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盛唐儒家美学品类考察省

早盛唐儒家美学品类考察省

一、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之检省(论文文献综述)

曲辉[1](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孔庆蓉[2](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岳佳[3](2019)在《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研究》文中认为袁宏道的诗学思想产生于晚明文学革新的复杂场域系统中,其六朝诗学观念自然与性灵文学思潮的发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独特的个体小传统对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的形成和演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魏晋风度与“适”“狂”处世态度的影响,劲质楚风与绮丽吴风的交叉影响,前代诗论家诗学观念的启发等等,分别从历史文化场域、地域文学场域及诗学场域三方面建构起袁宏道的六朝诗学观念,并使之显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袁宏道对六朝诗学的接受主要是从诗人、诗史、诗学术语三个维度把握的。于六朝诗人之中,惟推举陶渊明、谢灵运二人,以“诗趣”“淡”评陶,以“诗料”论谢,并将陶渊明奉为最高审美典范“真性灵之宗”。从诗歌发展史角度来看,为摆脱传统的影响,他提出了“六朝无诗”说与“乐府不相袭”论两个特殊命题,在明代诗坛可谓独树一帜。基于文学革新观,他指斥六朝诗歌为“恶诗”“无诗”;基于通变诗史观,又认同六朝诗歌对唐诗发展的草创之功,袁氏对六朝诗歌的态度十分复杂矛盾。在诗学术语上,袁宏道对六朝诗学术语多有借鉴和承续,主要有“趣”“淡”“奇”“韵”“真”“性灵”“通变”等等,其中“趣”“淡”“奇”“韵”“真”是袁氏对诗歌审美特质的把握,“性灵”是对诗歌本质的认知,“通变”是对诗学发展的体悟。袁宏道倡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有利于迅速廓清拟古导致诗道寝弱的颓势,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直露俚俗的流弊。在与复古派、六朝派的六朝诗学观念对读中,展现革新语境下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的新变与偏狭。虽然袁氏对六朝诗歌整体上持否定态度,但从接受美学来讲,亦勾勒出六朝诗歌在晚明性灵文学思潮下的接受情况。本文深入探讨袁宏道对六朝诗人、诗史地位的评价以及其中透露出的诗学观念。通过历时性与共时性比较,分析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对前人的扬弃与继承,同时也探讨袁氏在性灵诗论观照下对六朝诗歌评价的局限性与偏颇性。

孙乾[4](2017)在《王维隐逸思想中的审美意识研究》文中认为盛唐文人出于种种原因、不同心态选择了隐居终南山。王维的一生和终南山结下不解之缘。对儒释道的兼收并蓄和圆融通用,使王维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隐逸思想,既有着关注黎民百姓、济世忧民的儒家情怀,又有着冲和恬淡、闲适自在的佛道思想。这种具有特质的隐逸思想蕴含着深厚丰富的审美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自然审美意识、宗教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王维的山水情怀倾注在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创造中,所写山水形象具有画的直观性,富有诗的意境,诗画结合,深入地表现了自然美,既体现了主体的审美体验和哲学思考,又呈现了大自然的空灵幽静之美。王维观照山水获得的不仅仅是心灵的愉悦,更是形成一种山水人格,人与山水融为一体,主体与外物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和真正的平等默契。儒释道三家思想在王维身上得到了几乎难分彼此的整合交融,形成了诗人宽广深厚圆融丰富的哲学理念。无论是隐是仕,始终是以儒为体,庄禅思想只是安顿心灵的避难所,体现为一种以儒为体,庄禅为用的哲学思想。他深刻地把握了庄禅思想的精髓,以庄说禅、参禅悟道,在虚静的生活状态下,将禅宗的宗教体验转化为审美体验,表达了对“心物融合”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就个体性审视而言,王维的一生都在自觉修炼内在的道德品格,不断加强内在的道德修养,努力实现儒家君子人格理想。从社会性来观照,王维一生都在自觉践行儒家的仁政理想,尽管他的政治理想和实际的政治运行有一定的距离。他以温和正直的性格面对仕途坎坷,追求内心的和谐和以中和为目的的价值取向。浮躁已成为当下中国“国民性批判”中最频繁的词汇。寂静的终南山也变得越来越喧嚣。我们这个时代收获的是科技,失落的是文化。收获的是物质,失落的是精神。当代人出现了“精神危机”,人类需要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而王维的隐逸思想及所蕴含的审美意识对我们追求德性、内心宁静和诗意栖居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

张兰芳[5](2015)在《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领域涌现出的无数名家杰作之所以为人敬仰,缘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人类艺术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新创造。追求独创性风格,历来是创作者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对风格问题进行理论研究,也是众多理论研究者所关注的热门论题。目前,关于古代艺术风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门类艺术的具体研究或断代研究上,而将古代各门类艺术视作一个整体,从宏观层面对其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至今付诸阙如。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对古代各门类艺术所具有的共性风格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影响古代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作了系统性分析研究。本文认为风格的形成与事物发生的原因之间具有共通性,可从地点、时间、人物三个维度予以思考。