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循证护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媛媛[1](2021)在《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文中提出背景:造口患者存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适应问题,使造口护理呈现专科性和复杂性特点,造口适应对于全面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造口适应过程复杂,有待探索一条有效途径全面解决造口患者身-心-社-灵综合需求。叙事循证医学模式提倡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初步开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模型,可使客观数据与主观体验相互联合,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在解决造口患者综合需求方面具有优势。目的:本研究基于叙事循证医学模式理论框架联合行动研究实施,探索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造口专科护理实践现状;探索肠造口患者适应因素影响机制;构建基于最佳证据的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检验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护理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评估对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循环过程作为研究实施基本框架,在每阶段实施过程联合不同方法:第一阶段,以质性研究描述性现象学调查造口患者适应需求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第二阶段,通过整合综述法获取造口适应相关文献,分析造口适应因素影响机制;第三阶段,以循证方法检索、筛选、评价、汇总造口适应最佳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分级和级别推荐,包括造口护理临床实践指南、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第二阶段获取的造口适应相关文献;第四阶段,通过改良德尔菲法构建基于最佳证据,且适宜本土特色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确定模式的具体维度和标准实践方案的具体条目;第五阶段,以叙事探究结合个案研究形式,探索标准化实践方案联合叙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途径及临床意义,完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结果:(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调查与造口专科护理现状:通过对11名造口患者及7名相关医务工作者半结构化访谈和现场观察得出四个主题类属: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包含6个次级主题(生理性需求、支持性需求、信息需求、情感需求、社会文化适应需求、自我护理需求);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2)造口适应因素分析:获取符合评价标准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相关文献22篇,获取45条相关证据,持续比较分析法得出结果,造口适应与支持具有相关性,通过作用于多种适应因素,促进造口患者达到个人-行为-环境的适应状态,由此构建造口适应支持要素模式图,包含3个适应条件:家庭支持、医疗支持、社会支持;9个适应因素:时间、认知、生理、心理、自我护理、信息、经济、文化、同伴支持;3个适应要素:个人、行为、环境。(3)造口适应最佳证据获取:共获取经AGREEII质量评价工具A级和B级推荐的造口护理相关临床实践指南8篇,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职责相关文献6篇,结合前期获取的造口心理-社会-文化适应22篇相关文献,共提取实践者、评估、专项护理、自我护理、健康教育、生活重建、出院前指导、延续护理8个类属,获取最佳汇总证据30项。(4)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实践方案构建:通过一轮改良德尔菲法达成专家共识,问卷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6,最终确定造口适应实践模式6个维度:时间、实践者、实践内容、实践措施、实践工具、评价;时间维度:疾病诊断期、术后住院期、出院准备期、调整适应期4个分期;实践内容:评估、专项护理支持、信息支持、心理社会适应支持4项;实践措施:基于提取的30项最佳证据,以时间维度为纵轴,实践内容为横轴,确定每一阶段相应实践内容下具体执行措施,各执行措施以条目清单形式列出,可根据时间分期选择相应条目内容,共形成73条推荐建议;实践工具:提供经检验有效的相应工具;评价:各阶段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5)叙事与循证联合可行性评估:以前期拟定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为指导依据,研究者运用叙事探究方式介入造口术后患者生活,与患者、家属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形成三维叙事探究空间,选取其中3例造口术后参与者,以个案护理故事形式展示标准化护理方案执行联合叙事干预过程,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未发生并发症,或已发生并发症患者在干预后得到缓解。结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可实现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联合,用于造口专科护理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框架为最佳证据与人文关怀在同一情境下发挥共同作用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循证方法构建的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在造口专科性护理实践中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叙事与循证联合可用于造口适应实践的应用,叙事可发挥评估收集资料、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质性研究的联合作用,易于探索患者内心体验。

和意娴[2](2021)在《集束化护理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循证医学方法论,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Delphi构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并验证该方案的干预效果。【方法】1.理论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方法,在导师团队指导下成立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系统检索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萃取最新、最佳证据并经三轮Delphi后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构建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2.临床研究采用非同期随机对照实验,选择某三甲医院康复科2019年10月~2020年9月60例首次确诊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洼田饮水等级为Ⅲ级)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周期为12天,以患者洼田饮水等级、误吸率和简要吞咽康复评定结果作为吞咽功能好转率的观察指标,并结合血液生化指标、体格检查结果来评价吞咽功能,使用SPSS 20.0软件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干预效果。【结果】1.本研究针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最终纳入了20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循证指南8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指南3篇,共包括24项证据。2.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试验组简要吞咽康复评定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发生误吸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试验组肺部感染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试验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后,试验组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干预后,两组NRS 2002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基于科学证据,比传统护理更加优化。循证护理实践结合临床护士经验和患者意愿,使科学证据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本研究构建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基于循证护理和Delphi法,并通过临床实践,改善了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结局,促进了吞咽功能恢复,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TOR-BSST?的使用预警了患者的误吸风险,降低了其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王钰[3](2021)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护理照护力量在预防深静脉血栓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已得到肯定。