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的难点分析

信息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的难点分析

一、浅析信息定义、分类及其特征的苦干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肖婷[1](2021)在《基于文化理解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密切,英语也逐渐成为了交流的重要媒介,英语课程的目标也包含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但是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语言的工具性掩盖了语言的人文性的倾向,课堂过于重视语言的实用性,将很大的学习能量仅用于积累语法规则,而不注意产生语言现象的文化背景,导致学生们文化意识不强,对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依赖于死记硬背,教学内容也更倾向于语言知识和技能,忽略了语言文化情感,其中文化理解障碍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本研究以提高语言运用中的文化理解能力为着手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中出现的文化,感受中外语言文化之间的异同,真正独立地思考语言和文化,本研究借助英语诗歌作为教学媒介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相应地在单元设计和教学设计上提出了指导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感受文化,真正理解语言,做到以一种理解性的态度去学习和运用英语,在增长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语言能力。同时,本研究还将设计的教学案例,在学校中进行了教学实施的实际尝试,并和学生就相关学习问题展开了交流,获得了相应的反馈。本研究也将这些教学实验信息用于了改进教学。

范瑜[2](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卢汉[3](2020)在《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世界政党类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她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847年,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诞生,也就是具有国际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自此后,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涌现,以其独特的纲领和旗帜塑造着人类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民族和人民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为此,一大批新型民族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诞生,有的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刻,而且也深刻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色鲜明、成就巨大,引起了世人的广泛瞩目。仔细分析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其自身性质和党性锤炼起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反映,具有先进性、纯洁性、阶级性、组织性、纪律性等内在规定,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纲领目标、路线方针、组织原则、作风传统等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及其锤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综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史,能够始终坚持自身建设和党性锤炼的政党往往都能够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带领该国的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民族振兴事业的新胜利。相反,有一些政党由于放松了自身建设和党性锤炼,往往褪化变质、贪污腐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历史告诫和启迪人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性锤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长足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旧中国,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的结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她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成功。在20世纪上半叶,在以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及时顺应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对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从被奴役被压迫的命运中站立起来,之后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浪潮。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又及时顺应和平与发展的大潮流,对中国社会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科学判断,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开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而使中国人民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其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加强党性锤炼。中国共产党将党性锤炼作为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不断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锤炼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坚持牢固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坚持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品质、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方法、坚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中国特色和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如何进行党性锤炼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思考,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党性思想。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党性思想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站稳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建党,坚持党的意识和党的集中统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树立优良的作风,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反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等六个方面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等方面来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坚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立场和理念,坚持党的纯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和党的学习性等方面来对党性问题进行论述。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方面来论述党性问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它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性锤炼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方案和智慧。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党性思想的指导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进行加强党性锤炼的实践。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呈现出由运动式整风整党到活动式集中教育再到综合性集中教育的发展变化。虽然不同阶段的教育主题不尽相同,方式方法也有差别。但综观中国共产党三个阶段党内集中教育实践的成功探索,它们呈现出了自觉性、时代性、指向性和长期性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举措,在接近百年的实践历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来加强党性锤炼;要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要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多方面加强党性;要坚持正面教育和问题整改相结合,将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统一衔接。