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和困惑

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和困惑

一、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困惑(论文文献综述)

李天娇[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文中指出心理疏导作为创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获得党中央的关注,并多次显现于党的重要会议报告中。2015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和平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也在会议报告中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和平理性、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重要会议对于心理疏导概念的几次重申,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习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1)”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面临着外部社会环境和学生内部心理变化的双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问题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引发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社会各界也对这一问题给与了高度重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路径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稳步提升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也是任务中的重要目标。因此,笔者试图对心理疏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详细的梳理,进而深入分析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过程中的现状,据此,提出了增强心理疏导应用有效性的对策,完善心理疏导方法体系,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全文除绪论外,主要内容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明确心理疏导概念为切入点,对同类概念进行辨析,为心理疏导的概念界定打下理论基础。归纳心理疏导的特性,阐释心理疏导的原则及作用。第二部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实际应用情况做深入分析,并针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根源。第三部分:针对心理疏导应用过程中现存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苏芳[2](2021)在《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术素养是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高等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深入了解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鲜有研究关注母语环境下外语专业大学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并且存在学术素养内涵相对较窄、情境解读不足、影响因素综合考察欠缺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语言社会化理论与大学生社会化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进行探究,以期进一步丰富拓展学术素养内涵,解读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具体情境,并综合分析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历时18个月(2018年9月-2020年4月),采用民族志式个案研究方法,对国内某大学五位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过程是什么?(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为进一步回答研究问题,本研究收集了多种来源数据,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叙事、实物资料以及研究日志和课堂观察笔记等研究者资料。数据分析运用了情境分析与对比归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以下两个主要发现。首先,外语专业本科新生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具有过程性,经历了准备、实践及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是入学前的学术素养基础,是当前学术素养实践的出发点。实践阶段是当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核心阶段,主要包括茫然摸索、探寻之旅以及丰硕收获三个子阶段。结果阶段是大学生在当前阶段结束时达到的结果,即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该阶段又将成为下一阶段学术素养社会化的起点。因此,学术素养社会化是一个循环向前的发展过程。该过程性体现了具体情境的时空要素变化对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即时间延续与时间延展所带来的具体情境变化是影响学术素养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次,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多种中介资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的社会文化环境资源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所在大学提供的资源,中观的课程和社团资源包括课程资源、师生输入、互动方式及社团活动等,而微观的个体资源主要考查了个人实践网络与能动性。这些中介资源是一个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是将个体与社会辩证统一起来的重要桥梁。其中,能动性是实现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动力源,是特定时空情境下驱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主要力量。本研究丰富拓展了学术素养的内涵,指出学术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品性及社会关系。此外,本研究构建了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为深入理解外语专业大学生学术素养社会化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方面,本研究为高等外语教育领域的外语专业师生深入理解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开展实践研究提供了具体参考。本研究建议高校为学生提供具有丰富学术实践活动、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特评价方式的中介资源,从而为学习者的学术素养社会化创造良好环境。未来研究还可以针对不同研究场域或研究对象展开相关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提出的学术素养社会化模型。

