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异常研究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异常研究

一、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学异常度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炳旭[1](2019)在《滇西南地区孟连断裂晚第四纪走滑特征与盆地演化》文中认为受青藏高原向南东方向挤出的影响,滇西南地区发育了一系列NE-NEE向和NW-NWW向的活动断裂带。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该区NE-NEE向孟连断裂的几何学及其分段性、晚第四纪活动特性以及断裂在盆地演化中的作用等。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到如下结论:(1)滇西南地区的孟连断裂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的活动断裂带,总体走向NE-NEE。断裂东段走向NE,中段和西段走向NEE。根据断层迹线的不连续和分支特征,以那小村和帕亮村为界,将断裂分为4段,分别为东段(澜沧-那小段)、中段(那小-帕亮段)、西段(帕亮-勐啊段)和南支段(东木-美锅广段)。东段始于澜沧盆地南缘,向SW经勐滨盆地南缘,延展约18 km,由于与NW向右旋走滑的汉姆坝-澜沧断裂距离较近,受其影响,该段断裂形态上呈弧形,性质上为逆走滑;那小村以西的断裂中段,长约39 km,断裂平直,向SWW经朗勒、孟连到达帕亮,以断层崖和断层沟谷为主;帕亮村以西的断裂形态复杂,发育多条分支断裂,其中西段(帕亮-勐啊段)较平直,地貌上主要以线性断层崖为主;南支段(东木-美锅广段)内部分为三段,连续性较差。(2)孟连断裂沿线走滑断错地貌较发育,形成了多级左旋位错的河流、冲沟和阶(台)地等,观测到的最小左旋位错约为7 m。采用高精度无人机载LiDAR测量方法,并利用释光测年技术(OSL),对4处典型水平位错地貌进行精细测量,根据获得的相应地貌面年代,得到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平均左旋走滑速率为2.2±0.4 mm/a。其结果与滇西南地区其它NE向左旋走滑断裂滑动速率相当,反映了区域构造活动的整体协调性。根据跨断层古老地质体最大左旋位错量9.5±1.8 km,估算断裂开始左旋走滑的时代为距今4.7±1.6 Ma左右,即中新世中晚期。(3)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根据活动断裂及其沿线晚新生代盆地或第四纪盆地调查结果提出了新的认识。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认为断裂从单侧或中间控制着沿线的勐滨、孟连和勐马三个晚新生代盆地或第四纪盆地的发育,它们并不是典型的拉分盆地。经过对勐滨盆地进行地貌解译及对该处采矿场进行地层剖面分析及地质考察,根据地层产状和断层接触关系,确定了断层的起始走滑活动时间大致是中新世晚期,与滑动速率估算的时代相一致。结合地貌面的分布形态及特征,认为勐滨盆地的形态受早期NW向断裂和孟连断裂共同控制,随后受孟连断裂的逆断分量影响,沉积中心向NW移动,其它的部分受南拉河及其支流共同控制。通过对孟连盆地和勐马盆地的地貌和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孟连盆地是受断层持续走滑和河流侵蚀袭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勐马盆地早期河道受左旋走滑影响被废弃,三条支流共同侵蚀作用形成了现今的菱形状河谷盆地。

邵志刚,王芃[2](2018)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启示思考》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已经过去10年,在此期间关于地震预测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工作从未停止,本文作者从地震预测业务人员角度,分析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相关的地震地质、大地测量、地震学、前兆观测异常等方面的现象。针对不同研究方向,从震情跟踪角度提出了预测意义的讨论、可能问题的分析、不成熟的一些建议,并就综合预测给出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认识,期望对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宋程[3](2017)在《基于PI方法的大震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以来,地震预报作为世界性科学难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而破坏性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使得地震预报成为人们长期以来追求并迫切希望有所突破的前沿性课题。对于大震的相关研究,早已不再局限于地表观测数据。近些年来,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震例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论文应用具有统计学属性的图像信息(Pattern Informatics,简称PI)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后,选取了三个浅源大震结合不同的数据资料进行长时程的回溯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获取日本气象厅地震目录资料,针对日本局部地区(32.0°~46.0°N,136.0°~148.0°E)2000年以来包含3·11东北9.0级大地震在内的7.0级以上较大震例等进行了多参数模型下的中长期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模型参数的主要变量为空间网格尺度(0.5°×0.5°;1.0°×1.0°)和预测时间窗长(5~10年)。结合震例的构造环境等从连续的预测窗图像中定性分析“热点(hotspots)”与地震的相关关系,并且从预测窗图像中观察到多数地震是存在地震热点的,且相对于其他7.0级以上地震,9级大地震的热点更为密集和持久。2、以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定量评估不同参数模型下PI方法对于地震活动性中长期预测的效能。从震例的实践应用中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并且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在预测窗长相对较长和网格尺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对较大震例的中长期预测具有良好效果。前人应用该方法研究大震震例时,目标地震中鲜有如此巨大的海沟地震。而不同参数模型下,对于其他7.0级以上的目标地震,存在着一定虚报和漏报的情况,这是今后统计研究的一个重点。3、P1方法的自身特点和可移植性使其能够被改进,应用于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震例研究中。应用改进的PI方法,结合DEMETER电磁卫星数据资料(电子浓度、电子温度),对瓦努阿图群岛Ms7.3地震(海域地震)和中国四川汶川Ms8.0地震(内陆地震),进行长时程的回溯性预测研究。与以往应用改进的Pl方法结合电离层物理参量进行的震例研究相比,参数有所调整,并且针对7.0级以上的2个强震,将其回溯的时程延长为近一年。在长期连续的异常扰动演化图中,观察到对于不同震例,无论是发生于大洋板块(俯冲)边界,亦或是发生于内陆构造环境中的大震,其共性特点是异常扰动在空间分布上并不集中于震中垂直上空,而是偏向于磁赤道方向。4、对于同一个震例,在相同时空参数下,其电子浓度和电子温度出现明确区别于背景场的异常扰动的时段并不完全同步。且对于同一个震例的同一个物理参量,不同时段的异常扰动,其形态并无重复性的出现。对于不同震例,虽然出现异常的集中时段距发震日期并无固定时长,但在临震前3个月内都会出现一次明显区别于背景场的异常扰动,并在震前趋于背景值。每个集中时段出现的异常扰动无重复性、无规律性,这体现了前兆异常的不易确定,难以定性及定量识别的特点。电离层异常扰动的震例研究,对今后我国自己发射的电磁卫星所接收的数据处理和应用具有借鉴意义。5、综合前述的震例研究,论文的最后对比分析了结合地震目录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应用(改进的)PI方法时的差异性,以及应用推广前景的不同。

