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路易斯酸-超碱双功能催化剂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负载型路易斯酸-超碱双功能催化剂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一、负载型路易斯酸-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21)在《双功能MOFs催化剂的制备及CO2与胺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史亚卜[2](2021)在《KIT-6负载CeO2催化CO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升高,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然而,CO2本身也是一种丰富的C1资源,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不仅可以实现其资源化利用,同时还可有效促进碳减排。碳酸二甲酯(DMC)被认为是一种绿色的多功能化学品,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合成聚碳酸酯等方面应用广泛。其中,甲醇和CO2直接合成DMC具有原料价格低廉、原子利用率髙和生产安全等优点,被认为是一条最清洁的合成路线。CeO2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的酸碱活性位,能够有效吸附和活化CO2和甲醇分子,并将其催化转化为DMC。CeO2形貌会显着影响其催化活性,其中纳米棒状CeO2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纳米立方体和纳米八面体。通过金属掺杂纳米棒状CeO2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表面酸碱活性位,使得催化剂活性明显提高。然而,棒状CeO2颗粒尺寸较大,直径为13 nm左右,长度可达到150 nm,导致其暴露的酸碱活性位数量较少,CeO2利用率较低。有序介孔硅材料比表面积大,且表面具有丰富的硅羟基,有利于金属活性物种在其表面高度分散,提高活性物种利用率。鉴于此,本论文以TEOS和P123分别为硅源和模板剂,首先通过控制老化温度,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KIT-6,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CeO2/KIT-6催化剂,考察了KIT-6比表面积对CeO2分散状态、价态分布、表面酸碱性及CO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反应活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异丙醇铝为铝源,进一步通过Al掺杂修饰KIT-6,并以其为载体制备相应的催化剂,研究了Al掺杂量对KIT-6结构、CeO2分散状态、价态分布、表面酸碱性及CO2和甲醇直接合成DMC反应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老化温度下制备的KIT-6均保持有序的三维介孔结构。随着老化温度升高,KIT-6比表面积先增加后降低,当老化温度为100 oC时,比表面积达到最大(683 m2/g)。较高的KIT-6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其表面Si-OH数量,进而提高其表面CeO2纳米颗粒的分散度。当老化温度为100 oC时,CeO2纳米颗粒的分散度达到最高,颗粒尺寸最小(5.9 nm)。高度分散的CeO2纳米颗粒有利于提高其表面暴露的中等碱/酸性吸附位数量和Ce3+/氧空位含量,进而提高催化活性。当老化温度为100 oC时,DMC收率最高,达到15.0 mmol/gCeO2。(2)随着反应温度提高,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反应温度为140 oC时,催化活性达到最高,且催化活性随反应压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加。(3)经循环六次使用后,CeO2/100-KIT-6催化剂DMC收率由初始的15.0mmol/g CeO2逐渐下降至2.8 mmol/gCeO2,催化剂活性下降了81.3%,催化剂表面CeO2纳米颗粒发生团聚是导致催化活性逐渐降低的主要原因。(4)经Al掺杂修饰后,KIT-6仍保持有序的三维介孔结构。随着投料Si/Al比增加,比表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当Si/Al比为40时,Al-KIT-6比表面积达到最大(737 m2/g)。较高的载体比表面积以及表面丰富的Si-OH和Si-O-Al基团有利于增强载体与表面CeO2的相互作用,并促进CeO2在其表面高度分散,当Si/Al比为40时,催化剂表面CeO2颗粒尺寸最小(4.7 nm)。高度分散的CeO2纳米颗粒有利于暴露更多的中等酸碱吸附位数量和Ce3+/氧空位含量。另外,经Al掺杂修饰后载体表面Lewis酸性位数量显着增加,这也是催化活性提高的原因之一。当Si/Al比为40时,催化剂活性达到最高(25.7 mmol/gCeO2)。(5)经循环六次使用后,CeO2/AK-40催化剂DMC收率由初始的25.7mmol/g CeO2下降至8.7 mmol/gCeO2,活性下降66.1%。Al掺杂增强了KIT-6载体与表面CeO2的相互作用,抑制了CeO2纳米颗粒的团聚,减缓了催化剂的失活。

袁雪[3](2021)在《CO2与乙醇/甲醇直接合成DEC/DMC的研究》文中提出CO2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和人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贡献者,最常以消极的方式被讨论。近年来,CO2作为一种丰富的碳资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直接将CO2转化为绿色化学品碳酸二乙酯(DEC)和碳酸二甲酯(DMC)是近年引人注目的工艺,因为它在生产增值的、可持续的物质时包含了一种废物资源。因此,研制和开发具有高活性催化剂用于DEC和DMC合成反应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1)本课题制备了球形CeO2和棒状CeO2;以CaCO3、SrCO3和BaCO3为载体负载上CeO2,制备了CeO2/CaCO3、CeO2/SrCO3和CeO2/BaCO3催化剂;制备了纯的t-ZrO2以及单斜相和四方相共存的混合相m/t-ZrO2催化剂。在CO2和乙醇/甲醇直接合成DEC/DMC反应中,催化剂活性高低排序为:CeO2/CaCO3>t-ZrO2>CeO2/SrCO3>CeO2/BaCO3>m/t-ZrO2>CeO2dp.>CeO2 ht.。通过XRD、SEM、CO2-TPD和NH3-TPD等物理化学方法对CeO2/CaCO3、CeO2/SrCO3和CeO2/BaCO3催化剂进行结构和酸碱性的表征。由XRD及TEM表征初步推测球形CeO2催化剂的(111)晶面相较棒状CeO2催化剂的(220)晶面更有利于DEC的生成。CeO2/CaCO3所含的强酸碱性位点最多,此时DEC的产率最高,达4.97%。初步推测催化剂的大量的强酸性位点和强碱性位点能够促进DEC的生成。纯四方相t-ZrO2暴露出了更多的t-ZrO2(101)和(112)晶面,混合相m/t-ZrO2主要表现为m-ZrO2(-111)和(111)晶面。(2)考察了不同形貌的CeO2、CeO2负载在碳酸盐上的催化剂、不同晶相ZrO2以及不同比例的铈锆固溶体对CO2和甲醇合成DMC反应的影响。依然是CeO2/CaCO3催化活性最高,使DMC的产率最高达到6.78%。CexZr1-xO2催化剂活性比单独的CeO2催化剂活性要高,这可能是因为锆的加入增强了CeO2的热稳定性和储氧能力。x在取不同值时,催化剂的晶形结构和酸碱性位点数量可能是不同的。对比文献,本论文所制备的催化剂中,ZrO2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还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持续时间以及CO2起始压力等工艺条件对合成DMC反应的影响。

张益维[4](2021)在《经由酰基乃春中间体的N-S和N=P偶联反应研究》文中指出酰胺骨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分子结构单元,在有机合成、生物医药、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因此,开发高效酰胺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过渡金属催化酰基乃春转移的方式可以实现分子的直接酰胺化,已成为高效构建含酰胺结构单元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该类反应通常依赖于铱、铑、钌等贵金属催化剂。而廉价易得、环境友好的金属铁盐和二氧化钛用于直接酰胺化尚未得到有效开发。本论文分别开展了可见光促进铁催化二恶唑酮类化合物与芳基硫酚的S-H酰胺化反应;可见光促进二氧化钛催化二恶唑酮与三芳基膦反应合成膦酰亚胺类化合物。具体工作如下:(1)开展了可见光促进铁催化芳基硫酚化合物和3-芳基-1,4,2-二恶唑-5-酮化合物合成亚磺酰胺类化合物反应研究。通过对催化剂、溶剂、反应时间、波长等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Fe Br3作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10 W 450 nm LED作为灯源,40°C下氮气保护下反应16小时,收率最高可达88%。底物拓展结果表明,芳烃,杂芳烃以及稠环芳烃取代的1,4,2-二恶唑-5-酮类化合物均适用于该反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率。利用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2)还开展了可见光促进TiO2催化三苯基膦类化合物和3-芳基-1,4,2二恶唑-5-酮化合物合成膦酰亚胺类化合物反应研究。通过对催化剂用量、溶剂种类、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考察,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TiO2作为催化剂,DCM为溶剂,12 W蓝光LED作为灯源,室温条件下反应24小时,收率最高可达98%。芳烃,杂芳烃以及稠环芳烃取代的1,4,2-二恶唑-5-酮类化合物均适用于该反应,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收率。利用1H NMR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该反应具有条件温和、绿色和高效等优点。

