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

一、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1](2021)在《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活化热氛围调控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燃油耗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具有缺油、少气、多煤的能源结构特点,根据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发展替代燃料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因此清洁替代燃料的开发及合成技术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同时,内燃机各种新型燃烧模式对燃料特性以及分子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燃油的理化性质难以与新型燃烧模式的需求相匹配。因此,根据新型燃烧模式的需求通过替代燃料灵活调整缸内活化热氛围、优化发动机燃烧过程至关重要,近年来通过油机协同技术实现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煤基合成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问题,基于燃料理化特性与燃烧模式协同配合的思想,探究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燃烧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对于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以及排放污染物的影响。配合进气参数和喷油参数等燃烧边界条件调整,探索通过燃料理化特性以及活化热氛围调整实现压燃式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的潜力,确定与燃料特性以及燃烧模式相匹配的燃烧边界条件控制策略。同时利用光学可视化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的手段,探究燃料理化特性与燃烧边界条件对于混合气形成、燃烧过程、火焰发展及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机制。研究中以一台电控高压共轨四气门柴油机为基础,基于开放式ECU搭建了具有进气道喷射以及缸内直喷两套燃油喷射系统的热力学发动机试验测试平台。自行设计搭建二级模拟增压系统以及冷却EGR系统实现进气参数的灵活调节,基于电涡流测功机、燃烧分析仪、高响应的瞬态排放分析仪构建了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测控系统,实现了压燃式发动机的燃烧与排放实时测试与分析。基于一台四冲程单缸立式水冷发动机和高速摄像机搭建了光学可视化测试平台,实现了压燃式发动机缸内火焰发展历程的采集和分析。基于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热力学发动机耦合煤基合成柴油化学反应机理搭建可实现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三维模拟仿真平台,为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角度深入分析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创造了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试验研究了燃用煤基合成柴油与国VI石化柴油对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低芳烃含量的国VI石化柴油,煤基合成柴油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十六烷值过高,在压燃式发动机中燃用煤基合成柴油滞燃期缩短,预混合燃烧比例减小、预混合燃烧与扩散燃烧边界明显。由于扩散燃烧比例高,燃烧持续期延长,因此相对于燃用石化柴油,燃用煤基合成柴油能够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但其颗粒物质量排放有所增加。2、针对纯煤基合成柴油燃烧存在的预混合燃烧比例不足的问题,采用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的燃烧方式灵活调控缸内活化热氛围进而改善发动机性能,研究发现两种燃烧模式均有利于提高预混合燃烧比例、改善混合气形成,有利于降低颗粒物排放。其中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与活化分层燃烧中通入EGR能够显着降低引入丁醇带来的高NOx排放,缓解NOx排放与颗粒物排放的trade-off关系。丁醇汽化潜热较大以及燃烧相位推迟等因素导致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的热效率相对于纯煤基合成柴油燃烧较低。相对于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模式,进气道喷射丁醇、缸内直喷煤基合成柴油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能够调整燃料缸内空间分布实现混合气反应活性的分层,从而更加灵活的调控缸内活化热氛围以达到更高的预混燃烧比例,因此活化分层燃烧过程中燃烧持续期更短、热效率水平与纯煤基合成柴油燃烧相当。但活化分层模式在进气和压缩冲程中残留在活塞环与缸套之间的丁醇燃料难以完全燃烧会产生较高的HC和CO排放。通过优化燃油喷射策略以及EGR率,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下丁醇比例为30%时的排放最优点相对于燃用纯煤基合成柴油的排放最优点NOx排放降低了49.5%,颗粒物排放降低了40.9%。3、利用基于光学发动机的可视化平台,对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下的火焰发展历程以及缸内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混合燃料活性控制以及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均能够有效降低压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的火焰面积和火焰自然发光度,缸内平均温度降低、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降低碳烟KL因子进而抑制碳烟生成,其中活性控制燃烧效果更好。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进气道预喷的丁醇在压缩过程中开始低温反应先期形成了利于着火的自由基,能够加快煤基合成柴油的后期扩散燃烧速度。相对于活性控制燃烧仅在缸壁周围形成火焰团,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化分层燃烧过程在气缸中心区域和缸壁周围均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团。4、为提高缸内燃烧反应活性梯度实现燃烧放热规律的灵活调控,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实现高效清洁燃烧,采用反应活性及汽化潜热更低的汽油作为进气道喷射燃料,基于双燃料喷射热力学发动机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进气道预喷汽油的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缸内直喷高反应活性的煤基合成柴油代替石化柴油能够增大混合气反应活性梯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指示热效率,同时有助于降低压力升高率峰值进而拓展活化分层燃烧模式的负荷范围。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需结合发动机工况选择最佳的直喷时刻和汽油比例,在保证压力升高率不超限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热效率。通过燃油喷射策略优化,相对于石化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采用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使发动机指示热效率提高2%,同时压力升高率峰值和NOx排放分别降低了46.1%和20.1%。相对于纯煤基合成柴油直喷燃烧模式,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的指示热效率提高了6.7%、颗粒物质量排放降低了19.8%而NOx排放变化不大。5、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平台,针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下的燃料蒸发、雾化混合、燃烧过程及主要污染物生成历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提高汽油比例有利于减少扩散燃烧比例从而使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当汽油比例超过一定限度时可以从温度场分布中明显观察到汽油自燃的过程。活化分层燃烧模式中在气缸中预混的汽油会提前进行低温反应为直喷燃料着火储备一定比例的活性自由基,有利于促进高温反应进行,抑制碳烟前驱物生成。提前喷油能够加速燃烧过程同时改善温度场分布的均匀性,早喷能够显着改善缸内油气混合情况从而抑制碳烟排放。