风格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创作主体通过艺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中所呈现出的稳定而独特的整体风貌与艺术特色,由此提出地理环境、时代环境和创作主体是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艺术风格是三者融会贯通、共同作用的结果。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从类型学意义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作了研究。本文在对古代艺术风格类型理论发展脉络梳理概括的基础上,发现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之间具有类型化的趋向,划分的依据与角度不同,所得风格类型也不同。由此提出从“形”、“意”、“文”、“法”、“气”五个方面来建立古代艺术的基本风格类型:简约与繁丰、含蓄与明快、素朴与华丽、谨严与疏放、阴柔与阳刚,以实现多重审美角度下对古代艺术风格的全面观照。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对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和品评特征作了研究。风格一般特征是各门类艺术都具有的共性特征,任何层面的艺术风格都必然具备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变异性以及归属性特征;对风格品评特征的概括,基于古人对风格品评的重视,常采用“以物譬喻”、“分级品第”的方式品评作家、作品风格,由此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话语系统,风格品评的意象化、品第化特征,代表了古人认识与理解风格特征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对风格发展的规律、路径及对后世创作的影响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古代艺术风格不断承传发展,符合辩证法发展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就是“通变”;由于不同时代创作主体始终秉持“师古”、“师造化”、“师心”的发展路径,推动艺术风格在保持历史继承性的同时不断发展嬗变。古代艺术风格影响后世艺术创作是必然的,且历时越久,风格面目越多,为后世所提供的资源储备与典型范式也就愈加丰厚,受顾颉刚“层累说”思想启发,本文提出古代艺术风格以“层累”态势影响后世艺术创作,且主要通过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展开,体现为内容的衍生、演变与形式的延续、拓展。

邵大为[6](2015)在《文化名楼的历史还原》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名楼是一道建筑景观,也是一道文学景观。名楼文化包含建筑、文学、绘画等艺术层面的内容,也关系着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还涉及到地理、职官等制度层面的内容。它是多学科的交叉命题,具有“文化窗口”的意义。文章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交待了研究缘起、对象和思路。当下文化名楼的研究多局限在纯文学的范畴,以编修《楼志》为最终成果,前者未能将文学和历史有机联系,后者的类别意识常造成楼史信息的割裂和遮蔽。本文以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江州庾楼、鄂州南楼五座名楼为考察对象,从时序角度呈现五楼本身的兴废历史,同时观照其变迁过程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一章描述了黄鹤楼的历史变迁。鹤楼显名于盛唐,到北宋时已为江南形胜,但在南宋毁圮百年,元代始逐渐复兴,明清两朝鹤楼作为治乱之象征,得到频繁重建,地位尊贵,最后一座鹤楼毁于清末,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始获重建。本章还对历代黄鹤楼的形制作了一些呈现。第二章考述了鄂州南楼的兴废过程。南楼与鹤楼毗邻于蛇山之上,南楼创建于唐,北宋重建后因附会名人轶事而闻名,南宋鹤楼毁圮时南楼盛极一时,但随着鹤楼复兴,南楼逐渐衰微。本章还廓清了南楼历史上的别名问题,对南楼和蛇山上其他楼阁之间的关系作了辨析。第三章呈现了江州庾楼的显晦状况。江州庾楼因纪念东晋名人庾亮而得称,因附会庾亮轶事而闻名。庾楼在中晚唐已为江州名胜,北宋时和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于江湖,南宋庾楼宴集颇盛,楼名益着。元代以后庾楼逐渐衰微,明代清两朝虽不断经修,但楼名难复两宋之盛。本章还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名人轶事的转移现象作了一些解释。第四章考订了滕王阁的建废历程。滕阁创自唐初,在唐代已经历数次重建,五代时因特殊的政治原因和地理位置获得新生,北宋时得到精心修缮与维护,南宋时三毁三建并移址城上,滕阁在元代因政治身份再次获得两次重建。鉴于前人成果之丰,本章暂未对明清以后的滕阁之建葺展开考述。第五章再现了岳阳楼的盛衰面貌。岳阳楼的楼体是岳阳城西门之城楼,可追溯到六朝的巴陵城楼,唐前期称作南楼,经张说题诗后楼名始着,李白、贾至等盛唐诗人题咏后定名岳阳楼。岳阳楼在唐代的建葺不可考,宋代以后始有重建记载。北宋的三次重建确立了岳阳楼的地位,影响深远。岳阳楼在南宋以后的变迁有待后续补充。结论总结全篇。对所谓的“历史规律”进行了反思,揭示了文学作品在文化名楼形成和演进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文学书写的意义不仅只是对楼阁本身的描绘,还全面记录了名楼形成过程中所关联的诸多制度层面的信息。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再现文化名楼的楼史变迁及兴衰过程,并借以呈现名楼生成的历史文化图景。最后提出名楼研究应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也可作时代、地域、景观类型三个维度的拓展,从个体研究走向整体研究。

