旅游开发较为盲目,导致了乡村景观的同质化,破坏了乡村的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从国内外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案例中可知,公共艺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乡土重塑。为规避艺术乡建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本文选取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景观生态学以自然环境为出发点,探讨人与自然二者的共生关系,对乡村建设的绿色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通过艺术乡建,有助于树立居民的文化自信、脱贫自信,提升居民的地方认同感,实现精神脱贫;且增强了村民的自主脱贫能力、自组织建设能力,培养了村民的相关职业技能,实现物质脱贫。本文以公共艺术相关的艺术乡建等内容作为研究主体,依托景观生态学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成功案例的解析寻找艺术乡建的发展途径,总结艺术乡建的基本方法,探讨如何运用公共艺术手段推进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内生式发展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法梳理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有关乡村建设的部分,并结合设计学相关的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经济学相关的内生式发展理论,得出了艺术乡建工作的设计原则。其次,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深入的剖析了在乡村范围内的已有公共艺术实践,总结出公共艺术在乡村环境中的表现形式和乡村艺术建设的具体步骤,以此为指导展开设计应用实践。最后,试提出了实现村民共创的公共艺术计划模式,在艺术乡建的各个阶段都保障村民的参与,从而促进当地的精神脱贫和物质脱贫,最终实现精准扶贫。

王奥[7](2019)在《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群的协同治理是区域问题治理的重要手段。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合作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本文以1986-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合作数据为基础,使用内容分析法描述和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协调治理的政策现状,借鉴政策网络研究中的组织科学理论、政策科学理论和政治科学理论,主要使用事件序列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京津冀大气协作治理政策网络中的文本关系、具体行动执行关系、参与者互动方式等;下一步将收集到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数据进行可视化的操作分析,在收集的数据中生成网络关系,判断京津冀城市群的政策网络类型,通过中心度等指标的计算,分析网络的基本属性和形成方向。研究政策网络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通过数据的计算,分析参与者信任程度、合作紧密度等关系。研究发现政策事件从2013年以来在数量上呈现大幅度增长,涉及的领域与类型趋于多元化,但在事件的关系类型、涉及领域方面仍比较集中;京津冀主要集中采用直接手段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其次在产业、经济、科技和能源领域也展开了一定数量的协作;京津冀城市群以三方均参与的多边和三边合作为主,其中以横向省级部门协作较多;京津冀政策过程主要分为三个轮次,每个轮次中产生了不同的僵局,通过国家战略、部位协调等方式推动突破了僵局;在京津冀政策参与者网络中,网络整体呈大面积辐射状态,几地政府、环保部门已经初步形成了协作网络,京津冀城市群的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拓展到周边省市,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环保部门发挥着最关键的组织协调作用;大气污染的治理并不只是依靠单一手段,从经济、产业、科技、能源、金融五个方面进行了协同治理,产生了交叉的政策竞技场,参与者在不同的政策竞技场中展开交叉合作,共同治理。

程信和[8](2019)在《经济法通则原论》文中认为新兴经济法是国民经济发展法。值此总结改革开放40年成就和经验之际,经济法面临继往开来之格局。本文立足中国实际,紧跟时代要求,在回顾评估经济法异军突起、迅速发展的起点上,论证拟订反映经济法基本形象的经济法通则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并分析其存在的困难,提出期待的创新。以总则、分则、附则的体例,初步设计出由三编、17章共300条组成的建议稿。希望达到三个"确信"的社会效果,即确信经济法已成为一个法律整体,确信经济法真正有自己的专业特色,确信经济法可实现传统法律部门所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

封龙飞[9](2018)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 ——以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为例》文中提出城市河道是组成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由水系为主体构成的河流廊道是城市重要生态通道,是城市独特风貌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城市中流动的血脉,是连通城市各部分的动态纽带,对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环境改善、特色的塑造等诸多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水才有生命,有水才有生机。传统水利上讲河道的主要功能是防洪排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河流还有其生态、景观、文化和经济价值,并使河道的功能更加多样化。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生活、农业废水废渣的排放和随意倾倒致使城市河道从源头开始就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城市河道看上去都是笔直的浆砌石护岸和混凝土护岸,护坡更是变得裸露黄土,或种上庄稼,或零散的几棵灌木,以及笔直的纵断面和千篇一律的横断面,河水表层绿油油的飘荡着各种城市垃圾,水质的富营养化无法让绝大多数的生物存活,基本上失去了他原本该有的风貌和功能。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生态环境和水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在治理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省市的城市环境有了较快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趋于整洁、舒适。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思想进步导致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物品的美观作用以及精神意义而不是实用价值,使得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质量不断提升。