王华伟[2](2020)在《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热塑性聚氨酯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塑性聚氨酯(TPU)是兼具塑性和弹性体性能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已广泛用于交通设备、航空航天、汽车配件和电线电缆等领域。但是,TPU极易燃烧,并伴有大量的熔滴和有毒浓烟,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阻燃处理,实现抑烟和抗熔滴。数十年来,各类阻燃剂已用于TPU的阻燃。其中,聚磷酸铵(APP)在聚醚型TPU阻燃效果较好;但是,APP的高使用量严重破坏其机械性能,因而,协效阻燃势在必行。目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已用于环氧树脂(EP)、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等材料阻燃;然而,将MOF用于TPU/APP体系中进行阻燃探究鲜有报道。本文通过溶剂法,制备一种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两种沸石类咪唑骨架-67材料衍生物,与聚磷酸铵协效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在达到TPU阻燃标准的同时降低了 APP添加量。并对三种MOF及衍生物的分子结构和TPU/APP/MO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两步法合成制备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MOF),将Co-MOF与APP协效阻燃TPU。结果表明:Co-MOF成功制备;当1.5 wt.%Co-MOF与4.5wt.%APP协效阻燃TPU时,复合材料达到UL-94 V-0级且熔滴大量减少,其LOI值提高到28.2%,并且燃烧中的热释放速率(PHRR)降到257 kW/m2。SEM结果发现,Co-MOF在APP与TPU基体之间起到相容剂作用,从而提高TPU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2)通过沉积和自生长法,制备沸石类咪唑骨架-67@氧化石墨烯材料(ZIF-67@GO),然后与APP按一定质量比混合添加入到TPU中。研究表明:ZIF-67成功生长到GO表面,使得GO处于单层或多层剥离状态。当ZIF-67@GO和APP添加量分别为0.5和6.5 wt.%时,TPU复合材料燃烧实现无熔滴,达到UL-94V-0等级,LOI提高到27.4%,并且TPU复合体系烟释放速率(pSPR)从0.113m2/s降低到0.058m2/s,具有良好的抑烟性能。(3)通过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与六氯环三磷腈(HCCP)发生取代反应,制备聚(环三磷腈-co-4,4’-二羟基二苯砜)(PZS),然后将其包覆ZIF-67,得到 PZS@ZIF-67;将 PZS@ZIF-67 添加到 TPU/APP 体系,得到TPU复合材料。测试表明:PZS@ZIF-67与APP的质量比为2:5时,复合材料达到UL-94V-0级,LOI高达30.1%,体系热释放速率以及有毒烟气释放量都大幅度下降,分别为281KW/m2和5.4m2。

牛琦[3](2020)在《整体式锰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虽出现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位排放阶段。当前VOCs的主流治理技术中,催化燃烧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其中作为该技术核心的催化材料更是受到瞩目。目前工业催化剂在250℃~350℃下已能完全氧化VOCs,初步应用效果良好,但实际工况下的复杂性使得其稳定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如催化剂寿命普遍不足两年,催化过程中稳定性差。因此研制性能优异的工业剂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与单一金属氧化物相比,复合金属氧化物因金属离子间形成固溶体,这种特殊的结构组成赋予了催化剂更加优异的活性,实现了包括活性在内的综合性能的提升。本文选用锰铈(Mn Ce Ox)固溶体为主要成分,通过改变制备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制备参数,获得兼具低温活性(T99≤290℃)与热稳定性(最高使用温度800℃)的不含贵金属的催化材料。通过TPR、XPS、SEM等表征手段研究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重点考察催化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适量的La对于热稳定性有明显帮助,老化处理前后催化剂的物理结构保持稳定,但添加量过高对活性无促进效应,反而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此外在系列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溶胶凝胶法显示出良好的方法稳定性,容易与后期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更好的衔接,简化制备流程。进一步采用不同的负载策略制备了具有优异性能的整体式催化剂;并探讨负载方法对催化剂负载效率与性能的双重影响;同时探讨模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催化剂的性能,重点考察非稳态条件包括不同空速、不同浓度、变温和高温等。模拟实验表明,甲苯转化率对于温度、空速以及浓度具有依赖性,较高的处理温度、低空速以及低浓度下,催化剂对甲苯的转化率较高;长时间内(100h)常规测试条件下催化剂性能保持稳定;在较宽的空速(10000~30000h-1)、浓度(100~2000ppm)和温度(300~550℃)等非稳态条件下的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对甲苯基本上可保持较高的转化效率,稳定性良好。

魏明智[4](2020)在《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重点课题,这给汽车行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内燃机高效清洁的燃烧过程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基于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从燃料组分和热氛围两个角度出发,针对燃料-空气的均质混合气在理论当量比下燃烧的完全性问题,进行试验研究,以燃料燃烧效率作为燃烧完全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了燃料组分和热氛围协同作用对燃料燃烧完全性的影响,并结合燃料的排放特性,提出了旨在改善燃料燃烧完全性的燃料组分优化方案。首先进行燃料组分的筛选,此过程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选取正庚烷、异辛烷、甲苯三组分体积掺混比例为1:1:1的TRF燃料为本试验研究过程的基础燃料,同时,选取甲苯、乙醇、ETBE、环戊酮、二异丁烯、呋喃六种不同族系的燃料为添加燃料,按10%的体积添加比,掺混至基础燃料中,得到本试验研究的优化燃料组分,最终的试验燃料包括基础燃料TRF及六种优化燃料组分。在试验边界条件的确定上,本研究选择发动机燃料燃烧完全性较差的小负荷区域作为优化对象,针对不同燃料组分和燃烧热氛围的情况,对此小负荷工况的不完全燃烧情况进行优化。因此,本试验研究选择1.6MPa为初始进气压力,50℃为初始进气温度,应用理论当量比下的均质混合气,在温度为50℃、80℃、110℃、140℃、170℃、200℃六组均匀稳定的热氛围环境下进行燃烧反应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记录燃烧弹内燃烧过程的压力和温度变化,以及燃烧尾气中CO、HC、NOX等气相排放物和颗粒物的排放情况。接着,在获得试验数据后,为计算燃料组分的燃烧效率,以便完成燃料燃烧完全性的分析,本文对燃烧效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并通过混合气在燃烧室内燃烧实际过程的分析,建立计算模型,对此方法进行了完整的数学描述,获得了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的数学表达式。进一步,根据试验数据,将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与基于排放物分析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和分析,讨论其应用效果,确定了更为准确可靠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为后续燃料燃烧特性的分析提供理论支持。最后,应用前面确定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燃料组分和热氛围协同作用对燃料燃烧完全性的影响,并结合燃烧过程CO、HC、NOX和颗粒物的排放情况,筛选能够在较宽温度区间内燃烧完全性好且排放特性优的燃料组分,提出了旨在改善燃料燃烧完全性的燃料组分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燃料燃烧的完全性受燃烧热氛围的影响。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燃料的氧化,使得燃料具有较高的燃烧效率,燃料燃烧完全性得到明显改善。在170℃-200℃温度范围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基本都达到85%以上,尤其在200℃时,几种燃料组分的燃烧效率都接近或超过了90%。(2)燃料燃烧的完全性也取决于燃料组分的差异。基础燃料中,甲苯和二异丁烯的等体积添加,使得燃烧效率得以改善,在不同温度的燃烧热氛围下,均表现出好的改善效果。在温度为80℃时,两种燃料的添加使得燃烧效率由75.9%分别升高到82.7%和84%,而在温度为170℃时,同样的燃料组分变化使得燃烧效率由87.9%分别升高到89.9%和93.4%。体现了甲苯和二异丁烯两种燃料在促进燃料完全燃烧方面对不同温度的热氛围适应性较好,两种燃料可以在较宽温度区间内保持较好的燃烧完全性。(3)针对燃料燃烧的完全性问题,甲苯和二异丁烯的等体积添加,使得燃料的燃烧效率得以明显改善,且在不同温度的燃烧热氛围下,均表现出较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其可以在较宽温度区间内保持较好的燃烧完全性。但添加甲苯的燃料组分在排放方面表现不佳,其在不同燃烧热氛围下的NOx和颗粒物排放均高于其他燃料组分,使得其难以成为理想的燃料添加组分。