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一、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辰,肖丹,池慧[1](2021)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概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原卫生部发布了第一部《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展示了吸烟危害健康的坚实科学证据,被WHO誉为"中国公共卫生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尽管我国的控烟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国人吸烟率仍居高不下,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认知仍亟待提高。为了进一步"让科学警醒吸烟之害",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日友好医院组织和聘请控烟及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撰写了《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深入阐述了吸烟与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电子烟的健康危害。

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顾问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工作组[2](2021)在《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文中认为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极大推进中国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优质性,提高肺癌筛查的效果。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指南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肺癌筛查的实际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肺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规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提升中国肺癌防控效果。

郭玉珠[3](2021)在《黑龙江省COPD与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过去30年黑龙江省肺癌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也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高发地区之一。研究发现COPD与肺癌发病密切相关,但是揭示COPD和肺癌关联的传统流行病学研究很少考虑两种疾病的时空自相关。贝叶斯时空模型能同时分析疾病的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更准确地估计疾病风险及与已知解释变量间的关系。目的:分析黑龙江省COPD与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关联,为黑龙江省肺癌危险因素研究提供生态学关联证据,为肺癌预防控制提供研究证据。方法:收集黑龙江省2008-2017年COPD和肺癌死亡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和Joinpoint回归方法,分析COPD和肺癌年龄别标准化死亡率(以下简称标化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及关联。收集与黑龙江肺癌死亡风险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基于集成嵌套拉普拉斯逼近(Integrated Nested Laplace Approximation,INLA)的贝叶斯时空模型估计黑龙江肺癌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分析黑龙江肺癌死亡风险的影响因素,估计COPD对肺癌死亡影响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采用基于贝叶斯的共同成分模型(Shared Component Model,SCM)研究黑龙江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的时间、空间相似性和差异性,识别COPD和肺癌两种疾病死亡风险同为高风险的地区。结果:1 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及关联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区县级男性(除2012年外)和女性(除201 1、2013年外)COPD标化死亡率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显着正相关(r>0且P<0.05)。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人口中分别有80(60.6%)和71(53.8%)个区县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平均年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方向一致。2 COPD对肺癌SMR影响的相对风险基于贝叶斯时空模型的市级肺癌SMR多变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全人口、男性和女性市级COPD标化死亡率与肺癌SMR均呈正相关(全人口:RR=1.10,95%CI=1.04~1.16;男性:RR=1.09,95%CI=1.03~1.16;女性:RR=1.10,95%CI=1.04~1.16)。区县级COPD标化死亡率每增加1/10万,全人口肺癌 SMR 增加 0.34%(95%CI=0.22%~0.46%),男性肺癌 SMR 增加 0.29%(95%CI=0.19%~0.40%),女性肺癌 SMR 增加 0.33%(95%CI=0.20%~0.46%)。3 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共关联趋势SCM模型分析结果提示,2008-2017年黑龙江省区县级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呈现显着的时空共关联趋势。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相比,本研究在黑龙江省42个(31.8%)区县检测到男性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均为高风险(共同空间效应RR>1的概率大于0.8),女性人口中则有45个(34.1%)区县两种疾病均为高死亡风险。结论:COPD可能是影响黑龙江省肺癌死亡风险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黑龙江区县级COPD与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衍化特征呈现显着的共关联趋势,建议在COPD患者中开展肺癌筛查,并在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防控肺癌的发生发展。

