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瑶[1](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苏日娜[2](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李平[3](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徐静[4](2020)在《漳盐及其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漳盐,是中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井矿盐之一。2017年漳县井盐手工熬制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漳县的历史发展与本地盐业的发展相生相伴,由盐业发展而产生的漳盐文化是漳县的立县文化。探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漳盐文化,对振兴和传承地方传统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名片具有重要意义。漳县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早期人类文明,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漳盐得到了最原始的开发利用。在唐代以前,正史中没有明确记载漳盐是否纳入官方管理,关于漳盐的开发与管理散见于地方县志和民间传说中。从唐代开始,政府正式在漳县设立盐务管理机构。至此以后,漳县县治虽废立频繁,但历代以来对漳盐的管理一直被纳入到官方的视野中,其中关于漳盐产、运、销方面的具体管理权限则因时代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漳盐的生产方式依然是沿用了千年的手工熬制井盐技术,也称为古法制盐,这种技术同漳县的发展历史一样悠久。在古法制盐的历史中,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明显变化的是熬制食盐的工具。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现代化的盐厂成立之前,还存在着这种依靠人力汲取卤水,采用自然燃料,人工熬盐的生产方式。漳盐生产、发展的悠久历史既为漳盐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漳盐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诸如神话传说、民间信仰、民俗文化等精神内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漳县民间产生并逐渐形成了对盐业神的崇拜与信仰。人们崇拜的神灵被称为“盐神爷”,祭拜神灵的寓所为盐昌寺。漳县的盐神崇拜主要属于中国民间传统信仰中的行业神崇拜,同时也具有中国民间传统信仰中常见的一些特点,如“祖先崇拜”和“圣人崇拜”。不论是盐神信仰,还是围绕着盐业生产而产生的祭祀、庙会、民歌创作等,都体现了自古以来漳县人对漳盐的重视和依赖,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这种情感成为当代传承和发展漳盐文化的驱动力。在新时期继续传承和发展漳盐文化,既是响应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升级转型的具体行动,也是振兴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充实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具体表现。传承和发展漳盐文化还能产生实际的社会效益,即有助于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促进地方产业创新发展。多年来,漳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定西市委、市政府与漳县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规划下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注意与时俱进地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理念,积极探索漳盐文化的新型传承方式,例如重视教育行业对文化宣传的影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

杨叶叶[5](202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加深的严峻现状,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纳为永续发展的中华民族千年大计中,突出了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经济生态化指明发展方向。而经济生态化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发展方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有效推进经济生态化快速发展。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走经济生态化道路是子长市当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子长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对资源过度依赖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经济与生态矛盾加大,已经阻碍子长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子长市撤县设市后,经济迎来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来促进子长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所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走经济生态化道路,是子长市经济与生态实现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本文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角度下,为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得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研究重点。首先,从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层面对经济生态化、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清洁生产理论做了全面阐释。其次,系统性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背景、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再次,分别从子长市及其经济发展简介、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取得的成效,对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现状进行介绍。与此同时,从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中参与发展主体单一、产业发展方式生态化转型尚未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人才与技术缺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公众生态消费方式尚未形成这五方面对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提出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建议,即从树立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建设,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生态化发展、构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机制,引导公众绿色消费六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实现美丽新子长目标。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经济生态化发展几点思考:一是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二是发展过程中要遵循经济与生态发展规律;三是科技与人才是经济生态化发展核心;四是要制定与完善经济生态化相关政策法规。经过以上研究分析,为子长市及其他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可行参考建议。