而燃料二异丁烯的添加,使得燃料在CO、HC和NOx的排放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且其添加对颗粒物的生成产生了抑制作用,在不同的燃烧热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的质量浓度始终维持在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因此,可以认为,在本研究过程选取的几种添加燃料中,二异丁烯是改善燃料燃烧完全性问题较为理想的燃料组分,这为未来燃料组分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顾源[5](2020)在《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雾霾是近几年大气污染问题中的“后起之秀”,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雾霾中主要的组成成分—固体粉尘颗粒的主要来源就是煤炭的燃烧,除此之外,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中还存在着SO2、NOx等有害气体,均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我国作为煤炭消耗大国,煤炭的使用在推动城市工业发展与居民供热的同时,也同时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开展燃煤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探索适合沈阳地区的燃煤脱硫、脱硝、除尘技术形式为目的,分析了目前各种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各种技术工艺的原理和特点,结合沈阳市地理环境条件、供热现状与规划及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应用现状,以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集中供热工程、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为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工程实例的环境效益指标,希望为沈阳市燃煤烟气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的选择方向提供些许建议。首先,本文针对不同的烟气脱硫、除尘及脱硝工艺分别深入研究其各自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点,以此来判断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经济和环境效益等。其次,本文第三章分析沈阳市自然环境特点、市内供热现状与规划等集中供热情况,其中重点调查沈阳市西部和南部区域的现状热源分布及供热规划情况,为第四章的工程实例研究奠定研究数据基础。本文还对沈阳市大气污染情况及燃煤锅炉厂中的烟气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第三章的分析总结出,“十二五”以来沈阳市着重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并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作为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燃煤烟气治理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燃煤锅炉厂中脱硫设施缺位率较高、脱硫效率偏低、除尘效率低、几乎没有脱硝设施。然后,本文通过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及沙河热源厂扩建等工程实例的设计检测数据研究,对比两个项目建设实施前后的燃煤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大气污染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等指标,验证了高效煤粉锅炉系统、镁钙双碱法脱硫技术、袋式除尘技术、低氮燃烧技术及SNCR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且通过两个工程实例的监测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这些烟气治理措施在沈阳市的特定环境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极好的适用性。

李林超[6](2020)在《堆肥中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菌株筛选及其应用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随着农业生产水平不断的提高,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随之带来了因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好氧堆肥作为一种处理农作物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近几年好氧堆肥堆肥主要通过接种有益菌剂来促进堆肥升温,加快堆肥腐熟速度,并一定程度上改善堆肥品质。因为不同堆肥原料不同,其组成和性质也不一样,所以各种堆肥中所添加的微生物菌剂也存在差异。目前农作物秸秆堆肥有许多与腐熟时间和堆肥质量有关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本研究从玉米秸秆堆肥中筛选能够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以及纤维素相关酶活的定量测定,以玉米秸秆、大白菜为堆肥原料,将秸秆、大白菜按照C/N约为57,含水量约为73%的标准进行调节,并进行了为期12天的菌种复接堆肥实验,设置接种所筛选3种菌株的等体积混合菌液的处理组和不添加菌液的对照组实验,每组3个重复。并通过菌种复接堆肥实验中的各种参数指标的变化来评价菌株对堆肥过程的影响,反映接种菌株对堆肥的应用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玉米秸秆堆肥高温期样品,利用刚果红染色法初步获得43个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分离物。通过纤维素降解圈的测量和滤纸崩解实验,优选获得3株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菌株,分别编号为C31、C37、GD16。(2)菌株C31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阳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31与链霉菌(Streptomyces drozdowiczii)相似性最高,达到99.36%;菌株C37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其与黄麻链霉菌(Streptomyces corchorusii)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达到99.28%;菌株GD16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孔雀绿染色显示产芽孢,GD16经鉴定与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abuli)亲缘关系较近,相似性达99.54%。(3)根据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实验结果显示,在37℃培养条件下,菌株C31的纤维素酶活最高,可达到4.8 U/mL。在滤纸酶酶活中,C31的滤纸酶酶活最高,可达到3 U/mL。在木聚糖酶酶活中GD16的木聚糖酶酶活性最高,可高达23 U/mL。(4)堆肥复接实验结果显示,向堆肥中接种3种菌株的等体积混合菌液可以加快堆肥腐熟速度,缩短堆肥周期。接种菌液后,接菌后的处理组在第一天达到最高温度66℃,而相同时间下,对照组的堆体温度为57℃,两个处理组相差8℃。接菌的处理组在高温期(50℃以上)维持时间比没有接菌的对照组增加了1天;堆肥pH比对照组更快的达到了稳定值并维持pH在8.5左右;与对照相比,堆肥后期处理的有机质含量(OM)下降较快。处理组接种后第12天OM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P<0.05);处理组的种子发芽指数(GI)要比对照组上升的快,其中接菌的处理组的GI在第4天达到了80%,而对照组的GI则在第6天达到80%;到堆肥结束时接菌的处理组的GI值达到118%,而CK的GI为103%,处理组的GI值比CK高出了15.0%。(5)堆肥过程中堆肥样品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测定结果显示,处理组样品纤维素降解率为21.1%,半纤维降解率为7.2%,对照组纤维素降解率为10.9%,半纤维降解率为3.2%。最终堆肥产品中接种菌液的处理组比对照组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10.2%,半纤维素降解率提高了4.0%。(6)在堆肥完成时,堆肥样品中的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等养分指标虽然没有达到显着差异水平,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最终堆肥产品中全氮增加了4.94 g/kg,最终处理组养分含量比对照组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通过将从堆肥材料中分离的纤维素降解菌C31、C37和GD16再次复接到堆肥中可显着提高堆肥温度,加快堆肥的启动,并延长堆肥高温期,最终缩短堆肥周期并改善了堆肥品质。

赵博宁[7](2018)在《烧嘴喷口安装高度对炉内温度场、浓度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FLUNT软件,研究了烧嘴喷口安装高度对高温蓄热式加热炉内温度场和浓度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烧嘴喷口间距、空气、天然气射流流速、喷射方向和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喷口安装高度对炉膛内温度分布和烟气浓度影响很大。喷口安装高度距工件550mm时,加热工件表面的温度分布最均匀,处于2100K左右。随着安装高度的升高,出口处CH4,CO2和NO的平均浓度随之减少,O2平均浓度先减小再增大,当高度为550mm时,O2的平均浓度最小,说明燃烧最充分。

