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叶加工技术研究”项目进展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叶加工技术研究”项目进展

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加工工艺研究”课题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于昊男[1](2021)在《用文献计量法分析黑茶加工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文中指出近年来,黑茶深受广大饮茶者喜爱,并成为茶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以CNKI和WOS为数据源,对黑茶加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文献发表数量、发表机构、科研项目、关键词共现网络等,总结出了黑茶加工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促进黑茶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敏[2](2021)在《藤茶品质评价方法与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藤茶是由显齿蛇葡萄的茎叶制成的类茶产品,为药食两用资源,富含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目前,藤茶感官评价指标和方法主要借鉴传统茶叶标准来施行,更没有理化品质评价标准,不能很好地反映藤茶的真实品质;同时,有关藤茶提质创新工艺研究较少;开展藤茶品质评价方法与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感官风味和理化指标的角度,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藤茶品质的感官评价方法和理化品质评价模型,从而构建藤茶品质评价体系,并应用于藤茶产品分级和藤茶加工工艺技术条件优化中;同时,对藤茶茶汤胶体纳米颗粒、Zeta电位和沉淀特性等理化特性与藤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评茶小组对10个藤茶样品进行感官评定,以感受强度为评判指标,得到并确定所列包括5个外形、5个汤色、7个香气、10个滋味的27个藤茶感官描述词均可较好地评价藤茶样品的感官品质;进一步分析得出胶质感、鲜黄、草香、木香、槟榔香、花香、甘甜、回甘、清爽、刺喉感、粗钝感、及生津是区分藤茶品质的主要感官特征属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藤茶感官品质指标评价表并得到藤茶感官评分细则;最后结合模糊数学法处理确定了藤茶感官评分方法,也即模糊感官评分S为综合评分集合Y与评语集合V的乘积。(2)采用单因素实验、CCD实验设计,以茶水比、冲泡温度、冲泡时间、冲泡次数等为考察变量因素,以藤茶模糊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藤茶茶汤的冲泡条件,即为冲泡时间6.0min、冲泡温度85.0℃、水茶比50.0:1。综合上述的感官评分方法和茶汤冲泡方法,最终确定为藤茶感官评价方法。(3)为构建藤茶理化品质评价模型,以10个藤茶样品为对象,测定了15项藤茶相关理化品质指标,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确定茶汤的黄酮(A11)、多酚(A12)、可溶性糖(A13)及亮度(A3)4项核心品质指标;在采用熵权法确定品质指标权重后,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构建出藤茶理化品质评价模型:(?)i=(?)A11×0.1811+(?)A12×0.2242+(?)A13×0.4154+(?)A3×0.1793。经验证y与模糊感官评分进行拟合,拟合度高(R2=0.8279)。根据模型得分运用聚类分析可将藤茶样品分成3个级别,即为一级(1.000.80)、二级(0.800.70)三级(0.700.60)。(4)利用HS-SPME-GC-MS技术对10种藤茶样本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藤茶香气包括正壬醛、藏红花醛等45种成分,其中醛类15种、酮类12种、醇类9种、酯类6种、烯类2种和烃类化合物1种,初步确定藤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为正壬醛、1-辛烯-3-醇、β-紫罗兰酮、己醛、苯甲醛、舒卡酮(6-甲基-5-庚烯-2-酮)。(5)开展藤茶加工工艺技术条件优化研究,以藤茶理化品质评价模型得分(MS)为评判指标,对嫩叶型藤茶和成叶型藤茶加工工序进行优选,并对杀青工序和发酵工序的工艺条件参数进行优化。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增加摇青工序,有利于提高藤茶品质;嫩叶型藤茶采用炒青处理为宜,优化工艺条件为炒青温度200℃、炒青时间20min;成叶型藤茶以烫青处理为佳,优化工艺条件为烫青温度100℃、烫青时间2min。以成叶型藤茶为对象优选发酵菌种,添加酵母菌+根霉+黑曲霉的混合菌种有利于提升藤茶理化品质,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5h、发酵温度32℃、混合菌添加量0.04%;进行藤茶的提香验证实验,发现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藤茶样品,香气浓度、香气化合物种类增加,藤茶香气类似幽兰的丁香,并伴随着清雅的果香。(6)为探讨藤茶浸泡过程中分散体系的物化特性与其品质的相关性,以嫩叶型藤茶和成叶型藤茶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原茶汤溶液、胶体和真溶液混合体系与悬浮沉淀这三个分散体系的角度,探讨藤茶化学成分、胶体颗粒和沉淀在浸泡过程中物化特性变化,并对藤茶品质与与胶体颗粒物化特性和沉淀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优化茶汤胶体分离条件为原茶汤经初滤后,1500r/min离心后0.45μm滤膜过滤分离;嫩叶型藤茶原茶汤最佳保温条件为35℃;成叶型藤茶原茶汤最佳保温条件为30℃。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藤茶浸泡过程中茶汤黄酮、多酚、可溶性糖与游离氨基酸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变化,成分含量与浸泡时间呈正相关,变化速率以先上升后下降为主;嫩叶型与成叶型藤茶浸泡过程中茶汤胶体颗粒物化特性变化不明显;藤茶浸泡过程中茶汤产生的总沉淀也呈波动变化,嫩叶型藤茶品质与各指标相关性不明显,但成叶型藤茶品质与总光强、不可逆沉淀和Zeta电位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李宇航[3](2021)在《老鹰黑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老鹰茶,又称老荫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以四川老鹰茶为原料,分离不同地区茶类的生物活性物质,分析了其抑菌性和抗氧化性。研发了以石棉老鹰茶为原料发酵的黑茶产品并优化了生产工艺,并研究产品的降血糖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老鹰茶主要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测量。选用四川3个不同产地老鹰茶、老鹰茶新鲜植物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分离提取了富含多酚、黄酮的粗提物,测定了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6个样品总多酚的含量在16.24%~22.1%之间,总黄酮含量在13.84%~16.77%之间。6个样品中石棉老鹰茶新鲜植物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最高。2.老鹰茶主要活性物质抑菌性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3个不同产地老鹰茶、老鹰茶新鲜植物叶的粗提物,测量了对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DPPH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的强弱。实验结果表明6种样品的抑菌圈直径为0.85-2.56cm之间,对4种细菌的生长均显示出抑制作用,且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强。、6种样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高于对照品BHT(2,6-二叔丁基对甲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石棉老鹰茶鲜叶>叙州老鹰茶鲜叶>青川老鹰茶鲜叶>石棉老鹰茶>叙州老鹰茶>青川老鹰茶。3.发酵黑茶工艺优化。选取石棉老鹰茶新鲜植物叶为原料,采用黑茶工艺方式加工,通过研究黑茶在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香气成分的差异,分析黑茶工艺对老鹰茶品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黑曲霉菌悬液接种量为1.5 m L(1×107个/m L),含水量为40%,发酵温度选取30℃,发酵天数为18 d时,老鹰黑茶的品质风味最佳,水浸出物的含量降低了7.64%,总多酚的含量降低了9.25%,总黄酮的含量增加了3.6%,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了1.47%,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分别下降了0.85%和1.85%,茶褐素的含量增加了6.32%。根据香气分析实验结果,老鹰茶香气方面表现出樟科植物特有的香气,刺激性较强,风味欠佳,老鹰黑茶风味品质良好,特征刺激性气味减弱,新鲜花香、果香、松脂香等增加,整体香气有所改善。4.发酵黑茶降血糖作用的研究。通过STZ(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观察了老鹰茶和黑茶提取物对大鼠体重、血糖、糖耐量和胰腺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鹰茶和黑茶对于由糖尿病引起的体重下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老鹰茶组、黑茶组的血糖值分别降低了8.46%和10.54%,说明对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糖尿病大鼠的耐糖量水平提高,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提高。黑茶的降血糖作用相对老鹰茶较好。

