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畜禽非生产性营养消耗

如何减少畜禽非生产性营养消耗

一、如何减少畜禽的非生产性营养消耗(论文文献综述)

陈莎[1](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提出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刘蕾[2](2021)在《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结构、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调整,这些变化导致人们对牛奶的需求日益增长。牛奶产业属于传统农牧业,近年来中国奶制品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增长较快。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坐标宁夏,主要业务是奶牛养殖、牧草种植、生鲜奶供应,自2012年创立以来该公司成为宁夏地区的农业重点企业,年收入1.85亿元。然而乳制品的需求旺盛也带动了奶源企业竞争加剧,金宇农牧作为1家中小型奶源供应企业面临着牧场规模集中化程度不够、生鲜奶生产成本高、产业链不成熟、奶源收购价格高于进口原料奶粉等问题,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饲料、物流等中间环节成本增加的窘境使金宇农牧的奶源供应夹杂在同类型企业和大型知名乳企的价格比拼中。在此背景下金宇农牧如何扭转竞争颓势已然是企业当前发展中最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使用四种研究方法分别包括文献探讨与理论分析、调查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使用上述方法对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环境使用波特五力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评价,其次对公司的战略选择运用SWOT分析法定性地分析出公司的四种备选竞争战略,再次对该公司的竞争战略运用战略计划矩阵(QSPM)定量地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分析,最终得出该公司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作者从提高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产奶成本、减少企业扩张成本、达到生产效率最优、打破运营成本高困局的5个实施措施确保能够从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企业文化、经营管理5个职能战略的保障措施进行推进,最后使用平衡计分卡加以动态风险控制,确保公司具有竞争优势。

安倩[3](2020)在《嗜热菌降解废弃生物质产氢偶联产甲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废弃生物质的生物燃料为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可行性选择,并有助于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废弃生物质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在其生产、加工、贮藏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剩余物。利用废弃生物质生产氢气和甲烷是可行的方案,但由于底物降解率、产物产率以及得率低下,其大规模生产受到限制。发展新的生物氢气和甲烷发酵策略以提高废弃生物质的能源化程度是目前可替代性新能源发展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对废弃生物质产氢偶联产甲烷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嗜热菌和生物炭强化的厌氧发酵系统,并对其促进产氢和底物降解的机理进行了探索。来源于造纸厂废水处理二沉池的造纸污泥可能含有产氢功能菌群,因此对其进行直接发酵产氢研究。在不接种条件下,7.4%(w/v)的未预处理造纸污泥经过55℃的厌氧发酵可获得64.32 m M的氢气产量。分析嗜热发酵过程中菌群的16S r DNA基因序列,发现降解造纸污泥产氢的细菌菌群主要以梭菌目(Clostridiales)和热厌氧菌目(Thermoanaerobacterales)为主,其中热厌氧菌属(Thermoanaerobacterium)和瘤胃梭菌属(Ruminiclostridium)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和产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采用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对嗜热发酵产氢进行强化,最大氢气得率可达0.165 L/g VS,相比于原始菌群发酵提高了1倍,且综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33%。此外,热纤梭菌的添加使造纸污泥的最大氢气产率提高了6倍,且产氢延滞期从7.59 h缩短为3.89 h。为进一步提高造纸污泥的能量回收率,将产氢上清液进行产甲烷发酵,获得0.376L/g COD的甲烷得率。最终,造纸污泥两相产氢产甲烷的能量回收率达到4.5 MJ/kg底物,相比于造纸污泥单相产甲烷(3.0 MJ/kg PS)提高了50%。分析第二相和单相产甲烷发酵过程中的细菌和古菌的菌群结构,发现在第二相产甲烷过程中,细菌菌群主要以Propionispira、Mesotoga和Aminobecterium为主,且具有稳定性,而单相产甲烷过程中的细菌结构呈现动态变化,Acetivibrio和Fibrobacter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古菌菌群Methanosaeta、Methanosarcina、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spirillum在单相和第二相产甲烷过程中均稳定存在。Methanosaeta和Methanosarcina耗乙酸产甲烷,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spirillum与Acetivibrio,Mesotoga和Longilinea等氢气产生菌协同作用产生甲烷。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产量大,综纤维素含量高,其高效的能源化利用对于废弃生物质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底物为4%(w/v)过氧乙酸预处理甘蔗渣(Hydrogen peroxide-acetic acid pretreated sugarcane bagasse,HPAC-SCB)的C.thermocellum生物糖化体系中,还原糖积累达到14.58 g/L,底物降解率达到75%。由于糖被菌体利用产生氢气,导致糖得率较低,因此对HPAC-SCB直接进行发酵产氢。建立T.thermosaccharolyticum和C.thermocellum共培养发酵产氢体系,2%(w/v)HPAC-SCB的氢气得率可达226 m L/g底物。HPAC-SCB采用半连续产氢产甲烷工艺进行发酵,氢气产率和氢气得率分别达到1.59 L/(L·d)和0.159 L/g底物,甲烷得率达到0.341 L/g COD。在最佳条件下,半连续发酵产氢产甲烷系统的能量回收率达到8.79 MJ/kg甘蔗渣,相比于单相产甲烷提高了54%。生物炭具有高度芳香化、比表面积大和p H值缓冲性能等特点,因此,研究生物炭添加对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生物炭和菇渣生物炭(Spent mushroom compost 700℃,SMC7)使C.thermocellum发酵纤维二糖的氢气产量分别提高了41%和94%,SMC7的添加使C.thermocellum发酵HPAC-SCB的氢气产量和底物降解率分别提高了37%和10%,且改变了菌体的代谢流向。对生物炭促进C.thermocellum产氢的机理进行探究,发现生物炭的添加通过降低发酵液的ORP,促进菌体生长,提高纤维小体的水解酶活力和菌体氢酶活力,改善了C.thermocellum的发酵产氢性能。进一步研究生物炭的添加对第二相产甲烷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缩短了产氢上清液产甲烷发酵的延滞期,并提高了最大产甲烷速率。相比于无生物炭添加的产氢产甲烷工艺和单相产甲烷工艺,经过SMC7添加的产氢产甲烷工艺的能量得率分别提高了12%和54%,并提高了厌氧发酵效率。

王钰[4](2020)在《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循环农业的生产实践与理论研究是中国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陕西省中部地区正全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资金流动特征、生态环境效益等掌握有限,缺乏与生产实践相同步的认知和综合评价。本文选取了陕西省中部地区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猪-沼-粮”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Ⅰ)、“猪-沼-果”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村庭院模式Ⅱ)、以丰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Ⅰ)、以宜君多层复合种养生态示范园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农业园区模式Ⅱ)和以恒盛养殖有限公司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龙头企业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模式的跟踪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物质流分析、能流分析、资金流分析、生命周期评价、能值分析方法对该区域不同生产规模、不同经营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能量产投比、经济产投比、减排效益值、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特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1)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够将系统产生的部分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实现物质和氮在模式内部的再循环、再利用,但是模式中物质和氮的主要来源仍是市场,主要包括水、饲料和化肥。在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中沼肥完全替代了化肥,有利于农业的无害化生产,但两种模式中的种植子系统均出现了氮亏损的情况。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转化效率是农村庭院模式Ⅱ的2.6倍、农业园区模式Ⅱ的25.6倍,但氮转化效率仅为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1.5%和农村庭院模式Ⅱ的65.0%。农业园区模式Ⅰ中种植子系统的氮肥投入量过大,使氮盈余量较大,全模式氮转化效率最低。(2)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龙头企业模式有机能/无机能达到188.9,是农业园区模式Ⅱ的4.3倍,能流循环指数0.99,能流密度3.47 MJ/(m2·a),显示出较强的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和稳定性。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通过饲料自给和肥料自给,表现出较高的系统内依存度,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6.0倍和4.1倍。农业园区模式Ⅰ各子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能量转化效率,全模式能量产投比最高,为0.99,分别是农村庭院模式Ⅰ、农村庭院模式Ⅱ、农业园区模式Ⅱ和龙头企业模式能量产投比的1.4倍、2.1倍、2.4倍和2.3倍。(3)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资金流动量大幅提升,模式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风险程度随之增长。龙头企业模式的总收入水平较高,模拟30年的累计净现值为4720万元,是农业园区模式Ⅰ的3.5倍。龙头企业模式通过大型沼气工程产出的沼气和电力,年节支44.5万元。购买饲料投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现金流出项目,在龙头企业模式中模拟30年的饲料总投入占总现金流出量的90%。