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制对苯二甲酸

甲苯制对苯二甲酸

一、用甲苯生产对苯二甲酸(论文文献综述)

程然[1](2020)在《钨基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近些年,随着纳米医疗的发展,一些功能性无机半导体纳米材料被应用到肿瘤治疗中。放射治疗具有局部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变放射肿瘤的微环境,甚至引起全身免疫反应。然而,高剂量的放疗往往有许多副作用,而且很少引起全身免疫反应。本论文探究了钨基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材料的相关性能机理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首先设计一种由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氧缺陷氧化钨/硒化钨(WO2.9-WSe2-PEG)异质结介导的无线电/光动力/光热三结合癌症治疗方法。一方面,异质结含有高Z元素,具有较强的X射线衰减能力,可作为CT成像的造影剂;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它可以实现基于电子-空穴对的光动力疗法来产生活性氧。同时WO2.9-WSe2-PEG具有很强的近红外吸收能力,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可用于光热治疗,可作为CT成像的造影剂。其次,探究了一个使用无机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氧化钨/钨酸银(W03@Ag2WO4)包裹壳聚糖(CS)作为辐射增敏剂的放射治疗平台,通过提高放射敏感性和降低辐射抵抗来改善肿瘤的放射治疗效果。一方面,原子序数越高的WO3@Ag2WO4@CS对X射线的吸收率越高,在X射线照射下可以沉积大量的辐射剂量。此外,由于异质结结构,在X射线触发下可以产生大量的电子空穴对并将其分离。因此,W03@Ag2WO4@CS纳米异质结可以有效地将周围的过氧化氢和水分解成自由基,通过电子空穴对产生自由基进而杀死癌细胞。另一方面,WO3@Ag2WO4@CS纳米异质结也能通过六价钨的氧化还原反应消耗细胞内的谷胱甘肽,导致活性氧水平升高和抗辐射能力降低。该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纳米辐射增敏剂,通过增强辐射反应和降低肿瘤的辐射抗性两方面来提高放疗的疗效。

王磊[2](2020)在《壳寡糖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壳寡糖是壳聚糖经过特殊的生物酶技术降解得到的一种聚合度在220之间的寡糖,分子量≤3200Da。壳寡糖与壳聚糖相比较,壳寡糖由于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高溶解度,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它的功效大约是壳聚糖的14倍。壳寡糖是自然界唯一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呈现出抑菌性能。壳寡糖还能抑制癌肿细胞生长,提高免疫力以及良好的促进钙及矿物质的吸收,增殖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人体有益菌群,在医药领域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以壳寡糖为亲水链段,生物可降解聚酯为疏水链段,合成了三嵌段双亲共聚物;并制备纳米胶束载体,用于传输药物。1.通过开环聚合和酯化反应合成了两亲性聚(ε-己内酯)-聚对苯二甲酸硅二醇酯-壳寡糖(PCL-PST-COS)嵌段共聚物,用于自组装胶束。通过FTIR和1H-NMR确定了其分子结构,PCL-PST-COS的分子量约为4872g/mol。其Tm和Tc分别为47.3℃和27.5℃。COS接枝PCL-PST后,在60s水接触角从96.9o减小到81.1o;同时,PCL-PST-COS可溶于与水混溶的二甲基亚砜。由PCL-PST-COS制成的胶束形态类似于球形,直径分布相对均匀,平均直径约为105nm。此外,COS的体外水解释放证明合成的聚合物是稳定的。PCL-PST-COS比COS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因此所制备的纳米胶束在药物和生物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通过开环聚合和酯化反应制备了两亲性的吐温80-聚(L-丙交酯)-壳寡糖(T80-PLLA-COS)嵌段共聚物。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高效药物递送的功能性纳米胶束。通过FTIR和1H-NMR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合成的聚合物T80-PLLA-COS分子量为约5400g/mol,并且其熔融温度为189℃。COS接枝T80-PLLA后在60s内水接触角从90o减小到74o。同时,T80-PLLA-COS在与水混溶的二甲基亚砜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进一步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的T80-PLLA-COS胶束颗粒类似于球形,其尺寸分布相对均匀,平均直径约为328.3nm。T80-PLLA-COS在PBS中的水解测试结果表明,在55小时内COS的释放百分比仅为10.6%,这表明T80-PLLA-COS共聚物是稳定的。与原始COS相比,T80-PLLA-COS还具有更好的抗菌活性,当以T80-PLLA-COS为载体负载紫杉醇时,药物的释放得到很好的控制,在160h时的释放率为22.85%。因此,从药物输送的角度来看,T80-PLLA-COS可以用作有前途的高级材料。