刘蛟[6](2020)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档案编研成果是各级各类档案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充分挖掘档案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重要手段。档案编研成果从选题、选材、编排加工、宣传出版对整体的档案编研工作都至关重要。同时,档案部门通过将编研成果的外借、借阅、展览及网上传播等方式将其提供给社会公众,对于满足社会大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和上级领导决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溪市档案馆一直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自20世纪90年起,本溪市档案馆编研人员突破编研选题的瓶颈之后,找到了一条适合本馆的编研思路,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研思想。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结合的方式,收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的所有编研成果,并对此进行了数量、内容、形式、类型等方面的统计,通过统计得出的数据来分析其内在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深入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档案编研与编研成果类型的相关概念,说明有关档案编研成果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阐明本文的研究意义,说明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不同时期的档案编研成果的类型、内容、出版情况、展示情况、编研形式及运作模式等方面进行统计概述;第三部分,通过对第二部分编研成果的统计,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在选题、选材等方面的特点和本溪市档案馆编研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打造文化名城、推动历史研究、服务民生工程上取得的成就;第四部分,结合统计数据,深入探究编研成果存在的不足,即选题类别不均衡、形式较为单一、传播渠道较窄、联合编研成果较少和论着型编研成果偏少并分析其成因;第五部分,根据本溪市档案馆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优化编研主体、拓宽编研选题思路和编研成果传播渠道、创新编研成果形式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陈恩玲[7](2019)在《舟山白泉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入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和构建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实际行动。白泉镇是舟山市本岛中心城镇,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独特的海岛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孕育出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这是白泉镇百姓的智慧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和无穷的创造力。本论文通过查阅白泉镇相关史料文献,实地走访人文景观,详细梳理了白泉镇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当前乡镇历史文化遗产存在自然性破坏、价值遭到无意识破坏、缺乏保护专业人才、文保意识不强、保护利用规划和资金缺乏、重保护轻利用等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制定长远保护规划,完善保护体系,加强文物保护修复、培养保护专业人才等,不断提高文保水平。在做好保护前提下,要积极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合理发展观光旅游业,挖掘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更好地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提高其附加值和对地方经济贡献度,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和谐统一。

金德谷[8](2016)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是党中央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在边疆民族地区先后推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或发展工程,同时出台了与国家战略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到边疆民族地区投资兴业,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筹集了资金。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财政收入中投入资金,推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事业,加快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当前,学界从经济学、税收学等学科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成果较多,却较少从民族学视角入手,分析和讨论税收如何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个案,在实地田野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税收在促进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此外,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笔者还将重点关注边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关系状况。本文认为,税收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促进作用。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通常凭借两种途径: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关的税收政策,使之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发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税收收入作为国家资源再分配的工具,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等领域的动力来源和物质支撑,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凭借税收的途径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发展,增强了边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推动并构建了和谐的民族关系。除绪论外,本文共分六个章节。在本文绪论部分,笔者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相关概念和理论以及田野调查点概况。第一章为“满洲里市税收概况”。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简述满洲里市征税的历史,此后,运用税收学的分析方法对当前满洲里市国税和地税数据及其特征进行分析状况。比如运用宏观税负分析,得出满洲里的税负在合理区间运行;运用税收弹性分析,表明满洲里的税收增长要快于经济增长。从税种结构来看,满洲里的税收主要来源包括营业税、增值税等;从产业结构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而从企业经济类型来看,满洲里税收来源囊括了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在本章的后半部分,笔者还借助个案访谈材料,对满洲里市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税收情况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状况进行比较,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影响。在第二章中,重点探讨了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那么,税收如何促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本章以税收三大支柱:对外贸易、旅游业和工业为主要分析对象,同时分析了税收对满洲里畜牧业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满洲里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为满洲里财政收入贡献占60%。国家出台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边疆民族地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对边境小额贸易企业采取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政策,之后调整为财政转移支付,扶持边贸企业发展。此外,对边民互市规定货值范围内的生活用品采取免关税的政策,激活了边贸市场,促进满洲里对外贸易的发展。旅游业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税收优惠政策范围,享受企业所得税15%的优惠政策,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比如对农家乐、牧户游等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旅游包机业务返还50%的营业税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是满洲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满洲里市政府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税收政策制定了鼓励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工业发展减免企业所得税,企业设备抵扣税收等,促进了满洲里的工业发展。2005年1月,内蒙古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牧业税,这对满洲里的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调整营业税的起征点方面,满洲里市政府从2009年的5000元提高到2011年的2万元,鼓励各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从而促进满洲里批发零售业的发展。总体而言,满洲里市的各项税收政策和措施,较快地促进了满洲里市的经济发展。在第三章中,笔者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关系。当税收收入纳入财政收入之后,政府通过财政支出的途径,把税收资金(财政收人)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重点项目和城市建设、民族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边民生活质量提高及文化发展。