张希,崔笃信,郝明,唐红涛[4](2014)在《全国主要构造区近期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2004-2007、2009-2011、2009-2012年全国GPS水平运动速度场资料,借助负位错反演,分析相关构造断裂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特征,寻找目前强震孕育背景相对显着的构造断裂区段,并探讨芦山地震前异常状况及汶川、日本等大震后应变积累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①日本巨震后华北构造区、汶川—玉树大震后川滇地区近1至数年主要构造断裂中应变积累减缓的略占多数;甘肃东南部的西秦岭构造区应变积累在汶川震后的一段时间速率加快;汶川震后龙门山断裂南段维持应变积累,2012年还略微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芦山震前背景信息。②目前强震甚至大震孕育背景相对显着的构造区域有南天山断裂西段及与西昆仑北缘断裂交汇区、安宁河断裂及与则木河断裂交汇区、红河断裂中段、祁连山断裂带西段、晋冀蒙交界区,及上述区域附近。

郭安宁,郭增建[5](2013)在《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的中期粗略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静中动判据和三性法,对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M S6.6地震的粗略中期预测作了回顾。静中动判据指的是1979年3月29日有一个6级地震在库车东北发生,它对预测大震的地区有指示意义。该震距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M S6.6地震约150 km。由于地震越大与外因的关系越密切,所以我们认为北天山地区1812年尼勒克8级地震与1911年阿拉木图812级地震之间的时间间隔为(4×25)-1年可能反映着有25年周期的外因存在,这个外因对7级地震也会有触发作用,1914年巴里坤7.5级地震即属于此。这3次大震组成的时间系列对以后大震的发生年份有一定指示意义,所以我们从1812年尼勒克大震的发生年份算起,经8×25年,即2012年作为库车周围200 km的范围可能发生7级地震的年份。但实际发生的地震震级偏低,只有6.6级。