朱小聪[7](2014)在《“诗必盛唐”说中的复古观》文中指出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建立明朝,推行革除胡俗回复汉唐风貌的政策,在思想文化领域引起强烈的震动,士人们争相以“复古”进行标榜,期望复归汉唐盛世。复古思潮的发展,在成化、弘治年间开出繁花,于正德、嘉靖年间结出果实。其中,以“文必秦汉”与“诗必盛唐”为口号的“前七子”占领文学高地,引领了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发展,既使复古思潮广为流行而深入人心,又使复古成为明代文学的主旋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有研究很少从“诗必盛唐”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在现有的文献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诗必盛唐”这一口号进行发掘,力争使“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研究更加深入。绪论部分从回顾20世纪以来明代诗歌研究史开始,描述对于“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写作的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在明代复古思潮的源流的背景下,考察“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兴起,“前七子”复古运动的儒道思想资源,以及对于这一运动的评价。第二章具体考察“诗必盛唐”的内涵,从“诗必盛唐”口号的选取、意象思维特点、由“李何之争”来探讨“诗必盛唐”以及“文必秦汉”与“诗必盛唐”共同构成“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理想三个方面,梳理“前七子”复古运动基本内容。侧重从盛唐诗歌意象思维及“李何之争”所体现出的“诗必盛唐”观的复杂内涵入手,努力揭示“诗必盛唐”的清晰面貌。第三章论述明代的“唐宋诗之争”。梳理明代及其以前的“唐宋诗之争”的脉络,及以清初三大儒对“唐宋诗之争”的态度为侧面考察“前七子”的复古观,侧重从辨体的角度把握“唐宋诗之争”在“前七子”复古运动中地位及对他们复古理论的影响。第四章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分别考察“前七子”及其后学的诗学理论与创作特色。结语部分就理学与复古运动及唐宋派与“前七子”两个维度,论述了复古思潮在“前七子”主将退出主流诗坛之后的发展,在努力把握这一阶段学术的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前七子”复古运动复兴儒学的实质与“情”“法”交融的理论特点。

姜乃菡[8](2014)在《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文中研究表明钟馗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捉鬼大神,他脱胎于中国道教信仰,最初在原始道教和上层统治阶层受到推崇,在经历了与民间信仰的融合后,成为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最受欢迎的捉鬼大神。钟馗信仰诞生以后,随着道教徒和文人对钟馗的不断神化,逐渐形成了以钟馗捉鬼为基本框架的钟馗故事。唐五代时期的钟馗故事以钟馗捉鬼为主要内容,同时兼及钟馗赶考、钟馗报恩等多个故事情节,涉及虚耗、唐玄宗等人物,这一时期的钟馗故事带有明显的道教色彩,在结构上与道教授经故事和神女降真故事异曲同工。宋元以后钟馗信仰与钟馗故事分流,钟馗故事的宗教色彩淡化,在前代钟馗故事的基础上形成钟馗嫁妹故事。明清时期钟馗故事完成文学化的转变,在文学作品中,钟馗从最初的道教信仰神变成典型的文学人物,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被逐渐放大,家庭亲属关系变得复杂,在由神到人的转变过程中,与明清公案故事和爱情故事融合,故事情节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对钟馗故事文本演变轨迹的梳理,可以看出钟馗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侧重不同的情节单元,在不同的时代文本形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将钟馗故事置于整个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下考察,就会发现不同的情节单元和文本形态表现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形态和演变轨迹。本文采用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最大限度地搜集钟馗故事的相关文本,按照时代的先后和文本形态的不同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钟馗故事相关的文化内涵和演变轨迹的分析,考察钟馗信仰的文学化历程和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探讨钟馗故事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互动关系。论文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总结。首先对二十世纪以来的钟馗故事研究做一个整体的概括。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的优缺点,针对钟馗故事研究的不足,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介绍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特点、优势及其对本文的指导作用。第一章是钟馗故事演变轨迹的综述,以魏晋至唐五代、宋元和明清三个阶段为基点,从人物、情节、文本形态三个方面对钟馗故事的演变进行分析,从文学文本的角度对钟馗故事进行整体把握,为钟馗故事文化内涵的分析,提供一个全局性的文本演变概观。第二章以钟馗捉鬼故事为主要研究对象,这是钟馗故事最重要的情节单元,与钟馗的起源和钟馗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钟馗捉鬼故事相关文本的分析,揭示钟馗信仰在历代的演变,探讨钟馗信仰背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的演变轨迹。对一些涉及钟馗的具体问题,诸如钟馗之缘起、钟馗与道教、钟馗与佛教、钟馗与民间信仰进行了重新解读,通过对《太上洞渊神咒经》在唐五代传播的考察,得出钟馗可能为道教所造之神的结论。第三章以钟馗嫁妹故事为切入点,梳理钟馗嫁妹故事相关的文本,探讨钟馗嫁妹故事背后隐藏的中国古代婚嫁文化,以及婚嫁文化内涵对钟馗嫁妹故事在情节、人物、文本形态上的影响。运用敦煌愿文《儿郎伟》中的《障车文》,对钟馗嫁妹故事的起源进行探讨,是这一章的主要创新点。通过对中国古代婚嫁文化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礼法制度的演变方式和演变轨迹。第四章分析钟馗赶考故事的文本演变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尤其科举制度的演变轨迹,总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与选官制度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在历朝历代的变化。