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种制剂防治板栗果实腐烂及病原抑制作用初报

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种制剂防治板栗果实腐烂及病原抑制作用初报

一、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株制剂对板栗烂果病的防治及病原的抑制作用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1](2019)在《桢楠根腐病病原菌以及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植株抗性生理指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桢楠不仅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也是名扬海外的珍贵材用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北省、贵州省、四川省及重庆市。在满清时期,人们无节制的伐用桢楠树木,致使其野生自然资源几近枯竭,人工培育桢楠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成都部分地区首次出现了桢楠根腐病。本试验以大叶桢楠根腐病病株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鉴定出病原菌,并探究了病原菌的培养特性;比较2个桢楠品种对病原菌的抗病能力差异;筛选鉴定了2株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细菌,探究其发酵滤液的抑菌特性,旨在为选育桢楠抗病性材料以及进一步开发桢楠根腐病病原菌生防制剂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L20170401导致的桢楠健康幼苗发病症状与桢楠根腐病病株样品一致。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确定引发大叶桢楠根腐病的病原菌L20170401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rum)。2.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进行研究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培养基分别是PDA和PSA培养基,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光暗交替处理对病原菌产孢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当pH为7时病原菌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当温度为54℃,病原菌达到致死温度;最适于孢子萌发的湿度范围为95%100%。3.测定2种桢楠品种在病原菌侵染后,不同时期叶片中有机溶质和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31 d检测范围内,2个品种与对照组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不显着。处理组在病原菌侵染后,2个品种的叶绿素均呈急剧下降趋势,PPO、POD、SOD、MDA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大叶桢楠MDA含量增幅较小叶桢楠小,可溶性糖增速较快,PPO、POD、SOD活性变化幅度较大,POD活性出现了陡增现象,PPO、SOD均出现了急速上升,并有2个峰值,小叶桢楠酶活性变化则相对平缓。综合各项抗性生理指标变化规律可知,大叶桢楠对病原菌的抗病能力较小叶桢楠强。4.筛选鉴定2株对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的芽孢杆菌,探究其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菌特性。研究表明,利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得出,B02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4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myloliquefaciens);2株芽孢杆菌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菌株B04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优于菌株B02。

沙娜瓦尔·色买提[2](2016)在《新疆干枣主要病害病原分析及物理防控技术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枣果制干过程及干果储运阶段中很容易发生霉变引起枣果霉烂病,枣果生长后期发生的一些病害也极易混杂于干果中成为贮藏期病害,并在干果贮藏期扩展,最终导致果品质量受损,市值降低。明确干枣病害种类、致病菌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探索物理防控方法对有效防控干枣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1.对新疆各地干枣样品进行的症状识别表明:新疆的干枣上的主要病害种类有5种,分别为软腐病、黑斑病、霉烂病、缩果病(细菌病)和裂果病(生理性病害)。对3种真菌病害的典型病果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和保湿分离法进行分离及形态鉴定表明:新疆干枣病害的真菌性分离物分属于6个属,共有18种来源不同、形态有别的真菌,其中曲霉属真菌分离频率最高,链格孢属和青霉属次之;经在鲜果和干果上的回接,筛选出15种来源不同、形态有别的致病真菌,其中,1种为分离自枣黑斑病的链格孢属真菌,1种为分离自枣软腐病的根霉属真菌,分离自枣果霉烂病的致病菌种类复杂多样,有5种曲霉属真菌、5种青霉属真菌、1种聚端孢属、1种镰孢菌属真菌和1种根霉属真菌。2.对15种致病菌的形态鉴定及分子验证结果表明:枣黑斑病的致病菌为链格孢(A.alternate),枣软腐病的致病菌为米根霉(R.oryzae),枣果霉烂病的致病菌有5种曲霉属真菌(黑曲霉A.niger、黄曲霉A.flatus、赤曲霉A.ruber、赭曲霉A.ochraceus、聚多曲霉A.sydowii)、5种青霉属真菌(波兰青霉P.polonicum、变幻青霉P.variabile、产黄青霉P.chrysogenum、朱黄青霉P.minioluteum、短密青霉P.brevicompactum),及粉红单端孢(T.rose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和米根霉(R.oryzae)。合计鉴定出14种枣干果病害的致病菌。3.从14种致病菌的分离频率及对鲜果和干果的致病性比较表明:黑曲霉是干枣病果中分离频率最高,致病性较强的真菌,米根霉在干枣病果中分离频率不高,但对枣鲜果和干果的致病力最强,两种致病菌为枣干果病害的优势致病种群。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14种致病菌的温度适应性有一定差异,生长最适温度为25℃或30℃,其中黑曲霉、黄曲霉和米根霉较耐高温,10℃40℃范围内均可生长;各菌致死温度差异较大,粉红单端孢、链格孢和木贼镰孢菌为50℃;5种青霉及赤曲霉、赭曲霉和米根霉为74℃;黑曲霉、黄曲霉和聚多曲霉为78℃;所有致病菌种类的最适p H值为7;光照对各种致病菌的菌丝生长影响不大;4.对干枣主要病害的物理防治分析表明:高温烘干处理对骏枣霉烂病和软腐病及灰枣软腐病和缩果病的抑制作用较大;不同温度-时长的高温烘干处理中,40℃-40 h或45℃-35 h处理对骏枣霉烂病有显着的控制效果,病情完全不扩展,其控制率达100%,45℃-35 h处理对骏枣软腐病有显着的控制效果,病情控制率达78.7%,45℃-20 h处理对灰枣软腐病和缩果病有明显的控制效果,病情控制率在60%以上;紫外照射处理对骏枣霉烂病和软腐病及灰枣缩果病的抑制作用较大;在不同时长紫外照射处理中,照射时间与病情控制效果呈正相关,3 h紫外照射处理对骏枣霉烂病和软腐病及灰枣缩果病控制效果最好,病情控制率分别为100%、67%、93.6%;此外,紫外照射处理对骏枣霉烂病的控制作用最强,1 h、2 h、3 h照射处理的控制率均达100%。

赵亚楠[3](2016)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防治苹果连作障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防治苹果连作障碍的方法,本试验以‘烟富3号/M9-T337’为试材,研究0g、15g、30g、60g和120g的枯草芽孢杆菌新菌株BS-2的特性和对苹果病害、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酶活性和氮素的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苹果生产提供生物防治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外灯诱变产生的新菌株BS-2可以防治苹果灰斑病、镰刀菌、灰霉病、褐斑病、轮纹病和斑点落叶病,镰刀菌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病原菌。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是由链格孢菌引起的,通过对BS-2的体内对抗实验可以发现,BS-2可以明显减轻链格孢菌在叶片中的繁殖。2、枯草芽孢杆菌BS-2的分泌物中含有生长素(IAA)和水杨酸(SA),当OD值为600时,浓度分别是0.4ng/ml和1.39ng/ml。60g的枯草芽孢杆菌BS-2可以显着提高叶片比叶重和主干直径,叶片组织中栅栏组织的厚度与对照相比可以增加8.5%。枯草芽孢杆菌BS-2对苹果株高增长量无影响。3、枯草芽孢杆菌BS-2在提高保护酶活性和土壤酶活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BS-2在增强苹果抗病性上,可以提高苹果叶片中70u/g·FW的POD酶活性、56u/g·FW的SOD酶活性和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BS-2还可以增加与氮磷代谢有关的土壤酶活性,分别是脲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酸性磷酸酶,降低与氮挥发有关的反硝化还原酶。4、枯草芽孢杆菌BS-2增加了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同时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BS-2降低了细菌门中Proteobacteria的丰富度,提高了Bacteroidetes和Acidobacteria的丰富度,前者随着BS-2施入量的增加,先降后升,在120g处理中占整个细菌总量最高,达到55.91%,其次是0g处理,而30g处理最低;Bacteroidetes是第二占优势的细菌,施入BS-2后土壤中,其丰富度均高于对照组;Acidobacteria的丰富度以对照组最小,30g处理最大,比对照多5.45个百分点。BS-2增加了细菌属中Blastocatella、Pseudomonas的丰富度,降低了Sphingomonas的丰富度,在0g、15g、30g、60g和120g五个土壤样品中三个优势菌的总丰富度分别是19.02%、21.67%、24.75%、23.65%和43.26%。BS-2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大,对照组的优势菌种为Ascomycota、Basidiomycota和Chytridiomycota三种,而BS-2改变了真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种,降低了后两种菌种的丰富度。除了上述三种优势真菌外,施入BS-2后土壤中增加了三个优势菌种。在真菌属上,这种改变更显着,对照组中的优势菌种Stephanospora在处理组中优势减弱,甚至产生新的优势菌种,当BS-2的浓度增加到120g时,土壤样品中优势菌的丰富度均在10%以下。5、枯草芽孢杆菌BS-2促进了苹果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15N标记的尿素施入后,发现枯草芽孢杆菌BS-2能够使苹果根部和木质部的干重增加,干重累积增加230g。BS-2还可以提高叶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Ndff值。BS-2还可以使苹果植株的全氮量从3.44mg增加到7.29mg、提高0.64mg的15N吸收总量。枯草芽孢杆菌BS-2在增加苹果对氮素的利用率方面,以60g处理的效果最好,为30.76%,120g时效果降低,仅为15.93%。氮素主要分配在叶片中最高,可达到40.37%,其次是木质部,最低也为25.27%。BS-2可以显着提高氮素在韧皮部和根部的分配。