隋子峰[8](2018)在《燃煤电厂亚微米颗粒物形成机理及释放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严重雾霾现象频发,由于细微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和心肺系统会造成危害以及其引起可见光损失等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作为大气中细微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燃煤电厂由于其对细微颗粒物(PM10)的控制效果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亚微米颗粒物(PM1)的捕集效果不明显,对雾霾天气的贡献受到了广泛研究。面对燃煤发电作为我国重要的电力来源与主要的燃煤消耗源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这种局面,为降低燃煤发电对环境细微颗粒物的贡献,国家及燃煤发电企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控制要求——“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中传统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改造以及新型污染物控制设备应用,有助于超低排放中对于颗粒物的控制(低于10 mg/m3或5 mg/m3),但对于数量浓度占主导地位的PM1的研究关注不足,并且基于全规模的燃煤电厂现场测试的亚微米颗粒物研究不充分。依托于低压荷电撞击器(ELPI+)测试设备,本文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燃煤烟气实验以及电厂测试的细微颗粒物的测试方法。并对于其等速采样、切割粒径等相关因素的计算进行了分析。通过在实际电厂ESP前后(高浓度及低浓度情况),其电荷法测试结果与EPA Method 201A的对比实验发现,该套系统对于PM2.5的测试数据具有可比性,适用于本文主要针对于亚微米以及超细颗粒物的研究。实验室研究中以燃煤过程添加钠化合物的方式,针对两种机理对亚微米颗粒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无机矿物破碎/熔融-聚结方式形成的细微颗粒物主要作用于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0.2μm的亚微米颗粒物;而通过气化-成核/冷凝方式形成的颗粒物主要集中于超细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0.2μm的颗粒物)。在0.2-1μm这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将受到两种机理的影响。同时发现痕量元素,随着挥发性的升高,其在细微颗粒物中的分布向小颗粒方向移动,硒更易于分布在亚微米颗粒物中,而锰分布于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0.5μm的颗粒物中。钠化合物在燃烧时提供的助燃效果,可促进矿物质的破碎/熔融以及气化过程,使痕量元素在细微颗粒物中分布明显增多。并且氯的存在对于矿物元素向细微颗粒物中的迁移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燃煤电厂PM1研究相对缺乏这一情况,在以上方法建立及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燃煤电厂燃烧条件及其沿烟道沿程释放规律进行了现场测试研究。本文首先对部分锅炉条件/燃煤性质变化对亚微米颗粒物释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负荷、灰分对亚微米颗粒物释放规律及其粒径分布范围的影响:负荷的降低主要导致0.006-0.0135μm以及>0.168 μm的颗粒物浓度下降,特别是对于空气动力学直径接近0.587μm的颗粒物;灰分的降低会使所有的亚微米颗粒物均有所降低,特别是对于超细颗粒物(PM0.2)的影响更加显着。通过酵素提质煤技术的应用,探讨了燃烧产生烟气中的亚微米颗粒物与NOx的释放规律之间的关系:在酵素的影响下,NOx降低约20%的情况下,PM0.2浓度下降约18.9%,主要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在0.0184μm-0.168μm范围内的颗粒物浓度发生了下降。结合实验室数据(外加热燃烧)与燃煤电厂数据(自维持燃烧),发现燃煤产生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数量浓度的粒径分布曲线均成双峰/类双峰模态。对于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峰值主要可能出现于>3μm处,而在0.15-0.32μm附近也存在出现次峰的可能性;对于数量浓度粒径分布,主峰峰值出现于0.05-0.1μm处,并且在0.006μm或1μm处也可能存在次峰。对比了常规电厂与超低排放电厂对亚微米颗粒物的控制效果,发现超低排放电厂相对于常规电厂,无论在质量浓度及数量浓度上,对于亚微米颗粒物的控制效果更加优越,并且超低排放电厂能够实现细微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mg/m3。造成这种减排效果的主要原因基于静电除尘器的改造以及湿式静电除尘器(WESP)这种深度净化设备的添加,增强了电厂亚微米颗粒物的控制效果。给出了沿燃煤电厂烟道沿程亚微米颗粒物及超细颗粒物的变化规律。发现静电除尘器可导致PM1/PM2.5及PM0.2/PM1的质量浓度比的变化范围变大,同时其可能导致有机颗粒物分解,进而形成粒径小于30nm的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C)。湿法烟气脱硫设备(FGD)能够有效脱除粒径小于30nm的颗粒物以及VOC气体,但FGD中部分石膏雾滴会释放到烟气中。特别观察到FGD后烟气中氯增加,这也会增加汞等元素在FGD中二次释放的可能。WESP的加入则可对FGD后的烟气中的燃煤亚微米颗粒物、石膏雾滴及氯化物等污染物进行更深入的净化。

于丹丹[9](2016)在《蓄热式油田加热炉设计及热流场模拟》文中指出水套加热炉作为一种间接加热设备,被广泛地运用于油田的油气集输系统中。现役的水套加热炉由于燃烧器结构、操作方式等方面的限制,热量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大,实际运行不经济。近年来兴起的新型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能够在提高热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是一种理想的燃烧技术。本文以某油田现役800kW水套加热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将传统燃烧器改造为蓄热式燃烧器,分析新型燃烧器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对于水套炉温度场分布、NO排放浓度与热效率的影响。基于响应面法,分析新型蓄热式燃烧器燃料喷口与二次空气喷口相对高度h、燃料喷口与二次空气喷口径向距离L、二次空气喷口夹角α对于辐射管内温度场与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影响,得到了优选后的燃烧器结构参数h=96mm,L=130mm,α=29o。结果表明,二次空气大直径喷口间夹角的变化对于响应值的影响最为显着,较小的夹角能够获得更均匀的温度分布和更低的NO排放浓度。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一二次风分级比、助燃空气预热温度、过剩空气系数三因素对辐射管温度分布与NO排放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二次风分级比为2:8、助燃空气预热温度为900°C、过剩空气系数为1.05时,水套加热炉运行工况较优化前有很大提升,热效率为91.67%,比现役水套加热炉提高了11.97%,NO排放浓度为18.0ppm,比现役水套加热炉降低了74.3%。

杜旭东[10](2015)在《工业炉内弥散燃烧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天然气作为高热值的清洁能源,符合世界能源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弥散燃烧技术具有高效率、低碳排放等优点,在很多国家已开始推广使用此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巨大,对于弥散燃烧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FLUENT软件对烟气自循环工业炉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弥散燃烧的燃烧特点以及实验数据结果,确定合理的数学计算模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燃烧模型采用基于β函数的PDF扩散燃烧模型,辐射模型为离散坐标(DO)模型,污染物模型采用热力型NOX模型和快速型NOX模型来计算NOX的生成,对工业炉内燃烧过程的温度分布、燃烧产物浓度分布以及NOX的生成情况进行了探讨。利用数值模拟分析讨论燃烧室体积、回流通道位置、空气喷嘴数量和空燃流速比等工况对炉膛内部烟气回流程度、温度场和燃烧物浓度的影响。增大燃烧室体积可以增大火焰的燃烧区域,减小温度梯度,并使出口CO浓度降低保证燃烧完全;随着烟气回流通道位置的改变炉内流场得到强化,提高炉膛的温度均匀性;模拟结果表明,增大空气喷嘴个数可以改善燃烧的过程,实现低NOX排放,但过多的喷嘴会阻碍烟气对燃气射流和空气射流的稀释;增加空燃流速比,炉内高温区域减少,温度场在燃烧室内更均匀,满足弥散燃烧条件,但空气速度不宜过大,否则可能导致燃烧不完全反而降低了燃烧效率。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燃烧器烟气回流通道结构和助燃空气预热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存在烟气回流通道时可以增加烟气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避免在火焰延伸至炉膛尾部情况下,燃料没完全燃烧便排出炉膛,从而使燃料的燃烧更完全。不存在回流通道时,炉内温度沿炉膛长度方向逐渐升高,高温区域集中在炉膛后半部分,炉内最高温度大于有烟气回流时的情况,出口处NOX排放量增加。在不同空气温度下,炉内监测点温度分布曲线走势一致,随着助燃空气温度升高,火焰亮度增加体积增大,热力型NOX浓度随之升高。

二、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活化热氛围调控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式的研究进展
        1.2.1 均质压燃技术(HCCI)
        1.2.2 预混合压燃技术(PCCI)
        1.2.3 基于双燃料喷射的反应活性控制压燃技术(RCCI)
