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石质干旱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豫北石质干旱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一、豫北石质干旱地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翾[1](2021)在《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与枯落物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肥力高低可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凋落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解作用将所积累的营养元素释放到土壤当中,再次被植物吸收,植物根系所吸收的大部分养分(N、P、K矿质元素等)都来源于枯落物。上高台林场地处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端,作为生物多样性直接受人为干扰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如何通过人为手段促进植被恢复与发展对增加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的方法,对上高台林场乔、灌、草7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和枯落物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为上高台林场有效评价和利用土地、科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乔木群落,落叶松群落和白桦群落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83.19g/kg、4.04g/kg、0.91g/kg、27.32g/kg和77.26g/kg、3.46g/kg、6.73g/kg、23.66g/kg,均表现为落叶松群落>白桦群落。速效养分平均含量为分别为20.06mg/kg、4.75mg/kg、246.32mg/kg和23.67mg/kg、20mg/kg、273.67mg/kg,均表现为白桦群落>落叶松群落。p H值落叶松群落为6.4,白桦群落为6.9;灌木群落,虎榛子群落和柄扁桃群落有机质、全氮、全磷以及速效氮平均含量分别为43.6g/kg、2.23g/kg、0.89g/kg、17.53mg/kg和32.69g/kg、2.13g/kg、24.02g/kg、14.34mg/kg,表现为虎榛子群落>柄扁桃群落。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2.7g/kg、4.57mg/kg、162.5mg/kg和24.02g/kg、6.43mg/kg、198.05mg/kg,则表现为柄扁桃群落>虎榛子群落。p H值虎榛子群落为7.6,柄扁桃群落为8;草本群落,保护性草地群落、放牧草地群落、石质阳坡草地群落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78.52g/kg和4.37g/kg、67.33g/kg和3.26g/kg、63.41g/kg和3.23g/kg,均表现为保护性草地群落>放牧草地群落>石质阳坡草地群落,全磷平均含量分别为0.8g/kg、0.93g/kg、0.98g/kg,表现为石质阳坡草地群落>放牧草地群落>保护性草地群落,全钾、速效氮、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6.39g/kg、14.34mg/kg、211.64mg/kg;25.42g/kg、13.37mg/kg、164.63mg/kg;33.77g/kg、15.66mg/kg、305.51mg/kg,表现为石质阳坡草地群落>保护性草地群落>放牧草地群落,速效磷含量和p H值保护性草地群落和放牧草地群落基本相同,分别为3.6mg/kg、6.8和3.63mg/kg、6.8,石质阳坡草地群落速效磷和p H值大,为5.4mg/kg、7.4。(2)7种典型植物群落综合养分质量指数的范围为0.203-0.361,具体排序结果为:白桦群落>落叶松群落>保护性草地群落>石质阳坡草地群落>放牧草地群落>虎榛子灌木群落>柄扁桃灌木群落。(3)7种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现存量范围为0.69t/hm2—43.3t/hm2,具体排序结果为:落叶松群落>保护性草地群落>白桦群落>放牧草地群落>石质阳坡草地群落>柄扁桃群落>虎榛子群落。

李晓玲[2](2020)在《淮北石质山场森林生态网络多目标经营的探索》文中提出本文以培养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多功能近自然经营为主要技术途径,大力营造混交林,优先发展乡土树种和珍贵高价值树种,持续开展人工纯林的近自然化改造,快速提高森林的数量、质量和生长活力。遵循生态学原理,以生态保护为中心,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土壤发育等。依托"一湖、一路、两村"自然资源,努力构建"山水相依、村路相通、风景秀美"的多功能森林。