李中奇[4](2016)在《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和向日葵的促生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是一类好氧和兼性厌氧、能产生抗逆性内生孢子的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从生物学特性来讲,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典型的芽孢杆菌特征,并具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一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抗菌物质对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其在生物农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非常广泛。另一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对作物的生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加之易于制成微生物制剂,便于储藏运输,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因此,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开发潜力。为了开发出更好的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本研究通过平板抑菌实验和向日葵促生实验筛选生防效果最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ubtilisSYST2。将菌株SYST2的发酵液制成微生物制剂,在内蒙古地区的马铃薯和向日葵栽培区进行芽孢杆菌的田间试验,并在马铃薯和向日葵各生长时期对其各项生理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用以描述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和向日葵的促生和防病效果。通过试验我们发现,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的亩产量、株高、根长、鲜重、根鲜重等有很好的促生效果,对马铃薯疮痂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向日葵的亩产量、盘重、盘径、百粒重有良好的促生效果,对向日葵菌核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内蒙古武川所进行的马铃薯田间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其苗期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分别增长了 22.26%和12.08%;对其生长旺盛期鲜重、根鲜重和结薯数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分别提高了 57.56%、42.98%和32.65%;对马铃薯收获期商品薯数、商品薯质量和亩产量有显着的提高,施用芽孢杆菌后每穴商品薯数、商品薯质量和亩产量分别提高了 48.90%、42.90%和16.13%;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为34.37%。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进行的马铃薯田间试验,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生长旺盛期鲜重、根鲜重和结薯数也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分别提高了 15.74%、48.85%、44.19%。对马铃薯收获期商品薯数、商品薯质量和亩产量也具有显着的促生作用。施用芽孢杆菌后每穴商品薯数、商品薯质量、亩产量分别提高了 52.90%、24.80%和18.18%;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为36.81%。在内蒙古太仆寺旗进行的马铃薯田间试验,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苗期和马铃薯生长旺盛期株高、根长、鲜重和根鲜重同样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其苗期根长、鲜重和根鲜重分别增长了 29.4%、12.96%和44.34%,其生长旺盛期鲜重、根鲜重和结薯数分别增长了 42.79%、26.02%和40.43%;对马铃薯收获期每穴商品薯数、商品薯质量和亩产量同样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分别提高了 46.40%、24.90%和15.15%;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为38.20%。同时,我们还在内蒙古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向日葵生长和防病实验。在内蒙古八音乡进行的向日葵田间试验,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向日葵苗期根长、鲜重和根鲜重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分别增长了 19.50%、23.98%和55.96%;对向日葵生长旺盛期胸径和盘径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分别增长了 15.38%和17.65%;对向日葵收获期盘径、盘重、百粒重、饱满度和亩产量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其盘径、盘重、百粒重、饱满度和亩产量分别增长了 12.90%、12.00%、22.16%、10.01%和11.54%;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31.61%。在内蒙古察右后旗当郎忽洞乡进行的向日葵田间实验,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向日葵苗期根长、鲜重、根鲜重均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对向日葵生长旺盛期胸径、盘径也有显着的提高,胸径和盘径分别增长了 19.40%和17.39%;对向日葵收获期盘径、盘重、百粒重、饱满度和亩产量有显着的促生作用,其盘径、盘重、百粒重、饱满度和亩产量分别增长了 27.61%、39.13%、18.30%、16.84%和10.59%;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为33.23%。

刘会涛[5](2015)在《撑绿杂交竹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作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撑绿杂交竹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广泛种植,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用材林,在各竹产地的发展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撑绿杂交竹也面临着多种病虫害的侵扰,特别是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的撑绿杂交竹枯萎病,其致使大面积的杂交竹林发生枯死,严重阻碍了整个杂交竹产业的发展。芽孢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以产生抗逆性强的芽孢,其具有营养要求简单、生长迅速、代谢产物种类多、易于在植物根系周围定殖等优点,使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被广泛地研究和利用。本实验从不同地区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对撑绿杂交竹枯萎病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并进行分类鉴定确定拮抗菌的种属,然后尝试将其中两株拮抗作用明显且亲和性好的拮抗菌株进行复配,随后对比单一菌株和复配菌株的生防效果,并探讨接种拮抗菌株对撑绿杂交竹抗性生理的影响,以期获得一组具有高效、稳定拮抗作用的复配芽孢杆菌制剂。1、本实验采用平板涂抹法从采集的12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出179株芽孢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9株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随后用滤纸片法进行复筛,并进行菌株纯化培养,最终获得B23-1和B01-2两株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拮抗菌株。2、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推断菌株B01-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B23-1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菌株B01-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hliguefaciens),菌株B23-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通过平板划线培养和混合液体培养发现:菌株B01-2和B23-1可以在同一平板上共同生长,并且生长情况与单独培养没有明显差异;两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后,复配的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中菌体数量高于单一菌株处理。室内拮抗实验结果表明,复配芽孢杆菌处理组中病原菌菌落直径为1.94cm,小于单一菌株处理;用2%复配芽孢杆菌无菌发酵液处理后的病原菌孢子的萌发率为8.8%,也低于单一菌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菌株B01-2和B23-1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复配培养可以促进两株拮抗菌的生长,并且可以提高对病原菌的拮抗效果。