2018年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同意开展加强肺栓塞和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对进一步做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领域,指导护理实践的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层出不穷,循证资源丰富。然而目前尚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护理实践方案。因此,亟需应用循证的方法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此外,当前我国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虽然实施循证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循证实践能力偏低。因此,为促进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开展和方案的推广应用,十分有必要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研究目的:(1)描述并剖析我国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实践现况,分析总结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临床问题;(2)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解决护士预防知识欠缺和预防行为存在异质性的临床问题;(3)将《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循序渐进引入临床,从系统层面、护士层面、患者层面三个维度全面评价方案的应用效果;(4)以提炼循证护理实践中核心要素并形成概念框架为重点环节,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解决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核心要素不明确和工作模式欠缺的临床问题。研究方法:本研究以知识转化模式为指导,分为四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使用“骨科”或“关节置换”从一项多中心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内,提取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实践现况的相关数据,包括国内护士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态度和实践现况。了解国内现况后,以北京协和医院关节外科病房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客观地分析观察所见和访谈所闻,探索目前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实践的本质,分析总结护理实践中存在的临床问题。第二部分采用文献研究、召开利益相关者会议、交谈法、专家论证法,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首先,通过系统检索、筛选、严格评价纳入的相关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共识及系统评价的质量,逐条提取证据,通过团队共识会确定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的证据汇总。然后将证据引入临床情境,以可行性、适宜性和临床意义为标准,召开利益相关者会议收集16名护理人员的意见,面对面交谈获取6名患者的意见,筛选出适宜临床情境的最佳证据。进一步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由循证实践小组制定的《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草案,进行可用性评价和调整,形成《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终稿。第三部分通过组建方案临床应用小组,开展方案临床应用前评估,明确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将《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循序渐进的引入临床。采用前后对照研究设计和嵌套型混合性研究方法,从系统层面、护士层面、患者层面三个维度全面评价方案的应用效果。第四部分通过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整合性反思,以理论域框架界定的14个概念域及其对概念域的定义为标准,提炼循证护理实践中核心要素,以计划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嵌套理论为原始理论,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框架,以知识转化模式为基本框架,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目前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实践工作中主要存在4个临床问题,包括预防知识欠缺,预防行为存在异质性,预防循证护理实践核心要素不明确和工作模式欠缺。第二部分汇总的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包括34条证据,涉及风险评估、基本预防、物理预防、药物预防、健康宣教、促进指南临床应用六个方面。根据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筛选出了 24条具有可行性、临床意义和适宜临床情境的最佳证据。基于24条最佳证据,结合专家意见,修订并完成了《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方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风险评估等多维知识培训,6项工作流程(总流程、健康宣教流程、使用弹力袜流程、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流程、使用药物流程、质控流程)和3个辅助工具(健康宣教手册、健康宣教视频、运动打卡装置)。第三部分长期记忆效果欠佳,流程更改的地方较为琐碎,记忆困难,患者主动学习宣教视频的积极性低,患者主动参与运动打卡的积极性低和运动打卡落实情况受多因素限制,欠缺灵活的评价方法是方案引入临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因素。通过实施培训、制作精简版内容卡、修改日常工作信息记录表单、增加岗位并调整职责等应对措施,方案被成功地循序渐进引入临床。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在系统层面,完善了相关流程,开发了辅助工具,增加了岗位并调整了职责;在护士层面,提高了护士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知识(调查问卷平均正确率由73.4%提升至100%),提高了证据执行率(审查标准执行率由0~21%提升至72%~100%),提升了专业价值感;在患者层面,提高了患者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知识(调查问卷平均正确率由75.6%提升至87.8%),降低了术后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发生率由9.6%降低至6.9%)。第四部分护士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中的10个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职业角色认同、结果信念、强化、意向、目标、环境和资源、社会影响、情绪;核心要素定义以理论域框架中对概念域的定义为基础进行了适应性修改;从个体理性和人际水平两个层面对核心要素间的关系进行了演绎,构建了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框架。“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包括6个部分,知识产生(证据汇总)、发现问题(提出临床问题)、本土化调试(筛选证据并制定方案)、知识应用(方案引入临床并评价应用效果)、循证护理实践概念框架和知识的持续使用。研究结论:(1)目前预防THA和TKA术后DVT护理实践工作中主要存在4个临床问题,包括预防知识欠缺,预防行为存在异质性,预防循证护理实践核心要素不明确和工作模式欠缺。通过进一步凝练出循证问题,明确了构建《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和“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工作模式”是两个有效干预措施。(2)本研究构建的《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方法科学,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循证决策依据,可改善现况,降低THA和TKA术后DVT发生率,减轻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本研究构建的“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理论基础科学,临床基础扎实,适合我国国情,可为理解护士预防THA和TKA术后DVT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展相关循证护理实践提供方法学指导。(4)本研究的开展,通过现身说法,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循证护理的研究方法,可为开展科学、规范的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力保证。