    1.3 内燃机替代燃料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醇类燃料发展现状
        1.3.2 煤基合成燃料(CTL)发展现状
    1.4 发动机光学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光学发动机国内外研究进展
        1.4.2 光学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基本思路和方案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研究平台建立及测试分析方法
    2.1 热力学试验平台及测控系统
        2.1.1 试验台架
        2.1.2 试验发动机
        2.1.3 缸压采集及燃烧数据分析
        2.1.4 污染物排放测试系统
    2.2 光学可视化平台及测试方法
        2.2.1 光学发动机及其测试平台
        2.2.2 高速摄像及图像处理方法
        2.2.3 双色法及亮温标定
    2.3 数值模拟仿真平台
        2.3.1 三维仿真模型的建立
        2.3.2 网格划分和求解器设置
        2.3.3 计算模型选择
        2.3.4 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及模型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缸内直喷煤基合成柴油及其丁醇混合燃料对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3.1 煤基合成柴油与石化柴油燃烧过程及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3.1.1 试验方案
        3.1.2 燃烧过程对比分析
        3.1.3 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3.2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热力学研究
        3.2.1 燃烧过程对比分析
        3.2.2 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3.2.3 燃油喷射策略的影响
        3.2.4 EGR的影响
    3.3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性控制燃烧可视化研究
        3.3.1 试验方案及试验燃料
        3.3.2 丁醇比例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3.3.3 喷油定时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4.1 进气道喷射丁醇比例及EGR对活化分层燃烧的影响
        4.1.1 试验方案
        4.1.2 燃烧过程对比分析
        4.1.3 污染物排放对比分析
    4.2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化分层燃烧边界条件优化
    4.3 煤基合成柴油/丁醇活化分层燃烧可视化研究
        4.3.1 试验方案
        4.3.2 进气道喷射丁醇比例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4.3.3 直喷时刻对火焰发展及碳烟生成历程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燃料喷射模式直喷燃料特性及燃烧边界条件调控实现高效清洁燃烧试验研究
    5.1 煤基合成柴油/汽油与石化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模式对比
        5.1.1 试验方案
        5.1.2 直喷燃料特性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分析
        5.1.3 直喷燃料特性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分析
    5.2 喷油策略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5.2.1 低负荷下直喷时刻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5.2.2 高负荷下直喷时刻对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5.2.3 喷射策略优化研究
    5.3 EGR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5.3.1 试验方案
        5.3.2 燃烧过程的影响
        5.3.3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基合成柴油/汽油双燃料喷射活化分层燃烧机理研究
    6.1 汽油比例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的影响
        6.1.1 汽油比例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
        6.1.2 汽油比例对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
    6.2 直喷时刻对煤基合成柴油/汽油活化分层燃烧的影响
        6.2.1 直喷时刻对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影响
        6.2.2 直喷时刻对污染物生成历程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热塑性聚氨酯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热塑性聚氨酯(TPU)简介
    1.3 聚合物燃烧以及阻燃机理
        1.3.1 聚合物的燃烧
        1.3.2 聚合物阻燃机理
    1.4 阻燃剂分类
        1.4.1 含卤素阻燃体系
        1.4.2 含磷阻燃体系
        1.4.3 含氮阻燃体系
        1.4.4 含硼阻燃体系
        1.4.5 含硅阻燃体系
        1.4.6 协效阻燃体系
        1.4.7 膨胀型阻燃体系
        1.4.8 金属氢氧化物阻燃体系
    1.5 碳纳米材料在阻燃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1.5.1 零维碳纳米材料
        1.5.2 一维碳纳米材料
        1.5.3 二维碳纳米材料
    1.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阻燃聚合物领域的应用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1.8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9 课题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
    2.3 结构测试与性能表征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3 热失重分析仪(TGA)
        2.3.4 极限氧指数分析(LOI)
        2.3.5 垂直燃烧等级测试分析(UL-94)
        2.3.6 锥形量热分析(CONE)
        2.3.7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9 力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Co-MOF协效阻燃热塑性聚氨酯(TPU)
    3.1 Co-MOF的制备及表征
        3.1.1 Co-MOF的制备方法
        3.1.2 Co-MOF的FT-IR分析
        3.1.3 Co-MOF的SEM分析
        3.1.4 Co-MOF的EDS分析
        3.1.5 Co-MOF的TGA分析
        3.1.6 分散性表征
    3.2 TPU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3.2.1 TPU复合材料的制备
        3.2.2 TPU/APP/Co-MOF复合材料LOI及UL-94等级测试
        3.2.3 TPU/APP/Co-MOF复合材料锥形量热仪测试
        3.2.4 TPU/APP/Co-MOF复合材料残炭分析
        3.2.5 TPU/APP/Co-MOF复合材料残炭拉曼分析
        3.2.6 TPU/APP/Co-MOF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3.2.7 TPU/APP/Co-MO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3.3 TPU复合材料燃烧机理
        3.3.1 凝聚相分析
        3.3.2 阻燃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沸石类咪唑骨架-67@氧化石墨烯(ZIF-67@GO)协效阻燃TPU
    4.1 ZIF-67@GO的制备与表征
        4.1.1 ZIF-67@GO的制备方法
        4.1.2 ZIF-67@GO的FTIR分析
        4.1.3 ZIF-67@GO的EDS分析
        4.1.4 ZIF-67@GO的SEM和TEM分析
        4.1.5 ZIF-67@GO的XRD分析
        4.1.6 ZIF-67@GO的热稳定性分析
    4.2 TPU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4.2.1 TPU复合材料的制备
        4.2.2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LOI及UL-94等级测试
        4.2.3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锥形量热测试
        4.2.4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火安全分析