通过对钟馗进士身份、钟馗应举不捷等情节的考察,揭示中国古代武举制度在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及其对士人生活的影响。另外从中国古代科举选官文化中“相人术”的角度,对钟馗貌丑和钟馗貌丑落第进行了分析,展现了相人术在选官制度中的重要性以及科举制度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衰落的景象。第五章是钟馗报恩故事与中国古代王权主义。钟馗报恩故事以《唐逸史》为发端,与钟馗之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章以报恩对象和报恩原因在不同时代的转变为切入点,梳理了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演变轨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礼法制度背后中国古代王权主义历代的变迁。中国古代王权主义最初以王权即皇权的形态出现,周以后随着礼法制度的完善,封建王权分化为皇权与相权两个部分。在南北朝以前,贵族势力强大,以皇权为中心的贵族王权是王权主义的基本模式。隋唐以后,寒族势力上升,至宋完成士人阶层对政权的掌控,王权主义在这一时期转变为以皇权为中心的士大夫王权的模式,明清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开始衰落,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因皇权的过度集中而变得无法调和,最终导致清末封建制度的崩溃。附录为文献综述,采用文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按照魏晋至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分期梳理与钟馗信仰和钟馗故事相关的文献材料,每一个时代分段则按照文本形态再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

王向东[9](2014)在《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文化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是明清扬州地区名门望族的代表。该家族从明嘉靖朝状元、隆庆朝首辅李春芳到清末民初骈文大家李详(审言),绵延三百余年,创造了多方面的辉煌:作为科举家族,它为明清两朝输送的人才仅进士就有11名;作为仕宦巨族,它创造过“九世一品”的家世传奇;作为忠义之家,它在明清易代之际产生多位忠烈和大批遗民;作为文学家族,它留下诗集、文集、传奇多部,对明清时代扬州地方文化甚或中国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作为艺术家族,它孕育过“扬州八怪”主要成员李鱓、书法家李佳言以及诗、书、画“三绝”的人才多名。多面多样的文化成就使昭阳李氏家族足以比肩当时江南江北诸多名门大族。勾勒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文化状貌、挖掘李氏家族文化内涵、探究李氏家族文化持续繁盛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梳理明清时期扬州地区的文脉,进而探究其文化繁荣鼎盛的内在根源与机制、认识传统文化的演进规律。昭阳李氏家族诗书继世、俊彦云集,从首辅李春芳到礼部尚书李思诚,从忠烈李长倩、李信到遗民李长科、李长祚、李沛、李沂、李淦、李法,从史学家李清到艺术家李鱓、书法家李佳言,从昭阳诗派主要成员李沂、李国宋、李麟到才女李季娴、李国梅,杰出人物既将李氏家族的文化成就具象化,也衬托出李氏家族文化土壤的肥沃与深厚。在家族文化的背景上研究文化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的真相和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亦更能切近历史的真实以及杰出人物的心灵真实。本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根据兴化图书馆馆藏四卷本《李氏世谱》等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述李氏家族成员的世系和主要成员,梳理家族分支迁移的走向。《李氏世谱》将李春芳及其弟李齐芳的子嗣分为十二房。本章主要涉及李春芳子嗣情况,考证各房比较突出的人物及其事迹。第二章简述李春芳生平、仕历并剖析其为政理念,还“青词宰相”以恪尽职守、剀切正直的本来面目,考论其主要历史功绩。李春芳有着比一般士人更为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君子修其身,穷则俗易而乡人化,达则纪饬而国人正。”他的为政理念十分明确,即以民为本、抚民如子,与之相应的,其为政绳尺便是安静悃幅、勤政务实。繁律严尺使民无措,安静悃幅以培元气,这既是李春芳得诸前贤的宝贵经验,也是他在参与政务时所坚持贯彻的理念。与野心勃勃、善于大破大立的改革派相比,李春芳缺乏的不是政治才具或为官经验,甚至也不是所谓的政治魄力,而只因抱定以民为本的理念,务求安静悃幅,所以他不变革、“不折腾”。李春芳的主要政绩则有:组织起草并促成《宗藩条例》刊行,对嘉靖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节缩度支、爱惜民力,为隆庆之世的“土木不兴、府藏盈溢”打下基础;筹画边图、整顿边事,为隆庆和议保驾护航。另外,作为昭阳李氏家族新局面的开创者,李春芳为家族奠定的优秀传统如知恩图报、刚方正直、慷慨好义、豁达淡定等在后世子孙中都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呈现。第三章分类统计并考证李氏家族成员在明清两代三百余年中的科举和仕宦情况,其中进士11人,举人28人,中会试副榜者1人,中乡试副榜者16人;各级各类行政官员50余人,各级学官20余人。在统计基础上,探讨该家族俊彦迭出的原因,分析表明:良好的家族风气、精心选择的婚姻圈、重视举业的家庭教育方针、文化仕宦家族类型的确立所起到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等,都为该家族科甲鼎盛、簪缨联翩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第四章首先重新厘定了忠烈、遗民与非遗民的概念和范畴。明遗民是时空层面已由明入清、情感归属和心理认同却始终指向明朝因而拒应清朝科举、拒仕清朝的士人;忠烈在“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方面比遗民更加决绝,但正因他们壮烈地与故国同陨,彻底失去了时间上孑“遗”的可能;对旧朝并无认同感或虽具遗民意识却名节有亏、行为失检者的则属非遗民。其次考证明清易代之际昭阳李氏家族成员中忠烈和遗民的活动及其在明代的仕宦经历,重返历史现场,还原李氏忠烈和遗民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抗暴御侮的民族精神。其三,在认真解读史料的前提下推翻邓长风所确定的李乔的遗民身份。