石依姗[4](2020)在《特色民族药材藤茶质量评价及其袋泡茶工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藤茶是我国土家族、苗族、瑶族、拉祜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及客家地区传统的药茶,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寒、利湿退黄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湿热黄疸、疮痈肿痛等病症。近年来,随着民族药材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藤茶的保健和药用价值不断被挖掘,越来越多的藤茶相关的制剂被开发和应用。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说明药材的质量与中药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但目前,藤茶仅收录于《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版)》、《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卷)》三个地方药材标准,尚未建立国家统一的药材标准,且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和报道较少,不能满足药材监管的要求,导致市场上售卖的藤茶来源品种及产地等难以追踪,商品药材质量参差不齐,藤茶制剂研发应用推进困难。为了应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研究遵循国家食药监总局注册司专项“特色民族药材检验方法示范性研究”二期指导原则,参考国家药典、港标、各地省标等示范性标准的先进研究思路,遵循民族医药理论体系,结合传统中医药经验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前往湖北、湖南、广西等9个省份20余个市县采集或收集了大量藤茶样品以及其同属常用的其它8种植物药样品,对藤茶进行本草考证、品种调研、生药鉴别(基原、性状、显微鉴别)、化学鉴别(薄层鉴别、特征图谱鉴别)、分子生物学鉴别、含量测定、常规检查项和残留检测(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有害元素和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项目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藤茶深加工研发基础薄弱,利用形式单调,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末较多,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更好的开发应用藤茶,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改良藤茶口感,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卫生、快速便捷等日常服用的要求,本实验选择袋泡茶型,并对藤茶袋泡茶工艺制备条件进行了的考察和确认。本文旨在建立藤茶药材专属性鉴别方法,对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提高和完善,为后期藤茶制剂研发应用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及结果(1)品种考证及资源调查查阅历代本草专着或民族药文献(古籍医典),系统考证藤茶的基原品种、药用功效、性味归经及方法用量、采收加工等。确定目前市场使用的藤茶药材基原为葡萄科植物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Handel-Mazzetti)W.T.Wang),入药部位为干燥嫩茎叶。采收时间为4到10月份,具体时间可根据各地物候情况灵活调整。加工方式可分为手工和机械加工,制茶核心为采摘、日光凋萎、炒青、揉捻、渥堆、干燥等步骤。制定藤茶资源和商品药材实地调研路线,实地调查和记录藤茶资源的分布、生长环境、种群特征以及藤茶药材的栽培规模、商品产业状况。并采集或收集藤茶以及其同属常用的其它8种植物药样品。(2)生药学鉴别对采集或收集的基原与产地明确、具有代表性的藤茶其同属常用的其它8种植物样品进行拍摄和标本制作,结合文献和标本库,进行初步的基原植物形态鉴别研究,并总结植物鉴别检索表。应用性状和显微鉴定法和对藤茶药材的外观、颜色、质地、一般内部结构(包括断面特征)、气味、味道等“宏观”特征以及药材的茎横切面、叶横切面、粉末等“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与描述。并与同属多种植物药材进行比较,发现蛇葡萄属植物卷须、叶片性状和叶横切面显微结构差异较大,可达到鉴别的目的,因此拟将叶片和叶横切面作为藤茶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点。(3)化学鉴别参考《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中显齿蛇葡萄品种薄层方法,增加二氢杨梅素对照品,改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3)为展开剂,并与同属易混淆的广东蛇葡萄和大叶蛇葡萄进行同板比较实验。结果显示藤茶色谱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苷成分能被识别,斑点清晰不扩散,且可与其同属易混淆植物的斑点进行明显的区分,具有专属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根据藤茶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建立其专属性的特征图谱测定方法。共检出5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出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杨梅苷和杨梅素4个共有峰。另发现一个未知峰,对其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还需进一步解析。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获取对照特征图谱,并对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采收部位的56批藤茶药材进行相似度比较,发现相似度无明显差异。(4)含量测定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特征图谱中各共有峰成分含量,发现二氢杨梅素占有绝对高的含量。故本实验选择二氢杨梅素为藤茶的专属性指标成分,采用HPLC测定69批藤茶样品中二氢杨梅素含量,结果显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含量为13.41%~45.32%,平均值为25.04%。。(5)分子生物学鉴定参照"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指导原则"对藤茶及其同属8种药用植物的ITS2、mat K、psb A-trn H、ITS基因序列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蛇葡萄属植物对ITS和mat K序列PCR扩增效果较差,ITS2和psb A-trn H序列对蛇葡萄属物种的鉴定效率较差。利用一种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Genotyping-by-Sequencing,GBS),筛选得到蛇葡萄属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结果分析发现可根据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别挑选序列设计引物来组合鉴定蛇葡萄属物种。(5)检查项目参照2015《中国药典》四部中对56批藤茶药材常规检查项(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进行测定和分析。根据测定结果建议藤茶药材中水分含量不应过10%、总灰分含量不应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应过1%。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8%。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同时测定45批藤茶样品中铅、铬、砷、铜、汞五个有害重金属元素含量并进行风险评估。建议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应加强藤茶药材的镉和铅的含量控制。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快速筛查56批藤茶样品中53种农药残留,结果部分批次检测出哒螨酮、喹螨醚和苯醚甲环唑残留,但均未超过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度。(6)袋泡茶工艺研究以感官评价、二氢杨梅素含量等指标作为考核,考察筛选出袋泡茶中藤茶粒径、浸泡时间、加水量以及冲泡次数,最终得到了茶汤棕黄,清澈透明,口感甘甜,且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率等各指标符合“GB/T 24690-2009袋泡茶”标准的藤茶袋泡茶。结论本研究实现了对藤茶本草的考证、主产区的资源调查和样品收集,解决了民族药材标准提高的重点和难点,即正本清源的问题,为藤茶系统的研究奠定理论和样品基础;结合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了藤茶药材专属性鉴别方法,为中药鉴定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参考;按国家和地方标准,对藤茶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提高和完善,为藤茶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方法和数据;初步确定了藤茶袋泡茶工艺参数和指标,为其制剂的开发和临床的应用奠定基础。

陈宗懋,刘仲华,杨亚军,阮建云[5](2020)在《2019年中国茶叶科技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推动我国茶叶科技实现系统提升和质的飞跃。2019年我国在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茶树营养与施肥、茶树保护与质量安全、茶叶加工与深加工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特别是在茶叶中农药和污染物管控关键技术方面实现创新,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新突破。

