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健康信贷设计与运营的可持续性分析

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健康信贷设计与运营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卫生信贷设计及其运作的可持续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何瑾[1](2021)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文中指出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体实施的专项扶贫工程,在缓解空间贫困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12月,我国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96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实现了脱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保障生计安全成为后续发展阶段的关键。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状况,探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发展问题,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可持续生计理论视角下,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发展实际的调研,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策略的形成过程、生计安排的转变过程和整个生计发展过程的特点,构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框架。具体而言,以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发展作为研究主题,从生计起点、生计策略、生计安排、生计结果等关键要素层面来分析搬迁移民生计发展的过程,总结其生计转型阶段的生计特点,探讨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起点表现为其生计资本分布和可利用的生计政策资源。搬迁后,移民生活空间从农村社区转为城市社区,其生计资本分布呈自然资本降低、物质资本提升、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匮乏、金融资本相对提升的基本特征。基于此,搬迁移民利用内生能力与外部政策,建立人力资本建设、社会资本建设和金融资本建设为主的生计策略。基于生计策略,搬迁移民调整生计安排以适应当前生计环境。非农就业方面,以外出务工、社区就近就业以及兜底保障为主。农业就业方面,以经济作物种植和散户传统种植为主。最终,搬迁移民的生计结果表现为生计改善和生计风险并存,其生计风险主要体现在产业就业发展空间受限、弱势群体生计融入难和脱贫主体内生能力不足。研究表明:搬迁移民生计起点表现为生计资本分布和可利用的政策资源,其中以资本为核心的政策资源供给奠定了后续生计发展的基础;搬迁移民生计策略重在提升人力资本建设、社会资本建设和金融资本建设;搬迁移民差异化生计安排体现在对不同生计方式的选择和组合方式上,同时其生计安排一定程度上呈二元分化趋势;搬迁移民生计结果表现为生计改善与生计风险并存,后续发展阶段重在降低生计风险。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从宏观政策设计层面来说,要加强资产建设理论指引并实施差异化生计策略政策支持。具体而言,要加强生计资本的多样化供给、优化生计资本结构,并持续加强区域性“1+2+N”产业就业体系建设。其次,从中观层面来说,要加强社区组织化建设和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关联。通过社区党组织、社会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为移民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促进搬迁移民的生计融入与发展。最后,从微观层面来说,要培育激发搬迁移民的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其生计能力。本研究认为,在可持续生计理论指导下,将生计资产建设理念贯穿于政策制定与生计实践中,对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经历了脱贫攻坚期的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已经初步建立了搬迁移民生计发展体系,如何推广地域性搬迁移民生计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搬迁移民生计安全和生计可持续发展仍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后续研究中,需要重视在可持续生计理论视域下更进一步挖掘搬迁移民家庭生计需求的差异性和生计资产建设维度的多元化,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阶段保障搬迁移民稳定脱贫和生计安全,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推进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提供支持。

孙宇[2](2021)在《基于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创业可持续发展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摆脱贫困、改善民生一直是国际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在全球对抗贫困的过程中,政府、商业企业及非营利组织的传统扶贫方式存在局限性。如何解决农村外界帮扶力量不足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成为农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挑战。社会创业的出现为农村扶贫提供了新的思路。社会创业以社会价值创造为首要目标,将商业企业的效率和创新与非营利组织的热情、价值观和使命结合起来,以可持续的、创新的方式探索和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机会,从而为一系列复杂而持久的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近年来,社会创业成为一种趋势,其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增长,并已渗透到多个领域。已有研究开始关注社会创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聚焦于社会企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公平贸易、提供小额贷款和减少社会排斥等方面。而农村贫困背景下,社会企业面临着独特的成长难题,如资源约束等。社会企业能够长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但已有研究无法回答社会创业如何有效克服资源约束及其减少农村贫困的作用机制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回顾了社会创业基本理论、社会创业资源获取以及组织话语理论,并在此过程中归纳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商业企业帮扶力量不足的原因。然后,基于9个典型的农村社会创业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借助NVivo软件,遵循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流程进行规范化理论构建,分析农村贫困情境下的社会创业过程。一方面,通过扎根分析,归纳出社会旗帜、农民参与价值链以及可持续性社会创业三个核心概念;另一方面,基于扎根分析结果,对社会旗帜策略的实现路径和社会创业过程中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最后,提出了一个社会创业可持续性发展框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是社会创业通过社会旗帜来解决资源约束问题,企业传达精心设计和修饰的社会使命以获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支持。二是农民参与价值链是社会创业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作用机制。三是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创业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前提,整合社会旗帜和农民参与价值链两种手段,可形成一个社会创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本文在丰富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解决社会企业资源约束、农村贫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依循的理论框架和现实参考,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肖怡然[3](2021)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何星[4](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提出

周作昂[5](2020)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和政策实践,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抓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将精准扶贫与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促进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并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方法和劳动力市场、反贫困理论,充分利用统计调查数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多个层面开展四川省区域性实证研究,探讨如何通过精准扶贫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难题,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聚焦精准扶贫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主题,按照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思路进行。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反贫困、劳动力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支撑,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框架。然后,结合我国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国、县域、村级和农户四个层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角,以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为三个维度,全面分析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的经济学影响和实践效应。再后,以四川省为例,利用农业普查、贫困调查、乡村振兴监测等微观数据和统计资料,开展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施效果。最后,围绕精准扶贫促进就业提出解决我国贫困人口就业难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全文包括九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不足。本文既系统梳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又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和创新研究,旨在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城乡扶贫促进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章: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梳理本文的理论基础。一是全面梳理马克思、缪尔达尔、纳尔逊、阿马蒂亚·森等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实践研究的研究立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为分类对症施策、提升可行发展能力提供理论支撑;二是重点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人力资本、就业歧视、理性选择等关于劳动就业的理论,为研究我国精准扶贫实践下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问题提供分析思路;三是强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脱贫攻坚、生态保护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我国农村贫困和就业现状及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发展演进,重点分析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与就业状况,从时间、空间、结构上对农村贫困和就业进行比较分析,为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效应及区域性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研究发现,我国西部地区深度贫困问题还比较严峻,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升,但占比仅为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七成。我国农村就业人员占比下降但农村劳动力规模特别是农民工总量仍然较大,就地就近就业和省内就业人数增加、占比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九成集中在二、三产业。