周德敏[6](2013)在《中西天山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新生代以来,由于受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和持续挤压的远程效应影响,天山造山带重新活动并再次隆升,成为欧亚大陆内部规模最大的再生造山带。GPS观测结果显示,跨天山(74°E~76°E)的现今地壳缩短速率约为20mm/a,几乎占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汇聚缩短总量的一半。据美国国家地震监测台网系统(ANSS)及新疆地震目录统计,自1889年以来,中西天山地区(70°~81°E)已发生Ms6.0级以上地震约百次。其中,Ms7.0~7.9级地震6次,Ms8.0级以上特大地震3次。类比2008年汶川Ms8.0地震所处青藏高原东缘强挤压、缓变形的地壳运动和区域构造背景,推测作为内陆典型的挤压构造活动带和地震多发带的中西天山地区在未来仍具有值得关注的大震潜势。自上世纪90年以来,以GPS为代表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以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和全天候方式获取各种规模尺度的地壳运动、构造形变及其动态演化过程提供了革命性的观测手段。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许多研究机构已在中西天山地区开展了大量的GPS观测,并获得了高密度、高精度的地壳运动GPS速度场。此外,前人通过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流动地震台阵、深地震发射剖面及重磁联合反演等方法获得了中西天山地区岩石圈介质的分层结构。这些基础资料的积累为深入研究中西天山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探讨地壳形变、构造活动与地震潜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深刻地认知中西天山地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特别是对柯坪-阿克苏地区的中-强地震危险性评估创造了重要条件。本论文具体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一、中西天山地区多源GPS资料的收集、处理与融合中西天山地区的GPS地壳形变观测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其中,在中国境内的天山地区,由于“九五”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伽师强震群及帕米尔东北侧现代构造运动和地形变的GPS监测研究”和“十一五”“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项目的支持,先后布设了88个GPS站点,并进行了多期观测;在境外中西天山地区,自1992年开始,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数所大学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合作,先后布设了324个GPS站点,并开展了多期观测。由于无法获得境外天山324个GPS站点和境内南天山GPS监测网54个GPS站点完整的GPS原始观测资料,我们仅收集了两者分别在ITRF2005参考框架和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的速度场。对于中国境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和“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34个GPS站点的原始观测资料,选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高精度GPS数据前处理软件GIPSY和后处理软件QOCA,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策略和严密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这些站点的最新观测速度场。最后,对于境内外天山地区的两部分GPS速度场,以部分公共站点为“桥梁”,通过球面欧拉旋转变换,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获得了中西天山地区统一参考框架下高精度、高密度的GPS速度场数据,为本区域现今地壳运动的定量研究和地壳形变的构造运动学建模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约束资料。二、中西天山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定量分析基于中西天山地区高精度、高密度的GPS速度场,定量分析了该区域现今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特征,主要认识包括:(1)相对于稳定的欧亚板块,跨中西天山地区的北东向水平地壳运动速度从南天山的~20mm/a向北依次梯度变小至天山北侧的哈萨克地区~2mm/a,反映了中西天山在印度板块北东向俯冲、推挤作用下的强烈缩短隆升。(2)通过选取天山造山带整体固定框架,去除了天山造山带及其周围GPS站点的“刚性旋转”成分后,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天山造山带内部不同区域的水平差异运动,结果显示:中西天山存在明显的挤出式“流滑”运动。其中,西侧顺着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带流出,而东侧则沿北克明断裂向东运动;柯坪推覆体除南北向6~8mm/a的挤压缩短外,整体相对于天山造山带有明显的东向“流滑”运动,推测迈丹断裂有1~3mm/a的左旋错动;对于喀什凹陷与柯坪推覆体结合地区,南北向的挤压缩短量仅1~2mm/a;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现今活动性有明显的分段特征,西北段有2~3mm/a的右旋滑动速率,中段没有明显的活动,东南段除3mm/a的右旋滑动外,还有一定的拉张分量;克明断裂(Chon-Kemin fault)、契里克断裂(Chilik fault)均有明显的左旋错动,滑动速率在2~3mm/a;(3)基于GPS速度场,计算、分析了中西天山地区的地壳应变率、剪切应变率,结果表明:整个天山造山带受到强烈挤压,帕米尔高原与天山交接区域的最大应变率值达到了221.2nanostrain/a。柯坪推覆体的三岔口、喀什凹陷北侧等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拉张;以皮羌断裂-伊塞克湖西为界,天山造山带东部的应变率值大于西部,在西部吉尔吉斯境内纳伦盆地等4个挤压盆地为低值区,应变率值小于20nanostrain/a;在造山带内部的那拉提断裂附近,存在应变率低值区“条带”;天山造山带北侧的盆山交接地带应变率值较小,除阿拉木图断裂东段末端与伊犁盆地交接地区应变率值较大(40nanostrain/a以上)外,吉尔吉斯山脉北缘等其他地区的应变率值小于20nanostrain/a;而在造山带南侧盆山交接地带,除喀什凹陷东段及柯坪推覆体柯坪地区的应变率值小于20nanostrain/a外,其余地区的应变率值大于40nanostrain/a。(4)基于GPS应变率场,计算得到与地震危险性直接相关的地震矩累积率。通过最大剪切应变率、地震矩累积率与地震分布的叠加分析发现,剪切应变率、地震矩累积率较大的地区,往往对应着地震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但在有些区域,尽管地壳形变比较强烈,但地震活动并不频繁,如纳伦盆地西部、柯坪推覆体三岔口东侧,这表明地壳形变的强弱与地震活动的频度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三、中西天山地区地壳形变特征的构造运动学模型解释以中西天山地区396个GPS站点的水平速度场和部分可靠程度较高的活动断裂的长期平均运动速率为约束,采用半无限弹性空间断裂位错模型,构建了中西天山地区地壳形变与断裂活动的构造运动学模型,反演获得了各主要活动断裂段闭锁层之下的长期运动速率。在此构造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正演的连续计算,获取了整个区域连续分布的模型预测三维地壳运动场,并计算获得了模型预测的连续应变率场,取得了以下的主要认识:(1)中西天山地区的GPS地壳运动速度场能够用构造运动学的断裂位错模型进行较好的模拟解释。GPS站点位移速率的拟合残差大部分小于3mm/a,接近2~3mm/a平均观测精度。但在中西天山南北两侧的盆山交接地带,反演获得的逆冲断裂滑动速率与地质上的结果存在差异,主要与该区域逆冲断层基底滑脱面闭锁段底端深入天山内部有关。其中,天山北侧的断裂深入到伊塞克湖和苏萨梅亚盆地一带,而天山南侧的柯坪推覆体滑脱面闭锁段底端也并非沿着柯坪推覆体的前排断裂—柯坪塔格逆冲断裂的地表走向,而是深入到天山内部与迈丹-喀拉铁克断裂一致。(2)由于柯坪推覆体的各排逆冲褶皱带均有上陡下缓的“犁式”特点,采用简单的“断裂位错模型”无法对其地壳形变特征进行有效的解释。本文根据各排断裂的几何特征建立了“柯坪推覆体模型”,更好地吻合了GPS观测结果。对于部分未能很好拟合的GPS站点,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点:①采用的模型是对复杂断裂构造系统的一个简化,仅仅考虑了最前面的柯坪塔格逆冲褶皱带和依木干它乌逆冲褶皱带两条活动最强烈的断裂,其他几排逆冲褶皱带活动性相对较弱,而柯坪推覆体由4~6排逆冲褶皱断裂带组成,因而会造成后排断裂地区的GPS站点实测速度与拟合速度的偏差;②由于缺少足够的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无法准确判断深部基底卷入逆冲断裂的准确滑脱面埋深等信息;③由于野外地质工作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断裂的所有断层都能获取可靠的断层参数。(3)基于构造运动学模型正演计算的现今地壳运动三维速度场,显示现今中西天山地区相对于塔里木盆地的隆升速率约为2.0±1.5mm/yr。考虑到天山的隆升历史及现今的实际隆升量,推测天山地区的挤压隆升很可能经历着由弱到强的递增演化过程,其强烈的长期平均剥蚀速率与GPS资料推算的长期平均隆升速率相当,约1.0mm/yr。四、柯坪-阿克苏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针对“中国大陆7-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工作专项(简称M7工作专项)基于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上的地震空区、GPS观测的地壳形变高梯度带等因素,在西南天山地区初步圈定了“柯坪-阿克苏地震重点监视区”。考虑到下地壳上地幔粘弹性松弛效应作用的长期性,采用黏弹性静态应力触发模型,计算了西南天山及周边地区过去近百年间(1898年~2012年)31个中-强震对柯坪-阿克苏地震重点监视区主要活动断层面上库仑应力的加/卸载状况,同时加入了由GPS资料所得到的长期构造运动加载下的应力积累。所得结果表明:柯坪塔格逆冲断裂西段与阿图什—八盘水磨逆冲构造的交接部位、迈丹断裂西段、喀拉铁克断裂西段及柯坪塔格逆冲断裂带三岔口段的库仑应力处于加载状态,预示着这些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在增加(触发区);柯坪塔格逆冲褶皱带的大山口—五间房段及附近的奥兹格尔他乌褶皱—逆冲带、乌什北逆冲断裂、南天山山前逆冲断裂及柯坪塔格逆冲褶皱带的一间房段的库仑应力处于卸载过程中,预示着这些区域的地震危险性在降低(抑制区);皮羌山等柯坪推覆体内部多排逆冲褶皱断裂带、秋里塔格逆冲断裂带、古木别孜逆冲断裂带及柯坪塔格逆冲褶皱带柯坪岔口以北的阿依库勒段段的库仑应力积累量较小,预示着这些区域的地震危险性未受周边地震的显着影响(不确定区)。

