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蒙古中部土壤贫瘠丘陵山区造林技术

浅谈内蒙古中部土壤贫瘠丘陵山区造林技术

一、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造林技术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何亮[1](2021)在《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文中认为植被作为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部分,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目前,全球气温回升、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剧增、生态修复工程不断开展等均干扰着植被生长、发育过程,进而导致植被覆盖变化复杂多样。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战略区域,对其进行植被覆盖变化监测以及评估植被对于人类活动及自然要素的响应机制与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生态学意义。然而,过往的研究在区域尺度变化以及年际驱动力定量化贡献率的探讨略有不足,且往往忽略植被覆盖空间分异机理的讨论。因此,本研究基于植被指数(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以及气象、土地覆盖等数据,结合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对黄土高原2000~2017年间不同生态环境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尺度的NDVI变化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元线性回归及残差法,定量化分析了黄土高原NDVI空间分异机理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年际NDVI作用的相对贡献率,主要结论如下:(1)黄土高原年内NDVI变化具有显着的周期性,7、8月NDVI均值最大且空间上全区植被覆盖基本为饱和状态。土石山区、河谷平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农灌区各月NDVI变化规律与研究区一致均为单峰性分布,其中,土石山区、河谷平原区NDVI均值最大。(2)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在2000~2017年间整体处于改善状态且整体以较低等波动(0.08<CV≤0.18)为主,全区极显着改善区域(θslope>0,P<0.01)占比为53.90%。不同生态环境分区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段内均呈改善趋势。不同地形下,坡度10~25°退耕还林效果显着,低海拔农耕区、高海拔林地区植被NDVI改善明显。(3)影响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主导原因是自然要素,人类活动起辅助作用,其中,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植被类型对NDVI的影响最大,解释力均大于45%。当降水在417.60~742.54 mm、相对湿度71.59~86.91%、日照时数835.79~1106.16 h、温度6.24~14.07℃、坡度15~25°和>25°、地貌类型为大起伏山地、植被类型为阔叶林、土壤类型为淋溶土、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造林数量0~27.09 km2时适宜植被生长。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NDVI的影响均大于单一因子作用,其中,气象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最为显着。(4)黄土高原年际NDVI呈改善趋势的关键因素为人类活动,相对贡献率为80.05%,气候变化为19.95%。实际NDVI改善区域,气候变化导致NDVI上升的相对贡献率占比为21.99%,人类活动贡献率为78.01%;实际NDVI退化区域,NDVI降低主要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77.10%),气候变化贡献率为22.90%。各生态环境分区、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变化主导因素均为人类活动,而行政区划中河南省退化的主要原因为气候变化,其余省份(自治区)NDVI变化均为人类活动作用所导致。

冯丹[2](2021)在《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立地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微立地划分》文中指出干旱瘠薄山地是山东省内面积较大的困难立地之一,立地条件差是制约该区域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但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影响林木生长和群落发育的大多是立地微环境,传统的大尺度立地类型划分方法不足以满足小尺度上群落构建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山东省两种典型干旱瘠薄立地(片麻岩山区和花岗岩山区)为对象,基于无人机航测技术和Photoscan平台获得研究区内高精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获取多维胁迫因子信息;利用ArcGIS技术对所获得立地因子进行解译和空间变异性分析,最终划分两种立地微立地类型。本研究旨在探索一套可以准确、快速划分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类型的方法,为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和植物群落精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岩石类型为一级分类因子,将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和海拔)作为二级立地因子,将土壤因子(IFI、土层厚度和土壤持水力)作为三级立地因子划分微立地类型,构建微立地分类体系。分析结果显示,在片麻岩山地和花岗岩山地的土壤因子(土壤养分、土层厚度和土壤持水力)在空间维度(坡度、坡向和海拔)上均存在一定异质性。(2)采用ArcGIS插值模块对土壤因子进行插值分析。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片麻岩山区的土壤持水性采用协同克里格插值法、土层厚度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土壤养分状况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花岗岩山区的土壤养分和土壤持水性采用反距离插值法、土层厚度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能较好预测土壤因子的变化。由此,制作出片麻岩和花岗岩两种立地微地形因子专题图。将获取的片麻岩山地1600个样方(10 m×10 m)分成8种微立地类型组和43种微立地类型,花岗岩山地获取的2826个样方(10 m×10m)共划分成8个微立地类型组和48种微立地类型。(3)对比实地调查结果,210个调查样方中除38个样方存在划分误差外,其余样方基本吻合,划分精度达81%。总之,山东省片麻岩山地和花岗岩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与实际立地条件较为吻合,这为区域内植物群落精准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无人机航测结合实地调查可以较为精准的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林业工作的效率。

