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镇化之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魏伟教授

西部城镇化之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魏伟教授

一、西部城市化道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杨角[1](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刘媛[2](2017)在《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曾是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的典范。近代以后,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传统自给自足的农业逐渐向商品性农业过渡。陕西不同农业类型选择了适宜自身的农业商品化发展路径。关中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型结构选择粮食作物种植解决温饱之需,经济作物种植获得商品性收益的发展路径;而陕南农林兼采、陕北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因林牧资源的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特点,其商品价值在近代逐渐彰显而出,形成粮食作物生产养体,林牧生产致富的农业经营之路。对两种不同农业类型进行比较分析,以掌握它们在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特点,正确把握陕西农业商品化的核心要素,以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的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提供借鉴意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此部分主要探讨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探索的总体背景,从陕西传统农业体现出“增长中的衰落”与“衰落中的增长”的特点出发,重点阐述在西方新思潮涌入下陕西传统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以及高产作物的引种与推广为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的路径探索开启的背景。第二,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近代农业商品化的追求。由于关中单一型农业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经济发展具有由式微到复苏的典型性,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个章节进行阐述和论证,以期对关中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有更清晰的把握。明清时期关中农业面临以粮食生产为主但商品率低的窘境,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又推动关中农民对农业商品化的追求,在不断进行尝试性路径探索中出现了罂粟种植的非理性选择,这既是农民趋利性的盲目选择,更是外部环境的引导所致,终以其破坏农业生产与带来的社会道德沦丧而被棉花所替代。关中植棉的历史经验、战备物资紧缺与民族轻工业崛起等因素,为棉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与市场基础,粮棉结合成为千年关中农区最优种植业结构选择。第三,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演进与特色商品化的路径选择。陕南和陕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南辕北辙,但在近代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中体现出区域资源商品化的同质性,因此本文将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合并为一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经济时期陕南农重林轻和陕北农牧交替的形态演进,到近代陕南、陕北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农业商品化的路径选择,因林牧资源适宜性、丰富性与经济性的特点,陕南、陕北的林牧业呈现多元化和扩大化的生产与加工,贩运贸易的发达与集市贸易的繁荣,都是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的具体表现,陕甘宁边区棉业的区域自给与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陕北农业商品化过程中比较鲜明的特点,文章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第四,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类型商品化路径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关中在规模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系统方面表现出单一型农业商品化的一定优势,而陕南、陕北在农业商品价值实现、农业经营风险、农业循环经济方面体现出复合型农业商品化的后起优势。但总体而言,近代关中单一型农业相比较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经济发展弱化趋向明显,引申至市场经济体制下,关中单一型农业商品化出现了一系列隐性危机。以此比较结果提出现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借鉴意见。

文世芳[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谭晓玲[4](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张宇[5](2015)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启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新篇章,是影响我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战略举措,意在重新调整和配置资源与利益格局,强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理念,注重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利益受损群体,失地农民深陷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困境和精神囹圄,是社会转型的“深层次被动型边际人”,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阻碍。本研究旨在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丰富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树立教育补偿的现代化功能,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系统,破解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使失地农民获得现代城市生存、发展和共同生活所需的资本和能力,具备现代性的人格特质,由社会发展阻力转化为社会进步的人口红利。循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坚持描述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辅以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借鉴了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性及其过程中人的现代性的地位与表征,从历史和现实国情全面考察了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提出将职业教育补偿作为失地农民补偿的创新性和补充式方案,论证职业教育补偿之于失地农民生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合理性和适切性,阐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体现和表征,明确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实施方式,及其教育内容,并尝试构建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思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第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包容性、理性化和专业化等人格特质。第二,与传统农民和农民工群体不同,失地农民群体具有深层次被动型的边际性,表现出行为失范、角色认知混沌冲突、心理冲突及价值困境等“边际性”危机。第三,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具有损害矫正和资源分配正义两个维度,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切性,主要通过资本构建和资本转换两个方式实现其价值,是破解失地农民边际性困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第四,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由政府、学校和企业、及非政府组织三大体系组成,为失地农民群体提供专业知识及技术、职业伦理与道德及市民行为规范等内容。第五,提升职业教育公信力,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补偿框架,提升职业教育现代性是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得以实施的思路。

王颂吉[6](2014)在《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部人类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城乡关系演进史。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之下,西方发达国家大都依次经历了城乡依存、城乡分离、城乡融合三个发展阶段,城乡二元结构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自生转化。但新中国的城乡发展带有典型的政府主导型特征,计划经济时期受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城市偏向制度的影响,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形成了现代产业与传统农业并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且在社会领域形成了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继起并存、交织强化,严重阻碍了“三农”现代化转型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和城市偏向制度弱化,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逐步转化,但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目前仍是制约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鉴于此,研究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问题,对于理清中国城乡关系的演进逻辑、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与制度变迁理论,构建了“国家发展战略→相关制度安排→城乡关系演进”的分析框架,对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发展演进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阐述了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关系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具体研究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的演进逻辑、表现形式、发展状态和转化路径;最后,本文论证了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深层影响与发展趋向。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受国家发展战略及城乡制度安排的影响,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演进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特征;第二,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既统一于城乡关系发展总过程,又各自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发展状态和转化路径;第三,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不仅在经济和社会领域造成了城乡分割问题,而且导致城乡居民的身份地位及行为理念长期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城乡发展一体化任重而道远。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构建“国家发展战略→相关制度安排→城乡关系演进”的分析框架,系统研究了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问题,这不仅是对中国城乡关系研究视角和解释框架的创新,而且较之于学术界单纯研究某一方面的城乡二元结构而言是一种新的探索;二是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这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三是在系统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城乡双重二元结构转化路径,这对推动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转化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价值。