在明清之际的李氏家族成员中,李乔是一个较为奇特的存在。《重修兴化县志》、《续纂句容县志》、《李氏家传》等方志史料述其仕宦经历止于明末,对他于易代之际的选择与之后的去向语焉不详。邓长风认为李乔与其兄李嗣京同属消极对抗型遗民。笔者据《明季南略》、《甲乙事案》、《明季甲乙两年汇编》等甲乙史料,确认李乔是弘光朝文官中率先髡发的积极迎降者。第五章主要展示李氏家族成员的文学成就。以科举起家发迹的昭阳李氏家族文人云集,文学着述多元多面、多姿多彩。本章剔除文学之外的杂着,搁置李清的文学着述(详见第六章),钩稽李氏家族成员的文学着述达150种之多。在朱彝尊等前贤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昭阳诗派”及其与李氏家族成员的文学活动、诗歌创作之关系,着重解读李沂和李国宋、李瞵等李氏诗人的诗歌及其所反映的生活状况。第六章以“生平手不释卷,尤潜心史学,着作宏富”的李清为研究对象,补考其着述30余种,考证单篇文章4篇;深入研读李清着述的我国现存明代唯一的判词专集《折狱新语》:该着作反映了当时以劝善为旨归的法律价值取向、平如止水的法律追求,表现出推官李清智慧风趣的判案风格,还折射着晚明时期的社会生活样态,又以其文采飞扬、典雅丰赡、雍容华丽的文学色彩达到了法律与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终极和谐。就时事小说《梼杌闲评》的作者问题从《梼杌闲评》并未特意为李思诚辩冤、李清与《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作者陆云龙的关系、李清的书写习惯及其文学主张等方面进行考辩,结论是李清不可能是该小说的作者。第七章综述李氏家族女性诗人的情况,着重论述一代才女、“广陵闺秀”李季娴其人其诗其文。诗文兼擅的季娴是明末清初扬州地区的名门才女,一生丰富多彩而结局悲凉凄怆。其诗作蕴藉含蓄、摇曳多姿,却晕染着刻骨的寂寞与哀伤;其阐述佛理的“醒世之文”严密机智、神气秀朗,充满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被清朝第一谏臣季开生誉为“秀擅闺中、风高林下”的才女李季娴,以卓越的才华挑战了彼时女子“锦泊米盐、才湮针线”的宿命,在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营造出一片葳蕤华茂的女性风景。李氏家族另一位重要的女性诗人是李国梅,其诗作从体式上看众体皆备,就风格而论则真率朴质、清新而不乏刚健,尤其难得的是她有着十分强烈的女性自觉,敏锐地感觉到女性与时代和社会的格格不入,并试图冲破禁锢、挣脱束缚、实现自我价值。李国梅用她的诗歌代表彼时的杰出女性发出呐喊,对女性所遭受的制度和文化压抑提出了严正的抗议。第八章考述昭阳李氏家族的艺术人才及其艺术成就,尤其是“扬州八怪”主要成员李鱓的绘画与题画诗的成就及特点。李鱓在绘画方面一是转益多师、遍历繁华却能不为春色所拘囿,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卓然成一大家;二是精研笔墨、巧妙用水,对绘画技法进行了卓越的探索;三是取材广泛、无物不画,赋予画作以难能可贵的平民性,大大拓展了文人画的表现领域;四是能在画作中率性地表现出恣肆汪洋的主体意识与回归自我的莫大勇气。就题画诗而言,李鱓的现存题画诗一则串联着诗人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二则堪称其儒者人格的生动写照,三是表现出与正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美学风格,为后世提供了独特的诗歌审美体验。

谷元江[10](2013)在《汉末草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康有为说:“书莫盛于汉”,’汉末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②在中国书法史上更是个极为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空前的书法盛况,职业书家和前所未有的书法理论及书法批评论着,从根本上改变了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它不再是“壮夫不为”的“雕虫小技”,而成为士大夫品评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书法被称为一门线条的艺术,草书最具代表性。本文将目光锁定在汉末一百年左右的历史,通过文字学、历史学立足书法学来探究汉末草书发展的真实状况,重点探讨学界一直以来对这个时间段有争议的几个问题:问题一:书法为何在汉末发展成为一门独立艺术?问题二:为何在汉末出现了空前的草书盛况?问题三:针对“张芝创今草书”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张芝到底能否创出今草?在当时草书家频出的情况下韦诞为何评出张芝为“草圣”?问题四:汉末行书、楷书与草书有什么关系?盛唐狂草书的出现根源性在哪?文章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从草书的名实出发,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的实物资料分别从名和实两方面来理清草书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概念;第二章从汉末“草书热”,章草的不断发展乃至成熟到“张芝创今草”的历程来探索草书在汉末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针对汉末书法为何能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进行追问。通过分析汉末草书的特征,如对草书中“势”“象”等美的追求,对草书书写难易快慢的论辩,“任情恣性”式的情感投入导致的狂草萌芽等特点,着重强调了汉末草书在推动书法艺术化进程中的强大作用;又结合汉末道家思想、书家、书法理论、专业机构、书写工具等进行综合论证,书法在这时发展成一门独立艺术的根源性;第五章讲述汉末草书对行书、楷书、狂草等书体发展演变和对“二王”书风形成的影响。

二、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之检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之检省(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二、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
        (二)不足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一)艺术的概念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一)完整性
        (二)广泛性
        (三)时代性
        (四)民族性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一)时代背景
        (二)艺术体裁