农业园区模式Ⅱ充分利用了种植子系统产出的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减少了饲料成本,使模式表现出较好的成本利润率、经济产投比、年均收益率和资本金利润率。(4)同评价单元下,龙头企业模式中的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气产出量约是农村庭院模式中户用沼气工程的2倍。大型沼气工程每处理1000 t猪粪便产出的沼气、电力和沼肥,可替代煤炭66 t、热力发电15.7万k Wh、化肥22 t,减缓能源耗竭4.60E+6MJ、温室效应4.22E+5 kg CO2-eq/FU、环境酸化2281 kg SO2-eq/FU、富营养化151 kg NO3--eq/FU、光化学氧化88 kg C2H4-eq/FU、人体毒性378 kg 1,4-DCB/FU。沼气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集中在沼气燃烧阶段、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综合考虑沼气工程环境污染排放和减排,沼气工程对能源耗竭、温室效应、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人体毒性环境影响类型有减缓作用,但增加了光化学氧化潜在影响。农业园区模式Ⅰ的沼肥产出量较低,沼肥产出和使用阶段产生的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低于其他模式,使其环境效益综合值最大,为186.57,其次是龙头企业模式,为132.95。(5)农业园区模式和龙头企业模式中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占较大比例,系统面临不可更新资源耗竭的风险和模式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高于农村庭院模式。种植子系统废弃物饲料化使农村庭院模式Ⅰ和农业园区模式Ⅱ表现出较好的能值自给能力,其产出能值反馈率是龙头企业模式的4.4倍和2.4倍。综合考虑环境负载、能值产出率和市场能值交易,农村庭院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可持续性。本研究完成了对陕西省中部地区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中心的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物质循环特征、能量流动特征、预期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可以为区域循环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丁凤翔[5](2018)在《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户生猪养殖的影响》文中提出农民田间学校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和倡导的一种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起源于1980年FAO在东南亚实施的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项目,1989年在印度尼西亚开办了第一所水稻IPM农民田间学校。随后,在国际项目的资助下,农民田间学校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的精神,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思路,北京市创新团队为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老问题,将农民田间学校纳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生猪养殖户知识技能水平、生产效率和生产决策的影响,来评估生猪养殖农民田间学校的运行效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达到以上研究目标,本文运用2012年底对北京房山、大兴、平谷、通州和顺义5个区县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收集得的数据,将养殖户的知识技能水平、生猪料肉比、母猪死亡率、仔猪死亡率和养殖户生产决策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建立多组多元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来研究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能显着提高生猪养殖户的知识技能水平。(2)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能显着的降低中小规模养殖户的生猪料肉比。(3)我们的研究尚未发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在降低母猪、仔猪死亡率等方面存在显着影响。(4)农民田间学校培训能显着的降低生猪养殖户退出市场的概率,有助于稳定学员生产预期,进而促进生猪供给市场的稳定。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继续在北京市生猪产业推广农民田间学校。(2)可以在北京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区开展农民田间学校。(3)可以在生猪产业以外的畜禽业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尝试。

慕亚芹[6](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吴喜慧[7](2015)在《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生态、环境、能源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可持续性。20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循环经济思想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当将其应用于农业生产全过程时可视为循环农业,它要求在农业生产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外部购买性资源的投入量,提高废弃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达到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我国已积极开展了循环农业生产实践,发展出多种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但对循环农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循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生态经济效益等的掌握还很有限,更缺乏与之对应的评价和认知方法,这些都极大限制了循环农业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选取关中平原地区典型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牛-沼-菜”模式、“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和多层复合循环模式(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循环农业模式户(或企业)和非模式户的跟踪调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应用能值分析法、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法、经济分析法对该区域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传统单一生产模式下的资源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再循环利益率、环境压力、可持续发展潜力、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效应及经济效益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牛-沼-菜”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中牛饲料是最大的能值投入,占到总投入的68.43%。该循环模式的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和综合考虑市场交换输入输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指标都优于传统独立生产系统相应的加权平均指标,产出能值反馈率为10.50%,废弃物循环利用所替代或减少的投入是为了循环利用所增加的能值投入的3.2倍。但它的能值产出率接近于1,不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此外,“牛-沼-菜”循环模式的能值交换率小于1,表明该模式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交换中损失了能值。经济分析显示“牛-沼-菜”循环模式的经济产投比高于独立育肥牛模式但低于传统温室蔬菜。该循环生产模式上下游环节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净减缓总量约5.57×105 kg CO2-eq/yr,粪便利用避免堆放对排放减缓的贡献最大。(2)五配套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中猪饲料和猪仔约占总能值投入的57.58%。该循环模式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和能值反馈率都优于单独养猪模式和传统清耕制苹果模式相应的加权平均能值指标,产出能值反馈率约为33%,再循环利益率为1.36。但五配套模式的能值产出率与传统独立生产模式的加权平均值相等,且接近于1,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的能力较弱。经济分析显示劳力是五配套综合生产模式中最大的成本投入(约占总经济投入的33%),且该模式经济产投比高于两个传统独立生产模式。五配套综合生产模式所能实现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达到2.72×103 kg CO2-eq/yr,尤其是沼气池处理粪便污水避免其堆放对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的贡献最大。(3)“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生产模式中最大的能值投入是玉米,约占总能值投入的30%。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比传统独立生产模式的可更新率提高了1.13倍,能值产出率提高了41.38%,对环境的负荷降低了65.5%,能值可持续性指数提高了3.07倍,考虑系统产出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2.62倍,产出能值反馈率达到22.83%,由于废弃物、自然生物量的利用所替代和减少的投入是为了循环利用这些废弃物而增加投入的14.78倍。经济分析显示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净收入较两个独立生产模式的净收入之和提高了约1.22×104$,但经济投入产出率低于核桃作物种植生产模式。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减缓总量达到了9.33×104 kg CO2-eq/yr。其中由于鸡、鹅放养在核桃树下以昆虫、杂草作为食物和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喂猪所替代的购买饲料减缓的温室气体最多。(4)“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中氮肥是最大的能值输入,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对照模式相比,不但减少了能值总投入,而且增加了产出。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的能值转换率、可更新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可持续性指数等都优于对照模式,产出能值反馈率是对照模式的3.25倍,再循环利益率为2.35。秸秆还田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显示原料系统和农资系统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大,约占83%,农作系统对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和毒性的贡献率较大,是造成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对照模式的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水体毒性影响潜值都高于秸秆还田模式,分别是秸秆还田模式的1.78倍、1.58倍、1.41倍和10.60倍。秸秆还田模式温室气体排放减缓约2.10×103 kg CO2-eq。秸秆直接还田模式的经济产投比(1.46)高于对照模式(1.23)。(5)不同循环生产模式相比,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的能值指标包括能值转换率、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可持续性指标和经济效益都明显优于农田循环生产模式和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再循环利益率是“牛-沼-菜”模式的4.6倍,是五配套模式的11倍,是秸秆还田模式的6.3倍,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强度是“牛-沼-菜”模式的16.8倍,是五配套模式的5.6倍,是秸秆还田模式的3.5倍。从生态、环境、经济方面来看,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是这四种模式中的最优模式。

