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

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

一、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瑾[1](2021)在《列夫·托尔斯泰在英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以《自由语词》为讨论中心》文中认为自1862年《童年·少年·青年》(Childhood and Youth)出现英译本以降,托尔斯泰的作品渐次进入英国公众的视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译作的引入更是增加了英国批评界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兴趣,《周六评论》《观察家》和《当代评论》等杂志对此进行了广泛讨论,其中关于历史事件的戏剧性描写、对自然的描述力度以及其观点中强烈的道德和宗教印记使维多利亚时期的读者获得了深刻的文学体验。到十九世纪末,托尔斯泰作为文学家的声誉已经在英国牢固树立。纵观托尔斯泰在英国的早期接受与研究,他鲜以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的身份示人,基于非暴力抗恶的基督无政府主义观念集中见于国外发行的刊物,涉及这方面的研究多零散琐碎,并未成体系。回观俄国本土,20世纪初,各种俄国期刊在世界不同国家出版,有别于19世纪的新闻业,它们与政治并驾齐驱,逐渐淘汰了文学,转而形成一种自给自足的公共生活现象并多由政党主导,而沙皇政府对政党的兴起并无兴趣,因此导致大多数政党转移至地下,主要的反对派政治力量离开祖国,在流亡过程中,通过已有新闻机构的帮助建立起支持者圈子继而传播自身的思想。依据目前的文献史料,俄国本土之外的出版物类型繁杂,多以期刊杂志、小册子、宣传单、报纸、公告为主,由于缺乏维持印刷的资金支持,这些出版物流通寿命较短。不可置否的是,国外的新闻出版业是俄国政治思想的实验室,它们积极与外部政治力量进行互动,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系统,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时期的欧洲文明孕育了未来的俄国大革命。托尔斯泰撰写的诸多文章由于国内审查制度的限制并未发行,其传播路径转向言论自由开放的英国,其密友弗拉基米尔·切尔特科夫(V.G.Chertkov)到达伦敦后建立了“自由时代出版社”(The Free Age Press)并创办了出版物《自由语词》(Свободногослова,英译Free Word),力图将托尔斯泰的作品展现在英语世界面前。本文基于已有的英文研究史料,尝试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重点论述英国自由时代出版社与1880年代之后的托尔斯泰文学、哲学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围绕这一主题阐述欧洲1848年革命到俄国农奴制废除这一历史时期,与之形成对比的俄国与欧洲大陆之间的文化关系。

