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

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

一、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规范(论文文献综述)

蔡骏祥[1](2020)在《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以ZX银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银行是现代金融业的中心,银行的经营发展情况和资产安全性,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情况,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很多商业银行由于操作失误造成资产损失,深入分析研究商业银行资产损失案件后,发现商业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是造成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说明商业银行并不重视会计操作管理问题,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足。想要保证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减少商业银行的资产损失,就要重视会计操作风险的管理问题。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问题,首先介绍内部控制、操作风险和会计操作的现有研究,之后围绕会计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进行理论分析,再以ZX银行为例,分析研究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情况,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内部控制视角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提出对策及建议。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同时,为进一步加深对当前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了解及完善最终的对策建议,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结合了访谈问卷的形式,对ZX银行涉及会计业务的各条线人员进行了面访,整理分析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风险点、成因及改善意见。研究表明,虽然ZX银行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但是ZX银行的会计操作风险依然比较突出,包括票据风险、身份识别风险、对账单风险、轮岗风险等。而这些会计操作风险都与内部控制息息相关,因此本论文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入手对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补充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控制会计操作风险的研究成果。

孙偲韬[2](2020)在《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部控制是伴随银行的经营活动及经营管理而生的,是一种动态的在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并监督制约的机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商业银行开始大量涌入国内,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A商业银行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风险。因此,A商业银行如若要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一方面需要不断对新的业务领域进行开拓和创新,另一方面还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其潜在经营风险,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实现其较快发展。因此,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含义及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A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A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水平较低;内部监督的平均分值最低;控制活动平均分值最高;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方面处于中间水平,表明A商业银行在这三个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缺陷;二级指标的分值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提出提高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水平的对策与建议:第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第二,加强风险评估;第三,优化控制活动;第四,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第五,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

鲍权博[3](2020)在《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变化日新月异,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不断拓宽着自己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科技和金融市场不管走向自由化、创新化和一体化,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样化、结构化和复杂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的情况逐年增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为突出。对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这些政策的出台加强了银行对风险的防范力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是根植于农村的基层金融机构,在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支持三农建设、扶助小微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市场多元化程度逐渐加深,各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村镇银行不断涌入,金融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发展起步晚、资金实力不足、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原因,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上较大型商业银行落后。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不高,这也决定着农村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中比重较高。在促进三农发展,增强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较其他银行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为此加快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并以A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主要案例分析对象。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对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等方面予以介绍;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部分,先总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三部分就是对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描述,该部分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要素出发,从各个要素角度出发说明目前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第四部分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A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内部控制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了改善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的措施。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和展望。

