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

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

一、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吴秋杰[1](2021)在《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及表现探讨》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由此为艺术创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综合材料绘画作为当前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创新性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绘画艺术在材料质朴的性能和触感方面的追求,不仅受到艺术家的青睐,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欣赏。本文首先阐述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作用,然后对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为促进现代绘画创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郎平[2](2021)在《图像转化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雨婷[3](2021)在《画之于我 ——我在绘画中的自我剖析与创作探索》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这是由每个创作个体的思维方式、内心情感、生活感悟和精神内涵通过自我个性化的转述所凝聚而成。当我们面对那些经典画作时,容易被出神入化的绘画技巧所吸引,一直停留在技法的研究上,会忘却探究其技法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意义。绘画不单单是对客观事物表象的描绘,而是探寻事物内部本质,追寻绘画内心和精神层面的探究,找到恰当的绘画语言对抽象的事物进行表达。绘画创作与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个体将自身内化的事物通过外化表现出来,在绘画中表现自我。因此在探索自身的绘画创作过程中,加强对自身的了解,有意识的对自我进行剖析与反思,并在绘画中表现自我,使作品更具精神内涵。文章从自我的概念来源开始论述,讨论自我在绘画中的表现,分析自我与绘画表现结合的方式。通过经典作品中寻找不同的自我表达方式,最后结合自身的绘画创作说明我在绘画创作中对自我表达的尝试与探索。

杜雨飞[4](2021)在《中国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视觉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综合材料绘画已经成为中国美术界的创新平台,它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参与到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中,丰富了架上绘画的表现形式,带来全新的审美感受,部分艺术家在实践中过于放大材料的视觉美感,而忽视了自身情感的表达,缺少了反映时代精神的中国符号语言。在面对发展的同时,中国艺术家应该注重发掘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表达,从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精神融入到综合材料绘画的创作中,使中国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绘画可以更多的渗透传统的精神内涵,并展现出区别于西方当代艺术的精神面貌。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拓展综合材料绘画的表现形式,以中国传统的艺术符号传拓的实验性运用为视角,在现当代的范畴内列举运用传拓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拓的特性,阐述了传拓介入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必要性以及与其结合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梳理了传拓的定义、起源、特征与作用,接下来从综合材料的概述与其独特性、传拓与综合材料绘画的关系及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表达三方面来探讨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形态语言的表现特征。通过列举中西方艺术家代表与个人实践阐明了综合材料绘画的现状、局限性与传拓介入综合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必要性。最后从有别于传统绘画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文化传播性、时代性和民族符号、彰显原创性以及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观等五个方面来阐述传拓介入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视觉意义,并对综合材料绘画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了分析,为后期研究学者提供参考价值。

张露允[5](2021)在《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初中生同伴关系不良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同伴交往是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初中生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会导致初中生的学校适应不良,影响其成年之后的社会适应,甚至还会影响其认知和人格的发展。但初中生往往受限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容易产生自我概念偏差进而导致同伴交往出现困难,在初中阶段正确引导其自我概念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其发展健康同伴关系。事实上,正确地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开始。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初中生的不良自我概念进行干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作为一种特殊的辅导方式,在整合个体自我概念上有独特的效果。此疗法有助于个体通过创作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冲突、促进自我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整合,并有益于个体把在团体互动中的收获与感悟延伸到现实的同伴交往中,进而达到改善不良同伴关系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呼和浩特市某中学同伴关系不良的初中生为辅导对象,分为主题绘画组和自由绘画组,进行7周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运用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对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和自我概念进行测量,结合绘画心理辅导理论对被试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初中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同伴接受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对自己的评价越积极,同伴接受程越高;初中生自我概念总分及其各维度与同伴恐惧自卑均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即自我概念水平越高,对自己评价越积极,同伴恐惧自卑感越低。2.在自我概念各维度水平上,实验组除了自我批评(p>0.05)差异不显着,其余维度在干预后均有显着差异,而且同伴接受(p<0.001)、同伴恐惧自卑(p<0.01)均有显着的差异;控住组在自我概念各维度水平上,除了社会自我(p<0.05)、自我满意(p<0.05)两个维度有显着差异,其他维度在干预后均无显着差异;同伴接纳有显着差异(p<0.05)、同伴恐惧自卑(p>0.05)没有显着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同伴接受、同伴恐惧自卑以及自我概念总分的前、后测平均数得分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结论: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改善同伴关系不良的初中生的自我概念具有积极影响,通过对有不良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进行积极干预可以帮助其改善同伴关系质量。

