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以原西山市为例

长三角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以原西山市为例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旭,曹银贵,苏锐清,宋蕾,庄亦宁,周伟[1](2020)在《我国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驱动因子与驱动机理》文中指出[目的]综述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驱动机理,为未来丰富相关研究以及针对性地制定耕地保护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法、分类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结果](1)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子主要包括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地形、气候等自然因子往往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经济状况、区位条件等社会经济因子在短期内对耕地变化的影响较大,国家政策是特殊的社会经济因子。(2)自然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分别通过改变土地生产潜力、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平衡来驱动耕地数量变化,社会经济因子中的政策因子通过强化或减弱土地某项功能对耕地变化产生影响。(3)自然因子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作用在快速城镇化地区、粮食主产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依次增强,社会经济因子的驱动作用依次减弱,政策因子是所有区域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4)快速城镇化地区、粮食主产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耕地数量变化分别主要受到建设占用、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压力、自然条件限制及退耕还林驱动。[结论]探究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和驱动机理是提高耕地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未来研究应当向全面分析耕地变化内涵,定量研究政策因子,衔接耕地保护对策制定等方向发展。

孟令冉[2](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李欣[3](2020)在《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急剧变化的阶段,其城乡人口流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态功能扰动,诱致人地关系紧张和空间异质性日趋增强,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严重影响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缓和人地矛盾、破解城乡差异、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弊端,必须走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发展道路,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目前土地利用功能研究主要聚焦行政单元内的功能识别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区优化等方面,其视角和分析手段难以精细刻画空间要素的时空联动性,无法判明功能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功能演化驱动机理的研究更较为薄弱,致使空间管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以1995-2015年快速城镇化期为时间节点,以土地利用功能为研究对象,沿着“格局-过程-关联-机理-优化”的逻辑主线,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过程、相互作用关系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1)通过对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构建了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2)以100m的栅格单元为数据载体,分别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功能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尝试寻找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不同地域的功能演化规律;(3)从整体和局部探讨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继以“人本主义”视角辨析了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4)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寻找土地利用功能的内生影响和外源影响机理,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作用;(5)耦合功能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典型地域的“三生”空间分区调控,提出优化路径和调控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将土地利用功能分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等4大功能体系,将图斑单元与行政单元的功能评价结果集成,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199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总体减弱,以多中心团块状北高南低分布;非农生产功能总体增强,南高北低,高低区域以面状+点状式混杂;生活功能逐渐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呈零星点状服从“中心-外围”分布模式;生态功能微弱提升,依山傍水,呈苏南-苏中-苏北“三分”格局。从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来看:非农生产功能集聚性更突出,总体变化稳定;农业生产、生活功能聚集性增强,生态功能的空间关联性衰减。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均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功能水平微弱波动,非农生产功能具转移惰性,生活功能稳定性较强,生态功能较活跃,四者均较少发生跨越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转移现象具阶段性。从功能演变来看,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逐渐增强,功能类型占比排序为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非农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和生活功能强化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生态功能衰弱。从不同地域类型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直线上升,非农生产功能基本持平,生活、生态功能总体下降;工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持续下降,非农生产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稳定发展,生活功能微弱下降,生态功能在“持平-增长-下降-增长”的过程中波动增长;商旅服务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历经“上升-下降-上升”后总体持平,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均在大幅波动中上升,生态功能在小幅的“下降-上升”后微弱增强;均衡发展型地区以生活与生态功能为主导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微弱下降,非农生产功能大幅上升。(2)土地利用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江苏省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之间存在较强的上尾相关性,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关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协同关系微弱增长,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愈发明显;空间上,苏锡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在苏北大范围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则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行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进行空间关联理论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土地利用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空间关联密切。(3)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理。运用文献回顾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机理。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时空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深刻作用,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功能的限制式微;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时空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但生活功能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折时自然环境的约束力会更加突显;生态功能主要受自然本底环境驱动但作用趋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对于生态功能时空分异影响加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始终较强,而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力减弱。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环境交互作用,对区域功能的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其他因子耦合时会强化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异;非农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分异易受产业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要素交互耦合驱动;生态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区位条件及与其余要素结合作用。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对不同功能的作用时空动态性明显,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功能的影响减弱并向苏锡常地区转移,对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影响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对生态功能影响较强地区转移至苏锡常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农业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苏北迁移至南京都市圈,对非农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南京都市圈转移至丰县、启东市等,苏南地区生活功能受其驱动作用更强,对生态功能影响范围由全域向西部萎缩;财政收入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北沿海扩散至丰县-连云港一线,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较强烈的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转移,对生活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苏中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主要由丰县、连云港市等向苏北沿海集中;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扩散至全域,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始终集中在苏南,生活功能受其影响较强地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西部大范围区域缩小至启东市、海门市等;土壤有机质含量深刻影响太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向东部沿海延伸,对生活功能驱动作用范围稳定在启东市、如东县等,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苏北向启东市、溧阳市一线收缩。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状态是核心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助推力、人口因素起主要的引力作用、自然资源禀赋承载力是关键的摩擦阻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种驱动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体系,具有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整体系统,多重因子在相互间的交互耦合中形成多维效应,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结构、经济生产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4)“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在耦合了土地利用功能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后,研究按照核心区、容纳区、阻隔区的差异,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新沂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调控,提出了四种对策建议: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付孟泽[4](2019)在《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人地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一切互动关系的总和,乡村聚落空间的形态及其演变反映了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发展,探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动力和原因,梳理演变过程和特征,揭示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指导乡村的规划实践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定义了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人地关系影响因素和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以及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宏、中、微观上的界定与特征,从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诱发、推动和塑造这三个维度,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尺度研究分析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的研究架构。