综观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实践,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是有其内在逻辑的。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必然性来看,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内在规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际要求,是褪变政党的历史镜鉴要求。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容要点来看,具体包括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政治立场(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政治立场)、思想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认识方法)、传统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规矩纪律(坚持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精神风貌(践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精神品质)。从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方法来看,主要有三种方法:即通过党性教育与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结合来锤炼党性;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来锤炼党性;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淬炼来锤炼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遵循着上述逻辑,实际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中国共产党坚持做到个性与组织性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先进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坚持做到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锤炼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也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成效,这是令人欣喜的。但与此同时,基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性锤炼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处理得不好,将严重影响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并且极大地弱化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思想纯洁性问题、政治纯洁性问题、组织纯洁性问题、作风纯洁性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坚持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效;完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不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员的入口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组织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构建完备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夏远[4](2020)在《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加强研究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是一个复杂的能力结构体,涉及到人力资本结构的多个维度,具体用哪些指标来衡量?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当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如何?存在哪些主要问题?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量化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一套符合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特点及创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3个一级指标,创业动机、创业信心、创新激情等13个二级指标以及35个三级指标。其次,基于评价指标设计问卷量表并展开实际调研,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水平进行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分值较高,其中创新创业能力得分最高,创新精神的分值次之,创业意识的得分最低。再次,通过理论探讨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人力资本生成的内在机理,提出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与创业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正相关作用的研究假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结果显示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对创业人力资本产生了显着的正相关作用。最后,在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结果及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基于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个体层面和高校层面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研究启示。

朱晓菲[5](2020)在《绍兴市S区人民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一支结构优化、分工合理、素质高超的检察队伍,是检察工作的核心和根本。近年来绍兴市S区检察院招录了大量的青年干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思维活跃,拥有创新的激情与活力;精力充沛,有着绝不服输的干劲和永不言败的决心。但同时他们办案经验不足、目标不够明确。在目前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的现实背景下,要落实好检察机关的各项工作,就必须配置好青年干部这一重要的新生力量,建设一支忠诚清廉、敢于担当的“虞检青年铁军”。目前,学术界已经对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各地基层检察院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多项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举措。但是学术研究和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支撑不足,体系构造不健全。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与检察实践中的考核制度、遴选晋升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和检察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存在不匹配的情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现代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对于解释、分析、解决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各地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层次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个人的需求和检察机关的客观需要,构建科学、高效的绍兴市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是本文的前提和基础,包括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方法、创新性及技术路线。第二章:理论分析。对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及其队伍建设进行概念和特点剖析,阐述需求层次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队伍建设中的理解和适用。第三章:现状分析。对绍兴市S区检察院机构设置、人员结构和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对绍兴市S区检察院检察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展示了检察人员在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教育培训、薪酬制度、遴选晋升、绩效考核、检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观点和理念。第四章:问题和原因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绍兴市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共总结出对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认识不足、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停留在纸面上、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遴选、晋升、对外交流通道不畅、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备、检察文化建设匮乏六方面的问题。并从管理模式、领导体制、配套制度建设和观念上寻找原因。第五章: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提出绍兴市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制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并推动规划落实;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的人员分类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青年干部遴选、晋升、对外交流制度;构建新型教育培训机制;营造浓厚检察文化氛围,强化青年干部归属感。

