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颖[1](2021)在《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究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2建立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客观性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究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基于第一部分结果建立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第一部分: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选取青岛市三所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患者600例。采用一般资料记录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Caprini、Padua、Wells血栓风险预测量表收集危重症患者相关信息。采用SPSS24.0和Medcalc15.2软件进行数据描述,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第二部分: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模型,应用验证集进行模型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BP-ANN模型有效性并与其他三种血栓风险预测量表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采用标准化重要性分析BP-ANN模型输入层神经元的重要性。结果第一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糖尿病、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下肢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大手术>45min(手术时间>45min)、静脉血栓史、脑卒中和多发伤共16项因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组和非下肢深静脉血栓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1建立BP-ANN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19个输入层神经元,9个隐藏层神经元,2个输出层神经元。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P<0.05),最佳截点值为0.150,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81.29%,阳性似然比为3.89,阴性似然比为0.34;2 Caprini、Padua和Wells血栓风险预测量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0.626、0.605。以上三种量表曲线下面积均低于BP-ANN模型(P<0.05);3血浆D-二聚体、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白细胞、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纤维蛋白原和身体质量指数的标准化重要性分析均大于50%。结论第一部分:影响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糖尿病、机械通气、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下肢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中心静脉置管、大手术>45min、静脉血栓史、脑卒中和多发伤。第二部分:BP-ANN模型对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且高于Caprini、Padua和Wells血栓风险预测量表,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许金言[2](2021)在《肢伤一方加减联合阿哌沙班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肢伤一方加减联合阿哌沙班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及对术后肿痛的疗效,为中医药改善股骨干骨折术后血液高凝,预防血栓形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福州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的住院患者,符合标准的60例。按首次就诊时间将患者进行编号,按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试验组(肢伤一方加减联合阿哌沙班组)和对照组(阿哌沙班),各30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7天、术后14天的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R值、K值、MA值、Angle值、CI值)、VAS疼痛评分及患肢肿胀程度,并记录术前、术后14天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术后第7天时血栓发生情况。所得数据统计分析均运用SPSS 20.0软件。结果:本实验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60人,最终共完成55例。其中对照组27例,试验组28例。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等基本情况比较,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D-二聚体、血栓弹力图指标、VAS疼痛评分、肿胀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D-二聚体:两组均能明显降低术后D-二聚体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血栓弹力图:两组均能明显延长术后R值、K值水平,降低术后Angle值、MA值及CI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均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疼痛(P<0.05),减轻患肢肿胀程度(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术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术后血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肢伤一方加减联合阿哌沙班治疗与单纯使用阿哌沙班治疗相比,在减轻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缓解术后肿痛及减少下肢血栓发生风险方面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亓雪[3](2020)在《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诊断价值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研究一选取符合标准的DVT患者共66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非DVT查体者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型和诱发因素)和检测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比较两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将观察组按照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分期、分型和诱发因素进行分层,观察在不同因素下血小板参数的表达水平。运用不同统计学方法进一步探究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于DVT的诊断价值。研究二选取符合辨证分型标准的DVT患者500例,其中湿热下注型组286例,血瘀湿重型组132例,脾肾阳虚型组82例,探讨在不同中医证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研究一显示:1.DVT组的MPV、PDW、P-LCR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Fib和D-二聚体均升高(P<0.01)。2.根据年龄分组,中年组和老年组MPV、PDW、PCT和P-LCR水平较青年组均降低(P<0.05,P<0.01)。老年组的PLT水平较青年组和中年组均降低(P<0.05)。根据分期分组,与急性期组相比,亚急性期组的PLT水平升高(P<0.05);慢性期的PLT、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1),MPV、PDW、Fib水平升高(P<0.05)。与亚急性期组相比,慢性期PLT和PCT水平降低(P<0.05,P<0.01),PDW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P<0.01,P<0.05)。根据分型分组,与周围型相比,中央型组的PLT、PCT升高(P<0.05),混合型组的PLT、PDW、P-LCR水平降低(P<0.05),MPV、PCT水平明显降低(P<0.01),D-二聚体升高(P<0.01)。与中央型组相比,混合型组的PLT和PCT明显降低(P<0.01)。根据有无诱因分组,有诱因组的患者的PLT、PCT水平较无诱因组明显升高(P<0.01),D-二聚体降低(P<0.05)。3.单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危险因素;P-LCR是DVT的保护因素。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b和D-二聚体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4.各检测指标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LT与MPV、PDW、P-LCR呈负相关(P<0.01),与PCT呈正相关(P<0.01),MPV与PDW、P-LCR呈正相关(P<0.01);PDW与P-LCR呈正相关(P<0.01),与D-二聚体呈负相关(P<0.01)。5.MPV、PDW、P-LCR、Fib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8、0.606、0.588和0.699,对于DVT具有较低程度的诊断价值(P<0.01),D-二聚体(AUC=0.703)有中等程度的诊断价值(P<0.01);比较其AUC的差异性显示,对于DVT的诊断价值排序为D-二聚体>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参数与Fib联合能够提高Fib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与D-二聚体联合能够提高D-二聚体单独诊断的特异性。研究二结果显示:1.湿热下注型组患者以急性期为多,血瘀湿重型组以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为多,脾肾阳虚型以慢性期为多(P<0.01)。与湿热下注型相比,血瘀湿重型组DVT患者MPV水平升高(P<0.05),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脾肾阳虚型组MPV、PDW、P-LCR水平升高(P<0.01),而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P<0.01)。与血瘀湿重型相比,脾肾阳虚型组的MPV、PDW、P-LCR水平升高(P<0.05),而Fib、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P<0.01)。2.MPV(AUC=0.6015)、PDW(AUC=0.6154)、P-LCR(AUC=0.6061)、Fib(AUC=0.6164)和D-二聚体(AUC=0.7218)对于DVT湿热下注型和脾肾阳虚型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AUC=0.5929)和D-二聚体(AUC=0.6731)对于DVT血瘀湿重型和脾肾阳虚型的鉴别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与DVT的形成密切相关,其在不同年龄、分期、分型和诱因下的表达水平不同,为DVT的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血小板参数在DVT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水平不同,是DVT中医辨证分型的有效补充。