进而,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建设规划过程中,对城市河网布局和水系的规划以及城市河道护坡的绿化和生态修复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城市居民开始关注休闲娱乐和居住环境的需求,“水利景观、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等字眼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现有的城市河道现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需求,因此,对城市河道生态化、自然化的景观修复设计势在必行。如何将生态修复的方法和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相结合,改善城市河道景观现状和满足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基于生态理念,采用文献查阅、案例研究、实地观察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景观修复设计案例展开研究。以景观生态学和环境行为学理论为指导,以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来界定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内涵和核心点为基础,对整个大汶河的整体自然和人工景观生态现状进行系统的描述,从软质景观、硬质景观层面上进行设计分析,指出大汶河流域的水量不足、水质污染严重、河道硬化严重、安全管理不当、植被覆盖率低、橡胶拦水坝较多等诸多现实问题,通过利用借鉴国内外类似案例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实际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景观生态修复是现阶段城市河道景观治理的必然选择,大汶河的河道景观生态修复设计的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今后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借鉴。

本刊编辑部[10](2018)在《2017水泥行业大事件》文中研究指明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1月5日,国务院发布国发[2016]74号,明确分区域、分流域制定实施水泥等重点行业、领域限期整治方案,升级改造环保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统筹整合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能资源和区域用能需求,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严格清理地方违规出台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绿色基础设施
        1.3.2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规律
        1.3.3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驱动力
        1.3.4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优化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景观生态学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
    2.2 精明增长
        2.2.1 精明增长理论
        2.2.2 精明增长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
    2.3 城市双修
        2.3.1 城市双修理论
        2.3.2 城市双修理论对本研究的支撑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年限选取
        3.1.1 研究区域选取
        3.1.2 研究年限选取
    3.2 自然环境
        3.2.1 地理位置
        3.2.2 地形气候
        3.2.3 自然资源
    3.3 社会经济
        3.3.1 人口与就业现状
        3.3.2 产业发展现状
    3.4 城市发展历程
    3.5 本章小结
4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规律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GI用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演变
        4.1.2 GI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4.1.3 GI网络格局演变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GI用地及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演变结果分析
        4.3.2 GI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分析
        4.3.3 GI网络格局演变结果分析
    4.4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规律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驱动力因子选取
        5.1.2 驱动力分析方法选取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研究结果
        5.3.1 人为因素
        5.3.2 政策因素
    5.4 七台河市GI网络演变驱动力分析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GI网络优化模型的构建
        6.1.2 GI网络优化策略的提出
    6.2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
        6.2.1 七台河市GI现状问题
        6.2.2 生态源地的选取与分级
        6.2.3 阻力因子赋值及阻力面构建
        6.2.4 潜在廊道的构建与分级
        6.2.5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模型的构建
        6.2.6 生态廊道适宜建设宽度探究
    6.3 七台河市GI网络优化策略
        6.3.1 自然环境
        6.3.2 社会经济
        6.3.3 发展政策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建设现状
        1.1.2 山水意象与建筑的渊源
    1.2 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框架
第2章 山水意象的多元意蕴
    2.1 山水意象的特质
        2.1.1 “比德·畅神”的精神特质
        2.1.2 情景交融的表现特质
    2.2 山水画
        2.2.1 拟形法
        2.2.2 构图法
    2.3 山水园林
        2.3.1 因借法
        2.3.2 造景法
        2.3.3 时空融合法
        2.3.4 园林与园林建筑
    2.4 山水诗文
        2.4.1 象征法
        2.4.2 诗语结构法
第3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