晋树利[6](2020)在《基于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的深度学习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度学习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是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深度学习的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发展以记忆、理解为基础的组织、反思、建构、创造等思维品质,提高认知水平并最终实现能力的发展。从深度学习的视角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评价学生深度学习的质量和提升深度学习的水平有重要意义。修订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过程维度在理论和实践都较为科学和成熟,以学生外显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作为具体描述,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使得学生认知层次清晰可评,故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用于深度学习评价可行且适恰。本研究以该理论作为研究工具具体展开,基于教育理论与深度学习评价相结合的视角,评估当下的学生深度学习质量,一则了解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况,再则对回应真实课堂的改进与完善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深度学习评价的现有框架、深度学习的特征分析等方面探讨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维度作为课堂观察评价的工具的可行性,并根据评价实践结果提出建议。论文绪论部分论述了研究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设计;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阐述了深度学习相关概念、理论基础、深度学习的特征,讨论了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用于评价课堂学生深度学习的可行性和适恰性;第三部分具体列出了课堂观察的研究结果和相关数据,并对此进行分析和讨论,第四部分基于前面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讨论,结合当下的学生学习现状,在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在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相关结论、局限性和展望做出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行为涵盖各级认知水平;低级思维层次的学习行为比重较大;年级差异未对学习深度产生较大影响;课堂学习任务缺乏深度。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建议,主要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思维养成3个方面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内容、教学情境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深度学习的良好进行和早日实现。

谢鹏[7](2020)在《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文中研究表明制度形塑个人,人是制度的产物。根据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是了解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关键,也是建构社会主义特色政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制度变迁理论则认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了“制度集成”。这种“制度集成”倒映在基层社会,一方面是文本式的正式制度的规范和制约,另一方面是传统社会残留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侵染。然而,基层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有着自身的“情境”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基层干部既是制度体系中的个人,深受政策法规条例等正式制度的规约,也是制度文化中的个人,深受“官本位”“乡土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基层干部是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但作为“情境理性人”,有着追逐个体理性、寻求机会成本的目的和需求。加之,压力型体制的现实存在,势必会产生高度的挤压状态,基层干部很可能不堪重负,担当作为动力不足。因此,亟待进行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修复完善制度体系中的不合理成分,解除基层干部的制度和“情境”困扰。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制度变迁理论,聚焦“制度”这一变迁因素,全面梳理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提炼基层干部人事工作的现实困境,力图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历经近百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干部工作实践经验,其制度体系建设既是传统吏治思想的扬弃,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但是,当前现行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中央到省市县(区)一以贯之的现行的正式制度存在政策体系供给不足的困扰,制度缺位有待完善、制度衔接有待加强、制度理念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情境”之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的短缺和失衡,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等因素,深刻影响着干部工作的开展、作用的发挥;基层干部人事制度存在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等问题,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存在路径依赖,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观念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滞后于社会转型步伐造成了体制障碍,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错位、缺位的现象客观存在造成了组织行为障碍,缺乏科学论证、分析研判、吐故纳新等保障机制造成了机制障碍。因此,必须探究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应然路径,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自有其价值取向。总体设想重在“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选拔任用重在提高精准度,教育培养重在提升能力素质,管理监督重在严格执纪监督,激励约束重在促进担当作为。

武若琪[8](2020)在《基于特征融合的亚洲食物图片分类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图片分类技术旨在借助机器学习算法与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来实现图片信息的提取、理解与分类。而食物图片分类作为细粒度的分类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与菜品呈现方式差异很大,尤其是亚洲食物图片,其内容琐碎、结构复杂,相关分类量化方法仍有较大空白,亟需针对亚洲食物特点制定的特征提取与融合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分类模型构建与特征提取方案制定两个层面的研究工作:(1)分类模型构建部分,提出一种针对亚洲食物图片的分类模型MDFC(Multidimensional Fusion and Classification)。其完整处理流程包括:在图片预处理阶段使用Grab Cut算法进行迭代化的图片分割过程,去除背景干扰信息的同时突显食物主体;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SURF描述子进行局部特征表示,并借助图片的颜色特征进一步加强特征向量的表达能力;在分类阶段使用配置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进行数据分类操作。MDFC各技术组成部分及参数设定均已针对亚洲菜品的特有结构进行优化,经过实验验证,可以有效提升亚洲食物图片分类效果。(2)特征提取方案制定部分,提出了结合亚洲食物图片的局部特征、颜色特征以及结构特征的特征提取与融合方案。其主要包含两个维度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微观层面,结合对特征点位置与菜品点缀区域的研究,将SURF特征点信息与其特定邻域内像素的颜色信息进行局部特征融合。宏观层面,结合对亚洲食物类间色彩差异现象的研究,将局部融合信息与图片整体色调信息进行全局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提取与融合方案能够有效提升特征表达能力,优化特征提取效果,初步探析了亚洲食物图片特征表达与图片分类结果可解释性的内在关联。

