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

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

一、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利[1](2021)在《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生长剥落机理的研究》文中指出高效、洁净、低碳是煤电发展的趋势,提高蒸汽参数是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发展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方向。但是,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剥落问题导致的堵管引发爆管等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制约着机组的性能和可靠性。深入研究锅炉高温受热面合金材料的氧化速率、管壁温度、蒸汽侧氧化皮的应力和粘附性等问题,有助于揭示氧化皮生长与剥落的机理与规律,为锅炉高温受热面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依据。本文在探索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速率的基础上,对水平烟道高温末级过热器垂直管束管壁温度、氧化皮的生长应力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同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从原子角度对蒸汽侧内外层氧化皮界面的粘附特性和断裂韧性进行计算。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以铁素体-马氏体钢NF616和HCM12A为研究对象,根据Backhaus和Topfer实验数据,推算出较低温下磁铁矿层的铁扩散系数;讨论了用于计算铁铬尖晶石层铁扩散系数,且与氧活度相关的系数Rv、RI。估算基体/铁铬尖晶石层界面、磁铁矿层/超临界水蒸气界面处的氧活度。最后,由Wagner氧化理论,计算了不同温度超临界水蒸气环境下NF616和HCM12A的氧化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模拟的氧化增重值与有关文献的实验值比较接近;氧化皮内氧活度是连续的,而在铁铬尖晶石层/磁铁矿层界面处铁扩散系数是不连续;空洞有可能在铁扩散系数最小的位置和铁铬尖晶石层/磁铁矿层界面位置形成。(2)基于热偏差理论和过热器管的局部能量和质量平衡,提出了一种计算管壁温度的方法。考虑烟气侧的积灰,计算了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分布;同时利用本文的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速率计算方法,将氧化皮/超临界水蒸气界面温度做为氧化皮的生长温度,对蒸汽侧氧化皮厚度进行了估算。将不同服役时间下锅炉过热器管氧化皮厚度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对,结果比较接近。由于烟气冲刷强烈,迎风弯管处壁温突然升高。烟气沿受热面高度方向的温度分布不均匀性对最终壁温计算结果影响很大。(3)根据广义平面应变问题的应力平衡关系,将氧化皮生长应变引入胡克定律,同时考虑管子所承受的内部压力,推导了氧化皮生长应力的计算表达式。分析了不同管径和不同横向氧化应变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皮环向应力值远大于径向应力值和轴向应力值;位置靠近磁铁矿/铁铬尖晶石界面时,环向应力值较大,在这个界面上容易出现氧化皮的膨胀和剥落;管径越小,氧化皮环向应力值和轴向应力值越大;氧化皮的环向应力随着受热管蒸汽侧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生长应变的横向分量对氧化皮应力有较大影响。(4)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外氧化层/内氧化层界面,即Fe3O4(001)/FeCr2O4(001)界面的粘附功、界面能、界面断裂韧性以及电子结构和价键,为建立客观的蒸汽侧氧化皮断裂韧性指标提供依据。当(001)面的原子层数大于15层和13层,Fe3O4板和FeCr2O4板可达到各自体相的特征。研究了 12种不同终端组合的界面模型,不同堆积位置对界面结合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Fe3O4(001)-FeO终端/FeCr2O4(001)-Fe终端构成的Model E具有最大的粘附功和界面断裂韧性,热力学上更稳定,此构型可能是氧化皮生长过程中的实际原子构型。界面处电子结构表明界面原子之间存在离子/共价键和金属键。

唐渊哲[2](2020)在《新型功能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其环境污染物监测和吸附脱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环境污染物的脱除和检测对人类工作和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已开发的各种脱除和检测方法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较高,而性能普遍不能满足人类当下的需求。开发高效传感器材料和吸附剂材料,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利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对环境污染物进行检测和脱除的研究。虽然MOF和COF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结构复杂,且具有结构可调性、官能团可设计性等优点,但是大多数报道的MOF和COF材料化学稳定性较差,大大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因此,本文针对特定分离体系和检测对象,通过开发新的材料制备和修饰方法,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高化学稳定的MOF和COF材料,并且系统地研究了其在环境中污染物检测和吸附分离方面的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离子液体(IL)诱导形成多碘离子进行高效碘捕获的策略。本工作将对碘有强作用力的离子液体封装入具有超高孔隙率结构的PCN-333(Al)中,使得该IL@MOF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对碘的强作用力和足够大的孔体积。制备的IL@MOF复合材料中IL中的溴离子可以很容易地和中性的碘分子形成多碘离子[I2nBr]-,而多碘阴离子可以与IL中的咪唑阳离子之间产生强库仑力,因此使IL@MOF复合材料对碘具有强作用力。另外,实验表明IL诱导形成多碘离子的过程是可逆的,说明合成的IL@MOF复合材料对碘吸附具有很好的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IL@MOF复合材料在碘蒸气和碘溶液中的吸附量分别是7.35 g/g和3.4 g/g,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所有碘吸附材料。这项工作为加强中性分子和主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通用方法,有望在各种中性分子的吸附分离过程中得到应用。2、利用固化诱导的荧光增强和吸附诱导的集浓效应,同时实现了对抗生素的检测和吸附脱除。在此,我们合成了两种配体1,4-苯二脒盐酸盐(PAHC)和4,4’-联苯二脒盐酸盐(DPHC),并与AIE荧光配体1,1,2,2-四(4-醛基-(1,1’-联苯))乙烯(ETTC)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两种孔径不同的多孔荧光超薄纳米片材料,即,F-CTF-1和F-CTF-2。合成的两种F-CTFs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和高孔隙率。由于AIE基团通过骨架刚性化被固定在材料的骨架上,因此制备出的材料具有比配体ETTC更高的荧光性能。荧光检测实验表明,F-CTF-1和F-CTF-2对硝基呋喃(NFs)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检测限远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其他传感器材料。同时,F-CTF-1和F-CTF-2对NFs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可以从不同的抗生素里检测出NFs。另外,通过吸附实验证明,F-CTF-1和F-CTF-2对NFs的吸附效率超过99%。以上结果表明,F-CTFs能快速、有效地检测和去除NFs类抗生素,在水质检测、废水处理和环境修复等方面具有实用价值。3、开发了含缺电子苯并噻二唑官能团的超薄荧光CTF纳米片,实现了从各种富电子胺类中选择性检测芳香伯胺(PAAs)。利用锚定和稀释效应,将ACQ效应的苯并噻二唑单元,即,4,7-二bei’jing’hua’gon(4-醛基苯)-2,1,3-苯并噻二唑(BTDD)单体,通过和PAHC单体的缩聚反应,成功构筑到F-CTF-3材料。由于锚定和稀释效应使得BTDD片段在2D-CTF框架中分布均匀,因此F-CTF-3具有比BTDD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F-CTF-3对PAAs的荧光检测具有出色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再生性能。另外,机理分析表明,F-CTF-3与芳香伯胺之间的淬灭过程是由F-CTF-3与芳香伯胺之间构成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基态非荧光络合物实现的。4、开发了一种新型含醚结构的疏水多孔有机聚合物,并将其用于PU海绵涂层,实现了高效油水分离。利用季戊四醇(PET)和ETTC合成了一种富含多醚结构的超疏水材料,即E-POP-1。通过将E-POP-1浸涂在亲水的聚氨酯海绵上,得到E-POP-1@PU海绵。实验结果表明,E-POP-1@PU海绵具有超疏水性、高弹性、强机械稳定性和多级孔结构,这些都有利于进行油水分离。油水分离实验表明,E-POP-1@PU海绵对油/有机溶剂的吸附量高达44-82 g/g,经过100次吸附循环仍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吸附能力。另外,E-POP-1@PU海绵通过泵的辅助,可以连续、稳定地收集水中的油/有机溶剂。5、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有共轭结构的高荧光性能的COF材料,实现了对抗生素的选择性检测。利用碱催化的羟醛缩合反应,将两种没有荧光的配体2,4,6-三甲基-三嗪(TT)和2,4,6-三甲基-1,3,5-三(4-醛基苯)苯(FTTD),合成一种具有高荧光性能的COF材料,即F-COF-2。通过材料表征发现F-COF-2具有高荧光性能,这是因为在合成过程中TT和FTTD之间形成共轭结构,使得制备出的材料的荧光性能明显增强。利用F-COF-2对抗生素进行荧光检测,发现F-COF-2对NFT和NZF检测的LOD值分别为3.35和9.64 ppb,说明F-COF-2对NFT和NZF的检测具有高灵敏性。同时发现F-COF-2对NFT和NZF的检测具有高选择性和再生性能。这种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主要是因为F-COF-2与NFT和NZF之间具有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的共同作用所致。