李飘茗[6](2021)在《绘画创作中的审美活动》文中指出审美活动是源于人类本能的内在性冲动并以情感为主导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在艺术中得以一种释放与展现。而绘画作为一门艺术语言,在它的整个创作中总是蕴含着审美的契机。文章首先阐述审美活动的概念,然后分别从绘画的特性与其创作过程的环节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整个绘画创作过程的基本特征,最后论述了绘画创作中的审美活动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个人创作实践的心得体会。

周瑶函[7](2021)在《秩序感在水性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秩序,艺术创作亦讲究秩序,对于水性材料绘画创作来说秩序感更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画面秩序感的概念,然后分别从视觉引导与情绪氛围营造这两个层面分析了构建视觉秩序与心理秩序的过程,最后论述了秩序感在水性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应用以及个人创作实践方面的心得体会。

石青华[8](2021)在《绘画创作中关于肌理语言的探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形式使绘画艺术更传情,肌理语言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是笔者探索的主要方向,在本文中除了肯定厚薄变化、质感变化、综合材料和现成品语言的形式美外,更多的是追求整个画面的美感。笔者认为在绘画创作中对于美的理解,是色彩美、构成美、肌理美的和谐统一。因此,本论题从绘画中使用各种材料和技法来制作肌理的探索与实践出发,找寻如何使绘画作品给人真实的多维体验,再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谈谈肌理的厚薄变化、质感模拟、综合材料和现成品元素的运用是怎样使画家通过绘画作品向观众进行真实的情感传达活动。以及笔者关于艺术创作的思考与本次艺术创作的收获。

申乙君[9](2020)在《癫狂状态对绘画创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绘画创作中癫狂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心理活动,这种强烈的心理活动是以激情的强化和无意识的流露为主要特征。诗人、作家能够利用癫狂状态对作品进行构筑,演员能够在癫狂状态下进行即时性的展示,对于画家而言癫狂状态不仅能够起到激发灵感的作用,还影响了画家对创作题材与主题的选择,也影响了画家绘画语言的应用。画家在癫狂状态下能够对绘画语言、题材、主题等做出更具情感性的表达,达到突破与创新。绘画创作是一种精神活动,而形成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些艺术家也因癫狂这一特殊的创作状态而闻名,从被称为“疯子”的明代画家徐渭,到在创作中植入孤独灵魂的八大山人,从精神病院的常客梵高、蒙克和草间弥生,再到“半癫半狂”的当代艺术家石鲁和“以人类为敌”大同大张等,癫狂成为众多着名艺术家的独特标志。癫狂状态的成因分自然性和社会性,大脑皮质抑制中枢神经使得理性得到压制,致使内心感受与情感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生理性的,属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癫狂又具有个体特殊性和普遍性两个特征。其中,个体特殊性即个人的特殊经历所赋予艺术家的癫狂特质,普遍性则是指某一特殊时期或特定地点下,因社会的普遍性而造就的群体性癫狂,普遍性下的癫狂产生出的艺术群体对社会的发展通常能够起到推动作用。在绘画创作中癫狂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可以对绘画创作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艺术家的癫狂是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在创作冲动的思绪之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艺术家往往又能够回归理性的常态进入沉思,变自然情感为艺术情感来完善自己的创作。本文从癫狂状态的两个成因作为切入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癫狂状态在绘画创作中的影响,通过绘画创作这一实践方式,结合自身在绘画创作中的感悟,总结如何科学的应用癫狂这一特殊状态来进行绘画创作,有利于艺术家从癫狂的状态中汲取能量,摆脱思维定势的约束,让情感更加深入的融入进绘画创作之中。

吴丝丝[10](2020)在《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利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利用照片进行架上绘画已成为中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方法之一。然而,所有的画家都能利用照片创作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吗?当然不是,一位画家能否正确、成功地利用照片与其创作原则及方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首先从现实主义绘画创作出发,通过阐述照相机技术与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画家利用照片对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益处,且明确照相机只是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一种辅助手段,来为现实主义绘画服务。其次通过具体列举现实主义画家如何在绘画创作中利用照片,并阐明画家在利用照片资料时有着怎样的态度与观点,以何种方式可以更好地为绘画服务,这是本文撰写的宗旨所在。最后,探讨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利用的前景。本文通过分析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原则与方法,来帮助把握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规律、对艺术本质的思考以及艺术方向的调整,这对当今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及表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一)促进艺术创作理念的革新
    (二)丰富绘画创作的表现方式
    (三)满足多元审美需求
二、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表现
    (一)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思维中的表现
    (二)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材料中的表现
    (三)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技法中的表现
    (四)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美感和艺术语言方面的表现
三、结语