李天时[4](2020)在《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在中国的金融资源配置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银行同时扮演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角色;改革开放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组建。而近年来,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的城市商业银行逐渐发展成为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从2003年末的5.3%逐渐上升到2018年末的12.80%。虽然总资产比例大幅度提高,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方面仍然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存在显着差异,因此,研究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配置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为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支持,并且为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现有文献已对“银行竞争”、“信贷成本”、“银行风险”、“银行监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些研究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但是,现有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一致的结论,这可能是因为从非金融企业角度和从银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具有差异,而以不同类型的银行样本进行研究也具有差异。已有研究多以西方银行竞争理论和融资理论为理论基础,而中国的商业银行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中国的制度环境和治理特色,尤其是针对亟待找到自身发展路径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论研究。2006年以后,城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规则逐渐完善,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为本文研究基于中国情境的商业银行理论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城市商业银行相比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较小,因此可以缓解因商业银行作用于外部市场环境而导致的内生性问题。监管政策的变化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外生场景,也有利于缓解内生性问题。另外,利用城市商业银行的区域性经营特征构建面板数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时间趋势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多角度分析了省级区域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对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具体而言,本文从省级银行市场集中度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后果,以及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发挥的调节作用(第3章);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后果,以及银行市场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发挥的调节作用(第4章)。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实现良好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任务,而拨备覆盖率衡量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本文进一步从跨区经营监管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的影响因素(第5章)。随着银行业监管趋严,商业银行倾向于通过表外业务隐藏风险,影子银行业务增长迅速,银行系统性风险随之扩大。由于城市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开展影子银行业务,而内部治理中的薪酬激励能有效调节管理层的风险偏好,因此,本文最后从高管薪酬延期支付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第6章)。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银行市场集中度越高,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越低,不良贷款率越高。省级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意味着该省银行市场被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垄断,因此,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来争夺贷款客户。并且,当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时,未实现跨省经营、非国有和未实施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的城市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降低贷款利率。进一步检验表明,当银行市场集中度较高时,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会吸引高风险客户,提高不良贷款率。第二,如果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或贷款行业属于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其贷款额度在银行贷款总计中占比反而偏低。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但是本文发现,省级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相关行业贷款存在挤出效应,尤其在银行集中度较高的省份更加显着。进一步检验表明,城市商业银行向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企业发放的贷款量越大,其不良贷款率越高。但是,当城市商业银行实施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后,由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的贷款发放不会导致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第三,城市商业银行,尤其是“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申请开设新的跨省分行前,会倾向于提高拨备覆盖率;而在完成新设跨省分行的申请和开业后,更倾向于调低拨备覆盖率。城市商业银行被定位为区域性商业银行,在申请设立跨省分支机构时,需要经过监管机构审批,因此,为了向监管机构释放积极信号,城市商业银行在准备申请开设新的跨省分行时,会倾向于提高拨备覆盖率。而在申请获得批复后,城市商业银行通过拨备覆盖率向监管机构传递积极信号的动机降低,通过降低拨备覆盖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显着提高。第四,相比未实施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的城市商业银行,实施了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更小。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能够有效增强城市商业银行高管对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敏感度。实施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后,城市商业银行的高管在拓展业务时会更加考虑未来潜在风险,在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时会更加谨慎,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会受到负向影响。并且,上述影响在业绩表现较差和风险承担水平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中更为显着。安慰剂检验排除了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时间趋势对上述研究结果可能存在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检验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现有关于金融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是从资源需求方即企业的角度来切入,例如关注企业能否获得信贷融资、融资成本是否降低,以及获得信贷资源后能否促进企业的业绩的增长或投资效率的提高。本文则选择从中国金融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商业银行的角度来分析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后果。因此,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金融资源配置的相关文献,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金融监管部门的商业银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第二,从省级区域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双重维度研究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和风险后果。由于数据的限制,现有关于商业银行金融资源配置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上市银行和Bankscope等商业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城市商业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不仅本身在信贷规模、公司治理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银行监管政策也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本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配置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分析,从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提出更有效的政策建议。第三,进一步梳理了从宏观政策到微观银行决策的传导机制。