        (三)艺术风格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二)祛魅的需求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二、乐府曲目创制
        三、歌辞记录
        四、乐舞表演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一、对汉诗的注释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一、乐府分类研究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四、汉、魏诗之辨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小结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袁宏道诗学观念形成与演化的场域系统
    1.1 袁宏道诗学观念形成与演化的历史文化场域
        1.1.1 魏晋风度与经典解构
        1.1.2 “适”“狂”的处世哲学与“吏隐”心态
    1.2 袁宏道诗学观念形成与演化的地域文学场域
        1.2.1 荆楚文化的熏陶
        1.2.2 吴中文化的浸染
    1.3 袁宏道诗学观念形成与演化的诗学场域
        1.3.1 七子派对袁宏道文学革新的促动
        1.3.2 徐渭、汤显祖对袁宏道性灵文艺观的发引
第2章 袁宏道六朝诗人论
    2.1 陶诗乃真性灵之宗
        2.1.1 “陶公有诗趣”
        2.1.2 “唯淡不可造”
        2.1.3 崇陶是否为崇苏的延续
        2.1.4 崇陶的文学史意义
    2.2 “谢公有诗料”
        2.2.1 “诗料”之内涵
        2.2.2 情景论与文学创作之关系
        2.2.3 以“诗料”论谢之旨趣
第3章 袁宏道六朝诗史观
    3.1 “六朝无诗”说辨析
        3.1.1 “六朝无诗”说提出的理论生态
        3.1.2 “六朝无诗”说及其与袁氏诗学观的离合
        3.1.3 “六朝无诗”说的意义与影响
    3.2 “乐府不相袭”论考察
        3.2.1 魏晋乐府的变体意识
        3.2.2 对复古派拟古乐府的评议
        3.2.3 袁宏道的拟古乐府创作
第4章 袁宏道对六朝诗学术语的接受与发展
    4.1 诗歌本质论:“性灵”说
        4.1.1 “性灵”的六朝溯源
        4.1.2 “独抒性灵”对六朝“性灵”说的承续与发展
        4.1.3 袁宏道与复古派“性灵”说的异同
    4.2 文学发展观:“通变”论
        4.2.1 “通变”的六朝溯源
        4.2.2 “穷新极变”对六朝“通变”论的承续与发展
        4.2.3 袁宏道与复古派论“变”的异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王维隐逸思想中的审美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终南隐逸风尚与王维隐逸心路历程
    1.1 终南隐逸风尚
    1.2 王维隐逸心路历程
第二章 王维隐逸思想的构成与特质
    2.1 隐逸思想的流变
    2.2 王维隐逸思想的构成
    2.3 王维隐逸思想的特质
第三章 王维隐逸思想中的自然审美意识
    3.1 山水情怀:自然审美意识的形成
    3.2 山水诗画:自然审美意识的外化
    3.3 山水人格:自然审美意识的主体
第四章 王维隐逸思想中的宗教审美意识
    4.1 以儒为体庄禅为用
    4.2 审美体验:以庄说禅
    4.3 审美隐层:外禅内庄
第五章 王维隐逸思想中的社会审美意识
    5.1 仁德个体性审视
    5.2 仁政社会性观照
    5.3 中和价值性取向
第六章 王维隐逸思想中的审美意识对当下的启示
    6.1 终南“秀场”与现代社会的浮躁
    6.2 终南精神家园与现代诗意栖居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风格”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土地各以其类生——自然地理的印记
        二、声以俗移——人文地理的影响
        三、江山之助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 时代环境
        一、时代治乱与艺术风格
        二、经济兴衰与艺术风格
        三、主流思想与艺术风格
        四、统治者干预与艺术风格
    第三节 创作主体
        一、从类型化风格到个性化风格
        二、主体个性与艺术风格
        三、“文如其人”的再思考
第二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类型
    第一节 占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演进
        一、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萌芽先秦、两汉
        二、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形成——魏晋六朝
        三、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衍展:唐至明
        四、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总结:清
    第二节 五对基本风格类型
        一、简约与繁丰
        二、含蓄与明快
        三、素朴与华丽
        四、谨严与疏放
        五、阴柔与阳刚
第三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特征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
        一、独特性
        二、多样性
        三、稳定性
        四、变异性
        五、归属性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的品评特征
        一、风格品评的意象化
        二、风格品评的品第化
第四章 古代艺术风格的发展
    第一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规律
        一、“通变”的哲学基础
        二、“通变”的理论阐释
        三、“通变”规律的本质:“通”与“变”的辨证统一
    第二节 古代艺术风格发展的路径
        一、师古:尚“古”的文化传统
        二、师造化:求“真”的现实基础
        三、师心:创“新”的开拓精神
