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蔬菜滴灌技术

温室蔬菜滴灌技术

一、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朱羽萌[1](2021)在《微润灌施下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微润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灌溉施肥技术,借助该技术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节水、节肥、增产等效应。现阶段关于该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为丰富该技术的理论框架并为其推广奠定基础,研究了微润灌溉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该灌溉施肥模式下土壤水氮分布和运移规律。通过大棚种植试验以及室内土箱模拟试验,以分析纯尿素为肥料,探究在相同施肥浓度下,压力水头对蔬菜生长及土壤水氮运移规律的影响。在大棚中进行番茄及小白菜的种植试验。通过对各处理土壤含水率、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的测量,探究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的影响;通过对株高、叶面积、鲜重等蔬菜生长指标的测量,探究压力水头对蔬菜生长的影响;计算各处理灌溉水分生产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肥料增产贡献率,寻找适合不同蔬菜(番茄与小白菜)生长且水肥利用效率较高的压力水头。大棚种植试验每箱铺设两根微润管,间距30 cm,埋深20 cm。(1)大棚番茄种植试验设置1.5 m、2.0 m两组压力水头,分别在施氮浓度为0 mg/L、400 mg/L、800 mg/L下进行试验。研究发现:800 mg/L的施肥浓度生长状况与水肥利用效果更好,该施肥浓度下,2.0 m压力水头处理番茄产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因此,2.0 m压力水头、800 mg/L施肥浓度更适合大棚番茄生长。(2)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设置压力水头为1.0 m、1.5 m,分别施加0 mg/L、400 mg/L、800 mg/L浓度氮肥。研究发现:土壤含水率变化符合小白菜需水规律,1.5 m水头处理土壤含水率、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1.0 m各处理;400 mg/L的施肥浓度对小白菜生长促进作用更明显,相同施肥浓度下,1.0 m压力水头下小白菜生长情况更好,产量更高,更能达到水肥高效利用的目的。因此,1.0 m水头、400mg/L施肥浓度为更适合大棚小白菜生长的灌水施肥条件。从大棚种植试验中,可以看出不同生长周期的蔬菜对水肥供应的需求不同,压力水头、施肥浓度等参数的变化与蔬菜生长情况密切相关。通过土箱试验,模拟微润灌溉施肥条件下土壤水氮分布及运移过程。试验设置1.0 m、1.25 m、1.5 m、1.75 m、2.0 m五组压力水头,微润管埋深20 cm,将分析纯尿素溶于灌溉水,肥液浓度设置为400 mg/L。在相同施肥浓度与相同入渗周期内,通过测量土壤含水率、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湿润锋形状及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等指标,探究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分布及运移规律。研究表明: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与累积入渗量随试验进行呈增长趋势。试验范围内,压力水头越高,二者增长速度越快,试验结束时数值越大。土壤湿润体剖面为上小下大的以微润管为中心的近似椭圆形,湿润锋在各个方向上的运移距离可拟合成形如Y=a Tb的幂函数形式。重力作用下,垂直向下方向上湿润锋运移距离最大。随着肥液入渗,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增长速度由快减慢,随压力水头升高,相同位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随之升高。距离微润管越远,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越低,铵态氮在-10~10cm土层富集,压力水头越大,该土层铵态氮含量越高;硝态氮随水分向四周扩散,与水分表现出相似的运移规律,压力水头越高,硝态氮在土壤中分布越均匀。

欧阳赞[2](2021)在《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针对温室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与灌溉通量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气候箱模拟和2年温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对比设计、正交设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开展了温室蔬菜(番茄、水果黄瓜、生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系统地进行了温室膜下滴灌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得出了各指标的数学模型、耦合效应以及最优组合方案,为温室蔬菜提质增效和水肥气热耦合灌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对比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增氧灌溉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增温提高了土壤温度,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丰富了土壤微生物量,促进了蔬菜的生长(株高、叶面积指数)、增加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了蔬菜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改善了蔬菜品质。番茄和水果黄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9.0mg/L、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1℃和20.6℃,水果黄瓜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06℃和19.11℃,生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8.5 mg/L,生菜较优的土壤温度为20℃。建立了灌溉水溶解氧(DO)与土壤氧气含量(SOC)、地热管水温(TW)与土壤温度(TS)、灌溉水矿化度(IS)与土壤电导率(SEC)的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春夏季和秋冬季增氧灌溉较优处理(0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7.51%和15.09%,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22.47%和28.04%,土壤增温较优处理(T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8.15%和18.58%,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30.24%和 25.39%。(2)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和生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和生菜的生长、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积累、产量等主要指标随单一因素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随灌溉水溶解氧、施肥量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和生菜最优处理均为T8处理(A3B2C1D3),温室番茄最优处理(T8)灌溉定额为5760 m3/hm2、施肥量(N-P2O5-K2O)为150-50-75 kg/hm2、灌溉水溶解氧为6.0 mg/L(平均土壤氧气含量为15.99%)、地热管水温为41.0℃(春夏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5.41℃、秋冬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0.38℃),此时春夏季(秋冬季)的番茄产量为89653 kg/hm2(89357kg/hm2)、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 15.56kg/m3(15.51 kg/m3)、水分利用效率为 22.18 kg/m3(24.62 kg/m3)、参考作物腾发量为 781.42 mm(504.83 mm)、作物系数为 0.52(0.72)。春夏季和秋冬季T8处理的番茄产量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 23.07%和33.61%。(3)采用通用旋转组合与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建立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各因素分别与生长、光合、品质和产量等主要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水肥气热耦合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地热管水温。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随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增大,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降低,随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升高。高水低热、低水高热、高肥低热、低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强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中水高氧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低肥高氧或高肥低氧更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水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低水高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总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水高肥或低水中肥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高水低肥有利于降低水果黄瓜的硝酸盐含量。