本文以区域环境作为切入点,将宏观政策与商业银行的行为决策相结合,探讨省级区域环境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决策的理论基础和传导机制,同时嵌入了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拓展了宏观政策与微观主体行为的研究框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近期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工作,其中,“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力金融体系结构优化”、“发力金融风险防范”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首先,银行业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应引导城市商业银行间的良性竞争,促进商业银行在立足于服务本地经济的前提下,参与外地银行市场的竞争,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其次,针对商业银行的各项核心监管指标,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合理对待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处于不同发展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最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还需要从金融市场主体——银行出发,从内部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水平和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银行个体和银行业整体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城市商业银行这一中小型银行代表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地方金融体系、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张晓烨[5](2020)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的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银行业上市进程的加快,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日新月异,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监管方对银行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东南亚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引起蔓延至全球的金融风暴,造成世界经济开始下行、日渐低迷,银行业经受重创,充分说明了银行过度的信息屏蔽、不注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是造成金融体系累积风险从而导致金融业危机爆发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如何评价并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趋近国际规范,应当是值得研究且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评价,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来对比分析,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四大类。首先,解释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等相关概念,分析相关理论和文献。其次,结合现有制度和评价体系,分析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包括国内外的监管制度、披露要求以及现有相关的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接着,在借鉴现有评价体系和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银行特色,构建起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从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四大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按照商业银行的不同类型,通过对2017-2018年定期报告的比较与研究,对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整体应用,并分析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上的共性和特性。再者,在四类银行中各自选择一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的典型银行进行评价,分别是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和江阴银行,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另外,由于在银行规模、业务结构、市场定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的问题及成因也各有不同。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本文从重视银行人员培训、完善银行治理机构、提高银行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完善相关监管机制和评价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陈若楠[6](2019)在《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纵观国际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可以发现其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过度的信息屏蔽使金融体系累积了过度的风险。自从新巴塞尔协议把市场约束当作监管的重要支柱之一后,信息披露日益得到重视。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披露情况来看,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到我国风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完善风险信息披露制度有着重大意义。同时,通过研究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与绩效的关系,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风险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增强自愿性披露意识。本文从信息披露质量角度研究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整理归纳了商业银行需进行披露的37项风险信息。随后以我国16家商业银行2008年至2017年共160份年报为研究对象,运用“评分法”衡量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有所提高,且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平均水平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之后本文从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成长性四个方面选取了 15项财务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商业银行各年的绩效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绩效低于其他商业银行的平均绩效。接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与绩效呈U型关系。同时,不同性质的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不同,不同类别的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也不同。目前,我国国有四大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较高,处于U型的上升阶段,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水平将会对银行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而我国其他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较低,处于U型的下降阶段,在此阶段提高风险信息的披露会对银行绩效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本文为商业银行提高风险信息披露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议。图7幅,表26个,参考文献81篇。

凯诺恩[7](2019)在《老挝与中国商业银行间金融工具评估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在老挝金融市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全球化已经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开始实行,商业银行风险也会在国际间传递,也使得金融工具创新与评估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越来越受到老挝的重视。金融体系及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命脉,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和基石。但就目前而言,老挝金融环境发展不完善的现状,使得本土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困难程度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国社会经济的腾飞。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金融工具和会计核算的不断进步,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并可以促使金融政策健全,有利于金融活动、商业银行运作更加规范化。本文在对金融工具和会计核算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现状及问题,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老挝与中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方法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如中国全方位的金融工具创新,在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度、金融资产减值准则、套期会计、表外业务会计核算等方面的经验都是值得老挝学习与借鉴的。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商业银行这一金融工具进行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商业银行的金融理论和具体业务的核算水平,包括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法规,改进金融工具分类、计量与估值,提高准则规范的针对性和监督力度,提高银行会计风险计量水平,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素质并储备人才等。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积极探索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改革及创新路径,促进老挝会计核算方法的国际化、如何完善老挝的金融工具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针对分析结果对企业的会计策略提出相关的建议。

