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质谱法的最新进展

液相色谱-质谱法的最新进展

一、液相色谱-质谱仪的近期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崔利利[1](2021)在《鉴定蛋白质/多肽结构的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开发》文中指出蛋白质结构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s)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揭示蛋白质行使生物功能的过程,而且也是研究疾病机理、研制预防和诊治药物的重要手段。目前,含有二硫键的多肽/蛋白质的高通量结构测序以及二硫键的精准定位是一大难点。另外,近几年兴起的用于研究蛋白质三维结构和PPIs的交联质谱技术(XL-MS)也面临着交联碎片复杂和交联产物结构不均一等挑战。因此,本论文自行组装一套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实现了复杂多肽结构鉴定和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定位。同时,开发新型的交联剂和交联策略探究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本论文共开展了四个研究工作。1.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建立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质谱由于其操作简单、高灵敏度、谱图直观以及具有与色谱等仪器快速耦合等特点,已成为生物蛋白分子定性和定量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由于二硫键键能高于酰胺键,导致一些含有二硫键的多肽和蛋白质在碰撞诱导解离(Collisional induced dissociation,CID)中无法完成准确的测序。为了裂解二硫键,通常需要三(2-羧乙基)膦(TCEP)或二硫苏糖醇(DTT)等化学还原试剂以及后续的烷基化过程。这些复杂的前处理步骤限制了多肽/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电化学与质谱在线联用系统(Coupling electrochemistry with mass spectrometry,EC-MS)。EC-MS的接口选择喷雾针具有接地设计的电喷雾离子源,既避免了两者的耦合,又简化联用仪器的结构。通过直接进样的方式,以含有一对二硫键的奥曲肽及其三种杂质作为研究对象评估该装置用于二硫键分析的可行性。结合MSn质谱图可以清楚的获得各种杂质的序列。综上,在线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高效、省时、无需任何特殊的样品前处理和任何化学还原剂,为表征含二硫键的肽和蛋白质提供了新手段。2.用于还原二硫键的电化学电极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铅电极的电化学-质谱联用(EC(Pb)/LC-MS)定位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部分还原二硫键、液相分离和多肽测序等特点,成功定位奥曲肽、蜂毒明肽和重组人生长激素中二硫键的连接模式。另外,铅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氢电位和较宽的电化学窗口,极大改善了二硫键的还原效率。同时具有免维护(不需要频繁抛光)、操作简单(直流模式)、稳定性好(EC-MS在8h后仍能达到78%的还原效率)等优点。3.电化学裂解的酸性氨基酸靶向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交联质谱技术因其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需要量少、可以在活细胞中准确反映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等优势,已成为研究蛋白质复合物三维结构和PPIs的强大工具。目前,研究者已经开发了几种特异性靶向赖氨酸的交联剂用于表征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而特异性交联酸性氨基酸的(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交联剂开发较少。因此,本研究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可裂解的、特异性识别酸性氨基酸的交联剂,即3,3’-二硫代双(丙酰肼)(DPD)。蛋白质经交联剂的化学交联后,进行电化学还原,随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进行表征。在电化学裂解前后,均能产生特征肽段,通过还原前后固定的质量差值和MS2碎裂,极大减少了数据库搜索交联产物的困难,有利于快速测定交联位点。同时也表明即便使用分辨率较低的质谱仪也能准确地表征所分析的蛋白质。4.电化学裂解的酪氨酸靶向交联剂的合成及应用目前为止,交联质谱中的特异性交联剂主要靶向赖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半胱氨酸,而对其他氨基酸的研究较少。本论文将EC-MS与交联-质谱相结合技术进一步应用于蛋白质三维结构的鉴定。通过设计、合成一种新型的、两端为脲唑基团、中间含有二硫键的交联剂,即4,4’-(二硫代二基双(乙烷-2,1-二基))双(1,2,4-三唑烷-3,5-二酮)DBB,利用电点击化学原理,实现蛋白质中酪氨酸的特异性交联。在电化学还原前后,DBB交联都产生了特征肽段,简化了交联产物的数据分析和准确鉴定。这是首次报道不需要光催化或者金属催化的特异性交联酪氨酸的化学交联剂。综上,这种新型交联剂的开发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动力学、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类似上述的交联策略也可以用作XL-MS的补充工具,在探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方面具有很高的潜力。

赵浩安[2](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挖掘具有特定营养健康功效的食品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由氧化应激及其他相关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蜂蜜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而且作为天然膳食抗氧化剂也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其中,中华蜜蜂蜂蜜(简称中蜂蜂蜜)作为我国特有的蜂蜜品种和民间药物,用于解酒保肝、润肠通便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研究其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是揭开中蜂蜂蜜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本论文通过食品组学的方法,在分析中蜂蜂蜜化学组成、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血清代谢表型影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溃疡性结肠炎及代谢紊乱等常见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可为蜂产品抗氧化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亦可为多组学技术在食品生物活性领域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全文共分六章,作者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测定和表征中蜂蜂蜜理化性质、营养组成及酚类化合物的基础上,通过化学模型和细胞模型评价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中蜂蜂蜜总酚含量为345.1-502.1 mg/kg,抗坏血酸含量为153.8-385.4 mg/kg;咖啡酸和芦丁是中蜂蜂蜜的主要酚类化合物,平均含量分别为30.4 mg/kg和11.9 mg/kg;此外,中蜂蜂蜜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50 87.5-136.2 mg/m L)、Fe3+还原能力(176.5-317.4 mg Trolox/kg)、Fe2+螯合能力(22.8-35.5 mg Na2EDTA/kg)以及对H2O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保护率为65.7%)。2.通过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中蜂蜂蜜酚类化合物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和代谢表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增强与酚类、脂肪酸类和氨基酸类等25种生物标志物有关,这些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三条代谢通路:与COX和LOX途径相关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与活性氮产生相关的精氨酸代谢通路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3.以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为对象,探究中蜂蜂蜜的长期摄入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重点关注其对肝损伤小鼠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连续12周的中蜂蜂蜜摄入显着抑制血清脂蛋白氧化、提高血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p<0.05),能够抑制血清ALT和AST的升高、降低肝脏MDA含量,提高SOD和GSH-Px活性、抑制血清和肝脏中TGF-β1水平,证实了中蜂蜂蜜通过干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4.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中蜂蜂蜜及其成分对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肠炎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蜂蜜及其酚类化合物的摄入显着提高肠组织SOD和GSH-Px水平,降低NO含量、MPO活性、炎症因子TNF-α、TGF-β1和IL-6水平,同时下调IL-1β、IL-6、TNF-α、IFN-γ基因表达,上调IκB-α基因表达。此外,中蜂蜂蜜和阳性对照药物(柳氮磺胺吡啶)表现出相似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差异菌群变化。在属水平上,中蜂蜂蜜显着减少了拟杆菌、棒状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数量。相关分析表明,中蜂蜂蜜调控的结肠基因表达与肠道差异菌群有关。5.