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镇商业发展探讨

历史名镇商业发展探讨

一、历史城镇商业发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聚真[1](2021)在《基于触媒理论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今古城保护和更新热潮的不断兴起,历史城镇开发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形式化,然而开发手段的粗劣性和开发过程的片面性,导致保护工作的开展面临着物质空间和精神环境等方面单调、片面、混乱和呆板等困境,使这些古城或古镇逐渐沦为旅游开发的“牺牲品”。如何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些在古城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的问题,使古城重现往日活力,是本论文的立意所在。邯郸广府古城是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近年来在开发过程中,古城呈现出物质空间风貌受损严重、浓厚的人情味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渐渐淡化、功能业态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等问题。本文以邯郸广府古城为研究对象,对历史城镇活化和触媒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并构建两者间的相关联系。从广府古城保护的大环境入手,立足于广府古城整治规划项目实践,通过对古城建筑现状、空间格局、特色文化、功能结构、主体认知五个方面进行基础分析,结合相关典型案例探讨广府古城利用触媒活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城活化原则,即建筑塑造针对性原则、空间布局系统性原则、地域文脉延续性原则、功能结构适应性原则、主体活动公众性原则。接下来在活化原则指导下,以触媒理论运行机制为依据,对触媒介入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进行合理定位,并总结出触媒元素介入反应的改善实体品质、优化空间布局、表达文化内涵、调整功能结构、强化主体活动五种具体策略,以求为广府古城活化的进一步触媒设计实践提供依据。最后在原则与策略指导下,对邯郸广府古城活力更新进行设计实践。本文明确了触媒理论在历史城镇保护和活化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论证了触媒理论对邯郸广府古城活化的适用性;提出了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中的触媒应用策略;并最终得出了邯郸广府古城利用触媒活化的五个方面,具体包括建筑品质、空间形态、历史文脉、功能结构、感知途径,这些方面的活化设计能够使广府古城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实现城市层面的整体复兴。本研究可为广府古城及其他相同类型的历史城镇更新活化提供有益参考。

蒲发良[2](2021)在《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西北少数民族城镇传统商业格局研究 ——以临夏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区域发展态势来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立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的临夏是陕甘川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交汇重镇,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畜牧文明进行物质交换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回族、汉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族等多民族文化交汇之地。而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为临夏传统商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也造就了诸如“八坊十三巷”民族特色文化街区。临夏传统商业是活态的城市文化遗产,有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但是目前面临着被侵占改造、功能单一化和空间环境衰败等问题。因此如何从整体上保护这些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商业的重要空间,以及探讨其背后的商业文化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归纳分析国内外传统商业空间研究现状。对传统商业空间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总结,分析现有传统商业空间研究中的重点、趋势和不足,明确本次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2)梳理临夏传统商业发展历程,探求明清临夏古城传统商业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在演变过程中的继承与发展。在了解临夏地理区位、人文环境及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临夏商业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解译临夏古城演变和格局特征,阐述历史中的临夏商贸发展,对明清临夏古城商业类型、布局、结构进行剖析,梳理整个传统商业格局的演变历程。(3)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对临夏传统商业空间进行量化研究。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近现代临夏城市发展的社会环境,首先以历史文献转译地图为分析底图,通过空间句法对临夏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可理解度以及古城路网的关联性分析,剖析城市商业空间在以“团结路-解放路”轴线空间结构的演变下呈现出的规律。其次,运用GIS核密度和缓冲区分析挖掘传统商业在整个商业空间中的分布特征。最后,通过满意度调查获取临夏历史城区的商业活力值,进一步研究基于空间分析的商业布局特征。(4)基于定性定量分析及现状调研,提出针对临夏传统商业发展的具体策略。通过实证分析,临夏传统商业以八坊十三巷的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历史城区也存在商业空间单一、民族特色不明显、历史街巷保护不足、整体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论文提出了促进临夏古城传统商业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传统商业活力。通过上述研究,运用整体-局部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传统商业格局特征及在城市演变中的发展脉络,尤其是传统特色商业与城市功能、结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临夏传统商业除了受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还应考虑历史文脉、宗教文化、功能多样性、交通等,这也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历史城镇传统商业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邵诗琪[3](2021)在《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研究》文中提出古镇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具有毋庸置疑的保护价值,随着历史城镇的保护利用,主要产生了三种典型模式,仿古新建型、功能改造型以及以保存、保护、修缮为主,并尽可能保留古镇原有生活方式,尊重居民意愿的文化保护型。其中大量的文化保护型古镇因发展的限制都面临着空心化、活力衰退的系列问题。而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多元的人文背景的重庆古镇,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交通、经济等因素,古镇发展多以文化保护型为主。对于这类文化保护型古镇而言,其核心区边界空间作为核心保护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是古镇核心区与周围空间之间的桥梁承担着保护核心区和中介过渡的作用,于古镇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古镇的保护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可能保留原有状态并进一步发展,提升城镇空间活力,本文提出以核心区边界空间作为发展对象,探讨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的策略。并以重庆地区为例,基于边界空间与空间活力的相关研究理论,对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的活力营造进行探讨和分析。第一是对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边界空间总体特征的探讨。梳理重庆古镇的基本概况和发展模式并以古镇保护完好、一定程度的城镇化发展、地域差异性的文化保护型古镇为标准,选取了龙潭、龙兴、白沙古镇作为代表案例,对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边界空间的发展过程、基本属性和整体活力特征进行了探讨。第二是分析不同类型边界空间的活力特征。根据龙兴、龙潭、白沙三个古镇案例,对边界空间的构成、活力特征进行具体的调查解析,并将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为商业活动型、社会交通型、文化延续型、居住交往型以及自然延续型这五大类,分析总结各个类别边界空间的基本特征和各个类型在案例古镇中的分布情况,并通过热力图大数据分别统计各类边界空间的实际活力情况,分析不同类型边界空间的活力特征。第三是对边界空间中具体的活力营造要素的解析。根据已有关于空间活力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的特点,选取了道路系统、功能业态、文化要素、绿地景观这四个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利用多源数据,结合Depthmap、Arc GIS等分析平台,对案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营造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可视化分析以及与空间实际活力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出各个活力要素在案例古镇的分布情况以及各个活力要素与空间活力外在表征的相关性。第四根据前文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定量分析,提出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边界空间的活力营造的原则和策略。在活力营造过程中,边界空间要遵守整体性原则、混合性原则和适度化原则。空间活力营造策略主要从边界空间活力营造基础、各类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策略和边界空间活力促进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根据边界空间本身的特点提出边界空间需要起到保护古镇核心区、中介过渡的作用,这是边界空间存在以及活力营造的基础;其次活力来源是多样化的边界空间,根据不同类型边界空间的特点提出各类空间的活力营造目标和策略;最后是根据活力营造要素相应研究,提出优化道路系统、标识系统,优化功能业态的分布与组成、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要素、提升城镇绿地景观等边界空间活力促进的方法。总的来说,本文对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边界空间的空间活力外在表征和空间内在属性的进行了系列研究分析,通过总结边界空间基本特征和活力特征,从而提出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边界空间的活力营造策略。望以此作为文化保护型古镇保护发展的途径之一,在保护古镇的同时,通过营造积极的核心区边界空间,带动古镇的发展。