张娜[3](2021)在《山蒿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为研究区,选取山蒿分布集中的四个乡镇,基于2017年多时相Landsat8-OLI遥感影像,构建山蒿植被信息提取模型,进行典型区山蒿提取和精度验证;对1992、2004/2003、2017年三期遥感影像数据信息提取,使用景观指数方法分析山蒿植被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山蒿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构建人为干扰指数研究山蒿分布的人为干扰因素;通过以上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划定山蒿植被保护区,制定保护策略,提出管理和保护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根据山蒿分布区的特点,结合地形特征、NDVI指数和GNDVI指数,构建了山蒿信息提取模型,总体分类精度为78.65%,Kappa系数为0.63,山蒿信息提取的制图精度72.13%,用户精度为75.70%。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山蒿植被信息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满足山蒿集中分布区识别和山蒿植被生态保护规划的需要。(2)1992-2017年,山蒿植被分布面积明显减小,斑块数量减少,趋于破碎化,连接度和聚合度降低,山蒿植被破坏严重,转化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幅度较大,2004年生态修复政策实施以来,山蒿面积减小趋势、破碎化程度有所放缓。(3)地形因素对山蒿植被的分布面积有较大影响。山蒿植被的集中分布区是5°-20°坡度、380 m-580 m海拔的低山丘陵地带,山蒿植被分布在坡向方面的差异不明显。研究区尺度上,在气象方面,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研究区内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差异不大。人为干扰影响大,人为干扰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弱。(4)公众对山蒿植被了解度不高,山蒿植被需要受到关注,公众认可山蒿植被的环境保护价值,认为有必要对山蒿加强保护。山蒿集中分布区干扰度为5-8,定性划定了重度保护区、中度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山蒿植被保护。(5)过度放牧、农业开垦等社会活动以及突泉县脆弱的自然条件,山蒿植被受到极大破坏,因此山蒿植被保护策略要以整个区域生态修复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制度和植被保护管理办法。

张晓克[4](2020)在《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经典群落调查法,针对乌海市甘德尔山的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进行分析。根据山体不同位置以及地形等立地条件,对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其中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结构外貌(乔、灌、草)的原始规划与现状进行对比观察。为了能够使植被恢复有效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恢复的研究分析。因此我们对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进行群落学评估,客观认识其群落演替的发展阶段,揭示植被恢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甘德尔山地区虽然有一些古老孑遗种,但植物种类组成较贫乏。针茅在群落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禾本科植物针茅是甘德尔山的优势种。2.在自然因素中,有许多制约植被生长及存活的因素,对于乌海地区来说,降雨量、海拔、坡向对植被群落盖度影响较大。3.甘德尔山造林树种丰富,适地适树,除部分沙生灌木外,总体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植被的成活率整体上表现为乔木>灌木,阴坡>阳坡,低海拔>高海拔,在阴坡低海拔部位树种最容易存活。4.对比2014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2018年的植被状况较好,其他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所以对于乌海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与绿化过程中,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管护与建设并重,特别是需要保护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薛頔[5](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侯贵荣[6](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闫烨琛[7](2020)在《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文中认为本研究以大清河流域山丘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筛选出立地主导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综合考虑研究区地形、土壤因子和其他因子,通过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大兰小流域为案例研究不同立地类型上的适宜植物种。以期为整个大清河流域山丘区水源林建设提供“适地适树”和“高效营林”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结论如下:(1)筛选出影响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为海拔、坡度、坡向和土壤类型;以此为基础,将90个典型样地划分出3个立地类型组、28个立地类型。丘陵区立地类型组:丘陵平地褐土立地类型、丘陵斜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缓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斜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缓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丘陵斜阴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丘陵陡阴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丘陵陡阳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丘陵缓阳坡粗骨土立地类型;低山区立地类型组:低山陡阳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低山缓阳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陡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平阳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阳坡石质土立地类型、低山缓阳坡石质土立地类型、低山缓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斜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陡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陡阴坡石质土立地类型、低山急陡阴坡褐土立地类型、低山平地褐土立地类型;中山区立地类型组:中山缓阳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平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缓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斜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中山急陡阴坡棕壤土立地类型。(2)大清河流域山丘区整体的立地质量较差,在调查分析的典型样地中,无“优”等级立地,其中“良”等级立地类型占比为21.43%,“中”等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为71.42%,“差”等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为7.15%。(3)以大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其15种立地类型研究提出了11种适宜乔木、10种适宜灌木和41种适宜草本;并按照立地质量等级分别进行乔灌草结合、灌草结合和草本恢复措施。

张俞[8](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徐一丁[9](2020)在《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面对当前人居环境标准不断提升、山地生态环境胁迫严重等形式,位于城郊的山地郊野公园在调控山地生态环境、服务城市居民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郊野公园、山地郊野公园、山体修复、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概念与当前研究进行总结;同时搜集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借鉴策略。其次,以山地生态修复为导向,运用GIS软件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体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共7个因子,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构建山地郊野公园敏感性评价体系;按敏感度的高低将规划区划分为极生态敏感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不敏感区5级,并提出不同分区山地保护与修复的原则,为山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再次,结合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使用功能、视觉景观要求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考虑,进一步完善山地郊野公园山体、水体、植被、节点、铺装构筑、聚落规划方面策略。最后,选取华北地区典型的山地型郊野公园进行实例设计,基于山地生态修复以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为依据尝试性提出黄羊山郊野公园生态设计方案,并对其景区、节点进行细化。