李立霞[5](2020)在《多级孔分子筛负载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木质素选择性氧化解聚》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木质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聚合物。木质素选择性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学品的过程,对于实现生物质的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氧化解聚技术能将木质素有效地转化生成可直接应用的酮类,醛类和有机酸类等高度功能化产物,因此,近年来引起了科研界极大的兴趣。从产物的分离和催化剂重复使用性的角度出发,非均相催化氧化体系较传统均相催化技术在工业应用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但木质素非均相催化氧化解聚的体系同样面临如下技术瓶颈:(1)木质素中各单元之间C-C键连接稳定,结构复杂,其氧化解聚过程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2)木质素大分子扩散至催化剂活性位的传质阻力较大以及缺乏有效的活性位等因素,造成了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较低等关键问题。因此,开发对木质素大分子具有较好兼容性的孔道结构和有效的金属活性位的新型固体催化剂对实现其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工业催化剂分子筛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活性位、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择形催化活性,已被广泛应用在生物质降解过程中。但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木质素大分子聚合物的传质,从而导致木质素解聚过程效率低。因此,本文设计并制备了系列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多级孔纳米薄片和封装金属氧化物的聚合纳米微囊催化剂,探究其催化木质素选择性氧化解聚的性能,并解决催化剂的活性位点、催化剂结构性质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催化反应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制备一系列多级孔纳米薄片催化剂(Ce-Cu/MFI-ns),并将其用于有机溶木质素的氧化解聚。以15Ce-5Cu/MFI-ns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氧气为氧化剂时,150°C反应24 h,可得到81.6%的木质素转化率,29.4 wt.%的易挥发性产物的收率,其中马来酸二乙酯的收率为18.1 wt.%。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化学计算和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多级孔材料独特的层状结构和较宽的孔径分布可有效促进木质素大分子向催化剂活性位的传质;XPS等催化剂表征结果发现,CuOx与Ce Oy之间的电子转移促进了木质素化学键的断裂。(2)以酚类二聚体为木质素模型化合物,探索了其特征化学键在Ce-Cu/MFI-ns催化体系中的活化与断裂行为。研究发现,木质素分子中的C-O、C-C和苯环等连接方式在与上述木质素氧化解聚过程相同的反应条件下(150°C,24 h)有效断裂,获得马来酸二乙酯等与真实木质素解聚体系相似的产物。该催化剂同时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结构性质没有明显的变化。此外,通过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100°C,4 h)控制模型化合物的氧化程度,结合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以及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结果得出的木质素氧化开环反应历程为:首先,木质素的C-C键发生断裂,生成芳香化合物;其次,生成的单酚类产物进一步开环和酯化形成马来酸二乙酯。(3)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机溶木质素的转化率、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设计和制备了封装金属氧化物CuOx和Fe Oy的聚合微晶催化剂(CuO-Fe2O3@S-1),并将其用于木质素的选择性氧化解聚。以Cu2.5-Fe2.2@S-1为催化剂时,在150°C下反应24 h,木质素的转化率达到92.0%,马来酸二乙酯的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35.6 wt.%和70.7%。静态吸附实验表明该系列催化剂的微-介-大孔结构能显着提高木质素大分子的传质;UV-Vis DRS和XPS等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独特的聚合微晶结构比含单晶结构的催化剂更有利于形成骨架孤立的Fe3+和Cu2+物种;N2物理吸脱附表征表明聚合微晶结构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多级因子,使相对微孔孔容和外比表面积之间达到一定的平衡,这些催化剂的性质有利于提高木质素的解聚效率和产物的收率。另外,该催化剂对其他类型木质素和蔗渣中的原生木质素均有较好的活性,且能够有效循环使用6次以上。(4)将CuO-Fe2O3@S-1催化剂进一步用于β-O-4模型化合物的选择性氧化转化,在与有机溶木质素相同的反应条件下(150°C,24 h),所考察的模型化合物均能有效地转化,且表现出与有机溶木质素和蔗渣相似的产物分布。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与电子顺磁共振结果揭示,该体系中木质素氧化解聚反应路径为:木质素通过单电子转移机理形成自由基阳离子中间产物,然后该中间产物发生C-C键断裂形成芳香化合物,进而脱甲氧基化和羟基化生成单酚类化合物,随后该单酚化合物开环生成主要产物马来酸二乙酯。

杨丹[6](2020)在《金纳米团簇催化CO2选择性转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纳米团簇是一类由有机配体保护的具有精确结构的金催化剂,可以在原子尺度上深入探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小分子活化等反应的催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结构和尺寸的金纳米团簇对催化转化CO2和吡咯烷氧化等催化反应过程的调控和影响,实验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金纳米团簇控制反应过程的催化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Au9(PPh3)8(NO3)3、[Au11(PPh3)8Cl2]Cl和Au36(TBBT)24纳米团簇选择性催化转化CO2至C1和C2产物的影响。其中Au9催化CO2加氢的主产物为甲烷,Au36催化主产物为甲酸,Au11催化主产物为C2产物乙醇。实验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CO2与H2在上述金纳米团簇上的反应机理与反应路径,证明该反应过程受CO2与H2的结合能力及催化剂电子结构所控制。2.研究了周期性结构Au8n+4(TBBT)4n+8(n=3~6)纳米团簇对CO2加氢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金原子数目的增加,其催化活性增大;具有对称结构的Au36催化CO2加氢的主产物是甲酸,结构不对称的Au28催化CO2加氢的主产物为甲醇,Au44和Au52催化CO2加氢的主产物均为乙醇。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HCOO*物种更容易吸附在Au36表面,加氢转化为甲酸,而COOH*物种更容易在Au28、Au44和Au52表面吸附,氢化裂解成CO*物种,进一步加氢生成CH2O*中间体。在Au44和Au52表面同时易获得CHx*物种,与表面的CO*通过C-C偶联生成乙醇。3.研究了三种不同内核结构的金纳米团簇,即体心立方结构Au38S2(S-Adm)20、六角密堆积结构Au30(S-Adm)18和面心立方结构Au21(S-Adm)15,催化CO2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碳酸酯的催化性能,催化活性顺序依次为:Au38S2(S-Adm)20>Au21(S-Adm)15>Au30(S-Adm)18。Au38S2(S-Adm)20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归因于其带有更多正电荷,更强的Lewis酸性和更高的化学吸附能力。研究发现单独使用金纳米团簇或助催化剂进行反应时,环氧化物转化率很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同时使用金纳米团簇与助催化剂,环氧化物的转化率明显提高,这表明金纳米团簇与助催化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在CO2环加成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底物原位红外吸附研究表明助催化剂对CO2的吸附和活化有很大的影响,而对底物的吸附和活化影响较小。4.研究了由两个Au13单元分别通过1个、3个、12个Au原子融合形成的[Au25(PPh3)10(SC2H4Ph)5X2]2+、Au38(SC2H4Ph)24和[Au25(SC2H4Ph)18]-金纳米团簇,简写为Auvf、Auff和Aubf,催化吡咯烷氧化制备γ-丁内酰胺反应。研究发现,二十面体Au13单元的结构融合伴随着催化活性的演变,催化活性顺序为Aubf>Auff>Auvf。其主要原因是Au13单元融合程度更高的Aubf具有开放的外原子壳层,其富电子内核Au13和缺电子Au12壳层,可以更好吸附和活化氧气和吡咯烷分子。同时硫醇配体的烷基链越短,其催化活性越高,这主要是短链硫醇分子的空间位阻较小引起的。本工作从原子水平为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和优化带来新的思路。

