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演讲 - 中国文化与教育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演讲 - 中国文化与教育

一、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谈——中国文化与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朱芬[1](2021)在《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造就人类社会发展与福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背离问题。面对科技发展的双重效应,科技哲学领域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溯源和追问。对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文精神反思亦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以萨顿、斯诺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就深刻意识到,科学危机的本质在于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消除其社会根源的现实出路在于给科学一种“向善”的导引和约束。而这一点不可能由科学自身来完成,需要充分发挥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功能。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有助于揭示科学的人文蕴含和人性意义,增强研究者对人文学科的价值认同,加深和促进包括科研人员在内的普通大众对科学“增进人类福祉”这一崇高使命的理解。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已发展成为科技大国,但国家和人民对于有家国情怀、有温度、顶天立地的科学家的需求没有变化。特别是在当下,随着科技向善、人是目的等主流价值观在各种组织的兴起,科学家人文精神研究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与使命。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对比分析等质性和量化手段,以420位杰出科学家传记和127位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的访谈为分析素材,基于科学家内部视角窥探和提炼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作用,力图揭示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丰盈影响因素,打破公众对科学家单一的刻板印象,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多元路径参考。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简要分析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呈现和描述当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的精神面貌及国内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背景,指出研究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既是一种时代需求,也有其现实必要性。其次,对与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并基于国际上代表性学术观点,将科学家人文精神界定为认识层面的人文学科素养、态度层面的科学道德良知和价值层面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第三,对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深厚的人文艺术修养、纯粹的求知和探索动机以及促进人类福祉的普世情怀。同时研究还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拓宽认知边界、启迪灵性思维、净化创造心境以及唤醒道德良知等方面的积极影响。第四,在文化和时代语境的双重考量下,进一步挖掘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执着不懈的求索精神、团结合作的协同精神以及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并进一步从动力推进、道德约束、境界提升和价值导引四个方面探析了其内在机制。第五,重新思考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基于两次实证分析结果,研究从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科学社会功能中的人性、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的基本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在丰富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无用”之用。同时,基于科学家人文精神作用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以及人文与科学在本体论和方法论上的差异,分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促进科技创新的有限性。并探讨了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家应当如何在追求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之间保持平衡和张力。最后,通过辩证分析涵养中国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现实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研究的创新在于通过综合实证分析和理论思辨方法,从具体微观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提炼并剖析了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价值。研究的核心结论是: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在丰盈科学家文化精神追求的同时,帮助科学家跳出旧有范式制约、辩证把握科学的本质规定,从而引导和启发科学家从负责任角度为人类活动提出睿智而中肯的建议。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深远的影响,它使科学家在更高的层次上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上位思考也直接关系着科学发现与创造的能力。同时研究也指出应恰如其分地认识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有限性。只有充分认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促进人类福祉上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科技与社会的实质进步与发展。

朱安远[2](2019)在《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下)》文中研究表明颇具中国特色的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科举制始于隋唐而止于清末,历经约1300年,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主要是官吏)的一种方法。科举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且影响深远,科举制培育了中国人浓郁的考试文化。状元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状元情结就极为浓厚,致使国人对状元形成了崇拜心理,状元也就成为人们时常谈论的热门话题。梳理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搜集整理了历代状元情况统计概况并澄清了有关状元方面的若干史实。