刘兴满[3](2020)在《ns2np0-型同核双原子间(Be2,Zn2)化学键的构筑与键特性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键作为化学的基本研究领域之一,是构成整个化学世界的粘合剂,是构成化学大厦的基石。在各种类型的化学键中,金属-金属(M-M)键的探索一直是化学键领域中最为热门的主题之一,金属特别是过渡金属原子因其复杂多变的电子的占据以及轨道杂化形式成为深入了解电子结构,轨道相互作用,催化等反应机理和相关化合物性质的沃土并继续挑战着人们对化学键的认知。对于ns2 np0型(第2族和12族)的同核双原子分子而言,按照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其表观化学键级为零,尽管由于电子相关效应导致两个原子之间存在微弱的相互作用,因而两个原子之间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化学键。目前,对于这类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缩短两个原子之间的距离和加强两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两个方面。对于后者,一般的策略是在M2轴两端引入吸电子的基团如F,CN-等夺走处于M2σ反键轨道上的一对电子从而形成M-M单键(σ键),或者是引入强给电子能力的π酸配体例如CO,氮杂卡宾NHCs等构筑M=M双键(σ+π)。这种方式是同时从(向)M2中夺走/供给偶数(2)个电子从而形成M-M化学键。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理论计算手段来研究这种通过逐一地给(夺)电子的策略所构筑的Be-Be/Zn-Zn(主要讨论Be-Be)之间的电子结构以及化学键特性,并揭示内部的化学键本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利用π酸配体如CO,氮杂卡宾NHCs等作用于M-M(M=Be,Zn)两端只在M-M之间构形成经典的双键(σ+π)而难以继续构筑第二个π键的困境(这种方式破坏了M-M之间原有轨道对称性),我们创新性地从M-M的赤道平面上引入四个s1-型给电子配体L(L=Li,Na,K,Cu,-BeF,-BeCl等),首次在M-M之间实现了简并的Be=Be和Zn=Zn双π键(无σ键)。2.由于一个s1-型给电子配体只能向M-M片段提供一个电子,因此,可以通过调节s1-型配体的数目来调控M-M之间的键级。在简并的Be=Be双π键体系D4h-Be2X4(X=Li,Na)的基础上,沿着Be-Be轴方向继续引入两个s1-型给电子配体可以实现Be≡Be三重键。特别地,我们首次报道了一个包含经典的完美的Be≡Be三重键的分子,D4h-Be2X4K2。分析D4h-Be2X4的静电势图,我们很好地解释了这种Be≡Be三重键合的Be2X4Y2(Y=Li,Na,K)分子的反弯曲构型。这种协同的给电子策略证明:使用s1-型给电子配体可以让s区和ds区的元素通过p轨道的重叠而构筑化学键的,并且中心金属Be和Zn呈现为负的氧化态。3.同利用s1-型给电子配体逐一向Be2中空的成键轨道提供电子策略类似,从M2片段上逐一挪走电子同样可以调节Be-Be键级。我们通过脒基自由基配体以侧基配位的方式同时抓取两个Be原子(这种结构经验证为全局能量最低结构)并通过增加脒基自由基数目逐步减少Be2片段上电子,成功地在中性条件下构筑了奇数电子的Be-Be键。与此同时中心Be原子的杂化形式也随着脒基配体的数目同步发生改变。

张北[4](2019)在《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及作用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芳香类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是目前水处理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其中,酚类污染物属于原型质毒物,部分为环境激素,对人类及动物的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危害。由于酚类污染物在水环境中具有分布广、毒害作用大及生物降解性差的特点,传统生化处理方法难以奏效,亟待开发适宜对路的处理方法。本论文基于氧化石墨烯等石墨烯类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特性,针对不同物化特性的酚类污染物,开发了多种具有环境功能的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研究了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氧化及催化氧化去除性能及作用机理,实现了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分离及氧化降解,为酚类污染物的有效去除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处理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优化了氧化石墨烯制备工艺,开发了具有吸附及磁分离性能的磁性氧化石墨烯,对比了吸附材料对水中对硝基酚和对叔丁基酚的去除性能,阐明了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作用机理。调控了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高锰酸钾和石墨粉的比例,优化了低温反应、中温反应和高温反应的温度控制和反应时间,改善了投料方式及洗脱、干燥过程,得到了质量均一、性能优良的氧化石墨烯。为增强氧化石墨烯分离回收性能,通过原位共沉淀的方式将磁性氧化铁颗粒附着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制备得到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在外加磁场的条件下实现了有效分离回收及循环再生。结构性能方面,氧化石墨烯具有丰富的羟基、羰基、羧基及环氧基团,能够通过Fe-O-C共价键与磁性氧化铁结合。污染物去除方面,对硝基酚结构中的对硝基基团属于吸电子基团,能降低苯环π电子云密度,可作为π电子受体。氧化石墨烯片层中存在部分sp2杂化区域,存在丰富的π电子,可作为π电子供体。因而,氧化石墨烯能够通过较强的π电子转移相互作用吸附去除对硝基酚。氧化石墨烯对水中对硝基酚的吸附量可达268.5 mg/g。对叔丁基酚中的对叔丁基基团属于供电子基团,能增强苯环π电子云密度,可作为π电子供体。磁性氧化石墨烯在边缘、缺陷等结构中存在电子空缺点位,可作为π电子受体。因而,磁性氧化石墨烯能够通过π电子转移相互作用吸附去除对叔丁基酚。此外,氧化石墨烯与磁性氧化石墨烯对酚类污染物还存在疏水相互作用、氢键作用等,从而增强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2)原位利用氧化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废酸,开发了具有吸附及氧化性能的氧化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对比了复合材料对水中对甲酚和对叔丁基酚的去除性能,阐明了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氧化作用机理。在制备氧化石墨烯过程中加入高锰酸钾,与废酸中二价锰离子共沉淀生成氧化锰,进而附着到氧化石墨烯片层,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结构性能方面,与传统δ-MnO2不同,复合材料中的锰主要以α-MnO2和Mn3O4的形式存在,氧化石墨烯与氧化锰通过Mn-O-C共价键结合。污染物去除方面,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能通过π键作用等吸附酚类污染物,氧化锰对酚类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降解产物能够重新附着到氧化石墨烯,从而通过吸附-氧化-再吸附进程,实现对酚类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其中,复合材料中的氧化石墨烯能够通过氧化Mn3O4中低价态的锰,增强氧化锰的氧化能力,提高氧化降解性能。与对甲酚相比,复合材料对水中对叔丁基酚具有更强的π键吸附作用和氧化降解性能,去除效果更好。此外,对叔丁基酚的氧化降解产物中包含多种开环产物,表明复合材料对酚类污染物能够通过开环反应实现有效的氧化降解。(3)构建了氧化石墨烯基反应活性单元,开发了具有吸附及催化氧化性能的氮掺杂石墨烯/氨基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对比了复合材料在高级氧化体系中对水中对甲酚和双酚A的去除性能,阐明了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催化氧化作用机理。基于氮掺杂石墨烯的催化特性,利用氨基介孔氧化硅调控氮掺杂石墨烯结构及表面特性,构建由介孔通道和氮掺杂石墨烯片层构成的催化反应活性单元,制备得到氮掺杂石墨烯/氨基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结构性能方面,氨基介孔氧化硅能够有效避免氮掺杂过程中氧化石墨烯片层堆叠问题,提高比表面积,增加介孔结构。同时,能够提高氮掺杂石墨烯在水环境叶中的分散性能,增强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此外,也可作为外加氮源,提高氮掺杂石墨烯中氮掺杂量,增强催化性能。污染物去除方面,复合材料中掺杂石墨烯能够催化过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单线态氧等活性氧,从而通过吸附-催化氧化进程实现酚类污染物的有效去除。与对甲酚相比,复合材料对双酚A具有更强的π键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等吸附作用。同时,高级氧化体系中的活性氧对双酚A具有更强的氧化降解性能,从而实现吸附后的有效氧化降解。复合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进程中既包括自由基反应,又包括非自由基反应。并且,复合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吸附与催化氧化存在协同作用,吸附作用能够增强π电子转移相互作用,提高催化氧化降解效果;酚类污染物的有效降解能够促进吸附进程,从而实现酚类污染物的有效去除。(4)结合上述研究工作,本研究针对不同物化特性的酚类污染物,梳理出适宜对路的处理方法:对于硝基酚等具有吸电子基团的酚类污染物,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对其具有较强的吸附去除能力,在吸附分离后可进行有效的污染物集中处置;对于烷基酚等具有供电子基团的酚类污染物,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不仅具有吸附能力,还能通过构建吸附-氧化、吸附-催化氧化体系,实现酚类污染物的氧化降解及矿化,从而实现污染物的有效去除。