吴海帝[4](2020)在《达比加群对OGD模拟APE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研究》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急性肺栓塞(APE)的血栓80%左右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脱落,少部分来源于右心系统,极少部分为肺动脉原位的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的损伤、血流淤滞和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基本条件。任何来源的血栓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相关的临床征象均为肺动脉部分或全部闭塞造成的血流部分或全部中断所致。血管的闭塞既导致了机体的缺血缺氧,神经-体液的激活以及循环内分泌因子的大量释放,也导致了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损伤和功能障碍。线粒体在维持内皮细胞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的损伤程度与细胞损伤和凋亡密切相关。多年来抗凝治疗始终作为肺循环血运重建的首选方法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APE发生后PMVECs中的线粒体发生了怎样的损伤,抗凝药物的作用是否仅仅局限在血管的再通,对于线粒体功能的修复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少有研究。由于APE已经成为心血管系统高发病和高死亡的疾病,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不断开始应用于临床。达比加群作为凝血通路中的单靶点抑制剂,特异性的与凝血酶结合,其口服剂型快速吸收达到稳定血药浓度,与食物和药物少有影响,无需监测凝血常规和较低的出血风险,具有很好的抑制血栓形成和辅助纤溶系统发挥溶解血栓的作用。由于达比加群具有较好的恢复肺血管血流的作用,国内外多部指南将其口服剂型达比加群酯列为治疗APE的一线推荐,同时也使得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达比加群对闭塞的PMVECs和线粒体损伤的是否有修复作用,相关研究结果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PMVECs的氧糖剥夺(OGD)模型,在细胞水平上模拟缺血/低氧致小鼠PMVECs和线粒体损伤,观察不同浓度达比加群对PMVECs以及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探讨其抗凝作用以外的肺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出小鼠PMVECs,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PMVECs的形态,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鉴定PMVECs,其后应用PMVECs构建OGD模型并且进行如下研究:(1)达比加群对PMVECs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PMVECs构建OGD模型成功后,分别用10nM、100nM、300nM浓度的达比加群对PMVECs分别进行6h、24h和72h的培养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CCK-8法评价PMVECs的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评价PMVECs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评价PMVECs细胞周期和PMVECs细胞凋亡率。(2)达比加群对PMVECs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①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对照组、OGD组和达比加群组处理PMVECs 24h后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PAF、TGF-β、TXA2的浓度变化及mRNA表达水平。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达比加群对DCFH-DA荧光探针标记的线粒体活性氧(mtROS)的影响和JC-1标记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应用检测ATP、乳酸以及葡萄糖摄取水平的测试盒检测达比加群对PMVECs线粒体合成ATP、乳酸生成以及葡萄糖摄取水平的变化。③采用Mito-Tracker Green染色观察三组PMVECs线粒体形态变化;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三组PMVECs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用Western blot评价三组PMVECs线粒体动力学变化。④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9和Cyt-c蛋白的表达情况。(3)达比加群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在PMVECs线粒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三组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p-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1)达比加群对PMVECs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①达比加群能显着提高OGD时PMVECs的增殖率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和三种不同浓度的达比加群组在6h、24h和72h均使PMVECs的增殖率明显下降(P<0.05);与OGD组相比,三种不同浓度的达比加群在6h、24h和72h均使PMVECs组的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P<0.05)。并选取24h细胞进行后续实验。②达比加群通过促进PMVECs由G0/G1期向S期及G2/M期转化,加速PMVECs的DNA合成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和达比加群组中G0/G1期比例明显提高(P<0.05),S期比例明显下降(P<0.05),G2/M期比例呈下降趋势;与OGD组相比,达比加群组G0/G1期比例明显下降(P<0.05),S期比例明显提高(P<0.05),G2/M期比例呈提高趋势,且呈剂量依赖。③达比加群能够抑制OGD诱导的PMVECs凋亡对照组细胞染色淡且均匀,OGD模型组细胞颜色较浓,细胞核染色质固缩明显,形态不规则,达比加群组随着药物浓度增高,细胞颜色由深变浅,染色质凝集程度逐渐降低,细胞核形态趋于规则。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及达比加群组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多(P<0.05);达比加群组细胞凋亡率较OGD组明显减少(P<0.05),并且随着达比加群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减少更明显(P<0.05)。(2)达比加群对PMVECs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①达比加群能抑制OGD诱导的PMVECs炎性细胞因子释放OGD组及达比加群组PMVECs IL-1、IL-6、IL-8、PAF、TGF-β、TXA2的释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达比加群组上述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较OGD组降低,且呈浓度依赖,但300 nM达比加群组与100 nM达比加群组相比IL-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OGD组及达比加群组上述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多,但100 nM达比加群组的IL-8及300 nM达比加群组各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达比加群组上述炎性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较OGD组降低,呈浓度依赖,但10 nM达比加群组的IL-8mRNA的表达水平与OGD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300 nM达比加群组的IL-8及TXA2mRNA的表达水平与100 nM达比加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②达比加群通过抑制OGD时PMVECs mtROS的产生,进而提高PMVECs的MMP水平,促使线粒体合成ATP功能的恢复,使细胞乳酸内水平下降、葡萄糖摄取水平提高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及达比加群组DCF平均荧光强度显着增强(P<0.05);而达比加群组较OGD组DCF平均荧光强度显着减弱(P<0.05)。在对照组中,JC-1以聚合物的形式聚集在PMVECs线粒体基质中,呈现红色荧光,为正常MMP表现;而OGD组及达比加群组发红色荧光的PMVECs比例明显下降(P<0.05)即MMP明显降低,其中经OGD处理后PMVECs线粒体内红色荧光最少、绿色荧光最多即OGD组PMVECs MMP最低;与OGD组相比,达比加群组发红色荧光的PMVECs比例明显增多(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说明MMP逐渐提高。