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成效显现,西部地区是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重点地区;精准扶贫推动农村居民就近就地择业成为新的选择,对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第四章: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该部分主要从宏观视角和全国层面探讨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和实践效应。扶贫对就业的影响路径,沿着“贫困人口出现——贫困原因分析——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发展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稳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展开。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主要通过加大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投入,提升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可行能力;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通过增加就业收入、提升就业福利、增强工作稳定性、创造发展机会,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研究发现,精准扶贫通过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系列举措,全国上千万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稳定脱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就业结构逐步优化;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对贫困群众的就业增收、福利水平提升、工作持续稳定、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五章: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在全国精准扶贫对就业影响机理和效应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四川省作为区域实证研究的案例,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实践进行总结梳理,重点分析四川省产业扶贫和转移就业扶贫政策实践对贫困人口就业促进的成效,为后文的微观实证分析打好基础。研究发现,四川省的精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比较完整,推出一系列产业和转移就业政策组合拳,累计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和转移就业带动300多万人实现脱贫增收,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00多万。四川省坚持以产业扶贫引领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扶贫产业,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重视农产品品牌打造,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支撑保障;通过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支持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施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具体举措,就业扶贫成效显着。第六-八章: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这三个部分在前面宏观和区域视角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四川省农业普查、人口普查、乡村振兴监测、88个贫困县县域数据和历年统计年鉴资料,发挥数据资源优势,从县域、村级和农户三个层面,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工具变量模型,开展精准扶贫特别是产业和转移就业扶贫对四川省贫困地区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区域性实证研究,探索精准扶贫特别是就业扶贫推动就业质量提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具有显着影响;在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就业方面,规模较大的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在促进贫困就业和贫困村退出方面的影响不明显,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显着提高了该村退出贫困的概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的影响都较为显着。本文提出针对不同的生产经营主体,制定差异化的就业扶贫政策,主要向类似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样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对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农业相关的培训,适当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是对全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提炼,依据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总结研究结论,探讨对策建议,提出本文未尽之处和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主题和视角创新。精准扶贫和就业促进都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本文将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结合起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和作用机制,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从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就业质量三个维度着手,深入分析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影响路径和实践效应,为贫困、就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研究范式,在主题选择和研究视角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二是研究资料分析创新。本文对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有关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所涉及,有关数据资料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体现。通过详细梳理各类扶贫政策,充分利用各类调查统计数据,既对全国和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描述,又从县域、村级、农户等中观和微观视角开展实证分析,特别是充分使用了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乡村振兴监测、贫困调查等丰富的微观调查数据资料,对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影响逻辑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验证。因此,在研究资料整理和使用方面来说,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三是研究结论应用创新。不同于单独的措施建议,本文基于扶贫与就业协同推动的基本思路,融合扶贫脱贫、就业促进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精准推进扶贫,围绕就业稳定脱贫,围绕发展长效脱贫。认为既要从全国和宏观层面出台普适性的政策措施,又要分区分类分级出台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既要重视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又要适时扩大范围,实现城乡扶贫统筹推进;提出就业扶贫政策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主体倾斜的对策建议。从研究结果的应用角度来看,本文具有一定创新性。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因资料不足和研究水平限制,对扶贫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机理分析还不透,对就业质量的实证分析还不深,对相对贫困和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还不够,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实证检验。

张蒙蒙[6](2020)在《西藏农牧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减贫成效举世瞩目。西藏作为我国唯一的省级连片特困区,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西藏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贫困落后的生产生活面貌得到极大改善,贫困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临近,我国即将步入快速高水平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呈现出新形态,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困境也将不断显现,其中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返贫防控和预警机制导致脱贫户家庭返贫风险来源不清、大小不明,严重制约了扶贫政策、资源的精准使用和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在新的贫困背景下,脱贫户家庭面临的返贫风险主要有哪些,风险大小如何以及风险形成的内在机理,脱贫户应对返贫风险策略选择逻辑是怎样的,如何提升脱贫农户应对返贫风险的能力,如何建立防控返贫的长效机制等等,都是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西藏脱贫户家庭为研究对象,借助文献分析、案例分析、计量分析等分析方法,明确了西藏脱贫户未来的主要返贫风险来源、定量评估了返贫风险的具体大小,分析了脱贫户应对返贫风险的策略选择,并进一步从生计资本角度分析了如何提升脱贫户返贫风险应对能力。得出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和经验选取的方法,构建了返贫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简单描述和对比分析,确定了返贫风险来源主要为自然风险、健康风险、就业风险三类,不同评价主体对风险的感知水平不同。利用二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最终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返贫风险总体指数为2.201,返贫风险处在较小水平。还计算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脱贫户风险感知大小,得出在库时间越长的脱贫户,对风险的感知水平越低,不同地区之间的返贫风险存在较大差异。(2)从应对返贫风险的策略选择来看,脱贫户是理性的“经济人”,总体决策思路清晰,先外后内,先己及他,没有过分的去依赖政府、亲朋好友。但在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上,有些措施针对性较强,有些措施则具有盲目性、偏激性。(3)从生计能力角度看返贫及返贫风险问题,构建了生计资本定量评估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得出调研脱贫户家庭生计资本综合指数为2.273,各分类资本指数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脱贫户家庭社会资本指数最大,人力资本指数最小。还进行了返贫风险和生计资本的相关性分析和交叉分析,得出返贫风险和生计资本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然后交叉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生计资本越大返贫风险越小。通过不同类别的生计资本与返贫风险的交叉,发现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与返贫风险之间的关系符合资本大风险小的一般规律;社会资本与返贫风险之间呈现出与一般规律相反的关系,这与选取的测量指标密切相关,也符合客观实际;金融资本与返贫风险的关系出现了两端相反,中间平稳的态势,当金融资本较小时,返贫风险较小,资本大时风险大,处于中间时符合一般规律。(4)不同生计资本应对返贫风险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提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提升脱贫户风险应对能力最为有效,改变自然资本对应对返贫风险的作用最小,虽然提高金融资本对应对风险也有效,但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度,避免出现“物极必反”的情况。社会资本虽然与返贫风险存在正向关系,但并不影响提高社会资本对应对返贫风险的显着效用。各类生计资本的提高对应对风险都有一定作用,只是作用大小存在差异,还有各类生计资本不是简单、独立存在,而是相反交叉、互相作用,因此在提升生计资本时也要注意各类资本相互融合发展,从而达到应对返贫风险的最大效用。