杨珂璐[4](2021)在《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内容分析及实施情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对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临床实践指南(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的推荐意见进行内容分析及一致性比较,并评估其与临床护理常规的相符程度,再进一步探究循证护理实践的障碍因素,从而为PI护理CPG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1)CPGs评价与内容分析:系统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指南数据库和PI协会/学会网站获取PI护理CPGs;分别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II,AGREE II)和临床实践指南报告工具(Reporting items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in healthcare,RIGHT)评价CPGs,并从推荐意见中提取目标人群和干预措施进行推荐意见内容分析和一致性比较。(2)PI护理CPG临床实施情况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调查:调查西安、新郑和兰州3市7所医院PI高发科室的护理常规与一致的CPGs主要推荐意见的符合程度;并使用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评估量表(Clinic Readiness to Evidence-based Nursing Assessment,CREBNA)和中文版循证信念、实施量表(Evidence-Based Practice Belief Scale,Evidence-Based Practice Implementation Scale,EBP Belief Scale,EBP Implementation Scale)对护士进行调查,评价基于CPG的循证实践准备度及护士循证信念水平和实施水平,最终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索影响量表得分的因素。结果:(1)CPGs评价与内容分析:共纳入19部CPGs,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和5个国际组织;其中18部CPGs报告了证据等级分级,13部CPGs报告了推荐意见强度。同时,CPGs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总体不高,AGREE II得分中位数为53.3%(最高分为78.6%,最低分为38.5%),其中“应用性”(领域5)得分中位数最低(37.5%);RIGHT平均报告率为64.7%,其中纳入CPGs均未完整报告“评审和质量保证”(领域5)。19部CPGs中共提取49条主要推荐意见,其中46条推荐意见的内容基本一致;其他细节推荐意见分别涉及护理评估、敷料、局部用药、支撑面、体位改变和其他疗法等。(2)PI护理CPGs临床实施情况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调查:共调查上述3市7所医院17个临床科室,收回289份问卷;在46条一致的CPGs主要推荐意见中15条推荐意见符合率为100%(17/17),3条推荐意见无科室符合。CREBNA量表的平均总分为120.78±20.07,其中证据分量表、组织环境分量表和促进因素分量表平均分分别为47.51±8.52、36.42±6.47和36.85±7.87;单因素分析发现仅上白班的护理人员CREBNA量表总分和3个分量表得分均高于白夜倒班的护理人员,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的CREBNA量表总分和证据分量表得分高于专科,且职称较高的护理人员、参加过循证培训和已发表论文的护理人员的证据分量表得分也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仅上白班和发表过论文的护理人员证据分量表得分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循证信念量表和实施量表平均分分别为3.52±0.44和1.76±0.8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发现仅上白班、参加过循证培训、已发表论文的护理人员的信念量表得分较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暂未发现对实施量表的得分有影响的因素。结论:当前针对PI护理CPGs的主要推荐意见内容一致性较好,但仍存在强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存在内容相反,且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常规与一致的CPGs主要推荐意见符合度较好;当前针对PI护理CPGs的循证实践准备度尚可,并且护理人员循证信念水平较高,但循证实施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严珺,卢嘉超,李敏,王叶[5](2020)在《循证护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国内相关文献,收集各数据库自建库至今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循证护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对照实验的所有文献,并按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meta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循证护理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共有10篇文献11 550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采取循证护理或常规护理,其预防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值及95%的可信区间为0.23(0.17-0.33),结果显示采用循证护理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低。结论循证护理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尚丹丹[6](2020)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在国内外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专科胜任力为理论依据,结合我国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初步探讨社区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以期促进我国社区护理的专科化发展进程,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回顾法:本研究对国内外数据库、护理院校及相关组织机构的网站进行检索,获取并筛选社区高级实践护士岗位胜任力、社区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相关的文献及网站资料,以文献检索结果为基础,初步拟定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相关条目。2.半结构式访谈法:以课题组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为工具,对研究领域为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以及全科医学的6名专家进行访谈,以获取与社区高级护理实践需求现状、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及岗位胜任力情况等主题相关的信息,根据半结构访谈的结果对临床实践模式的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3.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根据专家纳入标准,初步选取35名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函询。结合指标纳排标准以及专家和课题组的参考意见,最终确定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指标体系。4.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 2016及SPSS 22.0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其中,采用均数、标准差及构成比对专家一般资料进行描述;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对专家的积极性进行描述;采用专家权威系数(由专家学术水平、对研究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决定)对专家权威性进行描述;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对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进行描述;采用重要性赋值均数、满分比以及权重值对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描述。本次研究中指标的权重通过比例分配法进行计算。结果1.文献回顾法结果: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及网站信息,最终确定将社区护理高级实践护士的专科胜任力作为本研究中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的核心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初步确定了实践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以及培养环节质量控制。2.半结构式访谈法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共确定了3个主题(MNS专科化培养的认可度、社区护理MNS专科化培养的理论要点、社区护理MNS临床培养质量控制)以及6个亚主题(角色定位、实践培养目标、社区专科特色实践安排、考核评价体系、实践基地与带教师资质量、院校与实践基地间的交流)。3.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有27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两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5.71%和90.00%。本研究中的函询专家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重庆等17个省市,其研究方向包括:护理教育、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全科医学。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2±0.05)。第一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87(P<0.05),第二轮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95(P<0.05)。4.指标修改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共删除指标13项,增加指标19项,修改指标36项。最终形成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共包括一级指标4项(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考核评价、培养环节质量控制),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171项。在一级指标中,培养目标所占权重最高。在培养目标中,权重排名为前三位的指标分别为“社区全科护理实践能力”、“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及“教育指导能力”。结论本次函询的专家积极性与权威性较高,地域代表性较好,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体现社区高级护理实践的特点,可以为我国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环节的设置提供思路,对提高社区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及社区护理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随着国内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完善及社区高级护理实践人才角色范畴的改变,该临床实践体系的内容仍需不断调整与更新。