基于土地的私有、公有属性,分两个阶段对浙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开展研究。第一阶段,沿时间轴从原始、传统农业到近代化,研究了人地关系从初始到不断发展与变迁的过程,梳理了从聚点到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化路径,对近代以来浙北地区的村镇发展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的概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公社化、改革开放及快速城镇化阶段,研究了土改、土地集体化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人地关系的变迁特征及其对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快速城镇化阶段的人地关系变化特征,总结了浙北地区初步形成的现代村镇空间形态的特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对当前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实证研究。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县域中微观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提出斑块空间聚集度的概念,分村域对村庄建设斑块进行空间聚集度分析;提出基于生产作用特征、人地承载特征和空间利用特征的乡村人地关系识别指数,实现了县域乡村人地关系的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定量分析了全县域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包括中心城区、县域村镇空间形态、8个典型村落空间形态的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最后对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发展进行了展望。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梳理了浙江在现代化村镇建设中的经验,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按照“指向性”空间体系概念,对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形成以下创新点:(1)构建了人地关系驱动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架构,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为村镇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在宏观空间尺度提出了“指向性”城市-市镇-村空间体系概念,并以此概念诠释了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展望了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下,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3)提出县域层面中微观空间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长兴县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特征,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提供了定量化研究手段。

王维[5](2019)在《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关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优势互补,也关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协作互动。不仅标示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也表明协调发展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赋予长江经济带生态先行、创新驱动和协调发展的新型战略定位,经济发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最终目的,能源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生态先行的必然要求,教育发展是创新驱动的智力源泉,5大要素之间相互支撑、协调共进,共同完成国家赋予长江经济带的历史使命。因此,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生态、环境、能源、教育5大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把控现在、最终赢得未来。从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以往关于“5E”(经济Economic、生态Ecology、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教育Education,简称5E)协调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能源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协调发展、能源—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教育—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生态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等方面,并无涉及经济、生态、环境、能源与教育5个要素间协调发展的研究,且研究尺度较为单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范围,以系统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为支撑,在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法、基尼系数法、共线性检验和合理性检验等方法构建长江经济带“5E”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数理分析、比较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省级尺度和市域尺度等多尺度的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演化研究,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拓展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研究尺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重点研究长江经济带“5E”系统发展时空特征、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以及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不断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集中在四川省和云南省境内。2000-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不断上升,下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高于中上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高值区域;上游地区经济规模指数、经济结构指数和经济质量指数均低于中下游地区,处于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显着低值区域。(2)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波动上升,高值区分布在江苏省和安徽省区域,低值区集中于云南省和贵州省境内。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生态建设指数快速提升,下游地区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生态压力指数逐渐增大,生态系统发展指数下降为长江经济带低值区域。(3)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中游地区湖北省方向移动,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四川省境内向上海市周边转移。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环境保护指数快速上升,中游地区湖北省区域逐渐成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下游地区环境污染指数居高不下,逐渐下降为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4)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平稳上升,高值区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总量指数快速上升,成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上游地区能源结构指数低于下游地区,逐渐降为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5)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阶段式波动上升,高值区由长三角地区向贵州省、重庆市区域扩散,低值区由四川省向云南省西南方向收缩。2000-2015年间上游地区贵州省区域教育投入指数快速提升,教育系统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为长江经济带高值区域;上游地区云南省区域教育规模指数增长缓慢,处于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发展指数低值区域。(6)2000-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稳步上升,高值区分布在长三角区域,低值区由上游地区向中游地区扩散。2000-2015年间长三角区域“5E”系统发展指数均高于其它区域,且发展趋势较为统一,成为长江经济带“S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高值区域;中游地区生态系统发展指数弱于其它“4E”发展指数,上游地区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和能源系统发展指数均低于其余“3E”发展指数,中上游地区大多为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低值区域。(7)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①2000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压力、环境污染、能源总量和教育质量5个准则层面。②2015年显着影响因素为经济结构、生态基础、环境保护、能源效益和教育投入5个准则层面。(8)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①提升策略: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严守生态底线、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重视教育职能、发挥智力驱动效益。②保障机制:绿色经济运营机制,生态保护法治机制,环境污染联控机制,能源安全管理机制,教育科技支撑机制等保障机制。

李昕[6](2019)在《劳耕关系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耕地和农业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组成。优化劳耕要素配置,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本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1995年-2015年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尺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耕地和劳动力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劳耕关系变化及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推一拉”理论分析了乡村发展和城镇扩张对劳耕关系变化的“推力”和“拉力”,构建面板数据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劳均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识别。为了进一步探究劳耕关系变化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劳耕要素优化配置,以劳均耕地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1995年-2015年间,长三角地区耕地减少了 16.2%,农业劳动力减少了 67.2%,农业劳动力和耕地要素均在城镇化进程中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是导致长三角地区耕地流失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落实下,201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耕地流失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从其供需两方面来看,分别是农村生养观念变化下自然增长缓慢和非农转移下机械流失迅速导致农村劳动力供给减少,而由于耕地资源减少,以及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等,农业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2)长三角地区劳均耕地持续增加,区域特征和阶段特征差异明显,长三角地区2015年劳耕弹性系数中位数为4.66,参考值为3.13,总体呈耕地减少而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更快的增长性特征。受城镇化发展速度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影响,长三角地区劳均耕地变化时空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2000年-2010年变化速度和幅度最明显,苏南地区劳均耕地面积高于浙北地区。但长三角地区总体呈相对良性的增长特征下,2015年仍有13.1%的县域劳耕弹性系数值异常偏高或偏低,在耕地增加或略微减少的变化下,农业劳动力快速减少,二者相对变化失衡,这可能降低劳耕要素配置效率。(3)基于“推一拉”理论,长三角地区劳均耕地的增加是乡村发展“推力”和城镇扩张“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产业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为主的城镇“拉力”,对于长三角地区劳均耕地增加的作用更显着。劳均耕地的变化是农业劳动力要素和耕地要素其中至少一个发生变化引起的,乡村的“推力”包括农业生产机械、资金等其他要素投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变化,城镇的“拉力”表现为城镇扩张通过集聚效应、辐射效应、价格效应导致劳耕关系变化。