高水低热或高水低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综合指标评分,高水高肥有利于增加水果黄瓜产量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本地区的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最优水肥气热耦合方案为:春夏季番茄灌溉定额5142~5330m3/hm2、施肥量(N-P2O5-K2O)150-50-75~165-55-81kg/hm2、溶解氧7.9~8.1 mg/L和地热管水温34.1~36.1℃,秋冬季番茄灌溉定额4988~521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54-51-76~168-56-82kg/km2、溶解氧 7.9~8.2mg/L 和地热管水温 34.4~36.3~。春夏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 3923~4044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3-36-87~130-38-91 kg/hm2、溶解氧7.7~7.9 mg/L和地热管水温34.9~36.7℃,秋冬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3527~367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2-35-86~128-37-90kg/hm2、溶解氧 7.8~8.0mg/L 和地热管水温 35.9~37.4℃。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最优处理为T10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产量T10比T17-T20的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 36.29%和43.32%。确定水果黄瓜最优处理为T15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水果黄瓜产量T15比对照的产量分别增加了 54.42%和45.00%。(4)建立了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机理模型,经模型验证和评价,该模型的模拟精度随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温室番茄灌溉定额2880m3/hm2~5760m3/hm2、施肥量(N-P2O5-K2O)75-25-45 kg/hm2~225-75-105 kg/hm2、溶解氧 4.0 mg/L~9.0 mg/L、地热管水温 25℃~45℃,温室平均气温15.06℃~41.62℃、温室平均相对湿度 22.68%~72.53%、温室平均 CO2 浓度为 251 ppm~477ppm、室外平均气温15.30℃~41.20℃、室外平均相对湿度19.44%~85.68%。

李文玲[3](2020)在《滴灌条件下氮耦合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番茄是我国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之一,市场需求较大。多年来,农民为增产提效盲目灌水施氮,导致水资源浪费、氮素施用超标、水分和氮肥的利用率不高、番茄果实品质不佳等不良影响。水分和氮肥是决定番茄高效优质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的水氮耦合模式能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分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实现水氮耦合作用最大化是番茄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于2019年5月至9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试验基地的温室和塑料大棚内进行。试验以施氮量和不同生育期灌水量为变量,将番茄的灌水量与施氮量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设计,研究施氮量与不同生育期灌水量的水氮耦合效应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建立番茄植株生长的Logistic生长模型模拟番茄株高茎粗的生长变化,通过建立番茄水氮生产函数,对番茄产量进行模拟,通过番茄“水分-品质”模型对番茄的品质指标进行模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进行综合评价。本论文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时期灌水前土壤含水率随生育期的推进先下降,后保持平缓,最后逐渐回升;各生育期土壤平均含水率的变化与灌水量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在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土壤平均含水率随施氮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灌水量的增加使土壤中的硝态氮向土层深处运移;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先减小后增加。(2)各处理番茄株高和茎粗随时间增长均表现为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均有利于株高和茎粗的生长。番茄株高在苗期后期生长速度最快;定植后10~40d内为番茄茎粗的主要生长阶段。开花坐果期灌水对番茄株高的影响达到显着性水平,施氮量和苗期灌水量对番茄茎粗的影响达到显着性水平。Logistic生长模型对株高和茎粗的模拟均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分析得到对番茄株高和茎粗生长有利的理想处理均为“A1B1C2D1”,即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灌水量为I、I、0.75I,施氮量为350kg·hm-2。(3)各处理番茄产量由大到小为“T1>T4>T7>T2>T5>T6>T9>T8>T3”。番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开花坐果期和成熟期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苗期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开花坐果期的灌水量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着水平(P<0.05),分析得到产量最高的理想水氮耦合方式为“A2B1C1D1”即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灌水量分别为0.75I、I、I,施氮量为350kg·hm-2。各处理番茄作物耗水量为180.82~286.773mm,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番茄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水量负相关,氮肥偏生产力与施氮量负相关,综合考虑产量、水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T2处理(I、0.75I、0.75I、250kg·hm-2)综合效益最好。(4)在“水分-产量”的Jensen模型基础上引入氮肥因子,构建番茄水氮生产函数模型,通过计算得到水分敏感指数λ表现为“开花坐果期>成熟期>苗期”,决定系数R2达到0.875,模拟效果较好。利用大棚水氮耦合试验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2.34t·hm-2,平均相对误差为2.71%,平均绝对误差为1.38t·hm-2,计算值和实测值较接近,表明该模型适用于水氮耦合番茄产量的预测。(5)成熟期的灌水量对番茄有机酸、VC、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番茄可溶性糖、VC、硝酸盐、可溶性固形物均随成熟期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有机酸随成熟期灌水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糖酸比随成熟期灌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可溶性糖和有机酸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VC含量、硝酸盐含量和糖酸比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6)通过三种“水分-品质”模型进行模拟,三个模型在对番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VC进行拟合时相关系数R为0.7350~0.9930,拟合效果较好。在模型求解和验证过程中,三个模型模拟硝酸盐和糖酸比的相关系数整体偏低,推荐采用Additive模型对番茄可溶性糖、有机酸和可溶性固形物与水分的关系进行模拟,采用Exponential对水分与VC之间的关系进行模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的各项品质指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氮肥偏生产力进行综合分析,由得分排名得到本次试验番茄最佳水氮耦合处理为T7,即苗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的灌水量分别为0.5I、I、0.5I,施氮量为250kg·hm-2。