肖小丹[8](2019)在《审计质量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两会中指出要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健全和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现阶段银行业的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增长速度十分迅猛,由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套利性,它的过度扩张势必会对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威胁,所以有必要寻求有效的监管途径,加强对银行业影子银行的监管。关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在以往研究中主要是从宏观政策的角度提出建议,而从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视角出发研究注册会计师审计发挥金融监管功能的实证研究较少。所以,为弥补现有研究不足,本文拟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出发,首先检验商业银行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与银行经营风险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接着验证高质量的审计对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抑制作用,最后从银行的内部治理环境——股权集中度和外部治理环境——法律保护水平出发,探究审计质量在影子银行风险监管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基于这一研究动机,本文以2007-2017年的商业银行为样本,检验了高质量的审计在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监管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规模越大,银行的经营风险越高;相比于“非四大”审计,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更高,更能有效抑制影子银行业务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并且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中,审计质量对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抑制效果更好;相比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法律保护水平较高的银行,股权集中度较高以及法律保护水平较低的银行其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给银行带来的风险更大,但是经国际“四大”审计后这种风险得到了有效抑制。这表明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有效弥银行内外部治理环境的不足,能够为银行监管部门提供更真实可靠的银行财务信息,及时揭露出影子银行潜在及现有的风险,并进行控制,从而起到外部监管的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为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依据。

刘思枞[9](2018)在《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文中指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商业银行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再以报告的形式出具评价意见,让投资者判断商业银行的价值,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内部控制报告、A银行治理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六类形式。披露内容包括内控评价报告、风险管理披露、内控缺陷披露、内控有效性披露、内控整改与未来规划披露、第三方监事会与会计师披露等方面。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披露载体分散、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程式化、披露无实质性内容、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体系、披露内控缺陷信息存在风险、内部监管流于形式、缺乏对缺陷整改的后续说明。究其原因,主要是A银行自身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需求意识、董事会自愿信息披露动机不足,监管部门失职,审计单位基本上是走过场,出具的是千篇一律的审计无保留意见报告。因此,本文提出,应通过加强A银行自身对内控信息披露的重视、提高董事会信息披露积极性、引导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化、构建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指标评价体系、量化缺陷信息披露防控方案以及加大惩处力度等,进一步完善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艺青[10](2018)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日趋扩大,如何实现商业银行对其所面对的风险做到全面的防范和控制则变得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与外部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转轨国家。我国商业银行在支持和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四十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风险控制体制也经受了巨大挑战与考验。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着重探索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加强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风险控制对策的研究,为我国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和对策。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相关文献资料进了行整理和分析,继而以定性分析来探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以案例分析法选择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作为案例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策略。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浦发银行风险控制的对策和方法,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以及风险控制的方法;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当前的风险控制现状以及内外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例具体分析了上海浦发银行的风险控制现状及对策;最后,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未来风险控制的一些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未来的策略应当是从自身建设着手,通过对内部风险控制体制的不断完善来提高其风险控制的水平。加强风险控制,首先,需要从银行的企业文化着手,培养上下一体的风险控制文化。其次,对于人员组织建设以及风险控制制度建设,需要结合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设计。最后,加强银行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效果。由于创作的时间有限,在论文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须在以后的时间内不断改进。

二、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规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以ZX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2.1.1 国外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2.1.2 国内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2.2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综述
        2.2.1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类型研究综述
        2.2.2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研究综述
        2.2.3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防范研究综述
    2.3 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2.4 文献综述小结
    2.5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相关理论
        2.5.1 界定范围
        2.5.2 特征
        2.5.3 分类
    2.6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及要素
        2.6.1 内涵
        2.6.2 要素
    2.7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2.8 内部控制对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影响
        2.8.1 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是提升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当务之急