张珊珊[4](2021)在《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方式为主题词联合自由词,检索数据库为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收集免疫抑制剂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依次阅读并筛选确定最终纳入文献,再依次从纳入文献中提取数据、评价偏倚风险,结局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用Stata14.0进行各干预措施的Meta分析。结果:共计入25篇文献。直接Meta分析示:含有PD-1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含有PD-L1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含有CTLA-4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网状Meta分析示:在提高肺癌客观缓解率方面,PD-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疗效最佳;PD-L1抑制剂单药能达到最佳的疾病控制率;1-5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的为PD-1抑制剂单药,3-5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的为PD-1/PD-L1抑制剂单药。CTLA-4抑制剂提高腹泻发生率;PD-1抑制剂提高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发生率;Pembrolizumab、Nivolumab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未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Atezolizumab单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免疫疗法可以提高晚期肺癌疗效、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Pembrolizumab/Nivolumab疗效与安全性差异不大。Atezolizumab单药安全性较好。

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顾问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工作组[5](2021)在《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文中指出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将极大推进中国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优质性, 提高肺癌筛查的效果。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与指导, 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 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指南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面的新进展, 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肺癌筛查的实际经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 针对肺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 旨在规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 提升中国肺癌防控效果。

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6](2021)在《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文中提出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筛查与早诊早治是降低人群肺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将极大推进中国肺癌筛查的同质性和优质性,提高肺癌筛查的效果。本指南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委托与指导,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本指南整合近年来国内外在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面的新进展,同时考虑中国国情和肺癌筛查的实际经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原则和方法,针对肺癌筛查过程中的筛查人群、技术、流程等给出了详细的循证推荐,旨在规范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实践,提升中国肺癌防控效果。

李琳琳[7](2021)在《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评估及风险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关于煤矿粉尘在职业环境中致癌性的证据仍然存在争议。此外,迫切需要一个全面可及的全国煤矿业职业粉尘暴露数据库以进行粉尘的职业暴露评价及危险评估。因此,本研究建立了煤矿行业职业粉尘暴露的职业暴露矩阵,用于估计中国煤矿业的职业性粉尘暴露水平。然后,本研究将矩阵预测的粉尘暴露水平应用于某煤矿作业人群,以评估职业性粉尘的危害作用,并探索其他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并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对职业性粉尘暴露与肺癌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结合1950年至2019年间从职业健康监管与检查数据集、工业数据库、已发表文献中收集的30470条职业粉尘环境监测数据,并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分别构建出针对于特定年份和工种的粉尘短时间暴露浓度职业暴露矩阵和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职业暴露矩阵。模型将各年份数据转化为b样条函数作为固定效应变量,并将不同职业和工种作为随机效应变量纳入模型。最后,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和外部数据集对所构建的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第二部分研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性收集198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自中国中部某大型煤矿公司不同生产车间煤工尘肺患者(870例)的基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及疾病健康状况,然后利用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所构建的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来计算个体粉尘累积暴露量,并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煤矿工人的职业环境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模型以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结局和生存时间(从确诊至死亡或调查截止日期的时间范围)为因变量,以疾病诊断时的年龄、首次诊断时疾病所处期别、首次诊断的年份、累积工龄和累积接尘量为自变量,对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变量进行引入和筛选,并对模型每一步的拟合结果进行检验,本研究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回归模型以识别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其风险水平。此外,本研究构建了煤工尘肺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通过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来计算煤工尘肺患者的24年的生存概率。同时本研究还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以评价列线图模型对煤工尘肺患者24年生存时间内的死亡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在第三部分中,本研究检索了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所纳入文献的所有参考文献列表,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20年9月18日。所纳入的文献应为报告接触职业性粉尘的煤矿工人的肺癌死亡风险的原始研究型文献。提取其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和发表年份、种族、结局指标类型、估计值以及研究的设计类型。此外,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处的评价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分别用于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通过meta分析计算总体的肺癌死亡相对风险,同时进行Begg和Egger检验以及敏感性分析,以探索潜在的异质性来源。