罗发龙[3](2018)在《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今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需要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原始创新的能力和拥有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数量。高校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中国高等教育虽然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有大批在学术科技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华人学者。如何利用美国华人学者推动中国高校的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是本论文探讨的主题。本文基于详实的资料、准确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重点分析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梳理了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历史发展、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以及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互动情况;接着分析了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以及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再次从美国、中国、个人三个层面总结了影响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原因及回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原因;最后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梳理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我国利用海外华人智力资源的政策建议,建构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框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美国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华人学者,高端人才的数量甚至超过大陆本土,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智力资源。(2)美国华人学者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制度变革上充当破局者,在科学研究上担任急先锋。有些华人学者回国直接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具体实践,有些华人学者则在美国通过科研合作、短期授课、参加学术会议、作为项目评审专家等方式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3)美国华人学者的回国受到美国、中国以及个人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是否回国的核心问题在于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是否能实现。虽然中国的科教和生活环境在改进。但相比之下,美国依然是大多数华人学者实现科研理想和满足家庭需求的地方。华人的爱国主义也并非只有通过回国来体现。(4)随着中国科教环境的改善以及科技实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华人学者回国,但是回归中国的华人学者数量仍然较少,顶尖华人学者回国人数更加少,回归的华人学者也以兼职为主并保留了在海外机构的职位。(5)归国华人学者要发挥作用,文化上的逆向适应至为关键,建立符合现代学术和科研规律的行政支持和激励机制以及所在机构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他们更好开展工作。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程度取决于美国、中国和个人三方面的因素。其中美国华人学者对个人价值的界定起决定性作用,美国和中国方面的因素只是为美国华人学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但是美国华人学者的个人价值在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他们在不同时期对外在环境的需求也不一样。近年来中国科教学术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始终是一种引力。这种参与不一定要以全职回国为最终目的。因为多种影响因素的叠加决定了美国华人学者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方式途径的多样性。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美国华人学者的方式也可以多样。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由于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美国政府加大了华人学者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监控力度,甚至对有关华人学者进行指控。如果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的话,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将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和高校要对这种情况予以重视。同时,要充分发挥所引进的美国华人学者的作用,必须在微观和实践层面营造符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规律的环境,并且正确处理好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王越楠[4](2018)在《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若干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诺贝尔科技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项,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所追求的目标。二战后,日本诞生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并在21世纪短短17年里获得了17个诺贝尔科技奖。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基本都在日本本土接受教育,完成了获奖成果的研究。日本作为诺贝尔科技奖舞台上杀出的一匹黑马,在较短时间内获奖数量之密集让世界各国都感到震惊。其获奖背后的原因有哪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也成了热议的话题。本文首先从日本科技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其科技实力从弱小到强大的积累和突破过程,探究历史原因对其获奖的影响。其次,从教育角度,通过分析其获奖者的受教育背景并运用中日对比的方式,来探讨教育对其获奖的重要影响。最后,从科技体制角度,通过统计获奖者是否有行政任职,来分析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日本高校学术自由、自治的情况,来探究学术环境对获奖的作用;通过分析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制以及本土化的讲座制,来说明它们对获奖者的积极作用。在分析方法方面,本文多处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获奖者的获奖经历来说明其获奖原因;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比两国在近代面对外来势力入侵时所作出的反应、所采取的西化措施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科技实力差异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影响了诺贝尔科技奖的获得数量。1966至1976年是中国的文革时期,我国该时期教育发展停滞。而这一时期是大部分日本获奖者的受教育或者进行获奖研究的关键期,通过对比中日在该时期各自的教育发展情况来说明其对获奖者的影响。希望通过历史、教育和科技体制三方面的原因分析,大家能更全面的了解日本为什么获得如此多的诺贝尔科技奖,其科技发展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从而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高芳祎[5](2015)在《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发展对于科技创新的日益依赖,导致精英科学家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和各国政府争夺的对象,对不同群体精英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的研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智力投入,但围绕精英科学家重要组成群体的高被引科学家,特别是华人高被引群体展开的相关研究却非常不足。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丰富对精英科学家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等方面的认识,为相关政策的制订、调整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上,针对研究问题——华人高被引群体的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了七个方面的假设,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探讨。一方面,利用Web of ScienceJCR数据库,搜索高被引科学家的SCI论文发表信息和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并结合科学家的学术简历自建了四个数据库,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假设进行了验证性研究;另一方面,通过搜集高被引科学家的传记、访谈等质性材料,对影响其成长的中介变量展开探索性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包括:(1)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论文产出力总体表现稳定,发表数量呈现一个持续相当长高产时间的梯形曲线,且存在多个出版高峰。具体而言,①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专业年龄0-6岁)即已表现出卓越的科研潜质,相比普通科学家发表了明显更多的SCI论文。②华人高被引学者的发表均值不仅显着高于普通科学家,在整个国际高被引群体中亦表现不俗。他们的优势专业包括数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③华人高被引学者职业生涯前段的论文发表量一般是稳步上升的,首个明显的产出高峰通常在博士毕业后10年前后到来,第二个比较突出的时期则出现在专业年龄20岁左右,30岁之后还会有一段比较稳定的高产期,有的科学家更是后劲惊人,甚至在专业年龄40岁以上还会迎来发表爆发期。在产出高峰阶段,他们的年均SCI论文发表量超过10篇,有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达到几十篇之多。④华人高被引青年科学家与中老年科学家在发表量上表现出较大的代际差异,青年组科学家的论文出版数量显着高于中老年组前辈,且这种遥遥领先的优势几乎贯穿在他们迄今为止学术生涯的所有阶段。(2)华人高被引群体的优质研究成果(本研究中主要指高被引论文)多出现在科学家职业生涯的中后段,且呈现明显的多高峰特征。这些高被引论文多数是原创性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欧美高影响力的知名刊物上,表现出明显的“期刊集聚特点”,且发表模式大体可总结为两种:①“受欢迎作者+知名期刊”的强强联合模式;②“受欢迎作者+普通期刊”的带动提升模式。不过,与我们先前预测的不同,仅有很少一部分高被引论文发表在本领域超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甚至还有相当比例的文章发表在JCR Q2-Q4的刊物上。(3)华人高被引群体获得专业认可的速度和声望远高于普通科学家。主要表现在他们的职阶晋升速度明显更快;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小于主要国家或地区院士当选时的平均年龄。但在专业声望的获取和优质研究成果取得的时间关系上却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总体来看,他们基本上都是所在专业领域的科研奖励系统的优胜者,这似乎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默顿关于科研奖励系统与学术产出良性互动的观点。(4)质性材料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人素质、“重要他人”和组织环境三个维度的诸多因素都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产生了影响。其中,个人素质包括科学家的性别、社会出身、早期居住区域、勤奋与兴趣、志向与理想、专业眼光以及宗教(个案)等;“重要他人”包括所有教育阶段的老师、科研合作伙伴、亲属等;组织环境包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构、工作机构、实验室环境及专业学会组织,此外,科学家在不同机构之间的职业流动也是影响他们学术成长的重要变量。(5)最后,本文从理论上初步论证了中国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之间的双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以及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与中国文化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既受文化制约又参与文化创造)关系。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人才引进、资助、奖励政策制度中的部分规定不符合精英科学家的成长规律和特点。例如,精英科学家科研产出(包括优质成果产出)的多高峰特点不支持现有某些科研资助政策对单一年龄的刚性规定;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优质研究成果发表的期刊分布特点不支持部分机构“紧盯”少数国际顶级期刊的科研奖励政策;此外,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群体的专业分布特点也要求我们的人才引进政策更多考虑不同学科的实际情况,而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连续性更是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在培养的某个阶段重视其选拔,而应当着眼于更长远的规划。精英科学家的培养、选拔与使用需要基于研究来夯实基础,方能发挥更大的实际效用。