5、室内盆栽试验中,虽然单一菌株和复配菌株发酵液处理的撑绿杂交竹感病植株的发病率都在50%以上,但是复配芽孢杆菌处理中病情指数为12.5%,低于单一菌株处理,复配菌株处理对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防效达到81%,高于单一菌株的处理。被复配芽孢杆菌抑制的病原菌菌丝生长缓慢,变短变粗;菌丝发生扭曲,肿大,畸形,菌丝分支减少;原生质分布不均匀,呈颗粒状,部分菌丝顶端产生囊泡,最后破裂后内含物外泄。6、接种复配芽孢杆菌的处理中,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的速度明显降低,叶绿素含量高于单一芽孢杆菌处理组;用单一的芽孢杆菌和复配的芽孢杆菌处理感病撑绿杂交竹,杂交竹叶片中PAL、POD、PPO和CAT活性均有增加,其中复配芽孢杆菌的效果最为明显,与此对应的处理中杂交竹枯萎病的病情指数也较单一菌株处理组的低。感病杂交竹接种芽孢杆菌后植株叶片内MDA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特别是复配芽孢杆菌的降低效果最为显着,说明拮抗芽孢杆菌可以降低杂交竹叶片中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减少MDA对植物组织的破坏,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张雷[6](2014)在《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条件优化及对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探》文中提出15-1-1是由东北农业大学农药实验室由黑龙江省辣椒根际的土壤中筛选分离获得的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本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菌株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也对15-1-1菌株的抑菌谱、无菌发酵液稳定性和防治辣椒根腐病室内盆栽效果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的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营养成分及配比为葡萄糖2.0%,蛋白胨0.5%,酵母浸膏1.0%,NaCl0.5%。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的摇瓶发酵最适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5%,初始培养基pH为7.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mL,32℃恒温条件下培养36h。2.对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菌株无菌发酵液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液在紫外光和自然光照射下有良好的稳定性:15-1-1的发酵液在60℃以下温度条件有较强稳定性,在80℃以上温度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其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逐渐下降,无菌发酵液具有一定的耐高温稳定性;无菌发酵液在中性和弱酸性的环境条件下抑菌活性保持稳定;无菌发酵液具有较强的耐储藏稳定性。3.对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无菌发酵液的抑菌谱研究发现,该菌株无菌发酵液对核盘菌、尖镰孢菌、立枯丝核菌、大丽花轮枝孢、麦根腐平脐蠕孢、大豆疫霉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15-1-1作为生防菌防治辣椒根腐病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4.室内盆栽试验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对辣椒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在接种辣椒根腐病病原菌前48h,24h和0h喷施15-1-1菌株的发酵液,接种7天后防效分别达95.4%,85.3%,75.9%和75.9%,接种14天后防效分别为91.7%,64.7%和57.4%,接种21天后防效分别为75.8%,53.6%和43.7%。研究结果表明:15-1-1菌株发酵液对辣椒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王琴[7](2014)在《根际土壤细菌A178抗菌谱及剂型初步研究》文中认为A178是本实验室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前期研究表明A178对棉花黄萎病菌等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为进一步明确该菌株的生防效果和应用前景,本实验验证了A178抗菌谱,并研究了剂型对A178等生防细菌抑菌和控害能力的影响。A178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A178的最佳培养时间是24h,最佳装液量为40ml/250ml,最佳接种量为2%。经优化后的A178,对来自Colletotrichum、 Fusarium、 Corynespora、 Botrytis、 Alternaria五属的18种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其中对来自文昌的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C7-2菌株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为71.93%。以芒果炭疽病菌C7-2菌株作为后续实验的主要靶标菌,A178菌株处理接种后的芒果叶片,5d时芒果炭疽病斑大小为2.01cm2,比对照组小39.34%;A178菌株造成芒果叶组织中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都是先增后减,对照组的波动不大;A178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增强芒果叶组织中CHT、 PPO、 PAL、 PR及PDF等防卫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抗病作用。针对A178及另外两种HAB-5(Brevibacillus brevis)和HAB-1(Bacillus atrophaeus)生防细菌,通过优化条件培养,将三种生防细菌分别制备成胶悬剂(SC)和微胶囊(CS)两种剂型,以芒果炭疽病菌C7-2菌株为靶标病菌,测试两种剂型对三种菌拮抗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制备的三种生防菌的胶悬剂中,只有A178胶悬剂在稀释10倍和800倍时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其他的均弱于原始菌株,HAB-1胶悬剂甚至失去了抑菌能力;三种生防菌微胶囊剂型中,A178的微胶囊剂型稀释100、400、800倍的稀释度下抑菌效果好于原始菌株,提高抑菌能力分别是0.49%、0.29%、3.04%%;HAB-5的微胶囊剂型稀释10、100、400、800、1000倍的稀释度下,抑菌效果都高于原始菌株,分别提高5%、3.3%、5.11%、2.22%、1.74%、4.25%,但HAB-1微胶囊剂型抑菌效果较其原始菌株减弱,说明微胶囊剂型能够增强HAB-5和A178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而HAB-5的微胶囊剂型稀释400、800、1000倍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要强于对应菌液同一稀释度下的促生作用,发芽势分别提高11.2%、5.6%、11.2%,发芽率分别提高8.7%、4.4%、13%,胚根分别提高2.8%、25.7%、48.6%,胚芽分别提高33.9%、133.9%、-18.6%。胶悬剂各成分加入到LB中用来培养A178,其对C7-2菌株的抑菌作用发生变化,SiO2能够提高A178的抑菌率,提高率为0.553%,其他成分使得A178的抑菌能力有所减小,减小的范围在3.22%—5.074%之间。微胶囊各成分加入到LB中用来培养A178,使A178抑菌能力有所减弱,其中司本-80(Span-80)使A178对芒果炭疽的抑菌率仅降低0.074%,其次是大豆油使A178的抑菌率降低2.11%,影响较大的是加入了麦芽糊精培养的A178,抑菌率下降7.11%,对A178抑菌能力影响最大的是壳聚糖,造成Al78缺失对芒果炭疽的抑菌能力。胶悬剂各成分对HAB-5的影响不一,有机硅对HAB-5的抑菌能力下降率为0.11%;木质素磺酸钠对HAB-5抑菌率的影响几乎没有;乙二醇和苯甲酸钠对HAB-5的抑菌率有略微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37%和2.04%;蓖麻油对HAB-5的抑菌能力的影响稍微大一点,其抑菌率提高4.68%,SiO2和黄原胶对HAB-5的抑菌能力的影响最大,抑菌率分别提高了9.33%和8.52%。微胶囊成分中的壳聚糖对HAB-5的生长和抑菌能力都有抑制作用,其抑菌能力完全未体现出来;吐温、司本-80和黄原胶对HAB-5抑菌能力的增强作用最为明显,抑菌率分别提高了7.04%、6.48%和8.52%;白炭黑和麦芽糊精对HAB-5抑菌能力的增强作用要稍微弱一点,抑菌率分别提高了5.07%和3.52%;大豆油对HAB-5抑菌能力的增强作用最弱,抑菌率只提高了0.55%。胶悬剂各成分加入NA培养基中培养HAB-1,发现胶悬剂成分中的SiO2和蓖麻油对HAB-1的拮抗能力有增强作用,抑菌率分别提高了0.37%和2.03%,木质素、乙二醇、黄原胶和有机硅对HAB-1的拮抗能力有降低作用,抑菌率分别降低了0.15%、0.19%、1.93%和0.12%,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对HAB-1的抑菌能力的影响最大,加入了苯甲酸钠的NA培养的HAB-1对芒果炭疽几乎丧失了抑菌能力。推测HAB-1的胶悬剂剂型失去抑菌作用的原因可能与苯甲酸钠有关。

王春,汪琨,崔志峰[8](2013)在《芽孢杆菌活体微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应用》文中指出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应用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虫害非常广泛。论述芽孢杆菌作为活体农药在杀虫剂和杀菌剂2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芽孢杆菌活体农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以及未来农药市场的前景。