最后,采用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来提供更多关于粉尘暴露与肺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的详细信息。结果: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中所构建的职业暴露矩阵估计了我国煤矿行业从1950年至2019年间共计23个不同职业和45个不同工种的职业粉尘暴露水平。对于粉尘短时间暴露水平而言,其暴露水平在2014年后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且大部分职业的粉尘暴露浓度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水平(10 mg/m3);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以前大多数工种的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容许限值为6 mg/m3),但在2010年后则下降到职业接触限值以下。由第二部分分析结果可知,发病年龄、煤工尘肺的初始诊断分期、累积工龄和累积接尘量可显着影响煤工尘肺患者的预后,其中发病年龄为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随着发病年龄增大,煤工尘肺患者的死亡风险也随之升高,其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1.055(1.044-1.066),P<0.001。与处于煤工尘肺I期的患者相比,处于煤工尘肺Ⅲ期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着提高,HR及其95%CI为2.836(1.571-5.121);与累积工龄在8.88年以下者相比,累积工龄在8.88年以上的煤工尘肺患者的预后较差,风险比达到1.585(1.164-2.158)。与粉尘累积暴露量在797.71 mg/m3以下者相比,累积接尘量在797.71 mg/m3以上的个体,其死亡的风险比可达到1.405(1.034-1.90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P=0.030)。此外,列线图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0.74)进一步支持了发病年龄、疾病分期和诊断年份对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在第三部分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中,本研究纳入从1964年到2017年间共计19篇文章,22项不同的研究,研究所涉及的类型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共涵盖了8909例肺癌死亡病例。不同文献之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I2=95%,P<0.001)。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研究间的高度异质性可能是由种族差异所引起的(P=0.011)。Meta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工人死于肺癌的相对风险为1.16(1.03-1.30)。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亚洲人口的煤矿工人肺癌死亡的相对风险为4.94(3.95-6.17)。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职业暴露矩阵可作为职业流行病学中煤矿粉尘暴露的时间趋势分析、健康风险评估以及煤矿行业危害监测和预防研究的数据来源。另本研究通过Cox回归分析模型发现粉尘累积暴露量越高,煤工尘肺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因此应加强管理,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依靠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采取综合性的防尘和降尘措施,强化职业健康筛检,积极开展煤工尘肺及各类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此外,本研究中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表明煤矿行业职业性粉尘暴露可显着提高肺癌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在亚洲人群中这种作用更为明显。鉴于中国乃至世界煤矿业的普遍存在,这种影响的大小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段富交[8](2020)在《胃癌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文中指出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位居中国恶性肿瘤第二位。研究表明早期胃癌可获得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90%,但胃癌的早期检出率不足10%,处于胃癌进展期患者,其五年生存率不足30%,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非侵入性的早期胃癌筛查的诊断方法。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环境和遗传等多因素参与的过程,除Hpylori感染、吸烟、饮酒及高盐饮食等目前已确认的危险因素外,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在胃癌中的广泛作用正逐步被披露。由于胃癌的复杂性与异质性,确定其潜在危险因素并通过模型进行风险预测已在高危人群的早期识别、精准预防以及个体化干预中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现有的风险预测模型中,未见将lncRNAs作为风险因子纳入评估,且在胃癌领域未见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Polygenic risk scores,PRS)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通过定量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明确Hpylori感染、环境等非遗传因素和遗传因素对中国人群胃癌发生的影响及其流行病学意义:基于人群验证关联结果,构建胃癌风险预测模型,通过评价各模型间的预测能力,筛选出最优模型,为中国人群胃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预防提供可能的依据。方法1.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评价(1)利用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VIP和CBM数据库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对在中国人群中实施并探讨生物、行为、环境和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病相关的研究进行定量合并分析,并采用Venice标准对积累证据进行质量评价。(2)利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 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分析非遗传和遗传因素与胃癌发病关联强度,假阳性报告概率(False positive reporting probability,FPRP)评估显着性关联结果,并对关联显着的非遗传和遗传因素组合对胃癌发病风险贡献分别进行评价。(3)采用遗传分数(Genetic score)、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ARP)、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PARP)进行流行病学效应评价。2.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胃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胃癌中存在差异表达并与microRNAs(miRNAs)具有潜在结合位点的lncRNAs及其对应功能性SNPs;根据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策略筛选出具有遗传关联的SNPs,并结合已发表的相关领域性系统综述中中国人群相关联位点,对数据进行质控后纳入人群验证。