伍剑波[7](2013)在《基于Matlab的地下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震研究的深入和地下流体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支撑发展。通过地质信息可视化可以提高人们对复杂、抽象地学现象的空间感知、理解和分析能力。本文进行了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原理探讨,经过程序编写生成了可视化操作界面。作者选取应用性较广的地下水地球化学方法和断层气数据分析手段作为开发,加入了PDEtool工具箱用于氡迁移的数值模拟,丰富了断层气的理论研究。可视化软件的实例应用,从地下水、断层气实测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与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可视化分析系统由地下水和断层气两个部分组成。地下水分析的组分主要有K+、Na+、Ca2+、Mg2+、HCO3-、SO42-、Cl-、SiO2和氢氧同位素(D(2H)、18O)。地下水分析界面主要由冷热水混合模型、水化学分类、水循环、氢氧同位素和水-岩平衡五个子界面组成,每个子界面主要由数据处理、图形绘制和图形窗口三部分组成。以汞、氡为主要分析对象的断层气可视化界面,分实测应用和理论(数值模拟)两部分。实际应用板块主要是一般测线的汞、氡浓度曲线图绘制界面和用于场地试验分析的空间异常分布图绘制两个子界面组成。理论板块是氡迁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基于PDEtool工具箱完成。(2)地下水界面应用方面,以武山、街子和清水温泉水为实例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温泉水水质类型、补给来源、水-岩平衡状态以及循环深度,并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其水化特征受围岩的控制作用,水-岩反应达到部分平衡。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的武山温泉和街子温泉,为Na-HCO3·SO4·Cl水化学类型,所处断裂地震活动频繁;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深的清水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SO4·Cl,所处断裂地震活动性弱。(3)利用可视化界面,对合作Q3逆冲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断层气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绘制了汞、氡曲线图。合作的测线和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测线均有汞、氡单点或多点异常同步出现或准同步出现的现象。合作测线的曲线异常表现为多峰、锯齿状形态,异常区段宽度大,为低倾角逆冲断裂性质。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测线,均表现为异常峰值个数少、异常带宽度窄等特点,为高倾角走滑断层性质。根据断层气异常强度对比研究,能够对西秦岭北缘断裂活动性分段进行初步判断:次级断裂黄香沟、漳县、武山段具强活动性,天水、锅麻滩段具弱活动性;五条断裂的活动强度大小顺序为武山断裂>漳县断裂>黄香沟断裂>天水断裂>锅麻滩断裂。(4)本文基于前人提出的氡迁移二维偏微分方程与相应的边界条件,建立内部含裂隙、裂隙系-断层带和非均质三种覆盖层物理模型,在Matlab平台上运用偏微分工具箱(pdetool)与非线性求解函数(pdenonlin)对模型求解以及模拟覆盖层中氡迁移。通过对三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分别解释了地表氡异常点与断层带位置不同步现象、覆盖层厚度对氡浓度曲线形状的影响以及土壤结构性质对氡异常强度和异常形态的影响。应用实例的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可视化分析系统,是一款专业技术性强,界面友好,使用灵活,维护方便的地下流体专业应用软件。该系统汇集了前人研究的地下流体专业在地震学中的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成果,为地震前兆观测和地下流体学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立军[8](2013)在《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地震地热说原理和中国西部的大地构造资料,讨论了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活动模式及地震活动特征,认为兴都库什地震柱和缅甸地震柱是控制青藏高原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因,青藏高原深达70km的巨厚地壳是内陆地区壳内强震频发的有利构造条件,利用35km以下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地震和周边地区的壳下地震活动动态,参考历史震例,可以为研究区内的壳内强震活动与火山活动提供可能的活动强度、活动地点及大致活动时段等前兆性指标,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利用地震柱概念对青藏高原地震构造活动模式的解释似乎更加贴近青藏高原的地震活动特征,可以更加合理地解释壳内强震或者火山发生的成因,也可以预测未来几年内地震柱及其影响区的活动趋势。