根据每年财政投入社会建设的资金分析,满洲里政府在社会各领域建设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而且重视民生事业发展,2013年,其民生领域的支出甚至占到财政总支出近40%。在社会保障与就业领域,满洲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130元提高到2014年的540元。同时当地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在就业方面,国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失业人员,享受税收抵扣,促进当地失业人员再就业。2004年到2014年满洲里的城镇失业率维持在4%左右,反映了满洲里就业发展良好。边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满洲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提高,可支配收入从2009年到2014年提高了1.67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2005年到2014年提高了4.53倍。此外,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节庆活动,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满洲里的文化发展。在第四章中,重点从当地少数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出发,探讨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关系。少数民族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上。政府通过投入财政资金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鼓励少数民族孕妇去医院住院生产,满洲里市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此外,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到满洲里就业,这样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入,带来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满洲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在生计方式变迁方面,历史上满洲里牧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从事游牧生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到满洲里发展,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很多牧民放弃游牧生计,选择到城市企业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商家发展民族服饰,不仅弘扬了民族文化,还促进了就业和经济增收。20世纪9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比如蒙古族祭敖包、回族古尔邦节等节日屠宰牲畜免除屠宰税,之后又逐步取消了屠宰税,这对少数民族饮食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此外,在住房方面,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对少数民族棚户区改造,及其购买第一套住房享受契税低税率优惠,带来了少数民族住房的发展。在交通方面,政府投资修巷道、硬化道路,方便少数民族出行。这些措施提升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使得当地的民族关系得以和谐发展。第五章主要讨论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税收促进满洲里整体的社会发展,边民受益,从而增强了边民国家认同。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比邻国呈现出更好的发展态势,这也增强我国边民对于自己国家的认同。在日常生活中,边民对于未来生活的选择往往有着非常理性的认知,“用脚投票”选择他们认为税收环境、发展环境更好的国家发展。在不同场域中,不管是少数民族、汉族的民族区分,还是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的国籍区分,边民往往会选择那种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身份来认同。在本文最后一个部分,笔者对税收在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一章中,笔者首先讨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税收功能、特点和影响,分析满洲里税收与经济的数量关系,分析税收杠杆与满洲里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内在关联,以及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讨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税收如何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

徐冰[9](2013)在《黑河市旅游业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加强黑河市政府对旅游业的规范管理,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方式明确了黑河市旅游业管理的现状,总结归纳出黑河市旅游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黑河市政府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即黑河市政府要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必须要明确旅游业管理职能、健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专职专责进行总体规划、制定适应实际的旅游法规以加强旅游业监管力度、政府行政部门提高旅游市场信息的管理水平、加强旅游管理人才的梯队建设六个方面的对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黑河市政府对旅游业政策引导上的优势,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加大旅游行业监督力度,明确管理职责,健全法规并且保持信息通畅,从而推动黑河市旅游业更具有活力的向前发展。

齐建坤[10](2010)在《优化白山市旅游管理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和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当前,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必将对旅游需求增长发挥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快推动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将为旅游业全面发展创造新的机遇。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发展旅游业将促进白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推动富民强市目标加速实现。近年来,白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局面。本文试图结合白山市市情、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状况,回顾过去一段时期白山市旅游管理的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对策,实施科学、规范、高效的旅游管理,推动白山市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全面发展。

二、关于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2.2.1 国家顶层设计
        2.2.2 地方政策规划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3.3 沈阳经济区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3.4 哈长城市群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2)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结论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限制开发区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3.2.1 研究方法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Tobit模型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3.3 数据来源
        4.3.4 测算结果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漳盐及其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三、学术史回顾
    四、创新点及重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漳盐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漳盐的形成
    第二节 漳盐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二章 漳盐的生产经营
    第一节 漳盐的生产及产品
    第二节 漳盐的经营管理
第三章 漳盐文化解读
    第一节 盐昌寺与盐神爷的传说
    第二节 由食盐的生产交易而产生的市井文化
    第三节 漳盐与庙会、民歌
第四章 漳盐文化的传承发展
    第一节 漳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 当代传承漳盐文化的意义
    第三节 关于新时期发展漳盐文化的几点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动态