张广欣[3](2020)在《林农复合下三倍体毛白杨幼林细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关于杨树根系的研究大部分在根系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和土壤资源之间的关系上,有关毛白杨幼林间作下根系空间分布的研究比较少。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栽植密度2m×3m和3m×4m两个处理,副区设置毛白杨+花生+菠菜、毛白杨+花生、毛白杨单作常规抚育三种处理。通过对2a毛白杨不同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胸径和树高生长情况以及细根空间分布的研究,了解细根的分布特征,探究不同处理下毛白杨地上部分生长量以及细根的空间分布特点、差异以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栽植密度因素对造林两年后毛白杨树高产生显着影响(P<0.05),2m×3m的栽植密度下,毛白杨的树高达到6.41m,显着高于3m×4m下的5.68m。(2)毛白杨+花生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的细根根重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达到最大值,分别比毛白杨单作显着提升了60.20%和80.20%。3m×4m栽植密度和毛白杨+花生+菠菜间作模式组合下,毛白杨的细根比根长达到了最大值,为2513.068 cm/g,显着高于其他5个组合。(3)毛白杨+花生+菠菜、毛白杨+花生两种间作模式的细根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比根长、根表面积密度在土层深度0~40cm范围内占比比毛白杨单作小,在40~80cm范围内的占比比毛白杨单作大,表明间作农作物会使毛白杨的细根产生下移的趋势。(4)垂直方向上,毛白杨细根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20cm深的浅土层范围内最大。水平方向上,毛白杨细根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距离树干水平距离最近的0~30cm范围内最大。两种栽植密度下细根的形态指标在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别,2m×3m的栽植密度下,细根的根重密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比值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3m×4m的栽植密度下则是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王志印,曹建生[4](2019)在《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植树造林是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措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气候干旱、灾害频发,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得区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导致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形成大片岩石裸露地,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此区域生态恢复的关键。本文就目前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包括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讨论了不同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指出树种多样化、合理调控树种水分利用是土石山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对土壤肥力、水分、地形及地带性差异对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水文、水土保持、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效应的讨论,发现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了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与提升。同时发现土石山区内植被变化的地形效应研究相对缺乏,土壤养分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也还未明确。最后针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存在的树种选择不合理、研究时间尺度较短及数据资料有限、植被恢复经济效益研究不足等问题,提出筛选优良乡土树种搭配种植、建立植被演替长期定位监测网络、进行植被恢复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明确植被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是下一步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工作中应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李彦鹏[5](2019)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高速公路被喻为“束缚地球的一张网”,在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这张网越织越密,而且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高填深挖形成了大量的受损边坡界面,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景观生态安全形成了巨大威胁。由于边坡立地条件的特殊性,尽管高速公路管养体系愈加完善,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影响着高速公路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如何让边坡实现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效益的提升离不开边坡景观设计的优化,生态效益的改善离不开边坡植物的合理选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与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相关文献的研阅,明确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景观设计的方向与重点,进而结合《河南省路域景观绿地资源整合提升和生态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及景观优化设计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十大生态类型区共计282处边坡样地的边坡类型、护坡类型、边坡坡向、坡度、植物种类、盖度、生长型等进行调研分析,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共计202种或变种,分属于64个科、171个属。出现频率较高的植物种有: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楝树(Melia azedarach)、榆树(Ulmus pumil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牡荆(Vitex negundo)、高羊茅(Festuca elata)、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等。(2)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调查边坡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筛选出各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下边坡优势植物配置形式。(3)根据各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边坡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针对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做出榆树-紫荆+牡荆-虎耳草+白头翁+太行菊(阳坡)、栾树-河南海棠+木槿-艾草+高羊茅(阴坡)等80种植物景观配置方案。本文在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调研及河南省植物资源整理的基础上,力求为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选择更多的适生植物,并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高速公路后期养护或新设计的人工群落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全省高速公路的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李康[6](2019)在《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与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今年随着国内经济脚步的逐步放缓,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加强经济建设向绿色环保发展转移,而由于前期粗旷式经济发展对环境安全造成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工农纠纷等社会矛盾已经严重的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乃至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尤其是资源型城市,如何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以较小的经济代价,减少资源开采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已成为城市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实地考查、调查咨询、理论分析等手段,分析研究采煤沉陷地生态演变特征,并进行人工湿地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湿地生境修复关键技术、植物修复、景观构建技术研究,并利用研究成果进行了人工湿地集成示范区建设。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淮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覆岩分布与岩性特征、60年的开采方法与技术发展,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长期观测相结合,研究获得了高潜水位矿区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规律。2)对淮北矿区煤炭资源区域性开采及采空区进行了区域性开采及稳定性分析,并结合淮北市自然生态与采煤沉陷生态资源特点,对城市外围自然生态建设与中部采煤沉陷生态绿心建设进行了协调规划。3)完善了沉陷区景观构建、湖岸观赏生态区建设及植被护岸技术,有针对性的对淮北矿区潜水位高、开采沉陷积水面积大等问题,进行了景观格局布置与植被筛选,并进行了采煤沉陷区人工湿地典型景观示范区建设。4)针对自然山体土层薄、植被稀疏、矿山开采裸露等生态问题,进行了山体土壤与植被破坏特征分析,研究了石质山体裸露区修整、基质改良、栽植树种选择等裸露山体植被综合修复技术,并进行了工程示范应用。图50幅;表12个;参45篇。