面板数据的结果表明,对于劳耕关系的变化,乡村发展“推力”作用不显着,反映出长三角地区当前农业生产中机械投入和资金投入可能不足,对于劳动力要素的替代和补充不够显着。此外,增加农业财政投入有利于劳均耕地增加,而劳均供养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劳均耕地的增加。(4)“增长型”劳耕关系变化下,长三角地区劳均耕地面积增加,以及农业机械、资金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农业生产资金投入的贡献显着度较高。结合已有研究和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长型”劳耕变化过程中劳均耕地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中机械、资金等现代要素的投入增加,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善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发展规模化。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快于我国其他地区,由此,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增长型”劳均耕地变化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现状。在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进步转变过程中,增加包括增产性投入和省工性投入等在内的资金要素投入,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显着作用。针对长三角在城镇化进程中劳耕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相关要求,本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应当以“继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适度转移,促进劳均耕地面积增加”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总体目标和思路,关注城镇化进程中劳耕要素的相对变化情况,促进劳均耕地的增加,具体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积极补充耕地面积;增加农业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适度转移;因地制宜促进耕地利用转型,创新农业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盘活农村“人”、“地”、“钱”资源。

李依灵[7](2019)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更全面地评价区域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有效保护、促进耕地质量考核体系合理完善,开展区域耕地质量多维度综合评价将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以测算耕地质量的综合指数为主要目标,从生产潜力维度、地类维度、等别空间维度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区域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其中研究重点和难点是空间分布的量化。本文以实证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首先提出基于本文研究内容的假设:耕地质量与构成耕地的水田、旱地、水浇地等二级地类组成及地类的空间分布有关;耕地质量与其等别空间分布状况也有关。从该假设出发,结合文献研究法、层次分析法、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法,综合考量,提出多维度评价区域耕地质量优劣变化的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并构建计算方法。等别维度以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中的等别成果为基础数据,地类维度中地类构成方面以区域内水田、水浇地、旱地等二级耕地地类面积比例构成赋分后取值,不同二级地类空间分布格局方面和不同等别耕地空间分布格局维度,基于耕地斑块实际情况和研究假设考虑,选择引入景观生态格局指数中景观尺度下景观形状指数、周长面积分维数、蔓延度指数、聚合度指数用以量化说明不同等别和不同地类耕地在空间格局的变化。综上三个维度指标数据,为便于比较认识,统一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层次分析法赋权重值后确定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可为完善我国现行耕地质量考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耕地生产潜力、地类构成与空间分布和耕地等别空间分布三个角度,探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方法。基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的理论研究,选择案例区进行实证,得出结果:嘉兴市浙江省H县2013年至2016年耕地质量国家利用等加权平均等别略有下降,即认为区域耕地质量下降。但根据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结果,2015年至2016年,区域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浙江省H县该时段内实际开发、建设等土地利用行为分析,区域内耕地经过耕地质量提升、旱改水以及土地开发等耕地数量补充及质量提升项目的整治,国家利用等6等、7等、8等、9等四类和水田、旱地可调整三类异质耕地在各自划分标准下,空间分布上相较之前呈现同类型耕地斑块趋于集中,连片程度增大,不同类型耕地斑块混杂、交错分布情况减少,便于精细化管理的进行,因此认为以耕地质量考核的最低单位——县(区)尺度来看,区域内总体耕地质量变化是提升的。基于上述实证结果,认为区域耕地质量与区域内耕地平均等别、地类构成和地类空间分布、等别空间分布均有关系。(2)实现不同等别、不同耕地二级地类空间分布差异的量化。本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以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景观生态学异质性理论,将其异质尺度降低至耕地系统本身,认为不同等别、不同地类耕地为不同斑块类型。选择景观格局指数作为空间维度指标,对不同等别、不同地类耕地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量化研究,同时得出如下结果:一定区域内,等别不同空间分布格局的耕地,其综合质量指数存在差异;地类不同空间分布格局的耕地,其综合质量指数也存在差异,即空间分布情况如集聚程度、交错程度存在差异的耕地总体质量有高低区别。(3)耕地质量评价应增加区域耕地二级地类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和不同等别的耕地空间分布状况的内容。基于上述理论与实证研究,认为未来区域耕地质量评价不仅需对耕地斑块的区位条件、自然因素、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应综合考虑单个耕地斑块的形状、面积以及一定评价范围内多个等别、地类类型的耕地斑块之间的格局分布等状况产生的耕地空间质量差异,将其以合理的方式量化并作为指数计入区域耕地质量计算指标内容。

匡丽花[8](2018)在《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和人口增长的过程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遭到破坏,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耕地系统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耕地系统安全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其中数量是基础,足够数量的耕地才能满足我国13亿人口的巨大需求;质量是根本,有质量的耕地才能提供各类安全的农产品;生态是保障,处于良好生态环境中的耕地才能维持耕地质量。只有当三者同时达到安全状态,耕地才是安全状态。从系统角度综合考虑耕地保护,比单一的耕地数量或质量保护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结合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思想,开展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和格局优化研究,以鹰潭市为研究区域,应用空间分析、空间回归、神经网络和元胞自动机等方法,对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演化趋势、驱动机理、耕地系统安全空间格局预测和优化等进行系列研究,达到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提高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目的,对制定耕地保护对策,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中,考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安全的离散情况,运用改进TOPSIS方法进行安全评价表明:耕地数量和生态安全均先经历急速降低后缓慢变化的过程,耕地质量安全因基础设施的改善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后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先急速下降后缓慢上升。其中:1995年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临界状态占耕地面积的91.32%,到2005年降到48.96%,但危险耕地增加到37.55%,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主要中心城镇建设区域,2015年高、低等级耕地面积均减少,趋向中间水平,临界状态耕地增加至60.72%。从县域看,贵溪市呈小幅变化,月湖区和余江县较不稳定,先急速下降后小幅下降。空间变化上,热点分析和稳定性分析表明耕地系统安全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值区域从中部不断向西部扩大范围延伸,高值区域集中分布在人为影响较小的南北部山地区域。稳定性高的耕地由零散分布在东、西部,成多个核状中心布局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和西北部,多中心镶嵌分布。(2)1995-2015年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研究中,利用空间回归模型从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和政策4方面的26个因子中研究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对比1995-2005年和2005-2015年两个时期,不变耕地中,自然因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子中耕地投入环境负荷影响趋势加大,其他社会经济因子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区位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但整体影响程度偏弱;政策因素影响由不显着到显着,且影响程度较大。要提升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要提倡科学耕种,合理施肥打药,提升产能的同时不能破坏耕地生态系统安全,控制工业污染,同时政策上要加大农业投入和环境治理的投入。增加耕地中,自然因素的限制越来越明显,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区位因素影响下降。要提升增加耕地耕地系统安全水平,更多地要从耕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基础设施条件上进行改善,同时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减少耕地系统安全的变化主要指空间位置上耕地变为非耕地,主要因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用地需要,及耕地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耕地的减少。要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应加强存量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提升建设用地的集约度,杜绝粗放、闲置利用行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措施。(3)利用ANN-CA模型预测鹰潭市2025年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结果中不变耕地中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稳定性增强,原有高等级部分降低,而较低等级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耕地系统安全表现为升高趋势,较2015年有所改善。鹰潭市未来建设占用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南北部林地是维持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来源。在空间布局上,耕地破碎度降低,集中连片性更强。但在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的同时,挤占了其他生态空间,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易引发土地退化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大农业投入,通过土地整治等技术措施增加耕地,严格审理建设占用耕地行为,合理规划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在不打破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维持耕地系统安全稳定提升发展。(4)通过ArcGIS和MATLAB平台,建立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Cultivated Land System Security Pattern Optimitation Model,简称 CLSSPOM),以土地利用适宜性、土地利用空间兼容性、土地利用优先性和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构成的优化规则,并以用地变化率进行数量控制,在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不参与优化的前提下优化鹰潭市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后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南北山地丘陵区域耕种条件相对恶劣的坡耕地优化为林地;位于中心城镇建设用地群周边、耕作环境遭人为负面影响较大、耕地系统安全水平低下,能更好地发挥用地经济效益的耕地优化为建设用地;位于樟坪乡和塘湾镇耕地集中连片区域周边的低效林地优化为耕地。优化后的耕地系统安全等级中,中上等耕地面积增加,低等耕地面积降低,整体耕地系统安全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在鹰潭市土地利用中,要处理好南北丘陵山地区域耕作区域和生态林地的边界划分,保护中心城镇建设用地周边耕地的耕作环境,防止耕地系统安全降低和流失耕地。(5)根据耕地系统安全及其稳定性划分耕地系统安全核心保护区、适度保护区、适度改良区、综合改良区,不同保护区施加不同保护模式,并应加大经济投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政策法规,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协调耕地与建设、生态空间,改善耕地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提升耕地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的创新有:(1)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进行耕地系统安全研究,从重耕地数量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均重要;(2)通过MATLAB编程构建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融入耕地系统安全总体控制的约束条件,同时实现了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优化,提升耕地系统安全的目的。