阎合[10](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文中提出由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引起的杨树腐烂病是一种枝干病害,在中国“三北”地区发生严重,已造成大量杨树死亡。控制杨树腐烂病的核心是预防,而摸清病害的流行规律是预防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整理分析中国东北地区自2002年至2015年共14年间杨树腐烂病发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纬度、海拔,不同森林经营区,不同功能区等分类方式,对比分析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类型区域的流行趋势;并以县(区、市)行政单元作为样本统计单元,采用时空扫描统计量(Sa TScan)技术,并结合回顾性时空扫描方法,分析了14年间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时空分布与流行特点及其聚集模式;通过Max Ent模型与Arc GIS技术,结合不同环境变量对病害发生的贡献率,对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及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不同气候变化下未来30年和50年潜在分布区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杨树腐烂病在东北地区传播扩散的风险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该病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的发生趋势与纬度区间的相关性并不显着,但相同纬度下高海拔地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低海拔地区。不同森林经营区中,杨树腐烂病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松辽平原农田防护林区林木种类相对单一,构成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杨树腐烂病地理分布区;在长白山脉沿线与大兴安岭南部,常年以中、低程度发生;大兴安岭北部与小兴安岭基本不发生。不同功能区中,城市园林绿化区的发病率高于农田防护林区,且在整体发病率越高的地区,差异越显着。2、中国东北地区的杨树腐烂病平均发生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上升速度为27.62%。14年间共有149个县累计901县(次)受害,但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病害的时空分布呈现“爆发-聚集-蔓延-稳定”的特点。病害的空间聚集效应明显。2002-2015年累计发病面积扫描显示1个一类聚集区和4个以上的二类聚集区;分年度空间扫描统计,探测到14个一类聚集区和37个二类聚集区,显示出“扩张-集中-扩张”的三阶段变化规律。一类聚集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LLR=86469.86,p<0.001)。病害也表现出显着时空聚集效应,2002-2015年连续时间维度的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1个一类聚集区和6个二类聚集区。一类聚类区集中在辽宁省,出现于2009-2015年(LLR=64182.00,p<0.001)。时空动态分析显示未来杨树腐烂病在局部区域的爆发流行可能更加趋于频繁和严重。3、杨树腐烂病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适宜分布区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在19个环境变量中,对腐烂病的发生影响最大的环境变量是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它们对病害发生的影响分别达到模型贡献率的28.0%、25.3%、24.8%。未来30年和50年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程度出现扩张、加重的趋势。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大部分地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最适宜分布区呈现出加重趋势,内蒙古北部和西部的各等级适宜区在向外扩张,适宜等级有上升趋势。4、风险性分析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的寄主在中国东北地区分布广泛,病害的发生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危害。同时,该病害的潜伏侵染特征,造成苗木调运过程中的检疫鉴定困难,定殖后的防治难度大。杨树腐烂病风险综合评价值R=1.87,在中国东北地区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的风险较大,监测和防控的重点应以发生区的防治和检疫为主。

二、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造林技术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造林技术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1.2.2 植被覆盖驱动力研究进展
        1.2.3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土地利用状况
        2.1.4 人类活动特征及强度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NDVI数据
        2.2.2 气象数据
        2.2.3 其他辅助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线性趋势分析法
        2.3.2 变异系数分析法
        2.3.3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2.3.4 残差及驱动力相对贡献率分析法
3 黄土高原NDVI变化特征分析
    3.1 黄土高原NDVI的年内变化特征
    3.2 黄土高原NDVI的年际变化特征
        3.2.1 不同生态环境分区年际NDVI变化特征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年际NDVI变化特征
        3.2.3 不同地形下年际NDVI变化特征
    3.3 黄土高原NDVI空间变化特征
        3.3.1 黄土高原NDVI均值空间变化特征
        3.3.2 黄土高原NDVI趋势空间变化特征
    3.4 黄土高原NDVI稳定性变化特征
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黄土高原NDVI空间分异驱动力分析
    4.1 黄土高原NDVI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定量化研究
    4.2 驱动力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
        4.2.1 气象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
        4.2.2 地形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
        4.2.3 植被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
        4.2.4 土壤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
        4.2.5 人为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作用机理
    4.3 驱动力要素适宜范围
    4.4 驱动力要素对NDVI空间分异的交互作用
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年际NDVI影响的相对贡献率
    5.1 气候变化影响下NDVI的变化趋势
        5.1.1 降水和温度变化特征
        5.1.2 气候变化影响下黄土高原NDVI的变化趋势
        5.1.3 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生态环境分区NDVI的变化趋势
        5.1.4 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的变化趋势