    第三节 古代艺术风格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一、“层累说”的启示
        二、影响的两种方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6)文化名楼的历史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对象选择
        一、唐宋楼阁文学的特点
        二、名楼的地理分布特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从修志到修谱——读“作家年谱”和“作品编年”的启示
        二、“还原”楼史——以线布点,注意小事件
        三、“还原”生态——以面承线,留意大背景
第一章 黄鹤楼的变迁
    第一节 唐前鹤楼的记载
    第二节 唐代鹤楼的闻名
        一、盛唐江夏地标
        二、中唐游宴胜地
        三、晚唐游踪不绝
        四、唐代鹤楼之貌
    第三节 宋代鹤楼的存毁
        一、北宋江南形胜
        二、南宋毁圮百年
        三、宋末终获重建
        四、宋代鹤楼之貌
    第四节 元代鹤楼的复兴
        一、元代鹤楼文人游踪
        二、元末鹤楼毁于战火
        三、元代鹤楼之貌
    第五节 明代鹤楼的频建
        一、明前期的重建
        二、明中叶的大修
        三、明后期的再建
        四、明末毁于兵乱
        五、明代鹤楼之貌
    第六节 清代鹤楼的地位
        一、清前期频繁重建
        二、清中叶地位尊贵
        三、清后期由盛转衰
        四、清代鹤楼之貌
第二章 鄂州南楼的兴废
    第一节 南楼的来历
        一、前贤诸说质疑
        二、南楼因方位得名
    第二节 南楼的扬名
        一、方泽其人和元佑重建
        二、山谷题诗和南楼扬名
    第三节 南楼的鼎盛
        一、孝宗乾道重建和南楼题咏之盛
        二、宁宗庆元重修
        三、宁宗嘉定再建
    第四节 南楼的衰落
    第五节 南楼与鹤楼的消长
    第六节 南楼名称考辨
        一、关于“安远楼”
        二、关于“楚观楼”
        三、关于“白云阁”和“白云楼”
        四、从“宋南楼”到“清南楼”再到“今南楼”
第三章 江州庾楼的显晦
    第一节 庾楼的得名
        一、庾楼之“称”——庾亮和江州的渊源
        二、庾楼之“名”——附会庾亮的“登楼”轶事
    第二节 庾楼的兴盛
        一、唐代庾楼初露气象
        二、北宋庾楼大放异彩
        三、南宋庾楼宴集之盛
    第三节 庾楼的衰微
        一、元代庾楼存而未毁
        二、明代庾楼移址重建
        三、清代庾楼名声复起
    第四节 庾亮轶事转移的历史地理原因
        一、“武昌”、“浔阳”的区划演变
        二、“武昌”、“鄂州”的地名演变
第四章 滕王阁的建废
    第一节 唐代兴建
        一、滕阁之创建和首次重修
        二、盛唐滕王阁之存毁
        三、中唐滕王阁重建考辨
        四、晚唐重建和滕阁诗歌
    第二节 五代新生
        一、江西的政治归属
        二、洪州的地理特点
        三、滕王阁的乱世新生
    第三节 北宋大修
        一、宋初王勃故事的流传
        二、北宋前期的维护
        三、北宋后期的大修
    第四节 南宋重建
        一、建炎之火与绍兴重建
        二、乾道重建与移址功过
        三、意外之火及稍后重建
        四、宋元之际的政治形势
        五、宋元之际的滕阁文学
    第五节 元代复建
        一、元世祖至元末的重建
        二、元惠宗至元初的重建
第五章 岳阳楼的盛衰
    第一节 岳阳楼的来历
        一、楼体之来历
        二、名称之演变
    第二节 岳阳楼的重建
        一、庆历重修
        二、元丰重建
        三、政和再建
        四、南宋以后的重建(待补)
结论
    一、“乱世则废”——对所谓“规律”的反思
    二、“楼因文名”——谈文学作品的价值
    三、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
    四、从个案研究走向整体研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成果
后记

(7)“诗必盛唐”说中的复古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明代“复古”概论
    一 复古之缘起
    二 复古之精神资源
    三 复古之平议
第二章 “诗必盛唐”的内涵
    一 “诗必盛唐”的选取及意象思维特点
    二 由“李何之争”谈“诗必盛唐”
    三 “文必秦汉”与“诗必盛唐”
第三章 明代唐宋之辨
    一 历代唐宋诗之争概述
    二 明代唐宋之辨概述
    三 诗学辨体理论中的明代唐宋之辨
    四 一种视角:唐宋之辨在明末清初
第四章 前七子的辨体诗学与创作
    一 “前七子”主将的诗学理论与创作
    二 “前七子”后学的诗学理论与创作
余论在“后七子”之前
    一 理学与复古诗学
    二 唐宋派与“前七子”
参考文献
致谢

(8)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二十世纪钟馗故事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及写作目的
第一章 钟馗故事形态演变综述
    第一节 魏晋至唐五代时期:钟馗信仰的时代
    第二节 宋元时期:钟馗信仰与文学并存的时代
    第三节 明清时期:钟馗故事的多样化时代
第二章 钟馗捉鬼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
    第一节 钟馗缘起概述
    第二节 魏晋至唐五代:钟馗的道教时代
        一、钟馗与洞渊派:钟馗可能为道教所造之神
        二、钟馗与五道将军:敦煌佛道融于民间信仰
    第三节 宋元时期:钟馗的民间信仰时代
        一、宋代政教关系与宗教政策
        二、钟馗与门神
    第四节 明清时期:钟馗的文学时代
        一、钟馗信仰完成民间信仰的转变
        二、钟馗故事宗教性衰落与文学性增强
第三章 钟馗嫁妹与中国古代婚嫁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婚嫁习俗概述
        一、唐宋以前之婚嫁:婚嫁习俗的原始渐变期
        二、唐宋及其以后之婚嫁:婚嫁习俗的礼法完善期
第二节 唐五代时期:障车风俗与钟馗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一、驱傩词与障车文
    二、障车文与障车风俗