穆金城[7](2020)在《基于CO2与胺/H2反应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O2是一种对大气环境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同时它又是一种廉价的碳源。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可催化转化为甲烷、甲醇、甲酸等有机化合物。在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CO2与胺/H2可以实现N-甲酰(基)化反应,将CO2转化为N-甲酰(基)胺等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可大大提高CO2的利用价值,同时对减少CO2的温室效应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不同酸性载体负载金属催化活性组分催化剂、Au/MOF-808(Zr)催化剂、Au/MOF-808(Hf)催化剂和 Au/UiO-66(Hf)催化剂等四个体系的双功能催化剂,采用XRD、SEM、HRTEM、FT-IR、XPS、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液-固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CO2与胺/H2的N-甲酰(基)化反应生成N-甲酰(基)胺化合物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双功能催化剂对CO2与胺/H2的N-甲酰(基)化反应机理,取得的重要实验结果如下:(1)以酸性氧化物和MOFs等为载体,以Au、Pd等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的双功能催化剂。对这些催化剂的CO2与苯胺/H2的反应性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Au/TiO2双功能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好,其中3.0wt%Au/TiO2双功能催化剂的性能最佳,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苯胺(AN)的转化率(CAN)为27.1%,N-甲基苯胺(MA)的选择性(SMA)为71.9%,N,N-二甲基苯胺(DMA)的选择性(SDMA)为27.2%。当采用不同类型的胺进行CO2与胺/H2的反应时,伯胺易生成N-甲基胺产物,对应的仲胺易生成N-甲酰胺产物。Au/TiO2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发现,催化活性组分Au的粒径为1-10 nm,且均匀分散在TiO2表面上;平均孔径为1.94 nm,弱酸性位点浓度为334.6 μmol.g-1,强酸性位点浓度为614.4μmol.g-1,较大孔径和较高酸性位浓度对反应有利。(2)以合成的具有配位不饱和(Coordinated Unsaturated,缩写CUS)Zr4+位点的MOF-808(Zr)为载体,A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不同Au负载量的Au/MOF-808(Zr)双功能催化剂。催化剂的结构表征表明,Au/MOF-808(Zr)保持了完整MOF-808(Zr)的结构。Au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20 nm,均匀的分散在MOF-808(Zr)的表面上。催化剂的弱酸和强酸酸性位点浓度分别为100.5 μmol·g-1和523.2μmol.g-1,酸性位点可吸附和活化胺和CO2,使反应容易进行。对不同Au负载量的Au/MOF-808(Zr)的CO2与苯胺和H2的反应性能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3.0wt%Au/MOF-808(Zr)的性能最好。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后,CAN达到17.9%,SMA和SDMA分别为80.9%和19.1%。催化剂的使用5次,仍保持较好的催化剂性能。当采用不同类型的胺进行CO2与胺/H2的反应时,伯胺易于生成N-甲基胺,对应的仲胺易于生成N-甲酰胺。机理研究表明,N-甲酰胺、N-甲基-N-甲酰胺和甲酸,可能是反应的中间物质。Au纳米颗粒是加氢活性中心,MOF-808(Zr)的酸碱性位点是酰基化活性中心。H2首先在Au纳米颗粒上吸附并活化,与吸附在MOF-808(Zr)中Zr-O-Zr或Zr-OH-Zr键中的CUS Zr4+酸性位点上和O2-碱性位点上的CO2反应生成甲酸;胺吸附在CUS Zr4+酸性位点上,和甲酸在CUS Zr4+酸性位点和O2-碱性位点上反应生成N-甲酰胺和水;生成N-甲酰胺与活化的H2反应生成N-甲基胺和水;若伯胺为反应物,生成的N-甲基胺和生成的甲酸继续反应生成N-甲基-N-甲酰胺和水,生成的N-甲基-N-甲酰胺再加氢生成N,N-二甲基胺。两种活性中心/三种活性位点协同作用,催化CO2与胺和H2进行N-甲酰(基)化反应。(3)以合成的具有CUS Hf4+位点的MOF-808(Hf)为载体,A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不同Au负载量的Au/MOF-808(Hf)双功能催化剂,对这些催化剂的CO2与苯胺和H2的反应性能的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3.0wt%Au/MOF-808(Hf)的性能最好。在优化的条件下反应,CAN为28.8%,SMA和 SDMA分别为 77.0%和 23.0%。与 Au/MOF-808(Zr)相比,CAN提高,SMA降低,不同种类的胺的转化率提高。Au/MOF-808(Zr)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显示,制备的Au/MOF-808(Hf)催化剂保持了完整MOF-808(Hf)的结构。Au纳米颗粒粒径为2-16 nm,均匀的分散在MOF-808(Hf)的表面上。弱酸性位点浓度为425.5 μmol·g-1,强酸性位点浓度为752.8 μmol·g-1,平均孔径为1.78 nm。与Au/TiO2、Au/MOF-808(Zr)相比,高酸性位点浓度和大的孔径,更易于吸附和活化胺和CO2,更便于反应底物和产物的传递,使得催化剂的活性更高,N-甲基苯胺的选择性更低。(4)以甲酸为调节剂,采用热回流的方法,经真空热处理成功的合成了具有CUS Hf4+位点的UiO-66(Hf)。以UiO-66(Hf)为载体,Au为活性组分,制备了不同Au负载量的Au/UiO-66(Hf)双功能催化剂。对这些催化剂的CO2与苯胺和H2的反应性能的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3.0wt%Au/UiO-66(Hf)的反应性能最好。优化反应条件后,CAN为25.3%,SMA和SDMA 分别为 83.3%和 16.7%。对比 Au/UiO-66(Hf)和 Au/MOF-808(Zr/Hf)的反应结果,前者的SMA高于后者,CAN和不同种类的胺的转化率都低于后者。Au/UiO-66(Hf)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表明,Au/UiO-66(Hf)保持了完整UiO-66(Hf)的结构。Au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22 nm,均匀的分散在UiO-66(Hf)的表面上。平均孔径为1.59nm,弱酸性位点为255.1 μmol·g-1,强酸性位点浓度为173.8μmol·g-1。平均孔径、强酸性位点浓度和总酸性位点浓度都低于Au/MOF-808(Zr/Hf)。较低的酸性位点浓度减弱了胺和CO2的活化能力,降低了活性。较小的孔径不利于大分子反应底物和产物的传递,提高了 N-甲基胺的选择性。

顾永强[8](2020)在《新型双功能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转化CO2制备环状碳酸酯研究》文中提出CO2不仅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还是丰富、廉价、无毒、可再生的C1资源。以CO2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还可以减少对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在众多CO2资源化利用途径中,催化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引起了广泛关注。该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可以取代传统有毒光气工艺,满足绿色化学和环保的要求;而且所合成的环状碳酸酯在化工、医药、能源及高分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由于CO2自身具有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设计高效催化剂实现对CO2活化是将其催化转化的关键。基于CO2活化与催化转化机理,以三乙胺(TEA)、三乙醇胺(TEOA)、溴乙酸、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四甲基胍(TMG)为原料,合成了系列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研究了在催化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反应中的应用,通过考察不同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筛选出性能较优的催化剂结构为[-O2TEA+][Br-][DBUH+]。并系统研究不同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CO2压力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在30℃,1.5 Mpa,15 h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5%。同时对催化剂的普适性和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催化剂对不同取代基的环氧化物均具有一定催化活性,并且可以循环使用5次,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结合实验结果提出了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对CO2环加成反应可能的催化机理。采用简易的一步法合成出系列氨基酚类低共熔离子液体,研究了其在均相催化CO2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结构、催化反应条件对CO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使用四丁基溴化磷/3-氨基酚(TBPB/3-AP)作为催化剂时,活性最高,主要归因于TBPB中卤素离子与3-AP中羟基和氨基的协同活化能力。卤素离子亲核进攻环氧化物中位阻较小的碳原子,羟基和氨基与环氧化物中氧原子形成氢键作用,进而促进环氧化物的开环。