(3)画之于我 ——我在绘画中的自我剖析与创作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来源
    (二)研究背景情况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绘画中的自我表现
    (一)自我在哲学和心理中的定义
    (二)在绘画中发现自我
    (三)自我的绘画表现方式
二、经典作品中的自我表现
    (一)佛里达自我生命轨迹的记录
    (二)毛焰作品中自我的镜像
    (三)杨·凡·艾克自我的隐喻表达方式
三、我在绘画创作中对自我表达的探索
    (一)在客观的真实中找寻自我的真实
    (二)创作中自我意识的表现
    (三)探寻自我的绘画表现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视觉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形态语言的表现特征
    2.1 中国传拓技艺解读
        2.1.1 传拓技艺的定义
        2.1.2 传拓技艺的起源
        2.1.3 传拓技艺的特征
        2.1.4 传拓技艺的作用
    2.2 综合材料绘画的概述与其独特性
        2.2.1 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历程
        2.2.2 “综合材料”与综合材料绘画的区别
        2.2.3 综合材料绘画的独特性
    2.3 传拓技艺与综合材料绘画的关系
        2.3.1 物质属性层面
        2.3.2 非物质属性层面
    2.4 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语境中的表达
        2.4.1 材料质感的表达
        2.4.2 观念性的表达
        2.4.3 多元化的表达
第3章 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实践及启发
    3.1 西方艺术家代表作品解析
        3.1.1 伊夫·克莱因
        3.1.2 马克思·恩斯特
    3.2 中国当代艺术家代表作品解析
        3.2.1 艺术家王树琴
        3.2.2 艺术家徐冰
    3.3 个人对综合材料绘画实践与启发
        3.3.1 个人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实践
        3.3.2 启发
第4章 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语言实践中的现实意义
    4.1 区别于传统绘画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4.1.1 独特性
        4.1.2 差异性
    4.2 传拓在综合材料绘画实践中的文化传播性
    4.3 赋予综合材料绘画的时代性与民族符号
        4.3.1 时代性的体现
        4.3.2 民族符号的体现
    4.4 综合材料拓印实验彰显作品的原创性
    4.5 传拓在综合材料绘画中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学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5)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初中生同伴关系不良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同伴关系
        1.1.1 同伴关系的概念
        1.1.2 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研究现状
    1.2 绘画心理治疗的研究概况
        1.2.1 绘画心理治疗概念界定
        1.2.2 绘画心理治疗的理论研究
        1.2.3 绘画心理辅导应用的现状
2 问题提出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4 研究内容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3.1 心理测验法
        4.3.2 实验法
        4.3.3 访谈法
    4.4 研究被试
    4.5 研究工具
        4.5.1 同伴关系量表
        4.5.2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4.5.3 自编测量问卷
        4.5.4 数据处理
    4.6 团体辅导方案
        4.6.1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设计的理论基础
        4.6.2 实验组绘画心理团体辅导方案
        4.6.3 控制组绘画心理团体辅导方案
        4.6.4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实施过程
        4.6.5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实施具体内容
        4.6.6 控制组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实施内容
    4.7 个案的深度访谈
        4.7.1 绘画心理辅导在个案中的应用探索
        4.7.2 部分典型作品干预时点的对比
5 结果分析
    5.1 初中生自我概念和同伴关系相关分析
    5.2 团体绘画辅导前被试同质性检验结果
    5.3 团体绘画辅导后自我概念水平和同伴关系测验结果
    5.4 团体绘画辅导前后自我概念水平和同伴关系平均数差异测验结果
    5.5 绘画心理辅导效果分析
        5.5.1 基于自我概念量表和同伴关系量表的测查结果的分析
        5.5.2 绘画心理辅导反馈结果
6 讨论
    6.1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提升初中生同伴关系不良的有效性的分析
    6.2 初中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同伴关系的关系分析
    6.3 团体绘画心理辅导的实际应用分析
    6.4 绘画心理辅导在应用中的经验总结
7 结论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9 建议
    9.1 重视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性心理辅导与教育活动
    9.2 促进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绘画创作中的审美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计划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审美活动
    2.1 “审美活动”的定义与内容
    2.2 “审美活动”发生的前提与情境条件
3.绘画的特性及其创作过程的主要环节
    3.1 绘画的特点
    3.2 绘画创作的过程主要环节
4 审美活动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
    4.1 绘画创作的审美前提与情景条件
    4.2 从绘画创作的主要环节到审美活动
5 个人绘画创作中的审美活动之体验叙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毕业创作

(7)秩序感在水性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2 研究方法与计划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2.画面“秩序感”的特点与构建过程
    2.1 “秩序感”的定义
    2.2 构建画面“秩序感”
3.水性材料绘画创作
    3.1 水性材料的特点
    3.2 水性材料绘画创作现状概述
4.“秩序感”在水性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4.1 视觉秩序
    4.2 心理秩序
    4.3 人工智能与新秩序
5.个人创作对画面“秩序感”的把握
    5.1 教学实践经历
    5.2 毕业创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毕业创作及衍生品