周维现[7](2013)在《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之末,微观经济之首,既有城市经济特征,又有农村经济特色,是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元,是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节点,发挥着联系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欠发达县域是与发达县域相比较而言的,是指那些经济总量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吃饭”型财政特征显着,收入水平仍处于温饱状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中属于追赶者,是国家应该重点关注的区域,是化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重要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空前发展,城镇化进程取得可喜进步,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尤其是农村改革困境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仅靠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短期解渴,长期不可行。实际上,欠发达地区不仅缺乏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支持,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等方面与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相比,差距也很大。因此,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着力引导欠发达县域广大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挖掘比较优势,选择适合本县发展的正确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有680个欠发达县,占全国县总数的35%。只有这些县逐步跟上甚至超过全国的发展步伐,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新型城镇化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近年来,经济学界对欠发达县域经济研究有所增多,但总量依然较少,重视程度仍显不够,还需要围绕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进行更加深入、务实的研究。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包治百病的良方,也不能照抄照搬某种模式,应该在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之路;应该用统筹的方法,统揽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统揽城镇和乡村,统揽国有和民营经济,统揽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等诸方面因素,研究和参照较为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符合本县域实际的发展战略和道路。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典型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系统地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系统地比较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对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揭示了这些典型县域的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经验启示。此外,本文对一些有典型意义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这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道路、特点及经验教训。最后,结合国内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取得的经验,探究我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形成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这些对策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可参考性,具体而言包括七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强调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确立合理的经济布局,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深化行政、财政、金融体制以及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优化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强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坚持工业化导向,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做大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要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重视品牌建设,用产业化思路经营特色农业。五是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强调要注重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农民自觉融入城镇,实现人的城镇化。指出要建设低碳绿色环保城镇,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支持和引导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高标准规划城镇内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土地和户籍改革,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六是强调欠发达地区要用好后发优势,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引进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七是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补偿和投融资机制,征收环境保护税,夯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青山、绿水和蓝天,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李丙金[8](2012)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诉求意愿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民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广大农民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正在走向富裕。然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性矛盾却日益突出:一是国内最终消费水平的持续下降、过剩行业逐渐增加;二是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中国经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形成约束。从国家层面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全国的安定与和谐发展;从农民层面讲,就是要使农民更多地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获得在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管理民主以及农村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极大改善。新农村建设的现有理论研究多着眼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原则等进行一般性的论述,缺少深入的构架式的理论分析。而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忽视农民主体地位、行政包办、一刀切等现象。本研究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将社会公平、代际公平、权利选择、等均纳入其中的新农村建设中能力扩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实质进行理论阐释。通过设计科学的农户调查表,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户的需求意愿、支付能力、政策诉求等进行大样本的农户入户调查,并运用社会与经济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客观描述与实证分析,为农户需求意愿和政策实施二者之间良性互动提供数据支持。并揭示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政策选择的内在规律。在对西部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条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提出具有现实可行性的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本研究总体框架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提出本研究的三个中心问题:第一,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农民能力扩展;第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新型农民培养;第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农民意愿诉求和政策供给的良性互动。第二、三部分(第2-3章):理论部分。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研究文献综述和评价,对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进行理论阐释并构建分析框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根据现代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经济发展更为关键的是在于赋予经济主体的选择权利和人的能力扩展。本部分在对现有新农村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价的基础上,以现代发展经济学基于选择权利与能力扩展的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构建一个将发展选择权利、能力扩展、代际公平等均纳入其中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与阐释。第四部分(第4-6章):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条件研究。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必须基于现实的基础条件,本部分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村经济运行现实状况的系统分析,充分了解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现实基础。一是依据发展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发展、农村教育、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民主化管理等进行系统分析;二是依据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对西部地区农村产业演进及特征进行分析,并从资源特点、开发价值、市场潜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分析研究,为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支持提供现实依据,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及政策与路径选择的可行性。