许亚伦[5](2018)在《串联反应构建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稠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及药物中,具有较好的药物活性,如:除草、杀虫、抗肿瘤、抗真菌、抗疟疾、抗微生物、抗结核、等药物活性;除了在药物合成中被广泛应用外,在生物传感、分子识别、荧光探针等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通过简单、廉价、易得的催化剂催化多步串联反应用于高效构建结构复杂的含氮稠环类化合物,为结构复杂、类型多样的含氮稠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论文首次将固体杂多酸磷钨酸用于涡轮状酞嗪衍生物的合成,在磷钨酸的催化下,邻苯二甲酰肼与不饱和酮通过多步Michael addition反应以及环化缩合的串联反应,高效地构建了四取代的四环稠环结构的涡轮状酞嗪化合物,获得了具有三维结构的涡轮状四环稠环酞嗪衍生物且有较好的底物适用范围,扩展了 20种底物,获得高达95%收率,该方法学的建立为多取代四环稠环酞嗪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同时,本论文对四取代的涡轮状四环稠环酞嗪衍生物自组装过程进行了研究,使用SEM监测了其组装过程,并通过荧光、XRD、红外等辅助手段进一步对组装过程进行了佐证。通过电化学循环伏安法表明此化合物是n型结构的分子,具有还原性,并且对氨气具有较好的传感响应,在该类传感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首次通过1-茚酮衍生物与肉桂醛的Michael addition反应和环化串联反应高效构建了茚并环己烷类衍生物,扩展了 21个底物,最高获得了高达95%的收率。

高玉洁[6](2018)在《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的构筑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核能的发展,核废液的处理已逐步成为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之一。在稀释后的核废液中,最危险的是放射性137Cs+和90Sr2+离子,它们的半衰期约为30年,是核废液中β和γ射线的主要来源,且具有生物毒性。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具有高的结晶性、可调谐的孔结构、丰富多样的结构。离子型MOF的结构柔性和可功能化利于捕获特定的外来离子,使其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离子交换材料。将阴离子型MOF材料应用于去除和回收溶液中的Cs+、Sr2+离子对于放射性污染治理将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一些有机物如色素、农药等在工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这类有机物常含有有机阳离子污染物,且往往具有毒性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其在生态系统中长期存在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因而有必要发展高效的离子交换剂对其进行治理。本论文着重探索了具有阴离子型框架结构的MOF化合物[Me2NH2][In(TDC)2]·1.5DMA·1.5H2O(FJSM-InMOF;TDCH2 = 2,5-噻吩二羧酸,DMA =N,N-二甲基乙酰胺)的合成、表征及其对Cs+、Sr2+无机离子、阳离子型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性能。此外,合成并表征了具有中性框架结构的磁性MOF化合物Cu(TDC)(H20)-DMA。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得到了一例以二甲胺阳离子为抗衡阳离子的阴离子型MOF化合物[Me2NH2][In(TDC)2]·1.5DMA·1.5H2O(FJSM-InMOF);并可通过一步简易、直接、经济的合成方法实现该材料的克级制备;研究发现其具有耐辐照性。在溶剂热条件下构筑了一例具有中性框架结构的MOF化合物Cu(TDC)(H2O)-DMA,实现了该化合物的克级制备,研究表明Cu(TDC)(H20)-DMA具有反铁磁性质。2、开展了 FJSM-InMOF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应用于去除和回收溶液中的Cs+、Sr2+离子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例高效的无机-有机杂化离子交换材料,可选择性捕获Cs+、Sr2+离子,吸附量分别可达198.63和43.83 mg/g,超过了常见的商用Cs+、Sr2+去除剂;去除的残余浓度分别可低至1.2 ppb和2.6 ppb,去除率分别高达99.6%和99.9%;分配系数KdCs最高可达7.50×104 mL/g,KdSr最高可达9.49×105 mL/g。更为有意义的是,FJSM-InMOF交换Cs+离子的过程伴随着单晶到单晶的结构转化;Cs+离子交换后化合物分子式为 CsIn(TDC)2·1.5H2O·0.25MeOH(FJSM-InMOF-Cs)。FJSM-InMOF 优异的捕获Cs+、Sr2+能力源于路易斯碱性的羧基功能基团对Cs+、Sr2+离子强的亲和力、可交换的有机胺阳离子、结构的柔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协同作用。该研究首次通过单晶结构转化的研究,从微观尺度精确阐释了 MOF材料去除放射性离子的机理,对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3、系统研究了 FJSM-InMOF对亚甲基蓝阳离子的交换及降解性能,及其对百草枯农药阳离子的去除性能。研究对于发展金属有机框架离子交换材料应用于去除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重要意义。

柳玉辉[7](2018)在《Sm基功能化合物的熔盐电解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稀土材料的功能性与应用需求紧密结合,开发多种新型稀土材料,是促进稀土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和晶体无缺陷的熔盐电解法来制备Sm基化合物并实现其在磁、催化和光等领域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为目标。首先,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通过不同的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Sm(Ⅲ)与Ni(Ⅱ)、Co(Ⅱ)、Cu(Ⅱ)、O(Ⅱ)和S(Ⅱ)等离子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然后采用共电沉积法和阴极合金化法制备Sm基合金。使用X-射线衍射(X-ray dra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igh-resolution electron microscope,HRTEM)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制备的Sm基化合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并且着重研究了其磁、催化和光学性能。为了制备Sm基化合物,从Sm(Ⅲ)离子在熔盐体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出发,研究并探讨Sm(Ⅲ)离子在熔盐体系的扩散系数、平衡电位温度关系式和热力学参数。采用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开路计时电位法研究了Sm(Ⅲ)在LiCl-KCl-SmCl3-NiCl2、LiCl-KCl-SmCl3-CuCl2、LiCl-KCl-SmCl3-CoCl2和LiCl-KCl-SmCl3-KSCN熔盐体系的氧化还原机理及合金形成机理。测试结果表明,Sm(Ⅲ)与Ni(Ⅱ)、Cu(Ⅱ)、Co(Ⅱ)、O(Ⅱ)和S(Ⅱ)离子在熔盐体系中有发生共沉积反应形成Sm基化合物的可能性。为了合成单一相的Sm基化合物,对熔盐电解质的温度、组成和电流效率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以LiCl-KCl-SmCl3-NiCl2为熔盐电解质,研究电解工艺参数对Sm-Ni化合物的形貌和成相规律的影响,探讨了Sm-Ni化合物的晶体成核、生长、晶体结构和磁性能。以LiCl-KCl-SmCl3-CuCl2为熔盐电解质,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Sm-Cu树枝状晶体,探索其生长机制,研究其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以LiCl-KCl-SmCl3-CoCl2为熔盐电解质,成功获得了Sm-Co化合物,研究了其形貌与磁化强度、磁各向异性和温度的关系。以LiCl-KCl-SmCl3-KSCN为熔盐电解质,构建出一步制备稀土硫氧化物发光基质方法,同时将激活剂Eu3+和Tb3+掺杂到稀土硫氧化物Sm2O2S产物中,用荧光光谱对Sm2O2S:Eu3+/Tb3+转换发光及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研究。

刘仲恒[8](2017)在《SrxBi2Se3的拓扑超导电性和铋硫基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体为代表,层状化合物是探索新型超导材料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人们又发现了具有相同超导层BiS2层的层状超导体系,即铋硫基超导体。同样具有层状结构的Bi2Se3和Bi2Te3,由于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是典型的三维拓扑绝缘体。通过加压和掺杂,可以在Bi2Se3和Bi2Te3中诱导出超导电性,从而成为实现拓扑超导电性的重要途径。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锶金属插层在Bi2Se3中诱发了超导电性,并研究了淬火和磁性元素掺杂对Bi2OS2的超导电性的影响。本论文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在简要介绍拓扑绝缘体和拓扑超导体的基本概念、奇异的电子性质和材料实现后,我们重点讨论了基于拓扑绝缘体实现拓扑超导体的最新进展。我们详细讨论了 CuxBi2Se3和SrxBi2Se3的晶体和电子能带结构、哈密顿量模型和可能的奇宇称向列型超导电性。我们也简要介绍了包括NbxBi2Se3在内的三维拓扑超导体候选材料。在第二章中,我们全面回顾了铋硫基超导体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多样性,重点关注了载流子掺杂、高压和化学压力对超导电性的影响,以及该系列超导体中存在的超导电性和磁性共存现象。在第三章中,通过在拓扑绝缘体Bi2Se3中插入Sr原子层,我们首次在国际上合成了高质量的SrxBi2Se3单晶,并呈现出超导转变温度约为2.5 K的体超导电性。霍尔测量表明SrxBi2Se3是电子型的,载流子浓度(~2×1019cm-3)比CuxBi2Se3(~2× 1020 cm-3)低一个数量级。通过 Shubnikov-de Haas 振荡数据的分析,我们给出SrxBi2Se3存在拓扑表面态的输运证据,并且其电子能带结构比CuxBi2Se3更接近于母体Bi2Se3。而且SrxBi2Se3超导体在空气中很稳定,这对于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很重要。存在拓扑表面态以及与CuxBi2Se3相比更低的费米面和更稳定的体超导电性使得SrxBi2Se3成为研究拓扑超导体的理想材料。在第四章中,我们通过在高温下淬火先前报道为绝缘体的Bi2OS2,成功诱导了 Tc~4.7K的超导电性。霍尔效应的测量和科勒规则的服从表明其单带特性,具有低的电子型载流子浓度(1019cm-3)。结合XRD测量的分析表明发生了结构相变,很有可能形成了新的超导相。通过研究淬火的Bi2OS2的磁通动力学行为,我们发现其临界电流密度(Jc)比Bi4O4S3大3-4倍,点钉扎占主导地位。我们认为这是因为淬火使样品保留了许多杂质作为点钉扎中心。我们又研究了Mn掺杂对淬火的Bi2OS2超导体的影响,发现不仅抑制了超导电性,且存在超导和反铁磁性的共存。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Mn掺杂同时进入了超导的BiS2层和空间层。