丁琳[3](2020)在《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选择性捕获废水中Ag(Ⅰ)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及其化合物在电子电镀、医药、催化、摄影、珠宝等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有毒银不可避免地暴露在水环境中,这不仅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还造成了大量银资源的浪费。从废水中选择性捕获并资源化回收银,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吸附剂对废水中Ag(Ⅰ)在固-液两相中的浓度分配系数、扩散速率、选择性系数和吸附稳定性,是目前最大限度回收银并提高回收成本效益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围绕这些技术难点,通过考察含N、O、S等不同原子的官能团及其空间结构对Ag(Ⅰ)的配位与识别能力,并探究不同制备方法在功能化UiO-66对Ag(Ⅰ)的吸附性能特征、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从而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化设计以及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应用等方面提供新思路和新见解。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列UiO-66-X(X=(OH)2,(COOH)2,NO2,NH2,SO3H,(SH)2)的原位制备及其吸附Ag(Ⅰ)性能与机理研究为探究含N、O、S等原子的常见官能团对Ag(Ⅰ)的配位和识别能力,通过在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上引入-OH、-COOH、-NO2、-NH2、-SO3H和-SH等基团,原位制备系列UiO-66-X(X=(OH)2,(COOH)2,NO2,NH2,SO3H,(SH)2)。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H2、-OH、-COOH和-SH官能团都能有效提高UiO-66对Ag(Ⅰ)在固-液两相中的浓度分配系数,其中UiO-66-(SH)2的浓度分配系数最大,分别是UiO-66、UiO-66-NO2、UiO-66-SO3H、UiO-66-NH2、UiO-66-(OH)2和UiO-66-(COOH)2的45.1、31.6、20.7、10.8、5.0和4.5倍。同时UiO-66-(SH)2对Ag(Ⅰ)的吸附速率也最快,吸附剂的初始吸附速率(h0)UiO-66-(SH)2>UiO-66-(COOH)2>UiO-66-NH2>UiO-66-(OH)2。此外,UiO-66-(SH)2对Ag(Ⅰ)还具有吸附选择性,最小选择性系数为111.1。吸附机理研究和归一化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依靠表面官能团中N、O或S原子与Ag(Ⅰ)的化学配位作用,且官能团对Ag(Ⅰ)的结合能力-SH>-COOH>-OH>-NH2>-SO3H>-NO2。2、溶剂热法原位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及其吸附Ag(Ⅰ)性能研究为考察官能团的空间结构对Ag(Ⅰ)的选择性系数等方面的影响,选取含多个N、O、S等原子且具有环状空间结构的罗丹宁-3-乙酸修饰UiO-66,通过溶剂热法原位制备得到吸附性能最佳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UiO-66/8Rd)。XRD、FT-IR、SEM、BET等分析结果证实罗丹宁基团成功引入到UiO-66骨架中,基团含量为0.46 mmol/g。UiO-66/8Rd对Ag(Ⅰ)的最大吸附容量(109.2 mg/g)是UiO-66的4.2倍,其中单位罗丹宁基团的吸附容量约为1.8 mmol/mmol,分别是巯基、羧基、羟基和氨基的3.5、11.3、12.9和13.8倍,表明具有环状空间结构且含多个配位点的罗丹宁基团对Ag(Ⅰ)有超强的配位能力。吸附平衡时间为60 min,内扩散为主要的速率控制步骤。此外,UiO-66/8Rd表现出对Ag(Ⅰ)超强的识别能力和高度的选择性,最小选择性系数(268.0)是UiO-66-(SH)2的2.4倍,证实具有环状空间结构的罗丹宁基团能有效提高UiO-66对Ag(Ⅰ)的选择吸附性能。3、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及其吸附Ag(Ⅰ)性能研究为探讨后修饰对比原位制备方法在提高功能化UiO-66对Ag(Ⅰ)的吸附扩散速率等方面的影响,采用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将罗丹宁基团修饰在UiO-66表面,得到吸附性能最佳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UiO-66-Rd)。XRD、FT-IR、SEM、BET、XPS等表征分析证实罗丹宁已成功嫁接在材料表面且晶体结构保持不变,嫁接量可达0.51mmol/g。UiO-66-Rd对Ag(Ⅰ)的浓度分配系数是UiO-66/8Rd的1.2倍,且吸附可在15min内达到平衡,初始吸附速率(h0)比UiO-66/8Rd提高了3.3倍。同时UiO-66-Rd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能,最大选择性系数(1.7×104)比UiO-66/8Rd高约15倍。以上结果表明相比溶剂热原位制备法,通过溶剂辅助配体交换的后修饰法将罗丹宁基团修饰在材料表面,能有效提高吸附剂的吸附速率和选择吸附能力。此外,基于Dubinin-Ashtakhov模型的吸附位点能分布研究,证实通过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后修饰制备的UiO-66-Rd表面具有更多有效的Ag(Ⅰ)吸附位点。4、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2及其吸附Ag(Ⅰ)性能与机理研究为考察化学键与配位键后修饰的方法在功能化UiO-66对Ag(Ⅰ)的吸附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选择-NH2功能化UiO-66作为基底材料,通过酰胺缩合反应生成酰胺键锚定罗丹宁基团获得吸附性能最佳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2(UiO-66-NH2-Rd)。XRD、SEM、TGA、BET、FT-IR、XPS和NMR等测试结果证实了酰胺键的形成以及罗丹宁在UiO-66-NH2表面的成功嫁接,嫁接量为0.73 mmol/g,约是UiO-66/8Rd和UiO-66-Rd的1.6和1.5倍。同时UiO-66-NH2-Rd对Ag(Ⅰ)的最大吸附容量(163.1 mg/g)约为UiO-66/8Rd和UiO-66-Rd的1.5和1.4倍,表明吸附剂表面罗丹宁数量与吸附容量呈正相关性。UiO-66-NH2-Rd的初始吸附速率(h0)是UiO-66-Rd的1.2倍,最大选择性系数(4.1×104)也比UiO-66-Rd高1.5倍,表明通过酰胺缩合增加了罗丹宁嫁接量可以提升吸附剂的吸附速率和选择吸附性能。此外,相比UiO-66-Rd,UiO-66-NH2-Rd具有更优异的循环再生性能,证实通过化学键后修饰的制备方法增强了罗丹宁与UiO-66之间的键合强度,从而有效增强吸附剂的吸附稳定性。FT-IR、XPS和DFT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罗丹宁基团中的C–S和C=S共同参与和Ag(Ⅰ)配位,且Ag与S原子以单配位方式结合。5、通过酰氯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类材料及其吸附Ag(Ⅰ)性能与应用研究为探究通过酰氯与酸制备的功能化UiO-66在吸附Ag(Ⅰ)的浓度分配系数等方面的影响,选择将罗丹宁酸转化为活性更高的罗丹宁酰氯。通过酰氯与UiO-66和UiO-66-NH2反应制备出性能最佳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类材料(UiO-66@20Rd和UiO-66-NH2@20Rd),其罗丹宁最大嫁接量(3.78 mmol/g)比UiO-66-NH2-Rd高4.2倍。UiO-66@20Rd和UiO-66-NH2@20Rd的最大吸附容量(819.6和923.9mg/g)分别是UiO-66-NH2-Rd的5.0和5.7倍,浓度分配系数分别为UiO-66-NH2-Rd的8.2和11.2倍。通过酰氯制备的UiO-66-NH2@20Rd吸附速率非常快,1 min内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同时还具有出色的选择吸附性和优异的重复利用性能,六次重复使用循环之后去除率仍高达98.9%。此外,固定床吸附实验表明UiO-66-NH2@20Rd具有优异的工程应用能力及出色的吸附稳定性能,可处理Ag(Ⅰ)的有效柱体积高达21780 BV。这些证实通过酰氯制备增加UiO-66的罗丹宁功能化效率是提高Ag(Ⅰ)的浓度分配系数、吸附速率、选择性系数和吸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