潘汝浩[9](2013)在《防控生姜土传枯萎病及促生生物有机肥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姜土传枯萎病主要是由姜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zingiberi.)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品质。然而,培育抗病新品种困难,化学药剂弊端众多,以及栽培管理措施持续时间短暂,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生姜土传枯萎病的防控工作。我国作为生姜产业大国,生物防控不失为一条环保、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本试验对此开展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分述如下:1.本试验从山东平度连作的生姜土传枯萎病病株中分离得到一株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回接试验确认该菌株为生姜土传枯萎病病原菌;本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环境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根际和土体土壤中的病原尖孢镰刀菌数量共同决定生姜植株是否发生枯萎病,但发病程度的高低受根际土壤中病原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2.本试验通过初筛、复筛得到一株对生姜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株NJPRHSDAQ-1,其对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到28mm。结合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NJPRHSDAQ-1的菌体DNA中具有合成Iturin, Fengycin及Bacillomycin三种拮抗物质的基因ituA、ituB、 ituC、ituD、bam和fenB,且具有广谱抗菌性,对番茄青枯菌、马铃薯立枯丝核菌、油菜菌核菌、香蕉尖孢镰刀菌和西瓜尖孢镰刀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确定该菌株在培养温度为30~37℃,初始pH为7.0,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或酵母粉时可达到最大的生长量。加入拮抗菌株NJPRHSDAQ-1制备的生物有机肥中,拮抗菌株的含量为1.0×109CFU·g-1,含水量23%,有机质为35.4%,N、P2O5和K2O含量分别为3.35%、2.81%和1.05%。3.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防控土传枯萎病的效果及对生姜的促生作用。研究发现,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显着增加生姜植株的长势。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生姜植株的分枝数、株高、茎围、地上部茎叶鲜质量和根茎鲜质量与对照CK1相比,分别提高了39.5%、67.4%、37.3%、216.9%和33.8%。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着降低生姜土传枯萎病的发病率,防病指数可达到83.1%。与对照相比,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显着提高生姜植株根系活力,倒二叶SPAD值,倒三叶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MDA)含量。4.连作土壤中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可显着提高生姜植株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土壤中真菌和尖孢镰刀菌数量,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克服连作障碍。5.大田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能显着提高生姜的产量,并增加生姜植株分枝数、株高、茎围、地上部茎叶鲜质量、根茎鲜质量以及营养品质。其中,试验田A、B、C中施用三次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分别为76466.00kg·ha-1、91375.20kg·ha-1和95058.18kg·ha-1,增产率分别为24.02%、23.46%和28.43%。大田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能显着提高生姜营养品质。与此同时,还能显着增加生姜植株根际可培养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降低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并能够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姜生长。

朱利林[10](2012)在《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 cubense, 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一种的难以防治的土传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其它香蕉种植区均有分布,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香蕉产业发展面临极大威胁。为探索香蕉枯萎病的有效防治方法,本论文开展了生防芽孢杆菌分离、筛选和标记、定殖潜力分析以及盆栽和小区防治效果评价等方面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对峙法从土样中分离筛选到121株枯萎病菌FOC4拮抗细菌,经复筛获得10株拮抗效果良好的菌株。通过温室盆栽防效实验从中选出防效较高的BLG-01菌株,其防治效果可达79.8%。BLG-01菌株的发酵液能够使病原菌菌丝破裂、消解,从而抑制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根据BLG-01菌株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对枯草芽孢杆菌BLG-01进行抗药性筛选和标记,获得了利福平(Rifampicin, Rif)抗性的自发突变株BLG-01R,其在200ug/ml的平板上正常生长。为能更好的追踪BLG-01R在香蕉体内的定殖,还用GFP标记了BLG-01R菌株,获得具有两种标记的菌株BLG-01RK。该标记菌株与原始菌株BLG-01一样对香蕉枯萎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盆栽防效达78.8%。(3)分析标记菌株BLG-01RK在盆栽香蕉根围及植株体内的分布,发现该菌株在香蕉根围土壤中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降低。接种27天后,根围土壤BLG-01RK菌量由初始的2.8×107CFU/g下降至8.1×106CFU/g,降低幅度相对较小,说明BLG-01RK菌株在土壤中的定殖力较为稳定;BLG-01RK在香蕉整个根部的定殖量较高,其次是球茎和假茎,它在这两个部位中消长动态基本相同。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BLG-01RK菌株在香蕉组培苗内的定殖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在根的内部能观察到GFP标记菌体,这表明菌株BLG-01RK能在根内定殖。(4)通过观察标记菌株BLG-01RK在小区土壤的分布情况,对生防菌在大田的定殖动态和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46天后仍能从香蕉根围土壤中分离到较高量的标记菌,但最终的田间防效不明显。本文通过分离筛选、标记、盆栽和小区防治试验,获得了具有良好拮抗和防治效果的BLG-01RK菌株,分析该菌株在土壤和香蕉中的定殖,发现它还具有较强的定殖能力。这些为下一步将该菌株用于田间防治香蕉枯萎病的尝试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二、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株制剂对板栗烂果病的防治及病原的抑制作用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株制剂对板栗烂果病的防治及病原的抑制作用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桢楠根腐病病原菌以及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植株抗性生理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桢楠概况
        1.1.1 桢楠的基本特征及现状
        1.1.2 桢楠研究近况
    1.2 镰刀菌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1.2.1 根腐病概况
        1.2.2 镰刀菌概况
        1.2.3 镰刀菌根腐病的研究进展
    1.3 芽孢杆菌在植物根腐病生物防治中的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操作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供试菌株
        2.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桢楠根腐病病原菌的采集分离及鉴定
        2.2.1 病原菌分离
        2.2.2 致病性检测
        2.2.3 病原菌鉴定
    2.3 桢楠根腐病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研究
        2.3.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3 不同pH对病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4 不同光照时间对病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3.5 不同温度湿度下孢子萌发率的测定
    2.4 病原菌对2种叶型桢楠的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2.4.1 盆栽处理设置
        2.4.2 实验设计
        2.4.3 测定方法
    2.5 桢楠根腐病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2.5.1 拮抗细菌的筛选
        2.5.2 拮抗细菌的鉴定
        2.5.3 拮抗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桢楠根腐病病原菌的采集分离及鉴定
        3.1.1 典型发病植株症状
        3.1.2 病原菌的种类及分离频率
        3.1.3 桢楠根腐病致病性测定结果
        3.1.4 病原菌的鉴定
    3.2 桢楠根腐病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研究
        3.2.1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2.2 温度对不同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3.2.3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4 不同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2.5 不同温度、湿度下孢子的萌发特性
    3.3 病原菌对2种叶型桢楠的抗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3.3.1 2种叶型桢楠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后SPAD含量变化