刘利晨[9](2017)在《铁、钴、镍磷酸盐新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磷酸盐化合物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个分支,它结合了磷酸盐丰富结构化学的特征以及过渡金属优异的光、电、磁等性能的特性,因此成为了十分具有潜力的新型晶体材料并且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能源、磁性、催化剂以及肥料等许多领域。为了进一步丰富磷酸盐化合物的结构化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性能,人们开始尝试将氟原子引入到磷酸盐结构当中。氟原子引入磷酸盐化合物后,通常会取代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多面体或者与磷原子配位的氧原子位置,但与氧原子不同的是:氟原子与过渡金属配位后倾向于形成过渡金属原子间桥连原子而几乎不形成过渡金属与磷原子之间的桥连原子;氟原子与磷原子配位后倾向于形成端基。因此氟原子的引入不仅会改变磷酸盐化合物的组分,更是会改变其结构。虽然理论上氟磷酸盐有着丰富的结构,但是由于没有系统性的合成方法,氟磷酸盐的数量一直不多,其结构化学也亟需丰富。2011年Weller等人提出了“多氟少水”的水热法,一次合成了几十种氟磷酸盐,打破了氟磷酸盐难以合成的状况,但是Weller等人普遍缺乏对产物的磁性、电化学等其他性能方面的研究。本文借鉴并改良了 Weller的“多氟少水”水热法,一方面在配制反应物时以磷酸为溶剂,氢氟酸或过渡金属氟化物作为氟源,不加额外的水;另一方面是使用高浓度强碱溶液调控反应物酸碱度。作者利用改良后的方法合成了 5个含氟/含氯的过渡金属磷酸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解析,并研究了它们的磁性、热稳定性等方面性质或性能。主要成果如下:(1)以磷酸为溶剂,采用不额外加水的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具有二维阶梯状kagomé结构的镍氟磷酸盐晶体KNi3{P03[Fo.62(OH)0.38]}2(H2P04)F2。该化合物是三维框架结构,结构中的Ni八面体共面相连形成直线三聚体,三聚体相连在一起形成了平行于[1 0 0]晶面的二维阶梯状kagomé层。对该化合物进行的磁性测试表明,该化合物由于几何阻挫的影响,磁性表现为倾斜反铁磁性。(2)以氢氟酸和氟化钾作为氟源,磷酸作为溶剂,采用“多氟少水”水热法合成了过渡金属氟磷酸盐化合物K3Fe(P03F)2F2;以及使用KOH溶液调控反应物酸碱度的“多氟少水”水热法合成了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氟磷酸盐BaNiP04F。K3Fe(P03F)2F2是一维链状结构,一个铁八面体与两个[P03F]四面体交替连接形成单链状,K原子填充于结构空隙。红外以及热重结果表明在该化合物中可能存在一定的F与OH的无序。BaNiP04F是三维框架结构,其中的Ni八面体头尾共顶点相连形成链状,链与链之间通过[P04]四面体连接形成三维结构。红外与热重分析证实了这两个化合物化学式以及结构的正确性。(3)以KOH溶液调控反应物酸碱度,采用“多氟少水”水热法,合成了两个新型含氯的过渡金属磷酸盐 K6Ni2(HP04)2(P2O7)C12?4.36H2O 与 K6Co2(HPO4)2(P2O7)C12?4.36H20。对它们的结构进行解析后,可以发现该化合物是具有立方晶系的三维孔道结构。

康昆勇[10](2016)在《Ge-GeO2掺杂TiO2基压敏陶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小型化、多功能化、高稳定性成为电子设备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电路保护元件的压敏电阻器也朝着低压化、多功能化、高可靠性方向发展。TiO2压敏电阻具有大电容、低压敏电压、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在大气中一次直接烧结成具有电容、压敏特性的复合元件等优点,但至今还未解决非线性系数较小的关键问题,难以形成系列化生产,其应用领域受到极大限制。为充分发挥TiO2压敏电阻的优势,满足低压领域和高集成电路对低压压敏电阻的需求,本论文继续探索Ti02压敏电阻的非线性机理,试图采用多组元共掺杂的方法提高其非线性系数和进一步降低其压敏电压。选用Nb2O5、Ta2O5和V205作施主掺杂剂,CaCO3、BaCO3、SrCO3和Y203作受主掺杂剂,通过不添加或添加Ge或Ge02以及同时添加Ge和Ge02,采用传统的球磨-成型-烧结陶瓷生产工艺制备Ti02基压敏陶瓷样品,用XRD分析物相、SEM观察微观结构、EDAX分析元素含量、XPS分析元素化合价和TEM观察晶界结构,详细研究了Ge和Ge02单掺杂和共掺杂对不同施主和受主掺杂TiO2压敏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压敏性能影响。论文首先选用离子半径与Ti4+比较接近的Nb5+作施主、离子半径较大的Ca2+作受主,使用Nb205和CaCO3为掺杂剂,通过实验研究得到CaCO3压敏陶瓷的最佳掺杂含量、最佳烧结温度和最佳烧结时间,并讨论TiO2-Nb2O5-CaCO3压敏陶瓷的晶界势垒形成过程。研究表明,TiO2-Nb2O5-CaCO3压敏陶瓷的最佳掺杂含量为0.5mol%Nb2O5和0.5mol%CaCO3,最佳烧结温度为1400℃,最佳烧结时间为3h,此时非线性系数最大为a=6.6。TiO2-Nb2O5-CaCO3压敏陶瓷的晶界势垒形成过程是:TiO2内在引起的缺陷(Tii……,VTi,Vo)和Nb2O5、CaCO3掺杂引起的缺陷(NbTi,Ca"Ti)在晶界处形成耗尽层,在晶界处形成影响电子输运的缺陷势垒,使得电子通过隧道效应进行传输,从而产生了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电学性质。以此为基础,通过添加优良半导体单质Ge,研究Ge对TiO2-Nb2O5-CaCO3压敏陶瓷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Ge具有较低的熔点,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使受主离子Ca2+充分偏析在晶界,增大晶界受主态密度Ns;生成物GeO2促进晶粒生长,减小晶界宽度,进一步增加晶界受主态密度Ns,因此提高非线性系数α值。晶粒生长减少单位厚度内晶界数量n,且生成物GeO2也是优良半导体,GeO2固溶在TiO2晶格中提高晶粒半导化程度,因此降低了-CaC03陶瓷的压敏电压EB。当Nb2O5和CaCO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0.5mol%, Ge的掺杂浓度为0.1mol%时,TiO2-Nb2O5-CaCO3-Ge压敏陶瓷具有最高的非线性系数(α=10.6)、较低的压敏电压(EB=8.7V·mm-1)和最高的晶界势垒(ΦB=1.73eV)。同时,具有较低熔点的Ge充当烧结助剂,减少烧结温度约100℃,TiO2-Nb2O5-CaCO3-Ge压敏陶瓷最佳烧结温度为1300℃。通过改变施主,论文还研究了Ge对TiO2-Ta2O5-CaCO3压敏陶瓷的影响,得到相似结论。当Ta2O5、CaCO3和Ge的掺杂含量分别是0.2mol%、0.4mol%和0.9mol%时,在1300℃烧结3h的TiO2-Ta2O5-CaCO3压敏陶瓷具有高的α(α=10.2)、低的EB(EB=14.1V·mm-1)和高的ΦB(ΦB=0.95eV)。由于GeO2也是熔点较低的优良半导体,论文研究了GeO2掺杂对TiO2-Ta2O5-CaCO3压敏陶瓷的影响。研究表明,GeO2能够促进TiO2-Ta2O5-CaCO3陶瓷晶粒生长、减小晶界宽度、使受主Ca2+尽可能偏析在晶界,增大晶界受主态密度Ns,有益于提高非线性系数α和降低压敏电压Eb。当Ta2O5和CaCO3的掺杂浓度分别为0.2mol%和0.9mol%GeO2时,TiO2-Ta2O5-CaCO3-GeO2压敏陶瓷具有高的非线性系数α(α=9.8)、较低的压敏电压EB(EB=17.2V·mm-1)和高的晶界势垒ΦB(ΦB=0.92eV)添加Ge或GeO2对TiO2基压敏陶瓷都有显着影响且影响机制相似,于是论文进一步研究共掺杂Ge和GeO2如何影响其微结构和压敏性质。通过研究Ge和GeO2共掺杂对TiO2-Ta2O5-CaCO3、TiO2-V2O5-Y2O3、TiO2-Ta2O5-BaCO3和TiO2-Nb2O5-SrCO3等压敏陶瓷压敏性能和微结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添加Ge和GeO2,由于Ge和GeO2具有较低熔点,烧结过程中出现液相,为受主离子充分偏析在晶界提供有利条件,增加界面受主态密度Ns和晶界势垒高度ΦB,因此提高非线性系数α值;(2)添加Ge和GeO2,烧结过程中生成GeO, Ge2+由于半径较大偏析在晶界,进一步增加Ns和ΦB,进一步提高α值;(3)GeO2是优良半导体,GeO2溶进TiO2晶格提高了晶粒的半导化程度,因此减小EB。(4)GeO2促进晶粒生长,减小晶界宽度有助于减小势垒宽度XD,同时减少沿样品厚度方向的晶界数量n,从而进一步提高α值和减小压敏电压EB。论文最后选用离子半径和Ti4+十分接近的Ta5+作施主,离子半径和Ti4+相差较大的Ba2+作受主,通过精确测定施主掺杂剂Ta2O5和受主掺杂剂BaCO3的最佳掺杂含量并改进制备工艺,制备出非线性系数最大为α=15.7、压敏电压最小为EB=7.3V·mm-1的TiO2-Ta2O5-BaCO3-Ge-GeO2压敏陶瓷。