周斌[9](2010)在《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库诱发地震(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简称RIS)是由水库蓄水或排水过程引发的一类特殊的地震活动。由于其震中位置一般邻近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且震源浅、震中烈度高,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可造成大坝及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因此,RIS不仅是水利水电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震学、区域构造稳定性和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接连发生水库诱发6级以上强震以后,RIS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RIS逐渐成为地学界研究的热门和前瞻性课题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对RIS的地震学特征、易于诱发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诱震机理及预测评价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RIS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1)前人大多从统计资料来归纳RIS的共性,总结其规律。此方法虽有实用的一面,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释RIS成因机制。此外,研究程度较高的几个典型水库都处于剪切或拉张构造应力环境中,目前尚缺少对处于挤压构造应力环境中诱震水库进行详细解剖的实例。因此,亟需跨越震例统计分析的局限,面向挤压构造应力环境的诱震水库,利用多学科的手段和方法,开展多方位的综合研究,探索挤压环境条件下RIS成因机制及诱震主控性因素,丰富RIS理论体系。(2)当前,对RIS力学机制虽然有了一些定性的认识,但对水库水位变化过程中,诱发地震活动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库体荷载及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动态响应机制的认识尚不清晰。倘若能从这方面得到一些由定性到定量的揭示,无疑对RIS诱发机制的探索而言将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3)在定量化研究方面,前人大多是在半无限弹性介质的假设下,利用格林函数和孔隙压力扩散方程求解应力场和流体压力场,定量讨论断层库仑应力变化对库体荷载及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静态响应问题。这一方法虽然便捷,但在处理复杂介质域时却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由于他们多采用了简化的地质模型,忽视了发震库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结构复杂性及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不均匀性对RIS的重要影响,因此,很难对发生在围岩体中的中小RIS进行定量化分析。正是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库水加卸载过程中RIS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动态响应机制研究为切入点,在系统收集全球最新RIS震例资料,分析其空间分布与时间响应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处于挤压构造背景的紫坪铺水库为重点,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库区的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结构条件、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剖析了小震分布与局部地质构造条件的关系;以先进的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理论为指导,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弹性附加应力场、有效附加应力场、孔隙压力和断层稳定性的动态变化,研究了RIS对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动态响应的力学机制,分析了RIS孕发的主控性因素;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紫坪铺水库蓄水与“5.12”汶川大震可能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此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构造流体动力学的理论体系和拓宽RIS孕育发生机理研究的思路,同时对于区域稳定性评价及RIS预测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果与认识(一)初步分析了全球RIS空间分布与时间响应的基本特征1.在空间分布上,RIS主要集中在水库周缘10 km范围之内,并局限于特定的库段丛集分布。当库区具备一定的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时,诱发地震活动会随着水库蓄、放水过程中的水位变化而发生迁移,笔者对迁移类型进行了归纳。2.对于不同地区或不同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时间响应存在着差异,总体上:在水库蓄水后1年以内,RIS初次响应占据一定的优势,而绝大部分诱发主震活动发生在水库初始蓄水1年以后;对长时间的水库蓄水历程而言,“混合响应”是RIS活动表现形式的主体,而“快速响应”和“滞后响应”仅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反应的阶段性现象;RIS响应与水库水位变化的关系十分复杂多样,既存在正相关关系,又有负相关性,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了较高震级的RIS对水位变化速率的依赖。3.RIS时空分布受发震库区地形地貌与局部地质构造条件、岩性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先存内因的控制,事实上,它们对RIS时空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其间存在着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二)建立了针对RIS定量化研究的数理模型,完善了有限元求解程序1.RIS的发生不仅与库底先存断层等大型结构面有关,而且还受控于断层与围岩的组合形式,以及围岩体的岩石组合、岩性变化反映的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不均匀性。基于此认识,本文将RIS诱发机制的定量化模型分为2个层次:一是以孔隙介质为载体的流体渗流对岩体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由流-固耦合形式的岩体变形与孔隙渗流模型进行描述,此模型可反映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的不均匀性及其对库水加卸载的变形响应上的差异;二是对断层相关的RIS定量研究则将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沿断层面(区)的扩散与断层库仑应力变化联系起来。两种形式模型的结合将能对RIS定量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宏观的力学框架。2.根据Galerkin有限元理论,推导了“弱积分”形式的有限元公式,并利用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软件FEPG编写了计算程序。完善了针对RIS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方法,尝试解决了以往RIS定量研究中难以处理库区复杂介质条件的问题。(三)分析了紫坪铺库区及邻近区域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条件,建立了二维地质模型1.紫坪铺库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的中段,茂县-汶川、北川-映秀、通济场、安县-灌县和广元-大邑5条主干断裂控制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库区附近的主干断裂都不同程度的具有使地表水体向深部渗流的通道性。在断裂的深部,可能是一种上盘破碎带导水、下盘地层及断层核阻水的“上导下阻型”的新的渗透结构类型,这种断裂渗透结构对孔隙压力变化下断裂的力学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2.在地质构造单元上,紫坪铺库体座落于龙门山前缘拆离带内。主滑脱面发育在三叠系雷口坡组和嘉陵江组的弱地层中,滑脱面上、下沉积地层组成及构造变形程度、变形样式等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3.岩体渗透稳定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诱发地震活动对岩性条件的依赖。依据谷德振等对岩体结构的分类标准,将研究区的岩体结构分为整体结构、层状结构和散体结构三种类型,岩体渗透稳定性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别。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构造学和解析构造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深浅构造组合特征进行了解析,建立了研究区二维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四)研究了紫坪铺水库蓄水过程中RIS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了小震分布与地质构造及岩体渗透稳定性的关系1.自1970年有较为可靠的现代小震监测记录以来,至紫坪铺水库蓄水之前,库区及邻近区域的中、小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非常分散,时间分布上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利用紫坪铺水库台网2004年8月16日至2008年5月10日期间记录小震的精定位数据,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的时空演化规律,发现:(1)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明显呈现出条带状分布和丛集分布的特点。震中大多分布于库岸周边10 km范围以内且平行于主构造线呈NE向优势分布;小震活动在水库西南侧、东北侧和坝址下游9~18 km的都江堰市幸福乡、中兴镇和聚源镇一带丛集分布,在库体覆盖区地震活动非常少,几乎为空白区。随水库蓄、放水过程的变化,小震活动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震中迁移特征。(2)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4~10 km范围内,在通济场断裂与安县-灌县断裂的深部汇聚区域震源分布最为密集。同时,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脆性程度高、渗透稳定性低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而在岩性较软弱、渗透稳定性高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和煤系地层中很少有地震发生。3.水库西南侧和东北侧两个丛集区的小震活动可能属于“快速响应型”诱发地震活动,而都江堰小震群活动可能属于“滞后响应型”水库诱发地震。(五)揭示了RIS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动态响应关系,初步搞清了RIS孕发的主控性因素1.RIS的发生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库底岩体有效应力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以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库体荷载作用的结果一般会使库底断层更趋向稳定,而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效应则是促使断层趋向失稳,正是这个矛盾双方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动态过程,控制了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取向,从而决定了RIS时空演化的规律。从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的特征来看,亦表明了RIS时空演化受控于ΔCFS的动态变化过程。2.RIS的诱发条件和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有些与地壳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有关,也有一些与地表的外动力地质作用关系密切。在影响RIS孕发的诸多因素中,孕震区应变能积累达到临界状态是构造型RIS发生的先决条件,库区断裂渗透结构和岩体渗透稳定性是RIS诱发的主控性内因,水库水位变化幅度是直接影响RIS发生的重要外在条件。当地震孕育过程本身进入临界不稳定状态后,是诱发因子和构造动力学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RIS的孕发过程。研究同时表明,由于库区所处的构造应力环境的不同、发震构造尺度的差异及岩体性质的各向异性,造成了孕震构造达到破裂临界状态的条件亦有所不同,依此合理解释了弱震区或中等震区RIS的发生机率反而较高这一客观现象。3.孔隙压扩散与诱发地震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与制约的关系。诱发地震序列初期的微震既是对水库蓄水的响应,又是一种反馈因素,它们为更大规模释放构造应变能的积累创造了条件。(六)尝试性探讨了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5.12”大震可能的相关性问题从地表水体能够下渗的最大深度、水库蓄水后库区及附近区域的波速异常、汶川地震序列与典型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的差异以及弹性介质条件假设下震源处的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等方面,对汶川8.0级大地震与紫坪铺水库蓄水可能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分析认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尚未发现汶川8.0级大震与紫坪铺水库蓄水有关系的直接证据;由于汶川大地震的成核区域在地下约19 km深处的脆韧性转换带内,对于此深度范围内断裂渗透结构的变化、流体状态及其运移特征等,目前我们还知之甚少。因此,对它们之间相关性更为全面的认识依赖于上述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二、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1.本项研究综合了地质学、地震学和力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体现出集成性、前瞻性的特色,为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RIS综合研究的探索提供了一个范例。2.发现了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脆性程度高、渗透稳定性低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而在岩性较软弱、渗透稳定性高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和煤系地层中很少有地震发生的现象,进一步证实了RIS对岩体渗透稳定性的依赖。3.充分考虑了库底先存断层、断层与围岩的组合形式,以及围岩体的岩石组合、岩性变化反映的岩体力学性质与渗透性能不均匀性等对RIS的影响,将RIS诱发机制的定量化模型分为2个层次,建立了相对宏观的定量评价的力学框架,尝试解决了以往难以处理库区复杂介质条件的问题。4.基于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理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弹性附加应力场、有效附加应力场、孔隙压力和断层稳定性的动态变化,揭示了紫坪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成因及诱震主控性因素。进一步证实了挤压为主的构造应力环境中,库体荷载作用一般使库底断层更趋向稳定,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扩散的效应是促使断层趋向失稳。认为这两个因素相互制约与平衡的动态过程控制了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取向与RIS时空演化的规律。