        3.3.2 2种叶型桢楠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后MDA含量变化
        3.3.3 2种叶型桢楠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后POD含量变化
        3.3.4 2种叶型桢楠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后SOD含量变化
        3.3.5 2种叶型桢楠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后PPO含量变化
        3.3.6 2种叶型桢楠接种尖孢镰刀菌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3.4 桢楠根腐病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
        3.4.1 拮抗菌株的初筛和复筛
        3.4.2 拮抗细菌的鉴定
        3.4.3 拮抗菌株对病原菌拮抗效果的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新疆干枣主要病害病原分析及物理防控技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已报道的主要果实病害及其病原
    1.3 果实病害的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1.4 病原真菌分类鉴定的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2章 新疆干枣主要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菌属的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新疆干枣上致病菌的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新疆干枣病害病原菌致病性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讨论
第5章 干枣病害物理防控技术探索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验照片
致谢
作者简历

(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防治苹果连作障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苹果连作障碍研究
        1.1.1 苹果连作障碍中根系分泌物的研究
        1.1.2 苹果连作障碍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1.3 苹果连作障碍中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1.2 化学肥料利用现状
        1.2.1 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方法
        1.2.2 微生物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现状
    1.3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1.3.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1.3.2 枯草芽孢杆菌的防病机理
        1.3.2.1 竞争作用
        1.3.2.2 拮抗作用
        1.3.2.3 诱导植物抗病性
        1.3.2.4 促进植物生长
        1.3.3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生防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菌悬液的制备
        2.1.2.2 紫外灯诱变
        2.1.2.3 新菌株的筛选
    2.2 枯草芽孢杆菌新菌株特性研究
        2.2.1 新菌株体内抗病性
        2.2.2 新菌株激素测定
        2.2.2.1 菌株活化与激素提取
        2.2.2.2 液质检测
    2.3 枯草芽孢杆菌BS-2 防治连作障碍的研究
        2.3.1 供试材料
        2.3.2 试验设计
        2.3.3 试验方法
        2.3.3.1 苹果树地上部分的测定
        2.3.3.2 酶活测定
        2.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测定:
    2.4 数据处理
        2.4.1 土壤酶活性的计算
        2.4.2 ~(15)N利用及分配的计算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3.2 枯草芽孢杆菌BS-2 防治连作障碍的研究
        3.2.1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地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3.2.2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2.3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3.1 BS-2 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3.2.3.2 BS-2 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3.2.4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苹果植株氮代谢的影响
4 讨论
    4.1 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4.2 枯草芽孢杆菌BS-2 防治连作障碍的研究
        4.2.1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地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4.2.2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2.2.1 BS-2 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4.2.2.2 BS-2 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4.2.3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4 枯草芽孢杆菌BS-2 对氮代谢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和向日葵的促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枯草芽孢杆菌在作物上的应用
        前言
        1 枯草芽孢杆菌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2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制
        2.1 拮抗作用
        2.1.1 多肽类化合物
        2.1.2 抗生素或细菌素类
        2.1.3 几丁质酶
        2.2 竞争作用
        2.3 诱导植物获得系统抗性
        2.4 促进植物生长
        3 总结与展望
    第二章 田间试验实施与调查
        1 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
        1.1 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
        1.2 田间试验设计的原则
        1.3 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
        1.3.1 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
        1.3.1.1 大区对比试验
        1.3.1.2 间比法设计
        1.3.1.3 对比法设计
        1.3.2 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1.3.2.1 完全随机设计
        1.3.2.2 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2 田间试验调查与统计
        2.1 田间试验的观察记载和测定
        2.1.1 田间试验的观察记载
        2.1.1.1 田间试验的观察记载项目
        2.1.1.2 田间试验观察记载方法
        2.2 收获与测产
        2.2.1 收获的方法
        2.1.2 产量的测定
        2.3 试验结果的审核与初步整理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芽孢杆菌对向日葵的室内促生和对病原菌的平板拮抗效果
        1 向日葵的促生实验
        1.1 实验材料
        1.1.1 供试材料
        1.1.2 培养基
        1.2 芽孢杆菌对向日葵的促生实验
        1.2.1 芽孢杆菌菌悬液制备
        1.2.2 向日葵促生实验
        1.3 结果与分析
        1.3.1 芽孢杆菌对向日葵的促生作用
        2 病原菌的分离和芽孢杆菌对其平板抑菌实验
        2.1 马铃薯和向日葵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1.1 材料和方法
        2.1.1.1 病害标本来源
        2.1.1.2 供试材料
        2.1.1.3 主要培养基
        2.1.1.4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2.1.1.5 引物设计与合成
        2.1.1.6 ITS区的扩增
        2.1.2 结果与分析
        2.1.2.1 马铃薯和向日葵田间发病情况
        2.1.2.2 发病组织中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2.1.2.3 病原分离物的致病性测定
        2.1.2.4 接种病原菌的再分离
        2.2 芽孢杆菌与病原菌的平板抑菌实验
        2.2.1 实验材料
        2.2.1.1 供试菌株
        2.2.1.2 培养基
        2.2.2 病原指示真菌
        2.2.2.1 病原真菌培养
        2.2.3 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
        2.2.3.1 拮抗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活性测定
        2.2.3.2 拮抗马铃薯枯萎病菌的活性测定
        2.2.4 结果与分析
        2.2.4.1生防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