龙磊[7](2020)在《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北藏区地处川、甘、青、藏四省交界区域,集民族聚居、贫困交织、生态脆弱、经济滞后、地理偏远于一体,是全国生计贫困与生态重要交叠的特殊区域。传统农牧业是当地劳动者的主要就业领域,在贫困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下,非农就业成为农牧民生计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但受制于个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家庭资源禀赋欠缺、社会文化观念保守、市场发育相对落后、区位偏远且交通不便等因素,促进当地农牧民非农转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对于川西北藏区深陷相对贫困的农牧民而言,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无疑是实现个人发展、提升家庭收入、摆脱贫困陷阱的有效出路。另外,促进就业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同时也是缓解地区生态压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立足微观视角分析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为我们认识该特定行为的内在形成机理开启了更为深入的逻辑视角,为高效促进农牧民非农转移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理论依据。那么,农牧民的非农就业行为是如何产生的?是哪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对该行为产生了哪些作用?作用路径如何解释?如何根据不同的作用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更为精准有效的就业促进政策?为回应上述问题,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作出相应解释。在理论分析层面,构建解释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禀赋—意愿”分析框架:一是基于“完全理性”假设,借鉴“劳动—闲暇”模型分析农牧民个体及其家庭禀赋对其非农就业的影响;二是放松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完全理性”假设,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在“有限理性”假设下,农牧民非农就业意愿的形成,以及该意愿对其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的作用;三是分析农牧民禀赋与意愿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外在禀赋对内在意愿具有单向的作用路径。在实证分析层面,一是对农牧民非农就业基本特征作描述性统计分析;二是分析禀赋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作用路径;三是分析农牧民非农就业意愿对其非农就业行为的作用路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可大致归纳为三个部分:其一,通过对农牧民非农就业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1)本地非农就业是农牧民在禀赋与意愿双重作用下的较优选择;(2)兼业经营是农牧民本地非农就业的主要形式。研究区农牧业生产所需劳动力不多,大多数农牧民在完成家庭生产后有足够的劳动时间相机从事兼业经营,调查结果显示,有兼业行为的农牧民占非农就业总样本数的69.68%。其二,根据“禀赋→行为”路径分析农牧民个人及其家庭禀赋对其非农就业行为的外在作用机制,发现男性、有配偶、受教育水平越高、就业信息渠道越有效、培训强度越低、家庭总抚养比越低、人均耕地越少、距县城越近、居住海拔越高的农牧民,其非农就业概率越高。农牧民个人禀赋决定了他们从事非农就业的激励和效率,其家庭禀赋则构成了非农转移的微观社会环境,客观影响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行为。其三,基于“意愿→行为”路径分析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内在形成机制,发现:(1)意愿能显着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但作用效果不明显。SEM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仅有14.7%的部分可由意愿显着解释,说明“意愿→行为”作用路径对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解释力度有所欠缺;(2)能力感知是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根据模型结果,知觉行为控制通过意愿影响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间接效应太低,但对该行为产生的直接效应显着地为0.747,说明影响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在于其对执行该行为难易程度的感知。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加强对成年农牧民的扫盲工作,探索十二年义务教育,优化农牧民正规教育投资质量;健全农牧民技能培训机制,建立台账,引入奖惩机制与考评机制,有效识别并排除“混补贴”的农牧民,真正为具有非农就业意愿的农牧民提供技能培训服务。其二,培育壮大本地绿色非农产业,增强非农就业岗位供给。着力支持以农村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地方集体经济,以发展地方性产业为抓手,提升农牧民自组织能力,带动其本地非农转移;地方政府立足于民族文化、自然资源、政策倾斜等优势,合理规划当地非农产业发展,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其三,加强农牧民非农就业社会服务,破除非农转移主要障碍。转变农牧民安于贫困、乐于现状的传统消极就业观念;强化基层政府在就业信息传递中的影响力,缓解农牧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弱势地位;通过加大必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及继续实施牧民定居工程,提升农牧民非农就业的迁移能力。

徐婷婷[8](201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文中指出贫困问题古而有之,它是复杂的社会建构,发仓廪以救贫穷,使黎民不饥不寒,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目标;摆脱贫困,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工作始于1978年,四十年来成效显着,尽管如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减少贫困人口总量、降低贫困程度和缓解贫困集中度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贫困度量标准的不断更新,贫困脆弱性(简称“脆弱性”)逐渐走入研究视野: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贫困脆弱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减少、缓解和应付风险的机制能为穷人所用,他们的贫困脆弱性就会降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5.2%来源于第一产业净收入,而贫困地区农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0.1%1。因此,减少、缓解和应对农业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第一产业收入,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步入攻坚克难和巩固成果的阶段,面临新背景、新挑战,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实践与精准对接脆弱性人群的特惠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满足贫困脆弱性农户的风险保障需要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要求。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具备政策性、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领域缓解贫困脆弱性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其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学术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又有助于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参与脱贫攻坚。立足于贫困脆弱性,不仅应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应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本文正是从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出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和功效进行研究的。具体而言,本文由9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阐述对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阐述本文研究的边界,设计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脆弱性是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之一,需要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由此,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和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成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外部效应与准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贫困脆弱性是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因而本章从概念演进、与贫困的关系、生成机制、识别框架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阐述贫困脆弱性理论;并对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的思路进行模型求解,因此本章也对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在农业风险冲击下,脆弱性农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共同作用,生成了贫困脆弱性;随后,脆弱性农户的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使贫困脆弱性不断加剧,并恶性循环;最后,若要预防和应对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然而不充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使脆弱性加剧,因而相较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第3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制度演进中的经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其职能从风险保障拓展至防灾防损和资金融通,作用领域也逐步扩大至服务“三农”。进一步地,从多层面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1)在农业风险冲击下,我国的贫困脆弱性呈现出规模大、区域集中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特征。(2)生态系统层面、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原因交织,是导致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供给与需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风险管理等三个层面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可为后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以印度、巴西等国以及我国河北省阜平县、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启示借鉴,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第4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本章主要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具有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有助于贫困的缓解。供给端:宏观层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业保险相关立法和条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的必要配套;微观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保险险种和技术创新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操作方式。