第五部分(第7-9章):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户需求意愿、支付能力与政策诉求研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制定与选择必须首先考虑农户的需求意愿、支付能力以及政策诉求,避免新农村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而伤农,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本部分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西部地区农户进行的大样本的入户调查,摸清西部地区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真实想法、愿望与政策诉求,并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为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能力扩展寻求最佳的政策切入点提供依据。第六部分(第10章):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支持研究。本部分将在以上各部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产业优化、拓展农民能力和发展合作经济三条路径,以产业优化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选择权利和可行能力,实现内生性增长为出发点,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实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着眼于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农民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提出推进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实现路径与政策选择。第七部分:结论和研究展望部分。本部分论述研究结论和研究需要完善之处。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理论上:综合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一个将社会公平、代际公平、权力选择、能力扩展等均纳入其中的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实质进行理论阐释;弥补该领域研究中仅停留在概念阐释和政策讨论的不足。在实践上:通过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实效的调研,充分考虑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现实需求、支付能力及政策诉求,突出“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发展能力、培育新型农民”的新农村建设根本目标,提出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途径与政策,以期取得良好的政策效率。

曾万明[9](2011)在《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破除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差距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受自然环境、区位条件,以及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实质性转变,城乡差距仍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进入发达国家序列必须完成的任务。2003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城乡统筹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以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律和实现路径,以期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供借鉴与参考。1、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共分九章,除第一章导论外,在结构安排上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文献综述、国内外实践和基本理论部分。后四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探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和方法。(1)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界定以及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总结了创新与不足之处。(2)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对国内外一些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文献进行了简要评述。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杜能的“孤立国”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性因果关系理论、麦基的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等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代表性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第三节,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分阶段总结了国内学术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程。第四节,研究述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发展相当迅速,研究也较为深刻,在许多方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但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研究范围相对局限、研究内容不够丰富、评价指标涉及很少、持续性评价研究不足等问题。(3)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追溯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历史演进,梳理和研究各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一节,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美国、英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关系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沿着“合—分—合”的历史轨迹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选择农村工业化作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战略。从这些国家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第二节,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大致上经历了一个从逐步产生差距,到差距趋向缩小、到又急剧扩大、再到走向统筹协调发展的过程,可以概括分为城市优先发展阶段、城乡互助发展阶段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4)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介绍中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剖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问题及原因,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第一节,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生活方式、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第二节,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从宏观视角分析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从历史必然和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对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第四节,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从工业化、城市化,财政投入、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条件。(5)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分析评价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框架,阐述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及基本理论问题,建立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分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分工组织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旨在用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对接与融合,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市场经济动力机制、城市扩散动力机制、农村内部动力机制以及外部发展动力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总体路径。阐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手段,提出我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统筹城乡发展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其战略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战略手段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发展。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路径。分析探讨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生态保护等“六个一体化”的发展路径。(7)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重点领域和基本经验,对成都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第一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二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成都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在产业互动、财政、金融、土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第三节,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成都模式”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典型模式,特别是在规划、产品供给、生产要素配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诸多尝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第四节,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成都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其他地区不能照搬照套。但同时“成都模式”的许多做法也具有普适性,在产业发展、农村资源配置、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仍然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8)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和运用上存在的缺陷,分析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一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过去的城乡统筹理论从研究的重点、起源、角度等来看,对发展中国家来讲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而且这些理论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进行,在运用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在实证分析成都试验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仍然面临城乡产业互动、农村土地改革、财政投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从这些现实问题入手,改善城乡发展的总体环境,发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推进城乡不断融合,实现统筹发展。