赵辉[7](2018)在《太行山南麓次生林树种组成特征及环境解释》文中研究指明太行山南段的植被提供了当地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古至今开发历史悠久,长期采伐使太行山森林覆盖率降到1950s的不足5%,与中段和北段相比,太行山南段尤其是低山丘陵区的植被受到人类的破坏更加严重。本研究以长期自然恢复后的豫西北太行山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 104个不同地形、土壤特征条件下20×20 m样方,采集到树种组成和13个环境变量数据。基于R和ArcGIS平台,使用空间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PCA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整体地形特征和次生林生境特征;采用Ward’s最小聚类和基于Hellinger转化的tb-PCA方法,分析了次生林的树种组成特征和潜在环境梯度;采用DCA、CCA定量分析了树种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一步基于前向选择和VIF评价建立了 PCCA模型,结合TWINSPAN分类结果,使用蒙特卡洛置换方法检验了 PCCA结果的显着性,分析了影响次生林群落的主要生态梯度,探讨了主要树种的适宜生境,明确了影响树种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提出了太行山南麓生境特征的近自然群落构建模式,为南麓植被重建与保护、促进当地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次生林样方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pH值的变异程度较低(CV值<15%),而土壤碎石含量和有机C含量的变异程度最高(CV值>60%);部分环境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环境数据的PCA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轴对总方差的解释量是55.23%;各变量对生境异质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海拔、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土壤全N含量、坡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C含量,其中8个环境变量对生境异质性贡献率大于全部13个变量的平均贡献率。13环境变量按相关关系可分为3组:第1组变量土壤有机C、孔隙度、含水量和全N含量4个变量之间表现出了很强的正向关系,表征了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梯度;第2组是土壤pH、坡位、电导率和坡度,与坡向、土壤碎石体积百分比呈负向关系,代表了一部分地形和土壤信息;第3组是特征向量最长变量是海拔,与土壤厚度相关关系较强,海拔越高、土层越深,同时土壤含水量、养分含量有所增加。(2)42个树种对于群落组成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其中5个树种对群落类型影响超过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野皂荚、栓皮栎、黄栌、橿子栎、栾树,其分布影响着样方的树种组成差异。