施佳园[9](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政治生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政治话语。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现状的综合反映,对党组织和党员起着引领性作用。政治生态建设在我国的政治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建设能力强大与否、执政党执政能力过硬与否、社会发展水平先进与否都与之休戚相关。十八大以来,党组织将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正所谓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乃理论之源,党内政治生态如火如荼的建设实践有力推动了政治生态理论研究的纵深发展。因此,加强对政治生态建设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一文从科学解读党内政治生态的相关概念入手,厘清生态、政治生态与党内政治生态三者的具体含义,为相关研究者们明晰党内政治生态的研究范畴。接着追溯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渊源,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蕴含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及廉政制度、西方国家政治生态理论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但不可忽略的是其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封建官僚思想的残余、人情社会思想的痼疾、“一言堂”问题的存在、选人用人导向的偏差、组织生活的庸俗化以及官员不作为的困境。透过现象看本质,产生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差序格局的影响、廉洁价值观的缺失、党内制度存在的缺陷、权责范围的模糊以及监督运行机制的乏力。新时代构建清正廉明的党内政治生态需要以整体性、开放性、稳定性和特殊性为基本原则,以维护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加强从严治党的全面性、提升权力运行的廉洁性、增强党内关系的团结性以及提高党自我净化的有效性为目标导向。同时以正风肃纪来清除党内政治生态的严重隐患,以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来培厚党内政治生态的文化土壤,以正确选人用人来夯实党内政治生态的组织基础,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来架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高压线,以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来营造党内政治生态的活泼氛围,从五个方面来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紧跟时代的战略性措施,不仅具有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以及丰富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而且具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及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个方面建设的实践意义。

寿焘[10](2020)在《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建筑是以地方资源为基础,为满足当地社会生产与生活需求,达到气候适应与环境舒适,富含民俗文化与象征意义,综合承纳并延续乡土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乡村、小城镇等小中型聚居群落为主要依托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也集中的作为传承各地区乡土文化、生活习俗及民间技艺等的综合媒介。作为构成中国乡土建筑中最为典型分支之一的徽州乡土建筑,在千百年发展衍变中,受到包括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社会发展因素等在内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稳定且极具识别性、代表性的样式与类型,深具研究价值。论文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类型学方法,系统梳理了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类型及其逻辑系统,揭示其物质构成与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民间技艺、文化象征等方面的内在关系,架起“建构—类型”的系统研究文本,并形成了以材料建造类型、空间类型、性能类型及装饰类型为主体的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所形成的建造前提、过程、模式、结果等的类型归纳。此章节通过对材料的背景、来源、组成以及工匠系统、建造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探究,形成对“基台/楼面、构架、围护、屋顶”等四个建造子系统的类型解析。第二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原型及其空间建构逻辑的类型梳理。此章节系统总结了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的三种基本原型和两种拓展类型,并围绕“天井”这一核心空间进行类型解析,进而探究在原型基础上形成的徽州乡土建筑空间类型组织规律。第三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应对当地气候所形成的性能机制的建构类型探索。此章节从影响乡土建筑的“风、光、热、水/湿”这四个主要环境因素入手,探究徽州乡土建筑单体在应对环境,并构建自身气候适应性与舒适度中所形成的建构类型。第四部分是对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特征及其文化意义的类型总结。此章节从“装饰工艺、建构要素、意义象征”三个视角,尽可能全面的阐释装饰之于建构的意义、类型及其影响,从而将一般意义上游离于建筑本体边缘的装饰系统容纳进乡土建构的体系之中。论文紧扣“建构”这一主题,以“类型”为工具,将徽州乡土建筑的文化性、技术性、生态性和艺术性融入其中,使整个研究论述在材料建造、空间模式、性能调控、装饰意涵等方面充分揭示乡土建构的奥秘。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330余幅。

二、浅析信息定义、分类及其特征的苦干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信息定义、分类及其特征的苦干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理解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文化理解的需要
        (三)诗歌教学的价值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三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本文结构
    四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理论
    一 概念界定
        (一)诗歌
        (二)文化理解
        (三)文化和跨文化
        (四)文化理解与英语学习
    二 理论基础
        (一)文化相对主义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韩礼德语言观
        (四)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
第二章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设计
    一 教学内容
        (一)现有初中英语诗歌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单元设计
    二 教学目标
        (一)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增长知识
        (二)形成良好的语言技能和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提高文化素养,形成国际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关注国际理解和本土文化
    三 教学原则
        (一)基于理解的角度
        (二)注意语言教学的“融合模式”
        (三)注意教学的阶段性和顺序性,循序渐进
    四 教学方法
        (一)诵读、品读、译读相结合
        (二)充分利用“前理解”,加强与中国诗歌的对比分析
        (三)利用情景教学和直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五 教案分析和设计
        (一)现有英语诗歌教案分析
        (二)教学过程构思
        (三)教案设计举例
第三章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实施
    一 教学实录与反思——以When Clouds Appear为例
        (一)课堂教学实录
        (二)课后的教学反思
    二 关于学生教学反响的调查
        (一)访谈调查的设计
        (二)访谈调查数据提纲整理
        (三)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
    三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反思
        (一)日常反馈