李瑞芬,高伟[10](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研究指明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二、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学异常度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学异常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南地区孟连断裂晚第四纪走滑特征与盆地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几何学特征研究
        1.2.2 运动学特征研究
        1.2.3 古地震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发展概况
    2.2 区域地层概况
第三章 断裂几何学及分段活动特征
    3.1 基本研究方法
    3.2 断裂几何展布
        3.2.1 东段F_1(澜沧-那小段)
        3.2.2 中段F_2(那小-帕亮段)
        3.2.3 西段F_(3-1)(帕亮-勐啊段)
        3.2.4 南支段F_(3-2)(东木-美锅广段)
    小结
第四章 断裂的运动学特征
    4.1 滑动速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4.2 孟连断裂的滑动速率的研究
        4.2.1 勐滨南
        4.2.2 道班村
        4.2.3 帕亮村
        4.2.4 那小南
    小结
第五章 断裂沿线盆地演化特征
    5.1 勐滨盆地
    5.2 孟连盆地
    5.3 勐马盆地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认识和结论
        6.1.1 孟连断裂几何学及分段活动特征
        6.1.2 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及起始活动时间讨论
        6.1.3 断裂沿线的盆地演化特征
    6.2 论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
    6.3 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启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地震地质
2 地震活动
3 区域地壳变形
4 地震前兆
5 讨论与展望
    5.1 长、中、短、临渐进式地震预报
    5.2 场源结合, 以场求源
    5.3 地震前兆研究应注重机理和实践