    3.1 山水意象思想概述
        3.1.1 自然山水的复归(1980-1989)
        3.1.2 山水象征与隐喻(1990-1999)
        3.1.3 山水意象新模式的探索(2000-2009)
        3.1.4 山水意象结合高新科学技术(2010-2019)
        3.1.5 总结
    3.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念
        3.2.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缘起
        3.2.2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80-1989)
        3.2.3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1990-2019)
        3.2.4 总结
    3.3 顾孟潮对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学转译
        3.3.1 顾孟潮与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的渊源
        3.3.2 山水城市理论的建筑科学研究体系
        3.3.3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哲学概括
        3.3.4 山水城市理论建筑思想的基础研究
第4章 三位建筑师的山水意象设计实践
    4.1 马岩松
        4.1.1 个人经历
        4.1.2 设计策略
        4.1.3 设计思想
    4.2 王澍
        4.2.1 个人经历
        4.2.2 设计策略
        4.2.3 设计思想
    4.3 朱锫
        4.3.1 个人经历
        4.3.2 设计策略
        4.3.3 设计思想
    4.4 总结
第5章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与思想
    5.1 现代山水意象的多元表达
    5.2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策略
        5.2.1 自然人文脉络的双重修补
        5.2.2 人工模拟自然的空间操作
        5.2.3 传统诗意人居环境的创造
        5.2.4 因时立形的时空融合组织
        5.2.5 高新与传统建筑技术并举
    5.3 山水意象影响下的现代建筑设计思想
        5.3.1 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
        5.3.2 传统山水的意境传承
        5.3.3 天人相应的人本思想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钱学森
附录B 顾孟潮
附录C 王澍
附录D 马岩松
附录E 朱锫
附录F 1980年以来山水意象建筑设计思想与实践文献统计一览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5.1 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1.5.2 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综述
第二章 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旅游区
        2.1.2 乡村旅游区景观及景观类型
        2.1.4 游客旅游感知及游客满意度
    2.2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相关概念
        2.2.1 景观规划基础理论
        2.2.2 景观规划设计内涵
        2.2.3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第三章 国内外案例分析
    3.1 国外案例分析
        3.1.1 美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历
        3.1.2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3.2 国内案例分析
        3.2.1 浙江乌镇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3.2.2 辽宁营口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调研分析
    4.1 内蒙古地区区域概况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2.1 调查对象与背景
        4.2.2 满意度调研结果与分析
        4.2.3 需求度调研结果与分析
    4.3 实地调查与分析
        4.3.1 西乌旗游牧部洛景区
        4.3.2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概况
        4.3.3 调研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对策与建议
    5.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5)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寒地建筑问题
        1.1.2 社会需求发展下的地景化创作
        1.1.3 回归本真的寒地建筑形态创作方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综述
        2.1.1 景观构成与研究原理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2.1.3 景观生态学研究原则
    2.2 寒地景观生态格局解析
        2.2.1 寒地景观生态构成
        2.2.2 寒地景观生态格局特性
    2.3 景观生态学与寒地建筑创作应用
        2.3.1 景观生态学于寒地的研究目的
        2.3.2 寒地生态环境下的建筑困境
        2.3.3 寒地建筑创作的景观生态学应用原则
    2.4 地景化创作方法解析
        2.4.1 理论与逻辑
        2.4.2 地景化创作内涵
        2.4.3 地景化创作特征
    2.5 地景化寒地生态适应性解析
        2.5.1 生态适应性解析
        2.5.2 地景化与生态适应的相通性
        2.5.3 地景化寒地适应性体系
    2.6 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目标
        2.6.1 改善建筑与环境的冲突
        2.6.2 增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2.6.3 加大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对冲突环境的寒地地景化消隐方法
    3.1 创作目标——寒地消隐
        3.1.1 掩形还原
        3.1.2 借势调节
        3.1.3 衍生维护
    3.2 地势冲突下的地景化消隐
        3.2.1 随形就势的消隐起伏
        3.2.2 顺势成景的弥合高差
        3.2.3 景筑相融的消解冲突
    3.3 水陆冲突下的地景化消隐
        3.3.1 寻求和谐的共存式消隐
        3.3.2 发现规律的动态融入
        3.3.3 主动融合重构稳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对严苛气候的寒地地景化拟合方法
    4.1 创作目标——寒地拟合