周维[3](2020)在《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广西多所高校的共1429名本科大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被试,主要考察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以及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之间生命价值观的差异,在此之后对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以求为高校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一些合理依据。根据文章的调查分析和探讨,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一是大学生自尊以及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不同群体中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二是大学生自尊水平对大学生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水平、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水平正向预测作用显着,大学生自尊水平对大学生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水平、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水平的负向预测作用显着。最后,文章根据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综合讨论后,从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的角度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求为高校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方法。

刘慧鸿[4](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陈姣[5](2020)在《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安全感作为人最基本的需要,不仅是大学生生存在世和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大学生实现美好生活和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把握大学生安全感现状,探索大学生安全感的提升路径,对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导言部分主要通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本文进行总体介绍。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对美好生活与安全感相关问题的梳理。首先,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和特征,美好生活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获得积极体验的生活,具有人民性、客观性、主观性和发展性。其次,论述了大学生安全感的概念、形成机制和构成要素,大学生安全感是大学生对自身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的一种主观意识和在信任基础上形成的安全的主观体认。大学生安全感来源于大学生安全需要的满足,其构成要素包括身体、物质、心理和精神四个层面。最后,梳理了美好生活视域下提高大学生安全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大学生安全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大学生安全感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普遍认同安全感的重要性,其安全感总体水平中等,且存在显着的群体差异;其中,身体层面的安全感偏低,校园暴力对其有不利影响;物质层面的安全感较高,父母提供的基本经济保障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学校资助体系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心理层面的安全感最低,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安全感最突出的因素;思想层面的安全感较高,但是各种错误思潮具有消极影响,特别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言论在网络领域的滋生和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正文的第三部分是针对大学生安全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网络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协同多方力量,共同提高大学生安全感,帮助大学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喀哈尔·阿比地热木[6](2020)在《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主题与创作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文学走进互联网,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平民化开放视野。回顾网络文学的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引入一些商业化模式之后,一度门可罗雀的文学网站,人气徒增。随之而来,借助于网络而兴起的网络文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但笔者发现,相关科幻、穿越等其他类型网络小说而言,似乎少有研究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以校园题材网络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类型为切入点,并探究其创作特点,以其现有的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研究成果有所补益,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及不足、研究意义和具体研究方法、创新点等情况进行阐述。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初步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定义进行界定,同时校园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第二章:校园题材网络小说主题。主要分为四种类型,本文将立足于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宏观研究之上,从小说文本出发,探索校园题材网络小说在主题描写方面的真实形态。第三章:进而探究其创作特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常常表出现出相似的创作特点,具体分为四种:在反映生活上:具有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在人物塑造上:人物设置更符合读者的理想;在艺术上:用简练的语言予以叙述;在技术层面上:带来了全新的创作体验。第四章:笔者辩证客观的态度,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价值进行了切近校园题材网络小说实践的分析思考。基于以上对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全面分析,笔者尝试对其价值进行重估。第一节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对青年读者的教育价值;第二节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文化价值;第三节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商业化价值;第四节归纳出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不足之处,鉴于此,良性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结语部分指出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性提出校园题材网络小说良性发展的策略。