(8)绘画创作中关于肌理语言的探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作品信息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三) 本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一 痕迹——肌理的前身
    (一) 关注并制造痕迹
    (二) 排除和消灭粗糙痕迹
    (三) 发现肌理多样性的美
二 肌理在创作中的探究与实践
    (一) 绘画创作中肌理的厚薄变化
    (二) 绘画创作中肌理的质感变化
    (三) 在绘画创作中用综合材料制作肌理
    (四) 在绘画创作中添加现成品元素的肌理
三 肌理在绘画创作中的意义
    (一) 探索肌理在绘画创作中的意义
    (二) 探索肌理语言的必要性
    (三) 自身创作的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9)癫狂状态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2 绘画创作中癫狂的状态与表现
    2.1 绘画创作的癫狂
        2.1.1 何谓癫狂
        2.1.2 绘画创作中的癫狂
    2.2 绘画创作中癫狂的表现
        2.2.1 异于常人的行为
        2.2.2 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感
        2.2.3 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痴迷
    2.3 绘画创作中癫狂的成因
        2.3.1 自然属性下的癫狂
        2.3.2 社会属性下的癫狂
3 癫狂状态下的画家及作品分析
    3.1 饱受精神病折磨的癫狂——文森特·梵高
        3.1.1 癫狂的原因
        3.1.2 浓烈的色彩表现
    3.2 死亡恐惧折磨下的癫狂——爱德华·蒙克
        3.2.1 癫狂的原因
        3.2.2 抽象的画面表现
    3.3 无意识流露的癫狂——萨尔瓦多·达利
        3.3.1 癫狂的原因
        3.3.2 怪诞与梦境的表现
    3.4 命运多舛的癫狂——徐渭
        3.4.1 癫狂的原因
        3.4.2 水墨淋漓意胜于形
    3.5 逃避现实的佯狂——朱耷
        3.5.1 癫狂的原因
        3.5.2 象征手法书写心意
    3.6 艺术殉道者的癫狂——大同大张
        3.6.1 癫狂的原因
        3.6.2 体验艺术的极限
    3.7 拒绝现代化的癫狂——石田彻也
        3.7.1 癫狂的原因
        3.7.2 强烈的现实象征
4 癫狂状态对绘画创作产生的影响
    4.1 癫狂状态对绘画创作中题材与主题的影响
        4.1.1 强烈的现实象征和讽刺
        4.1.2 倾向意识流的表现
    4.2 癫狂状态对绘画创作中绘画语言的影响
        4.2.1 色彩语言的转化
        4.2.2 线条语言的转化
        4.2.3 造型语言的转化
5 癫狂状态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5.1 绘画创作中癫狂状态形成的条件
        5.1.1 寻找创作激情
        5.1.2 提升敏锐的感知力
        5.1.3 培养批判精神
        5.1.4 捕捉无意识的信号
    5.2 绘画创作中癫狂状态的自我尝试与体悟
        5.2.1 沉思状态的积累
        5.2.2 癫狂状态的爆发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时代背景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一、艺术的概念与艺术创作的原则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创作的原则
二、现实主义绘画创作
    (一)现实主义绘画创作原则
    (二)现实主义绘画创作方法
三、照相机技术
    (一)照相机的出现
    (二)照片对于绘画的冲击
四、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的利用
    (一)照相机作为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素材收集的辅助手段
    (二)画家利用照片对于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益处
五、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利用的列举
    (一)画家董希文与其作品解读
    (二)画家陈逸飞与其作品解读
    (三)画家徐唯辛与其作品解读
    (四)画家谷刚与其作品解读
    (五)画家赵开坤与其作品解读
    (六)画家孙为民与其作品解读
    (七)画家刘小东与其作品解读
    (八)画家喻红与其作品解读
六、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利用的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材料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及表现探讨[J]. 吴秋杰. 参花(下), 2021(11)
  • [2]图像转化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研究[D]. 郎平.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3]画之于我 ——我在绘画中的自我剖析与创作探索[D]. 杨雨婷. 云南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传拓技艺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视觉意义[D]. 杜雨飞.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5]团体绘画心理辅导对初中生同伴关系不良的干预研究[D]. 张露允.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6]绘画创作中的审美活动[D]. 李飘茗.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2)
  • [7]秩序感在水性材料绘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周瑶函.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8]绘画创作中关于肌理语言的探究与实践[D]. 石青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癫狂状态对绘画创作的影响[D]. 申乙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10]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中照片利用的研究[D]. 吴丝丝.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论绘画创作中的“发现与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