聂文博[7](2020)在《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文中指出背景:随着电子医疗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给患者的皮肤和粘膜造成了压力性损伤,并逐渐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关注。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于2016年正式提出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的概念。截止目前,国内外关于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全面、深入的探索,而临床实践中所凸显的问题却由来已久。因此引入最佳证据,开展适合我国临床情境的MDRPI循证护理实践势在必行;如何在MDRPI敷料应用相关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解决引入证据后产生的问题亦亟待探索。目的:描述并分析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现况,了解护理人员对于MDRPI的知识和态度现状;系统回顾、评鉴并综合有关MDRPI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构建《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描述该证据被逐步引入临床情境的系统过程,并评价其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循证实践中凸显出的敷料应用问题,通过构建MDRPI细胞模型与动物模型,探索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温敏水凝胶敷料对MDRPI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作为理论框架,按照临床情境与专业判断、证据综合、证据传播、证据应用及新证据生成共5个环节开展研究。(1)临床情境与专业判断:采用经汉化和/或文化调试后的中文版Pieper-Zulkowski压力性损伤知识问卷(PZ-PUKT)、压疮预防态度问卷(APuP)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通过问卷调查法,测评ICU护士压力性损伤和MDRPI的知识与态度水平;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了解我国医疗机构重症患者MDRPI的预防与管理现况。(2)证据综合:通过对MDRPI预防及管理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等进行质量评价和文献内容分析,筛选并评鉴MDRPI预防与管理的相关证据。(3)证据传播:依据“JBI证据预分级系统”和“JBI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所纳入证据及其推荐意见进行分级,通过专家会议法对循证实践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形成《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4)证据应用:通过在临床试点科室开展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实验,评价该循证方案在具体临床情境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5)新证据生成:针对上述实践过程中凸显出的敷料应用问题,利用普朗尼克F127和普朗尼克F68配制温敏水凝胶,搭载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制备新型伤口敷料,并利用过氧化氢诱导的小鼠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磁铁周期性夹闭诱导的小鼠MDRPI皮肤损伤模型,探索该敷料在抑制细胞损伤及促进组织修复中的作用。结果:(1)现况调研阶段:经汉化和/或文化调试后,中文版PZ-PUKT、APuP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932、0.899和0.760,且各量表内容效度均可接受(I-CVI=0.831.00,S-CVI=0.9450.957);对306名ICU护士的问卷调查发现,PK-PUZT(69.42%)、APuP(73.86%)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74.52%)问卷的得分均有待提高。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共提炼出MDRPI发生率较高、重视不足、知识更新不足、缺乏护理规范和人力相对不足5个方面的主题,作为后续制定循证实践方案的参考依据。(2)证据综合阶段:共纳入9篇循证指南、2篇证据总结和8篇系统评价。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纳入指南的总体质量较好,在“范围和目的”及“制定的严谨性”领域标准化得分最高,“应用性”得分最低;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的质量均为中等以上。纳入证据主要包括MDRPI的风险评估、医疗器械的选择与使用、预防性敷料的选择与应用、预防性皮肤护理、支撑面与体位变换、营养支持和教育与核查7个方面的内容。(3)证据传播阶段:经证据分级与推荐意见分级,构建了包括7个方面、51项证据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最佳实践信息册》;通过专家会议对方案进行简化、修订与完善,形成了包括6个方面、30个条目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4)证据应用阶段:干预组MDRPI发生率(1.83%)显着低于对照组(7.47%),干预组护士PK-PUZT(80.25%)、APuP(83.08%)和护士预防医疗装置压伤认知量表(90.15%)的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护士对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的整体执行率为95.14%;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均处于较高水平。(5)新证据生成阶段: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普朗尼克生理盐水溶液,确定220 mg/mL普朗尼克F127与100 mg/mL普朗尼克F68所配制凝胶的相变温度为36.1℃,最接近体表皮肤温度,且该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100μg/mL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可促进小鼠成肌细胞(C2C12)的增殖与迁移,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氧化氢所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外敷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温敏水凝胶伤口敷料能够明显加速伤口修复,上调小鼠伤口周围组织中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论:(1)我国ICU护士PI/MDRPI的知识与态度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MDRPI的实践现况存在不足之处。(2)所形成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应用于我国临床情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温敏水凝胶敷料在抑制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促进细胞再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基于再生医学的伤口护理新型敷料。

布优祥[8](2020)在《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对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内容分析与汇总,以了解其具体的推荐情况,也为下一步现况调查中设计问卷提供知识来源。(2)了解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其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情况,查找其薄弱环节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从而为促进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更好的转化为临床实践提供思路。方法:(1)系统检索了6个综合数据库,6个指南数据库以及12个相关专业机构网站中有关术前禁食水的临床实践指南,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与汇总。