以TBPB/3-AP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 oC,反应1.0 h条件下,产品收率为96%,选择性为99%。通过考察催化剂对不同环氧化物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环氧化物空间位阻的增大,反应活性降低。此外,通过对催化剂TBPB/3-AP循环使用性能进行考察,发现催化剂循环回用5次,活性无明显降低,表现出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回用性能。基于实验结果,推测出了TBPB/3-AP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的机理。为进一步降低CO2环加成反应能耗,同时能够表现出对不同环氧化物的催化活性,采用一步法合成出系列胆碱-羟基琥珀酰亚胺类低共熔离子液体。对比研究了不同胆碱阴离子对CO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发现低共熔离子液体碘化胆碱/羟基琥珀酰亚胺(CHI/NHS)为较佳催化剂。通过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CO2压力的考察,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 oC、反应时间10.0 h、催化剂用量为6 mol%。在该条件下,环氧丙烷可完全转化,产物碳酸丙烯酯收率达96%以上。以CHI/NHS为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与不同取代基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均得到满意的产品收率和选择性;通过对CHI/NHS循环回用性能进行考察,表明离子液体可连续使用5次,催化活性依旧保持稳定。最后,对CHI/NHS催化CO2耦合环氧化物制备环状碳酸酯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新型离子液体在温和、无溶剂、无助催化剂条件下,展现了良好的催化活性,解决了该反应催化活性低,反应条件苛刻,分离困难等问题。

吕明鑫[9](2020)在《高稳核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金属颗粒可控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使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形状和组成成分得以精确控制,使其从原子尺度特性系统研究催化剂与活性和选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成为可能。然而,具有的高比表面积以及大比表面能的贵金属纳米颗粒十分不稳定,极易团聚和烧结,限制了其在应用方面的推广。许多工业上重要的加氢过程,都是在较苛刻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本论文立足从活性、选择性和抗失活性等方面设计高性能的贵金属催化剂,揭示催化剂结构特性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本文中,在一锅内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钯纳米颗粒的核壳结构纳米球(Pd@mSiO2 CSNSs)、杂化介孔二氧化硅包覆钯纳米颗粒的Yolk-Shell结构纳米球(Pd@mHSiO2 YSNSs)以及铝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外壳包覆钯纳米颗粒的双功能Yolk-Shell结构纳米球(Pd@Al-MSiO2 YSNSs)。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第二章在一锅内制备了Pd@mSiO2 CSNSs,并且通过改变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浓度、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加入量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核壳纳米球形貌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合成过程中分别调整TEOS的加入量和模板剂的碳链长度,可以轻易调控介孔二氧化硅外壳的厚度和孔径尺寸。基于上述研究我们提出了核壳纳米球的制备机理。将所合成的Pd@mSiO2 CSNSs应用于硝基苯加氢反应,110℃反应30 min,硝基苯转化率达97%以上,苯胺选择性达96%以上。除此之外,探讨了金属催化加氢过程中,孔径、壳层厚度对反应物迁移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得益于惰性介孔二氧化硅外壳的保护,Pd颗粒的尺寸和含量可以在高温环境下得以维持。(2)本文第三章在Pd@mSiO2 CSNSs合成的基础上,设计在一锅内制备Pd@mHSiO2 YSNSs的策略,该策略包括三个阶段:Pd纳米立方体的可控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的包覆以及Core-Shell到Yolk-Shell结构的转变。详细研究了由有机硅物种引起的Yolk-Shell结构的形成机理。1,2-双(三甲氧基硅基)乙烷(BTME)的加入引起外部杂化二氧化硅壳层和内部纯二氧化硅壳层之间的缩合程度的差异。BTME的添加将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形成一层薄的杂化硅层,其次,由纯硅溶解产生的低聚硅酸盐物种与有机硅物种结合,使其在原来的杂化硅层上生长。在此期间,高温水溶解内部纯二氧化硅层,导致CSNSs转变为YSNSs。介孔杂化硅外壳有效地阻止了Pd纳米颗粒的团聚和浸出,而介孔杂化硅壳内的短且通透的孔道为接触Pd纳米颗粒的反应物提供了卓越的可达性。以水为溶剂,200°C反应4 h,乙酰丙酸(LA)的转化率达到97%以上,γ-戊内酯(γ-GVL)的选择性达到98%以上。与Pd/mSiO2 NSs和Pd@mSiO2 CSNSs相比,Pd@mHSiO2 YSNSs对LA加氢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3)本文第四章制备了具有Pd核和AlO4位点外壳的双功能Pd@Al-MSiO2YSNSs,用于葡萄糖选择性氢解制备1,2-丙二醇。在葡萄糖氢解反应中详细讨论了Pd@Al-MSiO2 YSNSs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富含AlO4位点的介孔二氧化硅外壳促进葡萄糖到果糖的异构化,而Pd核促进中间碳氧键的加氢。在Pd@Al-MSiO2YSNSs内部独特的中空空间为果糖的逆羟醛缩合反应提供了场所,并避免了果糖的直接加氢。其中,加入3 mL Na AlO4(0.05M)溶液所制备的Pd@Al3-MSiO2 YSNSs在葡萄糖氢解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1,2-丙二醇选择性为47.4%,葡萄糖转化率为95.4%)。此外,由于骨架Al对介孔壳的几何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影响,纳米微球在多个催化循环反应后依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高催化活性。综上所述,本文共制备了Pd@mSiO2 CSNSs、Pd@mHSiO2 YSNSs以及Pd@Al-MSiO2 YSNSs三种催化剂,分别应用于硝基苯加氢、乙酰丙酸加氢以及葡萄糖氢解这三种反应。重点研究其催化剂的制备机理以及催化剂结构特性与其催化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本研究在设计高活性、高稳定性、环境友好的新型加氢催化剂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勇杰[10](2020)在《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CO2资源化的应用》文中提出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让其变成附加值更好地化学品,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其中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生成相对应的环状碳酸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为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没有副产物生成,符合原子利用率100%的概念,也符合当代绿色化学的思想。同时环状碳酸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超临界萃取剂,医药中间体,高分子聚合物的前体等。考虑到二氧化碳环加成均相催化剂的工业前景有限,面临着后续分离困难等问题,本文主要以离子液体为平台,对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展开一系列研究,旨在合成一批催化活性高,性质稳定的无金属催化剂。首先,从加快催化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传递速率的角度出发,希望合成一批介孔-大孔的离子液体聚合物。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中间是由长链结构连接的双咪唑离子液体,乙醚双(1-乙烯基咪唑)氯化物([EEBVIM]Cl2)。然后利用这种具有长链结构的柔性离子液体与同样具有长链结构的稳定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聚合形成大的孔道柔性离子液体聚合物。通过调节柔性离子液体聚合物中[EEBVIM]Cl2和EGDMA之间的摩尔比,研究了柔性离子液体聚合物的结构和形态变化。由于它们的介孔-大孔结构以及大量均匀分布的活性离子位点,它们显示出更高的催化效率和加速的传质速率。在温和条件下(120℃,1MPa),无任何溶剂和助催化剂的情况下,12h内就可以将二氧化碳与表氯醇完全转变为相应的环状碳酸酯,选择性达到99.9%。六次循环实验测试下,柔性离子液体聚合物的活性基本没有损失。接着,从二氧化碳的吸附和转化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希望合成一批具有大量微孔-介孔结构,同时还具有对二氧化碳环加成有活性的离子液体聚合物。我们设计合成了一批具有苯环的离子液体,含有一个苯环的3-丁基-2-苯基咪唑溴盐([C4PhIm]Br),含有二个苯环的3-苄基-2-苯基咪唑氯盐([BZPhIm]Cl)以及含有四个苯环的离子液体[BZDPhIm]Cl2。利用这些离子液体与交联剂FDA,DCX之间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生成一批离子液体基超交联聚合物。多种表征手段,例如,CHN元素分析,XPS,氮气吸附脱附,以及二氧化碳吸附试验等证明了其丰富的微孔结构和均匀分布的活性位点。这样获得的离子液体基超交联聚合物不仅对二氧化碳的捕获和CO2/N2的选择性吸收表现出不错的效果,而且在无溶剂,无助催化剂和任何添加物的情况下对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表现出高的活性。即便是在温和条件下(0.1MPa,80℃)也变现出高的催化活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加长,甚至可以在一个大气压下有效的转化惰性环氧化物1,2-环氧十二烷。五次循环过后,它的活性并没有发生改变。总的来说,本文开发了两大类能在温和条件下对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有高活性的催化剂,同时为合成多微孔,大表面积的离子液体聚合物提供了一种方法。探究了表面积,孔径,活性位点以及催化效果之间的关系。