黄利华[4](2020)在《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提出佛山是一座极具特色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形态在工商业不断促进下自下而上发展,形成了遵循周边自然山水要素布局的自由式肌理。相比国内大多数由政治或军事推动而自上而下发展,形成轴线规整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态表现出极为不同的特征和类型。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是承载佛山市镇核心文化和发展动力的街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该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形态,是透视佛山历史发展和特色形态的重要窗口。2007年以来,伴随着珠三角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三旧”改造,该街区形态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面对街区形态保护缺乏关注和理论指引的现实困境,亟需依托完善的理论体系对该街区形态进行研究并引导其未来保护与发展。在如上背景下,本文采用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基于理论应用和拓展的目标,对品字街历史街区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期待通过对该街区现状形态的研究,探索街区形态特征、特征成因与规律,为街区未来形态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可用于佛山乃至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历史街区。论文分为四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对应第一至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等,梳理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可拓展的方向;而后对研究所依托的“历史地理分析法”的核心理论、效用、在中国的应用与拓展进行精炼总结,为下文的研究思路开展奠定基础和方向。第二部分对应第三至四章,是街区的形态表象解读。首先,从城市和街区两个层面阐述街区形态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之后运用“历史地理分析法”对街区进行多层级的形态区域划分,最终划分出“传统形态区域”、“建国初期形态区域”、“现代形态区域”3类一级形态区域,往下细分则包含6类二级形态区域、16类三级形态单元和26类四级形态单元。第三部分对应第五至七章,是街区的形态特征归纳和成因解析。承接划定的三大一级形态区域,分三大章节独立展开。各章节内,首先详细研究各形态区域内各形态单元的形态特征,而后对形态单元整体展开特征归纳,最后从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4方面深入解析形态单元各形态要素特征的成因,如上4方面链接不同城市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第四部分对应第八章,是论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以及对街区未来形态发展的建议。首先,总结出街区的形态特征:形态呈现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相同功能用地形态呈现出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而后对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影响力进行总结归纳,发现:(1)同一影响因子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形态要素特征影响力度不同,也会因自身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2)在后续发展时期中,前一时期所形成的形态特征会在多种力量影响下产生变化,这些力量的平衡是促进形态特征稳定的基础,但是这些力量的平衡又很容易被强大外力打破。最后,基于如上结论对街区形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辨,并结合形态区域划分成果提出街区保护界线的优化建议、以及各形态区域形态发展建议和形态优化更新指引。

张盼[5](2020)在《柞水县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历史悠久、地缘广袤拥有着数量众多的历史村镇、城镇,这些历史聚落的选址与其空间形态特征中蕴藏着经过悠久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人居环境的营建思想。同时,历史村镇、城镇遗存着大量的地区物质非物质遗产,也使其成为了供当代学者研究和学习我国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相对欠发达的城镇地区持续的关注与发展投资,大量经济及基础建设使得许多发展相对落后的历史城镇进入了高速城镇化建设与发展阶段。但是,在历史城镇快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对于村镇、城镇历史传统空间中各类型要素的调查研究与资料梳理工作,许多历史建筑在城镇改造中被拆除破坏,传统的城镇历史风貌也受到损坏,历史城镇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我国当前全面开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镇、城镇面临着新一轮的城区发展规划与原有的空间环境提升的需求。如何有效的协调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历史空间环境的基础调研和资料汇总就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凤凰古镇为例展开研究。柞水县凤凰古镇历史悠久,有相关史料记载的城镇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的唐武德年间。繁荣的商业氛围与频繁的往来贸易也促使了凤凰古镇成为了秦岭南北两地——荆楚与秦地之间多种传统文化与习俗交融并序的地区性商贸中心集镇。凤凰古镇现存一条历史老街,始建于明末。街道狭窄曲折,两侧历史民居保存相对完好且在带有着显着的南方传统徽派建筑空间模式与建造方式等特点的同时,运用了具有地区传统建筑特征的石、生土、木等当地材料搭建。古镇基于历史街区形成的条带状历史城镇空间形态与周边协调的自然山水环境也是其具有研究与保护价值的重要历史城镇人居环境遗存。面对凤凰古镇在现代的城镇空间逐步建设与发展,如何有效的对于古镇各类空间形态要素保护与发展提出相适宜的策略,需要对其空间形态现代演变过程及现状、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空间形态各类要素特征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分析。本文研究以柞水县凤凰古镇为例,基于城市形态类型学对于城镇空间形态分层级研究主要方法,通过对古镇空间形态现代演变的研究,梳理和总结了古镇空间形态发展的过程和内在规律及历史古镇空间形态在保护与发展双重需求下呈现的问题。进而,通过对古镇各类空间形态分层级的研究,基于对于古镇空间形态中具有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思考,给予各类型空间形态要素相适应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并提出空间改造建议。同时通过对凤凰古镇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也可以为我们对类似的历史村镇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杜聪聪[6](2020)在《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市镇体系的历史研究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和相关规划编制方面有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本文在构建近代县域市镇体系的基础上,以山东省历城县为例,对近代四个时段内的县域市镇体系的职能、等级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主要结论如下:(1)近代历城县域市镇体系研究框架的建构。通过对市镇体系相关理论的梳理解读,本文提出从市镇职能组合、等级规模和空间结构三个方面切入的近代县域市镇体系操作体系。其中,包括以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分析为依据的县域市镇职能组合类型体系,以人口规模、邮政等级、交通条件、市镇建设与规模要素分析为依据的县域市镇等级规模体系,以市镇节点、线性交通联系和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为依据的近代县域市镇空间结构体系。(2)近代历城县市镇职能组合由单一向多元综合发展,呈现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通常以经济职能的强化为先导,进而带动教育、文化、宗教等其他职能的出现。其中,开埠前,城区是县域内的综合职能中心,开埠后,经济中心逐渐转移至商埠区,许多传统商业型市镇也在清末民国的近代化浪潮中发生职能重构。特别是,1929至1937年期间,龙山镇、仲宫镇、西营、张家林等多个特色手工业和商品集散型市镇,不仅发展为兼具行政职能的综合型市镇,还带动了自身交通、文教、宗教等职能的发展。(3)近代历城县市镇数量呈现增加态势,且规模层级随着近代化的推进也愈加丰富,高等、中心、标准和基层四个等级市镇的数量结构由1:4:15:27变为3:10:42:47。其中,作为区域中心的高等市镇,从城区变为由城区、商埠区、泺口组成的“△”形区域中心网络;作为区域次中心的中心市镇,从开埠前的泺口、王舍人庄、龙山镇、中宫庄变为王舍人庄、郭店、遥墙、柳埠、西营、焦家集、老僧口、龙山镇、党家庄;同时,标准市镇和基层市镇数量也在增加,围绕高等市镇和中心市镇的变化不断兴替发展。(4)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空间结构经历了倒“T”形——“十”字形——“五轴三核心”——“六轴三心十节点”的结构演变过程。城区、商埠、泺口等节点中心性突出,县域内主要道路、河流及铁路轴线作用明显。同时,历城县市镇空间分布呈现出北密南疏、偏中偏东北集聚的特征,重心由县域以北边界地区向中部的董家庄地区在向城区和商埠区附近转移的轨迹。特别是在济南开埠后,历城县市镇分布模式由点状、串珠状向簇状组团发展,体现了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由点至线再到面的空间拓展特征。另外,市镇形成的区域服务范围边界也从非闭合、不完整发展为闭合多边形。