王冬银[8](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经阶段。城市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革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导致包含人口结构、生态环境和土地供求关系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其中,对耕地资源的影响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引起耕地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以农补工”向“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非农化,一方面为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土地保障,另一方面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和质量持续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都存在耕地代价性损失现象,但由于耕地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不仅具有市场经济价值,还具有包含服务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等非市场价值。拥有合理数量的耕地资源,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年来,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基本事实,我国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干预和控制耕地非农化进程,耕地资源保护由“基本国策”到“生命线”,又由“生命线”到不可逾越的“红线”,足见耕地保护在我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通过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可以预测,耕地非农化代价性损失在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一定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同时存在过度性损失,且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得到根本性转变。对我国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不理想的原因分析表明,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缺失是目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中最大的隐形缺陷,其原因背后暗藏着以下不争事实:耕地资源配置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由市场失灵导致的耕地资源急剧减少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我国不健全的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导致人为决策过程中对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忽视以及由此造成的耕地资源价格不合理。基于此,本文建立了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体系,并参考局部区域差异性适应原则选择一定的估算方法,以此核算区域性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货币化成果与现有的货币经济补偿进行校正比对的基础上,探索区域性耕地资源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运行模式,旨在为城市化进程中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完善耕地保护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文章的第1、2章介绍了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进展、论文结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相关理论及基本概念,回顾了关于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和补偿机制研究等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这些已有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文章第3、4章对我国城市进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严峻形势及两者的关系、我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和经济补偿政策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分析。第5章重塑和评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体系,并将其评估结论通过一定的测算方法运用到区域性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货币化估算过程中。本部分重点从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内涵入手,对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体系分类成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明确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内涵,并确定了评估耕地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方法。第6、7章对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实证核算,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经济补偿模式。具体以西部典型区域——重庆、成都为案例区域,采用重庆、成都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重庆市1997年至2011年期间时间序列数据和五大功能区空间序列数据,运用替代/恢复市场法对其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进行了具体测算,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五大功能区的不同功能定位,进行耕地资源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的实证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仍然处于以消耗耕地资源为代价的初级发展阶段,城市化加速发展中耕地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并呈现新特征。虽然1996年以后,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由加快转变为相对放慢的态势,但年均下降幅度绝对量依旧较大,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中对耕地采取掠夺式的开发使用方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引致对用地需求的不断膨胀,建设占用耕地的强劲趋势导致耕地保护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仅大量优质耕地资源被占用转变为建设用地,“占优补劣”以及土地污染等引起了耕地质量的明显下降。此外,城市化发展水平较快的地区往往都是我国优质耕地分区的区域,城市化进程引起了我国耕地资源区域分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及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价值已开始逐渐为人所知和越来越受重视。从国家(政府)、城市居民和农民三大价值主体的角度构建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即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价值)体系,将货币化估算模型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估算结果作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的重要参考纳入市场体系,有利于使人们通过市场价格的角度更加直观地认识耕地及其生态系统提供的非市场价值。(3)耕地资源提供的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价值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1997-2011年期间重庆市单位面积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保障价值总体上呈波动缓升趋势,且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社会保障价值高于生态服务价值,但所占比例逐年略有下降。生态服务价值中占生态价值总值比例较高的同时也是研究时段内上升幅度较大的组成部分,前三位排列为:营养循环功能价值(占生态服务总值的86.72%、上升幅度为23.53%)、净化环境功能价值(占生态服务总值的6.67%、上升幅度为23.41%)和大气调节功能价值(占生态服务总值的5.70%、上升幅度为12.92%):同时,研究时段内社会保障价值各组成部分所占社会总值的比例变化与幅度变化相对应:基本生活保障平均价值比例由50.06%下降为35.60%、平均价值额下降幅度为13.00%,粮食安全功能平均价值比例由32.48%上升为48.63%、平均价值额上升幅度达83.15%,失业保障平均价值比例由17.46%略降为15.77%、平均价值额上升幅度为10.50%。②2010年,重庆市、成都市的单位面积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分别为114.49万元/hm2、177.71万元/hm2:其中重庆市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25.61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为48.66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为40.21万元/hm2,分别占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的22.37%、42.50%和35.12%:成都市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为42.06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为78.92万元/hm2、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为56.73万元/hm2,分别占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的23.67%、44.41%和31.92%。