        5.1.5 气候变化影响下不同行政区划NDVI的变化趋势
    5.2 人类活动影响下NDVI的变化趋势
        5.2.1 残差变化特征
        5.2.2 人类活动影响下黄土高原NDVI的变化趋势
        5.2.3 人类活动影响下不同生态环境分区NDVI的变化趋势
        5.2.4 人类活动影响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NDVI的变化趋势
        5.2.5 人类活动影响下不同行政区划NDVI的变化趋势
    5.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NDVI影响的相对贡献率
        5.3.1 黄土高原相对贡献率空间变化
        5.3.2 不同生态环境分区相对贡献率变化
        5.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对贡献率变化
        5.3.4 不同行政区划相对贡献率变化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立地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微立地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干旱瘠薄山地植被修复
    1.2 微立地类型研究
        1.2.1 森林立地分类
        1.2.2 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森林立地分类中的应用
        1.2.3 微立地定义及微立地划分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微立地主导因子的选择与微立地划分
        2.2.2 无人机影像处理及DEM的建立
        2.2.3 样地设置及野外数据调查
        2.2.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2.3 数据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特征研究
        3.1.1 片麻岩山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3.1.2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因子空间变异分析
        3.1.3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主导因子分析
    3.2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特征研究
        3.2.1 花岗岩山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3.2.2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主导因子空间变异分析
        3.2.3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因子分析
    3.3 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
        3.3.1 片麻岩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3.3.2 花岗岩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4 讨论
    4.1 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因子变异性
    4.2 干旱瘠薄山地微立地类型划分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山蒿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遥感识别
        1.2.2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2.3 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气候特征
        2.2.2 水文条件
        2.2.3 植被特征
        2.2.4 土壤特征
        2.2.5 地质地貌
    2.3 社会经济
第3章 山蒿植被信息提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3.1.2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山蒿的波段特征
        3.2.2 山蒿的地形分布特征
        3.2.3 山蒿的植被指数特征
        3.2.4 山蒿信息提取模型及精度评价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蒿植被的动态分布变化
    4.1 景观指数分析
        4.1.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
        4.1.2 景观水平指数
        4.1.3 转移矩阵
    4.2 山蒿分布变化情况
    4.3 山蒿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4.4 转移矩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蒿植被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
    5.1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5.1.1 数据源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地形因素
        5.2.2 气象因素
        5.2.3 人为干扰因素
        5.2.4 研究区人为干扰度
        5.2.5 研究区干扰度计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山蒿植被保护策略
    6.1 山蒿植被保护公众调查
    6.2 保护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关于山蒿植被状况的问卷调查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概述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水文条件
        2.1.4 自然气候
        2.1.5 土壤状况
        2.1.6 植被情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样地设置
    2.5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
    2.6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2.6.1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选择
        2.6.2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2.7 数据处理
        2.7.1 重要值计算
        2.7.2 植物多样性计算
3 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特征
    3.1 甘德尔山植物区系组成
        3.1.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3.1.2 植物区系的分析
    3.2 甘德尔山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3.3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
    3.4 甘德尔山研究区群落优势种分析
    3.5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情况
        3.5.1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分布及特征
        3.5.2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盖度
4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4.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4.1.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4.1.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动态分析
    4.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2.1 甘德尔山植物多样性变化
        4.2.2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5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分析