陈藜藜[9](2018)在《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文中指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是科学把握区域耕地安全状态的有效途径,既可掌握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存在的优势条件,为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可持续提供支撑,又可以预先发现耕地系统未来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为提前实施预防耕地系统安全风险和化解警情的措施提供依据,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丰富,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7%,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和粮食总量丰富,但部分地区耕地土壤污染、耕地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以及农药和化肥施用过量等问题凸显,且2015年黑龙江省中、低等产田面积高达1580.49万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9.69%,耕地质量令人堪忧。因此,准确识别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状况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警,既保持区域的优势条件,保障耕地系统安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准确识别出耕地系统安全问题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途径和措施,对于保障全省耕地系统安全运行,实现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共同可持续至关重要。已有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方面的相关研究,多从单一空间尺度,针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简单组合进行预警研究,缺乏系统性的多尺度预警研究;对于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结果精度都较低,无法准确把握区域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状况,更缺少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机理的探究,且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多为宏观对策建议,缺乏定量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调控方案。本文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其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以及耕地利用相关数据,引入生物免疫机理,从系统角度构建省、市和县域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体系,并运用主客观赋权法和数值转化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评定模型,同时引入Elman神经网络模型,科学识别研究区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系统性把握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状态;分析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权重大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确定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阐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的作用机理;分别通过调控预警直接影响因素和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以定量的分区情景模拟和耕地格局优化的方式分别对市和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进行调控,并结合省级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定性的宏观调控对策,构成研究区不同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研究结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从系统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了耕地系统和耕地系统安全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并分别从政策推动调控、分区情景模拟调控以及耕地格局优化调控方式构建了省域、市域和县域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2)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和Elman神经网络模型可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评定和预警预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揭示了不同尺度下近20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更能凸显评价对象之“优、劣”特征,更符合客观实际,且该方法是针对传统突变级数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具有普适性;Elman神经网络模型揭示了未来20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果,测试拟合精度高,误差小,预测结果可靠。(3)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整体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较高,耕地系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亟待合理有效调控。①省域尺度下1995~2014年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警度由“无警(安全或较安全状态)”上升至“轻警”,再至“中警”,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预警警度处于“轻警”与“中警”之间;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仅有2个市域处于较安全状态,3个处于重警状态,其他7个处于轻警和中警状态;且在当前警情发展态势下,2015~2034年12个地市中都有出现预警值降低的阶段,但整体上最终都呈现预警值升高的趋势,即各地市耕地系统安全警情还将有所增加;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全省72个县域中,有69个县域处于预警状态,约为县域总数94%,处于轻警、中警和重警状态的县域分别为28、32和9个,仅有3个县域处于较安全状态。(4)不同尺度下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显着。①省域尺度下 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呈现较剧烈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2015~2034年将呈现与历史研究时段相一致的变化特征;②市域尺度下1995~2014年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值呈现一定的波动特征,且在当前发展趋势下,12个地级市中,除伊春市和绥化市外,其他10个地级市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都具有时间序列上的持续性,在未来将主要延续各自在近20年内的历史变化,大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终略有升高的趋势;重警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鸡西市和双鸭山市,以及西部的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轻警区(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黑河市、伊春市和牡丹江市等中北部和南部地区;③县域尺度下2014年西部县域预警水平最高,东部次之,南北轴带地区(包括中部)最低。预警值高-高型和低-低型以“组团”形式凸显,聚集性较强;预警值低-高型和高-低型县域较少,且零星分散。(5)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科学有效实现了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的识别。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灾害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单位耕地面积废水负荷量和森林覆盖率是1995~2014年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变化的关键性驱动因素,除森林覆盖率与预警值呈显着负相关外,其他4个驱动因素呈显着正相关;②科学有效的面板数据模型的构建应逐步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模型选择、工具变量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否则将可能产生伪回归现象。(6)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实现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关键性驱动因素作用大小的空间化。①高程、坡度和年均气温3个自然因素和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地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土协调度、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和路网密度6个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有着显着的影响,且影响的空间差异较为显着:高程和坡度对预警的作用呈现西北向东南递减规律;年均气温则是对西部和南部作用高,东部和北部作用低;水土协调度对预警作用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和路网密度对预警作用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②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空间可视化,回归系数随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充分考虑了各县域空间异质特征,能够精准地刻画各因素的空间变化特征,可为研究区耕地系统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7)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三废指数是省域、市域和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的共同关键驱动因素,亟待改变以增加农业三废的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的恶性增长方式;在自然变化、区域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效益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发展—耕地经营方式—耕地效益—耕地系统安全”循环互动过程,是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动态变化的内在驱动机理,为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及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更丰富的有效信息。(8)在省域尺度,从减少耕地系统“隐患”、增强耕地系统“免疫”、缓解耕地系统“压力”和提高耕地系统“响应”四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宏观政策性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措施;在市域尺度,分别设定3区(松嫩平原经济发展区、三江平原综合发展区和山地丘陵生态功能区)最优分析情景,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直接影响因素,未来20年(2015~2035年)市域耕地系统安全状态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县域(与斑块相结合)尺度,通过调控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根本驱动因素,从优化耕地格局的角度,引入FLUS模型,设定不同模拟情景,确定了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综合调控情景下耕地格局最利于缓解耕地系统安全警情。

赵小娟[10](2017)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及耕地质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经济良性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导致耕地数量锐减,尤其是城镇建设占用大量优质农田;另外,新技术、新品种的投入,给耕地带来了土地污染等隐性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因此,在优质耕地资源不断被侵占、数量不断减少的趋势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研究,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与解决粮食安全的可靠选择。科学的耕地质量评价可准确把握质量现状及空间布局特征,对指导有限耕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综合平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耕地质量评价中,评价指标较少考虑土壤污染、社会经济等因素,同时评价方法也以传统方法居多,主观性较强。不同尺度上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差异显着,评价指标和方法选择也应不同,现有评价中则较少考虑尺度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尺度下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别。珠三角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核心城市群之一,也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基于此,本文以珠三角为研究区域,珠三角耕地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尺度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不同方法对多尺度耕地质量进行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为实现珠三角耕地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对珠三角耕地现状及2000-2014年近15年来的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包括耕地资源总体变化态势、耕地利用程度变化、耕地变化动态度、区位熵、耕地空间以及景观变化。