结合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技术,研究蜂蜜和同等比例糖水摄入对正常小鼠和代谢紊乱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蜂蜂蜜通过降低血清TC和LDL-C水平、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并且通过改善肝脏脂质合成、干预氧化应激稳态及炎症反应、重塑肠道微生物菌群及短链脂肪酸代谢物改善代谢紊乱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姜鸿兴[3](2021)在《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物(organic matters,OM)是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影响。OM中一类被称作棕色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性有机碳,因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显着吸光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Br C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对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Br C的光学性质、来源与分子组成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了解大气碳来源和环境条件对Br C分子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Br C的排放实施精准防控,而且有助于了解Br C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降低以往的气候模型在全球辐射强迫评估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关于Br C来源、分子组成、光学性质以及三者之间关联的认识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为研究对象,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化学示踪物、放射性同位素(碳、铅、铍)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等化学分析手段,结合多种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步探讨。(1)选择鹤山站(珠三角区域站点)作为研究地点,采集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大气PM2.5样品,选取其中的28个样品开展气溶胶DOM吸光能力的极性依赖性及影响其吸光能力的分子组成和来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非水溶性有机碳(WISOC)分别占总DOM的50%和43%,但WSOC的吸光能力相对较强,在365 nm处吸光(Abs365)占DOM的60%,WISOC只占约40%。类腐殖质(HULIS)是W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而中极性(MP)组分则是WI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HULIS、MP和低极性组分(LP)在365 nm处的吸光(Abs365)强度分别占总DOM的46±17%,30±7%和7±3%。相应地,365 nm处的单位碳质量吸光指数(MAE365)随组分的极性降低而降低,HULIS、MP和LP的MAE365值分别为:1.6±0.4 m2·g-1C,1.2±0.3m2·g-1C和0.8±0.4 m2·g-1C。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结果显示,随着组分极性的降低,非化石碳占比也逐渐降低(分别为:66±2%,52±2%和36±3%),其相应的分子组成特征上,显现为分子的单位碳不饱和度以及氧化程度随着极性的降低而降低。基于分子组成的碳氧化态图和化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Br C的影响主要体现为:HULIS和MP中Br C主要以生物质燃烧气溶胶(BBOA)的氧化产物为主,而LP中Br C主要以一次BBOA为主。季节变化显示,冬季各组分的碳含量和单位吸光能力都呈现增加趋势,与非化石碳占比和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碳组分的Br C吸光均具有显着的影响。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认为冬季生物质燃烧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吸光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各组分吸光能力增加的内因。(2)为了定量解析PM2.5中DOM及Br C的准确来源,以广州市一年55个样品(2017年7至2018年6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化学组成、吸光强度、双碳同位素值、以及有机分子标志物组成。通过14C结果作为限制条件的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分析,结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开展PM2.5中DOM及Br C的来源的定量解析。结果显示,一次源和二次源各占DOM约50%,一次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FF,32%)和生物质燃烧(BB,18%),二次源主要包括二次硝酸盐生成过程(NT,20%),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光化学过程和垃圾焚烧混合源(PW-SOA,7%)以及硫酸根条件下异戊二烯二次和脂肪酸等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过程(ISO+OS,22%)。相比对DOM含量的贡献,不同来源对DOM吸光的贡献略有差异,FF和BB对DOM的Abs365贡献分别为34%和27%,二次源平均贡献为39%。季节变化特征显示,来源于FF的Abs365季节变化小,且在夏季占主导地位;而来源于BB和NT的Abs365在冬季显着增加,且是冬季Br C的主要来源。利用210Pb和7Be的来源示踪作用,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冬季DOM的Abs365增加可能与BBOA的区域传输有关。根据7Be/(7Be+n210Pb)比值所显示的高空传输与近地面传输过程中Abs365值的变化,进一步确认高吸光能力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近地面传输影响广州市气溶胶Br C的吸光。基于冬季季风期210Pb与Abs365和非化石源DOM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估算在Br C升高期间,侵入性Br C对总吸光的贡献约为50%。(3)为了了解可溶性有机质中分子组成与吸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查明碳源、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DOM分子组成和吸光能力,在获得广州市PM2.5样品来源和吸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的FT-ICR-MS分析了55个样品DOM的分子组成,结合在线气象数据和化学示踪物信息,开展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元素组成上来说,广州市PM2.5中DOM的主要成分是CHON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8%(41%)和44%(33%),CHO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数量)占总量的28%(26%);从分子结构上来说,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丰度最高,占总含量的62%;其次是不饱和/酚类结构化合物,占28%;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结构的化合物占比较低,分别为6%和3%。CHON化合物和芳环类化合物(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夏季到冬季分别增长了12%和1倍,并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冬季随着芳环类化合物排放的增加,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也增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DOM的吸光主要与不饱和度、芳香度以及氮含量等正相关,与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分子水平上相对丰度与Abs365呈正相关的化合物主要属于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其中CHON化合物占比超过68%。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出17种含氮化合物,可用于指示广州PM2.5中溶解性Br C的吸光变化。根据非度量多维标度(NMSD)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Br C的分子分布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其中生物质燃烧水平和大气氧化性对Br C吸光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生物质燃烧和二次氮化学水平的提高导致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部分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的富集,使得吸光增强;而大气氧化性(OH自由基浓度)增高、太阳辐射和湿度的增加等会导致Br C的化合物发生光解或光漂白,向更稳定的脂肪类化合物转变。(4)鉴于DOM的吸光与含氮有机物有重要关联,因此为了了解其在大气中的分布、以及随环境条件变化的趋势,进一步结合正、负离子ESI(ESI+和ESI–)FT-ICR-MS对PM2.5中含氮有机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中O/N≥2(或O/N≥3)分子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占比均在80%以上,并主要分布在O/N=6附近,说明CHON–可能主要以高含氧的有机硝酸酯类化合物为主。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与CHON–有大量重叠,它们可能属于类氨基酸或含氧聚合物类。CHON+化合物中质子化的CHON+(CHON-H)化合物占比为90±9%,钠离子化的CHON+(CHON-Na)化合物占比仅为10±9%。CHON-H的相对含量在冬季升高,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而CHON-Na的相对含量在夏季较高,可能与生物源二次反应有关。此外,在ESI+模式中还检测到相对含量较低的CHN化合物,其中76%的CHN化合物其芳香当量指数(Xc)超过2.5的化合物,可能是具有苯基的还原氮化合物,如胺、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等。CHN化合物中1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2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少。少数2N的CHN分子在BBOA样品中也检测到,相对含量与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NMDS分析显示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受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气象条件、生物源VOCs以及液态水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子模式表明,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水平升高会导致缩合芳香、多酚、不饱和/酚类以及部分饱和脂肪类CHON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增加。OH,气温,RH和MSR的升高会导致含氮化合物向脂类和蛋白/氨基糖类结构转变,使其变得相对稳定。