(2)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月2019年10月选择甘肃省兰州市4所三甲医院的外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调查问卷和中文版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量表,并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涉及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共纳入26部有关术前禁食水的临床实践指南,其基本特征分析结果为: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但其整体更新情况较差,参与制定机构类型过于单一且缺乏多机构合作,目标人群较为多样,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标准不够统一,检索信息和资助情况报告较差;其内容分析结果为: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的推荐意见主要包括国内和国外两部分,其中国外相关指南提供的术前评估部分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涉及的患者类型主要包括择期手术普通患者、急诊手术患者和特殊专科手术患者,其中对择期手术普通患者和急诊手术患者的推荐,国内外相对较为一致,而对特殊专科手术患者的推荐,国外涉及的专科方向比国内更多一些;其涉及的食物类型主要包括清液、母乳、配方奶、非人乳、固体类食物、便餐、肉类、油炸或高脂肪类食物及口香糖等,其中对不同食物的时间推荐,国内外基本相似,但是在一些地方存在差异。(2)共回收有效问卷367份,其中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的平均得分为0.52±0.21;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信念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55±0.42,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实施水平的平均得分为2.14±0.75;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外科护士的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得分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最终学历、是否参加过有关术前禁食水的培训和循证护理的培训方面有差异;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信念水平得分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和是否参加过有关循证护理培训方面有差异;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实施水平得分在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和是否参加过有关循证护理培训方面有差异;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学历和是否参加过有关术前禁食水和循证护理的培训这3个变量进入了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得分的回归方程,职务和是否参加过有关循证护理培训这2个变量进入了外科护士循证护理信念水平得分的回归方程,是否参加过有关循证护理培训这个变量进入了外科护士循证护理实施水平得分的回归方程。结论:(1)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大部分都使用了系统的循证方法进行制定,且大部分指南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食物类型的不同做出了明确的术前禁食水推荐,其推荐内容较为丰富,且具临床指导意义,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2)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对较差;外科护士具有较为积极的循证护理信念,但其循证护理实施水平相对较低;其中影响外科护士的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得分的因素为最终学历和是否参加过有关术前禁食水和循证护理的培训;影响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信念水平得分的因素为职务和是否参加过有关循证护理的培训;影响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实施水平得分的因素为是否参加过有关循证护理的培训。因此,应结合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增加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的了解以及提高其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从而为根本上促进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与帮助。

杨继平,周毅峰,袁浩,石泽亚[9](2019)在《湖南省放射介入护士循证护理素质现况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放射介入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行为情况,为改善护理人员临床循证护理能力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省医学院附属医院或省、市级医院介入放射科1154名护士进行调查,横截面数据从2018年6月—2018年9月收集。结果放射介入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基本素质水平按良好、合格、稍差、很差四个层次评定。循证护理知识、技能为稍差水平,这类人群分别占调查对象的68.21%、56.00%;循证护理行为合格者占58.61%;循证护理态度良好者占95.5%。另外,认为限制循证护理实践开展的因素为英语知识缺乏者占总人数的90.29%,认为是统计学知识缺乏者占总人数的92.37%,认为是文献检索能力薄弱者占总人数的85.52%。其次,认为医院缺乏开展循证护理激励机制的人数占调查对象的87.08%,并有80.50%的调查对象认为医院条件限制了循证护理基本素质的提高。结论放射介入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能力及思维需要进一步提高,医院应重视循证护理的发展,而护理人员自身应注重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积累。

顾莺[10](2019)在《护理管理者视角下的临床循证护理实践环境促进》文中提出循证护理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末被首次提出,目前已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以及临床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Roberts[1]于1998年指出,循证护理主要是强调护士的实践行为应该基于证据和主要的研究成果。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The JBI mode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model)阐述的循证实践分为4个步骤: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及证据应用,其中证据应用被认为是循证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2-3]。相较于海量的科学研究报告及不断推出的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及系统评价,这些最佳实践证据

二、循证护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循证护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1.1 造口适应意义
        1.2 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研究
    2 理论基础
        2.1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
        2.2 行动研究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技术路线图
    5 概念界定
    6 研究内容
        6.1 成立行动研究小组
        6.2 研究步骤
        6.3 研究方法
    7 伦理问题
    8 质量控制过程
        8.1 方法控制
        8.2 研究团队协作完成
        8.3 提高研究者可信度
第一部分 造口适应需求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参与者
    3 研究内容
        3.1 研究过程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主题1:造口患者适应需求多元化
        4.2 主题2: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4.3 主题3:造口适应与个人经历有关
        4.4 主题4:造口专科护理存在发展机遇
    5 讨论
        5.1 造口患者多元适应需求亟待关注
        5.2 造口患者个人经历与社会文化具有相关性
        5.3 造口患者适应过程与时间具有相关性
        5.4 造口专科实践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6 反思评价
第二部分 造口适应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过程
        3.1 确定研究主题
        3.2 文献检索
        3.3 证据筛选与提取
        3.4 数据评估
        3.5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5 讨论
第三部分 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肠造口护理相关指南评价研究
        2.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与实践相关文献质量评价
        2.3 肠造口适应最佳证据总结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纳入指南整体质量较高
        4.2 造口专科护士角色定位
    5 反思评价
第四部分 造口适应模式实践方案的初步建构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研究对象
    4 研究内容与统计结果
        4.1 文献回顾与证据整合
        4.2 改良德尔菲函询调查
        4.3 改良德尔菲专家论证会
    5 研究结果
        5.1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构建
        5.2 《造口适应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