        4.2.5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残炭分析
        4.2.6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残炭拉曼分析
        4.2.7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4.2.8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4.3 TPU复合材料燃烧机理
        4.3.1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残炭FT-IR分析
        4.3.2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残炭EDS分析
        4.3.3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残炭SEM分析
        4.3.4 TPU/APP/ZIF-67@GO复合材料阻燃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环三磷腑-co-4,4'-二羟基二苯砜)包覆ZIF-67 (PZS@ZIF-67)协效阻燃TPU
    5.1 PZS@ZIF-67的制备及表征
        5.1.1 PZS@ZIF-67的制备
        5.1.2 PZS@ZIF-67的FTIR分析
        5.1.3 PZS@ZIF-67的SEM分析
        5.1.4 PZS@ZIF-67的EDS分析
        5.1.5 PZS@ZIF-67的XRD分析
        5.1.6 PZS@ZIF-67的热稳定性分析
    5.2 TPU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
        5.2.1 TPU复合材料的制备
        5.2.2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LOI及UL-94等级测试
        5.2.3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锥形量热仪测试
        5.2.4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防火安全分析
        5.2.5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残炭分析
        5.2.6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残炭拉曼分析
        5.2.7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5.2.8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5.3 TPU复合材料燃烧机理
        5.3.1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残炭分析
        5.3.2 TPU/APP/PZS@ZIF-67复合材料阻燃机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本课题展望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导师及作者简介
附件

(3)整体式锰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及污染现状
        1.1.2 VOCs治理技术
    1.2 催化燃烧催化剂研究进展
        1.2.1 贵金属催化剂
        1.2.2 过渡金属氧化物
        1.2.3 整体式催化剂研究进展
    1.3 整体式催化剂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设备与原料
        2.2.1 主要实验试剂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材料制备
    2.4 催化剂表征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第三章 粉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苯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试剂与仪器
        3.2.2 材料制备
    3.3 结果及讨论
        3.3.1 不同La添加量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pH值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3 前驱物阴离子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4 热处理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甲苯催化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2.2 材料制备
    4.3 结果讨论
        4.3.1 负载策略对负载量的影响
        4.3.2 整体式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4.3.3 浸渍液浓度对负载量的影响
        4.3.4 浸渍时间对负载量的影响
    4.4 不同操作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4.1 空速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性能的影响
        4.4.2 热场环境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性能的影响
        4.4.3 甲苯浓度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性能的影响
        4.4.4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4.4.5 自制催化剂与商业催化剂性能比较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能源与环境问题
        1.1.2 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燃料组分优化的研究
        1.2.2 不同热氛围下燃烧特性的研究
    1.3 定容燃烧弹在燃料研究中的应用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提出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平台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平台
        2.1.1 试验台架组成
        2.1.2 试验方法介绍
    2.2 试验方案
        2.2.1 燃料选型
        2.2.2 试验方案
    2.3 燃料着火判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探讨
    3.1 燃料燃烧效率计算方法介绍
        3.1.1 定容弹实测历程分析
        3.1.2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
        3.1.3 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思路分析
    3.2 燃料燃烧净热量
        3.2.1 燃烧室气密性和传感器准确性校验
        3.2.2 燃料燃烧净热量计算
    3.3 混合气传热量
        3.3.1 传热模型构建
        3.3.2 传热过程数学描述
        3.3.3 传热模型误差评估
        3.3.3.1 误差评估方法介绍
        3.3.3.2 初步评估结果
        3.3.3.3 表面传热系数拟合
        3.3.3.4 传热模型误差评估
        3.3.4 混合气传热量计算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基于能量平衡的燃烧效率计算方法结果描述
        3.4.2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排放特性
    4.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燃烧特性
        4.1.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燃烧峰值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
        4.1.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燃烧效率
    4.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气相排放特性
        4.2.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CO排放
        4.2.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HC排放
        4.2.3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NO_x排放
    4.3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4.3.1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的质量浓度
        4.3.2 燃料在不同热氛围下颗粒物排放的数量浓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处理技术现状
        1.2.1 国内发展现状
        1.2.2 国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3.2 论文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
    2.1 煤炭燃料分析
        2.1.1 煤碳的分类