王旭堂[4](2021)在《禽肉、猪肉及禽蛋中替米考星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以海扬黄鸡、京海黄鸡、高邮鸭、扬州鹅和三元(杜×长×大)杂交猪为试验素材,采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SPE)和凝胶色谱提取和净化目标物,旨在建立并优化禽肉、猪肉及禽蛋中替米考星残留的GC-MS/MS检测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并优化了替米考星和乙酸酐衍生反应的条件,并确定衍生产物为三乙酰-1,2,4-三羟基-3-二甲氨基-1,5-环氧己烷。试验条件为精密量取1.0 mg/mL替米考星100μL,经过氢化、酸水解处理后,样品加入至10mL玻璃离心管中,氮气吹干后加入500μL吡啶和250 μL乙酸酐,室温条件下密封进行避光反应8~10 h,生成替米考星衍生产物。2.建立并优化了采用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凝胶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禽肉(鸡肌肉、鹅肌肉和鸭肌肉)、猪肉及禽蛋(鸡蛋、鹅蛋和鸭蛋)中替米考星残留进行提取和净化。称取样品2.5 g,加入10 mL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体积比为1:2的甲醇-三氯甲烷作为凝胶色谱的洗脱剂。用三氯甲烷进行液-液萃取,重复两次,萃取液经氮气吹干后,加入吡啶和乙酸酐进行衍生和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回收率高、样品基质影响小、重复性好。3.建立并优化了禽肉(鸡肌肉、鹅肌肉和鸭肌肉)、猪肉及禽蛋(鸡蛋、鹅蛋和鸭蛋)中替米考星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方法。采用EI模式,全扫描(Full SCAN)定性,Auto SRM优化结合外标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空白禽肉和禽蛋中替米考星的添加浓度在定量限(LOQ)~400.0 μg/kg范围内,衍生产物定量离子对m/z 149.0>121.0*的峰面积与药物添加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90;猪肉中替米考星的添加浓度在定量限(LOQ)~300.0 μg/kg范围内,衍生产物定量离子对m/z 149.0>121.0*的峰面积与药物添加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991。空白禽肉、猪肉和禽蛋样品中替米考星添加浓度为LOQ、0.5MRL(最高残留限量)、1.0 MRL和2.0 MRL时,禽肉中替米考星的添加回收率为76.91%~87.99%;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7%~4.24%、日间RSD为2.82%~5.47%;检测限(LOD)为3.3~4.4μg/kg(S/N≥3);定量限(LOQ)为7.5~9.8μg/kg(S/N≥10)。猪肉中替米考星的添加回收率为79.85%~86.33%;日内RSD为2.04%~4.03%、日间RSD为3.49%~4.70%;LOD 为 2.3 μg/kg(S/N≥3);LOQ 为 6.2 μg/kg(S/N≥10)。禽蛋中替米考星的添加回收率为72.80%~88.75%;日内RSD为2.3 1%~4.56%、日间RSD为3.31%~5.61%;LOD为3.8~5.6μg/kg(S/N≥3)、LOQ为8.4~10.5 μg/kg(S/N≥10)。经方法学参数验证,该方法能够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满足兽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宋学冕[5](2021)在《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代谢组和转录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精神分裂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筛选背景及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是该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本研究旨在利用靶向代谢组学鉴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脂质和氨基酸生物标志物。方法:基于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m-Mass spectrum,LC-MS)的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22种氨基酸和160种脂质及其相关代谢物进行了定量检测。将未用药患者作为训练集发现生物标志物,用药患者作为独立数据集对生物标志物组进行验证。在差异表达代谢物基础上,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组,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标志物组的有效性和敏感性。结果:我们基于训练集发现有19种代谢物显示出异常表达(False discovery rate,FDR<0.05),包括1种氨基酸和18种脂质及其相关代谢物。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筛选出包含4种代谢物(磷脂酰胆碱32:1、磷脂酰乙醇胺34:2、磷脂酰乙醇胺(O-34:3)和天冬氨酸)的生物标志物组,进一步使用该生物标志物组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显示该诊断标志物组能够有效区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AUC=0.948,95%CI:0.912~0.985),并且在鉴别精神分裂用药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时具有更为突出的诊断性能(AUC=0.963,95%CI:0.926~1.000)。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存在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紊乱,其中磷脂酰胆碱32:1、磷脂酰乙醇胺34:2、磷脂酰乙醇胺(O-34:3)和天冬氨酸可有效区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我们基于LC-MS/MS的靶向代谢组学数据为精神分裂症的客观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第二部分转录组学揭示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磷脂代谢通路异常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协同所致。我们在第一部分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显着的脂质代谢异常,然而其上游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目的:结合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公共数据与外周血转录组学数据,寻找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脂代谢异常的上游调控机制。方法:1.通过二代转录测序技术对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m RNA表达量进行检测,联合GSE80655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转录组公共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拟合似然比的广义线性模型来对基因的负二项分布离散度进行统计检验,从而鉴定差异表达基因;3.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留存度和通路富集分析,探索中枢和外周血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并寻找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脂代谢异常的上游调控基因;4.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对精神分裂症脂代谢等信号通路中的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1.在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PBMC中鉴定出542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Fold change>1.3);2.结合差异基因,WGCNA和留存度分析发现5个差异基因群在中枢和外周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3.通过功能富集分析,上述5个差异基因群主要富集到磷脂酰乙醇胺生物合成、磷脂酰胆碱生物合成、磷脂酶信号通路、线粒体功能紊乱、氧化磷酸化等通路;4.qPCR验证发现多个通路的差异基因,包括磷脂酶A酰基转移酶3(PLAAT3)、磷脂酶A酰基转移酶4(PLAAT4)、磷脂酶D2(PLD2)、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7C(COX7C)、ATP合酶膜亚基E(ATP5ME)和NADH脱氢酶1α亚复合物组装因子2(NDUFAF2)具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外周血多个信号通路的表达模式与中枢相似,其中磷脂酶D2(PLD2)和胆碱激酶A(CHKA)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胆碱代谢异常的关键调控基因。