二、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论文提纲范文)

(1)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生长剥落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
        1.2.1 典型高温受热面管材氧化皮的结构及剥落特点
        1.2.2 合金的氧化动力学研究
        1.2.3 给水加氧对氧化皮生长和剥落的影响
        1.2.4 氧化皮的厚度计算方法
        1.2.5 氧化皮开裂的预测方法
        1.2.6 氧化皮的应力分析
        1.2.7 氧化皮内空穴的研究
        1.2.8 高温受热面管壁温度研究
        1.2.9 金属/氧化物界面第一性原理研究
    1.3 高温受热面氧化皮研究的问题和挑战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铁素体-马氏体钢表面氧化皮成分和己提出的氧化机制
    2.3 铁素体-马氏体钢氧化动力学计算模型
        2.3.1 氧化皮厚度的计算表达式
        2.3.2 磁铁矿层和铁铬尖晶石层铁扩散系数
        2.3.3 磁铁矿层/超临界水蒸气界面和基体/铁铬尖晶石层界面氧活度
        2.3.4 氧化皮增重与氧化皮内外层厚度的关系
        2.3.5 氧活度与归一化位置的关系
        2.3.6 计算过程
    2.4 结果和讨论
        2.4.1 磁铁矿层和铁铬尖晶石层的铁扩散系数
        2.4.2 氧化物增重计算值与实验值对比及误差分析
        2.4.3 氧化速率的比较和分析
        2.4.4 氧化皮内氧活度和铁扩散系数的分布
    2.5 选取不同的界面氧分压和与氧活度相关的系数R_V、R_I计算HCM12A氧化速率常数
        2.5.1 铁铬尖晶石层铁扩散系数
        2.5.2 基体/铁铬尖晶石层界面氧活度
        2.5.3 氧离子通量及其散度
        2.5.4 氧化皮内铁扩散系数、氧化增重、氧化速率、氧离子通量及其散度计算结果
    2.6 某电厂过热器管计算实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和氧化皮厚度预测
    3.1 引言
    3.2 高温过热器管壁温度计算方法
        3.2.1 工质质量流量
        3.2.2 热力约束条件
        3.2.3 各个管段蒸汽入口温度
        3.2.4 传热模型
        3.2.5 氧化皮生长速率
    3.3 管壁温度计算涉及的各种参数
        3.3.1 受热面积
        3.3.2 辐射系数
        3.3.3 热负荷
        3.3.4 传热系数
        3.3.5 不确定度
    3.4 应用实例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氧化皮厚度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对
        3.5.2 Tube X位置N处不同界面的温度和热流密度分布
        3.5.3 不同服役时间Tube X沿管长方向的氧化皮厚度分布
        3.5.4 不同服役时间Tube X沿管长方向不同界面的温度分布
        3.5.5 管壁温度和氧化皮厚度的不确定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热器管氧化皮生长应力分析
    4.1 引言
    4.2 氧化皮和基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推导
        4.2.1 模型假设
        4.2.2 坐标系统
        4.2.3 应力—应变关系推导
        4.2.4 边界条件及平衡条件
        4.2.5 等效应力的计算
    4.3 计算参数的确定
        4.3.1 内外层氧化皮厚度
        4.3.2 氧化物的生长应变
        4.3.3 计算工况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1 各向应力分析
        4.4.2 内压力的影响
        4.4.3 管径大小的影响
        4.4.4 横向氧化应变分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外氧化层/内氧化层界面结合强度的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和细节
        5.2.1 Fe_3O_4和FeCr_2O_4的体相特性
        5.2.2 Fe_3O_4和FeCr_2O_4的表面性质
        5.2.3 Fe_3O_4(001)/FeCr_2O_4(001)界面模型的构建
    5.3 结果与结论
        5.3.1 粘附功
        5.3.2 界面能
        5.3.3 界面断裂韧性
        5.3.4 界面键和电子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新型功能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其环境污染物监测和吸附脱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介绍
        1.2.1 基于四价金属的MOF材料
        1.2.2 基于三价金属的MOF材料
        1.2.3 基于二价金属的MOF材料
    1.3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
        1.3.1 基于构建三嗪环的共价三嗪骨架材料(CTFs)
        1.3.2 基于构建席夫碱的COF材料
        1.3.3 基于硼酸基团构建的COF材料
        1.3.4 基于炔基与溴基官能团构建的CMP材料
    1.4 金属有机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功能化设计
        1.4.1 预设计改性的材料功能化
        1.4.2 后合成修饰的材料功能化
        1.4.3 复合材料设计
    1.5 金属有机和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应用
        1.5.1 水中污染物的荧光检测
        1.5.1.1 爆炸物分子的检测
        1.5.1.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检测
        1.5.1.3 离子的检测
        1.5.1.4 气体的检测
        1.5.1.5 温度的检测
        1.5.2 有害气体和水中污染物的吸附脱除
        1.5.2.1 有害气体的吸附分离
        1.5.2.2 抗生素脱除
        1.5.2.3 油水分离
    1.6 本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超高碘吸附量IL@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碘吸附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药品
        2.2.2 2,4,6-三(4-苯甲酸)三嗪(H3TATB)的合成
        2.2.3 PCN-333(Al)的合成
        2.2.4 IL@PCN-333(Al)的合成
        2.2.5 材料表征
        2.2.6 碘蒸气测试
        2.2.7 碘溶液吸附等温线测试
        2.2.8 碘溶液吸附动力学测试
        2.2.9 吸附剂的再生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IL@PCN-333(Al)的合成与表征
        2.3.2 IL@PCN-333(Al)的碘蒸气的吸附
        2.3.3 IL@PCN-333(Al)在碘溶液的吸附
        2.3.4 IL@PCN-333(Al)在碘吸附的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化诱导荧光增强的2D CTF纳米片对抗生素的荧光检测和吸附脱除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药品
        3.2.2 1,4-对苯二脒盐酸盐(PAHC)的合成
        3.2.3 4,4'-联苯二脒盐酸盐(DPHC)的合成
        3.2.4 四(4-溴苯)乙烯的合成
        3.2.5 1,1,2,2-四(4-醛基-(1,1’-联苯))乙烯(ETTC)的合成
        3.2.6 F-CTF-1的合成
        3.2.7 F-CTF-2的合成
        3.2.8 材料表征
        3.2.9 荧光检测实验
        3.2.10 液相吸附
        3.2.11 LOD检测
        3.2.12 吸附剂的再生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F-CTFs的合成与表征
        3.3.2 F-CTFs对NFs的荧光检测
        3.3.3 F-CTFs对NFs检测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噻吩的荧光CTF纳米片对芳香伯胺的选择性和灵敏性检测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药品
        4.2.2 1,4-对苯二脒盐酸盐(PAHC)的合成
        4.2.3 4,7-二(4-醛基苯)-2,1,3-苯并噻二唑(BTDD)的合成
        4.2.4 F-CTF-3的合成
        4.2.5 材料表征
        4.2.6 荧光灵敏性和选择性实验
        4.2.7 LOD检测
        4.2.8 F-CTF-3的动/静态淬灭机理验证
        4.2.9 F-CTF-3的结合常数(Kb)和化学计量学(n)
        4.2.10 F-CTF-3的再生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4.3.2 PAAs的检测和选择性
        4.3.3 PAAs的检测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疏水多孔有机聚合物涂层聚氨酯海绵用于高效油水分离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药品
        5.2.2 四(4-溴苯)乙烯(TBE)的合成
        5.2.3 1,1,2,2-四(4-醛基-(1,1'-联苯))乙烯(ETTC)的合成
        5.2.4 E-POP-1的合成
        5.2.5 超疏水海绵E-POP-1@PU的合成
        5.2.6 材料表征
        5.2.7 油水分离
    5.3 结果和讨论
        5.3.1 配体和E-POP-1的合成与表征
        5.3.2 E-POP-1@PU海绵的制备
        5.3.3 E-POP-1@PU海绵对油水分离的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荧光COF材料用于抗生素的选择性检测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药品
        6.2.2 2,4,6-三甲基-三嗪(TT)的合成
        6.2.3 2,4,6-三甲基-1,3,5-三(4-醛基苯)苯(FTTD)的合成
        6.2.4 F-COF-2的合成
        6.2.5 材料表征
        6.2.6 荧光检测实验
        6.2.7 LOD检测
        6.2.8 F-COF-2的再生实验
    6.3 结果和讨论
        6.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6.3.2 抗生素的检测和选择性
        6.3.3 抗生素的检测机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3)ns2np0-型同核双原子间(Be2,Zn2)化学键的构筑与键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金属-金属(M-M)键的研究概况
    1.3 同核双原子分子中的M-M键的研究进展
        1.3.1 s区元素和ds区元素中的M-M键
        1.3.2 d区元素中的M-M键
        1.3.3 f区元素中的M-M键
        1.3.4 p区元素中的M-M键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量子力学的建立与Schr?dinger方程简述
    2.3 Hartree-Fock 方法
        2.3.1 闭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2.3.2 开壳层分子的HFR方程
    2.4 后自洽场方法
        2.4.1 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2.4.2 微扰理论
        2.4.3 耦合簇理论
    2.5 半经验方法
    2.6 密度泛函理论(DFT)
    2.7 本论文中涉及的波函数分析的相关理论简述
        2.7.1 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
        2.7.2 定域化指数(LI)和离域化指数(DI)
        2.7.3 适应性自然密度划分(AdNDP)分析
        2.7.4 电子定域化函数(ELF)
        2.7.5 定域化轨道指示函数(LOL)
        2.7.6 Laplacian函数和静电势
        2.7.7 键级的一般表征
        2.7.8 电荷分解分析(CDA)
    2.8 化学键分析的小结
第三章 Be=Be 简并双 π 键的构筑与探究
    3.1 引言
    3.2 计算细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态结构的确定
        3.3.2 Be-Be之间键特性的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e≡Be三重键的电子与结构特性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与细节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几何结构的稳定性
        4.3.2 Be_2Li_6的反式弯曲结构分析
        4.3.3 Be-Be三重键的拓展
        4.3.4 Be-Be三重键的相关证明
        4.3.5 其它Be-Be三重键的尝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性条件下的奇数电子Be-Be键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与细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稳定性
        5.3.2 Be-Be键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Zn-Zn多重键的构筑与探索
    6.1 引言
    6.2 计算方法与细节