    6 讨论
        6.1 造口评估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
        6.2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重要性
        6.3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及标准化实践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7 反思评价
第五部分 造口适应实践模式可行性评估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收集数据方法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资料
        3.2 个案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叙事在造口适应实践中的作用
        4.2 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
    5 反思评价
第六部分 讨论与建议
    1 讨论
        1.1 研究设计的适宜性分析
        1.2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专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2 未来建议
        2.1 加强造口专科护理体系完善
        2.2 研究的可持续性改进与优化
        2.3 本研究后续展望
    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一个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集束化护理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综述一集束化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
第二部分 构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
    一、临床护理问题的提出
    二、证据的检索
    三、证据的质量评价
    四、初步构建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
    五、制订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
    综述二 影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Meta分析
第三部分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
        2.干预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优于与对照组
        3.干预后试验组的吞咽康复评定优于与对照组
        4.干预后试验组的肺部感染指标优于对照组
        5.干预后试验组的SWAL-QOL评分优于对照组
        6.干预后试验组的NRS2002 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别
    三、讨论
        1.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实施于IS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可行性分析
        1.1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1.2 组建循证护理实践小组确保了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
        2.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
        2.1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
        2.2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2.3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2.4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5 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案对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不明显
    四、结论
    综述三 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误吸研究进展
第四部分 总结论
第五部分 研究的创新、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伦理审查批件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BC临床观察量表
    附录4 文献质量具体评分情况
    附录5 支持推荐意见形成的决策表格
    附录6 TOR-BSST?授权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致谢

(3)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总体思路
        (一) 研究目的
        (二)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深静脉血栓概况
        (一) 概念及危害
        (二) 流行病学特点
        (三) 预防措施
        (四) 预防措施的临床应用情况
        (五) 促进预防措施临床应用的策略
    二、国内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一) 资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一) 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框架
        (二) 健康行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临床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实践现况的国内调查
        (二) 实践现况的田野研究
    三、研究结果
        (一) 实践现况的国内调查结果
        (二) 实践现况的田野研究结果
    四、讨论
        (一) 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应涵盖知识培训、护理流程和辅助工具
        (二) 循证实践工作模式应重点关注实践中的核心要素及其关系
第四章 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证据汇总
        (二) 最佳证据筛选
        (三) 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三、研究结果
        (一) 证据的汇总结果
        (二) 最佳证据的筛选结果
        (三) 构建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
    四、讨论
        (一) 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科学性
        (二) 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和适宜性
第五章 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临床应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场所
        (三) 评价工具
        (四) 资料收集方法
        (五) 资料分析方法
        (六) 质量控制
    三、研究结果
        (一) 方案引入临床的过程
        (二) 方案临床应用对护理实践的改变
    四、讨论
        (一) 方案在临床情境中应用的可行性和适宜性分析
        (二) 方案在临床情境中应用的有效性分析
第六章 循证护理实践工作模式的构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设计
        (二) 质量控制
    三、研究结果
        (一) 循证护理实践中的核心要素
        (二) 循证护理实践的概念框架
        (三) 循证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
    四、讨论
        (一) 循证护理实践概念框架及工作模式的合理性
        (二) 循证护理实践概念框架及工作模式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附录
    附录1 护士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知识和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2 参与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证据引入临床的利益相关者一般信息调查表
    附录3 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循证护理实践方案论证专家一般信息调查表
    附录4 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质量审查表
    附录5 护士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知识调查问卷
    附录6 患者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知识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4)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内容分析及实施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1 压力性损伤现状
        1.1.1 压力性损伤定义及起源
        1.1.2 压力性损伤流行病学现状
        1.1.3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1.2 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现状