菅毅[4](2019)在《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云南建水县地处喀斯特断陷盆地区,该区域“土在楼上,水在楼下”,加之水分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呈现季节性缺水现象突出,水已成为限制断陷盆地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植被恢复的关键瓶颈问题,且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节水灌溉方式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丰产的目的。本研究以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4种节水灌溉方式(膜下滴灌、渗灌、痕量灌溉、交替灌溉)分别以75%~85%、65%~75%、55%~6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灌水下限,组合共12种灌溉处理。探求不同灌溉处理对番茄的生长情况、品质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云南建水县及典型喀斯特断陷盆地区番茄节水生产提供高效的节水灌溉方案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番茄植株的生长方面,灌水下限越高,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但灌水下限越低番茄的根冠比越高,番茄适应水分低的机制是通过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根系生长更为发达,可以显着提高植物根冠比。各相同灌水下限下根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交替灌溉,痕量灌溉,渗灌和膜下滴灌。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55%~65%的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的根冠比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叶绿素含量随灌水下限的降低而减少,在同一灌水下限下,使用痕量灌溉可以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的光合指标中,番茄生长各时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灌水下限的降低而下降。同一灌水下限下净光合速率痕量灌溉在全期均高于其余三个处理,灌水下限75%~85%的痕量灌溉可以使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3)灌水下限越高的处理总产量越高,但在结果末期,灌水量较少的处理产量上有所增加。不同灌溉方式中膜下滴灌总产量最高,痕量灌溉第二,渗灌第三,交替灌溉最小。不同灌溉方式中交替灌溉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大,痕量灌溉次之,渗灌次之,膜下滴灌的最小。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75%~85%的膜下滴灌的产量最高为5704.0kg/Mu,但水分利用效率最低;65%~75%的交替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42.86kg/m3,但产量下降了 12.25%;75%~85%的痕量灌溉产量只减少0.67%的同时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 21.83%,可以在高效用水的同时保证产量不降低。若想保证生产过程中果实品产量最高且灌水利用效率较高时,建议使用痕量灌溉且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的方式进行灌溉。(4)果实品质上,低灌水下限的果实品质要好于中高灌水下限。同等灌水下限下交替灌溉和痕量灌溉的果实综合品质好于渗灌,膜下滴灌最差,使用痕量灌溉、交替灌溉能显着提高果实品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出灌水下限为55%~65%的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处理番茄果实的综合品质分列第一第二,灌水下限为75%~85%的膜下滴灌灌水量和产量最高但果实品质最差。若想保证生产过程中果实品质时,建议使用痕量灌溉且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5)利用TOPSIS法对番茄品质、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效益评价,得出4种节水灌溉方式中,交替灌溉的综合效益最好,痕量灌溉次之,膜下滴灌最差。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65%~75%时的交替灌溉处理所得到的综合评价最高,可促进番茄品质的优质,生产上的稳产和节水,此灌溉模式下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了 42.86 kg/m3。建议在喀斯特断陷盆地旱季缺水时期的大棚番茄种植中采用交替灌溉,控制灌水下限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的灌溉方式。

王浩[5](2019)在《温室滴灌典型作物经济灌水下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作物分别为西红柿(“盛美”)、黄瓜(“津耘401”)和茄子(“安吉拉”)等需水量大且市场需求较多的蔬菜。试验于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武清区北国之村农业示范园中进行。三种作物的试验小区均做100%、50%的灌水处理,研究了作物产量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采用水量平衡法,模拟得到温室滴灌下作物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过程,以土壤含水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率定出作物系数参数,从而确定作物系数,并通过作物系数法求得作物需水量;采用定株测试的方式确定作物实际的干物质累积过程,以地上部干物质重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率定出了温度胁迫指数、水分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转化因子等3个作物生长模型参数。再将作物需水量与作物生长模型结合,以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分析确定了作物的经济灌溉制度,并将经济灌溉制度中每次灌水前的土壤含水率作为作物经济灌水下限值。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了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黄瓜、茄子和西红柿的茎、叶和果实干物质在测试期内随定植天数的变化过程。三种作物果实的累积干物质重均表现为随定植后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且呈“S型”增长规律,茎和叶的累积干物质重的变化都比较小,其中叶的干物质重在生长后期呈下降的趋势。(2)获得了作物产量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在作物定植早期,不同水分处理下的作物产量差别不明显,到了结果盛期,两个水分处理下的作物产量差异明显,在本年度的试验下,100%灌水处理比50%灌水处理下的作物产量高出明显,对于西红柿,其值为11.43%;对于茄子,其值为28.54%;对于黄瓜,其值为29.84%。(3)利用第一轮试验数据率定出了不同灌水处理下黄瓜、茄子和西红柿三种作物的生长模型参数。并将第二轮试验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的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适用性较好。(4)以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为依据,求得了两轮试验三种作物的经济灌溉制度及其相应的经济灌水下限值。综合两轮试验分析可得:三种作物的经济灌水下限不随生长时间变化,其值为一个常数。西红柿的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338,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80.62%;茄子的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292,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79.03%;黄瓜的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340,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为80.68%。(5)获得了经济灌溉制度下作物的节水增收效果。与现状灌水相比,经济灌溉制度有明显的节水增产增收效益,综合两轮试验分析可得:西红柿灌水量减少21.43%,产量增加3.34%,效益增加3.75%;茄子灌水量减少26.32%,产量增加1.18%,效益增加1.73%,黄瓜灌水量减少22.06%,产量增加13.76%,效益增加14.76%。

张志慧[6](2019)在《坝上地区农田休耕与水浇地转旱作的生态补偿分析》文中认为实行旱地休耕与水浇地旱作制度是减轻冀西北坝上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增强水源涵养与供给功能,保障下水下风地区生态与资源安全的重要社会需求。本研究于20172018年选择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的两个代表性乡镇作为案例区,采用对案例区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三种种植类型的农户与企业精细访谈摸底、进田实地检测方式,获得作物生产的数据资料,进一步对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进行生产、生态和经济效果分析,并运用机会成本法,估算不同种植类型耕地休耕与转作生产的经济补偿数额。主要结果如下。1、初步明确了不同类型农田主栽作物生产的外部效应量值坝上地区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三种种植类型的耕地农作,均伴有起沙扬尘、肥力下降、蒸耗降水、消耗地下水和地膜白色污染等负外部性影响。水浇地作物生产以西兰花抽取地下水量最少,每亩灌水量为36.28m3,马铃薯、圆白菜次之,分别为每亩44.8m3、61.42m3,甜菜的灌水量最大,为每亩72.14m3;大棚豆角抽取的地下水量最多,为每亩112.29m3,微型薯棚每亩灌水量为56.47m3。旱作生产莜麦、亚麻田收益较低,肥料投入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养分耗亏成本为每亩28.5467.38元;旱作马铃薯和甜菜田养分盈余,马铃薯为每亩12.32元,甜菜为16.98元。水浇地甜菜和圆白菜土壤肥力下降,甜菜田肥力下降的成本为每亩37.72元,圆白菜田每亩146.20元;水浇地经济效益高的马铃薯与西兰花生产表现培肥土壤特征,马铃薯为每亩16.21元,西兰花为196.80元。大棚生产土壤养分也表现为盈余,大棚豆角每亩为338.18元,微型薯每亩405.62元。农田生产收益(y)与养分盈亏成本(x)呈现y=0.388x2-40.394x-2725.7987(r=0.726)的二次项正相关关系。2、明确了农资成本投入是影响不同类型农田作物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坝上雨养旱作生产,农田投入少,产量变幅大。旱作田农资成本投入在每亩60.00321.35元,作物产量变异系数在15.6822.44%间。水浇地收益较高,农资成本投入在每亩791.381716.15元,作物产量变异系数在3.7822.44%间。在农田动能投入中,雨养旱地机械化程度低,人工费用高。