二、负载型路易斯酸-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负载型路易斯酸-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2)KIT-6负载CeO2催化CO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DMC的合成方法
    1.3 CO_2和甲醇合成DMC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均相催化剂
        1.3.1.1 烷氧基金属有机化合物催化剂
        1.3.1.2 碱金属催化剂
        1.3.1.3 乙酸盐金属催化剂
        1.3.2 非均相催化剂研究现状
        1.3.2.1 负载型催化剂
        1.3.2.2 杂多酸催化剂
        1.3.2.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1.3.2.4 新型光催化剂
        1.3.2.5 新型电催化剂
    1.4 CO_2和甲醇合成DMC的反应机理
        1.4.1 CO_2活化机理的研究
        1.4.2 甲醇活化机理的研究
        1.4.3 表面Lewis酸碱活化机理
        1.4.4 表面氧空位催化机理
    1.5 有序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简介
        1.5.1 MCM-41分子筛的研究
        1.5.2 SBA-15分子筛的研究
        1.5.3 KIT-6分子筛的研究
    1.6 金属掺杂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及应用
    1.7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原料和化学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KIT-6载体制备
        2.3.2 CeO_2/KIT-6催化剂制备
        2.3.3 Al-KIT-6载体制备
        2.3.4 Ce/Al-KIT-6催化剂制备
    2.4 催化剂表征
        2.4.1 X射线衍射(XRD)
        2.4.2 N_2物理吸脱附
        2.4.3 程序升温脱附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2.4.5 X射线电子能谱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4.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2.6 产物分析与计算方法
        2.6.1 气相色谱分析
        2.6.2 反应产物含量计算
第三章 KIT-6负载CeO_2催化CO_2和甲醇合成DMC
    3.1 载体的表征分析
    3.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3.2.1 催化剂表面CeO_2分散状态分析
        3.2.2 载体和催化剂表面基团分析
        3.2.3 催化剂表面酸碱性分析
        3.2.4 催化表面组成分析
        3.2.5 催化剂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分析
        3.2.6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3.2.7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和失活原因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铝修饰KIT-6对负载CeO_2催化CO_2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影响
    4.1 载体的表征分析
        4.1.1 载体的大角度和小角度XRD分析
        4.1.2 载体的N_2-吸脱附曲线
        4.1.3 载体的TEM分析
        4.1.4 载体的表面基团分析
    4.2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4.2.1 催化剂的XRD分析
        4.2.2 催化剂表面CeO_2颗粒的分散状态分析
        4.2.3 催化剂表面组成分析
        4.2.4 催化剂表面酸碱性分析
        4.2.5 催化剂活性评价和构效关系分析
        4.2.6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和失活原因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CO2与乙醇/甲醇直接合成DEC/DMC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碳酸二甲酯的概述
        1.2.1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和用途
        1.2.2 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合成工艺
    1.3 碳酸二乙酯的概述
        1.3.1 碳酸二乙酯的性质和用途
        1.3.2 碳酸二乙酯的主要合成工艺
    1.4 CO_2与甲醇/乙醇直接反应合成DMC/DEC的研究进展
        1.4.1 CO_2与甲醇直接合成DMC的反应机理
        1.4.2 CO_2与甲醇/乙醇直接合成DMC/DEC的催化剂
    1.5 CeO_2催化剂
    1.6 ZrO_2催化剂
    1.7 课题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 催化剂改性
        2.2.1 CeO_2催化剂的制备
        2.2.2 ZrO_2催化剂的制备
        2.2.3 铈锆固溶体的制备
    2.3 催化剂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XRD)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3.4 CO_2/NH_3程序升温脱附(TPD)
    2.4 DMC/DEC合成反应
        2.4.1 反应装置
        2.4.2 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第三章 ZrO_2和CeO_2催化剂上合成碳酸二乙酯的反应
    3.1 引言
    3.2 CeO_2催化剂上合成DEC的反应
        3.2.2 不同形貌CeO_2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
        3.2.3 不同载体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
    3.3 不同晶相ZrO_2催化剂上合成DEC的反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ZrO_2和CeO_2催化剂上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
    4.1 引言
    4.2 CeO_2催化剂上合成DMC的反应
        4.2.1 不同形貌CeO_2催化剂上合成DMC的反应
        4.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4.3 不同晶相ZrO_2催化剂上合成DMC的反应
    4.4 Ce_xZr_(1-x)O_2催化剂上合成DMC的反应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经由酰基乃春中间体的N-S和N=P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前言
    1.1 亚磺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1.1 亚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1.1.2 亚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2 膦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膦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应用
        1.2.2 膦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1.3 酰胺化试剂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设计与选题思路
2 可见光诱导铁催化S-H酰胺化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3-芳基-1,4,2-二恶唑-5-酮的合成与表征
        2.2.3 可见光诱导铁催化S-H酰胺化反应
        2.2.4 亚磺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2.3.3 反应机理研究
    2.4 小结
3 可见光诱导TiO_2催化构筑N=P双键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3-芳基-1,4,2-二恶唑-5-酮的合成与表征
        3.2.3 可见光诱导TiO_2催化构筑N=P双键反应