        2.8.2 风险评估对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着现实性的促进作用
        2.8.3 控制活动的执行与实施是提升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基础性环节
        2.8.4 信息与沟通对提升会计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持续性的影响
        2.8.5 内部监督在会计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具有综合性的刺激作用
3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分析
    3.1 ZX银行基本情况介绍
    3.2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3.2.1 ZX银行风险管理框架
        3.2.2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报告管理办法
        3.2.3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分类分级与数据标准
        3.2.4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评价指标
    3.3 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点
        3.3.1 核算结算风险
        3.3.2 代理业务风险
        3.3.3 授信风险
        3.3.4 现金库箱风险
        3.3.5 互联网诈骗风险
    3.4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3.4.1 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3.4.2 风险评估不足
        3.4.3 控制活动不完善
        3.4.4 信息与沟通渠道不通畅
        3.4.5 内部监督虚置
4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ZX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环境
        4.1.1 培育风险内控文化
        4.1.2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4.2 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4.2.1 提升会计操作风险计量水平
        4.2.2 强化会计操作风险监测
    4.3 改进会计操作风险内控活动
        4.3.1 明确会计操作风险责任主体
        4.3.2 完善会计操作制度
        4.3.3 制定会计操作标准
        4.3.4 提升会计操作科技化水平
    4.4 疏通信息与沟通渠道
        4.4.1 建立健全会计操作风险报告制度
        4.4.2 建立会计操作风险交流平台
    4.5 构建完善的银行内部监督系统
        4.5.1 加强会计业务监督检查
        4.5.2 建立会计操作风险定期提示机制
        4.5.3 坚决落实违规处罚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问卷
致谢

(2)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2.1.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概念与涵义
        2.1.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
        2.1.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特征
        2.1.4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2.2.1 金融风险理论
        2.2.2 社会利益理论
        2.2.3 投资者利益保护理论
    2.3 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
        2.3.1 定性分析法
        2.3.2 定量分析法
3 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
    3.1 A商业银行简介
    3.2 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3.2.1 重视发展战略的制定
        3.2.2 不良贷款率明显降低
        3.2.3 公司治理水平提高
        3.2.4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逐渐完善
        3.2.5 财务会计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3.2.6 风险抵御能力明显提升
        3.2.7 内部控制制度逐渐完善
4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
    4.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1.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评价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与计算步骤
    4.3 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证分析
        4.3.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4.3.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内部控制水平
    4.4 研究结论及分析
5 加强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5.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5.2 加强风险评估
    5.3 优化控制活动
    5.4 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5.5 加大内部监督的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及难点
第2章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综述
    2.1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2.2.1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
        2.2.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
        2.2.3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要素
第3章 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3.1 A农村商业银行背景介绍
    3.2 内部控制环境现状
        3.2.1 组织架构方面
        3.2.2 人力资源角度
        3.2.3 内部控制文化建设方面
    3.3 风险识别与评估现状
        3.3.1 制度设计方面
        3.3.2 制度执行情况
        3.3.3 风险排查
    3.4 控制活动现状
        3.4.1 制度建设方面
        3.4.2 制度执行方面
    3.5 信息与沟通现状
    3.6 内部监督现状
        3.6.1 制度建设方面
        3.6.2 制度执行方面
第4章 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内控环境不健全
        4.1.1 组织架构不合理
        4.1.2 从业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内控要求
    4.2 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
        4.2.1 风险评估手段不健全
        4.2.2 风险识别制度不完善
    4.3 控制活动效力不理想
        4.3.1 制度设计不合理
        4.3.2 制度执行不规范
    4.4 信息沟通传递不畅通
    4.5 内部监督机制发展缓慢流于形式
        4.5.1 监督管理制度更新缓慢
        4.5.2 监督对象不全面
        4.5.3 内部监督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
第5章 完善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与对策
    5.1 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5.1.1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商业银行治理结构
        5.1.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5.1.3 加强内部控制文化建设
    5.2 强化农商行风险评估体系的有效性
        5.2.1 增强风险评估覆盖范围和领域
        5.2.2 深入推进风险评估量化分析进程
    5.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活动体系
        5.3.1 及时梳理和更新内控制度
        5.3.2 严格落实和执行分级授权制度
    5.4 健全农商行信息与沟通机制
    5.5 强化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5.5.1 改进内部监督制度
        5.5.2 加强对管理层与新业务的监督
        5.5.3 加强内部监督队伍建设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结构安排
    1.5 主要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市场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
        2.1.1 银行市场结构与金融资源配置
        2.1.2 产业政策与金融资源配置
    2.2 银行市场准入与金融资源配置
    2.3 银行薪酬激励与金融资源配置
        2.3.1 股东-高管激励与金融资源配置
        2.3.2 债权人-高管激励与金融资源配置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银行市场集中度、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不良贷款率
    3.1 引言
    3.2 研究假设