王嘉啓[7](2020)在《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视和关注,针对小城镇空间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在逐渐加强,特别是对于众多资源型小城镇而言,其发展面临着资源、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部分城镇空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疏解和收缩。因此,对资源型小城镇空间形态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而改善城镇空间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及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镇乌兰木伦镇作为研究对象,其在自然环境、地理区位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并在1980—2018年的时间跨度内对该镇演变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动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发展建议。本文主要依照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构建了具体的研究框架和文章结构。首先,本文对研究时期内六个典型年份的城镇形态进行了描绘、测算和分析,并得出了典型年份城镇形态的基本特征。基于研究数据和所得结果,进而通过对各典型年份之间城镇形态的基本结构、布局规模、紧凑水平、边界分维以及城镇内部功能空间等方面进行横向对比之后得到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的若干特征。结合相关分析且进一步总结归纳得出了该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横向刚性、纵向弹性”、“多核带动、多点增长”以及“契合地貌、干越渐强”三项基本规律;其次,本文还对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各项动因对城镇形态演变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效果将其划分为基础、驱动和其它三类,并对各项动因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性归纳。同时在这一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三类动因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存在着一定的转化波动特点,结合其转化过程进而对各项动因与城镇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剖析并得出“随动”、“平衡”与“分化”三种作用机制;最后,系统总结了乌兰木伦城镇形态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也将乌兰木伦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不足与改善建议进行了适当讨论以此作为研究的补充。

刘睿珺[8](2020)在《近代广东台山侨乡城镇地理初探(1840-1949年)》文中指出台山,被誉为中国的“第一侨乡”。近代台山侨乡城镇发展的基础因素是它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多山多水的自然地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山城镇的分布,同时多灾多难的人文地理背景也促使台山较早地演变为侨乡社会。随着台山侨乡的日益发展,该地的交通网络和侨汇网络得以建构并日趋完善。出于爱国救乡和投资逐利等目的,台山华侨将大量侨汇投入家乡,大力支持家乡的城镇建设,再加上政府市政改造运动的极力推动,台山侨乡城镇的发展在20世纪2、30年代蒸蒸日上。步入清后期之后,台山侨乡城镇体系便有了较明显的“侨”的特征和变化。近代以前的城镇体系基本以军政要地和交通枢纽为高一级的城镇,末级为乡村墟市。近代以后,由于侨乡社会的形成,消费型城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商业职能愈加突出,城镇体系也相应有所变化,可以得出台山侨乡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和规模结构的演化,更加受到自然交通、军事行政、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台山县城在民国时期,打破了城墙的限制,构成了“一城两墟”的新形态,同时也使城镇的内部空间得以扩展,但仍保留了旧城区的传统空间结构。这当中呈现出来的是华侨群体的“下层”意志和政府改造的“上层”意志的共同作用。在布局和内部空间上的表现是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新形态。另外,如股份制建墟的新方式、建筑制度的完善以及建筑形态的转变都表现出了华侨和政府在城镇建设当中的突出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台山为代表的侨乡更应该结合地域特点,汇集多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充分发挥侨资侨智侨力,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献计献策。

刘洋[9](2020)在《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但伴随着旅游开发和商业化进程,大研、白沙、束河各自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历史文脉延续问题。本文以大研古城、白沙民居建筑群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的遗产区为研究对象,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探析大研、白沙和束河现状存在的问题。论文从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和规划实施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把握学术界对相关研究的进展和方向。第二部分,首先对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的思想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之后对丽江古城申遗文本进行解读,最后整理总结了丽江古城的保护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2013-2030)》的主要内容,从中总结、提取评价所需的要素和准则,构建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第三部分,基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的基础,结合现有研究中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本次保护规划实施评价分为历史环境保护评价、历史文脉延续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支撑体系建设评价等四个方面,确定评价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和指标释义。第四部分,是对大研、白沙和束河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具体评价。其中,大研古城评价加权得分最高,白沙与束河的评价加权得分相近。大研原住民流失问题较为严峻,商业开发程度较高。白沙民居建筑群维持了较高的原住民保有率,这与白沙现状旅游开发程度不高有关,但相对于大研古城和束河来说,白沙经济效益较弱。束河社会结构延续现状较差,但经济效益较好。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归纳了大研、白沙和束河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现状问题进行解析。第五部分,主要是对具体评价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和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结合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基于现状问题解析,进行保护与发展的策略研究。从规划编制、保护与发展价值观、加强管理和建立联动发展体系等四个方面,为大研、白沙和束河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徐亚哲[10](2020)在《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庐州府政区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巢湖流域,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安徽省的合肥市以及芜湖市、六安市的部分地区,这一行政区划居于南北交界,作为江淮地域的主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都独具特色。襟江带淮的优越水文条件及随之形成的便利交通,皖中咽喉的独特区位特征与进而展现出的重要战略价值,促其成为清代皖境开发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庐州地区的城镇,作为在这片区域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地理实体,是地区文明的中心,亦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战略调整的集中写照与衡量指针。有明一代,庐州地区城治的规制基本形成,伴随着中后期的东向贸易,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实体的市镇因其作用也逐渐展示出不同的发展层级,清代大体上继承明制,将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向转化为现实动力,使得该地区帝制时代的城市与地方层级体系最终形成。较长的稳定发展期,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区划日益均衡,形成数座江淮名邑,市镇的商品集散和贸易往来日趋频仍,造就了一批庐州大镇,在这其中,深厚的文化不断积淀,培育了庐州地区城乡之间的共同情感认同和价值准则。这些因素相互融汇,所留下了的历史遗痕,继续影响着当下的城市生态系统,并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未来的区域发展趋向。今天,伴随着以合肥为核心,不断壮大的合肥都市圈加速区域一体化融入长三角的时代进程,合肥城市彰显着愈来愈高的省会首位度和地缘影响力,并且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实力、影响力也在快速提升,区域拉动能力不可小觑。对于在历史时期地缘上与其都市圈高度契合的庐州府区划范围,无论从历史层面还是现实角度,深化历史时期尤其是清代最终稳定的帝制社会成熟期城镇地域结构与城市体系的研究,既紧迫而又重要,区域一体化的最终形成,需要历史的根基与动力,城市软实力的进一步凸显,需要传统地域结构的文化发掘与探索。本文将以清代庐州地区的城镇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前后两个专题四个部分展开研究,前一个专题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探查清代庐州地区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在内的历史地理基础以及在区域范围内城镇的地理分布、位置关系、商业网络以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关联,最终建立起清代庐州地区的地方城镇体系,这些内容分为两个章节来阐述。后两章所构成的后半部分,则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去探索庐州地区城治的地域结构特征,关注的重点即在城市的外缘形态、内部街区体系、功能区划和重要建筑的空间展布。最后一个部分由城治内的古迹古建为中心,进而以巢湖为例,向广阔的区域腹地延展,解构庐州地区景观与区域文化的互塑。