杨化冰[6](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欧伊伶[7](2019)在《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工艺及香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乌龙茶作为我国的一种特色茶类,以其独特的花香和甜醇滋味备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我国乌龙茶主要在闽、台、粤三省主产,而对于湖南等非乌龙茶主产区来说,必须以合适的品种和工艺作为支撑,才能更好的开发本地特色的乌龙茶产品。槠叶齐品种作为湖南省的主栽茶树良种之一,具有产量高、适制性广等优良品质特点,利用其品质特性开发夏秋乌龙茶,一方面能提高夏秋茶资源的利用率,一方面能丰富湖南茶产品品类,促进湖南本地茶叶品种的多茶类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本课题以槠叶齐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鲜叶自然品质特性的分析,夏秋乌龙茶加工工艺的优化,加工过程中主要内含品质成分、香气组分及酶类活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探究其成品茶香气、滋味的品质形成机理,形成了一套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的优化工艺流程及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槠叶齐品种鲜叶自然品质特性:在鲜叶物理性状方面,槠叶齐品种叶片较宽(3.36±0.35cm),叶长/叶宽比值小(2.58±0.21),节间短(2.29±0.40cm),梗粗/节长比值大(0.84±0.19),角质层(2.52±0.29μm)和上表皮(18.12±1.22μm)较厚,具有2层宽厚且排列紧密的栅栏组织(53.49±1.84μm);在鲜叶内含成分方面,槠叶齐品种的茶多酚含量为21.39%,黄酮总量为5.97 mg/g,可溶性糖总量为10.18%,咖啡碱含量为3.40%,水浸出物含量为44.03%,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86%,具有显着较高含量的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和茶多酚。与碧香早、黄金茶1号两个湖南本地品种相比,槠叶齐品种鲜叶的物理性状和内含成分更具备满足乌龙茶做青工序对鲜叶的品质要求,具有制备优质乌龙茶的潜力。2.槠叶齐夏秋乌龙茶的优化加工工艺为:鲜叶→萎凋(减重10%)→摇青5次→杀青→揉捻→初干→复干→提香。针对萎凋程度、摇青次数和堆青时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槠叶齐夏秋乌龙茶整体感官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萎凋程度>堆青时间>摇青次数。采用萎凋减重率10%,摇青5次,不作堆青处理制得的槠叶齐夏秋乌龙茶综合品质较优。3.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滋味品质成分变化:在萎凋阶段,茶多酚及儿茶素、黄酮类物质、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升高,为之后的做青工序奠定了品质基础。在做青过程中,在制品各项生化成分大体呈减少趋势,在酶和热的作用下各种品质成分进行分解和转化,有利于茶汤苦涩味的降低和甜醇度的提高,是槠叶齐夏秋乌龙茶甜醇滋味和清新花果香形成的关键。在杀青和干燥阶段,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类等物质含量下降,进一步完善了槠叶齐夏秋乌龙茶醇爽的滋味品质。4.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香气成分变化: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共检出122种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碳氢类、酮类、醛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共6大类,其中醇类成分38种,醛类成分3种,碳氢类成分34种,酮类成分6种,酯类成分34种,其他类香气成分7种,醇类香气、酯类香气和碳氢类香气占比较高,是槠叶齐夏秋乌龙茶的主要香气类别。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总个数呈波动上升变化,萎凋阶段和摇青阶段香气总个数明显增加,做青阶段香气总个数呈“升—降—升”趋势;香气物质总峰面积和总含量呈“M”型变化趋势,在萎凋和做青期间升高,在杀青和干燥期间降低。最终槠叶齐夏秋乌龙茶成茶的香气类型比例大小顺序为:醇类=酯类>碳氢类>其他类>醛类=酮类,含量较高的主要赋香成分主要为以下6种:反式-橙花叔醇、(Z)-己酸-3-己烯酯、α-法呢烯、己酸己酯、反-2-己烯己酸酯和芳樟醇。其中α-法呢烯和反式-橙花叔醇含量合占比在成茶中达到40%以上,是成茶香气的主要组成部分,香型表现为“清花香带果香”。5.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主要酶类活性变化:(1)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体呈现波浪式变化,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萎凋期间酶活性升高,做青期间酶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加工中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萎凋阶段上升幅度较小,做青期间上升幅度较大,五摇时达到峰值;(3)β-葡萄糖苷酶在加工过程中总体呈现“M”型上升趋势,萎凋阶段略有下降,做青前期呈波浪型上升趋势,三摇时达到峰值,做青后期活性逐渐下降;(4)纤维素酶活性在加工过程中呈现“M”型双峰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做青前期活性较高,二摇时达到最高值;(5)果胶酶活性在加工过程中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萎凋阶段显着升高,在做青过程中表现出“升—降—升”趋势,在做青前期活性较强,一摇时达到峰值。6.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特点:汤色橙黄明亮,香气较高长,清花香带果香,滋味尚醇厚,汤里含花香,叶底黄绿显红边。

徐笑[8](2018)在《添加茯砖茶促进糯米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发酵糯米制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发酵糯米制品是以糯米为原材料,利用酒药在特定环境下发酵制得的食品。国内外对传统发酵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已有多年,对发酵菌株探索和改良的研究日渐深入,对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提高食品营养和功能活性的报道逐渐增多,新型的发酵食品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茯砖茶是一种历经益生菌发酵的黑茶,内含复杂的微生物区系。其中,冠突散囊菌的生物量与茯砖茶的品质密切相关。目前已有国家标准限定,合格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的活菌数必须大于2×105 CFU/g。由于茯砖茶拥有天然的益生菌群,这些微生物具有较好的分泌胞外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能力,因而茯砖茶的天然微生区系具备了良好的发酵糯米的潜能。本研究利用茯砖茶天然的微生物区系和酶系作为“曲”,与酒药混合发酵糯米,提出了一种新的糯米发酵方式,并探究了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效率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对发酵糯米品质的丰富和改善作用,对抗氧化活性、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和保护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包括四部分内容,主要结果如下:1.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及理化特性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茯砖茶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散囊菌属具有最大丰度,此外还发现曲霉属和酵母属的存在。研究进一步从茯砖茶中筛选出三株可培养丝状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金花菌”)、黑曲霉(Rhizopus niger)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茯砖茶具备了作为“曲”的特质,既含有丰富的活菌又含有复杂的酶系,因此,本研究利用茯砖茶天然的微生物区系和酶系与酒药混合发酵糯米(Mix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MF-GR),制得一种新型的功能性食品。以色值(L*、a*、b*)、发酵时间、汁液浸出率和感官评价等指标为优化依据,确定发酵工艺为:2%茯砖茶添加量与0.3%酒药混合发酵糯米。以酒药发酵糯米(Koji fermented glutinousrice,KF-GR)为对照,在 0h 至 48 h,分析了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中主要酶活力的影响,包括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蛋白酶和脂肪酶:MF-GR的淀粉酶在发酵33 h时活力达到最大,显着高于KF-GR;MF-GR的蛋白酶活力在发酵24 h时达到最大,且在前27 h发酵过程中显着高于KF-GR;MF-GR的脂肪酶活力随时间变化较小,与KF-GR的差异不显着;MF-GR在发酵过程中有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发酵33h时达到最大,但KF-GR中未检测到β-葡萄糖苷酶活力。同样,在15h至48 h,分析了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中主要理化特性的影响,包括pH值、总酸度、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酒精度,结果发现,MF-GR中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速率显着高于KF-GR,因而茯砖茶添加显着提高了糯米的发酵效率。本研究还探究了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MF-GR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在18 h左右进入对数生长期,42 h时酵母菌生物量达到最大(7.1×106 CFU/g);而KF-GR进入对数生长期较晚,且最大生物量为6.7 × 106 CFU/g;在综合分析确定的发酵终点30h时,MF-GR和KF-GR中酵母菌的生物量分别为4.8 × 106 CFU/g和3.9 × 106 CFU/g。通过qPCR分析发酵前后MF-GR中益生菌冠突散囊菌的生物量,研究发现,茯砖茶添加混合发酵糯米有助于益生菌的富集。2.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有机酸、短链脂肪酸和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MF-GR和KF-GR中有机酸和短链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发现,MF-GR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显着高于KF-GR,尽管MF-GR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显着小于KF-GR,但其种类比KF-GR丰富。其中,MF-GR中酒石酸、乳酸和丙酸含量显着高于KF-GR,而乙酸含量显着低于KF-GR,且MF-GR中检测到KF-GR中没有的苹果酸和丙酮酸,而甲酸、琥珀酸、草酸和柠檬酸的含量无显着性差异。通过电子舌技术测得MF-GR的咸味、涩味、酸味和鲜味强度显着低于KF-GR,MF-GR的总体风味较KF-GR更加柔和,但MF-GR的苦味、苦的回味和涩的回味高于KF-GR,这是由茯砖茶中多酚、黄酮、花青素、生物碱等特殊化合物影响的,此外,鲜的回味没有显着性差异。通过电子鼻技术检测到茯砖茶添加提高了醇类化合物、芳香族和烷烃类芳香物质的丰富度和强度,胺类、烯烃类和有机硫化物贡献的香气也存在差异。通过HS-SPME-GC-MS技术分析测定MF-GR和KF-GR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共鉴定出9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16种醇、11种酸、32种酯、11种醛、3种酮、2种醚、3种呋喃、2种萜烯、4种烃类、6种酚类化合物、3种芳烃和1种含氮化合物),其中,有35种化合物是MF-GR中特有的香气成分。