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及达比加群组PMVECs线粒体合成ATP水平明显降低(P<0.05)、生成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葡萄糖摄取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达比加群组较OGD组PMVECs线粒体合成ATP水平明显升高(P<0.05)、生成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葡萄糖摄取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③达比加群能明显改善PMVECs线粒体的形态及超微结构,促使线粒体形态及超微结构趋于正常化,抑制OGD诱导的线粒体裂变,促进线粒体融合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到PMVECs细胞核被DAPI染为蓝色,线粒体被Mito-Tracker Green染为绿色,Merge染色中蓝色的细胞核被绿色的线粒体包围。对照组中细胞核体积最大,线粒体数目最多,OGD组中细胞核体积最小,线粒体数较少且形态模糊不规则,达比加群组随着剂量增加表现出细胞核体积增大,线粒体数目增多,形态趋于清晰且规整。透射电镜下观察对照组PMVECs线粒体呈椭圆形或棒状结构,线粒体内嵴整齐,嵴内腔未见扩张。OGD组PMVECs线粒体肿胀变形呈球状结构,内嵴减少,部分空泡化。三种浓度达比加群组随着剂量增加表现出PMVECs线粒体肿胀变形程度较小,椭圆形或棒状结构增加,小球状结构减少,线粒体嵴趋于增多,空泡化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及达比加群组线粒体裂变相关蛋白p-DRP1(s637)及融合相关蛋白OPA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线粒体裂变相关蛋白DRP1及p-DRP1(s616)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OGD组相比,达比加群组p-DRP1(s637)及OPA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DRP1及p-DRP1(s616)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呈浓度依赖性(P<0.05)。④达比加群对PMVECs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和达比加群组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9和Cyt-c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OGD组相比,达比加群组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9和Cyt-c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P<0.05)。(3)达比加群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在PMVECs线粒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达比加群激活了PI3K/AKT/mTOR通路促进PMVECs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与对照组相比,OGD组及达比加群组p-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OGD组相比,达比加群组p-PI3K、p-AKT、p-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研究结论:(1)达比加群可能通过提高OGD模拟APE的小鼠PMVECs的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DNA合成并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PMVECs的保护作用。(2)达比加群可能通过抑制OGD模拟APE的小鼠PMVECs炎症反应介导的mtROS途径促进PMVECs线粒体功能、形态和结构损伤的恢复,抑制PMVECs线粒体凋亡。(3)达比加群可能进一步通过激活OGD模拟APE的小鼠PMVECs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mtROS的产生,从而促进PMVECs线粒体损伤的修复。(4)达比加群在治疗APE时除了通过抑制凝血途径的Ⅱ因子发挥抗凝作用外,可能对肺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余正洪[5](2020)在《DVT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circRNA的筛选验证及互作网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患者腿部静脉血流瘀滞、内皮损伤以及凝血级联异常激活,没有抗凝治疗的情况下,DVT发病率明显提高。针对DVT分子生物学水平的调控机制,国内外进行了许多研究,发现一些微小RNA(miRNA)与DVT发生发展相关,但其调控网络需进一步发掘完善。随着对非编码RNA(ncRNA)深入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RNA)在血栓性疾病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项研究通过circRNA芯片技术检测DVT患者与对照组外周血中circRNA的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选定circRNA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手段,包含基因本体(GO)分析和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预测差异表达circRNA的功能。为候选circRNA构建circRNA-miRNA-mRNA预测网络,丰富miRNA数据。为寻找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分子标志物 以预测DVT发生、监测DVT进程、评估病情及预后提供一定基础。[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结合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诊断,收集了 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例DVT患者作为DVT组(实验组),其中6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66.5±3.27岁;收集了同期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0例无DVT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5例男性,5例女性,平均年龄65.1 ±2.54岁。DVT包括胫前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和股静脉的血栓。2.随机选取DVT组3例研究对象,对照组3例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提取两组外周血样本的总RNA,去除核糖体RNA及线性RNA后,使用circRNA芯片技术,检测DVT组和对照组样本的circRNA表达情况。3.将两组样本实验结果归一化处理,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样本间的表达差异。对两组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基因分层聚类分析及可视化处理。4.选定差异表达最显着的前5位circRNA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具体为:分别采集DVT组和对照组各余下的7例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总RNA,进行qRT-PCR实验,检测两组样本中circRNA表达量,验证circRNA芯片检测结果。5.选择完成验证的5位circRNA中差异最显着的circRNA,通过Arraystar基于miRanda和TargetScan数据库自制miRNA预测软件,以及miRNA靶标预测软件,构建该circRNA的circRNA/miRNA/mRNA作用网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功能。6.使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mean)±标准差(SD)表示,采用T检验评价结果的显着性,p<0.05表示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用于筛查两组样本间circRNA表达差异的6个样本(即3个DVT组样本,3个对照组样本)的实验结果数据归一化强度近似相同分布,6个样本log2-ratio的分布相似。2.基因分层聚类分析显示,两组样本的circRNA表达有差异。3.与对照组相比,circRNA在DVT患者中有不同的表达模式。统计分析表明两组样本间circRNA的差异表达有统计学意义(fold change>2.0,p<0.05)。4.与对照组相比,DVT组样本中有303个circRNA表达失调,其中83个表达上调,220个表达下调。5.差异表达的circRNA大部分为外显子型circRNA,主要转录来源为chr1、chr2、chr12 和 chr10。6.qRT-PCR 实验结果显示,DVT 组样本中 hascirc000455、hascirc101515、hascirc101212 表达水平升高,hascirc000185、hascirc001982 表达水平降低。7.对差异表达circ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生物过程、细胞成分和分子功能密切相关的术语分别是蛋白转运、细胞质和ATP结合。最显着富集的途径为:胸腺激素信号通路、肿瘤内吞作用、蛋白多糖、Fc-r介导的吞噬作用、局灶性粘附激酶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抗生素生物合成、上皮细胞细菌侵袭、AMPK信号通路。8.hascirc000455 的预测 miRNA 靶标为 hsamiR20b3p、hsamiR223p、hsamiR225p、hsamiR1385p 和 hsamiR559。9.qRT-PCR 检测结果显示,DVT组样本中 hsamiR20b3p、hsamiR223p、hsamiR559表达下调。10.miRNA靶标预测软件预测有652个靶点与hsa circRNA000455相互作用,其中313个靶基因与hsa-miR-138-5p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网络最大;229个靶基因与hsa-miR-22-3p相互作用,呈第二大相互作用网络。[结论]1.DVT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最显着的circRNA:circ000455、circ101515、circ101212表达水平升高,circ000185、circ001982表达水平降低。2.DVT 患者外周血中 circ000455 的预测靶向 miRNA:miR225P、miR1385p表达水平升高,miR20b3p、miR223p、miR559表达水平降低。3.生物信息学分析示:circRNA000455/miR-22-3p/NLRP3可能参与DVT发展。