需求端:普遍存在的农业灾害性风险和农业灾害损失导致农户产生了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农业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基本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进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有效需求,以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仍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层面,配套措施不明确、保障水平低且补贴项目单一、大灾补偿和再保险机制缺乏等;保险机构层面,基层服务水平不足、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特色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教育宣讲力度不足等;贫困农户层面,风险感知能力和保险意识薄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第5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本章从农户行为出发,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研究表明:当收入弹性为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品属性发生变化,即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总效应为负,这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障碍的原因之一。在期望效用中,公平保费条件下投保与否对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实际上,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低于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即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净福利将更大,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将更好。基于效用分析,本文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即门槛效应。在临界点之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传导。其直接传导机制是:(1)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后,若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赔偿,能够减少收入波动,缓解脆弱性;(2)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农户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农户的消费信心,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进而实现脆弱性的缓解。其间接传导机制是:(1)通过“降低农业投资者风险预期→农业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业收入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这一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带来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其它福利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贫困脆弱性;(2)通过保费收入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与此同时,保费补贴的实质是政府转移支付,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进一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从农村缓解贫困的政策角度来看,初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的国家,采取收入再分配政策以推动贫困减缓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6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本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在对比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MIU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构架理论模型;以农户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度量贫困脆弱性。参考前人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模拟不同情况下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采用图形的方法直观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研究表明:(1)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投保农业保险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低于未投保的概率;(2)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赔偿比例越大,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3)相较于足额保险,投保不足额保险时,贫困概率下降的速度较慢(斜率较小);(4)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贫困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初步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第7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本章基于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FGLS法、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普惠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四川、甘肃、青海和河南等四省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在对样本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及Probit回归后,结果显示:(1)在1天1美元标准下(即年收入2600元),被调查的622户农户中,有65.59%的农户为贫困脆弱性家庭,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占比25.24%,非建档立卡农户占比40.35%。(2)整体样本中,参与农业保险、获得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但是保费支出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对比建档立卡农户和整体样本农户发现:对于建档立卡农户而言,若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减轻保费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户的保费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其贫困脆弱性。非建档立卡农户中,农业保险参与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系数低于建档立卡农户,表明对建档立卡农户而言,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保费支出变量的系数低于整体样本和建档立卡农户样本,表明当农户实现摘帽之后,保费支出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在不断减弱。第8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基于我国2010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整体样本和分组样本分别进行门槛回归后,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扩张,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农户负担,并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果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的扩大,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保费支付压力,但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缓解脆弱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2)分组后再次进行回归发现,低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出“由负到正”的趋势;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不存在门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显着。中等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费补贴存在单门槛效应,且影响系数为正;保险赔偿存在单门槛效应,影响系数“先负后正”。高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均存在单门槛效应,系数均为正,但显着性较低。第9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本章价值所在。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且不断演化的,其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功效的发挥,能够打破贫困脆弱性的恶性循环,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也使得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门槛效应)。进一步的,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微观数据分析、宏观数据分析等角度,均证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也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基于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总结,本文建议:应遵循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的客观规律,肯定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微观效用机制,明确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范围;探索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研究认为未来可以从探讨多层次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路径、机制与效应;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讨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等两个方面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定位。国内现有针对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工具或路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目前处于贫困线下的扶贫对象,而对处于贫困线之上,但是具有高脆弱性,随时可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关注甚少。本文从脆弱性的视角出发,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农业风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建立防范返贫和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脆弱性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对象范围更大,研究内容包含风险这一因素,在此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深层次原因,也能够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定位,即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发挥是存在临界点的,只有在临界点之上,才能够达到贫困脆弱性缓解的目的。由此,本文在肯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采用了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贫困加剧。第二,基于“风险-脆弱性”框架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与以往关于贫困的研究不同,贫困脆弱性具有前瞻性,且将风险融入贫困研究之中,重点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本文在“风险-脆弱性”这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在外部风险(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和内部风险(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共同作用下,贫困脆弱性逐步生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推动了贫困脆弱性的不断演化;为预防和应对贫困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毫无疑问,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演化与预防机理,环环相扣构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第三,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尝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三个层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稳定农户收入和平滑消费的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脆弱性的目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第四,尝试用理论模型量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却可以通过总效用、边际效用等数理公式来表达。