二、历史城镇商业发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城镇商业发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触媒理论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期历史城镇活化背景
        1.1.2 邯郸广府古城当下发展困境
        1.1.3 基于触媒理论的城市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范围
    1.5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5.3 小结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历史城镇活化及触媒理论综述
    2.1 历史城镇活化研究综述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历史城镇活化要素分析
        2.1.3 历史城镇活化相关理论综述
        2.1.4 新思路下历史城镇活化的理论诉求
    2.2 触媒理论研究综述
        2.2.1 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
        2.2.2 触媒理论的起源
        2.2.3 触媒理论运作机制和主要特征
    2.3 触媒理论与历史城镇活化的相关联系
        2.3.1 活化要素须多样全面——“触媒”元素灵活多元
        2.3.2 活化进程需循序渐进——“触媒”系统层次分明
        2.3.3 活化应兼具保护更新——“触媒”整体联系紧密
    2.4 典型历史城镇活化案例的触媒分析
        2.4.1 案例选取依据
        2.4.2 保护更新系统构建的汀州古城活化
        2.4.3 多元功能空间混合的平遥古城活化
        2.4.4 由表及里自下而上的西塘古镇活化
    2.5 本章小结
3 邯郸广府古城现状调研分析
    3.1 广府古城概述
        3.1.1 地理区位
        3.1.2 历史沿革
        3.1.3 总体规划
    3.2 广府古城活化基础分析
        3.2.1 建筑现状分析
        3.2.2 空间格局分析
        3.2.3 特色文化分析
        3.2.4 功能结构分析
        3.2.5 主体认知分析
    3.3 广府古城利用触媒活化的必要性
        3.3.1 新旧建筑混合——建筑品质影响复兴
        3.3.2 城市架构明晰——空间环境整体可塑
        3.3.3 历史底蕴雄厚——地域文脉得天独厚
        3.3.4 功能分布失衡——亟需打造完备体系
        3.3.5 群体认同不足——协调主体共同激发
    3.4 本章小结
4 邯郸广府古城活化中的触媒应用
    4.1 古城活化的基本原则
        4.1.1 建筑塑造针对性
        4.1.2 空间布局系统性
        4.1.3 地域文化延续性
        4.1.4 功能结构适应性
        4.1.5 主体活动公众性
    4.2 古城活化的触媒介入过程
        4.2.1 明晰触媒目标
        4.2.2 选取触媒角度
        4.2.3 确定触媒载体
        4.2.4 重构连锁反应
        4.2.5 引导触媒效应
    4.3 古城活化的触媒介入反应
        4.3.1 建筑元素——改善实体质量
        4.3.2 空间元素——优化空间布局
        4.3.3 文化元素——表达文化内涵
        4.3.4 功能元素——调整功能结构
        4.3.5 主体元素——强化主体活动
    4.4 本章小结
5 触媒引导下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
    5.1 以提升建筑品质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5.1.1 保护重要历史建筑
        5.1.2 改造特色节点建筑
        5.1.3 复原记忆认同建筑
    5.2 以整合空间形态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5.2.1 “点”型空间触媒点缀
        5.2.2 “线”型空间触媒串联
        5.2.3 “面”型空间触媒统领
    5.3 以传承历史文脉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5.3.1 强化建筑文化特征
        5.3.2 塑造小品雕塑文化符号
        5.3.3 建立非物质文化展示馆
    5.4 以优化功能结构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5.4.1 调整用地功能布局
        5.4.2 整治主街业态
        5.4.3 更新建筑单体功能
    5.5 以开发感知途径为导向的触媒设计
        5.5.1 居民自发参与营建
        5.5.2 游客感知体验路径设计
        5.5.3 举办重大城市事件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体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 B 邯郸广府古城保护范围规划图
附录 C 邯郸广府古城用地规划图
附录 D 图片索引
附录 E 图表索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西北少数民族城镇传统商业格局研究 ——以临夏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契机
    1.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研究
        1.2.1 概念界定
        1.2.2 国外商业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1.2.3 国内商业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社会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范围
        1.4.3 研究创新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论文研究方法
        1.5.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理论研究
    2.1 空间句法理论及研究
        2.1.1 空间句法理论及相关研究
        2.1.2 空间句法关系图解
        2.1.3 空间句法分析变量
        2.1.4 空间句法分析方法
    2.2 GIS技术理论及相关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夏概况及商业发展历程
    3.1 临夏概况
        3.1.1 临夏地理区位
        3.1.2 临夏自然环境
        3.1.3 临夏人文环境
    3.2 临夏历史沿革
        3.2.1 秦汉时期的临夏
        3.2.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临夏
        3.2.3 唐宋时期的临夏
        3.2.4 元明清时期的临夏
        3.2.5 民国至解放前后的临夏
        3.2.6 古城建制演变历程
    3.3 历史中的商贸重镇
    3.4 明清时期临夏古城的格局特征
    3.5 明清时期临夏古城商业格局空间特征研究
        3.5.1 古城商业网络的形成
        3.5.2 古城商业类型
        3.5.3 古城商业布局
        3.5.4 古城商业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临夏古城传统商业空间形态研究
    4.1 近现代临夏古城商业发展
    4.2 基于空间句法的临夏古城传统商业空间形态研究
        4.2.1 临夏古城整合度分析
        4.2.2 临夏古城可理解度分析
        4.2.3 基于古城路网与局部整合度的关联性研究
    4.3 基于POI的临夏古城传统商业格局研究
        4.3.1 传统商业类型
        4.3.2 城区商业业态的核密度分析
        4.3.3 古城清真寺与传统商业的关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临夏古城传统商业空间现状研究
    5.1 临夏古城商业空间活力现状调研
        5.1.1 问卷调查分析
        5.1.2 商业空间节点现状分析
        5.1.3 古城商业空间现状调研总结
    5.2 古城商业活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5.2.2 宗教文化的传承性
        5.2.3 功能的多样性
        5.2.4 交通的便捷性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临夏古城传统商业空间形态可持续发展策略
    6.1 可持续发展策略
        6.1.1 整体发展策略
        6.1.2 街区层面商业空间改进策略
    6.2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1.成果总结
    2.策略提出
    3.研究创新
    4.不足之处
    5.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临夏古城商业空间节点活力指数调查问卷
附录C 临夏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统计一览表