对群落影响较大的树种可归为3组:第1组栾树和栓皮栎;第二组是黄栌、橿子栎,以两个树种为优势种的群落中其他树种的丰富度和重要值均偏低,表现为群落乔木层中黄栌或橿子栎占据绝对优势;第3组是小叶白蜡、野皂荚。(3)结合PCA排序结果与Ward’s最小聚类结果分析群落的潜在环境梯度,,当聚类簇值设为4时,可以清晰判读104个样方类型沿两个潜在环境梯度的分布差异。组1与组2沿海拔梯度(PC2)从低到高分布,组1分布在低海拔、薄土层的区域,生境特征为土壤碎石含量多,孔隙度小水分含量少,有机C、全N等营养物质匮乏;组2分布在中、高海拔且土层较厚的区域,生境特征碎石含量少、水分含量多、土质疏松、营养物质丰富;组3与组4沿土壤养分梯度(PC1)分布,组3分布在土壤容重大,空隙、水分、有机C和全N含量较少的区域,生境特征表现为坡度大、土壤呈碱性,可溶性盐类物质较多,样方多位于中下坡位;组4分布在空隙、水分、有机C和全N含量较多的区域,环境特征表现为坡度小、土壤呈酸性,土壤含可溶性盐类物质少。(4)TWINSPAN将104个样方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分别是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檟子栎 Quercus baronii林,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栾树Koelreuteria paiculata林、元宝槭 Acer mono 林和黄栌 Cotinus coggygra-橿子栎 Quercus baronii林。根据各类型所含样方的调查情况,描述了4种类型的树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生境特征。(5)根据DCA分析结果,最大轴长=7.6529>4,研究区树种数据的响应模型为单峰曲线,直接梯度分析可以采用CCA方法。CCA分析结果显示,13个环境变量联合解释了群落变异总方差的56.95%,说明次生林树种组成与地形特征和土壤属性关系密切。经过前向选择筛选出显着的解释变量6个,从大到小依次为海拔、土壤全N、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坡度和土壤碎石含量,消除了环境变量的共线性,提高了模型显着性。其中海拔对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由土壤全N含量代表的养分梯度,和土壤水分差异。在太行山南麓环境变量的影响效果与北段相似,与中段差异较大。海拔、养分和水分梯度的空间差异是影响研究区天然次生森林树种组成和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通过限制人为干扰,形成了二级驱动,间接地影响了树种和群落的分布。(4)结合PCCA与TWINSPPAN结果分析,4种次生林群落类型分为2对,分别沿两个生态梯度分布。第1个梯度代表了海拔和土壤养分梯度的变化,位于梯度两端的类型1和类型4对土壤养分和海拔差异有明显的偏好。类型4多分布在海拔较高、土壤肥沃的中山区,其优势种是元宝槭;类型1的优势种是野皂荚和橿子栎,多分布在低海拔、土壤贫瘠的低山区和丘陵区生长繁殖。在当地植被恢复工程中,这两个树种是很好的建群种。第2个生态梯度与土壤pH值、含水量和碎石含量密切相关,代表了土壤酸碱性和水分梯度。位于第2个生态梯度两端的是类型2和类型3,其中类型2的优势种是栓皮栎和栾树,生长在坡度较大、排水良好的坡地,能忍受pH值更高的碱性土壤和较干旱的环境;黄栌和橿子栎是类型3的优势种,适宜在水分条件好、碎石含量少的酸性土壤中生长。(5)根据树种生境选择偏好与群落生态梯度研究结果,结合研究区天然次生林群落及其生境特征,提出了适宜太行山南段低山丘陵区生境特征的近自然群落恢复模式。