旱地马铃薯、甜菜生产,机械成本为每亩66.9573.38元,人工投入为每亩629.82915.52元;相应水浇地马铃薯、甜菜生产,机械成本为每亩133.51240.84元,人工成本则降至每亩393.77641.93元。机械化替代人力,提高了农田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坝上旱地、水浇地与大棚作物生产的经济效果表明,坝上农作物产值(y)随农资投入(x)升高,呈y=0.001x2+0.278x+708.057(r=0.959)的二次项正相关关系。3、明确了不同类型农田的经营主体以及相应农田休耕、转作的适宜经济补贴数额依案例区实际调查情况分析表明,目前耕地经营的主体受农田投资质量影响。雨养旱作田农资成本投入少,经济效益低,经营主体为自耕农与兼业农。水浇地收益较低的甜菜、圆白菜生产田,经营主体为兼业农;经济效益高的马铃薯、西兰花生产田,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大棚的架豆角及微型薯生产,农资成本投入多,经济效益高,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坝上实行休耕,在考虑农田生产造成的土壤水分、养分盈亏成本时,经营主体为兼业农下,补偿数额为旱作莜麦每亩补偿68.14元、亚麻89.70元、马铃薯218.81元、甜菜99.54元;水浇地甜菜每亩补偿数额为455.38元、圆白菜397.69元、马铃薯737.01元、西兰花1241.08元;不考虑水分、养分成本时,则补偿数额为旱作莜麦每亩96.68元、亚麻157.08元、马铃薯206.49元、甜菜82.56元;水浇地甜菜的补偿数额为每亩672.01元、圆白菜696.21元、马铃薯831.90元、西兰花1034.25元。水浇地较高的经济效益会导致直接休耕成本高,政府财政压力大。考虑水浇地转作生产效益最好的旱作马铃薯,以水转旱的收益差值作为转作补贴数额。考虑水分、养分成本时,在经营主体为兼业农下,水浇地甜菜和圆白菜的水转旱收益差值为负;在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下,水浇地马铃薯转作补贴数额为每亩372.99元、西兰花877.06元。不考虑水养分盈亏成本时,在经营主体为兼业农下,转作补贴数额为水浇地甜菜每亩120.31元、圆白菜144.51元;在经营主体为租地商与农企下,马铃薯480.20元、西兰花每亩682.55元。大棚生产不仅经济效益高,大棚架芸豆亩收益是水浇地西兰花的6.52倍,而且通过膜面集雨渗漏地下的水量多于抽取地下水的灌溉量,豆角与微型薯大棚所生产的地下水资源量超过灌溉量,分别为46.31和118.22m3/667m2。所以坝上地区的大棚生产,不应考虑休耕或转作。综之,通过对坝上地区雨养旱地、水浇地和大棚菜地等农田的生产调查,初步明确了各类耕地的生产、生态和经济效果;明确了不同类型农田的经营主体,以及相应的农田休耕、转作策略、适宜的经济补贴数额。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农村非农性产业开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等,以促进冀西北坝上地区休耕制度的实施。

杜秋月[7](2019)在《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设施农业的规模逐渐扩大,所使用的淡水资源也越来越多,由于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大国,为了让水资源能够支持设施农业的发展必须展开节水灌溉。为了更好的研究设施蔬菜的节水灌溉,需要对设施蔬菜各个阶段的耗水规律进行大量研究,以此为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的黄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灌溉试验,进行了试验区气象因子、土壤含水量、叶片蒸腾速率及黄瓜生长性状等内容实测。用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了黄瓜不同生育阶段的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及光合有效辐射;用作物需水量计算公式率定了作物系数参数;采用水量平衡原理和黄瓜叶片蒸腾速率拟合出了黄瓜需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显示:(1)通过率定,证实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黄瓜作物系数参数值选取的合理性。且在黄瓜全生育期中,作物系数的变化规律与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规律一致,均为先增大,到结果期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2)黄瓜生育期内日平均气温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温室内气温随光合有效辐射成线型增加趋势。作物蒸腾速率受到温室内空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叶片的蒸腾速率随着植株生育成长而增大,苗期的蒸腾速率较小,最小值为1.4g*m-2*h-1,开花坐果期的蒸腾速率较大,进入结果盛期最大蒸腾速率可达到5.71g*m-2*h-1,后期的蒸腾速率又开始变小,最终达到0.62g*m-2*h-1。(3)黄瓜试验测试期间黄瓜蒸发蒸腾强度的变化过程表现为:日光温室黄瓜的蒸发蒸腾随着植株发育成长而逐渐增大,苗期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范围为1.314.45 mm/d;开花坐果期变化幅度较大,变化范围为0.256.23mm/d;结果后期变化幅度又开始变小,变化范围为2.855.62mm/d。黄瓜需水规律在整个生育阶段与作物蒸发蒸腾量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相似性,黄瓜的整个生长期内的需水量出现了前期开始缓慢、到结瓜盛期开始迅速增加、到了后期又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苗期需水量较少,最小值为1.56mm/d,结果盛期的最大需水量可达到6.79mm/d,随后需水量开始减少,到了结果末期需水量为1.643mm/d。

訚卫红[8](2018)在《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的实践和应用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结合麻城市对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应用的试验结果,阐述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价值,以期更好地提高蔬菜种植效益,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武晓菲[9](2018)在《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蔬菜生长及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优化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灌水方式,以番茄和茄子为试材,在大棚中采用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水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番茄和茄子株高、叶片数、产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和茄子的株高与沟灌相比均有显着提高。与沟灌相比,膜下滴灌番茄和茄子分别节水64.2%和45.3%,分别增产5.5 t/hm2和2.7 t/hm2。膜下滴灌番茄的灌水利用效率比沟灌番茄高出11.9 kg/m3,膜下滴灌茄子比沟灌茄子高出3.1 kg/m3。膜下滴灌的土壤电导率高于沟灌,且各土层间土壤电导率差异较小。综上所述,膜下滴灌可以起到节水灌溉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值得在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种植中大力推广。

贾宋楠[10](2017)在《供肥对不同茬口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针对生产中设施番茄水肥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现状,研究基于滴灌节水灌溉制度下的番茄各生育期对养分需求与供肥的关系,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蔬菜专用水溶肥(含N量16%,含P2O5量5%,含K2O量19%)为追肥种类,供肥量以N素为基准设为4个供肥水平,即F1(高肥)、F2(中肥)、F3(低肥)、F4(不追肥)。探究不同供肥量对秋冬茬和春茬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碳氮生产特征、养分吸收动态规律等,揭示了提高温室番茄养分利用效率的机理,确定了提高养分利用率的关键调控时期和关键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肥量对植株生长及产量效应。供肥量对植株叶片数和株高影响不显着,与叶片扩展速率成正相关关系,与茎粗成负相关关系。秋冬茬和春茬番茄产量与供肥量成抛物线关系,当总供N量为290.61 kg/hm2(F2)时,产量分别达到最高值6 7776.93 kg/hm2和127 100.00 kg/hm2。随供肥量增加,番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糖酸比下降,而TSS、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硝酸盐含量增加。(2)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两个茬口番茄肥料偏生产力(PFP)随供肥量增加均呈负指数幂的趋势;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随供肥量增加而减小;中肥(F2)处理保持了土壤养分投入与输出基本平衡。养分利用效率春茬是秋冬茬的1.52倍,养分收获指数比秋冬茬低0.048个百分点。(3)养分吸收特征。番茄干物质积累进程符合logistic函数轨迹,中肥(F2)处理进入快速积累期的时间比其它处理提前18d,且持续时段比其他处理长,获得高产;在果实氮素主要积累期,以高积累速率(0.061.07 kg/hm2),获得最高的吸氮量,提高了氮素果实生产效率。不同处理的氮、磷、钾素的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趋势变化。番茄采收后期吸氮量换取的生物量秋冬茬显着高于春茬。(4)养分分配特征。增加供肥量会增加营养器官中氮、磷、钾素的分配比例,使果实中的分配比例下降。两个茬口番茄氮、磷、钾素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分配比例不同,秋冬茬番茄氮和钾素的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果膨期和采收中期,磷素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采收中期;而春茬番茄氮素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采收中期,磷素和钾素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采收初期。(5)养分转运特征。番茄营养器官氮、磷、钾素向果实的转运量分别为0.8314.91 kg/hm2、0.473.52 kg/hm2、4.9048.01 kg/hm2,转运率分别为0.5920.43%、3.6212.80%、3.9238.36%,养分转运对果实的贡献率(024%),两茬口相比秋冬茬高于春茬,且都随供肥量增多转运贡献率降低,其贡献率远低于粮食作物(50%57%)。因此,番茄的养分管理与粮食作物“前蓄后转”的养分调控理念不同,番茄应以“前降后补”的管理策略,达到节肥增效的效果。(6)提出设施番茄滴灌供肥高产高效的科学追肥模式:秋冬茬番茄果膨期共追肥4次,N、P2O5、K2O追肥量为26.74、8.36、31.76 kg/hm2/次;收获期共追肥5次,N、P2O5、K2O追肥量为28.46、8.89、33.79 kg/hm2/次。春茬番茄果膨期共追肥5次,N、P2O5、K2O追肥量为21.39、6.69、25.41 kg/hm2/次;收获期共追肥8次,N、P2O5、K2O追肥量为17.79、5.56、21.12 kg/hm2/次。