附录D 临夏历史城区空间变量参数表

(3)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古镇的保护利用价值
        1.1.2 重庆古镇的丰富度
        1.1.3 边界空间的可塑性
        1.1.4 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的重要性
    1.2 相关概念
        1.2.1 文化保护型古镇
        1.2.2 核心区边界空间
        1.2.3 边界空间活力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研究现状解析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边界空间相关理论
    2.2 古镇边界空间的研究基础
        2.2.1 对历史文化遗产周边环境认识的发展
        2.2.2 边界空间对于古镇核心区的重要意义
        2.2.3 古镇边界空间的范围划定
    2.3 边界空间活力研究基础
        2.3.1 空间活力的定义与构成
        2.3.2 空间活力营造基础理论及营造要素
    2.4 古镇边界空间活力影响因素及量化分析方法
        2.4.1 古镇边界空间活力要素选取
        2.4.2 量化分析方法
        2.4.3 栅格数据处理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总体特征研究
    3.1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
        3.1.1 重庆古镇基本概况
        3.1.2 部分重庆古镇发展模式
    3.2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的发展过程与基本属性
        3.2.1 重庆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发展过程
        3.2.2 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的基本属性
    3.3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整体活力特征
        3.3.1 案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范围确定
        3.3.2 边界空间与周围环境活力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各类边界空间活力特征
    4.1 案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解析
        4.1.1 龙潭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解析
        4.1.2 龙兴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解析
        4.1.3 白沙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解析
    4.2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分类
        4.2.1 商业活动型边界空间
        4.2.2 文化延续型边界空间
        4.2.3 居住交往型边界空间
        4.2.4 社会服务型边界空间
        4.2.5 自然游览型边界空间
        4.2.6 案例古镇各类边界空间的分布
    4.3 案例古镇各类边界空间活力表征
        4.3.1 商业活动型边界空间活力
        4.3.2 文化延续型边界空间活力
        4.3.3 社会服务型边界空间活力
        4.3.4 居住交往型边界空间活力
        4.3.5 自然游览型边界空间活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构成要素解析
    5.1 道路系统
        5.1.1 龙潭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道路系统
        5.1.2 龙兴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道路系统
        5.1.3 白沙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道路系统
        5.1.4 各类边界空间可达性
        5.1.5 可达性相关分析
    5.2 功能业态
        5.2.1 龙潭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功能密度
        5.2.2 龙兴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功能密度
        5.2.3 白沙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功能密度
        5.2.4 各类边界空间功能密度
        5.2.5 功能密度相关性分析
    5.3 文化要素
        5.3.1 龙潭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文化要素
        5.3.2 龙兴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文化要素
        5.3.3 白沙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文化要素
        5.3.4 各类边界空间文化要素分布
        5.3.5 文化要素相关性分析
    5.4 绿地景观
        5.4.1 龙潭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绿地景观
        5.4.2 龙兴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绿地景观
        5.4.3 白沙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绿地景观
        5.4.4 各类边界空间绿地景观
        5.4.5 绿化程度相关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6.1 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边界空间活力营造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混合性原则
        6.1.4 适度化原则
    6.2 边界空间活力营造基础
        6.2.1 划定边界,整体保护
        6.2.2 合理发展,中介过渡
    6.3 各类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策略
        6.3.1 商业活动型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6.3.2 居住交往型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6.3.3 社会服务型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6.3.4 文化延续型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6.3.5 自然游览型边界空间活化策略
    6.4 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营造方法
        6.4.1 交通优化
        6.4.2 功能植入
        6.4.3 文化激活
        6.4.4 绿化提升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概念辨析
        1.3.2 研究对象
        1.3.3 时间范围
        1.3.4 研究内容
        1.3.5 研究方法
        1.3.6 研究框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历史街区形态研究综述
        1.4.1.1 国外研究
        1.4.1.2 国内研究
        1.4.2 品字街历史街区相关研究综述
        1.4.3 历史保护相关重要文件梳理
    注释
第二章 历史地理分析法的理论核心、效用与拓展
    2.1 理论发展与核心框架
        2.1.1 方法的提出与发展
        2.1.2 核心概念与框架
    2.2 方法运用效用
    2.3 中国实例应用与理论拓展
        2.3.1 中国实例应用——方法的适用性证实
        2.3.2 方法拓展方向——研究路线提升与差异背景下的理论拓展
    2.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背景
    3.1 城市发展背景
        3.1.1 城市行政区划变化
        3.1.2 城市发展历程
        3.1.3 城市形态时期划分
        3.1.4 历史城区发展
    3.2 街区历史发展
        3.2.1 1949年以前——门户之地
        3.2.2 1949至1978年——商娱中心
        3.2.3 1978年至今——历史旧街区
    3.3 街区的保护体系
    3.4 街区的用地权属
    3.5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单元划分
    4.1 平面格局类型划分
        4.1.1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4.1.1.1 街道分级与平面形制分类
        4.1.1.2 街道分级空间特征
        4.1.1.3 公共开敞空间分布
        4.1.1.4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4.1.2 地块格局类型划分
        4.1.2.1 地块分类与分布
        4.1.2.2 地块系列分类及细分
        4.1.2.3 地块格局层级划分
        4.1.3 建筑基底平面类型划分
        4.1.3.1 建筑基底平面分类
        4.1.3.2 建筑基底平面层级划分
        4.1.4 平面格局类型及层级划分
    4.2 建筑肌理类型划分
        4.2.1 建筑各类特征分类
        4.2.2 建筑肌理层级划分
    4.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4.3.1 土地利用分类分布
        4.3.2 土地利用层级划分
    4.4 形态单元划分
        4.4.1 形态区域等级划分
        4.4.2 形态单元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单元特征分述
        5.1.1 历史建筑单元
        5.1.2 传统街屋单元
        5.1.3 传统民宅单元
        5.1.4 小型空地与厕所单元
    5.2 单元特征总述
        5.2.1 空间分布特征
        5.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5.3 特征成因