朱树芸,赵先恩,刘虎威[6](2021)在《醛类标志物的化学衍生化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接触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会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等。作为一类具有高反应活性的亲电化合物,醛类(包括外源性醛类或环境污染物暴露后产生的内源性醛类)可与人体中多种重要生物分子形成共价修饰产物而产生毒害作用。暴露组研究自2005年被首次提出以来一直是一个前沿热门领域,暴露组研究可绘制生物标志物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所有生物标志物的可测量的和特征性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暴露组研究的关键基础。醛类是化学暴露组的主要成分之一。由于醛类化合物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和样品大量基质干扰存在,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表征特别困难。醛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有传感分析法、电化学法、荧光成像、色谱法、质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基于色谱-质谱的分析技术已成为化学暴露组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化学衍生化,特别是稳定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亦称化学同位素标记)结合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能够解决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和暴露组分析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化学衍生化联合色谱-质谱的分析策略是复杂体系中醛类精准分析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特别是近5年,基于化学衍生化的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开发与应用已成为醛类分析方法中的热点和亮点。该文主要总结与评述了近5年基于化学衍生化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LC-MS最新进展,重点关注生物基质(血液、尿液、唾液、生物组织等)中醛类暴露标志物的分析方法进展。通过探讨标记小分子醛的各种衍生试剂、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价值,评述醛类暴露标志物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暴露组学、代谢组学、脂质组学的整合发展和环境生态健康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为了阐明外源性和内源性醛类化合物在生理和病理事件中所起的复杂作用,需要大力改进研究醛组学(aldehydome)的分析表征技术和工具。随着更先进的质谱仪的研发和使用,以及高效色谱分离和不断进步的生物信息学手段,并同时伴随着单细胞分析、质谱成像的兴起,未来的醛类暴露组分析方法会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高的分析通量,更有希望筛选鉴定未知醛类化合物并发现新的暴露组生物标志物。

刘爽,朱海荣,于燕萍,齐云,苏本玉,于晓菲,商姗姗,张娟[7](2020)在《土壤中抗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土壤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抗生素含量测定的检测技术研究亦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开发了多种土壤中抗生素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免疫分析法及理化分析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最为常用。就土壤中抗生素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主要检测方法的研究对象、检出限、回收率,探讨了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土壤中抗生素的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蔡红英[8](2020)在《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肝脏脂代谢的调控与作用机制》文中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并有低龄化趋势,有报告显示我国目前成人患病率为15%-25%,已成为超越病毒性肝炎的第一大肝病。迄今,脂肪肝仍缺乏一些特效的药物,虽然有一些保肝、降酶、降血脂等对症处理的药物,但大多伴随着不良的副作用,所以更加安全健康的非药物疗法相继提出,其中包括益生菌的使用。已报道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缓解代谢综合征和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但植物乳杆菌对缓解高血脂、肥胖、脂肪肝等疾病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同时存在菌株特异性。其次,植物乳杆菌对肠道菌群向宿主代谢稳态的潜在调节机制,以及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代谢物与肝脏代谢物之间的关系仍知之甚少。针对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肝脏脂代谢的调控与作用机制,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试验开展相关的研究。试验一:体外评价11株植物乳杆菌耐胃酸耐胆盐、降胆固醇以及黏附性等特性,综合筛选出两株降脂黏附性能良好的植物乳杆菌FRT4和FRT10。试验二:FRT4与FRT10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降脂效果验证及机制研究。利用油酸构建Hep G2细胞脂质变性模型,结果发现FRT4和FRT10干预显着降低肝细胞中的甘油三酯含量,下调脂质合成基因SREBP-1,ACC和FAS,以及炎症因子TNF-α和IL-6在m RNA水平的表达。试验三:FRT4和FRT10是否能够在体内缓解脂质的积累尚不清楚,因此,以FRT4与FTR10为出发菌株,进一步在模型小鼠上进行实验。通过8周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建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T),高脂饮食模型组(HF),FRT4高剂量处理组(HF4H,5×109 CFU/m L),FRT4低剂量处理组(HF4L,5×108 CFU/m L),FRT10高剂量处理组(HF10H,5×109 CFU/m L),FRT10低剂量处理组(HF10L,5×108 CFU/m L),每天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植物乳杆菌,持续8周。结果表明,FRT4和FRT10干预显着降低小鼠体重、体增重、肝重、脂肪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肝组织ALT水平以及肝组织病理学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与HF组相比,FRT4和FRT10都能在m RNA水平上调肝脏β-氧化基因CPT1α和下调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和DGAT1基因的表达,增强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1以及减少内毒素受体TLR4以及肝中炎症因子IL-6在m RNA水平上表达。此外,FRT10增加胆汁酸合成限速酶基因CYP7A1的表达,可通过激活PPARα/CPT1α通路缓解小鼠肥胖。这些结果表明,FRT4与FRT10都可作为一种单一的益生菌制剂,用于饮食干预缓解肥胖。试验四:针对肝脂质代谢物的变化,利用代谢组对肝脏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导致肝中甘油磷脂中间代谢物choline、glycerophosphocholine、phosphporylcholine、cytidine 5’-diphosphocholine、sn-glycerol 3-phosphoethanolamine以及ophosphoethanolamine显着升高(p<0.05)。FRT4干预后显着降低choline、glycerophosphocholine、phosphporylcholine、o-phosphoethanolamine的含量(p<0.05)。代谢通路分析显示,甘油磷脂代谢是密切参与FRT4缓解NAFLD机制的潜在靶通路。FRT10缓解NAFLD通路分析显示主要在甘油磷脂代谢,半乳糖代谢,蛋白消化和吸收路径中起作用。试验五:为了探究FRT4与FRT10缓解NAFLD是否与调控肠道微生物有关,本研究对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引起肠道微生物在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发生显着的变化(p<0.05)。FRT4与FRT10都能显着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p<0.05)。FRT4诱导了肠道菌群在结构和关键系统类型上发生不同变化。与高脂组相比,FRT4干预使Alistipes、Intestimonas、Butyicicoccus和Butyricimonas属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p<0.05),Oscillibacter和Lachnoclostridium相对丰度显着减少(p<0.05)。Spearman方法对肠道微生物与肝脏代谢产物关联分析显示,一些特定的菌属与甘油磷脂代谢产物具有显着的相关性(p<0.05)。FRT10显着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显着增加Butyricicoccus、Butyricimonas、Odoribacter和Alistipes,显着降低Desulfovibrionaceae、Roseburia和Lachnoclostridium。这些结果表明,FRT4和FRT10都可改善高脂饮食所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从而缓解肥胖和肝脏的脂质异常。试验六:肠道代谢物在“肠-肝”轴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探究肠道微生物所引起代谢物变化,利用代谢组对盲肠内容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物质主要参与到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初级胆汁酸合成和胆汁分泌等途径,其中,高脂饮食使脂质,小肽等显着增加(p<0.05),FRT4和FRT10干预后,某些脂质和小肽显着减少(p<0.05)。肠道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菌属相关性分析显示Lyso PC(18:1(9Z))与Dorea和Enterorhabdus呈正相关(p<0.05),与Bacteroides,Bilophila,Butyricimonas和Intestinimonas呈负相关(p<0.05)。这些结果表明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发生显着变化引起了肠道内容物发生显着变化。此外,肠道代谢物与肝代谢物关联路径分析显示植物乳杆菌降脂主要在甘油磷脂代谢路径起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降胆固醇,黏附性以及在脂质变性Hep G2细胞上评价实验,综合筛选出2株植物乳杆菌FRT4与FRT10。利用高脂饮食构建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FRT4与FRT10都能缓解肥胖以及高脂饮食所导致的脂质异常。从生长性能、生理生化指标、肝病理组织学观察、脂质相关基因的表达、肝脏代谢物组成、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以及肠道代谢物组成等多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干预后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发生显着变化,引起了肠道内容物发生显着变化,进而通过“肠-肝”轴影响肝脏中脂质代谢,从而更全面了解植物乳杆菌降脂作用机制,对预防和治疗脂肪肝都具有重要意义。