二、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微润灌施下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微润灌溉研究现状
        1.2.2 水肥一体化研究现状
        1.2.3 微润灌溉施肥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材料
    2.1 大棚种植试验
        2.1.1 试验概况
        2.1.2 试验装置
        2.1.3 试验处理
        2.1.4 观测项目
    2.2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
        2.2.1 试验概况
        2.2.2 试验装置
        2.2.3 试验处理
        2.2.4 观测项目
第三章 大棚番茄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含水率
    3.2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
    3.3 根系生长情况
    3.4 植株株高
    3.5 单叶面积
    3.6 单株植株鲜重、干重
    3.7 产量
    3.8 灌溉水分生产率
    3.9 氮肥利用情况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结果与分析
    4.1 土壤含水率
    4.2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
    4.3 植株株高
    4.4 总叶面积
    4.5 单株植株鲜重、干重
    4.6 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
    4.7 氮肥利用情况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5.1 土壤含水率
    5.2 土壤氮素含量
    5.3 湿润锋形状及运移
    5.4 累积入渗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室外大棚种植试验
        6.1.2 室内土箱模拟试验
    6.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肥耦合研究
        1.2.2 水气耦合研究
        1.2.3 水热耦合研究
        1.2.4 水肥气耦合研究
        1.2.5 水肥气热耦合研究
        1.2.6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气候箱的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实施
        2.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Ⅰ-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的影响
        2.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2.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2.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物量的影响
        2.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6 不同气候箱内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4 结果与分析Ⅱ-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
        2.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2.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2.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4.5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2.4.6 水肥气热耦合对土壤含水率、温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2.4.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气候箱生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室灌溉水溶解氧、矿化度、土壤温度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实施
        3.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Ⅰ-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3.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3.3.6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7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氧气含量的影响
        3.3.8 增氧灌溉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Ⅱ-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4.1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3.4.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4.3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4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4.5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3.4.6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7 不同地热管水温处理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温度的影响
        3.4.8 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Ⅲ-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3.5.1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3.5.2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5.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3.5.4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5.5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3.5.6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5.7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5.8 基于主成分的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综合评价
        3.5.9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3.6.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6.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6.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最优组合方案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4.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4.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6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影响
        4.3.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4.3.8 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分析
    4.4 讨论
        4.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4.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4.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5.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5.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5.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5.3.6 不同处理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5.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饱和-D最优设计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6.3.2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6.3.3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6.3.4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6.3.5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产量的影响
