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例精神残疾与劳动力鉴定分析

1024例精神残疾与劳动力鉴定分析

一、精神残疾和劳动力鉴定1024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冰[1](2020)在《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各方面被重视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加深,国家在重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善残疾人生活,为残疾人提供生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残疾人婚姻始终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结婚率虽在近几年有所提升,但是整体状态还是不容乐观。拥有良好的婚姻家庭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残疾人在就业方面的消极心理,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残疾人婚姻家庭的组成有助于个体家庭的稳定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通过2018年河北省残疾人动态更新数据进行详细分析,了解河北省残疾人的整体情况,并发现残疾人婚姻状况中存在农村户口残疾人、高学历和无学历残疾人以及收入水平低的残疾人已婚率低的问题。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将数据变量划分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保障因素三大方面,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观察这三种因素对残疾人婚姻状况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年龄、性别、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户口性质和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因素均对残疾人婚姻有显着的影响,尤其是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其他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明显;残疾人家庭收入水平、住房状况以及就业等经济因素对残疾人的婚姻状况也有很大影响;社会救助和福利补贴等社会保障因素对残疾人婚姻影响也较显着。本文提出了增强残疾人就业保障、增强残疾人社会保障支持和养老保障建设的针对性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蒋英灿[2](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佤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三个村的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下,我们必须直面我国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边疆深度贫困地区的养老问题,而且还需要我们在兜底保障老年人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扞卫老年人的发展权,让他们不仅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还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在全中国的大力实施,借助精准扶贫的契机精确瞄准农村老年群体,结合民族地区独特的养老文化,在扶贫中注重积极应对养老问题,对构建适合民族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本文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下的三个行政村为调查点,以60岁及以上的佤族老年人群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个案访谈等形式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调研了解佤族农村老人在健康状况与生活照料、经济情况与居住环境、社会保障、社会交往与娱乐方面的现状,再结合当地的民族养老文化和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进一步分析民族直过地区佤族老人养老中所面临的“贫”与“困”。本文以补缺型社会福利和发展型社会福利的视角,提出在精准扶贫的契机下,解决佤族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既需要政府发挥社会救助的职能,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同时又要在养老保障相关政策的制定中注重老年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构建适合本民族地区实际的积极的养老保障体系。

潘鹏飞[3](2018)在《县域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z县为例》文中提出多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其中包括贫困由一般贫困,地区贫困到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的变化。中国的扶贫事业也经历了制度的不断变迁,政策的持续改革和方式的不断创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从高速转到到中高速的新常态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迫在眉睫。面对贫困发生的相对集中与绝对分散,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政策,实践证明中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农村贫困形态的演变及扶贫工作的变革情况,在扶贫政策发展到精准扶贫后,所有的扶贫行为都是围绕着精准扶贫目标进行,在查阅政府相关扶贫政策材料的基础上,简要阐述河南省z县作为省定贫困县的基本情况及贫困概况,并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制约突出;基础公共服务不足,农业科技支撑乏力;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农民收入不稳定,返贫现象严重;县域工业薄弱,承接农村劳动力能力弱四个方面分析河南省z县贫困的原因,以及z县在贫困信息的精准识别及管理,基础设施的改善,医疗、教育、住房、饮水等基本生活保障,产业发展,金融帮扶,驻村帮扶等县域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主要方面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扶贫效益、社会效益。通过对河南省z县扶贫工作的调查、汇总、分析,笔者发现县一级政府在落实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信息精准、精准帮扶、干部驻村工作、资源投放等方面面临一些难点。透视难点,查找原因,以公共管理理论、反贫困理论为基础,为解决县域精准扶贫难点的提出完善贫困信息精准机制,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建立扶贫大数据,搭建精准帮扶平台;鼓励社会参与扶贫,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努力,营造大扶贫的模式;完善扶贫成效考核体系,提高工作积极性等对策。