李奋生[6](2014)在《华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获奖因素及启示——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文中指出8位华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获奖因素主要包括:兼具中西文化和教育背景,中西思维模式融合,出身名校,师从名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获奖成果在中青年时期完成,都在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过,工作平台和科研条件非常优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对科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挑战传统理论,具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有:加强中西文化教育,严格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注重课外实践活动,提倡学术自由,重视家庭教育。

吴佳珅[7](2012)在《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为例》文中提出在新闻传播学领域,科技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发展。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研究对象,以这二者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文本为例,采用框架理论的分析研究方法,同时借鉴比较新闻学的相关理论,梳理近二十年以来两报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文本共237个,通过对于科技新闻报道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中西方科技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科技新闻报道提出若干建议。本文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共四章。总体结构是提出问题---论证分析---结论及建议。第一章是绪论,在对科技新闻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自1990年以来二十年里,《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这两报对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科技新闻相关的报道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第二章是研究方法,在框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本文的框架分析内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样本。在宏观层面建构了版面、数量、主题以及体裁框架,在中观层面建构了新闻叙事和消息来源的研究,在微观层面分析了文本的标题、科学术语、以及倾向性的使用框架。第三章为研究发现,通过对抽取样本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为结论与启示。对于科技报道,笔者认为应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加强科技报道的力度和深度,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重视人文主义。

沈登苗[8](2011)在《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双重断裂的代价本文所谓的断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断裂是指文化、教育等社会层面的载体、举措的非连续性;狭义的断裂是指家族、家庭文化(也含基本生活资料)的非继承性。我们探讨的核心是后