(2)采用1:1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性别和年龄(±2岁)进行个体匹配,收集6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和660例社区正常对照人群血液样本。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创造性酶切位点原理结合 PCR-RFLP 方法(Created restriction site-PCR-RFLP,CRS-PCR-RFLP)和荧光多重酶连接反应(Improved multiplex 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iMLDRTM)对lncRNA SNPs和EBM筛选SNPs进行基因分型。(3)采用拟合优度卡方检验(Chi square test of goodness of fit)评估对照人群的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HWE),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完成两部分SNPs与胃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分析。(4)利用Plink进行关联性SNPs的数据质控、等位基因的关联分析及PRSice-2(Polygenic risk score software)基础数据集(Base dataset)和目标数据集(Target dataset)的生成;基于加权遗传风险评分(Weighted genetic risk scores,wGRS)和PRS,利用经EBM筛选关联验证后SNPs分别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将lncRNA SNPs作为危险因素的独立数据集纳入风险预测模型,并使用Empirical P-value进行模型内10,000次拟合以优化参数,构建最优模型。(5)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及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curve,AUC)评价不同模型对胃癌的识别度;采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ament,NRI)和整体鉴别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IDI)评估wGRS和PRS模型的预测能力;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和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评价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1.H.pylori感染、吸烟、饮酒、家族史、胃部疾病、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快速进食、不规律饮食、食用烫食、烟熏煎炸、辛辣饮食、精神抑郁和糖尿病与胃癌发病相关性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pylori感染率与胃癌发病率趋势基本一致。2.PSCA rs2976392、rs2294008,MUC1 rs4072037,MTHFR rs1801133,COX-2 rs20417,XRCC1 rs 1799782,rs25487,XRCC3 rs861539,NAT2 rs1799930、rs1799929,NAT2 Phenotype(Slow/Fast)、PLCE1 rs2274223、rs3765524,GSTM1,GSTT1,IL-17A rs2275913、rs8193036,PRKAA1 rs13361707,ERCC5 rs751402,TGFBR rs3773651,IL-10rs1800896 和VDR rs731236 与胃癌发生相关性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癌非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组合分布风险的累积频率分别与合并OR值及遗传分数高度相关,经对数变换后,累积频率对应的OR值和遗传分数均符合正态分布;对于非遗传因素,ARP的前三位分别为胃部疾病(66.33%)、腌制食品(54.34%)和烟熏煎炸(49.75%);PARP前三位分别为腌制食品(33.85%)、食用烫食(24.73%)和H.pylori感染(23.30%)。对于胃癌相关联的SNPs,ARP前三位的分别为NAT2,rs1799929(53.91%)、NAT2表型(53.05%)和1L-10 rs1800896(42.85%);对于PARP前三位的分别为 VDR rs731236(36.96%)、TGFBR2 rs3773651(25.58%)和 MUC1 rs4072037(20.56%)。4.基于等位基因、突变杂合、突变纯合、显性和隐性五种遗传模型,根据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和胃癌家族史调整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 21 个胃癌相关 lncRNA SNPs 中,14 个 SNPs(rs1859168、rs4784659、rs579501、rs77628730、rs7816475、rs6470502、rs1518338、rs2867837、rs12494960、rs7818137、rs3825071、rs7943779、rs911157 和 rs16981280)与胃癌发病风险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M筛选并验证后的20个SNPs与胃癌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15 个 SNPs(rs2294008、rs25487、rs751402、rs1801133、rs1799782、rs763780、rs8193036、rs4072037、rs2274223、rs2275913、rs20417、rs13361707、rs3773651、rs1799930和GSTM1)与胃癌发病风险具有统计学关联(P<0.05)。5.对lncRNA SNPs和EBM筛选SNPs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进行wGRS,其病例组的wGRS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种来源的SNPs,根据wGRS评分分布进行分组,以0-1分组人群为参照,随着分数组的增加,胃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PRS与wGRS分布及分组比较结果趋势一致。6.将EBM筛选并经关联验证SNPs的PRS分为十分位,以40-60%分位为参照,结果表明,随着分位的降低,个体发病风险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分位增高,胃癌发病风险呈显着的增加趋势;其中,处于最低10%的十分位风险评分的个体发病风险比一般人群低47%(OR=0.53,95%CI:0.34,0.83);PRS处于最高10%的十分位个体胃癌发生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24倍(OR=3.24,95%CI:2.07,5.06)。7.利用NRI和IDI,对增加一种或多种新的危险因素后模型的预测效果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同种因素或条件下,PRS模型均优于wGRS模型且胃癌相关lncRNA SNPs作为独立数据集可有效提高模型的识别度。根据纳入不同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的ROC曲线,结合不同因素对wGRS和PRS模型的AIC和BIC影响的比较,筛选出拟合优度最佳者。结果显示,在PRS基础上引入lncRNA SNPs、吸烟、饮酒及H.pylori感染具有最佳的拟合优度和预测能力(AUC:0.78(0.68,0.88),AIC=117.23,BIC=122.31)。结论1.胃癌非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组合分布的累积频率和其发病风险均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随人群累积频率的减小,胃癌发病风险显着增加。2.H.pylori感染、腌制食品和食用烫食,VDR rs731236、TGFBR2 rs3773651和MUC1 rs4072037在人群中的暴露对胃癌的发生贡献较大。3.胃癌关联性SNPs与其lncRNA SNPs存在显着的联合作用,在同种因素或条件下,PRS模型优于wGRS模型且引入胃癌相关lncRNA SNPs可显着提高模型的识别度。4.PRS联合lncRNA SNPs、吸烟、饮酒及H.pylori感染的模型对胃癌发病风险具有最优预测能力,有助于区分胃癌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