    6.3 结果和讨论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已(待)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 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1.1 结构和性质
        1.1.1 结构研究
        1.1.2 物化性质
        1.2 制备方法
        1.2.1 氧化石墨烯
        1.2.2 氧化石墨烯衍生物
    2 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
        2.1 结构调控与材料复合
        2.1.1 结构调控
        2.1.2 材料复合
        2.2 水处理材料应用
        2.2.1 结构特性与应用前景
        2.2.2 应用研究汇总
        2.2.3 应用问题
    3 酚类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3.1 酚类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及污染现状
        3.1.1 苯、苯酚及取代酚的结构特性
        3.1.2 酚类化合物的污染现状
        3.2 酚类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3.2.1 物化处理法
        3.2.2 化学处理法
        3.2.3 生化处理法
    4 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去除及作用
        4.1 研究现状
        4.1.1 酚类污染物
        4.1.2 其他芳香类有机污染物
        4.2 相互作用机理
        4.2.1 吸附
        4.2.2 化学氧化或化学还原
        4.2.3 催化氧化或催化还原
    5 论文思路及研究内容
第2章 氧化石墨烯对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1.2.2 对硝基酚浓度测定方法
        1.2.3 对硝基酚标准曲线
        1.2.4 吸附实验
        1.2.5 材料表征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材料表征
        2.1.1 扫描电镜观察
        2.1.2 X射线衍射分析
        2.1.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1.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2.1.5 Zeta电位测定分析
        2.2 吸附实验
        2.2.1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2.2 对硝基酚初始浓度和GO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2.3 温度和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2.4 接触时间与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2.2.5 吸附等温线研究
        2.2.6 吸附动力学
        2.2.7 吸附热力学
    3 小结
第3章 磁性氧化石墨烯对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1.2.2 亚甲基蓝及对叔丁基酚浓度测定
        1.2.3 标准曲线绘制
        1.2.4 吸附实验
        1.2.5 材料表征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材料表征
        2.1.1 电镜分析
        2.1.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1.3 X射线衍射分析
        2.1.4 热重分析
        2.1.5 样品振动磁强计分析
        2.1.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1.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1.8 磁性氧化石墨烯形成机理
        2.2 吸附实验
        2.2.1 初始pH值影响
        2.2.2 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2.2.3 吸附等温线分析
        2.2.4 吸附热力学分析
        2.2.5 循环再生实验分析
        2.2.6 材料性能对比及吸附作用机理分析
    3 小结
第4章 氧化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对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吸附-氧化去除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氧化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的制备
        1.2.2 对甲酚及对叔丁基酚浓度测定
        1.2.3 标准曲线绘制
        1.2.4 去除实验
        1.2.5 材料表征及污染物分析方法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原位与非原位制备方法对比分析
        2.2 材料表征
        2.2.1 电镜分析
        2.2.2 X射线衍射分析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 去除实验
        2.3.1 不同材料去除效果对比
        2.3.2 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2.3.3 温度和接触时间影响
        2.3.4 循环再生实验分析
        2.3.5 氧化降解产物分析
        2.3.6 结构与吸附-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
    3 小结
第5章 氮掺杂石墨烯/氨基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对水中酚类污染物的吸附-催化氧化去除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氮掺杂石墨烯/氨基介孔氧化石墨烯制备
        1.2.2 对甲酚和双酚A浓度测定
        1.2.3 标准曲线绘制
        1.2.4 去除实验
        1.2.5 材料表征及污染物分析方法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材料制备
        2.2 材料表征
        2.2.1 电镜分析
        2.2.2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2.2.3 X射线衍射分析
        2.2.4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2.2.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2.7 Zeta电位及水接触角分析
        2.2.8 样品分散性能对比分析
        2.3 去除实验
        2.3.1 材料配比影响
        2.3.2 不同材料对比分析
        2.3.3 初始pH影响
        2.3.4 温度及接触时间影响
        2.3.5 循环再生实验分析
        2.4 自由基与非自由机理分析
        2.4.1 淬灭实验分析
        2.4.2 捕获实验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分析
        2.5 吸附与催化氧化协同作用分析
    3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 研究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串联反应构建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多环酞嗪衍生物的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构建多环类酞嗪衍生物研究进展
        1.2.1 邻苯二甲酰肼参与的Diels-Alder加成反应构建并六元环结构的酞嗪类化合物
        1.2.2 丙二腈、邻苯二甲酰肼参与的三组分一锅煮反应构建多取代并五元环结构的酞嗪类化合物
        1.2.3 5,5-二甲基环己烷-1,3-二酮参与的三组分一锅煮反应制备酞嗪二酮衍生物
    1.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3D涡轮状四取代的酞嗪二酮衍生物合成方法学研究
    2.1 引言
    2.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反应底物的扩展
        2.3.3 克级规模放大反应
        2.3.4 单晶结构
        2.3.5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实验部分
        2.4.1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2.4.2 底物的合成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分子自组装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4章 3D涡轮状四取代酞嗪衍生物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课题的提出
    4.3 仪器和试剂
    4.4 3D涡轮状四取代酞嗪二酮衍生物3G的合成步骤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茚或茚满并环己烷类衍生物的构建方法研究进展
    5.1 引言
    5.2 构建环茚或茚满并环己烷类衍生物的文献综述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茚并环己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
    6.1 引言
    6.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催化剂的筛选
        6.3.2 溶剂的筛选
        6.3.3 温度、添加剂、当量比的筛选
        6.3.4 溶剂、添加剂、催化剂量的筛选
        6.3.5 反应底物的扩展
        6.3.6 单晶结构
        6.3.7 可能的反应机理
    6.4 实验部分
        6.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6.4.2 底物的合成
    6.5 本章小结
    6.6 单晶数据
    参考文献
第7章 结论
附录 A 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的构筑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标及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研究背景
        1.2.1 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方法
        1.2.2 离子交换材料介绍
        1.2.3 离子交换理论基础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液相环境中污染离子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去除无机离子污染物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应用于去除离子型有机污染物
    1.4 本论文的工作简介
第二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2.1 化学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合成实验
        2.2.2 Cs~+、Sr~(2+)离子交换实验
        2.2.3 阳离子型有机污染物离子交换实验
        2.2.4 有机污染物光降解实验
    2.3 仪器和测试方法
    2.4 晶体结构测试
第三章 基于2,5-噻吩二羧酸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构筑与表征
    3.1 引言
    3.2 [Me_2NH_2][In(TDC)_2]·1.5DMA·1.5H_2O(FJSM-InMOF)的合成及基本表征
        3.2.1 [Me_2NH_2][In(TDC)_2]·1.5DMA·1.5H_2O(FJSM-InMOF)的合成
        3.2.2 晶体结构分析
        3.2.3 FJSM-InMOF的基本表征
    3.3 Cu(TDC)(H_2O)·DMA的合成与表征
        3.3.1 Cu(TDC)(H_2O)·DMA的合成
        3.3.2 晶体结构分析
        3.3.3 Cu(TDC)(H_2O)·DMA的表征
    3.4 小结
第四章 FJSM-InMOF去除溶液中Cs~+、Sr~(2+)离子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FJSM-InMOF对溶液中的Cs~+、Sr~(2+)去除性能研究
        4.3.1 FJSM-InMOF对Cs~+、Sr~(2+)离子交换的动力学研究
        4.3.2 FJSM-InMOF对Cs~+、Sr~(2+)的吸附模型研究
        4.3.3 在竞争性离子共存时,FJSM-InMOF对Cs~+、Sr~(2+)离子的选择性交换研究
        4.3.4 FJSM-InMOF对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离子亲和性的研究
        4.3.5 FJSM-InMOF离子交换后洗脱能力的研究
    4.4 Cs~+、Sr~(2+)离子交换后化合物的表征
        4.4.1 Cs~+离子交换前后晶体结构对比分析
        4.4.2 Cs~+、Sr~(2+)离子交换后化合物表征
    4.5 Cs~+、Sr~(2+)离子交换机理解释
    4.6 FJSM-InMOF稳定性研究及应用展望
    4.7 小结
第五章 FJSM-InMOF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FJSM-InMOF交换有机污染物的实验部分
        5.2.2 FJSM-InMOF降解染料的实验部分
    5.3 去除色素污染物的研究
        5.3.1 FJSM-InMOF选择性交换色素离子的研究
        5.3.2 FJSM-InMOF光催化降解色素离子的研究
    5.4 去除百草枯的研究
    5.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会议论文