        3.2.4 膦酰亚胺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数据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优化
        3.3.2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3.3.3 可能的反应机理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核磁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多级孔分子筛负载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木质素选择性氧化解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木质素的结构和尺寸大小
    1.3 木质素的催化解聚研究现状
        1.3.1 催化木质素热解
        1.3.2 酸催化木质素解聚
        1.3.3 碱催化木质素解聚
        1.3.4 木质素还原解聚
        1.3.5 木质素氧化解聚
    1.4 木质素氧化解聚中存在的问题
    1.5 多级孔分子筛催化剂在生物质降解中的应用
    1.6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6.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2.2.1 X射线衍射(XRD)
        2.2.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
        2.2.4 元素含量分析(EA)
        2.2.5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
        2.2.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2.2.7 热重分析(TGA)
        2.2.8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2.2.9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10 扫描电镜(SEM)
        2.2.11 透射电镜(TEM)
        2.2.12 冷冻扫描电镜(Cryo-SEM)
        2.2.13 电子顺磁共振(EPR)
        2.2.14 凝胶渗透色谱(GPC)
        2.2.15 核磁共振(NMR)
        2.2.16 木质素分子大小的计算方法
        2.2.17 气相色谱(GC)
        2.2.18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2.2.19 木质素的静态吸附实验
第三章 多级孔Ce-Cu/MFI纳米薄片催化木质素氧化解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3.2.2 催化剂的制备
        3.2.3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3.2.4 有机溶木质素的氧化过程
        3.2.5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催化氧化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模型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3.3.2 有机溶木质素的催化氧化
    3.4 催化剂的表征
        3.4.1 催化剂的物相变化表征
        3.4.2 催化剂的形貌分析
        3.4.3 H_2-TPR表征
        3.4.4 XPS表征分析
        3.4.5 木质素结构的演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级孔Ce-Cu/MFI-ns催化β-O-4 模型化合物C-C键断裂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4.2.2 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4.2.3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3.2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催化氧化
        4.3.3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C_α-C_β键的断裂和苯酚的过度氧化
        4.3.4 不同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3.5 不同模型化合物的扩展
        4.3.6 催化机理的探究
        4.3.7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的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uO-Fe_2O_3@S-1 催化木质素选择性氧化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2.2 催化剂的制备
        5.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材料的催化性能评价
        5.3.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5.3.3 形貌分析
        5.3.4 N_2物理吸附脱附分析
        5.3.5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5.3.6 H_2-TPR表征分析
        5.3.7 XPS表征分析
        5.3.8 反应条件对氧化效率的影响
        5.3.9 不同种类木质素的催化氧化
        5.3.10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uO-Fe_2O_3@S-1 催化木质素选择性氧化的机理探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6.2.2 β-O-4模型化合物的合成
        6.2.3 模型化合物的氧化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6.3.2 催化机理的探究
        6.3.3 β-O-4连接键的断键机制的探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金纳米团簇催化CO2选择性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O_2转化利用
        1.2.1 CO_2活化利用方法
        1.2.2 CO_2转化反应
        1.2.2.1 CO_2环加成反应
        1.2.2.2 CO_2加氢反应
        1.2.2.3 CO_2羧化反应
        1.2.2.4 CO_2酰胺化、甲基化反应
    1.3 金纳米团簇发展背景
    1.4 金纳米团簇合成方法
        1.4.1 直接合成法
        1.4.2 尺寸聚集方法
        1.4.3 配体诱导交换法
        1.4.4 金属还原方法
        1.4.5 CO还原法
    1.5 金纳米团簇的结构
        1.5.1 内核结构
        1.5.1.1 二十面体结构
        1.5.1.2 十面体结构
        1.5.1.3 立方八面体
        1.5.1.4 面心立方结构(fcc)
        1.5.1.5 体心立方结构(bcc)
        1.5.1.6 六方密堆积结构(hcp)
        1.5.2 表面结构
    1.6 金纳米团簇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1.6.1 选择性氧化反应
        1.6.1.1 CO氧化
        1.6.1.2 烃类氧化
        1.6.1.3 醇类氧化
        1.6.2 选择性加氢反应
        1.6.2.1 不饱和酮或醛加氢
        1.6.2.2 4-硝基苯酚加氢
        1.6.2.3 对硝基苯甲醛加氢
        1.6.2.4 炔烃半加氢反应
        1.6.2.5 CO_2加氢反应
        1.6.3 偶联反应
        1.6.4 其它催化反应
    1.7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CO_2在非金属态金纳米团簇上的可控转化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金纳米团簇及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2.2.2.1 [Au_9(PPh_3)_8](NO_3)_3和[Au_9(Me PPh_2)_8](NO_3)_3制备
        2.2.2.2 [Au_(11)(PPh_3)_8Cl_2]Cl和[Au_(11)(PyPPh_2)_8Cl_2]Cl制备
        2.2.2.3 Au_(36)(TBBT)_(24)和Au_(36)(TPBT)_(24)制备
        2.2.2.4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
        2.2.3 表征
        2.2.4 理论计算方法
        2.2.5 CO_2催化转化性能评价
    2.3 结果和讨论
        2.3.1 金纳米团簇的结构及表征
        2.3.2 负载型金纳米团簇催化剂的表征
        2.3.3 载体对CO_2加氢反应的影响
        2.3.4 反应温度、压力和时间对CO_2加氢反应的影响
        2.3.5 配体对CO_2加氢反应的影响
        2.3.6 CO_2加氢反应路径的In-situ FT-IR研究
        2.3.7 DFT计算CO_2加氢反应可能的反应路径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周期结构Au_(8n+4)(SR)_(4n+8)纳米团簇选择性催化CO_2加氢反应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金纳米团簇及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3.2.2.1 Au_(28)(TBBT)_(20)制备