        (二)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的回顾与反思
结论
    一 本研究的成果
    二 本研究的不足
    三 本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一 专着
    二 学位论文
    三 其他论文
附录:访谈调查实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
        2.1.1 习语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2.2 习语研究概述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问题
        3.2.2 具体方案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4.1 习语的生成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4.2 习语的原型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4.3 习语的理解
        4.3.1 习语的加工
        4.3.1.1 传统观
        4.3.1.2 组构观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4.3.2 习语的理据
        4.3.2.1 隐喻理据
        4.3.2.2 转喻理据
        4.3.2.3 象征理据
        4.3.2.4 整合理据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5.2.1 形式变异
        5.2.1.1 词汇变异
        5.2.1.2 语法变异
        5.2.2 语义变异
        5.2.2.1 一词多义
        5.2.2.2 歧义
        5.2.2.3 意义改编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5.3.1 结构改编
        5.3.2 字面场景操控
        5.3.3 主题指示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5.3.5 歧义和双关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6.2 句法动因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6.3 语义动因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6.3.3.1 横向关联
        6.3.3.2 纵向关联
    6.4 语用动因
        6.4.1 交际需求
        6.4.2 基于使用
    6.5 整合动因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7.1.1 可识别性
        7.1.1.1 激活概率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7.1.1.3 概念启动
        7.1.2 功能性
        7.1.3 兼容性
        7.1.4 语法性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7.2.1 言语社区
        7.2.2 文化层次
        7.2.3 共享知识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8.1.1 语言定势
        8.1.2 社会定势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8.2.1 图式要素
        8.2.2 图式解读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8.3.1 一个假说
        8.3.2 双向动力
        8.3.3 三个阶段
        8.3.4 两条原则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状况
    三、研究的整体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性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产生与类别分化
        一、现代政党的历史生成
        二、现代政党的类别分化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历程与独特性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诞生与曲折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性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与党性锤炼
        一、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党性概念的历史发展与科学内涵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的三重逻辑
        四、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性思想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党性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性思想
        二、列宁的党性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党性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三、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四、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思想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党性思想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科学指南
        二、世界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建设的积极借鉴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党性锤炼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实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阶段性变化与整体性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阶段性变化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整体性特征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实践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需要来加强党性锤炼
        二、坚持党的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
        三、坚持思想建党,从思想、作风、纪律、制度多方面加强党性
        四、坚持正面教育和问题整改相结合,将党性教育的各个环节统一衔接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在逻辑与实际成效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内在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历史必然性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要点
        三、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实际成效
        一、党内关系上:坚持个性与组织性的统一,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党政关系上:突出党的先进性,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三、党群关系上:坚持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与方法取向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思想纯洁性问题
        二、政治纯洁性问题
        三、组织纯洁性问题
        四、作风纯洁性问题
    第二节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增进党性锤炼的方法取向
        一、创新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长效机制,努力巩固思想建党的成效
        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断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完善党员的入口管理和退出机制,加强对组织队伍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四、构建完备的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结语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表现形式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加强党性锤炼
    二、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党性锤炼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性锤炼的综合举措
    四、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党性锤炼的研究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研究型高校
        1.2.2 大学生创业
        1.2.3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
    1.3 研究路径
        1.3.1 研究问题及内容构成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相关研究综述