        2.2.4.1.1 抑马铃薯枯萎病菌活性
        2.2.4.1.2 抑向日葵菌核病菌活性
        3 讨论
    第二章 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田间的促生作用
        1 内蒙古武川马铃薯田间试验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供试材料
        1.1.2 试验地概况
        1.1.3 试验设计
        1.1.4 处理方法
        1.1.5 调查方法
        1.2 结果和分析
        1.2.1 马铃薯苗期田间调查
        1.2.2 马铃薯生长旺盛期田间调查
        1.2.3 田间马铃薯收获期调查
        2 内蒙古四子王旗马铃薯田间试验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处理方法
        2.1.5 调查方法
        2.2 结果和分析
        2.2.1 田间马铃薯生长旺盛期调查
        2.2.2 田间马铃薯收获期调查
        3 内蒙古太仆寺旗马铃薯田间试验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地概况
        3.1.3 试验设计
        3.1.4 处理方法
        3.1.5 调查方法
        3.2 结果和分析
        3.2.1 马铃薯苗期田间调查
        3.2.2 田间马铃薯生长旺盛期调查
        3.2.3 田间马铃薯收获期调查
        4 讨论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向日葵田间的促生作用
        1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向日葵田间试验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供试材料
        1.1.2 试验地概况
        1.1.3 试验设计
        1.1.4 处理方法
        1.1.5 调查方法
        1.2 结果和分析
        1.2.1 向日葵苗期田间调查
        1.2.2 向日葵生长旺盛期田间调查
        1.2.3 向日葵收获期田间调查
        2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向日葵田间试验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试验设计
        2.1.4 处理方法
        2.1.5 调查方法
        2.2 结果和分析
        2.2.1 向日葵苗期田间调查
        2.2.2 向日葵生长旺盛期田间调查
        2.2.3 向日葵收获期调查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撑绿杂交竹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撑绿杂交竹概述
        1.1.1 撑绿杂交竹的形态特征
        1.1.2 撑绿杂交竹的分布及适生环境
        1.1.3 撑绿杂交竹的优点
    1.2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研究概况
        1.2.1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性状
        1.2.2 发病的规律及发病症状
        1.2.3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扩散传播途径
        1.2.4 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防治现状
    1.3 植物病害中生物防治的研究概况
        1.3.1 生物防治
        1.3.2 芽孢杆菌概述
        1.3.3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机制
        1.3.4 芽孢杆菌生防制剂的应用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4 材料和方法
    4.1 材料
        4.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4.1.2 供试病原菌
        4.1.3 供试撑绿杂交竹苗
        4.1.4 实验所需培养基及试剂
        4.1.5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土壤中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纯化
        4.2.2 拮抗芽孢杆菌的室内筛选
        4.2.3 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
        4.2.4 菌株的复配及抑菌效果
        4.2.5 复配芽孢杆菌的室内防效及对杂交竹抗性生理影响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土壤中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纯化
    5.2 拮抗芽孢杆菌的室内筛选
        5.2.1 土壤拮抗芽抱杆菌初筛结果
        5.2.2 拮抗菌发酵液复筛结果
        5.2.3 拮抗菌株的纯化培养
    5.3 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
        5.3.1 形态特征鉴定情况
        5.3.2 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结果
        5.3.3 16S rDNA遗传学鉴定
    5.4 拮抗芽孢杆菌复配的可行性分析
        5.4.1 两株拮抗芽孢杆菌的亲和性验证情况
        5.4.2 单一菌株及复配菌株对病原菌拮抗效果的比较
    5.5 复配芽孢杆菌的室内防效及对杂交竹抗性生理影响
        5.5.1 室内盆栽防治效果
        5.5.2 单一菌株及复合菌株接种对撑绿杂交竹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6 结论与讨论
    6.1 土壤中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
    6.2 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和鉴定
    6.3 菌株的复配及抑菌防病效果
    6.4 复配芽孢杆菌对杂交竹叶片抗性生理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6)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条件优化及对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辣椒根腐病的概述
    1.2 辣椒根腐病病原和其发病规律
    1.3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1.3.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1.3.2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
        1.3.3 生防细菌的主要类型
    1.4 生防菌的生防机制
        1.4.1 竞争作用
        1.4.2 拮抗作用
        1.4.3 溶菌作用
        1.4.4 诱导抗病病性
    1.5 培养基对发酵的影响
        1.5.1 碳源物质对发酵的影响
        1.5.2 氮源物质对发酵的影响
        1.5.3 无机盐对发酵的影响
    1.6 其他发酵参数对发酵的影响
        1.6.1 初始pH值对发酵的影响
        1.6.2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6.3 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1.6.4 初始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1.6.5 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辣椒品种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种子液体制备
        2.2.2 菌量与吸光度相关性的测定
        2.2.3 无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2.2.4 初始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2.2.5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液培养基的成分的优化
        2.2.6 发酵条件的优化
        2.2.7 培养基优化后产抑菌物质的能力
        2.2.8 15-1-1菌株发酵产物稳定性研究
        2.2.9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无菌发酵液的抑菌谱测定
        2.2.10 15-1-1 菌株发酵液防治辣椒根腐的效果
    2.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15-1-1菌量与吸光度相关性
    3.2 初始发酵培养基筛选
    3.3 培养基营养成分对15-1-1菌株生长和产抑菌物质的影响
        3.3.1 碳源对15-1-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3.3.2 氮源对15-1-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3.3.3 无机盐对15-1-1菌株生长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3.3.4 15-1-1菌株培养基成分的正交试验
    3.4 发酵条件对15-1-1菌株生长和产抑菌物质的影响
        3.4.1 温度对15-1-1菌株发酵的影响
        3.4.2 初始PH对15-1-1菌株发酵的影响
        3.4.3 接菌量对15-1-1菌株发酵的影响
        3.4.4 通气量对15-1-1菌株发酵的影响
        3.4.5 摇床转速对15-1-1菌株发酵的影响
        3.4.6 培养时间对15-1-1菌株发酵的影响
    3.5 培养条件优化后产抑菌物质的能力
    3.6 15-1-1菌株发酵产物稳定性
        3.6.1 对紫外光和自然光稳定性测定
        3.6.2 热稳定性测定
        3.6.3 酸碱稳定性测定
        3.6.4 耐储藏性测定
    3.7 15-1-1菌株无菌发酵液的抑菌谱
    3.8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液对辣椒根腐病的盆栽防效
4 讨论
    4.1 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培养基成分优化的问题