李昌英,贺成祥,吴辉[4](2016)在《430例精神残疾评定情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青海省精神残疾患者的致残原因、致残程度及不同海拔地区、民族间的分布情况,为青海省精神残疾患者康复、社会救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来自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符合精神残疾判定标准的原始病例资料,将病案号、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地区和居住地海拔、疾病诊断、智残原因、评定级别等信息资料汇总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致残率最高,占总数的33.5%,其次为心境障碍、器质性精神病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致残率分别为21.8%、12.7%、11.9%;汉族占残疾总数的57.0%,其次为藏族(17.7%),汉族以二、三级残疾较多,藏族以一、二级残疾较多;海拔2 000米以上地区以二级残疾为主,2 000米以下地区以四级残疾为主。结论精神分裂症是该省精神残疾的主要致残因素;汉族精神残疾总数最多,藏族次之,藏族中一、二级残疾最多;海拔2 000米以上地区以二级残疾居多。

赵珺佳[5](2016)在《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长沙市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是政府部门履行其职责,以契约的形式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政府提供资金,社会组织承接服务,政府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同时又能实现其社会服务的职责,社会组织则可以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确保机构的持续运转。目前这种形式在国际、国内的社会服务中得到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模式,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所以对其展开调查和研究,具有实际性意义。长沙市作为中国中部地区中等发展城市,其残疾人人数、残疾人服务模式、服务质量等都具有代表性,选取以长沙市作为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研究的案例,可以折射出我国政府购买残疾居家托养服务的现状。本文分别从新公共理论、福利多元理论,论述了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以长沙市为例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现状开展调查。根据相关数据和访谈结果显示,虽然长沙市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依然存在着资金不足、机构持续运转困难,专业人员流失严重、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善、受益人群不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等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当下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弥补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残疾人托养服务更加顺利的开展。

高云,李雪晶,林杰,胡建平,朴轶峰[6](2015)在《我市增城区265例成人精神病患者残疾评定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我市增城区成人精神病的主要致残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建议。方法 2014年7月,收集我市增城区11个镇的341例成人精神病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进行残疾等级评定(实际完成精神病残疾评定265例),按照残疾诊断、程度、病程及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统计和分析,考查其主要致残原因。结果所有致残原因中,精神分裂症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占82.6%,其次是心境障碍,占4.5%。精神残疾的年龄段分布情况为中年占48.3%,其次是青年(37.7%),老年(14.0%)紧跟其后。结论为减少和减轻精神残疾,应加强社会心理卫生教育,加大心理咨询服务范围,加强药品、食品卫生的监管,减少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注重精神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加强农村医疗投入,提高农村精神残疾的诊断率和好转率。

白忠强[7](2016)在《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市场需求研究》文中认为长期护理需求将伴随深度人口老龄化发展而增加。在当前长期护理服务供给模式下,长期护理保险应是适用的长期护理服务筹资方式之一,但实际情况却不尽然。于是,为诠释这一现象,本文将呈现长期护理保险现实与潜在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并为提升现实需求提供支持。论文以深度老龄化的上海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展现长期护理保险的现实需求,进而分析潜在需求,从购买意愿、购买能力与护理需求间的关联视角,剖析需求不足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从激发需求、完善产品、营造环境三个角度研究了提升长期护理保险实际需求的措施。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大背景下,老年人口罹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对长期护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正规的长期护理的成本和费用非常高,所以一般的家庭会选择家庭式护理,而且和国外的家庭护理不一样,国内的家庭护理一般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如子女或者配偶。虽然可减少正规护理的费用,但是这不仅会使得家庭工作人员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工作,还会因为家庭成员提供的是非正式安排和非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使得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长期护理险的设计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既可以减少护理成本,又可以提高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质量。而我国的长期护理险市场非常小,险种寥寥无几。由于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之都,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且人口老龄化严重,因此本文借鉴国外经验以及实证分析研究发展上海长期护理险市场的需求,以更好的应对上海人口老龄化。本文在分析我国长期护理险的发展态势和现有管理方案后,发现国内的护理保险基本都是健康类险种的附加险,并不属于真正的老年长期护理险。本文运用了logistic模型研究了上海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情况,分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购买能力、消费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上海对长期护理险的潜在需求量大,实际需求因为各种原因变得很小。并用跨期迭代模型对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本文在分析上海发展老年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后,为提出合理的发展方案,本文借鉴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已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相关处理经验,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美国的老年护理险市场主要是商业化市场,日本的老年护理险是迫于人口急剧老龄化政府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最后从提高提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需求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路径。