        4.1.1 拟合温度重建结构
        4.1.2 生态拟合的空间组织
        4.1.3 材料拟合的兼顾选择
    4.2 协同光影的主动拟合
        4.2.1 外部形态拟合区域光环境
        4.2.2 空间形态拟合增强建筑采光
        4.2.3 表皮拟合优化建筑光影
    4.3 协同风雪的顺势拟合
        4.3.1 顺应风雪的外部形态拟合
        4.3.2 导引风雪的空间形态拟合
        4.3.3 利于疏解风雪的表皮拟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对生态传承的寒地地景化拓印方法
    5.1 创作目标——寒地拓印
        5.1.1 异质地势条件的优化延续
        5.1.2 冰雪生态元素的具象运用
        5.1.3 寒地多元文脉的传承延展
    5.2 寒地复杂环境纹理的拓印还原
        5.2.1 寒地建材的创新利用
        5.2.2 寒地植被提炼化再现
        5.2.3 冰雪基因的叠合再现
    5.3 多元区域场所精神的拓印营造
        5.3.1 环境的情绪升华
        5.3.2 节点的凝练强化
        5.3.3 精神的具象重塑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公共艺术计划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加强信息交换
        1.3.2 重塑人文地貌
        1.3.3 提升文化自信
        1.3.4 培养职业技能
    1.4 相关概念
        1.4.1 景观生态学
        1.4.2 公共艺术计划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5.3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及相关理论解析
    2.1 景观生态学发展概述
        2.1.1 萌芽阶段
        2.1.2 形成阶段
        2.1.3 发展阶段
    2.2 乡村建设相关景观生态学原理
        2.2.1 斑块-廊道-基质模式
        2.2.2 整体性原理
        2.2.3 干扰性与异质性原理
        2.2.4 最优景观格局
    2.3 景观生态学与艺术乡建关系
    2.4 艺术乡建设计原则
        2.4.1 地域性原则
        2.4.2 异质性原则
        2.4.3 生态性原则
        2.4.4 互动性原则
    2.5 其他相关理论
        2.5.1 精准扶贫解析
        2.5.2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5.3 内生式发展理论
        2.5.4 社区参与理论
    2.6 艺术乡建方法论
        2.6.1 优化公共福祉
        2.6.2 社情民意考证
        2.6.3 关注地方特性
        2.6.4 践行低碳发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要素
    3.1 国内外相关案例
        3.1.1 越后妻有三年展
        3.1.2 羊磴艺术合作社
    3.2 乡村公共艺术形式表达
        3.2.1 公共雕塑
        3.2.2 艺术化公共设施
        3.2.3 墙体艺术
        3.2.4 装置艺术
        3.2.5 大地艺术
        3.2.6 多媒体艺术
        3.2.7 临时性公共艺术
    3.3 乡村公共艺术色彩运用
        3.3.1 建筑色彩
        3.3.2 植物色彩
    3.4 乡村公共艺术材质运用
    3.5 乡村公共艺术氛围营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产村公共艺术设计
    4.1 高产村的综合现状分析
        4.1.1 自然生态景观
        4.1.2 村落空间景观
        4.1.3 人文生态景观
    4.2 公共艺术计划实施路径
        4.2.1 田野调查
        4.2.2 技术引进
        4.2.3 风貌更新
        4.2.4 文脉重塑
        4.2.5 产业培育
        4.2.6 旅游开发
        4.2.7 多元协作
    4.3 公共艺术主题设计
        4.3.1 自然环境主题
        4.3.2 历史沿革主题
        4.3.3 精神信仰主题
        4.3.4 地方生产主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现村民共创的公共艺术计划
    5.1 艺术乡建前期准备工作
        5.1.1 建立艺术乡建委员会
        5.1.2 筹备运作资金
        5.1.3 建立村民协作组织
    5.2 村民参与的方案实施流程
    5.3 设立管理运营机构
        5.3.1 打造服务设施
        5.3.2 制定游览路线
        5.3.3 搭建宣传平台
        5.3.4 组织艺术活动
        5.3.5 维护艺术作品
        5.3.6 开发衍生商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反思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艺术设计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关键词释义
        1.1.4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大气污染治理的文献研究
        1.2.2 政策网络在区域合作治理中的应用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基于政策网络的理论分析框架
    2.1 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2.1.1 组织科学理论
        2.1.2 政策科学理论
        2.1.3 政治科学理论
    2.2 政策网络分析框架的元素和基本特征
        2.2.1 政策制定过程的多轮次与突破
        2.2.2 参与者及其资源依赖性
        2.2.3 政策竞技场及其模块化特征
    2.3 政策网络的管理策略
        2.3.1 管理政策网络的参与者构成
        2.3.2 改善网络的制度基础
        2.3.3 增强网络互动
3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质性分析
    3.1 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
        3.1.1 数据来源与筛选方法
        3.1.2 数据处理及编码表设计
    3.2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现状分析
        3.2.1 政策事件数量于2013 年后大幅度增长
        3.2.2 政策事件涉及的领域与类型趋于多元化
        3.2.3 政策事件规模以多边和三边事件为主
    3.3 结论及讨论
4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网络分析
    4.1 政策过程中多轮次及其僵局与突破分析
        4.1.1 政策过程多轮次的基本情况
        4.1.2 政策过程的第一个轮次
        4.1.3 政策过程的第二个轮次
        4.1.4 政策过程的第三个轮次
    4.2 政策过程中参与者及组织间关系分析
        4.2.1 政策网络参与者协作网络指标选择
        4.2.2 政策网络参与者网络密度及中心性分析