靳娜[7](2020)在《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异军突起,我国的“互联网+教育”获得了蓬勃的生长空间。在以知识为资本的社会中,知识焦虑成为现代人的一大困扰。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在就业压力与求职竞争双重困扰下,他们的知识焦虑更加严重。这也为非正规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现实条件与成长空间。可以说,在当今知识社会和信息化时代,非正规教育日益成为硕士研究生谋求个人发展的一种普遍性的教育选择。因此,关注硕士生在非正规教育中的表现和收获,是非正规教育发展需要积极关注的重要方面。硕士研究生参加非正规教育看起来门槛低、效率高、能满足多种需要,但它的效果是否尽如人意,有没有自身的问题与困境,值得我们关注和调查。本研究以“学生体验”为切入点,以N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为个案调查对象,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20位硕士生开展质性访谈,搜集关于非正规教育体验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学生所做所想,把缄默知识外显化,让学生模糊的个体体验得到文字化保存,从而能为后来者所知晓,并在文字中获取经验教训,获得成长。访谈的内容主要是:硕士研究生一般会选择哪些形式的非正规教育?选择目的何在?在学习中有哪些想要吐槽或赞扬的地方?对其质量评价如何?自己做了哪些投入与努力?对自己的表现和成效是否满意?借鉴阿斯汀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和学生融入理论,本研究系统呈现了硕士研究生在非正规教育的“选择体验”、“外在环境体验”和“个人投入体验”。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动因包括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前者体现出个体的反思,比如个人兴趣的自省、个人才智的考量、个人身份意识的觉醒;后者反映出外力的驱动,包括同辈群体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影响。非正规教育的选择动机具有个体建构性,体现出秉持工具价值的实用化建构、秉持符号价值的标签化建构、秉持场域价值的连锁化建构。非正规教育的“外在环境体验”体现在学习环境体验和人际环境体验两方面,即包括硬件体验、制度体验、课程体验、学习氛围体验、师生交往体验、同伴交往体验、消费体验;从性质上又分为“好的体验”和“坏的体验”。一是硬件体验,“好的体验”比如:没有桌子的课堂最活跃、学习平台提供优质且一体化的资源、学习软件的灵活性实现了自由自主;“坏的体验”包括:教学场所容量超载影响学习效果、配套设备未体现人文关怀、学习软件检索费劲且推送不当。二是制度体验,访谈到很多“好的体验”,比如:试听制度满足了用户选择的需求、提前学习制度实现了预学习、助教制度为学习提供支持、互动制度促进了学习交流、督促制度提供了学习监管、学业汇报制度促进了直接经验的获得。三是课程质量体验,“好的体验”包括: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好、课程内容针对性强且干货满满;“坏的体验”比如:课程组织节奏太快且互动性弱、讲授安排混乱、课程内容深度不够、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风格难匹配。四是学习氛围体验,“好的体验”是激发出轻松自在的学习状态、彰显了主动参与精神;“坏的体验”主要是应试之风盛行。五是师生交往体验,“好的体验”是聚焦内容有实质性交流、交流中触动情感成为“师者”;“坏的体验”主要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互动。六是同伴交往体验,“好的体验”是同伴交往提供学习支持,“坏的体验”包括无同伴丧失群体归属感、学习群组空有其表有损学习成效。七是消费体验,“好的体验”是参与治理以进行消费评价,“坏的体验”是虚假承诺、捆绑消费、质价不符。非正规教育的“个人投入体验“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管理体验,比如:聚焦学习目标甚至借应试来助力、制定学习规划以增强评估反馈与自我激励、进行学习调节以保持良好的学业情绪、学习观决定外力管理的效力。二是学习困境体验,比如:知识焦虑引发学习方向迷茫困境、模式变更带来学习适应困境、陌生和孤立带来空白领域畏难困境、疲惫和低成就带来学习倦怠困境、平台期停滞导致学习进阶困境、能力欠缺诱发逐渐放弃困境。三是学习坚持体验,比如:计算沉没成本以做出学习坚持决策、强化成就动机来重塑学习坚持品格、增强学习效能感以激活学习坚持、通过内在动机转化来升华学习坚持、借助外部督促来实现学习坚持。为了优化非正规教育的质量,提升学习者体验感,非正规教育产品的质量需要得到提升。一是教育管理部门完善教育监督机制以规范教育运营,二是教育机构完善制度建设以回归教育原点,三是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并加强师生情感联系。同时,非正规教育中的个体也需要改进: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以关注自身的实质性发展,然后是优化学习管理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是坚定学习信念以激活积极情绪。

闫华[8](2020)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文中认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对于伴随网络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而言,每个人都从属于多个现实群体和网络虚拟群体。群体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动力有机体,群体成员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群体以及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归属的各类群体既可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教育者通过发挥群体动力功能,实现群体自我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领域里,教育面对的群体呈现出不同特征,群体动力呈现出不同特点,群体动力的利用策略也因群而异。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里,学生群体由具有丰富知识和信息资源的个体组成,其群体动力能够激发学习动机、促进认知发展并生成群体智慧,而互助协作学习的引入最大程度开发和利用了课堂里学生群体的动力。二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常见的群体动力有凝聚力、驱动力和耗散力。凝聚力是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只要群体发展方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那么群体的凝聚力越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驱动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推动,个体在群体压力的作用下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和外化;耗散力是群体对个体的拒斥,是会分散群体的内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对耗散力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在高校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会推动群体认知趋同、促进群体情绪共鸣以及导致群体行为极化,了解了这些特点,教育者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针对不同阶段的群体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完成心理疏导等工作。