    1.3 循证实践障碍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意见对比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2 文献检索策略
        2.2.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2.2.4 质量评价
        2.2.5 推荐意见及推荐意见强度提取及一致性分析
        2.2.6 统计分析
        2.2.7 结果呈现
    2.3 结果
        2.3.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2.3.2 基本特征
        2.3.3 质量评价
        2.3.4 推荐意见一致性分析
        2.3.5 推荐意见内容分析
    2.4 讨论
        2.4.1 临床实践指南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均应进一步提高
        2.4.2 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分级和推荐意见等级系统不同
        2.4.3 推荐强度一致性及推荐内容细节化有待加强
    2.5 小结
第三部分 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实施情况及循证实践障碍因素调查
    3.1 研究背景
    3.2 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方法
        3.2.3 伦理审查
    3.3 结果
        3.3.1 基本情况
        3.3.2 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实施情况
        3.3.3 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得分情况
        3.3.4 循证护理信念及实施水平得分情况
    3.4 讨论
        3.4.1 护理常规与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推荐意见集较符合
        3.4.2 循证护理实践准备度尚可
        3.4.3 循证护理信念较好而实施水平有待提高
    3.5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Ⅰ 检索策略
附件 Ⅱ 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相关概念及研究进展
        3.1 胜任力(Competency)
        3.2 社区护理(Community health nursing)
        3.3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
        3.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
        3.5 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APN)与专科护士(Specialist Nurse,SN)
        3.6 临床实践模式(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s)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2 文献回顾法
        2.3 半结构式访谈法
        2.4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
    3 统计学方法
        3.1 专家一般资料
        3.2 专家积极性
        3.3 专家权威系数
        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
        3.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3.6 指标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3.7 指标权重
    4 技术路线图
    5 质量控制
        5.1 问卷编制阶段
        5.2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阶段
        5.3 数据统计阶段
结果
    1 文献回顾法结果
    2 半结构式访谈法结果
        2.1 访谈专家基本资料
        2.2 专家访谈结果
    3 预函询结果
        3.1 专家基本资料
        3.2 预函询指标修改情况
    4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果
        4.1 函询专家基本资料
        4.2 专家积极性
        4.3 函询专家权威程度
        4.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与离散程度
        4.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4.6 第一轮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4.7 第二轮指标体系函询结果
讨论
    1 本研究中培养模式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1.1 课题研究小组对MNS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丰富
        1.2 实践模式目标明确,内容量化,可操作性强
        1.3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保障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2 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成
        2.1 培养目标明确,指标全面,充分体现社区护理MNS的专业角色特点
        2.2 培养内容详细,要求具体,可操作性强
        2.3 考核体系科学,可动态反馈培养效果
        2.4 严抓培养环节,全面保障培养质量
结论
    1 本研究的创新性
    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7)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医疗模式下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日益增多
        1.1.2 本土化的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亟待探索
        1.1.3 针对循证实践中的敷料应用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现状
        1.2.1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概念及临床特征
        1.2.2 MDRPI的流行病学特征
        1.2.3 重症患者MDRPI的影响因素
        1.2.4 重症患者MDRPI的评估工具
        1.2.5 重症患者MDRPI的预防及管理现状
        1.2.6 重症患者MDRPI伤口治疗与敷料应用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证据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关键知情人访谈和问卷调查
        1.5.2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1.5.3 证据传播: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
        1.5.4 证据应用:验证循证实践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5.5 新的证据生成:探索新型敷料对于MDRPI的作用效果
    1.6 理论框架
        1.6.1 本课题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作为理论框架开展研究
        1.6.2 开展原始研究是循证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证据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
    2.1 ICU护士对MDRPI知识与态度的现状调查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2 MDRPI预防与管理现况和反思:关键知情人访谈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3 结果
        2.2.4 讨论
第3章 证据综合:系统评价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3.2.2 检索策略
        3.2.3 证据质量的评价标准
        3.2.4 证据质量的评价过程
    3.3 结果
        3.3.1 文献检索结果
        3.3.2 纳入证据的基本特征
        3.3.3 质量评价结果
        3.3.4 MDRPI预防及管理证据汇总
    3.4 讨论
        3.4.1 纳入证据的总体质量较好
        3.4.2 预防性敷料相关证据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
        3.4.3 应借鉴国外高质量的指南进行本土化实践与指南开发
第4章 证据传播:循证实践方案的构建
    4.1 成立重症患者MDRPI循证实践小组
    4.2 构建《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初稿
        4.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2 结果
    4.3 《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的专家现场论证
        4.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第5章 证据应用:临床试点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5.2.1 研究对象
        5.2.2 样本量估算
        5.2.3 随机分组方法
        5.2.4 研究现场
        5.2.5 干预内容
        5.2.6 评价指标
        5.2.7 统计学方法
        5.2.8 质量控制
    5.3 结果