        2.1.1 研究型大学
        2.1.2 创业教育
        2.1.3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
    2.2 现有研究成果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人力资本理论
        2.3.2 Timmons创业过程理论
        2.3.3 素质冰山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建构
    3.1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要素的筛选
        3.1.1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解读的关键要素筛选
        3.1.2 通过文献筛选的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要素
        3.1.3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关键要素筛选
        3.1.4 基于德尔菲法筛选的评价指标要素
        3.1.5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指标的构建
    3.2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量表
        3.2.1 量表的设计思路
        3.2.2 评价指标要素分析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4 问卷预测试的基本情况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3.1 量表的效度检验与因子提取
        3.3.2 “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量表的信度检验
    3.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指标重构
    3.5 本章小结
4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水平的评价
    4.1 创业人力资本评价指标的权重赋值
        4.1.1 层次分析法的运用原理
        4.1.2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4.2 模糊综合评价
        4.2.1 数据来源及抽样方案
        4.2.2 评价过程
        4.2.3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结果分析
    4.3 样本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4.4 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4.1 主要问题
        4.4.2 原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能力和创业人力资本形成机理
    5.1 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形成的机理
        5.1.1 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逻辑
        5.1.2 专业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
        5.1.3 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机理
    5.2 专业能力与创业人力资本关系的检验
        5.2.1 结构方程模型
        5.2.2 专业能力与创业人力资本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
        5.2.3 模型结果的理论分析
        5.2.4 模型反映的问题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启示
        6.3.1 个体层面
        6.3.2 高校层面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录B 行为事件访谈提纲和专家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绍兴市S区人民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性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
        2.1.2 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
    2.2 基层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相关理论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目标管理理论
        2.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第3章 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调查
    3.1 S区检察院机构概况
        3.1.1 组织结构与职能
        3.1.2 干部队伍现状
        3.1.3 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
    3.2 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问卷调查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3.2.3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第4章 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4.1.1 对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认识不足
        4.1.2 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停留在纸面上
        4.1.3 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
        4.1.4 遴选、晋升、对外交流通道不畅
        4.1.5 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备
        4.1.6 检察文化建设匮乏
    4.2 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管理模式的影响
        4.2.2 领导体制的影响
        4.2.3 配套制度缺失的影响
        4.2.4 观念滞后的影响
第5章 S区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应对策略
    5.1 制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并推动规划落实
        5.1.1 制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5.1.2 推动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落实
    5.2 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的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5.2.1 提高检察官办案独立性,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5.2.2 建立公平、公正的员额检察官选任模式
        5.2.3 加强司法行政人员的动态管理
    5.3 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5.3.1 对考核目标进行准确定位
        5.3.2 制定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
        5.3.3 考核结果拉开差距
    5.4 完善青年干部遴选、晋升、对外交流制度
        5.4.1 落实青年干部逐级遴选制度
        5.4.2 制定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晋升机制
        5.4.3 加强青年干部对外交流
    5.5 构建新型教育培训机制
        5.5.1 探索检校合作新模式
        5.5.2 探索“互联网+法网”培训新路径
        5.5.3 推进青年干部“一岗多能综训”机制
    5.6 营造浓厚检察文化氛围,强化青年干部归属感
        5.6.1 以守正连心为主题,推动内部文化建设
        5.6.2 以比超赶学为载体,树立干事创业导向
        5.6.3 以文化共享为理念,促进文化反哺社会
        5.6.4 以严管厚爱为抓手,加强人员日常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的深度学习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深度学习的概念
        2. 深度学习的层次
        3. 深度学习评价
        4. 深度学习评价框架
    (四)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4. 研究对象
        5. 研究过程
一、深度学习理论探讨
    (一) 深度学习的提出与发展
        1. 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
        2. 深度学习在教育领域的发展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 深度学习
        2. 浅层学习
        3. 学习评价
        4. 深度学习评价
    (三) 理论基础
        1. 情境认知理论
        2. 建构主义理论
        3. 深度学习理论
        4. 人本主义理论
二、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之于深度学习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一) 深度学习的特征