张珉[2](2021)在《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文中研究表明俄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是诗歌语言研究会奥波亚兹的发起人、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他的文学理念作为形式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什克洛夫斯基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诸多经典论着——《散文理论》、《汉堡计分法:文章、回忆、随笔》、《关于小说的小说·思想与评论》等等。他的文学研究极为广泛,包揽古希腊时期至现代、东方与西方众多作家的名作。而在这其中,列夫·托尔斯泰当属其极为青睐与重视的研究对象之一。本论文以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托尔斯泰的文学批评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本细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理论批评相结合等方法,探讨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的生平与思想及其小说的手法、情节的评析,阐述他对于“陌生化”、“不在其位的人”等文学概念的解读,探析批评家文艺观与批评方法论的转型,评价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的价值与不足及其对于20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贡献与意义。本论文的结构主要分为绪论、主题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什克洛夫斯基的生平和批评论着作简要介绍,进而引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随后分析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研究的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从“陌生化”、阶梯式结构以及隐喻三个层面分析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小说手法的研究,揭示批评家对于艺术感受与认知功能的关注,同时说明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思想与现代隐喻理论的重合之处及其文本研究对于现代文学批评的开拓性意义。第三章分析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生平与思想的研究,阐明什克洛夫斯基结合现实与创作对于“不在其位的人”、“迷误的力量”以及托翁矛盾历史观与革命观的分析,论述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与传记式批评的接受与应用。第四章针对什克洛夫斯基关于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研究展开分析,挖掘什克洛夫斯基对于托尔斯泰小说情节漫游性、辩证性以及反传统性三个方面的解读,阐明他对新旧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及其情节观的转向,论证其文学研究中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批评与形式主义文本批评的具体实践。结论部分总结概括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刘钧[3](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认为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孙燕[4](2021)在《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所属学科的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的文化符号学与诗学研究,旨在通过文化符号学的视角,研究由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具体来说是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来阐释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以解析其小说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努力探索一条经典文学文本的符号学解读路径。本论文将以列夫·托尔斯泰(Lev Tolstoy,1828-1910)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复活》(Resurrection)三部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领军人物尤里·洛特曼(Yuri Lotman,1922-1993)的文化符号学中的“对话机制”、“异质性”、“穿越界限”、“时空观”等理论,对三部文学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进行逐步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一直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托尔斯泰也被誉为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被视为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然而,学界又很难阐释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与其宗教观之间的矛盾,往往觉得其宗教观有碍于他的艺术创作,甚至于不自觉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宗教不仅丰富着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精神世界,而且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体裁和表现形式上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只有把托尔斯泰的创作艺术与他的宗教思想的精神探索融为一体,综合研究,发掘托尔斯泰创作艺术的内在机制,才能对托尔斯泰的文学艺术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论文的导言部分,简要概述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作为方法论,在研究托尔斯泰的“创作方法与世界观之间的矛盾”问题上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文献综述部分,对国内外学术界不同视域下的托尔斯泰研究,所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发展态势,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第二章旨在努力探索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时的精神历程,并揭示其创作中现实与精神对话之间形成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托尔斯泰将人与上帝同一的理想,等同于实现“自然至善”,使得小说文本,从表层上来,记载着“战争”与“和平”的历史生活,但却在深层展示着人物受宗教思想的洗礼,走向自然和谐的心理活动。由此,小说形成了生活与心灵双层交织和互动的独特对话形式,造就了小说双层叙述的独特艺术形式。第三章深入探究托尔斯泰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的思想与艺术的互动,作家把上帝理解为爱与至善,与上帝的同一就是与“爱”的同一。在此基础上,该小说创作由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同一,形成了一个中心由外向内编织的网状结构。第四章旨在探讨晚年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与艺术表现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作家从人类的精神本质出发,提出博爱、尊重、忍耐和救赎的“救世思想”。与此相呼应,在小说《复活》中,作家构建了“现实”、“上帝”、“自我”三个有限的空间层次,并以此来表现多维而无限的世界,凸显了艺术文本的空间模拟机制。第五章借助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发掘托尔斯泰小说创作及其独特的文本意义再生机制形成的缘由。论文梳理了托尔斯泰丰富的人生履历和创作历程,表明他一生在不同的符号圈之间不停地穿越界限,从符号圈中心到边缘,再从边缘到中心。这就为作家创作的独特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指出,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天人关系”的嬗变,直接导致了三部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的形式迥异和变迁,同时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后续研究的可拓展空间。综上所述,本论文运用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托尔斯泰创作,主要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长篇小说。据此,论文对托尔斯泰不同时期的宗教思想与艺术创作进行参照和对比,揭示三部作品在意义再生机制上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将洛特曼的理论建构与托尔斯泰的文艺实践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加深对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又能够加深对于托尔斯泰创作的认知,尤其是对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矛盾问题的阐释,为我国文学批评界解读文学经典,提供值得借鉴的途径。