重庆市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单位面积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均低于成都市的测算值,总量及三项分量分别为成都市测算值的64.43%、63.50%、61.66%和70.88%。测算结果符合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重要影响因子和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呈正相关的规律。③重庆市不同功能区耕地非市场价值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测算结果表明:全市耕地非市场价值为114.49万元/hm2,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分别是全市单位面积耕地非市场价值的234.85%、98.35%、68.54%和62.82%;全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额为6257.29亿元,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测算值分别为157.35亿元、2062.81亿元、3032.01亿元和1162.02亿元。与耕地非市场价值高低排列顺序不同,生态服务价值总额高低依次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额分别是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和主城九区(含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的1.47倍、2.61倍和19.27倍。因此,在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时,一是要特别注重保护和实现基数大、对耕地价值认知层次较低、社会稳定关联性强的农民群体的价值需求;二是经济补偿政策应充分考虑区域公平发展和统筹协调,向耕地非市场价值贡献大的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较重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倾斜。(4)考虑到区域差异性,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界定为区内经济补偿更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基于农村社会保障+货币补偿、基于投入项目建设+货币补偿、基于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异地有偿调剂+货币补偿的三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为优选模式。对重庆市进行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建设性补偿、基本农田指标区域间有偿调剂补偿以及参照成都建立的耕地保护基金农户和村集体进行经济补偿三种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实证分析表明: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难以糅合打捆取舍,重庆市宜综合采用第一、二种模式,即在开展农村土地整治“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同时,兼顾对基本农田“四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其他方面补助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模式取得良好绩效。据此,在全国推行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不可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推行统一模式,只有结合区域特点,对国家层面设计出普遍适用的经济补偿模式供各地区结合实际参考选择,才能保证该制度取得实效。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提高耕地资源保护成效、纠正耕地资源过度消耗提出如下政策措施建议,包括:重新全面认识耕地资源的经济、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认识,并将耕地资源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纳入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体系: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总体原则、总体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从政府到社会的多渠道资金筹集体系、严格补偿基金管理的监管检查;明确并细化区域主体功能划区和优化区域国土开发格局,实现城市化进程和耕地非农化效率平衡等。

霍生平[9](2011)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要求农民从依赖石化农资农技的“石化农民”向运用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农民”嬗变。农民素质形态的演进可归纳三个阶段,即传统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生态农民素质因子可解析为两型农业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及生态行为,由此可建立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可研究影响生态农民素质因子水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生态农民因子生成规律及其育化特点。生态农民素质育化的方式有:第一,生态知识的学习。即环境自适应和“干中学”,教育宣传和信息传播,农技培训,农技推广服务;第二,生态意识的引导。通过激活环境福利需求提高生态敏感性,通过生态伦理教育唤起生态责任感,通过生态市场需求、生态补偿机制诱导生态价值观;第三,生态行为的塑就。政府生态监管塑造浅层生态行为,生态政策和生态服务支持深层生态行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现存以下问题:违背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现象较普遍;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运用欠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困难。为此,促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涵盖三个层面:第一,通过编码性知识教育培训传递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知识,通过政府生态监督塑造浅层行为;第二,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生态补偿政策等促使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第三,通过提供情境嵌入性知识的教育培训、技术服务、生态补偿政策等支持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政府、农户、农民自治组织、涉农社会机构、涉农企业等共同形成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应明确各主体的角色定位,选择恰当组织结构形式和运行模式,基于生态链、价值链、供应链、知识流的思路,并借助合作契约、重复博弈、学习和实践共同体等机制对合作体系进行优化和维系。可建立有关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评价生态农民素质的因子及其综合水平;绘制二维曲线图、三维动态图描述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设置一系列指标评价生态农民培育绩效。未来生态农民队伍将分化为生态农业工、生态农业主。生态农业工应按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采取分类雇佣策略;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济人”经营品质开发,需要政府培养和扶持机制、生态农业主自我生成和自我甄别机制、生态经营激励和约束机制。生态农民队伍将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分三个阶段逐步形成。

吴洪涛[10](2009)在《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处于水源地的农业流域,环境灾害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三农问题交汇出现,这不仅影响了水源地农业流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了其下游的水资源安全。本文以我国北方水源地农业流域(简称农业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针对一般的农业流域的循环经济通用模式,以及针对具体农业流域的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和循环经济具体模式构建方法,为农业流域的循环经济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途径,以帮助实现农业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农业流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和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概念,论述了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并基于此提出了具有显着系统性和层次性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为农业流域的循环经济理论及其模式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2)根据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理论框架,提出了三层次复合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通用模式,即微观层次的传统工业企业循环经济通用模式、农产品加工企业循环经济通用模式和农业流域农户庭院循环农业通用模式,中观层次的子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和流域层次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此通用模式对某个具体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可以参照的模式框架,并为一般农业流域的循环经济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3)从服务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构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此模型综合运用了以下五方面评价方法:一是基于SWAT水文模型的广义水资源评价模型;二是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和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三是基于Delphi法和AHP法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评价方法;四是基于比较优势指数法的农业流域主导产业/产品评价方法;五是SWOT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应用此评价模型在碧流河上游流域进行了农业流域循环经济评价,从而详细说明了其使用方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为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构建提供较为可靠和较为丰富的凭据。(4)提出了以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优化设计为核心的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构建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在碧流河上游流域构建了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模式(包含子流域循环经济模式和“七位一体”庭院循环农业模式),从而详细说明了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构建方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具体模式构建方法能够用于某个具体农业流域的循环经济模式构建。