现有的研究中,理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仅研究农业保险的消费效用;二是构建家庭资产增长模型,研究陷入贫困的概率。结合研究的重点和主题,本文将两类模型结合,构建包含农业风险冲击的效用函数,引入农业保险、保险免赔率、保费补贴比例等变量,并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引入不足额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构建的创新。将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第五,用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脆弱性的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能使得农户贫困脆弱性降低多少?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已有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本文实证所需:大多数微观调研数据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在西部地区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一方面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另一方面探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尽管样本量有622份,但涵盖了四川、甘肃、青海等贫困大省,因而仍具有说明意义。进一步的,本文还将受访农户区分为建档立卡农户和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崔婧[9](2019)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研究》文中提出消除贫困,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是人类进程中的一大挑战。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前期底子薄导致后期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现象突出,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居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系列扶贫计划的实施,农村贫困人口得到了大幅的减少,贫困发生率也得到了显着的下降。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发生改变,制约着贫困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根源矛盾依然存在。2019年是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极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如何彻底消灭贫困,实现全面脱贫,尤其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脱贫是脱贫攻坚工作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扶贫任务十分艰巨。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贫困面积广且贫困程度深,历来被称为整个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难啃的“硬骨头”之一,截至2018年底尚有贫困人口31.7万人,贫困发生率为7.1%。目前财政反贫困的相关研究大多站在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和其他文章相比研究范围更加细化。本文主要采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对已有的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本文的理论框架。然后通过暑期实地走访所收集的资料,针对凉山州家庭人均收入低、劳动力不足、贫困发生率高且贫困人群县域分布集中等现状从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公共设施及思想观念等四个致贫原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对问卷调查数据从户主特征、家庭特征、社会特征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出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未成年子女数量及是否为危房户对贫困具有显着影响,赡养老人数、家庭患有残疾或重大疾病的人数、在读大学生人数及是否遭受灾害等对贫困具有一定的影响。接着对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的六个阶段从政策和成效上进行回顾,并从教育、医疗、易地搬迁等八个方面对现阶段财政反贫困的主要措施进行绩效评价后指出财政反贫困目前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政府主导模式下不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于社会联系,而且还导致扶贫资金的来源单一,扶贫资金不足;第二、财政资金属于多头管理,后续的监督管理力度不足;第三、财政政策的制定缺乏与个体和市场的结合。最后根据贫困的现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财政反贫困的困难,从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等两方面提出了促进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的整体思路,并对社保和税收制度的完善以及财政资金的来源、投向和管理等几个部分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

殷强[10](2018)在《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文中认为利用文化整合理论,借鉴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及“链”概念的特点,提出生计链分析框架,并从农户生计链的视角探讨贫困的形成机理。同时,选择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解读和分析L村生计链贫困的精准扶贫化解路径,以期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成果的巩固以及全面小康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旨在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在对贫困认识以及贫困化解路径的既有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当前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从文化整合的角度对既有研究进行建设性地扬弃,提出综合性的生计链分析框架。同时,以生计链分析框架为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探析贫困陷阱的形成机理;二是深入考察湖南省吉首市L村生计链的历史和现状、生计链贫困的成因以及精准扶贫与生计链化解路径,以期理解并解释现阶段贫困和贫困化解路径。本研究需要证明的核心假设是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贫困的化解应该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本研究一共有六章,除导论和结尾部分外,主体部分共有四个章节,分两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包括第二章,主要是提出生计链分析框架,并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阐释贫困的形成机理。第二部分是经验研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旨在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对田野点L村的贫困问题以及贫困化解路径进行分析和解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贫困认识与贫困化解路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回顾,同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议题、界定相关概念,并介绍田野点概况、选点的理由及研究方法,最后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的题目是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提出。首先介绍生计链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再细分生计链分析框架的环节及贫困类型,最后介绍生计链分析框架各要素的测度。第三章的题目是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分别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产出四个方面剖析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第四章的题目是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分别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方面探析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对成因的探析,从主位和客位两个侧面进行分析,主位分析即立足于农户的立场,客位分析主要是根据田野调查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户的立场,运用基于生计链的贫困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的题目是L村精准扶贫与生计链贫困的化解。主要是结合L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运用生计链分析框架,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产出四个维度解读与分析精准扶贫中L村农户生计链贫困的化解情况。第六章的题目是生计链脱困的总结、讨论与反思。主要包括对生计链相关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方法论进行检讨和反思。研究发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生计链是贫困的本土化理论范式;二是L村的贫困问题应围绕农户的生计链进行综合干预;三是精准扶贫需将显性贫困的化解与隐性贫困的预防并重;四是精准扶贫化解生计链贫困要尊重农户意愿;五是稳定脱贫需要建立生计链脱贫长效机制。

二、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卫生信贷设计及其运作的可持续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卫生信贷设计及其运作的可持续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易地扶贫搬迁研究
        (二)可持续生计研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
        (二)资产建设理论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框架
第三章 生计起点:搬迁移民生计状况和政策资源
    一、搬迁移民生计状况
        (一)自然资本流失
        (二)物质资本大幅提升
        (三)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较为匮乏
        (四)金融资本相对提升
    二、搬迁移民生计政策资源
        (一)生计资本规划帮扶政策
        (二)安置社区服务供给体系
        (三)生计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三、小结
第四章 生计策略:搬迁移民资产建设过程性分析
    一、人力资本建设
        (一)参与香菇培训:生产技能的有效提升
        (二)进“大袜厂”务工:适应能力的初步提升
        (三)在家门口就业:资源利用能力的加强
        (四)参与社区治理:治理能力的培育发展
    二、社会资本建设
        (一)成立“香菇互助小组”:劳务互助的组织化形成
        (二)获得“就业帮助”:就业信息的互惠型供给
        (三)强化“家族支持”:家族式现金互助的强化
    三、金融资本建设
        (一)主动申请“香菇贷”:兜底产业的积极参与
        (二)“被动”参保:香菇产业风险的有效降低
    四、小结
第五章 生计安排:搬迁移民差异化生计选择
    一、非农型生计:搬迁移民主要的生计方式
        (一)外出务工:收入为重的主流生计方式
        (二)社区就近就业:顾家的生计选择
        (三)兜底保障:“老弱病残”生计的兜底支持
    二、农业型生计:现代与传统并存的生计选择
        (一)农业现代化生产:生计方式的现代转型
        (二)传统农业生产:生计方式的传统承继
    三、小结
第六章 生计结果:生计改善与生计风险并存
    一、生计改善状况
        (一)生计资本存量逐渐积累
        (二)生计活动呈多样化趋势
    二、生计风险表征
        (一)产业就业发展空间受限
        (二)弱势群体生计融入难
        (三)脱贫主体内生能力不足
    三、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
        (一)案例社区移民生计发展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复制?