        4.2.3 政策网络参与者凝聚子群分析
    4.3 政策网络中政策竞技场及其互动关系分析
        4.3.1 政策竞技场及其议题划分
        4.3.2 政策竞技场二模网络构建
        4.3.3 “事件”-“参与者”二模网络
        4.3.4 “议题”-“参与者”二模网络
5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政策网络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拓宽参与主体
    5.2 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实施和监督机制
    5.3 加强联合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参与者编码表
附录B 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事件编码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经济法通则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郑重建议:适时制定经济法通则
二、经济法新气派:制度供给与定型化系统化
    (一) 新要求———必要性
    (二) 新路径———可行性
    (三) 新境界———引领性
三、立法建议稿:总体框架、基本内容和专业特色
    (一) 以“国民经济发展法”为基调, 构建总体框架
    (二) 以“国民经济发展通用性规则和系统化制度”为主线, 安排基本内容
    (三) 立法特色———中国元素与时代精神的结晶
    (四) 唯物辩证法的应用———立法需要注意处理的几个关系
        1.宪法对经济法通则的指导和经济法通则对宪法的贯彻
        2.经济法通则与经济政策的互联
        3.经济法通则与民商法、行政法、社会法及刑法中涉及国民经济治理的某些规定的交织衔接与分别设置
        4.经济法通则设计与现有的及未来的单行经济法的联系
        5.经济法通则中总则与分则的一体
        6.经济法通则中分则各项制度的衔接
        7.经济法通则对国内法治文明成果的借鉴
        8.经济法通则对国外法治文明成果的借鉴
四、学术创新:两个“支撑”和三个“确信”
    (一) 期待的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两个“支撑”
    (二) 期待的社会反应或称社会效果———三个“确信”
        1.确信新兴经济法已成为一个法律整体
        2.确信经济法真正有自己的专业特色
        3.确信经济法可实现传统法律部门所无法完成的历史使命
五、扎实推进:基础、困难与对策
    (一) 立法条件基本具备
        第一,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 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建设、法治建设的大政方针已经成熟, “中国道路”正是经典的总结。
        第二, “法治中国”系统工程建设, 经济法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 经济法学界的广泛共识, 已为经济法通则的拟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困难及对策
附录:经济法通则 (学者建议稿)
    目次
    第一编总则 (共100条)
    第二编分则 (共197条)

(9)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 ——以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原则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原则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创新之处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河道的相关概念
        2.1.1 城市河道景观概念的界定
        2.1.2 城市河道的类型
        2.1.3 城市河道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2.1.4 城市河道的现状特点
    2.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解读
    2.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3.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2.3.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2.3.3 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结合研究
    2.4 环境行为学理论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4.1 环境行为学理论的发展
        2.4.2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
        2.4.3 环境行为学与景观修复设计的结合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代表项目研究分析
    3.1 国外部分
        3.1.1 韩国清溪川综合治理工程案例研究
        3.1.2 新加坡梧槽河景观修复设计案例研究
    3.2 国内部分
        3.2.1 苏州河景观改造项目案例研究
        3.2.2 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案例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
    4.1 设计理念
    4.2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4.2.1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目标
        4.2.2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原则
    4.3 城市河道软质景观修复设计
        4.3.1 植物种植设计
        4.3.2 水体设计
    4.4 城市河道硬质景观修复设计
        4.4.1 河道形态设计
        4.4.2 河道护坡护岸设计
        4.4.3 景观园路、功能分区设计
    4.5 城市河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4.5.1 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的现状与评价
        4.5.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
        4.5.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4.6 城市河道人文景观设计
        4.6.1 河流与地域文化
        4.6.2 地域文化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7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景观修复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背景
        5.1.2 项目区域自然地理情况
        5.1.3 项目区域社会经济情况
    5.2 大汶河景观现状及评价
        5.2.1 点面源污染及河流水质
        5.2.2 水生生物及湿地鸟类