    5.1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气候的影响
        5.1.1 降雨量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5.1.2 大风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5.2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5.2.1 坡向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5.2.2 海拔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5.3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5.3.1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
        5.3.2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
        6.1.2 植被恢复重建治理的进程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1.2.1 栽种试验阶段
        1.2.2 地理区划阶段
        1.2.3 定量分析阶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7 本章小结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6.2.2 熵权法定权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6.8 本章小结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6)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1.2.1 立地类型划分
        1.2.2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1.2.3 立地质量评价
    1.3 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立地划分研究现状
        1.3.2 国内立地划分研究现状
        1.3.3 国外立地质量评价现状
        1.3.4 国内立地质量评价现状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条件
    2.3 地形地貌
    2.4 土壤
    2.5 植被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典型样地选择
        3.2.2 实地调查
        3.2.3 土样、植物样参数的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方法
        3.2.5 立地类型划分方法
        3.2.6 立地质量评价方法
    3.3 研究技术路线
4 立地因子研究
    4.1 立地影响因子的选取原则
    4.2 立地因子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4.2.1 地貌地形
        4.2.2 土壤物理性质
        4.2.3 土壤化学性质
    4.3 主导因子的选取
        4.3.1 立地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3.2 立地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4 小结
5 立地类型划分
    5.1 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5.2 立地类型的数量分类
    5.3 不同立地类型特征
    5.4 小结
6 立地质量评价
    6.1 立地质量评价原则
    6.2 立地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2.1 均方差评价指标权重
        6.2.2 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
        6.2.3 主客观综合权重
    6.3 评价结果
    6.4 小结
7 大兰小流域不同立地类型植物适宜性研究
    7.1 大兰小流域立地类型与立地质量分析
    7.2 大兰小流域不同立地立地类型植物适宜性研究
8 讨论和结论
    8.1 讨论
    8.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居环境标准提升
        1.1.2 山地生态胁迫严峻
        1.1.3 生态思想迭代嬗变
        1.1.4 郊野公园涵盖山地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2.3 特色与创新点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郊野公园与山地保护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郊野公园
        2.1.1 郊野公园的概念
        2.1.2 郊野公园的国内外研究内容
    2.2 山地郊野公园
        2.2.1 山地郊野公园的概念
        2.2.2 山地郊野公园的功能
        2.2.3 山地郊野公园的特殊性
        2.2.4 山地郊野公园最新研究进展
    2.3 山地修复
        2.3.1 相关概念
        2.3.2 山地修复的研究进展
    2.4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
        2.4.1 相关概念
        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香港“香港仔”郊野公园规划设计
        3.1.1 项目概况
        3.1.2 规划分析
        3.1.3 案例借鉴—郊野公园完备规划
    3.2 美国劳伦斯.洛克菲勒自然保护区规划
        3.2.1 项目概况
        3.2.2 规划分析
        3.2.3 案例借鉴—人与自然维持平衡
    3.3 美国弗吉尼亚麦金太尔植物园设计
        3.3.1 项目概况
        3.3.2 规划分析
        3.3.3 案例借鉴—基底条件详尽考虑
    3.4 西班牙巴塞罗那瓦尔·德恩·琼垃圾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3.4.1 项目概况
        3.4.2 规划分析
        3.4.3 案例借鉴—山地修复优先实施
    3.5 美国科罗拉多山地景观恢复
        3.5.1 项目概况
        3.5.2 规划分析
        3.5.3 案例借鉴—生态系统精心重构
    3.6 案例启示
    3.7 本章小结
4 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搭建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4.1.1 数据来源
        4.1.2 数据处理
    4.2 评价因子选取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评价因子的确定
    4.3 单因子等级评价
        4.3.1 高程因子
        4.3.2 坡度因子
        4.3.3 坡向因子
        4.3.4 水体缓冲区因子
        4.3.5 植被覆盖度因子
        4.3.6 土地利用因子
        4.3.7 现状路网因子
    4.4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4.1 权重的确定
        4.4.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4.5 生态敏感区划定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山地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规划设计目标
    5.2 规划设计原则
    5.3 总体保护利用
        5.3.1 划分生态保护分区
        5.3.2 功能布局分区规划
        5.3.3 因山就势塑造空间
        5.3.4 组织山地道路系统
        5.3.5 控制生态容量
        5.3.6 保护现状植被农田
        5.3.7 吸引保护野生动物
    5.4 极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 高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5.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5.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5.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5.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5.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5.6 聚落规划建议