孙唯秀[9](2020)在《吸烟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目的:探讨近10年中国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综合估计各因素的相对危险度,为制定肺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2010-2019年国内外发表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 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筛选有关于我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由2名评价员根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初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286篇文献,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最终有1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共累计肺癌组病例8521例,对照组10154例。有7个研究的Newcastle-Ottawa(NOS)得分为7分,10个研究NOS得分为6分。研究了吸烟、被动吸烟、肿瘤家族史、10年内居室装修、精神和心理因素、呼吸疾病史、烹饪油烟7个影响因素与肺癌之间的联系,其中6个为肺癌危险因素,合并比值比(Odd Ratio,OR)从高到低排序为:肿瘤家族史(2.86)、吸烟(2.52)、精神和心理因素(2.34)、呼吸疾病史(2.19)、被动吸烟(2.12)、烹饪油烟(1.86)。发表偏倚和敏感性分析提示本次Meta分析结果相对稳定可靠。结论:肿瘤家族史、吸烟、精神和心理因素、呼吸疾病史、被动吸烟、烹饪油烟均为中国人群肺癌的危险因素,其中肿瘤家族史靠前,吸烟作为众所周知的诱发肺部癌变的因素,在中国人群中的危险程度依然居高不下。第二部分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的9个吸烟相关的肺腺癌关键基因目的:应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筛选吸烟与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从GEO芯片数据集GSE31210获取吸烟和非吸烟组的肺腺癌及正常组织数据信息,应用GEO2R和Venn图软件进行处理,分别筛选出两组癌组织相对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String、Cytoscape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Kaplan–Meier分析关键基因的总生存期。利用GEPIA对筛选基因的表达进行验证。应用DAVID进行GO及KEGG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对GSE31210数据集提供的246例肺组织数据进行分析,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分别筛选出637个、336个表达差异达4倍以上的基因。构建的PPI网络结果显示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评分最高的模块分别包含了38个、11个关键基因,其中9个关键基因为吸烟和非吸烟组共有,29个关键基因为吸烟组特有。Kaplan–Meier分析提示吸烟组特有的29个基因中有24个基因预后更差,且这24个基因在吸烟组中均为高表达。GEPIA进而验证了有23个基因在肺腺癌样本中高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23个基因中有9个关键基因涉及吸烟相关的肺腺癌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分裂及有丝分裂等。KEGG通路分析发现BUB1、BUB1B、CDC6、CDC25C富集在细胞周期相关通路,其中BUB1、BUB1B、CDC25C集中在G2/M期。结论:基于整合的生物信息学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吸烟与肺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筛选出的23个关键基因与吸烟的肺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其中TPX2、MYBL2、CDC6、NCAPH、NCAPG、BIRC5、BUB1、BUB1B、CDC25C等9个关键基因在功能富集中提示参与肺腺癌的生物学过程。

丁冬升[10](2020)在《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遗传变异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的数据,我国肺癌发病率位于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肺癌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然而吸烟者中仅有不到20%的人群发生肺癌,提示不同个体对肺癌的易感程度存在差异。这种个体间肺癌易感性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归咎于胚系遗传变异,其中最常见的一类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自2008年以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欧美和亚洲人群中系统探讨了肺癌的遗传易感性,发现了51个易感区域内的81个SNPs与肺癌发病风险显着相关。但是GWAS发现的遗传易感位点所能解释的遗传度十分有限,这种现象被称为“遗传度缺失”。随着DNA元件百科全书(ENCODE)计划等项目的开展,研究者发现基因组中顺式作用元件可通过与反式作用因子的相互作用使DNA序列形成环状结构,从而远端调控元件与目标基因的启动子在三维空间中产生近距离交互作用,实现其远程基因调控功能。近年来,Hi-C技术通过结合DNA交联与高通量测序,能够捕获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染色质交互作用。多项研究通过Hi-C技术系统识别基因组范围内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并进一步结合GWAS加以分析,发现位于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的遗传变异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整合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的遗传变异进行关联分析,可能有助于发现更多的疾病相关位点。然而,目前尚无研究系统地分析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内遗传变异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目的:全面评价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内遗传变异与肺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发现新的肺癌易感位点,一定程度上填补肺癌的“遗传度缺失”。同时,对所发现的肺癌易感位点,进一步通过功能注释、表达数量性状位点(express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e QTL)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探索其候选易感基因及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共纳入7,127例肺癌病例和6,818例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以下两项已发表的GWAS数据库:(1)中国人群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NJMU GWAS,2,331例肺癌病例和3,077例对照)和(2)亚洲非吸烟女性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FLCCA GWAS,4,796例肺癌病例和3,741例对照)。NJMU GWAS和FLCCA GWAS分别采用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和Illumina Human660W-Quad v1.0 DNA Analysis Bead Chip platform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分型。