        2.1.2 煤碳的成分分析
    2.2 常用锅炉类型及特点
        2.2.1 循环流化床锅炉
        2.2.2 往复炉排锅炉
        2.2.3 链条炉排锅炉
        2.2.4 煤粉炉
    2.3 锅炉烟气排放治理的相关政策
    2.4 本章小结
3 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方法研究
    3.1 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
        3.1.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
        3.1.2 氨法脱硫技术
        3.1.3 循环流化床法脱硫
        3.1.4 氧化镁湿法脱硫技术
    3.2 燃煤锅炉烟气脱硝技术
        3.2.1 低氮燃烧技术
        3.2.2 SCR法脱硝技术
        3.2.3 SNCR法脱硝技术
    3.3 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
        3.3.1 静电除尘
        3.3.2 袋式除尘
        3.3.3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3.4 本章小结
4 沈阳市集中供热及烟气治理现状
    4.1 沈阳市供热现状
        4.1.1 沈阳市供热区域划分
        4.1.2 沈阳市供热面积及供热能源规划
        4.1.3 西部供热区域现状
        4.1.4 南部供热区域现状
    4.2 沈阳市燃煤烟气治理现状
        4.2.1 沈阳市大气污染治理现状
        4.2.2 沈阳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技术发展现状
    4.3 本章小结
5 燃煤锅炉脱硫、脱硝及除尘技术应用实例
    5.1 研究方法及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构建
        5.1.1 泰森多边形法
        5.1.2 基本模型与假设
        5.1.3 污染物排放浓度影响因子的选取
        5.1.4 模型所选定目标时段的分析与确定
        5.1.5 基于ArcGis和 mapinfo的泰森多边形的构建
    5.2 沈阳市概况
        5.2.1 气象条件
        5.2.2 水文条件
        5.2.3 地质特征
    5.3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研究
        5.3.1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概况
        5.3.2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5.3.3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项目热负荷规划设计
        5.3.4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选型及烟气脱硫系统
        5.3.5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系统
        5.3.6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脱硝系统
        5.3.7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
        5.3.8 沈阳市铁西金谷热源厂燃煤锅炉环境效益分析
    5.4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研究
        5.4.1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概况
        5.4.2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热负荷规划设计
        5.4.3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燃煤锅炉脱硝系统分析
        5.4.4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浓度估算模型
        5.4.5 沈阳市沙河热源厂扩建项目环境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堆肥中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菌株筛选及其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
    1.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处理技术
    1.3 好氧堆肥特点
    1.4 影响好氧堆肥的因素
    1.5 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
    1.6 农作物秸秆堆肥
    1.7 好氧堆肥与微生物
        1.7.1 纤维素降解菌在堆肥中的作用
        1.7.2 复合菌在堆肥中的作用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筛菌材料
        2.1.2 堆肥实验原料
        2.1.3 培养基的配置
        2.1.4 主要试剂配制
        2.1.5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纤维素降解菌的初筛
        2.2.3 纤维素降解菌的复筛
        2.2.3.1 纤维素降解圈的测定
        2.2.3.2 滤纸条崩解实验
        2.2.4 纤维素降解菌的菌种鉴定
        2.2.4.1 形态学鉴定
        2.2.4.2 生理生化鉴定
        2.2.4.3 分子生物学鉴定
        2.2.5 纤维素酶活的测定
        2.2.5.1 酶液的制备
        2.2.5.2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2.2.5.3 纤维素酶活的计算
        2.2.6菌株间的拮抗实验
        2.2.7 小型堆肥设备
        2.2.7.1 小型堆肥设计
        2.2.7.2 小型堆肥的采样与测定
        2.2.7.3 NH_4~+-N、NO_3~--N含量测定
        2.2.7.4 堆肥过程中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测定
        2.2.7.5 堆肥过程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测定
        2.2.7.6 数据处理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筛选
    3.2 纤维素降解菌对滤纸条的降解效果
    3.3 纤维素降解菌的菌种鉴定
        3.3.1 菌株形态学鉴定及生理生化分析
        3.3.2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纤维素降解菌产纤维素酶能力
    3.5菌株拮抗实验
    3.6小型堆肥实验
        3.6.1 小型堆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3.6.2 小型堆肥过程pH和 EC值的变化
        3.6.3 小型堆肥过程含水量的变化
        3.6.4 小型堆肥过程中发芽指数(GI)变化
        3.6.5 小型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和C/N的变化
        3.6.6 小型堆肥过程中NH_4~+-N、NO_3~--N的变化
        3.6.7 小型堆肥过程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变化
        3.6.8 接种菌剂对堆体N、P、K养分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微生物对好氧堆肥的重要性
    4.2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
    4.3 纤维素降解菌对堆肥腐熟速度的影响
    4.4 微生物对堆肥过程中堆肥品质的影响
    4.5 微生物对堆肥过程中降解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烧嘴喷口安装高度对炉内温度场、浓度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1.1 实体模型建立
    1.2 模型的简化
    1.3 数学模型
2 计算工况 (表1)
3 结果分析
    3.1 炉内温度分布
    3.2 炉内烟气的浓度分布
4 结论

(8)燃煤电厂亚微米颗粒物形成机理及释放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燃煤电站细微颗粒物的危害
    1.2 燃煤电厂细微颗粒物采样方法
    1.3 燃煤亚微米颗粒物的形成机理研究
    1.4 燃煤电厂污染物控制设备颗粒物控制效果
        1.4.1 常规烟气污染物控制设备颗粒物控制效果
        1.4.2 颗粒物释放控制装置改进技术
        1.4.3 超低排放电厂技术路线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亚微米颗粒物分级采样方法及实验平台
    2.1 引言
    2.2 亚微米颗粒物分级采样方法
        2.2.1 ELPI+分级测试方法介绍
        2.2.2 ELPI+燃煤烟气颗粒物测试采样方法建立
        2.2.3 ELPI+与EPA Method 201A对比
    2.3 实验平台
        2.3.1 实验室滴管炉燃煤污染物研究平台
        2.3.2 电厂测试平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亚微米颗粒物形成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PM_(2.5)和PM_1浓度变化