杨云,田瑞军[9](2020)在《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高灵敏度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文中提出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样品前处理、分离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可以实现在几小时内对上万种蛋白的同时定性和定量分析。然而,目前的主流蛋白质组学技术仍无法满足极微量生物样品,尤其是单细胞样品的组学分析需求。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具有峰宽窄、柱效高、样品用量少等优势,是与高分辨质谱在线联用的理想选择之一。该文评述了集成化和在线样品前处理以及主流的纳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在高灵敏度蛋白质组学分析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挑战,认为该领域的重要技术挑战之一在于目前的纳升液相色谱分离已经无法完全匹配现代高分辨质谱超过40 Hz的超高扫描速度,从而导致质谱使用效率的降低。针对上述技术挑战,该文重点探讨了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独特技术优势和潜在发展机遇,主要包括:(1)面向微量酶解多肽样品的高柱效毛细管电泳分离。通过采用毛细管电色谱可以进一步改善毛细管电泳柱容量不足的局限;(2)面向高灵敏度分析的无鞘液/鞘液接口开发;(3)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与高扫描速度质谱检测的协同化使用。总之,我们预期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望在针对单细胞等超微量生物学样品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中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张蕊[10](2020)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神经酰胺检测平台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前沿技术,它实现了对体内代谢物水平的有效检测,并据此诊断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指导相应的干预手段。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简单、快速和准确的进行定量检测,并且具有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特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是代谢组学的有力检测工具,目前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是内源性代谢小分子测定的“金标准”。神经酰胺作为代谢小分子的一种,已经在多种疾病中被证实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对预测疾病进展以及预后都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神经酰胺家族成员众多,但目前的研究中测定种类有限。本论文利用LC-MS/MS平台建立广谱的神经酰胺检测方法,是目前能够一次性测定神经酰胺种类最多的技术,并通过了质谱检测方法学验证,为全面解析神经酰胺在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为神经酰胺的检测方案提供参照技术,为神经酰胺的准确全面测定提供技术支持。欧美研究团队在国外冠心病患者队列中证实了神经酰胺水平对于患者短期内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具有预警评估作用,并开发了风险评估积分模型,但我国与国外人群在饮食、遗传等等多种风险因素方面存在差异,神经酰胺能够在我国冠心病人群中进行有效风险预测,及其评估模型如何优化,在我国尚属阙如。本文针对我国冠心病患者人群,鉴定特定的神经酰胺生物标志物,确定适用的三种积分模型,可作为国人患者的风险评估系统,用于提高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乃至死亡的的风险预警诊断水平,为临床干预提供有效的高危人群筛选手段。

二、液相色谱-质谱仪的近期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相色谱-质谱仪的近期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鉴定蛋白质/多肽结构的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化学-质谱概述
        1.1.1 电化学-质谱简介
        1.1.2 电化学-质谱接口技术
        1.1.3 电化学-质谱仪器配置
        1.1.4 电化学-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1.5 电化学-质谱技术发展现状
    1.2 蛋白质中二硫键的电化学-质谱分析
        1.2.1 蛋白质中二硫键研究的意义
        1.2.2 蛋白质中二硫键还原的方法
        1.2.3 蛋白质中二硫键定位的方法
    1.3 电化学结合交联-质谱探究蛋白质三维结构
        1.3.1 交联-质谱简介
        1.3.2 交联-质谱方法和原理
        1.3.3 交联-质谱与电化学-质谱技术的联用
        1.3.4 交联剂的种类
    1.4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电化学-质谱法对奥曲肽及其杂质的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样品制备
        2.2.2 仪器
        2.2.3 电化学还原和质谱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建立在线EC-MS方法表征含二硫键肽的结构
        2.3.2 EC-MS系统对奥曲肽杂质的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电化学-质谱技术定位蛋白质中二硫键的方法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材料
        3.2.2 样品配制
        3.2.3 电化学还原
        3.2.4 质谱分析
        3.2.5 液相色谱分析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优化电化学还原二硫键的条件
        3.3.2 建立离线EC(Pb)/LC-MS分析方法
        3.3.3 EC(Pb)/LC-MS分析方法定位蜂毒明肽的二硫键
        3.3.4 EC(Pb)/LC-MS分析方法定位r-hGH的二硫键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特异性交联酸性氨基酸的电化学-质谱方法构建蛋白质三维结构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材料
        4.2.2 依米地肽的交联反应
        4.2.3 胰岛素和马心肌红蛋白的交联反应
        4.2.4 在线EC-MS分析
        4.2.5 EC/LC-MS分析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EC可裂解、特异性靶向酸性氨基酸的交联剂
        4.3.2 在线EC-MS表征交联的多肽
        4.3.3 离线EC/LC-MS分析交联的胰岛素
        4.3.4 离线EC/LC-MS分析交联的马心肌红蛋白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特异性靶向酪氨酸的交联剂和交联策略用于阐明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和材料
        5.2.2 DBB交联剂的合成与表征
        5.2.3 DBB交联剂与血管紧张素Ⅱ的交联反应
        5.2.4 DBB交联剂与蛋白质的交联反应
        5.2.5 交联蛋白质的EC/LC-MS~n分析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设计合成DBB交联剂
        5.3.2 EC/LC-MS~n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
        5.3.3 EC/LC-MS~n方法对模型多肽交联的可行性研究
        5.3.4 DBB交联胰岛素的表征
        5.3.5 DBB交联β-酪蛋白的表征
        5.3.6 DBB交联r-hGH的表征
        5.3.7 DBB交联BSA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蜂蜜的研究进展
        1.1.1 蜂蜜的分类
        1.1.2 蜂蜜的成分
        1.1.3 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
        1.1.4 蜂蜜的其他生物活性
    1.2 多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
        1.2.2 蛋白质组学
        1.2.3 代谢组学
        1.2.4 多组学技术在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中的应用
    1.3 展望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中蜂蜂蜜的营养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2.2.4 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