基因型填补前对每项GWAS的原始分型数据进行标准化质量控制,包括去除分型成功率<95%、分型性别与基线信息不一致、重复或具有一级亲缘关系、杂合率偏离群体均值、或具有明显人群分层的样本;去除分型成功率<95%、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1.00×10-6、或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低于0.05的遗传变异。随后,以千人基因组计划(1000 Genomes Project,1000GP)第三阶段数据库为参考,使用SHAPEIT软件构建单倍型,使用IMPUTE2软件进行基因型填补。填补后数据保留分型成功率>95%、MAF>0.05、Hardy-Weinberg平衡P>0.05、且基因型填补INFO得分≥0.8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从ENCODE计划项目下载肺癌细胞系A549的Hi-C数据,分别从两项GWAS提取出位于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的SNPs,并进一步使用Regulome DB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筛选出Regulome DB分值≤3的SNPs。此外,本研究使用Priority Pruner软件剔除了具有高度连锁不平衡(R2≥0.8)关系的SNPs。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两项研究中分别进行,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相加效应模型计算单个SNP对肺癌发病风险的效应值(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调整的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和主成份。随后,本研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逆方差加权法对SNPs在两项GWAS的关联结果进行Meta分析。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应用Cochran’s Q检验进行衡量,最终保留异质性检验P>0.05、并且关联效应方向在NJMU GWAS和FLCCA GWAS一致的SNPs。本研究使用Benjamini-Hochberg假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进行多重比较校正,以PFDR<0.05作为统计学显着性标准。此外,本研究依据年龄、性别、吸烟状态和组织病理学类型对满足显着性标准的SNPs进行亚组分析。采用UCSC基因组生物信息学网站中ENCODE计划数据库对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以初步探讨SNPs的生物学功能。使用90例肺癌患者癌/癌旁组织RNA测序数据和外周血DNA全基因组基因分型数据对所发现易感SNPs进行e QTL分析和靶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最后针对SNP调控的靶基因进行全基因组共表达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以进一步探讨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基于ENCODE计划A549细胞系的Hi-C数据分析,获得25,666个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包含了NJMU GWAS和FLCCA GWAS的363,334个SNPs,其中36,249个SNPs的Regulome DB分值≤3,在剔除具有高度连锁不平衡(R2≥0.8)的遗传变异后,共计23,743个SNPs进入关联分析。随后发现了5个满足显着性标准的SNPs,其中6q22.1区域的rs4946258是已报道的肺癌易感位点;其他四个SNPs为新发现的肺癌易感位点,分别是1q21.1区域的rs17160062(T>C;OR=1.19,P=4.00×10-6)、染色体2p23.3区域的rs670343(G>A;OR=0.88,P=4.87×10-7)、染色体2p15区域的rs9309336(T>C;OR=1.13,P=3.24×10-6)以及染色体17q21.2区域的rs9252(G>A;OR=0.85,P=1.51×10-5)。分层分析显示rs9309336(2p15)的效应在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之间具有显着异质性(Phet=0.03)。功能注释结果显示,rs17160062(1q21.1)位于转录因子CEBPB的结合位点;rs9309336(2p15)位于启动子区,可以影响Foxp1等重要转录因子的结合;rs670343(2p23.3)和rs9252(17q21.2)位于增强子区域。e QTL和差异表达分析发现rs17160062-C在肺癌癌旁组织可上调CHD1L的转录表达(P=1.44×10-3),而CHD1L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性高于癌旁组织(P=5.95×10-9);rs9309336-T能够下调靶基因PUS10的表达水平(P=0.032),PUS1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性高于癌旁组织(P=1.92×10-3)。通路富集分析发现,CHD1L和PUS10共表达基因均富集于核糖体通路。此外,PUS10共表达基因还显着富集于NOTCH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和非小细胞肺癌通路等。结论:整合肺癌细胞系的染色质交互作用信息开展肺癌易感性研究有助于发现更多的肺癌易感位点,一定程度上填补肺癌的“遗传度缺失”;所发现的肺癌易感位点为探索肺癌发生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的流行状况
2 吸烟与呼吸疾病
    2.1 慢阻肺
    2.2 支气管哮喘
    2.3 小气道功能异常
    2.4 呼吸系统感染
    2.5 肺结核
    2.6 静脉血栓栓塞症
    2.7 尘肺
3 吸烟与恶性肿瘤
    3.1 肺癌
    3.2 口腔和口咽部恶性肿瘤
    3.3 喉癌
    3.4 膀胱癌
    3.5 宫颈癌
    3.6 胰腺癌
    3.7 肝癌
    3.8 食管癌
    3.9 胃癌
    3.1 0 鼻咽癌
4 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
    4.1 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
    4.2 冠心病
    4.3 脑卒中
    4.4 外周动脉疾病
    4.5 高血压
5 吸烟与糖尿病
6 二手烟暴露对健康的危害要点
    6.1 二手烟暴露与呼吸疾病
    6.2 二手烟暴露与恶性肿瘤
    6.3 二手烟暴露与心脑血管疾病
    6.4 二手烟暴露与糖尿病
7 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
8 结语

(3)黑龙江省COPD与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COPD和肺癌的关联研究
        1.2.2 COPD和肺癌的关联机制研究
        1.2.3 时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假设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目的
    1.6 研究内容
        1.6.1 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变化趋势及关联
        1.6.2 COPD对肺癌SMR影响的相对风险
        1.6.3 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的联合时空建模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收集
        2.1.1 COPD、肺癌死亡数据
        2.1.2 人口数据
        2.1.3 肺癌可能影响因素数据
    2.2 数据清理和质控
        2.2.1 COPD、肺癌死亡数据
        2.2.2 肺癌可能影响因素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缺失数据插补
        2.3.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2.3.3 Joinpoint回归分析
        2.3.4 贝叶斯时空分析
        2.3.5 肺癌SMR影响因素分析
        2.3.6 贝叶斯共同成分模型
    2.4 技术路线