        3.2.2.2 Au_(36)(TBBT)_(24)、Au_(44)(TBBT)_(28)和Au_(52)(TBBT)_(32)制备..
        3.2.2.3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
        3.2.3 表征
        3.2.4 理论计算方法
        3.2.5 CO_2催化转化性能评价
    3.3 结果和讨论
        3.3.1 金纳米团簇的结构及表征
        3.3.2 负载型金纳米团簇催化剂的表征
        3.3.3 CO_2加氢反应研究
        3.3.4 CO_2加氢反应中配体变化研究
        3.3.5 CO_2加氢反应路径的In-situ FT-IR研究
        3.3.6 DFT计算CO_2加氢反应可能的反应路径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晶相结构的金纳米团簇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金纳米团簇及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4.2.2.1 Au_(38)S_2(S-Adm)_(20)制备
        4.2.2.2 Au_(30)(S-Adm)_(18)制备
        4.2.2.3 Au_(21)(S-Adm)_(15)制备
        4.2.3 表征
        4.2.4 CO_2环加成反应性能评价
    4.3 结果和讨论
        4.3.1 金纳米团簇的结构及表征
        4.3.2 CO_2环加成反应
        4.3.3 CO_2环加成反应机理的In-situ FT-IR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金纳米团簇二十面体结构融合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金纳米团簇及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5.2.2.1 Au_(25)(SR)_(18)纳米团簇的制备
        5.2.2.2 Au_(38)(SR)_(24)纳米团簇的制备
        5.2.2.3 Au_(25)(PPh_3)_(10)(SC_2H_4Ph)_5Cl_2纳米团簇的制备
        5.2.2.4 负载型金纳米团簇催化剂的制备
        5.2.3 表征
        5.2.4 吡咯烷氧化性能评价
    5.3 结果和讨论
        5.3.1 金纳米团簇的结构及表征
        5.3.2 吡咯烷氧化反应
        5.3.3 吡咯烷氧化反应的In-situ FT-IR研究
        5.3.4 吡咯烷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致谢

(7)基于CO2与胺/H2反应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O_2的转化利用
        1.2.1 CO_2转化利用的各种方法
        1.2.2 CO_2催化还原制高附加值化学品
    1.3 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催化反应
        1.3.1 CO_2与胺类/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的双功能催化剂
        1.3.2 CO_2与胺类/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的工艺过程
    1.4 MOFs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催化应用
        1.4.1 MOFs材料的结构特征
        1.4.2 MOFs材料的催化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引言
    2.2 实验的试剂和仪器
    2.3 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
        2.3.1 酸性载体负载金属活性组分的双功能催化剂
        2.3.2 Au/MOF-808(Zr)催化剂
        2.3.3 Au/MOF-808(Hf)催化剂
        2.3.4 Au/UiO-66(Hf)催化剂
    2.4 催化剂的表征
        2.4.1 X-射线衍射(XRD)表征
        2.4.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2.4.3 扫描电镜(SEM)表征
        2.4.4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
        2.4.5 N_2吸附-脱附的表征
        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2.4.7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表征
    2.5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评价
第三章 酸性载体负载金属活性组分双功能催化剂及其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3.1 引言
    3.2 不同载体负载型双功能催化剂的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3.3 Au/TiO_2双功能催化剂的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3.3.1 Au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3.3.2 反应温度与反应性能的关系
        3.3.3 反应时间与反应性能的关系
        3.3.4 不同H_2/CO_2压力比及总压力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3.3.5 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3.3.6 溶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3.3.7 不同类型胺的N-甲酰(基)化反应的规律
    3.4 Au/TiO_2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4.1 XRD表征
        3.4.2 SEM和HRTEM表征
        3.4.3 N_2吸附-脱附表征
        3.4.4 XPS表征
        3.4.5 NH_3-TPD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配位不饱和(CUS)位点的Au/MOF-808(Zr)双功能催化剂及其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4.1 引言
    4.2 Au/MOF-808(Zr)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2.1 XRD表征
        4.2.2 FT-IR表征
        4.2.3 SEM和TEM表征
        4.2.4 N_2吸-脱附表征
        4.2.5 XPS表征
        4.2.6 NH_3-TPD表征
    4.3 Au/MOF-808(Zr)双功能催化剂的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4.3.1 Au负载量对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
        4.3.2 反应温度与苯胺反应性能关系
        4.3.3 不同H_2/CO_2压力比及总压力对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
        4.3.4 溶剂种类及溶剂用量对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
        4.3.5 催化剂用量对苯胺反应性能的影响
        4.3.6 反应时间与苯胺反应性能的关系
        4.3.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4.3.8 不同类型胺的N-甲酰(基)化反应的规律
    4.4 初步探讨反应机理和CUS的作用机制
        4.4.1 可能的中间产物N-甲酰苯胺和N-甲基-N-甲酰苯胺以及Au加氢活性的确定
        4.4.2 可能的中间物质甲酸和MOF-808(Zr)酰基化活性的确定
        4.4.3 确定生成的N-甲基苯胺参与反应和可能的反应中间物质为甲酸
        4.4.4 CO_2与胺/H_2可能的初步反应机理和CUS Zr~(4+)的作用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u/MOF-808(Hf双功能催化剂及其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5.1 前言
    5.2 Au/MOF-808(Hf)双功能催化剂的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转化性能-
        5.2.1 Au负载量及催化剂用量对苯胺转化性能的影响
        5.2.2 反应温度与苯胺转化性能的关系
        5.2.3 反应时间与苯胺转化性能的关系
        5.2.4 不同CO_2/H_2压力比及总压力对苯胺转化性能的影响
        5.2.5 溶剂种类及用量对苯胺转化性能的影响
        5.2.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5.2.7 不同类型胺的N-甲酰(基)化反应的规律
    5.3 Au/MOF-808(Hf)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5.3.1 XRD表征
        5.3.2 FT-IR表征
        5.3.3 SEM和HRTEM表征
        5.3.4 N_2吸-脱附表征
        5.3.5 XPS表征
        5.3.6 NH_3-TPD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u/UiO-66(Hf)双功能催化剂及其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反应性能
    6.1 前言
    6.2 Au/UiO-66(Hf)双功能催化剂的CO_2与胺/H_2的N-甲酰(基)化催化性能
        6.2.1 Au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6.2.2 反应温度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6.2.3 反应时间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6.2.4 不同CO_2/H_2压力比及总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6.2.5 溶剂种类及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6.2.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6.2.7 不同类型胺的N-甲酰(基)化反应的规律
    6.3 Au/UiO-66(Hf)双功能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6.3.1 XRD表征
        6.3.2 FT-IR表征
        6.3.3 SEM和HRTEM表征
        6.3.4 N_2吸-脱附表征
        6.3.5 XPS表征
        6.3.6 NH_3-TPD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及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新型双功能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转化CO2制备环状碳酸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CO_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