王秉放[8](2014)在《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文中提出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渭北黄土高原立地条件较好的宜林地已基本实现了绿化,剩余的荒山荒地多是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困难立地。本文在分析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类型及其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本地区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做了系统阐述,以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

胡中升[9](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提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董新明,张亚宁,李生红[10](2013)在《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技术》文中研究说明对贺兰山东麓3种主要立地类型,针对性地推荐了主要的造林树种,描述了具体的造林技术及管护方法,以期为干旱荒漠区造林提供技术参考。

二、豫北石质干旱地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豫北石质干旱地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与枯落物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研究现状
        1.2.2 凋落物特征研究现状
        1.2.3 大青山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土壤
    2.5 植物资源
    2.6 森林资源现状
    2.7 大青山地区植物水平带和垂直带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p H值特征
        3.1.2 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特征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土壤样品采集
        3.2.3 枯落物取样与计算
    3.3 实验室测定、计算与数据处理
        3.3.1 土壤样品测定
        3.3.2 数据计算
        3.3.3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p H值特征
        4.1.1 上高台林场乔木群落土壤养分及p H值特征
        4.1.2 上高台林场灌木群落土壤养分及p H值特征
        4.1.3 上高台林场草本群落土壤养分及p H值特征分析
        4.1.4 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养分综合分析
    4.2 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现存量分析
        4.2.1 上高台林场乔木群落枯落物现存量分析
        4.2.2 上高台林场灌木群落枯落物现存量分析
        4.2.3 上高台林场草地群落枯落物现存量分析
        4.2.4 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现存量综合评价
5 讨论
    5.1 不同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及p H值的影响
    5.2 不同植物群落凋落物现存量差异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淮北石质山场森林生态网络多目标经营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淮北石质山经营基本情况概述
2 石质山场森林多目标经营
    2.1 森林多目标经营类型
        2.1.1 常绿(石楠等)—阔叶(紫薇、青檀等)—其它速阔(黄栌等)混交经营类型
        2.1.2 常绿(石楠等)—彩叶树种(红栌、黄栌等)—山杏等景观+水源涵养林经营类型
        2.1.3 石质山生态脆弱带强化经营型
        2.1.4 常绿(女贞、石楠等)—阔叶混交林提质增效经营型
        2.1.5 花带经营型
        2.1.6 绿色家园建设型
    2.2 造林树种选择要求
    2.3 造林树种的确定
3 森林多目标经营措施
    3.1 石质山场多目标经营创新措施
        3.1.1 创新造林方式
        3.1.2 创新造林标准
        3.1.3 创新服务模式
        3.1.4 创新管护体制
    3.2 石质山场多目标经营技术措施
        3.2.1 保持水土的整地技术
        3.2.1. 1 鱼鳞坑整地法
        3.2.1. 2 大穴整地法
        3.2.1. 3 带状整地法
        3.2.1. 4 短水平条状整地
        3.2.2 石质山地土壤培肥技术
        3.2.2. 1 土壤培肥的主要途径
        3.2.2. 2 困难立地条件下的土壤培肥
        3.2.2. 3 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培肥措施
        3.2.3 科学合理的造林技术
4 石质山场多目标经营成效
5 结论

(3)林农复合下三倍体毛白杨幼林细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林农复合研究概况
    2.2 根系研究进展
    2.3 杨树的根系研究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材料与方法
    4.1 研究地概况
    4.2 研究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样品采集
        4.2.3 细根处理
        4.2.4 数据处理
5 结果和分析
    5.1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对毛白杨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
    5.2 不同密度和间作下毛白杨单株细根形态特征
    5.3 不同间作模式对毛白杨同层根系分布的影响
        5.3.1 根重密度的分布比较
        5.3.2 根长密度的分布比较
        5.3.3 比根长的分布比较
        5.3.4 根表面积密度的分布比较
    5.4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根重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5.4.1 水平方向上
        5.4.2 垂直方向上
    5.5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根长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5.5.1 水平方向上
        5.5.2 垂直方向上
    5.6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比根长空间分布特征
        5.6.1 水平方向上
        5.6.2 垂直方向上
    5.7 栽植密度和间作模式下毛白杨细根表面积密度空间分布特征
        5.7.1 水平方向上
        5.7.2 垂直方向上
6 讨论
    6.1 不同处理下毛白杨单株细根形态指标的研究
    6.2 不同间作模式对毛白杨同层细根的影响
    6.3 毛白杨细根的空间特征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4)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土石山区植被恢复中植被配置模式及造林技术的选择
    1.1 植物种选择
    1.2 植被类型的选择
    1.3 植被营造技术
2 土石山区影响植被恢复的环境因子
    2.1 土壤肥力
    2.2 土壤水分
    2.3 地形
    2.4 地带性差异
3 土石山区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
    3.1 植被恢复的水文效应
    3.2 植被恢复的水土保持效应
    3.3 植被恢复的土壤环境效应
    3.4 植被恢复的生物多样性效应
4 展望