沈登苗[9](2011)在《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建国后"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可以用"体制"一词来回敬的话,那么,何以诠释改革开放后在百万留学大军里、在不回来的数十万文化精英中也出不了大师呢?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代难以成为学者"的理论,将以往被忽视的学术成就与代际积累的关系来回答"钱学森之问"。作者认为,建国后的前十七年,以及"文革"中,都对"书香家庭"的垄断者——被推翻的统治阶级和有产阶层("文革"中也包括了新贵)后代在文化教育上采取歧视的甚至剥夺的政策,这等于筛掉了本国、本民族中最优秀的学术种子,势必会造成学术天才的断层。新中国为何至今还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这是"双重断裂"付出的代价。作者就此进行了古今中外的论证,并对当今中国如火如荼进行的学术、高等教育"大跃进"可能给这个国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刊从本期连载此文。我们希望,这一探索有助于"国字号"难题的解决。

贾鲁生[10](2011)在《理想祖国——后改革30年全记录》文中提出"没有什么能够比信念更能产生梦想,也没有什么比梦想更能孕育未来。今天的乌托邦,明天的肉和骨。"——雨果前言60个春天的故事2039年,春天,北京。中国改革开放60年辉煌成就展。《春天的故事》抒情的曲调在展览大厅里轻轻地回响着,令人想起了"1979年那是一个

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谈——中国文化与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谈——中国文化与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人文精神关乎科学家科学活动的价值向度
        1.1.3 当代中国急需塑造科学人才的人文精神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研究
        1.2.2人文浸润与科学成就的相关性分析
        1.2.3 人文精神助力科学活动的机理探索
        1.2.4 缺乏结合科学实践的微观实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丰富对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学理性认识
        1.3.2 更深层次理解和推进科技与社会发展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径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概念厘清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科学家与杰出科学家
        2.1.2 人文与人文精神
        2.1.3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2.2 代表性观点
        2.2.1 科学家的人文学养
        2.2.2 科学家的道德良知
        2.2.3 科学家的人类关怀
    2.3 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 人论
        2.3.2 萨顿: 科学人文主义
        2.3.3 劳斯: 科学是一种文化
第3章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3.1 基于传记内容的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探索
        3.1.1 杰出科学家的选定
        3.1.2 以学术评传和自传为研究素材
        3.1.3 研究范式的考量
        3.1.4 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的研究结果
        3.2.1 深厚的人文艺术素养
        3.2.2 纯粹的求知探索动机
        3.2.3 增进人类福祉的宇宙情怀
    3.3 杰出科学家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3.3.1 拓宽认知疆域
        3.3.2 启迪灵性思维
        3.3.3 激发创造动能
        3.3.4 引领价值追求
    3.4 讨论: 人文艺术熏陶让科学家更优秀?
第4章 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访谈文本的当代中国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探析
        4.1.1 青年科技精英的选取
        4.1.2 以Wiley人物专访为分析文本
        4.1.3 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结果
        4.2.1 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4.2.2 信实不欺的诚信态度
        4.2.3 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4.2.4 跨界互动的协作精神
        4.2.5 兼济天下的奉献意识
    4.3 中国当代青年科技精英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结果
        4.3.1 动力推进
        4.3.2 道德约束
        4.3.3 境界提升
        4.3.4 价值引导
    4.4 讨论
        4.4.1 中国人文的“为道”与西方人文的“为学”
        4.4.2 科学家镜像评价与真实自我之间的反差
第5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审思
    5.1 科学家人文精神本质是一种人性关切
        5.1.1 科学活动主体的人性
        5.1.2 科学社会职能中的人性
        5.1.3 科学文化传统中的人性
        5.1.4 出发点与落脚点:人
    5.2 科学家人文精神的价值分析
        5.2.1 让科学家“高出”自己
        5.2.2 增进科学活动的上位思考和德性考量
        5.2.3 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
        5.2.4 推动人类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
    5.3 科学家人文精神积极作用的有限性
        5.3.1 科学家人文精神价值的发挥受到历史与境的影响
        5.3.2 认识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3.3 方法论差异决定了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作用的有限性
    5.4 为学还是为道?当代科学家应当具备怎样的人文精神?
        5.4.1 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特征——步入大科学时代
        5.4.2 大科学时代凸显科学家社会责任与伦理道德
        5.4.3 大科学时代科学家还需要“为科学而科学”吗?
        5.4.4 追求科学卓越和促进人类福祉在大科学时代不可偏废
第6章 科学家人文精神培育提升的现实环境及对策建议
    6.1 有利环境
        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
        6.1.2 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
    6.2 制约因素
        6.2.1 工具理性的蔓延张扬
        6.2.2 重理轻文的教育格局
        6.2.3 科技体制的内在缺陷
        6.2.4 科学家人性形象传播不足
    6.3 培育途径
        6.3.1 注重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早期引导和激发
        6.3.2 重视科学后备人才伦理道德的贯通式培育
        6.3.3 变革教育模式中科学与人文的过度对立
        6.3.4 塑造科学家形象时坚持以人为本
    6.4 提升对策
        6.4.1 鼓励科学家的人文艺术浸润
        6.4.2 增强科学家科研的内在探索动机
        6.4.3 重视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与建设
        6.4.4 加大国家层面的呼吁与弘扬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下)(论文提纲范文)