蔡婷婷[4](2019)在《脂肪酸甲酯固定CO2合成聚酯材料》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对聚酯材料的发展及关注在不断地提高,现已成为连接石化产品和多个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不同的聚酯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酯交换缩聚法、直接酯化缩聚法以及环氧乙烷法等。对于聚酯材料的市场需求来看,目前主要应用在电子电器的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建筑材料、药物缓释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生产的中间体等。由于CO2具有低成本,可用性,丰富度以及安全无毒性等特点,CO2已成为良好的化石资源得替代品。而脂肪酸甲酯提取于植物油中,相比于其它化学结构具有低化学毒性的优势。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将CO2固定在植物油的环氧化物上以得到环状碳酸酯单体,进一步通过不同比例单体共聚生成具有不同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的聚酯材料。课题主要分成三部分进行:第一,利用过氧化氢水溶液作为氧化剂将脂肪酸甲酯的不饱和双键环氧化,通过单一变量法进行梯度优化实验确定最适反应条件,转化率高达96.79%,得到环氧值高达5.025的环氧脂肪酸甲酯,提高了 20.2%;第二,利用MOF材料作为催化剂将CO2固定在环氧脂肪酸甲酯得到环碳酸酯单体,转化率高达94.43%;第三,利用内酯开环聚合机理将环碳酸酯单体与不同比例的内酯单体进行共聚反应,从而根据不同需要调节聚酯材料的机械性能与生物降解性能,当两种单体比例为3:7时,分子量最大为 25786 g/mol。

周朴[5](2019)在《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3-氧杂环丁醇的合成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简称PBT)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硬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生产PBT的过程中,会产生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这些环状低聚物虽然含量较少,但它们是监测PBT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获得质量合格、价格适中的环状低聚物本文发展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合成环状三聚体时,我们以廉价的对甲酰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烯丙基氯缩合后、氧化得到4-(烯丙氧基羰基)苯甲酸,然后与双(4-羟基丁基)对苯二甲酸酯经缩合、烯烃复分解反应关环、Pd/C加氢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本文特别对Grubbs试剂关环的反应条件进行筛选,使关环收率达到了58%。本路线经5步反应能以31%的总收率得到环状三聚体,较专利经6步反应15%的总收率有明显提高。合成环状四聚体时,本文也采用烯烃复分解方法合成了目标化合物。本路线经8步反应,以22%的总收率合成环状四聚体,较文献方法8%和14%的总收率有明显的改进。合成环状五聚体时,将4,4’-(对苯二甲酰双-(氧四亚甲基氧羰基))二苯甲酸(2c)与氯化亚砜反应后,再与双-(4-(4-羟基-丁氧基羰基)苯甲酰基)-1,4-丁二醚(9a)发生缩合反应,这两步反应的收率可达18%。3-氧杂环丁醇是药物化学中非常重要的药物合成片段。本文优化了一条合成3-氧杂环丁醇的路线,以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过开环、羟基保护、酯键水解、关环,最后脱除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3-氧杂环丁醇。本文对环氧氯丙烷的区域选择性开环展开了探究,发现用邻溴苯甲酸开环能够实现高选择性(目标产物:异构体>98:1)。较文献方法有明显的提高。终产品通过核磁和质谱确定结构,气相测定其纯度。

黄锴[6](2019)在《废弃PET制备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文中指出PET聚酯是一种石油基高分子材料,因其成本低,性能优异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但是消费后的PET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大量PET废料在全球范围内累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本论文对废弃PET进行化学回收,并利用回收物制备了绿色环保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其综合性能优良且具有实用价值。用乙二醇醇解废弃PET,制备了不同降解程度的PET醇解物(oligoester diol简写OED)。经过工艺优化,得到了一系列醇解物均呈白色粉末状,表征结果显示醇解物是BHET的低聚物,平均分子量在458 g/mol到819 g/mol之间,相当于平均聚合度在2-4之间。以PET醇解物、二异氰酸酯和羟基丙烯酸酯为基础原料,合成了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PUA)。通过控制变量实验与正交试验,研究了PET醇解物平均分子量、二异氰酸酯、羟基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剂种类及含量,光固化时间等因素对树脂及光固化漆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XRD和TG对PUA低聚物和光固化漆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使用醇解物平均分子量为665 g/mol、二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封端剂为单官能度封端剂、活性稀释剂是质量分数20%的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且光固化时间40 s时,光固化漆膜综合性能达到最佳,铅笔硬度2H,画格法附着力0-1级,柔韧性1 mm,耐冲击性可达50 kg·cm,通过耐水性、耐溶剂和耐化学品性测试。XRD测试显示,醇解二醇在参与PUA的合成后,其特征衍射峰大幅降低或者消失;TG分析显示光固化漆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通过实时紫外法研究PUA体系的光固化动力学,结果显示反应级数均为0级。通过引入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三乙胺(TEA),合成了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研究了PET醇解物平均分子量、中和剂、中合度、DMPA含量和羟基丙烯酸配比对产物及漆膜的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粒径、Zeta电位和GPC对WPUA低聚物进行表征,用固体紫外、TG和DSC对光固化漆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醇解物平均分子量为665 g/mol,中和剂为TEA,中合度为90%,DMPA含量为38%,封端剂选用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和丙烯酸羟丙酯(HPA)(n(PETA)/n(HPA)=3:2)时产物和光固化漆膜综合性能优良,适合木器涂装。粒径和Zeta电位显示WPUA树脂的平均粒径在140.7 nm,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GPC测试表明树脂分子量适中;固体紫外、TG和DSC测试表明,光固化漆膜具有较好的光学透明性,且热稳定性良好。

殷文昌[7](2017)在《金属有机框架光学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超高的孔隙率,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有机配体的易修饰性。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得MOFs在光学薄膜的制备和光学性质的调控上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级别的多种MOFs,采用旋涂法将其制备成光学薄膜,研究不同因素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后修饰途径实现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调控。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水热法制备了MIL-101系列、MIL-53系列和NH2-MIL-88B(Fe)MOFs纳米颗粒,结果显示成功制备了结晶良好的具有丰富孔洞结构的多种MOFs纳米颗粒。后通过旋涂法制备MOFs光学薄膜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表征。发现旋涂法制备的MOFs光学薄膜颜色均一,表面平整,粗糙度仅为纳米级别,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2)研究配体、形貌和晶型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通过椭偏仪表征光学薄膜的有效折射率(neff)和消光系数(k),根据光学薄膜表面SEM图片利用Image J软件计算光学薄膜的孔隙率,后根据有效介质理论公式计算其本征折射率(ndense)。通过研究MIL-101系列和MIL-53系列MOFs光学薄膜,发现配体给电子基的加入使光学薄膜k变大,吸电子基的加入使k减小。而MOFs的本征折射率ndense则随着配体中取代基的增加而增大。其机理是配体的增加使材料本身的原子密度增大,导致本征折射率变大。不同形貌的同种晶型的MOFs具有相同的ndense,但其光学薄膜具有不同的孔隙率,进而影响neff。NH2-MIL-53(Al)NRs(纳米棒)的无序堆积比NH2-MIL-53(Al)NPs(纳米颗粒)产生更丰富的孔洞结构,使其孔隙率大,neff小。不同晶型MOFs具有不同的ndense,而其对光学薄膜neff的影响主要是因其颗粒形貌差异导致孔隙率不同造成的。NH2-MIL-101(Cr)光学薄膜具有最大的孔隙率使其折射率低于NH2-MIL-53(Al)和NH2-MIL-88B(Fe)。(3)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主要是通过选用不同碳链长度的醛类对NH2-MIL-53(Al)NPs和NRs进行后修饰实现的。研究发现后修饰并不能影响光学薄膜的孔隙率,而是通过改变ndense和k来实现对其光学性质的调控的。其中戊醛修饰效果最为明显,丙醛次之,庚醛几乎没有变化,这是由于庚醛分子尺寸大于MOFs内部自由孔径导致其后修饰程度较低造成的。而其调控机理则是醛类与氨基反应后导致MOFs内部的电子结构和孔隙率发生改变而引起光学性质变化,从而实现了对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调控。