申丹[8](2015)在《残疾人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为贯彻落实“潍坊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残疾人保障制度建立提出的要求,潍坊市残疾人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被提上了市残联工作的议事日程,对于规范残疾人劳动就业指导和培训、残疾人康复服务管理以及残疾人托养保障等,提高残疾人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市残联以及政府机构制定相应的残疾人福利政策以及发展规划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可靠来源和依据,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潍坊市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建设在残疾人保障业务基础上的潍坊市残疾人保障信息系统作为潍坊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潍坊市社会保障整体建设,完善残疾人保障制度和体系,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具有十分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调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合残联的残疾人管理业务对整个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对整个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实现和数据库详细设计与实现,基本达到需求所规定功能;根据分析和设计结果,对各个子程序进行程序代码编写和程序界面设计与实现和输出报表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的设计以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为基础平台进行开发,运用VB.Net技术,研制开发了残疾人证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残疾人保障和残疾人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完整性,研究一种信息系统来实现潍坊市残疾人保障信息的申请的录入、查看和修改、审核、打印、变更受理以及统计查询等功能。对于加强残疾人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杨芳,杨艳红[9](2014)在《2970例精神残疾评定结果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精神残疾患者基本状况进行回顾分析,为精神残疾康复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采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2](WHO-DASⅡ)分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评定等级即标准》为依据,对2 970例精神残疾患者评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神残疾类型分布以精神分裂症为首位,占56.13%;残疾程度以34级精神残疾居多,占64.44%;男性、青壮年、家庭经济贫困者居多。结论:精神分裂症是残疾评定中的主要类型,是精神残疾康复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对象。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有针对性实施康复措施,是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的主要方向。