汤媛媛[5](2021)在《浅析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思想 ——以婚姻与两性关系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性爱观是幸福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高度浓缩,是家庭、社会、国家发展的根基,同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性爱关系是婚姻中自我主义的试金石,完美的性爱要求人从肉体到灵魂赤裸坦诚的契合。性与爱是托尔斯泰自14岁起频繁出入淫乱场所后终生困扰、思考的命题,其性爱观是托尔斯泰主义形成的根源。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克莱采奏鸣曲》和《复活》不仅直接深刻地反映出他对于婚姻与性关系的看法,也见证着他从性爱关系、妇女、婚姻到人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罪与救赎等问题的思考脉络。本文结合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的婚姻状况、托尔斯泰个人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学创作的经历,选择从性爱观的角度入手,对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俄罗斯19世纪70年代后,社会制度转型背景下的婚姻状况,托尔斯泰宗教观的转变,以及该转变对他作品中性爱观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托尔斯泰性爱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为三个小节,分别从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现世性特点、时代背景下托尔斯泰的情感经历和托尔斯泰现世性宗教思想与其现世生活之冲突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分为两个小节,阐述了托尔斯泰对真理的三重追求和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彼岸性特点。第三章分为三个小节,主要在自我认知方面、对婚姻中妇女地位的理解以及和索菲娅矛盾与冲突的原因等方面浅析了托尔斯泰哲学思想中现世性与彼岸性的融合与冲突。结语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看到托尔斯泰宗教思想在现世与彼岸的冲突中,从对幸福和爱的追寻转向对真理的探求。在此过程中中国古代儒道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托尔斯泰具有现世性指向的宗教哲学思想不仅跳出了传统东正教的范畴,还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最后,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阮芸妍[6](2020)在《“实际指导者”视野的引入——鲁迅译卢那察尔斯基《艺术论》《文艺与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历程中,1920年代中期到1930年代初由鲁迅、冯雪峰等带动了无产阶级文艺理论译介的热潮。他们将文艺创作理论与批评术语引入中国文坛的同时,也借日文转译介绍了苏俄文艺实践经验。鲁迅曾在《"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中回顾"革命文学论争"之后他为何及如何展开译介工作:

李建军[7](2020)在《文学是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性反应——论路遥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关系》文中研究说明托尔斯泰是路遥崇敬和效法的作家。他悉心阅读这位俄罗斯大师的所有重要小说作品,从中吸纳了丰富的经验。他通过阅读托尔斯泰的"文学书简"来了解其文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文学认知和文学修养。托尔斯泰强调"态度"的意义,视之为影响文学写作的决定性因素。路遥认同这一观点,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小说创作。通过梳理托尔斯泰和路遥的文学观点、分析其写作经验,可以发现:他们在塑造自我形象的理念、热爱人和生活的精神、以同情和肯定的态度塑造人物三个方面,存在垂直向度的影响关系和平行向度的相似性。这彰显出一些基本认知和判断,即文学是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性反应。没有积极而正确的态度,就不可能有积极意义的写作,也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对于试图摆脱困境、创造高峰的中国当代文学来讲,托尔斯泰和路遥的经验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深刻领会和充分吸纳。

史蒙[8](2020)在《“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的文学”时期,是以“文学革命”为起点、以周作人《人的文学》(1918年12月7日作)为首篇重要文献,到1923年现代人道主义社会改造运动逐渐退潮为止。在该时期内,以周作人为中心的新文学家形成现代人道主义“公同信仰”,服务于社会全面改造运动。成立于1921年1月4日的文学研究会作为该时期的核心创作群体,以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文艺观为重要思想源头,延续周作人“人的文学”文艺观,形成“为人生”文学观,并将该文学观落实于以短篇小说为主的创作实践中。本文正是围绕“人的文学”时期展开研究,以郑振铎、沈雁冰、耿济之、叶绍钧、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核心发起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全文落脚于探究“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文中简称为前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文艺观在文学理论、创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有选择地接受与转化,以此深入考察前期文学研究会“为人生”文学观的整体面貌。本文正文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简要梳理“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俄国文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译介概况,探究前期文学研究会热衷于译介俄国文学的主要原因及对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的接受历程。本文认为,前期文学研究会诸人自觉将翻译工作视为初期新文学发展的先声,有选择有计划的将以“为人生”为特质的19世纪俄国文学呈现给国民,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更是占据重要地位。第二、三章则分别从内容与情感特质两个核心层面入手,探究前期文学研究会在接受与改造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文艺观的基础上,形成以表现人生为首务、注重情感表达的“真与诚”为特点的“为人生”文学观。同时对叶绍钧、王统照等人的相关创作进行细致分析,探究该文学观在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情况。本文认为,前期文学研究会在对“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本质观接受与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初期新文学“人”的发现文学主题,深入挖掘真实人生与国民精神。在此基础上,前期文学研究会认同列夫·托尔斯泰“以真为主”的文艺特质观,期望由文学传达真挚情感,唤起民众的情感共鸣,以改变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情感“隔膜”现状。第四章则将文学置于20世纪初期中国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探究前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宗教性与无抵抗主义的创造性转化。本文认为,在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曾受到孔老思想影响。前期文学研究会诸人以此为基础消解列夫·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的宗教性,并发掘其作品中隐含的抗争意义,以助益于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与此同时,前期文学研究会的相关创作实践也逐渐由以“爱”构建理想世界转入直面真实社会现状,赋予文学更多的抗争意义与使命。