包秀秀[8](2014)在《混合芳香羧酸的分离与精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苯二甲酸(TA)、间苯二甲酸(IPA)等芳香羧酸是聚酯(PET)工业的重要原料,在这些芳香羧酸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不仅含有多种芳香羧酸,如苯甲酸(BA)、 TA、IPA、邻苯二甲酸(OPA)、对甲基苯甲酸(p-TA)、偏苯三酸(TMA)等,还含有钴(Co)、锰(Mn)等金属离子。工业上一般采用焚烧、掩埋等方法处理此类废弃物,不仅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大量可资源化利用的芳香羧酸产品。本文以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残渣为对象,研究了此类芳香羧酸混合物的分离与精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萃取结晶是多组分混合芳香羧酸的有效分离方法。采用水-甲苯或水-PX萃取体系,可对PTA氧化残渣中各种混合芳香羧酸进行有效分离:残渣中80%以上的TMA和90%以上的OPA富集于水相,80%以上的BA和p-TA富集于有机相,90%以上的TA和IPA则富集在固相。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热力学物性研究,系统测定了BA.p-TA、IPA和TA在甲苯和PX中的固液相平衡数据以及BA和p-TA在水-甲苯体系中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采用NRTL方程回归计算得到相关热力学相平衡参数。此外,本文还进一步探索了TA和IPA混合芳香羧酸固体产品的脱金属及加氢精制方法的可行性,并筛选了最佳的反应体系和操作条件。采用溴化氢(HBr)水溶液酸解可将残渣中钴、锰含量降至10ppm以下;回收的TA+IPA固体产品采用钯碳催化剂(Pd/C)在200℃下加氢脱色可得到高纯度的TA+IPA昆合二羧酸产品。

吴梦圆[9](2013)在《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与工艺优化》文中提出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DGT)属于环氧烷酯型化合物,是一种超低温粘结剂,具有反应活性大、粘结性强、耐候性好的优点,在涂料、复合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研究了DGT的酯化-闭环二步法合成。借助薄层层析色谱(TLC)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分别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对酯化以及闭环二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最终产率可达78%,环氧值可达0.57。使用甲苯以及石油醚混合溶剂对产品进行萃取/重结晶,环氧值可提高至0.65。对该合成工艺进行中试放大,确定了工艺流程与条件,为以后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其次探索了DGT的酯交换-环氧化二步法合成。借助TLC以及HP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酯交换反应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中间体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产率达89%。通过筛选环氧化试剂,发现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作为环氧化试剂,该反应速度较快,选择性较好,原料转化率较高,两步粗产率达78%。

谈利承[10](2012)在《熔融酯交换制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和抗菌性聚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文中认为20世纪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问世及其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但同时大量塑料废弃物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保以及与细菌等有害微生物不断抗争的意识增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和具有抗菌性能的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脂肪族聚酯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成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领域研发的热点,然而较差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以及较高的生产成本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重要的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优异的成型加工以及力学性能而倍受青睐。但是PBS高疏水性、高结晶度和较慢的降解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BS产品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芳香族聚酯虽不具备生物降解性能,却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因此,将脂肪族聚酯引入到芳香族聚酯链中,设计合成新型可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材料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碳纳米管是一种独特的纳米结构材料,具有出众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比如超高的塑性模量、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为生物降解聚酯的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卤胺型抗菌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可再生性能和广谱的抗菌性,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四大部分的研究工作: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为熔融酯交换反应制备基于PBS的脂肪族共聚酯和可生物降解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及性能研究;第三部分为具有抗菌性能的可生物降解功能化聚酯的合成;第四部分则为采用碳纳米管对脂肪族聚酯进行改性。在第一部分工作中,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主链中引入可生物降解性能的低聚乳酸(OLA),合成得到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乳酸)脂肪族共聚酯,目的在于降低PBS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其降解速率。由于聚乙二醇无毒并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在PBS主链中同时引入OLA和聚乙二醇(PEG),可以保证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co-乳酸)共聚酯降解速率的同时,并赋予其良好的亲水性。此外,将生物质二元醇异山梨醇(ISO)作为共聚组分,与丁二酸二甲酯(DMS)、1,4-丁二醇(BDO)和PEG通过熔融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共聚酯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发现OLA、PEG和ISO的引入有效地降低了PBS的结晶度。共聚酯的热稳定性、结晶性和力学性能随着共聚酯中脂肪族乳酸链段含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共聚酯的降解实验和亲水性测试表明,乳酸和聚乙二醇链段的引入赋予共聚酯良好的降解性能和亲水性,且该材料的降解性能可通过调节共聚酯中乳酸的含量而方便地调控。其次,将OLA、BDO与芳香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在无催化剂作用下,采用熔融酯交换反应制得即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又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的脂肪/芳香族共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乳酸)。研究发现,共聚酯中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链段的序列长度对共聚酯的溶解性、热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均起到主导作用。PBT/BDO/OLA起始摩尔比为50/10/40,在260℃反应4h得到的PB10LA40共聚酯显示了最低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熔融焓和结晶焓,并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了进一步改善共聚酯的亲水性,将OL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亲水性二元醇PEG三者在无催化剂作用下,采用熔融酯交换反应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乙二醇-co-乳酸)共聚酯。研究发现,由于体系中存在大量的OLA导致酯交换反应完全,得到的共聚酯含有更短序列长度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链段,导致其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降低。PEG含量的提高使得共聚酯薄膜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共聚酯土壤降解2-3个月后都有明显的失重。第三,将海因衍生物作为共聚组分,与DMS和BDO发生熔融酯交换反应,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聚丁二酸-3-双羟乙基氨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共聚酯(PBHS)共聚酯。此外,还利用开环聚合反应合成炔丙基功能化的聚己内酯(alkyne PCL),再与叠氮取代的海因衍生物(DMH-N3)发生Cu(Ⅰ)催化的Huisgen-1,3-偶极环加成反应(点击化学反应),将海因衍生物悬挂于PCL的侧链,从而获得具有抗菌性能的接枝聚合物PCL-g-DMH。研究发现,相比较纯PBS和PCL,通过共聚方法在PBS主链引入海因衍生物以及点击化学方法将海因衍生物接枝到PCL聚合物链上,都能有效地使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而结晶性下降。氯化处理后,聚合物中海因酰胺结构的N-H基团成功地转化为卤胺结构的N-Cl基团,N-C1基团与E. coli细菌接触后释放出具有氧化作用的Cl+离子,从而能杀死细菌。第四,使用硅烷偶联剂(APTES)改性单臂碳纳米管(SWCNT)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得到功能化的SWCNT-APTES和MWCNT-APTES,通过物理共混和水解两种方法分别对PBS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PBSG)聚酯进行纳米复合改性,制备得到分散性和力学性能优良的PBS/SWCNT-APTES和PBSG/MWCNT-APTES复合材料。水解方法可以成功地将PBS和PBSG链段通过共价键结合分别接枝到SWCNT-APTES和MWCNT-APTES表面上。SWCNT-APTES和MWCNT-APTES的引入,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基体在复合材料中的等温结晶速率;但是并没有改变基体聚合物的结晶结构。相比于共混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水解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SWCNT-APTES和MWCNT-APTES在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而且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界面结合力,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二、用甲苯生产对苯二甲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甲苯生产对苯二甲酸(论文提纲范文)