        2.2.5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中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组成
        2.3.2 中蜂蜂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3.3 中蜂蜂蜜对H_2O_2诱导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及代谢表型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动物实验设计
        3.2.3 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分析
        3.2.4 高分辨质谱分析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中蜂蜂蜜提高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3.3.2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筛选
        3.3.3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变化
        3.3.4 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3.3.5 摄入中蜂蜂蜜后的血清代谢通路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中蜂蜂蜜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动物实验设计
        4.2.3 生化指标分析
        4.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中蜂蜂蜜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能力
        4.3.2 中蜂蜂蜜保护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动物实验设计
        5.2.3 生化指标分析
        5.2.4 组织病理学分析
        5.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2.6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5.2.7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中蜂蜂蜜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疾病活动指数
        5.3.2 中蜂蜂蜜减少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
        5.3.3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氧化应激稳态
        5.3.4 中蜂蜂蜜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小鼠代谢紊乱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动物实验设计
        6.2.3 生化指标分析
        6.2.4 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
        6.2.5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2.6 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6.2.7 肝脏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8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6.2.9 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代谢组学分析
        6.2.10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中蜂蜂蜜降低正常小鼠的代谢紊乱风险
        6.3.2 中蜂蜂蜜改善代谢紊乱小鼠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
        6.3.3 中蜂蜂蜜重塑代谢紊乱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
    6.4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主要工作量
        1.3.1 样品采集
        1.3.2 实验室分析
第2章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2.1 大气有机气溶胶
        2.1.1 大气碳质气溶胶概述
        2.1.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化学组成
        2.1.3 有机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
        2.1.4 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技术
        2.1.5 有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表征手段
    2.2 大气棕色碳
        2.2.1 大气棕色碳及其光吸收特性
        2.2.2 大气棕色碳的来源
        2.2.3 大气棕色碳的化学组成
        2.2.4 环境因素对棕色碳吸光性的影响
        2.2.5 大气棕色碳的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第3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不同极性组分的来源、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化学成分和吸光分析
        3.2.4 碳同位素测定
        3.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极性组分的碳含量及其吸光贡献
        3.3.2 主要棕色碳组分的来源
        3.3.3 类腐殖质、中和低极性组分的分子组成特征
        3.3.4 分子组成与吸光性的关联
        3.3.5 生物质燃烧对棕色碳分子组成和吸光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M_(2.5)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其对棕色碳的贡献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4.2.2 碳含量测定与吸光测定
        4.2.3 水溶性离子和有机分子标志物测定
        4.2.4 同位素测定
        4.2.5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运行
        4.2.6 后向轨迹和火点图获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解性有机物及其吸光性的季节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
        4.3.3 棕色碳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4.3.4 使用~(210)Pb和 ~7Be表征棕色碳传输
        4.3.5 基于~(210)Pb评估大气传输对棕色碳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吸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实验与数据分析
        5.2.1 在线数据分析
        5.2.2 化学成分分析
        5.2.3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广州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
        5.3.2 表观分子特征与吸光性的关联
        5.3.3 棕色碳吸光的分子关联
        5.3.4 棕色碳分子组成与气象参数和化学示踪物的关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M_(2.5)中含氮有机物的组成、分布和来源
    6.1 前言
    6.2 实验与数据分析
        6.2.1 化学成分分析在线数据的获取
        6.2.2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与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含氮有机组分的分子组成
        6.3.2 与源和气溶胶样品的比较
        6.3.3 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模式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禽肉、猪肉及禽蛋中替米考星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替米考星的理化性质
    1.2 替米考星的药理学研究
        1.2.1 替米考星的作用机理
        1.2.2 替米考星的药理学作用
        1.2.3 替米考星的毒理作用
    1.3 替米考星的制备及应用
        1.3.1 替米考星的制备
        1.3.2 替米考星的应用
    1.4 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1.4.1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1.4.1.1 液-液萃取法
        1.4.1.2 固相萃取法
        1.4.1.3 加速溶剂萃取
        1.4.1.4 其他提取净化方法
        1.4.2 样品的衍生化
        1.4.2.1 衍生化的目的
        1.4.2.2 衍生化的分类
    1.5 替米考星检测方法的研究
        1.5.1 薄层色谱法
        1.5.2 微生物测定法
        1.5.3 紫外分光光度法
        1.5.4 免疫测定法
        1.5.5 液相色谱法
        1.5.6 液-质联用法
        1.5.7 气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
    1.6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概述
        1.6.1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简介
        1.6.2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1.6.3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的优点