6 历代状元宰相探微
7 状元使者问题探源
8 关于安徽休宁籍状元人数的澄清
9 有关状元和诺学方面的其他史实澄清
1 0 科举制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1 1 结束语

(3)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六、创新之处
    七、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分析
    1.1 美国华人专业技术人才的状况
    1.2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状
    1.3 小结
第二章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
    2.1 归国留学人员对中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推动作用
    2.2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
    2.3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的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影响
    3.1 美国华人学者影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可能性
    3.2 美国华人学者推动学院或研究机构的改革
    3.3 推进大学的整体改革
    3.4 影响国家科教制度的出台和科研环境的改善
    3.5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华人学者对中国科学研究的影响
    4.1 中国的科学研究在世界的影响力显着增强
    4.2 从美国回来的华人学者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
    4.3 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的科研合作
    4.4 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因素分析
    5.1 影响美国华人学者返迁、环流的因素分析
    5.2 影响回国美国华人学者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5.3 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互动的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4)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若干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与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历史原因分析
    2.1 二战前的科技实力积累
        2.1.1 西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政策
        2.1.2 中日同一时期不同举措下科技实力的差异
        2.1.3 科技发展实现最初积累
    2.2 二战后科技实力突破
        2.2.1 二战后诺贝尔科技奖成果初现
        2.2.2 社会飞速发展期---诺贝尔科技奖多产时代来临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教育原因分析
    3.1 获奖者的教育背景分析
        3.1.1 获奖者的童年教育分析
        3.1.2 获奖者的学历特征分析
        3.1.3 获奖者的高等教育阶段大学实力特征分析
    3.2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教育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科技体制原因分析
    4.1 行政因素与科研创新能力
        4.1.1 行政任职制度有利于科学家专心科研
        4.1.2 学术自由环境有利于科学家自由思考
    4.2 产学官合作制的重要作用
        4.2.1 产学官合作制
        4.2.2 案例分析
    4.3 讲座制的重要作用
        4.3.1 本土化的讲座制
        4.3.2 案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文献述评
        一、高被引科学家的相关研究
        二、其他精英科学家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二、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样本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数据采集
        四、数据分析
第二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周期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华人髙被引科学家学术产出的数量周期——以SCI论文为例
        一、论文产出总量与年平均量
        二、职业生涯早期的表现
        三、论文产出量的年龄变化规律
        四、华人高被引群体内部的论文产出力比较
        五、总结与讨论
    第二节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学术产出的质量分析——以科学家的高被引期刊论文为例
        一、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期
        二、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力
    第三节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专业认可的获致过程
        一、职阶晋升的规律
        二、专业声望的确立
    小结
第三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个人背景因素分析
    第一节 人口学特征
        一、年龄
        二、性别
    第二节 社会出身与早期居住区域
        一、社会出身信息
        二、对社会出身的理论分析
        三、早期居住区域
    第三节 科学家的个人素质
        一、已有相关研究
        二、勤奋与兴趣
        三、志向与理想
        四、宗教与科学
    第四节 科学家的专业特征
        一、专业分布
        二、专业眼光
    小结
第四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第一节 师承及其影响
        一、基础教育经历及教师的影响
        二、高等教育阶段教师的影响
        三、名师的影响
    第二节 科研合作伙伴
        一、科学合作的重要性
        二、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科研合作情况
        三、有效的科研合作及其发生条件
    第三节 亲属及其他“重要他人”
        一、亲属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影响
        二、其他人对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华人高被引科学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组织内部环境
        一、高等教育机构
        二、工作机构
        三、实验室环境
        四、专业学会组织的影响——以泛华统计协会为例
    第二节 组织外部环境——职业流动经历
        一、初职机构与近亲繁殖
        二、初次职业流动的时间与趋势
        三、职业流动的频率
    小结
第六章 华人文化与科学精英的成长
    一、中国文化与科学发展和科学家成长的关系
    二、从华人高被引科学家的成长看中国文化与科学发展
    三、创新文化、文化创新与科学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华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获奖因素及启示——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华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获奖因素分析
    1.1兼具中西文化和教育背景, 中西思维模式融合
    1.2出身名校, 师从名师, 全部获得博士学位
    1.3获奖成果在中青年时期完成
    1.4都在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过, 工作平台和科研条件非常优越
    1.5热爱科学, 追求真理, 对科学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1.6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敢于挑战传统理论
    1.7具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2 8位华裔科学家获奖因素对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2.1加强中西文化教育, 培养大学生综合与分析相结合的思维模式
    2.2严格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 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2.3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与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共享资源
    2.4加强实验室条件建设, 重点实验室应向本-硕-博三种层次的学生开放
    2.5注重课外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兴趣
    2.6提倡学术自由,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7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重视家庭教育