        6.3.6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6.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机理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模型的构建与描述
        7.2.1 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
        7.2.2 光合生产动态模型
        7.2.3 干物质积累量动态模型
    7.3 模型检验方法
    7.4 结果与分析
        7.4.1 叶面积指数模型
        7.4.2 干物质积累量模型
        7.4.3 温室空气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
        8.1.2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机理
        8.1.3 揭示了温室膜下滴灌番茄和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
        8.1.4 建立了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机理模型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滴灌条件下氮耦合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研究进展
        1.2.2 水氮耦合下番茄生长的研究进展
        1.2.3 水氮耦合下番茄品质的研究进展
        1.2.4 水氮生产函数研究进展
        1.2.5 正交试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区概况和试验设计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案
    2.3 试验测试指标与方法
        2.3.1 土壤容重及田间持水率
        2.3.2 土壤含水率
        2.3.3 土壤硝态氮
        2.3.4 充分灌水处理的灌水量
        2.3.5 番茄作物耗水量
        2.3.6 番茄生长指标测定
        2.3.7 番茄产量和品质测定
        2.3.8 模型评价指标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1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2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3.3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3.1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株高的影响
        3.3.2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茎粗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4.1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4.1.1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4.1.2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耗水量的影响
        4.1.3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番茄水氮生产函数的建立
        4.2.1 番茄水氮生产函数的模型选取
        4.2.2 番茄水氮生产函数模型求解
        4.2.3 番茄水氮生产函数水分敏感指数分析
        4.2.4 番茄水氮生产函数的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5.1 膜下滴灌水氮耦合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5.1.1 水氮耦合对番茄可溶性糖的影响
        5.1.2 水氮耦合对番茄有机酸的影响
        5.1.3 水氮耦合对番茄VC含量的影响
        5.1.4 水氮耦合对番茄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5.1.5 水氮耦合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5.1.6 水氮耦合对番茄糖酸比的影响
    5.2 番茄“水分-品质”经验模型的建立
        5.2.1 模型介绍
        5.2.2 模型参数求解
        5.2.3 模型验证
    5.3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番茄进行综合分析
        5.3.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对番茄进行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节水灌溉相关概念与技术
        1.2.2 使用灌水下限进行节水灌溉灌溉量控制的研究
        1.2.3 不同节水灌溉对番茄生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1.2.3.1 番茄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及需水量研究
        1.2.3.2 节水灌溉对番茄的品质研究
        1.2.3.3 节水灌溉对番茄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1.2.4 节水灌溉方式效益评估研究
    1.3 研究意义
2 试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生育期阶段划分
        2.2.3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含水率的监测
        2.3.2 生长指标测定
        2.3.3 生物量
        2.3.4 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2.3.5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3.6 果实品质及产量指标的测定
        2.3.7 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2.3.8 番茄生产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2.4 数据分析
    2.5 技术路线
3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
    3.1 节水灌溉处理对植株株高的影响
    3.2 对植株茎粗的影响
    3.3 对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
    3.4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3.5 小结与讨论
4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1 节水灌溉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4.1.1 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2 对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4.2 节水灌溉处理对叶片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2.2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5.1 节水灌溉处理对品质的影响
        5.1.1 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5.1.2 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5.1.3 对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糖酸比的影响
    5.2 节水灌溉处理对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 对番茄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5.2.2 不同灌溉处理的灌溉频率、灌溉时间和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5.2.3 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6 不同灌溉处理下番茄生产综合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6.1 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6.1.1 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6.1.2 不同灌溉处理的关联系数
        6.1.3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6.1.4 加入权重的灰关联度分析
    6.2 番茄生产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6.2.1 评价方法与指标的确定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 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6.3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温室滴灌典型作物经济灌水下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温室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1.2.2 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
        1.2.3 温室作物经济灌水下限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观测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1.1 试验区地理及气象概况
