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

陈少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

一、陈绍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21)在《陈绍宽与南京国民政府海军建设(1927—1932)》文中提出军阀专国的统治下,陈绍宽跟随闽系海军加入国民革命,在北伐、西征等战事中逐步晋升,得以为海军建设建言献策。然而,一·二八事变中海军的不作为,将其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建设更觉艰难。纵观这一时期的海军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南京国民政府错误的国防建设方针下,陈绍宽注定无法建成一支充分完备的强大海军。

贺怀锴[2](2021)在《蒋介石对国民政府海军派系的分治与整合(1927—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派系问题是国民政府无法摆脱的痼疾,党、政、军系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海军内部派系尤为严重。全面抗战前,蒋介石一方面通过派系分治策略,以粤系、东北系制衡闽系海军,另一方面在镇江建立了电雷学校,培植嫡系。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抗战全局,蒋介石将电雷系归并于闽系控制的海军总司令部,统一了长江流域的海军指挥权,但蒋介石同时通过改组海军机构和派遣官兵赴英美训练等办法稀释闽系力量。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借重建海军的机遇,完成了对海军机构、人事的改组与整合,但未能根本解决海军派系问题。

贺怀锴[3](2020)在《抗战时期长江流域国民政府海军敌后游击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武汉会战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日军占领,而此时国民政府海军舰艇仅存十余艘内河炮舰。面对此种局面,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提出除在长江上游坚持防御作战外,抽调海军主力到长江中下游敌占区开展水雷游击战。1940年1月,海军成立长江布雷游击队,随即赴敌后开展游击战,揭开了海军游击战的序幕。全面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军布雷游击队屡建战功,牵制、消耗了日本海军力量,破坏了日军长江水道交通,配合了陆军作战,拱卫了陪都重庆的安全,增强了民族抗战的自信心,推动了战争胜利的进程。

覃德强[4](2020)在《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研究(1900-1949)》文中指出近代以降,随着西方列强用船坚炮利强行叩开国门,国人从对海洋的一贯忽视中警醒过来,有识之士萌生了海权观念。尤其是自1900年马汉海权理论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让中国人的海洋观念有了革命性的更新,促使当时人在“有海洋而无海权”的局面中积极思考和谋划适合中国的海洋世界。在海防破碎、民族多难的语境中,海军是“防守海疆的必备之势力”成为当时人不约而同的认识,舰艇的配备以及军港的开辟和完善被视为兴复海军之要务,作为海军建设基础的人才培养,则强调专业素质的培育和忠勇聪明精神的养成。在海防战略布局的思考中,“三道防线说”“二道防线说”的“攻势防御”海防思想突破了晚清时期“以守为战”的局限,地理、时局以及政治经济因素成为当时应时而谋的沿海要港重点布局主张的重要参考标准,而以日本为“假想敌”的设定成为整个海防建设的参照标准。在经略海洋的主张中,时人将海洋经济的发展与否与国家强弱联系在一起,传统视野所忽视的海洋渔业、海运以及海洋贸易,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积极谋求海洋渔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研究技术的改进,海运不仅有巨大的经济经营能力,而对于国防的辅助也有宏大的效能,成为“一国命脉之所在”,为国家进化所必需。而海上贸易不仅将网络经济利益和追求财富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也能开拓出广阔的民族生存空间,成为时人眼中的民族繁荣之命脉。中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地缘存在,在当时人的视域下,所谓的太平洋问题即是中国问题,认为中国对太平洋地区的稳定与和平负有相当责任,应“以太平洋安危为己任”,表现出对于太平洋问题话语权的积极要求。也正是这样的认识和觉悟,自20世纪初,中国对于太平洋南中国海就表现出积极的主权要求和行动。纵观近代中国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无论是对传统意识的突破,还是受传统意识的束缚,对于海权的价值诉求却得到充分的本民族解释。他们在民族危机之中做出一种被动选择,将海军视作我滨海国家的“障身之具”“防卫之道”,保持迥异于富有扩张性之西方文化的和平传统,展现的是一种中华文明和平基因中“文德徕远的世界主义”。

郭渊[5](2020)在《民国政府对南海权益的维护与教训——以海军部筹设西沙永兴岛气象台的经过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自19世纪20年代中期起,民国政府海军部为固守南海疆域就筹设永兴岛气象台,在南海地缘形势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建台应为中国维护南海权益的重要标志,然而因国家财政支绌而一再搁置。海军部后来虽再议建台,但引起法国的反对,最终因担心影响与法关系而被迫停止。执政者因海疆意识淡薄未能将南海问题放置国防战略层面进行考虑,是导致永兴岛建台被搁置的根本原因,并造成在与法交涉时优柔寡断而坐失良机,这对中国南海疆域的固守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近些年来某论者对这段历史混淆是非,为此有必要回溯相关历史事实予以批驳,以正国际舆论视听。