主要结论是:耕地数量初期呈快速下降递减趋势,然后逐渐平缓;土地垦殖率总体缓慢下降,复种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耕地流失来看,广州、佛山、东莞和中山为耕地资源严重流失区;人类活动对耕地景观的改变明显,耕地破碎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2)对于珠三角区域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将相关性分析与粗糙集结合筛选指标,从自然、经济、利用和生态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设计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选择珠三角具有代表性且涵盖耕地利用类型的4000个样本,通过实验得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次数明显小于BP神经网络,且均方误差的最大与最小差值也比BP网络模型小0.1051,与实际耕地质量等级结果更接近,用于耕地质量评价更稳定,适应度更好。结果表明:珠三角区域耕地质量总体较好,其中二三等地所占比例最大,占耕地总面积的52.94%,耕地质量等别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态势。耕地质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整体表现为中部质量高,四周低的特点。(3)县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中,基于MCDM(multiple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相结合,从土壤理化性质、农业生产条件、区位条件和土壤环境状况4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初始权重,采用多因素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增城区耕地质量整体较高但优质耕地较少,耕地质量等级主要集中在第2、3级,分别占全区耕地的30.88%和31.69%。利用层次分析法借助专家经验确定其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主观因素,降低评价的可信度和准确性。为了探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指标权重敏感性从局部区域不确定性和综合敏感性两方面对评价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当权重改变30%时,最大的MACR(mean absolute change rate)值只有3.5582%,各指标MACR值远低于权重变化率大小,说明评价结果总体相对稳定,初始确定的权重也相对合理可靠,能够客观反映增城区的耕地质量状况。(4)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质量、经济质量以及生态质量4个方面分析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各类型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均有所差异。运用空间自相关法研究耕地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珠三角耕地质量在全局和局部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在县级尺度与珠三角区域整体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耕地各属性层面质量Moran’s I值在相同的县域尺度上,也存在较大的内部差异性。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各类型质量空间聚集类型有较大差异,大部分乡镇在空间上表现为非显着型。基于GWR(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模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拟合度R2为0.5806,校正模型拟合度R2为0.569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显着性检验的P值大小来看,农业从业人员数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贡献度的区位差异最大,其次是二三产业比重。从各因素的回归系数图可以看出,不同因素对耕地质量空间布局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驱动因子与驱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趋势
2 驱动因子机理分析
    2.1 驱动因子分类及效果
    2.2 驱动机理理论分析
        2.2.1 自然因子
        2.2.2 社会经济因子
3 驱动因子区域差异性分析
    3.1 快速城镇化地区
    3.2 粮食主产地区
    3.3 生态脆弱地区
4 研究展望
    4.1 全面考虑耕地变化的内涵
    4.2 定量研究影响耕地变化的政策因子
    4.3 衔接机理分析与对策制定

(2)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
        1.1.2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一步创新的理论需求
        1.1.4 解决江苏省国土空间利用瓶颈问题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1.3.2 土地利用功能识别与评价
        1.3.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与演进
        1.3.4 空间治理
        1.3.5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分类
        2.1.2 土地与国土空间的基本概念
        2.1.3 土地利用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地域功能
        2.2.3 土地利用多样性
        2.2.4 系统科学
        2.2.5 区位布局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3.1.3 产业结构特征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3.3.2 图斑尺度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多尺度融合
        3.3.4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3.3.5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理
        3.3.6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第4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特征
        4.1.1 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2 非农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3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
        4.1.4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
    4.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
        4.2.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聚集性
        4.2.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分布形态及演变过程
    4.3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4.3.1 时间特征
        4.3.2 空间特征
    4.4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4.4.1 农业主导型
        4.4.2 工业主导型
        4.4.3 商旅服务型
        4.4.4 均衡发展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空表达
    5.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序变化特征
        5.1.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6 生活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2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异特征
        5.2.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6 生活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
        5.3.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分析理论框架
        5.3.2 土地利用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驱动机理
    6.1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的序参量
    6.2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的驱动机理
        6.2.1 主要影响因子
        6.2.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6.2.3 重要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异规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典型地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调控对策
    7.1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
        7.1.1 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功能
        7.1.2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性
        7.1.3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结果
    7.2 “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1 农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2 工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3 商旅服务型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4 均衡发展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3 “三生”空间调控对策
        7.3.1 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
        7.3.2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
        7.3.3 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
        7.3.4 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2.1 研究尺度的复合性和多元性
        8.2.2 研究视角的探索性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扬中市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转型与发展的重要关注点
        1.1.3 人地关系构成了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核心推动力
        1.1.4 研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二战后欧、亚部分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与启示
        1.2.2 国际上由聚落地理学缘起的乡村及空间演变研究
        1.2.3 国内关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及规划建设的研究
        1.2.4 乡村空间演化推动力的研究——由环境决定论到人地协调论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区域选择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人地关系及其推动下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架构
    2.1 人地关系的定义以及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
        2.1.1 人地关系的概念内涵
        2.1.2 人地关系的决定因素
        2.1.3 乡村人地关系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2 乡村聚落及空间形态的概念与定义
        2.2.1 由乡村聚落到现代村镇的概念阐释
        2.2.2 乡村空间及形态的物质性概念意义
        2.2.3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考察视角
    2.3 人地关系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机理
        2.3.1 人地关系诱发了乡村聚落的出现
        2.3.2 人地关系推动了乡村聚落的演化
        2.3.3 人地关系塑造了乡村聚落的多样
        2.3.4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
    2.4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空间尺度
        2.4.1 乡村聚落的宏观空间尺度
        2.4.2 乡村聚落的中微观空间尺度
    2.5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时间尺度
        2.5.1 人地关系的阶段划分与时间尺度的关系
        2.5.2 本研究所取的时间尺度及其考虑
    2.6 人地关系下乡村聚落考察的技术框架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
    3.1 从“采集渔猎”到原始农业——临时聚点到聚落雏形
        3.1.1 “采集渔猎”下的临时聚点
        3.1.2 原始农业与聚落空间形态雏形
    3.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发育发展
        3.2.1 传统农业社会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2.2 传统农业社会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2.3 传统农业人地关系推动下的浙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
    3.3 近代浙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的演变和发展
        3.3.1 近代浙北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3.3.2 近代浙北地区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3.3.3 近代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演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人地关系变迁与村镇空间多元发展
    4.1 建设初期人地关系变迁及乡村空间形态
        4.1.1 以土地改革为序幕的人地关系演化历史环境
        4.1.2 建设初期的人地关系特征