(9)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为例。在对“成都模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一套科学的城乡一体化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综合评价。第一节,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在介绍成都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指出成都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第二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评价指标体系原则、逻辑等入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认识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0)结论及政策建议。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并提出未来可能拓展方向。第一节,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和条件;探索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路径;总结了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第二节,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是突破城乡要素配置的制度约束,具体方向主要有: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第三节,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构建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改革农村土地制度;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结构;改革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第四节,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统筹城乡发展长效机制、城乡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经验的总结推广等。2、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形成创新点:(1)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对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内涵、目标体系、总体路径,以及国内外实践经验分析研究,解释我国城乡分割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现象,深化了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内涵,为我国缩小城乡差距,推行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依据。(2)探索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模式。对统筹城乡“成都模式”的经验的实证分析,总结提炼个性和共性规律,得出“成都模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结论,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分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障碍。在探讨国内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存在缺陷的基础上,以成都试验区实践为例,深入分析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障碍,为进一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加快统筹城乡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体系。对“成都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方法,为建立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参考。

张卫莉[10](2011)在《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及其实践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合他在《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即《实业计划》中做出的以经济现代化振兴中华的战略构想进行研究。但是为了获得关于孙中山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全景而不至于将其战略构想碎片化地就事论事,尊重其思想体系的完整性,也会适当援引其他必要资料在相关思想主题上做相应延伸。本论文力求探求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全貌并揭示其经济思想中的规律性认识,但是同时,考虑到孙中山经济思想内容的丰富庞杂,限于篇幅和能力,本论文不可能做到穷尽其所有主题和观点、理论与实践。本论文选定了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基本问题中的几个方面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如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渊源,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孙中山的国民经济建设思想,孙中山的产业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财政与货币思想;孙中山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等。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史论相结合的方法,横向与纵向比较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以传统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成果为基础,以线为主,点面结合,从多个角度对于孙中山的经济思想进行研究,提出尊重历史真实、并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论文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出发,剖析了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分析了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客观评价了其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简要回顾前人的相关研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由此更能说明本论文研究主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相应研究内容设计的合理性。第三部分,孙中山经济思想综述。此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子部分:第一个子部分专门研究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渊源和哲学基础。此部分探讨孙中山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重点分析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20世纪之交的影响中国的各西方经济思想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的影响,探讨孙中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系统观、知行观和民生史观,揭示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学说中的科学认知和实践精神,揭示孙中山实业计划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和以人为本特征。本部分的研究构成对孙中山的经济思想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第二个子部分专门研究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把浩大繁多的孙中山经济思想从较为综合的孙中山的国民经济建设思想到孙中山的产业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孙中山的财政与货币思想和孙中山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各方面进行研究,并构筑其理论体系,并认为其实际上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战略支持性制度体系。通过研究,该部分认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高度相当显着,这一部分构成后面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研究的基础。第四部分,孙中山经济思想评论。主要是对孙中山思想的当代价值的评价。通过研究,作者得出结论,认为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发展理论,可将之概括为:以振兴中华、求富求强为最高目标,以民生主义为经济建设的总纲领,以主权独立下的开放主义为基本方针,以对资本主义扬“善”避“恶”为特征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以科学规划、富有系统性为特征的经济建设方案,以及实事求是、尊重国情下的前瞻性和首创性的中国的经济现代转型发展理论。以国家富强,民生畅遂为目标的博大精深的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继续深入仍然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二、西部城市化道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城市化道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1.3 选题依据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与近代农业的承接
    2.1 明清陕西传统农业的高度发展
        2.1.1 域外佳种的引进与推广
        2.1.2 传统农业生产与经营方式的进步与完善
        2.1.3 陕西农学思想的进步性体现
    2.2 明清陕西农业经营的发展局限
    2.3 传统农业奠定陕西近代农业发展的格局与基础
        2.3.1“关学思想”中体西用,促进农业文明与进步
        2.3.2 陕西农业的高度发展促进近代商品化发展格局
第三章 关中“农道不全”的窘境与商品性农业发展的基础
    3.1 传统农业时期关中以粮为主单一型农业结构的形成
    3.2 关中“农道不全”之经济作物自给性路径探索
        3.2.1 明清时期关中单一型农业结构的窘境
        3.2.2 农桑模式与农棉模式的尝试性探索
    3.3 近代关中商品性农业发展的需求与动力
        3.3.1 人口“过密化”与陕商的崛起
        3.3.2 外向型贸易发达与本地农产品商品化低效的博弈
        3.3.3 关中以自耕农为主的农事调节自主性
第四章 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与理性选择
    4.1 烟粮结合:关中农业商品化追求的非理性选择
        4.1.1“寓禁于征”反向助推植烟合法地位的确立
        4.1.2 高额收益驱动罂粟种植泛滥
        4.1.3 罂粟种植的道德沦丧与替代经济作物的选择
    4.2 棉花种植:关中农区的最优经济作物选择
        4.2.1 风土适应性强,粮棉密切结合
        4.2.2 国民政府力推,救亡图存之功
        4.2.3 交通改善及工厂内迁对粮棉需求的扩大
    4.3 粮棉结合:近代关中种植业商品化路径的理性选择
第五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演进与商品化动力
    5.1 传统时期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形态的非均衡发展
        5.1.1 清代之前陕南农重林轻的生产格局
        5.1.2 传统时期陕北农与牧的交替式发展
    5.2 近代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基础与动力
        5.2.1“过密化”最佳内存释放解决陕南山民温饱之需
        5.2.2 近代陕北粮食作物生产对畜牧业商品化的促进
        5.2.3 新经济因素的出现与影响
第六章 陕南、陕北复合型农业特色商品化路径选择
    6.1 陕南林特资源的多元化生产与加工
        6.1.1 木材采伐与加工业
        6.1.2 种桑养蚕与缫丝业的兴盛
        6.1.3 经济林的多维利用
        6.1.4 茶业的传承与发展