        5.2.3 陆生生物与景观特色
        5.2.4 堤岸护坡与河床基质
    5.3 总体布局思路分析
        5.3.1 设计思想
        5.3.2 设计原则
        5.3.3 设计目标
    5.4 大汶河软质景观修复设计
        5.4.1 方案布局
        5.4.2 植物种植设计
        5.4.3 水体设计
    5.5 大汶河硬质景观修复设计
        5.5.1 河道形态设计
        5.5.2 生态护坡护岸设计
        5.5.3 功能分区设计
    5.6 大汶河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设计
    5.7 大汶河人文景观设计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2017水泥行业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月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辽宁推动水泥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兼并重组
2月
    国务院多部门联合启动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
    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到中国建材联合会调研
    国家水泥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专项督查组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
    淄博联和水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注册成立
3月
    2017年冀鲁豫三省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十六部委联合发布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
    2017年中国大型水泥企业领导人圆桌会议 (C12+3峰会) 在昆明召开
4月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与中国水泥协会开展战略合作
    2017年水泥助磨剂供给侧改革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5月
    新疆率先停止生产32.5标号水泥
    水泥行业去产能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芜湖召开
    2017年水泥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排名出炉, 海螺、中建材高居榜首
    环保部发布《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 (试行)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月
    环保部加强水泥行业无组织排放控制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水泥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7月
    2017年水泥行业推进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大会在芜湖召开
    中国水泥协会表彰2016~2017年度错峰生产优秀水泥协会和企业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水泥工业》发布
8月
    中国水泥协会去产能办公室前往淄博联和水泥公司调研
    中国水泥协会荣获“推进产业政策工作先进行业协会”
    中国水泥行业汞排放破冰之举
    海螺水泥首次入选世界水泥六强榜榜单全球第二
    环保部等针对京津冀及周边水泥等行业强调错峰生产
    辽宁云鼎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辽宁省去产能工作正式启动
9月
    12家水泥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工厂名单
10月
    西部地区水泥行业去产能强自律增效益促进大会在贵阳召开
    南方水泥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在杭举行
10月
    第十一届中国水泥矿山年会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论坛在广西召开
    2 0 1 7年各省市区水泥 (建材) 协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召开
    第六届中国水泥协会环资委员会年会暨‘全面治理、达标排放、清洁生产’高峰论坛在长沙召开
11月
    第十届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高端论坛在河南新密召开
    开展水泥行业技能大赛, 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水泥协会党支部和全体员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12月
    中国水泥协会去产能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国水泥协会提出, 新增水泥产能项目建设一律停止;能源消费降低约20%
    晋冀鲁豫、泛东北水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大会在曲阜召开
    2017中国水泥企业文化研讨会在枣庄召开

四、《环境保护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2]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演变及优化研究[D]. 张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山水意象影响下的山水城市理论与建筑设计实践(1980-2019)[D]. 王雨彤. 天津大学, 2020(02)
  • [4]内蒙古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现状研究[D]. 张馨文. 延边大学, 2020(05)
  • [5]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D]. 刘孟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新农村公共艺术计划探索[D]. 钟雪.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7]京津冀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网络研究[D]. 王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经济法通则原论[J]. 程信和. 地方立法研究, 2019(01)
  • [9]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 ——以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为例[D]. 封龙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10]2017水泥行业大事件[J].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水泥, 2018(02)

标签:;  ;  ;  ;  ;  

“环保与绿色建材国际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