二、如何减少畜禽的非生产性营养消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减少畜禽的非生产性营养消耗(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2)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公司简介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工具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工具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战略理论
        2.1.1 企业战略的定义
        2.1.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
        2.1.3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
    2.2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和类型
        2.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2.2.2 竞争战略的三种基本类型
    2.3 中国奶业企业战略综述
第三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3.1.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和市场环境分析
        3.2.1 行业分析
        3.2.2 竞争环境分析
        3.2.3 市场与顾客分析
    3.3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总结分析
        3.3.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机遇
        3.3.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威胁
第四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企业资源分析
        4.1.1 企业有形资源分析
        4.1.2 企业无形资源分析
        4.1.3 公司人力资源分析
        4.1.4 企业资源的竞争价值分析
    4.2 企业能力分析
        4.2.1 筹措供应能力分析
        4.2.2 生产制造能力分析
        4.2.3 营销服务能力分析
        4.2.4 研究开发能力分析
        4.2.5 组织管理能力分析
    4.3 企业经营现状分析
        4.3.1 财务状况分析
        4.3.2 组织结构状况分析
        4.3.3 采购供应状况分析
        4.3.4 生产质量状况分析
        4.3.5 营销服务状况分析
    4.4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总结分析
        4.4.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优势
        4.4.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劣势
第五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5.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系统
        5.1.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战略目标体系
        5.1.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体战略
    5.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设计
        5.2.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外部因素评价
        5.2.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因素评价
    5.3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
        5.3.1 基于SWOT矩阵确定备选竞争战略方案
        5.3.2 基于QSPM矩阵确定最终竞争战略
第六章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6.1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措施
        6.1.1 加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规模经济效应
        6.1.2 提高奶牛养殖水平,降低产奶成本
        6.1.3 改变被动销售局面,减少物流运输仓储成本
        6.1.4 促进部门协作能力,达到生产效率最优目的
        6.1.5 打造产业联盟共同体,打破运营成本高的困局
    6.2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6.2.1 组织架构保障
        6.2.2 人力资源保障
        6.2.3 信息资源保障
        6.2.4 企业文化保障
        6.2.5 经营管理保障
    6.3 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实施的风险控制
        6.3.1 金宇农牧公司平衡计分卡框架的设计
        6.3.2 金宇农牧公司竞争战略图
        6.3.3 金宇农牧竞争战略KPI指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CPM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金宇农牧竞争态势分析(CPM)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 B EFE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金宇农牧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
附录 C IFE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金宇农牧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矩阵)专家问卷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3)嗜热菌降解废弃生物质产氢偶联产甲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废弃生物质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1.1.1 废弃生物质的定义和分类
        1.1.2 传统的废弃生物质处理方法
        1.1.3 基于生物转化的废弃生物质能源化方法
        1.1.4 废弃生物质制备生物炭
    1.2 废弃生物质的厌氧消化
        1.2.1 厌氧发酵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1.2.2 两相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的提出和发展
    1.3 废弃生物质厌氧发酵产氢技术
        1.3.1 厌氧发酵产氢菌株
        1.3.2 木质纤维素材料的预处理
    1.4 厌氧发酵强化技术
        1.4.1 生物强化
        1.4.2 生物炭材料的添加
        1.4.3 固定化材料的添加
        1.4.4 金属材料的添加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本课题的主要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造纸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来源
        2.2.2 实验菌株
        2.2.3 仪器和试剂
        2.2.4 培养基及其制备
        2.2.5 实验方法
        2.2.6 分析和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造纸污泥原始菌种发酵产氢的研究
        2.3.2 造纸污泥原始菌群嗜热发酵过程中的细菌动态变化
        2.3.3 热纤梭菌的添加对造纸污泥产氢的影响
        2.3.4 底物浓度对热纤梭菌强化造纸污泥产氢的影响
        2.3.5 造纸污泥发酵产氢培养基的简化
        2.3.6 热纤梭菌强化造纸污泥半连续发酵产氢研究
        2.3.7 造纸污泥嗜热厌氧发酵残渣农用的潜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纤梭菌强化造纸污泥两相产氢产甲烷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样品来源
        3.2.2 实验菌株
        3.2.3 仪器和试剂
        3.2.4 培养基及其制备
        3.2.5 实验方法
        3.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热纤梭菌强化造纸污泥厌氧发酵产氢过程的研究
        3.3.2 造纸污泥产氢偶联产甲烷和造纸污泥单相产甲烷研究
        3.3.3 甲烷发酵中细菌和古菌的动态变化
        3.3.4 产氢偶联产甲烷和单相产甲烷的能量回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嗜热菌降解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生物质产氢偶联产甲烷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样品来源
        4.2.2 实验菌株
        4.2.3 仪器和试剂
        4.2.4 培养基及其配制
        4.2.5 实验方法
        4.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过氧乙酸法预处理甘蔗渣和稻秆
        4.3.2 过氧乙酸预处理甘蔗渣和稻秆的生物糖化
        4.3.3 共培养降解HPAC-SCB和 HPAC-RS产氢
        4.3.4 HPAC-SCB半连续发酵产氢
        4.3.5 产氢废液半连续发酵产甲烷
        4.3.6 产氢偶联产甲烷的能量回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强化嗜热菌降解废弃生物质产氢产甲烷的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样品来源
        5.2.2 实验菌株
        5.2.3 仪器和试剂
        5.2.4 培养基及其配制
        5.2.5 实验方法
        5.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和讨论
        5.3.1 甘蔗渣生物炭的添加对C.thermocellum发酵产氢的影响
        5.3.2 甘蔗渣生物炭添加量的优化
        5.3.3 不同炭材料添加对C.thermocellum发酵产氢的影响
        5.3.4 生物炭促进C.thermocellum降解产氢的机理探究
        5.3.5 生物炭的添加对共培养降解HPAC-SCB产氢的影响
        5.3.6 生物炭的添加对造纸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5.3.7 生物炭的添加对产氢上清液产甲烷的影响
        5.3.8 生物炭促进HPAC-SCB产氢偶联产甲烷体系的能量回收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循环农业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1.1.2 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