        6.1.5 野生草药的采集到人工培植的转变
    6.2 陕北棉业与畜牧业商品生产扩大化
        6.2.1 经济封锁条件下边区棉业的区域性自给发展
        6.2.2 畜牧业商品化生产格局的建立
        6.2.3 畜牧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6.3 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陕南、陕北商业贸易的兴盛
        6.3.1 贩运贸易的发达
        6.3.2 集市贸易的繁荣
        6.3.3 红色陕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七章 陕西不同农业类型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与现实启示
    7.1 关中与陕南、陕北农业商品化的比较分析
        7.1.1 商品价值实现的便利性
        7.1.2 农业经营风险的削弱性
        7.1.3 农业循环经济的强化性
        7.1.4 规模经济效益的递增性
        7.1.5 生态环境系统的依赖性
    7.2 关中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隐性危机分析
        7.2.1 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导致农业种植形势严峻
        7.2.2 忽视粮食作物种植,导致粮食供求失衡
        7.2.3 农民种植选择盲目性,导致农业生产风险递增
        7.2.4 非农就业与农民兼业化的趋势,延缓种植业结构优化
    7.3 陕西现代农业商品化路径调整的现实启示
        7.3.1 关中农业商品化隐性危机的预防应对与处置建议
        7.3.2 实施陕南林特果品牌战略,重点开发生态休闲产业
        7.3.3 加强种养循环经济形态,建立陕北优质畜牧产区
        7.3.4 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调整农民职业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一) 概念界定
        (二) 研究资料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研究方法
        (一) 历史分析法
        (二) 文献分析法
        (三) 比较分析法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小结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立意
        1.1.1 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1.1.2 丰富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
        1.1.3 树立教育补偿的现代化功能
        1.1.4 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系统
    1.2 研究背景
        1.2.1 城镇化路径选择之惑
        1.2.2 失地农民生存发展之忧
        1.2.3 社会公正与教育公平之呐喊
    1.3 文献综述及研究趋势
        1.3.1 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
        1.3.2 失地农民及其城市适应性
        1.3.3 补偿及教育补偿的研究
        1.3.4 新型城镇化与教育发展的互动
        1.3.5 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
        1.3.6 已有研究简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新型城镇化
        1.4.2 失地农民
        1.4.3 教育补偿
    1.5 研究视角、思路与内容
        1.5.1 基本视角
        1.5.2 总体思路
        1.5.3 内容框架
    1.6 研究的基本原则
        1.6.1 研究遵循的方法原则
        1.6.2 拟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
    1.7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的现代性: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1 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2.1.1 人口集聚高速化
        2.1.2 生产方式工业化
        2.1.3 注重发挥教育价值
    2.2 人的现代性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2.1“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导向
        2.2.2“人的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2.2.3 人的现代性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2.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2.3.1 主体性
        2.3.2 包容性
        2.3.3 理性化
        2.3.4 专业化
第三章 边际性: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困境
    3.1“边际性”的内涵
        3.1.1 双重性
        3.1.2 过渡性
        3.1.3 动态性
    3.2 深层次被动型边际性:失地农民的人格特质
        3.2.1 深层次边际性
        3.2.2 被动型边际性
    3.3 失地农民的边际性困境
        3.3.1 行为失范
        3.3.2 角色认知混沌冲突
        3.3.3 心理冲突明显
        3.3.4 价值困境
第四章 职业教育:补偿失地农民的方式
    4.1 职业教育补偿的意涵
        4.1.1 补偿的内涵
        4.1.2 职业教育补偿的意涵
    4.2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维度分析
        4.2.1 损害矫正
        4.2.2 资源分配正义
    4.3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合理性
        4.3.1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是得其应得
        4.3.2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是平等价值取向的重要反映
        4.3.3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是补差公正的重要体现
    4.4 职业教育补偿的适切性
        4.4.1 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包容性
        4.4.2 现代职业教育的人人性
        4.4.3 现代职业教育的延伸性
        4.4.4 现代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
        4.4.5 现代职业教育的渗透性
    4.5 资本构建与转换: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体现
        4.5.1 资本及资本转换
        4.5.2 职业教育在失地农民资本转换和构建过程中的价值体现
第五章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责任主体及范围
    5.1 政府: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主导者
        5.1.1 国家征地造成失地农民困境
        5.1.2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异引致失地农民困境
        5.1.3 政府推进教育公平的职责
        5.1.4 职业教育的正向溢出效应
        5.1.5 政府进行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范围
    5.2 企业与学校: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重要实施者
        5.2.1 学校参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必然性
        5.2.2 企业参与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应然性
        5.2.3 企业与学校补偿的范围
    5.3 非政府组织:失地农民教育补偿的重要参与者
        5.3.1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性质
        5.3.2 非政府组织对失地农民实施职业教育补偿的适切性
        5.3.3 非政府组织的补偿范围
第六章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内容及其实施方式
    6.1 专业知识和技术
        6.1.1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表征
        6.1.2 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内容
        6.1.3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实施方式
    6.2 职业伦理与道德
        6.2.1 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其表征
        6.2.2 职业伦理与道德的内容
        6.2.3 失地农民职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实施方法
    6.3 市民行为规范
        6.3.1 市民行为规范的内涵及表征
        6.3.2 市民行为规范的内容
        6.3.3 市民行为规范的实施方式
第七章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思路
    7.1 提升职业教育的公信力,增强失地农民参与的主动性
        7.1.1 塑造品牌意识,重新树立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
        7.1.2 强化政府功能,弥补制度政策的缺位
        7.1.3 加强二元互动,保障信息外向传导途径畅通
    7.2 构建完善的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框架
        7.2.1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类别结构
        7.2.2 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层次结构
    7.3 提升职业教育现代性,确保失地农民职业教育补偿的效果
        7.3.1 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现代思想和观念
        7.3.2 改革职业教育内容
        7.3.3 丰富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手段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附录1 调研社区(或村)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观察指南
致谢

(6)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乡二元结构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学者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
    2.2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研究
第三章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演进与关系机理
    3.1 城乡关系研究的国家与制度变迁视角
    3.2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演进
    3.3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关系机理
第四章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转化
    4.1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逻辑
    4.2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水平评价
    4.3 城乡要素错配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
    4.4 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转化
    5.1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演进逻辑
    5.2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表现形式