        3.2.1 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2.2 跨省经营、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2.3 产权性质、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2.4 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3 研究设计
        3.3.1 研究样本
        3.3.2 研究设计
        3.3.3 描述性统计
    3.4 主要研究结果
        3.4.1 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4.2 跨省经营、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4.3 产权性质、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配置
        3.4.4 高管薪酬延期支付政策、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3.4.5 稳健性检验
    3.5 进一步检验——不良贷款率
        3.5.1 银行市场集中度、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不良贷款率
        3.5.2 分组讨论:银行市场集中度、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不良贷款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与不良贷款率
    4.1 引言
    4.2 研究假设
        4.2.1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
        4.2.2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样本
        4.3.2 研究设计
        4.3.3 描述性统计
    4.4 主要研究结果
        4.4.1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
        4.4.2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银行市场集中度与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
        4.4.3 稳健性检验
    4.5 进一步检验——不良贷款率
        4.5.1 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与不良贷款率
        4.5.2 银行市场集中度、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与不良贷款率
        4.5.3 高管薪酬延期支付、城市商业银行贷款行业配置与不良贷款率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
        5.2.1 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2.2 审计师特征、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2.3 跨省机构所在地银行市场、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样本
        5.3.2 研究设计
        5.3.3 描述性统计
    5.4 主要研究结果
        5.4.1 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4.2 审计师特征、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4.3 跨省机构所在地银行市场、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拨备覆盖率
        5.4.4 外生冲击检验
    5.5 进一步检验
        5.5.1 城市商业银行跨省经营申请与盈余管理行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延期支付与影子银行业务
    6.1 引言
    6.2 研究假设
        6.2.1 城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延期支付与影子银行业务
        6.2.2 城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延期支付、风险水平与影子银行业务
    6.3 研究设计
        6.3.1 研究样本
        6.3.2 研究设计
        6.3.3 描述性统计
    6.4 主要研究结果
        6.4.1 城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延期支付与影子银行业务
        6.4.2 城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延期支付、风险水平与影子银行业务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7.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7.3.1 本文的局限性
        7.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统计说明
附录 B 省级银行市场集中度统计
附录 C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全国分布统计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上市商业银行
        2.1.2 会计信息披露
    2.2 理论分析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有效市场假说
    2.3 文献综述
        2.3.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2.3.2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经济后果
        2.3.3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改进
        2.3.4 文献述评
3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与质量评价现状分析
    3.1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3.1.1 巴塞尔委员会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1.2 我国对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3.2 现有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
        3.2.1 标准普尔公司“透明度与信息披露评级”
        3.2.2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
        3.2.3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办法》
        3.2.4 现有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4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4.2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1 全面性原则
        4.2.2 科学性原则
        4.2.3 可操作性原则
        4.2.4 改进原则
    4.3 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4 质量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4.4.1 及时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4.4.2 真实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4.4.3 完整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4.4.4 可比性方面的指标选择
5 质量评价体系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的整体应用
    5.1 在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1.1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1.2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2 在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2.1 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2.2 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3 在城市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3.1 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3.2 城市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4 在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5.4.1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简介
        5.4.2 农村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总体情况
    5.5 不同类型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比分析
        5.5.1 及时性方面的分析
        5.5.2 真实性方面的分析
        5.5.3 完整性方面的分析
        5.5.4 可比性方面的分析
6 质量评价体系在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中的个案应用
    6.1 在工商银行中的应用
        6.1.1 工商银行简介
        6.1.2 选择工商银行的理由
        6.1.3 工商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1.4 工商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6.2 在浦发银行中的应用
        6.2.1 浦发银行简介
        6.2.2 选择浦发银行的理由
        6.2.3 浦发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2.4 浦发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6.3 在杭州银行中的应用
        6.3.1 杭州银行简介
        6.3.2 选择杭州银行的理由