除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面对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网络群体,给思政课教学、群体性事件应对以及学生日常管理都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教学互动形成新的群体动力,有助于实现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教育者通过引导网络群体的认知可以降低网络舆情的扩散,通过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可以实现群体性事件的灵活应对;在网络交往技术和社交平台的支持下,网络社群层出不穷并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教育者可以有效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为大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黄莉[9](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钱淑君[10](2019)在《团体沙盘游戏对高一新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沙盘游戏是国际上应用广泛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之一,在个体治疗与团体辅导领域效果良好。当前,研究者越来越关注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针对普通高一新生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设计了团体沙盘游戏方案进行干预。本研究分别招募了 13名实验组被试和13名控制组被试,针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了 8期的“一期一会”团体沙盘游戏干预。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在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前后测数据比较,以及对团体沙盘游戏的过程分析、一名典型个案的变化分析及团体效果评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团体沙盘游戏干预对提高高一新生的应对方式中的问题解决、寻求支持维度及指向问题总分的效果显着;对改善心理健康中的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维度的效果非常显着,对改善心理健康问题总分的效果显着。2.团体沙盘游戏能维护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能促进情绪释放和心性成长,激发内在的治愈力,提升应对力。

二、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困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心理疏导的概念
        2.1.1 心理疏导词义解析
        2.1.2 心理疏导的概念界定
    2.2 心理疏导相关概念的辨析
        2.2.1 心理疏导与心理辅导
        2.2.2 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
        2.2.3 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
    2.3 心理疏导的特点
        2.3.1 共情性
        2.3.2 交互性
        2.3.3 主动性
        2.3.4 保密性
    2.4 心理疏导的原则
        2.4.1 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2.4.2 防治和推广相结合的原则
        2.4.3 理解与尊重相结合的原则
        2.4.4 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原则
    2.5 心理疏导的作用
        2.5.1 有利于排解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促进认知发展
        2.5.2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5.3 为改善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2.5.4 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人格
        2.5.5 有利于帮助高校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调查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问卷的投放
        3.1.3 调研形式与方法
    3.2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
        3.2.1 心理疏导内容增多
        3.2.2 心理疏导方法得到改进
        3.2.3 心理疏导机制逐步建立
    3.3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
        3.3.1 对心理疏导存在认知偏差
        3.3.2 心理疏导方法缺乏针对性
        3.3.3 心理疏导教育载体单一
        3.3.4 心理疏导机制不健全
    3.4 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4.1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理论知识与工作素养有待加强
        3.4.2 心理疏导内容缺乏科学性
        3.4.3 心理疏导环境不成熟
        3.4.4 高校心理疏导载体落伍
        3.4.5 心理疏导机制有待完善
第四章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六位一体”体系
    4.1 整体强化模型的基本思路
    4.2 主体强化策略—提高师资队伍心理疏导能力
        4.2.1 引进与培训并重提升师资队伍相关专业水平
        4.2.2 培养教育者良好的沟通技巧与聆听能力
        4.2.3 重视教育者的内在修养与身心状况的考核
    4.3 内容强化策略—提升心理疏导内容的科学性
        4.3.1 提升心理疏导内容的针对性
        4.3.2 提高心理疏导内容的现实性
    4.4 环境强化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疏导环境
        4.4.1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4.4.2 搭建家校一体的和谐心理疏导氛围
    4.5 方法强化策略—细化心理疏导方法
        4.5.1 导入——心理沟通的三种策略
        4.5.2 中期——心理疏通的方法与要求
        4.5.3 收尾——心理引导的主要步骤与注意事项
    4.6 载体强化策略—实现心理疏导载体的多样化
        4.6.1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线下线上心理疏导双结合
        4.6.2 充分利用校园活动的平台
    4.7 机制强化策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机制
        4.7.1 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4.7.2 建立学生参与机制
        4.7.3 健全师生互动机制
        4.7.4 建构效果评估机制
结语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数据转写与记录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
        2.1.1 学术素养
        2.1.2 学术素养社会化
    2.2 语言社会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
        2.2.1 语言社会化理论