(3)基于PI方法的大震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的框架及安排
第二章 图像信息方法研究进展及实现过程
    2.1 PI方法的研究进展
        2.1.1 PI方法简介
        2.1.2 图像信息(PI)方法的主要改进历程介绍
    2.2 实现过程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地震活动性资料对日本9.0级地震的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
    3.1 日本东北9级大地震的研究意义
    3.2 数据资料及模型参数设定
    3.3 以M_w9.0地震为例说明热点与地震的关系
    3.4 两种定量检验
        3.4.1 ROC检验
        3.4.2 R值评分
    3.5 分析和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卫星电离层资料对海、陆地震的长时程PI异常图像演化特征研究
    4.1 DEMETER卫星简介
    4.2 震例研究所使用的DEMETER卫星数据资料
    4.3 基于改进的PI方法结合卫星数据的电离层异常扰动图像演化特征研究
        4.3.1 2008年4月9日瓦努阿图Ms7.3地震
        4.3.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Ms8.0地震
    4.4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PI方法应用于不同数据资料异常提取的差异性分析
    5.1 数据资料的差异性
    5.2 计算模型的差异性
    5.3 结果的差异性
    5.4 应用推广前景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讨论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文章发表

(4)全国主要构造区近期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模型
2 中国大陆负位错模型构建与地质信息约束
3 主要构造区负位错反演分析
    3.1 新疆反演区
    3.2 华北反演区
    3.3 青藏块体东北缘反演区
    3.4 川滇反演区
4 结论与讨论

(5)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的中期粗略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预测过程
2 按静中动判据预测库车地区
3 关于发震年份的预测
4 反思

(6)中西天山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起始时间及空间变形样式
        1.1.2 GPS 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1.1.3 地震学及地球物理等相关研究
        1.1.4 地震对周边区域地震危险性影响研究
    1.2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论文的研究构想
第二章 中西天山 GPS 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2.1 中西天山地区的 GPS 观测
    2.2 GPS 观测数据的高精度处理
    2.3 中西天山地区多源 GPS 观测结果的融合
        2.3.1 不同参考框架下的 GPS 速度场融合的方法
        2.3.2 中西天山不同 GPS 速度场的融合结果
第三章 中西天山地区的主要活动构造
    3.1 中西天山区域地貌特征
    3.2 天山大地构造发展简史
    3.3 中西天山地区主要断裂带的构造特征
        3.3.1 南天山主要活动构造
        3.3.2 中天山主要活动构造
        3.3.3 北天山主要活动构造
第四章 中西天山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4.1 中西天山地区的现今地壳水平运动
        4.1.1 稳定欧亚参考框架下的 GPS 速度场及其特征
        4.1.2 中西天山整体无自旋框架下的内部差异运动特征
    4.2 中西天山地区的地壳应变率场
    4.3 中西天山地区的地震矩累积率
    4.4 中西天山地区地壳形变场的构造运动学解释
        4.4.1 半无限弹性体断裂位错模型
        4.4.2 中西天山地区主要活动构造的模型化
        4.4.3 中西天山地区活动构造运动速率的地壳形变约束反演
    4.5 柯坪推覆体解释
    4.6 中西天山地区的地形地貌解释
第五章 柯坪-阿克苏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5.1 研究方法
    5.2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5.2.1 岩石圈黏弹性成层介质模型
        5.2.2 活动断层和接收断层面模型
        5.2.3 近百年地震及其同震破裂模型
    5.3 断层面库仑应力的加-卸载计算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认识与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致谢

(7)基于Matlab的地下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地下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应用研究现状
        1.2.2 软件应用研究现状
        1.2.3 MATLAB 的简介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思路
        1.3.1 研究内容、目标
        1.3.2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地下水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地质意义
    2.1 地下水的地球化学作用
        2.1.1 地下水概述
        2.1.2 地下水的化学组分特征
        2.1.3 地下水对围岩的化学作用
        2.1.4 地下水在孕震中的作用
    2.2 水化学分类
        2.2.1 Piper 图
        2.2.2 水化学 durov 图
        2.2.3 矩阵水化学图
    2.3 地下水循环深度计算
    2.4 氢氧同位素分析
    2.5 水-岩反应平衡状态分析
    2.6 冷热水混合模型
        2.6.1 混合机制
        2.6.2 SiO_2-焓图原理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体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地质意义
    3.1 气体地球化学概述
        3.1.1 气体地球化学学科发展概况
        3.1.2 地下气体的异常现象及解释
        3.1.3 断层气异常与断裂的相互关系
    3.2 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确定方法
        3.2.1 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异常下限概述
        3.2.2 均方差法
        3.2.3 累积频率法
        3.2.4 聚类分析法
        3.2.5 差值三次趋势面分析
    3.3 断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3.3.1 汞、氡分析
        3.3.2 CO_2分析
        3.3.3 H_2分析
        3.3.4 ~3He/~4He 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流体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可视化技术的实现
    4.1 可视化界面(GUI)基础设计
    4.2 地下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可视化主体界面设计
    4.3 地下水可视化界面设计与代码编写
        4.3.1 SiO_2-焓图可视化操作界面
        4.3.2 地下水循环的可视化分析
        4.3.3 水化学分类可视化操作界面
        4.3.4 氢氧同位素分析:δD ~δ~(18)O 关系图可视化操作界面
        4.3.5 水-岩平衡:Na-K-Mg 三角图可视化操作界面设计
    4.4 断层气可视化界面设计与代码编写
        4.4.1 断层气浓度异常分析可视化
        4.4.2 断层气理论研究——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的可视化界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实例
    5.1 引言
    5.2 应用区域构造概况
    5.3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温泉水水质分析
        5.3.1 温泉水水化学类型
        5.3.2 氢氧同位素分析
        5.3.3 水-岩平衡状态
        5.3.4 温泉水水循环深度特征
    5.4 温泉水循环特征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相关性讨论
        5.4.1 断裂地震活动性
        5.4.2 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断层气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实例
    6.1 目标区域的构造概况以及测线布设
        6.1.1 目标区域的构造概况
        6.1.2 测线布设
    6.2 数据分析及异常判断依据
        6.2.1 数据分析
        6.2.2 异常判断依据
    6.3 曲线图分析与异常区段
        6.3.1 合作 Q3 逆冲断裂
        6.3.2 西秦岭北缘断裂
    6.4 断层产状、性质和分段性研究
        6.4.1 基于曲线几何形态判断断层产状与性质
        6.4.2 利用断层气异常强度对西秦岭北缘断裂活动性分段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断层气氡在不同类型覆盖层中迁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7.1 引言
    7.2 氡迁移的基本物理模型和模拟原理
    7.3 数值模拟与讨论
        7.3.1 模型 1——覆盖层内部含裂隙
        7.3.2 模型 2——覆盖层下边界含裂隙
        7.3.3 模型 3——非均质覆盖层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8.1.1 地球化学方法的提取
        8.1.2 地下流体的可视化分析系统
        8.1.3 应用研究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研究区范围及其地震活动分布特征
2 研究区的地表构造运动
3 研究区地震构造的GPS资料解释
4 青藏高原的地震预测及地震监测工作的建议
    4.1 青藏高原的地震预测
    4.2 关于青藏高原地震监测工作的建议
5 结论与讨论