(5)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课题相关研究进展
        1.3.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研究
        1.3.2 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查阅
        1.5.2 实地调查研究
        1.5.3 调研数据分析
        1.5.4 案例分析与归纳总结
    1.6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阐释
    2.1 高速公路边坡
    2.2 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
    2.3 植物生态学理论
    2.4 生态护坡理论
    2.5 景观美学理论
    2.6 动态视觉理论
    2.7 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 相关案例研究与分析
    3.1 昌樟高速公路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分析
        3.1.3 借鉴与反思
    3.2 郑少高速公路
        3.2.1 项目概况
        3.2.2 项目分析
        3.2.3 借鉴与反思
    3.3 郑尧高速公路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分析
        3.3.3 借鉴与反思
    3.4 连徐高速公路
        3.4.1 项目概况
        3.4.2 项目分析
        3.4.3 借鉴与反思
4 研究区概况
    4.1 河南省自然环境简述
        4.1.1 地理区位
        4.1.2 气候状况
        4.1.3 地貌环境
        4.1.4 土壤条件
        4.1.5 植被情况
    4.2 河南省高速公路基本概况
    4.3 河南省高速公路生态类型区区划
    4.4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类型划分
5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调查概述
    5.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科属分布分析
    5.3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景观状况分析
6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
    6.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6.2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6.3 模糊综合评价
    6.4 综合评价结果
7 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
    7.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思路及原则
        7.1.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思路
        7.1.2 高速公路边坡植物选择依据
        7.1.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设计原则
    7.2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活型设计
    7.3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景观优化设计
        7.3.1 太行山生态类型区
        7.3.2 黄海平原生态类型区
        7.3.3 黄淮平原生态类型区
        7.3.4 淮北平原生态类型区
        7.3.5 大别山北坡生态类型区
        7.3.6 桐柏山生态类型区
        7.3.7 南阳盆地生态类型区
        7.3.8 伏牛山南坡生态类型区
        7.3.9 伏牛山北坡生态类型区
        7.3.10 黄土沟壑生态类型区
8 结论及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ABSTRACT