    5.3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化的状态判定
    5.4 推进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转化的路径选择
第六章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深层影响与发展趋向
    6.1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深层影响
    6.2 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的发展趋向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区域经济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经济增长理论
        四、产业发展理论
        五、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
    第三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科学发展观
        二、区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三、县域经济的研究与发展
        四、欠发达县域经济的研究和发展
    第四节 研究的框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二、研究的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经济概述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重要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二、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性质和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性质
        二、县域经济的特征
    第三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县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高端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高品质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高质量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经济因素
        一、经济体制因素
        二、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因素
        三、投资与经济发展因素
        四、市场因素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执政能力
        二、管理适度
        三、政治清明
        四、加强监督
    第三节 文化因素
        一、县域文化的内容
        二、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健全和完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节 社会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教育和人才因素
        三、社会保障因素
        四、社会稳定因素
    第五节 科技因素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第四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基本特征
        一、基础条件较差
        二、公共设施落后
        三、主导产业缺乏
        四、农业经济明显
        五、劳动力素质低
    第二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
        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经济发展水平低,县域财政增收乏力
        四、民营经济弱小,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第三节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观念落后
        二、经济基础薄弱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城镇化水平不高
        五、区域内融资较难
        六、教育科技水平落后
第五章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欠发达县域与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比较
        一、县域基本竞争力差距
        二、东部、中部和西部县域发展竞争力差距
        三、县域经济市场化差距
        四、县域经济工业化差距
        五、县域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六、县域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
        七、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第二节 影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二、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
        三、历史文化因素
第六章 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第一节 工业主导的陕西兴平模式
        一、兴平工业发展优势
        二、兴平工业发展思路
        三、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实现兴平工业跨越发展
        四、兴平模式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五、对兴平工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二节 农业主导的福建安溪和山东寿光模式
        一、安溪、寿光以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
        二、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三、选择和发展特色农业的具体做法
        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启示
    第三节 贸易主导的黑龙江绥芬河模式
        一、绥芬河市基本情况
        二、对外贸易对绥芬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绥芬河市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绥芬河市对外贸易发展策略
    第四节 旅游主导的河南栾川模式
        一、栾川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栾川模式”的形成与内涵
        三、建设中国旅游强县和“栾川模式”分析
        四、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栾川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第五节 服务业主导的湖南津市模式
        一、津市基本情况
        二、发展服务业势在必行
        三、选准切入点,发展服务业
        四、强化保障,加快服务业发展
        五、津市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第七章 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造村运动”模式
        二、韩国“新村运动”模式
        三、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五、经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第二节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三、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四、法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五、发达国家城市化道路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启示
第八章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二、深化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三、加强基础工作,服务县域经济
        四、深化科研体系改革,发挥第一生产力作用
        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第二节 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一、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
        二、以发展特色化为核心
        三、以发展民营企业为新增长点
    第三节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速工业化发展进程
        一、坚持工业化导向
        二、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
        三、盘活存量拓展空间,引进增量促进发展
    第四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四、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加强品牌建设,产业化经营特色农业
        六、做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第五节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繁荣发展县域经济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三、建设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
    第六节 把握后发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用好土地资源丰富优势,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空问
        二、发挥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培育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发挥价值洼地效应,吸引外来投资
        四、引入高科技企业,实现反梯度发展
    第七节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一、发展生态经济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建立生态投融资机制
        四、征收环境保护税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诉求意愿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框架结构
    1.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1.4.1 研究特色
        1.4.2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研究文献回顾与评价
    2.1 关于新农村建设含义和内容的研究
        2.1.1 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2.1.2 关于新农村建设内容的研究
    2.2 关于新农村建设途径与模式的研究
        2.2.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途径选择研究
        2.2.2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研究
    2.3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职能作用的研究
        2.3.1 关于政府责任界定的研究
        2.3.2 关于政府责任内容的研究
    2.4 研究文献述评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理论阐释与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新农村建设的一般理论基础:经济发展理论
        3.1.1 经济发展的含义
        3.1.2 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演进
        3.1.3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争论
        3.1.4 二元结构理论
        3.1.5 人力资本理论
        3.1.6 经济增长的阶段论
        3.1.7 制度分析引入发展经济学
        3.1.8 经济发展理论应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分析