张羽墨[6](2020)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运用五种推拿手法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大鼠进行定性、定量干预,研究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推拿五法作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分别模拟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推拿五法,对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进行定性、定量干预,并通过以下三方面研究推拿对血栓形成的影响: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运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对大鼠进行超声弹性成像,观察变化并计算应变率比值。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表达变化,运用ELISA法检测D-二聚体、TXB2、6-Keto-PGF1α的表达变化。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各组大鼠分别于干预3天,10天后取材,运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DVT大鼠血液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的变化。从超声,血液凝血、纤溶功能,血液流变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推拿五法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评估其安全性。结果1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1.1超声弹性成像: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1.2应变率比值: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比值降低(P<0.05),拨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2.1凝血酶原时间(P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干预3天后,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短缩(P<0.05),点法、拨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时间显着短缩(P<0.01),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3凝血酶时间(TT):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4纤维蛋白酶原(FIB):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5 D-二聚体:干预3天后,拨法组含量比模型组增高(P<0.05),点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2.6血栓素B2(TXB2):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2.7 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干预3天后,拨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增高(P<0.05),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P<0.01),点法、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显着降低(P<0.01),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含量降低(P<0.05),拨法组与模型组比较虽含量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3.1低切变率:干预3天后,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2中切变率:干预3天后,假手术、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3.3高切变率:干预3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与模型组比较切变率降低(P<0.05),牵拉法组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3.4血浆粘度:干预3天后,拨法、揉法组与模型组切变率降低(P<0.05),点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10天后:点法、拨法、揉法、推法、牵拉法与模型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1超声弹性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2凝血、纤溶功能表明:推拿五法干预3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作用于DVT大鼠安全性高,但干预10天后,点法、推法、牵拉法存在一定风险;3天,10天两个时间点,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均存在风险。3血液流变学表明: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无风险。推拿五法中点法、推法、牵拉法对于DVT大鼠的早期干预安全性高,但随着干预天数的增加点法、推法、牵拉法也存在一定风险;拨法、揉法作用于DVT大鼠存在风险。建议推拿临床中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多用点法、推法等轻柔手法,拨法、揉法慎用。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时间选择、力量大小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熊峰[7](2019)在《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疗效及安全性,探讨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应用价值及有效性,为临床医师在预防膝关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案。方法:严格依据病例选择标准,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病区收治的60例65-80岁膝骨性关节炎并拟行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下肢DVT治疗,治疗组予口服桃红四物汤汤剂联合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预防下肢DVT治疗。两组患者其他预防及治疗方案基本一致,疗程均为7天。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4、7天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组患者血细胞参数(HGB、PLT)、凝血参数(APTT、PT、D-Ⅱ聚体)、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下肢DVT发生率、术后引流量等指标改变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来评价两种预防措施的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血细胞参数(HGB、PLT)组内术后比较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术后第4、7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天血细胞参数(HGB、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血细胞参数的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凝血参数(APTT、PT、D-二聚体)组内比较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7天与术后第1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天凝血参数(APTT、PT、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凝血参数的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对术后疼痛的缓解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预防下肢DVT发生率与对照组类似。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情况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结论: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运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桃红四物汤不仅能通过延长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抑制血小板集聚、降低血浆D-二聚体浓度,从而改善血液黏稠状态、稳定血液内环境,降低下肢DVT发生风险;而且还能够有效发挥补血作用,恢复血容量,减少出血,改善术后贫血状态,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单独运用低分子肝素高,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赵波[8](2018)在《公英解毒洗剂对下肢静脉性溃疡MMP-3及TIMP-1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基于MMP-3和TIMP-1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表达,探讨公英解毒洗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机制和作用靶点。方法:1.临床研究中选取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25例,复方黄柏液组25例,公英解毒洗剂组25例。于入组的第0、7、14天抽取患者足背静脉血,检测MMP-3、TIMP-1及hs-CRP的表达情况,测得相关实验数据。2.实验研究中应用SD大鼠造模,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45只随机分为三组。于入组的第0、7、14天取新鲜创面组织,对其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应用ELISA方法检测MMP-3、TIMP-1表达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1.临床研究组创面观察的第7天,血清中hs-CRP、MMP-3的检测结果表明炎性反应早期公英解毒洗剂组、复方黄柏液组和对照组血清中hs-CRP、MMP-3的表达均有所上升,其中对照组较公英解毒洗剂组和复方黄柏液组升高明显(P<0.01),而且公英解毒洗剂组与复方黄柏液组血清中hs-CRP、MMP-3的表达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2.临床研究组创面观察的第14天,公英解毒洗剂组和复方黄柏液组与对照组血清中hs-CRP、MMP-3的表达仍然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公英解毒洗剂组与复方黄柏液组血清中hs-CRP、MMP-3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研究中发现公英解毒洗剂组和复方黄柏液组与对照组的创面愈合率、MMP-3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TIMP-1与MMP-3的表达在本课题中呈现出负向相关性。4.大鼠观察组创面观察的第14天,公英解毒洗剂组和复方黄柏液组MMP-3的表达反而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通过对创面的观察及MMP-3、TIMP-1和hs-CRP表达的动态监测,证实公英解毒洗剂有较强的抗菌消炎的功效,值得临床推荐。2.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平衡调节机制,不仅参与了溃疡创面的局部炎症反应,在创面修复的细胞增殖分化和组织重建阶段也有相应的表达。