同时,研究应用模糊数学法进行感官评价分析,在色泽、气味、滋味、口感质地和综合方面,MF-GR的得分显着高于KF-GR。茯砖茶添加丰富了发酵糯米的香气和滋味,提高了发酵糯米的品质。3.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体外抗氧化及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的影响茯砖茶添加显着提高了发酵糯米的抗氧化能力。研究从ABTS自由基清除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还原潜力、金属螯合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力六项抗氧化活性评价指标出发,分析比较了 MF-GR和KF-GR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考察了二者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选取两种提取试剂(去离子水和80%乙醇)分别提取MF-GR和KF-GR中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80%乙醇溶剂比去离子水能提取到更多的酚类物质。除金属螯合能力评价,醇提物比水提物展现出更好的抗氧化能力。MF-GR的80%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具有较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还原潜力,其EC50值分别是10.75±0.24μg/mL,15.97±0.21 μg/mL,13.23±1.87 μg/mL 和 126.42± 3.83 μg/mL,说明其抗氧化能力与阳性对照相仿。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不仅源于茯砖茶多酚,还与微生物发酵利用基质促进酚类物质的释放和转化关系密切。发酵后MF-GR含有的总酚含量(1.362±0.010 mg GAE/g醇提物和0.821± 0.009 mg GAE/g水提物)显着高于未发酵的茯砖茶糯米,其总抗氧化能力(1.051±0.014 mg GAE/g醇提物和0.628 ± 0.012 mg GAE/g水提物)也最为突出,其清除自由基和还原的能力以及保护DNA氧化损伤的程度显着优于未发酵样品。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茯砖茶添加显着提高了儿茶素等游离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通过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可知,样品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其展现的抗氧化活性关系密切。4.茯砖茶添加对H2O2诱导的神经细胞PC12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通过建立H2O2诱导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模型,研究分析了茯砖茶添加提高了发酵糯米对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活性:比较了 MF-GR和KF-GR提取物在100-500 μg/mL浓度范围内对氧化损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H2O2损伤组细胞的存活率为46.3%,在500μg/mL MF-GR提取物保护作用下,受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为75.0%,显着高于KF-GR提取物的56.4%);借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细胞荧光染色分析细胞的状态分布,发现MF-GR提取物比KF-GR更能有效保护细胞的完整性,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通过生化实验分析表明,茯砖茶添加可以显着提高对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使其保持完整性,进而更有效地缓解了胞内乳酸脱氢酶的溢出情况;茯砖茶添加可以显着降低氧化受损细胞胞内活性氧的水平,缓解由氧化损伤引起的有丝分裂阻滞情况,降低凋亡酶Caspase-3的酶活力,进而减少由氧化损伤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发生;茯砖茶添加可以显着提高发酵糯米对细胞自身抗氧化系统的提升活性,包括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肽的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MF-GR提取物展现出对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能力显着优于KF-GR提取物,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李涛[9](2018)在《藏茶原料筛选与后发酵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文中认为藏茶因产于四川销往藏区而得名,是中国典型的黑茶类产品。由于黑茶类产品具有抗辐射、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等保健功能,2015年成为内销第二大茶类,产量达到29.71万吨。藏茶作为四川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四川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藏茶生产普遍存在着原料分级混乱、加工粗放、卫生条件较差等问题,导致藏茶质量和标准与其它黑茶产区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藏茶产业发展。本试验对适制藏茶的原料嫩度标准、茶树品种、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加工藏茶的可行性及工艺优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传统藏茶为对照,分析感官品质及理化成分的差异,为藏茶原料标准与工艺规范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原料嫩度标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一芽三叶藏茶感官审评综合得分最高,具有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陈香高长、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特征。随着鲜叶嫩度升高或降低,感官审评综合得分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表明鲜叶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合加工藏茶。一芽三叶所制藏茶具有相对较高的水浸出物、茶多糖、茶褐素、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较低的咖啡碱含量,分别为41.02%、2.150%、10.479%、6.71%和3.06%;同时氟含量为118.79mg/kg,铅含量为2.08mg/kg,符合安全限量标准。不同嫩度藏茶均检出45种香气组分,其中醇类16种,酮类8种,醛类6种,酯类5种,酸类4种,吡咯类3种,其它类3种,且均以醇类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因此,建议采用适度成熟的一芽三叶鲜叶作为藏茶生产原料。(2)适制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的鲜叶化学成分、加工藏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滋味成分存在显着差异。综合分析,建议以福云4号茶树品种作为加工藏茶的优选茶树品种,所制藏茶具有汤色橙红明亮、香气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的感官品质特征,同时具有较高的水浸出物含量、茶色素总量和茶多糖含量,分别为40.06%、14.240%和3.283%。(3)采用相同鲜叶原料制成的5种茶类毛茶,后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红毛茶和白毛茶不适合作为藏茶后发酵的毛茶原料,而绿毛茶、黄毛茶及青毛茶进行后发酵制成的藏茶,符合藏茶感官品质要求。(4)对3种类型毛茶的后发酵工艺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绿毛茶、黄毛茶、青毛茶后发酵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分别为A3B1C3(80℃、20%、80h),A3B1C3(80℃、20%、70h),A1B2C2(60℃、30%、30h)。温度(A)、水分(B)、时间(C)三个因子,对3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感官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分别为A>C>B(绿毛茶),A>B>C(黄毛茶),A>C>B(青毛茶)。极差分析显示,温度(A)是影响3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感官品质的最主要因素,证明温度对毛茶后发酵处理起着关键作用。(5)3种类型毛茶按照最优工艺参数进行后发酵制成的藏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香气以陈香和熟香为主、滋味表现为浓醇或浓厚、汤色表现为橙黄、橙红或红亮,但均符合藏茶感官品质要求。在主要滋味成分组成上,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以绿毛茶后发酵样最低为7.51%和0.44%;氨基酸含量以青毛茶后发酵样最高为5.59%,是传统藏茶样的2.39倍;水浸出物含量以青毛茶后发酵样最低为39.51%,显着低于其它3个处理;可溶性糖含量以黄毛茶后发酵样最高为6.96%;茶色素总量以传统藏茶样最高为16.589%;茶多糖含量以黄毛茶后发酵样最高为3.33%。在儿茶素组分上,4个处理间EGCG含量关系为:青毛茶后发酵样(1.972%)>传统藏茶样(0.422%)>黄毛茶后发酵样(0.098%)>绿毛茶后发酵样(0.052%),CAI指数大小关系为:传统藏茶样(8.81)>黄毛茶后发酵样(7.94)>青毛茶后发酵样(6.43)>绿毛茶后发酵样(5.66),表明以毛茶为原料进行后发酵能更好的促进儿茶素的氧化和转化。在氨基酸组分上,4个处理的藏茶均检测出21种氨基酸组分,但各氨基酸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青毛茶后发酵样具有较高的茶氨酸(The)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分别为24.717mg/g和0.966mg/g。在香气组分上,4个处理的藏茶均检出45种香气组分,传统藏茶样、黄毛茶后发酵样及青毛茶后发酵样的香气物质都以醇类物质占比最高,分别为32.00%、28.67%、34.56%,而绿毛茶后发酵样的香气物质以酮类物质占比最高为25.82%,且绿毛茶后发酵样的吡咯类物质相对含量(22.39%),远高于其它3个处理。综上所述,3种类型毛茶后发酵制成的藏茶,不仅符合藏茶品质要求,而且呈现滋味与香气的多样性,丰富了藏茶风味类型。