曾洙[9](2020)在《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观 ——以《伊凡·伊里奇之死》为例》文中提出“死亡观”不仅包括人对于“死”之现象及其本质的具体的、个别的认识,还包括人对于“生”以及生活、生命、人生意义的思索和追问,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赋予了19世纪俄国文坛泰斗、思想家、哲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以独特而深刻的死亡观。在作家漫长而复杂多变的思想历程中,存在主义式的死亡观随着其死亡意识的萌发、延伸和深化一步步得以形成和确立,并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他创作于1886年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根据存在主义意识规律写就的作品之一,其中蕴含的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所具有的“个体性”、“不可避免性”、死亡对于人之“非本真”存在真相的揭示等深刻的思想内涵无一不与后来二十世纪以卡尔·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存在主义者们的死亡观遥相呼应。托尔斯泰在小说中预示了后来存在主义问题的探索方向,展现出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存在主义式的死亡观。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结构及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存在主义”,并从“死”与“生”两个层面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死亡观进行了解读和分析;第二章结合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及创作历程对其死亡观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予以分析,进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第三章从“伊凡·伊里奇之死”、“死亡的‘启蒙’”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本真生活’”三个方面来分析《伊凡·伊里奇之死》之中所展现出的死亡观。本论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揭示了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这部小说中存在主义式的对于死亡的思考以及对于“本真”生活的探索,以使其创作思想能被更好地理解。

杨小帆[10](2020)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在人类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女性形象也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作品中一直关注女性形象,关心女性问题。《战争与和平》是其第一部代表作,被赞誉为人类艺术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在歌颂俄国人民热爱和平、英勇顽强的同时,再现了社会历史生活的恢宏画面,更以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俄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前途的探索、对人性的呼唤以及对道德完善的渴望。本文以文本分析为基础,以娜塔莎、玛丽娅为中心,结合海伦、丽莎和索尼娅等女性人物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女性人物形象特点,探求托尔斯泰的女性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正文第一章论述《战争与和平》的经典性,展现恢弘壮阔的史诗特点和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第二章主要分析《战争与和平》中的五位女性形象,从人物的外貌、行为、性格和命运四方面入手,阐述其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女性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特征。第三章剖析不同性格与品质下女性形象的命运结局与差异,探究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表现出的女性审美观、女性幸福观和女性价值观,较为客观地反映作者的价值取向、家庭思想和道德准则。结语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塑造的理想女性形象具有内在美、贤妻良母和爱国奉献的特点,托翁的女性观既符合当时社会观念,也对当今时代具有启示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二、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列夫·托尔斯泰在英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以《自由语词》为讨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自由时代出版社概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梳理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世纪之交的俄国社会多元主义形势
    第一节 1861年改革其后的俄国社会
    第二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移民出版
    第三节 托尔斯泰社会政治运动(1890-1900 年代)
第二章 代表出版物:《自由语词》杂志
    第一节 《自由语词》的创建基础
    第二节 《自由语词》的参编人员和主要译者
    第三节 《自由语词》的国际影响
第三章 《自由语词》中的主题分析
    第一节 暴力问题
    第二节 宗教自由主题
    第三节 虚假爱国主义的激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自由时代出版社作品概览
致谢