        2.2.2 语言社会化相关研究综述
        2.2.3 学术素养社会化相关研究述评
    2.3 大学生社会化
    2.4 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民族志式个案研究
    3.2 研究场域
        3.2.1 F大学及新生研讨课
        3.2.2 S课程
    3.3 研究参与者
        3.3.1 核心参与者
        3.3.2 非核心参与者
    3.4 研究者角色
    3.5 数据收集
        3.5.1 问卷调查
        3.5.2 课堂观察
        3.5.3 访谈
        3.5.4 叙事
        3.5.5 研究日志
        3.5.6 实物资料
    3.6 数据分析
        3.6.1 数据的整理与归档
        3.6.2 数据深入分析
    3.7 研究的伦理道德及可信度
        3.7.1 伦理道德问题
        3.7.2 研究的可信度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过程
    4.1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一:茫然中摸索前行
        4.1.1 学术阅读:“挫败感”
        4.1.2 口头汇报:“新手”与“老将”
        4.1.3 学术写作:“没有概念”
        4.1.4 小组合作:“担忧与怀疑”
    4.2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二:探索发现
        4.2.1 学术阅读:“有规律可寻”
        4.2.2 口头汇报:“大有名堂”
        4.2.3 学术写作:原来如此
        4.2.4 小组合作:“顺利、高效、融洽”
    4.3 S课内学术实践阶段三:丰硕收获
        4.3.1 学术知识的深化
        4.3.2 学术技能的提升
        4.3.3 情感态度的向好发展
    4.4 S课外学术实践
        4.4.1 专业学习
        4.4.2 社团活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5.1 宏观机构因素
    5.2 中观课程因素
        5.2.1 课程资源
        5.2.2 教师输入与同伴示范
        5.2.3 课堂互动方式
    5.3 微观个体因素
        5.3.1 个人实践网络
        5.3.2 能动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学术素养社会化之互动过程性
        6.1.1 时间延续:过去-现在-未来
        6.1.2 空间延展:家庭-初等教育机构-F大学
        6.1.3 时空交织:学术素养社会化的互动情境性
    6.2 学术素养社会化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6.2.1 影响因素间的交互关系
        6.2.2 能动性
    6.3 学术素养社会化再思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启示及未来展望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学生社会化模型演化
附录二 参与者F大学第一年阅读书单
附录三 问卷调查
附录四 课堂观察笔记(三例)
附录五 访谈题纲(四例)
附录六 知情同意书
附录七 访谈数据报告(节录)
附录八 叙事示例一则
附录九 研究日志二则
附录十 学生专业课第一学年写作节选(二例)
附录十一 学生写作材料节选(五例)
附录十二 第一小组学期论文
附录十三 论文写作反思

(3)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关于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一)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综述
        1. 自尊的含义
        2. 大学生自尊的测量与结构
        3. 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现状
        4.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研究概述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综述
        1. 生命价值观的含义
        2. 生命价值观的测量与结构
        3. 生命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4. 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研究概述
    (三)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主题及假设
        1.研究主题
        2.研究假设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及工具
        1.研究方法
        2.研究工具
    (五)数据统计及分析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自尊的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状况
        2.大学生自尊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状况
        2.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三)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四)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1.大学生自尊与健康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2.大学生自尊与消极困惑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3.大学生自尊与偏执功利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4.大学生自尊与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的回归分析
四、综合讨论
    (一)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讨论
        1.大学生自尊的总体状况讨论
        2.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总体状况讨论
    (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影响讨论
        1. 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性别上的差异讨论
        2.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讨论
        3.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年级上的差异讨论
        4.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讨论
        5.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讨论
        6. 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在家庭经济状况上的差异讨论
    (三)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讨论
五、研究结论
六、对策
    (一)积极宣传自尊自爱精神,挖掘生命的潜能
        1.发挥大众传媒优势,积极传播社会社会正能量
        2.发挥校园平台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
    (二)通过创新自尊教育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1.以入学教育为起点,使学生明确自我概念,学会珍惜生命