贺怀锴[6](2019)在《傀儡之军:汪伪政府海军述论(1940—1945)》文中指出汪伪政府成立初期,即积极筹划伪海军建设。在中央设海军部,同时在地方相继成立南京、威海卫、广州要港司令部和汉口基地部。本文在汪伪海军机构、军官群体、舰队实力、海军学校与伪海军接收等方面进行了考证,旨在厘清汪伪海军的兴亡历程。汪伪海军配合日军扫荡和维持日战区治安,事实上是日本海军附设的一个庞大的水上武装警察特务部队。汪伪海军为虎作伥,使中国人民倍受劫难。

贺怀锴[7](2018)在《美英援助与战后国民政府海军重建》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海军军舰或自沉江海,或被日军击沉,至抗战末期,国民政府海军仅余15艘小型炮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首先接收了日伪遗留军舰,但多为小型旧舰,总体作用有限。当时,国民政府不具备自建军舰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依靠美英援助成为国民政府海军重建的捷径。战后,国民政府通过接受英美的援舰,并依托英美培训海军官兵,重建了一支新海军,以达到其目的。

何翘楚[8](2017)在《新世纪以来大陆陈绍宽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兴衰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见证人,对陈绍宽的军政经历、海防思想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在东海岛屿争端与南海主权争端日趋激烈、中国大力加强海防力量特别是水面舰队力量的今天,此一研究尤有借鉴意义。

何翘楚[9](2017)在《新世纪以来大陆陈绍宽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兴衰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见证人,对陈绍宽的军政经历、海防思想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而在东海岛屿争端与南海主权争端日趋激烈、中国大力加强海防力量特别是水面舰队力量的今天,此一研究尤有借鉴意义。

陆坤鹏[10](2017)在《从《海军公报》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军建设(1929-1937)》文中指出清末的北洋海军曾经排在世界第四位,盛极一时。甲午一战后,中国海军的重建一直没有正式提上日程,军阀的混战更是让中国海军派系分立,各自为政,海军的领导体制比较混乱,舰船武器老旧落后,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国海军开始走向统一,1929年南京政府海军部成立后,中国海军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虽然东北舰队和广东舰队还不归属于海军部管理,但也统一在了一个国民政府之下,有利于中国海军的统一管理和建设。1927年至1937年,尤其是1929年之后,海军的发展走向正轨。在海军部长陈邵宽的带领下,随着一部部组织编制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中国海军的建制和领导体制逐渐完善,海军的一切活动有了规章可循;通过购买和自主建造,海军的舰船和武器得到更新和加强,海军人才的培养也更加正规化。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中国的海军虽然还没有与日本一战之力,但较之以前的中国,已有了较大发展。本论文将对晚清至北洋政府时期的海军发展历程作简要概括,介绍中国近代海军从初生、发展到北洋海军时期的强盛,至甲午战败衰落,再到重建的过程,并主要根据南京政府海军部发行的《海军公报》探讨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海军部成立后中国海军的建设情况,包括这一时期海军领导体制的完善、舰队编制的变化、舰船武器建设情况等。第一部分“海军领导体制的完善”概述了近代海军建制的起源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初步发展过程,之后从南京政府海军部成立后海军建制的完善、海军部机构的完善、人事编制的规范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海军领导体制完善的过程和具体表现;海军舰队的变化方面,探讨了海军各支舰队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各支舰队变化的原因,各舰队变化差异存在的原因等;舰船武器的建设方面,概述了南京政府时期海军的造舰计划,探讨了海军舰船增加的途径以及种类,并从与北洋政府时期的老舰对比中,分析了新舰艇的变化特点和优越性,之后文章叙述了民国海军在抗战中所做出的努力、贡献和牺牲,概述了海军新舰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绩,总结了海军在抗战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海军建设在海军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并探讨了最终失败的原因。文章初步研究1929年至1937年民国海军的建设情况,希望对现在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海军建设有些许借鉴意义。

二、陈绍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绍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论文提纲范文)

(1)陈绍宽与南京国民政府海军建设(1927—1932)(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军易帜与陈绍宽加入国民革命
二、北伐西征与陈绍宽建言发展海军
三、舆论风波与陈绍宽坚持建设海军

(3)抗战时期长江流域国民政府海军敌后游击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国民政府海军由防御战向游击战的转变
二、 海军布雷游击部队的组建与游击战术的应用
    (一)布雷游击队建制及其战术
    (二)日本长江海军的应对与国民政府海军的反制
        第一,对沿江地带实行军事封锁。
        第二,管控民船及对长江舰船实施护航、禁航。
        第三,悬赏和杀害游击队员以及在沿江沦陷区制造大屠杀。
三、 海军游击战的战绩与意义