        1.6.4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方法的建立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禽肉和猪肉中替米考星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1.3.1 标准品溶液
        2.1.3.2 10%氯化钠溶液
        2.1.3.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
        2.1.3.4 甲醇氯仿洗脱液
        2.1.3.5 0.3 mol/L氢溴酸溶液和0.3 mol/L的盐酸溶液
        2.1.4 动物饲养与样品采集
        2.1.5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及优化
        2.1.5.1 乙酸酐用量的优化
        2.1.5.2 衍生时间的优化
        2.1.6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2.1.6.1 提取试剂的优化
        2.1.6.2 氢化时间的优化
        2.1.6.3 酸水解的优化
        2.1.7 样品的提取
        2.1.8 样品的净化与浓缩
        2.1.9 样品的衍生处理与衍生化反应
        2.1.9.1 样品的氢化
        2.1.9.2 样品过硅胶色谱柱
        2.1.9.3 样品的酸水解
        2.1.9.4 样品的衍生化
        2.1.10 检测方法的建立
        2.1.10.1 气相色谱条件
        2.1.10.2 质谱条件
        2.1.10.3 基质标准曲线的绘制
        2.1.10.4 样品回收率的测定
        2.1.10.5 样品精密度测定
        2.1.10.6 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条件的优化
        2.2.1.1 提取试剂体积的优化
        2.2.1.2 提取试剂体积的优化
        2.2.1.3 氢化时间的优化
        2.2.1.4 酸水解的优化
        2.2.1.5 衍生试剂用量的优化
        2.2.1.6 衍生时间的优化
        2.2.1.8 母离子和子离子的确定
        2.2.1.9 衍生产物的稳定性
        2.2.2 样品不同提取试剂和净化柱的比较
        2.2.3 色谱图
        2.2.4 替米考星的检测限和定量限
        2.2.5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2.2.6 空白样品添加替米考星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2.2.7 替米考星标品溶液的稳定性
    2.3 讨论
        2.3.1 衍生试验条件的选择
        2.3.2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2.3.3 气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2.3.4 质谱条件的优化
    2.4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2.5 小结
第3章 禽蛋中替米考星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1.4 动物饲养与样品采集
        3.1.5 衍生方法的选择及优化
        3.1.6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3.1.7 样品的提取
        3.1.8 样品的净化与浓缩
        3.1.9 样品的衍生化处理与衍生化反应
        3.1.10 检测方法的建立
        3.1.10.1 气相色谱条件
        3.1.10.2 质谱条件
        3.1.10.3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10.4 样品回收率的测定
        3.1.10.5 样品精密度测定
        3.1.10.6 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条件的优化
        3.2.1.1 不同提取试剂的比较
        3.2.1.2 提取试剂体积的优化
        3.2.2 色谱图
        3.2.3 替米考星的检测限与定量限
        3.2.4 基质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3.2.5 空白基质添加替米考星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3 讨论
        3.3.1 溶剂的选择
        3.3.2 NaCl溶液的作用
        3.3.3 样品前处理的选择
        3.3.4 溶剂浓缩的选择
        3.3.5 仪器方法的优化
        3.3.6 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
        3.3.7 基质效应的评价
        3.3.8 标准品的配置和稳定性
    3.4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5 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代谢组和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精神分裂患者血浆生物标志物筛选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二部分 转录组学揭示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磷脂代谢通路异常
    前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文献综述:精神分裂症的代谢紊乱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醛类标志物的化学衍生化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气相色谱-质谱法
2 液相色谱-质谱法
    2.1 常规衍生化LC-MS/MS分析
    2.2 化学同位素标记LC-MS/MS靶向分析
    2.3 化学同位素标记LC-MS非靶向扫描与相对定量
    2.4 衍生化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7)土壤中抗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壤中抗生素的来源及种类
    1.1 来源
    1.2 主要种类
2 土壤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
    2.1 免疫分析法
    2.2 理化分析法
        2.2.1 样品前处理。
        2.2.2 检测方法。
        2.2.2.1 毛细管电泳法。
        2.2.2.2 液相色谱法。
        2.2.2.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3 结论与展望

(8)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肝脏脂代谢的调控与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
    1.2 肠道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1.3 NAFLD发生机制
    1.4 肠道微生物失调与肝疾病
    1.5 肠道微生物在NAFLD中的发生机制
        1.5.1 肠道微生物与能量代谢
        1.5.2 肠道微生物与内源性乙醇
        1.5.3 肠道微生物与胆汁酸代谢
        1.5.4 肠道微生物与胆碱代谢
        1.5.5 肠道微生物与系统慢性炎症
        1.5.6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渗透性
    1.6 益生菌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8.1 技术路线
        1.8.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降脂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其黏附性能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菌株、细胞
        2.1.2 试剂盒和生化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植物乳杆菌的准备
        2.2.2 细胞培养
        2.2.3 植物乳杆菌耐酸和耐胆盐特性
        2.2.4 植物乳杆菌抗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
        2.2.5 菌株的抗病原菌特性筛选
        2.2.6 植物乳杆菌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2.7 植物乳杆菌自聚合能力的测定
        2.2.8 植物乳杆菌对胆固醇降解实验
        2.2.9 植物乳杆菌胆盐水解酶活性实验
        2.2.10 植物乳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
        2.2.11 FRT4与FRT10 基因组测序
    2.3 统计学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植物乳杆菌的耐酸性和耐胆盐特性
        2.4.2 植物乳杆菌对人工胃肠液的耐受性
        2.4.3 植物乳杆菌抑菌特性
        2.4.4 植物乳杆菌疏水能力的测定
        2.4.5 植物乳杆菌自聚能力的测定
        2.4.6 植物乳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能力
        2.4.7 植物乳杆菌降解胆固醇的能力
        2.4.8 植物乳杆菌胆盐水解酶活性
        2.4.9 FRT4与FRT10 基因组测序结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对HepG2细胞脂质代谢与作用机制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菌株、细胞
        3.1.2 试剂盒与生化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植物乳杆菌的培养及计数
        3.2.2 HepG2细胞的培养
        3.2.3 建立脂肪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的方法
        3.2.4 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的影响
        3.2.5 基因表达
        3.2.6 凋亡检测
    3.3 统计学方法
    3.4 结果
        3.4.1 HepG2细胞脂质变性模型的构建
        3.4.2 植物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HepG2细胞甘油三酯的影响