(1)钨基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无机纳米材料简介
    1.2 无机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1.3 无机纳米材料的生物应用
    1.4 无机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
    1.5 绪论小结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半导体纳米异质结氧缺陷氧化钨/硒化钨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2.1 引言
    2.2 光催化异质结WO_(2.9)-WSe_2-PEG的制备
    2.3 WO_(2.9)-WSe_2-PEG的表征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近红外与X射线响应下氧缺陷氧化钨/硒化钨的理化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氧缺陷氧化钨/硒化钨光热性能实验探究
    3.3 氧缺陷氧化钨/硒化钨光催化性能实验探究
    3.4 近红外响应下WO_(2.9)-WSe_2-PEG光热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5 X射线响应下WO_(2.9)-WSe_2-PEG光催化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氧化钨/无酸银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4.1 引言
    4.2 光催化纳米异质结氧化钨/钨酸银的合成
    4.3 WO_3@Ag_2WO_4@CS的表征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X射线辐射下氧化钨/钨酸银的光催化性能与抗辐射抗性研究
    5.1 引言
    5.2 氧化钨/钨酸银光催化性能实验探究
    5.3 氧化钨/钨酸银抗辐射抗性实验探究
    5.4 X射线辐射下WO_3@Ag_2WO_4@CS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与讨论
    5.5 WO_3@Ag_2WO_4@CS降低辐射抗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钨基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研究
    6.1 引言
    6.2 钨基半导体纳米异质结在小鼠肿瘤治疗中的探究
    6.3 钨基异质结在小鼠肿瘤治疗实验中的结果与讨论
    6.4 W0_(2.9)-WSe_2-PEG纳米异质结在CT成像中的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壳寡糖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壳寡糖
        1.2.1 壳寡糖
        1.2.2 壳寡糖的应用
        1.2.3 壳寡糖的研究进展
    1.3 生物可降解聚酯
        1.3.1 生物可降解聚酯
        1.3.2 生物可降解聚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
    1.4 胶束
        1.4.1 胶束
        1.4.2 胶束的制备方法
        1.4.3 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1.5 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第2章 壳寡糖基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及试剂
    2.3 实验内容
        2.3.1 聚(ε-己内酯)-聚(对苯二甲酸硅二醇酯)-壳寡糖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2.3.2 吐温80-聚(L-丙交酯)-壳寡糖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第3章 纳米胶束材料:聚(ε-己内酯)-聚(对苯二甲酸硅二醇酯)-壳寡糖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
    3.3 材料的表征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3.3.2 核磁共振光谱(1HNMR)
        3.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3.3.4 溶解性性测试
        3.3.5 水接触角测试
        3.3.6 动态光散射(DLS)
        3.3.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3.8 COS的体外释放测试
        3.3.9 抗菌性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红外分析
        3.4.2 核磁分析
        3.4.3 热力学性能
        3.4.4 水接触角
        3.4.5 溶解度
        3.4.6 聚合物纳米胶束
        3.4.7 COS的体外释放
        3.4.8 抗菌评估
    3.5 章节小结
第4章 吐温80-聚(L-丙交酯)-壳寡糖胶束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仪器
    4.3 材料的表征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4.3.2 核磁共振光谱(1HNMR)
        4.3.3 凝胶渗透色谱(GPC)
        4.3.4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4.3.5 溶解性测试
        4.3.6 水接触角测试
        4.3.7 动态光散射(DLS)
        4.3.8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3.9 COS的体外释放测试
        4.3.10 抗菌性测试
        4.3.11 药物体外释放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材料的红外分析
        4.4.2 材料的核磁分析
        4.4.3 材料的分子量分布
        4.4.4 材料的热力学性质
        4.4.5 水接触角
        4.4.6 溶解性
        4.4.7 聚合物胶束
        4.4.8 COS体外释放
        4.4.9 抗菌评估
        4.4.10 体外药物释放
    4.5 章节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选择性捕获废水中Ag(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废水中银的污染现状与处理技术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其功能化设计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1.4 UiO-66 选择性捕获Ag(Ⅰ)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表征方法
    2.4 Ag(Ⅰ)溶液的制备及测定方法
    2.5 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估
3 系列UiO-66-X(X= (OH)_2, (COOH)_2,NO_2,NH_2,SO_3H, SH_2的原位制备及其吸附AgI性能与机理研究
    3.1 系列UiO-66-X的原位制备
    3.2 系列UiO-66-X吸附Ag(Ⅰ)试验
    3.3 系列UiO-66-X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3.4 系列UiO-66-X吸附Ag(Ⅰ)性能分析
    3.5 系列UiO-66-X吸附Ag(Ⅰ)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原位溶剂热法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 及其吸附AgI性能研究
    4.1原位溶剂热法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
    4.2 原位溶剂热法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吸附Ag(Ⅰ)试验
    4.3 原位溶剂热法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4.4 原位溶剂热法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吸附Ag(Ⅰ)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 及其吸附AgI性能研究
    5.1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
    5.2 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吸附Ag(Ⅰ)试验
    5.3 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5.4 溶剂辅助配体交换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吸附Ag(Ⅰ)性能分析
    5.5 基于Dubinin-Ashtakhov模型的吸附位点能分布研究
    5.6 本章小结
6 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_2及其吸附AgI性能与机理研究
    6.1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_2
    6.2 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_2吸附Ag(Ⅰ)试验
    6.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与吸附模型构建
    6.4 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_2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6.5 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_2吸附Ag(Ⅰ)性能分析
    6.6 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NH_2吸附Ag(Ⅰ)机理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通过酰氯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 类材料及其吸附AgI性能与应用研究
    7.1 通过酰氯制备罗丹宁功能化UiO-66类材料
    7.2 通过酰氯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类材料吸附Ag(Ⅰ)试验
    7.3 通过酰氯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类材料吸附Ag(Ⅰ)应用研究
    7.4 通过酰氯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类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7.5 通过酰氯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类材料吸附Ag(Ⅰ)性能分析
    7.6 通过酰氯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类材料吸附Ag(Ⅰ)机理分析
    7.7 通过酰氯制备的罗丹宁功能化UiO-66 类材料吸附Ag(Ⅰ)实际应用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存在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