杨方慧,杨毅坚,张艳梅,仝佳音,何青元[10](2018)在《大叶种茶功能成分研究及提取开发现状》文中认为阐述了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医药保健功能和大叶种茶的一些特殊性质,回顾了这些功能成分在食品、医药、日化、建材、养殖等行业的广泛应用,概括了茶叶功能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干燥等工艺过程,为今后大叶种茶功能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加工工艺研究”课题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加工工艺研究”课题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用文献计量法分析黑茶加工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采集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黑茶加工研究的文献检出情况及年度变化
    2.2 黑茶加工研究的文献来源机构与基金标注情况
    2.3 黑茶加工研究文献的热点分析
    2.4 不同种类黑茶研究频率
    2.5 黑茶加工研究热点综合分析
        2.5.1 茶功能成分
        2.5.2 微生物
        2.5.3 加工工艺
3 总结与讨论
    3.1 黑茶加工研究领域存在“产地壁垒”现象
    3.2 黑茶加工研究的机构以大学为主
    3.3 黑茶活性成分及功能研究正在发展
    3.4 未来黑茶加工研究应加强校企联合
    3.5 未来黑茶加工研究偏重于加工品质形成和加工工艺优化

(2)藤茶品质评价方法与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藤茶及相关研究现状
        1.1.1 藤茶的保健价值
        1.1.2 藤茶的相关研究进展
    1.2 藤茶的现行加工工艺总结
        1.2.1 藤茶传统加工工艺
        1.2.2 藤茶加工工艺现状
        1.2.3 藤茶产品品质评价方法现状
    1.3 茶叶加工及品质评价相关研究现状
        1.3.1 我国茶叶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3.2 茶叶品质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4 藤茶资源产业发展分析
        1.4.1 藤茶资源情况
        1.4.2 藤茶产品现状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藤茶感官特征指标及评分方法的确定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藤茶感官审评术语的编写
        2.2.2 藤茶的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2.2.3 藤茶风味轮的绘制
        2.2.4 基于模糊数学法建立藤茶感官评分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藤茶感官审评术语的编写
        2.3.2 藤茶的感官定量描述分析
        2.3.3 藤茶风味轮的绘制
        2.3.4 藤茶感官评分细则与模糊数学评分法
    2.4 小结
第3章 藤茶冲泡条件优化与感官评价方法的确立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藤茶冲泡条件单因素实验
        3.2.2 CCD响应面优化设计藤茶茶汤日常冲泡条件
        3.2.3 藤茶感官评价方法的确立及校正
        3.2.4 模糊感官评分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藤茶茶汤冲泡条件单因素实验
        3.3.2 CCD响应面优化设计藤茶茶汤冲泡条件
        3.3.3 藤茶感官评价方法的确立
        3.3.4 十种藤茶样品的模糊数学感官评分
    3.4 小结
第4章 藤茶理化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藤茶样品处理
        4.2.2 藤茶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4.2.3 藤茶理化品质评价模型的构建
        4.2.4 藤茶产品的分级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藤茶品质指标的测定
        4.3.2 藤茶品质描述性分析
        4.3.3 藤茶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4.3.4 藤茶综合品质主成分分析
        4.3.5 熵权法确定藤茶的核心指标权重
        4.3.6 灰色关联度分析
        4.3.7 模型验证
        4.3.8 藤茶产品的分级
    4.4 小结
第5章 HS-SPME-GC-MS分析藤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5.1 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主要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顶空固相微萃取操作方法
        5.2.2 藤茶香气萃取条件的优化
        5.2.3 GC-MS条件参数
        5.2.4 定性与半定量分析各藤茶样品的香气成分差异
        5.2.5 特征香气的确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HS-SPME萃取条件优化
        5.3.2 不同市售藤茶香气成分的组成与含量
        5.3.3 不同市售藤茶香气成分差异比较分析
        5.3.4 藤茶特征香气的确定
    5.4 小结
第6章 藤茶理化品质评价模型在藤茶加工工艺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6.1 材料与仪器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主要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藤茶制作工艺操作流程
        6.2.2 藤茶加工工序优选
        6.2.3 藤茶杀青工序的选择与优化
        6.2.4 藤茶发酵工序的选择与优化
        6.2.5 藤茶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6.2.6 HS-SPME-GC-MS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摇青处理对藤茶品质的影响
        6.3.2 藤茶杀青工序的选择与优化
        6.3.3 藤茶发酵工序的选择与优化
        6.3.4 藤茶的提香验证实验
    6.4 小结
第7章 藤茶浸泡过程中分散体系物化特性的初步研究
    7.1 材料与仪器
        7.1.1 材料与试剂
        7.1.2 主要仪器
    7.2 实验方法
        7.2.1 藤茶茶汤的制备
        7.2.2 藤茶茶汤的分离条件优化
        7.2.3 沉淀的分离与计算
        7.2.4 藤茶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藤茶茶汤胶体颗粒检测条件的优化
        7.3.2 藤茶浸泡过程中茶汤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7.3.3 藤茶浸泡过程中茶汤胶体颗粒的动态变化
        7.3.4 藤茶浸泡过程中茶汤沉淀的动态变化
        7.3.5 藤茶浸泡过程中品质与其他指标相关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藤茶感官审评术语及定义
附录B 藤茶感官评分方法
附录C 各藤茶理化指标结果及相关性分析
附录D 各藤茶挥发组分的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
附录E 缩略词

(3)老鹰黑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老鹰茶概述
        1.1.1 历史渊源
        1.1.2 植物学特征
    1.2 老鹰茶的活性成分概述
        1.2.1 多酚类化合物
        1.2.2 黄酮类化合物
        1.2.3 蛋白质和氨基酸
        1.2.4 挥发油
        1.2.5 其它有效成分
    1.3 加工工艺研究现状
    1.4 降血糖研究现状
        1.4.1 糖尿病概述
        1.4.2 茶叶降血糖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老鹰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总多酚含量测定
        2.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2.2.3 抑菌活性研究
        2.2.4 抗氧化活性研究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和讨论
        2.3.1 总多酚含量比较
        2.3.2 总黄酮含量比较
        2.3.3 抑菌活性比较
        2.3.4 抗氧化活性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老鹰茶发酵工艺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黑曲霉的分离活化及悬浮液的制备
        3.2.2 黑茶工艺流程
        3.2.3 黑茶单因素实验
        3.2.4 生化成分测定
        3.2.5 香气成分检测分析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不同因素对黑茶品质的影响
        3.3.2 香气成分分析
        3.3.3 部分样品展示
    3.4 本章小结
4 老鹰茶降血糖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实验动物
    4.2 实验方法
        4.2.1 药物配制
        4.2.2 动物造模
        4.2.3 动物分组及给药
        4.2.4 大鼠体重的测定
        4.2.5 大鼠血糖的测定
        4.2.6 大鼠糖耐量的测定
        4.2.7 胰岛细胞形态学观察
        4.2.8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和讨论
        4.3.1 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生长的影响
        4.3.2 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血糖的影响
        4.3.3 提取物对高血糖大鼠糖耐量的影响
        4.3.4 胰岛细胞形态学观察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4)特色民族药材藤茶质量评价及其袋泡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藤茶的本草考证及资源调查