    3.2 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理论解释
        3.2.1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3.2.2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2.3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新型农民培养
    3.3 新型农民的能力扩展
        3.3.1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的含义与能力组合
        3.3.2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农业发展
        3.3.3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3.3.4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与代际公平
    3.4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与政策改革原则
        3.4.1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
        3.4.2 新型农民能力扩展政策改革原则
第四章 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分析Ⅰ:经济基础和财政能力分析
    4.1 农村经济基础分析
        4.1.1 经济总量增长状况
        4.1.2 人均收入情况
        4.1.3 人均支出状况
        4.1.4 农村剩余状况
    4.2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分析
        4.2.1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及其结构
        4.2.2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其结构
    4.3 拓展农民能力的经济基础和财政能力的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分析Ⅱ:产业发展与空间结构分析
    5.1 农民能力扩展与产业发展和城镇化传导关系分析
    5.2 农民能力扩展的产业基础分析
        5.2.1 产业结构现状
        5.2.2 产业变动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5.2.3 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4 产业结构和优势产业面临的问题
    5.3 空间载体——城镇化发展分析
        5.3.1 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城镇化功能分析
        5.3.2 城镇化发展现状
        5.3.3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5.3.4 城镇化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农民能力扩展的基础分析Ⅲ:公共基础与公共服务分析
    6.1 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对农民能力扩展的重要性分析
        6.1.1 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概念界定及范围
        6.1.2 公共基础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分析
    6.2 西部公共基础分析
        6.2.1 交通设施的功能分析
        6.2.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6.2.3 交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6.3 农村公共服务分析
        6.3.1 医疗卫生状况分析
        6.3.2 农村教育状况分析
        6.3.3 社会保障状况分析
    6.4 农村基层政权状况分析
        6.4.1 基层政权与管理民主化内涵界定及理论基础
        6.4.2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与管理民主化的现状
        6.4.3 农村基层政权与管理民主化的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户需求意愿分析
    7.1 农民需求意愿调查的基本情况
    7.2 农户需求意愿的调查分析
        7.2.1 农户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意愿
        7.2.2 农户对生活宽裕方面的需求意愿
        7.2.3 农户对乡村文明建设的需求意愿
        7.2.4 农户对村容整洁方面的需求意愿
        7.2.5 农户家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意愿
        7.2.6 农户家庭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意愿
        7.2.7 农户家庭对卫生资源的需求意愿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户支付能力分析
    8.1 农户家庭收入现状及特征分析
        8.1.1 农户收入现状分析
        8.1.2 农户收入水平的特征分析
        8.1.3 农户收入增长制约因素分析
    8.2 农户家庭支出现状及特征分析
        8.2.1 农户家庭支出现状分析
        8.2.2 农户支出的特征分析
        8.2.3 农户支出制约因素分析
    8.3 农户的支付能力分析
        8.3.1 农户支付能力的评价因素
        8.3.2 农户的支付能力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户政策诉求分析
    9.1 新农村建设主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9.1.1 新农村建设主要政策概览
        9.1.2 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9.2 农户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9.3 农户对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期望与诉求分析
        9.3.1 农户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
        9.3.2 农户对政策诉求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西部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政策支持和制度改革
    10.1 农民能力扩展的路径选择
        10.1.1 能力扩展的理论基础
        10.1.2 产业发展路径
        10.1.3 农村经济组织优化路径
    10.2 农民能力扩展的支持政策
        10.2.1 产业支持政策
        10.2.2 财政支持政策
        10.2.3 金融支持政策
        10.2.4 城镇化支持政策
    10.3 农民能力扩展的制度改革
        10.3.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0.3.2 农村教育制度改革
        10.3.3 农村投融资制度改革
        10.3.4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0.3.5 农村民主管理和治理结构改革
第十一章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1.1 研究结论
    11.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层面的困境
        1.1.2 理论层面的缺陷
        1.1.3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范围界定和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2.1 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研究
        2.1.1 早期西方学者对城乡经济关系问题的研究
        2.1.2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论
        2.1.3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4 当代城乡统筹发展思想
    2.2 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2.2.1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乡关系研究
        2.2.2 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关系研究
        2.2.3 21世纪初期的城乡统筹发展研究
    2.3 研究述评
3. 国内外城乡发展关系的发展、变迁与实践
    3.1 国外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3.1.1 欧美发达国家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
        3.1.2 发展中国家城乡发展关系的演变
        3.1.3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启示
    3.2 建国以来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与实践
        3.2.1 城市优先发展阶段(1949—1978年)
        3.2.2 城乡互助发展阶段(1978—2003年)
        3.2.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至今)
4.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条件
    4.1 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的基本态势
        4.1.1 城乡生产要素市场长期分割
        4.1.2 城乡生产生活方式二元并存
        4.1.3 城乡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4.1.4 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差距明显
    4.2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的原因剖析
        4.2.1 “重工轻农、以乡养城”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
        4.2.2 市场和效率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
        4.2.3 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
        4.2.4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4.2.5 城乡差别化就业体制
    4.3 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与现实意义
        4.3.1 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必然
        4.3.2 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
    4.4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条件分析
        4.4.1 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支撑
        4.4.2 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支撑
        4.4.3 统筹城乡发展的金融支撑
        4.4.4 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支撑
5.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5.1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
        5.1.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5.1.2 发展经济学理论
        5.1.3 分工组织理论
        5.1.4 制度变迁理论
    5.2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
        5.2.1 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与中国特色
        5.2.2 统筹城乡发展的构成系统及作用机理
        5.2.3 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条件
        5.2.4 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5.2.5 统筹城乡发展的政府和市场作用边界
6.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与基本路径