舒小军[9](2018)在《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栓复发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与目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指深静脉血管腔内血液异常凝结导致脉管腔血回流障碍,常发生于下肢,表现为局部静脉曲张、肿胀疼痛、皮肤发热等症[1]。Naess IA等[2]指出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每年病率分别为1.43%、0.93%、0.50%,且在逐年增加。DVT在临床很常见,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能及时的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干预,往往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后果,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猝死[6]。其病因与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及静脉血管壁损伤三大因素具有密切关系[8-9]。Vigneaud学者于1932年首次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甲硫氨酸转甲基代谢的中间产物[12]。有学者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早发的心梗、中风以及在青少年阶段引起死亡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有关[15]。Hcy最早被证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在1976年,该结论是通过Wilcken等[16]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相继有大量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High homocysteine,H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17-18],而国内关于其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研究却很少报道。1985年国外学者就意识到Hcy相关的血管疾病51%是静脉源性的,但是直到1991年Hcy与DVT有相关性的文章才发表[19]。许多研究表明Hcy与DVT有相关性[20-21],并且,大量研究还表明[22-23]高Hcy血症是DVT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仅如此,高Hcy血症还被证明与血管危险性之间呈剂量依赖关系[24]。所以,高Hcy血症是下肢DVT一个新的不容轻视的危险因素。在Hcy代谢过程中,叶酸和VB12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叶酸和VB12摄入不足导致Hcy水平增高占所有HHcy发病者2/3[25],体外研究也显示,Hcy水平可因同时补充叶酸、VB12而有效控制并降低[26]。叶酸缺乏是导致高Hcy血症的常见原因,但是叶酸不能体内自身合成,必须经饮食或药物补充,那么,补充两种药物对高Hcy血症合并下肢DVT是否有较好的疗效?不同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产生的效果是否一致?高血浆Hcy的代谢过程和叶酸、维生素B12紧密相关。那么,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栓复发的预防是否有一定的效果呢?这些都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第一章将通过构建新西兰大白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伴深静脉血栓模型,第二章在此基础上体外条件下给予不同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进行干预,前瞻性的考察其治疗效果,本研究第三章主要揭示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复发的影响。方法1.用含1%蛋氨酸的饲料喂养新西兰大白兔,建立HHcy模型,再用阻断法构建兔左后肢股静脉DVT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2.体外研究:将造模成功的HHcy伴DVT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低剂量组(叶酸片5 mg/d+维生素B12片0.25 mg/d)及高剂量组(叶酸片15mg/d+维生素B12片0.5 mg/d)。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血浆Hcy、D-二聚体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血管组织TF m 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各组兔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理组织学改变,各组血栓预后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观察。3.临床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干预组口服叶酸、维生素B12治疗,非干预组则不采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总结其发病特点,并观察发病分布的规律,对比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Hcy与性别、年龄、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对比分析两组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探讨干预组患者Hcy与叶酸、维生素B12的相关性,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抗凝血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详细记录INR的首次达标时间、稳定值时间、获INR稳定值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观察两组血栓复发的情况。结果1.采用饲料中含1%蛋氨酸喂养第4周后,63只新西兰大白兔血清Hcy的浓度为(12.18±1.23)μmol/l。结扎后,共有3只兔死亡,存活的60只兔子左后肢股静脉阻断法DVT模型造模成功率为100%。2.新西兰大白兔造模后3 d与造模后10 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指标较模型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建模前,三组的Hcy、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0 d,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Hcy、D-二聚体水平较模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组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10d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Fm 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且依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趋势(P<0.05=。建模10 d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兔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理组织学改变明显减轻,而高剂量组改善程度最佳。建模10 d后,高剂量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有效率为100%,均高于低剂量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3.本组中男、女发病高峰均为50-59岁;双下肢、右下肢、左下肢血栓构成比分别为8.89%、25.56%、65.55%,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血栓的构成比分别为24.07%、29.63%、46.30%,周围型与中央型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而混合型与周围型、中央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采用肢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股-腘静脉、髂静脉、腘静脉检查,结果血栓检出率分别为29.63%和28.70%、23.15%和11.11%以及46.30%和32.41%,两种检查技术在股-腘静脉处血栓检出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在髂静脉、腘静脉以下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其他生化指标包括肝肾功能、血栓的类型、患肢血栓的分布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患者比较,Hcy水平无差异(P>0.05);但是≥60岁组与另外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血清Hcy水平与各项血清学指标均无相关关系(P均≥O.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Hcy明显下降(P<0.05),而干预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着上升(P<0.05),非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Hcy与叶酸呈负相关(r=-0.376,P<0.05);干预组患者Hcy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583,P<0.05);干预后,干预组INR首次达标时间、稳定值时间、获INR稳定值时间均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APTT及PT平均值低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下DVT再发生率低于非干预组(4.4%vs28.9%,P<0.05。结论1.蛋氨酸饮食负荷复制兔高同Hcy血症模型,符合高Hcy血症的诊断标准,说明高Hcy血症模型建成;兔子左后肢股静脉结扎DVT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100%,说明成功建立兔DVT伴高同Hcy血症模型。2.与低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比较,高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用于兔DVT伴高Hcy血症治疗,可以显着降低血浆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改善下肢静脉血栓病理组织改变程度。3.Hcy与叶酸、维生素B12均呈负相关。叶酸、维生素B12可降低高Hcy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Hcy水平来预防血栓的复发。