        6.3.3 杭州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3.4 杭州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6.4 在江阴银行中的应用
        6.4.1 江阴银行简介
        6.4.2 选择江阴银行的理由
        6.4.3 江阴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6.4.4 江阴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及成因
7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建议
        7.2.0 对银行业监管机构的建议
        7.2.1 对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2.2 对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2.3 对城市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2.4 对农村上市商业银行的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6)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框架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要求
        2.1.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现状及问题
        2.1.3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市场约束理论
        2.2.3 有效市场理论
        2.2.4 管制市场理论
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研究
    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3.2 基于“评分法”衡量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水平
    3.3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
    3.4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影响绩效的机理分析
        3.4.1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3.4.2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影响绩效的作用途径
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绩效研究
    4.1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4.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4.2.1 盈利能力指标的选取
        4.2.2 流动能力指标的选取
        4.2.3 资产安全能力指标的选取
        4.2.4 成长发展能力指标的选取
    4.3 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测度
        4.3.1 数据标准化及检验
        4.3.2 商业银行绩效水平的衡量
5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5.2 总样本实证分析
        5.2.1 变量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5.2.2 总样本回归分析
    5.3 子样本实证分析
        5.3.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
        5.3.2 其他商业银行的描述性统计与回归分析
        5.3.3 子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5.4 分类风险实证分析
        5.4.1 信用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
        5.4.2 流动性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
        5.4.3 市场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
        5.4.4 操作与技术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
        5.4.5 其他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老挝与中国商业银行间金融工具评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分析
        2.1.1 金融危机理论
        2.1.2 风险价值理论
        2.1.3 委托代理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金融工具
        2.2.2 会计核算
    2.3 研究现状
        2.3.1 老挝相关研究现状
        2.3.2 中国相关研究现状
        2.3.3 其他相关研究现状
        2.3.4 文献评述
第3章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3.1 老挝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3.2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现状
        3.2.1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分析
        3.2.2 老挝会计准则结构与IFRS的异同分析
    3.3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3.3.1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存在的问题
        3.3.2 老挝商业银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问题原因分析
        3.4.2 老挝商业银行会计核算问题原因分析
第4章 中老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比较分析
    4.1 中国主要商业银行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4.1.1 损益披露情况
        4.1.2 现金流量披露情况
        4.1.3 信用风险披露情况
        4.1.4 操作风险管理情况
        4.1.5 流动性风险披露情况
        4.1.6 利率风险披露情况
    4.2 中老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比较分析
    4.3 中老商业银行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4.3.1 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
        4.3.2 金融资产减值准则
        4.3.3 套期会计
        4.3.4 表外业务会计核算
    4.4 中国经验借鉴
第5章 完善老挝商业银行金融工具评估及会计核算策略
    5.1 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法规
    5.2 改进金融工具分类、计量与估值
    5.3 提高准则规范的针对性和监督力度
    5.4 提高银行会计风险计量水平
    5.5 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素质并储备人才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审计质量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影子银行相关研究
        1.2.2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
        1.2.3 审计质量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影子银行概述
        2.1.1 影子银行的定义及功能
        2.1.2 影子银行的本质及特点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深口袋”理论
        2.2.2 声誉理论
        2.2.3 准租理论
        2.2.4 委托代理理论
    2.3 制度环境与股权结构的内涵及作用
        2.3.1 制度环境的内涵及作用
        2.3.2 股权结构的内涵及作用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影子银行与银行经营风险
        3.1.2 审计质量与影子银行风险
        3.1.3 不同股权集中度下审计质量对影子银行风险的影响
        3.1.4 不同法律保护水平下审计质量对影子银行风险的影响
    3.2 研究设计
        3.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3.2.2 变量定义
        3.2.3 模型设定
第4章 实证结果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2 相关性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影子银行对银行经营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3.2 审计质量对影子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3.3 不同股权集中度下审计质量对影子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3.4 不同法律保护水平下审计质量对影子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利用Heckman缓解内生性问题
        4.4.2 更换银行经营风险的衡量方法
        4.4.3 剔除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
第5章 政策建议
    5.1 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5.1.1 构建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的免疫机制
        5.1.2 设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政府审计相结合的监管框架
        5.1.3 完善影子银行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