        4.1.3 建设初期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4.2 改革开放后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2.1 从家庭联产承包到乡镇工业的人地关系演化的历史环境
        4.2.2 乡镇工业推动下的乡村人地关系特征
        4.2.3 改革开放后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变化
    4.3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及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3.1 快速城镇化时期人地关系演化的背景环境
        4.3.2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的人地关系特征
        4.3.3 快速城镇化推动下浙北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人地关系特征下浙北县域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研究
    5.1 长兴县的典型性、概况及定量实证研究方法
        5.1.1 长兴县的典型性及概况
        5.1.2 县域层面中微观尺度定量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5.2 长兴县当前乡村人地关系特征的分析及发展驱动力评估
        5.2.1 长兴县乡村生产作用特征
        5.2.2 长兴县乡村人地承载特征
        5.2.3 长兴县乡村生产生活组织特征
        5.2.4 长兴县当前村镇空间发展驱动力类型及评估
    5.3 长兴县村镇空间中微观形态的发展研究
        5.3.1 中心城区(县城)的空间演变特征
        5.3.2 县域村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3.3 典型乡村空间形态的构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乡村振兴下浙北人地关系与村镇空间形态发展展望
    6.1 浙江省在村镇现代化建设中的探索和启示
        6.1.1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及启示
        6.1.2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6.2 浙北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6.2.2 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人地关系特点分析
        6.2.3 浙北乡村地区村镇空间形态的发展展望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创新点
        7.1.1 研究主要工作、相关结论
        7.1.2 研究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发表
致谢

(5)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尺度
        1.5.2 数据来源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
        2.1.1 知识结构图谱
        2.1.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1.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1.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1.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 国内研究
        2.2.1 知识结构图谱
        2.2.2 关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3 关于经济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2.4 关于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
        2.2.5 关于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6 关于教育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2.2.7 关于经济、生态环境与能源协调发展的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3 基础理论与相关概念
    3.1 基础理论解析
        3.1.2 系统理论
        3.1.3 协调发展理论
    3.2 相关概念界定
        3.2.1 长江经济带
        3.2.2 城市群
        3.2.3 经济系统
        3.2.4 生态系统
        3.2.5 环境系统
        3.2.6 能源系统
        3.2.7 教育系统
        3.2.8 协调发展
        3.2.9 时空格局
    3.3 本章小结
4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方法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简明性原则
        4.1.3 客观性原则
        4.1.4 可比性原则
        4.1.5 可获得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4.2.1 总结归纳法
        4.2.2 基尼系数法
        4.2.3 共线性检验
        4.2.4 合理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长江经济带经济系统评价与分析
    5.1 经济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5.1.1 经济系统的评价目标
        5.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5.1.3 经济系统的评价结构
        5.1.4 评价方法
    5.2 经济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2.1 固定资产投资额时空变化特征
        5.2.2 规模工业总产值时空变化特征
    5.3 经济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3.1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3.2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时空变化特征
    5.4 经济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5.4.1 人均GDP时间变化特征
        5.4.2 人均GDP空间演化特征
    5.5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5.5.1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5.5.2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5.5.3 经济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5.6 本章小结
6 长江经济带生态系统评价与分析
    6.1 生态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6.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6.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6.1.3 生态系统的评价结构
        6.1.4 评价方法
    6.2 生态基础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2.1 人均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6.2.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时空变化特征
    6.3 生态压力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3.1 人均年耗水量时间变化特征
        6.3.2 人均年耗水量空间演化特征
    6.4 生态建设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6.4.1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6.4.2 园林绿化建设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6.5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6.5.1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6.5.2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6.5.3 生态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6.6 本章小结
7 长江经济带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
    7.1 环境系统评价目标与体系构建
        7.1.1 生态系统的评价目标
        7.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7.1.3 环境系统的评价结构
        7.1.4 评价方法
    7.2 环境污染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2.1 工业废水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2.2 工业烟尘排放量时空变化特征
    7.3 环境保护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7.3.1 工业废水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2 工业烟尘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3.3 工业二氧化硫处理率时空变化特征
    7.4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7.4.1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7.4.2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7.4.3 环境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7.5 本章小结
8 长江经济带能源系统评价与分析
    8.1 能源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8.1.1 能源系统的评价目标
        8.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8.1.3 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构
        8.1.4 评价方法
    8.2 能源总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2.1 电力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2 液化石油气消费量时空变化特征
        8.2.3 能源消费总量时空变化特征
    8.3 能源结构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3.1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时间变化特征
        8.3.2 煤气消费占能源总量比重空间演化特征
    8.4 能源效益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8.4.1 单位GDP能耗量时间变化特征
        8.4.2 单位GDP能耗量空间演化特征
    8.5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8.5.1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8.5.2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8.5.3 能源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8.6 本章小结
9 长江经济带教育系统评价与分析
    9.1 教育系统评价目标与指标选择
        9.1.1 教育系统的评价目标
        9.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9.1.3 教育系统的评价结构
        9.1.4 评价方法
    9.2 教育规模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2.1 大学在校学生数时空变化特征
        9.2.2 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时空变化特征
    9.3 教育质量准则层评价与分析
        9.3.1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时间变化特征
        9.3.2 万人拥有教育从业人员数空间演化特征
    9.4 教育投入准则层支出评价与分析
        9.4.1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时间变化特征
        9.4.2 万元GDP教育事业费支出空间演化特征
    9.5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综合评价与分析
        9.5.1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9.5.2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9.5.3 教育系统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9.6 本章小结
10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10.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相互作用关系
    10.2 评价方法的选择
        10.2.1 综合发展指数
        10.2.2 耦合发展指数
        10.2.3 协调发展指数
        10.2.4 冷热点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0.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3.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4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4.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4.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4.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耦合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5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空分析
        10.5.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10.5.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演化特征
        10.5.3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指数空间集聚特征
    10.6 本章小结
1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11.1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11.1.1 最小二乘法