        5.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5.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5.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5.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5.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6.1 单元特征分述
        6.1.1 早期集合住宅单元
        6.1.2 晚期集合住宅单元
        6.1.3 建国初期商业单元
        6.1.4 独栋私宅单元
        6.1.5 单位大院单元
    6.2 单元特征总述
        6.2.1 空间分布特征
        6.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6.3 特征成因
        6.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6.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6.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6.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7.1 单元特征分述
        7.1.1 旧改住宅单元
        7.1.2 开敞空间单元
        7.1.3 现代商住单元
        7.1.4 现代设施单元
        7.1.5 仿古商铺单元
        7.1.6 现代商务单元
        7.1.7 大型重建商业单元
    7.2 单元总体特征
        7.2.1 空间分布特征
        7.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7.3 特征成因
        7.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7.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7.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7.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
    8.1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
        8.1.1 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
        8.1.1.1 与城市发展周期同步的历时类型与特征演进
        8.1.1.2 与城市发展结构同步的共时类型分布
        8.1.2 呈现基本功能用地不断的形态演进
        8.1.2.1 基本功能用地的形态类型演进过程
        8.1.2.2 同类功能用地的形态演进模型构建
        8.1.3 各类形态单元特征对比
        8.1.4 与不同类型历史街区形态特征的差异对比
    8.2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发展影响力
        8.2.1 形态区域生成时期影响因素及特征关联
        8.2.2 形态区域生成后特征发展影响力解析
        8.2.3 小结
    8.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8.3.1 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8.3.2 历史街区形态最优发展模式探讨
        8.3.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模式评述
        8.3.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阶段及特征
        8.3.5 品字街历史街区保护界线优化建议
        8.3.6 小结
    8.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策略建议
        8.4.1 传统形态区域
        8.4.2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
        8.4.3 现代形态区域
    8.5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家、广东省、佛山市有关三旧改造(城市更新)政策文件汇总表
附录2: 地块实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3: 街区形态单元信息详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柞水县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历史古镇的保护研究现状
        1.4.1 国外历史古镇保护与研究现状
        1.4.2 国内历史古镇保护与研究现状
    1.5 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学的相关研究
        1.5.1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学的起源与研究现状
        1.5.2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学在历史古镇研究中的应用
        1.5.3 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学的理论应用
    1.6 柞水县凤凰古镇研究现状
    1.7 研究方法与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论文框架
2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现代演变及发展现状
    2.1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现状
        2.1.1 凤凰古镇建筑功能空间形态分布
        2.1.2 凤凰古镇建筑历史空间形态分布
        2.1.3 凤凰古镇建筑材料空间形态分布
        2.1.4 凤凰古镇建筑高度空间形态分布
    2.2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的现代发展简述
        2.2.1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形成与发展
    2.3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现代演变
        2.3.1 空间形态现代演变的社会背景
        2.3.2 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方法
        2.3.3 凤凰古镇各时期空间形态的形成过
    2.4 各阶段空间形态特征的对比分析
        2.4.1 历史空间形态延续性
        2.4.2 新旧空间形态的矛盾性
        2.4.3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
        2.4.4 凤凰古镇历史空间形态保护
    2.5 小结
3 凤凰古镇自然历史文化环境概述
    3.1 凤凰古镇的区位与职能
        3.1.1 凤凰古镇的区位与职能
        3.1.2 区位职能与空间形态
    3.2 凤凰古镇的自然地理环境
        3.2.1 山水地貌环境
        3.2.2 自然气候环境
        3.2.3 自然地理环境与空间形态
    3.3 凤凰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
        3.3.1 凤凰古镇的历史沿革
        3.3.2 凤凰古镇的文化经济
        3.3.3 历史文化因素与空间形态
    3.4 小结
4 宏观层级——凤凰古镇整体空间形态要素特征
    4.1 凤凰古镇的自然山水格局
        4.1.1 自然山水环境要素形态特征
        4.1.2 凤凰古镇的选址
        4.1.3 凤凰古镇的山水格局与空间形态
    4.2 凤凰古镇整体空间形态
        4.2.1 宏观空间形态结构
        4.2.2 整体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4.2.3 宏观三维空间形态特征
    4.3 小结
5 中观层级——凤凰古镇内部空间形态要素特征
    5.1 街巷空间形态要素
        5.1.1 街巷空间的整体结构
        5.1.2 凤凰古镇的历史老街空间
        5.1.3 凤凰古镇的新街空间
        5.1.4 凤凰古镇的巷道空间
        5.1.5 凤凰古镇的街巷节点空间
    5.2 建筑群落空间形态要素
        5.2.1 凤凰古镇建筑群落空间类型
        5.2.2 凤凰古镇建筑群落空间形态特征
    5.3 小结
6 微观层级——凤凰古镇的单体建筑空间形态要素特征
    6.1 凤凰古镇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6.1.1 传统合院民居建筑
        6.1.2 传统合院民居的类型研究
        6.1.3 非合院建筑
    6.2 凤凰古镇典型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6.2.1 两进坊居式天井院建筑空间
        6.2.2 无堂屋的四合院建筑空间
        6.2.3 两进四合天井院建筑空间
        6.2.4 生土民居建筑
        6.2.5 空间组合自由的砖混建筑空间
        6.2.6 空间形制规整的砖混建筑空间
    6.3 实体建筑空间连接方式
        6.3.1 串联型
        6.3.2 组落型
        6.3.3 阵列型
    6.4 小结
7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发展
    7.1 凤凰古镇的空间形态保护与设计更新策略
        7.1.1 宏观层级空间形态保护更新
        7.1.2 中观层级空间形态保护更新
        7.1.3 微观层级空间形态保护更新
    7.2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保护与发展构想
        7.2.1 凤凰古镇历史空间形态的保护
        7.2.2 凤凰古镇城市公共空间的补充
        7.2.3 凤凰古镇城市记忆空间的建立
    7.3 空间节点设计实践
        7.3.1 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缓冲空间
        7.3.2 空间节点的内部空间评估
        7.3.3 历史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
        7.3.4 历史街区内新建砖混建筑的改造
        7.3.5 非历史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改造及物理性能优化