        2.在高校课堂贯穿爱的教育,给予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
        3.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提升大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
    (三)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尊水平,感受不一样的生命历程
        1.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
        2.开展围绕学生实际需要的主题活动,从行动中感受自我价值
    (四)降低家庭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学生的健康心态保驾护航
        1.客观认识家庭现实情况,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2.优化家庭教养方式,从根源上净化低自尊体验
    (五)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尊水平,提高生命质量
        1.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提升自尊水平提供有利条件
        2.增强个体的生命责任意识,为树立积极正面的生命价值观奠定基础
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自尊量表
    (二)生命价值观量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评述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美好生活与大学生安全感相关问题梳理
    (一) 美好生活的内涵及特征
        1. 美好生活的内涵
        2. 美好生活的特征
    (二) 大学生安全感的内涵及形成
        1.大学生安全感的内涵
        2. 大学生安全感的形成机制
        3. 大学生安全感的构成要素
    (三) 美好生活视域下提高大学生安全感的应有之义
        1. 美好生活视域下提高大学生安全感的必要性
        2. 美好生活视域下提高大学生安全感的可行性
二、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感的现状与成因
    (一) 研究提出
    (二) 调查概况
    (三) 结果分析
        1. 大学生安全感总体水平中等,不同群体间差异显着
        2. 身体层面的安全感偏低,校园暴力对其有不利影响
        3. 物质层面的安全感最高,学校资助体系有调节作用
        4. 心理层面的安全感最低,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突出
        5. 精神层面的安全感较高,错误社会思潮有消极影响
三、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感的提升路径
    (一) 自我是根本,发挥安全感的主体作用
        1. 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强化基本的安全技能
        2. 重视合理的安全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安全感
    (二) 家庭是基础,提供安全感的持续支持
        1. 提供良好的家庭条件,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2. 营造有爱的家庭氛围,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三) 社会是保障,构成安全感的外在支撑
        1. 强化社会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
        2. 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
    (四) 学校是主导,构建安全感的引导平台
        1. 积极构建“校园安全共同体”
        2. 创建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模式
    (五) 网络是补充,重视安全感的新兴领域
        1. 全方位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环境
        2. 积极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主题与创作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不足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体系
        一、研究思路与文本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概述
    第一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基本定义
    第二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兴起
        一、理论层面
        二、技术层面
        三、文本层面
    第三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时期
        二、成长时期
        三、平稳发展时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主题
    第一节 以日常校园生活为叙述
        一、学习生活与学习动机
        二、情感生活与人际关系
    第二节 青春路上的成长与迷茫
        一、青春与成长
        二、青春与迷茫
    第三节 以男女主爱情为主线
        一、爱情主题的喜剧性开始
        二、爱情主题的悲剧性完结
    第四节 呈现非主流文化现象
        一、校园“非主流”——恋爱文化
        二、校园“非主流”——宿舍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创作特点
    第一节 在反映生活上:具有浓郁的校园生活气息
        一、以追忆的视角回忆旧时校园生活
        二、忠实于校园生活的真实
    第二节 在人物塑造上:人物设置更符合读者的理想
        一、人物性格显出更多丰富性——深层而热烈
        二、深入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细密而遒劲
    第三节 在艺术上:用简练的语言予以叙述
        一、语言构成更为简洁自由与时尚化
        二、叙述语言和人物内心独白相结合
    第四节 在技术层面上:带来了全新的创作体验
        一、扩展了文学创作方式的自由度
        二、提升了交换式文学创作的程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对青年读者的教育价值
        一、对青年读者的正面价值
        二、对青年读者的负面价值
    第二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文化价值
        一、当下文坛新的作品类型上的开扩
        二、阅读形式在博弈中融合
    第三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商业化价值
        一、文学网站的商业化运作
        二、跨媒介商业化潜力
    第四节 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不足之处与良性发展的对策
        一、校园题材网络小说不足之处
        二、校园题材网络小说良性发展的对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读研期间获奖情况

(7)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非正规教育
        二、体验
        三、人文社科类硕士生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学生发展理论研究
        二、非正规教育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及准备