        2.国内研究现状
        3.简短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经济生态化
        2.协调发展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2.可持续发展理论
        3.清洁生产理论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背景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现状分析
    (一)子长市及其经济发展简介
    (二)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1.经济生态化发展意识逐步提高
        2.经济生态化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3.经济产业生态化发展不断进步
四、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生态化发展参与主体单一
        2.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完全实现生态化转型
        3.经济生态化发展技术与人才缺乏
        4.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5.公众生态消费方式尚未形成
    (二)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1.经济生态化发展认知不足
        2.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3.科技发展投入少
        4.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
        5.企业与公众生态环保意识低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建议
    (一)树立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生态化发展
    (二)大力发展新型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三)推进新型工业建设,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
    (四)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新型产业发展
    (五)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生态化发展进程
    (六)构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机制,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和范畴
        0.1.1 相关概念
        0.1.2 研究范畴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0.4.1 研究思路
        0.4.2 研究方法
    0.5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点
        0.5.1 研究创新点
        0.5.2 研究不足点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基本情况
    1.1 档案编研成果的类型
    1.2 档案编研成果的内容
    1.3 档案编研成果的传播方式
        1.3.1 档案编研成果的出版
        1.3.2 档案编研成果的展示
    1.4 档案编研成果的编研形式
    1.5 档案编研成果的运作模式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的特点及编研工作成就
    2.1 档案编研成果的特点
        2.1.1 选题以地域文化为主
        2.1.2 编研成果选材来源广泛
        2.1.3 满族文化编研成果卓着
        2.1.4 红色档案编研成果突出
    2.2 档案编研工作取得的成就
        2.2.1 弘扬地域文化,打造文化名城
        2.2.2 填补研究空白,推动历史研究
        2.2.3 建言献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2.2.4 筹集资金,服务本溪民生工程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3.1 档案编研成果存在的不足
        3.1.1 选题偏重于历史人文,类别不均衡
        3.1.2 高科技手段运用较少,形式较单一
        3.1.3 论着型编研成果偏少,层次比较低
        3.1.4 过于依赖传统媒体,传播渠道较窄
        3.1.5 联合编研成果较少,合作范围较小
    3.2 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3.2.1 主观原因
        3.2.2 客观原因
4 本溪市档案馆编研工作改进的对策
    4.1 优化编研主体,打造高质编研团队
        4.1.1 完善业务培训,増强编研能力
        4.1.2 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
        4.1.3 健全编研主体合作规范
    4.2 强化宏观意识,拓宽编研选题思路
        4.2.1 强化编研宏观意识
        4.2.2 拓展编研选题新视角
    4.3 充实成果内容,提升编研成果品质
        4.3.1 丰富优化馆藏资源
        4.3.2 编研结合,提高质量
    4.4 依靠馆藏资源,创制编研文化产品
        4.4.1 研发书籍声像产品形式
        4.4.2 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
    4.5 利用网络技术,拓宽成果推广渠道
        4.5.1 开通新媒体营销渠道
        4.5.2 创建网上展厅展示编研成果
        4.5.3 依托网络出版档案编研成果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舟山白泉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白泉镇背景研究
        1.1.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动态
        1.3.2 国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动态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论文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第二章 白泉镇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自然概况
    2.2 历史发展演变概况
    2.3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白泉镇历史文化遗产调查
    3.1 物质文化遗产
        3.1.1 历史建筑类遗产
        3.1.2 交通类遗产
        3.1.3 动植物类遗产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
        3.2.1 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3.2.2 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3.2.3 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3.2.4 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第四章 白泉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和保护综合评价
    4.1 价值评价
        4.1.1 历史文化价值
        4.1.2 科学价值
        4.1.3 文化艺术价值
        4.1.4 社会经济价值
        4.1.5 生态价值
        4.1.6 精神价值
    4.2 当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2.1 风吹日晒水蚀火烧等自然性破坏
        4.2.2 对其价值认识不足的无意识毁坏
        4.2.3 缺少传承与保护的专业人员
        4.2.4 文物保护等法律意识还有待增强
        4.2.5 保护规划和资金存在短缺
        4.2.6 难以寻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
第五章 白泉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
    5.1 保护性合理利用的含义与目的
        5.1.1 保护性合理利用的含义
        5.1.2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
    5.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原则
    5.3 保护措施
        5.3.1 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遗产价值、保护意识、法律观念等的宣贯
        5.3.2 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社会公共形象,全民动员保护文化遗产
        5.3.3 根据有关法律、政策和指导性意见制定长远的保护性规划
        5.3.4 根据价值总和评价不同层级的保护体系
        5.3.5 确保并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维护和修复工作
        5.3.6 积极引进和培养相关的传承、保护专业人才
        5.3.7 恢复并保护好与之相应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5.4 利用对策
        5.4.1 精心设计、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5.4.2 统筹资源,合理发展观光旅游业