    5.6 中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6.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6.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6.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6.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6.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6.6 聚落规划建议
    5.7 低生态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
        5.7.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7.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7.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7.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7.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7.6 聚落规划建议
    5.8 生态不敏感性区域规划设计策略
        5.8.1 山体的保护与利用
        5.8.2 水体的组织与设计
        5.8.3 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营建
        5.8.4 道路节点的规划与设计
        5.8.5 铺装构筑的规划与设计
        5.8.6 聚落规划建议
6 规划设计实践—黄羊山郊野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关系
        6.1.2 上位规划
        6.1.3 参考规范
        6.1.4 规划背景条件
    6.2 场地分析
        6.2.1 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6.2.2 场地内部环境分析
        6.2.3 综合分析总结(SWOT分析)
    6.3 黄羊山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6.3.1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评价
        6.3.2 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6.3.4 不同生态敏感性区域策略规划制定
    6.4 设计思路
        6.4.1 规划愿景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4.3 特色解读
    6.5 总体规划
        6.5.1 规划原则
        6.5.2 景观结构
        6.5.3 总体方案
        6.5.4 景观分区
    6.6 分区设计
        6.6.1 核心保育区
        6.6.2 修复缓冲区
        6.6.3 山谷科教区
        6.6.4 亲子互动区
        6.6.5 荒野体验区
        6.6.6 乡野休闲区
    6.7 专项规划
        6.7.1 交通规划
        6.7.2 游憩系统规划
        6.7.3 竖向设计
        6.7.4 植物规划设计
        6.7.5 动物栖息地规划
        6.7.6 建筑构筑与设施规划
        6.7.7 科普展示规划
        6.7.8 夜景照明规划
        6.7.9 节约园林规划
    6.8 分期实施计划
    6.9 用地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植物材料表
图纸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10)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杨树腐烂病的研究概况
        1.1.1 杨树腐烂病的病原菌
        1.1.2 杨树腐烂病症状
        1.1.3 杨树腐烂病的侵染循环
        1.1.4 影响杨树腐烂病发生的因素
        1.1.5 杨树腐烂病的综合防治
    1.2 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
    1.3 在时-空尺度上研究植物病害流行的方法
        1.3.1 扫描统计量(Scan statistic)的发展
        1.3.2 扫描统计量的工作原理
    1.4 物种适生区预测与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研究概况
        1.4.1 物种适生区预测研究概况
        1.4.2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2 研究目的
        1.5.3 研究意义
        1.5.4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大兴安岭地区
    2.2 呼伦贝尔护牧林区
    2.3 松辽平原地区
    2.4 小兴安岭地区
    2.5 长白山脉地区
3 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区域对杨树腐烂病流行的影响
    3.1 数据获取
        3.1.1 测报数据
        3.1.2 NDVI数据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纬度和海拔的关系
        3.2.2 杨树腐烂病的发生与不同森林经营区的关系
        3.2.3 杨树腐烂病发生与不同功能区的关系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纬度与海拔地区的流行趋势
        3.3.2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森林经营区的流行趋势
        3.3.3 杨树腐烂病在不同功能区的流行趋势
    3.4 小结与讨论
4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传播与聚集效应
    4.1 数据获取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杨树腐烂病整体发生趋势
        4.3.2 杨树腐烂病分县区发生趋势
        4.3.3 杨树腐烂病时空分布规律
        4.3.4 杨树腐烂病空间聚集效应
        4.3.5 杨树腐烂病时空聚集效应
    4.4 小结与讨论
5 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潜在分布区预测及风险性分析
    5.1 数据获取
        5.1.1 测报数据
        5.1.2 生物气候数据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2.2 风险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潜在分布区预测分析
        5.3.2 风险性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6 主要结论与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内蒙古中部丘陵山区土壤瘠薄地区造林技术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D]. 何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鲁中南干旱瘠薄山地立地因子空间变异性及微立地划分[D]. 冯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山蒿植被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 张娜. 沈阳大学, 2021(06)
  • [4]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D]. 张晓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7]大清河流域山丘区立地类型划分与评价[D]. 闫烨琛.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9]基于山地生态修复的郊野公园规划设计探索 ——以河北省涿鹿县黄羊山郊野公园为例[D]. 徐一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中国东北地区杨树腐烂病时空流行特点与风险分析[D]. 阎合.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浅谈内蒙古中部土壤贫瘠丘陵山区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