        3.4.3 RT-PCR检测植物乳杆菌对HepG2 细胞脂质代谢情况
        3.4.4 Annexin V/PI双染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菌种
        4.1.3 试剂盒和生化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植物乳杆菌准备
        4.2.2 动物实验
    4.3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植物乳杆菌对高脂饮食小鼠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4.4.2 植物乳杆菌对肝病理的影响
        4.4.3 植物乳杆菌对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4.4.4 植物乳杆菌对肝生化指标的影响
        4.4.5 植物乳杆菌添加对肝脏脂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4.6 植物乳杆菌对结肠紧密蛋白基因的影响
        4.4.7 植物乳杆菌添加对肝脏炎症因子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代谢组学研究植物乳杆菌对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样品
        5.1.2 实验试剂
        5.1.3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分析流程
        5.2.2 色谱-质谱分析
    5.3 统计学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高脂饮食对小鼠肝脏代谢组的影响
        5.4.2 植物乳杆菌FRT4对高脂饮食小鼠代谢组的影响
        5.4.3 植物乳杆菌FRT10对高脂饮食小鼠代谢组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植物乳杆菌调控小鼠脂质代谢的肠道微生态机制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样品
        6.1.2 实验试剂
        6.1.3 实验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盲肠内容物DNA提取,检测及测定
    6.3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6.4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6.4.1 OTU分析
        6.4.2 稀释曲线
        6.4.3 Rank-abundance曲线
        6.4.4 Alpha多样性分析
        6.4.5 样本比较分析
        6.4.6 物种组成分析
        6.4.7 物种差异分析
    6.5 统计学方法
    6.6 实验结果
        6.6.1 测序数据基本信息
        6.6.2 稀释曲线与Rank-abundance曲线分析
        6.6.3 添加植物乳杆菌对小鼠盲肠菌群微生物Alpha多样性的影响
        6.6.4 添加植物乳杆菌对小鼠盲肠菌群微生物Beta多样性的影响
        6.6.5 添加植物乳杆菌FRT4对小鼠盲肠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6.6.6 添加植物乳杆菌FRT10对小鼠盲肠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6.7 讨论
    6.8 小结
第七章 代谢组学研究植物乳杆菌对小鼠盲肠内容物的影响
    7.1 实验材料
        7.1.1 实验样品
        7.1.2 实验试剂
        7.1.3 主要仪器
        7.1.4 实验方法
    7.2 数据统计与代谢通路分析
    7.3 实验结果
        7.3.1 差异代谢物
        7.3.2 高脂饮食对小鼠盲肠微生物代谢组的影响
        7.3.3 植物乳杆菌FRT4对高脂饮食小鼠盲肠微生物代谢组的影响
        7.3.4 植物乳杆菌FRT10对高脂饮食小鼠盲肠微生物代谢组的影响
        7.3.5 HF对CT组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
        7.3.6 植物乳杆菌 FRT4 对 HF 组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
        7.3.7 植物乳杆菌 FRT10 对 HF 组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
        7.3.8 肠道微生物与代谢物关联分析
        7.3.9 肠道内容物与肝代谢物关联分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9)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高灵敏度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量样品的蛋白质组学集成化前处理
2 蛋白质组学多肽样品的毛细管电泳分离
3 CE-MS接口
4 鸟枪法质谱分析
5 CE-MS应用于微量样品蛋白质组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6 总结和展望

(10)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神经酰胺检测平台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代谢组学的系统介绍
        1.1.1 代谢组学的概况
        1.1.2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1.3 靶向和非靶向代谢组学
        1.1.4 代谢组学的应用及标准品的作用
    1.2 神经酰胺的介绍
        1.2.1 神经酰胺的合成
        1.2.2 神经酰胺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2.3 神经酰胺的结构及其测定方法
    1.3 冠心病现状
    1.4 本课题的意义
第二章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神经酰胺检测平台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及分析设备
        2.2.3 LC-MS/MS检测平台的建立
        2.2.3.1 质谱条件的初步确定
        2.2.3.2 质谱条件和色谱条件的确立
        2.2.4 神经酰胺内标的确定
        2.2.5 对神经酰胺标准品和病人血样的测定
        2.2.6 质谱检测方法学验证
        2.2.6.1 检测限和定量下限的确定
        2.2.6.2 标准曲线及线性浓度范围
        2.2.6.3 质控样本的配制
        2.2.6.4 准确度和精密度
        2.2.6.5 基质效应
        2.2.6.6 抽提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
        2.2.6.7 残留效应
        2.2.7 神经酰胺标准品和内标的储备液的配制
        2.2.8 标准溶液的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神经酰胺的外标和内标的离子MS/MS谱图
        2.3.2 方法学验证的结果
        2.3.2.1 标准曲线及线性浓度范围
        2.3.2.2 准确度和精密度
        2.3.2.3 基质效应
        2.3.2.4 抽提回收率和相对回收率
        2.3.2.5 残留效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经酰胺检测平台在冠心病患者中风险评估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及分析设备
        3.2.3 冠心病患者血浆样本库的建立
        3.2.4 神经酰胺标准品和内标的储备液的配制
        3.2.5 工作溶液的配制
        3.2.6 病人血浆的前处理
        3.2.7 标准溶液的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病人血样数据库
        3.3.2 队列临床信息获取及疾病分层
        3.3.3 患者队列测定神经酰胺结果的统计
        3.3.4 不同疾病分层中的神经酰胺含量
        3.3.5 主成分分析
        3.3.6 积分模型的建立
        3.3.7 存活/死亡积分模型的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四、液相色谱-质谱仪的近期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鉴定蛋白质/多肽结构的新型电化学-质谱联用技术的开发[D]. 崔利利.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组学的中蜂蜂蜜对氧化应激相关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D]. 赵浩安. 西北大学, 2021(10)
  • [3]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D]. 姜鸿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4]禽肉、猪肉及禽蛋中替米考星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D]. 王旭堂. 扬州大学, 2021
  • [5]精神分裂患者外周血代谢组和转录组研究[D]. 宋学冕.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醛类标志物的化学衍生化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进展[J]. 朱树芸,赵先恩,刘虎威. 色谱, 2021(08)
  • [7]土壤中抗生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刘爽,朱海荣,于燕萍,齐云,苏本玉,于晓菲,商姗姗,张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0(20)
  • [8]植物乳杆菌对小鼠肝脏脂代谢的调控与作用机制[D]. 蔡红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的高灵敏度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J]. 杨云,田瑞军. 色谱, 2020(10)
  • [10]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神经酰胺检测平台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D]. 张蕊.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液相色谱-质谱法的最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