白雪琴[10](2014)在《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文中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基层职工的辛勤工作,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的职业危险大大增加,由于意外等因素导致职工伤亡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职工的家庭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对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的结论是评价工伤康复和办理因病提前退休、退职等的重要手段,也是确定工伤职工的待遇、经办机构和用人单位支付待遇的主要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二、精神残疾和劳动力鉴定1024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残疾和劳动力鉴定102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我国婚姻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关于我国残疾人婚姻状况的研究
        1.2.3 关于我国残疾人婚姻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残疾人婚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残疾人
        2.1.2 残疾人婚姻
    2.2 理论基础
        2.2.1 效用理论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2.3 交换理论
第三章 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河北省残疾人现状
        3.1.1 人口特征描述性分析
        3.1.2 经济特征描述性分析
        3.1.3 社会保障特征描述性分析
    3.2 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现状
        3.2.1 残疾人婚姻现状
        3.2.2 婚姻法律保障现状
    3.3 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状况存在问题分析
        3.3.1 农村残疾人已婚率低
        3.3.2 高学历和无学历残疾人已婚率低
        3.3.3 收入水平低的人残疾人已婚率低
第四章 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选择与处理
    4.2 残疾人婚姻状况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人口方面
        5.1.2 经济方面
        5.1.3 社会保障方面
    5.2 政策建议
        5.2.1 加强对残疾人就业的社会保障
        5.2.2 加强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视
        5.2.3 加强残疾人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2)精准扶贫背景下佤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三个村的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少数民族农村养老的研究
        二 关于“直过民族”及佤族的研究
        三 关于“扶贫与养老”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佤族与佤族养老传统中的孝文化
    第一节 佤族概况
    第二节 佤族养老传统中的孝文化
        一 孕育于原始宗教的原始孝意识
        二 佤族老人的权威与孝老行为
        三 在祖先崇拜和禁忌文化中不断传承的孝文化
第三章 佤族农村养老现状
    第一节 调查点概况
        一 西盟佤族自治县
        二 王莫村、班弄村、龙坎村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调研村寨的养老现状------基于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分析
        一 佤族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生活照料
        二、佤族老人的经济情况与居住环境
        三 佤族老人的社会保障状况
        四 佤族老人的社会交往与娱乐情况
第四章 西盟县佤族农村地区养老保障的现状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下的佤族家庭养老
        一 人口流动的频繁加速了家庭结构的小型化趋势
        二 原始宗教及仪式的式微间接削弱了佤族老人的权威
    第二节 村级社区下的佤族互助与互助养老
        一 佤族互助文化浓厚
        (一)邻里互助
        (二)亲戚互助
        (三)老老互助
        二 互助养老缺乏制度保障
    第三节 政府主导下的佤族社会养老保障
        一 新农保的全覆盖与低水平
        二 佤族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薄弱
        三 医疗保障水平较低发展滞后
        四 集中供养率低
第五章 西盟县佤族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养老中的“贫”与“困”
    第二节 何为“贫”与有何“贫”
        一 经济收入之贫
        二 物质资料之贫
        三 医疗卫生保健之贫
        四 文化娱乐之贫
    第三节 何为“困”与有何“困”
        一 脱贫之困
        二 照护之困
        三 社会参与之困
第六章 精准扶贫中解决佤族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提高对老年人贫困户的兜底保障水平
    第二节 增强扶贫中的家庭养老支持力度
    第三节 在“扶智”与“扶志”中注重发扬佤族养老传统文化
    第四节 实现“健康扶贫”政策助推医养结合
    第五节 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参与扶老助老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县域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z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
        2、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二、中国扶贫工作发展及精准扶贫的任务
    (一)中国扶贫工作发展
    (二)精准扶贫的任务
三、河南省z县精准扶贫开展情况
    (一)河南省Z县基本情况及贫困分析
        1、河南省z县基本情况
        2、河南省z县贫困分析
    (二)Z县的精准扶贫采取的措施
        1、精准识别及管理
        2、精准帮扶
        3、精准退出
    (三)精准扶贫效益分析
四、河南省z县精准扶贫面临的难点
    (一)贫困信息精准难
    (二)精准帮扶之难
        1、贫困户自身发展的能力不足
        2、带贫企业发展受市场风险考验
        3、金融机构自身体制限制
    (三)精准管理之难
    (四)扶贫资源精准投放之难
五、河南省z县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分析
    (一)信息的统计不科学
    (二)贫困户文化程度不高
        1、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不高,政策宣传有瓶颈
        2、贫困户受教育程度不高,配合程度低
        3、贫困户依赖救济式扶贫
    (三)精准扶贫力量有限
        1、帮扶单位人员不足
        2、扶贫干部农村工作经验不足
        3、扶贫干部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四)扶贫资源配置不够合理
    (五)精准扶贫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六、解决精准扶贫难点的对策
    (一)完善贫困信息精准机制
    (二)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1、保障文化教育,强化职业技能
        2、强化脱贫意志,激发内生动力
    (三)建立扶贫工作大数据,精准配置扶贫资源
        1、为扶贫人员解惑答疑,共商扶贫
        2、解决贫困对象与扶贫资源的精准匹配
        3、为扶贫政策的完善提供依据
    (三)政府社会企业合力,营造大扶贫格局
        1、探索第三方参与机制
        2、探索多方帮扶协调机制
        3、推进农业现代化
        4、提升农业金融服务水平
    (五)完善扶贫考核体系,提高工作积极性
        1、完善以扶贫成效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2、强化考核评估结果运用,调动工作积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430例精神残疾评定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资料收集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致残原因与精神残疾分级
    2.2 不同民族精神残疾分布
    2.3 不同海拔地区的精神残疾分布
3 讨论

(5)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长沙市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残疾人
        二、政府购买服务
        三、残疾人居家托养
    第二节 相关理论及运用
        一、相关理论
        二、相关理论的运用
第二章 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长沙市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模式探索
        一、政府陆续出台残疾人居家托养政策
        二、灵活运用三种购买模式
        三、实现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1+1”
        四、“制约+监督”模式促政府购买服务长效发展
    第二节 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较为单一
        二、专业服务人员缺少且流失严重
        三、供需矛盾突出
        四、购买内容偏重基本需求且层次水平不高
        五、工疗康复推广难度较大
    第三节 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行业起步较晚且机构发展水平不一
        二、专业人员流动性较大
        三、政策和托养机构局限性明显
        四、工疗康复工作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 完善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的建议
    第一节 建立长效化的投入机制
    第二节 完善服务人员生活保障政策
    第三节 加大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
    第四节 健全监督评价机制,规范服务标准
    第五节 探索新型的托养服务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我市增城区265例成人精神病患者残疾评定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评定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致残原因与精神残疾程度的关系
    2.2 不同致残原因与年龄等级的关系
3 讨论