(2)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国外研究述评
        (二)国内研究述评
    三、选题目的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关于托尔斯泰小说手法的分析
    一、叙述视角转换与细节变形:托尔斯泰小说的陌生化审美感知
        (一) “陌生化”的提出与概念阐释
        (二) “陌生化”的具体手段与文学功能
    二、延宕与对照:托尔斯泰小说的分裂化阶梯式结构
        (一)延宕:波折的基本规律
        (二)对照:平行模式的建构
    三、情节性与互文性隐喻:托尔斯泰小说的认知化语义转移
        (一)隐喻的特性:情节性与互文性
        (二)隐喻的实质与认知价值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关于托尔斯泰生平与思想的研究
    一、 “不在其位的人”:生不逢时的跨时代者
    二、迷误的力量:托尔斯泰的探索之源
        (一)生活之迷误:从事文学的行动指南
        (二)创作之迷误:修缮文本的构思导引
    三、时代的矛盾:托尔斯泰的悲剧根源
        (一)历史认知的抵牾:静止与发展
        (二)革命思想的冲突:不抵抗与斗争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关于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阐述
    一、什克洛夫斯基情节观之流变
    二、迁移与重构: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漫游性
        (一)迁移情节的体现
        (二)迁移情节的缘由与重构
    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辨证特质
        (一)偶然性情节的“扼杀”
        (二)必然性要素的渗透
    四、开端和结局的革新:托尔斯泰小说情节的“反传统”倾向
        (一)别出心裁的小说开端
        (二)悲剧性与未完结性小说结局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小结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小结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4)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节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英美研究现状
    第三节 俄罗斯研究现状
第二章 历史与心灵:《战争与和平》的双层艺术结构
    第一节 统一的世界:人与自然
    第二节 “我—我”:时空中的自我对话
    第三节 “我—他”:空间中的位移越界
    第四节 “战争”与“和平”:经纬交织的异质性
第三章 “爱”的同一:《安娜·卡列尼娜》的网状叙事机制
    第一节 对话与同一:走向上帝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融入共同
    第三节 罪恶与救赎:回归本然
第四章 人性的苏醒与回归:《复活》的空间叙述机制
    第一节 怪诞的世界图景:“监狱”与“自然”
    第二节 “上帝”的审判:有限性与无限性
    第三节 双向救赎:自我与他者
第五章 丰富的人生履历:符号圈的跨界穿行
    第一节 从贵族走向平民化
    第二节 从卢梭到叔本华:自然良知与自由意志
    第三节 科学与艺术
    第四节 批评家与小说家
    第五节 社会历史语境的越界:走向更广的文化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浅析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思想 ——以婚姻与两性关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1.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现世性
    1.1 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现世性根源
    1.2 时代背景下托尔斯泰的情感经历
        1.2.1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的婚姻状况
        1.2.2 托尔斯泰描写婚姻与两性的作品
        1.2.3 托尔斯泰作品的创作原型
    1.3 托尔斯泰现世性宗教思想与其现世生活之冲突
        1.3.1 托尔斯泰对两性关系的困惑
        1.3.2 托尔斯泰道德自我完善的困境
    章节小结
2.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彼岸性
    2.1 托尔斯泰对真理的三重追求
    2.2 托尔斯泰宗教哲学思想的彼岸性特点
        2.2.1 具有螺旋式向现世融合的特点
        2.2.2 趋向儒道文化的宗教哲学思想
    章节小结
3.现世性与彼岸性的冲突与融合
    3.1 在自我认知方面
    3.2 对婚姻中妇女地位的理解
    3.3 和索菲娅矛盾与冲突的原因探析
    章节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6)“实际指导者”视野的引入——鲁迅译卢那察尔斯基《艺术论》《文艺与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艺政策》的两种附录
三、被编织到理论建设中的《艺术论》
四、“杂摘的花果枝柯”:实际指导者的文章
结语

(7)文学是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性反应——论路遥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者的态度与自我的塑造
二、对生活的态度:责任意识与理想主义
三、对人物的态度:同情、肯定性与复杂性
结 语