(4)脂肪酸甲酯固定CO2合成聚酯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环氧植物油酯及其应用
        1.2.1 环氧植物油酯简介
        1.2.2 环氧植物油酯的氧化机理
    1.3 CO_2的固定及其应用
        1.3.1 Salen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1.3.2 离子液体催化剂
        1.3.3 多相催化剂
    1.4 聚酯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聚酯材料的应用
        1.4.2 酶法开环聚合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案
        1.5.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化及环氧值的测定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2.2.2 适用范围探究
        2.2.3 酸值的测定
        2.2.4 环氧值的测定
        2.2.5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
        2.2.6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红外光谱分析
        2.2.7 环氧脂肪酸甲酯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酸值的结果分析
        2.3.2 环氧值的结果分析
        2.3.3 转化率的结果分析
        2.3.4 环氧脂肪酸甲酯结构分析
        2.3.5 适用范围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状碳酸酯的合成及表征
    3.1 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MOF催化剂的制备
        3.2.2 MOF材料的形态表征
        3.2.3 分子模拟
        3.2.4 CO_2的固定合成环状碳酸酯
        3.2.5 气相色谱法分析
        3.2.6 环状碳酸酯的结构表征
        3.2.7 适用范围探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MOF材料的形态分析
        3.3.2 MS分子模拟分析
        3.3.3 环状碳酸酯转化率、选择性及产率的结果分析
        3.3.4 环状碳酸酯的结构分析
        3.3.5 适用范围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酯材料的合成
    4.1 试剂与仪器
        4.1.1 实验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P(CCE-co-LA)聚合物的合成
        4.2.2 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4.2.3 聚合物机械性能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分子量及分散系数的分析
        4.3.2 DSC测试结果的分析
        4.3.3 机械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文章的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及导师简介
附件

(5)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3-氧杂环丁醇的合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周朴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合成探究
    一、绪论
        1.1 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概述
        1.2 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研究价值及现状
        1.3 文献报道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1.4 本文的设计思路
    二、环状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合成
        2.1 两条合成路线概述
        2.2 常规缩合法中间体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2.3 用烯烃复分解法中间体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2.4 实验部分
    三、环状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合成
        3.1 两条合成路线概述
        3.2 常规缩合法中间体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3.3 用烯烃复分解法中间体的合成及条件优化
        3.4 实验部分
    四、环状五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的合成
        4.1 常规缩合法的路线概述
        4.2 反应条件优化
        4.3 实验部分
    五、总结
第二部分 3-氧杂环丁醇的合成探究
    一、氧杂环丁烷概述
    二、文献报道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三、3-氧杂环丁醇的合成探究
    四、实验部分
    五、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Ⅰ科研成果
附录 Ⅱ部分化合物的谱图
致谢

(6)废弃PET制备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PET概述
        1.2.1 PET的物化性质及应用
        1.2.2 废弃PET来源与回收
        1.2.3 废弃PET化学降解方法
    1.3 光固化涂料
        1.3.1 光固化涂料组成
        1.3.1.1 低聚物
        1.3.1.2 活性稀释剂
        1.3.1.3 光引发剂
        1.3.2 光固化原理
        1.3.3 基于PET回收物的光固化涂料
        1.3.4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研究进展
        1.3.4.1 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1.3.4.2 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
    1.4 光固化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3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过程
        2.3.1 乙二醇部分降解废弃PET制备醇解二醇
        2.3.2 基于废弃PET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2.3.3 基于废弃PET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2.4 光固化漆膜的制备
    2.5 表征与分析方法
        2.5.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5.2 乌氏粘度计分析
        2.5.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2.5.4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 NMR)
        2.5.5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5.6 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2.5.7 热重分析(TG)
        2.5.8 凝胶率测定
        2.5.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UV-Vis)
        2.5.10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2.5.11 漆膜性能测试
        2.5.12 光固化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第三章 乙二醇部分降解废弃PET制备醇解二醇的研究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醇解时间对产物的影响
        3.2.2 乙二醇与PET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3.3 PET醇解物的表征
        3.3.1 红外光谱分析
        3.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 NMR)
        3.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3.3.4 热重分析(TG)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废弃PET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
    4.1 前言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不同平均分子量醇解二醇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4.2.2 不同种类二异氰酸酯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4.2.3 不同种类羟基丙烯酸酯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4.2.4 正交试验
        4.2.4.1 正交试验设计
        4.2.4.2 最佳成膜配方和成膜条件探索
    4.3 基于废弃PET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表征
        4.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4.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4.3.3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1H NMR)
        4.3.4 热重分析(TG)
    4.4 基于废弃PET的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动力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废弃PET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研究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5.2.1 不同降解程度醇解二醇对产物和漆膜性能的影响
        5.2.2 不同种类中和剂以及中和度对产物和漆膜性能的影响
        5.2.3 不同DMPA含量对产物和漆膜性能的影响
        5.2.4 不同双键含量对产物和漆膜性能的影响
    5.3 基于废弃PET的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的表征
        5.3.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5.3.2 固体紫外分析
        5.3.3 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
        5.3.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5.3.5 热重分析(TG)
        5.3.6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金属有机框架光学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光学薄膜
        1.1.1 光学薄膜的概念及分类
        1.1.2 光学薄膜的光学性质及研究进展
    1.2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
        1.2.1 MOFs简介
        1.2.2 MOFs的后改性
    1.3 基于MOFs的光学薄膜
        1.3.1 MOFs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
        1.3.2 MOFs光学薄膜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设计与表征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表征方法
第三章 MOFs光学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1 MOF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1.1 MIL-101 系列MOF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1.2 MIL-53 系列MOFs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1.3 NH2-MIL-88B(Fe)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3.2 MOFs光学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2.1 MIL-101 系列MOFs光学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2.2 MIL-53 系列MOFs光学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2.3 NH2-MIL-88B(Fe)光学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3.3 小结
第四章 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影响因素研究
    4.1 配体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4.1.1 配体对MIL-101 系列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4.1.2 配体对MIL-53 系列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4.2 形貌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4.3 晶型对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
    5.1 NH_2-MIL-53(Al)NR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调控
        5.1.1 NH2-MIL-53(Al)NRs光学薄膜的后修饰及表征
        5.1.2 修饰后MOFs光学薄膜的光学性质研究
        5.1.3 后修饰调控MOF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机理研究
    5.2 NH_2-MIL-53(Al)NPs光学薄膜光学性质的调控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混合芳香羧酸的分离与精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目次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PTA氧化残渣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2.1.1 传统处理方法
        2.1.2 钴、锰催化剂的回收
        2.1.3 苯甲酸的分离回收
        2.1.4 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的分离回收方法
        2.1.5 残渣的综合利用
    2.2 芳香羧酸加氢精制研究进展
    2.3 芳香羧酸相平衡基础研究
        2.3.1 芳香羧酸相平衡数据
        2.3.2 热力学理论基础
3 残渣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3.1 定性分析
    3.2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
        3.2.1 分析方法及仪器
        3.2.2 分析结果
    3.3 残渣回收组分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混合芳香羧酸的萃取分离方法研究
    4.1 混合芳香羧酸的固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4.2 混合芳香羧酸的萃取分离研究
        4.2.1 固-液萃取
        4.2.2 固-液-液三相萃取
    4.3 混合芳香羧酸的液-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4.4 相平衡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TA+IPA混合二羧酸精制方法研究
    5.1 加合结晶精制方法
    5.2 加氢精制方法
        5.2.1 加氢精制实验研究
        5.2.2 脱色及钯碳催化剂复用实验研究
    5.3 混合二羧酸的钴、锰、澳脱除精制方法
        5.3.1 回收混合二羧酸固体中钴、锰、澳的分析
        5.3.2 钴、锰、澳脱除方法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中涉及的主要物质及其性质
作者简介