(9)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进展
        一、RIS 力学机制研究
        二、RIS 地质学研究
        三、RIS 地震学研究
        四、RIS 预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第三节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一、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本文拟解决与讨论的科学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RIS 空间分布与时间响应特征研究
    第一节 RIS 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RIS 区域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背景的关系
        二、RIS 震中分布规律
        三、RIS 震源深度分布与迁移
    第二节 水库蓄水过程与诱发地震响应的关系
        一、RIS 时间响应的基本特征与类型
        二、RIS 响应与水库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第三节 RIS 时空分布与库区地质环境的关系
        一、库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对RIS 空间分布的控制
        二、RIS 空间分布对库区岩性条件的依赖
        三、库区水文地质条件对RIS 时间响应的控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
    第一节 岩体结构理论及岩体介质渗流模型
        一、岩体结构理论
        二、岩体介质渗流模型
    第二节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理论
        一、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理论
        二、Mohr-Coulomb 强度理论
        三、流体作用下断层稳定性理论
    第三节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数学模型
        一、岩石骨架变形数学模型方程
        二、流体渗流数学模型方程
        三、定解条件
    第四节 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及断层稳定性的解法
        一、岩体介质变形与流体渗流耦合的Galerkin 有限元公式
        二、断层库仑应力变化的定量求解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紫坪铺库区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
    第一节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二节 库区地质构造特征
        一、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二、地层发育概况
        三、断裂构造特征
    第三节 深部构造特征
    第四节 库区构造应力环境
    第五节 库区水文地质结构条件
        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二、水文地质条件分区
        三、岩体渗透稳定性
        四、断裂渗透结构
    第六节 库区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紫坪铺水库蓄水后RIS 时空演化特征
    第一节 紫坪铺库区及邻近区域地震活动背景
        一、区域历史地震活动
        二、区域现代地震活动
        三、蓄水前库区地震活动背景
    第二节 紫坪铺台网记录小震精定位
        一、精定位方法
        二、资料处理与速度模型
        三、定位结果
    第三节 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空间演化特征
        一、地震活动条带性和丛集性
        二、地震活动的迁移性
        三、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第四节 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的时间响应特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RIS 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关系的有限元分析
    第一节 有限元程序设计及计算方案
        一、有限元程序设计
        二、渗流参数的变化
        三、计算方案
    第二节 地质模型、介质参数与边界条件
        一、地质模型
        二、地质体力学参数与物性参数
        三、边界条件
    第三节 模拟结果分析
        一、库体荷载作用下的弹性附加应力响应及断层稳定性变化
        二、库水渗透过程及其对有效附加应力场及断层稳定性的影响
    第四节 RIS 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关系
        一、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中RIS 动态响应的力学机制
        二、RIS 诱震主控性因素的讨论
        三、RIS 与孔隙压扩散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制约关系
    第五节 紫坪铺水库蓄水与汶川“5.12”大震可能相关性的初步讨论
        一、地表水下渗的最大深度问题
        二、水库蓄水后库区及附近区域的波速异常
        三、汶川地震序列与典型中强水库诱发地震序列的差异
        四、弹性介质条件假设下震源处的断层库仑应力变化
        五、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及结论
    二、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资料
作者简介
博士学习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四、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学异常度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南地区孟连断裂晚第四纪走滑特征与盆地演化[D]. 刘炳旭.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9(07)
  • [2]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对地震预测研究的启示思考[J]. 邵志刚,王芃. 地震, 2018(02)
  • [3]基于PI方法的大震长时程回溯性预测检验研究[D]. 宋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7(06)
  • [4]全国主要构造区近期应变积累动态演化研究[J]. 张希,崔笃信,郝明,唐红涛.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1)
  • [5]2012年6月30日新疆新源、和静交界MS6.6地震的中期粗略预测[J]. 郭安宁,郭增建. 内陆地震, 2013(04)
  • [6]中西天山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分析[D]. 周德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 [7]基于Matlab的地下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D]. 伍剑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3(03)
  • [8]青藏高原的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J]. 陈立军. 地震研究, 2013(01)
  • [9]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动态响应机制研究 ——以紫坪铺水库为例[D]. 周斌.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0(09)
  • [10]《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标签:;  ;  ;  ;  ;  

南北地震带中南段地震异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