(7)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内文献梳理
        二、 国外文献梳理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框架理论
    第二节 比较新闻学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层次建构
第三章 两报呈现的科技新闻比较研究
    第一节 宏观框架结构分析
        一、 文本版面
        二、 文本数量
        三、 文本主题
        四、 文本体裁
    第二节 中观框架结构分析
        一、 新闻叙事
        二、 消息来源
    第三节 微观框架结构分析
        一、 新闻标题
        二、 科学术语
        三、 倾向性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8)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三、双重断裂的代价
    (一) “十七年”之教育全面断裂
    (二) “文化大革命”之社会全面断裂

(9)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界定和“真问”的提出
    (一)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的界定
    (二)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国籍分布的特征与趋势
        1. 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国籍分布与特征。迄今为止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国籍分布, 详见表1。
        2. 诺贝尔科学奖得主中心的洲际转移。
    (三)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贡献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最多的国家之一
        1. 谁误解了赵红洲的一个观点?
        2.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培养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最多的国家之一。
    (四) “真问题”的提出
二、中国近世出学术大家的规律
    (一) 对以往工作的回顾
    (二) 明清出学术大家的规律
    (三) 民国大师辈出的几个条件
        1. 废科举前, 我国教育重心已完成了由农村和县城向大中城市的转移。
        2. 废科举后有产阶层与书香之家的文化传递没有中断。
        3. 民国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并未出现重大的失误。

(10)理想祖国——后改革30年全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60个春天的故事
民生展
    上让另一部分人后富起来
    中发展方式里的原动力
    下一位90后省长的为官之本
民企展
    上对内开放
    中朝阳向晚霞表示的敬意
    下野百合的阳光
乡村展
    上“一号文件”
    下对总理的严厉批评
教育展
    上希望工程最后的孩子
    下“钱学森之问”和“温家宝内疚”
文化展
    上星辰杂技与太阳马戏
    中《熊猫》与《猫》
    下《温柔白头海雕》与《功夫熊猫》
医疗展
    上终成正果
    中中国超级细菌的终结
    下谁是最可爱的人
环境展
    上重整河山在今生
廉政展
    上终极反腐
    中腐败分子哪儿去了
    下被遗忘的包公
结束语国家主席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谈——中国文化与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学家人文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朱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和状元问题的若干史实澄清——兼与陈福季先生商榷(下)[J]. 朱安远. 科技风, 2019(07)
  • [3]参与与影响:1978年以来美国华人学者与中国高等教育的互动研究[D]. 罗发龙. 暨南大学, 2018(06)
  • [4]日本诺贝尔科技奖多产的若干原因分析[D]. 王越楠. 天津大学, 2018(07)
  • [5]华人精英科学家成长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高芳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6]华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得主的获奖因素及启示——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 李奋生. 科技创业月刊, 2014(10)
  • [7]框架理论视角下中西科技新闻报道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为例[D]. 吴佳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2(12)
  • [8]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二)[J]. 沈登苗.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7)
  • [9]双重断裂的代价:新中国为何出不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之回答(之一)[J]. 沈登苗. 社会科学论坛, 2011(06)
  • [10]理想祖国——后改革30年全记录[J]. 贾鲁生. 中国作家, 2011(02)

标签:;  ;  ;  ;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演讲 - 中国文化与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