(9)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与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环氧树脂简介
        1.1.1 环氧树脂的定义
        1.1.2 环氧树脂的种类
        1.1.3 环氧树脂的生产与应用
    1.2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简介
        1.2.1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理化性质
        1.2.2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特性
        1.2.3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其他环氧树脂的性能比较
        1.2.4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应用现状以及市场前景
    1.3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研究现状
        1.3.1 酯化闭环二步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1.3.2 羧酸盐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1.3.3 酰氯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1.3.4 氧化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1.3.5 酯交换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1.3.6 一步酯化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酯化闭环二步法工艺研究——开环酯化工艺优化
    2.1 开环酯化反应原理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开环酯化反应探索研究
        2.3.1 探索实验一般操作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催化剂种类的选择
        2.4.1 催化剂选择实验一般操作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正交实验优化
        2.5.1 正交实验一般操作
        2.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3 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2.6 开环酯化反应的高效液相色谱跟踪
        2.6.1 色谱条件
        2.6.2 色谱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酯化闭环二步法工艺研究——闭环以及提纯工艺
    3.1 闭环反应原理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3 闭环反应探索研究
        3.3.1 探索实验操作
        3.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闭环反应单因素优化
        3.4.1 单因素实验一般操作
        3.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3 单因素实验结果验证
    3.5 后处理—分离提纯
        3.5.1 重结晶法提纯
        3.5.2 结合萃取、重结晶/分级结晶提纯
    3.6 本章小结
4 中试放大工艺研究
    4.1 概述
        4.1.1 中试放大的方法
        4.1.2 中试放大的任务
    4.2 小试工艺逐级放大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工艺流程以及条件的确定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中试放大工艺
        4.3.1 中试实验试剂以及设备
        4.3.2 工艺流程以及条件的调整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 实验改进
        4.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4.2 工艺改进
        4.4.3 改进实验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氧化法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
    5.1 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合成
        5.1.1 实验原理
        5.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5.1.3 实验操作
        5.1.4 催化剂的选择
        5.1.5 单因素实验优化
        5.1.6 优化实验结果
    5.2 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
        5.2.1 实验原理
        5.2.2 H_2O_2作为氧源
        5.2.3 MCPBA作为氧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
    6.1 几点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盐酸-丙酮法测定环氧值
附录B:~1H NMR
附录C: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HPLC检测
附录D:各类物质简称的统一说明