    1 调研工具及方法
        1.1 工具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考证
        2.2 药用资源分布调研
        2.3 商品药材产地调研
        2.4 药材标准收载情况
    3 讨论
第二章 藤茶及其同属植物性状和显微鉴别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植物形态鉴定
        2.2 性状鉴定
        2.3 显微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形态
        3.2 药材性状
        3.3 显微鉴别
第三章 藤茶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条件摸索
        2.2 实验条件优化
    3 讨论
第四章 藤茶特征图谱鉴别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
        2.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系统适用性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特征峰的标定
        3.2 藤茶样品测定
    4 小结
        4.1 参照物溶液的确定
        4.2 特征图谱质量标准确定
第五章 藤茶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
    1 藤茶及其同属药用植物DNA条形码鉴别研究
        1.1 仪器和材料
        1.2 实验步骤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2 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设计蛇葡萄属特异性引物
        2.1 材料及仪器
        2.2 实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六章 藤茶中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试剂
        1.3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水分测定
        2.2 灰分测定
        2.3 浸出物测定
    3 实验结果
        3.1 水分
        3.2 总灰分及酸不溶灰分
        3.3 醇溶性浸出物
    4 讨论
        4.1 水分含量
        4.2 灰分含量
        4.3 浸出物含量
第七章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含量测定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溶液的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方法学的建立
        2.4 系统适用性实验
        2.5 线性关系考察
        2.6 重复性实验
        2.7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2.8 耐用性考察
        2.9 回收率实验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第八章 藤茶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仪器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2.4 重复性实验
        2.5 加样回收率实验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九章 藤茶中农药残留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分析条件
        2.2 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制备
        2.3 检测离子对及CE值
        2.4 方法学考察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农药指标的选择
        4.2 提取溶剂的选择
        4.3 净化方法的选择
        4.4 藤茶检测结果分析
第十章 藤茶袋泡茶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1.2 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藤茶粉末制备
        2.2 二氢杨梅素含量的测定
        2.3 工艺条件筛选
        2.4 水分测定
        2.5 总灰分测定
        2.6 水浸出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工艺条件筛选
        3.2 感官评价
        3.3 水分、总灰分和水浸出物
    4 讨论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情况

(5)2019年中国茶叶科技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
    1. 收集了一批种质资源,鉴定发掘一批优异种质
    2. 登记了一批品种
    3. 功能基因鉴定取得一定进展
二、茶树营养与施肥
    1. 茶树营养
    2. 茶树施肥
三、茶树保护与质量安全
    1. 茶树病虫草害防治
    2. 茶园农残降解规律和限量标准研究
    3. 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四、茶叶加工
    1. 绿茶加工
    2. 红茶加工
    3. 乌龙茶加工
    4. 黑茶加工
    5. 白茶加工
    6. 黄茶加工
五、茶叶深加工
    1. 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技术
        (1)茶多酚的提取与分离
        (2)茶黄素与聚酯儿茶素的制备分离
        (3)茶氨酸的生物合成
        (4)茶多糖的提制技术
        (5)茶皂素的提制技术
    2. 速溶茶提制技术
    3. 茶叶功能成分利用

(6)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7)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工艺及香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槠叶齐茶树品种基本概况
    1.2 乌龙茶品质形成研究进展
        1.2.1 鲜叶性状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1.2.2 加工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1.3 乌龙茶加工相关酶学研究进展
        1.3.1 多酚氧化酶研究进展
        1.3.2 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1.3.3 β-葡萄糖苷酶研究进展
        1.3.4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研究进展
        1.3.5 蛋白酶与淀粉酶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槠叶齐品种鲜叶自然品质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鲜叶叶片形态特征分析
        2.2.2 鲜叶内含成分分析
        2.2.3 鲜叶叶片显微解剖结构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不同加工工艺成茶内含品质成分分析
        3.2.2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不同加工工艺成茶感官审评结果分析
        3.2.3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优化工艺验证试验
    3.3 讨论与结论
        3.3.1 萎凋程度对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3.3.2 摇青次数对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3.3.3 堆青时间对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第四章 槠叶齐品种夏秋乌龙茶品质形成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
        4.2.2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
    4.3 讨论与结论
        4.3.1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变化与滋味品质形成
        4.3.2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香气成分变化与香气品质形成
第五章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主要酶类活性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5.2.2 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5.2.3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5.2.4 纤维素酶活性变化
        5.2.5 果胶酶活性变化
    5.3 讨论与结论
        5.3.1 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与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形成
        5.3.2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变化与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形成
        5.3.3 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与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品质形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槠叶齐品种鲜叶自然品质性状分析
    6.2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工艺的研究与优化
    6.3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
    6.4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规律
    6.5 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主要酶类活性变化规律
    6.6 展望