        2.1.2 温室大棚设施结构情况
        2.1.3 大棚内土壤理化性质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观测项目及方法
第三章 温室内外环境因子变化动态分析
    3.1 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变化
    3.2 温室内外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3.2.1 温室内累积活动积温与室外累积有效辐射之间的关系
        3.2.2 温室内光合有效辐射与室外太阳辐射之间的关系
        3.2.3 温室内外空气温湿度的相互关系
第四章 温室膜下滴灌典型作物需水量计算和分析
    4.1 土壤含水率动态模拟计算方法
    4.2 典型作物需水分析
        4.2.1 西红柿需水规律分析
        4.2.2 茄子需水规律分析
        4.2.3 黄瓜需水规律分析
第五章 温室膜下滴灌典型作物生长动态分析
    5.1 作物生长模拟
        5.1.1 作物干物质重的模拟
        5.1.2 作物干物质重分配的模拟
    5.2 作物各器官干物质重测试与分析
        5.2.1 作物各器官转化系数的确定
        5.2.2 作物各器官干重随定植天数的变化规律
        5.2.3 作物产量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响应
        5.2.4 作物各器官干物质重分配系数的确定
    5.3 作物生长模型参数率定及检验
    5.4 作物生长模型参数的适用性分析
第六章 温室膜下滴灌典型作物经济灌溉制度模拟优化
    6.1 经济灌溉制度的确定
    6.2 不同灌溉定额下的作物产量和效益分析
    6.3 经济灌水下限的确定及其增产增收效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6)坝上地区农田休耕与水浇地转旱作的生态补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休耕背景
        1.3.2 休耕实施方式
        1.3.3 补贴方式和标准
        1.3.4 退耕还林
        1.3.5 休耕
        1.3.6 转作休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分析方法
    2.4 参数与来源
    2.5 定义与来源
        2.5.1 休耕
        2.5.2 生态补偿
        2.5.3 外部效应
        2.5.4 机会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2.5.5 自耕农、兼业农和租地商
    2.6 说明
第三章 坝上旱作农田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3.1 旱作莜麦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3.1.1 旱作莜麦生产效果分析
        3.1.2 旱作莜麦的生态效果分析
        3.1.3 旱作莜麦的经济效果分析
        3.1.4 旱作莜麦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3.2 旱作亚麻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3.2.1 旱作亚麻的生产效果分析
        3.2.2 旱作亚麻的生态效果分析
        3.2.3 旱地亚麻的经济效果分析
        3.2.4 旱作亚麻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3.3 旱作马铃薯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3.3.1 旱作马铃薯的生产效果分析
        3.3.2 旱作马铃薯的生态效果分析
        3.3.3 旱作马铃薯的经济效果分析
        3.3.4 旱作马铃薯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3.4 旱作甜菜生产效果及休耕补偿分析
        3.4.1 旱作甜菜的生产效果分析
        3.4.2 旱作甜菜的生态效果分析
        3.4.3 旱作甜菜的经济效果分析
        3.4.4 旱作甜菜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3.5 雨养旱地各种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3.5.1 雨养旱地各种作物产量与土壤养分比较
        3.5.2 雨养旱地各种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3.6 讨论
        3.6.1 坝上旱地人工机会成本特征
        3.6.2 坝上旱地土壤养分盈亏与生产收益的关系
        3.6.3 坝上钾肥低效
    3.7 小结
第四章 坝上水浇地生产效果及休耕与旱作的补偿分析
    4.1 水浇地马铃薯生产效果及休耕与旱作补偿分析
        4.1.1 水浇地马铃薯生产效果分析
        4.1.2 水浇地马铃薯的生态效果分析
        4.1.3 水浇地马铃薯的经济效果分析
        4.1.4 水浇地马铃薯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4.1.5 水浇地马铃薯田转作的经济补偿分析
    4.2 水浇地甜菜生产效果及休耕与旱作补偿分析
        4.2.1 甜菜生产效果分析
        4.2.2 水浇地种植甜菜的生态效果分析
        4.2.3 水浇地甜菜的经济效果分析
        4.2.4 水浇地甜菜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4.2.5 水浇地甜菜转旱地马铃薯的转作补贴
    4.3 水浇地西兰花生产效果及休耕与转作补偿分析
        4.3.1 西兰花的生产效果分析
        4.3.2 西兰花的生态效果分析
        4.3.3 西兰花经济效果分析
        4.3.4 西兰花生产田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4.3.5 西兰花转旱地马铃薯转作经济补贴分析
    4.4 水浇地圆白菜生产效果及休耕与转作补偿分析
        4.4.1 圆白菜的生产效果分析
        4.4.2 圆白菜的生态效果分析
        4.4.3 圆白菜经济效果分析
        4.4.4 圆白菜休耕的经济补偿分析
        4.4.5 水浇地圆白菜转作旱地马铃薯经济补贴分析
    4.5 水浇地各种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4.6 讨论
        4.6.1 灌溉水资源生产效果
        4.6.2 坝上滴灌“节水不减水”
        4.6.3 水改旱后的补贴对象
    4.7 小结
第五章 坝上大棚作物生产效果及旱作补偿分析
    5.1 大棚豆角生产效果及旱作补偿分析
        5.1.1 豆角生产效果分析
        5.1.2 豆角生态效果分析
        5.1.3 大棚豆角的经济效果分析
        5.1.4 豆角大棚的旱作经济补偿分析
    5.2 大棚微型薯生产效果及旱作补偿分析
        5.2.1 大棚微型薯生产效果分析
        5.2.2 大棚微型薯的生态效果分析
        5.2.3 大棚微型薯的经济效果分析
        5.2.4 大棚微型薯田旱作的经济补偿分析
        5.2.5 大棚微型薯旱作的经济补贴
    5.3 大棚作物成本与收益比较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坝上农田休耕与转作的综合分析
    6.1 不同类型农田的投入、产出、收益
    6.2 不同类型农田的产量的稳定性分析
    6.3 不同类型农田的补贴对象与数额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坝上水浇地肥力变化
        7.1.2 休耕及转作休耕补贴主体确定
        7.1.3 坝上旱地、水浇地及大棚生产的负外部性分析
        7.1.4 休耕农民的就业保障问题
    7.2 结论
        7.2.1 作物产值与农资投入呈正相关,土壤养分盈亏受作物收益影响
        7.2.2 明确了雨养旱作农田休耕的经济补偿数额
        7.2.3 明确了水浇地转旱作的经济补偿数额
        7.2.4 大棚作物生产既不应休耕也不转作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7)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理论公式
    2.3 试验方法
第三章 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分析
    3.1 黄瓜生长性状分析
    3.2 日光温室环境因子变化
    3.3 根系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3.4 黄瓜作物系数随生长时间变化规律
    3.5 黄瓜需水规律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的实践和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应用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1.1 现代化蔬菜生产形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1.2 传统农业灌溉方式较落后
2 应用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分析
3 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探析
4 膜下滴灌技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5 结语

(9)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蔬菜生长及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番茄和茄子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和茄子株高的影响
        2.1.2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和茄子叶片数的影响
    2.2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和茄子产量及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土壤盐分的影响
3 结论