        1.1.1 当前CO_2排放现状
        1.1.2 环状碳酸酯简介
        1.1.3 环状碳酸酯合成机理
    1.2 CO_2环加成反应中离子液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1.2.1 均相离子液体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1.2.2 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1.3.1 课题研究意义
        1.3.2 课题研究内容
2 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催化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季铵盐双离子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2.2.4 CO_2环加成反应过程及原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离子液体表征
        2.3.2 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反应参数对CO_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2.3.4 催化剂回用性能考察
        2.3.5 催化剂普适性研究
        2.3.6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
    2.4 本章小结
3 多功能氨基酚类低共熔离子液体协同催化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多功能氨基酚类低共熔离子液体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离子液体表征
        3.3.2 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3.3.3 不同反应参数对CO_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3.3.4 催化剂回用性能考察
        3.3.5 催化剂普适性研究
        3.3.6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
    3.4 本章小结
4 新型羟基琥珀酰亚胺类低共熔催化剂室温条件高效催化转化CO_2合成环状碳酸酯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羟基琥珀酰亚胺类离子液体的合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离子液体表征
        4.3.2 离子液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3.3 不同反应参数对CO_2环加成反应的影响
        4.3.4 催化剂回用性能考察
        4.3.5 催化剂普适性研究
        4.3.6 催化反应机理推测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高稳核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苯胺的研究进展
        1.1.1 苯胺的概述
        1.1.2 硝基苯加氢制苯胺的反应路线
        1.1.3 硝基苯加氢制备苯胺的催化体系
    1.2 乙酰丙酸加氢制备 γ-戊内酯的研究进展
        1.2.1 γ-戊内酯的概述
        1.2.2 乙酰丙酸的加氢路线
        1.2.3 乙酰丙酸加氢制备 γ-戊内酯的催化体系
    1.3 葡萄糖(纤维素)氢解制备低碳醇的研究进展
        1.3.1 低碳醇的概述
        1.3.2 葡萄糖氢解制备低碳醇的可能反应路线
        1.3.3 葡萄糖(纤维素)氢解制备低碳醇的催化体系
    1.4 Core-Shell纳米球(Core-shell nanospheres,CSNSs)的研究进展
        1.4.1 CSNSs的简述
        1.4.2 硅基CSNSs的制备策略
        1.4.3 硅基CSNSs的应用
    1.5 Yolk-Shell纳米球(Yore-shell nanospheres,YSNSs)的研究进展
        1.5.1 YSNSs的简述
        1.5.2 YSNSs的制备策略
        1.5.3 YSNSs的应用
    1.6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课题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2 Pd@mSiO_2 Core-Shell结构纳米球的合成及其催化硝基苯加氢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Pd@mSiO_2 CSNSs的合成
        2.2.3 Pd/SiO_2和Pd/MCM-41 催化剂的合成
        2.2.4 硝基苯加氢反应
        2.2.5 苯胺的分析与检测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d@mSiO_2 CSNSs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2.3.2 Pd@mSiO_2 CSNSs的制备机理
        2.3.3 Pd@mSiO_2 CSNSs的催化性能
    2.4 本章小结
3 Pd@mHSiO_2 Yolk-Shell结构纳米球的合成及其催化乙酰丙酸加氢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Pd@mHSiO_2 YSNSs催化剂的合成
        3.2.3 Pd/mHSiO_2 NSs催化剂的合成
        3.2.4 催化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d@mHSiO_2 YSNSs的结构表征
        3.3.2 Pd@mHSiO_2 YSNSs的制备机理
        3.3.3 Pd@mHSiO_2 YSNSs的热稳定性测试
        3.3.4 Pd@mHSiO_2 YSNSs的催化活性
    3.4 本章小结
4 Pd@Al-MSiO_2 Yolk-Shell结构双功能纳米反应器的合成及其催化葡萄糖氢解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Pd@Al-MSiO_2 YSNSs的制备
        4.2.3 Al-MSiO_2空心球的制备
        4.2.4 Pd/Al-MSiO_2空心球的制备
        4.2.5 葡萄糖氢解反应及其产物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d@Al-MSiO_2 YSNSs的结构表征
        4.3.2 Pd@Al-MSiO_2 YSNSs的酸性质
        4.3.3 Pd@Al-MSiO_2 YSNSs对葡萄糖氢解的催化性能
        4.3.4 Pd@ Al-MSiO_2 YSNSs催化葡萄糖氢解为 1,2-PG的反应路径。
        4.3.5 Pd@Al-MSiO_2 YSNSs在葡萄糖氢解反应中可重复使用性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CO2资源化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二氧化碳现状
        1.1.2 二氧化碳的利用
    1.2 环氧碳酸酯的合成工艺
        1.2.1 光气法
        1.2.2 酯交换法
        1.2.3 丙二醇与尿素醇解法
        1.2.4 二氧化碳与丙二醇反应
        1.2.5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电解反应
        1.2.6 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
    1.3 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综述
        1.3.1 非离子液体类催化剂
        1.3.2 离子液体类催化剂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柔性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催化剂的制备
        2.2.4 催化实验及催化剂表征方法
    2.3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2.3.1 离子液体单体的核磁表征
        2.3.2 聚合物的组成表征以及热稳定性
        2.3.3 聚合物形貌及孔道性质的表征
    2.4 反应结果讨论
        2.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2.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2.4.3 循环活性研究
        2.4.4 反应机理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离子液体基超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催化剂的合成
        3.2.4 催化实验及催化剂表征方法
    3.3 催化剂表征及分析
        3.3.1 离子液体单体的核磁表征
        3.3.2 聚合物的组成表征以及热稳定性
        3.3.3 聚合物的形貌及孔道性质的表征结果
        3.3.4 聚合物吸附性能的表征
    3.4 反应结果讨论
        3.4.1 催化剂活性评价
        3.4.2 底物适用性研究
        3.4.3 循环活性研究
        3.4.4 反应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四、负载型路易斯酸-超强碱双功能催化剂作用下的碳酸二甲酯直接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功能MOFs催化剂的制备及CO2与胺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D]. 王静.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KIT-6负载CeO2催化CO2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性能研究[D]. 史亚卜.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CO2与乙醇/甲醇直接合成DEC/DMC的研究[D]. 袁雪. 西北大学, 2021(12)
  • [4]经由酰基乃春中间体的N-S和N=P偶联反应研究[D]. 张益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多级孔分子筛负载铜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木质素选择性氧化解聚[D]. 李立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金纳米团簇催化CO2选择性转化[D]. 杨丹. 南京大学, 2020(12)
  • [7]基于CO2与胺/H2反应的双功能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D]. 穆金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8]新型双功能离子液体合成及催化转化CO2制备环状碳酸酯研究[D]. 顾永强.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高稳核壳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加氢反应中的应用[D]. 吕明鑫.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10]离子液体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对CO2资源化的应用[D]. 王勇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20

标签:;  ;  ;  ;  ;  

负载型路易斯酸-超碱双功能催化剂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