论文创新点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添加茯砖茶促进糯米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茯砖茶研究进展
        1.1 茯砖茶的概况
        1.2 茯砖茶的固态发酵工艺
        1.3 茯砖茶中微生物
        1.4 茯砖茶的功能活性成分
        1.4.1 儿茶素类酚类化合物
        1.4.2 黄酮类酚类化合物
        1.4.3 酚酸及其衍生物
        1.4.4 萜类化合物
        1.4.5 咖啡因等生物碱类化合物
        1.4.6 其他特征化合物
        1.5 茯砖茶中的风味物质
        1.6 茯砖茶的功能活性
        1.6.1 抗氧化活性
        1.6.2 抑菌活性
        1.6.3 抑制癌症活性
        1.6.4 降脂减肥功能
        1.6.5 调节免疫及其他功能
    2. 糯米发酵食品研究进展
        2.1 甜酒酿研究进展
        2.1.1 甜酒酿的概况
        2.1.2 甜酒酿的生产工艺
        2.1.3 甜酒酿的风味物质
        2.1.4 甜酒酿主要营养成分
        2.1.5 甜酒酿的功能活性
        2.2 其他糯米发酵食品研究进展
        2.2.1 糟蛋的研究概框
        2.2.2 冻粑的研究概框
        2.2.3 印度糯米发酵制品的研究概框
    3 氧化应激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3.1 活性氧与氧化应激
        3.2 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3.3 神经细胞氧化衰老与ROS的关系
        3.3.1 ROS与阿尔茨海默症
        3.3.2 ROS与帕金森病
        3.3.3 ROS与氧化衰老
    4 食源性多酚与氧化和衰老
        4.1 食源性多酚概况
        4.2 食源性多酚与大脑氧化衰老的关系
    5 本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1 本研究背景
        5.2 本研究意义
        5.3 本研究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茯砖茶添加对糯米发酵过程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培养基
        1.2 实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茯砖茶微生物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
        1.3.2 茯砖茶可培养真菌的筛选及鉴定
        1.3.3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制作工艺
        1.3.4 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1.3.5 发酵过程中酶活力的测定
        1.3.6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1.3.7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色度测定
        1.3.8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出汁率测定
        1.3.9 模糊数学法感官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 茯砖茶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2 茯砖茶中可培养丝状真菌分析
        2.2.1 丝状真菌的形态学分析
        2.2.2 丝状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茯砖茶添加量优化分析
        2.4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MF-GR理化特性的影响
        2.5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主要酶活力的影响
        2.5.1 淀粉酶的活力分析
        2.5.2 蛋白酶的活力分析
        2.5.3 脂肪酶的活力分析
        2.5.4 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分析
        2.6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浸出汁的色度分析
        2.7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过程酵母菌生物量的影响
        2.8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冠突散囊菌的生物量分析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有机酸及风味物质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与实验器具处理
        1.2 实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制作工艺
        1.3.2 有机酸测定
        1.3.3 短链脂肪酸测定
        1.3.4 电子鼻检测
        1.3.5 电子舌检测
        1.3.6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1.3.7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茯砖茶添加对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2.2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气味分析
        2.2.1 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分析
        2.2.2 载荷分析(LoadingsAnalysis)
        2.2.3 线性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2.2.4 气味感官评定
        2.3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滋味分析
        2.3.1 电子舌采集数据分析
        2.3.2 滋味感官评定
        2.4 茯砖茶添加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2.4.1 醇类化合物分析
        2.4.2 酸类化合物分析
        2.4.3 酯类化合物分析
        2.4.4 酮、醛类化合物分析
        2.4.5 酚类化合物分析
        2.4.6 烃类及其他化合物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茯砖茶添加对发酵糯米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2 实验仪器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茯砖茶酒药混合发酵糯米的制作工艺
        1.3.2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1.3.3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处理
        1.3.4 总酚含量的测定
        1.3.5 总抗氧化能力(AOC)的测定
        1.3.6 抗氧化功能活性的测定
        1.3.7 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测定
        1.3.8 主要游离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1.3.8.1 HPLC检测方法
        1.3.8.2 游离酚类化合物的标准曲线
        1.3.9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茯砖茶添加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2.2 茯砖茶添加对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3 茯砖茶添加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3.1 茯砖茶添加对ABTS·~+清除率的影响
        2.3.2 茯砖茶添加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2.3.3 茯砖茶添加对铁离子还原力的影响
        2.3.4 茯砖茶添加对还原潜力的影响
        2.3.5 茯砖茶添加对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的影响
        2.3.6 茯砖茶添加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2.3.7 抗氧化能力的EC_(50)值分析
        2.4 茯砖茶添加对保护DNA氧化损伤活性的影响
        2.5 茯砖茶添加对主要游离酚类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2.6 酚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茯砖茶添加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原料
        1.1.2 细胞系
        1.1.3 主要试剂
        1.1.4 仪器设备
        1.2 实验方法
        1.2.1 PC12细胞的复苏
        1.2.2 PC12细胞的传代
        1.2.3 MF-GR/KF-GR对PC12细胞生长状态影响的MTT测定
        1.2.4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
        1.2.5 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MTT评价
        1.2.6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1.2.7 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程度
        1.2.8 LDH含量测定
        1.2.9 GSH、SOD、CAT、MDA的活性和含量测定
        1.2.10 ROS含量测定
        1.2.11 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1.2.12 细胞周期分布的测定
        1.2.13 Caspase-3酶活的测定
        1.2.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MF-GR/KF-GR对PC12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分析