        1. 联想与结构: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
        2. 活动与体验:学生的学习机制
        3. 本质与变式: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
        4. 迁移与应用:在教学活动中模拟社会实践
        5. 价值与评价:“人”的成长的过程要素
    (二)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用于深度学习评价的实践
        1.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修订
        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之深度学习
    (三) 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用于评价深度学习的适恰性
三、基于认知过程维度的深度学习评价:过程、结果及分析
    (一) 视频课例观察数据及分析
        1. 视频课例观察整体数据
        2. 学生学习行为维度数据及分析
        3. 教师任务布置维度数据及分析
    (二) 关于课例观察评价结果及讨论
        1. 学生学习行为涵盖各级认知水平
        2. 低级思维层级的学习行为比重较大
        3. 年级差异未对学习深度产生较大影响
        4. 课堂学习任务缺乏深度
四、反思与建议
    (一) 学生学习过程优化的策略
        1. 态度转变:认识自身主体地位
        2. 过程发展:课堂深度互动反馈
        3. 目标达成:深层次思维常态化
    (二) 教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1. 深度挖掘教学目标
        2. 设置多元化的课堂任务
        3. 提供深度学习的情境
结语
    (一) 研究主要结论
    (二)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视频课堂观察工具
致谢

(7)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论文框架、研究方法和问题与不足
        一、论文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所遇问题
        四、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干部
        二、基层干部
        三、干部人事制度
    第二节 理论依据及主体框架
        一、宏观层面:马克思主义干部学说
        二、微观和中观层面:制度变迁理论
        三、搭建理论依据与主体架构的桥梁
第二章 政治现代化、基层治理与干部行为模式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下的基层治理结构
        一、基层权威结构的历时嬗变
        二、基层社会规则及其运行逻辑
        三、基层政权结构与治理形态
    第二节 基层干部的行为动机及其模式
        一、关于人性的三种理论假设
        二、“情境理性”:基层干部的人性假设
    第三节 压力型体制与干部行为逻辑
        一、数量化的任务分解机制
        二、指标化的责任考评体制
第三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传统吏治思想及其扬弃
        一、尊重人才,选贤任能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注重基层,历练培养
        四、加强考核,严格监管
        五、廉洁奉公,节操自爱
    第二节 制度建设的探索历程
        一、初创阶段:解放思想,破旧立新
        二、探索阶段:打牢基础,破冰前行
        三、改革阶段:积极探索,深化前行
        四、“新时代”:建章立制,全面发展
    第三节 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二、秉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三、强化理论武装和基层历练
        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
第四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正式制度下政策体系供给不足
        一、制度缺位有待完善
        二、制度衔接有待加强
        三、制度理念有待提升
    第二节 社会“情境”下非正式制度约束失衡
        一、传统文化下的“官本位”倾向
        二、“熟人社会”下的说情打招呼
        三、思想观念局限下的“为官不为”
        四、政绩观错位下的形式主义作祟
    第三节 制度执行不力与实施机制不畅
        一、选拔任用精准度不高
        二、教育培养针对性不足
        三、管理监督系统性不够
        四、激励约束实效性不强
    第四节 制度改革存在路径依赖
        一、观念障碍:非制度化因素的消极影响
        二、体制障碍:传统体制惯性导致改革“迟滞”
        三、组织行为障碍:党委及组织部门错位缺位
        四、机制障碍:缺乏吐故纳新的保障机制
第五章 基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总体设想:“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
        一、涵盖选育管用四个方面
        二、“科学合理、简便易行、有效管用”是关键
        三、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目标任务
    第二节 选拔任用:提高精准度
        一、考实政治素质,注重群众公论
        二、完善考核评价,加强实绩考量
        三、开展谈心谈话,强化分析研判
        四、细化完善机制,健全过程保障
    第三节 教育培养:提升能力素质
        一、分层分类分级推进培训
        二、完善学习培养系统方案
        三、强化基层一线实践历练
    第四节 管理监督:严格执纪监督
        一、严格遵守监管原则
        二、细化层级管理规定
        三、实施立体监管制度
        四、完善宽严相济体系
        五、正确处理各项关系
    第五节 激励约束:促进担当作为
        一、健全考核激励制度
        二、推进职务职级并行
        三、完善身心关爱机制
结语:通往现代干部人事管理之路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8)基于特征融合的亚洲食物图片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之处
        1.3.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内容的图片分类技术
    2.1 图片分类技术框架
        2.1.1 图片信息提取
        2.1.2 分类模型构建
    2.2 图片分割算法
        2.2.1 基于图论的Graph Cuts算法
        2.2.2 基于GMM的 Grab Cut算法
    2.3 图片局部特征提取方法
        2.3.1 SIFT特征
        2.3.2 SURF特征
        2.3.3 AKAZE特征
        2.3.4 BRISK特征
        2.3.5 ORB特征
    2.4 图片颜色特征提取方法
        2.4.1 颜色空间
        2.4.2 颜色特征量化与表示
        2.4.3 相似度度量标准
    2.5 特征融合方法
        2.5.1 Bag of Features模型
        2.5.2 特征融合方式
    2.6 图片分类器
        2.6.1 线性SVM分类器
        2.6.2 非线性SVM分类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亚洲食物图片分类模型MDFC
    3.1 MDFC亚洲图片分类框架
    3.2 使用Grab Cut进行图片分割
    3.3 局部特征提取
        3.3.1 局部特征提取过程
        3.3.2 局部特征提取效率
    3.4 颜色特征提取
        3.4.1 局部颜色特征提取
        3.4.2 全局颜色特征提取
    3.5 特征融合
        3.5.1 特征融合方式
        3.5.2 特征融合结构
    3.6 图片分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特征融合的图片分类设计与仿真
    4.1 仿真设计概述
    4.2 仿真平台说明
    4.3 仿真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4.3.1 数据准备
        4.3.2 特征提取与融合
        4.3.3 SVM分类器的构建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图片分割
        4.4.2 局部特征提取
        4.4.3 局部颜色特征提取
        4.4.4 全局颜色特征提取
        4.4.5 特征融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 政治生态内涵界定
        (二) 政治生态问题表征
        (三) 政治生态问题成因分析
        (四) 政治生态建设路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系统分析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党内政治生态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概念的科学解读
        一、生态
        二、政治生态
        三、党内政治生态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
        (一) 马克思党建理念中蕴含的政治生态建设思想
        (二) 恩格斯党建理念中蕴含的政治生态建设思想
        (三) 列宁党建理念中蕴含的政治生态建设思想
        二、十八大以前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党内政治生态思想意蕴
        (一)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党内政治生态思想意蕴