(10)熔融酯交换制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和抗菌性聚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概述
        1.2.1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2.2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过程
    1.3 化学合成可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功能化
        1.3.1 可降解脂肪族聚酯和共聚酯
        1.3.1.1 开环聚合法制备脂肪族聚酯和共聚酯
        1.3.1.2 单体缩聚反应制备脂肪族聚酯和共聚酯
        1.3.1.3 酶催化法制备脂肪族聚酯和共聚酯
        1.3.1.4 脂肪族聚酯之间酯交换制备共聚酯
        1.3.2 可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
        1.3.2.1 二元酰氯与二元醇以及脂肪族二元醇或脂肪族聚酯的共聚合
        1.3.2.2 芳香二元酯与二元醇以及脂肪族二元醇或脂肪族聚酯的共聚合
        1.3.2.3 芳香族聚酯与脂肪族二元醇或脂肪族聚酯的反应性共混
        1.3.3 含天然成分的可生物降解聚酯
    1.4 具有抗菌性能的生物降解高分子
        1.4.1 抗菌高分子的定义和分类
        1.4.2 海因类抗菌高分子
    1.5 可生物降解聚酯的纳米复合材料
        1.5.1 生物降解性聚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概述
        1.5.2 生物降解性聚酯/层状纳米无机物复合材料
        1.5.3 生物降解性聚酯/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1.5.4 生物降解性聚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1.5.5 基于碳纳米管的复合材料的制备
    1.6 生物降解性聚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1.6.1 作为环境友好材料的应用
        1.6.2 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
    1.7 课题提出的意义
第2章 熔融酯交换制备基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脂肪族共聚酯
    2.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乳酸)共聚酯的合成
        2.1.1 实验部分
        2.1.1.1 实验原料
        2.1.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乳酸)(PBSLA)共聚酯的合成
        2.1.1.3 分析与表征
        2.1.2 结果与讨论
        2.1.2.1 共聚酯PBSLA的合成
        2.1.2.2 共聚酯的结构
        2.1.2.3 共聚酯的热性能
        2.1.2.4 共聚酯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2.1.2.5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2.1.2.6 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2.1.3 本章小结
    2.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CO-乳酸)共聚酯的合成
        2.2.1 实验部分
        2.2.1.1 实验原料
        2.2.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co-乳酸)(PBSGLA)共聚酯的合成
        2.2.1.3 分析与表征
        2.2.2 结果与讨论
        2.2.2.1 共聚酯PBSGLA的合成
        2.2.2.2 共聚酯的结构
        2.2.2.3 共聚酯的热性能
        2.2.2.4 共聚酯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2.2.2.5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2.2.2.6 共聚酯的接触角和亲水性
        2.2.2.7 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2.2.3 本章小结
    2.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CO-异山梨醇)共聚酯的合成
        2.3.1 实验部分
        2.3.1.1 实验原料
        2.3.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co-异山梨醇)(PB_xI_yE_zS)共聚酯的合成
        2.3.1.3 分析与表征
        2.3.2 结果与讨论
        2.3.2.1 共聚酯PB_xI_yE_zS的合成
        2.3.2.2 共聚酯的结构
        2.3.2.3 共聚酯的热性能
        2.3.2.4 共聚酯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2.3.2.5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2.3.2.6 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2.3.3 本章小结
第3章 熔融酯交换制备可生物降解脂肪/芳香族共聚酯
    3.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乳酸)共聚酯的合成
        3.1.1 实验部分
        3.1.1.1 实验原料
        3.1.1.2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o-乳酸)(PBLA)共聚酯的合成
        3.1.1.3 分析与表征
        3.1.1.4 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表征和细胞相容性的测定
        3.1.2 结果与讨论
        3.1.2.1 共聚酯PBLA的合成
        3.1.2.2 共聚酯的结构
        3.1.2.3 共聚酯的热性能
        3.1.2.4 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3.1.2.5 共聚酯的生物相容性
        3.1.3 本章小结
    3.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乙二醇-CO-乳酸)共聚酯的合成
        3.2.1 实验部分
        3.2.1.1 实验原料
        3.2.1.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co-乙二醇-co-乳酸)(PETGLA)共聚酯的合成
        3.2.1.3 分析与表征
        3.2.2 结果与讨论
        3.2.2.1 共聚酯PETGLA的合成
        3.2.2.2 共聚酯的结构
        3.2.2.3 共聚酯的热性能
        3.2.2.4 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3.2.2.5 共聚酯的接触角和亲水性
        3.2.2.6 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3.2.3 本章小结
第4章 具有抗菌性能的可生物降解的功能化聚酯的合成
    4.1 熔融酯交换制备海因类抗菌共聚酯
        4.1.1 实验部分
        4.1.1.1 实验原料
        4.1.1.2 海因衍生物的合成
        4.1.1.3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聚丁二酸-3-双羟乙基氨基乙基-5,5-二甲基海因共聚酯(PBHS)的合成
        4.1.1.4 共聚酯PBHS的卤化
        4.1.1.5 分析与表征
        4.1.1.6 抗菌测试
        4.1.2 结果与讨论
        4.1.2.1 海因单体和抗菌性共聚酯PBHS的合成
        4.1.2.2 抗菌性PBHS共聚酯的结构
        4.1.2.3 抗菌性PBHS共聚酯的热性能
        4.1.2.4 抗菌性PBHS共聚酯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4.1.2.5 抗菌性PBHS共聚酯的细胞毒性
        4.1.2.6 抗菌性PBHS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4.1.2.7 抗菌性PBHS共聚酯的抗菌性能
        4.1.3 本章小结
    4.2 点击化学和开环聚合制备海因类抗菌接枝聚合物
        4.2.1 实验部分
        4.2.1.1 实验原料
        4.2.1.2 叠氮取代的海因衍生物(DMH-N_3)的合成
        4.2.1.3 炔基化的己内酯(alkyne CL)的合成
        4.2.1.4 炔基化的己内酯(alkyne CL)与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
        4.2.1.5 点击化学合成聚己内酯-g-海因(PCL-g-DMH)聚合物
        4.2.1.6 PCL-g-DMH的卤化
        4.2.1.7 分析与表征
        4.2.1.8 抗菌测试
        4.2.2 结果与讨论
        4.2.2.1 抗菌性PCL-g-DMH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4.2.2.2 抗菌性PCL-g-DMH聚合物的热性能
        4.2.2.3 抗菌性PCL-g-DMH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4.2.2.4 抗菌性PCL-g-DMH聚合物的降解性能
        4.2.2.5 抗菌性PCL-g-DMH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
        4.2.3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纳米管/可生物降解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1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单臂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1.1 实验部分
        5.1.1.1 实验原料
        5.1.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合成
        5.1.1.3 单臂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5.1.1.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单臂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1.1.5 分析与表征
        5.1.2 结果与讨论
        5.1.2.1 PBS/S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
        5.1.2.2 SWCNT-APTES在PBS基体中的分散性
        5.1.2.3 PBS/S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1.2.4 PBS/S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
        5.1.2.5 PBS/S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5.1.2.6 PBS/S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5.1.2.7 PBS/S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1.3 本章小结
    5.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多臂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1 实验部分
        5.2.1.1 实验原料
        5.2.1.2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PBSG)的合成
        5.2.1.3 多臂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5.2.1.4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co-乙二醇)/多臂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5.2.1.5 分析与表征
        5.2.2 结果与讨论
        5.2.2.1 PBSG/M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
        5.2.2.2 MWCNT-APTES在PBSG基体中的分散性
        5.2.2.3 PBSG/M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5.2.2.4 PBSG/M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行为
        5.2.2.5 PBSG/M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5.2.2.6 PBSG/M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
        5.2.2.7 PBSG/MWCNT-APTE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2.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用甲苯生产对苯二甲酸(论文参考文献)

  • [1]钨基半导体异质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D]. 程然.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2]壳寡糖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磊.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3]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选择性捕获废水中Ag(Ⅰ)机理研究[D]. 丁琳.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脂肪酸甲酯固定CO2合成聚酯材料[D]. 蔡婷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5]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3-氧杂环丁醇的合成探究[D]. 周朴.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6]废弃PET制备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D]. 黄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金属有机框架光学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调控研究[D]. 殷文昌.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混合芳香羧酸的分离与精制方法研究[D]. 包秀秀. 浙江大学, 2014(06)
  • [9]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的合成与工艺优化[D]. 吴梦圆.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10]熔融酯交换制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和抗菌性聚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D]. 谈利承. 南昌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甲苯制对苯二甲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