    6.1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6.1.1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
        6.1.2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
        6.1.3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手段
    6.2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路径
        6.2.1 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6.2.2 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6.2.3 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6.2.4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6.2.5 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6.2.6 城乡生态保护一体化
7. 统筹城乡发展的成都模式——基于成都“试验区”的实证研究
    7.1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7.1.1 总体思路
        7.1.2 总体目标
        7.1.3 阶段性目标
    7.2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
        7.2.1 统筹城乡产业互动机制
        7.2.2 统筹城乡财政管理体制
        7.2.3 统筹城乡金融体制
        7.2.4 统筹城乡土地制度
        7.2.5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体制
        7.2.6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7.2.7 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制度
        7.2.8 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
    7.3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
        7.3.1 以规划编制为引领,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7.3.2 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
        7.3.3 以政府服务为主导,构建城乡一体的多元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7.3.4 以市场配置为基础,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7.3.5 以“还权赋能”为宗旨,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7.3.6 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7.4 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分析
        7.4.1 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7.4.2 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特殊性分析
        7.4.3 统筹城乡发展“成都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8.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难题和现实障碍
    8.1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理论难题
        8.1.1 国外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
        8.1.2 国内理论研究存在的缺陷
        8.1.3 研究理论运用存在的缺陷
    8.2 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现实障碍
        8.2.1 城乡产业互动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8.2.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然面临深层次的问题
        8.2.3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有待拓展
        8.2.4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适应现实需求
        8.2.5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仍需加强
9. 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成都市为例
    9.1 对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的评价
        9.1.1 评价体系的基本情况
        9.1.2 评价体系的问题与不足
    9.2 统筹城乡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9.2.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9.2.2 评价体系构建的逻辑
        9.2.3 评价体系的筛选确定
    9.3 统筹城乡发展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9.4 小结
10.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深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方向
        10.2.1 构建区域产业互动良性机制
        10.2.2 推进土地产权向农民“还权赋能”
        10.2.3 构建有效的新型农业融资平台
        10.2.4 建立全覆盖、均等化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10.3 政策制度建议
    10.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10)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说明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日本的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
        2.1.2 前苏联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研究
        2.1.3 欧洲及德国的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
        2.1.4 美国的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评价
        2.3.1 对国外研究的评价
        2.3.2 对国内研究的评价
第三章 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渊源和哲学基础
    3.1 孙中山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3.2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对于孙中山经济思想形成的影响
        3.2.1 儒家经典反映出的经济思想的影响
        3.2.2 太平天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
        3.2.3 改良派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的影响
    3.3 19-20世纪之交影响孙中山的各西方经济思想
        3.3.1 西方非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孙中山的影响
        3.3.2 科学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孙中山的影响
    3.4 丰富的革命实践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实践基础
    3.5 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哲学基础
        3.5.1 进化论思想
        3.5.2 "知难行易"的知行学说
        3.5.3 民生史观
第四章 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4.1 《实业计划》体现出来的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
    4.2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的特点
        4.2.1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4.2.2 以振兴中华、求富求强为最高目标
        4.2.3 以民生主义为经济建设的总纲领
        4.2.4 以主权独立下的开放主义为基本方针
        4.2.5 以对资本主义扬"善"避"恶"为特征的基本经济制度设计
        4.2.6 以科学规划,富有系统性为特征的经济建设方案
        4.2.7 实事求是、尊重国情下的前瞻性和首创性
    4.3 孙中山的国民经济建设思想综述
    4.4 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4.5 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经济,为经济近代化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 境
    4.6 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思想
第五章 孙中山的产业经济思想
    5.1 孙中山的农业经济发展思想
    5.2 孙中山的工业经济发展思想
    5.3 孙中山的商业经济发展思想
        5.3.1 农“经”商“纬”的“同功论”
        5.3.2 推行保商善法和利商发展的各种经济主张
        5.3.3 要建立全国的“商业系统”
    5.4 工商业发展中的“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问题
第六章 孙中山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
    6.1 中国经济发展区划的构想
    6.2 区域经济发展方针的设计
    6.3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对策
    6.4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 孙中山的财政与货币思想
    7.1 孙中山的财政思想
    7.2 孙中山的货币思想
    7.3 建立金融机构“刻不容缓”
第八章 孙中山的对外开放经济思想
    8.1 孙中山的“开放主义”的提出
    8.2 “开放主义”与维护主权的认识与实践
    8.3 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思想
第九章对孙中山经济思想的评价
    9.1 孙中山经济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9.2 孙中山经济思想是一种现代转型发展理论
    9.3 孙中山经济思想具有极高的当代价值
第十章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西部城市化道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2]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D]. 刘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补偿研究[D]. 张宇. 天津大学, 2015(08)
  • [6]中国城乡双重二元结构研究[D]. 王颂吉. 西北大学, 2014(04)
  • [7]中国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周维现. 武汉大学, 2013(10)
  • [8]新农村建设中农民能力扩展、诉求意愿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 ——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D]. 李丙金. 西北大学, 2012(12)
  • [9]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 曾万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 [10]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 张卫莉. 西北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西部城镇化之路要走出西部特色——访西北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魏伟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