        (二)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发展的差异性原则
        (三)文化资本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发展的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搬迁移民生计资产建设
        (二)加强社区组织化建设,促进搬迁移民生计融入
        (三)培育内生发展主体性,加强搬迁移民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创业可持续发展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创业基本理论综述
        2.1.1 社会创业的起源
        2.1.2 社会创业的内涵
        2.1.3 社会创业的可持续性
    2.2 社会创业资源获取理论综述
        2.2.1 资源获取理论概述
        2.2.2 社会企业的资源获取途径
        2.2.3 社会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2.3 组织话语理论综述
        2.3.1 组织话语理论概述
        2.3.2 组织话语的修辞策略
    2.4 本章小结
3 案例企业扎根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样本选择
        3.1.3 数据获取
    3.2 扎根分析
        3.2.1 数据处理
        3.2.2 核心范畴描述
        3.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4 案例结果讨论
    4.1 社会旗帜的实现路径
    4.2 农民价值链参与过程
    4.3 社会创业可持续性发展框架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贡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2.1.2 关于劳动力就业的研究
        2.1.3 关于扶贫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
        2.1.4 关于扶贫、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1.5 研究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2.2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理论
        2.2.3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我国农村贫困、就业现状与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3.1 我国农村贫困现状
        3.1.1 全国农村贫困基本特征
        3.1.2 贫困地区农村贫困状况
    3.2 我国农村就业现状
        3.2.1 农村就业总体特征
        3.2.2 贫困地区农村就业状况
    3.3 农村贫困与就业的时空比较分析
        3.3.1 时间序列比较
        3.3.2 区域比较
        3.3.3 结构比较
    3.4 反贫困实践:精准扶贫的实施
        3.4.1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与主要内容
        3.4.2 产业扶贫与转移就业扶贫实践
    3.5 本章小结
4.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和实践效应
    4.1 扶贫与就业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4.1.1 扶贫是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的重要方式
        4.1.2 就业促进是反映精准扶贫成效的战略举措
        4.1.3 精准扶贫通过就业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2 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逻辑
        4.2.1 主要分析维度
        4.2.2 对就业规模的影响逻辑
        4.2.3 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逻辑
        4.2.4 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逻辑
    4.3 精准扶贫影响就业的实践效应
        4.3.1 就业规模维度
        4.3.2 就业结构维度
        4.3.3 就业质量维度
    4.4 本章小结
5.四川省精准扶贫促进就业的政策实践
    5.1 四川省精准扶贫政策实践
        5.1.1 主要政策梳理
        5.1.2 实践成效
        5.1.3 主要难点
    5.2 四川省产业扶贫政策实践
        5.2.1 政策梳理
        5.2.2 实践成效
    5.3 四川省就业扶贫政策实践
        5.3.1 政策梳理
        5.3.2 实践成效
    5.4 本章小结
6.四川省精准扶贫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88 个贫困县的证据
    6.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1.1 数据来源
        6.1.2 按照年份分类的样本描述
        6.1.3 按照贫困程度分类的样本描述
        6.1.4 按照贫困县退出时间分类的样本描述
    6.2 实证分析
        6.2.1 模型设定和描述统计
        6.2.2 精准扶贫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分析
        6.2.3 精准扶贫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6.2.4 精准扶贫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本章小结
7.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村级数据的证据
    7.1 政策依据与主要载体
        7.1.1 政策依据
        7.1.2 重要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7.2 数据来源、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7.2.1 数据来源
        7.2.2 关键变量
        7.2.3 模型设定
    7.3 实证结果
    7.4 本章小结
8.就业扶贫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的证据
    8.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统计
        8.1.1 数据来源
        8.1.2 样本描述统计
    8.2 关键变量和模型设定
        8.2.1 关键变量
        8.2.2 模型设定
    8.3 实证结果
    8.4 本章小结
9.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精准扶贫是解决就业难题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9.1.2 精准扶贫对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9.1.3 精准扶贫与就业促进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9.2 对策建议
        9.2.1 围绕精准推进扶贫
        9.2.2 围绕就业稳定脱贫
        9.2.3 围绕发展长效脱贫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西藏农牧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一些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2.1.2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2.1.3 贫困脆弱性理论
    2.2 返贫相关概念界定
        2.2.1 返贫
        2.2.2 返贫风险
第三章 西藏脱贫攻坚实践、成效与现实困境
    3.1 西藏脱贫攻坚工作实践
    3.2 西藏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3.2.1 贫困规模急剧减少,减贫成效十分显着
        3.2.2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3.2.3 凝心聚力能力增强,稳定基础更加夯实
    3.3 西藏稳定脱贫现实困境
        3.3.1 产业基础薄弱,项目推进缓慢
        3.3.2 教育发展难办,就业压力很大
        3.3.3 基础设施落后,搬迁稳定较难
        3.3.4 陈规陋习难除,理性消费不易
        3.3.5 文化素质不高,进取意识不强
第四章 西藏脱贫户返贫风险来源
    4.1 载体因素
        4.1.1 自然风险
    4.2 供体因素
        4.2.1 政策风险
        4.2.2 市场风险
    4.3 主体因素
        4.3.1 金融风险
        4.3.2 生活风险
        4.3.3 生产风险
        4.3.4 就业风险
第五章 西藏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自我应对策略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
        5.1.1 区域选择
        5.1.2 数据获取
    5.2 数据统计与描述
        5.2.1 样本特征
        5.2.2 风险感知
        5.2.3 风险识别
    5.3 返贫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5.3.1 指标权重
        5.3.2 模型构建
        5.3.3 模糊评价
        5.3.4 不同类型评价主体风险感知
    5.4 脱贫户返贫风险应对策略
        5.4.1 脱贫户应对返贫风险的总体策略
        5.4.2 脱贫户应对返贫风险的具体策略
        5.4.3 基层干部视角的应对策略
第六章 生计能力视角下西藏脱贫户返贫风险应对
    6.1 生计资本大小评价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2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6.1.3 生计资本指数测量
    6.2 生计资本与返贫风险的逻辑关联
        6.2.1 生计资本与返贫风险相关分析
        6.2.2 生计资本与返贫风险交叉分析
        6.2.3 分项生计资本与返贫风险交叉分析
    6.3 提升生计能力,应对返贫风险
        6.3.1 优化劳力结构,提升劳力素质
        6.3.2 扩大物质资本,增强抗险能力
        6.3.3 改善自然环境,发挥资源优势
        6.3.4 构建社交网络,激发帮扶力量
        6.3.5 加强资本管控,防范化解风险
第七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返贫风险来源与识别分析
        7.1.2 返贫风险评估与应对分析
        7.1.3 生计能力与返贫风险分析
    7.2 政策建议
        7.2.1 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实时掌握风险变化
        7.2.2 积极构建风险防控机制,降低返贫风险大小
        7.2.3 完善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区范围界定及基本特征
    1.3 非农就业相关研究综述
        1.3.1 非农转移与非农就业研究
        1.3.2 非农转移意愿研究
        1.3.3 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理论解释及分析框架
    2.1 农牧民非农就业相关理论
        2.1.1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及非农就业思想
        2.1.2 理论借鉴:西方就业相关理论及行为理论
    2.2 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2.2.1 就业偏好对农牧民就业时间分配的影响
        2.2.2 农户禀赋对农牧民就业时间分配的影响
    2.3 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禀赋—意愿”分析框架
        2.3.1 意愿: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主观决定因素
        2.3.2 禀赋: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客观影响因素
        2.3.3 禀赋→意愿:由外而内的单向作用路径
第三章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禀赋及其非农就业行为分析
    3.1 问卷设计与实地调查
        3.1.1 问卷设计简述
        3.1.2 实地调查过程简述