(7)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市场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长期护理保险的起源
        1.2.2 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
        1.2.3 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内文献综述
        1.2.4 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设计方案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内涵与外延
    2.1 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概念
        2.1.1 长期护理的概念
        2.1.2 长期护理保险的定义
    2.2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种类及其利益
        2.2.1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种类
        2.2.2 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利益
第三章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需求市场现状
    3.1 长期护理的需求市场现状
        3.1.1 预期寿命延长引起的长期护理需求增加
        3.1.2 人口结构引起的长期护理需求增加
    3.2 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市场现状
        3.2.1 长期护理保险现状
        3.2.2 长期护理保险与健康保险
        3.2.3 长期护理保险与养老保险
        3.2.4 经济运行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
        3.2.5 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市场问题
第四章 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市场的需求实证分析
    4.1 数据及统计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定义
        4.1.3 统计方法——Logit模型
    4.2 实证分析
        4.2.1 模型的构建
        4.2.2 变量的选择
        4.2.3 共线性处理
        4.2.4 消费者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现实需求分析
        4.2.5 消费者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潜在需求分析
        4.2.6 模型外变量分析
    4.3 实证研究结论
        4.3.1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处在初期
        4.3.2 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缺口大
    4.4 跨期迭代模型对实证结论的分析
第五章 上海发展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市场的国际对比
    5.1 美国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5.1.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
        5.1.2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特点
    5.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5.2.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
        5.2.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特点
    5.3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及特点
        5.3.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模式
        5.3.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特点
    5.4 美德日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3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5 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发展的国际阶段定位
        5.5.1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市场起步阶段的共同特性
        5.5.2 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市场起步阶段的发展瓶颈
第六章 提升并满足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需求的方案
    6.1 提高个人需求能力
        6.1.1 认知能力的提升
        6.1.2 购买能力的提升
    6.2 完善机构产品设计
        6.2.1 设计独立的护理保险
        6.2.2 维持产品的可持续
    6.3 营造市场运行环境
        6.3.1 政府优惠政策
        6.3.2 保证持保者的利益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残疾人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系统开发背景及意义
        1.1.1 系统开发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技术路线
    1.4 课题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工具简介
    2.1 开发语言
    2.2 开发平台
    2.3 数据库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系统业务分析
    3.3 系统功能性需求
    3.4 系统功能性需求用例分析
    3.5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设计原则
    4.3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4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4.5 网络服务体系设计
    4.6 系统接.设计
    4.7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4.8 系统建模
        4.8.1 系统静态结构图
        4.8.2 系统动态结构图
    4.9 数据库设计
        4.9.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9.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开发工具及环境配置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登录界面功能实现
        5.2.2 系统主界面实现
        5.2.3 残疾人人证管理模块界面
        5.2.4 康复服务
        5.2.5 基础设施管理
    5.3 系统测试
        5.3.1 测试环境
        5.3.2 测试方法
        5.3.3 测试用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2970例精神残疾评定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精神残疾评定疾病病种与残疾程度分布情况见表1。
3 讨论

(10)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能力鉴定的基本原则
    1. 客观公正原则
    2. 公开透明的原则
    3. 劳动能力丧失状况与鉴定政策标准相对应原则
    4. 依法办理和独立办理的原则
二、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
    1. 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2. 劳动能力鉴定的受理
    3.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认定
三、对工伤认定完善及劳动能力鉴定的建议
四、结语

四、精神残疾和劳动力鉴定1024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北省残疾人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冰. 河北大学, 2020(08)
  • [2]精准扶贫背景下佤族农村养老问题研究 ——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三个村的调查为例[D]. 蒋英灿. 云南大学, 2018(01)
  • [3]县域精准扶贫难点及对策研究 ——以河南省z县为例[D]. 潘鹏飞. 郑州大学, 2018(01)
  • [4]430例精神残疾评定情况分析[J]. 李昌英,贺成祥,吴辉. 四川精神卫生, 2016(03)
  • [5]政府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长沙市实证分析[D]. 赵珺佳.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6]我市增城区265例成人精神病患者残疾评定结果分析[J]. 高云,李雪晶,林杰,胡建平,朴轶峰. 中国当代医药, 2015(35)
  • [7]上海长期护理商业保险的市场需求研究[D]. 白忠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12)
  • [8]残疾人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申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9]2970例精神残疾评定结果分析[J]. 杨芳,杨艳红.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1)
  • [10]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J]. 白雪琴.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10)

标签:;  ;  ;  ;  ;  

1024例精神残疾与劳动力鉴定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