        (二)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党内政治生态思想意蕴
        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及制度
        (一)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二)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
        四、西方国家政治生态理论借鉴
        (一) 古典西方学者政治观中的政治生态建设思想
        (二) 近代西方学者政治观中的政治生态建设思想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腐败态势得到遏制
        二、文化土壤不断培厚
        三、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四、制度体系日渐完善
    第二节 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封建官僚思想的残余
        二、人情社会思想的痼疾
        三、“一言堂”问题的存在
        四、选人用人导向的偏差
        五、组织生活的庸俗化
        六、官员不作为的困境
    第三节 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二、差序格局的影响
        三、廉洁价值观的缺失
        四、党内制度存在的缺陷
        五、权责范围的模糊
        六、监督运行机制的乏力
第三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标导向
    第一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
        二、开放性
        三、稳定性
        四、特殊性
    第二节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目标导向
        一、维护执政地位的合法性
        二、加强从严治党的全面性
        三、提升权力运行的廉洁性
        四、增强党内关系的团结性
        五、提高党的自我净化的有效性
第四章 新时代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基本方略
    第一节 以正风肃纪清除党内政治生态的严重隐患
    第二节 以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培厚党内政治生态的文化土壤
    第三节 以正确选人用人夯实党内政治生态的组织基础
    第四节 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架好党内政治生态的高压线
    第五节 以调动干部队伍积极性营造党内政治生态的活泼氛围
第五章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时代意义
    第一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理论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
        二、丰富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节 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实践意义
        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二、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个方面建设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0)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及其类型架构
    1.1 研究背景
        1.1.1 缘起
        1.1.2 问题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 相关概念
        1.2.1 徽州与徽州地区
        1.2.2 乡土建筑与徽州乡土建筑
        1.2.3 建造系统与建构体系
        1.2.4 类型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3.1 乡土建筑研究发展概况
        1.3.2 建构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3 类型学理论及其与乡土建筑结合的研究领域
        1.3.4 徽州乡土建筑研究领域
    1.4 研究分类与方法
        1.4.1 研究分类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材料及其建造类型
    2.1 背景成因与材料资源
        2.1.1 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2.1.2 材料资源与建造前提
        2.1.3 材料选择与造屋构形
    2.2 建造工艺与匠作传统
        2.2.1 建造工艺的源流
        2.2.2 工匠系统与流程
        2.2.3 建造模式与过程
    2.3 建造系统及其类型
        2.3.1 基台与楼面系统
        2.3.2 构架系统
        2.3.3 围护系统
        2.3.4 屋顶系统
    2.4 本章小结:材料的组织逻辑及其建造类型的归纳
第三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空间类型
    3.1 空间基本类型
        3.1.1 三种基本类型
        3.1.2 两种衍生类型
        3.1.3 基本要素类型
    3.2 类型的核心空间:天井
        3.2.1 天井的空间意义
        3.2.2 天井的空间类型
    3.3 空间类型的组织逻辑
        3.3.1 空间扩展机制
        3.3.2 地形应变机制
        3.3.3 建造构形机制
    3.4 本章小结:空间类型的解析与空间衍变规律的探索
第四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性能类型
    4.1 环境调控的性能建构维度
        4.1.1 空间形态的气候适应性
        4.1.2 材料建造的环境适应性
    4.2 风环境调控
        4.2.1 空间模式
        4.2.2 建构要素
        4.2.3 风环境调控模型
    4.3 光环境调控
        4.3.1 空间模式
        4.3.2 建构要素
        4.3.3 光环境调控模型
    4.4 热环境调控
        4.4.1 热平衡系统
        4.4.2 热调控模式
        4.4.3 热环境调控模型
    4.5 水/湿环境调控
        4.5.1 水环境调控
        4.5.2 湿度调控
    4.6 本章小结:建筑环境调控模式及其性能类型的阐释
第五章 徽州乡土建筑的装饰类型
    5.1 工艺技法与装饰类型
        5.1.1 徽州三震
        5.1.2 建筑彩绘
        5.1.3 匾额楹联
    5.2 建构要素与装饰层级
        5.2.1 立面要素
        5.2.2 地面铺饰
        5.2.3 空间连接
    5.3 题材类型与象征意义
        5.3.1 题材与图式
        5.3.2 空间与意涵
    5.4 本章小结:装饰类型的归纳及其文化意义的表述
第六章 结语:材料、空间、性能、装饰四维架构的徽州乡土建筑建构类型及其体系
    6.1 研究结论
        6.1.1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6.1.2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类型定义
        6.1.3 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
    6.2 研究创新点
        6.2.1 通过类型学归纳提炼出定义徽州民居类型特征的“建构要素”
        6.2.2 创建并多维度阐释徽州乡土建筑“建构体系”的理论架构
        6.2.3 系统构建基于“建构”视野的乡土建筑“类型学”研究方法
    6.3 研究展望
        6.3.1 “材料——建造系统”的乡土建筑更新方向
        6.3.2 “性能——建构类型”的乡土建筑生态方向
        6.3.3 “乡土建构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社会整体营造方向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四、浅析信息定义、分类及其特征的苦干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理解的初中英语诗歌教学研究[D]. 肖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政党性质与中国共产党的党性锤炼研究[D]. 卢汉.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4]研究型高校大学生创业人力资本评价研究[D]. 夏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绍兴市S区人民检察院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朱晓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布鲁姆认知过程维度的深度学习评价研究[D]. 晋树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层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探论[D]. 谢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基于特征融合的亚洲食物图片分类方法研究[D]. 武若琪.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施佳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10]徽州乡土建筑的建构体系研究[D]. 寿焘. 东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信息的定义、分类和特征的难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