    4.2 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培养条件优化问题
    4.3 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液对辣椒根腐病盆栽防效的问题
    4.4 关于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的应用前景
5 结论
    5.1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的最佳发酵培养基
    5.2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的最佳摇瓶发酵条件
    5.3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无菌发酵液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5.4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无菌发酵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5.5 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液对辣椒根腐病有良好防治效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根际土壤细菌A178抗菌谱及剂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生防菌的研究进展
        1.1.1 芽孢杆菌的概况
        1.1.2 国外生防芽孢杆菌应用现状
        1.1.3 国内生防芽孢杆菌的现状
        1.1.4 芽孢杆菌生防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生防菌不同剂型的研究进展
        1.2.1 生物农药的研究概况
        1.2.2 生物农药剂型的研究
    1.3 本研究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细菌和真菌
        2.1.2 供试植物材料
        2.1.3 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A178、HAB-5、HAB-1种子液的制备
        2.2.2 装液量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2.2.3 生防菌A178的生长曲线及最佳摇菌时间
        2.2.4 最适接菌量的选择
        2.2.5 A178的抗菌谱
        2.2.6 A178对芒果炭疽抑菌作用的显微观察
        2.2.7 A178对芒果炭疽菌的拮抗效果的表型观察
        2.2.8 A178处理芒果叶片后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的测定
        2.2.9 A178处理芒果叶片后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
        2.2.10 过氧化氢的原位检测
        2.2.1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12 芒果叶片RNA的提取
        2.2.13 cDNA的获得
        2.2.14 目的基因的PCR验证
        2.2.15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切胶
        2.2.16 胶悬剂和微胶囊的制备
        2.2.17 胶悬剂和微胶囊的指标
        2.2.18 拮抗作用
        2.2.19 HAB-5的微胶囊剂型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
        2.2.20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的影响
        2.2.21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的影响
        2.2.22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1生长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装液量
    3.2 Al78的生长情况
    3.3 最佳培养时间
    3.4 接种量
    3.5 Al78的广谱性
    3.6 Al78对芒果炭疽抑菌作用的显微观察
    3.7 Al78对芒果炭疽菌拮抗效果的叶片表型
    3.8 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 O_2-)的测定
    3.9 H_2O_2含量的测定
    3.10 过氧化氢的原位检测
    3.11 接菌的芒果叶片RNA
    3.12 芒果叶片基因表达情况
    3.13 制备好的胶悬剂和微胶囊,及其指标的测定结果
    3.14 生防细菌胶悬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3.15 生防细菌微胶囊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拮抗作用
    3.16 HAB-5的微胶囊剂型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
    3.17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3.17.1 胶悬剂各成分对A178抑菌能力的影响
        3.17.2 微胶囊各成分对A178的抑菌能力的影响
    3.18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3.18.1 胶悬剂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3.18.2 微胶囊各成分对HAB-5抑菌能力的影响
    3.19 胶悬剂和微胶囊各成分对HAB-1抑菌能力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8)芽孢杆菌活体微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芽孢杆菌杀虫剂
    1.1 苏云金芽孢杆菌
    1.2 球形芽孢杆菌
    1.3 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
    1.4 其他杀虫芽孢杆菌
2 芽孢杆菌杀菌剂
    2.1 枯草芽孢杆菌
    2.2 其他杀菌芽孢杆菌
3 小结与展望

(9)防控生姜土传枯萎病及促生生物有机肥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连作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特征
        1.1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
        1.2 连作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特征
    2 生姜土传枯萎病研究进展
        2.1 生姜生产及枯萎病的发生
        2.2 生姜土传枯萎病的发病规律及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
        2.3 生姜土传枯萎病的防治
    3 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控中的应用及其主要作用机制
        3.1 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控中的应用
        3.2 主要作用机制
    4 微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前景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姜土传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接种浓度对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姜土传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显微观察
        2.2 生姜枯萎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回接试验
        2.4 尖孢镰刀菌生姜专化型鉴定
        2.5 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对生姜土传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2.6 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对生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2.7 接种不同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液对生姜根际和土体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2.8 生姜枯萎病发病率与根际土壤中病原菌数量间的关系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拮抗生姜土传枯萎病病原菌的菌株筛选、鉴定以及生物有机肥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测定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和筛选结果
        2.2 拮抗菌株的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
        2.3 拮抗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2.4 拮抗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
        2.5 拮抗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2.6 不同培养条件对拮抗菌株生长的影响
        2.7 拮抗菌株的抗菌谱
        2.8 菌株NJPRHSDAQ-1的拮抗基因检测
        2.9 含拮抗菌株NJPRHSDAQ-1的生物有机肥理化性质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
    第一节 盆钵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土传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及对生姜的促生效果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生长的影响
        2.2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土传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2.3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处理对生姜植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2.5 不同处理对抗病性相关酶(物质)活性(含量)的影响