(10)供肥对不同茬口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滴灌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1.2.2 作物养分吸收特征研究
        1.2.3 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研究
        1.2.4 供肥量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1.2.5 蔬菜滴灌施肥制度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概况
    2.2 供试材料及田间种植模式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测定指标
        2.4.2 计算方法
    2.5 数据统计处理
第3章 滴灌供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3.1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生长的影响
        3.1.1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株高的影响
        3.1.2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茎粗的影响
        3.1.3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叶片数的影响
        3.1.4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叶片扩展速率的影响
    3.2 滴灌供肥对春茬番茄生长的影响
        3.2.1 供肥对春茬番茄株高的影响
        3.2.2 供肥对春茬番茄茎粗的影响
        3.2.3 供肥对春茬番茄叶片数的影响
        3.2.4 供肥对春茬番茄叶片扩展速率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滴灌供肥对番茄产量、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4.1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产量、品质及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4.1.1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产量的影响
        4.1.2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4.1.3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品质的影响
    4.2 滴灌供肥对春茬番茄产量、品质及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4.2.1 供肥对春茬番茄产量的影响
        4.2.2 供肥对春茬番茄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4.2.3 供肥对春茬番茄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4.3.1 滴灌供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4.3.2 滴灌供肥对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4.3.3 滴灌供肥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第5章 滴灌供肥设施番茄干物质生产特征
    5.1 滴灌供肥管理下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生产特征
        5.1.1 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积累数量特征
        5.1.2 秋冬茬番茄干物质阶段积累特征
        5.1.3 秋冬茬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特征
    5.2 滴灌供肥春茬番茄干物质生产特征
        5.2.1 春茬番茄各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积累特征
        5.2.2 春茬番茄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
        5.2.3 春茬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特征
    5.3 讨论与小结
        5.3.1 番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提升
        5.3.2 供肥对番茄干物质生产效应
第6章 滴灌供肥番茄氮磷钾吸收规律
    6.1 滴灌供肥秋冬茬番茄氮磷钾吸收特征
        6.1.1 秋冬茬番茄氮积累特征
        6.1.2 秋冬茬番茄植株磷素积累数量特征
        6.1.3 秋冬茬番茄植株磷素阶段吸收特征
        6.1.4 秋冬茬番茄植株钾素吸收数量特征
        6.1.5 秋冬茬番茄植株钾素阶段吸收特征
    6.2 滴灌供肥春茬番茄氮磷钾吸收特征
        6.2.1 春茬番茄氮积累特征
        6.2.2 春茬番茄磷素积累特征
        6.2.3 春茬番茄钾素积累特征
    6.3 讨论与小结
        6.3.1 番茄氮素吸收规律
        6.3.2 番茄磷素积累规律
        6.3.3 番茄钾素积累规律
        6.3.4 供肥对氮磷钾素吸收的效应
第7章 滴灌供肥番茄养分转运特征
    7.1 滴灌供肥秋冬茬番茄碳氮磷钾分配与转运特征
        7.1.1 秋冬茬番茄植株干物质分配与转运特征
        7.1.2 秋冬茬番茄植株氮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7.1.3 秋冬茬番茄植株磷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7.1.4 秋冬茬番茄植株钾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7.2 滴灌供肥春茬番茄氮磷钾分配与转运特征
        7.2.1 春茬番茄植株干物质分配与转运特征
        7.2.2 春茬番茄植株氮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7.2.3 春茬番茄植株磷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7.2.4 春茬番茄植株钾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7.3 讨论与小结
        7.3.1 番茄碳分配与转运
        7.3.2 番茄全生育期氮磷钾分配特征
        7.3.3 氮磷钾转运与库容建设
        7.3.4 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
第8章 滴灌供肥养分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
    8.1 不同器官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1.1 秋冬茬番茄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1.2 春茬番茄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2 不同生育阶段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2.1 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2.2 氮素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2.3 磷素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2.4 钾素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8.3 讨论与小结
        8.3.1 不同器官养分积累与产量提升
        8.3.2 不同生育阶段养分积累对产量的效应
第9章 结论与创新
    9.1 研究结论
        9.1.1 明确了几个参数的数量化关系
        9.1.2 提高肥料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9.1.3 设施番茄滴灌“水-肥-作物同步”管理制度优化
    9.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9.2.1 特色
        9.2.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润灌施下压力水头对土壤水氮运移及大棚蔬菜生长的影响[D]. 朱羽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D]. 欧阳赞. 宁夏大学, 2021
  • [3]滴灌条件下氮耦合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D]. 李文玲.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4]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D]. 菅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5]温室滴灌典型作物经济灌水下限研究[D]. 王浩. 天津农学院, 2019(07)
  • [6]坝上地区农田休耕与水浇地转旱作的生态补偿分析[D]. 张志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4)
  • [7]设施栽培黄瓜全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D]. 杜秋月. 天津农学院, 2019(07)
  • [8]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技术的实践和应用探究[J]. 訚卫红.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2)
  • [9]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蔬菜生长及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J]. 武晓菲. 山西水利科技, 2018(01)
  • [10]供肥对不同茬口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贾宋楠.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温室蔬菜滴灌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