        2.2 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
        2.3 MF-GR/KF-GR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2.4 PC12细胞形态学分析
        2.5 PC12细胞荧光染色分析
        2.6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LDH泄漏率的影响
        2.7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8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2.9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2.10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周期的影响
        2.11 茯砖茶添加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Caspase-3酶活的影响
        2.12 总酚含量与细胞各氧化损伤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工作展望
发表文章
致谢

(9)藏茶原料筛选与后发酵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立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黑茶概述及研究进展
        1.3.1 藏茶与黑茶的关系
        1.3.2 黑茶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1.3.2.1 黑茶渥堆工艺研究进展
        1.3.2.2 黑茶新工艺研究进展
        1.3.3 黑茶鲜叶标准的研究进展
        1.3.4 黑茶适制茶树品种筛选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不同嫩度标准鲜叶的生化成分比较与藏茶适制性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3.1 鲜叶固样方法
        2.1.3.2 不同嫩度藏茶制样方法
        2.1.3.3 感官审评方法
        2.1.3.4 主要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2.1.3.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鲜叶嫩度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分析
        2.2.2 嫩度与藏茶感官品质的关系
        2.2.3 不同嫩度标准鲜叶制成藏茶的功能性成分比较分析
        2.2.4 不同嫩度标准鲜叶制成藏茶的主要滋味成分比较分析
        2.2.5 不同嫩度标准鲜叶制成藏茶的香气组分比较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的生化成分比较与藏茶适制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3.1 鲜叶固样方法
        3.1.3.2 不同茶树品种藏茶制样方法
        3.1.3.3 感官审评方法
        3.1.3.4 主要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3.1.3.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品种与鲜叶化学成分的关系分析
        3.2.2 品种与藏茶感官品质的关系分析
        3.2.3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制成藏茶的功能性成分比较分析
        3.2.4 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制成藏茶的主要滋味成分比较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制作藏茶的效果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1.3.1 不同茶类毛茶加工方法
        4.1.3.2 后发酵毛茶水分调整方法
        4.1.3.3 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制样方法
        4.1.3.4 感官审评方法
        4.1.3.5 主要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4.1.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样品感官品质分析
        4.2.2 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样品功能性成分比较分析
        4.2.3 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样品主要滋味成分比较分析
        4.2.4 不同茶类毛茶后发酵样品香气组分比较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制作藏茶的工艺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1.3.1 三种类型毛茶的加工方法
        5.1.3.2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5.1.3.3 后发酵毛茶水分调整方法
        5.1.3.4 后发酵正交试验制样方法
        5.1.3.5 感官审评方法
        5.1.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绿毛茶后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5.2.2 黄毛茶后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5.2.3 青毛茶后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制作藏茶的品质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1.3.1 三种类型毛茶的加工方法
        6.1.3.2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水分调整方法
        6.1.3.3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最优工艺参数制样方法
        6.1.3.4 感官审评方法
        6.1.3.5 主要品质成分测定方法
        6.1.3.6 儿茶素组分测定方法
        6.1.3.7 氨基酸组分测定方法
        6.1.3.8 香气组分测定方法
        6.1.3.9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样品感官品质比较
        6.2.2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样品功能性成分比较
        6.2.3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样品主要滋味成分比较
        6.2.4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样品儿茶素组分比较
        6.2.5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样品氨基酸组分比较
        6.2.6 三种类型毛茶后发酵样品香气组分比较
    6.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大叶种茶功能成分研究及提取开发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多酚
    1.1 含量
    1.2 功效
    1.3 提取方法
2 生物碱
    2.1 含量
    2.2 功效
    2.3 提取方法
    2.4 开发利用
3 茶氨酸
    3.1 含量
    3.2 功效
    3.3 提取方法
    3.4 开发利用
4 γ-氨基丁酸
    4.1 含量
    4.2 功效
    4.3 提取分离
    4.4 开发利用
5 色素
    5.1 含量
    5.2 功效
    5.3 提取方法
    5.4 开发利用
6 碳水化合物
    6.1 含量
    6.2 功效
    6.3提取方法
    6.4 开发利用
7 芳香类物质
    7.1 含量
    7.2 功效
    7.3 提取方法
    7.4 开发利用
8 茶皂素
    8.1 含量
    8.2 功效
    8.3 茶叶皂甙提取工艺
    8.4 开发利用
9 小结

四、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加工工艺研究”课题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用文献计量法分析黑茶加工研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 于昊男. 中国茶叶加工, 2021(02)
  • [2]藤茶品质评价方法与体系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 张敏. 吉首大学, 2021
  • [3]老鹰黑茶发酵工艺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李宇航. 西华大学, 2021(02)
  • [4]特色民族药材藤茶质量评价及其袋泡茶工艺研究[D]. 石依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2019年中国茶叶科技进展[J]. 陈宗懋,刘仲华,杨亚军,阮建云. 中国茶叶, 2020(05)
  • [6]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7]槠叶齐夏秋乌龙茶加工工艺及香味品质形成机理研究[D]. 欧伊伶.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添加茯砖茶促进糯米发酵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徐笑.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9]藏茶原料筛选与后发酵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D]. 李涛.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10]大叶种茶功能成分研究及提取开发现状[J]. 杨方慧,杨毅坚,张艳梅,仝佳音,何青元.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1)

标签:;  ;  ;  ;  ;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GABARON茶叶加工技术研究”项目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