    3.2 描述性分析与农牧民就业特征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描述
        3.2.2 农牧民基本就业特征
    3.3 非农就业“禀赋→行为”模型构建
        3.3.1 二元Logit模型构建
        3.3.2 模型变量选取与研究假设
    3.4 非农就业“禀赋→行为”模型回归结果及讨论
        3.4.1 模型回归结果
        3.4.2 模型结果讨论
第四章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意愿及其非农就业行为分析
    4.1 非农就业“意愿→行为”模型构建
        4.1.1 分析基础与研究假设
        4.1.2 问卷量表设计
        4.1.3 SEM模型构建
    4.2 量表数据分析与评价
        4.2.1 预调查及数据评价
        4.2.2 正式调查及数据评价
    4.3 量表效度检验与模型修正
        4.3.1 验证性因子分析
        4.3.2 模型修正与再检验
    4.4 非农就业“意愿→行为”模型拟合结果讨论
    4.5 “禀赋—意愿”分析框架下的农牧民非农就业路径分析
        4.5.1 禀赋→行为:主导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形成路径
        4.5.2 意愿→行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形成的影响路径
        4.5.3 禀赋→意愿:外部约束影响主观意志的作用路径
第5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5.1 主要结论
        5.1.1 本地非农就业是农牧民在禀赋与意愿双重作用下的较优选择
        5.1.2 兼业经营是农牧民本地非农就业的主要形式
        5.1.3 个人禀赋决定了农牧民的非农转移激励与效率
        5.1.4 家庭禀赋构成了农牧民的微观社会环境,影响其非农转移行为
        5.1.5 意愿能显着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但作用效果不明显
        5.1.6 能力感知是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产生的主导因素
    5.2 促进农牧民非农就业的政策启示
        5.2.1 提升农牧民人力资本积累,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5.2.2 培育壮大本地绿色非农产业,增强非农就业岗位供给
        5.2.3 加强农牧民非农就业社会服务,破除非农转移主要障碍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2 农业风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1.3.4 文献评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贫困及贫困脆弱性
        1.4.2 缓解贫困脆弱性:与脱贫、扶贫的比较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
        1.4.4 机理
        1.4.5 功效:功能+效应
    1.5 研究问题、思路及内容
        1.5.1 研究问题及研究边界限定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框架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与不足
        1.7.1 创新之处
        1.7.2 不足之处
2.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2.1.2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相关理论
        2.2.1 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
        2.2.2 模型的求解工具:马尔可夫过程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2.3.1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
        2.3.2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演化机理
        2.3.3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机理
    2.4 本章小结
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
        3.1.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82-1992年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92-2003年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2004年至今
        3.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多层面分析
        3.2.1 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及其成因
        3.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供给和需求层面
        3.2.3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收入和消费层面
        3.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风险保障层面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中国实践
        3.3.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省“阜平模式”
        3.3.2 “精准滴灌”的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模式
    3.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国际实践
        3.4.1 基于减贫目标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
        3.4.2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及其经验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中外实践的启示借鉴
        3.5.1 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较为健全
        3.5.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3.5.3 保险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完备
    3.6 本章小结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
        4.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
        4.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风险保障功效
        4.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其他功效
    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供给层面
        4.2.1 宏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2.2 微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需求层面
        4.3.1 农业风险损失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4.3.2 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业保险购买能力
    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制约因素
        4.4.1 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
        4.4.2 保险机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4.4.3 贫困农户层面的制约因素
    4.5 本章小结
5.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
    5.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
        5.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
        5.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5.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5.1.4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临界点:门槛效应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
        5.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收入效应
        5.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消费效应
    5.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
        5.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经济增长
        5.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收入分配
    5.5 本章小结
6.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6.1 相关模型比较及选择
        6.1.1 模型比较
        6.1.2 模型选择
    6.2 理论模型构建
        6.2.1 基本模型
        6.2.2 引入农业风险冲击
        6.2.3 引入农业保险
        6.2.4 引入不足额保险
        6.2.5 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6.2.6 陷入贫困的概率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用的数值模拟
        6.3.1 相关参数校准及函数假定
        6.3.2 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3 赔偿比例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4 不足额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3.5 保费补贴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
    7.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7.1.1 基于农户资产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7.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评估模型
        7.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7.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7.2.1 收入期望和方差的FGLS估计
        7.2.2 贫困线的确定
        7.2.3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估计结果
    7.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1 变量的相关关系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7.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渠道
    7.4 本章小结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8.1 门槛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8.2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及选择依据
        8.2.1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8.2.2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8.3 解释变量、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8.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8.3.2 模型设定
    8.4 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