        二、访谈对象的选取
        三、资料的收集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科学性
        一、研究的信度
        二、研究的效度
        三、研究的伦理性
第二章 非正规教育的选择体验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内容选择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动因
        一、个体反思: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内在动因
        二、外力驱动: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外在动因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选择动机的个体建构
        一、工具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实用化建构
        二、符号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标签化建构
        三、场域价值:非正规教育选择的连锁化建构
第三章 非正规教育的外在环境体验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硬件体验
        一、教室布置的体验:没有桌子的课堂很活跃
        二、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优质与一体化的资源
        三、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灵活、自由自主
        四、教室容量的体验:容量超载
        五、配套设备的体验:人文关怀的缺失
        六、学习软件使用的体验:检索费劲,推送不当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制度体验
        一、试听制度的体验:用户选择的需求
        二、提前学习制度的体验:预学习的需求
        三、助教制度的体验:学习支持的需求
        四、互动制度的体验:学习交流的需求
        五、督促制度的体验:学习监管的需求
        六、学业汇报制度的体验:直接经验获得的需求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的课程体验
        一、教师专业素养的体验:学科专业实力强
        二、课程内容的体验:针对性强,重干货
        三、课程组织的体验:节奏快,少互动
        四、教学方式的体验:讲授安排混乱
        五、课程内容的体验:深度不够
        六、课程内容的体验:脱离学生实际
        七、教学风格的体验:难匹配
    第四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氛围体验
        一、学习氛围的体验:轻松自在
        二、学习氛围的体验:主动参与
        三、学习氛围的体验:应试之风盛行
    第五节 非正规教育的师生交往体验
        一、师生交往的内容体验:实质性交流
        二、师生交往的情感体验:亦师亦友
        三、师生交往的实质缺失体验:互动浅
    第六节 非正规教育的同伴交往体验
        一、同伴交往的支持体验:精神慰藉与榜样示范
        二、学习同伴缺失体验:群体归属感缺失
        三、学习群组体验:空有其表
    第七节 非正规教育的消费关系体验
        一、消费的评价体验:参与治理
        二、消费的诱导体验:虚假承诺
        三、消费的过程体验:捆绑销售
        四、消费的质量体验:质价不符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正规教育的个人投入体验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管理体验
        一、学习目标管理体验:应试之策
        二、学习规划体验:重日省
        三、学习调节体验:情绪调整
        四、学习外力管理体验:学习观决定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困境体验
        一、知识焦虑:学习方向迷茫困境
        二、模式变更:学习适应困境
        三、陌生与孤立:空白领域畏难困境
        四、疲惫与低成就:学习倦怠困境
        五、平台期停滞:学习进阶困境
        六、理想与现实:能力失重困境
    第三节 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坚持体验
        一、沉没成本:学习坚持的决策
        二、成就动机者:学习坚持品格的重塑
        三、学习效能感:学习坚持的激活
        四、转化内在动机:学习坚持的升华
        五、外部督促:学习坚持的支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正规教育体验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非正规教育产品的质量优化策略
        一、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监督,规范非正规教育运营
        二、教育机构完善制度建设,回归教育原点
        三、教师优化教学策略,加强师生情感联系
    第二节 非正规教育的个体改进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关注个体的实质性发展
        二、优化学习管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调整学习信念,激活积极情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跨学科研究法
        1.4.2 文献研究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4.4 访谈法
    1.5 理论基础
        1.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5.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5.3 群体动力理论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及其功能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和群体动力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内涵
        2.1.2 群体动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2.2.1 教育功能
        2.2.2 组织和管理功能
        2.2.3 心理行为调节功能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原则
        2.3.1 主动性原则
        2.3.2 方向性原则
        2.3.3 灵活性原则
3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3.1 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3.1.1 课堂里的群体组成
        3.1.2 课堂里的群体动力表现
    3.2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3.2.1 激发学习动机
        3.2.2 促进认知发展
        3.2.3 生成群体智慧
    3.3 课堂教学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3.3.1 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
        3.3.2 构建思政课互助协作学习模式
4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4.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4.1.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分类