李光第[10](2015)在《白细胞介素-18及相关标志物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变化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题研究主要就白细胞介素-18、核转录因子-κ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等标志物,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动物造模实验、临床检测及细胞实验等方式,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手段,就上述关键标志物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机理进行探讨。目的:1、狭窄法进行瘀滞型SD大鼠下腔静脉血栓造模,分组对比不同时间点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检测IL-18、NF-κB、vWFGPIb-α等标志物的表达状态;同时在临床患者血液中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合探讨研究所关注检测指标与DVT的临床联系及意义;2、体外构建有效的IL-18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和逆转录病毒抑制载体,作用HUVECs提取总RNA进行基因芯片分析,观察HUVECs整体功能变化;大鼠尾静脉注谢IL-18过表达/抑制质粒载体病毒并行IVC血栓造模,比较血栓形成情况,检测局部静脉壁IL-18及相关指标的表达变化,进一步讨论过表达/抑制IL-18对血栓形成和下游标志物的影响;3、针对IL-18与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标志物间的关联性进行实验,深入探讨IL-18影响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途径,以及该途径对静脉血栓形成造成影响的机理。方法:1、120只SPF级SD大鼠,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3组:DVT模型组(n=40)、假手术组(n=40)和对照组(n=40),参考课题组历年研究经验和经典文献报道,在造模后设立2h、8h、24h、72h等不同时间点。每个时间点每组分别取10只大鼠进行解剖对照观察血栓形成情况,ELISA检测血液样本中IL-18、NF-κB、vWF和GPIb-α的表达情况;2、采集筛选临床血样,分为深静脉血栓组患者30例、实验对照组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ELISA检测血中IL-18、NF-κB、vWF 和 GPIb-α的表达,对照动物造模结果进行初步探讨;3、构建人和大鼠IL-18慢病毒过表达载体和逆转录病毒抑制载体,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方法对过表达/抑制效率进行检测;提取IL-18过表达/抑制后HUVECs的总RNA进行基因芯片分析,观察过表达/抑制IL-18对静脉内皮细胞正常功能的影响;4、将两种载体转染至宿主细胞293T后所产生的病毒,分别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对实验动物进行分组预处理;大鼠DVT造模后对IVC血栓段组织进行取材,对血栓形成情况进行对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静脉壁组织中IL-18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5、体外培养HUVECs并添加外源性IL-18进行预处理,通过real-time PCR、 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等手段,检测IL-18是否通过激活NF-κB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对HUVECs存活状态和vWF、P-selectin、t-PA等内皮细胞功能标记物表达产生影响,结合前期实验结果对DVT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利用狭窄法可成功制作瘀滞型SD大鼠IVC血栓模型,狭窄法残余管腔横截面积比控制在10%左右可得到良好成栓率、成活率;造模后8h开始有完全性血栓形成,24h血栓形成稳定;2、IL-18、NF-κB、vWF和GPIb-α等ELISA检测结果示:大鼠造模后血中蛋白检测随血栓的发生、发展逐渐呈现高表达,24h(病检显示为血栓形成高峰期)各指标明显上调(P<0.05);临床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中相关蛋白表达高于无DVT的健康人和血栓高危因素患者(P<0.05),各指标表达基本符合动物造模表达情况;3、利用慢病毒载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可成功构建高效的IL-18基因过表达/抑制载体;基因芯片检测发现IL-18过表达可对HUVECs正常生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并出现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而抑制IL-18表达可产生不同效应;4、IL-18过表达慢病毒和IL-18抑制逆转录病毒,预处理大鼠行DVT造模后各组血栓形成的重量、质量和重量/质量比等指标,均显示IL-18的表达变化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明显影响(P<0.05);造模段静脉组织中NF-κB和vWF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随IL-18表达变化出现调控性改变;5、IL-18可激活HUVECs中NF-κB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使HUVECs损伤及早期凋亡现象明显增多;促使内皮细胞标志物vWF、P-selectin发生表达上调、t-PA合成产生量明显减少。结论:1、炎性反应和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标志物:IL-18、NF-κB、vWF、P-selectin、t-PA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2、IL-18高表达可使]HUVECs存活状态及凋亡异常,选择性抑制NF-κB激活可明显减少该途径所致的细胞损伤;3、IL-18介导内皮损伤可促使vWF、P-selectin表达上调、t-PA合成量明显减少,导致静脉易栓性;4、IL-18调控NF-κB引起的内皮细胞炎性损伤和功能异常,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机理之一。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资料收集
        4 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5 质量控制
        6 伦理原则
    结果
        1 本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2 危重症患者LEDVT形成的影响因素
        3 患者结局评价
    讨论
        1 危重症患者LEDVT发生情况分析
        2 危重症患者LEDVT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3 LEDVT对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小结
第二部分 基于BP-ANN构建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确定BP-ANN风险预测模型结构
        2 BP-ANN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
        3 四种风险预测工具预测能力比较
    讨论
        1 BP-ANN风险预测模型的优化
        2 BP-ANN风险预测模型分析评价
        3 四种风险预测工具预测能力比较分析
    小结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工具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2)肢伤一方加减联合阿哌沙班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1 样本量估计
    2 病例来源
    3 病例选择
    4 病例控制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分组情况
    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4 风险及解决方案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研究完成情况
    2 两组病例一般情况
    3 实验室指标分析
        3.1 D-二聚体数值比较
        3.2 血栓弹力图数据比较
    4 VAS评分比较
    5 肢体肿胀程度比较
    6 血栓发生率情况分析
    7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8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高凝状态的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高凝状态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血液高凝的评估指标
        1.3 血液长期高凝的危害
        1.4 现代医学改善血液高凝的治疗方法
    2 祖国医学对高凝状态的研究
        2.1 祖国医学对股骨干骨折及高凝状态的认识
        2.2 祖国医学对血液高凝危害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3 选用肢伤一方的依据
        3.1 方解
        3.2 现代药理学研究
    4 疗效结果分析
        4.1 实验室指标分析
        4.2 体征指标结果分析
        4.3 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分析