        5.4.3 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5.4.4 完善社会公众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和理论
    第四节 田野调查点的概况
第一章 满洲里市税收概况
    第一节 满洲里税收史简述
    第二节 满洲里市的地税
    第三节 满洲里市的国税
    第四节 不同历史时期的满洲里市税收对比分析
    第五节 地税、国税的财政贡献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二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工业发展
    第四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畜牧业、批发零售业发展
    第五节 税收与扶持民族企业发展
第三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第一节 税收促进边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
    第二节 税收支持民族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第三节 税收稳定民族地区城市社会保障与就业
    第四节 税收保障边民生活质量提高与文化发展
第四章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第一节 少数民族人口发展与生计变迁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发展
    第三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发展
    第四节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
第五章 边疆、税收与国家认同
    第一节 边民互动中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税收环境与“用脚投票”
    第三节 民族关系、身份认同与家园选择
第六章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思考
    第一节 边疆民族地区税收的功能、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 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税收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 税收杠杆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第五节 税收杠杆与国家统筹建设
    第六节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税收与边疆城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黑河市旅游业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写作背景
        1.1.2 论文写作的目的
        1.1.3 论文写作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
第2章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现状概述
    2.1 黑河市旅游业现状
        2.1.1 黑河市地理位置概况
        2.1.2 黑河市旅游资源分类
    2.2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现状
        2.2.1 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模式为传统的政府主导型
        2.2.2 以内涵化建设为理念突出边境区域管理特色
        2.2.3 努力提高旅游信息管理水平
        2.2.4 加大旅游业行业管理力度
        2.2.5 积极建立旅游业专业人才管理机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以行政管理取代市场调控
        3.1.2 旅游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不明确
        3.1.3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存在多头制管理现象
        3.1.4 政府职能部门对旅游业信息收集与发布严重滞后
        3.1.5 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监督不到位
        3.1.6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人才储备严重匮乏
    3.2 黑河市旅游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3.2.2 旅游业初期发展观念落后
        3.2.3 黑河市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滞后
        3.2.4 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无法满足旅游经济发展的需求
        3.2.5 黑河市经济发展落后
        3.2.6 旅游市场发育程度低
        3.2.7 黑河市政府行政部门职权混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提高黑河市政府旅游业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黑河市政府旅游业管理职能
    4.2 健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4.2.1 狠抓体制建设
        4.2.2 加强对外区域合作
    4.3 专职专责统筹规划
        4.3.1 实施旅游业统一管理
        4.3.2 统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4.4 制定适应实际的旅游法规加强行业监管
        4.4.1 健全完善旅游业地方法规
        4.4.2 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
        4.4.3 旅游诚信化建设
    4.5 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旅游市场信息的管理
        4.5.1 及时收集和发布旅游市场需求信息
        4.5.2 提高旅游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4.6 加强旅游管理人才梯队建设
        4.6.1 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4.6.2 健全旅游教育培训体系
        4.6.3 完善导游人员管理体制
        4.6.4 推动旅游人才市场发展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优化白山市旅游管理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一、旅游管理的涵义和职能
    (一) 旅游的涵义
    (二) 管理的涵义
    (三) 旅游管理的涵义
    (四) 旅游管理的主要职能
二、白山市旅游管理的现状
    (一) 产业定位和产业布局
    (二) 政策环境
    (三) 财力支持
    (四) 规划编制
    (五) 基础设施和项目情况
    (六) 宣传推介
    (七) 发展环境
    (八) 人才系统
三、白山市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理念落后
    (二) 财力投入欠账
    (三) 体制机制束缚
    (四) 专业人才匮乏
    (五) 旅游规划滞后
    (六) 项目实力不强
    (七) 基础设施薄弱
    (八) 旅游文化开发力度不够
    (九) 宣传营销不力
四、优化白山市旅游管理的对策
    (一) 牢固树立公共管理理念
    (二) 不断加大旅游管理投入
    (三) 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四) 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五)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六) 努力提升项目规模质量
    (七) 加快推进旅游基础建设
    (八) 积极促进文化旅游融合
    (九) 全力拓展宣传营销局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关于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2]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4]漳盐及其文化研究[D]. 徐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子长市经济生态化发展研究[D]. 杨叶叶. 延安大学, 2020(12)
  • [6]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溪市档案馆编研成果研究[D]. 刘蛟. 辽宁大学, 2020(01)
  • [7]舟山白泉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D]. 陈恩玲.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8]税收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以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为例[D]. 金德谷.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4)
  • [9]黑河市旅游业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徐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10]优化白山市旅游管理的对策研究[D]. 齐建坤. 吉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我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