    1.2 循环农业的研究现状
        1.2.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1.2.2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2.2.2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2.2.3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2.2.4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2.2.5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分析
        2.2.6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以农村庭院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2 以农业示范园区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3.3 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具体的评价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中国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
    3.2 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3.2.1 农村庭院模式
        3.2.2 农业园区模式
        3.2.3 龙头企业模式
第四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物质流分析
    4.1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1.3 农村庭院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2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特征分析
        4.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2.3 农业园区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3 龙头企业模式物质流特征分析
        4.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产投结构分析
        4.3.2 龙头企业模式的物质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流分析
    5.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特征分析
        5.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量产投结构分析
        5.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流评价指标计算及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2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现金流量分析
        6.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现金流量分析
        6.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3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分析
        6.3.1 龙头企业模式的现金流量分析
        6.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资金流指标计算及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7.1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的清单汇总
    7.2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特征化评价
        7.2.1 户用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2.2 大型沼气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化
    7.3 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标准化分析
    7.4 对不同沼气生产子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加权评估
    7.5 小结
第八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1.1 农村庭院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2 农村庭院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1.3 农村庭院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2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2.1 农业园区模式Ⅰ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2 农业园区模式Ⅱ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2.3 农业园区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3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特征分析
        8.3.1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8.3.2 龙头企业模式的能值评价指标汇总及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循环农业典型模式的综合评价
    9.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及综合评价
        9.1.1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指标汇总
        9.1.2 农村庭院模式的综合评价
        9.1.3 农业园区模式的综合评价
        9.1.4 龙头企业模式的综合评价
    9.2 对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创新点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户生猪养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
    2.1 国外关于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2.1.1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知识技能水平的影响
        2.1.2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民杀虫剂用量的影响
        2.1.3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利润方面的影响
    2.2 国内关于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3.1 理论框架
    3.2 数据来源
    3.3 计量模型
        3.3.1 多元回归模型
        3.3.2 Probit模型
第4章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生猪养殖户知识技能的影响
    4.1 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户与非学员户知识技能比较分析
    4.2 知识技能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4.3 知识技能模型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4.4 知识技能模型回归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生猪养殖户生产效率的影响
    5.1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中小规模农户生猪料肉比的影响
        5.1.1 农民田间学校学员户与非学员户生猪养殖情况比较分析
        5.1.2 生猪料肉比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5.1.3 生猪料肉比模型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5.1.4 生猪料肉比模型回归结果
    5.2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母猪、仔猪死亡率的影响
        5.2.1 母猪、仔猪死亡率影响的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5.2.2 母猪、仔猪死亡率模型主要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5.2.3 母猪、仔猪死亡率模型回归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影响
    6.1 生猪出栏量随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6.2 生产决策影响模型设定及估计方法
    6.3 生产决策模型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6.4 生产决策模型回归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论和政策建议
    结论
    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6)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循环农业研究现状
        1.1.1 循环农业及其发展背景
        1.1.2 我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
        1.1.3 国内外循环农业评价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区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构成特征分析
        2.2.2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能值分析与评价
        2.2.3 循环农业生命周期环境效应评价
        2.2.4 循环农业经济效益分析
        2.2.5 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对比分析与综合评价
    2.3 研究模式
        2.3.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2.3.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2.3.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获取与收集
        2.4.2 能值分析法
        2.4.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法
        2.4.4 经济效益分析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构成特征
    3.1 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及利用状况
    3.2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3.2.1 宝鸡“牛-沼-菜”循环模式
        3.2.2 洛川县“果(草)-猪-沼-窖”五配套循环模式
    3.3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3.4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
第四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能值分析与评价