        7.3.6 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活化
    7.4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6)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近代县域市镇体系的构成研究
    2.1 近代县域市镇体系的相关理论
    2.2 近代县域市镇体系的构成要素
    2.3 近代县域市镇体系的划分依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职能组合演变历程
    3.1 鸦片战争至济南开埠:功能单一的传统市镇
    3.2 济南开埠至民国初立:双重功能互补的近代市镇
    3.3 民国初立至济南设市:功能多重交叉的近代市镇
    3.4 济南设市至济南解放:一体化发展的近现代市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等级规模演变历程
    4.1 鸦片战争至济南开埠:层级分布相对均衡
    4.2 济南开埠至民国初立:高等级市镇快速发展
    4.3 民国初立至济南设市:标准市镇快速发展
    4.4 济南设市至济南解放:基层市镇发展缓慢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历程
    5.1 鸦片战争至济南开埠:倒“T”形发展的内闭型结构
    5.2 济南开埠至民国初立:“十”字形发展的半开放型结构
    5.3 民国初立至济南设市:“五轴三核心”的开放型结构
    5.4 济南设市至济南解放:“六轴三心十节点”的近现代结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影响因素探析
    6.1 开埠前政治军事与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6.2 开埠后新式社会经济格局的形成发展
    6.3 设市前交通网络和商业市场的近代化嬗变
    6.4 设市后政策战争因素和近现代化事业为主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7)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相关理论研究与综述
        1.3.1 关于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
        1.3.2 城镇空间演变理论的研究
        1.3.3 资源型城镇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
2 乌兰木伦镇概况及主要发展阶段
    2.1 乌兰木伦镇概况
        2.1.1 地理区位及交通
        2.1.2 自然条件及环境
        2.1.3 历史沿革及区划
        2.1.4 社会发展及人口
        2.1.5 社会经济及发展
    2.2 乌兰木伦镇主要发展阶段
        2.2.1 建矿前的农业生产阶段
        2.2.2 矿区初步建设形成阶段
        2.2.3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阶段
        2.2.4 地区产业及社会活力波动阶段
    2.3 本章小结
3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现状及演变历程
    3.1 城镇空间形态现状
        3.1.1 .形态的现状结构
        3.1.2 形态布局及规模
        3.1.3 形态的紧凑水平
        3.1.4 形态的边界分维
    3.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历程
        3.2.1 农业经济下的自然演变(1980—1987年)
        3.2.2 资源初探中的蓄力待发(1987—1993年)
        3.2.3 能源开采后的急剧扩张(1993—2000年)
        3.2.4 稳定发展中的近域扩展(2000—2010年)
        3.2.5 经济波动后的整体收缩(2010—2018年)
    3.3 典型年份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3.3.1 1980年空间形态特征
        3.3.2 1987年空间形态特征
        3.3.3 1993年空间形态特征
        3.3.4 2000年空间形态特征
        3.3.5 2010年空间形态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及规律
    4.1 城镇空间形态总体演变特征
        4.1.1 基本结构演变特征:组团网格—带状延展—网带混合
        4.1.2 扩展强度演变特征:缓慢扩展—较慢扩展—较快扩展—缓慢收缩
        4.1.3 扩展方位演变特征:纵向扩展—横向扩展—纵向收缩
        4.1.4 紧凑程度演变特征:空间紧凑—空间分散
        4.1.5 分维指数演变特征:总体增长—总体下降
    4.2 主要功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4.2.1 主要功能空间规模的演变特征
        4.2.2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密集型—行列型—单点型
        4.2.3 商业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点扩展—面扩展—面收缩
        4.2.4 公服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多点布局—中心疏解
        4.2.5 工业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多点共生—点状扩散—局部衰退
        4.2.6 绿地空间形态演变特征:点面分散—内部填充—外向扩展—融合发展
    4.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性总结
        4.3.1 “横向刚性、纵向弹性”的形态演变规律
        4.3.2 “多核带动、多点增长”的形态演变规律
        4.3.3 “契合地貌、干预渐强”的形态演变规律
    4.4 本章小结
5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动因
    5.1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动因
        5.1.1 地形地貌——形态演变的基础约束
        5.1.2 风向条件——形态演变的自然引导
        5.1.3 河流水系——形态扩展的制约引导
        5.1.4 小结
    5.2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动因
        5.2.1 煤炭资源——形态演变的核心驱动
        5.2.2 土地因素——形态内聚的市场牵引
        5.2.3 区位因素——形态张弛的相对作用
        5.2.4 道路交通——形态扩张的有力支撑
        5.2.5 目标定位——形态演变的政策引导
        5.2.6 小结
    5.3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其它动因
        5.3.1 商业服务——形态集聚的内部催化
        5.3.2 教育服务——形态稳定的内部凝聚
        5.3.3 医疗服务——形态稳定的重要支撑
        5.3.4 小结
    5.4 动因转化及与城镇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
        5.4.1 形态演变过程中的动因作用力强度转化特征
        5.4.2 动因“刚性——弹性”转化与城镇发展的“随动”机制
        5.4.3 动因“单向——双向”转化与城镇发展的“平衡”机制
        5.4.4 动因“单一——多元”转化与城镇发展的“分化”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问题及发展建议
    6.1 城镇形态的现存问题归纳
        6.1.1 空间结构的发展带动作用不足
        6.1.2 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且无序扩展
        6.1.3 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较低
        6.1.4 各组团空间的均衡性较弱
        6.1.5 形态边界仍需进一步优化
    6.2 关于城镇形态的发展建议
        6.2.1 构建适应城镇发展的空间结构
        6.2.2 引导城镇空间组团内向集聚
        6.2.3 实现多核带动的空间均衡发展
        6.2.4 优化城镇整体空间格局
        6.2.5 加强对形态边界的优化提升
    6.3 乌兰木伦镇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及建议
        6.3.1 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问题
        6.3.2 总体发展的建议性目标和原则
        6.3.3 区域发展及产业结构发展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项目及研究成果
图表录
致谢

(8)近代广东台山侨乡城镇地理初探(1840-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时段及区域
    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第一章 近代广东台山城镇发展的历史地理背景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章 侨乡的形成与侨乡网络的发展
    第一节 台山侨乡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台山侨乡网络的发展
第三章 广东台山侨乡城镇的发展与城镇体系的演变
    第一节 近代以前城镇及城镇体系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近代台山侨乡城镇体系的演变
第四章 台山县城城镇形态的演变
    第一节 台山县城外部形态的演变
    第二节 台山县城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
第五章 近代城镇体系与城镇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近代台山侨乡城镇体系演变的特征
    第二节 近代台山侨乡城镇形态演变的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9)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问题与方法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辨析
        1.5.1 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
        1.5.2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和保护规划实施评价