        2.6 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的促生作用
        3.2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枯萎病的防控作用
        3.3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植株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4 小结
    第二节 大田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的产量、营养品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2.2 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生长发育的影响
        2.3 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营养品质的影响
        2.4 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2.5 施用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的生长、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2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生姜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3.3 生姜专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创新之处
附录
作者简介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发明专利
致谢

(10)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香蕉枯萎病研究进展
    1.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防中的研究现状及防治机理
        1.2.1 芽孢杆菌对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作用机理
        1.2.1.1 产生抑菌物质
        1.2.1.2 空间位点和营养的竞争
        1.2.1.3 诱导抗性
        1.2.1.4 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1.2.2 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防中的研究现状
    1.3 细菌定殖能力与其生物防治功能相关性研究进展
        1.3.1 定殖量与生物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
        1.3.2 定殖中涉及到的一些性状和机制
        1.3.3 生防菌株次生代谢产物与定殖能力之间的关系
    1.4 植物根围外来微生物定殖的检测方法
    1.5 根部定殖研究进展
        1.5.1 根部定殖的概念
        1.5.2 根部定殖的群体动态
        1.5.3 影响定殖的主要因素
        1.5.3.1 生物因素
        1.5.3.2 非生物学因素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株与香蕉品种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2 方法
        2.2.1 香蕉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2.2.1.1 香蕉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纯化
        2.2.1.2 拮抗芽孢杆菌的初筛和复筛
        2.2.2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菌抑制作用的测定
        2.2.2.1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丝抑制作用的测定
        2.2.2.2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测定
        2.2.3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拮抗效果测定
        2.2.4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类鉴定
        2.2.4.1 细菌形态特征鉴定
        2.2.4.2 生理生化鉴定
        2.2.4.3 16S rDNA序列测定
        2.2.5 拮抗芽孢杆菌BLG-01菌株的抗性标记
        2.2.5.1 抗药性菌株的获得
        2.2.5.2 菌株BLG-01R的GFP标记
        2.2.5.3 标记菌株的抗药稳定性检测
        2.2.5.4 标记菌株与原始株性状的比较
        2.2.6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组培苗中的定殖
        2.2.7 盆栽条件下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围及体内的定殖研究
        2.2.7.1 标记菌株BLG-01RK在不同施用浓度下在香蕉根围土壤的定殖及防效研究
        2.2.7.2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表的定殖
        2.2.7.3 标记菌BLG-01RK在香蕉根部的定殖
        2.2.7.4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球茎及假茎定殖菌的回收培养检测
        2.2.8 菌株BLG-01RK在小区种植香蕉根围土壤的定殖及防效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香蕉根际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3.1.1 根际土壤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纯化
        3.1.2 拮抗芽孢杆菌的初筛和复筛
    3.2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抑制作用的测定
        3.2.1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病原菌丝抑制作用的测定
        3.2.2 拮抗芽孢杆菌发酵滤液对香蕉枯萎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3 拮抗芽孢杆菌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效果测定
    3.4 拮抗芽孢杆菌BLG-01的鉴定结果
        3.4.1 拮抗菌株BLG-01的形态和培养性状
        3.4.2 拮抗菌株BLG-01的生理生化测定
        3.4.3 拮抗菌株BLG-01的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树分析
        3.4.3.1 16S rDNA基因的扩增产物
        3.4.3.2 芽孢杆菌BLG-01的16S rDNA全序列
        3.4.3.3 芽孢杆菌BLG-01与相关菌株16S rDNA的同源性分析
    3.5 拮抗芽孢杆菌BLG-01菌株的抗性标记
        3.5.1 抗药性标记菌株的获得
        3.5.2 突变菌株BLG-01R的GFP标记
        3.5.3 标记菌株的抗药性稳定性检测
        3.5.4 标记菌株与原始株性状的比较
    3.6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组培苗体内的定殖
    3.7 盆栽条件下拮抗标记菌株BLG-01RK的定殖动态
        3.7.1 标记菌株BLG-01RK在不同施用浓度下在香蕉根围的消长动态及防治效果
        3.7.2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表的定殖与消长动态
        3.7.3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部的定殖
        3.7.4 标记菌株BLG-01RK在香蕉球茎及假茎中的定殖及消长动态
    3.8 田间小区情况下菌株BLG-01RK在香蕉根围土壤的定殖动态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株制剂对板栗烂果病的防治及病原的抑制作用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桢楠根腐病病原菌以及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与植株抗性生理指标分析[D]. 李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新疆干枣主要病害病原分析及物理防控技术探索[D]. 沙娜瓦尔·色买提.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2防治苹果连作障碍的研究[D]. 赵亚楠.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1)
  • [4]枯草芽孢杆菌SYST2对马铃薯和向日葵的促生功能研究[D]. 李中奇.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2)
  • [5]撑绿杂交竹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作用[D]. 刘会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7)
  • [6]解淀粉芽孢杆菌15-1-1发酵条件优化及对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探[D]. 张雷.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7]根际土壤细菌A178抗菌谱及剂型初步研究[D]. 王琴. 海南大学, 2014(07)
  • [8]芽孢杆菌活体微生物农药研究现状及应用[J]. 王春,汪琨,崔志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13(07)
  • [9]防控生姜土传枯萎病及促生生物有机肥研制[D]. 潘汝浩.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香蕉枯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定殖特性研究[D]. 朱利林. 海南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枯草芽孢杆菌CN620菌种制剂防治板栗果实腐烂及病原抑制作用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