(7)Sm基功能化合物的熔盐电解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成果自评表
第1章 绪论
    1.1 熔盐电解
        1.1.1 熔盐
        1.1.2 熔盐电极过程
        1.1.3 熔盐电解电压
        1.1.4 熔盐电解的电流效率
        1.1.5 熔盐电解法
        1.1.6 Sm(Ⅲ)离子在LiCl-KCl熔盐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1.2 钐金属间化合物及硫氧化合物简介
        1.2.1 钐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
        1.2.2 稀土钐硫氧化合物的应用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意义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及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准备及实验过程
        2.2.1 三电极体系
        2.2.2 熔盐体系
        2.2.3 电解池
        2.2.4 预电解和电解
        2.2.5 产品后处理及分析
    2.3 表征方法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
        2.3.2 X射线粉末衍射仪
        2.3.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比表面孔径分析仪
        2.3.5 振动样品分析仪
        2.3.6 超导量子干涉仪磁强计
        2.3.7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Sm(Ⅲ)离子和Ni(Ⅱ)/Ni沉积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Sm(Ⅲ)离子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
        3.2.1 循环伏安法
        3.2.2 Sm(Ⅲ)离子的扩散系数
        3.2.3 Sm(Ⅲ)离子的平衡电位
        3.2.4 Sm(Ⅲ)离子的热力学数据
    3.3 Sm(Ⅲ)和Ni(Ⅱ)离子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及制备
        3.3.1 循环伏安法
        3.3.2 方波伏安法
        3.3.3 开路计时电位法
        3.3.4 共沉积法制备Sm-Ni金属间化合物
        3.3.5 Sm-Ni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表征
    3.4 Sm(Ⅲ)离子在固态Ni电极上沉积机理研究及制备
        3.4.1 循环伏安法
        3.4.2 方波伏安法
        3.4.3 开路电位法
        3.4.4 固态Ni电极沉积制备Sm-Ni金属间化合金
        3.4.5 SmNi_5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Sm(Ⅲ)和Cu(Ⅱ)/Cu离子共沉积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Sm(Ⅲ)和Cu(Ⅱ)离子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
        4.2.1 循环伏安法
        4.2.2 计时电位法
        4.2.3 方波伏安法
        4.2.4 开路计时电位法
    4.3 Sm(Ⅲ)离子在固态Cu电极上沉积机理研究
        4.3.1 循环伏安法
        4.3.2 方波伏安法
        4.3.3 开路计时电位法
    4.4 共沉积和沉积法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4.4.1 Sm(Ⅲ)和Cu(Ⅱ)离子共沉积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4.4.2 Sm-Cu金属间化合物表征
        4.4.3 Sm(Ⅲ)离子在Cu电极沉积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m(Ⅲ)和Co(Ⅱ)离子共沉积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Co(Ⅱ)离子在Mo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5.2.1 循环伏安法
        5.2.2 方波伏安法
        5.2.3 开路计时电位法
    5.3 Co(Ⅱ)离子在Mo电极上电结晶过程
        5.3.1 计时电流法判断成核过程
        5.3.2 沉积物形貌
    5.4 Sm(Ⅲ)和Co(Ⅱ)离子共沉积的电化学行为
        5.4.1 循环伏安法
        5.4.2 方波伏安法
        5.4.3 开路计时电位法
    5.5 Sm(Ⅲ)和Co(Ⅱ)离子共电沉积法制备Sm-Cu金属间化合物
        5.5.1 共沉积法制备Sm-Co金属间化合物
        5.5.2 Sm-Co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的表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熔盐电解法制备Sm_2O_2S:Eu~(3+)/Tb~(3+)荧光剂
    6.1 引言
    6.2 Sm(Ⅲ)和S(Ⅱ)离子共沉积电化学行为
        6.2.1 循环伏安法
        6.2.2 方波伏安法
        6.2.3 开路计时电位法
    6.3 Sm_2O_2S:Eu~(3+)/Tb~(3+)荧光粉的制备
        6.3.1 Sm_2O_2S发光基质的制备
        6.3.2 Sm_2O_2S:Eu~(3+)发光基质的制备
        6.3.3 Sm_2O_2S:Tb~(3+)发光基质的制备
    6.4 Sm_2O_2S:Eu~(3+)/Tb~(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6.4.1 Sm_2O_2S:Eu~(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6.4.2 Sm_2O_2S:Tb~(3+)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SrxBi2Se3的拓扑超导电性和铋硫基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三维拓扑超导体的研究进展
    1.1 拓扑绝缘体与拓扑超导体简介
    1.2 Cu_xBi_2Se_3
    1.3 Sr_xBi_2Se_3
    1.4 其他可能的3D拓扑超导体(Nb_xBi_2Se_3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铋硫基超导体的研究进展
    2.1 铋硫基超导体简介
    2.2 Bi-O-S体系超导体
        2.2.1 Bi_4O_4S_3
        2.2.2 Bi_3O_2S_3
        2.2.3 Bi_2(O,F)S_2
    2.3 Ln(O,F)BiS_2和(La,M)OBiS_2
    2.4 (Sr,Ln)FBiS_2 (Ln=La,Ce,Nd,Pr,Sm)
    2.5 EuFBiS_2和Eu_3Bi_2S_4F_4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属锶插层在拓扑绝缘体Bi_2Se_3中诱发超导电性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Sr_xBi_2Se_3的超导电性
        3.3.2 Sr_xBi_2Se_3的SdH振荡分析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Bi_2OS_2淬火后的超导电性和Mn掺杂效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i_2OS_2淬火后的超导电性
        4.3.2 Bi_(2-x)Mn_xOS_2的超导电性与磁性共存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铁、钴、镍磷酸盐新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磷酸盐的研究现状
    1.3 过渡金属磷酸盐的结构化学
        1.3.1 磷酸盐的聚合方式
        1.3.2 过渡金属磷酸盐的结构化学
    1.4 过渡金属氟磷酸盐的研究现状
        1.4.1 铁氟磷酸盐的研究现状
        1.4.2 钴氟磷酸盐的研究现状
        1.4.3 镍氟磷酸盐的研究现状
    1.5 过渡金属氟磷酸盐的结构化学
    1.6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合成方法
    2.2 实验过程
    2.3 主要化学试剂
    2.4 实验测试、表征手段和相关仪器设备
        2.4.1 粉末X射线衍射(Powder X-ray diffraction,PXRD)
        2.4.2 单晶X射线衍射(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2.4.3 红外光谱分析(IR)
        2.4.4 热重分析(TG-DSC)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能谱分析(SEM和EDS)
        2.4.6 磁性测试
第三章 具有二维阶梯kagome结构的倾斜反铁磁性镍氟磷酸盐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
    3.1 引言
    3.2 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的制备
    3.3 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晶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3.4 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晶体形貌和成分分析
    3.5 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晶体结构解析
    3.6 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晶体结构描述
    3.7 KNi_3{PO_3[F_(0.62)(OH)_(0.38)]}2(H_2PO_4)F_2晶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3.8 TG-DSC-DTG热分析
    3.9 磁性测试与结果讨论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磷酸盐化合物K_3Fe(PO_3F)2F_2与BaNiPO_4F的合成与表征
    4.1 引言
    4.2 K_3Fe(PO_3F)_2F_2的合成与表征
        4.2.1 K_3Fe(PO_3F)_2F_2晶体的合成
        4.2.2 K_3Fe(PO_3F)_2F_2晶体的粉末X射线分析
        4.2.3 K_3Fe(PO_3F)_2F_2晶体的晶体形貌和成分分析
        4.2.4 K_3Fe(PO_3F)_2F_2晶体的晶体结构解析
        4.2.5 K_3Fe(PO_3F)_2F_2晶体的晶体结构描述
        4.2.6 K_3Fe(PO_3F)_2F_2的红外图谱分析
        4.2.7 K_3Fe(PO_3F)_2F_2的热稳定性分析
        4.2.8 小结
    4.3 BaNi(PO_4)F的合成与表征
        4.3.1 BaNi(PO_4)F晶体的合成
        4.3.2 BaNi(PO_4)F晶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4.3.3 BaNi(PO_4)F晶体的晶体形貌以及成分分析
        4.3.4 BaNi(PO_4)F晶体结构解析
        4.3.5 BaNi(PO_4)F晶体结构描述
        4.3.6 TG-DSC热分析
        4.3.7 红外光谱分析
        4.3.8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方晶系的含氯磷酸盐K_6M_2(HPO_4)_2(P_2O_7)Cl_2·4.36H_20(M=Co,Ni)
    5.1 引言
    5.2 样品的合成
    5.3 K_6M_2(HPO_4)2(P_2O_7)CI_2·4.36H_2O晶体的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5.4 K_6M_2(HPO_4)2(P_2O_7)CI_2·4.36H_2O晶体的晶体形貌以及成分分析
    5.5 晶体结构的测定
    5.6 晶体结构解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论文