    8.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整体样本回归
        8.5.1 保费收入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2 保费补贴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5.3 保险赔偿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8.6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分组样本回归
        8.6.1 样本分组依据
        8.6.2 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3 中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6.4 高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8.7 本章小结
9.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9)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贫困的研究
        1.2.2 民族地区贫困的研究
        1.2.3 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的研究
        1.2.4 财政反贫困研究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框架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基本范畴界定和相关理论回顾
    2.1 基本范畴界定
        2.1.1 凉山彝族自治州
        2.1.2 贫困和反贫困
    2.2 财政反贫困相关理论回顾
        2.2.1 “人口剩余致贫”理论
        2.2.2 “大推进”理论
        2.2.3 “涓滴效应”
        2.2.4 “收入再分配”理论
        2.2.5 公共财政理论
3 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现状及成因分析
    3.1 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
    3.2 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现状分析
        3.2.1 家庭收入水平低且支出结构不合理
        3.2.2 贫困率和贫困人口变动趋势分析
        3.2.3 贫困人群劳动力不足且文化贫困现象严重
        3.2.4 贫困人群县域分布较为集中
    3.3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特征
        3.3.1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3.3.2 返贫现象严重
        3.3.3 贫困家庭的劳动力缺乏
        3.3.4 地方财力薄弱
    3.4 凉山彝族自治州致贫原因分析
        3.4.1 自然环境恶劣
        3.4.2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3.4.3 县域经济发展薄弱
        3.4.4 贫困地区公共服务不足
    3.5 小结
4 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4.2 数据说明及调查结果
        4.2.1 数据说明
        4.2.2 问卷调查结果
    4.3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的选择
        4.3.1 模型构建与方法
        4.3.2 变量选择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模型结果
        4.4.2 结果分析
5 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历史回顾和问题分析
    5.1 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历史回顾
        5.1.1 单一救济式扶贫(1956-1977)
        5.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阶段(1978-1985)
        5.1.3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5.1.4 “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5.1.5 综合开发阶段(2001-2010)
        5.1.6 精准扶贫阶段(2011-至今)
    5.2 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主要措施
        5.2.1 教育扶贫工程
        5.2.2 医疗卫生扶贫工程
        5.2.3 易地搬迁扶贫工程
        5.2.4 基础设施扶贫工程
        5.2.5 产业化扶贫工程
        5.2.6 社保扶贫工程
        5.2.7 税收扶贫政策
        5.2.8 信贷扶贫政策
    5.3 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成效
        5.3.1 农村贫困人口逐年下降,贫困人口收入上涨
        5.3.2 贫困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显着提高
    5.4 当前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存在的问题
        5.4.1 政府主导模式下财政引导具有一定局限性
        5.4.2 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扶持力量薄弱
        5.4.3 扶贫资金管理分散,欠缺监督机制
        5.4.4 扶贫项目缺乏与市场的结合
    5.5 小结
6 促进和完善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的政策建议
    6.1 促进凉山彝族地区财政反贫困的总体思路
    6.2 完善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的财政政策建议
        6.2.1 完善财政政策优惠制度
        6.2.2 优化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向
        6.2.3 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的来源
        6.2.4 整合扶贫资金,进一步完善资金的管理模式
        6.2.5 促进参与式扶贫模式的发展
    6.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农村扶贫问卷调查
致谢

(10)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对贫困认识的研究
        二、对贫困化解路径的研究
    第二节 研究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一节 生计链的概念及其相关特征
    第二节 贫困理论本土化的有益尝试:生计链视角下的贫困
        一、“负向循环积累”过程
        二、“负向相互强化”过程
    第三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构成要素
        一、生计环境
        二、生计资本
        三、生计策略
        四、生计产出
    第四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的环节与贫困类型
        一、生计链单环节和贫困类型
        二、生计链多环节和贫困类型
        三、生计链全环节与贫困类型
        四、生计链零环节与贫困类型
    第五节 生计链分析框架各要素的测度
        一、生计链各要素的访谈问项、问项赋值和各要素的权重
        二、生计链各要素贫困指数的计算
        三、总体贫困状况的识别
        四、要素贫困状况的识别
        五、贫困类型的判断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村生计链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L村生计链的历史
        一、L村生计环境的历史
        二、L村生计资本的历史
        三、L村生计策略的历史
        四、L村生计产出的历史
    第二节 L村生计链现状
        一、L村生计链总体贫困
        二、L村生计链要素贫困
        三、L村生计链贫困类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村生计链贫困的成因
    第一节 L村生计环境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环境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制度失灵效应的解释
    第二节 L村生计资本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资本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临界门槛效应的解释
    第三节 L村生计策略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策略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邻里效应的解释
    第四节 L村生计产出贫困的成因
        一、生计产出贫困的农户立场及主位解释
        二、基于生计链贫困:路径依赖效应的解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村精准扶贫与生计链贫困的化解
    第一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环境贫困的化解
        一、自然环境贫困的化解
        二、社会环境贫困的化解
    第二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资本贫困的化解
        一、人力资本贫困的化解
        二、社会资本贫困的化解
        三、自然资本贫困的化解
        四、物质资本贫困的化解
        五、金融资本贫困的化解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策略贫困的化解
        一、多样化贫困的化解
        二、包容性贫困的化解
        三、现代化贫困的化解
        四、高效化贫困的化解
        五、绿色化贫困的化解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生计产出贫困的化解
        一、收入状况贫困的化解
        二、生活水平贫困的化解
        三、健康状况贫困的化解
        四、教育程度贫困的化解
        五、资源利用贫困的化解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计链脱困的总结、讨论与反思
    一、生计链脱困:理论、实践及研究发现
    二、方法论的检讨和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田野调查图片

四、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卫生信贷设计及其运作的可持续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 何瑾. 武汉大学, 2021(02)
  • [2]基于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创业可持续发展框架[D]. 孙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研究[D]. 肖怡然.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5]精准扶贫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基于四川省的区域性实证分析[D]. 周作昂.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6]西藏农牧区脱贫户返贫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D]. 张蒙蒙. 西藏大学, 2020
  • [7]川西北藏区农牧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D]. 龙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7)
  •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D]. 徐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9]凉山彝族自治州财政反贫困研究[D]. 崔婧.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10]农户的生计链贫困与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以湖南省吉首市L村为个案[D]. 殷强. 吉首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四川省藏族牧区小额健康信贷设计与运营的可持续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