        5.3.1 研究对象及干预实施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5.3.2 两组患者MDRPI发生率及压伤程度
        5.3.3 两组护士PI/MDRPI知识与态度得分情况
        5.3.4 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相应措施的执行率
        5.3.5 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MDRPI护理费用情况
        5.3.6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
    5.4 讨论
        5.4.1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可降低MDRPI发生率
        5.4.2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可提升护士预防PI/MDRPI的知识与态度
        5.4.3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可提升护士预防MDRPI的执行力
        5.4.4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临床适用性较好
        5.4.5 MDRPI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不足之处与新问题的产生
第6章 新的证据生成:干细胞外泌体敷料用于MDRPI的基础研究初探
    6.1 研究问题的产生
    6.2 研究目的
    6.3 材料与方法
        6.3.1 细胞
        6.3.2 试剂
        6.3.3 仪器与耗材
    6.4 实验方法
        6.4.1 温敏水凝胶的制备与毒性测试
        6.4.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成肌细胞的作用
        6.4.3 外泌体水凝胶敷料对MDRPI动物模型的作用
    6.5 结果
        6.5.1 温敏水凝胶的相变温度及毒性
        6.5.2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成肌细胞的作用
        6.5.3 外泌体水凝胶敷料对MDRPI动物模型的作用
    6.6 讨论
        6.6.1 外泌体水凝胶敷料可作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再生功能的伤口护理敷料
        6.6.2 水凝胶的温敏特性有助于发挥干细胞外泌体的修复作用
        6.6.3 构建MDRPI细胞模型及动物模型对于护理研究的意义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ICU护士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知识与态度测试问卷
    附件2 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Ⅱ(AGREEⅡ)
    附件3 JBI系统评价与整合研究评估工具
    附件4 JBI证据的FAME结构
    附件5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6 压力性损伤评估量表(Braden量表)
    附件7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测评表(APACHEⅡ量表)
    附件8 重症患者营养风险评估工具(NUTRIC量表)
    附件9 重症患者MDRPI预防与管理方案指引图册
    附件10 ICU科压力性损伤记录单
    附件11 MDRPI预防与管理措施执行检查记录表
    附件12 MDRPI预防与管理措施核查表
    附件13 患者知情同意书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术前禁食水的发展现状
        1.1.2 术前禁食水相关CPGs的发展现状
        1.1.3 护士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相关研究现状
        1.1.4 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术前禁食水相关指南的内容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资料与方法
        2.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2 资料来源
        2.2.3 检索词与检索策略
        2.2.4 实施检索
        2.2.5 指南筛选及信息提取
        2.2.6 指南推荐意见的内容分析
        2.2.7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检索结果
        2.3.2 纳入CPGs的基本特征
        2.3.3 纳入CPGs推荐意见的内容分析
    2.4 讨论
        2.4.1 纳入CPGs的基本特征分析
        2.4.2 纳入CPGs推荐意见的内容分析
        2.4.3 现有CPGs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调查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对象与方法
        3.2.2 估算样本量
    3.3 调查工具
        3.3.1 一般资料表
        3.3.2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CPGs知识调查问卷
        3.3.3 中文版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量表
    3.4 实施调查
    3.5 收集资料
    3.6 统计分析
    3.7 质量控制
    3.8 伦理审查
    3.9 结果
        3.9.1 一般资料
        3.9.2 外科护士的术前禁食水CPGs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的得分情况
        3.9.3 外科护士的术前禁食水CPGs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3.9.4 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CPGs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得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10 讨论
        3.10.1 外科护士对术前禁食水CPGs知识的知晓情况
        3.10.2 外科护士的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
        3.10.3 外科护士的术前禁食水CPGs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结论
    4.2 局限性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湖南省放射介入护士循证护理素质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评分标准
        1.2.2 调查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放射介入护士循证护理基本素质得分及情况
    2.2 不同特征放射介入护士循环护理实践得分情况
    2.3 影响护理人员开展循环护理的因素
3 讨论
    3.1 放射介入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基本素质现况
    3.2 不同特征的放射介入护理人员的循证护理实践存在明显差异
    3.3 放射介入护理人员开展循证护理受多种因素影响
4 结论

(10)护理管理者视角下的临床循证护理实践环境促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循证护理实践及其相关概念
2 临床护理实践环境中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
    2.1 变革层面
    2.2 变革接受者层面
    2.3 组织环境层面
3 临床循证护理实践环境的促进策略
    3.1 确定循证实践主题并促进科学证据的有效获取
    3.2 证据裁剪并转化为可行的实践方式
    3.3 制订以变革接受者为中心的变革措施
    3.4 改善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
    3.5 激活促进者并采取促进行动
    3.6 推动证据植入临床护理管理体系
4 小结

四、循证护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循证与叙事构建肠造口适应实践模式[D]. 闫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集束化护理对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D]. 和意娴.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方案构建及临床实践转化研究[D]. 王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压力性损伤临床实践指南评价与内容分析及实施情况研究[D]. 杨珂璐. 兰州大学, 2021(09)
  • [5]循证护理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meta分析[J]. 严珺,卢嘉超,李敏,王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13)
  • [6]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D]. 尚丹丹. 青岛大学, 2020(01)
  • [7]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D]. 聂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8]外科护士术前禁食水指南知识及循证护理信念和实施水平调查[D]. 布优祥. 兰州大学, 2020(01)
  • [9]湖南省放射介入护士循证护理素质现况调查[J]. 杨继平,周毅峰,袁浩,石泽亚.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11)
  • [10]护理管理者视角下的临床循证护理实践环境促进[J]. 顾莺. 上海护理, 2019(09)

标签:;  ;  

循证护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