(10)Ge-GeO2掺杂TiO2基压敏陶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压敏陶瓷的应用领域
        1.1.1 过压保护
        1.1.2 电压稳定
        1.1.3 吸收浪涌和杂波
    1.2 压敏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1.2.1 SiC压敏陶瓷
        1.2.2 ZnO压敏陶瓷
        1.2.3 TiO_2压敏陶瓷
        1.2.4 SnO_2压敏陶瓷
        1.2.5 SrTiO_3压敏陶瓷
        1.2.6 BaTiO_3压敏陶瓷
        1.2.7 WO_3压敏陶瓷
    1.3 TiO_2压敏材料的研究意义和论文的研究内容
        1.3.1 TiO_2压敏材料的研究意义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压敏材料相关理论、论文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法
    2.1 压敏材料的电流-电压曲线
    2.2 压敏材料的非线性原理
    2.3 压敏陶瓷的势垒结构
        2.3.1 晶界结构
        2.3.2 势垒结构
        2.3.3 势垒结构对压敏性能的影响
        2.3.4 导电机理
    2.4 论文的研究思路
    2.5 论文的实验方法
        2.5.1 试剂和设备
        2.5.2 样品制备
        2.5.3 压敏陶瓷材料的性能表征
        2.5.4 主要仪器设备简介
        2.5.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Nb_2O_5和CaCO_3掺杂TiO_2压敏陶瓷
    3.1 TiO_2-Nb_2O_5-CaCO_3样品制备和性能检测
    3.2 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的晶界势垒形成过程
    3.3 小结
第四章 Ge掺杂TiO_2压敏陶瓷研究
    4.1 引言
    4.2 Ge掺杂TiO_2-Nb_2O_5-CaCO_3压敏陶瓷
        4.2.1 TiO_2-Nb_2O_5-CaCO_3-Ge压敏陶瓷制备和性能检测
        4.2.2 微观结构分析
    4.3 Ge掺杂TiO_2-Ta_2O_5-CaCO_3压敏陶瓷
        4.3.1 TiO_2-Ta_2O_5-CaCO_3-Ge压敏陶瓷制备和性能检测
        4.3.2 微观结构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GeO_2掺杂TiO_2-Ta_2O_5-CaCO_3压敏陶瓷研究
    5.1 引言
    5.2 TiO_2-Ta_2O_5-CaCO_3-GeO_2压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检测
    5.3 微观结构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Ge和GeO_2共掺杂TiO_2压敏陶瓷研究
    6.1 引言
    6.2 Ge和GeO_2共掺杂TiO_2-Ta_2O_5-CaCO_3压敏陶瓷
        6.2.1 TiO_2-Ta_2O_5-CaCO_3-Ge-GeO_2压敏陶瓷制备和性能检测
        6.2.2 微观结构分析
    6.3 Ge和GeO_2共掺杂TiO_2-V_2O_5-Y_2O_3压敏陶瓷
        6.3.1 TiO_2-V_2O_5-Y_2O_3-Ge-GeO_2压敏陶瓷制备和性能检测
        6.3.2 微观结构分析
    6.4 Ge和GeO_2共掺杂TiO_2-Ta_2O_5-BaCO_3压敏陶瓷
        6.4.1 TiO_2-Ta_2O_5-BaCO_3压敏陶瓷制备和性能检测
        6.4.2 微观结构分析
    6.5 Ge和GeO_2共掺杂TiO_2-Nb_2O_5-SrCO_3压敏陶瓷
        6.5.1 TiO_2-Nb_2O_5-SrCO_3-Ge-GeO_2压敏陶瓷制备和性能检测
        6.5.2 微观结构分析
    6.6 改进工艺和优化掺杂含量的TiO_2-Ta_2O_5-BaCO_3-Ge-GeO_2压敏陶瓷
        6.6.1 优化掺杂含量和改进工艺
        6.6.2 压敏性能测试
    6.7 小结
第七章 论文总结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情况

四、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生长剥落机理的研究[D]. 孙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新型功能多孔材料设计制备及其环境污染物监测和吸附脱除性能研究[D]. 唐渊哲.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ns2np0-型同核双原子间(Be2,Zn2)化学键的构筑与键特性的理论研究[D]. 刘兴满.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氧化石墨烯基水处理材料对酚类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及作用机理[D]. 张北. 山东大学, 2019(09)
  • [5]串联反应构建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D]. 许亚伦. 河南大学, 2018(02)
  • [6]阴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的构筑及其离子交换性能研究[D]. 高玉洁. 福州大学, 2018(03)
  • [7]Sm基功能化合物的熔盐电解制备及性能研究[D]. 柳玉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8]SrxBi2Se3的拓扑超导电性和铋硫基超导体的超导电性研究[D]. 刘仲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9]铁、钴、镍磷酸盐新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刘利晨. 厦门大学, 2017(06)
  • [10]Ge-GeO2掺杂TiO2基压敏陶瓷研究[D]. 康昆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Mn_5Ge_(3-x)Sb_x(x=0,0.1,0.2,0.3)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