3 结果
    3.1 黑龙江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趋势及关联
        3.1.1 区县级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相关性
        3.1.2 省级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趋势
        3.1.3 市级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趋势
        3.1.4 区县级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趋势
    3.2 COPD对肺癌SMR影响的相对风险
        3.2.1 最优贝叶斯时空模型
        3.2.2 肺癌死亡风险时空分布
        3.2.3 COPD对肺癌SMR影响的相对风险
        3.2.4 模型敏感性分析
    3.3 黑龙江区县级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联合时空分析
        3.3.1 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关联
        3.3.2 SCM模型敏感性分析
4 讨论
    4.1 COPD和肺癌标化死亡率时间趋势及关联
    4.2 COPD对肺癌SMR影响的相对风险
    4.3 COPD和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共关联趋势
    4.4 研究意义
    4.5 局限性
    4.6 创新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主要R语言代码
    附件二: 已录用论文
综述 肺癌影响因素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1.3 肺癌的治疗
        1.3.1 手术及靶向治疗
        1.3.2 化疗和放疗
        1.3.3 免疫治疗
    1.4 肺癌的预防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方法步骤
        2.2.1 文献检索
        2.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3 文献管理与资料提取
        2.2.4 文献质量评价
    2.3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纳入文献结果
    3.2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3.3 直接Meta分析结果
        3.3.1 免疫治疗对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
        3.3.2 免疫治疗对肺癌安全性的Meta分析结果
        3.3.3 常见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
    3.4 免疫抑制剂整体网状Meta分析结果
        3.4.1 不同免疫抑制剂各结局指标网状关系图
        3.4.2 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客观缓解率比较
        3.4.3 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疾病控制率比较
        3.4.4 不同免疫抑制剂1-5级不良反应事件比较
        3.4.5 不同免疫抑制剂3-5级不良反应事件比较
        3.4.6 不同免疫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4.7 不同免疫抑制剂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图
    3.5 PD-1 免疫抑制剂网状Meta分析结果
        3.5.1 PD-1免疫抑制剂各结局指标网状关系图
        3.5.2 PD-1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3.5.3 PD-1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安全性比较
        3.5.4 PD-1免疫抑制剂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图
    3.6 PD-L1 免疫抑制剂网状Meta分析结果
        3.6.1 PD-L1免疫抑制剂各结局指标网状关系图
        3.6.2 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疗效比较
        3.6.3 PD-L1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的安全性比较
        3.6.4 PD-L1免疫抑制剂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图
    3.7 发表偏倚
第四章 讨论
    4.1 直接Meta分析结果讨论
    4.2 网状Meta分析结果讨论
        4.2.1 不同免疫抑制剂结局指标分析讨论
        4.2.2 PD-1免疫抑制剂结局指标分析讨论
        4.2.3 PD-L1免疫抑制剂结局指标分析讨论
    4.3 局限性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获得成果
中英文缩略语
致谢

(6)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指南形成方法
三、流行病学
    问题1:我国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率情况
    问题2:肺癌的危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吸烟
        2.二手烟暴露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4.职业暴露
        5.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
        6.遗传因素
    问题3:肺癌的保护因素
        1.合理的体育锻炼
        2.摄入新鲜蔬菜水果
四、结局和定义
五、推荐意见
    (一)筛查的年龄区间
    (二)筛查人群
    (三)筛查技术
    (四)筛查组织
    (五)LDCT筛查和报告要求
    (六)结果管理与随访
六、总结

(7)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评估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构建及验证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粉尘职业监测数据收集
        2.3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2.4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验证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职业监测数据描述
        3.2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3.2.1 粉尘短时间暴露水平职业暴露矩阵
        3.2.2 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职业暴露矩阵
        3.3 职业暴露矩阵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个体粉尘累积暴露量计算
        2.3 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log-rank检验
        2.3.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2.4 构建煤工尘肺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
        2.4.1 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4.2 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验证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3.2 个体粉尘累积暴露量
        3.3 职业危险因素评价