    4.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分析与评价
        4.1.1 “牛-沼-菜”循环生产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与评价
        4.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与评价
    4.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的能值分析与评价
        4.2.1 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
        4.2.2 山地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与传统模式的能值指标评价
    4.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的能值构成特征分析与评价
        4.3.1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传统模式能值构成特征分析
        4.3.2 秸秆直接还田模式与对照模式能值指标评价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环境效应评价
    5.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5.1.1 “牛-沼-菜”循环模式
        5.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
    5.2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5.3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5.3.1 清单分析
        5.3.2 环境影响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
    6.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6.1.1 “牛-沼-菜”循环模式与传统模式
        6.1.2 “果(草)-猪-沼-窖”五配套模式与传统模式
    6.2 “山地立体种养”多层复合循环模式经济效益
    6.3 “秸秆直接还田”农田循环生产模式经济效益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综合对比评价
    7.1 不同循环农业模式的对比评价
        7.1.1 能值指标对比评价
        7.1.2 温室气体减排对比评价
        7.1.3 经济效益对比评价
    7.2 对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建议
        7.2.1 种养结合循环模式
        7.2.2 多层复合循环模式
        7.2.3 农田循环生产模式
    7.3 陕西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7.3.1 政策扶持,制度保障
        7.3.2 科技带动,创新支撑
        7.3.3 宣传教育,鼓励参与
        7.3.4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理论
    2.2 外部效应理论
    2.3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4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基本概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
    3.1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
    3.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面临的严峻形势
    3.3 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下耕地资源面临新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现有耕地保护制度及经济补偿实践效果分析
    4.1 我国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
    4.2 耕地保护制度的实施效果分析
    4.3 耕地保护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4.4 我国现有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实践比较及其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重塑与评估方法
    5.1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重塑
    5.2 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
    5.3 耕地生态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区域性修正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计量分析
    6.1 重庆市2010年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2 成都市2010年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3 1997-2011年重庆市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4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耕地非市场价值测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探索及实证分析
    7.1 耕地保护补偿模式的基本要素
    7.2 耕地保护区内经济补偿模式主要内容
    7.3 实证区域的选择
    7.4 重庆市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作模式设计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9)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背景
        1.1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存在的生态危害性
        1.2 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2 研究意义
        2.1 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提供适用人力资源支持
        2.2 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的能动力量
        2.3 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核心内容导向
    3 研究内容和框架
        3.1 主要内容
        3.2 研究框架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检索法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
        4.2 分析研究法与综合研究法相结合
        4.3 比较法与归纳法相结合
        4.4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4.5 理论阐述与模型描述相结合
    5 可能的创新之处
        5.1 生态农民概念的创新
        5.2 生态农民培育方法的创新
        5.3 生态农民素质评价的创新
        5.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关系的创新
        5.5 生态农民队伍开发的创新
    6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介
        6.1 国外研究
        6.2 国内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素质结构模型
    1 生态农民概念的提出
        1.1 自然农业中的"自然农民"
        1.2 石化农业中的"石化农民"
        1.3 两型农业中的"生态农民"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内涵及其素质内容构成
        2.1 生态农民的内涵
        2.2 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构建
        3.1 相关模型介评
        3.2 生态农民素质结构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整理
        1.1 教育学习因素
        1.2 农业(兼业)比重因素
        1.3 家庭生产规模因素
        1.4 农资技术经济因素
        1.5 生态临管因素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及策略启示
        2.1 研究方案
        2.2 研究结论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主要特点
        3.1 人与环境互动中的自适应性
        3.2 生态知识转移模式选择的权变性
        3.3 生态学习迁移的情境性
        3.4 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三位一体的认知协调性
        3.5 生态素质因子育化的分层渐进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育化方式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知识的学习方式
        1.1 人与环境互动中习得经验性生态知识
        1.2 生态农业教育和信息传播向农民传递编码知识
        1.3 生态农技培训使农民将技术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
        1.4 生态农技推广帮助农民导入两型农业的生产技术范式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意识的引导方式
        2.1 生态敏感性的激活
        2.2 生态责任感的唤起
        2.3 生态价值观的诱导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农民生态行为的塑就方式
        3.1 浅层生态行为的塑造
        3.2 深层生态行为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现存生态问题及成因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违背现象比较普遍
        1.1 土地资源非充分利用
        1.2 农业废弃物处置失当
        1.3 使用过量、高毒农药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应用欠缺
        2.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
        2.2 化肥农资替代技术难以普及推广
        2.3 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应用缺乏积极性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构建面临较多困难
        3.1 生态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3.2 多功能农业现存问题及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助力农民实践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的措施
    1 促进农民遵循两型农业生产体系常规
        1.1 遵循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保护常规
        1.2 遵循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常规
        1.3 遵循农资绿色安全使用常规