(4)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研究(1900-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缘起与现状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现状与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理论与国情:海权观念的时代背景
    一、传统观念的突破:朴素海权观念的生成发展
    二、有海洋而无海权:海权已失的实际国情
    三、全新的观念世界:马汉海权理论的东渐
第二章 屏障海疆:海军和海防建设思想
    一、观念与方略:海军建设和发展理论
        (一)“防守海疆的必备之势力”:对于海军重要性的认识
        (二)物质建设:兴复海军之要务
        (三)人才培养:兴复海军之基础
    二、地理与时局:海防战略布局思想
        (一)“攻势防御”:“三道防线说”、“二道防线说”
        (二)多因素考量:沿海要港重点布局
        (三)海防建设的参照标准:“假想敌”思想
第三章 经略海洋:海洋经济与国家强弱
    一、以海兴国:发展海洋实业
        (一)海洋与渔业
        (二)海洋与海运
    二、海洋开发和发展与国家强弱之关系
        (一)经济与国防:海运为国家进化所必需
        (二)财力与海权:海洋贸易为民族繁荣之命脉
第四章 认识与行动:太平洋与中国海权
    一、地缘与政治:太平洋与中国安全
        (一)争锋之地:太平洋的战略形势
        (二)“以太平洋安危为己任”
    二、南海诸岛的主权行使
        (一)南海诸岛主权问题的出现
        (二)南海诸岛的经营管理和主权维护
第五章 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变”与“不变”
    一、从应急性海防到“海权、海军、贸易三位一体”:海权观念的阶段性演变
    二、马汉海权理论传入中国:海权观念前后变易的外部缘由
    三、自卫与和平:不变的价值诉求
        (一)“防卫之道”:民族危机语境下的被动选择
        (二)和平而非扩张:与西方列强的分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民国政府对南海权益的维护与教训——以海军部筹设西沙永兴岛气象台的经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筹设建台及中法西沙交涉
二、建台计划最终搁置及对某些论点的辨析
三、远东气象会议及中央研究院支持西沙建台
四、历史经验的总结

(7)美英援助与战后国民政府海军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寻求美英援助的呼声
    (一) 接收日伪军舰与战后中国海军状况
    (二) 重建海军的共识与寻求美英援助
二、美英援舰与国民政府海军舰队重建
    (一) 战时英美援舰规划
    (二) 1946年美国援华海军《第512号法案》
    (三) 战后英国“起伏波折”的援舰历程
三、美英对国民政府海军官兵的培训
    (一) 海军官兵赴美、英受训
    (二) 中央海军训练团
四、结语

(10)从《海军公报》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军建设(1929-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着作
        1.2.2 期刊杂志
        1.2.3 档案类研究资料
    1.3 研究方法
2. 《海军公报》的创办及其主要内容
    2.1 《海军公报》创办的背景
        2.1.1 1929年之前的海军发展历程
        2.1.2 海军部成立和《海军公报》的创办
    2.2 《海军公报》的主要内容
3. 从《海军公报》看南京政府时期的海军建设
    3.1 南京政府时期海军领导体制的完善
        3.1.1 近代海军建制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3.1.2 海军领导体制的完善
    3.2 海军舰队的发展
        3.2.1 各舰队编成的变化及其原因
        3.2.2 舰船武器的建设
4. 海军的抗战
    4.1 海军在抗战中的表现
        4.1.1 江阴要塞阻击战
        4.1.2 长江中游的要塞战
    4.2 海军抗战的作用
5.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陈绍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论文参考文献)

  • [1]陈绍宽与南京国民政府海军建设(1927—1932)[J]. 陈敏. 兰台世界, 2021(11)
  • [2]蒋介石对国民政府海军派系的分治与整合(1927—1949)[J]. 贺怀锴. 安徽史学, 2021(01)
  • [3]抗战时期长江流域国民政府海军敌后游击战[J]. 贺怀锴. 近代史研究, 2020(03)
  • [4]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研究(1900-1949)[D]. 覃德强. 三峡大学, 2020(06)
  • [5]民国政府对南海权益的维护与教训——以海军部筹设西沙永兴岛气象台的经过为中心[J]. 郭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6]傀儡之军:汪伪政府海军述论(1940—1945)[J]. 贺怀锴. 民国档案, 2019(01)
  • [7]美英援助与战后国民政府海军重建[J]. 贺怀锴. 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2018(11)
  • [8]新世纪以来大陆陈绍宽研究综述[A]. 何翘楚. 荆楚学术2017年第7期(总第十五期), 2017(总第15期)
  • [9]新世纪以来大陆陈绍宽研究综述[A]. 何翘楚. 荆楚学术2017年第8-9期, 2017
  • [10]从《海军公报》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军建设(1929-1937)[D]. 陆坤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陈少宽与国民政府海军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