(6)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与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区位条件
    2.2 资源状况
    2.3 气候条件
    2.4 水文地质
    2.5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资源型城市生态规划区煤炭开采与沉陷特征研究
    3.1 城市规划区煤矿资源分布及开采特点
    3.2 煤层埋藏与覆岩特征
        3.2.1 区域地层
        3.2.2 可采煤层覆岩特征
    3.3 采煤沉陷时空规律研究
        3.3.1 主采煤层顶板岩体强度特征
        3.3.2 采煤沉陷地表变形与残余变形时空规律研究
    3.4 采煤沉陷特征分析
        3.4.1 煤炭区域性开采引起的主要问题
        3.4.2 采煤沉陷区分布情况
        3.4.3 采煤沉陷区治理情况
第4章 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与煤炭开采协调规划技术
    4.1 背景及资源分析
        4.1.1 城市生态背景分析
        4.1.2 淮北市生态资源分析
    4.2 煤炭区域性开采及稳定性研究
        4.2.1 城市规划区内煤炭资源区域性开采分析
        4.2.2 基于规模性利用的采煤沉陷地区域稳定性评价
    4.3 资源型城市山水资源协调利用的生态规划技术研究
        4.3.1 城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
        4.3.2 城市生态景观山水协调分区规划
第5章 采煤沉陷区人工湿地生境与植被景观构建技术
    5.1 背景及资源分析
        5.1.1 城市生态背景分析
        5.1.2 采煤沉陷人工湿地水域构建技术
        5.1.3 采煤沉陷人工湿地陆域构建技术
    5.2 采煤沉陷区人工湿地典型景观构建
        5.2.1 南湖景观典型构建
        5.2.2 东湖景观典型构建
第6章 裸露山体植被构建技术
    6.1 山体植被破坏分析
    6.2 石质裸山植被修复措施
        6.2.1 植被修复原则
        6.2.2 修复措施
        6.2.3 修复技术要求
        6.2.4 保障及附属设施
    6.3 裸露山体植被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太行山南麓次生林树种组成特征及环境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进展
        1.3.1 梯度分析研究进展
        1.3.2 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4 太行山区植被生态的研究现状
    1.5 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气候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2 地质、地貌、土壤与水文
        2.2.1 地质
        2.2.2 地貌
        2.2.3 土壤
        2.2.4 水文
    2.3 野生动植物资源与社会概况
        2.3.1 野生动植物资源
        2.3.2 植被特征
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意义
    3.3 技术路线
    3.4 创新点
4. 研究区生境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
        4.1.2 样地调查与土壤分析
        4.1.3 数据预处理
        4.1.4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研究区地形特征分析
        4.2.2 样地生境特征描述性统计
        4.2.3 环境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4.2.4 环境数据的PCA分析
        4.2.5 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相关程度的显着性检验
    4.3 小结
5.次生林树种组成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乔木层树种调查
        5.1.2 树种数据预处理
        5.1.3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b-PCA结果分析
        5.2.2 树种组成对群落异质性的贡献分析
        5.2.3 Ward's最小方差聚类结果结合PCA排序
    5.3 讨论
        5.3.1 树种组成对群落异质性的影响
        5.3.2 次生林树种组成特征
        5.3.3 树种组成与土壤、地形因子的潜在关系
    5.4 小结
6. 树种组成与环境的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野外调查与土壤分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群落分类结果
        6.2.2 DCA和CCA结果分析
        6.2.3 前向选则与简约CCA分析
    6.3 讨论
        6.3.1 群落的生态偏好与生态梯度
        6.3.2 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影响
    6.4 近自然群落构建模式
    6.5 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7.2.1 注重生态恢复整体性与自然性
        7.2.2 考量当地生境与树种组成特征
附录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获得成果目录

(8)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渭北黄土高原造林困难立地类型
    1.1 干旱阳坡立地类型
    1.2 石质山地立地类型
    1.3 山脊、峡谷风口立地类型
2 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造林作业设计形式化
    2.2 造林树种选择不当
    2.3 先进的造林技术应用率低
3 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
    3.1 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3.2 选用容器壮苗造林, 严防苗木失水
    3.3 推广蓄水保墒整地方法
        3.3.1 翼状鱼鳞坑整地
        3.3.2 燕翅形整地
        3.3.3 沟槽坑穴整地
        3.3.4 二次整地
        3.3.5 客土整地
    3.4 推广抗旱造林技术
4 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模式
    4.1 干旱阳坡造林模式
    4.2 石质山地造林模式
    4.3 山脊、峡谷风口造林模式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二、黄委会的成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一、组织沿革
        二、机构设置
        三、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第三节 内部管理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二、人事管理
        三、财务管理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三、严密黄河防汛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一、筑堤坝阻敌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三、花园口合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沙土质洪积扇立地造林
2 灰钙土洪积扇立地造林
3 山洪侵蚀沟壑立地造林
4 造林后抚育管理

四、豫北石质干旱地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上高台林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与枯落物特征分析[D]. 吴昊翾.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2]淮北石质山场森林生态网络多目标经营的探索[J]. 李晓玲. 农业与技术, 2020(13)
  • [3]林农复合下三倍体毛白杨幼林细根分布特征研究[D]. 张广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中国北方土石山区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王志印,曹建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9)
  • [5]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适生植物调查及景观优化设计[D]. 李彦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规划与人工湿地构建技术研究及应用[D]. 李康.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太行山南麓次生林树种组成特征及环境解释[D]. 赵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8]渭北黄土高原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措施[J]. 王秉放. 防护林科技, 2014(05)
  •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不同立地类型造林技术[J]. 董新明,张亚宁,李生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7)

标签:;  ;  ;  ;  ;  

豫北石质干旱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