        3.3.1 单因素log-rank检验
        3.3.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4 列线图预测煤工尘肺患者的预后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煤矿粉尘职业暴露与肺癌死亡风险的相关性meta分析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策略
        2.2 文献的纳入和剔除
        2.3 文献数据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估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3.2 合并分析结果
        3.3 发表偏倚分析
        3.4 敏感性分析
        3.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6 亚组分析结果
        3.6.1 种族亚组分析结果
        3.6.2 发表年份亚组分析结果
        3.6.3 结局指标亚组分析结果
        3.6.4 研究设计类型亚组分析结果
        3.6.5 样本量亚组分析结果
        3.6.6 目标人群亚组分析结果
        3.6.7 对照人群亚组分析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煤矿开采行业职业暴露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胃癌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及流行病学评价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胃癌危险因素的检索
        2.2 数据提取
        2.3 积累证据的质量评估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定量系统评估文献识别
        3.2 纳入研究基线特征
        3.3 定量合并结果
        3.4 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评价
    4 讨论
        4.1 非遗传因素
        4.2 遗传因素
        4.3 流行病学评价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多基因风险评分的胃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生物信息学筛选胃癌相关lncRNAs
        2.2 风险预测模型相关SNPs的选取
        2.3 生物学实验
        2.4 研究方法
        2.5 胃癌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6 质量控制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
        3.2 基因分型结果
        3.3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检验
        3.4 胃癌与遗传易感性关联
        3.5 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3.6 风险模型的构建及评价
    4 讨论
        4.1 风险预测模型与肿瘤
        4.2 遗传关联与胃癌
        4.3 胃癌风险模型的构建
        4.4 模型参数优化与拟合
        4.5 拟合优度与模型评价
        4.6 小结
创新性和局限性
    创新性
    局限性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1 13维危险因素组合程序
    1.2 22维风险基因组合程序
    1.3 PRS主程序
    1.4 NRI和IDI程序
    1.5 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与胃癌的发病风险及流行病学评价纳入参考文献列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基因风险评分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吸烟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
        1.5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及质量评估
        2.2 Meta分析结果
        2.3 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的9个吸烟相关的肺腺癌关键基因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获取与基因筛选
        1.2 PPI网络与模块分析
        1.3 关键基因的生存分析和验证
        1.4 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
    (三)结果
        2.1 筛查到的肺腺癌及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
        2.2 构建PPI网络及筛选鉴定关键基因
        2.3 吸烟组关键基因的生存分析和GEPIA验证
        2.4 吸烟组特有关键基因的功能富集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吸烟诱导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遗传变异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肿瘤基因组流行病学的现况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附录二 发表论文
致谢

四、中国人群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概要[J]. 王辰,肖丹,池慧. 中国循环杂志, 2021(10)
  • [2]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 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顾问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工作组. 中国综合临床, 2021(03)
  • [3]黑龙江省COPD与肺癌死亡风险的时空关联分析[D]. 郭玉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
  • [4]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D]. 张珊珊. 兰州大学, 2021(12)
  • [5]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 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顾问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工作组.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3)
  • [6]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 赫捷,李霓,陈万青,吴宁,沈洪兵,江宇,李江,王飞,田金徽. 中国肿瘤, 2021(02)
  • [7]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评估及风险评价[D]. 李琳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8]胃癌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估及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构建[D]. 段富交. 郑州大学, 2020(02)
  • [9]吸烟与肺癌发生发展关系的Meta和生物信息学分析[D]. 孙唯秀.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10]染色质交互作用区域遗传变异与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 丁冬升.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中国人群肺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