        4.1.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
    4.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
        4.2.1 树立规范意识
        4.2.2 促进品德教育的内化和外化
    4.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发挥
        4.3.1 加强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建设
        4.3.2 发挥群体规范的教育优势
        4.3.3 主动利用从众的积极影响
        4.3.4 降低耗散力的消极作用
5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应对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5.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及群体动力
        5.1.1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
        5.1.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形成
    5.2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
        5.2.1 推动群体认知趋同
        5.2.2 促进群体情绪共鸣
        5.2.3 导致群体行为极化
    5.3 群体性事件中群体动力的功能发挥
        5.3.1 事前阶段实施群体预防性心理疏导
        5.3.2 事中阶段实施群体调节性心理疏导
        5.3.3 事后阶段实施群体恢复性心理疏导
6.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体动力功能实现
    6.1 网络群体和群体动力
        6.1.1 网络群体的特征
        6.1.2 网络群体动力的形成
        6.1.3 网络群体动力的表现
    6.2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教育效果
        6.2.1 网络教学互动产生新的群体动力
        6.2.2 处理好网络互动和课堂互动的关系
        6.2.3 网络互动推动实体课堂的深度互动
    6.3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助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6.3.1 网络社群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6.3.2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作用
        6.3.3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型网络社群的构建策略
    6.4 利用网络群体动力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
        6.4.1 转变网络群体为事件预防中的管理主体
        6.4.2 引导网络群体认知以控制网络舆情的扩散
        6.4.3 充分发挥网络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前测问卷
附录B 互助协作学习教学改革后测问卷
附录C 互助协作学习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㈠理论意义
        ㈡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㈠国外研究现状
        ㈡国内研究现状
        ㈢研究成果评析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㈠研究思路
        ㈡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㈠可能的创新点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六、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二、新媒体环境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一、问卷编制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10)团体沙盘游戏对高一新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沙盘游戏的综述
        1.1.1 沙盘游戏的概念
        1.1.2 沙盘游戏的形成和发展
        1.1.3 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
        1.1.4 团体沙盘游戏
    1.2 应对方式的综述
        1.2.1 应对及应对方式的概念界定
        1.2.2 应对方式的分类及测量
        1.2.3 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
    1.3 心理健康的综述
        1.3.1 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标准
        1.3.2 心理健康的测量
    1.4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5 问题提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被试
        2.3.2 研究工具
        2.3.3 研究程序
        2.3.4 团体沙盘游戏的设置和操作
        2.3.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量化研究结果分析
        3.1.1 实验组与控制组在沙盘干预前的测量分数比较
        3.1.2 实验组与控制组在沙盘干预后的测量分数差值比较
    3.2 质性研究结果分析
        3.2.1 质性研究的分析思路
        3.2.2 团体沙盘游戏的过程及分析
        3.2.3 典型个案的变化分析
        3.2.4 团体效果评估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团体沙盘游戏活动招募海报
    附录3: 团体沙盘游戏活动知情同意书及契约书
后记

四、大学生常见的压力与困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研究[D]. 李天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新生学术素养社会化研究[D]. 苏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大学生自尊与生命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 周维.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感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 陈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校园题材网络小说的主题与创作特点研究[D]. 喀哈尔·阿比地热木. 喀什大学, 2020(07)
  • [7]硕士研究生非正规教育的体验研究 ——基于N校文科硕士生的访谈[D]. 靳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动力功能研究[D]. 闫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10]团体沙盘游戏对高一新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 钱淑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和困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