    三、障车风俗与钟馗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节 宋元时期:配偶神、兄妹婚禁忌的融合与钟馗小妹
        一、配偶神与钟馗
        二、上古兄妹婚禁忌与钟馗小妹
        三、理学观念下的婚姻观与兄妹婚情节的缺失
    第四节 明清时期:伦理、世俗并存的婚俗与钟馗嫁妹
        一、从明清婚俗看礼、俗之变的三种模式
        二、伦理化与世俗化融合的钟馗嫁妹故事
第四章 钟馗赶考与中国古代科举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概述
        一、隋以前的选官制度:选才以贵的前科举时代
        二、隋及隋以后的选官制度:士庶无别的科举时代
    第二节 唐五代时期:科举制度礼法化与进士钟馗
        一、唐代科举初兴与钟馗应举不捷
        二、唐代制举与终南山进士
    第三节 北宋南宋时期:重文轻武的科举政策与钟馗武举不捷
        一、武举制度之缘起
        二、重文抑武的统治理念与钟馗武举不捷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异化与钟馗落第
        一、科举中的相人术与钟馗貌丑落第
        二、明清科场官场腐败与钟馗落第
第五章 钟馗报恩与中国古代王权主义
    第一节 中国古代王权主义概述
        一、周至南北朝的王权主义:以皇权为中心的贵族王权时代
        二、隋至清的王权主义:以皇权为中心的士大夫王权时代
    第二节 唐宋元时期:报帝王之恩与皇权的集中
    第三节 明清时期:久丧不葬与封建王权的衰落
        一、帝王之恩淡化与明清王权衰落
        二、钟馗报朋友之恩与清代丧葬习俗
结语
附录:钟馗故事文献综述
    第一节 魏晋至唐五代相关文献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相关文献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文化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概貌
    第一节 明清昭阳地理文化
    第二节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的开端与规模
    第三节 李春芳后裔的世系与成员
第二章 李春芳:昭阳李氏家族新局面的开创者
    第一节 李春芳的生平、仕历与为政理念
    第二节 李春芳的历史功绩
    第三节 李春芳确立的昭阳李氏家族精神传统
第三章 作为科举与仕宦家族的明清昭阳李氏
    第一节 昭阳李氏家族明清两代的科举情况
    第二节 昭阳李氏家族明清两代的仕宦情况
    第三节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门第常青探因
第四章 易代之际的的明清昭阳李氏家族
    第一节 忠烈、遗民与非遗民
    第二节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的忠烈和遗民
    第三节 李乔遗民身份辨伪
第五章 作为文学家族的明清昭阳李氏
    第一节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成员的文学着述
    第二节 “昭阳诗派”与李氏家族成员的诗歌创作
    第三节 李驎的遗民情怀及其诗歌创作
第六章 李清的着述与成就
    第一节 李清着述综述
    第二节 《折狱新语》:明代法制文化的代表作
    第三节 《梼杌闲评》作者非李清考论
第七章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的女性文学
    第一节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的女诗人考述
    第二节 诗文兼擅李季娴
    第三节 堪比须眉李国梅
第八章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明清昭阳李氏家族的书画家考述
    第二节 李鱓及其绘画艺术
    第三节 李鱓题画诗简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10)汉末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草书之名实
    第一节 草书之实
    第二节 草书之名
第二章 汉末草书发展状况
    第一节 空前的“草书热”现象
    第二节 章草书的进一步规范和普及
    第三节 “张芝创今草书”
第三章 汉末草书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汉末草书的风格化倾向——尚势
    第二节 草书实用与审美的冲突——《非草书》与《草书势》
    第三节 草书书写的难易快慢之辩——“匆匆不暇草书”
    第四节 个性化表现——“任情恣性”式的情感融入
    第五节 狂草的萌芽——关于《冠军帖》与“一笔书”
    第六节 西州草书流派的形成——对草书笔法继承、变革、传授的关注
第四章 汉末草书繁盛的原因
    第一节 道家思想影响下的个体意识觉醒
    第二节 鸿都门学的兴起
    第三节 文人士大夫的热情、积极参与
    第四节 “象”“势”等新兴书法美学命题的产生
    第五节 笔、纸等书写工具的改进与催化
第五章 汉末草书的影响
    第一节 加速了行书的进一步成熟
    第二节 反作用于楷书的萌生
    第三节 奠定了狂草书发展的基础
    第四节 促成了“二王”书风的形成
    第五节 使书法沿着书写实践和理论双线发展
结语 汉末草书的书法艺术史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初、盛唐儒家美学范畴之检省(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袁宏道六朝诗学观念研究[D]. 岳佳. 河北大学, 2019(08)
  • [4]王维隐逸思想中的审美意识研究[D]. 孙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4)
  • [5]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研究[D]. 张兰芳. 东南大学, 2015(08)
  • [6]文化名楼的历史还原[D]. 邵大为. 武汉大学, 2015(10)
  • [7]“诗必盛唐”说中的复古观[D]. 朱小聪. 南昌大学, 2014(02)
  • [8]钟馗故事的文本演变及其文化内涵[D]. 姜乃菡. 南开大学, 2014(04)
  • [9]明清昭阳李氏家族文化文学研究[D]. 王向东. 扬州大学, 2014(12)
  • [10]汉末草书研究[D]. 谷元江. 山东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早盛唐儒家美学品类考察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