        4.4 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分析
    5 研究安全性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对改善下肢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履历

(3)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技术路线图
临床研究一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三)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观察指标
        (三)检测方法
        (四)统计方法
    三、结果
        (一)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参数的比较
        (二)DVT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分层研究
        (三)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四)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五)血小板参数、Fib和D-二聚体的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研究二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中医证型判定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检测方法
        (五)统计方法
    三、结果
        (一)不同中医证型的DVT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不同中医证型的DVT患者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比较
        (三)血小板参数、Fib和D-二聚体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讨论
    一、血小板在DVT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二、血小板参数的研究进展
    三、观察组和对照组血小板参数、Fib和D-二聚体的结果分析
    四、血小板参数的分层研究结果分析
    五、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六、血小板参数、Fib和 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分析
    七、DVT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八、DVT中医辨证分型和微观辨证的研究现状
    九、本研究相关指标和DVT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探讨
    十、本研究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血小板参数在静脉血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着作

(4)达比加群对OGD模拟APE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APE时血栓的形成机制
        1.1.1 Virchow三要素(唐旺君)
        1.1.1.1 血管壁损伤
        1.1.1.2 血液瘀滞
        1.1.1.3 血液高凝状态
        1.1.2 炎症反应
        1.1.3 氧化应激
    1.2 线粒体概述
        1.2.1 线粒体的结构特征
        1.2.2 线粒体动力学
    1.3 线粒体与APE的关联性
        1.3.1 APE时肺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1.3.2 APE时线粒体功能障碍
        1.3.2.1 能量代谢障碍
        1.3.2.2 氧化应激
        1.3.2.3 钙紊乱
        1.3.2.4 MPTP开放
    1.4 达比加群在APE中的应用
        1.4.1 达比加群的抗凝机制
        1.4.2 达比加群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1.4.3 达比加群治疗APE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第2章 达比加群对PMVECs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试剂
        2.1.3 抗体及试剂盒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PMVECs原代分离及培养
        2.2.2 PMVECs流式细胞术评价
        2.2.3 PMVECs免疫荧光鉴定
        2.2.4 PMVECs OGD模型构建
        2.2.5 实验分组
        2.2.6 CCK-8评价PM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
        2.2.7 流式细胞术评价PMVECs细胞周期
        2.2.8 Hoechst33258染色观察PMVECs凋亡形态
        2.2.9 流式细胞术评价PMVECs凋亡率
        2.2.10 统计学处理
    2.3 实验结果
        2.3.1 PMVECs形态学观察
        2.3.2 PMVECs流式细胞术评价
        2.3.3 PMVECs免疫荧光鉴定
        2.3.4 达比加群对PMVECs增殖活性的影响
        2.3.5 达比加群对PMVECs细胞周期的影响
        2.3.6 达比加群对PMVECs凋亡形态的影响
        2.3.7 达比加群对PMVECs凋亡率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达比加群对PMVECs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细胞
        3.1.2 主要试剂
        3.1.3 抗体及试剂盒
        3.1.4 主要溶液配制
        3.1.5 主要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3 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
        3.4.1 达比加群对PMVECs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4.2 达比加群对PMVECs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3.4.3 达比加群对PMVECs mtROS的影响
        3.4.4 达比加群对PMVECs MMP的影响
        3.4.5 达比加群对PMVECs内ATP水平的影响
        3.4.6 达比加群对PMVECs内乳酸水平的影响
        3.4.7 达比加群对PMVECs葡萄糖摄取水平的影响
        3.4.8 达比加群对PMVECs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3.4.9 达比加群对PMVECs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3.4.10 达比加群对PMVECs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
        3.4.11 达比加群对PMVECs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达比加群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PMVECs线粒体损伤的修复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细胞
        4.1.2 主要试剂
        4.1.3 抗体及试剂盒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1.5 主要仪器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检测
    4.3 统计学处理
    4.4 结果
        4.4.1 达比加群对PI3K/AKT/mTOR通路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DVT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circRNA的筛选验证及互作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编码RNA调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深静脉血栓的现代研究进展
        1 DVT流行病学研究
        1.1 发病率
        1.2 好发部位
        1.3 年龄因素
        1.4 性别因素
        1.5 地域差异
        2 DVT病因学研究
        2.1 术后并发
        2.2 严重创伤
        2.3 恶性肿瘤
        2.4 内科疾病
        2.5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雌激素类药物
        3 DVT诊断方法研究
        3.1 超声诊断
        3.2 实验室指标检测
        4 DVT治疗方法研究
        4.1 西医治疗方法
        4.2 中医治疗方法
        5 DVT机制研究
        5.1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5.2 抗凝机制障碍是血栓形成的前提条件
        5.3 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5.4 血栓硬度变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推拿在血栓类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1 疗效
        1.1 总体概况
        1.2 脑血栓
        1.3 深静脉血栓
        1.4 其他血栓类疾病
        2 安全性
        2.1 临床报道
        2.2 实验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说明
    实验一 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超声弹性评价
        实验一 整体实验流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凝血、溶功能的影响
        实验二 整体流程设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推拿五法对DVT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
        实验三 整体流程设计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合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4 展望