    5.2 提升审计质量的相关建议
        5.2.1 改进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组织方式与审计方法
        5.2.2 加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的投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对比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内部控制定义
        2.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含义
        2.1.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原则
        2.1.4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
    2.2 相关理论
        2.2.1 信号传递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第三章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3.1 A银行概况
    3.2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及披露形式
        3.2.1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
        3.2.2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
    3.3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
        3.3.1 内控评价报告内容
        3.3.2 风险管理披露内容
        3.3.3 内控缺陷披露内容
        3.3.4 内控有效性披露内容
        3.3.5 内控整改与未来规划披露内容
        3.3.6 第三方监事会与会计师披露内容
第四章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4.1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卷调查
        4.1.1 问卷的设计
        4.1.2 调查对象及过程
        4.1.3 调查的结果分析
    4.2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4.2.1 披露载体分散
        4.2.2 披露内容缺乏完整性
        4.2.3 制度设计缺陷严重
        4.2.4 内部监管形式化
    4.3 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
        4.3.1 A银行自身层面
        4.3.2 监管层面
        4.3.3 审计层面
        4.3.4 外部信息使用者层面
第五章 完善A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政策建议
    5.1 A银行自身层面
        5.1.1 加强A银行自身对内控信息披露的重视
        5.1.2 提高董事会信息披露积极性
        5.1.3 引导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化
        5.1.4 构建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指标评价体系
    5.2 监管层面
        5.2.1 银行内部监管
        5.2.2 外部监管部门
    5.3 审计层面
        5.3.1 量化缺陷信息披露防控方案
        5.3.2 做好事前防范
        5.3.3 加大事后监督的力度
        5.3.4 重点领域重点审计
    5.4 外部信息使用者层面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卷调查表

(10)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总体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商业银行风险及风险控制理论概述
    2.1 商业风险的含义
    2.2 商业银行的风险分类
    2.3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2.3.1 商业银行外部的宏观环境
        2.3.2 商业银行内部的微观环境
    2.4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概念
    2.5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常用工具
        2.5.1 风险回避
        2.5.2 控制损失
        2.5.3 风险转移
        2.5.4 风险自留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简介
        3.1.1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
        3.1.2 我国商业银行总行和管辖分行的风险控制
        3.1.3 我国商业银行基层分、支行的风险控制
    3.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问题
        3.2.1 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外部金融环境
        3.2.2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现状
    3.3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3.3.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简介
        3.3.2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
        3.3.3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的问题分析
第四章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4.1 信用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4.1.1 政策制定方面
        4.1.2 授信管理方面
        4.1.3 风险预警方面
        4.1.4 资产保全方面
    4.2 市场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4.2.1 市场风险控制体系
        4.2.2 市场风险控制职责分工
        4.2.3 市场风险控制措施
    4.3 操作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4.3.1 操作风险控制体系
        4.3.2 操作风险职责分工
        4.3.3 操作风险的分类管理
    4.4 流动性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4.4.1 流动性风险控制职责分工
        4.4.2 流动性风险缓释措施
    4.5 其他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4.5.1 提升合规水平
        4.5.2 落实反洗钱工作
        4.5.3 加强对法律风险的控制
        4.5.4 加强对信息科技风险的控制
        4.5.5 加强对战略风险的控制
        4.5.6 加强对声誉风险的控制
        4.5.7 加强对国别风险的控制
    4.6 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理念
        4.6.1 建立全面风险控制的一般理念
        4.6.2 培育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
    4.7 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4.7.1 建立风险控制组织架构
        4.7.2 健全风险控制制度流程
第五章 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5.1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文化的培养
    5.2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制度建设
    5.3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人员组织管理
    5.4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内、外部监管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浅谈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研究 ——以ZX银行为例[D]. 蔡骏祥.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2]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研究[D]. 孙偲韬.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A农村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鲍权博.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配置研究[D]. 李天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基于不同商业银行类型的对比分析[D]. 张晓烨.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6]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陈若楠.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老挝与中国商业银行间金融工具评估比较研究[D]. 凯诺恩. 天津大学, 2019(06)
  • [8]审计质量对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影响研究[D]. 肖小丹. 湖南大学, 2019(07)
  • [9]A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 刘思枞.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10]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风险控制研究[D]. 艺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制度改革与内部治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