        3.2.1 平均浓度变化
        3.2.2 实时浓度变化
        3.2.3 颗粒物浓度随粒径分布
    3.3 亚微米颗粒物元素组成
        3.3.1 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结果及讨论
        3.3.2 痕量元素分布结果及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常规燃煤机组亚微米颗粒物释放规律
    4.1 引言
    4.2 锅炉条件变化对亚颗粒物影响
        4.2.1 锅炉负荷变化对亚微米颗粒物影响
        4.2.2 燃煤灰分与亚微米颗粒之间关系
    4.3 常规机组亚微米颗粒物释放规律
        4.3.1 细微颗粒物总浓度释放规律
        4.3.2 细微颗粒物粒径浓度分布规律及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低排放机组亚微米颗粒物释放规律
    5.1 引言
    5.2 超低排放机组颗粒物释放规律
        5.2.1 平均浓度释放规律
        5.2.2 实时浓度释放规律
        5.2.3 粒径分布释放规律
    5.3 超低排放电厂各污染物控制设备控制作用
        5.3.1 各设备对亚微米颗粒物浓度控制效果
        5.3.2 各设备对亚微米颗粒物组分控制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酵素提质煤技术对亚微米颗粒物释放影响
    6.1 引言
    6.2 酵素系统搭建
    6.3 酵素提质煤燃烧对机组效率及亚微米颗粒物等污染物影响
        6.3.1 酵素提质煤对机组效率影响
        6.3.2 酵素提质煤对NO_x和SO_2影响
        6.3.3 酵素提质煤燃烧对亚微米颗粒释放规律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蓄热式油田加热炉设计及热流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套加热炉研究现状
    1.3 蓄热式弥散燃烧技术及其应用
        1.3.1 蓄热式弥散燃烧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1.3.2 蓄热式弥散燃烧技术的应用前景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燃烧计算及燃烧系统设计
    2.1 燃料与空气流量计算
    2.2 燃烧系统设计
        2.2.1 燃烧系统设计方案
        2.2.2 燃烧器结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蓄热式弥散燃烧数值模拟模型
    3.1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3.2 计算模型的选择
        3.2.1 湍流模型
        3.2.2 燃烧模型
        3.2.3 辐射模型
        3.2.4 NO_X模型
    3.3 控制方程组的离散及求解
    3.4 边界条件
    3.5 网格无关化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蓄热式油田加热炉燃烧器结构优化
    4.1 响应面法简介
    4.2 结构参数的单因素分析
    4.3 中心复合试验设计
    4.4 回归模型分析
    4.5 燃烧器的响应面分析
    4.6 岭嵴分析
    4.7 优化效果评价
        4.7.1 辐射管温度场分布
        4.7.2 辐射管CO浓度场分布
        4.7.3 辐射管NO浓度场分布
        4.7.4 辐射管速度场分布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蓄热式油田加热炉运行参数优化
    5.1 正交试验设计
        5.1.1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5.1.2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5.2 加热炉燃烧组织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5.3 加热炉运行参数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5.3.1 实验数据的极差分析
        5.3.2 最优方案验证
    5.4 蓄热式油田加热炉节能与NO减排效果分析
        5.4.1 蓄热式油田加热炉节能分析
        5.4.2 蓄热式油田加热炉NO减排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燃料燃烧计算表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10)工业炉内弥散燃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弥散燃烧技术
        1.2.1 弥散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
        1.2.2 高效蓄热式燃烧系统
        1.2.3 弥散燃烧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1.3 弥散燃烧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弥散燃烧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3.2 弥散燃烧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学模型介绍
    2.1 控制方程
    2.2 湍流模型
    2.3 辐射模型
    2.4 燃烧模型
    2.5 NO_X生成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物理模型介绍
    3.1 燃烧器结构简介
    3.2 模拟工况确定
    3.3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3.3.1 网格划分
        3.3.2 边界条件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弥散燃烧数值模拟研究
    4.1 燃烧室结构的影响
        4.1.1 温度分布
        4.1.2 燃烧室各截面上温度分布
        4.1.3 X=1/2L截面上组分浓度分布
        4.1.4 沿燃烧室轴向组分浓度分布
        4.1.5 燃烧室出口燃烧产物分析
    4.2 烟气回流通道位置的影响
        4.2.1 温度分布
        4.2.2 流线图
        4.2.3 出口NO_X分布
    4.3 助燃空气喷嘴数量的影响
        4.3.1 温度分布
        4.3.2 流线图
        4.3.3 CO浓度分布
        4.3.4 沿燃烧室轴向组分浓度分布
        4.3.5 氧气分布
        4.3.6 出口NO_X分布
    4.4 空燃速度比的影响
        4.4.1 温度分布
        4.4.2 氧气分布
        4.4.3 燃烧室截面上组分浓度分布
        4.4.4 出口NO_X分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弥散燃烧的实验探讨及研究
    5.1 实验系统介绍
        5.1.1 燃烧系统
        5.1.2 燃烧辅助系统
        5.1.3 弥散燃烧实验的基本操作
    5.2 有无烟气回流通道实验研究
        5.2.1 实验工况介绍
        5.2.2 实验结果分析
    5.3 实验与数值模拟对比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工作规划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煤基合成柴油与活化热氛围调控的内燃机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研究[D]. 张浩. 吉林大学, 2021
  • [2]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对热塑性聚氨酯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王华伟.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整体式锰基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苯的研究[D]. 牛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燃料组分与热氛围协同作用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D]. 魏明智. 吉林大学, 2020(08)
  • [5]基于实际工程的燃煤供热锅炉脱硫除尘及脱硝技术[D]. 顾源.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6]堆肥中具有纤维素降解功能的菌株筛选及其应用效果评价[D]. 李林超.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7]烧嘴喷口安装高度对炉内温度场、浓度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赵博宁.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8(03)
  • [8]燃煤电厂亚微米颗粒物形成机理及释放规律研究[D]. 隋子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1)
  • [9]蓄热式油田加热炉设计及热流场模拟[D]. 于丹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10]工业炉内弥散燃烧机理的研究[D]. 杜旭东.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4)

标签:;  ;  ;  ;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及其应用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