        11.1.2 地理加权回归
    11.2 影响因子的选择与处理
        11.2.1 因子的选择
        11.2.2 因子的处理
    11.3 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分析
        11.3.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整体影响因素
        11.3.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局部影响因素
    11.4 本章小结
1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和保障机制
    12.1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提升策略
        12.1.1 推动结构升级,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2.1.2 加大建设力度,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2.1.3 减少污染排放,提升区域治污能力
        12.1.4 降低能源消耗,形成集约生产方式
        12.1.5 提高教育支出,发挥智力驱动效益
    12.2 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
        12.2.1 绿色经济运营机制
        12.2.2 生态保护法治机制
        12.2.3 环境污染联控机制
        12.2.4 能源安全管理机制
        12.2.5 教育科技支撑机制
    12.3 本章小结
13 结论、不足与展望
    13.1 主要结论
    13.2 研究不足
    13.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劳耕关系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农业经济增长
        2.1.3 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生产要素理论
        2.2.3 “推—拉”理论
        2.2.4 现代农业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劳耕关系变化研究
        2.3.2 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研究
        2.3.3 城镇化进程中的劳耕要素变化研究
        2.3.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变化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环境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长三角地区耕地要素变化
        3.3.1 耕地面积变化现状
        3.3.2 耕地面积变化原因分析
    3.4 长三角地区农业劳动力要素变化
        3.4.1 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现状
        3.4.2 农业劳动力数量变化原因分析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劳耕关系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长三角地区劳耕关系变化
        4.1.1 劳耕关系现状及变化
        4.1.2 县域劳耕弹性系数测算
        4.1.3 劳耕关系变化分析
    4.2 长三角地区劳耕关系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2.1 劳耕关系变化的“推力”和“拉力”
        4.2.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劳耕关系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1 理论分析
        5.1.1 劳耕要素是农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 “增长型”劳均耕地变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5.1.3 劳均耕地适度增加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5.2 生产函数模型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5.3 模型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框架
        1.3.2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耕地质量研究进展
        2.1.1 耕地质量内涵研究
        2.1.2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2.1.3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2.2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2.3 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内涵研究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1 资源稀缺理论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4 项目规划设计原理
    3.2 耕地质量内涵分析
    3.3 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概念界定
第4章 测算模型构建
    4.1 确定研究尺度及维度
        4.1.1 研究尺度确定
        4.1.2 研究维度确定
    4.2 指标选取
        4.2.1 选则原则
        4.2.2 指标选择
        4.2.3 指标说明
    4.3 综合指数测算模型构建
        4.3.1 权重确定
        4.3.2 模型构建
第5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5.1 研究区概况
        5.1.1 自然资源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实证计算
        5.3.1 基础数据
        5.3.2 各维度计算
        5.3.3 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5.4 结果分析
        5.4.1 假设验证分析
        5.4.2 变化原因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研究结论
        6.1.2 相关建议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2.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原理
        1.2.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分析框架
    1.3 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进展
        2.1.1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方面
        2.1.2 耕地系统安全方面研究
    2.2 国外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3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耕地系统
        3.1.2 耕地系统安全
        3.1.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
        3.1.4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及驱动力
        3.1.5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3.1.6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3.2 基础理论
        3.2.1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3.2.2 系统科学理论
        3.2.3 人地关系理论
        3.2.4 元胞自动机理论
第4章 耕地时空变化
    4.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地理环境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研究区耕地保护与利用现状
        4.1.5 研究数据收集
    4.2 遥感影像解译
        4.2.1 遥感影像预处理
        4.2.2 遥感影像解译
    4.3 耕地时空变化分析
        4.3.1 耕地数量变化
        4.3.2 耕地空间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与变化研究
    5.1 评价方法介绍
    5.2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
        5.2.1 评价单元划分
        5.2.2 评价指标体系
        5.2.3 耕地系统安全评价结果
    5.3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分析
        5.3.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数量分析
        5.3.2 耕地系统安全空间分布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分析
    6.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与影响因子选择
        6.1.1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信息
        6.1.2 驱动因子选择
    6.2 耕地系统安全驱动分析方法
        6.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2 空间回归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空间回归分析
        6.3.1 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耕地系统安全变化驱动力回归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研究
    7.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与预测方法
        7.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
        7.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预测方法
    7.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
        7.2.1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入层
        7.2.2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隐含层
        7.2.3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输出层
        7.2.4 耕地利用格局预测模型结果
    7.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
        7.3.1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输入层
        7.3.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隐含层、输出层
        7.3.3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预测模型结果
    7.4 耕地系统安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7.4.1 耕地系统安全数量变化
        7.4.2 耕地系统安全等级空间变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研究
    8.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法
        8.1.1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1.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方法
    8.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
        8.2.1 CLSSPOM的建立
        8.2.2 CLSSPOM模块介绍
    8.3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
        8.3.1 数据处理
        8.3.2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及结果分析
        8.3.3 优化结果与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与对策研究
    9.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分区
        9.1.1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区划分
        9.1.2 耕地系统安全保护模式
    9.2 可持续利用对策
        9.2.1 协调耕地数量与建设、生态空间
        9.2.2 加大经济投入,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安全
        9.2.3 加强土地管理,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9.2.4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9.3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耕地系统安全格局优化模型代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学科相结合方法
        1.5.2 典型调查法
        1.5.3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1.5.4 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7.1 构建了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识别体系
        1.7.2 实现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驱动因素的识别
        1.7.3 构建了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1.7.4 探索了省-市-县多尺度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方案
第2章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耕地系统安全
        2.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2.1.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控制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理论分析框架
        2.3.1 生物免疫机理应用于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的可行性分析
        2.3.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内容