附录
    附录1 造模过程
    附录2 超声弹性图片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件

(7)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术前准备
        2.3 术前宣教
        2.4 手术过程
        2.5 术后处理
        2.6 试验药物
        2.7 用药方法
    3 观察指标
    4 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处理
    5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
    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浓度(HGB)比较
    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比较
    5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
    6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
    7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II聚体浓度变化
    8 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
    9 两组患者手术后引流量比较
    10 两组患者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
    11 用药期间安全性测评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辩证防治
    2 现代医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识
        2.1 DVT的诊断
        2.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病机理
    4 选方依据
    5 桃红四物汤方剂组成及药理研究
    6 方剂现代药理学分析及临床运用
    7 本研究中联合桃红四物汤预防DVT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7.1 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
        7.2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7.3 抑制纤维蛋白裂解,调节纤溶系统功能
        7.4 减少出血,恢复血红蛋白浓度,改善术后贫血状态
        7.5 减轻疼痛
        7.6 降低DVT发生率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公英解毒洗剂对下肢静脉性溃疡MMP-3及TIMP-1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纳入标准
        (四)病例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公英解毒洗剂方药组成及使用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疗效性指标
        (四)安全性指标
    三、技术路线图
    四、标本的检测和方法
        (一)血液标本的处理
        (二)检测方法
    五、统计方法
    六、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创面愈合情况
        (三)创面愈合率
        (四)血清中hs-CRP的表达
        (五)血清中MMP-3 的表达
        (六)血清中TIMP-1 的表达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二、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创面愈合情况
        (二)创面愈合率
        (三)创面组织的HE染色
        (四)大鼠创面组织中MMP-3 的表达
        (五)大鼠创面组织中TIMP-1 的表达
讨论
    一、中医对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认识及治疗
        (一)中医对臁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内科治疗
        (三)中医外治疗法
    二、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西医学研究
        (一)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病因
        (二)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治疗
    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子结构及其在体内的调控
        (一)MMPs的分子结构及分类
        (二)MMP-3 的分子结构及其在体内的调控
        (三)MMP-3 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表达
        (四)TIMPs的分子结构及其在体内的调控
        (五)TIMP-1 的分子结构及其在体内的调控
    四、公英解毒洗剂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一)公英解毒洗剂中药功效溯源
        (二)公英解毒洗剂治疗下肢溃疡的作用机制研究
    五、复方黄柏液中药功效溯源
    六、统计结果分析
    七、创新点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9)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栓复发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兔深静脉血栓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模型的构建
    前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不同剂量的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兔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前言
    1 实验材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叶酸、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复发的影响
    前言
    1 病例资料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的研究进展
    1 与HCY代谢相关的物质
    2 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及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10)白细胞介素-18及相关标志物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变化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深静脉血栓形成中IL-18及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及意义
    研究一 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IL-18、NF-κB、vWF及GPIb-α的表达变化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研究二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IL-18等标志物的表达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过表达/抑制白介素-18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研究一 IL-18过表达/抑制载体构建及对静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影响
        1 实验设备及材料
        2 实验方法
        3.结果
    研究二 过表达/抑制IL-18对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实验设备及材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IL-18激活NF-κB影响细胞信号转导对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论文相关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基本情况
致谢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危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 陈颖. 青岛大学, 2021(02)
  • [2]肢伤一方加减联合阿哌沙班对股骨干骨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D]. 许金言.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血小板参数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亓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达比加群对OGD模拟APE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修复研究[D]. 吴海帝. 吉林大学, 2020(08)
  • [5]DVT患者外周血差异表达circRNA的筛选验证及互作网络分析[D]. 余正洪.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推拿五法作用于DVT大鼠的安全性实验研究[D]. 张羽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桃红四物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D]. 熊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公英解毒洗剂对下肢静脉性溃疡MMP-3及TIMP-1表达的影响[D]. 赵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叶酸、维生素B12干预对DVT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栓复发影响的研究[D]. 舒小军. 苏州大学, 2018(06)
  • [10]白细胞介素-18及相关标志物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表达变化与作用机理研究[D]. 李光第. 昆明医科大学, 2015(01)

标签:;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