    1.6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相关研究综述
        1.6.1 对丽江古城不同空间类型上的研究
        1.6.2 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上的研究
        1.6.3 基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研究
        1.6.4 对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研究
        1.6.5 丽江古城与其他历史城镇的对比研究
        1.6.6 对束河、白沙的研究
        1.6.7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
    1.7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1.7.1 国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1.7.2 国内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1.7.3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
    1.8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基础
    2.1 历史城镇保护的发展历程及相关保护与发展思想
        2.1.1 国外历史城镇保护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历史城镇保护的发展历程
        2.1.3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思想和保护规划实施评价
    2.2 对丽江古城申遗文本的解读
        2.2.1 对申遗文本的解读
        2.2.2 申遗文本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要素
    2.3 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2013-2030)》的解读
        2.3.1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和发展的历程
        2.3.2 保护规划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的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对象、目的及内容
        3.1.1 评价对象和范围
        3.1.2 评价目的
        3.1.3 评价内容
        3.1.4 评价方法
    3.2 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指标的选取和确定
        3.2.1 研究中析出的评价要素
        3.2.2 现有研究中保护规划实施评价指标及评价因子
        3.2.3 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的建立
        3.2.4 保护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3.3 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及指标释义
        3.3.1 历史环境保护评价指标释义及评价标准
        3.3.2 历史文脉延续评价指标释义及评价标准
        3.3.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释义及评价标准
        3.3.4 支撑体系建设评价指标释义及评价标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
    4.1 大研古城遗产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价
        4.1.1 大研古城历史环境保护评价
        4.1.2 大研古城历史文脉延续评价
        4.1.3 大研古城经济效益评价
        4.1.4 大研古城支撑体系建设评价
    4.2 白沙民居建筑群遗产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价
        4.2.1 白沙民居建筑群历史环境保护评价
        4.2.2 白沙民居建筑群历史文脉延续评价
        4.2.3 白沙民居建筑群经济效益评价
        4.2.4 白沙民居建筑群支撑体系建设评价
    4.3 束河民居建筑群遗产区保护规划实施评价
        4.3.1 束河民居建筑群历史环境保护评价
        4.3.2 束河民居建筑群历史文脉延续评价
        4.3.3 束河民居建筑群经济效益评价
        4.3.4 束河民居建筑群支撑体系建设评价
    4.4 基于评价结果的问题总结与解析
        4.4.1 大研古城遗产区现状问题总结与解析
        4.4.2 白沙民居建筑群遗产区现状问题总结与解析
        4.4.3 束河民居建筑群遗产区现状问题总结与解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和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5.1 大研、白沙、束河保护规划实施评价对比分析
        5.1.1 大研、白沙、束河历史环境保护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1.2 大研、白沙、束河历史文脉延续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1.3 大研、白沙、束河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1.4 大研、白沙、束河支撑体系建设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2 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5.2.1 加快保护规划修编、颁布
        5.2.2 树立正确的保护与发展价值观
        5.2.3 加强管理、明确管理主体职能
        5.2.4 建立联动发展体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文章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因子评价层打分问卷
附录D:《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2013-2030)》用地规划图
附录E:保护规划编制时大研、白沙、束河用地性质分析图

(10)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本论文对清代庐州府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第四节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庐州府城镇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地形气候
        (二)河流水系
        (三)特色物产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区域战略位置
        (二)社会经济基础
        (三)独特文化氛围
    第三节 庐州府建置沿革与府域形成
        (一)庐州府建置沿革
        (二)清代庐州府府域的形成
第二章 庐州府城镇的地理分布与层级体系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城镇分布与概况
        (一)治所城市的地理分布
        (二)治所城市的历史变迁
        (三)市镇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城镇交通网络
        (一)水路交通
        (二)陆路交通
    第三节 清代庐州府域城镇中心地与市场空间
        (一)庐州地区的商品经济
        (二)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城市市场
        (三)庐州地区的市镇市场
    第四节 清代庐州府城市与地方层级体系
        (一)清代庐州府城镇的行政层级
        (二)清代庐州府城镇的经济层级
第三章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
    第一节 庐州府治所城市的外缘形态与城垣系统
        (一)城市的外缘形态
        (二)城墙与城门系统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街区道路布局与功能区划
    第三节 清代庐州府治所城市的空间规划及共性差异
        (一)传统的城治形态观点
        (二)清代庐州府城治的共性与差异
第四章 清代庐州府城镇人文景观的营造
    第一节 清代庐州府城治的古迹古建
    第二节 清代庐州府城治核心建筑的景观生成——以府城为例
    第三节 清代庐州地区自然景观的人文营造——巢湖个案考察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历史城镇商业发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触媒理论的邯郸广府古城活化设计研究[D]. 李聚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西北少数民族城镇传统商业格局研究 ——以临夏市为例[D]. 蒲发良.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重庆文化保护型古镇核心区边界空间活力营造研究[D]. 邵诗琪. 西南大学, 2021(01)
  • [4]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D]. 黄利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柞水县凤凰古镇空间形态特征及保护更新策略研究[D]. 张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近代历城县市镇体系演变研究[D]. 杜聪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
  • [7]乌兰木伦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及动因研究[D]. 王嘉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近代广东台山侨乡城镇地理初探(1840-1949年)[D]. 刘睿珺. 暨南大学, 2020(08)
  • [9]世界遗产地丽江古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 刘洋.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清代庐州府城镇历史地理研究[D]. 徐亚哲. 安徽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历史名镇商业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