        2.3.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目标
        2.3.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结构流程
        2.3.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功能模块
    2.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理论分析框架
        2.4.1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思想
        2.4.2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主体
        2.4.3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则
        2.4.4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目标
        2.4.5 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内容框架
    2.5 总体理论分析框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耕地资源安全现状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第4章 基于生物免疫机理的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抗原(Ag) -抗体(Ab)框架模型
    4.2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模型构建
        4.2.1 改进的突变级数模型
        4.2.2 现状评定模型的构建
        4.2.3 预警评判标准
    4.3 基于Elman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模型构建
        4.3.1 Elman神经网络原理及学习算法
        4.3.2 预测模型的构建
    4.4 省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4.1 省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4.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现状结果及分析
        4.4.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4.5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5.1 市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5.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4.5.3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预测结果及分析
    4.6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
        4.6.1 县域尺度下基于Ag-Ab模型的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4.6.2 耕地系统安全警情现状结果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5.1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5.1.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5.1.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5.2 市域尺度下研究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时空分异特征
        5.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历史变化特征
        5.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发展趋势特征
        5.2.3 不同时段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格局特征
    5.3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5.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及原理
        5.3.2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分异特征
        5.3.3 县域耕地系统安全预警空间自相关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
    6.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6.1.1 驱动因素的选取及分析
        6.1.2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6.1.3 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
    6.2 省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2.1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大小
        6.2.2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作用比较分析
    6.3 市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3.1 单位根检验
        6.3.2 协整检验
        6.3.3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
        6.3.4 组间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横截面相关检验
        6.3.5 内生性检验
        6.3.6 不同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比较及驱动因素作用分析
    6.4 县域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因素分析
        6.4.1 OLS模型估算结果
        6.4.2 GWR模型估算结果
        6.4.3 驱动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
    6.5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1 不同尺度下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关键性驱动因素比较
        6.5.2 自然生态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3 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分析
        6.5.4 耕地系统安全预警驱动机理框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7.1 省域尺度下基于政策推动的耕地系统安全总体调控
        7.1.1 总体调控体系构建
        7.1.2 基于政策推动的调控内容
    7.2 市域尺度下基于情景分析的耕地系统安全分区调控
        7.2.1 分区调控原则
        7.2.2 分区指标体系构建
        7.2.3 分区结果
        7.2.4 分区调控情景设定
        7.2.5 基于情景分析的各分区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变化趋势分析
    7.3 县域尺度下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
        7.3.1 耕地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7.3.2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原理及模型
        7.3.3 基于耕地格局优化的耕地系统安全调控技术框架
        7.3.4 基于FLUS模型的耕地格局情景模拟
        7.3.5 不同调控情景下耕地在不同地形上分布的耕地系统安全警情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2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3.3 耕地质量评价内容研究
        1.3.4 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1.3.5 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研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土壤肥力理论
        2.2.2 耕地稀缺理论
        2.2.3 空间区位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方法与模型
        2.3.1 BP神经网络
        2.3.2 遗传算法
        2.3.3 GA-BP模型
        2.3.4 GWR模型
        2.3.5 空间自相关法
        2.3.6 权重敏感性分析法
3 研究对象及数据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基础资料的收集
        3.2.1 自然条件数据
        3.2.2 社会经济数据
        3.2.3 补充调查数据
    3.3 数据预处理
        3.3.1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2 遥感数据分类
        3.3.3 气象站点数据插值
4 近15年珠三角地区耕地时空演变及驱动
    4.1 珠三角区域耕地资源变化
    4.2 耕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4.3 耕地数量变化分析
        4.3.1 耕地变化动态度
        4.3.2 耕地区位嫡
    4.4 耕地空间变化分析
        4.4.1 耕地流量变化
        4.4.2 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
        4.4.3 耕地重心变化
        4.4.4 耕地变化率空间性分析
    4.5 耕地景观变化分析
    4.6 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
        4.6.1 耕地变化驱动因素
        4.6.2 驱动因素的数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不同尺度的耕地质量评价
    5.1 耕地质量评价流程及评价单元
        5.1.1 耕地质量评价思路流程
        5.1.2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划分
    5.2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2.1 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5.2.2 构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3 珠三角尺度耕地质量评价
        5.3.1 耕地质量评价单元
        5.3.2 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因素量化分析
        5.3.4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5.3.5 耕地质量评价过程
        5.3.6 评价结果分析
    5.4 县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及权重敏感性
        5.4.1 增城区概况
        5.4.2 增城区评价单元
        5.4.3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5.4.4 评价因素量化分析
        5.4.5 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5.4.6 耕地质量评价结果
        5.4.7 指标权重敏感性分析
        5.4.8 权重敏感性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珠三角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
    6.1 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分析
        6.1.1 耕地自然质量空间布局
        6.1.2 耕地经济质量空间布局
        6.1.3 耕地利用质量空间布局
        6.1.4 耕地生态质量空间布局
    6.2 耕地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2.1 空间权重的探索性分析
        6.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 基于GWR模型的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6.3.1 耕地质量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6.3.2 GWR模型的构建及参数
        6.3.3 GWR模型的运算结果
        6.3.4 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
    6.4 本章小结
7 珠三角耕地质量存在问题及建议
    7.1 珠三角耕地质量问题分析
    7.2 珠三角耕地质量建设的措施建议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表格
    1.GWR模型回归系数表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1.参与科研项目
    2.发表论文
    3.所获奖励

四、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要素研究——以原锡山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驱动因子与驱动机理[J]. 王文旭,曹银贵,苏锐清,宋蕾,庄亦宁,周伟.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7)
  • [2]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人地关系视角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与发展研究 ——以浙北地区为例[D]. 付孟泽. 天津大学, 2019
  • [5]长江经济带“5E”系统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D]. 王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劳耕关系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李昕.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模型研究与实证分析[D]. 李依灵. 浙江财经大学, 2019(04)
  • [8]耕地系统安全变化与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D]. 匡丽花.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9]黑龙江省耕地系统安全预警及调控研究[D]. 陈藜藜. 东北大学, 2018(12)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尺度耕地质量评价与空间布局[D]. 赵小娟.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长三角地区县域耕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以原西山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