        1.4 遵循农产品安全生产常规
    2 引导农民应用两型农业生产体系配套技术
        2.1 应用农资集约生态化使用技术
        2.2 应用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
        2.3 应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 扶持农民构建两型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3.1 构建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3.2 构建多功能农业生产体系系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多元合作体系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角色分工
        1.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分工边界
        1.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职能定位
        1.3 两型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的任务划分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建立
        2.1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组织结构
        2.2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运行模式
        2.3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优化思路
        2.4 生态农民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的维持机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及培育绩效的评价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素质的评价
        1.1 生态农民素质因子结构和综合水平的评价
        1.2 生态农民素质群体分布特点的评价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2.1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2 生态农民培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建设
    1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队伍的构成
        1.1 生态农业工的素质分析
        1.2 生态农业主的素质分析
    2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工的分类雇佣
        2.1 两栖农业工与全职农业工
        2.2 短期农业工与长期农业工
        2.3 本地农业工与外地农业工
    3 两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开发
        3.1 生态农业主的生态经营品质
        3.2 生态农业主经营品质的开发机制
    4 二元经济结构中生态农民队伍的形成来源
        4.1 留守农民
        4.2 返乡农民工
        4.3 农业后继者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生态农民队伍形成进程的预测
        5.1 农村劳动力临时转移中自然农民与石化农民并存阶段
        5.2 农村劳动力半永久转移中的石化农民阶段
        5.3 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中的生态农民阶段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
    1 基本结论
        1.1 农业生态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生态农民的生成是必然趋势
        1.2 根据两型农业生产体系技术要求解析生态农民素质的内容构成
        1.3 基于生态农民素质的生成机理探索其育化方式
        1.4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与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相互融合
        1.5 针对农业生产实践中生态问题及成因选择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措施
        1.6 厘清生态农民培育主体角色分工并构建培育主体多元合作体系
        1.7 联系生态农民素质育化及两型农业生产体系转成建立培育评价体系
    2 研究展望
        2.1 生态农民调查统计需要改进拓宽
        2.2 生态农民素质生成机理的规范研究期待不断深化
        2.3 生态农民素质育化方式和两型农业转成措施应当持续创新
        2.4 新情况衍生新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培育的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的利研学术成果

(10)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循环经济及其模式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循环经济及其模式的研究进展
        1.2.3 国外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进展
        1.2.4 国内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进展
        1.2.5 国内外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农业流域系统分析
    2.1 农业流域系统构成分析
        2.1.1 农业流域的基本特点
        2.1.2 农业流域系统构成
    2.2 农业流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农业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2.2.2 农业流域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
        2.2.3 农业流域主要问题的分析总结
    2.3 基于广义水资源概念的农业流域水循环现状分析
        2.3.1 广义水资源的内涵及其作用
        2.3.2 农业流域系统水循环现状分析
3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研究
    3.1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基础理论
        3.1.1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内涵
        3.1.2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与类型
        3.1.3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
        3.1.4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
        3.1.5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的特征
    3.2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
        3.2.1 微观层次——工业企业和农户庭院的循环经济通用模式
        3.2.2 中观层次——子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
        3.2.3 区域层次——农业流域循环经济通用模式
4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研究
    4.1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评价模型
        4.1.1 基于SWAT水文模型的流域广义水资源评价模型
        4.1.2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土地利用评价方法
        4.1.3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分析评价方法
        4.1.4 农业流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分析评价方法
        4.1.5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评价方法
    4.2 应用研究——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
        4.2.1 碧流河上游流域基础信息
        4.2.2 碧流河上游流域广义水资源评价
        4.2.3 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4.2.4 碧流河上游流域土地利用状况评价
        4.2.5 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评价
        4.2.6 碧流河上游流域农业主导产业/产品评价
        4.2.7 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评价
5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构建方法研究
    5.1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构建思路
    5.2 农业流域循环经济具体模式的构建方法
    5.3 应用研究——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研究
        5.3.1 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过程
        5.3.2 农户庭院层次——“七位一体”庭院循环农业模式
        5.3.3 子流域层次——碧流河上游子流域循环经济模式
        5.3.4 流域层次——碧流河上游流域循环经济模式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如何减少畜禽的非生产性营养消耗(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2]金宇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刘蕾. 兰州大学, 2021(02)
  • [3]嗜热菌降解废弃生物质产氢偶联产甲烷研究[D]. 安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陕西省中部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分析与评价[D]. 王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对农户生猪养殖的影响[D]. 丁凤翔.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关中平原典型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评价研究[D]. 吴喜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8]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D]. 王冬银. 西南大学, 2013(06)
  • [9]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中生态农民的培育研究[D]. 霍生平. 湖南农业大学, 2011(12)
  • [10]农业流域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 吴洪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标签:;  ;  ;  ;  ;  

如何减少畜禽非生产性营养消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