(8)“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缘起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文学研究会对俄国文学与列夫·托尔斯泰的译介
    第一节 立足现代人道主义的俄国文学译介活动
    第二节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译介与接受
第二章 对“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本质观的接受、改造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对“为人生的艺术”文学本质观的接受与改造:以表现人生为首务
        一、由“为主义的文学”到“为人生”的文学观
        二、挖掘真实人生与国民精神
    第二节 “为人生”的文学的创作实践
        一、从问题小说到全面“人”的发现
        二、批判“非人”生活
第三章 对“以真为主”文学特质观的接受、改造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对“以真为主”文学特质观的接受与改造:情感表达的“真与诚”
        一、围绕《艺术论》的译介与研究
        二、以真挚情感为文学创作动机
    第二节 书写情感真实与人间真实的创作实践
        一、“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二、还原人间情感“隔膜”现状
第四章 对以社会改造为鹄的的文艺功能观的接受、改造及创作实践
    第一节 对以社会改造为鹄的的文学功能观的接受与改造
        一、以孔老思想消解宗教思维
        二、发掘无抵抗主义隐含的抗争意义
        三、以文学启发精神觉醒
    第二节 以文学“连合人间底关系”的创作实践
        一、以“爱”构建理想世界
        二、由歌咏抽象“爱”到面对残酷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观 ——以《伊凡·伊里奇之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Аннотация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本课题俄罗斯研究现状
        2.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内容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1章 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死亡观
    1.1 存在主义哲学
    1.2 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死亡观
        1.2.1 存在主义哲学对“死”的思索
        1.2.2 存在主义哲学对“生”的追问
    本章小结
第2章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死亡观”
    2.1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观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2.1.1 死亡意识的萌生
        2.1.2 死亡意识的延伸
        2.1.3 死亡意识的深化
    2.2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观中的存在主义元素
        2.2.1 死亡之个体性与不可避免性
        2.2.2 “死”对“生”的启蒙意义
        2.2.3 死亡的超越意义
    本章小结
第3章 《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列夫·托尔斯泰的死亡观
    3.1 伊凡·伊里奇之死
        3.1.1 死亡之个体性
        3.1.2 死亡之不可避免性
    3.2 死亡的“启蒙”
        3.2.1 作为契机的死亡
        3.2.2 伊凡·伊里奇的“非本真”生活
    3.3 列夫·托尔斯泰的“本真生活”
        3.3.1 拒绝“庸常”与“沉沦”
        3.3.2 体悟“我”与“我的存在”
        3.3.3 追寻超越的生活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战争与和平》的经典性
    第一节 恢弘壮阔的英雄史诗
        一、百科全书式的内容
        二、独特的叙事方式
        三、细致的人物塑造手法
    第二节 丰满立体的人物百科
        一、君主和着名将领形象
        二、人民的集体形象
        三、贵族青年形象
        四、女性形象
第二章 《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
    第一节 天使的代表——娜塔莎
        一、热情烂漫人见人爱
        二、贤惠有爱爱国情怀
    第二节 博爱的形象——玛丽娅
        一、相貌平平虔诚宽容
        二、仁慈善良坚韧顽强
    第三节 次要女性人物
        一、放浪不羁的海伦
        二、渴望幸福的丽莎
        三、克己牺牲的索尼娅
    第四节 托翁笔下的典型女性类型
        一、纯真质朴的女性
        二、内心贪婪的女性
        三、卑微隐忍的女性
第三章 《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观
    第一节 不同性格与品质下的人生命运
        一、品行纯良与幸福人生
        二、言行放荡与悲惨下场
        三、举止懦弱与凄凉结局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的女性观
        一、女性审美观——内在美
        二、女性幸福观——贤妻良母
        三、女性价值观——爱国奉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列夫·托尔斯泰在英国的早期传播与影响 ——以《自由语词》为讨论中心[D]. 王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什克洛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托尔斯泰[D]. 张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4]思想与艺术的互动:列夫·托尔斯泰小说的意义再生机制研究[D]. 孙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浅析托尔斯泰的宗教哲学思想 ——以婚姻与两性关系为视角[D]. 汤媛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6]“实际指导者”视野的引入——鲁迅译卢那察尔斯基《艺术论》《文艺与批评》[J]. 阮芸妍.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5)
  • [7]文学是对人和生活的态度性反应——论路遥与托尔斯泰的文学关系[J]. 李建军.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8)
  • [8]“人的文学”时期文学研究会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接受研究[D]. 史蒙. 河南大学, 2020(02)
  • [9]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观 ——以《伊凡·伊里奇之死》为例[D]. 曾洙.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战争与和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杨小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托尔斯泰主义的积极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